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元大投信規模突破2兆 節奏定額布局長線契機**
近年來股債市場持續熱絡,除了被動型投資如ETF買氣強勁外,展現基金公司操盤實力的主動式基金規模也不斷突破新高,已突破2兆元大關。專家建議,投資人可採取兼顧成長、資本利得與收益的策略,並透過定期定額布局,把握長線獲利機會。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扣除ETF、指數型及貨幣市場型基金規模,台灣38家投信公司的主動式公募基金總規模已達2兆元,而規模超過千億元的投信公司共有7家,包括元大投信在內。 元大投信表示,隨著聯準會抑制通膨的行動取得進展,政策走向降息的可能性逐漸增加。同時,經濟和就業基本面仍穩健,市場波動將提供投資人布局契機。投資策略應以多元化和注重品質為原則,並透過涵蓋收益和成長的資產配置,緩和市場波動,把握輪動行情。 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楊聖民指出,儘管美股科技股和台股皆處於歷史高檔,但法人仍看好大型科技股持續領漲市場。台股作為AI關鍵供應鏈的一環,也有望受惠。由於主動式基金不受指數規則限制,選股較為靈活,在高檔行情中更能創造超額報酬,可作為投資人參與市場行情的工具。 投信法人分析,自去年11月全球投資市場擺脫通膨陰霾後,股債市場均出現明顯漲勢。其中,與AI相關的基金受行情提振,規模和績效表現優異。尤其台股基金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大關,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也受惠於科技股上漲,成長幅度亮眼,推動主動式基金規模的整體成長。 投資策略方面,安聯投信建議以成長為導向,兼顧資本利得和收益的成長策略為首選。投資人可聚焦多元配置,尋求收益同時參與輪動行情;伺機布局優質複合債和短年期公司債,把握收益機會,平衡市場波動;以及掌握結構成長機會,例如台股、AI人工智慧和智慧城市等主題。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2月底止,扣除ETF、指數型及貨幣市場型 基金規模,累計境內38家投信主動式操作的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2兆 元大關,其中規模破千億元的投信公司有七家,依序是安聯、復華、 聯博、元大、柏瑞、野村及國泰。
投信法人表示,全球投資市場在去年11月擺脫通膨緊箍咒後,股債 市皆出現明顯反彈漲勢,其中與AI題材相關的基金類別,受惠行情彈 升,規模跟績效皆有突出表現,尤其是台股基金,規模一舉突破5,0 00億元大關;跨國投資股票型也因為科技股一飛沖天,今年來規模增 幅比台股基金還亮眼,成為挹注主動式基金規模的兩大動能。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示,2月股債ETF的增幅仍居各類基金冠亞軍,分 別達8.27%、9.04%,排名第三就是海外股票型基金,規模增加243 億元、增幅達7.88%,推升規模達4,839億元,使得投信光台股基金 與海外股票型基金兩類,合計就達到約1兆元。
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楊聖民指出,雖然美國科技股及台 股行情多來到歷史高檔,但目前市場法人仍看好大型科技股持續引領 市場多頭,台股又是AI關鍵供應鏈角色亦將雨露均霑,同時提供類股 投資機會。由於主動式操作基金選股布局較不受指數規則限制,比被 動式的台股ETF更為靈活,相對更能在新高行情中創造超額投資報酬 機會,建議可作為新高行情下參與市場行情機會的投資工具。
安聯投信認為,市場仍預期美國聯準會利率接近轉向的同時,整體 氛圍對風險性資產相對正向,產業面除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資本支出 展望正向外,AI軍備競賽也在持續,且以科技半導體及硬體為主為台 股的成長動能,評價面往上提升的空間可期;在AI手機與個人電腦部 分仍需時間醞釀,預計從下半年到明年間,熱度可望逐漸提升。
截至今年2月底止,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扣除ETF、指數型及貨幣市場型基金規模,累計境內38家投信的主動式操作的公募基金總規模已突破2兆元大關,規模突破千億元的投信公司共有七家,依序為安聯、復華、聯博、元大、柏瑞、野村及國泰。
安聯投信表示,隨著聯準會控制通膨的任務取得進展,政策周期也向降息更近一步,與此同時,經濟和就業的基本面依舊穩健,展望後市,市場波動提供投資人布局機會,多元策略與聚焦品質是鞏固收益的關鍵,同時以收益搭成長策略等多重資產布局參與結構趨勢題材,也有助緩和市場波動並掌握輪動行情。
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楊聖民表示,雖然美國科技股及台股行情皆來到歷史高檔,但目前市場法人仍看好大型科技股持續引領市場多頭,台股AI關鍵供應鏈角色亦將雨露均霑。由於主動式操作基金選股布局較不受指數規則限制,比被動式的台股ETF更為靈活,相對更能在新高行情中創造超額投資報酬機會,建議可作為新高行情下參與市場行情機會的投資工具。
投信法人分析,自從全球投資市場在去年11月擺脫通膨金箍咒後,股債市皆出現明顯漲勢,其中與AI題材相關的基金類別,受惠行情彈升,規模跟績效皆有突出表現,尤其是台股基金,更一舉突破5,000億元大關;跨國投資股票型也因為科技股一飛沖天,今年來規模增幅比台股基金還亮眼,挹注主動式基金規模成長。
投資方向上,安聯投信表示,策略上首重以成長為導向、兼顧資本利得與收益的成長策略;建議投資人可聚焦三方向:
一是以多元配置鞏固收益,尋求收益的同時,藉由多重資產策略跟漲抗震,參與輪動行情;其次,考量降息不急亦不遠,可伺機布局優質複合債和短年期公司債,聚焦收益機會與平衡市場波動可能帶來的潛在影響;三是掌握結構成長機會,聚焦趨勢明確,具有結構題材的成長領域布局,如台股、AI人工智慧及智慧城市等主題。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5日亦強調,針對台股ETF熱潮,會朝三方向強 化管理,一是注意ETF銷售過程中是否充分告知投資人資訊;二是會 與投信投顧公會討論,針對網紅廣告行銷訂定規範;三是將與周邊單 位研究,建立ETF市場面監控措施。
3月兩檔台股高息ETF即統一投信的00939及元大投信00940,超額募 集2,283億元後,接下來還有兩檔高股息ETF將募集,及四檔高股息或 科技ETF正申報審核中,資金狂潮一浪接一浪,金管會擔心資金過度 集中在特定個股,因此將緊盯各投信業者送件情況。
儘管張振山表示目前台股ETF交易量,占大盤交易量僅1%,相對各 國仍算比率低者,但資金太過集中亦非好事,考量短期內若多檔台股 ETF接連募集,恐會出現兩現象,一是ETF資金短期內大量進入台股; 二是若新募集的ETF成分股過於集中,恐會拉抬個股股價,證期局將 更嚴格把關新台股ETF審查。
台股ETF多採申報生效,在投信投顧公會初審後,會送證期局審視 ,張振山表示,將會檢視基金公開說明書的內容與計畫書,若成分股 太集中,會請投信業者說明如何分散,調整完才會同意;如果新基金 跟前面幾檔剛核准或正在募集者追蹤指數及成分股重複性太高,勢必 會請投信業者調整,不希望各檔台股ETF的成分股都太過集中。
例如先前已送件或已募集的幾檔ETF成分股集中在15檔個股,新送 審基金則是另外15檔個股,就不會有太集中問題,審核就會比較快, 但如果近期新審基金,成分股都集中幾大龍頭股或相同的個股,將進 一步請投信業者說明,要求提出調整與改善計畫。
證期局官員表示,境內基金與ETF,原則上採申報生效制,目前有 四檔台股ETF已經投信投顧公會完成審查,依規定正向金管會或證交 所、櫃買中心申報。
受美聯儲利率決策與台指期結算的影響,台股在外資賣超壓力下,20日開盤一路下探,一度逼近2萬點關口。不過,在元大投信旗下的兩檔ETF——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與元大臺灣價值高息(00940)的強勁買盤支持下,市場終於穩住陣腳,終場小跌72點,收於19,784點,成交量則增至5,323億元。 近期台股雖然經歷波動,但這兩檔ETF的掛牌卻為市場帶來新鮮血液。統一台灣高息動能以531億元的規模成立,掛牌首日規模就擴增至557.41億元,吸金超過26億元,成交量達到77.5萬張,創下ETF首日掛牌最大成交量紀錄。這也讓統一台灣高息動能的轉手率約為21.8%,意味著第一天就有近五分之一的受益人進行交易。雖然股價在當日有所起伏,但收盤價並未破發,均價落在15.25元、收盤價15.03元,加上40檔成份股全部揭露,市場上又多了一個「新明牌」供投資者追尋。 另一檔ETF——元大臺灣價值高息的募集規模則達到1,752億元,預計4月1日掛牌,將成為台灣史上首檔「掛牌規模就破千億」的ETF。 在外資方面,群益期貨副總經理許績慶指出,外資在現貨市場賣超269.76億元,並配合台指期結算壓低台股,但觀察外資並未將大額空單轉倉,淨空單從10,976口下降至4,788口,空單部位大幅下降,外資後市表現值得關注。 展望未來,富邦期貨董事長蕭乾祥分析,雖然新ETF的募集熱潮為台股帶來人氣,但個別股基本面未改變,未來兩周需注意籌碼熱潮過後可能出現的利多出盡衝擊。
台股近二日盤中均下跌逾百點,終場跌幅都收斂至百點之內,全靠 上述二檔ETF買盤進場做下檔支撐,使投信最近三日買超金額過百億 元並頻創新高,20日買超158.42億元為史上第二大。而統一台灣高息 動能以規模531億成立,20日掛牌首日規模擴增至557.41億元、單日 吸金逾26億元、成交量爆77.5萬張(1張為1,000個受益權單位)。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均指出,換算統 一台灣高息動能周轉率約21.8%,換言之,掛牌第一天就「換手」的 受益人比例近整體的1/5,儘管股價開高走低,統一台灣高息動能收 盤價並未破發,均價落在15.25元、收盤價15.03元;加上40檔成份股 全部都揭露,投資市場又多了「新明牌」追尋。
元大臺灣價值高息最終募集規模為1,752億元,元大投信表示,已 在官網揭露基金淨值,預計於4月1日掛牌,成為史上首檔「掛牌規模 就破千億」的ETF。
至於外資動態,群益期貨副總經理許績慶表示,外資在現貨市場賣 超269.76億元,配合台指期結算壓低,成為盤面空方主力,與內資多 頭交戰在5日線19,828點,雖然成功將指數摜壓在5日線之下,但投信 買盤大力投入158.42億使加權指數相對有撐,且觀察外資將並未將大 額空單轉倉,淨空單從10,976口下降至4,788口,空單部位大幅下降 ,外資後市值得觀察。
展望後市,即將邁入第二季,富邦期貨董事長蕭乾祥分析,新ETF 募集熱潮雖增加台股人氣,投信買盤也帶動特定成份股走勢強勁,但 個別股基本面未改變,短線的籌碼熱潮過後,未來兩周須提防利多出 盡的可能衝擊。
元大投信近來動作頻繁,狂砸222億元,一次性敲進18檔上市櫃股票,讓市場驚呼一聲!這次元大投信將目光鎖定在00940元大台灣價值成長ETF上,自從19日以來,在集中市場和櫃買市場的投資金額已經突破324億元,創下新高紀錄。 元大投信這次出手非常犀利,先是在集中市場狂敲278.94億元,連續13日買超達706.03億元;在櫃買市場也加碼45.3億元,累計六日買超共計106.47億元。這兩個市場的合計買超金額,已經達到324.24億元,創下新的紀錄。 對於這次大規模的投資,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離3月底還有八個交易日,預期這期間投信的買超金額將會超過100至200億元,成為台股穩盤的重要力量。他指出,投信這兩天的投資行為,雖然與外資的賣超對作,但台股表現依然穩定,一旦土洋資金同向加碼,台股有望再度挑戰2萬點大關。 黃文清,台新投顧副總經理,則指出,投信在2022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各連買超過863.46億元及800.56億元,2023年8月至10月更是創下連48日、買超1,351.81億元的新高紀錄,預計很快將會被打破。 根據統計,19日投信鎖定的18檔大股,包括聯發科、長榮、鴻海、緯創、群光、聯電、世界、欣興、英業達、緯穎、日月光投控、中美晶、和碩、文曄、台光電、瑞昱、聯詠、鈊象等,合計買超222億元,佔總買超的68%。 目前台股高股息ETF共有17檔,截至19日規模已達1.061兆元,今年累計大增2,060億元。其中,基金規模達531億元的00939將在20日掛牌,而接近1,750億元的00940也將在4月1日上市,將使台股高股息ETF的規模飆升至1.495兆元,今年狂增4,339億元資金。 黃文清進一步分析,近期大盤可能會出現高檔震盪,但高股息殖利率股依舊會是市場的焦點。此外,他建議密切關注那些漲多、殖利率壓低的IC設計上游IP股、ASIC股等,以及散熱股的後續業績表現。
【台股快訊】美聯儲利率決策前夜,外資先縮水,台股受衝擊但投信力挺翻盤
美國聯準會(Fed)即將於近期公布利率決策,市場緊張氛圍濃厚。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外資在19日率先對台股進行縮水操作,導致台股一度遭受重擊,今年第四大賣超金額達215億元,讓加權指數一度跌逾百點。不過,在兩檔新募ETF的穩盤作用下,以及投信以史上最大買超紀錄,台股最終小跌22點,收於19,857點,守住了5日線,櫃買指數則小幅上漲1.38點,收於251.01點。
在美聯儲GTC大會行情失靈,盤後NVIDIA(辉達)股價下跌1.76%的情況下,Fed可能縮減降息次數與幅度的預測,讓台股早盤開低,一度跌破5日與10日線。幸好,內資力挺,尤其是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和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的掛牌前買盤進場,讓投信在集中市場的買超擴大到278.94億元,創下新高,成功拉升台股,終場站回10日線並險守5日線。
盤面上,漢唐在00939與00940成份股漲停,中美晶、神基、長榮、瑞儀等股大漲逾5%。兩檔ETF前十大成分股漲率高達76%。聯發科雖然遭外資調節3,498張,但投信卻加碼2,780張,買超32.06億元,奪得台股之冠。長榮則大買21.03億元居次,緯創、群光、聯電、欣興也買逾10億元。
法人預估,ETF新募集資金未來兩周將持續進場,力道可望延續至4月初。在外資連三日調節419億元,19日大賣215.69億元,自營商也反手提款13.69億元的情況下,投信278億元的買盤功不可沒,八大公股行庫也釋放26.76億元銀彈力挺,連五日穩穩買進。投信在櫃買買超45.3億元,創下史上新高,一舉蓋過外資38億元與自營商23億元的賣壓,直接推升櫃買指數收紅。
投信法人昨日瘋狂買進台股,單日投資金額達278.9億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這股投資熱潮,主要是受到新募ETF的推波助瀾。其中,統一台灣高息動能與元大台灣價值高息兩檔ETF大舉建倉,帶動市場熱絡。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將於今日掛牌,其40檔成分股也於昨日收盤後全部揭露。市場分析指出,這兩檔ETF的成分股,很可能就是昨日投信法人買超排行榜上的前十大個股。 根據CMoney統計,投信法人已連續13個交易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達706億元。昨日投信法人買超金額前十大個股中,包括聯發科、長榮、鴻海、緯創、群光、聯電、世界、欣興、英業達和緯穎等,這些個股也同時是統一台灣高息動能的成分股。其中,聯發科為統一台灣高息動能第二大持股,長榮為第四大持股,緯創為第七大持股,群光則是第一大持股。 此外,元大台灣價值高息也將於4月1日掛牌,該ETF自成立日起,即運用基金資產進行投資組合布局,預計將有近1,750億元資金在未來八個交易日中進場,對台股形成一股強大的助力。 金管會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近三年48檔台股ETF交易其成分股交易量占整體台股僅1%,但隨著ETF規模擴增,成分股交易量逐漸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高股息ETF持股具有重疊性,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元大台灣價值高息的前十大持股與其他多檔高股息ETF都有重疊。 昨日,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凱基優選高股息30等三檔高息ETF完成填息,其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四次除息均完成填息,規模衝上1,913億元;凱基優選高股息30五次除息都順利填息。收盤價創新高的則有九檔,包括元大高股息、復華富時高息低波、富邦特選高股息30、群益半導體收益、復華台灣科技優息、永豐ESG低碳高息、兆豐永續高息等權、中信成長高股息、台新永續高息中小等。
根據CMoney統計,投信法人已連13買,累計買超706億元。進一步檢視投信昨日買超金額前十大個股,其中聯發科32億、長榮21億、鴻海19.5億、緯創14.4億、群光13.3億、聯電11.3億、世界10.3億、欣興10.1億、英業達9.7億、緯穎9.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將於今日掛牌,其40檔成分股也於今日收盤後全數出爐。
對比投信法人買超排行榜可發現,投信買超前十大個股,可能都是統一台灣高息動能的成分股,比如聯發科為其第二大持股、長榮為第四大持股、緯創第七大、群光第一大等。
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前十大持股,依序為:群光7.22%、聯發科5.89%、大聯大5.30%、長榮4.40%、力成4.30%、日月光投控3.80%、緯創3.72%、京元電子3.64%、東陽3.58%、瑞昱3.39%。
至於元大台灣價值高息前十大成分股,也有聯發科、長榮、群光及聯電。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將於4月1日掛牌,根據公開說明書,該ETF自成立日起,即
運用基金資產進行投資組合布局。
也就是說,將有近1,750億元資金在未來八個交易日中進場,將成為台股一股助
力。
金管會昨日則公布近三年48檔台股ETF交易其成分股交易量占整體台股僅1%,從2022年約占0.71%、2023年提升到0.91%,今年前二月則略降到0.53%,顯示ETF成分股量能對整體台股影響有限。但若單以48檔台股ETF成分股交易量來看,隨ETF規模擴增快速讓成分股量增。
高股息ETF持股具有重疊性,對比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元大台灣價值高息的前十大持股的重複性,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富邦特選高股息30、永豐ESG低碳高息、凱基優選高股息30等都有多檔重疊,昨日漲幅都有約2%,顯見新募ETF的「抬轎效應」正在發威。
受惠於共同成分股攀高,相關ETF紛紛勁揚,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凱基優選高股息30三檔高息ETF完成填息,分別花費了一天、二天以及二天;其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四次除息均完成填息,規模衝上1,913億元;凱基優選高股息30五次除息都順利填息。
至於收盤價創新高部分則有九檔,包含元老級的元大高股息、復華富時高息低波、富邦特選高股息30、群益半導體收益、復華台灣科技優息、永豐ESG低碳高息、兆豐永續高息等權、中信成長高股息、台新永續高息中小。
繼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進場後,元大臺灣價值成長(0 0940)也開
始投資,投信19日在集中及櫃買兩市場共買超324億元, 改寫新紀錄,鎖定聯
發科、長榮及鴻海等各大敲20∼30億元,共18檔 上市櫃股獲投信掃貨222億
元、占比達68%。
基金規模近1,750億元的00940一出手就不同凡響,投信19日在集中 市場狂
敲278.94億元再創新高,連13日買超706.03億元;在櫃買也加 碼45.3億元亦創新
高,連六買共106.47億元;兩市場合計共買超324 .24億元。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認為,離3月底前還有八個交易日,預期此 期間投
信買超逾100∼200億元將成常態,並成為台股重要穩盤要角; 投信寫下台股前
五大買超紀錄中,有四次與外資賣超對作,這兩天土 洋對作、但台股表現仍持
穩來看,一旦土洋同向加碼,台股將再度挑 戰2萬點。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投信曾在2022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各 連買
863.46億元及800.56億元,2023年8月至10月刷連48日、買超1, 351.81億元創新
高,應很快就會打破。
據統計,投信19日鎖定聯發科、長榮、鴻海、緯創、群光、聯電、 世界、
欣興、英業達、緯穎、日月光投控、中美晶、和碩、文曄、台 光電、瑞昱、聯
詠、鈊象等18檔大敲,合計買超222億元、占總買超 324億元的68%。
目前台股高股息ETF共17檔,到19日規模共1.061兆元新高,累計今 年來大
增2,060億元,基金規模531億元的00939將在20日掛牌,接下 來基金規模近
1,750億元的00940也將在4月1日上市,合計19檔台股高 股息ETF,規模將飆上
1.495兆元,等於今年狂增4,339億元資金。
黃文清分析,近期大盤可能呈現高檔震盪,但高股息殖利率股仍會 是市場
火紅焦點,另一方面輝達GTC大會結束後,之前漲多、殖利率 壓低的IC設計上
游IP股、ASIC股等,及散熱股等,股價也順勢拉回, 建議密切觀察後續業績有
無跟上。
大賣超215億元摜壓,一度拖累加權指數跌逾百點,兩檔 新募ETF發揮穩盤功能,
投信以史上最大買超紀錄在上市櫃合計買超 達324億元,加權指數終場小跌22點
收19,857點,守住5日線,櫃買指 數上漲1.38點收251.01點。
輝達(NVIDIA)GTC大會行情失靈、盤後下跌1.76%,Fed可能縮減 降息次
數與幅度,在外資加重賣壓下,加權指數19日早盤開低下跌1 17點至19,762點,一
舉摜破5日與10日線,所幸內資護盤,尤其統一 台灣高息動能(00939)、元大台
灣價值高息(00940)掛牌前買盤進 場,推動投信在集中市場買超擴大到278.94億
元,續創新高,拉升台 股收斂跌幅,終場站回10日線並險守5日線。
盤面上,在00939與00940成份股漢唐漲停,中美晶、神基、長榮、 瑞儀大漲
逾5%,兩檔ETF前十大成分股漲率高達76%,同時身為兩檔 ETF重要成分股的聯
發科,雖遭外資調節3,498張,投信卻加碼2,780 張、買超32.06億元奪台股之冠,
長榮則大買21.03億元居次,緯創、 群光、聯電、欣興也買逾10億元。
法人預估,ETF新募集資金未來兩周將持續進場,力道可望延續至 4月初。
土洋多空激戰,外資連三日調節419億元,19日大賣215.69億元為 今年第四
大,自營商也反手提款13.69億元,對照台股小跌反應,更 顯得投信278億元的買
盤功不可沒,八大公股行庫也釋26.76億元銀彈 力挺、連五日穩穩買。
投信在櫃買買超45.3億元亦創史上新高,一舉蓋過外資38億元與自 營商23億
元的賣壓,直接推升櫃買指數收紅。
元大投信再掀股市狂潮!旗下0094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即將於18日啟動募集,目標募集規模驚人,預計上看1,750億元,讓投資者有了全新的投資選擇。這次募集的結果,將讓台股資金行情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根據法人分析,00940 ETF將在4月1日掛牌前完成九成建置,與同時掛牌的00939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一起,讓台股資金龐大流動。這股資金潮帶動了台積電等科技股的爆發,讓欣興、聯詠、群光、日月光投控及聯發科等股價大漲,台股總指數也因此收復所有均線,上漲197點,收在19,879點。 在這波股市熱潮中,投信的買超量也創下新高。18日投信買超金額達132.07億元,打破2022年3月7日的76.41億元紀錄,連續12日買超累計達427.09億元。法人預測,元大新基金的進場將推動投信買超金額再創新高,未來投信買超將「只有更高沒有最高」。 元大投信公布的00940 ETF前10大持股,包括長榮、聯電、中美晶、神基、漢唐、群光、瑞儀、聯發科、鈊象、新普,這些成分股將在4月1日掛牌前佔據基金淨資產的九成。而將於20日掛牌的00939 ETF,其前十大成分股也同樣受到投信的熱烈追捧。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對於台股ETF的熱潮,金管會將持續觀察兩個重點。首先,雖然目前台股ETF已經有48檔,但這些ETF持有股票總市值只佔台股市值的2.38%,成交量也只佔1%,即使再加上5,000多億元的台股基金,對台股市值影響仍然不大。其次,這48檔台股ETF共投資了402檔台股,投資相對分散。因此,金管會已經要求周邊單位建立市場監管防禦機制,以確保市場穩定性。
元大投信的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尚未正式掛牌,就已在金融市場掀起了一陣熱潮。這次募資的金額是多少,成為了近期市場上熱論的焦點。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在立法院的一場會議中,昨(18)日透露,這次募資的金額超過了1,700億元,這個數字讓人驚嘆不已。據了解,該ETF已於昨日正式成立,帳上累計金額已經達到1,748.07億元,這個數字確定創下了台灣資產管理業的新紀錄;雖然因為金額和筆數龐大,實際的金額可能會在今日揭曉,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實際規模預計將以1,750億元為起跳點。 昨日,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公開揭露了募資金額達1,748.07億元,但由於市場申購情況熱絡,許多新開戶的投資者加入申購,導致系統塞車、當機,甚至提前停止申購,還有部分交易仍在進行對帳中。儘管如此,市場普遍預期,這次募資規模將以1,750億元起跳,這個數字將會改寫最佳IPO及最快達成千億元里程碑的雙紀錄。 台灣的ETF市場近來好消息頻傳,金龍年接連改寫新歷史。就在15日掛牌的中信上游半導體以175億元刷新募集金額新紀錄後,20日掛牌上市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再以531億元創下新紀錄。而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的「巨姿」將再次改寫新猷。據了解,由於仍有上千筆、百億元的帳務待釐清,元大投信及其通路截至昨日仍在結算中。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規模即將躍居台灣ETF市場第四位,目前僅次於元大台灣50的3,125.01億元、元大高股息2,760.22億元、國泰永續高股息2,636.74億元以及群益台灣精選高息的1,845.14億元。這次元大投信的台灣價值高息ETF募資的成功,無疑將為台灣ETF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和發展機遇。
元大投信昨日(18日)發揮了強大的買入力量,狂砸132億元台股,這一買進的力道不僅創下了投信買超的歷史紀錄,同時也是投信買超史上的第二次單日破百億元大關。它們的這次行動,就像一把利劍,硬是將台股從外資的賣壓中拉回,帶動台股大漲近200點,顯得相當驚人。從去年12月開始,元大投信已經連續12個交易日進行買超,累計金額高達427億元。 在昨日的三大法人進出情況中,合計買超台股49.6億元。其中,外資賣超86.3億元,已連續兩日賣壓強烈;自營商買超3.9億元,終於结束了連續三日的賣出。而八大公股行庫券商則買超13.7億元,連續四日買超,顯示了市場的熱情。 進入投信季底作帳的關鍵時刻,元大投信新募的大型ETF——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和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近日紛紛大舉進場布建成分股,這也是元大投信買超金額創下歷史新高的關鍵因素。這兩只ETF的進場,不僅對抗了外資的賣壓,還帶動了指數的大漲。 昨日投信買超的前15大個股,以電子股為主,聚焦在半導體及PC下游硬體產業,其中人工智慧(AI)股更是大宗。如果與新募ETF前十大成分股進行對比,統一台灣高息動能的前十大成分股中,只有緯穎呈現賣超,其餘均為買超;元大台灣價值高息中,除了神基賣超,其餘也呈現買超,顯示統一、元大等投信正在大舉布建持股。 3月以來,投信連買12個交易日,累計買超的前15大個股同樣以電子股為主,非電族群中僅有長榮、中信金等二檔。族群仍以AI股為焦點,包括聯電、鴻海、日月光投控、京元電等,這些股票在投信持股中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 對於元大投信新募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其募集金額相當低調,昨日僅表示將以募集前兩天金額報請成立,完整金額還在統計中。市場傳聞,金額約為1,748億元。雖然元大投信方面不願透露是否已經進場,但從昨日投信法人買超金額來看,已初步看見其威力。市場普遍預料,在3月底前,新募ETF將對台股發揮極大的撐盤效果。 另外,昨日台積電開盤秒填息,聯發科也收高,半導體類股指數多頭氣盛,加上散熱族群強勁揚聚多頭人氣,引動台股終場大漲197點,收於19,879點,收復了5、10日均線,成交量則萎縮至4,274億元。儘管美股上周五收黑,但台股卻開高走高,加權指數終場大漲1%,成交量雖比前一日減少25.1%,但仍有4,000餘億元,市場火熱程度不減。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昨日公開揭露募資1,748.07億元,但由於市場申購況狀熱絡,且很多是新開戶,造成塞車、當機、提早停止申購事件頻傳,仍尚有部分交易進行對帳中,因此實際規模預期將以1,750億元起跳。儘管最終數字仍未出爐,但已確立改寫最佳IPO及最快達成千億元里程碑的雙紀錄。
台灣ETF市場募集好消息頻出,金龍年接連改寫新歷史,15日掛牌的中信上游半導體以175億元刷新募集金額新紀錄、20日掛牌上市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又以531億元再下一城、緊接著元大台灣價值高息將以「巨姿」再度改寫新猷。
據了解,因仍有上千筆、百億元帳務待釐清,元大投信及其通路截至昨日仍在結算。元大台灣價值高息規模即將坐五望四,目前僅次於元大台灣50的3,125.01億元、元大高股息2,760.22億元、國泰永續高股息2,636.74億元、群益台灣精選高息1,845.14億元。
三大法人進出方面,昨日合計買超台股49.6億元。其中,外資賣超86.3億元,連二賣;自營商買超3.9億元,結束連三賣。八大公股行庫券商則買超13.7億元,連四買。
隨時序邁入投信季底作帳的關鍵時刻,加上金龍年後投信新募大型ETF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近日紛紛大舉進場布建成分股,帶動投信買超台股金額創下歷史新高,成為力抗外資賣壓、帶動指數大漲的關鍵。
觀察投信昨日買超的前15大個股,包括:聯電、大聯大、鴻海、京元電、英業達、聯強、日月光投控、和碩、東陽、文曄、健鼎、力成、群光、中信金、欣興等,以電子股為主,聚焦半導體及PC下游硬體產業;族群來看,人工智慧(AI)股為大宗。
如果與二檔新募ETF前十大成分股進行比對,昨日投信買超個股中,統一台灣高息動能的前十大成分股僅緯穎呈現賣超,逾均買超;元大台灣價值高息中,除了神基賣超,其餘也呈現買超,顯見統一、元大等投信正大舉布建持股機率高。
統計3月以來,投信連買12個交易日、累計買超的前15大個股,同樣以電子股為主,非電族群中僅有長榮、中信金等二檔;族群仍以AI股為焦點,包括聯電、鴻海、日月光投控、京元電等,可見AI股仍持續是投信持股的重心。
元大投信高層對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的募集金額相當低調,昨日僅表示,將以募集前兩天金額報請成立,完整金額還在統計中,「4月1日掛牌成立大家就知道了」。不過市場傳聞,金額約為1,748億元。
雖然元大投信方面不願透露是否已經進場,但從投信法人昨日買超金額來看,已初步看見威力。市場更普遍預料,在3月底前,新募ETF將對台股發揮極大的撐盤效果。
據統計,投信法人集中市場買超金額前三高紀錄,分別為2024年3月18日的132.06億元,其次為1999年8月13日的100.7億元,排名第三高的是1999年11月20日的91.59億元。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輝達GTC大會及美銀亞太論壇等二大盛會登場,市場聚焦AI,帶動昨日台積電開盤秒填息、聯發科也收高,半導體類股指數多頭氣盛,配合散熱族群勁揚匯聚多頭人氣,引動台股終場大漲197點、收19,879點,收復5、10日均線,成交量萎縮至4,274億元。
美股主要指數上周五(15日)收黑。不畏美股走低,台股昨日開高走高,加權指數終場大漲1%,成交量雖比前一日(主要是因為富時指數調整而爆量)減少25.1%,但仍有4,000餘億元,市場仍維持一定的火熱程度。
台積電18日秒填息,受惠於00939 ETF掛牌前夕的資金卡位,欣興 、聯詠、群光、日月光投控及聯發科等,股價大漲逾3%∼8%,加上 00940 ETF千億資金做後盾,投信搭順風車提前卡位,助攻台股大漲 197點、收19,879點,收復所有均線。
投信18日買超132.07億元創新高,打破2022年3月7日76.41億元的 紀錄,投信連12日買超427.09億元。法人預估,一旦元大新基金進場 ,投信買超將「只有更高沒有最高」。
據元大投信公布,00940 ETF前10大持股為長榮、聯電、中美晶、 神基、漢唐、群光、瑞儀、聯發科、鈊象、新普,4月1日掛牌前基金 淨資產九成需布局相關成分股。
20日將掛牌、成立規模531億元的00939 ETF前十大成分股中,包括 聯詠、瑞昱、長榮、群光等各獲投信連21日買超16,263張、連20日買 超17,020張、連20日買超56,364張、連13日買超20,012張。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強調,台股ETF募爆,將持續觀察二點,尚不需 要祭出降溫措施。一是國內現有48檔台股ETF,持有股票總市值占台 股市值2.38%、成交量約占1%,即便加上台股基金5,000多億元,占 台股市值也才占3%左右,影響仍不大。二是48檔台股ETF共投資402 檔台股,仍很分散。但金管會已請周邊單位建立市場監管防禦機制。
元大投信新ETF上市,引領投資新潮流
近期,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ETF引領市場風潮,吸引大量ETF首購族踴躍開戶申購。這款由元大投信推出的ETF,自從發行以來就備受矚目,特別是針對那些剛剛開始接觸ETF的新手投資人,元大投信特別推出相關的投資說明,幫助大家透過正確的概念進行理財投資。
元大投信強調,高股息ETF已經成為投資界的顯學,但投資人必須在投資前詳細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以及所申購的基金產品內涵。高股息ETF雖然吸引人,但並非沒有下跌風險,因此建議投資人要謹慎評估,不要只看到利差,忽略了投資風險。只有理性投資,才能避免承受非個人預期內的風險。
這款ETF預計於4月1日掛牌,與一般個股一樣,投資人可以在證券商App輸入證券代號「00940」查詢股價走勢等交易資訊,並在台股開盤或盤後交易時間進行自由交易。雖然ETF的股價變化可能受到市場成交量影響,但並不會出現大量資金湧入就必然導致股價上漲的情況,股價變化與成分股的整體漲跌相關,而00940最多同時可持有50檔個股,已經大幅分散了個別成分股對股價的影響。
至於配息部分,元大投信表示,00940會將投資人申購款項用於買進50檔成分股,在領到這50檔成分股所發放的股利後,會用於00940的股息分配,現金股息將自動匯入投資人指定帳戶,配息來源主要來自成成分股配息。
與個股不同的是,ETF的產品設計是提供投資人從短期價差操作轉至中長期存股領息的解決方案,可以進行指數化紀律投資,分散個股風險並參與台股長期成長。
作為台灣ETF領導品牌的元大投信,不僅持續為投資人提供專業的資產管理服務,並積極推出優質投資產品,也將嚴格遵守主管機關的監理措施及法令規範。
元大投信台灣價值高息ETF發行如龍卷風,掀起投資圈熱議!這次的新ETF發行,引發了市場上「新ETF與舊ETF誰更勝一籌」的討論。從新ETF為已掛牌的高股息ETF帶來升助,到已掛牌ETF調高配息,市場上的討論越來越熱烈,買氣也被帶動得沸沸湯湯。 由於玉山證券和台新證券已經宣布停止接受新申購,台銀證則只接受申購至15日中午,顯見市場對這次ETF發行的熱情。但問題來了,投資者該買新ETF還是舊ETF呢? 根據部分投信圈高層的分析,投資者普遍重視ETF的穩定度,這時候「新不如舊」的論點似乎更有道理。首先,台股目前處於歷史高點,風險自然會增加;其次,已掛牌的ETF有股價走勢和填息紀錄可以參考,相對穩定;再者,去年高股息ETF的異常飆漲,讓已掛牌的ETF可能已有累積的資本利得或股息,未來的配息自然更有餘力;最後,重疊成分股的ETF將迎來資金活水的幫助。 雖然如此,新ETF的兩大好處也不容忽視。首先,新ETF的募集價落在15元甚至10元,相較於平均收盤價26元左右的17檔高息ETF來說,入手價格顯得親民許多;其次,新ETF的選股邏輯可能更符合當前的市場環境,精準卡位現在高息股,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新的選擇。 投信法人建議,對於新產品的投資,投資者可以先停、看、聽,不要一下子就全「all in」。元大投信的台灣價值高息ETF發行,引發了市場的龐大關注,玉山證券和台新證券的申購截止日期已經宣布,而台銀證則只接受申購至15日中午。對於那些想參與的投資者,元大投信也提醒投資者要理性評估風險屬性及投資目的,並且提醒台股ETF並無募集額度上限,投資者可以在募集期間向各銷售機構申購,未參與的投資者也可以在4月1日掛牌後在次級市場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