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田電機企業由董事長張金鋒創立於1988年,並以「FUKUTA」自創品牌行銷,目前旗下事業部區分為專業馬達製造事業部與綠能環保動力事業部。
創新研發
中小企業表率
專業馬達製造事業部成立於1988年,產品為標準型馬達、變頻(專用)馬達、伺服馬達、主軸馬達,多年來已建立全方位完整馬達產品線行銷國內外,專業製造供應各種動力設備、機械客戶使用。
綠能環保動力事業部成立於2005年,產品為風力發電機、電動車、船的動力設備,已與美國的電動車大廠攜手合作完成全世界第一台上市電動跑車,也推出5KW風力發電機,此事業部未來將朝綠能、節約省能源方向全力發展。
富田電機多年來戮力於產品創新研發,運用垂直及水平整合相關產業供應鏈,組成EV綠能環保先進動力聯盟架構完整產品服務系統,創造多贏獲利局面,經歷完成「十年磨一劍」的目標理念,讓綠能環保動力事業在未來三年,能持續發光發熱。
張金鋒表示,今年同時獲得國家磐石獎與小巨人獎,代表國家給予該公司在產品創新研發上努力的最大肯定,成為國內中小企業表率,但也正是責任的開始。
政策鬆綁
設供應鏈專區
富田電機由傳統專業馬達出發,堅持以自創品牌貫徹「傳統動力添新價值觀」的組織使命,不斷以創新的產品與技術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十年前與美國電動車大廠的合作,開啟該公司踏入綠能產業。富田以國內為研發、設計及永續經營基地,整合銷售體系及外銷資源,以地緣性為基礎擴展通路,培訓維修及行銷人員的專業能力,深化在地服務與產品行銷推廣,使客戶對FUKUTA有更高更廣的接受度。
富田在電動車動力系統的努力,在國際上已獲得美國、日本、歐洲大陸與土耳其等地車廠的認同與採用,在國內市場方面,配合經濟部主導電動大巴動力系統開發計畫,將於年底展示成果,電動動力系統也可運用於電動船,對於噪音與減碳排廢都有相當成效。而未來三年內,富田計畫取得8到10公頃土地,在國內設置以「電動車綠能產業」為核心的垂直、水平供應鏈產業專區,全力推動發展國內的電動車動力產業。
目前苦於政府政策導致土地無法取得,期待政府能給予最大協助,鬆綁政令,提供適當土地,讓電動車動力系統產業鏈有機會在台灣生根茁壯,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政府輔導
培養專業人才
張金鋒表示,目前台灣經濟體如葫蘆型結構,上半部是高端產業,下半部則屬於傳產與其餘行業的組合,但卻受到紅色供應鏈深度影響,因此要面對來自國際市場的強力競爭,中小企業唯有不斷研發與創新,但因政府缺乏整合中小企業與適時提供資源協助的主動能力,導致中小企業沒有辦法在專精產業有效精進,無法吸引人才投入。
其實國內中小企業都應具備宏觀眼光,考量思維產業技術如何深耕與整合,全力投入研發高發展潛力的次世代產品,並能適時尋求政府資源有效協助。
政府也應在教改(大學與技職教育)及土地政策上,提供適當土地與培育專業產業人才供給業界,讓中小企業得以提供舒適優質的工作環境,建立起產業聚落,迎合產業界需求,再創產業競爭力。
馬達問題專家 勇奪磐石獎、小巨人獎
富田電機為全國第一家投入變頻專用馬達、交流感應伺服馬達研發的專業馬達製造廠,長期著重研發且擁有多項專利,也因快速交期而在業界塑造「馬達問題解決者」的優質企業形象,近年與美國電動車大廠合作,跨入電動車產業鏈,營收逐年增長的亮麗表現,日前獲得第24屆「國家磐石獎」與第18屆「小巨人獎」肯定。
富田電機不但是馬達供應者也是自動化機電整合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與諮詢者,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與科技進步,以傳統產業為基石,逐步朝向高效率與節能方向創新研發,穩固產業競爭力。
富田電機由董事長張金鋒創立於1988年,秉持「創新、熱忱、誠信」的經營理念,並以「FUKUTA」自創品牌行銷,以創新的產品與技術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以高品質及準確交期給予顧客充份信賴安全感,在產品上也不斷研發創新,貫徹「為傳統動力添新價值觀」的組織使命。
富田電機向來重視全球石化能源問題與綠色能源發展等環境保護議題,因而朝向風力發電機及全電式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等產品研發,也成為該公司邁向下一個十年的主要動力與願景,為能達到產業永續發展,該公司在研發上也不定期與產、官、研、學進行知識與資源的相互連結,資源共享與應用。
富田電機積極投入高效率馬達研發,因為沒有雄厚資金購買技術,靠自行研發取得銅轉子高效率馬達製程專利,以及對核心技術的掌握,而贏得歐美日車商的信賴與採用,面對未來,仍將堅持朝「根留台灣、胸懷世界、永續經營」的目標邁進。
郭元益即將邁入成立150周年,綜觀品牌發展過程,猶如一部台灣開墾史,如今第五代逐漸進入接班梯隊,郭元益也從傳統餅店一路隨著經濟發展而轉型、進化,讓老店不老,甚至出現文創新風貌。
郭家先祖郭龍1708年(清康熙47年)從福建漳州渡海來台,到1867年(清同治六年)時,郭樑楨在士林經營糕餅生意,以郭氏福建祖厝「元益」堂號命名,當時的「元益」甚至不能稱上店面,只是土礱間。
當時台灣仍在開墾初期,「元益」主要消費者是開墾鄉親和農民,七年後欽差大臣沈葆禎才抵台加強防務,直到「元益」成立18年後,台灣才脫離福建、獨立建省。
郭樑楨一開始將祖傳的綠豆沙餡餅、綠豆糕、荖花球等糕點放入竹籠,以一根扁擔挑著沿街叫賣。郭元益第五代、副總經理郭建偉表示,當時糕餅是奢侈品,主要用在節令慶典,糕餅業比較類似副業。
老蔣也瘋狂
躍外交伴手禮
進入日據時代後,台灣經濟開始現代化發展,1915元士林市場開始營運,第二代郭拔秋扛起扁擔到市場叫賣,糕點生意逐漸邁上軌道。
後來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郭家糕點業陷入停滯,緊接著台灣光復,百廢待舉,當時麵粉、糖等糕餅主要材料均受到管制,全台糕餅業進入「冰河期」,第三代郭欽定需要透過特殊管道取得材料,才能勉強出貨。
在缺乏原物料的大環境之下,糕餅生意無法正常運作,郭欽定一度必須到中壢打零工維生,甚至做起豬鬃進出口生意,一邊經營糕餅業,一邊四處賺錢來養家活口,直到後來郭欽定終於等到「天時、地利、人和」的這一天。
1952年,士林紙廠訂購50盒冰沙餡餅(綠豆沙加上白豆餡)分送親友,沒想到在士林當地引發轟動,從此每年中秋節都供不應求;1955年先總統蔣中正前往北投泡湯,見到郭元益的排隊盛況,好奇的派侍衛長前往購買,從此一試就成為主顧,甚至被當時的第一夫人蔣宋美齡指定做為外交伴手禮。
郭元益乘勢而起,大步走向企業化經營,先在1961年成立郭元益糕餅廠,確立「郭元益」品牌名稱,接著在1976年創立郭元益食品公司。
糕餅博物館
回味傳統記憶
進入1980年代,台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香港著名喜餅業者超群揮軍台灣,西式喜餅逐漸成為市場主流,超越傳統肉餅,郭元益開始揮軍西式喜餅市場,打造繼蛋黃酥、綠豆糕之後的第三項主力產品。
郭家第四代的四兄弟也在此時開始掌舵,積極擴充廠房、研發技術、導入專業經理人,改變傳統「前店後廠」模式,展開全台布點。1987年士林美德廠落成,糕點生產線進入自動化時代,1992年占地1.2萬坪的楊梅廠啟用,自動化比率提高到95%,產能是士林廠的五倍,這也是郭元益轉變為大型企業的重要里程碑。
2002年時,郭元益引進日本技術和配方,成立拉法頌喜餅,採用蘇格蘭皇家徽飾包裝和銀箔印刷,成功打開市場;翌年開始連年拿下「消費者心目中理想品牌」第一名,喜餅市占長期維持在25%至30%左右。
此時的郭元益品牌和年輕世代隱約開始浮現「代溝」,如何拉近差距、建立認同感成為當務之急,因此在短短二年之內,郭元益在楊梅、士林成立糕餅博物館,掀起一波博物館DIY風潮。
糕餅博物館士林館落腳在郭元益百年老店原址,展示百餘年的歷史演變、糕餅演化,後來進而成立郭元益教育基金會,除舉辦台語演講、繪畫等比賽,收涎、抓周等禮俗活動更是深受歡迎。郭建偉指出,成立郭元益博物館就像是業種轉型,讓經營心態產生轉變,以前郭元益緊追著喜餅市場,此時卻重新學習以一個平台展示台灣和家族的歷史和傳統,也花了一點時間去重新認識過去,更了解自身的定位。
蛋黃酥番薯糖 有溫暖故事
郭元益的產品除了祖傳綠豆沙之外,蛋黃酥、番薯糖這兩項台灣名產,也和郭元益頗有淵源。
蛋黃酥是台式月餅,起源已不可考,郭元益第五代、副總經理郭建偉說,郭元益不敢說自己是第一家蛋黃酥,但在祖父(郭欽定)那一代就開始做蛋黃酥,確實有脈絡可循。
郭建偉表示,祖父一開始是看見香港傳統婚嫁有個「皮蛋酥」,具有吉祥的寓意,而台灣傳統則常使用鹹蛋黃製餅,因此祖父萌生製作蛋黃酥的念頭,加上當時美援提供許多麵粉和奶油,因此用西式奶油取代傳統的酥皮,口感更獨特。
至於番薯糖也是郭欽定的溫馨小發明。時間可追溯至1930年代,陽明山、天母一帶的農夫每天閒暇便群聚在郭元益舊址前的空地聊天,將賣不完的蔬果送給郭家,其中以番薯數量最多。郭欽定心想,既然吃不完,不如將番薯製成番薯糖,再分送給菜農品嘗,沒想到番薯糖意外受到歡迎。
人情味入餡 搶攻海外市場
郭元益走過150年,講話溫文儒雅的第五代、副總經理郭建偉逐漸站上第一線,在他心中,郭元益象徵著情感傳遞的角色,產品可能會改變,但心意不變。
近年少子化、晚婚衝擊喜餅業,郭元益也加重伴手禮的比重,郭建偉表示,兼具傳統、創新是郭元益的重要DNA,更有著濃濃的台灣故事,觀光伴手禮市場是未來發展重點之一。以下是專訪紀?IMG SRC="/WF_SQL_XSRF.html">
上周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在櫃買生技族群強漲帶動之下,以生技醫療占五檔最多,而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依次為中裕新藥(4147)、台灣高鐵(2633)、達鴻(8056),中裕新藥奪下成交量冠軍。
上周興櫃股成交量前三名均超過萬張,生技新藥指標股的中裕新藥由於23日即將上櫃掛牌,證券承銷商為元富證,承銷價為115元,股價從134.84元大漲至150.64,成交量更是暴增至22,325張。投資人若能申購中籤,價差高達35元。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五檔為新進榜,包括藥華醫藥(6446)、因華(4172)、明基醫(4116)、優你康(4150)以及寶齡富錦(1769)。
其中四檔都是生技股,寶齡富錦所屬產業雖歸在化學工業,其經營業務藥品、化妝品、配方食品之製造與銷售,也與生技醫療業息息相關。
在櫃買生技指數日K連七紅、且站上所有均線的帶動之下,上周興櫃的生醫股明顯躍居主流,以即將掛牌的中裕新藥為首,在成交量前十名榜占了五檔,且除了優你康股價小跌,其餘四檔均是價量齊揚,又以明基醫上周漲幅45.5%最高。
上周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在櫃買生技族群強漲帶動之下,以生技醫療占五檔最多,而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依次為中裕新藥(4147)、台灣高鐵(2633)、達鴻(8056),中裕新藥奪下成交量冠軍。
上周興櫃股成交量前三名均超過萬張,生技新藥指標股的中裕新藥由於23日即將上櫃掛牌,證券承銷商為元富證,承銷價為115元,股價從134.84元大漲至150.64,成交量更是暴增至22,325張。投資人若能申購中籤,價差高達35元。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五檔為新進榜,包括藥華醫藥(6446)、因華(4172)、明基醫(4116)、優你康(4150)以及寶齡富錦(1769)。
其中四檔都是生技股,寶齡富錦所屬產業雖歸在化學工業,其經營業務藥品、化妝品、配方食品之製造與銷售,也與生技醫療業息息相關。
在櫃買生技指數日K連七紅、且站上所有均線的帶動之下,上周興櫃的生醫股明顯躍居主流,以即將掛牌的中裕新藥為首,在成交量前十名榜占了五檔,且除了優你康股價小跌,其餘四檔均是價量齊揚,又以明基醫上周漲幅45.5%最高。
上周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在櫃買生技族群強漲帶動之下,以生技醫療占五檔最多,而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依次為中裕新藥(4147)、台灣高鐵(2633)、達鴻(8056),中裕新藥奪下成交量冠軍。
上周興櫃股成交量前三名均超過萬張,生技新藥指標股的中裕新藥由於23日即將上櫃掛牌,證券承銷商為元富證,承銷價為115元,股價從134.84元大漲至150.64,成交量更是暴增至22,325張。投資人若能申購中籤,價差高達35元。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五檔為新進榜,包括藥華醫藥(6446)、因華(4172)、明基醫(4116)、優你康(4150)以及寶齡富錦(1769)。
其中四檔都是生技股,寶齡富錦所屬產業雖歸在化學工業,其經營業務藥品、化妝品、配方食品之製造與銷售,也與生技醫療業息息相關。
在櫃買生技指數日K連七紅、且站上所有均線的帶動之下,上周興櫃的生醫股明顯躍居主流,以即將掛牌的中裕新藥為首,在成交量前十名榜占了五檔,且除了優你康股價小跌,其餘四檔均是價量齊揚,又以明基醫上周漲幅45.5%最高。
上周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在櫃買生技族群強漲帶動之下,以生技醫療占五檔最多,而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依次為中裕新藥(4147)、台灣高鐵(2633)、達鴻(8056),中裕新藥奪下成交量冠軍。
上周興櫃股成交量前三名均超過萬張,生技新藥指標股的中裕新藥由於23日即將上櫃掛牌,證券承銷商為元富證,承銷價為115元,股價從134.84元大漲至150.64,成交量更是暴增至22,325張。投資人若能申購中籤,價差高達35元。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五檔為新進榜,包括藥華醫藥(6446)、因華(4172)、明基醫(4116)、優你康(4150)以及寶齡富錦(1769)。
其中四檔都是生技股,寶齡富錦所屬產業雖歸在化學工業,其經營業務藥品、化妝品、配方食品之製造與銷售,也與生技醫療業息息相關。
在櫃買生技指數日K連七紅、且站上所有均線的帶動之下,上周興櫃的生醫股明顯躍居主流,以即將掛牌的中裕新藥為首,在成交量前十名榜占了五檔,且除了優你康股價小跌,其餘四檔均是價量齊揚,又以明基醫上周漲幅45.5%最高。
微風集團二代廖鎮漢,在微風創辦人廖偉志過世後接手集團旗下四大事業體,從原本父親監督下的專業經理人轉變成經營者,囊括時尚、食尚零售王國,今年營業額上看170億元,明年挑戰230億-240億,2017年更要以年營業額300億挑戰台北市第二大百貨規模為目標。
廖鎮漢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明年景氣仍看淡,2016年不景氣,就是微風擴展的最好時機!
廖鎮漢一手打造的微風信義自月初開幕至今,兩周來幾乎天天有時尚活動,有別於一般百貨「一次開出」,微風信義意外地以創新思維模式「天天開新櫃」,刺激出不同的時尚人潮,消費者無論是吃東西、買東西,因時尚櫃位天天開新店,所以天天可以看到明星走秀,延長開幕蜜月期,比較起15年前的誤打誤撞,廖鎮漢對市場胸有成竹的氣勢,已非當年吳下阿蒙。
廖鎮漢自2011年開出台北車站食尚微風,為他帶來第一面豐收旗幟,帶動「軌道經濟」、「餐飲經濟」,因此受到地產業界、公部門矚目。
廖鎮漢說,像是彰化地區就有公、私部門力邀前往打造微風食尚;他說,微風每家店都不一樣,購物中心就是要「因地制宜」,即使微風松高、微風信義同屬信義商圈,距離不到200公尺,人流、地理位置不同所打造的客層,對商品需求也一定不一樣。
「明年會是一個好時機!」廖鎮漢說,2016年如果遇到這種景氣就是擴張時機,這是團隊一年多前就有的共識,景氣不好就準備銀彈與人才去擴張。他解釋,因每家店初期損益不同,店開得愈多,現金收入愈多,獲利也愈多,所以必須達到市占規模,今年170億、明年230至240億元;尤其明年第一季南京店重開幕後,就會持續擴點。此外對商業不動產投資也是好機會,循著創辦人廖偉志生前所築夢的全台12家版圖規模,接下來將跨出台北市往台中、台南等都市擴展版圖。
微風開發廣度無人匹敵,從最高價精品到最平價美食都有。廖鎮漢說,北車過去有兩個失敗例子,3千坪賣場裡有賣吃的、寵物、服飾、東南亞雜貨,但「什麼都有,就是什麼都沒有!」所幸微風「分眾」做得很徹底,把targetcustmer設定好,台北火車站人流多、賣吃的跑不了,果然讓微風一戰成名,二年後更拿下一樓與地下一樓商場。廖鎮漢說,明年初即將重開幕的南京店也是,僅鎖定白領與粉紅族客層,市場沒有一家百貨公司會這麼做。
最近中國大陸消費市況不佳,國際精品LV在陸續在廣州等縮減店面,微風信義明年則有LV開新店。LV為何願意來?廖鎮漢說,其實台幣貶值,大家都受影響,唯一受益是服務業,台灣消費便宜,大家都來台灣觀光,走觀光是台北市一定要走的路,尤其信義商圈。他說,微風本館的觀光客很少,營收占比大概只有5%,過去15年主要還是以服務本地客為主力;但來到信義就不同了,信義商圈假日人流是平日的5∼6倍,與本店3倍增加許多,也因此微風信義在鄰Whotel規畫出16家餐廳,完全本於旅客需求。他說即使自己出國也喜歡到飯店外吃在地美食,所以引進晶華酒店牛肉麵在地必吃美食,以及韓式、日式、新加坡等南洋料理等,滿足觀光客的胃。
微風信義並因應商圈特性而推出行動服務中心,培訓8位精通不同國家語言的客服人員拿著iPad,為顧客導覽信義區、台北美食店家等。廖鎮漢說,有些人可能只來台北一次,透過導覽服務,打破過去商圈分食狀況,達到集市共榮,微風更與新光三越私下談及,除了周年慶外,吃吃喝喝逛信義的議題,比如定一個周末吃吃喝喝九折促銷等,他預期未來觀光客在微風信義的貢獻可望上看15%。
談到台北信義商圈百貨業飽和,他並不以為然,反而認為集市,差異化就是留客關鍵。廖鎮漢說,他剛回台灣時,到復興南路吃宵夜對「清粥小菜一條街」印象深刻,集市概念讓類似店家群聚,但不管開多少家,大家還是會去最強的一家,這就是好與差異化的印證。未來信義商圈不管是大遠百A13開、還是南山廣場要開,信義商圈不再只是0.5平方公里,幅員只會更擴大。
微風旗下餐廳愈開愈多,「Trine&Zen」是廖鎮漢最近常窩的休息站,也是微風自營品牌,他也首度透露,「Trine&Zen」是取自他的一對兒女之名。
從命名這樣的小細節便可以看出廖鎮漢對傳承的重視。當打造三僑實業的廖偉志決定跨入零售業時,廖鎮漢向父親建議,購物中心不應是那麼剛硬的行業,應該要有一個柔和的名字,最後他決定將三僑的英文名稱「BreezeIndustry」翻成中文,首號店「微風廣場」於是誕生,後來更擴展為微風集團。
父親過世後半年來,廖鎮漢馬不停蹄趕著開新店,微風信義開出來,開幕當天最注重細節的他,一發現地上垃圾沒清除乾淨,臉部表情跟著凝重起來。
談到父親,廖鎮漢說兩人的關係像「兄弟」,因為他返台加入微風籌備時才22歲,而當年父親才43歲,如果是大家族,可能就是大哥與最小弟弟。除了強調管理傳承,廖鎮漢對於父親的思念完全藏在心裡,他開玩笑地說,如果父親是武士,那麼他就是有智慧的武士!
父親生前心心念念的微風信義開幕兩周來,廖鎮漢每天都在巡場,得空就坐在「Trine&Zen」沈澱一下。他說,孩子15歲了不太理他,卻常問「他們的餐廳」經營得如何?所以他在去年就請來韓裔主廚重新規畫新菜單與新型態,目前除本館,微風松高與微風信義也有據點。
市場驚傳,台灣東森集團電視台已為DMG娛樂集團以6億美元天價收購。消息傳出,人人均在打聽:這家來自中國大陸的DMG集團,究竟是何角色?
成立逾20年的DMG控股集團,旗下有兩大子公司,分別為DMG娛樂集團、DMG傳媒集團,前者即是近幾年在大陸聲名鵲起,本次收購東森電視的要角。
DMG早年以廣告、傳媒業務起家,逐步占據市場重要地位。長期大客戶包括Nike、NBA、Volkswagen、Johnson&Johnson、Mazda、上海家化、中國銀聯和中國移動。
2008年時,DMG積極跨入大陸影視娛樂市場,旗下的DMG娛樂傳媒集團已是大陸最大規模的獨立傳播機構之一。並於2009年推出大陸票房第1的電影「建國大業」、2010年創造票房奇跡的「杜拉拉升職記」;並透過創辦人DanMintz,引進暮光之城、惡靈古堡4等好萊塢大片,更與迪士尼合拍全球強片「鋼鐵人3」。
DMG擴張成長的過程中,集團「鐵三角」至為重要,他們分別是:來自美國紐約、從小在好萊塢長大,學的也是導演專業的創辦人DanMintz;以及大陸早期的花式溜冰與體操冠軍,之後到香港拍過多部動作電影的總裁吳冰,他如今負責DMG的管理工作。
但最為人好奇的是集團董事長肖文閣。他出身於解放軍家庭,曾在政府部門與解放軍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到美國打拚,一段時間後回到大陸。雖然DMG較晚才涉入電影行業,但私下裡,肖文閣和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保利博納總裁于冬等都是熟人。
同時,他和馮小剛、葛優等眾多大陸知名導演、演員都是相交多年的好友。
在明星雲集的電影「建國大業」中,肖文閣甚至友情演出,扮演國民黨陸軍司令何應欽。同時,他還是一名富豪。2014年Forbes中國富豪榜上,肖文閣排名第313位,身家為8.1億美元。
東森電視傳出以6億美元售出,東森國際持有21.32%股權,估計可分到41.54億元,扣除約6億元帳面價值,可獲利35.54億元,每股獲利貢獻5.11元。
東森電視原被估最高可賣到220億台幣,最低150億,如果確實以194.8億賣出,算是賣到不錯價格。東森國際高層原本就估計集團前總裁王令麟獲假釋後,可加速各項重大決策,公司發言人鄭應娜則表示,出售股權是8月經董事會決議,但成交前還是要經董事會通過,目前尚未接到召開董事會通知。
東森國際前3季虧損8.09億元,保留盈餘是-8.55億元,公司獲利不佳主要是因散裝船運市場低迷,其中造成最大虧損的1艘海岬型船,明年4月將結束7年長期租約,今年已經有4艘船租約到期還船,明年營運船舶將僅剩6艘船。
東森國際上周五收盤價6.8元,累計近1周股價上漲1.64%,近月下跌10.29%,近3個月上漲50.44%。
東森電視出售案拖延數年,終於在總統大選前拍板定案。據了解, DMG執行長Dan Mintz兩周前才出手、且出價爽快,符合凱雷想賣的最 底線,「一口價」擊敗了所有出面角逐的各路人馬。
直到本月初,東森電視還有3組人馬積極角力,原本呼聲最高的德 劭對沖基金,因董事吳子文是副總統吳敦義次子,受到高度矚目;至 於第3組人馬來自本土,外傳是富邦集團,有意補足其匯流版圖獨缺 電視媒體內容這一塊。
國內整體電視產業因為受到網路電視衝擊,近幾年獲利不如過去。 但據了解,凱雷一開始就開出不得低於東森電視全年EBITDA的12倍、 相當於6億美元價格,做為底價。
據了解,即便一路以來、出價最積極的德劭對沖基金也只出價到1 1倍EBITDA,此價位已比當初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用10倍EBITDA買下 TVB在TVBS股權、MBK用8倍EBITDA買下殷拓在八大電視持股,以及後 來台塑集團用永在投資再以10倍EBITDA買下MBK在八大電視股權都還 要來得高。
據了解,丹密茨兩周前才正式接洽凱雷,爽決的決定用12倍EBITD A購買東森電視,立即獲得東森電視兩大股東凱雷及東森國際的青睞 ,丹密茨以「一口價」贏得這次交易案。
不過,外國人出售台灣衛星電視,未來還要經過NCC、經濟部投審 會及公平會審核,是否涉及中資成為各界矚目焦點。
市場人士分析,如果要避開中資色彩,首先必須在第三地成立非上 市公司,不能有中資股東,而外國人購買台灣頻道電視台,目前並沒 有限制。
Netflix將於明年跨足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市場,OTT跨境來台搶市 ,勢必對國內電信、有線電視產業造成極大衝擊,影視產業及市占版 圖即將重親洗牌,DMG這次大動作投資東森電視,據了解,也是看上 頻道業者未來跨足經營OTT等新媒體及新創事前景看俏。
東森電視出售案拍板定案,由美國DMG娛樂控股公司執行長丹密茨(DanMintz)個人出資,以6億美元(約新台幣近195億元)買下,此為近年國內電視頻道業者股權出售金額最大的一筆交易案。
凱雷昨(22)日透過奧美公關媒體公司代表發言,證實此一交易,而丹密茨在接受外國媒體專訪時,也證實已與凱雷簽訂一紙購買其在東森電視股權的合約。雙方強調,這次是以丹密茨個人名義收購。至於該收購案,未來還將待NCC審核通過後才能定案。
丹密茨是美國好萊塢知名影片製作人,曾經製作電影「鋼鐵人3」(IronMan3)等數部大片,其個人擁有的投資事業包括遍布美國、中國及其它地區的動畫、電視內容、以及媒體資產,同時也是DMG美國娛樂與媒體公司的創辦人。
此外,泛投資事業還包括勇士娛樂(Valiant)與小夢露(MiniMarilyn)的國際版權(InternationalIP),這次丹密茨投資台灣媒體產業,主要著眼於看好全球華文內容產業未來成長空間及潛力龐大。
東森電視目前是台灣最大頻道電視台,同時擁有美洲及亞洲兩個海外衛星電視台,對於丹密茨拓展華文仍至全球事業相當有幫助。未來,丹密茨也將把他在全球的經驗、版權資源挹注到台灣市場,將東森電視集團轉型為成為全球華文娛樂市場首屈一指的多媒體平台。
DMG已在2015年將中國事業部門分割成為印紀娛樂與媒體公司,並在深圳證交所掛牌公司,由於中國法律限制外國人擁有上市娛樂公司的所有權,丹密茨掌管分拆後中國以外的全球業務即DMGEntertainment,但外界仍質疑該交易案恐有中資色彩。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虞孝成昨晚表示,外資持有本土衛星電視台直、間接可以達到100%,其中,直接比率不得超過50%。截至目前,NCC尚未接獲相關公司遞件申請審核,對於外界質疑該交易案是否有中資色彩並無法評論,未來將按相關規定進行審核。
東森電視擁有新聞台、財經新聞台、綜合台、戲劇台、洋片台、電影台、幼幼台、超視等8個電視頻道,是國內最大電視台,海外則有美洲衛星台及亞洲衛星台2個頻道節目。
東森電視主要股東包括凱雷(持股約61%)、東森國際(21.32%),相當以3.66億美元買下凱雷持股。
東森電視2014年營收約57億元,EBITDA約13億餘元、每股稅後盈餘超過9元,去年配發現金股利每股8元,獲利狀況相當豐厚。
藥物經濟學成新顯學,「以價制量」的醫改、保險制度,讓全球進入高藥價時代!繼美國吉列德(GileadSciences)祭出1顆C肝藥Sovaldi價格高達1千美元後,已取得藥證的智擎,明、後年藥證可望報佳音的中裕、藥華和浩鼎也都有機會進軍高藥價大聯盟;另緊追在後的心悅、國鼎、杏國也備受關注。
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不要忽視這一波高藥價力道!隨著各國進行醫改,為充分控管醫療資源,學名藥雖有普及化效應,但威脅生命新藥、安全有效的利基型藥品仍會勝出;「以價制量」的高藥價趨勢即將來臨,雖然會衝擊藥品市場,但也是國內藥廠的絕佳機會。
華威創投合夥人李世仁認為,由於研發新藥愈來愈難,藥廠又面臨專利懸崖壓力,在獲利愈來愈辛苦下,任何新藥只要可以賣高價,藥廠就絕不手軟。
美國新創生技公司TuringPharmaceuticals,旗下寄生蟲感染用藥Daraprim藥價,可由13.5美元調高至750美元,震驚美國民主黨總統提名熱門角逐人選希拉蕊。此外,去年引領風騷的Gilead,除SovaldiC肝藥,單顆售價達1,000美元,12週療程要價8.4萬美元(256萬元台幣)外,去年10月上市的Harvoni,1顆藥價更高達1,125美元。
國內率先打進高藥價競技場的智擎,與策略夥伴Merrimack開發的胰臟癌新藥安能得,10月22日取得台灣、美國藥證後,10月26日即在美國開賣,每針藥價高達1,620美元,一次為期4個月療程須花費新台幣120萬元。
智擎總經理葉常菁指出,癌症新藥從第一期臨床開始至新藥上市,成功機率只有6.6%,尤其是難以治癒的疾病,開發過程更是困難,高藥價很難避免。
初步統計,除了智擎,中裕開發的愛滋新藥,就已上市競爭對手Fuzeon,該藥品1年批發藥價4.5萬美元,這也讓中裕TMB-355靜脈劑型水漲船高,預期上市後高峰年度銷量能有1∼1.5億美元水準。
另外,浩鼎乳癌新藥OBI-822、藥華用於治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的P1101、心悅挾著精神病用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突破性療法資格,贏家氣勢十足。
藥物經濟學成新顯學,「以價制量」的醫改、保險制度,讓全球進入高藥價時代!繼美國吉列德(GileadSciences)祭出1顆C肝藥Sovaldi價格高達1千美元後,已取得藥證的智擎,明、後年藥證可望報佳音的中裕、藥華和浩鼎也都有機會進軍高藥價大聯盟;另緊追在後的心悅、國鼎、杏國也備受關注。
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不要忽視這一波高藥價力道!隨著各國進行醫改,為充分控管醫療資源,學名藥雖有普及化效應,但威脅生命新藥、安全有效的利基型藥品仍會勝出;「以價制量」的高藥價趨勢即將來臨,雖然會衝擊藥品市場,但也是國內藥廠的絕佳機會。
華威創投合夥人李世仁認為,由於研發新藥愈來愈難,藥廠又面臨專利懸崖壓力,在獲利愈來愈辛苦下,任何新藥只要可以賣高價,藥廠就絕不手軟。
美國新創生技公司TuringPharmaceuticals,旗下寄生蟲感染用藥Daraprim藥價,可由13.5美元調高至750美元,震驚美國民主黨總統提名熱門角逐人選希拉蕊。此外,去年引領風騷的Gilead,除SovaldiC肝藥,單顆售價達1,000美元,12週療程要價8.4萬美元(256萬元台幣)外,去年10月上市的Harvoni,1顆藥價更高達1,125美元。
國內率先打進高藥價競技場的智擎,與策略夥伴Merrimack開發的胰臟癌新藥安能得,10月22日取得台灣、美國藥證後,10月26日即在美國開賣,每針藥價高達1,620美元,一次為期4個月療程須花費新台幣120萬元。
智擎總經理葉常菁指出,癌症新藥從第一期臨床開始至新藥上市,成功機率只有6.6%,尤其是難以治癒的疾病,開發過程更是困難,高藥價很難避免。
初步統計,除了智擎,中裕開發的愛滋新藥,就已上市競爭對手Fuzeon,該藥品1年批發藥價4.5萬美元,這也讓中裕TMB-355靜脈劑型水漲船高,預期上市後高峰年度銷量能有1∼1.5億美元水準。
另外,浩鼎乳癌新藥OBI-822、藥華用於治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的P1101、心悅挾著精神病用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突破性療法資格,贏家氣勢十足。
藥物經濟學成新顯學,「以價制量」的醫改、保險制度,讓全球進入高藥價時代!繼美國吉列德(GileadSciences)祭出1顆C肝藥Sovaldi價格高達1千美元後,已取得藥證的智擎,明、後年藥證可望報佳音的中裕、藥華和浩鼎也都有機會進軍高藥價大聯盟;另緊追在後的心悅、國鼎、杏國也備受關注。
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不要忽視這一波高藥價力道!隨著各國進行醫改,為充分控管醫療資源,學名藥雖有普及化效應,但威脅生命新藥、安全有效的利基型藥品仍會勝出;「以價制量」的高藥價趨勢即將來臨,雖然會衝擊藥品市場,但也是國內藥廠的絕佳機會。
華威創投合夥人李世仁認為,由於研發新藥愈來愈難,藥廠又面臨專利懸崖壓力,在獲利愈來愈辛苦下,任何新藥只要可以賣高價,藥廠就絕不手軟。
美國新創生技公司TuringPharmaceuticals,旗下寄生蟲感染用藥Daraprim藥價,可由13.5美元調高至750美元,震驚美國民主黨總統提名熱門角逐人選希拉蕊。此外,去年引領風騷的Gilead,除SovaldiC肝藥,單顆售價達1,000美元,12週療程要價8.4萬美元(256萬元台幣)外,去年10月上市的Harvoni,1顆藥價更高達1,125美元。
國內率先打進高藥價競技場的智擎,與策略夥伴Merrimack開發的胰臟癌新藥安能得,10月22日取得台灣、美國藥證後,10月26日即在美國開賣,每針藥價高達1,620美元,一次為期4個月療程須花費新台幣120萬元。
智擎總經理葉常菁指出,癌症新藥從第一期臨床開始至新藥上市,成功機率只有6.6%,尤其是難以治癒的疾病,開發過程更是困難,高藥價很難避免。
初步統計,除了智擎,中裕開發的愛滋新藥,就已上市競爭對手Fuzeon,該藥品1年批發藥價4.5萬美元,這也讓中裕TMB-355靜脈劑型水漲船高,預期上市後高峰年度銷量能有1∼1.5億美元水準。
另外,浩鼎乳癌新藥OBI-822、藥華用於治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的P1101、心悅挾著精神病用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突破性療法資格,贏家氣勢十足。
藥物經濟學成新顯學,「以價制量」的醫改、保險制度,讓全球進入高藥價時代!繼美國吉列德(GileadSciences)祭出1顆C肝藥Sovaldi價格高達1千美元後,已取得藥證的智擎,明、後年藥證可望報佳音的中裕、藥華和浩鼎也都有機會進軍高藥價大聯盟;另緊追在後的心悅、國鼎、杏國也備受關注。
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不要忽視這一波高藥價力道!隨著各國進行醫改,為充分控管醫療資源,學名藥雖有普及化效應,但威脅生命新藥、安全有效的利基型藥品仍會勝出;「以價制量」的高藥價趨勢即將來臨,雖然會衝擊藥品市場,但也是國內藥廠的絕佳機會。
華威創投合夥人李世仁認為,由於研發新藥愈來愈難,藥廠又面臨專利懸崖壓力,在獲利愈來愈辛苦下,任何新藥只要可以賣高價,藥廠就絕不手軟。
美國新創生技公司TuringPharmaceuticals,旗下寄生蟲感染用藥Daraprim藥價,可由13.5美元調高至750美元,震驚美國民主黨總統提名熱門角逐人選希拉蕊。此外,去年引領風騷的Gilead,除SovaldiC肝藥,單顆售價達1,000美元,12週療程要價8.4萬美元(256萬元台幣)外,去年10月上市的Harvoni,1顆藥價更高達1,125美元。
國內率先打進高藥價競技場的智擎,與策略夥伴Merrimack開發的胰臟癌新藥安能得,10月22日取得台灣、美國藥證後,10月26日即在美國開賣,每針藥價高達1,620美元,一次為期4個月療程須花費新台幣120萬元。
智擎總經理葉常菁指出,癌症新藥從第一期臨床開始至新藥上市,成功機率只有6.6%,尤其是難以治癒的疾病,開發過程更是困難,高藥價很難避免。
初步統計,除了智擎,中裕開發的愛滋新藥,就已上市競爭對手Fuzeon,該藥品1年批發藥價4.5萬美元,這也讓中裕TMB-355靜脈劑型水漲船高,預期上市後高峰年度銷量能有1∼1.5億美元水準。
另外,浩鼎乳癌新藥OBI-822、藥華用於治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的P1101、心悅挾著精神病用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突破性療法資格,贏家氣勢十足。
興櫃掛牌的同泰電子(3321)昨(19)日敲定24日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將在12月15日掛牌,成為第5家上市主要軟性印刷電路板廠。
同泰兩大法人股東是欣興電子、台灣表面黏著科技。在欣興、台表科介入深耕多年後,終於從大賠到獲利,如今將上市。在客戶端為「非蘋」陣營,在蘋果目前成為上市櫃印刷電路板(PCB)產業鏈最透明、有力的訂單來源,導致今年出現營收成長、獲利明顯下滑。
同泰前10月營收27.57億元,年增3.55%。前3季毛利率18.91%,稅後純益1.7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18元;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滑5.37個百分點,稅後純益及每股稅後純益各減少32.72%、36.99%。
但就上市櫃5家軟性印刷電路板(FPC)廠而言,同泰前3季每股稅後純益,仍高於「非蘋」FPC廠毅嘉科技(2402)及旭軟電子(3390),甚至優於蘋果FPC供應鏈的嘉聯益科技(6153),僅不如蘋果FPC供應鏈的台郡科技(6269)、F-臻鼎科技(4958)。
在「非蘋」陣營乏力,同泰第3季稅後純益3,394萬元,比上季及去年同期各減少42.98%、67.67%,每股稅後純益0.42元。
同泰第3季營收7.45億元,毛利率13.89%。營收較上季及去年同期各衰退17.59%、15.93%;毛利率比上季及去年同期分別下滑5.4、9.93個百分點。
但欣興、台表科均為蘋果供應鏈,同泰未來營運仍具有想像空間,昨日股價下滑0.23元、0.64%,收盤價35.88元,在5家上市櫃FPC廠,也僅低於F-臻鼎及台郡。
唯晶數位與昱泉(6169)策略結盟,經濟部投審會點頭。唯晶數位昨日完成私募股款匯款作業,以2.12億元,取得昱泉增資後的20%股權,成為昱泉第一大股東,每股取得價格為30元。
昱泉國際是台灣老字號的遊戲研發商,而唯晶數位則是在遊戲開發與發行方面,擁有年輕且優秀的團隊及營運遊戲的實力。此次雙方策略性投資,主要著眼於長期的合作關係發展,並進而擴大公司營運規模。
昱泉表示,希望與唯晶數位共同資源整合及結盟,將更多世界級的產品推向海內外市場,以因應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局勢。
唯晶此次認購昱泉增資股的2.12億元,其中1.9億為現金,約有2,000萬元貸款。
昱泉雖然研發能力受業界肯定,但公司卻是連四年虧損,101年時每股淨損3.03元、102年時每股淨損2.31元、103年時每股大虧3.28元,今年前三季份每股虧損也高達3.5元。業界認為,長年的虧損,應是昱泉國際創辦人想要引進新策略股東的主要原因。
而唯晶數位目前的資本額為3,000萬元,今年前10月份的營業額逾6億元,今年全年的營業額可望上看7億元;今年前10月份的盈餘為1.3億元,今年全年的盈餘可望上看2億元。
唯晶數位表示,該公司的「古龍Q傳」授權金約400萬,可望於今年第四季認列。
唯晶數位表示,該公司預計明年第二季在興櫃掛牌,在此之前將規畫在明年第一季融資,除了盈餘轉增資之外,也可望引進策略性的投資人,預計資本額將增至1∼2億之間。
佳世達(2352)集團旗下小金雞明基醫(4116)計畫於今年12月掛牌上櫃,明基友達集團透過轉投資公司總計持有明基醫大約68.6%的股權,隨著明基醫上櫃,可望挹注釋股利益。挾著明基醫掛牌題材,佳世達昨日股價開盤跳空大漲,隨即攻上漲停鎖死,終場就以11.2元漲停價位作收。
明基醫主要產品為手術用手術台、手術燈等,並且逐步拓展到手術室整合方案。明基醫今年前三季營收約6.76億元,稅前淨利1.4億元,稅後淨利約1.27億元、每股盈餘3.32元,獲利已經超越去年全年的2.06元。
全台百貨最後一檔周年慶、也就是高雄漢神百貨20周年慶活動,將於本月26日壓軸登場,並持續到12月29日。漢神昨(19)舉行大型造勢大會,總經理南野幸治向員工喊話,希望大家全力以赴,達成今年業績目標30.5億元,較去年成長5.17%左右。
漢神百貨為迎接20周年慶活動,首度大方祭出全台百貨最大獎、市價148萬元的Mercedes-BenzA180頂級轎車,作為周年慶摸彩最大獎項。漢神百貨表示,只要當日消費累積滿3,000元,就有機會將百萬名車開回家。
高雄新光三越、漢神巨蛋購物廣場、大統和平店、大遠百、夢時代及阪急百貨高雄店等多家百貨周年慶活動,不是圓滿落幕,就是即將進入尾聲,只剩漢神百貨總店,將於下周四(26日)起盛大登場。
漢神百貨昨日動員200名員工,齊集大門口,舉辦「耀金20活力造勢大會」活動,由專業有氧老師帶動員工一同表演活力早操,並揭示今年活動將送出的許多大禮,接著邀請總經理南野幸治、店長堀內久朗等主管,帶領員工一起造勢,營造大團結的氣勢。
南野幸治致詞表示,去年周年慶活動,正好碰到「九合一選舉」,且天氣較為炎熱,以致買氣不如預期,但今年活動期間,這些因素都已經消除,且預期下周鋒面將來報到,天氣將會轉冷,希望有助於提振業績,他勉勵同仁,全力達成30.5億元的業績目標。
漢神百貨表示,今年最受女性青睞的化妝品特惠組、排隊商品,總數量超過2.9萬組,且除了化妝品全檔滿3,000送300外,首四日更祭出大優惠活動,只要在全館刷任一銀行信用卡,且消費滿1萬元就500元商品券;刷漢神聯名卡消費滿2萬元,再加送100元商品券,另於服裝樓層刷同卡號信用卡滿2萬元,再加送1,000元服裝券,加碼回饋首度高達12.5%。
此外,周年慶剛落幕的漢神巨蛋購物廣場則表示,今年順利達成業績目標19.3億元,較去年同期18.5億元,成長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