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生產投影顯示器用的光學元件廠益進光電(三二八三),歷經兩
年來產品擴增,配合市場需求量的提升,今年四月單月營運已轉虧盈
,累計前七月營收三億二千五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倍餘,
並有盈餘產生,預估全年獲利可期,將可擺脫連續虧損五年的陰影,
同時,預計九月七日將登錄興櫃。
益進指出,近來新舊機種的更換,使得產能銳減,估計七至九月營收
將維持在四千五百萬元至五千五百萬元間,預計第四季起營收可進一
步突破。
合作金庫銀行的首場民營化說明會,昨(1)日在北區率先登場。
合庫董事長陳?表示,員工擔心合併的問題,其實合庫業務量已市
占率已達8%多到9%,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達到10%,暫時還不
考慮合併的事情。
陳?昨天主持合庫第一屆的合庫盃高爾夫球邀請賽,他是在開幕儀
式後作出上述表示。陳笋說,合庫現在市占率高,但客戶占有率
也同等重要,分行要能抓業務,他到分行視察發現客戶其實跟分
行的感情很親近,應該可以再多帶進一些業務量。
至於外界關心合庫民營化後的合併問題,陳?表示合庫正在申請上
市,不宜講太多,但如果從互補性的角度來看,由於合庫的消費
金融業務跟外匯業務起步比較晚,將來可能比較傾向這方面的合
作對象。
關於合併對象是否先從公股行庫開始考慮,陳?也僅低調回應,表
示實在不方便談這個問題,就算有在進行,他也不能說。
新光金控本月底即將合併聯信商銀,成為旗下百分百持股的首家
銀行子公司,雙方昨(1)日分別召開董事會,通過合併換股比例
為聯信商銀1.755股換新光金1股,合併後,新光金資本額將達292
億元,總資產則可增至8,600億元。
新光金及聯信商銀合併股份轉換基準日為9月30日。新光金表示,
納入聯信商銀後,經營範圍已涵蓋保險、證券及銀行等主要金融
服務業務,加上日前已成立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新昕投信(現已
成功募集近50億元股票基金),所有金融產品線皆已齊備,未來
即可透過交叉行銷的整合,朝一次購足金融服務百貨化邁進,將
有助提升新光金競爭力。
新光金將聯信商銀28家分行併入後,全省通路可擴增至480餘點。
由於聯信商銀全省營業櫃台的擴增,將可補足新光金體系所欠缺
的銀行通路,且銀行短期資金搭配壽險長期資金,將可使資金運
用更具有效率及彈性,使新光金由資產管理領域擴充至全方位金
融理財服務領域,經營範疇更加完整。在金融商品百貨化與通路
服務更形完整後,也將提高跨業交叉行銷,並充分發揮集團經營
綜效。
新光金指出,雙方因屬異業結盟,透過此次合併及資源整合後,
金融與保險業務能夠發揮互補效益,未來會加強共同行銷。新光
金也將更積極整合旗下子公司資源,開發各項增加投資效益的工
具,並規劃及聯結策略聯盟夥伴,充分發揮交叉行銷功能。新光
金預期在新年度裡,新壽將積極規劃不動產證券化,其他投資效
益也會增加。
揚智關係企業宇力電子董事會昨(1)日通過,聯發科財務長暨發
言人喻銘鐸將出任宇力董事長,喻銘鐸將是國內IC業界第一位出任
董事長的發言人。
聯發科6月底以5.5億元取得揚智18.99%股權,取代宏碁電腦成為揚
智最大單一法人股東。上月底揚智舉行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監
事,由聯發科法人代表及其推薦的獨立董事取得五董二監,全面進
駐揚智董事會,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出任揚智董事長。
宇力是揚智轉投資的晶片組設計公司,與威盛、矽統並列國內三家
晶片組設計公司。前任揚智兼宇力董事長吳欽智全面退出揚智關係
企業,宇力8月中旬改選兩董一監,由聯發科總經理卓志哲和喻銘
鐸出任宇力董事。
原本宇力推選卓志哲為宇力董事長,但昨天宇力董事會推選喻銘鐸
為新任董事長,喻銘鐸仍兼任聯發科財務長及發言人。喻銘鐸大學
畢業後,曾擔任徐立德特別助理四年多,由於任內接觸財委會工作
,之後赴美就讀華頓管理學院主修財務,由政轉商。
喻銘鐸曾在博思管理顧問公司出任企業顧問,也曾擔任雷曼兄弟經
理、台積電財務經理,他曾與當時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現任台哥
大總經理張孝威共事。他以聯發科法人代表身分出任宇力董事長,
目前是宇力董事、揚智監事。
聯發科入股揚智後,在宏碁支持下,逐步進駐揚智關係企業,蔡明
介出任揚智董事長,並派出聯發科副總經理謝清江出任智洋電子董
事,謝清江目前負責聯發科光儲存產品線,揚智約有十多家關係企
業,聯發科將繼續派駐主管進駐揚智關係企業。
千附實業(八三八三)訂九十三年今(二)日下午兩點三十分假遠東
國際大飯店二樓香格里拉廳,舉辦股票上櫃前法人說明會。該公司此
次共提撥三千零一十五張公開承銷,其中三百張由承銷團自行認購,
另二千七百一十四張提供投資大眾公開申購,預計於九月十日掛牌上
櫃,承銷價為每三十九元。
千附成立於一九八二年,主要從事半導體製程設備系統連通、無塵室
及各種廠務系統工程,今年上半年營收約為四億五千萬元,較去年同
期成長一六七%,稅前純益一億二千萬元,也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二
○○%,分別達成今年財務預測之四七%及五○%,每股稅前盈餘為
二.九七元,營收主要來自高科技產業擴建廠房為商機。
目前機台連通實績約六千八百台為業界第一,未來因半導體及 TFT-
LCD 產業持續重大投資,營收得以大幅成長,以增資後股本四.八
九億元計算,EPS目標四.一六元可望順利達成。
千附實業(八三八三)預計於九月十日以每股三十九元掛牌上櫃,今
(二)日將舉行上櫃前法人說明會。
千附主要從事半導體製程設備系統連通、無塵室及各種廠務系統工程
,營收主要來自高科技產業擴建廠房商機。
該公司指出,目前機台連通實績約六千八百台,居業界第一。
興櫃股東森電視 (9953)上半年營收27.1 億元,稅前盈餘2.74億元,
稅後純益2.0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61元。不論是營收或獲利表現
,都比去年同期出色。
騰蒙(3302)昨(31)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公司預估今年營收
目標14億元,以目前資本額4.29億元計算,每股獲利3.26元。
騰蒙是主機板廠陞技(2407)的轉投資公司,主要提供網路設備
代理與解決方案、軟體顧問諮詢與管理顧問服務、系統安全維運
研發與顧問諮詢等。
騰蒙年中聘請前燦坤(2430)執行長余敬倫擔任副董事長,一接
手便主導騰蒙參與備受矚目的「北市無線網路新都」標案,並擔
任主標,雖然最後由統一、威寶組成的安源集團奪標,但是此一
戰役已讓騰蒙打響名號。
騰蒙日前也與敦陽(2480)的轉投資公司敦新科技策略結盟,結
合騰蒙的網路應用解決方案,和敦新的防火牆及網路安全設備,
將推出一系列整合型產品。
鉅亨網記者許政隆/台北•9月2日 09/02 17:09
三竹資訊今(2)日與韓國證券電算公司(KOSCOM)簽
約策略聯盟,將由韓國證券電算導入HTS(Home Trade
System)系統建置,由三竹資訊負責台灣地區券商推廣
,及交易系統整合,預期將為台灣券商建置最佳HTC系
統。
三竹資訊為台灣語音交易系統之領導廠商,擁有最
廣大金融客戶通路與厚實的交易系統建置實績;韓國證
券電算則是韓國最大之金融IT資訊服務暨HTC領導廠商
,為韓國證券交易所結合證券商轉投資成立,負責韓國
證券市場IT基礎架構,是韓國證券交易所的自動交易系
統、集中交易系統、網上交易系統的供應商。
三竹資訊總經理邱宏哲表示,隨著網際網路發展及
金融商品開放,台灣目前券商對於網路電子交易系統及
證券IT系統需求,已從單一交易系統衍生為證、期、權
三合一交易系統。而預期期貨及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商
品,在未來將有機會成為市場主流,建置一套穩定且高
效能交易系統,將視券商競爭力關鍵。
邱宏哲指出,韓國選擇權市場發展相當成功,除商
品設計得宜,擁有最佳交易系統也是主要條件。韓國發
展HTS交易系統,此系統特色為包括證券、期貨、選擇
權三合一交易系統、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策略等。
繼香港的晶門科技後,奇美集團旗下奇景光電推出 TFT LCD驅動單
晶片,七月間開始量產出貨,TFT LCD 驅動單晶片報價開始下滑,
業者估計二○○四年 QCIF級∼QVGA級驅動晶片,將跌到每顆約 4
∼ 7.5 美元之間,不過,隨著聯詠、 凌陽、矽創等業者加入,估計
手機用 TFT LCD驅動單晶片市場,二○○五年大規模價格戰才會正
式上演。
廣達集團搬資的香港晶門科技,推出手機用 TFT LCD驅動單晶片,
獲國際手機大廠摩托羅拉,指定為驅動IC元件,在與台灣的 LCD面
板廠合作導入後,第二季正式量產出貨,而原來由美商與日商所寡
佔的TFT手機LCD驅動單晶片市場也為之改觀。
不過,奇美集團旗下的 LCD驅動IC廠奇景光電,推出 TFT LCD驅動
單晶片,並且在七月間開始,對大陸本土品牌手機廠開始出貨以後
,TFT LCD驅動單晶片價格戰才拉開序幕。
因撤回上市申請案導致外界對該公司營運質疑的晶宏半導體,上半年
財報已正式出爐,營收九.三五億元,稅後盈餘二.○三億元,每股
稅後盈餘三.○六元;由於先前該公司撤回上市申請導致股價重挫,
如今整體表現高於市場預期,再加上櫃買中心了解撤件原因後,對該
公司申請上櫃表示正面的態度,晶宏未來可能改申請上櫃,股價後勢
表現值得留意。
依據該公司最新公告的半年報,該公司上半年營收達到九.三五億元
,較去年同期的一.四億元成長了近六倍,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一八.
八八億元相較,達成率達四九.五二%;稅後盈餘二.○三億元,與
全年度財測目標三.八九億元相較,達成率也達到五二.二八%,每
股稅後盈餘已達三.○六元。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今年上半年晶宏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近六倍,不
過,上半年該公司均為晶圓代工產能不足所苦,近來該公司在獲得海
外晶圓廠新產能的挹注下,月營收持續創新高,七月營收首度突破二
億元達到二.○五億元新猶。法人預估該公司在新產能持續開出下,
今年全年營收及獲利應有機會超越財測目標。
由中信證券輔導的聯合骨科器材公司(四一二九),今(一)日起股
票公開申購,每位投資人可申購一千股,承銷價每股十三元。
中信證券指出,聯合骨材成立於民國八十二年,以骨科人工關節及醫
療產品之研發設計、產製及銷售為其主要業務,經過十餘年之經驗累
積,不論產品的開發或產製技術皆己達國際水準,不僅為亞洲唯一取
得美國FDA及歐盟CE認證之人工關節廠商,歷年來更不斷獲得國內相
關單位之肯定及專利。
聯合骨材的品質獲全球醫療大廠之青睞,OEM訂單逐年穩定成長,近
年來更因外銷市場開拓有成,產擴擴增、成本下降之效應使聯合骨材
在今年營收目標四.七億元,稅前盈餘目標為三千四百萬元,較去年
度分別成長一一%及二三%,每股稅前盈餘目標為一.四四元。
公司今年前半年之實際達成狀況,營收值為二.四億元,稅前盈餘已
達二千二百萬元,已達全年稅前盈餘目標的六五%。
配合台灣大入主第一階段現金作業,東信電訊昨(三十一)日召開股
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事及監察人,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和總經理張
孝威等六人進入董事會,取得其中五董一監席次,東信董事長改由蔡
明忠出任,東信總經理黃特杕則續任。
東元集團,東信電訊日前和台灣大簽定的合作備忘錄中,第一階段將
以每股一三.五二四三元,取得東信六七%股權,總交易金額為二十
四億五千萬元,東信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合併案後,隨即召開臨時股
東會全面改選董監事。
董事會由原本的十一董三監縮小為七董二監,台灣大取得五董一監席
位,五名董事為蔡明忠、蔡明興、張孝威、鄭慧明和許婉美,周麗芳
出任監察人,東元集團取得的二董一監席次,董事為黃茂雄和劉兆凱
,監察人為邱純枝。
台灣大入主東信後,董事長將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出任,現任董事長
劉兆凱進入董事會外,總經理黃特杕將續任,執行副總Mac Mertsch合
約十月將到期,泛亞執行副總王宇鎮出任網路副總,台灣大財務長鄭
慧明兼任東信財務長。
目前,東信股權主要集中在東元電機(六四.九五%)、東訊公司(
四.七%)、日商住友商事(六.五九%)、豐群投資(一.七%)
等公司,台灣大入主東信後第一階段將現金買下東信六七%股權,東
元集團將優先開放給其他股東選擇。
據悉,包括豐群來來、日商住友商事和伏得風等三家創始股東,極可
能在第一階段現金作業中便獲利了結出場。
台灣大除正式入主東信外,子公司台灣電店董事會三十日也通過撤銷
公開發行。台灣電店撤銷公開發行主因,除了本身經營層面變小,加
上公司並沒有上市上櫃計劃,減少行政作業所致。
國內規模最大的工業設計公司世訊科技上半年出現重大虧損,由於公
司一筆預付保證金會計師要求提列為呆帳,使得上半年稅後虧損達一
.四四億元,每股稅後虧損達七.○七元;該公司總經理陳世哲強調
,目前該筆款項已逐月回收中,預估最慢可在明年二月前收回,不過
,他也坦承股票申請上櫃時程將被迫後延。
過去幾年,世訊也一直保持不錯的營運成效,九十一年度全年營收一
.五億元,稅後盈餘○.二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九九元,去年
度公司營收進一步成長至三.五四億元,稅後盈餘○.五六億元,每
股稅後盈餘四.○五元。
今年以來由於公司掌握了包括微軟在內的國際品牌大廠設計委託單,
產品則涉及手機、PDA、NB及電腦週邊產品到平板電腦、LCD TV、
數位相機等高科技產物,原本市場預期該公司全年營收可達四.五億
元,每股獲利上看五元。不過,根據公司最新公告的半年報,該公司
上半年營收○.九五億元,但在業外支出部分,卻高達一.五億元,
導致公司出現一.四四億元的虧損,每股稅後虧損達七.○七元。
對於公司上半年出現巨額虧損,陳世哲表示,主要的原因是今年該公
司接獲國內某公司液晶顯示器及液晶電視的委託設計專案,該客戶並
委託世訊代購面板。
世訊遂透過新加坡貿易商向韓國某上市面板公司下訂;由於年初時面
板呈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為掌握訂單能如期交貨,公司依約預付總金
額達一千二百萬美元的保證金給新加坡貿易商轉給韓國廠商。
但後來因韓國廠商無法如期交貨,新加坡貿易商為此正與韓國廠商打
官司,同時間新加坡貿易商也陸續退回那保證金,截止六月底尚未退
回餘額為一億四千餘萬元;陳世哲特別強調,目前新加坡廠商與韓國
廠商的訴訟雖仍進行中,但新加坡貿易商仍按月分期償還保證金,不
過,會計師在簽證半年報時,基於保守原則主張先將未索回餘額以雜
項支出課目打掉,待日後收回後再回沖,也因此使得上半年公司出現
每七.○七元的虧損。
高階印刷電路板的內外層線路層製造與檢驗代工廠宇環科技(327
6),自公司設立營運以來,從生產赤字虧損,今年第四季更將從硬
板市場,跨入到軟板業務,預計到年底前單月營收將可項貢獻二千萬
元,而產能效益浮現將在明年;另該公司計畫第四季掛牌上櫃。
宇環八十八年底成立,市場定位即為高階印刷電路板的內外層線路代
工,去年內層線路代工比重達七一.九七%,外層一三.二一%,內
層線路板 AOI檢修代工一○.九四%,該公司主要客戶均為國內知名
上市櫃印刷電路板業者,如金像、欣興、華通及健鼎,南亞等。
今年每股可賺約三元
宇環訂定今年營收目標八億九千餘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九.五%
,稅前盈餘二億零三百萬元,成長一八.七%,每股純益三.六九元
;今年上半年經會計師查核,營收四億一千五萬元,稅後淨利九千八
百四十七萬元,達成率分別為四七%和五六%,每股純益二.九四元
。
宇環成立以來,九十年即遭逢印刷電路板產業的谷底營運,但該公司
卻絲毫未受影響,且去年更抓住景氣回春,業績更創歷年之最,九十
一年每股純益二.四四元,九十二年稅後淨利一億四千三百萬元,每
股純益五.一元,股東會通過去年每股配發三.五元股票股利。
耀勝(3207)自結九十三年一至七月營收一億九千七百零六萬元
,達成全年預測目標三億三千七百六十八萬元的五八.三六%,稅前
盈餘三千零三十九萬元,達成全年預估目標六千零三十九萬元的五○
.三二%。
宏連國際(3252)公告九十三年一至七月自結數及年度財測達成
情形:九十三年一至七月自結營業收入十五億七千一百五十六萬元,
達成年度財務預測營業收入二十九億五千八百八十萬元的五三%,一
至七月自結營業毛利一億八千七百五十萬元,而九十三年度財務預測
營業毛利為二億九千一百二十三萬元,目標達成率為六四%,九十三
年一至七月自結稅前純益一億三千七百一十萬元,達成全年度財務預
測稅前純益目標二億零六百八十六萬元的六六%。
九十三年一至七月稅前每股盈餘(按年底股本計算)為三.一五元,
達成年度預測之四.七五元的六六%。
國內首家專業生技藥品通路商弘如洋生技(3266),在深耕各大
醫院通路市場十一年有成後,自去年底起即積極拓展代理銷售新藥,
董事長徐渙清表示,今年該公司與健亞生技簽下三個合作案,未來弘
如洋的營運模式,將與生技業者策略聯盟,共同合作開發新藥,且該
公司計畫未來四年內將有十項新產品相繼上市。
弘如洋訂定今年營收目標五億元,較去年成長一三%,稅前盈餘九千
一百萬元,成長二八%,每股稅後純益三.五八元,今年上半年財報
經會計師查核,營收二億八千六百萬元,稅前盈餘六千萬元,達成率
分別為五七.一六%及六五.五一%,每股純益二.九六元。
弘如洋表示,該公司甫成立兩個月後,即與日本生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簽定雅節台灣區獨家代理權,雅節關節內注射劑主要是治療六十五歲
以上,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患,產品主要特色是全世界最早上市
的 HA 產品,且已超過一億人次使用,弘如洋預估今年在台銷售約有
三十一萬針,截至今年七月底已銷售二十二萬二千二百四十針,達成
率七一%。
合作金庫銀行年底將民營化,合庫董事長陳沖表示,部分員工擔心
合庫民營化後會被「財團化」,其實合庫民營化就是在推動合庫
自己的「財團化」,員工應對合庫可以去併別人有信心,而不是
擔心自己會被別人併掉。
合庫是目前四家公營行庫中,民營化釋股時程最早的一家。陳?說
,民營化釋股只是程序上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民營化之後—the
days after」合庫要做些什麼?他已經請總經理蘇金豐成立專案小組
,找出合庫的核心價值,推動合庫經營上的民營化。
至於合庫下半年有那些業務計畫,陳?語帶保留,他說金融商品多
半沒有「著作權」,不好先講出來,再者,他希望一個案子的提
出是「由下而上的」(bottom up),他不喜歡由上而下(Top dow
n)的作法。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合庫預訂在年底達成民營化,不過合庫現在還在申請上市,
真的趕得及在年底民營化嗎?
答:合庫民營化不是在今年底,就是在明年底,因為如果拖到明
年中才辦,往後在會計、業務等等各方面都會比較麻煩,畢竟不
是完完整整的一個年度,以後在資料比較上,年度裡一部分是民
營化前,一部分是民營化後,也會比較困擾。
證交所吳(乃仁)董事長非常幫忙,我們一送件,就幫我們排在
9月審查,現在預訂11月應該可以上市,距離年底民營化釋股的
時程,時間的確很趕,不過我想應該還趕得及,至於釋股價格是
照10日均價還是20日均價,要看國庫怎麼決定。
問:你曾說「經營上的民營化」,比股權上的民營化還重要。到
合庫一個多月,是不是已經有一些想法?
答:對,我到每個部室都跟同仁說,民營化只是一個程序,更重
要的是「the days after」(往後很長一段日子),還不只是「the d
ay after」(次日)。也就是民營化之後,合庫到底要做些什麼?
經營上的作風會變得如何?民營化之後,合庫到底有那些改變?
這些才是民營化的重點。
合庫現在走的是綜合性的銀行業務,雖然我們不是金控,可是我
們什麼都有,什麼都做,只是「混合」不等於「融合」,合庫現
在業務已經有一點多樣化的味道,可是還有一點雜亂,就像桌子
上擺滿很多東西,客戶需要什麼,我說我都有啊,可是就是不夠
有條理。
合庫的組織架構經過曾總經理(合庫前任總經理曾銘宗)整理,
現在已經很不錯了,現在別人在做的組織改造、四大區塊,其實
我們幾個部室併一併也可以做,但是我覺得組織不必大改,最多
需要再扁平化一點,最重要還是找出核心業務。
我已經請總經理(蘇金豐)組成專案小組,找出合庫的核心業務
,包括人事、及合庫的核心業務等,由各部室來動腦筋,我當然
已經有一些想法,可是我不喜歡什麼事都「Top down」(由上而
下),我喜歡「bottom up」(由下而上),讓他們自己去想,做
出來的東西會更細膩。
台灣大哥大昨(31)日完成併購東信電訊第一階段相關事宜,台
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出任東信電訊董事長;台灣大拿下五席董
事,東元維持兩席。原東信總經理黃特杕續任總經理。
台灣大昨天支付東元集團與多位大股東24.5億元,完成以每股13.
5243元價格收購東信67%的股權,包括豐群來來、日商住友、日
本電信等股東幾乎全數出脫持股,但遠紡不願賠錢賣,因此未參
與此次交易。目前東元集團手中約還有27%持股,遠紡約有4.25%
。
台灣大取得五席董事為蔡明忠、蔡明興(台灣大副董)、張孝威
(台灣大總經理)、許婉美(台灣大企畫長)與鄭慧明(台灣大
財務長);東元取得兩席董事為黃茂雄(東元董事長)與劉兆凱
(東訊董事長)。另外,台灣大與東元各拿下一席監事,分別是
財務人員周麗芳、邱純枝。
鄭慧明表示,昨天進行股票交割,完成第一階段入股67%的動作
後,將逐步與東信間展開更緊密的合作,首先雙方會多加了解彼
此的營運情況。建立共識後,再看未來要如何整合彼此的資源,
發揮更強的戰力。
台灣大在6月中宣布併購東信電訊,第一階段以每股13.5243元收
購東信67%的股權,台灣大支付24.5億元;第二階段採換股方式
,將待2006年完成,初估總交易金額約36億元。
在新董監事上任後的第12至16個月內,台灣大與東元得視意願,
決定是否進行剩餘33%的股權交易,採換股方式,價格另訂。
併購東信後對台灣大今年的財報貢獻不明顯,將等到明、後年才
會有顯著效益。
台灣大與泛亞在北與南區各有擅場,但在中區客戶最少,藉由併
購可有互補效益。三家業者結合後,具有整合全區的優勢地位,
與遠傳、中華電間的競逐會更激烈。
此外,台灣大轉投資的泛亞電信,最近也提出組織調整、人員調
動新方案,以便於在今年底前完成台灣大與泛亞電的整合。
首先由泛亞財務會計部門與行銷部門著手,約數十人,原本泛亞
的員工將調回台北的台灣大,以期發揮團隊整合效率。但部分員
工因家庭因素不便北上,因此台灣大設計出三種方案,提供員工
資遣、履新或保留三個月觀察期,讓員工選擇。泛亞目前共有400
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