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華先進(創新)公司新聞
台灣電動車市場再傳好消息!鴻海集團董事長暨鴻華先進董座劉揚偉透露,鴻華先進接單量大躍進,短短一個月內,訂單數量從10月的8,000多輛增加至超過9,000輛,顯示市場對電動車的熱烈需求。此外,鴻華先進也將拓展海外市場,初期聚焦北美與東南亞,以衝刺業績成長。
鴻華先進是鴻海與裕隆攜手創立的合資公司,專注於電動車市場。昨日,鴻華先進在創新板以每股50元掛牌上市,成為台灣第一家純電動車掛牌企業。上市典禮上,劉揚偉與鴻海集團總財務長黃秋蓮、鴻華先進副董事長暨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等人都出席,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劉揚偉強調,鴻華先進將以台灣市場為基礎,發揮在電動車設計和服務上的優勢,與鴻海的營運本地化(BOL)和委託設計製造服務(CDMS)商業模式相結合,進軍北美、東南亞等主流市場。北美市場將以乘用車為主,而東南亞則會以電動巴士為主力。
關於接單情況,以Model C為基礎的納智捷n7電動車,先前已公布8,000多輛確定訂單,加上約1,100輛來自企業客戶及政府單位的訂單,總訂單量已超過9,000輛。左自生表示,n7電動車已於10月獲得認證,並於第四季開始量產,預計2024年1月中開始交車,並希望明年6月前完成所有訂單交付。
劉揚偉試駕n7後表示,對這款車感到非常滿意,並強烈推薦大家去試駕體驗。他還透露,鴻華先進將在明年推出新車款Model D,從B至E四個級距的電動車將為客戶提供更多選擇。李秉彥則指出,Model D的推出將使產品線更加完整,並透過共用平台,為客戶節省開發成本和時間。
台股在昨日(20日)遭遇賣壓,但外資依然堅定支持,買超91.2億元,累計買超金額達1,311億元,讓指數在高位緊縮震盪,終場小幅上漲1點,收在17,210點,連續六漲。綜合市場觀點,由於指數從低點上漲超過1,200點,市場出現了解套和獲利了結的賣壓,導致股市僅小幅震盪。外資上周五的買超已讓今年累計買賣台股金額轉為買超,昨日買盤也持續,加上新台幣強升,資金面有利,台股基本面良好,下周有望挑戰今年高點17,463點,年底前甚至可能挑戰萬八。 昨日台股開盤低開震盪,指數中線滿足點17,386點近在咫尺,但高檔解套賣壓和獲利了結賣壓雙雙出籠,讓指數承壓。不過,在外資持續挹注下,多頭略勝一籌。盤面上,電子、傳產股護持人氣,建材營造類股表現最強,漲0.7%;觀光餐旅因「藍白合」狀況不明而表現最弱,大跌4%。權值股中,台積電、鴻海有所拉回,而聯發科終場上漲8元,收在912元;中小型IC設計股則表現強勁,如巨有科技、鈺創、揚智、驊訊等股直衝漲停。 籌碼面來看,三大法人共買超91.9億元,外資買超91.2億元,現貨已連六買,合計買超1,311億元,11月來買超1,645.7億元,今年來則買超199.7億元;投信買超5.6億元,自營商賣超4.8億元,八大公股行庫則賣超7.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台股第1,000家上市公司鴻華先進昨日創新板掛牌交易,但由於台股高檔震盪,蜜月行情失靈,股價一度重挫超過半根停板,終場下跌2.7%,收在48.65元。儘管如此,鴻華先進的掛牌並未影響創新板其他個股表現,其中走著瞧-創表現最強勁,大漲17元,收在188.5元,並亮燈鎖漲停。 市場專家陳奕光建議投資人「指數放兩旁,選股擺中間」,選股以科技、半導體為主軸,尤其是上游的IC設計、代工、記憶體等AI相關族群。傳產方面,則可關注重建需求概念(原物料)、奧運概念(紡織、球鞋)等。
工研院(IEK)產科國際所經理謝騄璘表示,隨全球晶片荒緩解,各國經濟活動隨疫情降溫復甦,今年汽車銷售量預估將成長6.1%;全球電動車乘用車銷量相較整車市場成長迅速,今年有望成長28.3%。
新光標普電動車ETF經理人劉恆誌表示,全球進入第4季後,各式電動新車款陸續上市,預估今年電動車銷售量,有機會上衝至1,332萬台,較去年成長率達30%以上,成長主力來自美國、中國及歐洲的德英法國。
新光投信量化投資部協理袁永騰認為,電動車相關個股現階段雖股價表現較低迷,但據Counterpoint預估,純電動車(BEV)市場銷量在所有汽車總銷量占比,估將由2022年的12%,一路攀升到2030年的40%。電動車長期成長趨勢明確,從股價角度來看,現在低迷表現反而適合作為中長期投資電動車低接時點。
新光投信預估,電動車作為長期趨勢主題,展望2024、2025兩年後,全球電動車廠中長線銷售成績將不看淡。
劉揚偉指出,從燃油車轉型到電動車的趨勢,是台灣切入汽車產業的契機,台灣過去有許多前輩與先進想進入汽車產業,不過,引擎和變速箱技術的限制環境,讓台灣很難發揮。
他說,現在電動車架構把引擎和變速箱,轉換成馬達和電子驅動線路,這讓台灣有嶄新不同的機會,鴻海集團當初考慮進入電動車產業,正在思考只要進入汽車電子領域,或是直接進入整車研發與設計的領域,後來決定發展整車研發設計,加上裕隆過去30多年,投入整車製造經驗的幫助下,讓鴻海在短期間得以切入整車設計製造這條路。
劉揚偉指出,電動車產業將與個人電腦(PC)時代相同,一開始百家爭鳴,大大小小公司經過一段時間後,只剩下幾家,這是產業從無到有的過程,且必經之路。
先從外界最容易檢視的IPO目標來看,林修銘從打定做大創新板市場以來,偕同同仁拜訪各大集團,站上第一線接觸新創產業,尋找創新板潛力公司,目前每一家掛牌、送件的公司幾乎都是他逐一拜訪而來,包括昨(20)日掛牌的鴻華先進。
除創新板外,林修銘還將觸角伸向生技醫療產業,力拚生技醫療產業市值跨越5,000億元,三年內市值占比翻倍達2%,「生技產業在各國股市都占有一定版面,在美國就有15%」。不是喊喊目標,證交所火速修改配套措施,生技股王保瑞、生技市值王藥華藥、泰博等均已向證交所提出上櫃轉上市申請。
成績展現在IPO送件家數,證交所在過去一年多來展現未曾見過的爆發力,今年IPO送件家數呈現跳躍式成長,二度上修IPO送件家數內部目標,從年初報送主管機關的IPO送件家數目標32家,9月提高內部目標至40家,後又跳增至45家,增加四成。
不光是外界看得到的IPO目標,林修銘對內管理也展現新意,包括將ESG納入管理指標、親自徵才等。「覺得很累,但又很佩服他有這麼多創意。看到成果,很有成就感」。從前台到後台,證交所員工跟著林修銘一起動起來,都覺得證交所不一樣了。
林修銘昨天出席鴻華先進創新板掛牌上市典禮,對於創新板迎來重量級公司顯得相當振奮。他在致詞時表示,鴻華先進是第八家在創新板上市的公司,加上鴻華先進,將使台灣資本市場上市公司家數達到1,000家。
另外,截至10月底,創新板公司總市值約565億元,加上鴻華先進市值870億元,將創新板總市值一舉推升至近1,500 億元;且鴻華先進更可望於明年成為首檔納入臺灣中型100指數的創新板個股,對公司及台灣資本市場都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他表示,今年底創新板預計掛牌上市家數將達十家,今年來送件申請家數已有八家,預期年底前累計有15家公司申請,較去年的八家呈現近倍數成長。
林修銘指出,證交所會持續努力推動創新板上市業務,希望三至五年內累計達80家公司,十年逾150家公司的目標,並支持國家產業發展政策。
林修銘強調,「數位轉型」和「淨零永續」是當前各國最重要的雙軸轉型目標,證交所希望打造更多元的產業價值鏈,形塑台灣未來十年的產業新藍圖。
不只創新板,證交所一般板同樣傳出佳音。林修銘說,今年預計本國公司有22至24家送件、五家KY公司送件。今年來送件公司產業橫跨數位雲端、綠能環保、生技醫療及運動休閒等新經濟領域,加上昨天掛牌的鴻華先進,今年來累計新掛牌上市公司已達20家。
對於創新板是否該進一步放寬合格投資人條件,以吸引更多投資人參與,林修銘表示,創新板開戶交易人數雖為指標之一,但因目前掛牌公司家數仍不多,不只僅以交易人數為指標,且創新板已於一年內兩次放寬投資人資格、交易條件限制,「現在只欠東風」,就是好的商品,因此必須吸引更多具有未來性、創性概念的好公司到創新板掛牌。
鴻華先進雖然新股蜜月行情走勢疲弱,掛牌第一天仍締造不少記錄,包括上市首日成交量1.04萬張、成交值5.05億元,均超越台灣虎航在創新板掛牌首日的1.03萬張與4.78億元,創下所有創新板股票上市首日最大成交量及成交值,亦超過最近一個月來所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日平均成交量2,705張。
另外,鴻華先進市值達774億元,亦超過前七家創新板市值總和596億元,是目前創新板市值最大的個股。
鴻華先進昨天開盤以平盤價50元開出,第一盤成交量即高達4,351張,隨後賣壓湧現,盤中一度下探45.5元,跌幅高達9%,午盤左右低接買盤進場,收盤跌幅收斂至2.7%,以48.65元收市,成交量1.04萬張。鴻華先進蜜月行情失靈,兩大股東鴻海、裕隆昨天股價也收黑,鴻海終場收101元、下跌1.5元;裕隆收78元、下跌2.2元。
鴻華先進是鴻海與裕隆攜手進入電動車市場的合資公司,昨天以每股50元在創新板掛牌上市,成為台灣第一家純電動車掛牌企業。劉揚偉、鴻海集團總財務長黃秋蓮、鴻華先進副董事長暨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等人都出席掛牌典禮。劉揚偉並透露,鴻華先進明年還要開發新車款Model D,提供完整的電動車產品線。
劉揚偉強調,鴻華先進會以台灣市場為基礎,以自身在電動車的設計、服務量能,協同鴻海的營運本地化( BOL)與委託設計製造服務(CDMS)的商業模式,揮軍北美、東南亞等主流市場,北美初期會以乘用車優先;東南亞則是以電動巴士為主力。
談到接單動態,以Model C為基礎開發的納智捷n7電動車,先前公布8,000多輛確定訂單之外,其實還有約1,100輛訂單,這些是來自企業客戶及政府單位的訂單,因此總訂單量已超過9,000輛。
左自生透露,10月收到n7電動車的認證後,第4季開始量產,納智捷正在將首批量產車投入第一線同仁的銷售及推廣等教育訓練,預計2024年1月中開始交車,希望在明年6月將這9,000多輛的訂單都交付完畢。
劉揚偉表示,他已經拿到第一輛納智捷n7,覺得車子非常好開。他認為,開過n7就不會想要開其他車款,希望大家都能去試開體驗一下。
在新車款方面,劉揚偉說,鴻華先進繼現有的Model B、Model C及Model E等三個乘用車車款之外,預計2024年再推出Model D,也就是完全布局從B(車身最短)至E(車身最長)等四個級距的電動車,讓客戶有更多下單選擇。至於更小的Model A,目前暫時不會推出。
李秉彥指出,鴻華先進目前亮相的車款包括Model B、Model C、Model E,明年Model D問世後,將讓產品線更齊全。當客戶來到鴻華,若要C級距的車,可以參考Model C;若是要D級距,可以參考Model D做客製化,這樣客戶不用從零開始,可以節省時間開、發費用與成本,透過共用平台,達到經濟規模的效益。
綜合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等人看法,由於這波指數從低點上來,已經上漲超過1,200點,難免有解套、獲利了結賣壓,使得昨日股市僅狹幅震盪。不過,外資上周五的買超已經讓今年以來累計買賣台股金額正式轉為買超,昨日買盤也持續,加上近期新台幣強升,有資金面利多,而台股基本面也不錯,下周有機會挑戰今年高點17,463點,一旦挑戰成功,年底前有機會挑戰萬八。
昨天台股開低震盪,由於指數中線滿足點17,386點近在咫尺,昨日高檔解套賣壓與獲利了結賣壓雙雙出籠,使指數承壓,不過在外資連買台股、持續以銀彈挹注下,多頭仍略勝一籌。
盤面上,電子、傳產護持人氣,19大類股中,建材營造類股表現最強勢,漲0.7%;觀光餐旅受到「藍白合」狀況不明拖累,表現最弱勢,大跌4%。權值股中台積電、鴻海呈現拉回,聯發科終場上漲8元,收在912元;盤面上中小型IC設計股表現強勢,其中包含巨有科技、鈺創、揚智、驊訊等直衝漲停。
籌碼面來看,三大法人共買超91.9億元,其中外資買超91.2億元,現貨已連六買,合計買超1,311億元,11月來買超1,645.7億元,今年來則買超199.7億元;投信買超5.6億元,自營商賣超4.8億元。八大公股行庫則賣超7.2億元。
此外,台股第1,000家上市公司鴻華先進昨日創新板掛牌交易,由於台股高檔震盪,使蜜月行情失靈,早盤在市場賣壓出籠下,股價一度重挫超過半根停板,終場下跌2.7%、收48.65元。儘管鴻華先進掛牌不利,不過並未影響創新板其他個股表現,其中走著瞧-創表現最強勢,大漲17元、收188.5元,亮燈鎖漲停。
陳奕光建議投資人「指數放兩旁,選股擺中間」,選股以科技、半導體為主軸,尤其是上游的IC設計、代工、記憶體等AI相關族群。傳產則可留意重建需求概念(原物料)、奧運概念(紡織、球鞋)等。
至於外界關注目前Model C接單進度,鴻華先進副董事長左自生也 以納智捷董事長的身分表示,n7除會員萬元預購的8,000張訂單,另 有如租賃車需求的企業客戶1,100張訂單,實際接單數量已逾9,000張 ,目標明年6月全數交車。
鴻華先進為台灣第一家純電動車概念股,更是台股第1,000家上市 公司,背後更有兩大集團支持,因此備受市場關注,20日的掛牌儀式 ,除劉揚偉、左自生等鴻華高階主管一起搭乘n7赴101參加掛牌儀式 ,鴻海副總裁暨集團總財務長黃秋蓮也一同出席。
不過在貴賓共同擊鼓掛牌後,鴻華先進股價以50元平盤開出後隨即 走跌,舞台大螢幕一開始就出現股價翻黑的尷尬畫面。儘管如此,劉 揚偉心情並未受影響,與大家分享前一天剛拿到n7並試駕上路,並興 奮地說「是我開過最好的車!」劉揚偉表示,Model C已通過超過百 項車輛測試驗證,並取得合格證掛牌,「鴻華先進是100%比照鴻海 在ICT產品的良率要求在造這部Model C!」
據了解,納智捷n7已於11月起陸續領牌,首批主要作為測試及教育 訓練等用車,劉揚偉所說的n7則是於17日領牌,一般客戶則將於明年 1月起開始交車。
劉揚偉表示,除Model C已在台灣市場量產,並陸續交付給納智捷 之外,海外市場也將進軍北美及東南亞,北美將以乘用車為主,東南 亞則是以電動巴士為出貨主力。
劉揚偉指出,鴻華先進成立兩、三年就造出車子,但重要是基於裕 隆過去幾十年的造車經驗,希望未來可以共同立基台灣放眼全球。
除Model B可望於明年量產,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補充指出,Mo del D正在開發中,明年就會推出,未來客戶可依據不同需求客製化 需要的產品,節省開發成本與時間。
證交所21日將召開董事會,討論生技股王保瑞及生技股EPS王泰博 等多家上市案,若後續作業都順利通過,這二檔生技股預計12月中上 櫃轉上市,屆時,上市生技股市值5,000億元目標幾近達陣。林修銘 強調,期待未來透過創新板與一般板的結合,形成上市生技聚落。
林修銘指出,今年本國公司上市家數可達22∼24家,另KY股也有五 家,合計今年上市家數可達27∼29家,將寫下近五年來最大上市潮。
林修銘在上市典禮致詞表示,鴻華先進是第八家創新板股、第1,0 00家上市公司;鴻華先進也可望於明年,成為首檔納入臺灣中型100 指數的創新板個股,對公司及臺灣資本市場都是重要的里程碑,可謂 喜上加喜。
林修銘表示,鴻華先進是台灣孕育的新創獨角獸公司,未來透過其 「以大帶小」的領頭羊標竿精神,將營造更健全的電動車產業聚落, 在政策支持下,一起進軍國際、打世界盃;鴻華先進上市也象徵著, 台灣資本市場將邁向另一個創新起飛的嶄新時代。
林修銘並分享鴻華先進加入創新板,是一段很有趣的緣分,去年他 上任後馬不停蹄拜訪上市集團推動創新板,9月下旬獲引介拜會鴻海 ,得知其正評估於那斯達克或台灣上市,最終獲得鴻海董事長劉揚偉 認同,促成鴻華先進在創新板上市,另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也居中扮演 一大推手。
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出的「創新板合格投資人推廣獎勵活動」熱度也 持續加溫,合格投資人戶數再創新高。截至今年10月底止,全市場合 格投資人戶數已超過24.5萬戶,相較於去年同期成長1倍有餘。
證交所強調,現已進入最後倒數階段,活動即將於12月底截止,請 合格投資人把握機會儘早登錄,幸運兒馬上騎Gogoro Delight電動機 車回家、入手iPhone 14 Pro 128GB手機。
證交所指出,臺灣創新板自110年7月開板以來,證交所透過多元管 道積極參與新創生態圈活動及用心傾聽各界聲音,陸續鬆綁市值與營 收上市標準、縮短轉板時間,以及再降合格投資人資格條件等,期盼 能提供新創企業更友善、更便利的籌資環境。
證交所分析,鴻華先進首日成交戶數達945戶,不僅超越虎航首日 成交的610戶,也超越其他六家創新板股票首日戶數合計數471戶,顯 見鴻華先進已成功吸引投資人的關注,並對創新板市場的流動性注入 活水。
鴻華先進上市掛牌首日成交張數達10,411張、成交值達5.05億元, 均超越台灣虎航在創新板掛牌首日的10,352張與4.78億元,創下8檔 創新板股票上市首日最大成交量及成交值。
同時,鴻華先進上市首日成交量,也超過近一個月來所有上市公司 股票的日均量2,705張,且鴻華先進的市值達774億元,也超過前七家 創新板市值加總596億元,成為目前創新板市值最大個股,合計達1, 370億元新高。
今年臺灣創新板非常熱鬧,現有錼創科技-KY、泓德能源、雲豹能 源、倚天酷碁、走著瞧、台灣虎航、巨鎧精密,以及20日甫掛牌的鴻 華先進等八家公司於創新板上市交易。
另已通過上市審議、即將於12月掛牌的金萬林、正瀚等兩家公司, 以及審查中的五家公司,暨年底前尚有多家企業將陸續送件,包括綠 能環保、生技醫療、半導體等產業類別公司,有助創新板規模持續擴 增茁壯。
富世達上市後行情翻倍漲,台股市場對新股的期待又升溫了。根據統計,年底前有五家新公司將登板,其中就包括今天掛牌的鴻華先進,其他如保瑞、藥華藥、樂迦再生、眾福科等也備受關注。當然,有了像鴻海、裕隆這樣的「富爸爸」背書,新公司的掛牌蜜月行情自然不會太差。 不過,從8月開始,台股連跌三個月,讓新公司的掛牌行情也受到影響。以聯發科旗下的達發為例,10月19日掛牌當天價格僅415元,遠低於前一天興櫃的555元,甚至跌破承銷價434.84元,讓人對新股行情產生疑慮。但從11月開始,台股行情出現轉機,累計至17日已漲1,207點,市場氣氛轉好,對新公司掛牌自然也是一個好兆頭。 以富世達為例,9日上市,價格從每股200元一路飆升至17日的419.5元,創下歷史新高。短短七個營業日內,投資人只要抽中一張就能賺一張,這讓人不禁對台股的新股行情產生信心。近期台股進入大選、年底作夢等行情齊發階段,市場氣氛轉多,對新公司掛牌自然有利。 除了鴻華先進,還有樂迦再生、眾福科等公司也備受期待。其中,樂迦再生由三顧、國發基金、耀華玻璃、日立聯手投資,而眾福科則是佳世達旗下公司。這些公司都吸引著法人的關注。此外,上市後出現ETF「認養」的成分股也將有新買盤加持,藥華藥、保瑞等生技股上市後有望躋身大型ETF成分股。
臺灣資本市場再創紀錄!鴻華先進今(20)日於創新板掛牌上市,不僅成為台灣資本市場的第1,000家上市公司,還是第八家創新板上市公司,更以純電動車身份榮登上市櫃公司之列。這次掛牌,鴻華先進帶來三大亮點:一是助力創新板市值一舉突破千億大關,二是有望成為首檔入選ETF成分股的創新板個股,三是樹立台灣資本市場五大里程碑。 隨著鴻華先進的掛牌,證交所即將召開董事會,對保瑞、泰博、玖鼎電力、阜爾運通等四家上市申請案進行審議。其中,保瑞、泰博兩家櫃轉市公司若順利過關,將對證交所推動生技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達到衝刺生技產業市值達5,000億元,三年內市值占比倍增至2%的目標,這兩家公司將成為證交所的重要戰功。 此外,藥華藥也已提出櫃轉市申請,將在證交所12月董事會進行審議。若一切順利,藥華藥將在今年底正式上市,或則在明年第1季開始交易。 從市值來看,今年送件申請的上市新兵中,鴻華先進格外受到關注。該公司由鴻海持股49.92%,掛牌資本額達174.31億元,每股掛牌價50元,市值計算結果為871.5億元。目前,鴻華先進的市值排名在上市公司中位居第103名,未來有機會進入元大台灣中型100 ETF成分股,成為創新板個股中首檔入選ETF的個股。
【台北訊】今個時候,台灣股市再添新血!根據證交所的最新消息,我們的本土之光——鴻華先進(2258)自11月20日起正式在創新板上開始交易,這可是我們臺灣的第1,000家上市公司,同時也是創新板上第八家上市的公司呢! 鴻華先進這次在創新板上市,意味著它將會吸引更多合格投資人的目光。這個板塊可是為了那些對創新科技有興趣的投資者設計的,所以鴻華先進能夠入選,實在是它的實力和創新精神得到了證交所的認可。 由於這是鴻華先進首次在臺灣創新板上市,所以交易方式也有些不同。它僅限合格投資人委託證券商進行買賣,這樣可以確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專業性。而且,從上市開始的頭五個交易日,鴻華先進的股票價格採用無漲跌幅度限制,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投資策略的運作。 無論如何,鴻華先進的上市對於我們的股市來說,都是一件大事。這不僅代表著臺灣股市的發展和進步,也展現了我們本土企業的強大實力。未來,我們期待看到鴻華先進在創新板上的精彩表現,也期待更多像它這樣的本土企業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
台灣電動車產業再掀股市熱潮,<鴻華先進>將於創新板上市,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知名投行高盛證券也趁熱打鐵,對台光電與台燿兩大銅箔基板(CCL)廠商給予「買進」評級,並將台燿列入區域「優先買進名單」。在最新的「台灣CCL產業」報告中,高盛指出,台系CCL廠商不僅在AI伺服器市場表現亮眼,車用板領域也因應高階電動車和ADAS技術的發展,產品線從過去2-6層升級至8-14層,CCL材料也進步為高TG產品,帶動PCB平均售價大幅上漲,未來毛利率預期將持續提升。 對於台光電,高盛看好其在人工智慧伺服器產業的領先地位,以及在高階汽車CCL市場的市佔率不斷成長。而台燿則因AI伺服器專案和800G交換器認證進展順利,以及汽車市場市佔提升潛力,被認為處於低估狀態,並獲得「買入」評級。此外,根據CMoney資料,台光電和台燿均獲得多家外資證券「買進」評級,目標價位落在133元至545元之間。對於聯茂,高盛則建議「賣出」,目標價維持在73元。
高盛證券在最新出具的「台灣CCL產業」報告中指出,台系CCL廠在AI伺服器外,積極多角化產品組合,特別是車用板領域,因受惠高階電動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商機爆發,板層數從過去2-6層大增至8-14層、CCL材料也升級為高TG產品,帶動PCB平均售價較燃油車大增超過3.5倍,使得多數車用PCB廠未來毛利率將持續揚升。
在此趨勢之下,高盛認為,台廠中,看好台光電與台燿二大CCL「台」廠,均給予「買進」評級。其中,看好台光電在人工智慧伺服器產業的領先地位,以及在高階汽車CCL市場的市占率持續成長。
在台燿部分,因在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AI伺服器專案和800G交換器認證進展良好,以及在汽車市場上獲得市占提升的潛力,台燿目前處在被低估的位置,給予「買入」評級,並列在強力買入名單上。
根據CMoney資料,第4季以來外資證券對台光電看法,除高盛給予「買進」評級建議外,美銀證券、野村證券、里昂證券三家同樣給予「買進」評級;至於摩根大通(小摩)證券、麥格理證券則是給予「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落在481元至545元間。
至於台燿方面,除高盛外,野村證券同樣給予「買進」評級;里昂證券則是給予「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落在133元至185元間。
高盛對於聯茂則建議「賣出」,目標價維持73元。
1,000家上市公司及第八家於創新板上市之公司。
證交所指出,鴻華先進為初次於臺灣創新板上市掛牌,僅限合格投 資人委託
證券商買賣,其普通股股票自上市買賣日起五個交易日,股 票價格採無漲跌幅度
限制。
證交所明天將召開董事會,審議保瑞、泰博、玖鼎電力、阜爾運通等四家上市申請案,當中,保瑞、泰博兩家櫃轉市公司如過關,將是證交所針對「新藥或醫材研發公司」訂定衝刺生技產業市值達5,000億元,三年內市值占比倍增至2%目標後的重大戰功。另外,藥華藥也已提出櫃轉市申請,將排入證交所12月董事會審議案,最快今年底正式上市,慢則明年第1季。
以市值來看今年送件申請的上市新兵,除藥華藥、保瑞、泰博外,以創新板的鴻華先進最受關注。鴻華先進股東以鴻海持股49.92%居冠,掛牌資本額估174.31億元,以每股50元掛牌,換算市值871.5億元,相當於17日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的第103名,未來有機會入列元大台灣中型100 ETF成分股,將是首檔納入ETF成分股的創新板個股。
新股掛牌如有富爸爸撐腰,往往掛牌蜜月行情可期。惟台股自8月以降連跌三個月,連帶掛牌新股受影響,尤以聯發科旗下達發10月19日掛牌當天以415元作收,不僅遠低於前一天興櫃的555元,還跌破434.84元承銷價,讓新股抽籤、蜜月行情一度轉冷。但台股11月來出現谷底翻行情,累計至17日已大漲1,207點,市場氣勢一振,期間掛牌的奇鋐小金雞富世達搶到絕佳時機,9日以每股200元上市,掛牌來每天漲,17日突破400元大關,收在419.5元歷史新高,參加公開申購(俗稱「抽股票」)投資人短短七個營業日,抽中一張賺一張。
台股近期進入大選、年底作夢等行情齊發階段,市場氣氛轉多,相對有利新股掛牌。篩選有機會今年底前通過證交所、櫃買中心審議甚至掛牌的富爸爸概念股,除有鴻海、裕隆兩大集團加持的鴻華先進外,還有三顧、國發基金、耀華玻璃、日立聯手投資的樂迦再生,以及佳世達旗下眾福科,均吸引法人翹首以待。
上市後出現ETF「認養」的成分股也將有新買盤加持。藥華藥、保瑞等兩檔櫃轉市生技股,上市後有望躋身大型ETF成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