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金融控股(公)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簡稱「台金」)近來動作不斷,為了提升財富管理業務,台金積極推動「高階資產財管中心」計畫,並在財政部次長阮清華的督軍下,與八大行庫總經理開會,共同討論該計畫的最新進展。現階段,已有六家行庫向金管會申請財管2.0執照,其中包括兆豐金、合庫金、第一金、華南金、台灣金等四家金控,以及彰銀。 彰銀雖然並非金控實體,但近一年來在財管、基金等業務上積極布局,擔任多檔基金的保管銀行,並與外部基金公司進行策略聯盟,同時也積極尋求外來人才,以彌補自身在基金業務上的不足。目前,金管會已要求彰銀對申辦財管2.0執照進行補件。 財政部對於「高階資產財管中心」計畫的推進非常重視,阮清華次長召集八大行庫總經理開會,主要是為了盤點各大行庫在人才延攬、行員訓練、產品開發、內部制度調整、系統配備更新、風管制度搭配等六大面向的執行進度。其中,香港金融人才的延攬是該計畫的重要一環。 財政部推動「高階資產財管中心」計畫,主要是因為八大公股行庫在企業業務市占率接近50%,並擁有龐大的OBU客戶。隨著境外資金回流,財政部認為八大行庫應該利用現有的市占優勢,在財富管理領域開發新商機。此外,吸引香港金融人才來台,也是為了協助財管業務發展。 疫情讓財政部深刻體認到,傳統的企金業務獲利和利息收入受到景氣循環、降息等因素的衝擊,因此,開發財管業務的新獲利引擎,以保持市場競爭力,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
其中,彰銀雖然不具金控實體,但近一年來積極往財管、基金等業務布局,出任包括元大高股息龍頭基金在內等數檔基金的保管銀行,同時也積極向外在基金業務上進行策略聯盟,及對外攬才,來補沒有金控實體、缺乏基金公司的不足,目前金管會已要求彰銀對於申辦財管2.0執照進行補件。
據了解,財政部除了由次長阮清華出面召集八大行庫總經理開會,重點即為盤點各大行庫推展「高階資產財管中心」的最新推動進度,對於各大行庫推展「高階資產財管中心」,財政部高度重視包括對外人才延攬、現有行員訓練、產品面開發、內部制度及組織的調整、系統配備等更新、風管制度的搭配等六大面向的相關事項執行進度,其中先前受外界高度矚目的香港金融人才延攬,即為「高階資產財管中心」計畫裡重要的一環。
據了解,財政部所以推動「高階資產財管中心計畫」,主要在於八大公股行庫的企業業務市占率接近50%,更有為數龐大的OBU客戶,而在大批境外資金回流之際,財部也認為八大行庫應挾現有的市占利基,進而在財富管理面開發出客戶資金回流之後的新商機,同時搭配吸引香港金融人才來台方案,來協助財管業務發展。
同時由於疫情讓財部深刻體認到企金業務獲利、利息收入等受到景氣循環、降息等因素的衝擊,應該要開發出財管業務的新道獲利引擎,來保有市場競爭力。
【金融新聞】 哇塞,最近台灣黃金市場真是熱鬧得不得了呢!根據台銀的貴金屬統計,台灣投資人前三季竟然賣了619億元的黃金存摺,換算起來是37.3公噸黃金,這可是自黃金存摺推出以來的歷史新高啊!專家們分析,這波熱潮可能就是2013年買進黃金存摺的套牢戶們終於解套了。 雖然賣得熱烈,但投入的錢也不少啊!前三季投資人還是買進了515億元的黃金存摺。這些黃金套牢戶在2013年的成本大多在每英兩1,600美元左右,結果第一波金價大回售潮時,國際金價衝到1,700美元,這讓不少投資人終於解套了。後來國際金價繼續上漲,能夠持續到現在的投資者基本上都是獲利的,只是賺多少就不太清楚啦。 今年台灣17家銀行都開辦了黃金存摺,結果前三季的黃金買賣量都暴增,銀行買入(消費者回售)金額更達到619億元,創下歷年新高,重量高達37.3公噸,比去年整年還多了6公噸呢!銀行銷售黃金存摺的金額也達到515億元,是去年全年的兩倍以上。 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在「2021辛丑牛年彩色鍍金精鑄銀幣」及「臺銀金鑽條塊牛年生肖版」發行記者會上表示,今年交易量有買有賣,但回售金額增加更多。他強調,這波國際金價上漲主要來自歐美高端投資人以及機構投資人的支撐,而亞洲市場的投資人相對較為冷靜。 楊天立還指出,今年國際金價上漲過程中,亞洲投資人出現回售潮,雖然也有買進黃金,但回售量至少比買進量多出一倍以上,這包括了消費者賣回給銀樓、銀行等。看來台灣投資人這次真的是抓住黃金市場的機會,讓我們期待未來的黃金市場會有怎樣的發展吧!
不過,前三季投入黃金存摺金額達515億元,黃金存摺的買入金額也不少。
業者指出,2013年黃金套牢戶,成本多落在每英兩1,600美元左右,「但國際金價衝到1,700美元是第一波金價大回售潮」,解套潮過後,國際金價繼續往上漲,能持有到現在基本上都是獲利,「解套民眾有沒有賺就不清楚」。
根據統計,台灣一共有17家銀行開辦黃金存摺,今年前三季黃金買賣量都爆大量,其中銀行買入(消費者回售)金額更高達619億元、寫歷年新高,重量37.3公噸,高於去年一整年31.3公噸。
前三季銀行銷售黃金存摺金額達515億元,是去年全年238億元的一倍以上。
「今年整體交易量是增加、交易金額也是增加」,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昨(13)日出席「2021辛丑牛年彩色鍍金精鑄銀幣」及「臺銀金鑽條塊牛年生肖版」發行記者會,受訪指出,今年交易量有買有賣,但回售金額增加更多。
楊天立說,這波國際金價價格一路飆漲衝至每英兩2,000美元之上,主要來自歐美高端投資人以及機構投資人支撐,「今年金價上漲過程中,國際金價上漲跟亞洲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不是亞洲,國際金價還可以漲更多。
他分析說,亞洲部分,中國大媽、印度黃金大媽以及台灣投資人相較起來比較冷靜,「亞洲市場買賣量都有增加、但回售量則是大增」。
楊天立說,今年國際金價上漲過程中,亞洲投資人出現回售潮,跟著金價上漲賣出手中黃金,雖然也有買進黃金,整體來看,回售量比買進量至少多出了一倍以上,包含消費者賣回給銀樓、銀行等。
呂桔誠昨(17)日出席「2020台灣銀行藝術祭─青年繪畫季」頒獎典禮,會後受訪時說,因經濟活動持續、房貸自住剛性需求及企業金融台商回台投資運轉順暢,使放款量持續增長,而放款營運量可確保穩定的利息收入。
「放款利率因降息調降0.25個百分點,但存款像支票存款、活期存款利率有些降無可降,所以利差會有損失,不過,房貸、台商回台投資及紓困貸款仍持續增長」,呂桔誠表示。
在首購、換屋等自住需求支撐下,台銀預估今年新承作房貸至少可達1,500億元,且一般房貸戶與公教人員房貸專案的比重大約6比4。
中央銀行近日來人事異動,四大局處新主管於16日正式走馬上任。這次的人事調整,對於台灣金融市場來說,無疑是關鍵的一步。以下就是關於這次人事變動的詳細報導。 近日,央行四局處主管正式換新,包括業務局局長蕭翠玲、金檢處處長蘇導民、國庫局局長柯玲君、經研處處長蔡(火冏)民及會計處處長郭淑蕙。這些新主管的到來,將帶來新的工作風格和帶領方向。 此次人事調整背後,是因為前業務局局長陳一端、國庫局局長陳玉敏、經濟研究處處長林宗耀、會計處處長黃桂洲7月16日退休。經過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的核定,新任主管自同日生效。 其中,會計處處長的職位調整,是依照主計系統人事任用規定辦理的。新任處長郭淑蕙在經過行政院主計總處同意後,正式發布。 業務局局長蕭翠玲,政治大學企管碩士畢業,1979年12月31日加入央行,擔任過多個重要職位,對貨幣市場、風險管理與支付清算業務非常熟稔。 由於央行局處長的人事變動,台灣金控的董事會也跟著有所動盪。財政部派任的公股代表中,有兩席與央行相關,陳一端和蘇導民。根據台灣金控的說明,董事陳一端的席次將由蕭翠玲接任,而蘇導民的席次則由吳懿娟(經研處副處長)接任,這樣仍維持兩席央行代表的配置。有關這項董事更迭,將會在近期董事會進行討論。
央行在6月底發布重要人事異動,因業務局局長陳一端、國庫局局長陳玉敏、經濟研究處處長林宗耀、會計處處長黃桂洲7月16日屆齡退休,經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核定,業務局局長由金檢處處長蕭翠玲調任,金檢處處長職務由副處長蘇導民升任,國庫局局長由副局長柯玲君升任,經研處處長由副處長蔡(火冏)民升任,會計處處長由副處長郭淑蕙升任,均自7月16日生效。
央行指出,其中比較特殊的是會計處處長職務,依規定循主計系統人事任用規定辦理,新任處長郭淑蕙經行政院主計總處同意後發布。
這次央行局處首長異動,包括央行「二大局」之一的業務局(另一大局為外匯局)。央行表示,蕭翠玲為政治大學企管碩士,1979年12月31日進央行服務,歷任國庫局辦事員、業務局專員、副科長、秘書處專員、業務局科長、襄理、副局長等,2017年1月16日調升金融業務檢查處處長,熟稔貨幣市場、風險管理與支付清算業務。
受到央行局處長人事異動的影響,台灣金控董事會的公股代表也跟著動。即財政部派任的公股代表中,有二席與央行相關,即陳一端及蘇導民。台灣金控說明,由於收到央行來函通知,董事陳一端席次由蕭翠玲接任,及另一董事蘇導民席次由吳懿娟(經研處副處長)接任,仍維持二席央行代表。有關這項董事更迭,將提報該公司近期董事會進行討論。
臺灣銀行慶祝成立121週年,與臺灣金控公司攜手於6月20日在總行古蹟建築前,盛大舉辦「青壯常捐血,健康永相隨」捐血活動,展現企業社會責任。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台血庫告急,臺灣銀行此次活動共募得15.9萬CC血液,緩解了臨時用血不足的危機。 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親臨現場,帶領同仁和青壯民眾一起捐血,並感謝熱情參與的民眾。他指出,在政府政策的配合下,臺灣銀行一直致力於防疫、紓困和振興工作。此外,為了確保活動安全,該行在現場嚴格執行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量體溫、手部消毒和保持安全距離,受到現場民眾和台北捐血中心的好評。 在呂桔誠的帶領下,臺灣銀行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不僅舉辦捐血活動,還逐年舉辦導盲犬園遊會、關懷弱勢團體捐助以及藝術祭等文化活動,如繪畫季、攝影季、音樂季等,不斷為社會帶來美善之風。這些活動不僅拋磚引玉,更讓企業影響力發揮到極致,帶來更多的善與愛。
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在全力配合政府政策,帶領同仁防疫、紓困、振興之際,亦特別撥冗親臨現場,除號召該行高階主管、同仁及青壯民眾挽袖捐血獻愛心外,更感謝一早到場熱情支持的排隊人龍,用行動表達對社會的關懷。此外,在臺灣疫情緩和逐漸解禁之際,該行仍審慎訂定相關防疫措施,於活動現場嚴格執行,包括配戴口罩、量體溫、酒精消毒手部、保持安全排隊距離等,提供民眾最安全的捐血環境,大受現場民眾及台北捐血中心一片好評。
臺灣銀行在呂桔誠的帶領下,積極投入社會公益,除辦理捐血活動外,也逐年舉辦導盲犬園遊會、關懷弱勢團體捐助及臺灣銀行藝術祭藝文活動系列,包括繪畫季、攝影季、音樂季等,持續為社會導入美善之風,期拋磚引玉發揮企業影響力,產生更多的善與愛。
台灣金控為了讓旗下台銀人壽能夠應對IFRS17的挑戰,決定進行大規模增資。董事會已經通過為台銀人壽增資110億元,並將此項計畫編入2021年度的預算中,預計在7、8月將一併向財政部和行政院報送核定。這次增資將是台灣金控近十年來對台銀人壽的第六次現金增資,總增資規模將達到385億元,創下新高。
從2009年台銀人壽成立後,台灣金控就先辦理了20億元的現增,之後在2010年、2013年、2015年、2018年,分別因應股市投資損失、IFRS新制上路、保單利差損及增提準備金等問題,進行了四次增資,總計增資275億元。這次110億元的增資,將幫助台銀人壽更好地應對IFRS17帶來的影響。
台灣金控高層表示,對於明年台銀人壽的增資,將評估以市場發債或向包括台銀在內的銀行借款來籌措資金。由於目前市場利率極低,若明年市場利率仍處低檔,發債籌資的可能性相對較高。
立院預算中心對台灣金控及台銀的評估報告指出,對於台銀在2013年董事會通過的大陸子銀行籌設案,由於連年編列預算但無進展,建議應停編預算,甚至暗示台銀應「撤回申請」。台銀則回應,目前大陸的布點以對大陸各分行的防疫為重,未來將再評估。
在海外布局方面,台銀看好東南亞市場,計劃爭取在印尼、馬來西亞和越南等三國設置辦事處,以拓展國際市場。
根據台灣金內部統計,台灣金在台銀人壽成立隔年(2009年),就先辦20億元現增,之後在2010年、2013年、2015年、2018年,分別因為股市投資損失、因應IFRS新制上路、保單利差損及增提準備金等問題,再分別增資40億、60億、55億、100億元。因應IFRS17上路,所有旗下有壽險公司的金控都如臨大敵,台灣金控也必須有所準備,由於所有的增資都必須事先編列預算,因此台灣金特別將新的增資110億元編入2021年的預算計畫裡。
台灣金高層指出,對於明年台銀人壽增資,將評估以市場發債或向包括台銀在內的銀行借款來支應,由於現在市場利率極低,例如10年期的公債殖利率目前僅有0.6%左右的水準,倘若明年市場利率仍處低檔,用發債來籌措增資資金的可能性就很高,
立院預算中心對台灣金控及台銀的評估報告日前出爐,其中對於台銀的現有據點,立院預算中心建議對於台銀在2013年董事會通過的大陸子銀行籌設案,由於連年編列預算,但無進展,因此應停編預算,甚至已暗示台銀應「撤回申請」。台銀回應,目前大陸的布點以對大陸各分行的防疫為重,未來會再評估。
在其他海外布局方面,由於看好東南亞,台銀擬再爭取設置印尼、馬來西亞和越南等三國辦事處。
秀泰影城30日更是率先出奇招,與外送業者UberEats合作,將爆米花、吉拿棒等影城餐飲送到家,創影城首例。秀泰全台五座複合式商場過年期間業績成長兩成,顯示人們仍有娛樂消費的需求,只是受疫情影響宅在家,促使秀泰化主動為被動,新增餐飲送到家服務。
威秀影城分析,今年春節票房差強人意有兩大原因,除了武漢疫情,也缺乏賀歲大片,尤其是缺乏可以吸引全家出動的華語片,今年前三大賣座片「絕地戰警」、「杜立德」、「變身特務」等,清一色是好萊塢片。
武漢疫情升溫也衝擊百貨業春節假期後半段,信義區人潮在初四、初五就少了三∼四成,包括101、新光三越等百貨業指出,30日開工首日信義區上班族人潮稍有回流,業者分析,台北信義區、東區等都會百貨消費者對疫情較敏感,回溯17年前SARS人心惶惶狀況,目前做再多促銷,效益恐有限。
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簡稱「台金」)近來在金融業界表現亮眼,去年獲利創下新高紀錄。隨著2020年的到來,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對台灣金控的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惠譽指出,由於保險商品將提高法定準備金,以及銀行信用成本將溫和上升,預計整體金控獲利將微幅下降。不過,這並不妨礙台灣金控在未來的發展。 台商回流投資的加速成長,以及台灣經濟的穩定成長,都對銀行業的獲利表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根據惠譽的報告,銀行業將繼續是台金獲利的關鍵來源。在「台灣的銀行控股公司之槓桿與展望穩定報告」中,惠譽提到,台金公司的普通股權益雙重槓桿比率(DLR)將維持穩定。截至2019年9月底,整體金控公司的DLR為115%,這一數據預計將為台金在2020年的DLR提供穩定的基礎。
不過,台商回流投資加速成長,台灣經濟穩定成長,也支撐銀行業獲利表現,銀行仍將是金控獲利主要貢獻者。
根據惠譽「台灣的銀行控股公司之槓桿與展望穩定報告」指出,台灣金控公司普通股權益雙重槓桿比率(DLR)也將維持穩定,截至於2019年9月底,整體金控公司的DLR維持穩定為115%,將為金控公司的DLR在2020年提供穩定的支持。
財政部推動所轄各公股銀行及台灣菸酒公司共十家公營事業機構,與其企業工會積極協商,完成團體協約之簽署或修訂,昨日蔡總統及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也共同出席見證典禮。
財政部官員說,制定團協仍以大樹原則為主,若該公司超過九成,甚至百分之百的員工都加入工會,其實爭議不大,有加入的話就可享受協約內容,反之,沒有付會費就無法同享協約內容,但每位員工都有選擇的自由;九家公股行庫分別為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彰銀、台企銀、台灣金、土地銀行、合庫及輸出入銀行,沒有納禁搭便車條款入團協的有兆豐等行庫。
公股銀行主管表示,有無增列禁搭便車條款,其實對於金融機構影響不大,因為入會率高達九成以上,甚至有些是百分之百,部分行庫可能為了鞏固工會勢力,增列這條規定,讓工會能夠更加團結,也避免爭議發生。
針對員工持股信託,扣除國營銀行、華南銀行外,其餘均實施該福利措施,華銀則是採取特別獎金的方式,金額為1,000元至1,200元,其餘行庫實施員工持股(儲蓄)信託制度,設計內容並不相同,行方提撥的金額基本上落在1,000元至1,500元不等。
行庫主管說,其實持股信託如同新增的福利,但仍有些員工希望直接每月加薪1,000元更加實在,不過,持股信託是存進信託專戶,待員工離職後才能領取,站在公司的角度上,有留才的功用。
不過,行庫主管說,由於持股信託制度是提撥固定的金額,若當時股價高時,相對得到的股數就較少,反之,股價走跌,拿到的股數就會變多,但若該公司的股價很穩定,殖利率也都維持一定的水準,其實對員工而言,長期也是件好事。
另外,上海國儲及新加坡商MMI海外聯貸案接連發生還款不正常情形,國內不少銀行需增提曝險部位,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今年全體金融業獲利有望達6,000億元目標,相信國銀有足夠的韌性因應,除此,兩起聯貸案均有逾半的公股銀行參貸,財政部長蘇建榮昨日也表示,公股銀行應多加留意中國大陸的曝險情況。
兩起違約踩雷案分別為香港上海國儲之4億美元聯貸案,11家國銀參貸,曝險部位約新台幣51億元,以及新加坡商MMI共5.8億美元聯貸案,年底合約期滿確定無法償還,13家國銀與一家財務公司累計未償餘額約新台幣60億元。
顧立雄與蘇建榮昨日出席「公股事業推動團體協約及員工持股信託見證儀式」。顧立雄表示,有關上海國儲的案子,已經派律師團進駐;初步了解,母集團有提出保證,若有能力,銀行有機會回收債權。
立委吳秉叡昨日質詢時表示,台銀的存放比相較其他國銀偏低外,貸款利率也偏低,怎麼還無法吸引客戶,放款對象比重有33%都是公家機構,是否行員在放款上過於保守?
台灣金控暨銀行董事長呂桔誠表示,台灣銀行在放款動能穩健,不能算保守,台銀肩負政策性放款任務,近期放款也都有積極改善,從中小企業放款或是房貸承做上,都有顯著的進步。同時也吸收定存,占全部存款數比重65%,還有公教人員、優利存款等,都無法貸放,是存放比偏低的原因之一。
據台灣金編列明年度主要營運目標,大致偏保守,存、放款業務較今年預算小幅成長,外匯業務因台銀考量受美中貿易戰影響,明年貿易展望偏向保守,且須提升法遵,加強外匯交易審核,預計明年外匯業務預算目標將比今年減少2.9%。
吳秉叡關心台灣金控自接手成立台銀人壽後,舉債增資五次,約挹注275億元的資金,是否已經賠光?呂桔誠說,台銀壽銷售的部分高利率保單,平均利率達6.7%左右,近期開始給付滿期金,明年4月估會達高峰期,滿期金達1,400億元,近年每年都要損失30億元至40億元。
預計明年保費收入減少,減少幅度約4.14%。
根據土銀擬定的預算案,明年預計發行無到期日非累積次順位金融債券260億元及主順位金融債券500億元,合計760億元,為歷年最高;相較於今年預算編製發債金額350億元,明年預計發債金額大舉增加410億元,增幅超過一倍。
為提升資本適足率.公股行庫近年普遍都有增資需求;同為國營銀行的台銀,則是透過台灣金控條例修正,以土地作價增資台灣金,再由台灣金以相同土地轉投資台銀,以強化台銀資本。
土銀主管指出,雖然明年預算發債760億元,但會視實際狀況發行,不一定會全部發完;以今年而言,雖然編了350億元,截至目前為止,僅發行115億元。
因大股東財政部無力現增,導致土銀資本適足率偏低,截至今年6月底,土銀自評的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及資本適足率分別為8.78%、9.69%及12.28%,雖高於主管機關所訂今年法定最低標準,卻低於國銀平均數10.91%、11.62%及13.67%,差距超過1.39個百分點;此外,為維持資本適足率,土銀自104年度至109年度(108年度及109年為預算案)盈餘皆未繳庫 。
財政部長蘇建榮日前表示,財政部是土銀唯一股東,每年預算1,000多億元,扣除債息後僅剩600多億元,若要認購土銀150億元現增,等同占財部四分之一的預算,對財政部來說負擔沉重,為維持國營銀行的資本,均是透過盈餘不用繳庫的方式,可間接達到增資效果。
但銀行主管分析,公股銀行盈餘不繳庫,並無法解決資金缺口問題,也無法有效提升資本適足率,長久下來不僅會衝擊放款動能,也讓銀行在增設分支機構時面臨「卡關」的窘境。
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土銀為持續募集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提高資本適足率及流動性覆蓋比率,明年預計發行無到期日非累積次順位金融債及主順位金融債,金額分別為260億與500億。
為因應國際銀行資本管理趨勢(Basel Ⅲ),金管會逐年調高銀行資本適足率,銀行若無法達成法令規定最低資本適足相關比率要求,現金分配盈餘及風險性資產成長均將受限,甚至影響放款、投資等業務拓展、轉投資計畫、申設國內外分支機構及併購案的進行,降低經營策略彈性。
魏江霖在台銀舉辦「公股銀行力挺中小企業發展系列講座」第六場致詞時表示,希望透過本次講座的主題:「普惠中小企業.創新台灣經濟」,能夠為中小企業、政府與公股銀行三方提供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共同協助中小企業順利取得所需資金,以促進產業創新及轉型升級。
2018年台灣的中小企業家數約占全體企業98%,創造的工作機會占全國78%就業人口,中小企業可以說是台灣的經濟命脈;因此,有感於中小企業對於台灣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台銀對於提供中小企業融資與協助中小企業發展一向不遺餘力。
自今年4月起,為實踐普惠金融的政策理念,台銀積極推動各項強化中小企業放款措施,並配合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於今年5月推出的「中小企業千億融資保證專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不足的問題;在各單位同仁齊心努力下,重新塑造台銀營業單位的風貌,進而提升對中小企業放款的展業動能,截至10月底止,台灣銀行的中小企業放款總戶數達18,194戶的規模,較去年底大幅增加3,346戶(成長幅度22.5%),不僅順利達成今年度預定成長目標,同時也充分展現台銀積極落實普惠金融的決心。
財政部國庫署昨(17)日召開例行記者會,會中公布2019年財政部投資的七家金融機構現金股息收入,目前股息收入均已到帳,共挹注68.39億元,較去年成長11.66%。
七家金融機構包括: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合庫金、彰化銀、台灣企銀及中央再保,由於上述金融機構2018年獲利動能佳,今年配發的股息是近年新高,身為大股東的財政部跟著受惠。
國庫署官員表示,依照各家持股比例不同,股息收入會有落差,七家泛公股金融機構中,持股比最多的金融機構是合庫金控,也是挹注國庫最多的金融機構,逾20億元,比重約為三分之一。
細數近四年泛公股金融機構挹注國庫的金額,2016年為43.98億元、2017年62.5億元、2018年61.25億元以及2019年68.39億元。由於兩大國營金融機構,台灣銀行與土地銀行為提振資本適足率,自2015年起盈餘不用繳庫,以此方式彌補資本缺口,但也讓國庫減少百億元收入。
為充裕資本,台灣金控與台灣銀行2019年度編列土地作價抵充增資股款預算,已獲金管會核准,預計2019年底前完成不動產抵充股款及增資420億元,由於該行資本已獲補充,台灣金2020年度預算案恢復編列繳庫數12億2,456萬2,000元。
身為泛公股金融機構大股東的財政部,未來也會持續督導各金融事業,除了盈餘續攀新高外,也期望公股金融機構能因應潮流,持續發展金融科技技術、執行政策性放款任務等。
呂桔誠15日出席台銀鼠年幣發表會。他從台商資金回流的分析指出,台商回流現在正式登記的已超過6千億元,在不同的階段,台商對台灣經濟的貢獻將發揮不同的效果,初始的兩年至兩年半,因為擴廠需求會帶動營造產業的發展;接下來廠房蓋好之後,效果將因為啟動生產線,更進而擴大在其他產業的就業機會等更多貢獻。
他認為,儘管中美貿易戰的衝擊對台商是「短空」,但已漸看到對台灣經濟貢獻的「長多」。
台商資金回流,對金融業也有正面影響。他指出,台灣銀行今年來,在房貸業務也大有斬獲。除了承作去年得標的公教人員房貸,也大舉承作其他類型的房貸業務量,呂桔誠年初曾開出房貸要作「雙千金」(即2千億元)的目標,截至14日的最新統計,現在已超過1,600億元,僅再差400億元就達陣。
呂桔誠還特別指出,台銀極少承作豪宅貸款,大部分的房貸業務貸款金額,都集中在300萬至3,000萬元之間。
對於美元存款策略,呂桔誠也指出,台灣仍然持續吸收美元存款:「但絕不作價格競爭」,而是希望美元存款能對台銀發揮兩大功能,一是引流新台幣存款,二是能取得更低的放款資金。
針對台銀鼠年幣,呂桔誠說他特別選擇個性讓人親近的「倉鼠」,鼠年幣15日起銷售,每枚售價2,180元,今年底之前還有「早鳥價」1,988元,共發行5萬枚。
對於經濟的「碎步快行」,他也打趣,碎步快行其實有點「像老鼠的腳步」,就像前二年經濟「雞飛狗跳」,也跟當年的生肖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