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各銀行搶攻年輕客戶,數位帳戶高利活存利率衝上8%!華南銀行、王道銀行、第一銀行等紛紛祭出2%優惠,臺灣銀行則有1.95%的利率,超級吸引人!舊戶要拿到2.4%以上利率,得完成任務或有年齡限制。聯邦銀行更推出新戶開戶線上填寫KYC,獲限額10萬元內高利活儲年利率8%的優惠。舊戶方面,國泰世華銀行青年子帳戶、聯邦銀行完成任務,新光銀行完成電子支付連結等,都有不同的利率優惠。台新Richart持續穩居冠軍,開戶數達348.6萬戶,而華南銀行、國泰世華銀行、LINE Bank等也名列前茅。為吸引年輕族群,銀行們推出各種優惠,數位帳戶成為新競爭焦點。
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對健康生活的堅持讓人印象深刻。他平日愛好「走路」,從過去的「日行萬步」調整為現今的「日行八、九千步」。這次的調整是基於日本最新研究的建議,認為過度行走的「overload」現象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即便如此,呂董事長在辦公室內的步行量就已達4,000多步,下班後則會補足剩下的步數。 作為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呂桔誠幾乎天天到辦公室報到,除了周日上午參加教會禮拜外,其他時間幾乎都在辦公室。他還會利用周末的時間進行運動,不過如果有運動,就會稍微晚點到公司。對於為什麼周末不休假,他這麼說:「周一到周五有很多會議和行程,只有周末時段,有一些時間能讓自己沉澱下來、思考與規劃策略。」他認為,對國家來說,這份「CP值很高」的薪水,讓他樂在其中。 除了忙碌的董事長職位,呂桔誠還在東吳大學、清華大學等學校擔任講座教授。他認為,這是為了「把這一生學到的功夫全都拿出來」,無論是與同仁分享,還是在學校兼課,都是基於提升金融教育的使命感。 回憶起大學時的選擇,呂董事長笑稱自己當時跟風填寫了文組第一志願政大新聞系,結果意外被錄取。但他在讀了一年新聞系後,意識到新聞傳播不是自己的終身志業,便申請轉系到銀行系。過去在經濟部國營會任職時,他被外界稱為「改造國營事業的傳教士」,現在則希望將自己的理念與觀念,像傳教士一樣傳達出去。
國營銀行臺灣銀行近年來表現亮眼,2023年交出歷年最佳獲利成績單。據了解,臺銀2023年稅前盈餘達284.5億元,創下新高紀錄,若再加上負擔的政策性任務,稅前盈餘更達384億元。臺銀董事長呂桔誠在專訪中提到,臺銀的「脫胎換骨」秘訣之一是除了損益表,也著重於資產負債管理。他強調,這份亮麗的成績單是經營團隊與同仁共同努力的結果。 呂桔誠自2016年8月底接掌臺銀後,過去七年多來,他推動「5P」經營價值觀,凝聚經營團隊共識,並提出臺銀企業願景,為未來發展定下明確目標。他積極推動以企業金融、消費金融和政府部門為「三駕馬車」的資產結構平衡發展策略,維持強健的資產品質。在呂桔誠的領導下,臺銀的經營績效在質與量上均有卓越表現。 對於如何取得如此亮眼的獲利,呂桔誠透露,臺銀過去七年多來,稅前盈餘自2017年的113億元、風險加權資產報酬率(RoRWA)為0.58%,成長至2023年稅前盈餘285億元,RoRWA為1.19%。若考慮政策性負擔因素,稅前盈餘則達384億元,RoRWA升至1.6%。臺銀在維持高資產品質的同時,逾放比僅0.086%,備抵呆帳覆蓋率1,726%,創下史上最佳紀錄。 呂桔誠還提到,臺銀過去七年多來,內部持續落實「以人為本」、「健全資產品質」、「績效成果驅動」、「前瞻性服務導向」及「恪守金融普世價值」的5P經營價值觀,並提出應專注於效率、效能、人才、紀律以及文化。為了達成目標,臺銀也推出了「三駕馬車」策略,強化資產負債表,並持續推動永續金融發展、數位化布局、金融科技創新及普惠金融服務。 在「三駕馬車」策略中,房貸業務比重提升為關鍵。臺銀的購屋貸款98%聚焦於自用住宅購置,透過此類房貸支持政府落實「住者有其屋」政策,實踐普惠金融。臺銀房貸餘額自2016年6,323億元,成長169%至1兆668億元,逾放比僅0.085%,平均實際損失率更僅有0.0008%,資產品質優異。此外,臺銀的青年安心貸款累計承作筆數及金額於八家銀行中名列第一,顯示其在支持首購族購屋上的努力。
【金融新聞】 近日,台灣金融界盛傳,臺灣銀行(以下簡稱「臺銀」)在面對未來的經營目標時,展現出積極的進取心。臺銀表示,未來將持續以客戶為核心,發揮整合性金融服務的優勢。具體來說,將從內部跨業務整合與國際業務跨境整合兩個方向發展。 在內部整合方面,臺銀將力推各業務部門之間的協作,把握重點產業商機,並充分利用企業金融業務的資源,提供外匯、存款、消費金融等整合性服務。而國際業務方面,臺銀將持續與國際標竿金融機構合作,利用跨境整合性金融服務,提升國際競爭力。 關於數位轉型,臺銀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核心理念,臺銀進行了商業模式的改造,培養了跨單位數位人才,並重塑了組織創新文化。數位金融部已於2023年11月搬遷至民權大樓,資訊科技、資安及新創相關部門匯聚一堂,形成了「臺銀數位園區」。據統計,臺銀網路銀行的戶數已達461萬7,494戶,數位存款戶數也有23萬4,280戶。此外,臺銀自2016年以來累積取得專利658件,發明專利占78件。 對於2024年的景氣,臺銀表示,預期將呈現「穩步前行」的趨勢,並預計今年景氣將優於去年。這主要得益於國內供應鏈的調整、通膨壓力的緩和,以及台灣企業和供應鏈的快速調整彈性。 在人才招募方面,臺銀2024年的徵才計畫將繼續延續去年的重點,除一般金融人員外,還將針對國際金融、數位金融、資訊資安、催收業務等專業職缺進行招募,預計招募人數達350名。 臺銀的這些努力和策略,無疑將為台灣金融業帶來新的動能,也將對臺灣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目前包括華南銀行、王道銀行、第一銀行祭出2%優惠,上海商銀 、臺灣銀行分別有1.96%、1.95%,兆豐銀行1.85%、土地銀行1.8 15%,其他永豐銀行、臺灣企銀、合庫銀行、高雄銀行等推出1.5% 的高利活存吸引客戶。
今年數位帳戶優惠,聯邦銀行祭出高額利率優惠,新戶首次開戶並 完成「線上填寫財富管理KYC(風險承受度分析)」,即可獲限額10 萬元內高利活儲年利率8%的優惠,但僅限開戶當月21日至次月20日 。
舊戶方面包含國泰世華銀行推出青年子帳戶,限25歲以下,利率為 3%;聯邦銀行完成任務也是3%;新光銀行要完成電子支付連結與儲 值+ACH/他行轉入2萬元,利率為2.4%;華南、王道、第一、上海、 臺銀相對容易,利率有1.95%∼2.3%。
公股銀主管指出,利率絕對是影響客戶資金的重要因素之一,整體 的使用流暢度、美觀等都是吸引年輕族群的關鍵所在。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底止,台新Richart持續穩居冠軍寶座,開戶數 達348.6萬戶,也是首家突破300萬戶的銀行;其次國泰世華銀行數存 帳戶達220.7萬戶;第三名為純網銀LINE Bank(連線銀行),開戶數 165.6萬戶;第四名為永豐大戶DAWHO達152.2萬戶;第五名一銀iLEO 緊追在後,開戶數148.2萬戶。
全台灣最多人開戶的中華郵政,去年底開放7歲以上本國自然人每 人得開立存簿儲金實體帳戶,及數位存款帳戶各1戶,過去受限法規 限制,自然人僅能擁有中華郵政一個帳戶,若想開立數位帳戶,需先 將實體帳戶結清銷戶。這次藉由數位帳戶吸引年輕族群,將以優惠活 動衝刺開戶數,且開戶即有每月跨行轉帳66次免手續費,達成指定條 件加碼跨行提款5次免手續費,藉此推動數位轉型。
身為虔誠基督徒的呂桔誠,一周七天、幾乎天天都會到辦公室報到,「除了周日上午固定到教會參加禮拜外,幾乎都在辦公室」,有時候周六上午也會去運動走走路,如果有去運動,就會稍微晚點進公司。
為什麼周末不休假、要天天到公司上班?呂桔誠回應,「周一到周五有很多會議和行程,只有周末時段,有一些時間能讓自己沉澱下來、思考與規劃策略。」呂桔誠笑稱,自己天天到公司上班,對國家而言,這份薪水「CP值很高」,但他樂在其中。
呂桔誠有多麼「樂在工作」?即使臺銀董事長的工作已經十分繁忙,他仍抽空在東吳大學、清華大學等擔任講座教授;他說,原因是為了「把這一生學到的功夫全都拿出來,不論是和同仁分享,或是在學校兼課,都是基於提升金融教育的使命感。」呂桔誠說,自己在大學聯考填志願時,跟風填寫了當時文組的第一志願政大新聞系,結果竟意外錄取,不過,人人擠破頭想進去的第一志願,他只讀了一年,便了解新聞傳播並不是他要走的路、申請轉系,最後轉到銀行系。
過去他在經濟部國營會任職時,外界曾給予他「改造國營事業的傳教士」美譽,近期的他也是如此,希望能將重要的理念與觀念,如傳教士般傳達出去。
他更提到,體質調整不是一蹴可幾,這份成績單是經營團隊號召所有同仁持續不懈共同努力完成的。
呂桔誠在2016年8月底接掌臺銀,過去七年多來,他力行「5P」經營價值觀、致力凝聚經營團隊共識,共同提出臺銀企業願景,思考臺銀在未來所追求和所欲完成的目標為何;接著推出以企金、消金和政府部門「三駕馬車」資產結構平衡發展策略,維持強健資產品質。
有了目標與策略,呂桔誠進一步提出明確可行的營運目標,例如,2018年提出「四千金」、隔年追加的「二千金」等,幾乎每一年都會給予同仁明確的目標,在同仁共同努力下,臺銀的經營績效在質與量上均有卓越表現,同時也有助獲利的顯著提升;以下為呂桔誠訪談紀要。
提5P價值觀 創造最佳績效
問:臺銀近年來獲利亮眼,請問經營祕訣是什麼?
答:臺銀經營績效表現亮麗,稅前盈餘自2017年的113億元、風險加權資產報酬率(RoRWA)為0.58%,成長至2023年稅前盈餘285億元,RoRWA為1.19%;若進一步加回政策性負擔因素,稅前盈餘達384億,RoRWA升抵1.6%。
在亮眼的獲利下,臺銀仍維持極高的資產品質,逾放比僅0.086%,備抵呆帳覆蓋率1,726%,創史上最佳績效。
所謂RoRWA是指,風險加權平均後的資產報酬率,反應了銀行通過承擔風險而獲利的能力,同樣承作放款,對象是政府或一般民營企業,客戶不同,風險係數就會不同。
七年多前回任後,提出5P經營價值觀,分別是「以人為本(People centered)」、「健全資產品質(Portfolio-sound)」、「績效成果驅動(Performance-driven)」、「前瞻性服務導向(Prospection-oriented)」及「恪守金融普世價值(Principle-based)」,並提出應專注於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人才(Talent)、紀律(Discipline)以及文化(Culture)。
過去七年多來,內部均持續落實這些目標。此外,為凝聚經營團隊共識,共同提出臺銀企業願景(Corporate Vision),思考在未來所追求和所欲完成的目標為何(What we want to accomplish/pursue tomorrow)。
經過與經營團隊共同討論後,釐定未來願景為「建構領導銀行、布局全球市場(A Leading Bank with Global Presence)」。
「流行是一時,經典才是永恆」,鼓勵同仁堅守金融核心理念,朝著共同願景前進,締造經典並且將世代進行傳承,以台灣之名走向國際。
為強化資產負債表,近年來力行以企金、消金和政府部門「三駕馬車(Troika)」資產結構平衡發展策略,維持強健資產品質,致力永續金融發展、數位化布局、金融科技創新及普惠金融服務。
同時,提出明確可行的營運目標。例如,2018年提出「四千金」目標,包括房貸、美元存款、都更危老、聯貸業務各新增1,000億元的計畫,隔年再增加「築巢優利貸」、台商返台購建廠房專案貸款,各1,000億元目標;2021年則是提出吸收等值美元存款1,000億元,年度新承作房貸目標增加至2,000億元;2022年則是將永續連結貸款增加1,000億元。
以2023年11月臺銀放款營運量新台幣3.3兆、存款營運量4.8兆而言,再加上央行要求存放款升息要同步,推算央行每升息1碼,臺銀每年利息收入將減少3.75億元,因此須有效運用這1.5兆元。
在資金管理運用上,縮短交易天期降低升息風險、增加美元存款,均有助獲利的提升。
此外,從2016年至2023年,臺銀的新台幣存放比由63.8%提升到79%;活存比也由38.7%提升到44.6%,放款營運量則是自2.3兆提升到3.3兆元,資產規模擴大,資金運用效率隨之提升。
挺自住房貸 實踐普惠金融
問:如何落實「三駕馬車」策略,目前成果如何?
答:臺銀獲利提升的關鍵在於資產結構平衡發展的「三駕馬車」策略,促使資產負債結構的轉變。
在「三駕馬車」策略中,房貸業務比重提升為關鍵;臺銀的購屋貸款98%聚焦於自用住宅購置之用,透過此類房貸支持政府落實「住者有其屋」政策,實踐普惠金融。
臺銀房貸餘額自2016年6,323億,成長169%至1兆668億,逾放比僅0.085%,平均實際損失率更僅有0.0008%,資產品質佳。
房貸可創造長達20-30年固定收益,且風險分散,並有穩定家計所得支付,而首購族房貸之風險權數僅20-30%,對整體獲利結構的穩定以及資本適足率的維護明顯具有幫助。
協助首購族購屋的青年安心貸款,臺銀自開辦起至2023年底累計承作103,401筆(市占率27.91%),金額達4,260億元(市占率26.19%),累計承作筆數及金額於八家銀行中名列第一。
答:未來將持續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發揮整合性金融服務效益,第一是內部跨業務部門整合,爭取重點產業商機,並善用企業金融業務的資源,結合外匯、存款、消費金融等提供整合性金融服務;第二是國際業務跨境整合:賡續與國際標竿金融機構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供跨境整合性金融服務。
問:臺銀在數位轉型推動上有哪些成果?
答:數位轉型推動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核心理念,結合「客戶」與「行員」的體驗(user experience),驅動商業模式改造,培養跨單位數位人才,以重塑組織創新文化。為利各部門更有效溝通與協作,數位金融部於2023年11月喬遷民權大樓,資訊科技、資安及新創相關部處匯聚於此,「臺銀數位園區」正式成型。
據統計,臺銀目前網路銀行的戶數已達461萬7,494戶,數位存款戶數也有23萬4,280戶,臺銀推動數位轉型種子人員總共四期,培訓總人數達141人。
臺銀鼓勵同仁創新發想並申請專利,從2016年12月31日取得第一筆金融專利以來,截至2023年12月底,累積取得專利658件,其中發明專利占78件,成果豐碩。
問:對2024年景氣看法?
答:對於今年景氣,我認為是「穩步前行」四字,且預期今年景氣將優於去年,主要原因是,國內廠商供應鏈已歷經一波調整與去庫存化,加上通膨壓力緩和,都是景氣轉佳的機會。不只如此,台灣企業、供應鏈擁有快速調整的彈性,不論是中小企業或大型企業,經營團隊都有高度的內聚力,也因如此,台灣企業可以獲得所謂的「first-mover advantage(先行者優勢)」,得以敏捷有效的因應急遽變化的經濟情勢。
問:臺銀2024年的徵才計畫?需要哪一類的人才?
答:臺銀今年徵才計畫將延續去年的徵才重點,除進用「一般金融人員」以遞補各單位行員離退所致短缺人力外,並配合臺銀經營策略方向,以業務導向延攬專業人力,招募國際金融、數位金融、資訊資安、催收業務等多項專業職缺,今年約有350名的徵才需求。
根據八大公股行庫內部的最新統計顯示,八家行庫合計在65歲屆齡之前就申請退休的員工,在2023年就有746人,和屆齡退休786人,已可說「旗鼓相當」。
倘若時間拉長來看,2020年至2023年近四年來,八大行庫共退休5,696人,其中,在65歲之前就自請退休的行員合計2,879人,竟比屆齡退休的行員還要來得多。其中,臺銀與土銀兩家國營銀行,除了是「金飯碗」之外,還是「鐵飯碗」,但在65歲之前就自請退休的人數,也占其總退休人數超過四成以上。
大型行庫主管認為,並非單一原因使然。其中,法遵和洗錢防制的規定、現在金融法規多如牛毛讓行員疲於奔命、以及金融科技數位化令行員不適應,還有銀行員還得承擔共銷去拉信用卡、理財等業績,以及打詐和公平待客原則的執行,讓行員壓力都很大,這些都是重要的原因。
目前八大行庫裡,只有兆豐、台企銀有提供員工優退專案,其他行庫則沒有。合庫銀主管表示,合庫自從民營化之後,近年來因為考量退休總人數都在200人以上,基於人力配置與經驗傳承、業務推展等考量,因此暫無辦理優退的規畫。
台企銀則從2020年至2023年每年辦理二次優退專案,年滿60歲,未滿64歲者可申請;兆豐銀則對年滿60歲的行員申請退休者,加發七個月鼓勵金,兩大行庫提前申請退休的員工人數,都超過屆齡退休的員工人數,兆豐銀近四年來的提前退休人數共540人、屆退十人,台企銀則分別為418人和242人。
除了兆豐、台企銀,華南銀提前退休的人數也超過屆退,近四年來提前退休人數408人、屆退375人。
台灣銀行近年來在金融市場表現亮眼,特別是在換匯交易(SWAP)方面,2023年創下歷史新高。根據最新數據,八大公股銀行在SWAP交易上的合計獲利超過600億元,其中不少銀行的SWAP收益是去年同期的3倍至4倍以上。儘管美國預計將在2023年降息,但台灣銀行等公股銀行仍有望挑戰全年破450億元的SWAP收益紀錄。 兆豐銀行在SWAP交易上的表現尤其出色,其收益高達150億元,遠超過其他銀行。第一銀行的SWAP收益則在120億至130億元之間,華南銀行、合庫銀行、彰化銀行則在88億至100億元之間。臺灣企銀的SWAP收益約為63億元,而臺灣銀行和土地銀行的收益也創下了單年新高。 對於今年的SWAP收益,公股銀行主管表示,主要還是取決於聯邦儲備銀行(Fed)降息的時間點。雖然降息會導致SWAP收益下降,但其他收益將會補充這部分下滑的部分。由於台灣央行可能維持現有利率水準,形成了「台美利差縮減」的狀況,公股銀行將動態調整固收部位,並在適當時機增持長天期部位,以鎖定較高的台美利差,提升資金運用效益。 主管們強調,今年SWAP收益較去年打7折至8折是正常水準。當美國釋出降息訊號時,公股銀行積極搶進SWAP,希望鎖定收益。銀行將密切關注Fed的利率看法及金融市場反應,並在美國升息後,經濟放緩程度有限但通膨逐漸走緩的情況下,預期Fed將啟動降息,對SWAP的後續操作更加謹慎。 華銀主管分析,上半年台美利差仍處於高點,預計降息將在下半年發生,因此SWAP仍有機會。只要在合理成本下增加存款,適量增加SWAP部位,預期今年SWAP收益有機會比去年「稍微增加一些」。
【台灣金融新聞】 近來,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矚目,據經濟部資料顯示,新設中小企業家數已連續六年穩定在約10萬家,2023年前10月更是比去年同期成長了8%。在這波創業熱潮中,銀行業者也積極應對,推出各種數位金融服務,為創業民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援。 行政院為了鼓勵青年創業,特別規劃了600億元的青年創業貸款方案,對象主要是20歲至45歲的國民,貸款金額最高可達1,200萬元。這項貸款方案由臺銀、土銀、合庫銀等多達20家銀行共同受理,其中就包括了臺灣銀行。 創業不易,資金和金流周轉是創業者在起跑線上的一大挑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永豐銀行推出了「DA BOSS」數位金融服務平台,專為中小企業主及創業者量身打造。從企業籌備處開始,DA BOSS提供一系列創業金融服務,包括線上預約開戶、節省流程及時間,還有各行各業的實務分享講座,降低創業者的進入門檻。 此外,DA BOSS還設有線上轉開公司戶、企業或企業主融資、員工薪轉等一站式金融服務,讓創業者能夠更加專注於自己的業務發展。這樣的服務不僅幫助創業者解決金流問題,也為他們的夢想插上翅膀。 總結來說,隨著創業熱潮的興起,銀行業者也展開了各種創新服務,以滿足創業者的多元需求。而臺灣銀行作為其中的一份子,正以專業的金融服務,助力台灣創業環境的發展。
2023年SWAP表現最好的是外匯部位最大的兆豐銀行,約有150億元 ,第一銀行約120億元∼130億元,華南銀行、合庫銀行、彰化銀行約 88億至100億元間,臺灣企銀約63億元,臺灣銀行、土地銀行收益亦 都創單年新高。
對今年SWAP收益,公股銀主管強調,最主要因素還是取決聯準會( Fed)降息的時間點,降息雖會讓SWAP收益下降,但會以其他收益來 補足SWAP下滑部分。
美國將啟動降息、台灣央行可能維持現有利率水準,即「台美利差 縮減」,公股銀表示,上半年視資金狀況與隱含利率曲線變化,動態 調整固收部位,擇機增持長天期部位以鎖定較高的台美利差,希望有 效提升資金運用效益,鄰近降息時會更靈活操作。
公股銀主管指出,今年SWAP收益較去年打7折、8折是正常水準,美 國釋出降息訊號時,公股銀也積極搶進SWAP,希望鎖定收益。將密切 關注Fed的利率看法及金融市場反應,在鷹式升息後,美國經濟放緩 程度有限,但通膨數字已逐漸走緩,預期Fed將啟動降息,各銀行對 SWAP的後續操作更加戒慎恐懼。
華銀主管分析,上半年台美利差還是在高點,降息可能在下半年, 所以SWAP還是很有機會,接下來只要在合理成本下,多一些存款,仍 會適量增加SWAP部位,預期今年SWAP收益有機會比去年「稍微增加一 些」。
據經濟部統計,2022年中小企業的雇主年齡未滿45歲者,約占全體 中小企業雇主的28.15%,年輕族群占比近3成,目前行政院也制定規 模達600億元的青年創業貸款方案,輔助對象主要為20歲∼45歲的國 民,貸款金額最高可到1,200萬元,受理青年創業貸款的銀行共20家 ,包括臺銀、土銀、合庫銀、第一銀、華南銀、彰銀、上海商銀、兆 豐銀、全農金、永豐銀、玉山銀、日盛銀、嘉義三信合作社、花蓮二 信合作社、金門信用合作社、瑞興商銀、高雄銀、聯邦銀等20家。
銀行業者表示,創業是許多人的夢想,據經濟部統計,2022年新設 未滿一年的中小企業有10萬9,837家,以服務業為主,比重約82.57% ,整體中小企業家數中,以經營批發及零售業居多數,約45.9%,其 次為住宿及餐飲業占比11.53%,皆為相對入門門檻較低的產業別, 顯見創業資金及創業後的金流周轉,正是創業者相對艱辛的難題。
對此,永豐銀行推出「DA BOSS」數位金融服務平台,專為中小企 業主及創業者提供數位金融服務,自企業成立籌備處起,DA BOSS針 對設立公司所需的各項流程,提供創業金融服務及一站式金融等整合 式解決方案,協助國內中、小或新創企業邁向數位轉型、響應政府政 策。
永豐銀行指出,創業數位金融服務平台在線上、線下階段性協助中 小企業主成就創業夢想,協助籌備處線上預約開戶、節省流程及時間 ,同時透過各行各業的實務分享講座,降低創業者的進入門檻,及一 站式金融專區提供線上轉開公司戶、企業或企業主融資、員工薪轉等 服務,幫助創業者圓夢。
最受大眾喜愛的央行生肖套幣系列又來了!昨日,央行發行局局長鄧延達宣布,將與台灣銀行合作,推出第三輪生肖紀念套幣系列中的第八套——龍年生肖套幣。這套套幣售價為1,900元,比去年的兔年生肖套幣高出100元,結束了連續八年來的價格不變紀錄。鄧延達表示,這次價格調漲主要是因為銀價上漲以及包材等成本增加,但調漲幅度仍相當小,仍保持「佛心價」的定位。龍年生肖套幣限量9萬套,網路預購和臨櫃銷售各占4.5萬套,網路預購每人最多可購買十套,臨櫃購買者每人每次限購二套。從1月8日上午10時開始,民眾可以上網預購,若配額售罄則提前結束。從1月22日起,台銀各分行將開放臨櫃購買。這套幣由銀幣和銅合金幣組成,銀幣含銀1英兩,正面是局部鍍金的龍圖樣,背面則是高雄內門宋江陣;銅合金幣正面是祥龍戲珠,背面則是上彩的玫瑰花。
龍年即將到來,中央銀行宣佈將發行限量版的「甲辰龍年生肖紀念套幣」,維持9萬套的發行量,但由於銀價上漲,每套的定價也調整為1,900元。這個套幣將於1月22日在台灣銀行各分行(不含简易型分行)進行臨櫃發售,並同時開放網路預購,預購時間從1月8日上午10時開始至1月13日止。
央行發行局局長鄧延達解釋,這套紀念幣包含一枚銀幣和一枚銅合金幣,銀幣含銀1英兩,正面以局部鍍金的「龍」為主題,背面則是台灣重要的藝術陣文化觀光活動「高雄內門宋江陣」。銅合金幣則以「祥龍戲珠」為主構圖,背面則展示上彩的「玫瑰花」。
預購的申購人數限制為每人一次,最多可購買10套。而臨櫃發售時,每人每次限購2套,不設購買次數上限。網路預購的數量若達到配額的4.5萬套,將提前結束預購。成功預購並在15日前完成繳款的民眾,將可在1月22日至2月29日間,至選定的台灣銀行分行領取套幣。
自2017年起,央行每年農曆春節前都會發行生肖紀念套幣,今年是第三輪的第八套龍年套幣。鄧延達指出,前三輪的生肖套幣銷售率都超過9成,尤其是龍年套幣,銷量特別好,前兩輪都已經銷售一空,顯見民眾對龍的喜愛。
由於近年貴金屬價格上漲,銀價也處於相對高點,去年年均價漲至每英兩新台幣729元,年漲幅超過12%。因此,央行將今年售價由1,800元提升至1,900元,這是第三輪套幣首次調整售價。鄧延達提到,2011年銀價曾經上漲至每英兩新台幣1,040元,當時的龍年套幣售價也調整至2,000元,創下央行發行生肖套幣以來的最高價。
關於是否會繼續發行第四輪生肖套幣,鄧延達表示,考慮到已經發行了三輪,民眾可能會有點疲乏,未來是否延續生肖套幣或是推出其他套幣樣式,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鄧延達表示,過去八年銀價上漲,去年銀價每英兩均價高達新台幣729元,年漲幅12.32%,加上包材等成本也跟著漲,央行今年反映成本,龍年生肖套幣僅小幅調漲100元,還是「佛心價」。
鄧延達指出,今年龍年生肖套幣限量9萬套,「網路預購」及「臨櫃銷售」各配售4.5萬套,網路預購每人最多可申購十套,臨櫃購買者每人每次限購二套。
央行昨天宣布,將委請台灣銀行公開發售第三輪生肖紀念套幣第八套「甲辰龍年生肖紀念套幣」今年同樣採取「網路預購」及「臨櫃銷售」兩種方式,民眾自今年1月8日上午10時起,至今年1月13日止可上網預購,如配額售罄將提前終止;今年1月22日起台銀各分行開放臨櫃購買。
央行說明,本套幣採銀幣(面額新台幣100元)及銅合金幣(面額新台幣10元)各一枚組合成套,以先進技術展現多元鑄製工藝之美。銀幣含銀1英兩,正面以局部鍍金的「龍」圖樣為主題,背面是代表藝陣文化觀光重要活動之一的「高雄內門宋江陣」;銅合金幣正面以「祥龍戲珠」為主構圖,背面為部分上彩的「玫瑰花」。
央行發行局局長鄧延達表示,龍年套幣是銀幣(面額新台幣100元 )及銅合金幣(面額新台幣10元)各一枚組合成套,銀幣含銀1英兩 ,正面以局部鍍金的「龍」為主題,背面是代表台灣藝陣文化觀光重 要活動之一的「高雄內門宋江陣」;銅合金幣正面以「祥龍戲珠」為 主構圖,背面則為部分上彩的「玫瑰花」。
鄧延達說明,台灣銀行網站設置甲辰龍年生肖紀念套幣網路申購系 統,預購期間自1月8日上午10時至1月13日止。預購數量如達配額4. 5萬套將提前終止,15日前完成繳款者,即可在1月22日至2月29日至 選定的台銀分行領取。
央行自2017年起,每年農曆春節前發售的生肖紀念套幣系列,今年 為第三輪第八套的龍年套幣。鄧延達指出,第三輪生肖套幣銷售率都 在9成以上,依往年經驗,龍年套幣銷量特別好,前兩輪都是銷售一 空,且有民眾提前洽詢,顯見龍年買氣旺,也反映國人對龍最情有獨 鍾。
近年貴金屬價格上漲,銀價處於相對高點,去年的年均價漲至每英 兩新台幣729元,年漲幅逾12%,央行適度反映成本上漲,將今年售 價由1,800元提升至1,900元,為第三輪套幣首度漲價。鄧延達說,銀 價在2011年曾漲至每英兩1,040元,隔年龍年套幣也反映成本,當時 每套售價2,000元,為央行發行生肖套幣以來最高價。
第三輪生肖套幣僅剩四個生肖,是否繼續發行第四輪?鄧延達透露 ,考量已發行三輪,民眾多少會有疲乏,未來是否延續生肖套幣,或 有其他套幣樣式,尚待討論。
【台灣金融新聞】
隨著2024年的到來,全球經濟情勢越發複雜,地緣政治風險與多國總統大選讓市場波動不斷。在這樣的背景下,臺灣銀行對黃金市場的未來走向做出分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視野。
臺銀指出,2024年黃金市場將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首先,由於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高,避險資金將更加青睞黃金。這意味著黃金價格可能會有所上漲。然而,美國聯準會的降息動向仍然不明朗,這也成為影響黃金價格的重要因素。
回顧2023年,黃金價格在年初因為市場預期通膨降溫而一度上漲,但隨著聯準會官員發表鷹派談話,黃金價格又回到了每盎司1,800美元左右。到了年中,因為矽谷銀行與瑞士信貸危機,黃金價格一度突破2,000美元,但隨後又因為避險資金減少而回落。
到了下半年,金價的震盪主要受聯準會是否持續升息的預期影響。而哈衝突的發生,讓黃金價格再度攀升至2,000美元以上。到了年底,雖然避險買盤減少,但市場開始樂觀預期升息週期已結束,並將啟動降息,金價也隨之上漲。
展望2024年,臺銀認為,市場對聯準會可能提前於3月降息的預測,將帶動美元和美債殖利率走低,對黃金價格有所幫助。但同時,俄烏戰爭及以哈衝突等地域政治風險仍然存在,加上台灣、美國、俄羅斯等地的總統大選,將對全球情勢產生重要影響。
臺銀預測,黃金價格在2024年將會是一個動盪的一年,但由於避險資金的青睞,黃金價格有望繼續表現。雖然美國通膨仍然具有高度黏著性,可能導致聯準會延後降息時間,但其他正面因素,如新興國家為脫鉤美元,將持續購買黃金,對黃金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國際黃金市場主要機構和銀行預測,黃金價格有機會攀升至2,150美元,甚至創下新高,但也可能回落至1,825美元。臺銀提醒投資者,在這樣的不確定性環境下,應該謹慎投資,並做好風險管理。
會何時降息未定,都帶來變因。臺銀認為,黃金2024年 將獲避險資金青睞,但聯
準會動向不確定因素,金價可能承壓且缺乏 上行動能。
臺銀分析報告指出,2023年初因市場預期通膨降溫,減緩聯準會升 息步伐,
一度激勵金價上漲,但在聯準會官員陸續發表鷹派談話後, 下探至每盎司1,800美
元左右。3月矽谷銀行與瑞士信貸接連引爆銀行 業危機,避險資金湧入,金價漲
破2,000美元,卻又隨著擔憂消退而 回落。
2023年第二季及第三季金價如同第一季般震盪,主要受聯準會是否 持續升息
的預期影響,一直到10月以哈衝突爆發,中東地緣政治風險 急遽升高,吸引避險
資金大量湧入金市,加上聯準會官員出現鴿派談 話,金價再度衝破2,000美元;11
月避險買盤雖然消退,但市場開始 樂觀預期升息週期已結束,並將啟動降息,帶
動金價上漲至2,035美 元;12月以哈衝突升溫,金價一度漲至2,135.4美元、創歷史
新高。
展望2024年,臺銀強調,市場對聯準會可能提前於2024年3月降息 的推測,
美元和美債殖利率走低,金價也相對受益,但預計將是較為 動盪的一年,畢竟俄
烏戰爭及以哈衝突等地域政治風險仍持續中,且 台灣、美國、俄羅斯等先後進行
總統大選,結果將牽動全球情勢,市 場紛紛將目光投注於此,面對經濟與地緣政
治風險的高度不確定,黃 金將獲避險資金青睞,可望續有表現空間,未來一年偏
向樂觀。
但美國通膨仍具高度黏著性,經濟表現較大部分國家強韌,導致聯 準會可能
延後降息時間,使美元及美債殖利率轉強,金價可能因此承 壓而缺乏上行動能。
臺銀表示,其他正面因素如新興國家為脫鉤美元,2024年將持續購 金,金價
帶來一定支撐,國際黃金市場主要機構和銀行預測,有機會 攀高至2,150美元、再
創新高,也可能回落低至1,825美元。
在數位金融的浪潮中,台灣的公股銀行不僅沒有放棄,反而加強了自身的數位帳戶推廣,希望借此抓住年輕市場的機遇。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八大公股銀行的數位帳戶成長動能顯著,其中臺灣銀行的成長幅度更是高達74.98%,顯示其在數位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
從去年底的336萬戶,到今年9月底的460萬戶,臺灣銀行的數位帳戶數量顯著增加,這一成長主要來自於方便使用和吸引人的優惠政策。而華南銀行、臺灣企銀、土地銀行、兆豐銀行等公股銀行也都有著不錯的成長,其中臺灣企銀的數位帳戶數量已經突破12萬戶,40歲以下的客戶佔比達到全行客戶的29%。
臺企銀主管表示,為了吸引年輕客戶,他們不僅推廣數位帳戶,還通過產學合作、校園金融科技創意挑戰賽等方式來與年輕人互動。如今,他們的數位帳戶客戶主要集中於20至40歲之間,這一年齡層的客戶佔整體數位帳戶數量的超過6成。
其他公股銀行如華銀、彰銀、合庫等,其數位帳戶的客戶群也主要以20至45歲為主,佔比超過6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民法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這也讓銀行有了更多機會吸引18歲至25歲的年輕族群。
公股銀行主管強調,數位帳戶之所以能夠吸引年輕族群,除了優惠之外,使用便捷性、界面美觀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這股數位帳戶的熱潮中,臺灣銀行以其出色的表現,再次證明了自己在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