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合庫銀行表示,預估今年可節電167萬1,809度電,約減少827.55噸 碳排放量,同時將提升使用再生能源比重列為中長期目標,計畫每年 完成建置五家到七家太陽能分行,至2028年底前完成建置30家到42家 ,目前已累積12家,預估年發電量約達37.9萬度,太陽能發電均自發 自用。
第一銀行指出,自2016年於恆春分行建置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目 前全台有23家太陽能分行,每年總發電量28.2萬度電,相當減少碳排 量140公噸,將持續評估場所屋頂的合適性,以每年增設家∼二家太 陽能分行為目標。
土地銀行至去年底的四年來已完成十家分行設置屋頂型太陽能發電 系統,截至去年底累計發電量約110萬度,今年預計年發電約72萬3, 000度,以自發自用為目標,並結合儲能設備的可行性,朝創能、節 能、儲能方向邁進,中長期目標每年完成三家分行設置屋頂型太陽能 發電系統。
公股龍頭臺灣銀行完成二家太陽能分行建置,建置容量達30KW,並 將自有行舍屋頂出租給業者設置太陽能光電發電設備,截至去年共計 有九處行舍屋頂出租,設置容量合計約1,171.45KW。
兆豐銀行港都分行大樓今年初建置太陽光電系統,設置容量58.5K W,營運模式為自發自用,今年並規劃於北中南再建置六處太陽能分 行,總設置容量約57.275KW,每年發電量約66萬7,622度。
華南銀行去年完成三處太陽光電建置,今年己完成五處規劃設計, 共約210.66kwp,將陸續發包建置,加上規畫中的中山分行大樓太陽 能約200kwp建置計畫,預估至2025年底可達成共600Kwp建置量目標, 合計綠電年發電量上看60萬度。
彰銀去年完成首家分行太陽能發電系統,預計年發電量2.3萬度, 今年將完成西台南分行太陽能發電系統,年發電量約2.7萬度,後續 有十家分行太陽能發電規劃。
**壽險大戶轉向 中信金大股東富邦人壽退居第三**
金融股穩定收益與高殖利率,吸引壽險業者積極投資。但近日公布的大股東名單顯示,主要壽險業者去年紛紛減碼中信金,富邦人壽減幅最高,砍單30.5萬張,退居第三大股東。 富邦人壽去年是中信金最大股東,持有78萬張,但今年僅剩47.4萬張,持股比率降至2.36%。國壽也小幅減持,持股比率從1.41%降至1.37%。新壽更大幅減碼15.3萬張,從第六大股東退居第17位。 儘管減碼中信金,富邦人壽加碼上海商銀3萬張至13萬張,升至第五大股東。此外,永豐金亦獲壽險業者青睞,富邦人壽增持近10萬張至39萬張。 第一金新公布的大股東名單中,財政部與台灣銀行依然位居前兩名。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大幅加碼,持股比率升至2.38%,超越華南銀行。國壽則減碼3.1萬張,排名降至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未出現在中信金大股東名單中的辜仲諒,今年持股23.8萬張,以1.19%的持股比率位居第14大股東。金融股由於獲利穩定且殖利率高,前十大股東常見到壽險公司的身影。富邦人壽去年持有中信金78萬張為第一大股東,至今年4月僅剩47.4萬張或2.36%退居第三,國壽持股從1.41%降至 1.37%,新壽也大砍15.3萬張,從第六大股東退居到第17位,目前持股20.5萬餘張。
顯示一年來中信金股價大漲之下,三大壽險有志一同逢高實現獲利。此外,辜仲諒個人去年未在大股東名單中,今年以23.8萬張或1.19%入列第14大股東。
另方面,富邦人壽去年持有上海商銀10萬張,今年持股增至13萬張或2.68%,升至第五大股東。不過加碼最多的金融股是永豐金,至3月底持股達39萬張,依去年年報揭露持股計,一年來加碼近10萬張。永豐金股價在本月也創下歷史新高。
第一金最新大股東名單甫公告,前二名依舊為財政部、臺灣銀行;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持股比率從去年1.89%大增至2.38%、排名從第四升至第三,超越華南銀行,其後的臺灣菸酒持股1.55%未變,不過在國壽減碼之下排名升至第五。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則從去年第十名一舉躋身第六。
七到九名依序為國壽1.50%、台灣人壽1.49%、富邦人壽1.32%;其中,除台壽持股比例未變,國壽較去年減持3.1萬張、富壽減持5,264張。
第十名的新制勞退基金持股較去年減少0.18個百分點至1.25%。第11名仍為挪威央行主權基金,持股略減至1.12%。至於去年持股1.03%的凱基人壽(中壽)今年已不在大股東名單上,惟據查仍持有10萬張以上。
<h2>台灣銀行盛大表揚優秀員工,呂桔誠:感謝同仁辛勞付出</h2> 台灣銀行日前盛大舉辦「2024年優秀人員表揚大會」,由董事長呂桔誠親自頒發獎牌給來自總分行的56位績優員工。呂桔誠盛讚這些優秀員工在工作崗位上的卓越貢獻,並勉勵他們持續發揚服務熱忱,帶動全體同仁進步。 呂桔誠致詞時強調,台灣銀行近年來積極支持台商拓展全球布局,成為國家金融的中樞和經濟發展的推手。他指出,台灣銀行是一家穩健發展的銀行,均衡發展政府部門、企業金融和消費金融業務,擁有獨特的「三駕馬車」經營策略。 呂桔誠表示,台灣銀行經過125年的轉型,成功脫胎換骨,這些成果都是每位員工堅守崗位、齊心協力、團結合作的結果。他盛讚獲獎員工在各自領域的傑出表現,樹立了良好的典範,值得全體同仁學習。 為持續培育優秀人才,推動台灣銀行永續發展,台灣銀行委託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招募活動,預計錄取400名各類金融專業人才。招募職缺涵蓋一般金融人員、資訊、資安、國際金融、數位金融、經濟研究、信託、催收、機電、建築、環境管理、客服和採購人員等26個類組,起薪依類別介於新台幣3萬8千元至5萬9千元之間。 報名資格與相關簡章可至台灣銀行網站(svc.tabf.org.tw/113bot02)查詢,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6月5日止。一律採網路報名。
台銀招兵買馬 400職缺起薪38K
捧金飯碗的機會來啦!台灣銀行近期委託台灣金融研訓院辦理新進人員甄試,預計錄取400名(正取291名、備取109名),報名期間從24日起至6月5日,採網路報名。招募的職缺有銀行行員,還有針對數位轉型、資訊科技、海外據點及各項業務需要開出的26類專業職缺,包括資訊、資安、國際金融、數位金融、經濟研究、信託、催收、機電、建築、環境管理、客服、採購人員等,起薪38K到59K,年薪最高上看百萬元。
為了留住人才,台銀董事長呂桔誠提出「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規畫「青年管理人才發展儲訓計畫YMD Program」,讓入行1年以上年輕員工有機會參訓,提供財務、授信、風險管理等專業訓練,並輪派至各部門實地歷練實習,培養明日之星。
另外,台銀也提供員工優渥的照護措施,近6年調薪幅度複利計算達18%。為了鼓勵員工生育,提供育嬰彈性工時等友善職場措施,還在台北、高雄、桃園、台南等地設置4所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提供員工2至6歲幼兒托育服務,在2023年獲行政院「公部門籌設職場托育設施評比」-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組優等獎。
臺銀此次招募除銀行行員外,針對數位轉型、資訊科技、海外據點及各項業務需要,開出26類專業職缺,包括資訊、資安、國際金融、數位金融、經濟研究、信託、催收、機電、建築、環境管理、客服、採購人員等。
臺銀積極留才攬才,董事長呂桔誠融入「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精心規畫「青年管理人才發展儲訓計畫YMD Program」,讓入行1年以上年輕員工有機會參訓,提供財務、授信、風險管理等精實專業訓練,並輪派至各部門實地歷練實習,開拓宏觀視野,積極培養明日之星。
臺銀積極回饋員工,持續改善工作條件及薪酬福利等員工照護措施,近6年期間調薪幅度複利計算達18%,鼓勵員工勇於生育,提供育嬰彈性工時等友善職場措施,在台北、高雄、桃園、台南等地設置4所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提供員工2至6歲幼兒托育服務,2023年獲行政院「公部門籌設職場托育設施評比」-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組優等獎。
呂桔誠致詞時表示,臺灣銀行在過去幾年特別用心來支持台商布局 全球,成為整個國家金融的中樞,經濟發展推手,讓大家見證到臺灣 銀行是一家穩健的銀行,均衡發展政府部門、企業金融、消費金融業 務,三個面向彼此支援,成為臺灣唯一一家可有「三駕馬車」經營策 略的銀行,臺灣銀行經過這125年的華麗轉身,成功轉骨,都是臺銀 每位同仁堅守崗位辛勞付出、齊心協力及團體合作所達成的成果,每 位在場的優秀同仁在職責領域上表現出眾,脫穎而出,就是同仁們的 表率,也贏得此時獨屬於你的光榮時刻。
優秀人才是臺灣銀行永續穩健發展的關鍵力量,近期委託台灣金融 研訓院對外積極延攬多元人才,預計錄取400名(正取291名,備取1 09名),計開出一般金融人員、資訊、資安、國際金融、數位金融、 經濟研究、信託、催收、機電、建築、環境管理、客服、採購人員等 共計26類類組職缺,依招募類別起薪38K到59K,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 6月5日止,一律採網路報名。相關甄試簡章可造訪svc.tab f.org.tw/113bot02。
金價坐雲霄飛車 台銀:本周通膨數據恐大幅波動
國際金價上周大起大落,先突破歷史新高,再因聯準會鷹派言論而回落,單周價差達124.7美元。
台灣銀行分析,中東地緣風險仍可能讓黃金反彈,但本周美國將公布通膨數據,恐使金價大幅波動。
上周初,國際金價因地緣風險升溫,一度突破2449.89美元歷史新高。但多位聯準會官員偏鷹言論,以及經濟數據顯示降息時程延後,導致金價回拉至2333美元附近。
台銀表示,金價目前處於月線下方,多條移動均線呈空頭排列。但短線金價已回落至4月盤整區間,中東地緣風險也未緩解,可能有跌深反彈機會。
本周,美國將公布核心PCE和第一季GDP等通膨數據。台銀指出,金價在數據公布後可能大幅波動。
國際分析師認為,金價上漲空間可能有限,但聯準會謹慎態度可能支撐美元,對金價施壓。不過,地緣緊張和通膨黏著性可能會支撐貴金屬,限制下行空間。
加拿大投資公司Maison Placements Canada認為,未來18個月金價仍可能上漲至3000美元,因為美國債務上升和中國減持美債,資金流向金市。
臺銀最新報告指出,國際金價上週初受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金價再 度突破歷史新高至2,449.89美元,但多位官員偏鷹言論,加上鷹派的 美國聯準會會議紀要,使市場對年內降息的預期轉為保守,美元指數 反彈回升至105之上,同時,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具韌性,拖累金價大 幅拉回至2,333美元附近。
臺銀表示,觀察技術線型,金價目前處於月線(2,348美元)下方 ,5、10、20日移動均線均呈空頭排列,中期指標MACD開口向下,柱 狀體於0軸下方擴散,但短線金價拉回近100美元,已重回4月底5月初 盤整區間,且中東地緣政治風險亦未緩解,似有機會出現跌深反彈。 本周美國將公布重要通膨數據核心PCE及第一季GDP,市場將關注美國 通膨數據變化,金價在數據公布後,可能也會隨之大幅波動。
臺銀報告中指出,國際分析師認為金價進一步上漲空間可能有限, 但美國聯準會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其限制性政策的謹慎態度,廣泛提振 美元,並對金價施加一些拋售壓力,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黏滯性通 膨可能會支撐貴金屬,並在短期內限制下行空間。
加拿大投資公司Maison Placements Canada Inc.認為,金價未來 18個月仍然有可能上漲至每盎司3,000美元,原因為美國債務上升, 導致資金出於防禦目的而流入金市。同時,中國大陸持有的美國公債 已經降至14年低點7,750億美元,在出售美國債券的同時,中國央行 一直在購買黃金。
台銀房貸登上龍頭 寶寶輸土銀
台灣銀行(台銀)憑藉「新青安」房貸和「公教築巢貸」兩大助力,在今年1月成功超越土銀,成為房貸新霸主。過去土銀一直穩坐房貸龍頭,但台銀自去年8月新青安上路以來,趁勢急起直追。
據公股銀行高層透露,過往土銀承接的「公教築巢優利貸」業務,搭配青安房貸如虎添翼,讓台銀毎月青安撥款金額穩定在百億元以上,穩居房貸冠軍。目前公教築巢房貸期限到今年底止,9月即將招標,預計多家公股銀行將投標競爭。
青安房貸自2010年推出後,土銀一直是受理和撥貸的領頭羊。不過,台銀自2022年取得公教築巢貸承作資格後,開始對土銀發起挑戰。由於青安貸款額度最高1,000萬元,對雙北地區的新屋來說稍嫌不足;此時,公教族群就能透過築巢貸補足額度,自然轉向台銀承貸。
目前青安房貸佔房貸新量的四成,顯示公教築巢貸對青安房貸,甚至整體房貸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加上公教築巢貸的利率僅2.185%,是市場上除了青安房貸以外的最低利率。
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五大銀行4月新增房貸金額達955億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其中,自去年8月新青安上路以來,五大銀行新青安房貸的占比持續攀升,目前已接近四成。
本期公教築巢房貸到今年底止,一期三年,9月將招標,多家公股銀會投標。公股銀高層表示,青安房貸自2010年推出,土銀在受理及撥貸長期為冠軍。不過,臺銀自2022年取得公教「築巢優利貸」承作資格後開始急起直追,主因青安貸款額度雖從500萬經兩次調升到現今1,000萬,但對於雙北新屋來說總價多在1,500萬以上,因此額度不夠的部分,公教族群可透過築巢搭配補足,自然多向臺銀承貸。在目前青安占房貸新量能四成之下,可說公教築巢扮演左右青安甚至房貸版圖的關鍵角色。而公教築巢目前利率為2.185%,亦是除了青安之外市場的最低價。
據央行最新公布五大銀行4月新增房貸金額為955億元,創歷年次高紀錄。其中自去年8月新青安上路以來,五大銀行新青安占比持續上漲,迄今已逼近四成。
開發金控前十大股東出爐 緯來重返榜單
繼去年掉出前十大股東名單後,緯來電視於今年強勢回歸,持有開發金控1.5億股,持股比重達0.89%,躍升至第九大股東,法人代表為緯來董事長李鐘培。
辜家二少辜仲瑩的景匯投資持股維持穩定,共持有開發金控1.8億股,占股1.07%。辜仲瑩本人持有456.7萬股,占股0.03%。此外,興文、景冠投資等相關投資公司也持有大量開發金控股票,合計持有5.8億股以上,合計占股超過6.5%,略高於先前申報的6.006%。
前十大股東變動較大的部分,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退出名單,由ISHARES核心MSCI新興市場ETF投資專戶新進榜,持股比重0.84%。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銀行在今年提升至前十大股東的第三名,持股維持在1.7%。其他股東如新制勞工退休基金、挪威央行等也略有變動,但持股比重變化不大。
房市熱度不退,央行:房貸金額飆升至歷年次高 房市管制措施不斷,卻難以壓抑房市熱度。央行與金管會昨(23)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房貸餘額持續攀高。 央行統計,今年 4 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金額達 955.6 億元,僅次於去年 12 月,創下歷年次高紀錄。 金管會則公布,截至 4 月底,國銀房貸餘額年增率已衝高至 9.14%,達 24 個月高點,顯示房市買氣持續火熱。 央行官員坦言:「最近房市確實滿熱的。」分析認為,熱絡原因主要有 3 點,包括出口景氣回升、股市創新高帶來的財富效應,以及新青安政策催生的自住需求。 不過,央行升息將推動房貸利率走揚,對房市也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央行公布,五大銀行 4 月新增房貸利率已升至 2.176%,創下 2009 年 1 月以來近 15 年半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五大銀行 4 月新增房貸金額中,約有 39.72% 為新青安房貸,顯示新青安政策對房市需求有顯著影響。 金管會資料顯示,4 月房市交易依舊熱絡,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高達 43.3%,今年前 4 月年增率也達 31.44%。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國銀房貸量增加主要來自新青安貸款以及土建融轉分戶貸款。然而,建築融資年增率已從 2021 年 1 月的 16.77% 高點逐漸下降,反映政府健全房市措施以及通膨與建材價格上漲導致建商推案保守。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 4 月底整體國銀房貸餘額已達 10 兆 2,574 億元,建融餘額為 3 兆 6,732 億元,兩者合計達 13 兆 9,306 億元,年增 7.61%,顯示房貸成長的高量能已抵銷建融下滑力道。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董事黃舒衛分析,新青安政策自去年第 3 季點燃房市交易熱潮,今年 12 月國銀房貸月增額創下歷史新高 1,052 億元,4 月則為今年月增新高,達 887 億元。 他指出,不只可申貸新青安的成屋市場受益政策,連帶預售市場也受低首付、產品規劃與比價優勢等三重拉抬,二手房也帶動一手房,短期市場氣氛偏熱。
**台灣銀行持續培育財經研究人才 「台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頒獎表揚得主**
近年來,台灣銀行持續推動經濟金融研究,舉辦「台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致力於發掘與培養財經研究人才。
今年,「2023台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頒獎典禮於5月17日盛大舉行,由台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親自主持,總統府資政陳博志與台大經濟系特聘教授劉錦添擔任頒獎貴賓。
經外部專家學者審查後,本次評選出5位博士組與12位碩士組得獎者,他們以出色的經濟金融論文榮獲肯定。台灣銀行自2017年起舉辦此獎項,至今已邁入第八年,為台灣財經研究注入一股新思維。
呂桔誠董事長表示:「台灣銀行肩負提攜後進的責任,透過論文獎徵稿活動,提供青年學子展示研究實力的平台,並培育本土財經研究人才。」
為進一步鼓勵更多年輕世代投入財經領域研究,台灣銀行宣布「2024台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徵稿活動正式啟動,參賽資格放寬至具中華民國國籍且於111或112學年度畢業的博碩士生,歡迎以經濟金融為主題的畢業論文報名參加。
「2024台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總獎金超過147萬元,博士組與碩士組分別設有金、銀、銅、優選獎,獎金最高可達15萬元。得獎名單與徵稿活動詳情可於台灣銀行官網查詢。
辜家二少辜仲瑩擔任法人代表的景匯投資持有1.8億股,股數沒變 ,比重也維持在1.07%,辜仲瑩持股456.7萬股、比重為0.03%。與 他直接相關的還有二家投資公司興文、景冠投資,持有開發金股票依 序分別為約4.8億股、4.29億股,持股比分別為2.85%、2.55%。其 中,興文、景冠連續二年持股比數沒變,皆居開發金第一、第二大單 一股東,這三家公司加上辜仲瑩的持股就已達6.5%,高於日前申報 的6.006%。
開發金前十大股東變化較大的是原居前十大股東的國泰永續高股息 ETF、元大台灣卓越50ETF,目前皆已退出前十大,取而代之的是ISH ARES核心MSCI新興市場ETF投資專戶新進榜、占比0.84%,列第十大 股東。
其他股東並沒有太大變化,原本排第四名的台灣銀行今年晉階第三 名,持股維持1.7%;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從原本第六名晉升至第四名 ,持股從1.41%拉高至1.65%;挪威央行雖維持第五名,但持股從1 .47%降到1.35%。
美商摩根大通銀行台北分行受託保管先進星光基金之系列基金先進 總合國際股票指數基金投資專戶,從第八名升到第六名,持股由1.2 4%拉高至1.29%;美商摩根大通銀行台北分行受託保管梵加德集團 經理的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投資專戶維持第七名,持股由1 .28%降至1.25%。
央行官員坦言,「最近房市確實滿熱的」。央行經研處副處長曹體仁分析,目前房市景氣確實較去年上半年更為熱絡,主要原因有三,包括台灣出口景氣明顯回升、股市創新高產生的財富效果,以及新青安政策催出自住需求;不過,央行升息會帶動房貸利率走揚,對房市也會產生一些抑制效果。
央行昨天公布,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與華南銀行等五大銀行,4月新增房貸955.6億元,飆上歷年次高紀錄,歷史新高紀錄為去年12月的989.5億元。
受到央行3月升息半碼影響,4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漲至2.176%,攀上2009年1月以來、近15年半新高,單月上升0.09個百分點,房貸族的利息壓力變得更加沉重。
央行提供資料顯示,4月五大銀行承作新青安房貸占比約39.72%,相當逼近今年1月創下的高點39.86%,意即五大銀行新增房貸裡,近四成為新青安房貸所貢獻。
央行提供資料顯示,4月房市不論價量均持續升溫,其中象徵房市交易的買賣移轉棟數,六都合計月減0.75%,但年增率高達43.3%;今年前四月合計年增率也高達31.44%,顯示房市交易火熱。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國銀房貸量增,是因新青安貸款、和土建融轉分戶貸款;但建築融資年增率從2021年1月16.77%高點,呈現緩步下降,顯示政府健全房市措施、加上通膨和建材價格走揚,使建商推案保守。
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4月底整體國銀房貸餘額10兆2,574億元、建融餘額3兆6,732億元,兩者合計共13兆9,306億元、年增7.61%,連兩個月走揚,顯示4月房貸成長高量能、已抵銷了建融下滑力道。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董事黃舒衛分析,去年第3季開始有新青安點火,房市交易量隨即出現兩位數的年增率。據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國銀房貸月增額1,052億的史上新高,2024年4月單月增加887億元則是今年新高。
他說,受政策拉抬的不只限可申貸新青安的成屋市場,連預售市場都有低首付、產品規劃、比價的三重優勢拉抬,二手房牽動一手房,短期市場氣氛偏熱。
為營造有利於經濟金融研究的環境,協助臺灣培育財經研究人才,臺銀在董事長呂桔誠2017年起帶領舉辦「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鼓勵青年學子以畢業之博碩士學位論文報名參賽,迄今已邁入第八年。
臺銀自1899年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成立迄今,已逾120年,跨越3個世紀,已積累深厚的金融底蘊,致力於構築經濟金融研究平台,並持續舉辦經濟金融論文獎,藉此徵稿活動發揮承先啟後功能,開創臺灣財經研究新局,協助臺灣培育具潛力的財經研究人才,共同擁抱財經知識力,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完成頒獎後,呂桔誠宣布「2024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徵稿活動起跑,且為進一步鼓勵青年學子參賽,參賽資格放寬為具中華民國國籍之國內公私立大學院校111或112學年度畢業的博碩士生,皆能以經濟金融為主題的畢業學位論文報名參賽(同學位論文以參賽此徵稿活動一次為限)。
「2024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徵稿活動總獎金高達新臺幣147萬元,博士組之金、銀、銅獎及優選獎金分別為15萬元1名、10萬元2名、7萬元3名及5萬元6名;另碩士組金、銀、銅獎及優選獎金分別為10萬元1名、6萬元2名、5萬元3名及4萬元6名。得獎名單與徵稿活動詳情可參閱臺銀官網。
**台灣銀行今年徵才百萬年薪職缺** 公股銀行今年徵才火熱,其中以台灣銀行最受矚目,提供多達 26 項職缺,錄取 400 名新進人員,最高年薪上看百萬元。 台灣銀行新進人員甄試除了一般銀行行員,還針對數位轉型、資安、國際金融等領域開出專門職缺,共有 26 類專業職缺可供選擇。起薪從 3.8 萬元到 5.9 萬元不等,年薪最高可達百萬元。 台灣銀行不僅工作環境穩定,近年調薪幅度也顯著。複利計算,過去六年調幅已達 18%。此外,台灣銀行還提供海外及專業領域人才晉升管道,讓員工有機會挑戰更高的薪資水平。 除了台灣銀行,其他公股銀行今年徵才待遇也不遑多讓。第一銀行招募 360 名新血,其中儲備核心人才 (MA) 首年年薪即上看 100 萬元,派赴海外更有機會超過 250 萬元。合庫銀行則招募 326 人,加計年度晉薪後,一般金融人員薪資可達 3 萬 9,800 元,儲備菁英薪資更達 5 萬 3,200 元。 公股銀行今年徵才職缺多元,待遇優渥,有志從事金融業的民眾不妨把握機會。
臺銀新進人員甄試共徵26類職缺,合計錄取400名,包括正取291名 ,備取109名,除招募一般銀行行員外,針對數位轉型、資訊科技、 海外據點及各項業務需要,開出資訊、資安、國際金融、數位金融、 經濟研究、信託、催收、機電、建築、環境管理、客服、採購人員等 共計26類專業職缺,依招募類別起薪3.8萬元到5.9萬元,年薪最高上 看百萬元。
臺銀除工作環境穩定,讓有心加入公股行庫的民眾趨之若鶩外,近 六年期間調薪幅度複利計算已達18%,並專案擇優拔擢海外及專業領 域人才,挑戰更高薪。
其他公股銀今年徵才待遇不輸臺銀。第一銀行本年度大舉招募360 名新血,包含60名儲備核心人才(MA)、30名業務菁英人才、139名 一般人員、24名徵授信經驗行員、69名理財人員、30名程式開發人員 及8名電話行銷人員,且今年特別增設業務菁英人才,給予豐富培訓 資源,起薪最高逾5萬元;其中,MA首年年薪即上看100萬元,派赴海 外者更有機會高達250萬元以上。
合庫銀3月大規模徵才共開放19項職缺,包含儲備菁英、一般金融 、徵授信、外匯、理財、助理理財、客服、金融科技、資訊及資安人 員等,共計招募326人。合庫銀指出,今年合庫銀加計年度晉薪後調 薪幅度達6.65%,一般金融人員及儲備菁英薪資分別為3萬9,800元及 5萬3,200元,資訊人員最高可達6萬800元。
央行外幣存款飆升 3月創14.3兆新高
金管會統計,截至3月底,台灣銀行外幣存款餘額達14兆3,084億元,連續6個月突破14兆元大關,較上月底增836億元,增幅0.6%,再創歷史新高。
排除匯率因素,3月底外匯存款為4,473億美元,較上月底減少32億美元。金管會分析,主要原因是客戶支付貸款和投資款匯出。
3月外幣存款餘額前三大銀行依序為中信銀、兆豐銀、北富銀,均維持1兆元水位。玉山銀、台銀、一銀也有9,700億元以上水準。
中信銀指出,3月外幣存款增加129億元,年增13%,主要是外幣定存水位持續上升。北富銀表示,個人金融外幣存款受到美元匯率強勁影響,增幅受限,但較去年同期增5%,法人金融則增長10.3%。
一銀表示,3月底全行外匯存款餘額近9,800億元,月增3.75%,主要是企業戶將貸款匯入;年減1.35%,則是客戶轉投資高收益國外債券等商品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