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IPO股票資訊網公告

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歡迎投資人多多利用平台討論交流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公司新聞公告
日期
公司名稱
新聞標題

在集中市場回溫激勵,以及特定個股爆大量的挹注下,興櫃股市上周

成交量明顯放大,總成交值一一.八六億元,足足較前一周成長了四

四.○六%,不過,個別股因年報出爐等因素,股價充分反映基本面

,也使得個股股價波動幅度加大,如台固、東森等可稱得上興櫃近期

來最熱鬧的一周。

在成交量較大的個股方面,台固雖然上周成交量維持在二萬一八七六

餘張,成交均價四.五八元也較前一周上揚了三.三九%,但仍被東

森比了下去。東森上周成交三萬餘張,排名第一,且成交均價由前一

周的十四元上漲至一五.六二元,上漲了一一.五七%,特定人做多

心態強烈。

高鐵在中鋼出面背書下,開跌深反彈,上周總計成交了四五六一張,

成交均價也由七.九一元上漲至八.二七元,表現不錯,統寶光電上

周股價雖然平盤,但成交量也放大到二五八○張,交投也算熱絡;金

山則因特定人轉單,成交量達二○六八張,其他成交量上千張以上的

個股,還包括了威力盟、菱光及景岳等。

至於在股價波動上,低價股的真通跌深反彈,成交均價由○.六一元

上漲至一.一八元,漲幅達九三.四四%,成為漲幅最大的個股;先

進光電由二○.五三元上漲至三六.五一元,漲幅也達到七七.八四

%。其他漲幅較大的個股,還包括了景岳、加高、港建、亞信、東森

、高力、由田及立格等,漲幅都在一○%以上。

跌幅較大的個股,則首推菘凱,受到被指涉侵權影響,菘凱成交均價

由一八.○四元下跌至六.五五元,跌幅達六三.六九%;另外,光

威因營運不佳即準備撤銷興櫃,成交均價亦由二.三八元下跌至一元

,跌幅亦達五七.九八%;其他如金山、卓立、友合、德恩富、鈦昇

、華亞及致振,跌幅也都跌過一○%以上。

擅長於量產非球面塑膠微小鏡片的今鼎光電(3420),去年營收

一億八千餘萬元,較前年成長一七.五%,營運為赤字,因此,董事

會決定由資本公積轉增資每股配發一元股票股利,訂定六月二十四日

舉行股東常會。

年初現增,每股溢價45元

今鼎今年第一季營收四千六百餘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四三.

七八%,因產能規劃在去年已完成兩岸佈局,擴大量產規模,主要之

鏡頭與鏡片以主攻手機相機為主,主要客戶為日商及歐美等手機廠。

今鼎光電年初辦理現金增資,每股溢價四十五元,引進中華開發、谷

崧精密、交通銀行及聯一光學工業等法人股東,使得股東結構陣容更

為堅強,目前股本則擴增為二億二千三百餘萬元。

因應通路策略布局,台灣大日前以每股一八.一二元價格全面收購台

灣電店股票,統計再取得近二三%股權,累計持股比率將近七五%,

台灣電店近期將再召開董事會,決定股東會召開日期並進行董監改選



台灣大是透過台信電店投資台灣電店,原本持股比率就達五○%,為

最大單一股東,剩餘四七%股權,多半分散在加盟店主和散戶投資人

身上,員工持股不到三%。由於遠傳入股投資全虹,組成全台最大連

鎖通訊通路,台灣大除了密集強化和震旦通訊的合作外,也全面評估

整體通路策略,至成仍擁有三百家門市的台灣電店,成為台灣大力抗

遠傳通路策略的兩大法寶之一。

為了掌握更多的股權,台灣大日前以每股一八.一二元的價格,向台

灣電店股東公開徵求收購辦法和股權轉讓同意書,目前已再取得二二

.九一%股權。

未來,台灣大整合台灣電店、myfone直營店、以及入股震旦取得二百

多家門市資源下,台灣大六百家的通路規模已和遠傳不相上下。業界

甚致評估,台灣電店終將和震旦通訊合作,不過台灣大否認。

台灣大目前透過子公司台信電店指派許婉美(董事長)、鄭慧明、謝

樹恩、譚瑞琪、劉立三和周麗芳等人出任台灣電店的董監,目前已有

部份人士異動,加上收購股權後持股已近七五%,台灣電店將在近期

召開董事會,股東會也會進行董監改選。

唐榮公司即將推動民營化,預定6月7日召開股東會,決議減資至

35億元。最大股東台灣銀行預定年底前釋出持股,經濟部明年也

將出脫股權,屆時公股將降到28%,為民營化預做準備。

唐榮董事長劉憲同指出,唐榮去年營收225億元,獲利22.5億元,

每股盈餘3元,今年第一季營收60餘億元,獲利5.3億元,績效不錯

。劉憲同表示,除了維持營運績效外,民營化是當前最重要的目標

,預定8月申請上櫃,年底前完成民營化,同時股票上櫃買賣。

唐榮資本額70億元,公股占69%,最大股東是台銀,年底前台銀計

畫釋出20.5%至27%股權,公股降為42%。另一位重要股東合作金庫

銀行,也預定售出8%持股,明年度經濟部再出脫13.7%,公股剩下

約25%。

燁聯(9957)和唐榮公司宣布調降5月份不銹鋼售價,內銷每公噸

下修2,000元至3,000元不等,外銷每公噸降20美元至100美元。這

是燁聯自去年7月以來,首度調降產品售價,顯示不銹鋼市況已

經反轉。

近兩年,不銹鋼價格持續上揚,千興(2025)、允強(2034)、

新鋼(2032)等等廠營運有表現出色,如今今產品市況反轉,獲

利將受到侵蝕。

根據各公司財務,今年第一季末,庫存金額最高的不銹鋼上市櫃公

司是彰源,該公司庫存價值23.8億元,不但高於去年底的19.8 億元

,較去年同期的14億元更大增七成。

允強的庫存金額從去年第一季的10.4億元升高到去年底的16.5億元

,再增加到今年3月底的17.4億元,也可能因不銹鋼價格下滑,付

出代價。

建錩(5014)第一季末存貨4.94億元,較去年底2.12億元增加一倍

以上,第二季獲利恐受到侵蝕。

千興受不銹鋼價格下滑影響最輕。千興主管表示,近幾個月千興

感覺市況不對,已著手調整庫存,目前存貨不多,且以公司維持

正常營運的半成品為主,受鋼價影響程度不會太大。

千興公司今年第一季末存貨金額3.86億元,較去年同期10.2億元

減少七成以上,是市場掌握度最高的不銹鋼廠商; 新鋼工業的存

貨金額則由去年第一季末的5.9億元下降至5.1億元,受不銹鋼行情

下跌影響程度較低。

國際鎳價目前仍處高檔但台灣不銹鋼市場龍頭燁聯公司宣布,5月

內銷冷軋產品售價每公噸調降3,000元,熱軋每公噸調降2,000元,

外銷則視區域及產品不同,每公噸調50美元至100美元; 僅316鋼種

附價因原料鉬價格持續走高,內銷每公噸調漲4,000元,外銷每公

噸調漲110美元。

唐榮不銹鋼內銷跌幅和燁聯相同,外銷每公噸則調降20美至70美

元。

燁聯主管表示,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煉鋼廠沒有調降產品售價的

必要,但考量目前是不銹鋼淡季,中下游廠商處境不佳,燁聯決

定照顧客戶,提供較便宜的材料。

貿易商表示,市場需求疲軟,國際不銹鋼行情下跌趨勢形成,未

來還有向下探底壓力,從業廠商經營處境可能得到第四季旺季來

臨,才有機會改善。

燁聯(9957)和唐榮公司宣布調降5月份不銹鋼售價,內銷每公噸

下修2,000元至3,000元不等,外銷每公噸降20美元至100美元。這

是燁聯自去年7月以來,首度調降產品售價,顯示不銹鋼市況已

經反轉。

近兩年,不銹鋼價格持續上揚,千興(2025)、允強(2034)、

新鋼(2032)等等廠營運有表現出色,如今今產品市況反轉,獲

利將受到侵蝕。

根據各公司財務,今年第一季末,庫存金額最高的不銹鋼上市櫃公

司是彰源,該公司庫存價值23.8億元,不但高於去年底的19.8 億元

,較去年同期的14億元更大增七成。

允強的庫存金額從去年第一季的10.4億元升高到去年底的16.5億元

,再增加到今年3月底的17.4億元,也可能因不銹鋼價格下滑,付

出代價。

建錩(5014)第一季末存貨4.94億元,較去年底2.12億元增加一倍

以上,第二季獲利恐受到侵蝕。

千興受不銹鋼價格下滑影響最輕。千興主管表示,近幾個月千興

感覺市況不對,已著手調整庫存,目前存貨不多,且以公司維持

正常營運的半成品為主,受鋼價影響程度不會太大。

千興公司今年第一季末存貨金額3.86億元,較去年同期10.2億元

減少七成以上,是市場掌握度最高的不銹鋼廠商; 新鋼工業的存

貨金額則由去年第一季末的5.9億元下降至5.1億元,受不銹鋼行情

下跌影響程度較低。

國際鎳價目前仍處高檔但台灣不銹鋼市場龍頭燁聯公司宣布,5月

內銷冷軋產品售價每公噸調降3,000元,熱軋每公噸調降2,000元,

外銷則視區域及產品不同,每公噸調50美元至100美元; 僅316鋼種

附價因原料鉬價格持續走高,內銷每公噸調漲4,000元,外銷每公

噸調漲110美元。

唐榮不銹鋼內銷跌幅和燁聯相同,外銷每公噸則調降20美至70美

元。

燁聯主管表示,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煉鋼廠沒有調降產品售價的

必要,但考量目前是不銹鋼淡季,中下游廠商處境不佳,燁聯決

定照顧客戶,提供較便宜的材料。

貿易商表示,市場需求疲軟,國際不銹鋼行情下跌趨勢形成,未

來還有向下探底壓力,從業廠商經營處境可能得到第四季旺季來

臨,才有機會改善。

倉佑實業(1568)去年財報出爐,營收六億三千二百萬元,微幅

成長近四%,稅前盈餘一千餘萬元,然在投資抵減所得稅回沖下,稅

後淨利六千七百餘萬元,每股純益一.四元,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一

.二元股利,其中○.二元現金股利,盈餘、資本各○.五元股票股

利,訂定六月十六日舉行股東常會。

倉佑今年第一季營收一億六千六百餘萬元,成長三八.七九%,雖然

目前營運處於淡季,但是在汽車自動變速硬件出貨量顯著成長下,使

得營運呈現淡季不淡局面。

倉佑表示,三年前該公司開始介入OEM市場,從送樣至認證,時間相

當冗長,去年來自OEM營收比重約九%多,今年預估OEM占營收比重

可提升至一○%至一五%間。

第五年業績才可浮現

OEM市場需要與汽車廠配合,第一部新車規劃到產品問世,需要五年

時間,加上協力廠從頭配合,因此,介入OEM市場的業者,初期前三

年都在與汽車廠間送樣和認證中度過,業績實際浮現則在第四年下半

或第五年,貢獻度才會明顯浮出。

富邦金控集團參與娛樂事業企圖心愈來愈強,從富邦金控創投入股錢

櫃,並取得一席監察人,顯示,富邦金控將從金融事業橫跨電視媒體

、電視購物及娛樂事業版圖。

錢櫃今年首季營收一百零三.五五億元,比前年同期九十一.八五億

元,大幅成長一二.七四%;錢櫃去年達三百九十四.三九億元,比

前年更大幅成長近二成,稅後獲利達三.五四億元,以去年底期末股

本十五億元計算,EPS 達二.三六元,並且將每股淨值由前年二十二

.八九元,拉高至二十五.二元。

錢櫃近三年營收表現,除九十二年跌一跤外,九十三年營收則超越九

十一年、九十二年營收,獲利表現方面,九十三年稅後獲利達三.五

四億元,也比九十一年二.○二億元及九十二年○.五二億元更為亮

麗。

錢櫃日前召開股東會,選出新的董監事,包括劉英(錢櫃董事長)、

王傑(錢櫃執行長)、顏瓊章(華德電子董事長)、模里西斯商ABS-

OLUTE PERFECT CO (完美公司)、楊佳秀;監察人:富邦金控創投

代表人林福星、邱燦昌、陳祿榮。

第一季全球記憶體價格跌幅超出預期,半導體製造廠的獲利能力大都

明顯下滑,台灣的DRAM 廠獲利排名也出現更動,雖然力晶仍以十二

吋廠效益獲利金額冠居同業,但以獲利率及每股純益而言,純十二吋

的華亞科技卻在第一季脫穎而出。

同時,去年第四季即在本業獲利方面出現重大衰退的旺宏及華邦電則

在第一季雙雙出現本業虧損的現象,且淨損規模超出市場預期,其中

旺宏每股淨損○.六元,華邦每股淨損○.四元,不過二家公司表示

,第二季營運將呈穩定好轉的趨勢發展。

相較於去年毛利率曾幾近五○%的水準,DRAM的龍頭廠力晶第一季

的表現相對令人失望,不過相對於其他DRAM廠,力晶的成本競爭仍

維持水準以上的表現,本業獲利率仍有十八.八五%的水準,同時,

南亞科與英飛凌合資的華亞科則在第一季有相當亮眼的表現。

華亞科在DRAM廠中的定位中雖然為單純的製造廠,產出由兩家母公

司均分,主要支援南亞科及英飛凌在DDR2的需求。

由於華亞科一成立就是以十二吋廠做規劃,公司並無八吋廠在成本效

益上的包袱,因此在一廠投片量突破二.四萬片後,加上英飛凌的○

.一一製程良率克服後,成本效益開始明顯發酵。

今年第一季華亞科雖然投片量不及力晶,且營收表現也遠遠落後,但

在本業獲利率上,卻維持在三○%以上的高水準,卻維持在三○%以

上的高水準,大幅超越所有台灣 DRAM製造廠,同時因該公司的股本

尚不及二五○億元,使得該股的每股純益表現達○.七一元,冠居所

有DRAM廠。

第二季起,華亞科在第二批設備完成進廠裝機測試後,投片量將再出

現大幅擴增的狀況,單季投片量可望較第一季增加四成以上,加上產

品結構自三月起全數轉為單價較高的 DDR2 ,對於公司在成本抗壓力

上將是相對的優勢,因此預期該公司在第二季在成本競爭力上,仍將

優於現有的DRAM同業。

反觀力晶,第一季的本業獲利率受到價格下滑而遭攔腰一砍,跌破二

○%,雖為上市櫃的同業之冠,但是該公司第二座十二吋廠新產能效

益仍需待第三季才能發酵,使得該公司在第二季光靠現有的十二吋廠

及製程微縮等成本效益,仍難以對抗持續下滑的價格壓力。尤其是該

公司本業獲利率在今年前二月仍維持三○%,三段卻因價格驟降而將

第一季本業獲利率大幅壓縮,使得目前市場已出現預期力晶在現行的

DRAM價格壓力下,都難逃虧損的陰影。

另外,兩家主攻OEM市場的南亞科、及茂德雖在價格上較現貨市場較

具優勢,但兩家公司在八吋廠成本效益不彰的壓力相對沈重,使得兩

家廠商在本業獲利率上皆明顯下滑。其中擁有二座八吋廠的南亞科本

業獲利率為純DRAM 製造廠中最低,僅達三%,而茂德因尚有一座十

二吋廠,本業獲利率尚優於南亞科。

惟南亞科因受惠於華亞科的業外獲利挹注,使得公司即使本業獲利率

不佳,稅前及稅後淨利仍優於茂德,每股純益約近○.三元。而茂德

因第二座十二吋廠效益需待明年才發揮,而第一座十二吋廠的投片量

有限,使得公司單季稅前及後淨利均不若南亞科,每股純益僅○.○

三元。

華邦電則因DRAM價格下滑的壓力,加上邏輯產品成長有限的情況下

,公司又因快閃記憶體產品方向調整,認列了六.二一億元的研發費

用,使得公司本業出現近二年來少見的本業虧損,營業淨損率達二十

八.九三%,因此造成稅前稅後虧損達十六.五三億元,單季每股虧

損達○.四元,為近兩年的單季虧損之最。

第二季由於客戶去化庫存的情況逐漸改善,PSRAM 需求大幅回溫,

加上五月取得國家半導體的先進個人電腦事業處完成,營收將正式挹

注,華邦認為第一季應可為該公司今年的營運谷底,第二季表現將較

第一季好轉。

旺宏因NOR FLASH價格大幅崩跌,加上第一季產能利用率僅五三%,

使得公司本業出現接近六○%的淨損率,稅前及稅後淨損達二十九.

七五億元,每股純益虧損達○.六元。

公司在面臨NOR FLASH市場反彈不易的壓力下,除了降低前、後段成

本外,近期積極開發新產品為公司脫離困境的重要發展。

旺宏也表示第二季在產能利用率拉升,及產品價格跌幅有限下,虧損

可望縮小,而第三季也計劃發展新邏輯產品,朝應用愈趨廣泛的手機

市場發展。

近年來在台北縣、市廣設公共區域無線上線的安源資訊Wifly,昨日與

台北縣府合作在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建構完成無線上網設施。具統一

集團色彩的安源資訊認為,已與集團內統一超商及星巴克洽談中,未

來將完成超商及咖啡店無線上網的功能。

安源資訊與台北縣市政府合作佈建公共區域無線上網設施,已完成台

北市二十八個捷運站使用無線上網,同時也與台北縣政府合作完成淡

水全區及八里左岸等地可無線上網工程。昨日更在金瓜石黃金博物園

區舉行無線上開通活動,遊客可藉著無線上網了解園區內的各項設施

,並有解說及圖像導覽。

安源資訊表示,目前台北縣市可供無線上網的據點約有二百餘個,現

有無線上網人數雖不多,但增加速度快,特別是捷運站週邊長時間上

網人數明顯增多,另在信義計劃區內上網人口也逐漸增加,對網路使

用者來說,愈來愈多的網友使用無線上網。

由於安源資訊統一集團的一員,公司也正考慮進一步整合集團內的資

源,正與統一超商及星巴克洽談合作計劃,以進駐超商及咖啡店內,

擴大無線上網的據點,增加覆蓋率。

安源資訊發現,使用無線上網的用戶有一半是業務人員,如保險業及

直銷人員等,他們需要在公司外也能掌握網路資訊及 e-mail ,故對戶

外無線上線需求高。另星巴克也常被消費者詢問有無無線上網設施,

但目前尚無法全部上網,故也是安源資訊積極搶進的據點。

安源資訊認為,無線上網將為台灣帶來另一個新的營運模式,此模式

也可複製在其他地區,甚至中國大陸。一旦台灣完成相當的無線上網

設施,可將此經驗複製,也是一不錯的創新應用。

華亞科技(3474)在第二階段設備完成進廠裝機後,第二季的投片量

將出現大幅提升的狀況,總經理高啟全表示,規劃今年十月單月投片

量將達五.四萬片,而今年產出也將較去年增加四至五倍。公司第一

季每股獲利達○.七一元,規劃最快十月送件申請上市。

華亞科公佈今年第一季的獲利狀況,其中第一季營收為四十九.一一

億元,業淨利率達三十一%,為目前表現最佳的 DRAM製造廠,稅前

獲利約十八.三八億元,稅後獲利為十七.六四億元,每股盈餘○.

七一元。相對於去年全年營收五十九.六一億元,營業淨利率六%,

稅前與稅後獲利九.○一億元,每股盈餘○.五一元,該公司的量產

效益開始明顯發揮。

高啟全表示,自去年下半年起,華亞科技投片量、良率開始突破瓶頸

後,公司開始朝損益兩平方面發展,今年第一季因設備進場時程相對

遞延,使得投片量增加的速度趨緩,但第二季在新設備安裝完成後,

投片量將較第一季明顯大增,預估單季成長率將達四成以上,同時產

品結構也於三月起開始全面生產DDR2。

第一季華亞科的本業獲利率表現為同業第一,公司對於第二季的產品

均價看法雖相對保守,認為仍將往下修正,但維持成本控制及投片量

增加,對於第二季價格可能帶來的壓力公司仍持相對樂觀的看法。今

年第三季公司預期九○奈米製程可望通過認證,並開始投片生產。

目前該公司已送件於興櫃登錄,高啟全表示,最快於今年十月將送件

申請上市,而華亞科目前擁有的最小股本及純十二吋廠的優勢,均將

為公司積極維護的重點。今年該公司規劃資本支出約九億美元,主要

來源除了之前已募集的資金外,將全數由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支應

,預估在上市前將不會有任何的籌資計劃。

華亞科董事會也已通過興建第二座十二吋廠外殼的規劃,預期自有資

金將足以因應興建外殼的需要,但內部設備投資,則需靠上市後集資

才足以因應。公司規劃,第二座十二吋廠的月投片量約為六.二萬片

,且製程將較為先水,因此投資金額可能超過第一座十二吋廠的八百

二十五億元。

分居彩色、黑白CIS(CMOS影像感測器)產業龍頭老大的菱光

科技(8249)、敦南科技(5305)首季獲利出爐,菱光首季獲利出現

超過三成成長,每股稅前盈餘達一.五七元;首季處於淡季的敦南每

股稅後盈餘亦達○.五三元,在CIS市場趨於穩定後,菱光、敦南

又將在手機照相模組市場捉對廝殺。菱光董事長林勝泉期許今年手機

照相模組進入量產後,每年營收可望有近二十億元成長幅度;敦南也

不遑多讓,三月順利搶佔世界前五大手機大廠之一訂單,已小量出貨

中,法人預估敦南第二季起出貨將可能倍增。

菱光日前揭露今年首季業績,初估單季營收達九億五千五百餘萬元,

稅前盈餘達一億五千三百萬元,每股稅後盈餘一.五七元;其中營收

雖僅較去年同期成長五%,但首季獲利成長率達到三成,穩坐彩色C

IS龍頭寶座。

由於認定CIS今年仍有降價的壓力,菱光除改善生產效能外,去年

起也逐步將業務觸角延伸至光學影像領域,除組成研發團隊積極跨入

相機手機模組市場外,也與日商合作,以期開發利基型市場,據悉菱

光照相手機模組日前已正式送樣認證,預估下半年訂單效益可望浮現

,初期將主攻日本照相手機市場。

禾申堡科技(3336)專注於IC封裝散熱片及3C金屬材料表面處理,

去年營收二十億七千二百餘萬元,較前年同期成長六八.三六%,每

股純益三.六元,訂定六月二十九日舉行股東常會,至於股利政策將

在本週董事會決定。

禾申堡今年第一季營收五億二千八百餘萬元,成長四七.八七%,延

續去年的成長力道,該公司表示,營運策略逐漸由加工業務型態,轉

為統包業務,為客戶連工帶料,提供 Total Solution 的服務,加上大陸

廠產能效益浮現,使業績顯著提升。

3C金屬材料表面處理技術研究,禾申堡已是硬碟廠內構件主力供應

商,同時也針對外觀極度要求的筆記型電腦、PDA、數位相機等3

C產品內、外構件金屬材料高難度的鋁合金陽極與硬陽處理擁有相當

的技術;禾申堡表示,3C產品生命週期短,產品變化快,目前多為

低階的表面處理,為配合客戶需求及市場考量,已移往大陸蘇州和珠

海量產,至於生命週期在半年至三季仍在國內量產。

禾申堡內銷市場占八三.五%,客戶群如凱創、大鑫、坤碁、日月光

及RICH等,另禾申堡在大陸設有三個據點,珠海兩座廠,另一為

蘇州,蘇州廠則在去年底已有部分生產線投入,至於珠海禾申堡已在

去年第二季甫投入量產。展望未來,業績應逐步提升。

專業類比IC設計公司遠翔科技(3291),去年營收三億餘元,較前年

成長二八.九七%,稅後淨利三千五百餘萬元,每股純益二.○六元

,董事會決定每股配發一.五五股利,其中○.三五元現金股息,一

.二元股票股利,訂定六月十七日舉行股東常會。

遠翔今年第一季營收八千六百餘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六.○五%,

遠翔指出,在背光模組控制上,出貨量將勝於去年。

遠翔表示,今年下半年市場預期 LCD TV 出貨量將會優於去年,加上

面板產能持續增加,及價格滑落下,將有助於電源IC的出貨量。

遠翔科目前股本一億七千四百萬元,法人股東占二七%,其餘為大股

東和經營團隊等擁有。

亞昕開發科技(2577)公司去年業績表現亮麗,每股稅後盈餘三.一

二元,董事會決議每股將配發二.三元股利,其中股票一.一元、現

金一.二元,訂六月卅日舉行股東會,預計明年上半年向櫃檯買賣中

心申請股票上櫃。

亞昕成立於八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原以興建住宅及商業大樓出租出售

為主要業務,於八十九年跨入電子業領域,產銷整流二極體產品,在

組織系統上,因而成立開發與晶圓事業處,是從傳統建築業轉型成為

半導體製造公司的例子;晶圓事業部主要是接收六銓科技業務與技術

,在邁向高科技事業時,已建立新事業發展里程碑。

目前亞昕台灣員工有一百人,而大陸廠則有五百人,並於台灣、香港

、大陸設立客戶服務處,加強客戶關係,以爭取業務。

亞昕大都在林口地區興趣住宅出售,推案銷售成績良好,不久即銷售

一空,迄今已推出包括永翔花園大廈、台北藝術家、亞昕貴族、亞昕

藝術家、亞昕玫瑰園、亞昕花與美等營建個案,因屬於地區性建築,

在林口一帶營建市場擁有一定知名度與口碑,目前股本四億七千一百

餘萬元,該公司於九十三年九月十六日登錄興櫃市

在建築業景氣復甦下,亞昕開發營運呈現持續成長局面,九十一年營

收五億五百餘萬元,九十二年已增加至七億九千六百餘萬元,該公司

財務部協理蔡天甲指出,經會計師查核完成去年財務報表,營收已達

十一億六千一百餘萬元,較前年成長四五.八五%,稅前淨利一億五

千六百餘萬元,則有大幅成長二倍水準,稅後淨利一億四千七百餘萬

元,每股稅後盈餘三.一二元。

華亞科技(3474)總經理高啟全昨(28)日指出,華亞一廠與二

廠建物的資金都已經到位,未來二廠設備將以上市籌資為主。他

說,華亞預計今年10月送件申請上市,全年可望產出近5億顆約當

256M記憶體,也成為台灣最大第二代倍速資料傳輸(DDR2)記憶

體生產廠。

華亞去年產出8,200萬顆約當256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

,高啟全表示,今年的產出大約是去年的五、六倍,推算全年產

出最高將接近5億顆。他說,3月開始,華亞產出的全部都是512M

的DDR2產品,也成為台灣DDR2生產量最大的DRAM廠。

華亞昨天公布財報,第一季營收49.11億元,營業淨利率則因為DD

R2產品價格較高,淨利率高達31%,傲視台灣晶圓廠,營外收益則

因為華亞擁有高部位的外幣借款產生匯兌收益,業外收益達2.93億

元,單季稅前盈餘18.38億元,稅後純益則為17.64億元,每股純益

0.71元,略低於台積電(2330)的0.72元。

高啟全表示,華亞今年資本支出估計為9億美元,最快10月華亞90

奈米就可以導入量產,12吋廠月投片量會達到5.4萬片,未來一廠的

最大月產能可以到達6.2萬片。他說,華亞二廠下個月即將動土興建

,將成為台灣最大的12吋DRAM廠商。

華亞去年開始正式營運,七個月內月產能就提升到2.4萬片,去年營

收59.61億元,由於全屬0.11微米的先進製程產能,成本競爭力相當

具有優勢,因此第一年就獲利9.01億元,每股純益0.51元。

及成(3095)的鋁鎂合金沖壓技術獲手機大廠青睞,客戶群囊括摩

托羅拉、索尼愛利信、西門子等,及成預計5月26日掛牌上櫃,承銷

價36元,將成為鴻海(2317)以外,國內唯一具鋁鎂合金沖壓技術

能力的上市櫃公司。

及成主要從事金屬沖壓、塑膠射出等3C產品機構件製造,客戶群分

布上,通訊類客戶占營收比重六成、消費性電子占20%至25%,其它

為資訊類客戶。而三大主力客戶就包辦公司七成以上營收,包括摩

托羅拉占40%至45%、日本佳能(Canon)和富士(Fuji)各占15%。

及成總經理張宏羽表示,及成目前是除鴻海之外,唯一掌握相關技

術的國內上市櫃公司。

球閘陣列基板去年市況不差,欣興電子(3037)轉投資旭德科技

(8107)首度轉虧為盈,全懋精密科技(2446)投資的大祥科技

(3107)仍虧損逾3億元。

旭德主要生產BGA等積體電路(IC)封裝基板,PCB大廠欣興2000

年初取得主導權,並派副總經理鄭振華出任總經理,去年首傳獲利

。旭德成立後幾乎沒賺錢,去年財報營收20.54億元,稅前盈餘、

稅後純益7,19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31元;前年營收12.01億元,

稅前虧損1.86億元,稅後純損2.38億元,每股稅後純損1.12元。

旭德董事長曾子章說,旭德將朝上櫃規劃,也不會併入欣興,今年

營運仍看好。

國內塑膠球閘陣列基板(PB-GA)大廠全懋精密,去年初入主也是

生產PBGA的大祥,並派副總經理胡竹青出任大祥總經理,即使去

年PBGA大好且全懋營運是近幾年罕見高點,大祥仍虧損,但相較

前年好轉。

球閘陣列基板去年市況不差,欣興電子(3037)轉投資旭德科技

(8107)首度轉虧為盈,全懋精密科技(2446)投資的大祥科技

(3107)仍虧損逾3億元。

旭德主要生產BGA等積體電路(IC)封裝基板,PCB大廠欣興2000

年初取得主導權,並派副總經理鄭振華出任總經理,去年首傳獲利

。旭德成立後幾乎沒賺錢,去年財報營收20.54億元,稅前盈餘、

稅後純益7,19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31元;前年營收12.01億元,

稅前虧損1.86億元,稅後純損2.38億元,每股稅後純損1.12元。

旭德董事長曾子章說,旭德將朝上櫃規劃,也不會併入欣興,今年

營運仍看好。

國內塑膠球閘陣列基板(PB-GA)大廠全懋精密,去年初入主也是

生產PBGA的大祥,並派副總經理胡竹青出任大祥總經理,即使去

年PBGA大好且全懋營運是近幾年罕見高點,大祥仍虧損,但相較

前年好轉。

散熱模組堪稱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近年來重要零組件之一,2004年因

拿下戴爾過半NB散熱模組訂單,進而躍居全球散熱模組第一大廠的

雙鴻科技,將在2005年正式上櫃,同時也可望交出成長 100% 的亮麗

成績,業界預估,其NB和桌上型電腦散熱模組總出貨量將從2004年

的1200萬套,大幅成長到2005年的2400萬∼2500萬套,為此,大陸與

台灣地區的總產能都將大舉擴編到每月近 500 萬套。

雙鴻2003年NB散熱模組總出貨量達 800 萬套,2004年的1200萬套中

,約有 900 萬∼ 950 萬套為NB散熱模組,約佔全球NB散熱模組市

場總量的15∼16%(NB總量 4800萬台,平均每台使用 1.2 套散熱模

組,總使用量約5760萬套),其它則是2004年起頗受業界看好的DT

散熱模組。

雙鴻預估2005年NB散熱模組總出貨量1600萬∼1700萬套,若2005年

全球NB市場總量以5600萬台估算,散熱模組市場總量約達6700萬套

,換言之,雙鴻將有機會一舉挑戰全球25%市佔率;其餘700萬∼800

萬套則為DT、VGA卡等散熱模組。

雙鴻董事長林育申表示,NB和DT將進入散熱更受考驗的雙核心和

64位元時代,未來數年散熱模組市場仍有不錯發展空間,2005年散熱

模組市場競爭將異常激烈,拼價搶單情況恐比NB不惶多讓,但也因

此,雙鴻近半年全力提升營運體質,將有實際驗證成果的機會。

林育申表示,過去散熱模組幾乎只用在NB,但,在 3GHz、4GHz和

雙核心DT/NB CPU陸續問世及繪圖晶片的運算時脈快速攀升及DT和

NB要求的體積愈來愈小情況下,可提供較優異散熱效益並容許置放

在小空間內的散熱模組,即便因同時整合鑄件、熱導管和風扇而導致

成本較高,依然逐漸在這些領域受到認同。

雙鴻目前在大陸和台灣各擁有 300 多名員工,大陸昆山廠區達8740平

方公尺,現有最大月總產能達250萬∼300萬套,預估到2005年中將擴

充到 380萬∼400萬套,台灣則維持在 100萬套上下。另外,雙鴻將在

2005年5月4日舉行上櫃法說會,13日以新台幣72元正式掛牌上櫃。

雙鴻2004年 EPS 為8.62元,2005年財測營收目標為27.67億元,營業毛

利為5.2億元,稅後盈餘目標為2.35億元, EPS 暫估 6.45元,同時,依

照現有法令董事長與總經理不能同一人,原任董事羅泰松接掌總經理

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