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霖生技醫藥(興)公司新聞
友霖生技專注於藥品研發與製造,旗下Methydur與Tonvasca通過三期臨床並獲新藥核准。產品涵蓋ADHD與高血脂領域。
基龍米克斯面對新興療法市場需求,提供整合型CRDMO營運模式,以基因研究技術為本質之新興藥物發展供應鏈,成台灣唯一、全球極少數同時具備完整基因╱蛋白質分析平台與短鏈核酸╱少量多樣胜肽製造能力之CRDMO公司。
圓祥生技聚焦雙特異性抗體研發,擁有兩大自主平台,已成功授權兩項新藥予中國藥廠進行三期開發。
瑞磁生技專攻分子檢測IVD產品,核心產品已進入美國多家大型實驗室,取得多項保險與FDA認證,帶動營收成長。
生合生技專注微生物應用與益生菌研發,建立「自有功能菌株+高階ODM 服務」雙軌營運模式,旗下TWK10獲多國專利與國際合作授權。
友霖生技今(29)日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友霖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6.42億元、年增6.91%,今年第1季稅後純益5,057萬元,年增33%,每股純益0.23元。董事長蔡正弘表示,公司去年營收12.23億元,其中產品銷售收入10.2億元,占總營收的83.14%,為主要營運動能;另外在授權金與權利金部分收入約1.47億元,占整體營收的12.06%,顯示長期累積的研發成果已具備商業轉化價值。
蔡正弘強調,友霖持續深化505(b)(2)新藥研發布局,將不斷推出好產品。友華集團除了台灣之外也是在最早在東南亞深耕經營的公司,目前已在當地擁有四家子公司,下一步將擴充澳洲及紐西蘭版圖,甚至透過代理商揮軍歐美市場。
黃春桐表示,友霖的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創新藥品Methydur(思有得)表現亮眼。該藥於2020年起獲健保給付,並被列為第2A類新藥; 除了國內市場表現亮眼,友霖在國際市場也有實質成果,糖尿病學名藥成功取得美國FDA上市許可,成為台灣首家獲准該類藥證的藥廠,並已穩定進入美國市場銷售。口服抗生素產品Vancomycin自進入美國市場以來,市占率已超越其他同成分藥品。
友霖鎖定具高門檻與市場專利保障的505(b)(2)新藥、與利基型學名藥作為研發主軸,為了建立牢固的市場壁壘,友霖已建構三大核心製劑平台,包括SMRT(半固態多層藥物釋放技術)、MUPS(多單元圓粒系統)與OROS(滲透壓控制釋放技術)。
黃春桐表示,友霖2025-2028年預估會有四個新產品上市,包括已取證的高劑量降血脂用藥,2025年已送件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用藥、阿茲海默症複方新藥與肺纖維化用藥,預期2027年起將為公司業績帶來爆發性長。
友霖董事長蔡正弘表示,友霖是台灣第一家積極在東南亞生根的藥 廠,目前設有四個海外分公司,未來也會持續在紐西蘭與澳洲發展、 歐美市場則以代理布局,全面進軍國際市場。
友霖自2023年起開始轉盈獲利,專注多層次藥物釋放技術平台,並 開發半固態多層釋放技術(SMART)、多單位圓粒系統(MUPS)與滲 透壓控制釋放系統(OROS)三大核心。擁有一座依據國際級標準建造 的製造工廠,為台灣首家同時符合PIC/S GMP、歐盟GMP與美國FDA 2 1CFR標準的新建藥廠。
友霖總經理黃春桐表示,旗下新藥以治療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創新藥品Methydur最為亮眼,2020年起獲健保給付,在台灣市占率 居冠。採用自行開發的SMRT技術,具備快速起效與長效穩定特性,可 達真正「一天一次」服藥模式,降低患者服藥壓力。該產品因安全性 優於傳統劑型,也為友霖帶來穩定的營收貢獻。
另外,友霖糖尿病學名藥取得美國FDA上市許可,成為台灣首家獲 准該類藥證藥廠。口服抗生素Vancomycin自進入美國市場以來,市占 率已超其他同成份藥品。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近日公佈了「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得獎名單,其中,生達、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展現了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的驕人成就。
在這場盛會中,生達與葡萄王榮獲「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而「潛力標竿獎」則由友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等企業共同獲得。此外,「傑出新創獎」則落入漢康、捷絡、澄交手中。在「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的「臍帶血幹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的「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慧「FaceHeart Vitals」、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等產品技術也同樣獲得殊榮。
生物產協會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是協會每年重點舉辦的重要活動,旨在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並期待挖掘潛力新星,激發產業的創新動能。
劉理成進一步指出,隨著全球生技產業正處於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生技產業在這股浪潮中展現出堅實的韌性與創新突破。今年的得獎名單顯示了台灣生技產業的多元發展,涵蓋了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呈現出高度的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
生物產協會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為了提升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劃了「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讓得獎企業分享成功經驗與創新技術,並通過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劉理成強調,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歷屆得主已在全球市場展現競爭力,吸引了跨國合作與投資,並幫助台灣生技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他期望透過Taiwan BIO Awar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由生達、葡萄王抱走,「潛力標竿獎」由友 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獲得,「傑出新創獎」則由漢康 、捷絡、澄交拿下;另外「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以「臍帶血幹 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 慧「FaceHeart Vitals」和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 、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勝出。
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為協會每 年重點舉辦的重要獎項,該獎項不僅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更期 望發掘深具潛力的新星,激發產業持續創新動能。
近年全球生技產業正面臨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在 此浪潮中展現堅實韌性與創新突破。從今年得獎名單可看出台灣產業 的多元發展,包括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 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皆 呈現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反映出台灣生技產業鏈已趨成熟,並 逐步走向國際。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 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共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獲此殊榮。為擴大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 劃「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安排得獎企業於主要議程中分享其成功 經驗與創新技術,藉由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 帶動產業持續精進與成長。
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歷屆得主多已在 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不僅吸引跨國合作與投資,更有助於台灣生技 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期許藉由Taiwan BIO Awar 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 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近期台灣生醫產業的投資動能顯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以來,無論是掛牌上市櫃或申請上市或上櫃的生醫公司,數量均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這一現象反映出,台灣生醫產業的投資熱度並不如去年旺盛。
具體來看,截至今年年初,生醫族群上市及上櫃掛牌的公司共有五家,其中三家為上市公司,兩家為上櫃公司。此外,目前已有三家公司提出上市櫃申請。而去年全年,國內上市櫃生醫族群掛牌公司達到15家,預計今年掛牌家數將大幅減少。
在已成功上市的生醫公司中,包括青松健康、永鴻生技和愛派司,分別代表長照產業、農業生技及醫材產業。而剛通過上市審議的禾榮科,也將成為今年上市生醫公司之一。
在櫃買中心方面,今年已核准掛牌上櫃的公司有體外診斷試劑業者威力德生醫和首家生醫資電(Bio-ICT)浩宇生醫。而仍在申請上櫃的生醫族群則有細胞治療業者台寶生醫和藥廠友霖生醫。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台灣生醫族群上市櫃掛牌家數創下歷史高峰,證交所統計顯示,去年成功上市的生技公司共有九家,櫃買中心核准上櫃掛牌的生技公司有六家,兩大市場掛牌的生技公司共計15家,遠高於2023年的七家。
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在2023年度下滑近20%,但台灣資本市場卻逆勢成長,尤其在生醫族群,台灣生技股的成長表現超越美國、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市場。這也吸引了日本大和投資公司積極促成日本生技公司來台掛牌上市櫃。
目前,包括漢達、訊聯智藥、三鼎生技、永笙-KY、圓祥生技、圓點奈米、向榮生技、普瑞博等公司,都已通過股東會將申請上市櫃或辦理現金增資供初次上市櫃公開承銷,這些公司都將爭取在今年上市或上櫃。
根據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登記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生醫族群上市及上櫃掛牌的公司共有五家,其中包括三家上市及兩家上櫃,另外,當前提出上市櫃申請的生醫族群僅有三家;相較之下,2024年全年,國內上市櫃生醫族群掛牌公司達到15家,預期今年生醫族群上市櫃掛牌家數與去年比恐將大幅縮水。
證交所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已成功上市的生醫族群,包括元月15日掛牌的青松健康(6931)、4月28日掛牌的永鴻生技、及6月10日掛牌的愛派司,三公司分別代表長照產業、農業生技及醫材產業。目前已申請上市掛牌的公司,則僅有7月3日剛通過上市審議的禾榮科。
在櫃買中心方面,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已核准掛牌上櫃的公司僅有體外診斷試劑業者威力德生醫、及首家生醫資電(Bio-ICT)浩宇生醫兩家公司;仍在申請上櫃的生醫族群則有細胞治療業者台寶生醫、及藥廠友霖生醫兩家公司。
國內生醫族群2024年上市櫃掛牌家數達到歷史高峰,根據證交所統計,2024年成功上市的生技公司共有九家,櫃買中心核准上櫃掛牌的生技公司有六家,兩大市場掛牌的生技公司共計15家,遠高於2023年的七家。
根據PWC Global IPO Watch統計,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2023年度下滑了近20%,唯有台灣資本市場逆勢成長,尤其在生醫族群,台灣生技股過去幾年成長表現超越美國、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市場,因此日本大和投資公司近年來積極想促成日本生技公司來台掛牌上市櫃。
法人分析,今年想申請上市櫃的生醫族群,目前已知包括漢達、訊聯智藥、三鼎生技、永笙-KY、圓祥生技、圓點奈米、向榮生技、普瑞博等公司,今年股東會都已通過將申請上市櫃、或辦理現金增資供初次上市櫃公開承銷,這些公司都將爭取今年上市或上櫃。
台灣生醫產業表現亮眼,友霖生技年增率亮眼
根據生策會統計,今年第一季台灣上市櫃生醫企業營收成長動能強勁,其中友霖生技醫藥表現亮眼,年成長率達106.36%。 整體而言,今年第一季共223家生醫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中,128家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凸顯台灣生醫產業持續蓬勃發展。其中,營收超過10億元的公司家數也持續增加,上市公司增加至11家,上櫃公司增加至12家。 在上市生醫公司方面,首季營收王為大樹連鎖藥局,達42.02億元。而友霖生技醫藥則在興櫃市場中名列前茅,營收年增率高達106.36%,成為生醫產業中成長動能強勁的潛力股。 此外,生策會表示,今年第一季上市櫃生醫公司中,營收年增率超過15%的公司共13家,其中包括友霖生技醫藥、軒郁、藥華藥、聯合骨科等。而營收年減率超過15%的公司則有9家,包括保瑞藥業、泰博、大江等。 生策會分析指出,台灣生醫產業持續成長,其中以新藥開發、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材等領域表現特別突出。而像友霖生技醫藥這樣的興櫃生技股也逐漸嶄露頭角,為台灣生醫產業注入新動能。這些公司中,首季營收王是連鎖藥局大樹的42.02億元,其次是外銷學名藥廠美時的41.98億元,其餘上市櫃公司首季營收都低於30億元。今年首季上市櫃(不含興櫃)生醫企業營收成長動能最強的是藥華藥,年成長86.2%,成長表現排名第二的公司是軒郁,首季營收年增58.2%;今年首季業績衰退幅度最大的是保瑞藥業,首季營收年減40.2%,但在整個營收排名中仍居第三、達28.5億元。若把興櫃生技公司納入統計,其中晨暉生技首季營收年增106.36%,表現相對亮眼。
生策會統計2024年首季生醫上市、上櫃及興櫃共223家公司的營收,其中有128家較去年同期成長,衰退的有81家,另有一家公司營收持平,尚未有營收的公司達13家。
生策會分析,今年首季生醫上市公司營收前20名的公司中,營收超過10億元以上的公司共11家,較去年增加四家;生醫上櫃公司營收前20名的公司中,營收超過10億元以上的公司共12家,較去年增加一家。凸顯台灣生醫產業營收破10億的家數已愈來愈多,有趣的是上櫃公司表現勝過於上市公司,至於興櫃生技股各家營收都不足3.5億元。
在今年第1季的上市生醫公司中,營收年增逾15%的公司共六家,分別為藥華藥、視陽、望隼、神隆、台耀及晶碩;上市公司營收衰退超過15%的公司共四家,包括保瑞,泰博、佐登-KY及承業醫等;上櫃公司營收年增逾15%的公司僅有兩家,分別是軒郁、及聯合骨科;上櫃公司營收衰退逾15%的公司僅有大江一家公司。
興櫃公司營收年增逾15%的也有五家,分別為晨暉生技、友霖、醫影、立弘、及優你康;興櫃公司營收年減逾15%的公司則包括漢達、泰宗及麗彤三家公司。
友霖生技醫藥(4166)今(14)日發表重大新聞,宣布與泰國百年藥廠B.L. HUA達成合作,將將自研新藥Methydur推向泰國市場,進一步拓寬亞洲市場版圖。這款專治過動症(ADHD)的新藥,預計將在泰國市場創造年銷售額達1200萬美元的佳績,未來還將繼續擴大在東協的市場佔有率。 根據調查數據,泰國ADHD患者比例高達4.2%至8.1%,去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200萬美元,並預計到2030年將成長至1600萬美元,市場潛力十分看好。友霖總經理黃春桐表示,B.L. HUA在精神神經藥物領域有著深厚的基礎,並在中南半島多國擁有完整的銷售網絡,這是友霖選擇合作的重要理由。 黃春桐總經理強調,友霖的發展策略是將自研自產的產品推向海外市場,這次與B.L. HUA的合作,不僅是深化東南亞市場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對友霖新藥Methydur市場潛力的信心表達。Methydur是友霖與美國DURECT Corporation共同研發的成果,2018年已在台灣獲得上市許可,並已先行外銷至韓國市場,此次進軍泰國市場,將進一步強化友霖在亞洲市場的競爭力。
友霖生技醫藥(4166)昨日傳來喜訊,他們的產品即將跨足國際市場!友霖生技的母公司友華集團(4120)宣布,與泰國百年老店B.L. HUA醫藥公司簽下了合作協議,將在泰國上市研發的過動症新藥Methydur。這個新藥可是大有來頭,因為它不僅是友霖生技的首個進入泰國市場的產品,更是友華集團海外市場布局的重要一步。 根據市場調查數據,泰國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患者佔比約在4.2%至8.1%之間,這個市場的潛力相當可觀。友霖生技總經理黃春桐表示,B.L. HUA作為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醫藥公司,在精神神經藥物領域有著深厚的經營基礎,與歐洲知名藥廠的合作關係,以及在中南半島各國的銷售網絡,都是友霖生技選擇合作的重要原因。 黃春桐強調,友霖生技的發展策略是將自家研發的產品推向海外市場。與B.L. HUA的合作,將會在泰國為友霖生技的過動症新藥Methydur進行註冊、銷售和推廣,這對於深化友霖生技在東南亞市場的布局來說,是一個關鍵的步驟。 Methydur這款新藥是由友霖生技與美國DURECT Corporation共同研發的,2018年已經在台灣獲得上市許可。黃春桐解釋,Methydur是利用友霖生技獨有的專利技術「多層次藥物控制釋放技術」開發的,這種技術能夠結合短效與長效藥物的優點,讓藥效的起始時間更為迅速,對於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調查指出,泰國ADHD的盛行率約為4.2%到8.1%,該藥品去年市場 規模約1,200萬美元,到2030年預期可以增至1,600萬美元,成長潛力 看好。
友霖總經理黃春桐指出,B.L. HUA是百年歷史的醫藥公司,長期經 營精神神經藥物領域,並在中南半島許多國家有完整的銷售網絡。友 霖的發展策略是將自行開發生產的產品,積極推廣到海外,因此透過 雙方合作在泰國註冊、銷售推廣友霖的過動症新藥,是友華深化東南 亞市場布局的關鍵。
Methydur為友霖與美國DURECT Corporation共同研發,2018年在台 灣獲得上市許可。該藥在進軍泰國之前,已先授權外銷至韓國。
友霖生技總經理黃春桐指出,B.L. HUA是有百年歷史的醫藥公司,長期經營精神神經藥物領域,與歐洲知名藥廠合作,並在中南半島許多國家有銷售網絡。友霖發展策略是將自行開發生產的產品推廣海外,透過雙方合作在泰國註冊、銷售推廣友霖的過動症新藥,是深化東南亞市場布局的關鍵。
Methydur是友霖與美國DURECT Corporation共同研發的ADHD新藥,2018年在台灣獲得上市許可。黃春桐說,Methydur是友霖運用專利技術「多層次藥物控制釋放技術」開發的新劑型新藥,可結合短效與長效藥物的優點,藥效起始時間快。
台灣股市最新動態來了!6月份,興櫃公司全體營收再創新高,達到460億元,月增13.78%,年增6.5%。這個成績實在是可圈可點,尤其連續兩個月營收都能保持在400億元以上,真的讓人驚艷啊!不過,累計上半年興櫃公司營收還是比去年減少了3.4%,這部分可能還需要我們多多努力。 來看看6月份興櫃公司營收的前十大名單,遠壽、燁聯、星宇航空、和淞、達發、台灣虎航、世紀風電、日盛台駿、富基電通、兆聯實業這些公司都表現得非常出色。其中,遠壽6月的營收更是大爆發,達到76億元,月增41.1%;星宇航空也不遑多讓,營收21.29億元,月增24.63%;台灣虎航的營收也有10.9億元,月增23.68%,這些公司的成績對整體興櫃市場的增長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 6月份,興櫃公司中創下營收新高的家數有23檔,這些公司分別是星宇航空、台灣虎航、世紀風電、聚恆、中信造船、云光、輝創、阜爾運通、潤德、家碩、程曦資訊、聯友金屬、天力離岸、友霖、品元-新、溫士頓、漢田生技、利百景、台新藥、浩宇生醫、晶瑞光、華上生醫、益鈞環科*-新等。 此外,6月份興櫃公司營收呈現月增、年增的雙增股有89檔,其中年增1倍以上的公司包括永虹先進、格斯科技*、台灣虎航、星宇航空、樂揚、向榮生技、世紀風電、天力離岸、聚恆、威睿、漢田生技、和暢科技、芯測、達運光電、怡和國際、開陽投控、展逸、醫影、宏碁遊戲、晶鑽生醫等。 在這些亮麗的數字背後,我們看到的不只是興櫃公司的成長,還有許多台灣本土企業的努力與創新。例如,我們的主角——友霖生技醫藥,就是其中一個表現亮眼的例子。未來,隨著台灣企業不斷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台灣股市將會更加繁榮。
今年興櫃公司6月營收前十大為遠壽、燁聯(9957)、星宇航空、 和淞(6826)、達發(6526)、台灣虎航、世紀風電(2072)、日盛 台駿(6958)、富基電通(6707)、兆聯實業(6944)等。
其中遠壽6月營收達76億元、月增41.1%,星宇航空6月營收達21. 29億元、月增24.63%,台灣虎航6月營收10.9億元、月增23.68%等 貢獻頗大。
今年6月興櫃公司營收創新高家數有23檔,分別是星宇航空、台灣 虎航、世紀風電、聚恆(4582)、中信造船(2644)、云光(3633) 、輝創(6722)、阜爾運通(6914)、潤德(6881)、家碩(6953) 、程曦資訊(6898)、聯友金屬(7610)、天力離岸(6793)、友霖 (4166)、品元-新(6963)、溫士頓(6817)、漢田生技(1294) 、利百景(7578)、台新藥(6838)、浩宇生醫(6872)、晶瑞光( 6787)、華上生醫(7427)、益鈞環科*-新(6912)等。
興櫃公司6月營收呈現月增、年增的雙增股有89檔,且年增1倍以上 的排序分別是永虹先進、格斯科技*、台灣虎航、星宇航空、樂揚、 向榮生技、世紀風電、天力離岸、聚恆、威睿、漢田生技、和暢科技 、芯測、達運光電、怡和國際、開陽投控、展逸、醫影、宏碁遊戲、 晶鑽生醫等。
長假效應發威,加上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8日晚間又將「開 金口」,市場資金謹慎「停看聽」,興櫃本周四個交易日成交量95. 57億元,惟若以單日平均成交金額23.89億元計算,則是較前周小幅 增加了約3億元。
而生技族群交投熱度仍高,單周成交量前十大個股依序為納諾*-K Y、全福生技、台新藥、鑽石生技、仁新、基米、建騰、台睿、心悅 、優你康,生技醫療相關個股就占了八檔。
連假前夕、資金縮手觀望,小量資金轉進拉抬銅板股,興櫃上周「 漲幅王」就由8日均價僅10.92元的化妝品製造廠太和-KY,以26.98% 周漲幅拿下,而股價同樣不到50元的台寶生醫、建騰也勁揚22.55% 、20.9%。
此外,普瑞博、雅祥生醫、保勝光學、愛爾達、仁新、樂意、友霖 周漲幅則介於6∼16%。
台寶生醫7日自興櫃戰略新板轉至興櫃一般板,股價再展蜜月行情 ,當日最高價一度衝上50.5元,均價也直上43.5元,較前日的36.72 元大幅成長18.46%,8日續揚1.45%,單周大漲22.55%。
台寶生醫專注異體幹細胞新藥開發,目前採取自有產品新藥開發、 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雙軌策略,已有三項非修飾間葉幹細胞 治療新藥進入臨床試驗,CDMO業務也結合委託檢驗,推升今年前八月 營收達3,681.9萬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的2,715.8萬元。
此外,體育頻道愛爾達本周股價也上漲8%,下半年全球體壇將進 入高潮,除先前才剛落幕的BWF世界羽球錦標賽外,四年一度的國際 世界盃足球賽也將於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達舉辦,帶動收視率, 題材性十足。
此外,興櫃市場中秋連假後將喜迎「重量級生力軍」,宏碁集團旗 下「小金虎」宏碁遊戲,主要產品為3C電腦周邊、電腦軟體、遊戲商 品等產品及數位商務服務之代理銷售,預計13日登錄興櫃,屆時資本 市場中的宏碁「小虎隊」將高達九家。
根據CMoney統計昨(8)日,本周以來興櫃市場漲幅超過一成個股較上周下滑,縮減至五檔。資金持續停泊在生技股,受惠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登場,加上生技族群具備與大盤低相關性、選舉年度政策利多想像空間,生技股活蹦亂跳。
本周以來漲幅前十強興櫃股中有六檔生技,包含太和-KY、台寶生醫、普瑞博、雅祥生醫、仁新、友霖。且本周漲幅前兩強皆為生技股,太和-KY周漲26.9%、台寶生醫周漲22.5%,前者營運以美妝保養品為主、後者為新藥研發。
普瑞博受惠檢測商機,8月營收大成長,周漲幅達15.5%;新藥研發的雅祥生醫周漲幅也有14.1%、仁新周漲7.7%、友霖上漲6.2%。
電子股表現較突出的是監控系統的建騰,周漲幅20.9%,股價站回所有均線之上。
另外上榜的電子股還有保勝光學周漲幅8.08%,主要以光學鏡片、鏡頭研發為主要業務,8月營收交出雙成長的成績。
此外,資金也點火文化創意族群,包含數位內容供應商愛爾達、遊戲股樂意。
本土疫情急速擴散、俄烏地緣政治風險未解,通膨飆高,生技股成 資金避風港,防疫、業績成長、併購和母以子貴股四大題材成為盤面 重要指標,法人看好中化生(1762)、高端(6547)、全宇-KY(41 48)、泰博(4736)、保瑞(6472)將領軍上揚。
利多不斷的生技股,光是近半個月就有四個併購/分割和新創公司 案,率先登場的是明基醫與旗下小金雞康科特合計斥資1.2億元、持 股57.14%,成立「明悅智醫」,搶攻上千億元的牙醫商機。
馬光-KY(4139)預計收購新康中醫旗下三家中醫骨傷專科診所, 也備受關注,預計可望為疫後迎來跳躍式成長。
友華(4120)是以5.58億元將處方醫學營業二部分割轉讓友霖(4 166),因是採股份對價,友華持有友霖的股權,也原來的51.82%增 至59.6%。
而保瑞藥業則是攜手台新健康基金、泰福生技創辦人趙宇天共同投 資保瑞生技,並由保瑞生技斥資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元)取 得伊甸生醫(喜康生技前身)CDMO業務在台資產,集團營運領域因此 由小分子延伸至大分子生物藥。
另外,防疫股中,除了泰博、寶齡、大樹、杏一因快篩試劑需求強 勁,業績爆增外,高端也受惠WHO主導執行的新冠疫苗STV(Solidar ity TrialVaccines)全球團結三期臨床試驗,數據進入分析階段, 法人看好高端有機會過關,未來有望向國際供應疫苗,激勵13日股價 飆漲停,並帶動基亞(3176)上演母以子貴行情。
業績成長股中,健喬(4114)第一季稅後淨利1.25億,年成長105 %,EPS0.42元;而營運轉骨的台康生(6589)也在生物相似藥授權 金入帳下,單季EPS 0.05元,連續三季度獲利。
全宇則受惠全球鉀肥續漲,拉近與生物肥的價差,帶動生物複合肥 銷量大增,不僅今年前四月營收有亮麗表現,明、後年印尼新廠與馬 來西亞疫苗二廠落成,還會啟動另一波新動能。
中化生第一季獲利年增三成,EPS 1.65元,創下近七季新高,法人 預期,第二季營收將維持高峰,下半年魚油原料EPAE產能將逐步拉高 ,而連續製程確效批將送美國FDA認證,最快明年將開始有所貢獻。
母以子貴股中,健亞旗下小金雞浩宇生醫「聚焦式導航超音波系統 」拿下愛迪生獎金牌後,「NAVIRFAR Scope」也同步取得美、台FDA 核准上市,為全球首套射頻消融術「納維爾R」針具追蹤系統。浩宇 已規劃5月底、6月初登錄興櫃。
友霖生技(4166)在28日公布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他們成功獲得了美國DURECT公司最新授權,這次合作讓他們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治療藥物「思有得持續性膠囊22mg,33mg,44mg(Methydur)」不僅在亞太地區熱賣,現在更將版圖擴大到全球市場!這個新藥已在台灣順利上市,現在還在東南亞各國積極申請藥證,預計今年將開始全球市場的拓荒之旅。
從2009年起,友霖生技就與美國DURECT公司攜手合作,利用友霖獨有的多層次藥物控制釋放技術(MPRT),成功開發出這款新藥。去年8月,該藥品已經取得健保給付,並在台灣市場上首次亮相,現在已經陸續在各醫學中心進藥,受到廣大醫患的喜愛。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全球範圍內普遍存在的疾病,其盛行率在各國間有所不同,約在2%至11%之間。根據IQVIA資料庫的數據,美國市場中,Methylphenidate成分的過動症藥物去年創下了16.7億美元的銷售額。
友霖生技表示,他們已經開始與全球各地的合作夥伴進行洽談,包括大陸、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歐洲等地,目標是將這項關鍵產品推向全球市場。隨著國際市場的擴大,友霖生技預期將帶動雲林廠的產能和銷售成長,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