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張浴澤表示,通常股市會隨人均GDP踏入新里程碑。由越南發展的 腳步來看,可對比10∼15年前大陸改革後的時期,或35年前的台灣, 無論基礎建設、觀光、外貿開放均在起飛,股市也在此時開始走向上 升的格局,未來十年可說是越南的黃金十年。
張浴澤指出,中信金控全球14個國家有逾260個據點,其中東南亞 就有47處,且參股泰國LH集團,創下台灣銀行投資泰國銀行首例,2 019年中信金東南亞事業營收占銀行約7%,獲利占銀行約6%,預估 到2021年,東南亞事業營收成長可達19%、放款成長達19%、存款成 長達24%。
張浴澤特別看好越南的發展,認為越南將躍升為下一個中產階級潛 力國家,因為越南目前是亞洲經濟增長最快、最穩定的領先國家之一 。
【台灣金融新聞】近期美國聯準會(Fed)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於0~0.25%區間,並暗示可能採取更多刺激措施以支撐美國經濟。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投信法人指出,市場已經進入「低利率、高波動」的新常態,資產配置需向「高息、低波動」方向轉移。他們建議廣泛採用「三重債」策略,以提升資金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這種策略包括:首先,以公債、機構債為基礎,達到資本保護的目的;其次,以投資級債攻守兼備;最後,以高收益債增強收穫。這樣的配置可以讓投資者在多空市場中達到和諧的效果,例如採用雙H策略,將30%資金投資於高收益債,70%投資於高評等債種,如美國公債、機構債和投資級企業債,力求在報酬與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隨著全球疫情的持續與二度傳染的風險,市場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提醒,市場震盪走勢可能持續,但根據聯準會購債軌跡,投資等級債最受寵,建議投資人分批佈局。 張勝原還指出,自從聯準會6月中宣布購買個別公司債以來,購債金額已經超過一半用於購買個別公司債,其中投資等級債佔據前15大持債中的全部,並且在購債前三大中,電信債就占了兩檔。 群益投信則強調,在全球疫情警報未除、中美貿易議題懸而未決、美國總統大選將至的不確定性環境下,投資人應該重視資產品質和波動度,金融次順位債因其信用評等、收益水準和抗震能力優勢,可作為固定收益部位的參考。
投信法人分析,在低利、高波動之下,不如布建美國「三重債」防護網:第一重,以公債、機構債打底,達資本保護的效果,第二重,以投資級債攻守兼備,第三重,以高收益債強化收益。
法人指出,因為各類券種的相關係數有所不同,比起押寶單一券種,「三重債」更能夠在多空市場,達到和諧的效果,例如採取雙H策略,也就是30%在高收益債(HighYield),另外70%在高評等(HighGrade)債種,如美國公債、機構債、投資級企業債,力求在報酬與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全球疫情與二度傳染問題仍待觀察,連帶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的步調、企業獲利與未來展望;此外,企業獲利是否谷底復甦、加上川普可能藉美中衝突拉抬美國總統選情等,恐隨時干擾市場,高品質的美國收益是此刻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收益。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雖然資金行情淹腳目,但二次疫情升溫、經濟復甦力道受疫情拖累、中美局勢緊張等風險事件頻傳,加上市場位於高檔,未來市場回檔機率不可小覷,市場震盪走勢可能持續,但根據聯準會購債軌跡,投資等級債最受寵,建議投資人不妨分批佈局。
張勝原指出,自從聯準會6月中宣布購買個別公司債後,聯準會買盤呈現「逐漸偏重購買個別公司債,尤其獨鍾投資等級債」,甚至於6月29日時,聯準會於次級市場購債金額已經超過一半用於購買個別公司債。而若進一步推敲聯準會個別公司債的「前15大持債」,統計至7月10日為止,購債前15大全數為投資等級債,且購債前三大中,電信債就占了兩檔。
投信法人強調,後續若疫情受控、經濟回歸正軌,公債利率可能回彈,但在寬貨幣刺激政策下,空間不大,估將是區間震盪的態勢;待疫情回穩之後,全球資金將持續追逐收益,看好信用債,包括投資級債、高收益債等。
群益投信強調,在全球疫情警報未除、中美貿易議題懸而未決、美國總統大選將至等不確定性擺在眼前之下,收益來源固然重要,但資產品質和波動度也須同步重視,其中,金融次順位債具有信用評等、收益水準、抗震能力三大優勢,也可作為固定收益部位的參考。
這次活動邀集的部會首長,可謂一次將有關台商前進東協的政府相關部門集聚一堂,也可以讓有意南向投資的台商朋友們,清楚了解政府「新南向政策」的方向與做法。
而與會的演講的貴賓,則包括中鋼董事長翁朝棟、第一銀行總經理鄭美玲、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中信投信總經理張浴澤、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星展銀行(台灣)企業暨機構銀行處執行董事吳銘勝、永豐銀行資深副總經理王啟志、輸出入銀行副總經理戴乾振及輸出保險部經理王廷傑等人,這些機構與企業,對東協布局甚深,相信都有極為豐富深入的內容與精闢的見解,提供與會來賓對前進東協決策的參考。
與此同時,此次會議並邀請在台的東協代表與會,包括新加坡駐台北商務辦事處代表葉偉傑、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首席代表何瑞萍、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投資部主任SyakellaZakaria、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貿易部主任ArifSulistyo、駐台汶萊貿易旅遊代表處經理MohamadAjiNurulAzmiBinBujang等人都將出席與會。
擁有豐富資源和龐大市場的東南亞,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地區;今年來,面對不斷擴散的肺炎疫情、高潮迭起的貿易戰等兩大因素夾擊下的台資企業,對外投資的風險意識也明顯提升。於勢於時,東協十國乃至廣義的南向國度,儼然成為當前台資企業經略全球、擘劃商貿版圖的首選之地。
台灣跟新南向國家的往來,長期來看,呈現穩定升溫的趨勢。2019年雙邊貿易總額超過1,100億美元,新南向國家來台投資年成長超過一成,新南向地區前一千大台商的總營收逼近3.6兆元,獲利突破千億元大關。
對於外向經濟嗅覺敏銳的台灣廠商,正在伺機開發這塊潛力與實力兼具的新興市場。
尤其疫情干擾之下,新擴建的廠房、金融機構據點的申設,乃至可能釋放出新的投資與併購機會,都可以找到台商抓住機會、搶快布局的足跡。
做為台灣最重要的財經專業媒體,《工商時報》長期關注經濟發展,於關鍵的時刻,協助企業掌握每一次發展的新契機,並在發行「大陸台商1000大」15年的基礎上,再度與中華徵信所合作,針對經營南向市場、營收排名一千大的台商企業進行調查,這項深入廣泛的一次跨國廠商經營研究成果,將於8月12日舉行的【壯闊東協台商雄起】論壇上發布。
同步出刊《2020東協台商一千大》專刊,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迎接下一個台商企業壯盛世紀的到來。
線上搶先閱讀《2020東協台商一千大》專刊,掃QRCode或輸入網址:https://ctee.com.tw/topic/2020asean
【金融新聞】 近期美國疫情再起,全球病例數居高不下,市場風向轉向保守。中信投信分析,美國聯準會(FED)放話穩定經濟,預計購債金額將穩定支撐債市。特別是,投資等級債和特定產業債,如電信業債,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指出,美國新冠確診病例數突破400萬人,部分地區封城,經濟基本面可能再受影響。新一輪財政刺激政策可能延後,股市資金活水面臨不確定性,市場風向轉向債市。 根據Refinitiv Lipper研究,投資等級債連續16周淨流入,累計流入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過去一周增加79億美元,創單周淨流入第五高。張勝原表示,這反映了市場風險趨避,同時看準聯準會購債力道集中於投資等級債。 自從聯準會6月中宣布購買個別公司債以來,購債金額逐漸偏重於投資等級債,尤其集中於電信業債。截至7月10日,聯準會購債前15大全數為投資等級債,其中電信債佔兩檔。美國電信公司AT&T和威訊電信(Verizon)分別為聯準會持有個別公司債的第一名和第三名,與中信全球電信債ETF(0 0863B)所持有第一及第三大成分債相同。
中信投信認為,美國聯準會上周再度放話,將動用一切工具穩定經 濟,研判購債金額仍將穩定支撐債市,而從目前聯準會購債方向來看 ,不僅集中於購買投資等級債,特定產業例如電信業債,也已成為市 場關注焦點。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截至7月底,美國新冠 確診病例數已突破400萬人,部分地區再度封城,經濟基本面恐再受 挫,加上新一輪財政刺激可能延遲出爐,股市的資金活水面臨不確定 性,目前市場風向悄悄由股市轉向債市。
張勝原分析指出,根據Refinitiv Lipper研究,投資等級債連續1 6周淨流入,累計流入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而且整體資金流向越來 越猛烈,過去一周就增加79億美元,成為有紀錄以來單周淨流入第五 高。張勝原認為,資金流向透露出的訊息,一方面代表市場風險趨避 ,另方面可能是市場看準聯準會購債力道集中於投資等級債,若市場 不幸面臨風雨飄搖,這些投資等級債的發行人還有聯準會當靠山。
自從聯準會6月中宣布購買個別公司債後,聯準會買盤呈現「逐漸 偏重購買個別公司債,尤其集中於投資等級債」,甚至於6月29日時 ,聯準會購債金額已經超過一半用於購買個別公司債。若進一步觀察 聯準會持債情形,截至7月10日為止,購債前15大全數為投資等級債 ,且購債前三大債券中,電信債就占了二檔,顯示在眾多投資等級債 中,聯準會似乎更偏好電信債。
聯準會目前持有個別公司債第一名為美國電信公司AT & T、第三 名為美國電信公司威訊電信(Verizon),與中信全球電信債ETF(0 0863B)所持有第一及第三大成分債相同。
【金融新聞】 哇靠,這疫情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全球金融市場也是亂成一團,大家的心裡都挺緊張的。中信投信這邊就說,市場可能會繼續這樣震盪,不過他們還是建議大家要穩住,分批慢慢投資。 中信投信的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說,雖然現在資金行情看起來不太對勁,但這個時候正是要小心,因為疫情還在,經濟復甦也還沒到位,美中關係還是挺緊張的,市場這麼高,回檔的機會可大可小啊。 張主管還提到,最近看起來,全球資金都湊熱鬧投資等級債,這種債吸引的資金比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股票還多。這也代表市場心態變保守了,大家都在找那個穩定的投資品。而聯準會這邊也是不斷地購買個別公司債,尤其是投資等級債,這對市場信心還是有一點幫助的。 第一金美國100大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許書豪也建議,現在這個時候,股票價格這麼高,投資人可以考慮把一部分資金轉向美國投資等級債,這樣可以降低整體資產組合的波動度。美國投資等級債的殖利率還不錯,有2%左右,比全球投資等級債還要高,而且和公債比起來,波動度差不多,這對那些想要穩定收穫的投資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群益全球策略收益基金經理人徐建華也說,現在這個時候,高品質的投資級債券會是受惠最大的資產類別,特別是金融業,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資本強度,再加上央行政策的支持,更能抵禦經濟減緩的衝擊。 所以啊,大家不要急,現在這個時候適度配置金融次順位債券,那個殖利率還不錯,可以幫助你們的投資組合增加收益抗震能力。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雖然資金行情淹腳目,但二次疫情升溫、經濟復甦力道受疫情拖累、美中局勢緊張等風險事件頻傳,加上市場位於高檔,未來市場回檔機率不可小覷。
張勝原指出,觀察近期全球資金流向,投資級債吸引資金淨流入幅度遠勝高收益債、新興股票型。投資等級債穩居吸金王,可見市場心態轉趨保守,資產配置需求上升,另一方面顯示聯準會買盤撐腰,對市場信心具有加持作用。
聯準會6月中宣布購買個別公司債後,聯準會買盤呈現「逐漸偏重購買個別公司債,尤其獨鍾投資等級債」,甚至於6月29日時,聯準會於次級市場購債金額已經超過一半用於購買個別公司債。而若進一步推敲聯準會個別公司債的「前15大持債」,統計至7月10日為止,購債前15大全數為投資等級債,且購債前三大中,電信債就佔了兩檔。
第一金美國100大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許書豪表示,資金動能強勁,而股票價格又偏高下,投資人不妨將部分資金轉向美國投資級債,以降低整體資產組合的波動度。目前美國投資級債的殖利率約2%,優於全球投資級債的1.5%;而相較於美國與全球公債殖利率僅0.4%左右,美國投資級債為其五倍,彼此違約率、波動度又差距不大,適合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人。
群益全球策略收益基金經理人徐建華表示,隨著全球央行致力於改善流動性問題、擴大資產收購範圍,高品質的投資級債券可望成為最為受惠的資產類別,其中金融業在資本強度充足以及央行政策相挺下,較能抵禦景氣減緩帶來的衝擊。
金融次順位債券大多是由大品牌的金融機構發行,信用評等多為投資等級,然殖利率水準明顯高於主要投資等級債,是投資等級債中的收益王,適度配置有助強化投資組合收益抗震能力。
【台灣金融新聞】 近來全球金融市場多空訊息交錯,市場風向逐漸偏向保守。中信投信分析,雖然市場震盪走勢可能持續,但根據聯準會(Fed)的購債軌跡,投資等級債將是未來的投資焦點。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提醒投資人,在這波市場波動中,不妨分批布局投資等級債。 張勝原表示,近期市場行情波動不斷,二次疫情升溫、經濟復甦受疫情影響、美中局勢緊張等風險事件頻傳,未來市場回檔機率不容忽視。根據近一個月的全球資金流向,投資等級債吸引了近140億美元的淨流入,遠超過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等其他類型債券。 張勝原強調,市場心態轉趨保守,資產配置需求上升,這與Fed的買盤撐腰不無關係。Fed在6月中宣布購買個別公司債,其中投資等級債成為購買主力。至7月10日,Fed前15大持債全數為投資等級債,其中電信債就佔兩檔。 具體來看,Fed目前持有個別公司債第一名為美國電信公司AT&T,這也是中信投信投資級公司債、中信全球電信債的第一大持債。Fed買進第三名的美國電信公司威瑞森電信(Verizon),成為上述兩檔ETF的第三大持債。中信高評級公司債則有四檔成分股受到Fed青睞,買盤已進駐9,000萬美元。 在Fed的銀彈政策推動下,這三檔債券ETF的指數自6月中以來呈現明顯向上趨勢。瀚亞美國優質債券基金研究團隊建議,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投資人可以適度加碼信用評等較高的美元投資等級債,以降低不確定性因素對資產的影響。
台灣ETF市場近期呈現驚人成長,總規模已衝上1.92兆元新高,預計最快一個月內將突破2兆元大關。這波成長主要來自於全球資產的瘋漲,吸引投資人搶進股票型商品及壽險投資的高報酬債券。其中,國泰永續高股息ETF以增加145億元位居增額第一,其次是群益15年EM主權債及剛成立的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不僅如此,投信主管預測,境內基金規模也將隨之成長,挑戰4.4兆元甚至4.5兆元的新高。此外,整體境內基金規模將比境外基金多出高達1兆元。在ETF市場發展方面,大者恆大的趨勢更加明顯,元大投信ETF受益人直逼90萬人,比重達62%,與富邦和國泰合計更達92%,未來市場預期將更加壯大。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資金行情淹腳目,但二次疫情升溫、經濟復甦力道受疫情拖累、美中局勢緊張等風險事件頻傳,未來市場回檔機率不可小覷。近一個月全球資金流向,投資級債吸引近140億美元淨流入,遠勝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等。投資等級債穩居吸金王,可見市場心態轉趨保守,資產配置需求上升,也顯示Fed買盤撐腰,對市場信心具加持作用。
張勝原指出,Fed在6月中宣布購買個別公司債,Fed買盤逐漸偏重購買個別公司債,尤其獨鍾投資等級債,甚至在6月底時,Fed在次級市場購債金額已超過一半用來購買個別公司債。進一步觀察Fed個別公司債前15大持債,統計至7月10日,購債前15大全數為投資等級債,且購債前三大中,電信債就占兩檔。
分析Fed前15大持債發現,Fed與中信投資級公司債(00862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中信全球電信債「所見略同」。Fed目前持有個別公司債第一名為美國電信公司AT&T,該檔公司債也是中信投資級公司債、中信全球電信債的第一大持債;Fed買進第三名的美國電信公司威瑞森電信(Verizon),是上述兩檔ETF的第三大持債。中信高評級公司債則有四檔成分股受到Fed青睞,買盤已進駐9,000萬美元。在Fed銀彈催動下,這三檔債券ETF追蹤的指數自6月中呈現明顯向上趨勢。
瀚亞美國優質債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債券市場今年在資金追捧下持續強勢,3月經歷過大幅修正後,目前美元投資等級債已經收復跌幅,且表現遠優於高收益債券,顯示投資人對金融市場並非完全樂觀,建議可適度加碼信用評等較高的美元投資等級債,來降低不確定性因素對資產所造成的影響。
台灣ETF規模先前從1.7兆元到1.8兆元,只耗時短短一個月,最近從1.8兆元成長到1.9兆元,也只花一個月就站穩,法人因此看好,總規模一個月增千億的趨勢續航下,最快8月底、9月初ETF市場就叩關2兆元大關。
屆時境內基金規模也將再成長,可望挑戰4.4兆元、甚至4.5兆元新高,其中,被動式DTF比重將從6月底的43%,攀高到47%∼48%,直逼五成關。而整體境內基金規模也會比境外基金多出高達1兆元。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ETF總規模前波從1.7兆元增加到1.8兆元,主要靠熱門股票型商品,近期成長到1.9兆元,則轉回壽險投資的債券ETF為主動力,但有投信主管認為,兩波成長都來自同一股誘因,就是全球資產飆漲驅動投資人配置高報酬商品。
以過去一個月增額最大的十檔ETF,新成立的國泰永續高股息以增加145億元排第一,其次群益15年EM主權債增加131億元,第三也是剛成立的元大未來關鍵科技增116億元,其他還有凱基新興債10+、群益10年IG金融債、FH中國5G、FH新興企業債、凱基金融債20+、富邦VIX、富邦A級公司債等,均增逾50億元。
投信主管表示,扣除新募集的股票型商品,前述增加集中在壽險投資、殖利率3%以上的新興債和公司債ETF,這些產品也普遍比公債有更高波動,特別是新興債券跟進新興市場翻揚,法人操作轉向高風險換取高報酬。
由於整體風險意識提高,ETF總規模到今(3)天為止,已連八天站穩1.9兆元並逐步成長到1.92兆元。過去ETF首度破兆元時,是去年4月中,當時不少法人便推測長線規模可達2.4∼2.5兆元;在監理政策趨嚴下,趨勢還是持續。
值得注意是,ETF市場發展已經大者恆大,從1兆元到2兆元,再出現三個「集中」,包括一、政策加速小規模產品淘汰,近一年多ETF的平均規模從58億元,拉高到88億元;二、增加的1兆元,僅最大投信、元大投信就貢獻兩成,次為債券ETF見長的中信投信貢獻18%,第三群益投信有15%。
第三,元大投信ETF受益人直逼90萬人,比重達62%,與受益人前兩大的富邦和國泰合計更達到92%。未來市場更壯大,大投信受惠最深。
歐盟與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即將於明天正式生效,這意味著越南將成為東協第二個與歐盟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這對越南經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契機。中信投信指出,由於防疫工作做得好,越南今年經濟成長亮眼,被瑞銀和世界銀行看好,成為今年經濟新星。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強調,這項耗時8年、經過數十輪談判才達成的協議,讓越南有了直接參與18兆美元歐盟經濟體的機會。未來10年內,兩國99%以上的商品貿易將免除關稅,且從明天起,71%的越南對歐盟出口商品將立刻享受免稅優惠。 張晨瑋認為,這項協議將為越南帶來可觀的關稅節省,加強越歐貿易交流,同時對周邊競爭國家形成壓力,促使更多未與歐盟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加速向越南進軍。世界銀行預測,到2030年,越歐自貿協定將為越南帶來2.4%的經濟成長率,並使出口到歐洲的部分增加12%。 作為台灣新南向政策中的關鍵國家,越南過去10年出口呈現正成長,人口結構年輕,經濟成長率領先,即使今年疫情嚴重,經濟成長率仍可望達2.8%,明年預計也是亞太地區經濟成長率最高的國家。 在全球尋找一個經濟正在崛起,但股市點位卻未超過千點的市场,除了越南似乎找不到第二個。過去投資越南並不容易,對於想要直接投資越股的投資人來說,必須親自前往當地開戶,流程複雜,市場資訊不透明,風險較高。 為了幫助投資人更方便地投資越南市場,中信投信計劃在8月17日募集境內首檔越南基金——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並與當地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Dragon Capital(DC)合作。DC在越南的影響力深厚,曾經參與規劃和建設胡志明交易所,並擁有交易所30%的股份,展現了其在越南的領先地位。(記者 賴俊明報導)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這項協議耗費8年,數十輪談判才敲定,給予越南直接參與歐盟這個18兆美元的經濟體的管道。協議規定未來10年內兩國99%以上商品貿易免除關稅,且明日起,71%越南對歐盟出口貨品將立即免關稅。
張晨瑋指出,這項協議將節省可觀關稅,不僅加速越歐雙方貿易交流,也有利越南和周遭競爭國家「搶生意」,未來沒有和歐盟有自貿協定的國家可能加速前往越南布局。世界銀行預估越歐自貿協定到2030年將可為越南貢獻2.4%的經濟成長率,出口到歐洲部分將增加12%。
越南是台灣新南向國家中唯一一個過去10年出口正成長國家,人口結構相對年輕,經濟成長率最高,即使今年疫情肆虐,經濟成長率依舊上看2.8%,根據世界銀行資料,明年經濟成長率也是亞太國家中最高。
放眼全球要找到經濟正起飛,股市點位卻不到千點的,除越南外幾乎找不到第2個市場。過往投資越南並不容易,投資人若想直接投資越股,必須飛到當地開戶,不僅流程繁瑣,市場資訊相對不透明,投資人容易受傷。
中信投信8月17日將募集境內第1檔越南基金—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聯手當地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Dragon Capital(簡稱DC)合作。DC設立時間比胡志明交易所還早,當初不僅幫助胡志明政府一同規劃、建置胡志明交易所,並獲得交易所三成股分,足見其在越南的元老地位。(賴俊明)
【新聞報導】 哇塞,最近好多國家都在搞去中化政策,結果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反而大受好處!我們台灣的利安資金越南基金就是一個好例子,最近三個月報酬率都快逼近13%了,這個數字讓其他單一國家基金都望塵莫及啊!這也讓即將募集的中信越南機會基金超級火紅。 我們的新光投信說,現在好多國家都在復甦經濟,還放寬了管控措施,全球投資信心回升,股市也反彈了,越南的消費市場也很有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利安資金越南基金的經理人郭福明說,因為疫情,好多原本在中國的廠商可能會把產能移轉到越南,還有中國企業直接投資,這樣不僅分散了產線過度集中的壓力,還因為看好越南的內需動能。 根據輸出入銀行的統計,台商在越南的投資、融資、投資融資等業務是所有新南向國家中最高的,這也反映了中美貿易戰導致的台商外移效應。中國信託投信即將在8月17日開始募集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解釋,輸出入銀行專門幫助台商進行國際市場業務,是判斷台商海外動向的重要指標。 今年前五月,在新南向國家中,台商在越南的各類型融資比重高達四成,遠超過東協其他國家。張晨瑋認為,台商之所以喜歡越南,除了人口紅利,還有產業群聚效應。以前進駐越南的台商以紡織、製鞋業等傳產為主,但現在因中美貿易戰,電子業也轉移陣地到越南,好多電子大廠都宣布要進軍越南了。 從傳產到科技業,越南製造業正在升級,台商紛紛湧入,這就是越南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象徵。雖然疫情還在,但今年上半年外資對越南的投資只比去年同期略減少5%,而且6月比5月激增26%,顯示外資投資動能正在轉強。張晨瑋建議,越南正在快速崛起,投資越南的時機已經來了,如果以胡志明指數來看,過去十年定期定額投資,獲得正報酬的機率非常高哦!
投信認為,越南具人口、地理優勢,加上今年以來防疫有成,有望加速崛起,投資人不妨伺機進場布局。
代理利安越南基金的新光投信表示,許多國家相繼恢復經濟活動和放寬管控措施,全球投資信心的回升帶動股市反彈,越南國內消費也有機會出現報復性反彈。利安資金越南基金經理人郭福明認為,原本以中國為主要生產基地的廠商,有望因這次疫情選擇將部分產能移轉至越南,其中也不乏中國企業的直接投資,除分散產線過度集中的壓力外,更重要的是看好越南正處於上升軌道的內需動能。
根據輸出入銀行統計,台商於越南投資、融資、投資融資等業務為新南向國家中最高,反映中美貿易戰導致的台商外移效應持續發酵。
中國信託投信將在8月17日展開募集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解釋,輸出入銀行專門幫助台商從事產品外銷、海外投資等國際市場業務,為判斷台商海外動向的重要指標。根據該機構統計,今年前五月,在新南向國家中,台商在越南各類型融資比重高達四成,遠高於東協其他國家。
張晨瑋認為,台商獨鍾越南,除人口紅利因素,更重要的是產業群聚效應。過往進駐越南的台商以紡織、製鞋業等傳產居多,但中美貿易戰促使電子業轉移陣地,多數老牌電子大廠已宣布插旗越南。電子業跟以往這些傳產不同,具備供應鏈群聚效應,預料後續還將有更多台商到越南投資。
張晨瑋指出,從傳產到科技業,越南製造業正在升級,台商的簇擁不過是越南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縮影。疫情陰影未褪,全球主要經濟體多成衰退情況下,今年上半年外資對越南的投資僅較去年同期略減少5%,且6月比5月激增26%,顯示外資投資動能逐漸轉強。他建議,越南快速崛起,代表投資越南甜蜜點已到,如以胡志明指數試算,過去十年若採定期定額方式投資,獲得正報酬機率相當高。
台灣投信業界今年上半年逆勢成長,整體規模突破4兆元,創下新高紀錄。其中,元大、群益、國泰、復華和富邦投信穩居前五大投信,佔整體規模近五成。中信、凱基、柏瑞等投信則因特色型商品獲得市場青睞,同時台新投信以黑馬之姿首度進入前十大投信。以下為詳細報導:
上半年,台灣投信業界整體規模逆勢增加近1,500億元,達到4兆元,顯示出投信業在疫情影響下仍能保持穩定成長。元大、群益、國泰、復華和富邦投信,這五家投信在整體規模中佔據了約48%,成為市場上的領頭羊。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凱基、柏瑞等投信也因為積極發展特色型商品,獲得市場的青睞,穩居前十大投信之列。而台新投信則以黑馬之姿,首次進入前十大投信的行列。
根據統計,截至6月底,國內前五大投信為元大、群益、國泰、復華和富邦投信。其中,群益投信今年基金規模增加逾百億元,超越國泰投信,躍居第二大投信。中信投信則因ETF基金商品具有獨特性與優異的表現,穩居第六大投信。凱基投信也因商品與績效穩健,近年來竄起的中小型投信。
台新投信今年5月成功募集新興短高收益債基金,加上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大幅成長,目前規模突破900億元,穩居國內龍頭地位。此外,台新投信旗下的ETF產品涵蓋中國新經濟市場、中國政策金融債、美元銀行債、新興投資債、AI創新科技產業等領域,滿足投資人多元化需求。
中信投信今年來規模也大幅增加131億元,達到2,436億元,穩居第六大投信。這主要得益於中信投信近年來積極拓展產品線,提供投資人多元化的基金產品,並在景氣循環末段發行中國信託亞太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投資涵蓋不受景氣影響的REITs、公用事業與基礎建設。
總結來說,台灣投信業界在上半年逆勢成長,顯示出市場的活力。雖然大者恆大的趨勢不變,但中小型投信的洗牌速度也在加快。未來,若能適時推出滿足投資人需求的投信,並保持穩健的表現,部分中小型投信有望挑戰前五大投信的地位。
台商新南向策略加溫,越南成為焦點投資地!近期根據輸出入銀行統計,台商在越南的投資、融資及投資融資業務,在新南向國家中名列前茅,顯示中美貿易戰影響下,台商外移潮持續。中信投信看準越南人口紅利及地理優勢,預計將加速崛起,呼籲投資人把握機會進場布局。
中信投信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今年前五月,台商在越南的各類型融資比重已高達四成,遠超過東協其他國家。張晨瑋強調,台商之所以鍾情於越南,除了人口紅利,更關鍵的是產業帶來的群聚效應。過去以紡織、製鞋業為主的台商,在電子業轉移陣地的影響下,大量電子大廠已陸續進軍越南,帶動供應鏈的發展。
張晨瑋指出,從傳統產業到科技業,越南製造業正在進行升級,台商的簇擁只是越南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序曲。為了讓投資人更直接參與越南市場的發展,中信投信將於8月17日推出首檔「高純度」越南基金,與當地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Dragon Capital合作,該公司也是全球最大越南基金的操作者,並是許多知名外資機構投資越南的首選合作夥伴。
中信、凱基、柏瑞等投信則因積極發展特色型商品獲市場青睞,也 穩居前十大投信,台新投信則以黑馬之姿首度擠進前十大之列。
根據統計至6月底國內投信基金規模變化,國內前五大投信為元大 、群益、國泰、復華和富邦投信,且整體規模市占近五成,但緊接在 後的中信、柏瑞與台新投信以年來倍增的速度快速成長,也入列前十 大投信。可見國內投信產業在大者恆大的趨勢下,中小型投信商品策 略奏效者也能急起直追。
相較去年底時國內十大投信的排名,今年上半年前五大投信依舊由 元大、群益、國泰、復華和富邦投信包辦,不過群益投信因今年基金 規模增加逾百億元,超越國泰投信躍居第二大投信;另外近年積極拓 展產品線的中信投信,由於ETF基金商品具有獨特性與績效表現優異 ,持續穩居第六大投信;凱基投信也因商品與績效穩健特色鮮明,是 近年竄起的中小型投信。
至於首度擠進前十大投信的台新投信,則可稱為今年的黑馬。台新 投信因今年5月成功募集新興短高收益債基金,加上貨幣市場基金規 模今年大幅成長,目前規模突破900億元,穩居國內龍頭地位,同時 在ETF新產品也不缺席,目前旗下ETF產品涵蓋中國新經濟市場、中國 政策金融債、美元銀行債、新興投資債、AI創新科技產業等領域,滿 足投資人多元化需求,也對規模提升有所助益。
另外,今年來規模也大幅增加131億元的中信投信,整體規模達2, 436億元,穩居第六大投信。主要是因中信投信近年積極拓展產品線 ,提供投資人多元化的基金產品,於景氣循環末段發行中國信託亞太 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投資涵蓋不受景氣影響的REITs、公用事業 與基礎建設,其相對穩健的表現也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整體來看,國內投信雖大者恆大的趨勢不變,但是中小型投信洗牌 的速度也有加快之勢,尤其能適時推出滿足投資人需求的投信,產品 具獨特性下多能獲投資人青睞,也因此加快其竄起的速度,未來若績 效能夠持續穩健表現,部分中小型投信可望急起直追,挑戰邁入前五 大投信之列。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解釋,根據輸出入銀行統計, 今年前五月,在新南向國家中,台商於越南各類型融資比重高達四成 ,遠高於東協其他國家。
張晨瑋認為,台商獨鍾越南,除人口紅利因素,最重要的,還是產 業帶來的群聚效應。過往進駐越南的台商以紡織、製鞋業等傳產居多 ,但中美貿易戰促使電子業轉移陣地,多數老牌電子大廠已宣布插旗 越南。電子業跟以往這些傳產不同,具備供應鏈群聚效應,一呼百應 ,旗下供應鏈預計將陸續跟上;也就是說,台商對越南的投資還可能 存在續集。
張晨瑋指出,從傳產到科技業,越南製造業正在升級,台商的簇擁 不過是越南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縮影。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為境內首檔「高純度」越南基金,將於8月 17日展開募集,由中信投信聯手當地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外資資產管 理公司Dragon Capital合作,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越南基金就是由該 公司操盤,也是全球知名外資機構投資越南的合作對象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