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增加權證商品能見度及曝光度,促進權證市場發展茁壯,是權證發行商努力的目標。中信權證一直以來致力於提供客戶熱門標的選擇,期望客戶於行情到來時,能透過中信權證追蹤資金動向,於整體投資組合的掌握將會有更多幫助,搭配持續性的權證行銷與各式活動,讓更多已在股票市場或有槓桿交易需求的投資人,能瞭解權證優點,並加以運用,作為小額投資工具的一環,是中國信託證券持續努力的目標。
近年來,中國信託證券持續透過參與經濟日報「權民搶百萬」活動,有機會將中信權證推廣給同業券商的客戶,也讓中國信託證券客戶有機會和同業券商客戶一起切磋較量及參與比賽。期望藉由主辦方經濟日報規劃的競賽模式,可以讓客戶於獲利動機下正確認識權證商品的各種特性,並透過權證交易追蹤現貨資金動向,進而獲利滿滿,形成權證市場量滾量的良性循環模式。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士琳指出,減碳效應正在全球迅速發酵,其中最明顯的指標就是全球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的銷售成長出現分歧,政策支持下,不少區域的電動車比燃油車便宜,加上未來養護成本較低,促使電動車銷售於全球成長翻倍,尤其在致力減碳的中國,投資拐點已隱然浮現;中國8月整體汽車銷量年比下滑18.6%,但新能源車逆勢成長193.6%,促成產業鏈上下游布局的全面提速,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的加速建置,相關台廠供應鏈可望受惠。
張士琳表示,預計2040年全球電動車產值將達手機的2.3倍,且電動車與燃油車的零件組僅有三分之一相同,意味汽車供應鏈將因電動車興起而大洗牌,對車用電子、晶片的需求提升,有利擅長電子供應鏈管理的台廠竄起。尤其MIH聯盟的成立,有助台廠切入國際市場,10月MIH聯盟的第一台電動車可望亮相。
張士琳認為,綠能最為人詬病之處為成本過高,但過去5年風電建置成本減少16%,美國、英國、德國等國最便宜的電力來源即為陸上風電;在碳中和風潮驅動下,台灣的離岸風電在成本下降、政策支持、地理環境適合等條件,有望成為亞洲離岸風電的先驅,從去年到2025年其發電量可望出現11倍的增幅。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瞄準再生能源、電動車等兩大減碳賽道,追蹤特選臺灣綠能及電動車指數,布局著重綠能、電動車、半導體三大產業,根據臺灣指數公司資料,回溯指數歷史表現,近3年報酬率高達86.7%。(賴俊明)
近年來極端氣候頻傳,世界各國紛紛提出淨零排放目標,企業也相繼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公開承諾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推動全球走向零碳經濟。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追蹤由臺灣指數公司所編製的特選臺灣綠能及電動車指數,成分股為50檔上市櫃股票,主要鎖定綠能、電動車、半導體三大產業,相關股票產業分類是參考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工研院新興能源產業年鑑、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等資料。
其中,入選的股票須通過流動性檢驗,並且符合最近12季股東權益報酬率總和大於零、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三分之二的條件。
中信投信補充,目前特選臺灣綠能及電動車指數超過八成的成分權重,是來自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20%的企業,而根據指數公司回溯其過去兩年的含息年度報酬率皆有30%以上,今年以來含息報酬率也接近兩成。
中信投信並分析,綠能及電動車都是政府鼓勵發展的方向,未來隨著零碳經濟興起,電動車將更加普及,有助台灣相關供應鏈獲利提升,同時由於國內外企業擴大採用再生能源,綠能需求也將持續攀升。
證交所表示,上市ETF連結股票、債券、商品等各類資產,具有不同的特性與風險,投資人可用既有的證券帳戶,在集中市場交易時間內隨時買賣ETF,相當便利。
證交所亦建議交易前務必參閱公開說明書,了解標的指數編製規則、基金投資策略及可能的投資風險等,以選擇適合的投資商品。
此外,蘋果要求供應商自2030年起需「100%當地採購」綠電等, 更是直接宣告了綠能以及電動車的趨勢來臨。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 於今(16)日掛牌,正能夠協助投資人,精準掌握零碳經濟下所帶動 的綠金商機。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士琳表示,台灣為全球重要工業生 產國,但是能源多數仰賴進口。為了與國際的供應鏈接軌,不僅台廠 加緊腳步,政府更是力挺。
離岸風電將進入商轉黃金期
預期在2025年,包含再生能源、太陽能與離岸風電等,都可望有明 顯的產值增長,將有兆元的商機。同時,在政策主導之下,離岸風電 將進入商轉黃金期;台灣擁有地形上的先天優勢,還有望將風能進一 步外銷至其他國家,成為亞洲地區的風能先驅。
在電動車的部分,張士琳指出,全球不少國家已明訂禁售燃油車時 程,且展開對電動車補助,在補貼後,電動車的價格將有機會低於燃 油車。這樣的趨勢,有機會讓台灣的電動車供應鏈,成為繼台積電後 另一座護國神山。
電動車供應鏈有望成新神山
另就銷量來看,全球電動車的銷售量占比有望於2030年前超越燃油 車,就汽車的汰換周期推算,明年開始電動車的銷量有機會再提高, 進入更大規模的電動車購買潮。
中信投信認為,電動車的普及也應該是需要包含使用的能源對環境 友善,才是真正的減碳。看準台灣的綠能商機以及電動車趨勢,因此 推出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結合電動車、半導體與綠能三大關鍵產 業。追蹤指數為特選臺灣綠能及電動車指數,掌握了台股的雙金(G OLD)機會:包含綠能轉型後的兆元商機、即將迎接商轉黃金期以及 綠能發展供應鏈完整。
在電動車的部分,則看準台廠在全球供應鏈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電 子代工龍頭也加入供應鏈以及MIH國家隊成軍等利多。觀察追蹤指數 過去的表現,截至8月31日,年化報酬率為20.3%,近三年報酬率高 達86.7%。
【台北訊】全球對零碳排的關注日益升温,過去以製造業為主的台灣企業在減碳表現上並不突出,但隨著蘋果、台積電等國際大廠宣布2030年供應鏈碳中和,台灣企業的減碳需求將迎來新一波高潮。中信投信看準這波趨勢,將於16日推出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幫助投資者精準捕捉綠色金礦的商機。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士琳表示,台灣在綠能發電領域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近期,太陽能產業因為兩項利多因素而受到市場關注。一方面,台系太陽能廠在國際市場上與中國廠商競爭多年,近期因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決議和美國的去中化政策,台系太陽能廠迎來轉單機會。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對陸地太陽能廠的大力補貼,導致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美國政府從2018年起實施關稅和限額措施,對中國廠商造成重擊。 張士琳還提到,電動車台股供應鏈也將成為台灣企業的「護國神山」。由於歐美多國已經明確訂立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並提供電動車補貼,使得電動車價格比燃油車更具吸引力。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將超過燃油車,而傳統燃油車可能因零件取得困難而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二手市場價格也將下滑。 台灣企業在電動車供應鏈上的發展也值得期待。自從鴻海提倡的MIH聯盟成立以來,已經吸引1821家成員加入,遍及53個國家和地區,目標客戶包括傳統汽車廠和科技大廠,未來甚至有望與Apple Car合作,將台灣供應鏈快速打入國際市場。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是季配息型ETF,追蹤特選臺灣綠能及電動車指數,主要布局三大產業:綠能、電動車和半導體。根據台灣指數公司的數據,近3年該指數的報酬率高達86.7%。(記者賴俊明報導)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士琳指出,以台灣目前的綠能發電量仍有大幅成長空間,近期太陽能廠更擁有兩項利多支撐。台系太陽能廠與中國廠商多年為國際市場的主要對手,但近期受惠世貿組織決議及美方去中化態度,台系太陽能廠喜迎轉單效應。首先,中國政府大力補貼陸廠,以極低成本搶占國際市占率,不僅削弱台廠競爭力,也引發美國太陽能廠抗議,導致美國於2018年起實施關稅及限額制度,重挫中國廠商銳氣。
張士琳指出, 電動車台股供應鏈則有望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歐美不少政治實體已明訂禁售燃油車時程,且展開對電動車補助,使補貼後的電動車價格比燃油車低。再者,全球電動車的銷售量占比有望在2030年前超越燃油車,預期2030年後傳統燃油車可能因為零件取得困難減低消費者購買意願,且二手市場價格也將因此下跌。
台廠自從鴻海提倡的MIH聯盟成立後,有望解決傳統汽車的三大痛點:開發成本高、開發期長、資源不足,目前已吸引高達1821成員加入,廣及53個國家、地區,目標客戶橫跨老牌車廠與科技大廠,未來甚至有望與Apple Car合作,未來可快速將台廠供應鏈打入國際電動車廠。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為季配息,追蹤指數為特選臺灣綠能及電動車指數,布局著重三大產業:綠能、電動車、半導體。根據台灣指數公司資料,回溯指數歷史表現,近3年報酬率高達86.7% 。(賴俊明)
近日,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各國紛紛提出淨零排放目標,企業們也紛紛響應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承諾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推動全球走向零碳經濟。台灣證交所宣布,將於9月16日推出一檔全新的ETF——<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這將是台灣市場上第124檔上市ETF。 這款ETF將追蹤台灣指數公司編製的特選台灣綠能及電動車指數,該指數的成分股由50檔上市櫃股票組成,主要聚焦於綠能電動車、半導體等三大產業。這些股票的產業分類參考了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工研院新興能源產業年鑑、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等資料。值得注意的是,入選的股票必須通過流動性檢驗,並符合最近12季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總和大於零、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三分之二的條件。 中信投信進一步表示,該指數超過八成的成分權重來自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20%的企業。過去兩年的含息年度報酬率皆超過30%,今年以來的含息報酬率也接近兩成。 中信投信分析,綠能及電動車產業是政府大力推動的方向,未來隨著零碳經濟的興起,電動車將更加普及,這將有助於台灣相關供應鏈獲利提升。此外,由於國內外企業擴大採用再生能源,綠能需求也將持續攀升,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投資機遇。
證交所表示,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追蹤由台灣指數公司所編製 的特選台灣綠能及電動車指數,成分股為50檔上市櫃股票,主要鎖定 綠能電動車、半導體三大產業,相關股票的產業分類是參考財團法人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工研院新興能源產業年鑑、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 等資料。同時,入選的股票須通過流動性檢驗,且符合最近12季股東 權益報酬率(ROE)總和大於零、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三分之二的條 件。
中信投信補充,目前該指數超過八成的成分權重,是來自公司治理 評鑑排名前20%的企業,而根據指數公司回溯其過去兩年的含息年度 報酬率皆有30%以上,今年以來含息報酬率也接近兩成。
中信投信並分析,綠能及電動車都是政府鼓勵發展的方向,未來隨 著零碳經濟興起,電動車將更加普及,有助台灣相關供應鏈獲利提升 ,同時由於國內外企業擴大採用再生能源,綠能需求也將持續攀升。
台灣證券市場近期又有一個亮點!你知道嗎?台股的上市ETF(不含槓桿反向)已經有26檔,整體資產規模超過4,200億元,這個數字可是佔了整體上市ETF的一半以上哦!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近期剛掛牌的中信小資高價30 ETF(00894)了。 雖然8月份台股受到電子產業的影響,震盪走跌約千點,但隨著外資在下旬轉賣為買,指數逐漸穩定回彈。這時候,那些營運表現突出的高價股就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而中信小資高價30 ETF正正是這樣一個新選擇。 這個ETF是專注於高價股和熱門零股的,它會從上市櫃公司中挑選出30檔股票,主要標的股價要高於200元,近三個月零股交易額要排在前50%,而且還要滿足稅後純益大於零、ROE或股利持續成長的條件。另外,它還會把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0%的公司列入篩選範圍,這個評鑑可是全面涵蓋了維護股東權益、董事會結構、資訊透明度、企業責任等多個方面,每年4月底才會公布結果。 中信投信說明,這個ETF的指數採用半年度調整,每年5月和11月會進行調整,因為它認為高價股通常不會在短期內快速汰換,所以需要完整參與成分股的波段漲跌幅。而這個指數設有單一個股權重上限20%,特殊情況下可以放寬到30%,前五大成分股權重合計不得超過60%。 對於小資族來說,這個ETF和零股都是很好的參與高價股行情的管道。雖然零股成交量有明顯增長,但也要注意交易手續費可能有最低門檻。而透過ETF持有一籌子股票,不僅可以分散個股波動風險,而且賣出時的證交稅僅0.1%,比起股票的0.3%來說,可是省了不少呢! 所以,如果你對這些高價股有興趣,但又不想直接購買個股,不妨仔細閱讀ETF的公開說明書,了解其商品特性、風險和費用,再考慮進場吧!
台股8月受制電子產業雜音頻傳,先是震盪走跌約千點,隨外資於下旬轉賣為買,指數逐漸反彈回穩,營運表現突出的高價股更率先表態,中信小資高價30 ETF正是參與高價股行情的新選擇。
中信小資高價30 ETF是聚焦高價股及熱門零股標的的ETF,從上市櫃公司中篩選30檔股票,主要鎖定股價高於200元、近三個月零股交易額排名前50%、稅後純益大於零且ROE或股利持續成長個股。
此外,並將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0%列為篩選條件,而該評鑑全面涵蓋維護股東權益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落實企業責任等構面,通常於每年4月底公布評鑑結果。
中信投信補充,由於高價股往往也是各產業領頭羊,考量此類趨勢型股票通常不會於短期內快速汰換,且為完整參與成分股波段漲跌幅表現,指數採半年度調整,調整月份落在每年5月、11月。
該指數原則上設有單一個股權重上限20%(特殊情況則放寬至30%),且前五大成分股權重合計不得超過60%。
中信投信指出,對於小資族來說,零股及ETF都提供方便參與高價股行情的管道,其中,盤中零股實施後,每月零股成交量增為去年同期的三到七倍,但需注意交易手續費可能有最低門檻。
證交所表示,透過ETF持有一籃子股票,不僅利於分散個股波動風險,且賣出時的證交稅僅0.1%,相較股票的0.3%為低,有興趣的投資人可詳閱ETF公開說明書,了解商品特性、風險及費用再進場。
台股ETF目前是台股基金規模最大且成長最快的類型,若加上主動基金、ETF連結基金和指數型基金,全體台股基金規模已達8,635億元,直逼9,000億元大關。
今年台股量增價漲,強勢的表現和良好的配息,吸引資金踴躍追捧,台股ETF人氣和規模雨露均霑外,國人偏好下跌買進,更常在修正階段有人氣加快成長帶動規模的趨勢。
今年4∼5月,台股一度急挫,台股ETF受益人突破160萬人後,規模正式站穩4,000億元;而這波7∼8月修正,台股ETF人氣衝破190萬大關,規模也叩關「新的千億關口」、來到5,000億元。8月底時,規模已數度出現「五字頭」;上周五結算出6日的規模,再來到5,005億元。
法人觀察,8月下跌波段,高股息產品成長最快,如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ETF規模增加最多,但近期反彈由權值股領軍,大型股ETF跑更快,主要是淨值上漲推升,例如元大台灣50、國泰台灣5G+、富邦台50表現都有提升,國人投資亦逐步轉進。
十大台股ETF來看,多達九檔規模都超過百億元,其中仍以元大投信包辦前三並有五檔進榜,不過國泰投信的5G、高股息產品急起直追,旗下台股ETF成長到756億元,富邦投信的富邦台50、富邦公司治理也雙破百億元,還有今年才進軍的中信投信,靠中信關鍵半導體一檔,在前十拿下一席。
合計元大投信台股ETF超過3,615億元,市占率72%,其次為國泰投信15%,富邦投信9%,原先這三家合計達99%,在中信投信搶到百億規模、市占提升到2%後,前三大略降至96%。
受益人分布則更為分散,元大投信台股ETF計有92萬名投資人,市占47%,國泰投信56萬人,比率近三成,富邦投信26萬人、占比13%,中信投信11萬人,則有5.7%。
上月台股由於電子業市場雜訊頻傳,大盤先是震盪走跌約千點,不 過自8月下旬後外資轉賣為買,指數逐漸反彈回穩,台股ETF規模也同 步攀升。
中信小資高價30是聚焦高價股及熱門零股標的之ETF,8月13日上市 掛牌交易後受到市場關注,3日股價收15.18元小漲0.93%。
證交所表示,中信小資高價30 ETF追蹤的指數成分股,從上市櫃公 司中篩選30檔股票,除鎖定股價高於200元、近三個月零股交易額排 名前50%、稅後純益大於零且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或股利持續成 長之外,也將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0%列為篩選條件。
該評鑑全面涵蓋「維護股東權益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會 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落實企業責任」等構面,通 常於每年4月底公布評鑑結果。
中信投信補充,由於高價股往往也是各產業領頭羊,考量此類趨勢 型股票通常不會於短期內快速汰換,且為完整參與成分股波段漲跌幅 表現,故指數採半年度調整,調整月份落在每年5月、11月。
此外,該指數原則上設有單一個股權重上限20%(特殊情況則放寬 至30%),且前五大成分股權重合計不得超過60%。
對於小資族而言,零股和ETF都提供了方便參與高價股行情的管道 。盤中零股實施後,每月零股成交量增為去年同期的三∼七倍,不過 ,要注意交易手續費可能有最低門檻。
證交所表示,透過ETF持有一籃子股票,不僅利於分散個股波動風 險,且賣出時的證交稅僅0.1%,比股票0.3%來的低,有興趣的投資 人可詳閱ETF公開說明書,瞭解商品特性、風險及費用再進場。
因疫情因素,證交所第三季KY股財務業務說明會仍採線上,證交所 表示,各公司財務業務相關資料均會提前上網,請投資人可自行上網 查詢,7日登場共二場,首先為永冠-KY今年前七月營收年增26.28% ,上半年每股盈餘(EPS)為2.41元,再來是全宇生技-KY,前七月營 收成長亮眼,年增率達48.31%,EPS為1.08元。
8日有永新-KY、志強-KY及永固-KY等三家舉行,上半年EPS各為2. 2元、3.57元及1.5元;再來10日壓軸的是茂林-KY、波力-KY、力達- KY等,上半年EPS分別為4.55元、0.35元及1.02元。
臺灣指數公司表示,富時羅素公布有關臺灣50指數、臺灣中型100 指數、臺灣資訊科技指數、臺灣發達指數及臺灣高股息指數審核結果 。相關成分股納入及刪除變動將自9月17日(周五)盤後生效。
富時羅素依據8月23日資料審核結果如下:
一、臺灣50指數:成分股納入富邦媒,成分股刪除亞泥。
二、臺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納入亞泥、燁輝、新唐、同欣電; 成分股刪除富邦媒、川湖、神達、聯合再生。
三、臺灣資訊科技指數:成分股納入新唐、同欣電;成分股刪除神 達。
四、臺灣發達指數:成分股納入燁輝;成分股刪除川湖、聯合再生 。
【台灣新聞】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綠色能源趨勢,台灣的金融市場也逐步朝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邁進。中信投信近日推出了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這是一項結合再生能源和電動車雙重商機的創新產品,讓投資者能夠一舉兩得,把握淨零碳排的未來商機。以下為詳細報導: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最新報告,全球能源產業預計在2050年實現零排放。為了迎頭趕上這一趨勢,中信投信推出的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正是為了讓投資者能夠在這一過程中獲益。該ETF的經理人張士琳表示,台灣在綠能發電領域,尤其是離岸風電,已經取得顯著的進展。由於台灣的地形適合發展離岸風電,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這一領域未來的發展潛力無限。
張士琳強調,台灣離岸風電的發展,不僅能帶動民間投資,還能吸引大量國外資金。根據能源局的預估,到2025年,離岸風電將帶動1.8兆元的民間投資,並吸引4.2兆元的國外投資,這對台灣的供應鏈產業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除了離岸風電,電動車也是該ETF的重要投資對象。張士琳認為,台灣在電動車供應鏈方面具有優勢,特別是在電控系統和電機系統方面。隨著全球汽車產業的轉型,台灣的電子零組件製造商將有機會切入這一市場,並獲得豐厚的利潤。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將追蹤特選臺灣綠能及電動車指數,這一指數近年來的表現相當亮眼。根據台灣指數公司的數據,隨著全球對淨零碳排的關注度提高,這一指數的報酬率也隨之上升,2019年和2020年的年化報酬率均超過30%,今年以來的報酬率也達到了18.8%。
總之,中信投信推出的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不僅反映了台灣在綠能和電動車領域的發展潛力,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把握未來商機的優良選擇。
中信綠能以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士琳指出,在非核家園的願景之 下,近年台灣綠能發電占比取得顯著成長,其中猶以離岸風電的未來 最值得期待。台灣由於具備適合發展離岸風電地形,吸引數千億國際 資金到位,且政府政策鼓勵供應鏈國產化,國內外開發商須於2021、 2023、2024年落實不同的國產化項目,若無達標將處以重罰,並將電 力收購改以較低價費率收取。
台灣離岸風電在先天地理優勢、後天政策加持下,有望發展成為亞 洲風能先驅。根據能源局預估,至2025年可帶動1.8兆元民間投資, 且預計吸引4.2兆國外投資離岸風電金額,相關供應鏈獲利有望吃下 大補丸。
就電動車而言,張士琳表示,台灣電子供應鏈於全球電動車競賽中 有望扮演吃重地位。全球由傳統燃油車轉向電動車的過程,後者對電 子應用比率大幅提升,使過去全球汽車產業零組件由美歐日等傳統車 廠獨占的地位鬆動,對於以電子零組件的製造立足世界的台灣來說, 電動車的崛起相當於為台廠開闢創新獲利路徑。
電動車最重要的三項電子模組為電控系統(自駕晶片、影像感測器 等)及電機系統(驅動馬達、電壓轉換系統等),台灣就掌握了其中 兩項;且隨著在全球供應鏈去中化及台美戰略聯盟關係升級下,汽車 相關產業可能向外尋求製造地,以分散零部件生產風險,間接加速汽 車產業供應鏈轉型,有利台廠趁隙切入;根據經濟部工業局調查,2 020年台灣汽車電子年產值已達2,700億元,隨電動車熱浪席捲全球, 預估至2025年產值將超過3,100億元。
中信綠能以及電動車ETF為季配息,追蹤指數為特選臺灣綠能及電 動車指數,布局著重在三大產業:綠能、電動車、半導體。根據台灣 指數公司的資料,回溯指數歷史表現,可發現隨著全球政府越來越關 切淨零碳排議題,近年指數報酬率氣勢格外高張,2019年、2020年年 化報酬率皆交出30%以上的佳績,統計今年以來至7月底,報酬率也 有18.8%的亮眼表現。
法盛智慧安保基金投資團隊10年來已深入掌握了安全相關領域投資的廣泛知識,自2018年加入法盛集團以來,投資團隊致力於結合成長與抗跌,提供與「安全」相關的獨特投資機會給不同客戶,如財富管理經理、家族辦公室和私人投資者等。
法盛智慧安保基金投資團隊表示,隨疫情流感化,遠距工作加速資安商機發展。疫情爆發前,原本是數千名員工在同一場所辦公,後來分散成1,000個不同場所,網路弱點隨之變多;根據法盛智慧安保基金投資團隊研究,企業資料夾平均僅5%獲妥善保護。隨實體界線消失,中央認證安全存取也消失,每一位來自不同存取點的網路使用者都有被一一認證的必要,這就是零信任的概念;因此,能夠提供解決方案的公司,格外具備投資價值。
法盛智慧安保基金投資團隊指出,去年數位支付首次超越現金,因疫情使人們較不願使用硬幣現鈔付款,數位支付蔚為流行,且數位支付在亞洲更為重要,電子錢包占店內支付的四成;商家、顧客付款的金流處理都使安保需求大增。
實體世界中安保相關的事件也是無時無刻存在,從離家鎖門,到搭車、開車通勤上班,乃至踏入工作場所、登入電腦、吃頓午餐、刷信用卡付帳、訂閱線上服務或使用社交媒體,所有事情都有安全疑慮。
目前法盛團隊密切關注的全球智慧安全保護價值鏈約250家企業來說,其營收規模估計高達6,000億美元,相關商機正以年增率11%速度成長,需求深入生活各層面,投資機會多元,具抗跌力,且由於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無論個人、企業,甚至政府,都不會輕易刪減相關預算,使這樣的主題型投資具長期成長潛力。
台灣股市再添新兵!中信投信昨(26)日高調宣布,將募集全新ETF——「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這不僅是首檔專注於台股的電動車ETF,更是台灣市場首個綠能、電能動半導體三合一的ETF。這一創舉象徵著台灣市場對綠色能源與電動車產業的熱情與期待。 總經理張裕澤指出,隨著全球環保趨勢的強化,越來越多國際企業開始實施減碳措施,這對台灣產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政府積極推動綠能政策,預計將帶來再生能源、電動車等新興產業的投資機會。 主管李俊毅進一步分析,蘋果概念股等台灣廠商的供應鏈將全面加入搶購綠電的行列,這將使綠電成為剛性需求,進而推動再生能源需求攀升。未來,隨著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台灣產業有望進行轉型,從「毛三到四」的狀態中脫穎而出。 這款ETF採季配息,最後一次評估配息時間為11月,12月派息、明年1月入帳。其追蹤指數為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綠能及電動車指數,投資重點聚焦於綠能、電動車、半導體三大產業。其中,綠能占比29%,電動車和半導體各佔25%,綠能與電動車合計佔21%。 成分股的選擇則以流動性、財務品質、公司治理評鑑為基準,篩選高綠金含量企業,並每半年進行一次調整。根據台灣指數公司資料,該指數2017年5月至2021年7月底的年化報酬率高達20.3%。成分股中,台積電以11.1%的占比領先,其次是鴻海(8.6%)、台達電(5.3%),南亞和中鋼各佔4.5%左右。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的發行價定為15元,自9月1日起開始募集。這款ETF的推出,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也展現了台灣市場對綠色能源與電動車產業的熱情與信心。
全球氣候變遷的問題日益嚴重,減碳成為全球趨勢,台灣股市也不例外。近期,中信投信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ETF基金,專注於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產業,這個新產品將於9月1日至3日開始募集,預計將成為台灣市場上第一個同時關注這兩大產業的基金。 隨著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全球各國政府都在積極推動減碳政策,台灣股市的太陽能、風電、電動車等產業因此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中信投信的專家指出,近年來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這讓全球政府都認識到緩減氣候變遷的重要性,無不卯足全力推動「零碳經濟」。 台股近期震盪不斷,但中信投信的國內投資科主管李俊毅認為,這只是短期的波動,長期來看,台股的未來充滿了希望。他指出,由於2022年企業獲利預估仍有5至10%的成長率,尤其是綠能和電動車這樣的長線趨勢產業,即使短期內出現回檔,也是一個很好的買點。 李俊毅還提到,低碳的國際趨勢不僅影響政府施政,也在國際企業的推動下成為了「剛需」。以RE100為例,這是一個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織,其成員承諾在特定年限內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蘋果公司就是其中一員,它已經宣佈到2030年要求供應商「100%當地採購」綠電。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的經理人張士琳則表示,再生能源的發電佔比正以跳躍式成長,預計從2020年到2025年,太陽能發電將成長三倍,離岸風電將成長11倍。而RE100企業的綠電採購逾半為風電,離岸風電更因為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受益匪淺。 中信投信推出的這款ETF基金,將會追蹤臺灣指數公司特選的臺灣上市上櫃綠能及電動車指數,並著重投資於綠能、電動車和半導體三大產業。該基金採取半年調整的投資策略,並以流動性、財務品質和公司治理評鑑為選股依據。根據台灣指數公司的資料,這個指數的年化報酬率高達20.3%,顯示了其投資潛力。
台股近日震盪加劇,中信投信國內投資科主管李俊毅26日表示,台股會「先蹲後跳」。目前主要反應聯準會年底縮表、Delta病毒帶動疫情新發展等因素,短線會震盪,但由於2022年企業獲利預估仍有5至10%的成長率,尤其像是綠能、電動車產業等具長線趨勢的產業,回檔反是買點。
李俊毅表示,低碳的國際趨勢不僅影響政府施政,也在國際企業的推動下轉為「剛需」。RE100為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識,加入RE100的企業承諾於特定年限內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例如成員之一的蘋果即喊出2030年要求供應商「100%當地採購」綠電。
RE100的亞洲會員數急速增加,甚至逾四成的新增會員都是亞洲企業,台積電、台達電等都在近年加入;蘋概股及上述台廠供應鏈未來全得加入搶購綠電的行列,促使綠電成為剛需,刺激再生能源需求攀升。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士琳指出,近年再生能源的發電佔比呈跳躍式成長,預估從2020年到2025年,太陽能發電將成長三倍、離岸風電則將成長11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RE100企業的綠電採購逾半為風電,離岸風電更受益政府明確支持「台灣製造」,基礎設施及法規配套亦相對亞洲各國完善,有機會乘風而起,作為亞洲離岸風電發展先驅。
中信投信指出,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為季配息,追蹤指數為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綠能及電動車指數,布局著重三大產業:綠能、電動車、半導體,並以流動性、財務品質(近12季ROE總和大於零)、公司治理評鑑篩選高綠金含量企業,採半年調整。根據台灣指數公司資料,統計2017年5月至2021年7月底,指數年化報酬率高達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