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華先進(創新)公司新聞
10年期美債殖利率滑落,帶動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費半指數漲幅超前,隨外資調節壓力稍歇,台股昨日持續向月線挺進,並收復5日線,以及25日中黑K棒一半,市場資金流向低基期落後補漲族群,盤面題材股各自表現。
VinFsat挾籌碼集中優勢,在那斯達克掛牌短短十日,股價大漲近七倍,市場超越高盛、波音,在台股人工智慧(AI)概念股交投降溫時,電動車概念股亦重獲買盤青睞,定穎投控、偉詮電、裕隆、健策、華城、金居、旺宏、毅嘉等,昨日漲幅達3.0%至9.9%不等。
裕隆31日將舉行法說會,除新店裕隆城將於下月開始試營運外,電動車生產進度將是市場關注焦點,法人指出,鴻華先進純電動休旅車Model C平台,第一款車型將應用於納智捷品牌的n7,預計第4季開始交車,是品牌能否轉盈的關鍵,昨日股價漲5.4%收79.8元,重回高檔壓力區。
健策上半年受到個人電腦及伺服器終端需求庫存調整影響,營收較為平淡,但法人看好,中長線均熱片仍持續受惠到伺服器新平台規格升級以及伺服器GPU搭上AI趨勢成長浪潮,並具備於新能源車中逆變器的水冷散熱模組產品放量,後市營運水漲船高。
樂迦再生(6891)這家台灣新軍,最近可是搖身一變,要進軍創新板了!你知道嗎?它可是由台灣三顧、日本日立集團和國發基金共同投資成立,專注於細胞治療產品的委託開發和製造服務(CDMO)。7月31日,它已經正式送件申請上市,成為今年第四家申請創新板的公司,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這家公司的成立日期是2020年10月15日,去年7月12日掛牌興櫃市場,31日股價就大漲4.71%,收盤價37.55元,平均價37.86元。因為政策持股比率不低,被戲稱為生技CDMO國家隊。公司董事長是何弘能,總經理則是林世嘉。 最大股東是台灣三顧,持股15%,其次是國發基金,13.96%。還有政府的小金庫、神秘的投資機構耀華玻璃,持股也高達12.46%。日本日立持股5%,俊貿國際與法人代表吳振隆各持股2.5%。 樂迦再生自成立以來,就專注在細胞製程的發展和布局,整合台日資源和技術,發展核心關鍵製程能力。它以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和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為核心發展方向。此外,它還能生產各種細胞治療產品,並獲得日本CellFiber亞洲獨家授權的高效細胞封裝擴增培養技術,大幅降低製造成本。 樂迦再生積極響應政府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希望整合台灣豐富的生醫資源,利用台灣的地理位置優勢,拓展國際生醫商機,打造亞洲再生醫療生態系,將台灣的細胞治療推向全球。 證交所也表示,台灣創新板鼓勵那些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或經營模式的公司申請上市,提供創新企業多元且友善的籌資環境,幫助它們加速進入台灣主板市場。目前申請的產業類別涵蓋數位雲端、綠能環保、電動車及生技醫療等多個新興產業。這些企業的加入,將推升台灣創新經濟的地位。
樂迦再生主要提供醫藥研發外包服務,於2020年10月15日成立,2 022年7月12日掛牌興櫃市場,31日股價收37.55元、大漲4.71%,收 盤均價為37.86元;因政策持股比率不低,被稱為生技CDMO國家隊, 申請創新板為創新板市場增添新軍,該公司董事長為何弘能,總經理 為林世嘉。
最大股東為台灣三顧持股15%,其次為國發基金持股13.96%,另 有政府小金庫、最神祕的投資機構之稱的耀華玻璃,持股也高達12. 46%,再來是台灣日立持股5%,及俊貿國際與法人代表吳振隆,持 股各2.5%。
樂迦再生自成立以來,專注發展及布局細胞製程,整合台日資源及 技術發展核心關鍵製程能力,以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及誘導 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為核心發展主軸。
同時,樂迦再生也能生產各種細胞治療產品,另取得日本CellFib er亞洲獨家授權「高效細胞封裝擴增培養技術」輔助細胞量產,將大 幅縮減製造成本,造福社會。
樂迦再生響應政府「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政策,期望整合 台灣蓬勃的生醫資源,輔以台灣位處於亞洲樞紐之地利,拓展國際生 醫商機,打造亞洲再生醫療生態系,將台灣細胞治療推向全球。
證交所指出,台灣創新板鼓勵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或經營 模式公司申請上市,以具體行動提供創新企業多元且友善的籌資環境 ,協助加速進入台灣主板市場,目前申請產業類別涵蓋數位雲端、綠 能環保、電動車及生技醫療等多個新興產業範疇。
證交所並表示,隨全球科技創新與產業進展,台灣已出現不少擁有 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企業,台灣創新板積極孕育 這些可望成為新護國神山群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籌資,以推升台灣創 新經濟地位。
福邦證券(6026)在25日舉辦法說會,董事長黃炳鈞在會上公布上半年財報,稱上半年公司稅後純益達3.0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76元。黃炳鈞強調,2023年承銷和股代業務都表現亮眼,特別是鴻華先進(2258)申請創新板上市的案件,已經通過證交所董事會的審查,預計將在10月中下旬掛牌交易。 隨著美國升息周期接近尾聲,貨幣緊縮壓力逐漸緩解,台股也成功上攻至17,000點大關,證券商的各項業務如自營、承銷、經紀等,都成功擺脫了2022年的低潮。福邦證券上半年主辦的綠茵IPO上櫃掛牌一件,送件主辦承銷IPO則有兩件,下半年預計將再主辦三至五件IPO案,目前已有騰雲科技、鴻華先進、巨鎧精密等多家公司的IPO案件通過審核。 黃炳鈞進一步表示,除了承銷業務外,上半年福邦證券的股代服務公司家數也突破300家,累計達302家,在市場上排名第七。下半年預計將再增加十家以上的股代公司,服務股東人數將超過520萬人,市場排名將提升至第五名。然而,全球經濟及國內資本市場的外在環境仍充滿變數,福邦證券將透過深化承銷業務、強化自營部位管理,以及提升財顧業務收入等三大策略來應對未來的挑戰。
美國升息進入尾聲,貨幣緊縮壓力緩解,台股上攻到17,000點大關 ,證券商自營、承銷、經紀業務擺脫2022年低潮。
福邦證上半年主辦綠茵IPO上櫃掛牌一件,送件主辦承銷IPO有兩件 ,下半年主辦IPO案預估再添三至五件,目前已經審核通過的IPO案件 ,包括:騰雲科技、鴻華先進、巨鎧精密。騰雲科技訂將8月召開上 櫃前業績發表會,鴻華先進、巨鎧均已獲得證交所董事會通過,鎖定 創新板上市掛牌。
黃炳鈞說,除承銷案業務外,上半年股代服務公司家數突破300家 ,累計達302家,市場排名第七,下半年預計再增加十家以上股代公 司,服務股東人數超過520萬人,市場居第五名,惟全球經濟及國內 資本市場外在環境仍有充滿變數,透過深化承銷業務、強化自營部位 管理,提升財顧業務收入三大策略來因應。
台灣證交所昨日(18日)董事會做出重大決定,三家公司將陸續登上創新板或第一上市掛牌,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市值達795.6億元的鴻華先進。這家新創公司不僅將成為創新板的重量級指標股,也讓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同時,證交所也宣布將於7月20日進行除權息作業,並決議每股配發4元股利,其中現金股息2.7元,股票股利1.3元。 鴻華先進,這個名字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還有些陌生,但這家成立於2020年的公司,在短短幾年間已經展現出強大的實力。公司董事長劉揚偉領軍,實收資本額高達159.1億元,主要從事電動車技術研發、整車與零組件製造管理及銷售服務。雖然2021、2022年稅前淨損分別為9.83億元、15.8億元,但每股稅後純損並不高,分別為0.51元、0.87元。到了2023年第1季,鴻華先進的稅前淨損為5.4億元,每股稅後純損0.3元,表現穩定。 鴻華先進的產品涵蓋電動車的平台、成車及零件等,是一家提供從關鍵模組到整車系統集成服務的新創平台。透過一站式服務,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快速且符合經濟效益的解決方案,實現移動應用的概念。在技術層面上,鴻華先進擁有純電模組化平台、融合EEA架構、軟體定義車輛及安全聯網等競爭優勢。 目前,鴻華先進的實收資本額為159.13億元,其中兩大股東鴻海與裕隆集團至少得釋出10%股權,約當是1.59億股。裕隆集團持股49%,上市後除了釋出股權的挹注外,未來還有權益法認列的損益。這次上市,對於鴻華先進來說,不僅是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將為公司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此外,證交所股東會日前決議每股配發4元股利,其中包括現金股息2.7元以及股票股利1.3元,董事會同時通過除權息日為7月20日。
證交所資料顯示,鴻華先進成立於2020年,董事長為劉揚偉,實收資本額159.1億元,主要從事電動車技術研發、整車與零組件製造管理及銷售服務,2021、2022年稅前淨損分別為9.83億、15.8億元,每股稅後純損0.51元、0.87元。
鴻華先進2023年第1季稅前淨損5.4億元,每股稅後純損0.3元。
鴻華先進主要產品涵蓋電動車的平台、成車及零件等,為一家提供從關鍵模組到整車系統集成服務的新創平台,透過一站式服務,提供客戶快速且符合經濟效益方式,實現移動應用的概念。
技術層面上,鴻華先進具有純電模組化平台、融合EEA架構、軟體定義車輛及安全聯網上的競爭優勢。
鴻華先進目前實收資本額159.13億元,兩大股東鴻海與裕隆集團至少得釋出10%股權,約當是1.59億股,其中裕隆持股49%,上市後除了釋出股權的挹注外,未來還有權益法認列的損益。
台灣創新板(TIB)將迎來新成員!本周四(13日),創新板將增添一檔新生力軍——走著瞧(6902),這家公司預計以每股215元的價格在創新板掛牌,不僅成為創新板第一家新經濟軟體股上市,還創下了目前創新板最高的上市價格紀錄,並成為證交所創新板的第五家上市公司。 為了鼓勵創新事業早日進入資本市場進行籌資,激發產業創新活力,證交所於去年(110年)7月設立了「台灣創新板」。截至目前,已有錼創科技-KY創、泓德能源-創、雲豹能源-創及倚天酷碁-創等四家公司在創新板掛牌上市。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台灣虎航-創及走著瞧-創分別在今年的3月3日及4月7日獲得創新板上市核准。其中,走著瞧-創已完成相關上市作業,預計將在7月13日上市,成為創新板的第五家上市公司。此外,巨鎧精密-創及鴻華先進-創也已通過證交所審議會的創新板上市案;金萬林則已提交創新板上市申請,而正翰則在去年底提出創新板上市申請,目前兩家公司都還在證交所的內部審查階段。
為積極協助創新事業提早進入資本市場上市籌資,激發產業創新風 氣與能量,形成產業創新聚落,證交所於去(110)年7月創設「台灣 創新板」,目前已有錼創科技-KY創、泓德能源-創、雲豹能源-創及 倚天酷碁-創等四家於創新板掛牌上市。
依證交所統計,台灣虎航-創及走著瞧-創二家公司,分別於今年3 月3日及4月7日取得創新板上市核准,其中,走著瞧-創完成相關上市 作業,預計7月13日上市,成為第五家創新板上市公司。此外,巨鎧 精密-創及鴻華先進-創,都已獲證交所審議會通過創新板上市案;金 萬林已提出創新板上市申請,正翰去年底提出創新板上市申請,二家 公司仍在證交所內審中。
證交所今(7)日舉行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正式通過鴻華先進(22 58)的股票創新板上市申請。這家由鴻海(2317)轉投資的51%的電動車廠,將成為台灣創新板的最新生力軍,帶來新的活力與期待。 鴻華先進的董事長是劉揚偉,總經理則是李秉彥。公司目前實收資本額達到159.13億元,市值更是高達795.66億元,每股淨值約50元。這次的上市主要是由福邦證券進行輔導。 這家公司的核心業務是電動車技術研發、整車與零組件製造管理及銷售服務。目前,其產品內銷市場佔比高達78.38%,外銷則佔比21.62%(截至111年)。至今年5月31日止,公司七席董事合計持股比率為49.92%。 雖然在營運表現上,鴻華先進目前還處於虧損狀態,但這也是新興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常見現象。110年及110年稅前虧損分別為9.83億元及15.8億元,而今年第一季的虧損則為5.41億元。每股稅後虧損則分別為0.51元、0.87元及0.3元。 無論如何,鴻華先進的上市對於台灣創新板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好消息。期待這家新興企業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為台灣帶來更多的創新與進步。
鴻華先進董事長為劉揚偉,總經理為李秉彥,目前公司實收資本額 159.13億元,市值為795.66億元,換算下來每股淨值為50元;主要輔 導上市券商為福邦證券。
鴻華先進主要產品為電動車技術研發、整車與零組件製造管理及銷 售服務;產品主要內銷、占比78.38%、外銷占比21.62%(至111年 止);全體七席董事合計持股比率為49.92%(至今年5月31日止)。
在營運表現方面,鴻華先進目前仍處在虧損狀態,110年及110稅前 虧損各9.83億元及15.8億元,今(112)年第一季虧損5.41億元;每 股稅後虧損各為0.51元、0.87元及0.3元。
台灣證交所即將於7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會議將會審議鴻華先進(2258)申請股票創新板上市的重要案項。這家由鴻海(2317)轉投資51%的電動車廠,在台灣科技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鴻華先進的董事長是劉揚偉,公司實收資本額高達159.13億元,主要業務涵蓋電動車技術研發、整車製造、零組件製造管理以及相關銷售服務。 雖然鴻華先進在過去兩年的營運表現上有些波折,110年及110年税前虧損分別為9.83億元和15.8億元,但今年第一季的虧損已經縮小至5.41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也從0.51元和0.87元改善為0.3元。這些數據顯示,鴻華先進正在努力轉型,並且在市場上逐步穩定下來。
台灣電動車製造新軍鴻華先進即將掛牌上市,市場關注度高漲。根據最新消息,鴻華先進的上市前詢圈已經啟動,預計募集金額將達80億元,每股參考價50元,有望在10月中旬登陸創新板。這次上市,鴻華先進將利用募集到的資金進行國際市場的擴張,甚至有傳言指出將會進行國際電動車廠的整併。 鴻華先進的實收資本額目前為159.13億元,其兩大股東鴻海與裕隆集團至少需釋出10%股權,約1.59億股。裕隆集團持有鴻華先進49%的股權,而其首款車款納智捷n7已經在年底前完成量產,目前訂單已達2.5萬輛。由於定價落在百萬元級距,n7在電動車市場上具有強烈的价格競爭力,預計年銷量可達2萬到3万台。 業內人士預測,n7的量產將在8月與消費者見面。裕隆集團的電動車代工製造能力已經得到證明,其旗下中華車已有代工MG油電混合車的經驗。在毛利率方面,n7預計可達到接近特斯拉的水平,每年對裕隆每股的貢獻度約為2到3元。 至於詢圈規劃,鴻華先進已在5月31日送件申請掛牌,並暫定每股掛牌價為50元。實際掛牌價格將在9到10月間確定,並將同時確認詢圈額度及繳款。預計掛牌時間將落在10月中旬到11月間。 對於裕隆集團而言,除了轉投資的鴻華先進,其獲利來源還包括裕融、中華車、裕日車、新安東京產險等集團公司。其中,裕融每年穩定雙位數成長,中華車今年開始幫MG品牌獨家代工且熱銷,帶動獲利大幅成長。新安東京去年因防疫險理賠大幅虧損,但今年將陸續回沖,且虧損問題不再。新店裕隆城本季將開幕營運,每年預計為每股獲利貢獻0.3到0.4元,對裕隆今明兩年的本業獲利預期維持在5到6元之間。
臺灣電動車領域再掀波瀾!鴻海集團與裕隆集團轉投資的鴻華先進科技,即將邁向新的里程碑。這家新創公司今日將接受臺灣證券交易所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的審查,若一切順利,將有望成為創新板市值最大的個股之一。為了提升創新板市場的活力,證交所也計劃在11日和18日舉辦創新板主題式業績發表會,並邀請了包括倚天酷碁、雲豹能源、錼創科技、走著瞧及泓德能源等多家創新公司參與。 鴻華先進科技於2020年成立,由劉揚偉擔任董事長,實收資本額高達159.13億元。該公司主要從事電動車技術研發、整車與零組件製造管理及銷售服務。過去幾年,公司面臨一些挑戰,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第1季的稅前淨損分別為9.83億元、15.8億元及5.4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也逐漸縮小。 證交所指出,鴻華先進科技在電動車技術研發、整車及零組件製造管理及銷售服務方面具有領先地位,其產品涵蓋電動車的平台、成車及零件等。該公司作為一個新創平台,提供從關鍵模組到整車系統集成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助客戶以快速且經濟效益的方式實現移動應用的概念。 技術上,鴻華先進科技擁有純電模組化平台、融合域EEA架構、軟體定義車輛及安全聯網等競爭優勢。公司延續了鴻海與裕隆在資通訊產業及汽車產業的豐富經驗,已成功發表了Model B、Model C等原型車設計,顯示其在電動車領域的實力。
關鍵人士指出,鴻華先進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該公司「打國際盃」所需,傳出可能擴大投資國外電動車相關事業,甚至整併國際電動車廠。不過,因鴻華正處於緘默期,無法回應此事,亦不評論外界傳言。
鴻華先進目前實收資本額為159.13億元,兩大股東鴻海與裕隆集團至少得釋出10%股權,約當是1.59億股,其中裕隆持股49%,上市後除了釋出股權的挹注之外,未來還有權益法認列的損益。
法人指出,裕隆持有鴻華先進49%股權,首款車款納至捷n7年底將量產,目前訂單2.5萬輛,因定價落在百萬元級距,以電動車而言具價格競爭力,預期將可維持每年2萬到3萬台銷量。業內預計,該車款近期即將量產,最快可能8月就跟消費者面對面。
業內人士說,由於裕隆集團旗下中華車已有代工MG油電混合車經驗,也間接說明集團具有電動車代工製造能力,在毛利率方面,預期將可貼近特斯拉、接近兩成水準,換算每年對裕隆每股貢獻度約2到3元。這還不包含未來鴻華前進國際市場的潛在利益。
至於詢圈規劃方面,鴻華已於5月31日送件申請掛牌,目前公開說明書暫定以50元掛牌,但實際價格要於9到10月間才能確認,屆時將確認詢圈額度及繳款,預計可能掛牌時間將落在10月中旬到11月間。
關於母公司裕隆,法人指出,裕隆獲利主要靠轉投資裕融、中華車、裕日車、新安東京產險等集團公司的貢獻,裕融每年穩定雙位數成長,中華車今年開始幫MG品牌獨家代工且熱銷,帶動獲利大成長四成,至於新安東京去年因防疫險理賠大幅虧損,今年將陸續回沖,且虧損問題不再。另,新店裕隆城本季將開幕營運,每年穩定貢獻每股獲利約0.3到0.4元,概估裕隆今明兩年本業維持5到6元間應無太大問題。
為提升創新板人氣,證交所訂於11日、18日舉辦創新板主題式業績發表會,邀請倚天酷碁-創、雲豹能源-創、錼創科技-KY創、走著瞧及泓德能源-創等五家公司參與。
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鴻華先進2020年成立,董事長為劉揚偉,實收資本額159.13億元,主要從事電動車技術研發、整車與零組件製造管理及銷售服務。2021年、2022年、2023年第1季稅前淨損分別為9.83億元、15.8億元、5.4億元,每股稅後虧損0.51元、0.87元、0.30元。
證交所表示,鴻華先進科技從事電動車技術研發、整車及零組件製造管理及銷售服務,主要產品涵蓋電動車的平台、成車及零件等,為一家提供從關鍵模組到整車系統集成服務的新創平台,透過一站式服務,提供客戶快速且符合經濟效益方式,實現其移動應用的概念。技術層面上,鴻華先進科技具有純電模組化平台、融合域EEA架構、軟體定義車輛及安全聯網上的競爭優勢。
鴻華先進科技延續鴻海與裕隆在資通訊產業及汽車產業的經驗,已發表Model B、Model C等原型車設計。
鴻華先進為鴻海(2317)轉投資51%的電動車廠,鴻華先進董事長 為劉揚偉,公司實收資本額159.13億元,主要產品為電動車技術研發 、整車與零組件製造管理及銷售服務。
在營運表現方面,110年及110稅前虧損各9.83億元及15.8億元,今 (112)年第一季虧損5.41億元;每股稅後虧損各為0.51元、0.87元 及0.3元。
台股IPO市場下半年將掀起一波熱鬧的「小金雞掛牌旋風」!在眾多上市櫃公司中,華航轉投資的台灣虎航、IC設計龍頭聯發科與散熱大廠奇鋐的子公司富世達,以及鴻海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這些公司不僅帶來股價升值的期待,也讓投資者對下半年IPO市場充滿信心。
根據台股市場的最新情況,6月份來台股日均成交值已衝上3,288億,較5月大增逾25%,IPO市場也努力拋開上半年低迷的氛圍。雖然上半年上市櫃掛牌數量與年初目標仍有差距,但下半年預計將迎來一波上市櫃公司密集掛牌的熱潮。
在這波IPO熱潮中,已獲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掛牌的公司包括達發、富世達、六方科-KY,以及創新板的台灣虎航和Gogolook走著瞧。此外,證交所董事會已通過鑽石生技和澤米,上櫃審議委員會則通過騰雲和宸曜科技,多家公司申請進度順利,今年IPO家數有望上看40家。
業內人士分析,台股處於高檔,上市櫃公司無「送件遞延」的理由,看好前幾年受疫情影響遞延的案件將在下半年一次爆發。雖然大陸境外上市新規上路,部分公司進度可能受到影響,但整體來看,下半年IPO市場仍充滿機遇。
其中,台灣虎航因應客運復甦,首季獲利4.29億,為疫情爆發以來首度獲利。目前復飛率已達7成,估計暑假將達85%。預計8月中旬股票上市,與航空雙雄的比價效應值得期待。另外,20日獲證交所董事會通過的鑽石生技,以及鴻華先進等公司,都有望在下半年強勢進軍資本市場。
總之,下半年台股IPO市場將充滿變數,但隨著多家重量級新秀的加入,市場前景可期。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上市公司,都將關注這一波IPO熱潮的發展。
台股6月來日均成交值衝上3,288億,較5月大增逾25%,IPO市場也 力圖擺脫困境,證交所、櫃買中心年初喊出總計56家的IPO目標,挑 戰「十年新高」,但上半年迄今上市櫃掛牌僅17家,包含上市9檔、 上櫃8檔,與年初目標差距不小。
檢視下半年IPO股,已獲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掛牌者,上市包括達 發、富世達、六方科-KY,及創新板的台灣虎航、Gogolook走著瞧, 至於上櫃則有宏碩系統。
另外獲證交所董事會通過的有鑽石生技、澤米,上櫃審議委員會通 過的騰雲、宸曜科技,還有多家已遞出申請,若全順利掛牌,今年I PO家數將上看40家。
承銷圈分析,台股位處高檔,現階段上市櫃公司「沒有送件遞延的 理由」,看好前幾年受疫情影響遞延的案件將一次爆發。雖大陸境外 上市新規上路、承銷商需預留備案時間,恐導致部分大陸營收比重高 的公司進度推遲,惟整體下半年IPO市場仍大有可為。
台股下半年將颳起「小金雞掛牌旋風」,已獲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 掛牌的六檔個股,就有四檔是上市櫃公司「小金雞」,包括台灣虎航 為華航轉投資,達發、富世達分別為IC設計龍頭聯發科、散熱大廠奇 鋐的子公司,宏碩則是OLED面板共通性遮罩旭暉應材持股逾4成子公 司。
台灣虎航受惠客運復甦,首季獲利4.29億,為疫情爆發以來首度獲 利,目前復飛率已達7成、估暑假將達85%,預計8月中旬股票上市, 其掛牌後與航空雙雄比價效應值得期待。此外,20日獲證交所董事會 通過的鑽石生技為中天生技集團轉投資,加上鴻華先進等,都有望在 下半年頂著「富爸爸」光環、強勢進軍資本市場。
證交所表示,依送件資料顯示,成立於2004年的金萬林,從科研代 理出發,深耕台灣基因科研市場多年,涵蓋最前端的實驗諮詢、中端 的儀器設備及試劑供應,到後端的資料分析。
金萬林以服務客戶的經驗,發展自有品牌基因檢測服務,整合臨床 醫學資訊與生物大數據分析等關鍵技術,具有多樣資料庫,開發出全 方位的檢測套組,針對健康人、亞健康人、罹癌患者等不同生理狀態 ,打造出全台首家「基因體和代謝體整合醫學平台」,在全球有逾1 5萬例使用經驗。
金萬林的基因檢測服務,可依照每個人健康狀態的需求提供檢測建 議,以「One Stop Solution」一站式整合型精準醫學服務,提供個 人化精準檢測的最佳選擇。
同時,金萬林也秉持「國際規格.在地服務」理念,基因檢測在地 化「全程在台實驗室完成檢測與分析」,嚴格把關基因資料庫外洩他 國疑慮,金萬林依循國際對實驗室的認證規範,符合衛福部「特管辦 法」每個環節滴水不漏,檢驗流程及技術等皆符合規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