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臺銀前三季稅前盈餘達263.7億元,年增三成;若加計政策性負擔達337.3億元,創歷史新高。土銀稅前盈餘為147.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7%,亦續創新高;力拚明年稅前盈餘達200億元大關。隨獲利提升繳庫數逐年成長。
臺銀前三季稅後純益為232.6億元,若加計政策性負擔稅後純益達306.2億元,創史上新高。主要獲利動能方面,放款業務秉持消費金融、企業金融、公部門放款均衡發展策略,持續積極展業,有效運用資金;放款利息收入經扣減相關存款資金成本後,利息淨收益計226億元。
另一動能為投資及其他資金運用業務,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建立穩定有價證券及債券投資組合,並靈活運用資金於SWAP及拆放同業等,資金運用於放款以外之投資扣除資金成本後,資金運用淨收益為154.5億元。
土銀前三季自結稅前盈餘為147.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5.5億元,年成長11.7%,續創新高,主要成長動能除來自強化聯貸、財管及保代業務增加手續費收入外,另受惠國內經濟成長及股市續創新高,推升財務操作淨收益。
此外,據立法院預算中心22日出爐的預算評估報告顯示,為提升臺灣金控子公司臺銀及土銀資本適足率,自2015年起二家事業均未辦理盈餘繳庫,目前臺灣金與土銀已分別自2020年及2021年起恢復繳庫,且逐年成長。土銀於明年度預算案續編盈餘繳庫11億元,較2024年增加5,000萬元,增幅4.8%。臺灣金續編繳庫22億元。
預算中心指出,至今年6月底止,土銀資本適足率低於本國銀行平均值;且預估到今年底止,該行相較於6月本國銀行平均值,計算自有資本之缺口為91 億元。建議持續改善以提升財務健全性。
央行官員表示,房貸利率下降,主因9月銀行承作對象以首購及自 住的貸款金額為大宗,9月自住占五大銀行新增房貸比例達82%,比 上月的78%更高,因為首購、自住案件較多,且先前議定的利率相對 較低,使9月房貸利率下修。
新增房貸再突破千億元,官員指出,有部分銀行表示剛好因整批分 戶房貸落點落在9月,加上先前堆積的案件較多,例如新青安、首購 等,這部分銀行有加速處理,導致9月新增房貸金額上升,央行會持 續關注金額增加是否為短暫因素。
9月央行理監事會決議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由於是在9月中下旬才 推出,官員說:「這部分要容我們在觀察一陣子。」會持續觀察數據 變化以及市況發展,但9月新青安占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比重已降至 34.37%,創去年9月以來新低,房市與股市較為不同,新管制不太會 在第一時間就立即反應,但從9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月減達7.4%來看 ,「量是往下修正」。
中央銀行昨日公布,九月五大銀行新承作的房貸金額再創新高,達到1,110.46億元,單月增長143.05億元,顯示銀行對房貸市場的熱情持續高漲。然而,新青安房貸在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的比重已經下滑至34.37%,創下去年九月以來的最低紀錄,反映出市場結構的變化。
在利率方面,央行指出,九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上升至2.146%,較上月上升0.021個百分點,但房貸利率部分則下滑0.04個百分點至2.19%。這一點點的變動,對於房貸市場來說,無疑是個微妙的小調整。
央行官員解釋,房貸利率的下降主要是因為九月銀行承作對象以首購及自住貸款為主,自住貸款在五大銀行新增房貸中的比例達到82%,比上月的78%有所上升。首購、自住案件較多,且先前議定的利率相對較低,這是九月房貸利率下修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九月新增房貸金額的突破千億元,有部分銀行表示,這是因為整批分戶房貸落點落在九月,加上先前積壓的案件較多,例如新青安、首購等,這部分銀行有加速處理,導致九月新增房貸金額上升。央行表示,將持續關注金額增加是否為短暫因素。
此外,央行於九月中下旬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對於這一措施的效果,官員表示,將觀察一段時間。雖然新青安在九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的比重已降至34.37%,創去年九月以來新低,但房市與股市的變化並不會立刻反應,從九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月減達7.4%來看,市場的「量」正在往下修正。
總結來說,九月房貸市場的動態相當複雜,既有金額的顯著增長,又有市場結構和利率的微妙變化。中央銀行將密切監控市場動態,以確保金融穩定性。
央行在九月推出了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然而,市場對於五大銀行的房貸利率和金額變化卻有了意外的發現。雖然央行祭出緊縮政策,但9月份的五大銀行平均房貸利率竟然不升反降,降幅達0.004個百分點,降至2.19%,這一點終止了連續兩個月的上升趨勢。同時,新承做的房貸金額也重回千億元的水準,單月大增143.05億元,顯示市場的活絡程度。
央行官員表示,儘管9月的信用管制已經實施,但其影響仍需時間來發酵,因此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做出更準確的評估。央行經研處副處長曹體仁在接受採訪時解釋,房市的反應速度並不像股市那麼快,因此第七波信用管制的效果需要時間來逐步顯現。他強調,雖然房市近期買賣移轉棟數有所下降,但這只是量的縮減,並不代表房市的冷卻。曹體仁認為,在政府各部會不斷健全房市措施的背景下,房市並未像上半年那樣熱絡。
中央銀行最近公布了9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其中臺銀、合庫銀、土銀、華銀以及一銀的平均利率上升至2.146%,較8月的2.125%上升了0.021個百分點。這一上升主要是因為周轉金貸款利率的上升所致。值得注意的是,房貸利率在9月份下降了0.004個百分點,降至2.19%,而購屋貸款金額則在9月份回升至千億元,月增達143.05億元,創下了兩個月的新高。
央行解釋,9月份新承做購屋貸款的增加和利率的降低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9月份行庫整批分戶貸款較多;其次,之前積壓的房貸案件中,自住和首購族的比重增加,這也導致了利率的降低。根據央行的數據,9月份自住貸款在五大銀行新增房貸中的比重升至82%,高於上月的78%。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新青安房貸在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中的比重在9月份降至34.37%,創下了去年9月以來的新低。
對於房市的未來走向,曹體仁表示,從9月份的房屋買賣移轉棟數來看,大台北地區的房價指數月增率逐月縮減,從7月的2.3%、8月的1.16%下降至9月的0.08%,連續下降。這反映出房市交易確實有所縮減。然而,曹體仁也強調,第七波打炒房政策的效果還需要時間來發酵,央行將持續觀察房市動態,以便做出更及時的應對。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曹體仁昨(23)日解釋,房市無法像股市第一時間反應,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仍需要時間發酵。但他認為,9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向下,反映量的確在縮,認為在政府各部會健全房市措施下,房市看起來並未像上半年熱絡,且10月至今蒐集的五大銀行房貸利率,利率趨勢正在走高。
中央銀行昨公布9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包含臺銀、合庫銀、土銀、華銀以及一銀,升至2.146%,較8月的2.125%上升0.021個百分點,主要受到周轉金貸款利率較8月上升導致。其中房貸利率月降0.004個百分點至2.19%,購屋貸款金額8月原本跌破1,000億元,9月再回升千億元水位,月增143.05億元至1,110.46億元。利率與金額分別寫兩個月新低與新高。
9月新承做合計購屋貸款金額較8月增加、利率降低,央行解釋兩原因。第一,9月行庫整批分戶貸款較多,第二,之前堆積房貸案,自住與首購族比重增加,利率較低,導致9月購屋貸款利率略降,根據央行揭露,當月自住占五大銀行新增房貸比重升至82%,高於上月的78%。
不過,其中新青安房貸占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比重,9月降至34.37%,寫去年9月以來新低。
對於房市目前與後續概況,曹體仁指出,從9月房屋買賣移轉棟數來看,大台北房價指數月增率縮減,從7月2.3%、8月1.16%至9月的0.08%,連月下降,反映房市交易的確有在縮減,但第七波打炒房政策尚須要時間發酵,將持續觀察。
央行欲透過調升存準率收縮資金,對銀行授信產生緊縮效果,成本 增加下,不少銀行調整訂價,近期公股銀房貸利率區間明顯較上半年 有所調升。
銀行房貸水位吃緊,民眾申貸已受影響。合庫銀行指出,9月青安 以外的新增房貸利率區間約介於2.5%∼3.2%,因市場資金成本上升 ,第四季利率將再視情況調整。
華南銀行9月新承作購屋貸款平均利率約2.3%,為反映央行提升存 準率造成資金成本上揚,同時避免民眾因較低的借貸成本,忽略風險 控管意識,已逐步調整授信利、費率條件,預估第四季新承作房貸利 率將微幅上升。
土地銀行雖不受《銀行法》第72條之2規範,9月新增房貸利率區間 、平均利率較今年其他月份無顯著差異,但因應市場、各銀行房貸水 位等因素影響,第四季利率區間也將逐漸上升。現各公股銀行9月平 均房貸利率均已逾2%,有銀行利率區間上限衝高至3.5%。
合庫銀分析,第四季隨央行不動產總量管制,及為穩定房價祭出的 第七波信用管制效應下,房市觀望氣氛濃厚,民眾在貸款成數及寬限 期有所限制下,購屋態度轉趨謹慎。但國內經濟展望升溫、新青安房 貸推升剛性需求、年底新屋交屋潮等因素,房市仍有一定量能,且建 材價格及薪資成本居高,成本面不易讓房價有下跌空間,第四季房市 料呈「量縮價平」態勢。
臺銀強調,近期銀行體系不動產貸放資金緊俏,加上央行信用管制 措施,房價居高不下,後續房市交易量可能稍微降溫。
近來,隨著新青安房貸政策的推出,台灣房市一陣沸騰,國內公股銀行的房貸餘額也隨之飆升。根據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公股銀行的房貸餘額已達雙位數成長,其中桃園地區更是成長熱點。雖然目前房貸水位相當緊張,但新青安及首購族群的購屋需求依舊旺盛,加上年底交屋旺季的來臨,公股銀行預計第四季房貸業務仍將維持穩定的成長動態。
合庫銀行透露,截至9月底,房貸餘額已突破7,000餘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8%。這主要得益於新青安貸款條件的優惠,以及大量工案完工交屋以及民眾購屋需求的激增。第四季將迎來傳統的交屋旺季,合庫銀行預計將繼續以自住首購客戶為業務發展的重點,並預估房貸餘額將微幅上漲,以穩健發展為全年目標。
兆豐銀行則表示,截至9月底,房貸餘額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3%。該行認為,新青安、首購族的剛性購屋需求持續存在,且年底前還有大量房貸建商排定動撥,預計第四季房貸餘額將較前季增加約2%,全年成長率有望上看雙位數。
臺灣銀行指出,截至9月底,房貸餘額達1兆1,902.0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5.9%。該行預估,無自用住宅者購屋申貸需求將推動第四季房貸餘額的繼續增加。近期央行實施的信用管制措施,雖改變了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但並未影響首購民眾的購屋決策,預計將對換屋族或多屋族的購屋決策產生一定程度影響。
土地銀行分析,截至9月底,房貸餘額較去年同期顯著成長,這主要歸功於第四季預售屋完工交屋的高峰。該行預估,年底前房貸成長力道將持續,因為預售屋的完工交屋將繼續推動房貸需求。
公股銀行普遍預期,全年房貸餘額有望維持雙位數成長。其中,桃園地區的房貸承作量成長最快,主要受惠於建商推案量以及自住買盤的增加。此外,新北、新竹、台中、高雄等地區的房貸業務也均有明顯成長。彰化、屏東地區則因為鄰近台中、高雄,吸引大量通勤族移居,房貸承作量也有所增加。
近期國際金價持續攀高,臺灣銀行黃金存摺牌價也跟著一路狂飆。就在剛剛過去的21日,臺銀黃金存摺牌價已經突破新台幣2,827元大關,連續四個交易日創下歷史新紀錄。這個價格,對於一年前還在低價位買進的投資人來說,如今賣出將會獲得36.9%的投資報酬率,相當於短短一年間,投資回報翻了一倍還多。 隨著中东戰爭的升溫,市場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重,大量資金湧入金市,推動了國際金價的攀升。目前,每盎司金價已經突破2,730美元,對臺灣銀行來說,以新台幣計價的黃金存摺牌價也跟著飆升至2,827元。 與去年10月23日的價格相比,當時臺銀黃金存摺每公克賣出價約為2,065元,若當時投資人能夠在21日的高點賣出,一年間的投資報酬率將達到37%,這個數字顯示了黃金市場的強烈投資潛力。 臺銀引用美國銀行(BOA)的報告指出,在財政擔憂和全球經濟動態影響下,黃金正成為比政府公債更具吸引力的避險資產。即使利率上升,也不一定會對金價構成壓力。美國國債預計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債務利息支付占國民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可能增加,這些因素都讓黃金成為了具有吸引力的資產,黃金價格目標看漲至3,000美元。 臺銀還表示,雖然哈瑪斯首領已經被擊斃,但以色列與真主黨的紛爭仍可能導致中東地區戰事升級,這將進一步推動金價上揚。此外,上周全球黃金ETF持金量增加超過10公噸,也是支撑金價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從技術面來看,短期指標KD與RSI已經進入超買區,短期均線與長期均線的乖離也加大。近期美元指數堅挺,美債殖利率走揚,且聯邦儲備銀行(Fed)官員表示,對於未來可能放緩降息速度,甚至暫停一次降息保持開放態度。若市場對Fed降息預期改變,金價可能會遭遇逢高獲利了結賣盤,不排除金價有可能回檔至整數2,700美元。
銀行圈認為「以房養老」成長動能欲振乏力,有三大原因,一、部分年長者仍認為「有土斯有財、房留子女」等傳統觀念,子女也擔心影響房產繼承,家族間無法達成共識,讓老人申貸卻步。
二、今年央行進入升息循環,讓老人「拿房子換養老金」時,月領生活費縮水,降低申貸意願,三、房市多頭態勢續航,房價居高不下,讓老人對房價有期待性,認為賣房利益更豐潤,也不願申貸。
一家銀行主管坦言,「以房養老」貸款,僅是補貼想在宅安老的退休族,每月身邊可多一筆養老金,未來僅會維持一定市場,很難再有大幅高成長。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則說,以房養老成長動能,涉及民眾接受度、銀行推廣力道、市場利率和國內外經濟情勢變化等四大因素,例如央行升息讓月領生活費減少,但也可能會被房價走高而抵銷,只能說這四大原因影響了該業務動能。
各銀行是在2015年底開辦「以房養老」,在台中商銀2023年12月初加入該市場後,至今已有16家銀行開辦。
前兩年因各銀行陸續加入、業績快速成長,隨老人有土斯有財、留房給子女等觀念根深,加上民營銀行也考量老人長壽、不動產跌價、及利率風險,如今僅剩六大行庫撐起一片天。
這六大行庫是臺銀、土銀、合庫、第一銀、華南銀和台企銀。數據顯示,2024年9月底光這六大行庫承辦以房養老件數達8,325件、核貸額467.7億元,占整體以房養老業務97%,光合庫一家就貢獻了約37%成最大主力。
一家行庫主管坦言「以房養老」算是政策性貸款,民營銀行多不願意做,因為風險高、利潤少,行庫要顧公平待客,關懷老人,還要擔心房子折舊風險。
合庫銀行統計,至9月底房貸餘額7,000餘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 18%,主因新青安貸款條件較為優惠,加上工案完工交屋較多及民眾 購屋需求等因素挹注。第四季進入傳統交屋旺季,未來仍將持續以自 住首購客戶為業務發展方向,預估房貸餘額將呈現微幅成長,全年以 穩健發展為目標。
兆豐銀行表示,截至9月底,房貸餘額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3%,由 於新青安、首購族剛性購屋需求仍在,且尚有整批房貸建商排定於年 底前動撥,預計第四季房貸餘額將較前季增加約2%,全年度成長率 仍上看雙位數。
臺灣銀行指出,9月底房貸餘額1兆1,902.0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5.9%,因無自用住宅者購屋申貸需求,預估第四季房貸餘額仍可能 增加。近期央行信用管制措施,改變民眾對房價上漲預期,除不影響 首購民眾購屋外,預估將對換屋族或多屋族購屋決策具一定程度影響 。
土地銀行認為,截至9月底止房貸餘額較去年同期顯著成長,因第 四季為預售屋完工交屋高峰,預估年底前將持續維持成長力道。
公股銀預期,全年房貸餘額有望維持雙位數成長,房貸業務承作量 以桃園為成長最多的區域,主要受惠建商推案量、自住買盤等;其次 包括新北、新竹、台中、高雄等地區房貸也均明顯成長;彰化、屏東 因鄰近台中、高雄,吸引通勤族移居,且基期相對較低,房貸承作量 也有增加。
中東戰爭升溫,不確定性籠罩市場,大量資金湧入金市,推動國際 金價每盎司突破2,730美元之上,臺銀以新台幣計價的黃金存摺牌價 ,21日每公克賣出價也一度飆上2,827元。
若與一年前價格相比,去年10月23日時,臺銀黃金存摺每公克賣出 價約2,065元,也就是說,如果是在當時買進的投資人,21日高點賣 回臺銀,一年就賺了近3成7價差。
臺銀引述美國銀行(BOA)報告指出,在財政擔憂和全球經濟動態 影響下,黃金正成為比政府公債更具吸引力的避險資產,且利率上升 不一定會對金價構成壓力,預計未來3年美國國債將達到前所未有的 水平,債務利息支付占國民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可能增加,促使 黃金成了有吸引力的資產,因而看漲黃金,目標價為3,000美元。
臺銀表示,儘管已擊斃哈瑪斯首領,以色列仍表示將繼續戰鬥,若 以色列與真主黨紛爭無法妥善解決,中東地區戰事升級,金價有機會 繼續上行挑戰2,740美元,上周全球黃金ETF持金量增加超過10公噸, 也是支撐金價的因素之一。
不過,臺銀分析,從技術面來看,短期指標KD與RSI紛紛進入超買 區,短期均線與長期均線乖離加大;另近期美元指數堅挺,美債殖利 率走揚,且陸續有聯準會(Fed)官員表示,對於未來可能放緩降息 速度,甚至暫停一次降息保持開放態度,若市場對Fed降息預期改變 ,金市逢高獲利了結賣盤將出籠,不排除金價有可能回檔至整數2,7 00美元。
台灣銀行開賣第25期特殊號碼鈔券 逾5600張搶標
台灣銀行10/31起至11/5上午10時拍賣 140組特殊號碼鈔券
台灣銀行10月31日起開賣第25期特殊號碼鈔券,有100元、500元、1000元等3種面額,組數增加至140組、5600張,底價為面額2倍。 歷期拍賣中,單組最高得標金額高達10萬1110元,100元鈔券因面額低、市場需求大,最受民眾青睞。 央行表示,這次拍賣採取整組方式,最多可標56張,標出全部組數。每一字軌的百萬張中,會挑出28張特殊鈔券拍賣,其中「111111」至「999999」等連號最受歡迎。 本期拍賣所有收入扣除成本及面額後,將全數上繳國庫。央行至今共拍賣24期,總收入達1億963萬元,已挹注國庫7684萬元。 有興趣的民眾可至台灣銀行網站參與投標,拍賣時間為10月31日上午10時至11月5日上午10時。台銀外幣ATM夯!日圓提領需求暴增
國人瘋出國旅遊,日本成最熱門國家!台灣銀行(台銀)指出,近年來外幣ATM提領日圓需求大增,截至今年9月,日圓提領金額較去年同期飆漲11%!
台銀目前全台設有42台外幣ATM,遍布全台各地。其中,北部地區最多,有24台;中部地區次之,11台;南部地區7台。可提領幣別包括美元、港幣、日圓和人民幣。其中,日圓是最受民眾歡迎的提領幣別,每月提領金額占比高達73%。
不僅台銀,兆豐銀行和永豐銀行的外幣ATM也備受國人青睞。兆豐銀行在全台設置126台外幣ATM,今年1~9月日圓提領比重更達到70%,較去年同期成長8%。永豐銀行則是將近八成外幣ATM分布在新竹以北,包括台北市大安區、信義區、萬華區等熱門商圈和交通樞紐。
永豐銀行分析,今年外幣ATM提領筆數較去年同期成長七成,日圓提領需求最高,占近九成。為滿足國人需求,永豐銀行將自10月起擴大於行外ATM增設外幣提領功能。
此外,合庫銀行也指出,儘管今年外幣ATM提領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約一成,但日圓仍是提領主力,占八成左右。合庫銀行目前在全台熱門兌鈔地點設置15台外幣ATM,可提領美元和日圓。
隨著國境解封,國人出國旅遊需求持續升溫,外幣ATM已成為滿足民眾提領外幣的便利管道。各銀行也積極增設外幣ATM,以因應市場需求。
央行發行局局長鄧延達表示,第25期特殊號碼鈔券自10月31日上午 10時至11月5日上午10時止拍賣,有興趣收藏的民眾,可至台灣銀行 網站參與投標。這次拍賣單組最多張數仍為56張,單組底價最高8.4 萬元,採整組方式拍賣,方便民眾一次完整收集。
央行自2012年10月第1期以來拍賣特殊號碼流通鈔券,每年原則上 兩期,即上、下半年各一期,大致上約為5月以及10月。鄧延達說明 ,統計過去24期特殊號碼鈔券拍賣,扣除了手續費、台銀拍賣作業成 本以及面額等必要費用之後,全數繳交國庫,其中第24期總收入達到 402萬元、淨收入為219萬元,累計前24期總收入為1億963萬元,淨收 入則為7,684萬元。
鄧延達指出,第24期特殊號碼鈔券拍賣買氣熱度夯,共推出126組 全數標出,單組最高得標金額更飆上10萬1,110元。由於買氣回溫, 央行在第25期決定增加14組至140組,張數達到5,600張;而過去單期 張數最多張,則為第7期的7,842張。
鄧延達也說,歷來拍賣以100元券最受民眾歡迎,主要因面額較低 、市場需求量大、紅色討喜等。特殊鈔券拍賣是在每一字軌的100萬 張中挑選出28張拍賣。
就央行觀察,歷來特殊號碼鈔券拍賣結果來看,基本上仍以「111 111」至「999999」這類連號最受歡迎,歷年單組最高得標倍數為66 .66倍,即第三期以5萬9,990元得標。而早期仍有單張拍賣時,單張 最高得標倍數為153.6倍,即第二期賣出的100元鈔票,以1萬5,360元 得標。
兆豐銀行指出,兆豐銀的外幣ATM共有126台,主要設置於國內各營 業據點,且配合桃園機場及松山機場規劃,於機場航廈內多處設置機 台,可提取美元、日圓、港幣、歐元、人民幣等幣別。進一步觀察今 年1∼9月之外幣ATM提領情形,日圓提領比重占總提領金額約70%為 占比最高,較去年同期成長約8%。
永豐銀行指出,全台125間分行中,有119間分行設有外幣ATM,截 至今年9月,外幣ATM總數為138台,其中近八成分布於新竹以北,主 要考量地理位置接近商圈、大眾運輸等使用需求相對較高的鄰近分行 ,例如,大安區、信義區、萬華區至台北車站一帶、機捷沿線等。
永豐銀行分析,已設置的外幣ATM提供包括美元、港幣、日圓、人 民幣等,當中最受歡迎的幣別為日圓,去年外幣提領總筆數中,日圓 約占近九成,推測是受到日圓貶值、國人偏好日本旅遊等因素所帶動 ;從外幣提領筆數來看,截至今年9月,提領外幣交易數較去年同期 成長七成,可見國人從ATM提領外幣的需求持續成長。
針對未來外幣ATM的設置規劃,永豐銀行指出,今年10月起將擴大 於行外ATM增設外幣提領功能,將依特定地點或個案需求評估,滿足 顧客提領外幣便利性。
台灣銀行表示,目前台銀外幣ATM數量共42台,其中,北部地區設 置24台最多、中部地區11台次之、南部地區7台,可提領幣別為美元 、港幣、日圓及人民幣,最受民眾歡迎的提領幣別為日圓,每月提領 金額占比約73%,截至今年9月,日圓提領金額更較去年同期增長11 %,未來營業單位將視需求評估是否增設機台。
合庫銀行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在全台熱門兌鈔地點設置了15台 外幣ATM,可提領美元與日圓,客戶多以提領日圓為主,提領金額約 占八成,每月平均提領的日圓金額約6,000萬日圓。
不過,合庫銀行也提到,截至今年9月底,外幣ATM提領外幣現鈔總 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約一成,主因是去年疫情結束,國境解封迎來國 際旅遊高峰,日圓需求旺盛,今年反而呈現日圓現鈔需求趨緩所致, 未來仍將持續關注外幣提款機服務網絡。
金管會指出,今年前八月外幣存款衝高主要是出口持續回溫,挹注 客戶營收,推升外匯存款,今年前八月外幣存款累計增加7,678億元 ,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154億元。
金管會指出,8月底外匯存款衝史上新高4,631億美元,並較上月底 增105億美元,增額為去年11月以後最大,主因有三:企業營業收入 、投資款匯回及資金調度等。而因為美元貶值,所以換算為新台幣為 14兆7,924億元,較7月底減少710億元、月減0.5%。
統計至8月底,外幣存款破兆元的銀行維持六家。包括中信銀的1. 49兆元、兆豐銀的1.18兆元、北富銀1.17兆元、台銀的1.08兆元、一 銀的1.05兆元、玉山銀的1.03兆元,除了兆豐銀較去年同期衰退外, 其餘五家皆成長,年增金額最多的是台銀、新增2,026億元、年增率 達23.2%。
北富銀指出,8月外幣存款餘額與前月及去年同期皆約略持平。法 金方面,8月外幣存款較上月增加1.34%,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25.7 %,推估因企業貨款收入、投資款及股利匯回等因素。
一銀指出,8月底全行外匯存款餘額逾1兆500億元,續創歷史新高 ,較7月增加約1.61%,已連續四個月正成長,另較去年同期增加14 .63%,主因企業戶於美國降息循環前鎖定高利匯入承作定存。今年 前八月增加12.86%,主要為美元匯率走升及企業戶大額貨款陸續匯 入所致。
另外,外貿、AI需求推升,國銀外幣放款動能持續回溫。據央行統 計,今年8月底國銀外幣放款餘額為新台幣4,926.24億元,年增率持 續維持在雙位數,達11.93%,外幣放款動能已逐漸增溫。
華銀指出,8月整體海外放款動能相較去年同期成長近9%,成長動 能提升主要受惠歐、美等先進國家經濟成長動能相對較佳,及新南向 國家具人口紅利及全球產業鏈重組效應等優勢。
**台灣銀行外幣存款衝破新高 經濟成長穩健顯著**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 8 月底,台灣的外幣存款已達 4,631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排除匯率因素後,換算為新台幣約為 14 兆 7,924 億元,僅次於今年 7 月的歷史次高紀錄。
金管會指出,今年前 8 個月外幣存款大幅增加,主要是因為出口產業持續回溫,企業營收大幅成長,推升外匯存款。今年前 8 個月外幣存款累計增加 7,678 億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 1,154 億元。
截至 8 月底,外匯存款破兆元的銀行共有 6 家,包括中信銀、兆豐銀、北富銀、台灣銀行、第一銀行、玉山銀。其中,台灣銀行的外幣存款年增率最高,達 23.2%,增加了 2,026 億元。
除了外幣存款創新高外,國銀的外幣放款動能也持續回溫。根據央行統計,今年 8 月底國銀外幣放款餘額為 4,926.24 億元,年增率為 11.93%,顯示企業投資意願回升。
整體而言,台灣銀行的外幣存款和放款動能強勁,反映出台灣經濟成長穩健。出口產業帶動企業營收增加,而全球經濟復甦也帶動企業投資意願提升,促使外幣資金大量流入台灣。
**美元走勢待觀察 台灣銀行:仍可逢低買進**
隨著美國經濟數據疲軟,聯準會降息腳步趨近,美元指數一度回升。公股銀行認為,今年第四季受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和美國總統大選影響,美元走勢將偏向震盪,但隨著聯準會展開降息循環,預計明年美元偏弱機會較大。 兆豐銀行指出,根據聯準會最新利率點陣圖,美國明年仍有4碼降息空間,代表美元利差優勢將逐漸減弱,預測明年美元走勢偏弱。不過,第四季國際緊張局勢加劇,美國大選將至,不確定因素仍在,都會影響美元走勢震盪。 台灣銀行評估,美國雖已降息,但整體經濟表現較具韌性,加上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市場資金投入美元避險意願不小,故美元仍不失為逢低買進的防守標的。 土銀則表示,美國聯準會走向降息,但美元走勢受其他主要國家降息步伐及避險需求影響亦大,因此美元在美國11月大選前及地緣政治惡化下,應可維持盤堅的情況,短期具吸引力。 華南銀行分析,美元今年第四季、明年強勢不再,建議可適時布局非美貨幣,可能更有升值空間。但由於美國經濟表現尚堅,給予聯準會緩步降息空間,同時地緣政治動盪頻仍,市場避險情緒恐揮之不去,美元資產有望持續受全球投資人青睞。因此,預期明年美元走勢減弱,但不具備大幅下跌條件,可能壓抑非美貨幣表現空間,投資時應納入考量。日圓貶值近2個半月最低 逢低買進有機會
受到美元走強影響,亞洲貨幣近期貶值,其中日圓兌新台幣更是創下今年7月底以來新低點。台灣銀行日圓現鈔賣出價14日一度跌至0.2189元,跌幅驚人。 公股銀行分析,日本與國際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背道而馳,日本已進入升息循環,且仍維持極低利率。在薪資穩定成長、消費增加、企業調漲售價等因素影響下,日本的通膨勢將持續上行。 儘管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表示暫不持續升息,但台灣銀行認為,從中期來看,日本的升息循環與國際主要國家的降息循環趨勢難以改變,日圓大幅貶值的機率較低。建議有需求的民眾可逢低分批買進。 兆豐銀行指出,日本央行今年已升息兩次,且央行總裁植田和男表示,日本目前不需要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因此,日圓這幾年的貶值趨勢已告一段落。預計未來隨著日本央行逐步收緊貨幣政策,日圓將有機會升值。但由於美日兩國利差仍大,日圓升值速度不會太快。建議分批逢低買進。 華南銀行表示,美國降息、日本升息的趨勢將使日圓回升前景更加明朗。不過,短期內,日本央行擔憂國際經濟不確定性對日本經濟的影響,加上日圓與日股波動性較大,日本央行在9月貨幣政策會議轉向鴿派,認為升息腳步應更加謹慎。此外,美國經濟表現穩健、國際地緣政治動盪等因素也支撐美元走勢,可能限制日圓升幅,或使日圓在一定區間內偏弱震盪。兆豐銀行指出,最新利率點陣圖顯示美國明年仍有4碼降息空間, 代表美元利差優勢將逐漸減弱,預計明年美元走勢將偏弱。不過,第 四季面臨國際緊張局勢加劇,加上美國大選將至,不確定因素仍在, 都將影響美元走勢震盪。
操作方面,兆豐銀認為,鑒於美國貨幣政策轉向寬鬆,其他貨幣政 策相對緊縮國家應有較佳投資機會,例如英鎊、澳幣等。
臺灣銀行則評估,美國雖啟動降息,但整體經濟表現較具韌性,加 上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市場資金投入美元避險意願不小,故美元仍不 失為逢低買進的防守標的。
土銀表示,美國聯準會雖走向降息,但美元走勢受其他主要國家降 息步伐及避險需求影響亦大,因此美元在美國11月大選前及地緣政治 惡化下,應可維持盤堅的情況,短期具吸引力,可保留一定部位。
華南銀行分析,美元今年第四季、明年強勢不再,建議可適時布局 非美貨幣,可能更有升值空間,但要留意的是,鑒於美國經濟表現尚 堅,給予聯準會緩步降息空間,同時地緣政治動盪頻仍,市場避險情 緒恐揮之不去,加上AI熱潮下,具技術領先優勢的美元資產有望持續 受全球投資人青睞,預期明年美元走勢減弱,但應不具備大幅下跌條 件,可能因此壓抑明年非美貨幣表現空間,建議進行外幣投資時仍應 將此因素納入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