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霖生技醫藥(興)公司新聞
據初步統計,去年共有36家生技製藥業者,在上市、上櫃、興櫃或登錄創新板掛牌,今年截至8月底,僅青松健康、威力德、浩宇、永鴻、生合、愛派司、台康生、友霖八家公司上市櫃,9月則有大研生醫、禾榮科跟進,涵蓋醫材、新藥與精準醫療等領域。
以承銷價來看,除將以每股600元掛牌的禾榮科外,普遍落在20∼70元區間;大研生醫是以158元轉上市。整體而言,募資金額規模與市場反應,均不若前幾年火熱。
值得注意的是,現增與私募仍是上市櫃公司主要募資工具,但規模呈現「集中化」趨勢。20多家完成現增或私募案公司中,泰福-KY募資12.48億元,保瑞以特定人投資3.84億元;漢達私募17,000張,募資11.56億元,由神隆全數認購並躍升第二大股東;佰研則是斐成前董事長楊清宗及家族,以6.85億元吃下私募案入股為最大股東後,再以每股40元的價格,公開收購8,000張股票,拿下經營權。
投資題材仍以新藥/醫材為核心,免疫與抗體、臨床進度可量化的標的,較易獲資金青睞;醫療服務與平台型題材相對保守。
市場人士表示,雖今年生技募資熱度較去年降溫,但在大股東支持與策略資金挹注下,仍為產業轉型與創新研發提供了動能。由於2026年前後,將進入臨床試驗與IPO高峰期,生技市場有機會再現新一波投資契機。
友霖成立於2008年,長期耕耘於藥品研發,主要鎖定中樞神經、降血脂、抗生素及糖尿病用藥等市場廣大、成長趨勢明確的利基型產品。
友霖主要從事利基型學名藥及505(b)(2)特色新藥之開發、製造及銷售,友霖2024年度營收1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48元;2025年上半年度營收6.4億元,EPS 0.31元。
友霖除了憑藉自行開發的技術,成功研發出多款利基型學名藥與505(b)(2)新藥外,同時位在雲林的藥廠,更是經臺灣、澳洲、英國及美國所認證合格的優良廠區,可以穩定供貨生產自身藥品,也可以從事藥品代工生產以創造營收。
此外,友霖公司擁有專業銷售團隊,負責國內藥品銷售業務,並且透過國外當地專業的經銷公司或大型藥廠,於美國以及包括東南亞等其他國家推廣銷售。
由於友霖公司為國內少數同時擁有研發、生產、銷售能力的藥品公司,營運表現屢獲肯定,在今年7月甫獲得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所頒發之「2025 Taiwan BIO Awards 傑出生技產業獎」的「潛力標竿獎」,可見公司的發展潛力亦獲得專業認同。
友霖所屬的生技醫療產業,是我國政府重點發展的核心產業,且生技醫療本質正是人文關懷,在帶來經濟發展同時,亦可為人類的健康福祉做出貢獻。
櫃買中心一路走來,陪伴許多發展中的生醫公司運用資本市場平台逐步成長,不只協助公司強化財務結構,提高資訊透明度,也協助爭取投資人的認同。
櫃買中心的生技醫療產業已在臺灣資本市場形成一個技術鏈完整、創新活躍,具有特色的產業聚落,櫃買中心也將繼續作為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的後盾,期待有更多優質的生技醫療公司加入櫃買家族的行列。
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於掛牌典禮表示,友霖生技長年深耕中樞神 經系統、心血管及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領域,專注研發競爭較少 且具差異化優勢的特色學名藥,並且善於洞察全球專利布局與市場需 求變化,採取前瞻性的策略投資與研發規畫,成果屢獲各界的高度肯 定。
友霖生技透過進入資本市場,將能為企業帶來更充沛的資金挹注, 進而擴大全球市場版圖。
友霖生技董事長蔡正弘表示,在全球銷售布局方面,友霖生技已將 營運觸角擴及全球五大洲、12個國家,目前已取得逾50張藥證,涵蓋 台灣、美國、東南亞及其他國家市場。在台灣,公司產品已打入23家 醫學中心、86家區域醫院與4,602家診所,成功建構起完整而縱深的 醫療通路網絡,除已在台灣取得藥證並上市外,亦正加速推進至中國 、歐美及日本市場,並同步向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及越 南等東南亞國家遞交新藥查驗登記(NDA)申請,擴大市場版圖。
另一方面,降血脂複方新藥TonvascaR也預計在澳洲、越南、菲律 賓與馬來西亞陸續送件申請藥證,開拓更多元的成長動能,公司將持 續追蹤全球專利到期時程與市場缺口,並據以進行策略性開發與投資 規畫,強化差異化產品組合,提升市場競爭門檻。
台灣新聞記者特別報導
台灣生技醫藥領域再傳佳音,友華集團旗下子公司友霖生技(4166)即將於21日上櫃掛牌,每股承銷價定於28元,展現出市場對其發展前景的信心。
友霖生技董事長蔡正弘在掛牌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公司憑藉三大核心製劑平台——半固態多層藥物釋放技術(SMRT)、多單元圓粒系統(MUPS)以及滲透壓控制釋放技術(OROS),已成功建立起產品差異化與研發優勢。
在眾多在研產品中,1PL105是一款應用OROS技術的免疫調節持續性藥效錠,專門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等疾病。該藥已完成生體相等性試驗,並向台灣及美國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提交了藥證申請,有望在原廠專利到期前提前上市,挑戰市場既有格局。
1PN115則是應用MUPS技術開發的失智症治療藥物,美國市場上是一款高門檻的複方控釋學名藥,具有突破原廠藥物組合專利的潛力,在台灣則是一款新複方新藥。
而1PR110則是針對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治療藥物,利用SMRT技術將傳統軟膠囊改為半固體膠囊,透過技術平台設計進行原廠專利迴避,有機會在原廠專利到期前提前上市。
為了配合上櫃前的公開承銷,友霖生技計劃對外競價拍賣13,600張股票,競拍底價為22.4元,最高投標張數為1,710張。競拍時間定於8月6日至8日,12日將進行開標,而公眾申購則將於11日至13日進行,15日進行抽籤。
友霖生技在2023年由虧轉盈,2024年營收達12.23億元,年增長達37.41%,稅後淨利為1.07億元,營業毛利率高達53.28%。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6.42億元,年增長6.91%。
此外,友霖生技的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藥物Methydur已經在台灣上市,並取得健保給付,未來有望拓展至東南亞與美國市場。公司還在開發降血脂、降血糖藥品,以對接全球慢性病長期用藥的需求。
友霖生技(4166)即將於21日登陸台灣證券市場,為市場帶來新鮮血液。這家由友華生技所屬的子公司,將於上櫃進行前公開承銷,並進行競價拍賣,總計13,600張股票,競拍底價為22.4元,最高投標張數達1,710張,暫定承銷價為28元。競拍時間定於8月6日至8日,而公開申購則將在8月11日至13日進行,預計8月15日進行抽籤作業。
友霖生技在2024年的營收達到了12.23億元,年增長達37.41%,稅後純益則有1.07億元,年增長高達381%。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收為6.42億元,年增長6.91%。董事長蔡正弘指出,公司成長的動能主要來自於外銷市場的快速提升,尤其是降血脂藥物的出貨量顯著增加,這一點對整體營運表現的強化起到了關鍵作用。
蔡正弘還提到,公司已經建構了三大核心製劑平台,這包括半固態多層藥物釋放技術(SMRT)、多單元圓粒系統(MUPS)以及滲透壓控制釋放技術(OROS)。這些技術已經推進了公司三大具代表性的在研產品。其中,友霖生技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藥物Methydur已在台灣上市,並且取得了健保給付的資格,未來有望拓展至東南亞和美國市場。
除了ADHD藥物外,糖尿病與心血管藥物市場也是友霖生技看好的潛力市場。公司目前已有相關產品出貨,並且持續開發降血脂與降血糖藥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友霖生技為友華生技子公司,2024年營收12.23億元,年增37.41%,稅後純益1.07億元,年增381%。今年上半年營收6.42億元,年增6.91%;董事長蔡正弘表示,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外銷市場快速提升,特別是降血脂藥物出貨量顯著擴增,帶動整體營運表現強勁。
蔡正弘說,公司建構三大核心製劑平台,包括半固態多層藥物釋放技術(SMRT)、多單元圓粒系統(MUPS)及滲透壓控制釋放技術(OROS),已推進三大具代表性的在研產品。
友霖旗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藥物Methydur已於台灣上市,並取得健保給付,未來可望拓展東南亞與美國市場。此外,糖尿病與心血管藥物市場同樣潛力大,友霖目前已有相關產品出貨,並持續開發降血脂與降血糖藥品。
其中,1PL105是應用OROS技術的免疫調節持續性藥效錠,用於類風 濕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等,已完成生體相等性試驗,並向台灣T FDA與美國FDA提出藥證申請,有望挑戰原廠專利並在原廠專利到期前 提早上市。
1PN115應用MUPS技術開發,鎖定失智症治療,美國為高門檻的複方 控釋學名藥,具突破原廠藥物組合專利潛力,在台灣屬新複方新藥。
1PR110針對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治療藥物,運用SMRT技術由傳統軟膠 囊改為半固體膠囊,透過技術平台設計進行原廠專利迴避,有機會在 原廠專利到期前提早上市。
友霖配合上櫃前公開承銷,擬對外競價拍賣13,600張,競拍底價2 2.4元,最高投標張數1,710張,暫定承銷價28元,競拍時間8月6日至 8日,12日開標,11日至13日公開申購,15日抽籤。
友霖2023年由虧轉盈,2024年營收12.23億元、年增37.41%,稅後 淨利1.07億元,營業毛利率53.28%,2025上半年營收6.42億元,年 增6.91%。
友霖的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藥物Methydur已於台灣上市,並 取得健保給付,未來可望拓展東南亞與美國市場;並開發降血脂、降 血糖藥品,對接全球慢性病長期用藥需求。
友霖生技專注於藥品研發與製造,旗下Methydur與Tonvasca通過三期臨床並獲新藥核准。產品涵蓋ADHD與高血脂領域。
基龍米克斯面對新興療法市場需求,提供整合型CRDMO營運模式,以基因研究技術為本質之新興藥物發展供應鏈,成台灣唯一、全球極少數同時具備完整基因╱蛋白質分析平台與短鏈核酸╱少量多樣胜肽製造能力之CRDMO公司。
圓祥生技聚焦雙特異性抗體研發,擁有兩大自主平台,已成功授權兩項新藥予中國藥廠進行三期開發。
瑞磁生技專攻分子檢測IVD產品,核心產品已進入美國多家大型實驗室,取得多項保險與FDA認證,帶動營收成長。
生合生技專注微生物應用與益生菌研發,建立「自有功能菌株+高階ODM 服務」雙軌營運模式,旗下TWK10獲多國專利與國際合作授權。
友霖生技今(29)日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友霖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6.42億元、年增6.91%,今年第1季稅後純益5,057萬元,年增33%,每股純益0.23元。董事長蔡正弘表示,公司去年營收12.23億元,其中產品銷售收入10.2億元,占總營收的83.14%,為主要營運動能;另外在授權金與權利金部分收入約1.47億元,占整體營收的12.06%,顯示長期累積的研發成果已具備商業轉化價值。
蔡正弘強調,友霖持續深化505(b)(2)新藥研發布局,將不斷推出好產品。友華集團除了台灣之外也是在最早在東南亞深耕經營的公司,目前已在當地擁有四家子公司,下一步將擴充澳洲及紐西蘭版圖,甚至透過代理商揮軍歐美市場。
黃春桐表示,友霖的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創新藥品Methydur(思有得)表現亮眼。該藥於2020年起獲健保給付,並被列為第2A類新藥; 除了國內市場表現亮眼,友霖在國際市場也有實質成果,糖尿病學名藥成功取得美國FDA上市許可,成為台灣首家獲准該類藥證的藥廠,並已穩定進入美國市場銷售。口服抗生素產品Vancomycin自進入美國市場以來,市占率已超越其他同成分藥品。
友霖鎖定具高門檻與市場專利保障的505(b)(2)新藥、與利基型學名藥作為研發主軸,為了建立牢固的市場壁壘,友霖已建構三大核心製劑平台,包括SMRT(半固態多層藥物釋放技術)、MUPS(多單元圓粒系統)與OROS(滲透壓控制釋放技術)。
黃春桐表示,友霖2025-2028年預估會有四個新產品上市,包括已取證的高劑量降血脂用藥,2025年已送件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用藥、阿茲海默症複方新藥與肺纖維化用藥,預期2027年起將為公司業績帶來爆發性長。
友霖董事長蔡正弘表示,友霖是台灣第一家積極在東南亞生根的藥 廠,目前設有四個海外分公司,未來也會持續在紐西蘭與澳洲發展、 歐美市場則以代理布局,全面進軍國際市場。
友霖自2023年起開始轉盈獲利,專注多層次藥物釋放技術平台,並 開發半固態多層釋放技術(SMART)、多單位圓粒系統(MUPS)與滲 透壓控制釋放系統(OROS)三大核心。擁有一座依據國際級標準建造 的製造工廠,為台灣首家同時符合PIC/S GMP、歐盟GMP與美國FDA 2 1CFR標準的新建藥廠。
友霖總經理黃春桐表示,旗下新藥以治療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創新藥品Methydur最為亮眼,2020年起獲健保給付,在台灣市占率 居冠。採用自行開發的SMRT技術,具備快速起效與長效穩定特性,可 達真正「一天一次」服藥模式,降低患者服藥壓力。該產品因安全性 優於傳統劑型,也為友霖帶來穩定的營收貢獻。
另外,友霖糖尿病學名藥取得美國FDA上市許可,成為台灣首家獲 准該類藥證藥廠。口服抗生素Vancomycin自進入美國市場以來,市占 率已超其他同成份藥品。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近日公佈了「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得獎名單,其中,生達、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展現了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的驕人成就。
在這場盛會中,生達與葡萄王榮獲「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而「潛力標竿獎」則由友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等企業共同獲得。此外,「傑出新創獎」則落入漢康、捷絡、澄交手中。在「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的「臍帶血幹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的「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慧「FaceHeart Vitals」、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等產品技術也同樣獲得殊榮。
生物產協會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是協會每年重點舉辦的重要活動,旨在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並期待挖掘潛力新星,激發產業的創新動能。
劉理成進一步指出,隨著全球生技產業正處於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生技產業在這股浪潮中展現出堅實的韌性與創新突破。今年的得獎名單顯示了台灣生技產業的多元發展,涵蓋了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呈現出高度的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
生物產協會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為了提升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劃了「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讓得獎企業分享成功經驗與創新技術,並通過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劉理成強調,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的歷屆得主已在全球市場展現競爭力,吸引了跨國合作與投資,並幫助台灣生技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他期望透過Taiwan BIO Awar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由生達、葡萄王抱走,「潛力標竿獎」由友 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獲得,「傑出新創獎」則由漢康 、捷絡、澄交拿下;另外「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以「臍帶血幹 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 慧「FaceHeart Vitals」和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 、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勝出。
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為協會每 年重點舉辦的重要獎項,該獎項不僅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更期 望發掘深具潛力的新星,激發產業持續創新動能。
近年全球生技產業正面臨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在 此浪潮中展現堅實韌性與創新突破。從今年得獎名單可看出台灣產業 的多元發展,包括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 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皆 呈現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反映出台灣生技產業鏈已趨成熟,並 逐步走向國際。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 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共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獲此殊榮。為擴大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 劃「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安排得獎企業於主要議程中分享其成功 經驗與創新技術,藉由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 帶動產業持續精進與成長。
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歷屆得主多已在 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不僅吸引跨國合作與投資,更有助於台灣生技 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期許藉由Taiwan BIO Awar 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 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近期台灣生醫產業的投資動能顯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以來,無論是掛牌上市櫃或申請上市或上櫃的生醫公司,數量均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這一現象反映出,台灣生醫產業的投資熱度並不如去年旺盛。
具體來看,截至今年年初,生醫族群上市及上櫃掛牌的公司共有五家,其中三家為上市公司,兩家為上櫃公司。此外,目前已有三家公司提出上市櫃申請。而去年全年,國內上市櫃生醫族群掛牌公司達到15家,預計今年掛牌家數將大幅減少。
在已成功上市的生醫公司中,包括青松健康、永鴻生技和愛派司,分別代表長照產業、農業生技及醫材產業。而剛通過上市審議的禾榮科,也將成為今年上市生醫公司之一。
在櫃買中心方面,今年已核准掛牌上櫃的公司有體外診斷試劑業者威力德生醫和首家生醫資電(Bio-ICT)浩宇生醫。而仍在申請上櫃的生醫族群則有細胞治療業者台寶生醫和藥廠友霖生醫。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台灣生醫族群上市櫃掛牌家數創下歷史高峰,證交所統計顯示,去年成功上市的生技公司共有九家,櫃買中心核准上櫃掛牌的生技公司有六家,兩大市場掛牌的生技公司共計15家,遠高於2023年的七家。
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在2023年度下滑近20%,但台灣資本市場卻逆勢成長,尤其在生醫族群,台灣生技股的成長表現超越美國、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市場。這也吸引了日本大和投資公司積極促成日本生技公司來台掛牌上市櫃。
目前,包括漢達、訊聯智藥、三鼎生技、永笙-KY、圓祥生技、圓點奈米、向榮生技、普瑞博等公司,都已通過股東會將申請上市櫃或辦理現金增資供初次上市櫃公開承銷,這些公司都將爭取在今年上市或上櫃。
根據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登記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生醫族群上市及上櫃掛牌的公司共有五家,其中包括三家上市及兩家上櫃,另外,當前提出上市櫃申請的生醫族群僅有三家;相較之下,2024年全年,國內上市櫃生醫族群掛牌公司達到15家,預期今年生醫族群上市櫃掛牌家數與去年比恐將大幅縮水。
證交所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已成功上市的生醫族群,包括元月15日掛牌的青松健康(6931)、4月28日掛牌的永鴻生技、及6月10日掛牌的愛派司,三公司分別代表長照產業、農業生技及醫材產業。目前已申請上市掛牌的公司,則僅有7月3日剛通過上市審議的禾榮科。
在櫃買中心方面,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已核准掛牌上櫃的公司僅有體外診斷試劑業者威力德生醫、及首家生醫資電(Bio-ICT)浩宇生醫兩家公司;仍在申請上櫃的生醫族群則有細胞治療業者台寶生醫、及藥廠友霖生醫兩家公司。
國內生醫族群2024年上市櫃掛牌家數達到歷史高峰,根據證交所統計,2024年成功上市的生技公司共有九家,櫃買中心核准上櫃掛牌的生技公司有六家,兩大市場掛牌的生技公司共計15家,遠高於2023年的七家。
根據PWC Global IPO Watch統計,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2023年度下滑了近20%,唯有台灣資本市場逆勢成長,尤其在生醫族群,台灣生技股過去幾年成長表現超越美國、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市場,因此日本大和投資公司近年來積極想促成日本生技公司來台掛牌上市櫃。
法人分析,今年想申請上市櫃的生醫族群,目前已知包括漢達、訊聯智藥、三鼎生技、永笙-KY、圓祥生技、圓點奈米、向榮生技、普瑞博等公司,今年股東會都已通過將申請上市櫃、或辦理現金增資供初次上市櫃公開承銷,這些公司都將爭取今年上市或上櫃。
台灣生醫產業表現亮眼,友霖生技年增率亮眼
根據生策會統計,今年第一季台灣上市櫃生醫企業營收成長動能強勁,其中友霖生技醫藥表現亮眼,年成長率達106.36%。 整體而言,今年第一季共223家生醫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中,128家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凸顯台灣生醫產業持續蓬勃發展。其中,營收超過10億元的公司家數也持續增加,上市公司增加至11家,上櫃公司增加至12家。 在上市生醫公司方面,首季營收王為大樹連鎖藥局,達42.02億元。而友霖生技醫藥則在興櫃市場中名列前茅,營收年增率高達106.36%,成為生醫產業中成長動能強勁的潛力股。 此外,生策會表示,今年第一季上市櫃生醫公司中,營收年增率超過15%的公司共13家,其中包括友霖生技醫藥、軒郁、藥華藥、聯合骨科等。而營收年減率超過15%的公司則有9家,包括保瑞藥業、泰博、大江等。 生策會分析指出,台灣生醫產業持續成長,其中以新藥開發、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材等領域表現特別突出。而像友霖生技醫藥這樣的興櫃生技股也逐漸嶄露頭角,為台灣生醫產業注入新動能。這些公司中,首季營收王是連鎖藥局大樹的42.02億元,其次是外銷學名藥廠美時的41.98億元,其餘上市櫃公司首季營收都低於30億元。今年首季上市櫃(不含興櫃)生醫企業營收成長動能最強的是藥華藥,年成長86.2%,成長表現排名第二的公司是軒郁,首季營收年增58.2%;今年首季業績衰退幅度最大的是保瑞藥業,首季營收年減40.2%,但在整個營收排名中仍居第三、達28.5億元。若把興櫃生技公司納入統計,其中晨暉生技首季營收年增106.36%,表現相對亮眼。
生策會統計2024年首季生醫上市、上櫃及興櫃共223家公司的營收,其中有128家較去年同期成長,衰退的有81家,另有一家公司營收持平,尚未有營收的公司達13家。
生策會分析,今年首季生醫上市公司營收前20名的公司中,營收超過10億元以上的公司共11家,較去年增加四家;生醫上櫃公司營收前20名的公司中,營收超過10億元以上的公司共12家,較去年增加一家。凸顯台灣生醫產業營收破10億的家數已愈來愈多,有趣的是上櫃公司表現勝過於上市公司,至於興櫃生技股各家營收都不足3.5億元。
在今年第1季的上市生醫公司中,營收年增逾15%的公司共六家,分別為藥華藥、視陽、望隼、神隆、台耀及晶碩;上市公司營收衰退超過15%的公司共四家,包括保瑞,泰博、佐登-KY及承業醫等;上櫃公司營收年增逾15%的公司僅有兩家,分別是軒郁、及聯合骨科;上櫃公司營收衰退逾15%的公司僅有大江一家公司。
興櫃公司營收年增逾15%的也有五家,分別為晨暉生技、友霖、醫影、立弘、及優你康;興櫃公司營收年減逾15%的公司則包括漢達、泰宗及麗彤三家公司。
友霖生技醫藥(4166)今(14)日發表重大新聞,宣布與泰國百年藥廠B.L. HUA達成合作,將將自研新藥Methydur推向泰國市場,進一步拓寬亞洲市場版圖。這款專治過動症(ADHD)的新藥,預計將在泰國市場創造年銷售額達1200萬美元的佳績,未來還將繼續擴大在東協的市場佔有率。 根據調查數據,泰國ADHD患者比例高達4.2%至8.1%,去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200萬美元,並預計到2030年將成長至1600萬美元,市場潛力十分看好。友霖總經理黃春桐表示,B.L. HUA在精神神經藥物領域有著深厚的基礎,並在中南半島多國擁有完整的銷售網絡,這是友霖選擇合作的重要理由。 黃春桐總經理強調,友霖的發展策略是將自研自產的產品推向海外市場,這次與B.L. HUA的合作,不僅是深化東南亞市場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對友霖新藥Methydur市場潛力的信心表達。Methydur是友霖與美國DURECT Corporation共同研發的成果,2018年已在台灣獲得上市許可,並已先行外銷至韓國市場,此次進軍泰國市場,將進一步強化友霖在亞洲市場的競爭力。
友霖生技醫藥(4166)昨日傳來喜訊,他們的產品即將跨足國際市場!友霖生技的母公司友華集團(4120)宣布,與泰國百年老店B.L. HUA醫藥公司簽下了合作協議,將在泰國上市研發的過動症新藥Methydur。這個新藥可是大有來頭,因為它不僅是友霖生技的首個進入泰國市場的產品,更是友華集團海外市場布局的重要一步。 根據市場調查數據,泰國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患者佔比約在4.2%至8.1%之間,這個市場的潛力相當可觀。友霖生技總經理黃春桐表示,B.L. HUA作為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醫藥公司,在精神神經藥物領域有著深厚的經營基礎,與歐洲知名藥廠的合作關係,以及在中南半島各國的銷售網絡,都是友霖生技選擇合作的重要原因。 黃春桐強調,友霖生技的發展策略是將自家研發的產品推向海外市場。與B.L. HUA的合作,將會在泰國為友霖生技的過動症新藥Methydur進行註冊、銷售和推廣,這對於深化友霖生技在東南亞市場的布局來說,是一個關鍵的步驟。 Methydur這款新藥是由友霖生技與美國DURECT Corporation共同研發的,2018年已經在台灣獲得上市許可。黃春桐解釋,Methydur是利用友霖生技獨有的專利技術「多層次藥物控制釋放技術」開發的,這種技術能夠結合短效與長效藥物的優點,讓藥效的起始時間更為迅速,對於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調查指出,泰國ADHD的盛行率約為4.2%到8.1%,該藥品去年市場 規模約1,200萬美元,到2030年預期可以增至1,600萬美元,成長潛力 看好。
友霖總經理黃春桐指出,B.L. HUA是百年歷史的醫藥公司,長期經 營精神神經藥物領域,並在中南半島許多國家有完整的銷售網絡。友 霖的發展策略是將自行開發生產的產品,積極推廣到海外,因此透過 雙方合作在泰國註冊、銷售推廣友霖的過動症新藥,是友華深化東南 亞市場布局的關鍵。
Methydur為友霖與美國DURECT Corporation共同研發,2018年在台 灣獲得上市許可。該藥在進軍泰國之前,已先授權外銷至韓國。
友霖生技總經理黃春桐指出,B.L. HUA是有百年歷史的醫藥公司,長期經營精神神經藥物領域,與歐洲知名藥廠合作,並在中南半島許多國家有銷售網絡。友霖發展策略是將自行開發生產的產品推廣海外,透過雙方合作在泰國註冊、銷售推廣友霖的過動症新藥,是深化東南亞市場布局的關鍵。
Methydur是友霖與美國DURECT Corporation共同研發的ADHD新藥,2018年在台灣獲得上市許可。黃春桐說,Methydur是友霖運用專利技術「多層次藥物控制釋放技術」開發的新劑型新藥,可結合短效與長效藥物的優點,藥效起始時間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