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證交所表示,5月底新掛牌的中信關鍵半導體ETF(00891),所追蹤的ICEFactset台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是由30檔成分股組成,主要鎖定半導體產業為投資主軸,利用RBICS行業分類,由上市櫃公司挑選營收50%以上來自於半導體相關業務之公司。
除了市值、流動性及財務表現的要求之外,該指數的ESG篩選方式,是採用晨星旗下的SustinalyticsESG風險評分,剔除SustainalyticsESG風險分數大於40及未評分的公司。
中信投信分析,中信關鍵半導體ETF,上周(自5月31日至6月4日)日均成交值超過5億元,於24檔台股原型ETF中排名第二,總發行單位數不斷增加,目前資產規模約90億元。
中信投信認為,疫情仍是影響台股走勢的重要因素,上游IC設計及中游晶圓代工占本指數權重超過8成,由於前者已採行居家辦公,後者多為自動化設計,且製程在無菌室進行,故這兩個半導體產製環節受疫情影響相對小。
中信投信表示,本土疫情短期內難以清零,但已有逐漸穩定跡象,近期電子廠染疫消息雖可能加劇半導體晶片缺貨狀況,但終端需求維持強勁,IC設計大廠也已介入協調產能。
根據工研院觀察,台灣半導體受惠中美博奕帶來的轉單效益,加上疫情帶動的遠距需求,使今年我國半導體業的總產值有望上看3.8兆元,年成長率高達18%,比全球半導體業的平均水準高。
證交所表示,儘管台股原型ETF風險屬性相對單純,惟市況波動仍會影響ETF的績效報酬,提醒投資人應留意標的指數的市場風險及產業的中長期展望。
台股在5月12日經歷了一場驚濤駭浪,當日一度大跌千點。在這波股災中,主要科技指數表現不一,但其中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半導體產業。半導體指數在大跌後的表現中,顯示出高純度的半導體產業反彈力道最佳,特別是那些將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納入指數篩選流程的指數,例如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不僅彈升力道暫居領先,今年以來的漲幅也高於加權指數和其他主要指數。
中信投信領先市場,推出了台灣首檔聚焦半導體的ETF——中信關鍵半導體ETF(00891),該ETF追蹤的就是上述的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由於市場普遍預測,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的缺口可能在2022年持續擴大,中信投信建議投資人應該關注這個布局的機會。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的經理人張圭慧表示,近期市場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前景看法分歧。一方面,有人認為手機需求下修,廠商重複下單狀況嚴重;另一方面,則認為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的缺口,至少要到2022年上半才有可能慢慢解決。
從手機需求下修的角度來看,蘋果作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大戶,在第二季確實因為傳統出貨淡季,稍微縮減了下單。這讓高通、博通、超微、聯發科等國內外晶片大廠終於排隊成功等到晶圓代工產能貨源。
張圭慧強調,目前各家晶片供應商仍在苦喊缺貨,訂單未曾因缺貨而下修,反而不斷希望有更多的晶圓代工產能可以支援。連高通都不得不妥協,與二線晶圓代工廠簽下長約,車用晶片大廠恩智浦也首度妥協,與同一間二線晶圓代工廠簽下六年長約,市場的搶貨力度從這些白紙黑字的合約中可見一斑。
張圭慧補充說明,蘋果在第二季底、第三季初通常會回來下單,而且蘋果在台廠的下單彈性最高,幾乎是唯一能屈能伸的客戶。只要蘋果開始為2021年下半新品投產準備產能,2022年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市場供不應求的缺口應該會再次浮現,甚至重新擴大。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追蹤的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其設計包含了產業上、中、下游,具有高度的產業代表性。
中信投信領先市場推出台灣首檔聚焦半導體的中信關鍵半導體ETF(00891),追蹤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鑒於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的缺口可能在2022年持續擴大,建議投資人可多加留意布局契機。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00891)張圭慧表示,近期市場針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榮景看法分歧,一派認為手機需求下修,廠商重複下單狀況嚴重;另一派認為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缺口,至少得要拖到2022年上半才有可能慢慢解決。
就前者的角度來說,蘋果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大戶,它確實因為第二季為傳統出貨淡季,稍微縮減下單,此舉讓讓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超微(AMD)、聯發科等國內、外晶片大廠終於排隊成功等到晶圓代工產能貨源。
張圭慧強調,截至目前為止,各家晶片供應商還在苦喊缺貨,手上訂單未曾因此下修,而且不斷希望有更多的晶圓代工產能可以儘快支援,連高通都不得不妥協,難得與二線晶圓代工廠簽下長約,車用晶片大廠恩智浦也首度妥協,與同一間二線晶圓代工廠簽下六年長約,白紙黑字的合約彰顯市場以真金白銀搶貨的力度。
張圭慧補充,蘋果向來會在第二季底、第三季初回來下單,且蘋果在台廠下單的彈性也向來最高,幾乎是唯一可隨時能屈能伸的客戶,只要蘋果開始為2021年下半新品投產準備產能,屆時,2022年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市場供不應求的缺口,應該會再次浮現,甚至重新擴大。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追蹤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指數設計完整包含產業上、中、下游,具高度產業代表性。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00891)張圭慧表示,過去一周台股呈現緩步上漲,雖然本土疫情仍未受控,但政策面利多頻傳,使市場相對安心。
首先,美國拜登總統近期可能在一項規模達6兆美元的預算案,資金運用領域將包含基礎建設、醫療保健、教育等,刺激美股上漲。其次,台灣政府的紓困特別預算及調降受影響產業的營業稅等,皆有助市場穩固信心。
張圭慧強調,半導體為科技生活的基礎,無論是疫情期間興起的遊戲熱潮,遠距辦公、線上教育等,無一不需要半導體,在疫情催動下,半導體供需吃緊的狀況持續延燒,尤其成熟製程的供需緊俏,將有可能延續至2022年,長期業績展望樂觀。
中信關鍵半導體上市第一天,除交投熱絡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溢價始終控制於合理範圍,收盤時溢價僅0.46%,代表盤中流動性充足,使參與買賣的投資人交易權益獲得保障,看好台灣半導體產業長期趨勢的投資人,不妨適時低接入場。
根據統計,2015/7/31至2021/3/31,符合晨星旗下的ESG評分機構 Sustainlytics評比為「中低風險」的半導體企業,平均每年六、七 月漲幅相對亮眼。以台灣半導體為指數成分股的中信關鍵半導體(0 0891)今日正式掛牌,投資人可趁現在布局,掌握行情。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近期台股除因本土確診數 居高不下,市場情緒相對低迷外,聯準會會議紀要提及到QE退場可能 性,以及中國人行打壓比特幣等國際情勢的轉變,也相對壓抑台股短 期走勢。
然而,中信關鍵半導體ETF追蹤的ICE 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 導體指數,仍是今年以來表現相對佳的。以去年2月底疫情初爆發, 台股巨震時期為例,ESG風險程度較低的半導體企業,表現較風險程 度高的抗跌,跌幅相比減少4%。有鑑於台股近期波動劇烈,建議投 資人可多加留意具ESG特色的半導體ETF。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追蹤的ICE 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 數為台灣目前唯一一檔完整包含半導體產業上中下游指數。
上游的IC設計,大約占指數權重45%,中游晶圓代工占38.3%,下 游封裝測試約10%,材料設備等其他約6.7%,具高度產業代表性。 指數前兩大成分股為聯發科、台積電,根據IC Insights最新研究報 告,今年首季全球前15大半導體企業的總營收高達1,018.63億美元, 其中排名第3的為台積電,第一季營收129.11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 純晶圓代工廠。
而聯發科在5G手機晶片出貨增長帶動,首季營收38.49億美元,一 舉超越英飛凌(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等廠商,躍居全球第 十大半導體廠,排名較去年同期的第16位,往前推進六名。ICE Fac 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也是目前所有台股主要指數中,聯 發科占比最高的,看好IC設計族群近況的投資人,可多加留意。
此外,櫃買中心昨(27)日審查通過元大證券「臺灣指數公司特選上櫃ESG成長報酬指數」發行ETN標的指數資格,以及兆豐證券「臺灣指數公司特選上櫃ESG電子菁英報酬指數」ETN標的指數資格認可,而兆豐證券計畫發行連結該指數的ETN預計6月底上櫃掛牌。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在20日獲准成立後已進場布局。目前科技股占大盤成交比重約四成,其中半導體族群占比約在25%上下,且隨傳產股價開始出現震盪,以半導體為主的科技股也見到買盤進駐。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半導體產業近期因為中國手機銷售下修、印度疫情影響,市場雜訊加上本土疫情延燒,導致半導體產業出現一波「校正回歸」。但另一方面,市場正逐步調升對筆電的展望,筆電的晶片供應是半導體產業的短期利多;長期而言,技術的突破、新應用的普及才是投資半導體的關鍵。
至於元大證申請發行ETN的「特選上櫃ESG成長報酬指數」,是篩選ESG表現達標準的上櫃公司,並以營收、盈餘、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市值等成長指標,選取十檔上櫃股票所編製的,指數基期為5,000點。
兆豐證申請發行ETN的「特選上櫃ESG電子菁英報酬指數」,則是由上櫃電子類股中選取具流動性且「企業社會責任表現分數」良好之獲利公司,再依發行市值排名,選取前十檔股票為成分股。
台股昨天拉出史上最大漲點792.09點,台積電、聯發科領軍的半導體族群功不可沒。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中國手機銷售回溫、美國汽車銷售數據攀升、遠距辦公導致筆電出貨量淡季不淡等,連帶使半導體產業於淡季保有旺季水平,各大廠營收年增率躍升,尤其通訊市場方面,由於德州暴雪影響供應鏈,有利台灣IC設計大廠進一步搶占市占率。
張圭慧強調,台廠於半導體高階製程的技術領先,對其他競爭者形成進入障礙。目前供需持續吃緊,8吋晶圓產能未來若不考慮製程轉進,在手機、車用終端市場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未來三年供需持續吃緊,12吋晶圓產能需求也日益緊張。雖然近日市場對於重複下單頗有疑慮,但在下游應用尚未被滿足前,毋需過度擔憂上游庫存;且若以目前市場預估的重複下單量約15%估算,代工廠產量依舊維持在健康水準,不至於衝擊市場價格。
據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預估,在5G、IoT、電動車對半導體晶片需求提升下、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全球半導體矽晶圓出貨成長趨勢將由2020年的年增2.4%提升至2021年的5%、2022年更有望進一步提高至5.3%,並有機會於2023年創新高,矽晶圓大廠亦陸續計畫擴廠及漲價,預期矽晶圓產業將邁入上升循環。
另外,晶圓代工大規模擴廠將帶動上游矽晶圓需求提升,預期2020年至2024年全球將增加至少38座12吋晶圓廠,月產能將提升約180萬片;台廠方面,晶圓雙雄台積電將投入1,000億美元在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聯電也投入1,000億美元於12吋產能擴張。預期新增的晶圓代工產能將於2023年陸續放量,晶圓代工製造商將預先確保上游矽晶圓產能,在需求明確提升下,矽晶圓將配合半導體成長,展望樂觀。
近期台股市場雖然震盪不斷,但半導體產業卻成為相對抗跌的亮點。中信投信看準這波趨勢,推出全新ETF——中信關鍵半導體ETF,專注投資台灣半導體產業,目前正積極募集中。 中信投信經理人張圭慧表示,雖然近期市場通膨疑慮加重,導致保守資金湧向金融傳產股等高息股,讓半導體股價相對走弱,但從長期來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前景依然看好。張圭慧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本益比已從高點滑落至20倍,接近半年新低,而根據業界公布的第1季財報,多數公司獲利創下同期歷史新高,訂單能見度也達到2023年,多家廠商甚至不斷上修今年資本支出,顯示產業前景樂觀。 張圭慧還提到,科技部預估到2030年台灣半導體產值將有59%的成長空間。全球半導體市場也預計在今年再度成長10.9%,台灣作為全球晶片的主要供應商,前景依然光明。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主要追蹤ICE 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成分股涵蓋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並將ESG評分作為篩選依據。該指數將ESG納入篩選流程,並以晨星旗下Sustainlytics作為ESG評分依據。張圭慧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若分為ESG嚴重風險及中低風險兩種類別,中低風險族群表現優於風險嚴重的,近3年報酬率高達261.4%,顯示ESG投資的價值。 總結來說,半導體族群本益比下修至近半年新低,獲利仍有上修空間,投資價值已然浮現。在台股短期可能維持高檔震盪的情況下,投資人可考慮配置ETF,降低投資組合波動。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00891)張圭慧表示,首先,過去1個月市場通膨疑慮加深,導致保守資金湧向金融傳產股等高息股,使半導體股價相對弱勢,尤其經過12日的劇烈修正,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本益比已經從高點滑落至20倍,來到近半年新低。另一方面,根據目前半導體業者公布的第1季財報,多數公司獲利都創下同期歷史新高,不少半導體廠的訂單能見度更已達2023年,甚至為滿足市場需求,多家半導體廠商不斷上修今年資本支出,顯見前景樂觀;更長期的看,科技部預估截至2030年台灣半導體產值仍有59%成長空間。
張圭慧表示,根據WSTS預估,去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年成長6.8%,今年隨汽車產業需求復甦明確,加上全球政府大力推行5G,AI產業急速發展,今年市場預計再度成長10.9%,台灣作為全球晶片的主要提供者,前景展望仍相對晴朗。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主要追蹤ICE 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成分股納含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上游IC設計占約45%,中遊晶圓代工為38.3%,下游封裝測試為9.6%,材料及設備等則占7.1%。指數並將ESG納入篩選流程,以晨星旗下Sustainlytics作為ESG評分依據。台灣半導體產業類股若區分成ESG嚴重風險及中低風險兩種類別,中低風險族群表現優於風險嚴重的,而且時間若拉長至3年,報酬率的差異越顯著;中低風險族群近3年報酬率高達261.4%,嚴重風險族群則為142%。
總結而言,目前半導體族群本益比下修至近半年新低,獲利卻仍有上修的空間,投資價值已然浮現。短期台股可能維持高檔震盪,尤其當沖交易盛行,加劇個股波動,建議投資人可配置ETF,降低投資組合波動。
台灣半導體產業近來表現亮眼,不僅內部成績超越台股加權指數,還在全球半導體指數中領先一籌。這波上漲的勢頭,中信投信認為,主要受到電動車和5G市場的帶動,長遠來看,蘋果眼鏡等AR、VR技術的發展也是一大關鍵。為幫助投資者把握這波長線行情,中信投信推出了中國信託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ETF(00891),並已開始募集,募集時間至5月14日。 中信投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指出,過去一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漲幅達119%,遠超過台股加權指數、電子指數和費城半導體指數。張圭慧強調,電動車市場的熱潮,讓半導體產業受益匪淺。傳統車廠轉向電動車,相關半導體成本將暴增,對業界營收是一大提升。此外,5G手機的普及也對半導體產業帶來巨大的需求增長。 張圭慧進一步解釋,5G技術是AI和物聯網發展的基礎,而半導體是這些技術不可或缺的基礎零件。5G手機的普及將帶動矽零組件需求大增,預計到2023年,對8吋晶圓的需求將增加20%。除了手機,5G基地台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也將大幅提升。 總結來說,在電動車和5G的推動下,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台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這對全球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矽盾。中信關鍵半導體ETF正是追蹤這股崛起的契機,它追蹤的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具有高度的產業代表性,能精準把握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脈動。
台股從「一個人的武林」轉向「半導體的武林」!2021年,隨著半導體上下游供應鏈的崛起,台股表現亮麗。中信投信分析,台股已經從過去以台積電為核心的市場,轉變為涵蓋完整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的多元市場。從今年初到4月底,台股加權指數上漲19.2%,而專注於半導體產業的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同期漲幅則達29.4%,大幅超越大盤。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台積電作為半導體中游晶圓代工,在整個供應鏈中技術與資本門檻最高。由於8吋晶圓需求高漲,產能緊繃,晶圓代工業者陸續擴廠,預計產能將在2022年下半年開出。此外,半導體上下游產業如IC設計和封測,其產品價格彈性較高。例如,記憶體(DRAM)價格過去一年上漲155%,帶動下游封測廠股價上揚。雖然封測廠毛利率不高,但由於摩爾定律進入瓶頸,封裝技術的突破將帶來毛利提升,股價有上升空間。 張圭慧強調,半導體上下游的商機逐漸浮現,其中,聯發科成為台股的新亮點。去年第三季,聯發科因5G晶片銷售急增,超越高通成為全球市占龍頭。近期,聯發科宣布未來四年每年將加發16元現金股息,顯示公司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中信關鍵半導體ETF追蹤的成分股涵蓋了半導體產業上中下游,其中聯發科的權重達22.8%,成為台股ETF中聯發科占比最高的基金,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中信投信為幫助投資人掌握這股波瀾壯闊的長線行情,推出中國信託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ETF(00891),為首檔聚焦台灣半導體的ETF,即日起至5月14日間募集。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00891)張圭慧表示,根據統計,過去一年來(2020/4/30-2021/4/30),聚焦台灣半導體的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漲幅達119%,無論台股加權指數、電子指數,或半導體指數中國際知名度最高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其漲幅都介於60%至80%間,表現遠低台灣半導體整體產業表現。
張圭慧指出,電動車於過去一年風靡市場,全球政府大力推行,科技巨頭與老牌造車場皆卯足全力投入製造,這場殘酷的資本競賽終將出現贏家與輸家,無論最終是哪方陣營奪旗,發展過程中,半導體身為各家車廠必經的賽道,營收都將因此受惠。根據GWECMarketIntelligent研究,傳統車廠轉向電動車後,與動力系統相關的半導體成本將從80美元暴增七倍至560美元以上。如果算上更高性能的自駕系統,最初階的自駕系統(Level1)相關半導體成本約300美元、最高階(Level3)成本再度翻上九倍,高達2,070美元,有望拉抬半導體業營收展望。
其次,是5G手機的推力。張圭慧強調,5G或是下一世代的先進通訊系統,為發展AI、物聯網的基礎前提,半導體又是通訊系統不可或缺的基礎零件。就5G手機而言,假設全球手機數不變,單純由4G換成5G手機。單一產品含矽零組件需求將增加2.5倍,至2023年對8吋晶圓需求將增加20%;除了手機以外,5G基地台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也提升四倍。
總結而言,在電動車、5G二大趨勢推升下,矽金浪潮正於台股掀起造山運動,在全球極度仰賴台灣半導體晶片輸出的前提下,矽盾不僅是護國群山,也是富國群山。全世界僅有台灣擁有完整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聚落,中信關鍵半導體ETF追蹤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指數特色在於完整囊括台灣上中下游半導體供應鏈,具高度產業代表性,精準把握半導體崛起契機。
統計2021年以來至4月底,台股加權指數上漲19.2%,追蹤台灣半導體上中下游完整產業鏈的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同期漲幅為29.4%,大幅領先大盤表現。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00891)張圭慧表示台積電屬於半導體中游晶圓代工,於整體供應鏈中技術難度及資本進入門檻最高,目前8吋晶圓因需求高漲,產能緊繃,因此各家晶圓代工陸續有擴廠計劃。產能滿載下,價格獲支撐,獲利呈現穩定向上,但產能開出將落在2022下半年。
張圭慧指出,另一方面,半導體的上下游如IC設計以及封測,產品價格彈性相對高。光就下游封測來說,記憶體(DRAM)價格調漲於過去一年上漲155%,帶動下游封測廠股價起飛。封測廠的毛利率雖然不高,但市場普遍認為摩爾定律已進入瓶頸,未來先進技術的突破得仰賴封裝,使得封測廠毛利可望攀升,股價相對具想像空間。
整體來說,半導體上下游的商機正悄然浮現,尤其聯發科這座新護國神山的崛起不可小覷。從去年第三季,聯發科因5G晶片銷售急增,超越高通成為全球市占龍頭,4月底又宣布未來四年每年加發16元現金股息,顯見經營高層對未來動向極具信心。中信關鍵半導體ETF追蹤成分股不僅完整囊括半導體產業上中下游,且4月底聯發科的權重高達22.8%,不僅是最大權值股,也是所有台股ETF中聯發科占比最高的基金,後市表現可期。
台灣四月出口大好,企業獲利穩定上漲,整體經濟情況穩定無虞。近期美國經濟復甦,聯準會(Fed)維持寬鬆政策,國際股市資金充裕,為台股帶來多頭行情的機會。專家分析,台股在經過一段震盪整理後,仍有上漲空間,對今年台股多頭表現抱持樂觀態度。 陳思銘,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表示台股在近期受新冠疫情影響下跌,但基本面並未出現變化,近期台灣經濟數據強勁,預估值達5.23%,國內經濟持續上升。許鈞雄,兆豐國際台灣先進通訊基金經理人,認為先進通訊產業將是未來五年主流,台股在科技產業發展、晶圓代工供不應求、內需市場增長等因素下,評價更具吸引力。 郭修伸,富蘭克林華美台股傘型高科技基金經理人,認為短期內台股類股良性輪動,資金流動迅速,後續應關注電子股走勢。葉松炫,中信投信股權投資科主管,強調台股加權指數高度由科技股決定,而半導體產業因遠距工作、5G、電動車等因素,產能滿載,行情穩定上漲。 林建良,聯邦金鑽平衡基金經理人,建議在基本面強勁的情況下,應平衡電子、傳產兩大產業布局,特別是看好載板、伺服器、IC設計、航運、鋼鐵等族群。全球經濟緩步復甦,半導體產業鏈熱絡,產品供不應求,價量齊升,各產業群體均有亮麗表現。
台股持續創下新高,其中半導體產業的崛起功不可沒。隨著5G、電動車、AR、VR等先進科技的發展,半導體的需求急速增加。為幫助投資者把握這波矽金商機,中信投信推出了一項新產品——中國信託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ETF(00891),這也是台灣市場首檔專注於半導體產業的ETF,募集時間定於5月12日至5月14日。 中信投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強調,投資台股時,半導體應該是核心配置的重中之重。她指出,去年台灣半導體產值已突破3兆台幣,佔整個台股市值四成,而台經院預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達5%,為近十年來最高。從這些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台灣半導體產業已經成為國經濟的支柱。 中信投信股權投資科主管葉松炫進一步分析,台股加權指數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技股,而科技股的表現又與半導體產業的動態密切相关。由於遠距工作、5G、電動車等趨勢的帶動,全球8吋晶圓將在未來數年面臨缺貨。雖然晶圓代工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不易大幅上漲,但由於產能滿載,半導體行情有望持續上升。 張圭慧還提到,台灣半導體不僅是國內經濟成長的引擎,也是全球科技運作的基礎。她強調,台灣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每兩個晶片就有一個來自台灣。雖然台灣處於中美兩強之間的戰略前沿,但由於全球科技運作離不開半導體,矽盾成了台灣的國安護城河。根據科技部資料,半導體產業到2030年的產值預估將成長59%,突破5兆台幣。 張圭慧也提醒,台灣半導體產業除了台積電這領頭羊之外,聯發科等企業的發展前景也非常值得關注。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陳思銘指出,台股震盪整理後,仍有向上攻堅機會,對於今年台股仍看好多頭表現。本波台股下跌主要為新冠疫情擴大所致,並非基本面生變,近期台灣經濟數據持續強勢,基本面利多不斷,行政院主計總處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已達5.23%,國內經濟在持續上升的軌道上。
兆豐國際台灣先進通訊基金經理人許鈞雄表示,先進通訊相關商機將是未來五至十年主流,台股受惠科技產業正向發展、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加上內需市場亦在台商回流、台積電建廠效應與綠能需求、房市回溫等因素下景氣回溫,傳產族群在原物料報價及運費上揚下,業績也表現亮眼,台股評價更具吸引力。
隨著新台幣升值,加上景氣、業績的基本面好轉下,將帶動台股評價走高,可分批布局台股。
富蘭克林華美台股傘型之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認為,短期內類股良性輪動,資金進出速度快,後續應持續觀察電子股走勢,是否重回主流、領軍表現。
中信投信股權投資科主管葉松炫表示,台股加權指數的高度由科技股決定,科技股的漲跌由半導體決定,而半導體的起伏又由產能決定。由於遠距工作、5G、電動車等興起,全球8吋晶圓未來數年都將面臨缺貨,即使晶圓代工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不易大幅調漲,但產能滿載衝刺營收下,半導體行情欲小不易。
聯邦金鑽平衡基金經理人林建良指出,在基本面強勁下,電子、傳產兩大關鍵產業仍要平衡布局,以免錯失投資契機,尤其看好載板、伺服器、IC設計、航運、鋼鐵等相關族群。
全球經濟正緩步復甦、需求仍維持強勁,半導體產業鏈皆維持熱絡,產品供不應求、價量齊升,如上游的載板族群,受惠於美國晶片大廠之晶圓代工計劃需求帶動;而下游的伺服器族群,則受惠於遠距教學及遠距辦公等異地備援需求帶動。另外,航運受惠於全球海運需求強勁,在BDI指數及貨櫃運價持續攀升之下,後市可期。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00891)張圭慧表示,投資台股須將半導體作為核心配置,從「345」這串魔術數字可清楚敘明;去年半導體產值突破「3兆」台幣,佔台股市值達「四成」,在半導體出口訂單強力拉抬下,台經院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上看「5%」,為十年以來最高數據;從上可見,半導體儼然已是台灣經濟的骨幹
中信投信股權投資科主管葉松炫表示,台股加權指數的高度由科技股決定,科技股的漲跌由半導體決定,而半導體的起伏又由產能決定!由於遠距工作、5G、電動車等興起,全球8吋晶圓未來數年都將面臨缺貨,即使晶圓代工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不易大幅調漲,但產能滿載衝刺營收下,半導體行情欲小不易。
事實上,半導體不僅是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也是世界科技運轉的基礎。張圭慧指出,全世界每兩個晶片,就有一個來自台灣,不僅全球市佔率數一數二、技術更獨步全球。5月初經濟學人的封面故事描述台灣夾在中美兩強一觸即發的戰線前沿,但由於全球科技運行都少不了半導體,矽盾遂成台灣的國安護城河,顯見台灣半導體於全球地位舉足輕重。
根據科技部資料,半導體作為國安、經濟護城河,到2030年產值預估將持續成長59%,突破5兆台幣。張圭慧提醒,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除了領頭羊台積電外,聯發科的發展前景也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台灣金融市場再添新選擇!中信投信於6日宣佈,將推出一款聚焦台灣半導體產業的ETF——中國信託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ETF(00891)。這是台灣市場首檔以台灣半導體為主題的ETF,預計在5月12日至14日進行募集。 該ETF的經理人張圭慧強調,投資台灣股市,半導體絕對是核心配置。她提到「345」這個數字,意味著去年台灣半導體產值突破3兆元,佔台股市值40%,在半導體出口訂單的推動下,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望達到5%,創十年來新高。這充分說明了半導體對台灣經濟的重要性。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將追蹤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成分股篩選標準嚴謹,要求市值超過1億美元,股息率或投入資本回報率為正,並排除ESG風險較高的企業。這個指數的設計權重平衡,單一個股權重不超過20%,前五大成分股權重不超過65%,充分分散風險。 聯發科、台積電、聯電、聯詠、日月光等台灣「護國神山群」是這個指數的五大持股,其中聯發科近期表現亮眼,權重甚至超過了台積電,成為指數的第一大持股。這顯示了指數在分散風險與掌握市場動能之間取得了平衡。 中信投信股權投資科主管葉松炫則分析,台股加權指數的高度由科技股決定,而科技股的漲跌又由半導體決定。在全球8吋晶圓未來數年可能面臨缺貨的背景下,即使晶圓代工市場競爭激烈,但產能滿載將推動營收成長,半導體行情有望持續。 張圭慧還指出,台灣半導體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全世界每兩個晶片就有一個來自台灣。雖然台灣處於中美兩強之間的戰略前沿,但由於全球科技運行的依賴,台灣半導體成為了國安的護城河。
全球晶片荒潮中,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地位日益凸顯,為矽谷投資帶來新商機。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公司(中信投信)搶先一步,推出台灣市場首檔以半導體為主題的ETF——中國信託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00891)。根據4月底的數據,該ETF的前三大持股分別是聯發科、台積電、聯電,權重佔比高達52.4%,預計5月12日至14日開始募集。
在這份ETF的十大持股中,聯發科以22.8%的占比領先,台積電和聯電分別佔18.4%和11.2%。聯發科股價在4月的表現相對強勁,使得其權重有所上升。中信關鍵半導體ETF追蹤的是ICE 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該指數的成分股篩選有三個關卡:市值需超過1億美元、股息率需大於零、剔除ESG風險較高的企業,並以市值排序前30大個股。
該ETF的指數權重設計規定單一個股權重不超過20%,前五大成分股權重不超過65%。中信投信股權投資科主管葉松炫指出,台股加權指數的波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技股,而科技股的走勢又與半導體產業密切相關。目前全球8吋晶圓雖然毛利率較低,但未來數年將面臨供不應求的狀況,半導體行情有望持續上揚。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強調,投資台股時,將半導體作為核心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半導體不僅是台灣經濟成長的關鍵動力,也是全球科技發展的基礎。科技部預測,到2030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產值將成長59%,突破5兆新台幣。張圭慧還提醒,除了台積電這只領頭羊,聯發科在半導體產業中的發展前景也不容忽視。隨著全球手機從4G向5G轉型,對半導體的需求大幅增加,聯發科將因此受益匪淺。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00891)張圭慧表示,投資台股須將半導體作為核心配置,從「345」這串魔術數字可清楚敘明;去年半導體產值突破「3兆元」,占台股市值達「四成」,在半導體出口訂單強力拉抬下,台經院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上看「5%」,為十年以來最高數據;從上可見,半導體儼然已是台灣經濟的骨幹。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追蹤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成分股篩選為市值大於1億美元,股息率大於零(確保企業已獲利,股利發放具永續性)或投入資本回報率大於零(確保獲利成長性),並剔除高ESG風險企業,市值排序前30大個股,完整含括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具高度產業代表性。
中信投信指出,ICE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權重設計,為單一個股權重不超過20%,且前五大成分股權重不超過65%。指數前五大持股為聯發科、台積電、聯電、聯詠、日月光,然聯發科近期表現強勢,權重超車台積電等成為第一大,統計至4月底占比約22.84%,顯示指數設計於分散風險與掌握市場動能間的平衡。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為台股ETF中,聯發科占比最高的基金,指數權重將每季調整,下次調整為7月。
中信投信股權投資科主管葉松炫表示,台股加權指數的高度由科技股決定,科技股的漲跌由半導體決定,而半導體的起伏又由產能決定。由於遠距工作、5G、電動車等興起,全球8吋晶圓未來數年都將面臨缺貨,即使晶圓代工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不易大幅調漲,但產能滿載衝刺營收下,半導體行情欲小不易。
張圭慧指出,全世界每兩個晶片,就有一個來自台灣,不僅全球市占率數一數二、技術更獨步全球。5月初經濟學人的封面故事描述台灣夾在中美兩強一觸即發的戰線前沿,但由於全球科技運行都少不了半導體,矽盾遂成台灣的國安護城河,顯見台灣半導體於全球地位舉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