

郭元益公司新聞
有145年歷史,歷經五代經營的郭元益百年老店,24日舉行「綠標生活館」及微量分析檢驗中心開幕儀式,綠標生活館是郭元益投資新台幣2.6億元打造的,為國內糕餅業第一座綠建築,符合綠建築九大指標的六大指標,希望能以綠能減碳愛台灣,創造生生不息的生態家園,讓生活優質化,共創台灣活動經濟,再創郭元益黃金十年。
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創辦人郭石吉表示,民國91年郭元益就首創糕餅博物館,以文創加值糕餅業,也造成DIY糕餅的風氣盛行,為追求永續經營,開幕式前先與桃園縣長吳志揚一起植樹,宣誓郭元益愛地球,提倡節能的決心。
郭石吉強調,綠標生活館符合綠化、基地保水、日常節能、室內裝修、水資源、污水及垃圾改善等六大指標,館內的風力發電、空調節能效率、雨水回收系統、室內採綠建材等都以最高層級邁進。
微量分析檢驗中心以守護消費者健康生活,確保食品安全為目標,裝置頂尖檢驗設備,從原物料、半成品、成品全程管控,以增加食品安全性。
郭元益2009年獲得優良觀光工廠認證後,就全力規劃興建全台第一座綠建築,2011年榮獲台灣百大品牌、文創精品獎首獎、商業服務業優良品牌、十大百年老店等殊榮。
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創辦人郭石吉表示,民國91年郭元益就首創糕餅博物館,以文創加值糕餅業,也造成DIY糕餅的風氣盛行,為追求永續經營,開幕式前先與桃園縣長吳志揚一起植樹,宣誓郭元益愛地球,提倡節能的決心。
郭石吉強調,綠標生活館符合綠化、基地保水、日常節能、室內裝修、水資源、污水及垃圾改善等六大指標,館內的風力發電、空調節能效率、雨水回收系統、室內採綠建材等都以最高層級邁進。
微量分析檢驗中心以守護消費者健康生活,確保食品安全為目標,裝置頂尖檢驗設備,從原物料、半成品、成品全程管控,以增加食品安全性。
郭元益2009年獲得優良觀光工廠認證後,就全力規劃興建全台第一座綠建築,2011年榮獲台灣百大品牌、文創精品獎首獎、商業服務業優良品牌、十大百年老店等殊榮。
為了給新人與眾不同的美好回憶,郭元益每兩個禮拜,就會推出一款新包裝的喜餅。現在流行的立體多層次喜餅,就是郭元益率先推出的設計。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結婚,用的也是郭元益喜餅。
郭元益在不同價位的喜餅中,最高檔的「百年好盒」一盒要價2,300元,除了金黃色三層的貴氣包裝,和中、西餅兼具外,還附上了水滴狀巧克力和融化巧克力的鍋具,讓新人將滾燙的「濃情巧克力」分享給大家。
在一般的糕餅甜點方面,郭元益也努力創新,像是目前流行的鳳梨酥,就有好幾種口味和造型。有台灣形狀的,也有將餅皮改為燒餅的千層鳳梨酥,而「金穗鳳釀」則是得到2011年臺北鳳梨酥大賽創意組的銅牌獎。從2003開始郭元益也一直蟬連消費者心目中最佳品牌的第一名。
在國人飲食口味改變和兼顧傳統不斷創新的努力下,郭元益這家百年老店早已改頭換面,但郭元益唯一不想改變的,就是和消費者之間的情感連結。
郭建偉說,除了商品交易,郭元益更想要傳遞幸福的情感,和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懷。畢竟郭元益是台灣歷史最悠久,且規模最大的喜餅糕餅店,對歷史傳承有一份責任。台北市文林路總部樓上,規劃了一整層的「郭元益糕餅博物館」,保存著許多大家早已忘記,和漸不重視的傳統禮俗。
每月還舉辦「收涎抓周」活動,讓傳統習俗得以在工商社會延續。看著滿懷喜悅的新手父母和祖父母,嘴裡唸著「收涎收歷歷,明年招小弟」、「收涎收乾乾,明年叫阿爸」的吉祥話,然後用收涎餅在四個月大的小嘴面前一劃,彷彿又回到古早時代般的溫暖。
由於主要商品是喜餅,糕餅博物館完整呈現台灣傳統婚嫁禮俗,如「文定六禮」中的龍眼乾就很有學問,準新娘在拆開外包裝後,要不多不少地吃掉其中兩顆,象徵把準新郎的眼珠子吃掉,讓他從此不再亂看女生。
有趣的民俗不勝枚舉,除了保留傳統習俗,郭元益也以「幸福家庭設計師」自詡。從文定喜餅、結婚婚紗、小孩彌月、收涎抓周,所有和幸福家庭有關的事情,都希望參與其中。
除了祖傳糕餅烘焙手藝,郭元益的企業版圖也逐漸茁壯,範圍包括食品、婚紗會館、拉法頌、木村屋、糕餅博物館、教育基金會,以及年底即將開幕的綠標生活館。
郭建偉說,綠標生活館是以綠能環保為主題的新事業,營業項目包括手工肥皂、杯具、穀粉和鮮果實醋,滿足所有喜歡樂活有機商品的消費者。
對於家族事業體愈來愈大,但郭元益第五代目前僅有郭建偉留在家裡幫忙,其他11個堂兄弟姊妹,都選擇各自在外發展,郭元益的家族色彩已逐漸淡化。
郭建偉說,家族長輩都非常尊重晚輩的選擇,也不一定要人在郭元益,才代表愛這個企業和家族,其他家人就算沒留在企業幫忙,也會經常會用電話「關切」,家族的緊密度還是非常高。
由於很早就導入專業經理人,郭建偉認為,將來就算總經理不姓郭,那也很正常,一切以專業為導向,如果將來他接班,那也一定是自己的專業讓大家心服口服,而非僅因為他姓郭。
郭元益在不同價位的喜餅中,最高檔的「百年好盒」一盒要價2,300元,除了金黃色三層的貴氣包裝,和中、西餅兼具外,還附上了水滴狀巧克力和融化巧克力的鍋具,讓新人將滾燙的「濃情巧克力」分享給大家。
在一般的糕餅甜點方面,郭元益也努力創新,像是目前流行的鳳梨酥,就有好幾種口味和造型。有台灣形狀的,也有將餅皮改為燒餅的千層鳳梨酥,而「金穗鳳釀」則是得到2011年臺北鳳梨酥大賽創意組的銅牌獎。從2003開始郭元益也一直蟬連消費者心目中最佳品牌的第一名。
在國人飲食口味改變和兼顧傳統不斷創新的努力下,郭元益這家百年老店早已改頭換面,但郭元益唯一不想改變的,就是和消費者之間的情感連結。
郭建偉說,除了商品交易,郭元益更想要傳遞幸福的情感,和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懷。畢竟郭元益是台灣歷史最悠久,且規模最大的喜餅糕餅店,對歷史傳承有一份責任。台北市文林路總部樓上,規劃了一整層的「郭元益糕餅博物館」,保存著許多大家早已忘記,和漸不重視的傳統禮俗。
每月還舉辦「收涎抓周」活動,讓傳統習俗得以在工商社會延續。看著滿懷喜悅的新手父母和祖父母,嘴裡唸著「收涎收歷歷,明年招小弟」、「收涎收乾乾,明年叫阿爸」的吉祥話,然後用收涎餅在四個月大的小嘴面前一劃,彷彿又回到古早時代般的溫暖。
由於主要商品是喜餅,糕餅博物館完整呈現台灣傳統婚嫁禮俗,如「文定六禮」中的龍眼乾就很有學問,準新娘在拆開外包裝後,要不多不少地吃掉其中兩顆,象徵把準新郎的眼珠子吃掉,讓他從此不再亂看女生。
有趣的民俗不勝枚舉,除了保留傳統習俗,郭元益也以「幸福家庭設計師」自詡。從文定喜餅、結婚婚紗、小孩彌月、收涎抓周,所有和幸福家庭有關的事情,都希望參與其中。
除了祖傳糕餅烘焙手藝,郭元益的企業版圖也逐漸茁壯,範圍包括食品、婚紗會館、拉法頌、木村屋、糕餅博物館、教育基金會,以及年底即將開幕的綠標生活館。
郭建偉說,綠標生活館是以綠能環保為主題的新事業,營業項目包括手工肥皂、杯具、穀粉和鮮果實醋,滿足所有喜歡樂活有機商品的消費者。
對於家族事業體愈來愈大,但郭元益第五代目前僅有郭建偉留在家裡幫忙,其他11個堂兄弟姊妹,都選擇各自在外發展,郭元益的家族色彩已逐漸淡化。
郭建偉說,家族長輩都非常尊重晚輩的選擇,也不一定要人在郭元益,才代表愛這個企業和家族,其他家人就算沒留在企業幫忙,也會經常會用電話「關切」,家族的緊密度還是非常高。
由於很早就導入專業經理人,郭建偉認為,將來就算總經理不姓郭,那也很正常,一切以專業為導向,如果將來他接班,那也一定是自己的專業讓大家心服口服,而非僅因為他姓郭。
小販挑著扁擔沿街叫賣,這是清末民初時的慣常街景,隨著時光的推進,從一根扁擔發跡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郭元益食品」堪稱百年老店中的佼佼者。
一根扁擔人人能挑,但與時俱進、格局愈做愈大者幾稀。郭元益的第五代傳人郭建偉說,「我們秉持的就是誠實、永續和創新」。
誠實、永續、創新,聽起來再平凡不過,也感覺不到老店能傳承超過百年的江湖一點訣。郭建偉說,外界都認為郭元益太保守,但老老實實地穩扎穩打,誠心誠意地對待消費者,讓員工和顧客都能夠感覺到「幸福」,就是郭元益傳承百年的精神。
▌一根扁擔 挑起百年生意經
走在台北士林文林路上,會訝異地發現,沿路都是糕餅烘焙大店,其中就有百年老店郭元益。從1867年郭樑楨挑著扁擔沿街叫賣,將自己矮小的「土壟間」糕餅小舖,以郭家福建祖厝「元益」為店號,成立至今已將近一個半世紀。
儘管郭樑楨手藝精湛,但當時社會並不富裕,綠豆沙餡餅、綠豆糕、荖花球、大餅,並非人人吃得起,傳到第二代郭拔秋,適逢戰亂物資缺乏,元益餅店只能守成等待時機。
直到第三代接班人郭欽定14歲就繼承家業,並將1945年將店號冠上自己的姓氏,「郭元益」這個品牌才正式出現,郭欽定也將家傳祖業做了承先啟後的大翻轉。
郭建偉說,郭元益現在賺得是管理財,郭欽定則是幸運加上氣魄,以「機會財」讓郭元益食品發家。
俗話說娶妻娶賢,23歲那年,郭欽定和士林望族施家三女施阿巧結婚,雖然是千金小姐,施阿巧卻嫁雞隨雞陪著先生同甘共苦,奠定郭元益食品的基業。如今在郭元益糕餅博物館,還可以看到郭欽定和郭施阿巧的塑像。
郭欽定從小就跟著父母做糕餅,手藝精湛,他自行開發的「冰沙餡餅」,口感綿細自成一格,為當時還是小店的郭元益帶來事業轉機。
由於親戚關係,施家人常來郭元益購買點心,在吃了冰沙餡餅之後,除了讚不絕口,還將冰沙餡餅帶到當時士林最大的企業──士林紙廠,分享給同事。
幸運之神就在此時降臨,在1952年的中秋節,郭元益接到士林紙廠的大訂單。郭欽定知道這是大好機會,於是拉下店門,那年就只做士林紙廠的生意,此舉不但讓冰沙餡餅的好滋味,在企業間傳播開來。第二年還沒到中秋,訂單就如雪片飛來,之後每年中秋,郭元益門前的排隊長龍就沒停過。還曾因排隊等太久,發生顧客丟石頭砸窗的插曲。
郭建偉說,就連當時的老蔣總統路經郭元益餅店,發現因為大夥排隊買月餅,造成堵車,也派侍衛長來店採購,從此蔣宋美齡出國,都會指明購買郭元益的糕餅做為伴手禮。
郭欽定和郭施阿巧育有四子,排行依序為郭石吉、郭增雄、郭景元和郭榮壽,這四位郭家的第四代,每個都是「入得廚房」的糕餅好手。長子郭石吉後來從政,曾經擔任過台北市議員和監察委員。郭增雄負責郭元益公關業務,郭景元以行銷為主,郭榮壽則是現任的總經理。
▌製作嚴謹 導入專業經理人
由於是白手起家,郭建偉說,不論是阿公或父執輩,對口味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因為做餅的人嘴巴應該要很刁,舌頭要比消費者更敏銳,對入口的東西標準要比一般人更高,這樣才能製作出更臻於完美的糕餅。
四子郭榮壽是郭建偉的父親,對口味很挑剔,任何糕餅只要嘗一口就知道行不行,立刻能分辨出是粉拌得不夠,還是爐子的火候有問題,甚至還能說出是上火還是下火出錯,更能嘗出甜度有幾度。
這樣的功力,郭建偉說自己還有待加強,他就曾被祖父說過不挑嘴「太好養」。其實能這麼「專業」,是因為郭榮壽從小就跟著父親學做餅,郭元益後來興建的楊梅廠,也是兄弟們親自到國外採購機器設備,自然對製程了然於心。
▌加碼擴廠 提高產業競爭力
身為第五代傳人,郭建偉除了小學時代在郭元益總店附近的自家工廠,做撿餅和包裝的小工讀生之外,國中開始就專心唸書,後來到美國芝加哥的DePaul大學唸行銷,畢業後則到日本的一橋大學,繼續攻讀國際企業策略研究所。
郭元益在第三代郭欽定掌店的晚期,就開始導入專業經理人制,所有新產品從開發到上市,都必須經過「品評小組」的鑑定。未上市的新品不斷改進,如果一直無法達到標準,就整個打掉,不是老闆說了算,這彌補了郭家第五代非糕餅學徒出身的不足。
引進專業經理人,加上郭家第四代大膽投資將近8億元,在楊梅幼獅工業區興建廠房,讓自動化和手工並行,所有餡料不假外包,以保障品質,再輔以精美的禮盒行銷,逐漸拉大了和傳統糕餅店的距離。
現在郭元益全省有28個分店,全部都是直營店。郭建偉說,30年前投入西餅製作,是郭元益能夠日益壯大的正確決定。過去郭元益的漢餅占了七成,西餅只有三成,但現在西餅已達到八成,漢餅僅剩下兩成。
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出國人飲食口味的西化及消費走向。郭建偉表示,消費者求變化希望與眾不同的推力,讓郭元益剛開始是被逼的不得不往前走,到現在不斷創新,已經成為郭元益的文化。
一根扁擔人人能挑,但與時俱進、格局愈做愈大者幾稀。郭元益的第五代傳人郭建偉說,「我們秉持的就是誠實、永續和創新」。
誠實、永續、創新,聽起來再平凡不過,也感覺不到老店能傳承超過百年的江湖一點訣。郭建偉說,外界都認為郭元益太保守,但老老實實地穩扎穩打,誠心誠意地對待消費者,讓員工和顧客都能夠感覺到「幸福」,就是郭元益傳承百年的精神。
▌一根扁擔 挑起百年生意經
走在台北士林文林路上,會訝異地發現,沿路都是糕餅烘焙大店,其中就有百年老店郭元益。從1867年郭樑楨挑著扁擔沿街叫賣,將自己矮小的「土壟間」糕餅小舖,以郭家福建祖厝「元益」為店號,成立至今已將近一個半世紀。
儘管郭樑楨手藝精湛,但當時社會並不富裕,綠豆沙餡餅、綠豆糕、荖花球、大餅,並非人人吃得起,傳到第二代郭拔秋,適逢戰亂物資缺乏,元益餅店只能守成等待時機。
直到第三代接班人郭欽定14歲就繼承家業,並將1945年將店號冠上自己的姓氏,「郭元益」這個品牌才正式出現,郭欽定也將家傳祖業做了承先啟後的大翻轉。
郭建偉說,郭元益現在賺得是管理財,郭欽定則是幸運加上氣魄,以「機會財」讓郭元益食品發家。
俗話說娶妻娶賢,23歲那年,郭欽定和士林望族施家三女施阿巧結婚,雖然是千金小姐,施阿巧卻嫁雞隨雞陪著先生同甘共苦,奠定郭元益食品的基業。如今在郭元益糕餅博物館,還可以看到郭欽定和郭施阿巧的塑像。
郭欽定從小就跟著父母做糕餅,手藝精湛,他自行開發的「冰沙餡餅」,口感綿細自成一格,為當時還是小店的郭元益帶來事業轉機。
由於親戚關係,施家人常來郭元益購買點心,在吃了冰沙餡餅之後,除了讚不絕口,還將冰沙餡餅帶到當時士林最大的企業──士林紙廠,分享給同事。
幸運之神就在此時降臨,在1952年的中秋節,郭元益接到士林紙廠的大訂單。郭欽定知道這是大好機會,於是拉下店門,那年就只做士林紙廠的生意,此舉不但讓冰沙餡餅的好滋味,在企業間傳播開來。第二年還沒到中秋,訂單就如雪片飛來,之後每年中秋,郭元益門前的排隊長龍就沒停過。還曾因排隊等太久,發生顧客丟石頭砸窗的插曲。
郭建偉說,就連當時的老蔣總統路經郭元益餅店,發現因為大夥排隊買月餅,造成堵車,也派侍衛長來店採購,從此蔣宋美齡出國,都會指明購買郭元益的糕餅做為伴手禮。
郭欽定和郭施阿巧育有四子,排行依序為郭石吉、郭增雄、郭景元和郭榮壽,這四位郭家的第四代,每個都是「入得廚房」的糕餅好手。長子郭石吉後來從政,曾經擔任過台北市議員和監察委員。郭增雄負責郭元益公關業務,郭景元以行銷為主,郭榮壽則是現任的總經理。
▌製作嚴謹 導入專業經理人
由於是白手起家,郭建偉說,不論是阿公或父執輩,對口味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因為做餅的人嘴巴應該要很刁,舌頭要比消費者更敏銳,對入口的東西標準要比一般人更高,這樣才能製作出更臻於完美的糕餅。
四子郭榮壽是郭建偉的父親,對口味很挑剔,任何糕餅只要嘗一口就知道行不行,立刻能分辨出是粉拌得不夠,還是爐子的火候有問題,甚至還能說出是上火還是下火出錯,更能嘗出甜度有幾度。
這樣的功力,郭建偉說自己還有待加強,他就曾被祖父說過不挑嘴「太好養」。其實能這麼「專業」,是因為郭榮壽從小就跟著父親學做餅,郭元益後來興建的楊梅廠,也是兄弟們親自到國外採購機器設備,自然對製程了然於心。
▌加碼擴廠 提高產業競爭力
身為第五代傳人,郭建偉除了小學時代在郭元益總店附近的自家工廠,做撿餅和包裝的小工讀生之外,國中開始就專心唸書,後來到美國芝加哥的DePaul大學唸行銷,畢業後則到日本的一橋大學,繼續攻讀國際企業策略研究所。
郭元益在第三代郭欽定掌店的晚期,就開始導入專業經理人制,所有新產品從開發到上市,都必須經過「品評小組」的鑑定。未上市的新品不斷改進,如果一直無法達到標準,就整個打掉,不是老闆說了算,這彌補了郭家第五代非糕餅學徒出身的不足。
引進專業經理人,加上郭家第四代大膽投資將近8億元,在楊梅幼獅工業區興建廠房,讓自動化和手工並行,所有餡料不假外包,以保障品質,再輔以精美的禮盒行銷,逐漸拉大了和傳統糕餅店的距離。
現在郭元益全省有28個分店,全部都是直營店。郭建偉說,30年前投入西餅製作,是郭元益能夠日益壯大的正確決定。過去郭元益的漢餅占了七成,西餅只有三成,但現在西餅已達到八成,漢餅僅剩下兩成。
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出國人飲食口味的西化及消費走向。郭建偉表示,消費者求變化希望與眾不同的推力,讓郭元益剛開始是被逼的不得不往前走,到現在不斷創新,已經成為郭元益的文化。
郭元益食品公司處處用心,成就糕餅的精采,讓每一塊糕餅都是感動,創造消費者最愛的幸福味,以不斷創新的思維與產品,提供給消費者最好的生活品味。打造「郭元益」成為糕餅類的第1品牌、最愛的品牌,年年勇奪「消費者心目中理想品牌」的第 1名,透過專家嚴格評選、台灣民眾的問卷調查,品牌經營、產業地位深獲肯定,成為糕餅類全國唯一獲「台灣百大品牌」業者。
一根扁擔的傳奇,餅食世家、百年老店-郭元益與台灣這塊土地的情份深遠,1867年,第3代經營者郭樑楨在士林開設糕餅店鋪,將祖傳餅藝發揚光大,以郭氏福建祖厝「元益」堂號,創立糕餅店的根基。1945年,第3代經營者郭欽定將「元益」店號,冠上郭姓成「郭元益」,且用心求變、努力鑽研,建立口碑載道的信譽,綻放餅食文化之燦爛光芒。
郭家第4代四兄弟接手經營,心手相連,並肩企業路,發展直營門市,餅香漫台灣,屢屢獲得殊榮:創意鳳梨酥金獎、台灣15大美食伴手禮、台北好禮名店、文創精品獎首獎等,使郭元益成為新一代優勢糕餅的領導者,自2003年起迄今,年年勇奪「消費者心目中理想品牌」的第1名,成為台灣糕餅的領導品牌。
消費者的肯定與喜愛,讓郭元益年年成長、茁壯,該公司計劃性地興建士林美德廠、楊梅工廠,強化產品品質、增加產量;「楊梅工廠」的興建,更是郭元益晉級為大型企業的里程碑;該廠投入資金約6 億元,是符合FGMP的標準廠房,總建築面積約12,000多坪,生產自動化程度提高至95%以上,已於1992年完工運轉;1999年通過漢式糕餅食品 GMP認證;2009年獲選為優良觀光工廠及獲食品安全管理系統HA CCP認證、通過食品安全品質保證系統ISO 22000認證。
一根扁擔的傳奇,餅食世家、百年老店-郭元益與台灣這塊土地的情份深遠,1867年,第3代經營者郭樑楨在士林開設糕餅店鋪,將祖傳餅藝發揚光大,以郭氏福建祖厝「元益」堂號,創立糕餅店的根基。1945年,第3代經營者郭欽定將「元益」店號,冠上郭姓成「郭元益」,且用心求變、努力鑽研,建立口碑載道的信譽,綻放餅食文化之燦爛光芒。
郭家第4代四兄弟接手經營,心手相連,並肩企業路,發展直營門市,餅香漫台灣,屢屢獲得殊榮:創意鳳梨酥金獎、台灣15大美食伴手禮、台北好禮名店、文創精品獎首獎等,使郭元益成為新一代優勢糕餅的領導者,自2003年起迄今,年年勇奪「消費者心目中理想品牌」的第1名,成為台灣糕餅的領導品牌。
消費者的肯定與喜愛,讓郭元益年年成長、茁壯,該公司計劃性地興建士林美德廠、楊梅工廠,強化產品品質、增加產量;「楊梅工廠」的興建,更是郭元益晉級為大型企業的里程碑;該廠投入資金約6 億元,是符合FGMP的標準廠房,總建築面積約12,000多坪,生產自動化程度提高至95%以上,已於1992年完工運轉;1999年通過漢式糕餅食品 GMP認證;2009年獲選為優良觀光工廠及獲食品安全管理系統HA CCP認證、通過食品安全品質保證系統ISO 22000認證。
結婚旺季到,喜餅業在丹比倒閉後,市場3大業者預估今年業績可
微幅成長,宏亞(1236)旗下禮坊預估,全年營收應可成長5%,
今年拓點以北部為主,希望達22家門市規模。
南部銷量萎縮
業者分析,目前北部地區,每對新人下定平均盒數約80~100盒,
南部只有50~60盒,南部業者生存確實較困難,宏亞表示,未來
拓店重點仍放在北部。
國內喜餅市場近年來穩定成長,包括禮坊、郭元益與伊莎貝爾等3
大品牌,以中高價商品定位,吃下國內約60%市佔率。
宏亞指出,從內政部統計數字來看,結婚對數仍穩定成長,不過
訂餅數量卻呈南北差距,新竹以北市場平均都是百盒以上,南部
從原本80盒降至60盒,似乎反應出南北消費景氣差異。
喜餅市場規模1年約50億元,單盒400元者屬中、高價位,又以西
式喜餅佔比最高;喜餅業者說,中式喜餅保存時間比較短,市場
操作空間比較小,多以地方型小品牌為主。
宏亞表示,禮坊5月營收1.28億元,年增4.98%,業者分析,因國
內喜餅同業倒閉,使得其他大廠有機會瓜分市場,使得業績小幅
成長。
喜餅業者說,隨著M型化消費趨勢成型,喜餅價格有朝兩極化靠
攏趨勢。
微幅成長,宏亞(1236)旗下禮坊預估,全年營收應可成長5%,
今年拓點以北部為主,希望達22家門市規模。
南部銷量萎縮
業者分析,目前北部地區,每對新人下定平均盒數約80~100盒,
南部只有50~60盒,南部業者生存確實較困難,宏亞表示,未來
拓店重點仍放在北部。
國內喜餅市場近年來穩定成長,包括禮坊、郭元益與伊莎貝爾等3
大品牌,以中高價商品定位,吃下國內約60%市佔率。
宏亞指出,從內政部統計數字來看,結婚對數仍穩定成長,不過
訂餅數量卻呈南北差距,新竹以北市場平均都是百盒以上,南部
從原本80盒降至60盒,似乎反應出南北消費景氣差異。
喜餅市場規模1年約50億元,單盒400元者屬中、高價位,又以西
式喜餅佔比最高;喜餅業者說,中式喜餅保存時間比較短,市場
操作空間比較小,多以地方型小品牌為主。
宏亞表示,禮坊5月營收1.28億元,年增4.98%,業者分析,因國
內喜餅同業倒閉,使得其他大廠有機會瓜分市場,使得業績小幅
成長。
喜餅業者說,隨著M型化消費趨勢成型,喜餅價格有朝兩極化靠
攏趨勢。
三大量販店 10元粽賣翻天 今年可突破300萬顆,較去年增三成。
食品品牌業者強打冰粽,10個不到300元
全拜物價上漲所賜,今年量販店推出一顆10元有找的粽子賣翻天
,估計三大量販店端午節粽子銷量合計可望突破300萬顆,較去年
增加三成。不少食品品牌業者延續去年的冰粽熱潮,但強調高貴
不貴,郭元益以新品《冰Q啾啾》重出江湖;金格的寒天冰粽禮
盒,更已銷售5,000盒以上。
粽葉、蛋黃、糯米、香菇的市場零售價格較去年漲兩成,肉粽不
能缺少的豬肉售價更創下九年新高,較去年貴出五成。金家樂福
、大潤發與愛買三大量販店今年都端出單顆售價低於10元的肉粽
。大潤發行銷副理何默真說,今年中低價的粽子賣量特別多,動
輒二、三十萬顆,比預期增加三成。
一串10顆粽子只賣99元包些什麼材料?家樂福的9元粽包香菇花生
、豬肉,屬於南部口味;大潤發9元粽則是石門風味粽,有菜脯與
豬肉;愛買的9元粽則是古早味水煮花生粽,以香菇、豬肉與花生
為主要餡料。
家樂福公關經理林夢紹分析,目前銷售量最大的是超低價的9.8元
肉粽,上周就賣出逾10萬顆,預估今年單一品項可賣出近20萬粒
。
大潤發除了9元粽衝高銷售量外,10顆188元的金福氣蛋黃粽異軍
突起,至今銷售量已衝破21萬顆。何默真指出,今年單價低於25
元的賣起來特別旺。
聖娜多堡公關陳惠菁表示,今年端午節市場強調養生與健康,消
費者對健康食材與清爽口感的需求愈來愈大。
今年冰粽以「特色外皮」與「內餡水果風」為特色,聖娜多堡主
推的《寒天冰心粽》,標榜外皮添加寒天、抹茶、山藥、亞麻籽
等多樣健康食材;金格的《寒天冰粽》禮盒加入山藥栗子與地瓜
黑糖等雙層內餡;郭元益的《冰Q啾啾》冰粽,則搭配抹茶紅豆
與花生牛奶口味。價格帶平均10個都不到300元。
食品品牌業者強打冰粽,10個不到300元
全拜物價上漲所賜,今年量販店推出一顆10元有找的粽子賣翻天
,估計三大量販店端午節粽子銷量合計可望突破300萬顆,較去年
增加三成。不少食品品牌業者延續去年的冰粽熱潮,但強調高貴
不貴,郭元益以新品《冰Q啾啾》重出江湖;金格的寒天冰粽禮
盒,更已銷售5,000盒以上。
粽葉、蛋黃、糯米、香菇的市場零售價格較去年漲兩成,肉粽不
能缺少的豬肉售價更創下九年新高,較去年貴出五成。金家樂福
、大潤發與愛買三大量販店今年都端出單顆售價低於10元的肉粽
。大潤發行銷副理何默真說,今年中低價的粽子賣量特別多,動
輒二、三十萬顆,比預期增加三成。
一串10顆粽子只賣99元包些什麼材料?家樂福的9元粽包香菇花生
、豬肉,屬於南部口味;大潤發9元粽則是石門風味粽,有菜脯與
豬肉;愛買的9元粽則是古早味水煮花生粽,以香菇、豬肉與花生
為主要餡料。
家樂福公關經理林夢紹分析,目前銷售量最大的是超低價的9.8元
肉粽,上周就賣出逾10萬顆,預估今年單一品項可賣出近20萬粒
。
大潤發除了9元粽衝高銷售量外,10顆188元的金福氣蛋黃粽異軍
突起,至今銷售量已衝破21萬顆。何默真指出,今年單價低於25
元的賣起來特別旺。
聖娜多堡公關陳惠菁表示,今年端午節市場強調養生與健康,消
費者對健康食材與清爽口感的需求愈來愈大。
今年冰粽以「特色外皮」與「內餡水果風」為特色,聖娜多堡主
推的《寒天冰心粽》,標榜外皮添加寒天、抹茶、山藥、亞麻籽
等多樣健康食材;金格的《寒天冰粽》禮盒加入山藥栗子與地瓜
黑糖等雙層內餡;郭元益的《冰Q啾啾》冰粽,則搭配抹茶紅豆
與花生牛奶口味。價格帶平均10個都不到300元。
丸莊醬油、度小月、郭元益、王得傳、玉珍齋、金長利等20餘
家台灣傳統企業將在18日成立「台灣百年企業聯誼會」,以開
發異業結盟的商機,同時推廣品牌,並建立百年企業資料庫。
「台灣百年企業聯誼會」來自外貿協會副祕書長葉明水的點子,
屬於經濟部貿易局「品牌台灣發展計畫」促進台灣多元品牌百花
齊放目標下的子計畫,欲提供台灣百年企業前所未見的交流平
台,整合資源、共同行銷,提高品牌能見度。
家台灣傳統企業將在18日成立「台灣百年企業聯誼會」,以開
發異業結盟的商機,同時推廣品牌,並建立百年企業資料庫。
「台灣百年企業聯誼會」來自外貿協會副祕書長葉明水的點子,
屬於經濟部貿易局「品牌台灣發展計畫」促進台灣多元品牌百花
齊放目標下的子計畫,欲提供台灣百年企業前所未見的交流平
台,整合資源、共同行銷,提高品牌能見度。
年貨大街開賣,烘焙業者紛紛推出優惠活動與年節新品。金格食
品副總經理林世閎認為,金格推出近30種「哈燒年貨」,價格和
年貨大街不相上下,但保證品質與用材;山崎麵包則首次加入年
貨禮盒戰區,推出手工餅乾與桂圓蒸糕禮盒等新品。
丹比推出的年糖,三包750公克才賣299元,不比年貨大街貴。今
年丹比新推出蛋黃鮮肉包裏盒、香菇魯肉禮盒,以往前者只在南
部零售,業者透露,有次活動曾創下單店一小時內,賣出100顆蛋
黃鮮肉包的紀錄。
伊莎貝爾及皇樓的春節產品,在除夕前都享有八折優惠。伊莎貝
爾指出,今年首度將自製牛軋糖納入禮盒組合商品,並第一次以
杏仁果取代花生,可降低油脂度。
禮坊今年推出法式牛奶/拿鐵口味的牛軋糖。禮坊認為,法式口
味牛軋糖的牛奶味較重,質地較軟。目前銷售最好的是「五彩繽
紛樂超值組合」,特惠價580元;業者表示,去年12月中推出,迄
今已賣出1萬盒。
金格食品以長崎蛋糕聞名,這次推出「財神爺長崎蛋糕」、「哈
燒年貨」及「長崎脆餅」。林世閎指出,這些商品在年節時才買
得到;每逢年節,購買長崎蛋糕的消費者至少增加三成。
老字號的郭元益則採用草莓酥發揮創意,推出手工限量的「黑皮
甜心禮盒」3,000盒,目前已銷售一空,業者已緊急追加3,000盒
。郭元益指出,這項新品是將每顆草莓酥裹上巧克力,並逐字貼
上英文字母,拼出HAPPY VERY *DAY*的字樣。
品副總經理林世閎認為,金格推出近30種「哈燒年貨」,價格和
年貨大街不相上下,但保證品質與用材;山崎麵包則首次加入年
貨禮盒戰區,推出手工餅乾與桂圓蒸糕禮盒等新品。
丹比推出的年糖,三包750公克才賣299元,不比年貨大街貴。今
年丹比新推出蛋黃鮮肉包裏盒、香菇魯肉禮盒,以往前者只在南
部零售,業者透露,有次活動曾創下單店一小時內,賣出100顆蛋
黃鮮肉包的紀錄。
伊莎貝爾及皇樓的春節產品,在除夕前都享有八折優惠。伊莎貝
爾指出,今年首度將自製牛軋糖納入禮盒組合商品,並第一次以
杏仁果取代花生,可降低油脂度。
禮坊今年推出法式牛奶/拿鐵口味的牛軋糖。禮坊認為,法式口
味牛軋糖的牛奶味較重,質地較軟。目前銷售最好的是「五彩繽
紛樂超值組合」,特惠價580元;業者表示,去年12月中推出,迄
今已賣出1萬盒。
金格食品以長崎蛋糕聞名,這次推出「財神爺長崎蛋糕」、「哈
燒年貨」及「長崎脆餅」。林世閎指出,這些商品在年節時才買
得到;每逢年節,購買長崎蛋糕的消費者至少增加三成。
老字號的郭元益則採用草莓酥發揮創意,推出手工限量的「黑皮
甜心禮盒」3,000盒,目前已銷售一空,業者已緊急追加3,000盒
。郭元益指出,這項新品是將每顆草莓酥裹上巧克力,並逐字貼
上英文字母,拼出HAPPY VERY *DAY*的字樣。
著名的糕餅業者「郭元益食品公司」,從85年陸續申請「法頌
」、「拉法頌」商標,使用在各類食品,唯獨漏了相關性極高的
婚紗攝影業,但郭元益負責人陳明秀仍拿「拉法頌」當做婚紗會
館的招牌,日前遭台北地院以違反商標法,判決15萬元罰金,
緩刑兩年。
檢方指控,陳明秀為了擴大郭元益的事業版圖,將觸角伸到婚紗
攝影業,雖然知悉「法頌」與「拉法頌」兩商標,已被「法頌婚
紗攝影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玉盆註冊使用於婚紗攝影服務在先,
仍從95年起,在台北市中山北路的「L’AFFENC-
TION婚紗會館」店面,使用「拉法頌」做為店招。
由於「L’AFFENCTION婚紗會館」與位在高雄市的「法
頌婚紗」都有婚紗攝影、禮服出租等服務,業務近似;且「
L’AF-FENCTION婚紗會館」據點遍布全台,光是高雄
就有三家,李玉盆擔心會使相關消費者誤認,才不滿提告。
」、「拉法頌」商標,使用在各類食品,唯獨漏了相關性極高的
婚紗攝影業,但郭元益負責人陳明秀仍拿「拉法頌」當做婚紗會
館的招牌,日前遭台北地院以違反商標法,判決15萬元罰金,
緩刑兩年。
檢方指控,陳明秀為了擴大郭元益的事業版圖,將觸角伸到婚紗
攝影業,雖然知悉「法頌」與「拉法頌」兩商標,已被「法頌婚
紗攝影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玉盆註冊使用於婚紗攝影服務在先,
仍從95年起,在台北市中山北路的「L’AFFENC-
TION婚紗會館」店面,使用「拉法頌」做為店招。
由於「L’AFFENCTION婚紗會館」與位在高雄市的「法
頌婚紗」都有婚紗攝影、禮服出租等服務,業務近似;且「
L’AF-FENCTION婚紗會館」據點遍布全台,光是高雄
就有三家,李玉盆擔心會使相關消費者誤認,才不滿提告。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