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基泰建設授信案大多由台銀承作,立委質詢是否有通過ESG檢核, 台銀回覆,「過去這些重大違規新聞,都不算是負面報導」,因此不 影響台銀對基泰的ESG評斷,更不影響ESG貸款能拿到的利率優惠。且 呂桔誠強調,台銀承作基泰建設部分授信案時,還沒有開始實施「E SG檢核表」。
據了解,公股銀行去年陸續實施企業授信ESG檢核表,但每家都是 自己訂定檢核表標準。台銀的ESG檢核表有四大重點,一是負面表列 對象,例如將受資恐防制法制裁、外國政府或國際組織認定或追查的 恐怖分子或團體、及爭議性產業(博弈、色情)不予承作;二是環境 保護,例如氣候轉型和氣候實體風險的評估;三是社會責任,檢視該 企業有無違反勞動法令、公平交易、性平與職安等,及有無參與社區 關懷、社會公益等;四是公司治理,包括公司或其負責人是否有違反 公司治理遭裁罰或起訴紀錄。
台銀去年依據自家ESG檢核表審查的企金授信案件共計1萬2,559件 ,其中因不符ESG檢核而未核准的案件僅33件,在社會面和公司治理 面不被核准的僅七件。
國際金價上周來勢洶湧,一度衝破每盎司1,900美元的大關,台灣銀行(台銀)進行詳細分析後指出,這波金價上漲主要是因為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市場對以巴局勢擔憂,導致避險資金湧入金市。台銀強調,這不僅是近七個月來金價的最大單周漲幅,也標誌著金價由空頭轉向多頭的趨勢。
台銀分析,歐美市場對以巴局勢的擔憂,使得避險資金大量回流金市,將金價推升至1,880美元,並迅速突破1,900美元的心理關卡。雖然美國9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和消費者物價指數仍高於預期,但市場普遍認為通膨數據不足以讓聯準會在11月升息,加上聯準會官員陸續放鴿,金價得以繼續攀升。
從技術面來看,金價已由空頭轉向多頭,短中期內金價有望持續堅強。台銀認為,金價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避險資金,而戰爭涉及的範圍和市場的不確定性是推動金價上升的主要因素。雖然聯準會官員放鴿,但通膨數據仍高於預期,聯準會也未明確表示升息週期的結束時間,因此金價在未來可能仍會承壓。
根據道明證券的報告,國際各央行對黃金的買盤需求以及聯準會未來的鴿派態度,將有可能推升金價至2,000美元。中國人民銀行今年已購買了181公噸黃金,印度央行9月的購買量也創下近15個月來的最大紀錄。國際央行的強勁買盤,在近期高利率環境下,成為金價未跌破1,800美元的主要原因。道明證券預估,金價明年有機會達到2,100美元的目標價。
近年來,台灣詐騙案件頻發,為了有效對抗這一現象,行政院打詐辦公室、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金管會、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以及台北富邦銀行等32家銀行於16日聯合舉辦了「鷹眼識詐聯盟」誓師大會。這場大會的舉行,象徵著公私部門首次大規模合作,共同構築起一個保障國人資產安全的後盾。
這次聯盟的成立,源於北富銀與內政部刑事警察局合作開發的「鷹眼模型」AI偵測專利技術。該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對可疑帳戶的識別效率和精準度,進而強化識詐阻詐的能力。北富銀在應用「鷹眼模型」取得良好成效後,便與刑事警察局共同發起「鷹眼識詐聯盟」,期望通過銀行同業的協作,進一步提升防詐成效。
目前,聯盟成員已擴大到32家銀行,由北富銀擔任總召。這32家銀行包括中國信託、中華郵政、玉山、永豐、上海商銀、台新、元大、一銀、兆豐、華南、LINE BANK、將來銀行、聯邦、國泰世華、彰銀、臺銀、台灣中小企銀、台中商銀、合庫、新光、安泰、凱基、板信、遠東商銀、京城、陽信、華泰、三信、樂天、王道、瑞興等。預計明年6月前,這些銀行將陸續完成「鷹眼模型」的應用落地,届时全台將有超過4,300個金融據點得到「鷹眼」的保障。
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強調,詐騙手法層出不窮,需要跨部門、跨部會、跨領域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防堵。他期待「鷹眼識詐聯盟」的擴大,能發揮公私協力的最大能量,提升台灣打擊詐欺犯罪的效能。
內政部警政署副署長陳永利表示,公私部門的合作是防詐議題上的最佳示範。他認為,公部門擁有最完整的資訊,而私部門則有豐富多元的資源與平台,只有公私部門攜手合作,才能為社會創造最大的效益。
北富銀總經理郭倍廷則強調,詐欺犯罪已經成為台灣最主要的犯罪類型,對民眾的身家財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因此,北富銀積極投入防詐機制的研發,並發起聯盟共享專利,希望與各界攜手消彌詐騙威脅,維繫社會的安定。
提出此藍圖一年後的昨(16)日,富邦分享運用AI偵測專利技術建置的「鷹眼防詐預測模型」,在公私部門合作下促成共32家銀行攜手的「鷹眼識詐聯盟」,未來將共同守護台灣民眾的金融安全;同時更廣邀海內外於金融安全領域之專家齊聚一堂,舉辦「金融安全與數位科技趨勢論壇」,期盼藉此交流與分享帶動國內金融業投入更多資源,全力提升台灣金融安全層級。
「鷹眼識詐聯盟」誕生自北富銀與內政部刑事警察局合作開發的「鷹眼模型」AI偵測專利技術,在使用「鷹眼模型」獲得良好成效後,北富銀便與刑事警察局共同發起「鷹眼識詐聯盟」,與聯盟成員共享專利技術,盼能透過銀行同業協作強化防詐成效,給民眾更安心的金融環境。
「鷹眼識詐聯盟」由北富銀擔任總召,中國信託、中華郵政、玉山、永豐、上海商銀、台新、元大、一銀、兆豐、華南、LINE BANK、將來銀行、聯邦、國泰世華、彰銀、臺銀、台企銀、台中商銀、合庫、新光、安泰、凱基、板信、遠東商銀、京城、陽信、華泰、三信、樂天、王道、瑞興等31家金融機構,預計在2024年6月前陸續完成「鷹眼模型」應用落地,屆時全台將有逾4,300個金融據點覆蓋在「鷹眼模型」保障下,讓歹徒無機可趁。
此外,「金融安全與數位科技趨勢論壇」昨日下午登場,參與人數達400餘人。第一個亮點為公認反洗錢師協會(ACAMS)執行董事長Rick McDonell的專題演講,其就國際近年犯罪趨勢、國際組織對於金融機構關注與期待及最新科技應用,進行分享與建議。
接著是公私部門對於AI及新科技於金融安全之運用分享,公部門分享了近年國際犯罪趨勢及其導入科技應用之經驗。私部門分享環節,富邦金控特別邀請到亞太地區金融安全科技的佼佼者,包含新創公司Tookitaki及慧與(HPE)科技,分享新加坡金融業運用數位科技經驗及亞太金融業科技策略運用於防詐與洗防議題的布局與運用,最後則是由富邦洗錢防制專責主管蔡佩玲,分享我國金融業運用科技於洗防及打詐之經驗。
誓師大會現場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率打詐辦公室同仁、數位 發展部政務次長李懷仁、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內政部警政署副署長 陳永利及32家銀行代表共同宣示組成反詐防線,成為台灣警政史上首 見公私部門大規模合作,展現金融機構的新價值,成就保障國人資產 安全的後盾。
「鷹眼識詐聯盟」誕生自北富銀與內政部刑事警察局合作開發的「 鷹眼模型」AI偵測專利技術,能強化對可疑帳戶的識別效率及精準度 ,提升識詐阻詐能力,在使用「鷹眼模型」獲得良好成效後,北富銀 便與刑事警察局共同發起「鷹眼識詐聯盟」,盼能透過銀行同業協作 強化防詐成效。
這次聯盟成員一舉擴大到32家銀行,由北富銀繼續擔任總召,中國 信託、中華郵政、玉山、永豐、上海商銀、台新、元大、一銀、兆豐 、華南、LINE BANK、將來銀行、聯邦、國泰世華、彰銀、臺銀、台 灣中小企銀、台中商銀、合庫、新光、安泰、凱基、板信、遠東商銀 、京城、陽信、華泰、三信、樂天、王道、瑞興等31家金融機構預計 明年6月前陸續完成「鷹眼模型」應用落地,屆時全台將有超過4,30 0個金融據點覆蓋在鷹眼保障之下。
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指出,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唯有透過跨部門 、跨部會、跨領域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防堵,期透過法制面、技術面 從金融、網路、電信等源頭達到讓民眾減少接觸、減少誤信、減少損 害的「三減」綜效,期待「鷹眼識詐聯盟」的擴大,將公私協力精神 發揮最大能量,提升我國打擊詐欺犯罪效能。
內政部警政署副署長陳永利表示,在防詐議題上,公部門有最完整 的資訊,私部門則有豐富多元的資源與平台,公私部門合作才能為社 會產生最大的效益。「鷹眼識詐聯盟」讓模型應用更廣,充分發揮阻 斷詐騙金流的作用,可說是公私協作最佳示範。
北富銀總經理郭倍廷強調,詐欺犯罪在近三年已成為台灣最主要也 是最嚴重的犯罪類型,截至今年6月警示帳戶數累計突破10萬戶以上 ,較十年前大增7倍,詐騙案件氾濫,傷害的不僅是民眾的身家財產 ,更將破壞人們對金融體系的信任,因此北富銀積極投入防詐機制研 發,並挺身而出發起聯盟共享專利,希望透過與各界攜手消彌詐騙威 脅,發揚金融機構維繫社會安定的新價值。
台銀表示,上周於歐美時段,市場擔憂可能導致以巴各自盟國捲入 中東局勢,避險資金加大回流金市,帶動金價飆至1,880美元後旋即 站上1,900美元大關;雖美國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和消費者物價指數仍 高於預期,但有逐步趨緩跡象,市場預期,通膨數據不足以提高11月 聯準會升息的可能,加上聯準會官員陸續放鴿,令金價更進一步攀上 1,930美元,全周呈震盪上行走勢。
台銀分析,從技術指標來看,金價已由空頭轉成多頭走勢,短中期 有利金價盤堅,上周金價上漲主因是由避險資金推動,戰爭牽涉範圍 還是市場不確定因素。且儘管美聯準會官員陸續放鴿,但通膨數據還 是比預期高,聯準會也未鬆口升息週期結束時間,金價將持續承壓。
台銀指出,根據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報告,國際各央行買 盤需求及聯準會未來的鴿派態度,有機會推升金價至2千美元。人行 今年買入181公噸黃金,印度央行9月買進近15個月來最大購買量,國 際央行買盤強勁也成為近期高利率環境下,金價卻未跌破1,800美元 的主因。道明證券預估,金價明年有機會達到2,100美元的目標價。
台灣銀行成為以房養老市場的領航者,其業績在眾多銀行中傲視群倫。根據最新數據,台灣共有15家銀行承辦以房養老業務,但業績排名前六的銀行全數為公股行庫,分別是合作金庫、土地銀行、台灣企銀、第一銀行、華南銀行以及台灣銀行。這六家銀行合計承辦件數和核貸額的市占率高達98%,顯示公股行庫在這一領域的龐大影響力。相較之下,其他九家銀行的業績則相對平平。 在這九家業績平平的銀行中,有六家是民營銀行。其中一家民營銀行近四年的業績更是「零成長」,而其他五家則是季增1至2件核貸案的「牛步邁進」。這些數據反映出民營銀行在以房養老推廣上的積極度遠不如公股行庫。 一位民營銀行主管坦言,以房養老業務存在許多「老問題」。銀行在承辦此業務時,必須面對國人長壽、房價下跌、利率波動等風險。再加上升息以及各銀行對房市的嚴格管控,可貸成數被壓低至六成,這讓銀行的承做意願大受影響。 業內人士指出,不僅供給端不給力,需求端也相當疲弱。這主要與華人特有的觀念有關,例如「有土斯有財」、「房留子女」或「希望在自有房產安養終年」等,這些觀念讓老人申辦以房養老的動能降低。 金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業績前六大的公股行庫中,台灣銀行近一年來大舉搶進以房養老市場,業績呈現雙位數成長。而其他五大銀行則是持穩的個位數成長。在後九家銀行中,僅兆豐銀行仍有承作動能,其他八家則是「牛步」不前。
臺灣銀行總經理施瑪莉以其獨特的「留客」祕訣,成功贏得同仁與客戶的心。她強調,記住客戶的名字是關鍵,這樣的小細節讓她在金融界獲得了極佳的人緣。施瑪莉上任後,堅持「遵法」為首要之務,並強調對社會責任的看重。她在臺銀發現許多獨特業務,如代理發行新台幣、貴金屬、公教退休人員優惠存款等,並以質樸的辦公環境和團隊為傲。施瑪莉的金融生涯豐富,曾在一銀服務長達45年,歷任多個要職,並由臺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欽點」來臺銀擔任總經理。
遵法為上 重視社會責任
擔任臺銀總座近四個月,施瑪莉感受到,臺銀雖然也是商業銀行,卻有許多其他銀行沒有的獨特業務,例如代理發行新台幣、貴金屬、公教退休人員優惠存款等。施瑪莉還說,來到臺銀後感受到臺銀的總行大樓,以及同仁都非常「質樸」,且大家都以「能在古蹟裡辦公」為傲。
自第一銀行退休後,施瑪莉轉戰臺銀並升任總經理,即使換了東家,她依舊與老客人保持聯繫,「我的客人都服務20年以上、到現在都還是好朋友,只要家族有事,他們就會來找我,聊聊家族傳承之類的問題。」
至於來到國營銀行臺銀後,是否會積極衝刺財富管理業務,施瑪莉說,其實不論身處何地,她的理念都相同,考慮客人的需求、為客人尋找合適的商品,且一定要遵法、符合內稽內控規定,所有的業務都要建立在遵法與企業社會責任之上,「一直以來,她的原則都是如此。」
超強記憶 贏得最佳人緣
施瑪莉回憶,她在一銀營業部當經理時,樓上、樓下合計八十幾名同仁,當天上午她就記住了樓上同仁的名字,下午再記住樓下近九成同仁的名字;只要見過一面,就能叫出對方的名字,這樣的本領讓施瑪莉贏得好人緣。
施瑪莉幽默地表示,很多人聽到她的名字,以為她是外省籍或基督徒,不過也因為這樣特殊的名字,讓她很容易被客人和長官們記住,對此她心存感恩。
施瑪莉說,因為自己的名字而發生的趣事還不少。她剛調到彰化分行時,還來不及印名片,某天送客人出門,走到一半客戶折回來,稱她為「司馬」小姐,原來客戶誤以為她姓「司馬」,單名一個「莉」字。
還有一次,她陪媽媽去彰化基督教醫院看診,有人直接問她「是否為基督徒」。提到因為名字而發生的趣事,施瑪莉臉上充滿笑意。
施瑪莉來臺銀前,在一銀服務長達45年,歷任一銀中部地區分行經理及各事業群協理、理財業務處處長、營業部經理、行政管理中心及個人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及第一保代、台灣行動支付與第一金人壽的董事,金融資歷完整且經驗豐富。
據了解,施瑪莉來到臺銀,是臺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欽點」。之所以有此機緣,也是因為施瑪莉在一銀主掌財管業務、督導大台中地區分行,對中部業務十分熟稔,同時也和客戶建立良好關係,讓沈榮津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臺銀總經理懸缺許久後,沈榮津把在一銀副總任內退休的施瑪莉找回來擔任臺銀總座。
上述業績平平的九家銀行中,有六家是民營銀行,其中一家近四年來業績「零成長」,其餘五家則是以季增1~2件核貸案的「牛步邁進」,顯示民營銀行在以房養老推展的積極度上,遠不如公股行庫。
一家民營銀行主管坦言,以房養老有很多「老問題」,譬如銀行得承擔幾個風險,包括國人長壽、房價價跌、利率波動等,加上升息、各銀行又嚴控房市,可貸成數下壓到六成,導致銀行承做意願低。
業內人士透露,不僅供給端不給力,需求端也很疲弱,關鍵在於華人特有的觀念,包括「有土斯有財、房留子女又或希望在自有房產安養終年」等,讓老人申辦動能低。
據金管會統計顯示,業績前六大的公股行庫中,以台銀近一年大舉搶進以房養老業務,業績呈現雙位數成長外,其餘五大均是持穩的個位數成長;後九家中,僅兆豐銀一家仍有承作動能外,其他八家均牛步。
臺灣銀行攜手八大公股銀行,推出「中小企業千億振興」融資方案,力挺微型及新創事業、中小企業疫後復甦!為應對疫後國際政經情勢的變化,財政部啟動了這項重要計畫,臺灣銀行等八大公股銀行將在112年4月17日至113年12月31日期間,共同提供總額度達新臺幣3,000億元的融資,幫助企業快速復甦,並提升產業競爭力。 臺灣銀行透露,自該方案開辦以來,已經有超過1,800戶中小企業透過這個方案獲得資金,累計核貸金額高達110億元。這顯示了臺灣銀行對於扶植中小企業發展的堅定決心,不僅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還與企業攜手邁向產業創新及升級轉型,積極落實普惠金融承諾。 除了積極拓展中小企業放款業務,臺灣銀行也持續推展政府各項政策性放款業務,其中「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業務在金管會開辦首年度就榮獲金管會頒發優等銀行第一名,並在「資訊及數位產業」、「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民生及戰備產業」等3項產業獲得績效第一名。此外,臺銀在「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專案貸款的承作金額,更是連續4年居公股行庫之冠,展現了臺銀落實政策的強大执行力。 面對全球經濟環境的挑戰,包括通膨升溫、美中貿易衝突以及ESG永續轉型趨勢,臺銀表示將責無旁貸,除了協助中小企業取得疫後振興及轉型發展所需資金,還將加強推動「永續績效連結貸款」及「綠色授信專案」,以資金影響力支持永續經濟活動,鼓勵企業投入綠色或減碳用途,與企業攜手共同創造多贏的永續經營價值。
臺灣銀行表示,「中小企業千億振興」融資方案自開辦以來,透過該方案取得資金之中小企業超逾1,800戶,累計核貸金額達110億元。
臺灣銀行向來致力於扶植中小企業發展不遺餘力,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協助企業永續經營,並與企業攜手邁向產業創新及升級轉型,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積極落實普惠金融承諾。
臺灣銀行除積極拓展中小企業放款業務外,亦持續推展政府各項政策性放款業務,以協助企業穩健成長,其中辦理「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業務,於金管會開辦首年度即榮獲金管會頒發優等銀行第一名,以及「資訊及數位產業」、「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民生及戰備產業」等3項產業績效第一名肯定。
除此,臺銀在推動「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專案貸款的承作金額,更是連續4年居公股行庫之冠,充分展現臺銀落實政策的高度執行力。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環境仍受通膨升溫、美中貿易衝突等因素影響,加上企業面臨ESG永續轉型趨勢的壓力,經營環境充滿挑戰,臺銀表示將責無旁貸,除積極協助中小企業取得疫後振興及轉型發展所需資金,亦加強推動「永續績效連結貸款」及「綠色授信專案」,以資金影響力支持永續經濟活動,鼓勵企業將資金投入綠色或減碳用途,協助企業在永續轉型過程站穩腳步及維持競爭優勢,與企業攜手共同締造多贏的永續經營價值。
臺灣金融壇近期上演精彩好戲,兆豐銀與臺銀這兩大聯貸龍頭,陷入了一場激烈競爭。根據倫敦交易所集團(LSEG)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兆豐銀以43.58億美元的聯貸額,緊緊壓過臺銀的42.72億美元,成為聯貸管理行冠軍。這場金融大戰,讓兩家銀行的競爭態勢更加白熱化。
在這場競爭中,國銀承做的聯貸件數與金額,直接影響著利息收益和手續費收入,進而推升獲利。其中,額度管理行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它有權分配其他銀行的參貸金額,並獲得最多的手續費。而共同主辦行的聯貸額度和收益,則次於管理行。
具體來看,第3季兆豐銀的聯貸額度一舉攀升至43.58億美元,季增46%,以0.86億美元的微弱差距,超越臺銀的42.72億美元。這也意味著,兆豐銀在這一季的聯貸競爭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隨著兩家銀行的競爭越發激烈,市場對於他們未來的發展更加關注。在這場金融競爭中,誰能蟬聯聯貸管理行寶座,誰又能成功挑戰兆豐銀的霸主地位?我們將繼續關注這場精彩絕倫的金融戰爭,為讀者帶來最新動態。
國銀承做聯貸件數愈多、金額愈高,有助提高利息收益和手續費收入、進而推升獲利,又以額度管理行角色最重要,有權分配其他銀行的參貸金額,並拿到最多的手續費,共同主辦行的聯貸額度、收益則僅次管理行。
據LSEG統計,第3季兆豐銀聯貸額一舉攀升到43.58億美元,季增46%,以0.86億美元之差、擊退臺銀的42.72億美元,雙方競爭更趨白熱化。
【金融新聞】近期國際金價受美聯儲升息風向影響,台灣銀行最新報告分析,若美債殖利率、美元指數持續高檔,金價10月可能再跌至1,800美元以下。報告指出,9月金價先因歐元區經濟成長預測調降及美國CPI微升而下跌,後因資金湧入金市而反彈,但美聯儲官員鷹派言論又導致金價下跌。台銀預測,若通膨與就業數據持續降溫,金價有機會反彈;若美債殖利率和美元指數持續高檔,金價則可能跌破1,800美元。短期來看,金價受美元指數影響,本周可能持續走跌。
台銀報告指出,9月金價先因歐盟執委會調降歐元區2023年及2024 年經濟成長預測,及美國8月CPI微幅升溫,一舉跌至1,900美元,但 密西根大學對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為3.1%,創2021年3月以來新低, 因美元指數回落,資金湧入金市,又推升金價上漲至1,947.29美元。
但聯準會年底可能再升息1碼,上調2023年經濟預測,聯準會官員 接連發表鷹派言論,美元指數上漲,導致金價跌至1,848美元,全月 走勢震盪向下。
台銀指出,金價目前處於今年3月1,800到1,850美元支撐區間,由 於聯準會11月升息預期機率仍低,假如通膨與就業數據據持續降溫, 金價有機會反彈回到1,900美元之上;相反的,由於聯準會官員預期 將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且美債殖利率和美元指數若持續位於高檔, 金價將不排除跌破1,800美元。
短期來看,受制於高漲的美元指數,金價本週或可能持續走跌。臺 銀強調,本周美國將公布ISM製造業指數、ISM服務業指數、9月非農 人數等,如果低於預期值,有可能激勵金價,反之則繼續下行。
自聯準會進入升息循環以來,國際金價不斷走跌至近1,600美元大 關,上半年一度回到2,000美元以上,但聯準會官員透露明年也可能 持續高利率環境後再度下行,但仍優於去年同期。
【台北訊】近期,台灣金融界傳來喜訊,八大公股金控及銀行的董事長們在立法院的質詢會中,對員工加薪的問題展現了積極的態度。這些金控和銀行的領導人包括台灣金控的沈榮津、台灣銀行的呂桔誠、土地銀行的謝娟娟等,他們一致舉手答應明年將為員工調薪。這一承諾不僅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關懷,也反映了台灣金融業的強勁表現。
其中,台灣銀行的董事長呂桔誠特別提到,台銀今年已經為員工調薪,並承諾在後年再次調薪。這種兩年一次的調薪機制,是未民營化的國營金融業的常態。財政部長莊翠雲則表示,財政部持續鼓勵公股金融機構提高員工福利,但具體的加薪決策則由各公司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來決定。
兆豐金控的董事長雷仲達在日前接受採訪時預示,若兆豐金控能維持目前的獲利水準,明年加薪幅度將會向大股東財政部爭取,甚至可能超過公務人員的4%。這也顯示了公股金融機構在員工福利上的積極態度。
不過,這些公股金融機構也承認,加薪帶來的成本不低。以台銀為例,每年的人事成本近200億元,若按照公務人員的加薪幅度,將會增加約10億元的人事成本。這對未來的獲利來說,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從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部分公股金融業的加薪幅度已經曝光,其中台銀和土銀的平均加薪都接近5%,華南銀行平均調薪3%,臺企銀平均加薪也接近3%。這些數據顯示,公股金融業的加薪幅度在業界中屬於領先水平。
八大金控及銀行董事長2日在立院財委會回答立委質詢時,以「舉 手」方式承諾明年會為員工加薪,包括台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台灣 銀行董事長呂桔誠、土地銀行董事長謝娟娟、兆豐金控董事長雷仲達 、第一金控董事長邱月琴、合庫金控董事長董瑞斌、華南金控董事長 張雲鵬、彰化銀行董事長凌忠嫄、臺企銀總經理張志堅等。
但呂桔誠補充說,台銀今年已加過薪,承諾後年會再加薪。據了解 ,未民營化的國營金融業,包括台灣金、土銀、輸銀,加薪機制與績 效連動,就是兩年一次,因此今年加薪後,後年才會再次加薪。
莊翠雲表示,財政部一向鼓勵各公股金融機構對員工加薪、提高員 工福利,但這也涉及公司治理,因此就由各家公股金控、銀行依照自 身財務狀況來做決定。
雷仲達日前受訪時指出,兆豐金目前是公股行庫中的獲利王,如果 能維持此水準到年底,明年加薪幅度一定向大股東財政部爭取,要比 公務人員的4%還要高。
公股金融主管認為,獲利好管理者當然樂於加薪,但以成本角度來 看,就銀行來說,每年人事成本近200億元,若比照公務人員加薪, 不只是外界看到的4%,還包括體制既存的升職等,加起來加薪約5% 。公股金、銀高層承諾加薪,以200億元來算,就等於多出10億元的 人事成本,也成為未來獲利「甜蜜的負擔」。
公股金融業整體平均加薪幅度被視為是業界調薪上的「領頭羊」, 每年皆會受到檢視。今年上半年部分公股金融業加薪幅度曝光,包括 台銀、土銀平均加薪都是約5%,華南銀平均調薪3%,臺企銀平均加 薪也接近3%,兆豐銀、合庫銀、第一銀、彰銀也落在2.3%∼3%之 間。
【專欄報導】家裡有銀行,賺錢不是夢!最新公布的「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讓我們一窺銀行員工的「賺錢能力」。這次,我們要來聊聊誰是員工「最會賺」的國銀。讓我們來瞧瞧這次有哪些銀行搶下獲利貢獻度的寶座吧! 你說是誰?就是上海商銀啦!它超車兆豐銀行,搶下第一名寶座,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京城銀行也不落後,從前一季的第六名,直接躍升至第三名,真是一匹黑馬啊! 這季的員工獲利貢獻度前三名,上海商銀以706萬元的獲利,壓倒性地奪得第一;兆豐銀行以629萬元緊追在後,排名第二;京城銀行則以576萬元的獲利,從第六名一躍成為季軍。這三家的員工平均獲利都超過了600萬元,實在是讓人羡慕不已。 不過,別忘了,我們還有外商銀行,像是外匯交易高手兆豐銀行,以及台灣的「外資銀行」——富邦銀行,它們的員工獲利貢獻度也都很亮眼。 話說回來,這次員工獲利貢獻度排名第六至第十的銀行,分別是臺灣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第一銀行與農業金庫。這些銀行的員工平均獲利,則是在335萬元至381萬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名列前茅的王道銀行,這次卻意外落馬,沒有進入前十大。這也讓我們看到,銀行員工的獲利貢獻度排名,其實是會隨著時間和情勢變化的。 總結來說,這次的銀行員工獲利貢獻度排名,讓我們看到了各家銀行的實力,也讓我們對銀行員工的「賺錢能力」有了新的認識。無論是大型銀行還是中小型銀行,只要員工努力,賺錢絕對不是夢!
【台北訊】近期金融市場上,台灣金融業的動態可說是熱鬧非凡。根據金管會的最新統計,截至8月底,國銀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放款餘額創下了新高,達到7兆2,300億元,這個數字比起上個月增加了645億元,也就是0.9%,連續兩個月都在增加,累計起來增加了3,196億元。這個數字顯示出,第三季度的放款動能似乎已經重拾了勢頭,而從累計數字來看,前八月放款總共增加了4,355億元。 在這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中,「綠電和再生能源」以及「國防及戰略產業」兩大產業的放款餘額增加幅度最大,分別增加了376億元和344億元。而放款餘額最高的三大產業則是「民生及戰備產業」、「國防及戰略產業」與「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 這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其實是在2020年5月由行政院宣布的,基於過去5+2產業創新的基礎,再推動這六大產業,目的在於加速台灣產業升級,並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先機。這六大產業也被國銀視為一種「政策性放款」。 根據統計,這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放款,以八大公股行庫承做量最高,前五大放款餘額全部都是行庫。其中,臺銀的放款餘額最高,達到8,377億元,其次是合庫的6,541億元、華南銀的5,574億元居第三、一銀的5,534億元、兆豐銀的5,081億元分別列第四和第五大。 若以單月月增額來看,8月增加的前三大銀行也都是行庫,彰銀月增274億元居冠,合庫月增182億元次之,第三是兆豐銀增加109億元。整體來看,八行庫的放款餘額達到4兆4,027億元,月增458億元,佔整體月增量的71%,顯示行庫依然是放款的主力。 從今年來看,首季國銀對六大產業的放款增加了1,712億元,但第二季卻減少了553億元,直到7月起又回溫,7至8月連兩個月已增加3,196億元,顯示放款動能回升。銀行主管表示,六大產業放款的增減,多與該產業周期及企業周轉金需求有關,近期各銀行積極承做綠電產業放款也有助推升放款量。今年放款成長最多的前三大產業則是「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資訊及數位產業」與「民生及戰備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