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國銀今年首季稅前盈餘達97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3.26%,但分 析三大獲利來源,其實利率仍在低點,且銀行不斷祭出低利搶客戶下 ,淨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減利息成本)首季1,172億元,僅比去年同 期增加2億多元,成長幅度僅0.18%;至於淨手續費收入首季有484. 69億元,比去年同期也僅成長1.26%,增加約6億多元。
主要獲利增加原因還是在金融資產,無論是實現股債利益或以公允 價值衡量損益(FVTPL),國銀首季在這部分有541.67億元,比去年 同期大增近342億元,增幅171%。
而在淨利息收入上,主要還是看銀行規模及放款利率,第一名是中 信銀96.63億元,第二名是兆豐銀行的87.44億元,第二名是合庫銀行 的83.66億元,第四名國泰世華銀有79.78億元,第五名則是第一銀行 68.97億元,另外如土銀、台銀、華銀、彰銀都是淨利息收入前十大 ,民營銀行只有三家入榜,另一家是北富銀。
在首季金融資產投資績效上,第一名是台銀201.21億元,與去年同 期的31.2億元相差極大,銀行局表示,主要是台銀有公保部分的資金 及成本,在FVTPL項目下有2,277億元的資產,且在淨值項下的金融資 產價值也大幅增值,首季台銀稅後獲利21.83億元,排不進前十名, 但若看綜合損益則高達109.9億元,可以排入第二名,且帳上金融資 產未實現利益應有500億元以上。
金融資產首季獲利第二名是玉山銀,有40億元,主要是玉山銀將近 5,200億元的金融資產都在放在FVTPL項下,是中大型以上國銀中最多 者;第三名是兆豐銀有29.68億元,公股銀行可能有大量早期債券或 股票,因此淨值項下未實現獲利都不小,如兆豐銀3月底有近86億元 、一銀也有165億元,民營銀行則以國泰世華銀的70億元最高。
呂桔誠指出,築巢優利貸反應熱烈,每家分行的進件自農曆年後快 速增加,本月底可達250億元,預計後續將持續成長。另外台銀3月起 也推出「台商回台購建廠地廠房優惠貸款專案」,海外全球台商符合 「赴海外投資達一年以上且持有海外投資證明文件」回台購建廠地廠 房者可申請貸款,貸款總額度1千億元,最高依所需資金的八成核貸 ,貸款期限最長20年,前三年最低可享1.49%起的優惠利率,推出兩 個多月就有近70億元的成績。
呂桔誠分析,台商回台只是第一步,後續的設計、規劃、建設、建 廠到實際生產,將可帶動就業機會跟民間投資。
對於中美貿易戰,呂桔誠說,貿易戰對企業、供應鏈有一定的影響 ,現在已請各分行跟部分客戶密切聯絡,了解供應鏈的角色及地位, 並提醒客戶進行相關避險。他指出,下半年經濟成長仍是「slowlyb ut moving」,即成長雖緩慢,但仍會持續。台銀經濟研究處處長歐 興祥更認為,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突破2%相當樂觀,最大變數就是 貿易戰後續,出口下半年有機會反彈,接下來可留意台商回流動能。
台銀今年開出「六千金」的目標,也就是美元存款、主辦聯貸、危 老更新專案貸款額度、新承做房貸額度、築巢優利貸和台商返台購建 廠房,全數都要達到1千億元以上。
台灣金融業再創佳績!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台灣銀行業整體稅前盈餘達3,342億元,資產報酬率與淨值報酬率均創新高,台灣銀行的獲利能力看漲。根據安侯建業發布的「2019台灣銀行業報告」,這一成績得益于經濟成長穩定、利率持續低迷、人民幣匯率減弱以及美金升息等因素。
報告中提到,本土銀行在2018年的收益持續增長,資產品質維護成效顯著,獲利能力持續看好。然而,部分外國銀行則因為聯行拆借款費用增加及美金利息支出偏高,導致整體利息淨收益連續第二年呈現負成長。
在存款方面,台灣銀、合庫銀、中國信託商銀、土銀及兆豐銀這五家銀行的存款總額佔了全國銀行存款總數的36.6%。至於外國銀行,則是日商瑞穗銀行、日商三菱日聯銀行、日商三井住友銀行、瑞士商瑞士銀行及法商法國巴黎銀行這五家分行存款總額佔全台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的76.6%。
放款方面,台銀、合庫銀、兆豐銀、土銀及中國信託銀行這五家銀行的授信總額佔了全台銀行放款總數的41.6%。外國銀行在台分行中,則是日商瑞穗銀行、日商三井住友銀行、日商三菱日聯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與新加坡商星展銀行這五家分行授信總額佔所有外銀在台分行的61.1%。
報告還指出,近五年來銀行逾放比維持穩定,2018年整體逾放比約0.23%,並且我國銀行備抵呆帳覆蓋率2018年達575%的新高點,這兩項數據都顯示台灣銀行資產品質良好。
吳麟會計師也強調,隨著國際新興科技帶動金融業的發展,台灣銀行在應用新科技上多有突破及創新。未來隨著純網路銀行的加入,預計將進一步提升台灣金融業的國際地位,並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安侯建業金融服務產業主持會計師吳麟表示,我國銀行業2018年的整體表現主要受到經濟成長平穩,利率持續偏低,人民幣匯率減弱與美金升息影響,本土及外國銀行整體存款總額皆上升。
報告顯示,台灣本土銀行收益在2018年持續成長,在資產品質維護上獲得成效,獲利能力也持續看好。反觀數家外國銀行,因對聯行拆借款費用大增及美金利息支出偏高,導致整體利息淨收益連續第二年負成長。
以存款而言,目前我國前五大存款銀行依次為台銀、合庫銀、中國信託商銀、土銀及兆豐銀。五家銀行的存款總額占了我國銀行存款總數的36.6%。
至於前五名外銀分行分別為日商瑞穗銀行、日商三菱日聯銀行、日商三井住友銀行、瑞士商瑞士銀行及法商法國巴黎銀行。五大外銀分行存款總數約為全台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的76.6%。
放款部分,我國前五大放款銀行依授信總額分別為台銀、合庫銀、兆豐銀、土銀,及中國信託銀行。五家銀行授信總額占了全台銀行放款總數的41.6%。
外國銀行在台分行中,前五大放款銀行依序為日商瑞穗銀行、日商三井住友銀行、日商三菱日聯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與新加坡商星展銀行,五家分行的授信總額達所有外銀在台分行的61.1%
報告顯示,近五年來銀行逾放比維持穩定,2018年整體逾放比約0.23%,顯示全體銀行近幾年授信品質佳,且我國銀行備抵呆帳覆蓋率2018年達575%的新高點。吳麟認為,兩大數據皆顯現我國整體銀行資產品質良好。
吳麟也指出,如今國際新興科技帶動金融業主流發展,國內銀行在應用新科技上多有所突破及創新,未來隨著純網路銀行加入戰局,可望進一步提升台灣金融業的國際地位,提供更融合更多元的金融服務。
台灣銀行近日釋出全新美元優存利率方案,為應對Swap操作收益下降的趨勢,多家銀行紛紛調整利率。根據最新消息,台銀將各天期的優存利率下調10個基本點,最高利率達到2.65%年率計息。合作金庫則維持大部分利率不變,但對於新台幣存款解存轉存美元存款以及1年期以上的美元優存利率則有所調整。台銀與合庫均針對存款金額、天期以及存款類型提供不同利率方案,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其中,合庫特別針對3個月、6個月期的利率加碼5個基本點,提升市場競爭力。雖然台銀的最高利率略低於合庫,但兩家銀行在存款天期及金額門檻上各有特色,消費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方案。
台灣銀行在近期面對美元優存利率的調整,展現了謹慎的經營策略。根據最新消息,台銀已經決定自5月起全面調降各天期等條件的美元優存利率10個基本點,顯示出對於美元資金運用的謹慎態度。然而,土地銀行(土銀)則選擇暫緩推出新的美元優利方案,並將進行全面檢討。 土銀高層表示,將從財務操作、收益和資金成本等多個面向重新評估美元優利政策,因此將在4月底的優利專案結束後,等待檢討結果出爐再推出新專案。這意味著土銀可能會延後到6月甚至更後再推出新的美元優利方案。 由於土銀現金增資問題未解,資本適足率和流動性覆蓋率(LCR)面臨較大挑戰,土銀不得不在授信和財務投資方面進行重新的資產配置,以降低對資本適足率或LCR的影響。這也使得土銀經營高層傾向於從長遠角度考慮,推出對土銀美元資金運用效益最有利的方案。 另外,其他大型行庫主管指出,目前銀行推出的美元優利方案多為較長天期,如一年期,而民營和外商銀行則多推出短期方案,如4%、5%優利方案,存期短則一周,長則兩個月以上,但絕大部分不超過三個月。這些短期優利方案的目的在於保持對利率環境變動的彈性,並著重於同業拆款的效益。然而,若資金運用主軸為投資和授信,則會選擇較長的存款天期。 根據各大行庫對美元資金成本的評估,部分行庫的資金成本與倫敦金融業美元拆借利率(LIBOR)相當,而部分則在LIBOR基礎上加碼10至50個基本點。行庫主管們認為,目前影響美元利率走勢的變數不僅是聯準會的利率政策,還包括利率倒掛等現象,這使得後續利率走勢預測更加困難,對於主事者的智慧是一大考驗。
【台灣金融新聞】 近日,台灣金融市場的焦點轉向了安養信託的發展。根據信託公會的統計資料,2018年台灣的安養信託市場表現亮眼,不僅受益人數大幅增加,信託金額也創下新高。其中,華南銀行以2,454名受益人的優異表現,在眾多銀行中脫穎而出,而合庫銀則以29億元的信託金額領先群倫。 在去年安養信託市場中,除了華南銀行外,台灣中小企銀、土銀、合庫銀和台銀也分別以1,498人、1,277人、1,043人和969人的受益人數進入前五名。而信託金額方面,合庫銀的29億元高居第一,其次是台灣銀行的6.01億元。 2018年,國人累積的信託財產金額接近170億元,受益人數達18,384人。信託公會指出,安養信託市場的成長,主要得益於民眾對於長期照護商品的認識度提升,以及金融業者的大力推廣。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起民營行庫也開始積極參與安養信託市場,其中北富銀以4.44億元的信託金額和105人的受益人數,在民營行庫中名列前茅。這一現象顯示,銀髮商品市場的潛力無窮,不僅公股行庫,民營行庫也逐漸加入競爭。 安養信託的設計,旨在為中產階級提供一個低風險、穩定的投資渠道,同時保障老年生活。由於信託財產受到信託法的保障,並由專戶獨立管理,能夠有效避免財務風險和子女不當占用。此外,安養信託還能夠為老年安養、照護和醫療給付提供經濟支持。 總結來說,安養信託的發展不僅反映了台灣金融市場的多元化和創新,也體現了金融機構對於社會責任的承擔。未來,隨著人口老年化的加劇,安養信託市場有望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去年安養信託新增的受益人數前五名除華銀外,依序為台灣中小企銀的1,498人,土銀1,277人、合庫1,043人和台銀969人;去年新增安養信託財產本金除合庫逾29億元,依序為一銀16.64億元、台企銀12.14億元、土銀6.83億元及台銀6.01億元。
據統計,2018年國人累積的信託財產金額近170億元,累計受益人數達18,384人,去年新增的信託金額近高達91億元,受益人數則新增8,528人。信託公會表示,開辦兩年多,首年宣導觀念,衝刺人數,去年起民眾逐漸願意投入金額,因此在評比項目中,就拉高信託金額。
安養信託開辦兩年多,以往都是公股行庫的天下,去年起民營行庫開始跟進,據統計,北富銀2018年信託財產本金新增4.44億元、新增受益人達105人,拿下民營行庫雙冠,北富銀去年的信託本金餘額市占率也躍升至第九名,由此可見,銀髮商品不僅公股行庫注重,民營行庫也開始動起來。
行庫主管說,安養信託吸引年收入位於100萬元至200萬元中產階級投入,由於信託財產受到信託法的保障,並由專戶獨立管理,不會受到委託人與受託銀行財務惡化影響,且可避免子女不當占用,對僅存的老本,有足夠的保障。
所謂的安養信託,委託者能透過一次或分次方式支付信託財產(包含保險金、有價證券或不動產等財產),由受託銀行依契約內容,分散運用於存款、基金、連動式債券以及上市櫃績優股等,風險低、穩定的投資理財工具,其收益再依委託人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給予,目的就是為老年安養的財產管理、安養照護、醫療給付等項目。
舉例來講,委託人與受託銀行簽訂契約,以委託人最後生存日為信託期限,期間內,自己與配偶為受益人,且享有信託收益,信託期滿則以子女或公益機構為信託財產歸屬人,結束後銀行會將信託財產交給指定受益人,如此一來,不僅老年生活有保障,也可照顧遺族。
合作金庫則對於大部分的利率暫按兵不動,不過對於新台幣存款解存轉存美元存款,以及一般存滿1年期以上的美元優存利率水準則放大。根據合庫的版本,合庫對於新台幣9個月期以上的存款若中途解存轉美元存款者,若單筆達1萬美元以上,3個月期及6個月期的利率,均各較4月15日之前的方案加碼5個基本點至2.55%、2.65%,而1年的利率則維持在上月的最高水準2.7%暫未變動。
根據兩大行庫所推出的最新優利方案版本,依照包括存款金額、天期,或是否為新台幣存款解約轉存等三種主要條件的不同,台銀美元優利最起碼要存3個月,利率從2.25%起跳,最高2.65%;而合庫則只要存滿1個月以上,都有可選擇的方案,利率從1.8%起跳,最高2.7%。
其中,為了讓3個月期以上的利率更有市場競爭力,此次合庫特別加碼5個基本點,把3個月、6個月期的利率分別拉高至2.55%、2.65%,比台銀利率多了10個基本點。
比較台銀、合庫兩大行庫的方案,雖然台銀對新台幣存款解存轉美元優利的最高利率水準2.65%較合庫的2.7%來得低,但是雙方在新台幣存款天期、以及存款金額門檻上也各有不同,例如,台銀若要取得最高2.65%的年率,則必須存滿5萬美元以上,但合庫的門檻則只要1萬美元以上。
不過合庫也要求該解存的新台幣存款先前的存期則必須是9個月以上的定存,對此台銀的要求則較低,6個月以上的新台幣定存解存即可適用。
土銀高層指出,會從財務操作面、收益面、資金成本等各面向,重新檢討美元優利政策的拿捏,因此在4月底的優利專案結束之後,土銀會等檢討完之後再推新專案,亦不排除延後到6月之後再讓美元優利方案新裝上陣。
由於土銀一直有現金增資的問題無法解決,因此不論是在資本適足率或是流動性覆蓋率(LCR)的問題,均較其他的行庫面臨更大的挑戰,使得土銀不論是在授信或是財務投資的面向,都有重作資產配置以「節約」對資本適足率或LCR影響的必要性,也因此土銀的經營高層也寧可從長計議,再推出對土銀在美元資金運用效益上最為有利的方案。
其他大型行庫主管則分析,除了大型行庫現在會推較長天期,例如一年期的美元優利方案之外,其他民營、外商銀行所推出的4%、5%優利方案,存期都非常短,少則一周,多則二個月以上,絕大部分不會超過三個月。
通常來說,會推短期優利方案的銀行,一方面是保持隨時因應利率環境變動的彈性,另一方面在瞄準的美元收益類型上,可說較著重的是在「同業拆款」上的效益,但倘若資金的運用是以投資及授信為主,所爭取的存款天期就會放大至半年、一年以上。
根據各大行庫對於自家美元資金成本的評估結果,有些由於本身美元水位大,因此資金成本僅與倫敦金融業美元拆借利率(LIBOR)不相上下,有些則是以LIBOR再往上加碼10至50個基本點左右,行庫主管認為,由於現在影響美元利率走勢的變數已經不僅是聯準會的利率政策而已,包括「利率倒掛」的現象使得後續利率走勢更難以掌握,稍有不慎就等於「賠本」在吸收存款,這也將會考驗主事者拿捏的智慧。
台灣銀行成為沃旭綠色投資的重要金融夥伴!知名離岸風電企業沃旭能源(Orsted)已決定對台灣進行重大投資,並啟動了相關的融資計畫。沃旭昨(2)日向台灣銀行業發出邀請,尋求參與一筆總額達250億元新台幣、期限為5年的綠色循環信用額度。 沃旭亞太區總經理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在發言中提到,沃旭不僅會引進本土投資者,還將釋股。他強調,從開發、建造、營運到除役,沃旭將持有超過50%的股份。柏森文進一步表示,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風場開發案將是沃旭在海外100%持有的第一個案場,未來將吸引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等本地投資者加入,尋找與沃旭理念相符的長期投資者。 這次沃旭的融資計畫,台灣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及法國巴黎銀行將擔任聯貸主辦銀行。這也是台灣銀行界首次承作綠色循環信用額度,顯示了台灣金融市場對綠色能源投資的熱情。沃旭政策事務暨企業傳播總監汪欣潔解釋,綠色循環信用額度就像給沃旭發放一張信用卡,可以隨時借錢和還錢,由於銀行承作風險低,因此國內銀行參與的意願相當高,這也為穩定投資離岸風電提供了新管道。
此外,沃旭亞太區總經理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昨表示,沃旭也會引進本土投資者並且釋股;他並強調,從開發、建造、營運和除役,沃旭持股都會逾50%。
他表示,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風場開發案,是沃旭第一個海外100%持有案場,未來將引進如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等本地投資人;他並表示,希望是與沃旭志同道合的長期投資人。
沃旭也啟動融資計畫,由台灣銀行、國泰世華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擔任聯貸主辦銀行,昨日正式對國內主要銀行發出邀請參與5年期新台幣250億元循環信用額度,這也是台灣銀行界首次承作綠色循環信用額度。
沃旭政策事務暨企業傳播總監汪欣潔指出,綠色循環信用就好比發一張信用卡給沃旭,隨時可借可還,因為銀行承作風險小,因此本國銀行參與意願高,等於是有一個穩定投資離岸風電的管道。
台灣各大公股銀行為了推動台灣Pay,不僅在服務上不斷進步,還在繳稅優惠上大打出手。最近,這些銀行已經討論並定版了5月綜所稅申報的版本,其中分期繳稅的部分可說是歷史上的最大放送。彰銀推出的分期零利率期數最多,竟然可以分12期,其他如合庫、兆豐銀行也提出了最多分9期的優惠。其他行庫如台銀、土銀、一銀、華銀最高分6期零利率,台企銀則是三期零利率。 銀行主管表示,這次對台灣Pay的優惠力度遠超過實體信用卡。以彰銀為例,實體卡最多只能分6期零利率,但使用台灣Pay QRCode掃碼繳稅,卻能享受12期零利率,這個差異性相當明顯。除了分期繳稅,還有現金回饋、刷卡金優惠等,台灣Pay的優惠條件普遍比實體卡優越。 例如,合庫銀行在台灣Pay的分期零利率最高可達九期,現金回饋的禮券等贈送量也放大1倍,繳稅達100萬元以上者,可獲全聯社禮券2千元,滿1千萬元者可得3千元禮券。彰銀則在分期和現金回饋上做足了功夫,分期優惠從6期拉高至12期,還送最高200元刷卡金。兆豐、台企銀則最多150元刷卡金回饋。一銀與華銀的台灣Pay繳稅優惠條件也非常相似。 這次各大行庫對台灣Pay的優惠力度如此之大,顯示了他們積極推動台灣Pay的決心,並希望借此吸引更多新戶及增加使用量。
政府這麼一推動海外資金回台,看來真的要動起來了!不只廠商可以避開美中貿易戰的風險,銀行和建商也都能抓到這波商機,形成一個多贏的局面。建商們開始找地、購地、整地,甚至興建廠房,銀行的建築貸款餘額也隨著這股熱潮顯著增長。尤其是那些公股行庫,今年可是大膽衝刺土建融業務,比起房貸利率那麼高,土建融的利率還能維持在2%以上,這對銀行的利差來說可是個不小的幫助啊! 最近,公股銀行還積極推動「台商回台購建廠地廠房優惠貸款專案」。台銀作為國銀龍頭,竟然釋出了1,000億元的貸款額度,最高可以達到貸款額度的八成,前三年還能享受1.49%的超低利率呢! 台銀主管就說,台商返台設廠的貸款通常在10到15年之間,最長可以達到20年。美中貿易戰的延燒,再加上中國大陸的工資成本漲不停,近年來台商返台設廠的風潮是越來越熱烈。這波返鄉熱潮也讓國內工業區的土地變得一地難求。 經濟部統計,台商回台投資的案子累計金額已經要破2,000億元了,5月份還要再努力拼2,500億元的目标。台灣經濟這麼一滑,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也認為,政府這麼一推動台商返台投入實質投資,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只要能夠增進國內實質投資,就能帶動資本設備進口,降低超額儲蓄和經常帳順差。
金管會要推動銀行分行服務櫃台「雙語環境」!從今後起,銀行員工可能要會說國語、台語、英語三種語言呢!根據最新消息,金管會將於26日與銀行進行溝通,目的是為了提升我們的金融服務,讓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台灣的熱情與便利。 這次的「雙語環境」計劃,初步是先徵詢自願參與的銀行,設立示範性的雙語分行。接下來,將會要求資產上兆元的銀行,在北中南地區各設立一家雙語分行。台灣目前有16家銀行的資產超過兆元,所以未來全台將至少有48家雙語分行。 這麼做的原因是,政府希望在2030年將台灣打造成為雙語國家,而金管會也在金融服務上努力推動雙語化。銀行員工將需要提升英文能力,並打造一個友善的雙語金融服務環境,以應對國際化、外國人來台工作以及新移民日益增加的趨勢。 金管會還規劃了未來對銀行推動雙語化的成效進行目標考核,初步設定了五大指標,包括員工參加英文檢定考試的比例、網路金融服務的雙語化、服務據點設施及標誌的雙語化、常用申請書表的雙語化,以及銀行官方網站、年報、財務報告的英文版。 銀行將提供員工在職英文訓練,並逐步將實體分行、網路等各個渠道雙語化。金管會將分三階段推動銀行雙語化,第一階段是徵詢自願參與的銀行,設立示範分行;第二階段要求資產上兆元的銀行在各地區設立雙語分行;第三階段則是各銀行根據自身業務規模及客戶需求,自行制定計畫,逐步在各分行設置雙語環境。 這個計劃對台灣的金融業來說是一大步進步,也將為台灣的國際化形象增添更多色彩。
行庫主管指出,此次5月報繳綜所稅,行庫對於台灣Pay所提出的優惠,比起實體信用卡的優惠要多得多,例如,彰銀在分期零利率方面,實體卡僅最多給到六期,但在台灣Pay的QRCode掃碼繳稅,最多卻能給到12期零利率,差異性最高。
其他提供到分期12期優惠的還包括了土銀、一銀;不過兩家行庫若要作到分12期的話,將分別以年率5%、8%計息。若與實體卡相較,此次各大行庫對台灣Pay所放送的優惠,力道之大遠甚於實體卡,打算藉台灣Pay的信用卡能上線繳稅,趁勢大舉吸收台灣Pay新戶及用量的積極度由此可見。
多家行庫主管比較台灣Pay與實體卡優惠的差異指出,除了分期繳稅的期數放送,另二處明顯的差異,在於現金回饋、刷卡金優惠以及相對應適用的繳稅門檻,以及包括禮券、抽獎等贈獎的繳稅門檻,實體卡的門檻亦較台灣Pay為高。
舉例來說,合庫不僅台灣Pay的分期零利率最高可拉到九期,在其他類似於現金回饋的禮券等贈送量也放大1倍,用台灣Pay繳稅達100萬元以上者,可獲全聯社禮券2千元,甚至滿1千萬元者可得3千元禮券,比起實體卡繳滿100萬元以上1千元的贈獎,多出一、二倍,機票抽獎優惠亦較多。
彰銀則在台灣Pay的分期及現金回饋上下足工夫,除了把分期優惠從6期一口氣拉高至12期,還送刷卡金最高200元,兆豐、台企銀則最多150元刷卡金回饋。而一銀與華銀的台灣Pay繳稅優惠條件則非常近似,包括繳稅抽黃金、新戶加碼、給予回饋金的額度等幾乎都一樣。
掌握台商返台商機,建商恭逢其盛,開始找地、購地、整地,甚至興建廠房,使銀行建築貸款餘額顯著成長。此外,以公股行庫為主的銀行,今年也積極衝刺土建融業務,比起「殺很大」的房貸利率,土建融利率還能維持在2%以上,有助提振銀行利差。
近期公股銀行也積極推動「台商回台購建廠地廠房優惠貸款專案」,以國銀龍頭台銀而言,釋出的貸款額度高達1,000億元,貸款額度最高八成,前三年最低可享1.49%的超低利率。
台銀主管指出,台商返台設廠的貸款,一般約在10至15年之間,最長20年;因美中貿易戰爭延燒,再加上中國大陸的工資成本上漲,近年來台商返台設廠的風潮日益盛行,有意返台設廠的產業包括電子、鋼鐵、傳產,而台商的返鄉熱潮也導致國內工業區土地一地難求。
據經濟部統計,台商回台投資案累計金額將破2,000億元,5月將再拚2,500億元目標。
台灣經濟成長持續溜滑梯,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先前指出,政府推動台商返台投入實質投資「是一個契機」,若能增進國內實質投資,將帶動資本設備進口,降低超額儲蓄及經常帳順差。
所謂雙語分行,就是必須所有標示、導引、表單,除了中文,還要增加英文,同時第一線櫃台要有專人提供英文服務及雙語諮詢。
這是為了要配合政府要在2030年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的政策,金管會在銀行服務部分也要推動雙語服務,包括金融機構要提升員工英文能力,及打造友善雙語金融服務環境這二項,以符合台灣國際化、外國人來台工作、新移民日多的需求。
金管會也將與銀行討論,未來要設置目標考核銀行推動雙語化的成效,初步規劃五大指標,一是各銀行員工參加英文檢定考試,占公司總員工人數的比例;二是銀行網路金融服務,即網路銀行、App等雙語化;三是銀行服務據點相關設施及標誌的雙語化;四為常用臨櫃申請書表,如存款、匯款表格的雙語化;五是銀行官方網站、年報、財務報告要提供英文版,上市櫃的銀行並要提供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英文版。
銀行要開始提供員工在職英文訓練,同時要逐步將實體分行、網路等都要雙語化,金管會將分三階段推動銀行雙語化,第一階段是徵詢自願的銀行,先設出幾處雙語分行,即所有指標、常用表格都有英語版或雙語標示,另有專門的講英語行員可提供服務,且是未來可以讓其他銀行參觀、學習的示範分行。
第二階段就是要求資產上兆元的銀行,如台銀、土銀、合庫、三商銀等八大公股行庫,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台北富邦銀、玉山銀、台新銀等共16家,要在北、中、南各有有一家雙語分行。第三階段就是由各銀行依自家業務規模及客戶需求,自行訂定計畫,逐步在各分行設置雙語環境。
臺灣銀行推出「農地工廠遷廠或就地輔導優惠貸款專案」,力挺農業用地既存工廠業者!為了落實政府拚經濟、顧環保、守農地政策,臺銀自即日起,以自有資金提供貸款融資服務,讓農業用地上的工廠得以安全遷移或就地輔導,兼顧經濟發展、居民就業和環境保護。
這個專案主要針對兩類對象:一是「辦理遷廠者」,二是「就地輔導者」。對於選擇遷廠的工廠,臺銀提供最高8成的資金核貸,前三年起利率低至1.49%;而選擇就地輔導的工廠,只要以農地為擔保,最高可獲得10成的資金核貸。
為了申請這項優惠貸款,有興趣的工廠業者可以準備相關遷廠計畫或繳款文件,直接向臺銀國內各營業單位進行洽辦。臺銀將全力協助,讓農業用地上的工廠得以順利轉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維護環境品質。
【台灣房市熱翻天】台灣房貸創八年新高,高雄房市一枝獨秀
中央銀行昨日(23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五大銀行合計新增房貸金額達1,305億元,創下2012年以來八年同期新高紀錄。其中,高雄房市更是異軌直衝,年增率高達25.6%,成為六都中唯一兩位數成長的都會區。
這五大銀行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華南銀行與第一銀行,其房貸市占率約四成,因此這些銀行的貸款增減被視為房市景氣的風向標。央行指出,3月五大行庫新增房貸464.82億元,月增119.17億元,這主要是因為2月春節連假與228連假工作天數少,導致基期偏低,讓3月的數據顯得較高。
不過,央行經研處副處長吳懿娟強調,目前房市景氣仍處於「溫和成長」階段。此外,3月五大銀行平均房貸利率為1.627%,較上月下滑0.011個百分點,創三個月新低,這主要是由於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占比上升以及台銀承作的公教人員「築巢優利貸」利率僅1.56%所致。
高雄房市之所以能夠一枝獨秀,住商機構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分析,有三個原因:首先是高雄過去的基期偏低,其次是兩年至兩年半前建商大量推案,近期湧現交屋潮,最後則是北部投資人南下投資不動產。徐佳馨提到,高雄房價比台北便宜,2,000多萬元就能買到豪宅等級的房屋。
然而,徐佳馨也提醒,由於高雄平均收入並不高,若房價上漲但經濟基本面沒有改善,高雄房市要維持榮景恐怕會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