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陸域風電受限,能源轉型恐受阻。達德能源在「下一世代能源報告 :共策台灣能源轉型」中指出,內政部營建署從嚴、從苛訂定《海岸 管理法》的相關子法,恐令台灣能源轉型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歐洲商會發起低碳倡議行動,昨(30)日與中油合作公布「下一世 代能源報告」,納入能源局、台電、中油、法國在台協會、德國在台 協會、丹麥商務辦事處,以及達德能源、沃旭、法國巴黎銀行、國泰 世華銀行等企業對台灣能源轉型的看法。
達德能源在報告中批評營建署「從嚴、從苛」訂定《海岸管理法》 的相關子法,導致陸域風機申請案全數陣亡,若主管機關再拒絕陸域 風機的合理發展,恐阻斷台灣在海岸地區設置陸域風機的機會。
由於東海岸興建大型度假村,破壞海岸生態與景觀,立法院於104 年三讀通過《海岸管理法》,內政部也於105年完成5項子法,明確規 定海岸地區利用與管理機制。
達德能源提出質疑,為何一部立意良善的法律,卻會導致陸域風機 申請案全數陣亡?海岸管理和再生能源開發為何不能平衡共存?
蔡政府力推2025年非核家園,其中再生能源占比要達到20%,主要 來源為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但達德能源指出,離岸風電的挑戰較大、 成本又高,而太陽能發電需要整合廣大土地,都不是短期可以快速建 置的再生能源,只有陸域風電可以發揮效果。
達德能源批評營建署從嚴、從苛訂定《海岸管理法》的相關子法, 並擴大解釋海岸管理的適用性,幾乎阻斷陸域風機的設置,讓台灣再 生能源發展受挫,也讓能源轉型的目標更難達成,幾乎成為不可能的 任務。
對於陸域風機的發展,達德能源指出,風機為點狀開發,露出地面 的基礎設施只有40平方公尺,不會妨礙公共水道和公共水域,雖然點 狀開發可能對景觀有所衝擊,但不致於造成獨占沙灘的結果,民眾仍 可自由在沙灘上遊玩。
據悉,離岸發電開發商要申請籌設許可,必須經過海管法的「小環 評」,開發商也都憂心忡忡,擔心在環評討論過的議題,海管法審議 委員還會重來一次,盼營建署出面協助。
歐洲商會發起低碳倡議行動,昨(30)日與中油合作公布「下一世 代能源報告」,納入能源局、台電、中油、法國在台協會、德國在台 協會、丹麥商務辦事處,以及達德能源、沃旭、法國巴黎銀行、國泰 世華銀行等企業對台灣能源轉型的看法。
達德能源在報告中批評營建署「從嚴、從苛」訂定《海岸管理法》 的相關子法,導致陸域風機申請案全數陣亡,若主管機關再拒絕陸域 風機的合理發展,恐阻斷台灣在海岸地區設置陸域風機的機會。
由於東海岸興建大型度假村,破壞海岸生態與景觀,立法院於104 年三讀通過《海岸管理法》,內政部也於105年完成5項子法,明確規 定海岸地區利用與管理機制。
達德能源提出質疑,為何一部立意良善的法律,卻會導致陸域風機 申請案全數陣亡?海岸管理和再生能源開發為何不能平衡共存?
蔡政府力推2025年非核家園,其中再生能源占比要達到20%,主要 來源為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但達德能源指出,離岸風電的挑戰較大、 成本又高,而太陽能發電需要整合廣大土地,都不是短期可以快速建 置的再生能源,只有陸域風電可以發揮效果。
達德能源批評營建署從嚴、從苛訂定《海岸管理法》的相關子法, 並擴大解釋海岸管理的適用性,幾乎阻斷陸域風機的設置,讓台灣再 生能源發展受挫,也讓能源轉型的目標更難達成,幾乎成為不可能的 任務。
對於陸域風機的發展,達德能源指出,風機為點狀開發,露出地面 的基礎設施只有40平方公尺,不會妨礙公共水道和公共水域,雖然點 狀開發可能對景觀有所衝擊,但不致於造成獨占沙灘的結果,民眾仍 可自由在沙灘上遊玩。
據悉,離岸發電開發商要申請籌設許可,必須經過海管法的「小環 評」,開發商也都憂心忡忡,擔心在環評討論過的議題,海管法審議 委員還會重來一次,盼營建署出面協助。
近日熱翻天,昨(29)日最高用電量再以3,632萬瓩刷新全年與歷年5月新高紀錄,更罕見地擠進歷史用電量第六高,備轉容量為104.93萬瓩,距離90萬瓩的限電警戒「紅燈」門檻已經不遠,供電情勢緊張。
根據台電資料顯示,昨日最高用電量在下午1時37分達3,632萬瓩,備轉容量104萬瓩、備轉率2.89%,備轉容量率創下今年新低。
台電中央副調度監鄭有財表示,供電情勢吃緊,主要是因台塑化汽電共生廠A號機前晚故障,影響約50到60萬瓩,預估將於6月初,才能與正在檢修的大林1號機歸隊供電;至於裝置容量55萬瓩台中火力發電廠8號機,已於昨日清晨修復並聯發電,但仍持續升載中。
鄭有財說,迎接夏季來臨,歲修機組將陸續歸隊,相關時程都在掌控之中。但他也坦言,今年五月的狀況確實比較特別,在連日高溫的影響下,用電量屢創新高,但台電會積極因應電力調度問題,確保供電無虞,「我們還是很有信心」。
能源局也強調,電力需求確實逐漸增加,但經濟部與台電推動「需量競價」,引導用戶移轉尖峰用電;與此同時,大潭、通霄、林口及大林等電廠新設機組陸續完工商轉,透過需求與供給面雙管齊下,預估今年備用容量率將達11.8%,相較於去年的7.1%已有明顯改善。
至於核二2號機歸隊時程,原能會28日下午赴核二廠,召開核二2號機急停後的第五次審查會議,並將於31日赴新北萬里召開說明會。
根據台電資料顯示,昨日最高用電量在下午1時37分達3,632萬瓩,備轉容量104萬瓩、備轉率2.89%,備轉容量率創下今年新低。
台電中央副調度監鄭有財表示,供電情勢吃緊,主要是因台塑化汽電共生廠A號機前晚故障,影響約50到60萬瓩,預估將於6月初,才能與正在檢修的大林1號機歸隊供電;至於裝置容量55萬瓩台中火力發電廠8號機,已於昨日清晨修復並聯發電,但仍持續升載中。
鄭有財說,迎接夏季來臨,歲修機組將陸續歸隊,相關時程都在掌控之中。但他也坦言,今年五月的狀況確實比較特別,在連日高溫的影響下,用電量屢創新高,但台電會積極因應電力調度問題,確保供電無虞,「我們還是很有信心」。
能源局也強調,電力需求確實逐漸增加,但經濟部與台電推動「需量競價」,引導用戶移轉尖峰用電;與此同時,大潭、通霄、林口及大林等電廠新設機組陸續完工商轉,透過需求與供給面雙管齊下,預估今年備用容量率將達11.8%,相較於去年的7.1%已有明顯改善。
至於核二2號機歸隊時程,原能會28日下午赴核二廠,召開核二2號機急停後的第五次審查會議,並將於31日赴新北萬里召開說明會。
千涵國際集團主要代理國外先進化工設備,尤其是特殊閥類如安全閥、呼吸閥、控制閥與過濾與分離設備,廣受客戶信任與採用,客戶端涵蓋石油煉製、天然氣、石油化工、鋼鐵、發電、電子、工程及水處理等行業,在國內化工設備業占有一席之地。
該集團涵蓋千涵國際、永康過濾工業、邁斯科閥業等三家公司,自1989年同時以K-FLOW為自有品牌,致力於過濾與分離設備的產品自製、研發、設計與製造,已獲國內許多重大工程採用,其中有台電通霄、大潭發電廠、中油通霄及中壢配氣站的天然氣過濾系統,及火力發電廠、汽電共生廠的高壓高溫蒸汽減壓,與減溫系統的設計與施工。此外也提供國內外汽、柴油及航空燃油微過濾及油水分離過濾器,其中自動清洗過濾器銷售實績逾400套。
展望未來,千涵將為國內產業改善設備提升效能,並與國內先進合作拓展國外市場,將台灣高品質與科技產品導入國際。
千涵參加「2018高雄國際儀器暨化工展」,歡迎蒞臨指教及技術交流。
千涵國際電話(06)242-3111。
該集團涵蓋千涵國際、永康過濾工業、邁斯科閥業等三家公司,自1989年同時以K-FLOW為自有品牌,致力於過濾與分離設備的產品自製、研發、設計與製造,已獲國內許多重大工程採用,其中有台電通霄、大潭發電廠、中油通霄及中壢配氣站的天然氣過濾系統,及火力發電廠、汽電共生廠的高壓高溫蒸汽減壓,與減溫系統的設計與施工。此外也提供國內外汽、柴油及航空燃油微過濾及油水分離過濾器,其中自動清洗過濾器銷售實績逾400套。
展望未來,千涵將為國內產業改善設備提升效能,並與國內先進合作拓展國外市場,將台灣高品質與科技產品導入國際。
千涵參加「2018高雄國際儀器暨化工展」,歡迎蒞臨指教及技術交流。
千涵國際電話(06)242-3111。
用電量再飆新高,昨(29)日最高用電量達3,632.8萬瓩,連兩日 刷新5月歷史紀錄,用電量也衝進歷史前10,排名第6。值得注意的是 ,昨備轉容量104.93萬瓩、備轉率2.89%創下今年新低,歷史第12低 ,差不到15萬瓩就要亮起供電紅燈。
然而,供電緊繃狀況恐仍要持續幾日,台電預估今明兩日最高用電 量將達3,645萬瓩,備轉容量僅98萬瓩,備轉率2.7%恐再刷新今年新 低。
回顧歷史最高用電紀錄是在去年8月15日創下,達3,645.28萬瓩; 原先歷史前10大用電量皆是在去年創下,而且都集中在8、9月份,今 年5月用電量就擠進歷史前10名,也讓台電同仁直呼罕見。
台電預估今年最高用電量為3,690萬瓩,景氣好轉加上氣溫屢創新 高,才5月用電量就擠入歷史前10,全年最高用電量是否突破台電預 估,台電內部也沒把握。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供電緊澀之際,民營麥寮汽電共生廠又傳出機 組故障意外。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指出,麥寮汽電共生廠A號機組海水 脫硫設備周一故障。麥寮汽電機組裝置容量60萬瓩,扣除廠區自用約 10萬瓩,影響供電約50萬瓩。
徐造華表示,海水脫硫設備是電廠防制設備一環,主要是引入海水 進行排煙脫硫, 周一晚間發現管線漏水,預估6月1日才能修復。
台電中央副調度監鄭有財表示,昨用電量與台電預估相近,今明兩 天仍是高溫炎熱,所以台電最高用電量仍以3,645萬瓩估算,因為麥 寮電廠機組故障,預估備轉率會比昨日稍低。
所幸台中電廠8號機及時歸隊,徐造華指出,周日故障的台中電廠 8號機,昨日已加入供電行列,挹注約40萬瓩,今日起就可以滿載供 電,挹注55萬瓩。
至於外界關注的核二2號機進度,原能會核能管制處副處長李綺思 指出,周一已完成核二2號機第5次專家審查會議,正在等台電補資料 ,若台電回覆未盡詳實也不排除召開第6次審查會。(相關新聞見A4 )
然而,供電緊繃狀況恐仍要持續幾日,台電預估今明兩日最高用電 量將達3,645萬瓩,備轉容量僅98萬瓩,備轉率2.7%恐再刷新今年新 低。
回顧歷史最高用電紀錄是在去年8月15日創下,達3,645.28萬瓩; 原先歷史前10大用電量皆是在去年創下,而且都集中在8、9月份,今 年5月用電量就擠進歷史前10名,也讓台電同仁直呼罕見。
台電預估今年最高用電量為3,690萬瓩,景氣好轉加上氣溫屢創新 高,才5月用電量就擠入歷史前10,全年最高用電量是否突破台電預 估,台電內部也沒把握。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供電緊澀之際,民營麥寮汽電共生廠又傳出機 組故障意外。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指出,麥寮汽電共生廠A號機組海水 脫硫設備周一故障。麥寮汽電機組裝置容量60萬瓩,扣除廠區自用約 10萬瓩,影響供電約50萬瓩。
徐造華表示,海水脫硫設備是電廠防制設備一環,主要是引入海水 進行排煙脫硫, 周一晚間發現管線漏水,預估6月1日才能修復。
台電中央副調度監鄭有財表示,昨用電量與台電預估相近,今明兩 天仍是高溫炎熱,所以台電最高用電量仍以3,645萬瓩估算,因為麥 寮電廠機組故障,預估備轉率會比昨日稍低。
所幸台中電廠8號機及時歸隊,徐造華指出,周日故障的台中電廠 8號機,昨日已加入供電行列,挹注約40萬瓩,今日起就可以滿載供 電,挹注55萬瓩。
至於外界關注的核二2號機進度,原能會核能管制處副處長李綺思 指出,周一已完成核二2號機第5次專家審查會議,正在等台電補資料 ,若台電回覆未盡詳實也不排除召開第6次審查會。(相關新聞見A4 )
本周首個工作日,用電量再度刷新歷史5月紀錄,昨(28)日最高 用電量突破3,600萬瓩大關是歷年5月首見,且備轉容量率3.59%創下 今年次低,只要一台中型機組故障,供電就立即亮紅燈。
相較昨日,今天供電可能面臨更嚴峻考驗,台電預估備轉容量102 萬瓩、預估備轉率僅2.8%,備轉率恐創下今年新低。
台電表示,昨天全台最高用電量達3,600.65萬瓩,再度刷新歷史5 月用電紀錄,備轉容量129.1萬瓩、備轉率3.59%。
因持續高溫,加上景氣回升用電量攀升,用電量持續創新高。據台 電統計,歷年5月用電量前10名,有9次是在今年創下,用電量3,600 萬瓩已是以往7、8月的規模。
用電量創5月歷史新高,所幸太陽光電發電超乎預期、需量競價的 協助等,讓供電驚險度過。台電中央副調度監鄭有財表示,太陽光電 發電量超乎預期,最高達110萬瓩,加上需量競價得標量有80多萬瓩 ,也有抑低部分用電。
網路謠傳因用電吃緊,台電被迫啟用核電廠輕柴油氣渦輪機,鄭有 財解釋,核電廠輕柴油氣渦輪機本來就有計入供電中,昨尖峰用電時 段也有加入供電,挹注24萬瓩。
然而,今天用電恐怕會再創新高。鄭有財指出,氣象預估周四、五 鋒面才會來,加上按往例周二用電量會高於周一,預估今最高用電量 將達3,640萬瓩。
鄭有財表示,雖然預估用電量會再創新高,但周日故障的台中電廠 8號機,今日會加入供電行列,預估可挹注30萬瓩。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指出,中火8號機周日(27日)上午傳出破管意 外,預計今可併聯發電。其餘大修機組也都已歸隊,只剩部分機組進 行部份檢修。
中火8號機20日才傳出破管意外,經台電搶修一日後再度併聯,不 料剛回歸不久又傳出破管意外。
徐造華表示,下次歲修時將會針對中火8號機進行全面性的更換爐 管作業,由於近期接連兩次發生破管意外,未來台電也會加強檢測。
至於核二2號機進度,原能會昨已赴核二廠進行第五次專家審查會 議。徐造華指出,後續進度會配合原能會專業審查。
相較昨日,今天供電可能面臨更嚴峻考驗,台電預估備轉容量102 萬瓩、預估備轉率僅2.8%,備轉率恐創下今年新低。
台電表示,昨天全台最高用電量達3,600.65萬瓩,再度刷新歷史5 月用電紀錄,備轉容量129.1萬瓩、備轉率3.59%。
因持續高溫,加上景氣回升用電量攀升,用電量持續創新高。據台 電統計,歷年5月用電量前10名,有9次是在今年創下,用電量3,600 萬瓩已是以往7、8月的規模。
用電量創5月歷史新高,所幸太陽光電發電超乎預期、需量競價的 協助等,讓供電驚險度過。台電中央副調度監鄭有財表示,太陽光電 發電量超乎預期,最高達110萬瓩,加上需量競價得標量有80多萬瓩 ,也有抑低部分用電。
網路謠傳因用電吃緊,台電被迫啟用核電廠輕柴油氣渦輪機,鄭有 財解釋,核電廠輕柴油氣渦輪機本來就有計入供電中,昨尖峰用電時 段也有加入供電,挹注24萬瓩。
然而,今天用電恐怕會再創新高。鄭有財指出,氣象預估周四、五 鋒面才會來,加上按往例周二用電量會高於周一,預估今最高用電量 將達3,640萬瓩。
鄭有財表示,雖然預估用電量會再創新高,但周日故障的台中電廠 8號機,今日會加入供電行列,預估可挹注30萬瓩。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指出,中火8號機周日(27日)上午傳出破管意 外,預計今可併聯發電。其餘大修機組也都已歸隊,只剩部分機組進 行部份檢修。
中火8號機20日才傳出破管意外,經台電搶修一日後再度併聯,不 料剛回歸不久又傳出破管意外。
徐造華表示,下次歲修時將會針對中火8號機進行全面性的更換爐 管作業,由於近期接連兩次發生破管意外,未來台電也會加強檢測。
至於核二2號機進度,原能會昨已赴核二廠進行第五次專家審查會 議。徐造華指出,後續進度會配合原能會專業審查。
夏季高溫不斷,近半個月雙北已發生8起停電事件,經部指示台電 檢討既有線路檢修、強化工作。台電昨(28)日向經部提出5年「配 電系統強固計畫」,預計投入457億元進行饋線汰換、智慧電表佈建 等。
由於雙北本月二周內跳電七次,連松山機場都跳電,經長沈榮津要 求台電提出饋線改善計畫。台電原規劃從今年起至2022年,加碼223 .4億元,總計457億元,加速汰換老舊設備等投資,以降低因設備老 舊或劣化發生停電機率。
據了解,台電原規劃鎖定容易故障的老舊電纜線路、相關設備進行 汰換,並設定跳電頻繁的都會區,及容易因受高溫、潮濕、鹽害發生 停電區域為優先汰換對象。
據悉,原規劃加碼223.4億元經費運用,包括佈建智慧電表經費16 0.4億元、提前將傳統開關汰換成封閉式氣體絕緣開關,經費65.9億 元;而擴大配電饋線自動化數量與加快期程,共投入7.9億元。
台電強調,全台高壓饋線超過1萬條、總長約37萬公里,可繞地球 8圈,還有開關設備147萬具,以及變壓器138萬具等,任一環節出狀 況都可能導致停電。根據過去5年停電事故統計分析,僅3成是台電設 備因素,其餘7成是天災、施工不慎等外力所致。
據悉,沈榮津昨聽取台電報告配電系統強固計畫後,希望台電能將 故障原因、故障設備類型、故障設備使用年限等細節分別再釐清、分 類,才能找出事故發生原因。因此全案尚未最後拍板。
對此,台電表示,一直都有配電系統改善計畫,應經部要求檢討原 有配電設備維護計畫後,研擬5年「配電系統強固計畫」,之後會依 經部指示方向,強化改善,預估盤點時間約需一個月,盤點以近兩年 全台各處設備故障肇因、類型等為主。
由於雙北本月二周內跳電七次,連松山機場都跳電,經長沈榮津要 求台電提出饋線改善計畫。台電原規劃從今年起至2022年,加碼223 .4億元,總計457億元,加速汰換老舊設備等投資,以降低因設備老 舊或劣化發生停電機率。
據了解,台電原規劃鎖定容易故障的老舊電纜線路、相關設備進行 汰換,並設定跳電頻繁的都會區,及容易因受高溫、潮濕、鹽害發生 停電區域為優先汰換對象。
據悉,原規劃加碼223.4億元經費運用,包括佈建智慧電表經費16 0.4億元、提前將傳統開關汰換成封閉式氣體絕緣開關,經費65.9億 元;而擴大配電饋線自動化數量與加快期程,共投入7.9億元。
台電強調,全台高壓饋線超過1萬條、總長約37萬公里,可繞地球 8圈,還有開關設備147萬具,以及變壓器138萬具等,任一環節出狀 況都可能導致停電。根據過去5年停電事故統計分析,僅3成是台電設 備因素,其餘7成是天災、施工不慎等外力所致。
據悉,沈榮津昨聽取台電報告配電系統強固計畫後,希望台電能將 故障原因、故障設備類型、故障設備使用年限等細節分別再釐清、分 類,才能找出事故發生原因。因此全案尚未最後拍板。
對此,台電表示,一直都有配電系統改善計畫,應經部要求檢討原 有配電設備維護計畫後,研擬5年「配電系統強固計畫」,之後會依 經部指示方向,強化改善,預估盤點時間約需一個月,盤點以近兩年 全台各處設備故障肇因、類型等為主。
全台昨(27)日氣溫飆高,用電量上升到2,870萬瓩,預料今日恢復上班,若高溫持續,用電量勢將繼續創新高,供電進入全面備戰期。台電強調,歲修機組大致已全數歸隊,目前只剩大潭6號機還在部分歲修,6月底前一定完成。
至於備受矚目的核電機組方面,一直努力恢復再轉的核二2號機,原能會今天將率領委員赴廠區召開第五次審查會議,並進行現場視察,核二2號機能否加入今夏供電的關鍵日期,就是今天。
根據台電電力預測,未來一周的供電燈號都是亮「供電吃緊」的黃燈,這部分都沒有加計核二2號機,也沒有減去故障的台中8號機;因此預料今、明兩天的備轉率大約只在5%左右,供電燈號料定為「供電緊戒」的橘燈。
梅雨不來,全台高溫炎熱,昨天台北氣溫飆破攝氏38度,台中也有36度,雙雙創下設站逾百年來的5月最高溫。所幸昨天為休假日,多數工廠休息,辦公大樓也沒開空調,用電量沒破紀錄,備轉容量率還有6.1%,為供電吃緊的黃燈。
高溫也讓機組故障頻傳,日前管線漏水才剛修復的台中電廠8號機,昨天上午又傳出破管意外,減少供電約55萬瓩,影響整體備轉率下降約1.5個百分點。台電預計約費時二到三天才能修復,大約下周三才能恢復供電。
核電部分,核二2號機在停機逾600天後,年初原已獲准在3月27日併聯發電,未料隔天即因蒸氣控制閥出狀況而跳機,原能會已慢審、嚴審兩個月,並已召開過四次審查會,但台電的說明都還沒讓原能會滿意。
原能會表示,今天現場不會對核二2號機的審查結果進行准駁,而是要到彙整報告完成後,再經所有審查委員確認後,才會決定是否能重啟。確切需費時多少天,目前仍未定。
核二2號機裝置容量98.5萬瓩,如果今夏能順利加入發電,能讓備轉容量率增加近3個百分點,不僅對台電電力調度增加許多彈性,也有助減少燃燒燃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降低空汙問題。
至於備受矚目的核電機組方面,一直努力恢復再轉的核二2號機,原能會今天將率領委員赴廠區召開第五次審查會議,並進行現場視察,核二2號機能否加入今夏供電的關鍵日期,就是今天。
根據台電電力預測,未來一周的供電燈號都是亮「供電吃緊」的黃燈,這部分都沒有加計核二2號機,也沒有減去故障的台中8號機;因此預料今、明兩天的備轉率大約只在5%左右,供電燈號料定為「供電緊戒」的橘燈。
梅雨不來,全台高溫炎熱,昨天台北氣溫飆破攝氏38度,台中也有36度,雙雙創下設站逾百年來的5月最高溫。所幸昨天為休假日,多數工廠休息,辦公大樓也沒開空調,用電量沒破紀錄,備轉容量率還有6.1%,為供電吃緊的黃燈。
高溫也讓機組故障頻傳,日前管線漏水才剛修復的台中電廠8號機,昨天上午又傳出破管意外,減少供電約55萬瓩,影響整體備轉率下降約1.5個百分點。台電預計約費時二到三天才能修復,大約下周三才能恢復供電。
核電部分,核二2號機在停機逾600天後,年初原已獲准在3月27日併聯發電,未料隔天即因蒸氣控制閥出狀況而跳機,原能會已慢審、嚴審兩個月,並已召開過四次審查會,但台電的說明都還沒讓原能會滿意。
原能會表示,今天現場不會對核二2號機的審查結果進行准駁,而是要到彙整報告完成後,再經所有審查委員確認後,才會決定是否能重啟。確切需費時多少天,目前仍未定。
核二2號機裝置容量98.5萬瓩,如果今夏能順利加入發電,能讓備轉容量率增加近3個百分點,不僅對台電電力調度增加許多彈性,也有助減少燃燒燃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降低空汙問題。
離岸風電將進入開發階段,部分聲音認為台灣離岸風電價格過高, wpd董事長王雲怡坦言,現階段離岸風電成本確實高於傳統化石燃料 的價格,但離岸風電成本將隨著技術進步逐年下降,她預估10至20年 內離岸風電和傳統化石能源價格可望出現黃金交叉。
王雲怡指出,再生能源的成本長期來看是往下走的趨勢,未來一定 會比傳統火力能源便宜。隨著環保意識高漲加上資源逐漸減少,火力 、核能等傳統能源未來建置成本會越來越高,未來10至20年內,再生 能源與石化能源的成本,恐怕會出現翻轉情勢。
王雲怡表示,躉購費率扣掉台電興建火力發電廠的迴避成本後的價 格才是用於補貼再生能源的價格。所謂「迴避成本」,簡而言之就是 非再生能源的平均成本。她說,迴避成本會隨化石燃料成本而波動, 在過去15年來,台電平均迴避成本逐年上升,差別只有增幅快慢而已 ,國際油價回跌至每桶20、30美元的光景不可能存在,迴避成本不可 能再回到每度1塊多。
其實價格翻轉早已出現,王雲怡指出,以陸域風電為例,wpd有兩 座風場是以每度2元賣給台電,而台電平均迴避成本約每度2.1∼2.4 元,等於wpd在補貼台電。隨著技術演進,這樣的光景也可能會發生 在離岸風電上。
今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在每度5.8元左右,能源局已對外宣示,明 年費率將參考今年6月底競標制結果,而大多數開發商可能和台電簽 約時程都落在明後年,適用該年度費率,因此各家開發商紛紛表示憂 心。
王雲怡說,遴選制出線的廠商肩負國產化任務,離岸風電產業在台 灣處於剛起步階段,國產設備平均製造成本比國外高出5成至1倍,且 競標制廠商併聯時程會落在2024到2025年間,屆時風機、零組件成本 會更低,因此競標制費率對明年躉購費率審定並不太具有參考性,明 年最理想價格應是落在每度5.7元左右。
王雲怡指出,再生能源的成本長期來看是往下走的趨勢,未來一定 會比傳統火力能源便宜。隨著環保意識高漲加上資源逐漸減少,火力 、核能等傳統能源未來建置成本會越來越高,未來10至20年內,再生 能源與石化能源的成本,恐怕會出現翻轉情勢。
王雲怡表示,躉購費率扣掉台電興建火力發電廠的迴避成本後的價 格才是用於補貼再生能源的價格。所謂「迴避成本」,簡而言之就是 非再生能源的平均成本。她說,迴避成本會隨化石燃料成本而波動, 在過去15年來,台電平均迴避成本逐年上升,差別只有增幅快慢而已 ,國際油價回跌至每桶20、30美元的光景不可能存在,迴避成本不可 能再回到每度1塊多。
其實價格翻轉早已出現,王雲怡指出,以陸域風電為例,wpd有兩 座風場是以每度2元賣給台電,而台電平均迴避成本約每度2.1∼2.4 元,等於wpd在補貼台電。隨著技術演進,這樣的光景也可能會發生 在離岸風電上。
今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在每度5.8元左右,能源局已對外宣示,明 年費率將參考今年6月底競標制結果,而大多數開發商可能和台電簽 約時程都落在明後年,適用該年度費率,因此各家開發商紛紛表示憂 心。
王雲怡說,遴選制出線的廠商肩負國產化任務,離岸風電產業在台 灣處於剛起步階段,國產設備平均製造成本比國外高出5成至1倍,且 競標制廠商併聯時程會落在2024到2025年間,屆時風機、零組件成本 會更低,因此競標制費率對明年躉購費率審定並不太具有參考性,明 年最理想價格應是落在每度5.7元左右。
身為台灣最早投入再生能源事業的先行者,王雲怡的人生經歷可以 說是「堅持,終將成就不凡」的最佳寫照。這一路走來,機運加上自 身的努力與堅持,造就了她今日不凡的成就。
行經濱海公路時,不時能看到一支支風機矗立在海邊,迎風轉動著 ,這樣的光景在10多年前恐怕是難以想像。當年王雲怡投入再生能源 事業時,台灣還是「再生能源荒漠」,再生能源發展政策剛開始規畫 ,不難想像當初的篳路藍縷。
要當拓荒者並不容易,再生能源事業要有獲利,仰賴的是設施併聯 後穩定產生的電力,在當時法規不完善、首張籌設許可不知何時能拿 到情況下,支撐王雲怡一路走下去的動力是:深信在做「對的事情」 。
言談中她笑著說,剛開始真的不斷碰壁,但是想說至少要撐到第一 座風場蓋起來。結果,一撐就是6年,才催生了第一座陸域風場。
投入再生能源產業前,王雲怡曾是主跑黨政的記者,任職TVBS、亞 洲週刊、新新聞等媒體。成為資深記者後,她覺得媒體無法改變現狀 ,「當記者好像在狗吠火車,在旁邊汪汪叫,但火車繼續跑。」因此 ,當了記者十年,她開始思考轉型。
這一路上,王雲怡多虧有貴人相助,因為先生的介紹,她認識當時 英華威總經理馬維麟,若是沒有馬維麟提拔她到英華威擔任副總,她 不會進入再生能源產業。
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她一路秉持著「若國外技術上可行,為 何台灣不行?」的信念,引進國外最新資訊,幫助台電解決陸域風電 併網問題,也幫政府催生出台灣第一部《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借風 使力十餘載。
這次wpd獲得遴選第一的結果可說跌破眾人眼鏡,相較其他同業, wpd規模較小,就連她在德國的同事遴選前也不看好會奪下第一名。
「應該是因團隊已經在台灣耕耘10多年,獲得遴選委員信賴,加上 德國母公司對台灣團隊的充分授權」,她謙虛地將遴選成功歸諸「幸 運、好運」,但她沒說的是,這個深耕台灣10多年團隊的靈魂人物, 就是她自己。
行經濱海公路時,不時能看到一支支風機矗立在海邊,迎風轉動著 ,這樣的光景在10多年前恐怕是難以想像。當年王雲怡投入再生能源 事業時,台灣還是「再生能源荒漠」,再生能源發展政策剛開始規畫 ,不難想像當初的篳路藍縷。
要當拓荒者並不容易,再生能源事業要有獲利,仰賴的是設施併聯 後穩定產生的電力,在當時法規不完善、首張籌設許可不知何時能拿 到情況下,支撐王雲怡一路走下去的動力是:深信在做「對的事情」 。
言談中她笑著說,剛開始真的不斷碰壁,但是想說至少要撐到第一 座風場蓋起來。結果,一撐就是6年,才催生了第一座陸域風場。
投入再生能源產業前,王雲怡曾是主跑黨政的記者,任職TVBS、亞 洲週刊、新新聞等媒體。成為資深記者後,她覺得媒體無法改變現狀 ,「當記者好像在狗吠火車,在旁邊汪汪叫,但火車繼續跑。」因此 ,當了記者十年,她開始思考轉型。
這一路上,王雲怡多虧有貴人相助,因為先生的介紹,她認識當時 英華威總經理馬維麟,若是沒有馬維麟提拔她到英華威擔任副總,她 不會進入再生能源產業。
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她一路秉持著「若國外技術上可行,為 何台灣不行?」的信念,引進國外最新資訊,幫助台電解決陸域風電 併網問題,也幫政府催生出台灣第一部《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借風 使力十餘載。
這次wpd獲得遴選第一的結果可說跌破眾人眼鏡,相較其他同業, wpd規模較小,就連她在德國的同事遴選前也不看好會奪下第一名。
「應該是因團隊已經在台灣耕耘10多年,獲得遴選委員信賴,加上 德國母公司對台灣團隊的充分授權」,她謙虛地將遴選成功歸諸「幸 運、好運」,但她沒說的是,這個深耕台灣10多年團隊的靈魂人物, 就是她自己。
離岸風電遴選剛落幕,德商達德能源wpd成為最大贏家,獲得超過 1GW(100萬瓩)的開發量。早在17年前就深耕台灣再生能源市場的達 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發下豪語,要引導台灣上演一場「寧靜能源革命 」。
wpd在台灣的前身是英華威能源公司,從2000年開始在台灣發展再 生能源,早期業務以陸域風電為主,已建置逾170座陸域風機,累計 裝置容量38萬瓩,是台灣最大的陸域風電開發商。英華威後來被德國 wpd能源集團併購,開始跨入離岸風電領域。
再生能源趨勢 不走回頭路
「台灣正在進行一場『寧靜能源革命』,從集中式能源轉換到分散 式能源,從傳統火力轉型到再生能源」。王雲怡說,革命的過程既得 利益份子會反撲,但國際趨勢都是朝再生能源發展,這個潮流趨勢是 不會改變的,不可能再走回頭路,她踏進再生能源事業17年,就是在 做「能源革命」的事。
台灣應否發展離岸風電?未來要花2兆元採購離岸風電20年,台灣 是否會成為「冤大頭」?這些反彈力道近期在台灣內部發酵。王雲怡 認為,不論是擁核或反核,都不可否認台灣需要多元的電力來源,有 外商願意拿資金、技術、承擔風險幫台灣興建風場,提供電源及電力 ,外界不應一直「唱衰」,給予經濟部及能源局不當的政治壓力。
也有人批評「再生能源供電並不穩定」,王雲怡舉陸域風電實戰經 驗為例說,一年有8,760小時,過去英華威在台發展陸域風電十幾年 ,每年平均滿載發電約2,200至2,400小時,一年可發電時間占9成以 上,連夏天都有發電。
然而,能源革命可為台灣帶來什麼嶄新面貌?全程參與能源轉型的 王雲怡說,經濟部下定決心要發展再生能源,已掀起外商的投資動能 ,加上政策規畫里程碑都有具體進展,政府的態度給外商很大信心。
離岸發電 助台灣與國際接軌
離岸發電的發展,不論在專業或標準的提升,都可趁機幫助台灣與 國際接軌。王雲怡指出,過去台灣金融貸款鮮少有純粹專案融資案例 ,這次透過國外銀行或出口性擔保融資機制,在風險控制在最小範圍 下,國內銀行可參加國際專案融資標準的融資行為,可學習國際經驗 ,是相當難得的機會。
在海事工程也有極佳機會與國際接軌,連海上鑽探都不能隨便,所 有鑽探報告的技術文件都要提供融資銀行檢查,包括船隻設備、人員 條件,關關皆需國際標準驗證,透過連結國外經驗把國內產業的技術 能力快速拉到與國際水準相近,是一次產業轉型的契機,未來可將台 灣離岸風電經驗,輸出到鄰近的日本、韓國。
「我國廠商及銀行會被迫在有限時間內成長,將海事工程及專案融 資能力拉升」,王雲怡說,開發商都在搶2020或2021併聯,沒有時間 讓國內廠商慢慢學習,放眼當前就有近兆元商機,台灣本土廠商不應 再猶疑不斷。
國外發展已成熟 台灣前景俏
「現在離岸風電的發展,好像又回到陸域風電的情景」,王雲怡認 為,離岸風電很多法規沒有完善,只規範陸域、卻缺乏海域,同樣面 對諸多質疑、很多人並不看好,但只要第一座風場順利興建完成,外 界質疑的聲音自然會消失。
王雲怡說,wpd風場是首批併聯發電的離岸風場之一,也是目前唯 一獲得台灣銀行參與聯貸的開發商,透過與台銀等公股合作,並由國 際金融機構協助帶領,希望消除公股銀行對無擔保專案融資的疑慮。
「離岸風電在國外已成熟,既然國外可以,台灣也可以」,王雲怡 還是很看好台灣離岸風電的前景。她說,風場要蓋好併聯發電後,產 生現金流,外商才能獲得穩定的收益,若台灣的環境不適合發展離岸 風電,外商也不會拿錢冒險投資。
現在各家開發商努力要在年底取得電業籌設許可,取得許可後開發 商才能與台電簽約。要取得電業籌設許可前,要先取得各機關法規的 許可,其中,又以素有「小環評」之稱的內政部「海岸許可」最為關 鍵,但在海岸地形變遷相關議題很多已在環評階段討論過,她期盼營 建署比照環評時環保署的角色,跳下來協助開發商,讓問題更簡化聚 焦。
丹麥、德國等風電大國之外,現在法國、英國、荷蘭等國也積極來 台投石問路,探詢離岸風電商機,王雲怡有信心wpd達德能源可以扮 領頭羊,推動台灣這一場寧靜能源革命。
wpd在台灣的前身是英華威能源公司,從2000年開始在台灣發展再 生能源,早期業務以陸域風電為主,已建置逾170座陸域風機,累計 裝置容量38萬瓩,是台灣最大的陸域風電開發商。英華威後來被德國 wpd能源集團併購,開始跨入離岸風電領域。
再生能源趨勢 不走回頭路
「台灣正在進行一場『寧靜能源革命』,從集中式能源轉換到分散 式能源,從傳統火力轉型到再生能源」。王雲怡說,革命的過程既得 利益份子會反撲,但國際趨勢都是朝再生能源發展,這個潮流趨勢是 不會改變的,不可能再走回頭路,她踏進再生能源事業17年,就是在 做「能源革命」的事。
台灣應否發展離岸風電?未來要花2兆元採購離岸風電20年,台灣 是否會成為「冤大頭」?這些反彈力道近期在台灣內部發酵。王雲怡 認為,不論是擁核或反核,都不可否認台灣需要多元的電力來源,有 外商願意拿資金、技術、承擔風險幫台灣興建風場,提供電源及電力 ,外界不應一直「唱衰」,給予經濟部及能源局不當的政治壓力。
也有人批評「再生能源供電並不穩定」,王雲怡舉陸域風電實戰經 驗為例說,一年有8,760小時,過去英華威在台發展陸域風電十幾年 ,每年平均滿載發電約2,200至2,400小時,一年可發電時間占9成以 上,連夏天都有發電。
然而,能源革命可為台灣帶來什麼嶄新面貌?全程參與能源轉型的 王雲怡說,經濟部下定決心要發展再生能源,已掀起外商的投資動能 ,加上政策規畫里程碑都有具體進展,政府的態度給外商很大信心。
離岸發電 助台灣與國際接軌
離岸發電的發展,不論在專業或標準的提升,都可趁機幫助台灣與 國際接軌。王雲怡指出,過去台灣金融貸款鮮少有純粹專案融資案例 ,這次透過國外銀行或出口性擔保融資機制,在風險控制在最小範圍 下,國內銀行可參加國際專案融資標準的融資行為,可學習國際經驗 ,是相當難得的機會。
在海事工程也有極佳機會與國際接軌,連海上鑽探都不能隨便,所 有鑽探報告的技術文件都要提供融資銀行檢查,包括船隻設備、人員 條件,關關皆需國際標準驗證,透過連結國外經驗把國內產業的技術 能力快速拉到與國際水準相近,是一次產業轉型的契機,未來可將台 灣離岸風電經驗,輸出到鄰近的日本、韓國。
「我國廠商及銀行會被迫在有限時間內成長,將海事工程及專案融 資能力拉升」,王雲怡說,開發商都在搶2020或2021併聯,沒有時間 讓國內廠商慢慢學習,放眼當前就有近兆元商機,台灣本土廠商不應 再猶疑不斷。
國外發展已成熟 台灣前景俏
「現在離岸風電的發展,好像又回到陸域風電的情景」,王雲怡認 為,離岸風電很多法規沒有完善,只規範陸域、卻缺乏海域,同樣面 對諸多質疑、很多人並不看好,但只要第一座風場順利興建完成,外 界質疑的聲音自然會消失。
王雲怡說,wpd風場是首批併聯發電的離岸風場之一,也是目前唯 一獲得台灣銀行參與聯貸的開發商,透過與台銀等公股合作,並由國 際金融機構協助帶領,希望消除公股銀行對無擔保專案融資的疑慮。
「離岸風電在國外已成熟,既然國外可以,台灣也可以」,王雲怡 還是很看好台灣離岸風電的前景。她說,風場要蓋好併聯發電後,產 生現金流,外商才能獲得穩定的收益,若台灣的環境不適合發展離岸 風電,外商也不會拿錢冒險投資。
現在各家開發商努力要在年底取得電業籌設許可,取得許可後開發 商才能與台電簽約。要取得電業籌設許可前,要先取得各機關法規的 許可,其中,又以素有「小環評」之稱的內政部「海岸許可」最為關 鍵,但在海岸地形變遷相關議題很多已在環評階段討論過,她期盼營 建署比照環評時環保署的角色,跳下來協助開發商,讓問題更簡化聚 焦。
丹麥、德國等風電大國之外,現在法國、英國、荷蘭等國也積極來 台投石問路,探詢離岸風電商機,王雲怡有信心wpd達德能源可以扮 領頭羊,推動台灣這一場寧靜能源革命。
近來線路跳脫造成區域限電頻傳,讓外界誤以為是進入限電狀態。經濟部已指示台電改善,據了解,台電今(28)日下午將向部長沈榮津報告強化供電線路的五年計畫,預算上看百億元。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造成線路跳脫的原因七成是外力,三成才是台電設備問題。
所謂外力是指老鼠、蛇、鳥類等動物,或著路樹傾倒壓垮,以及道路管線施工,意外挖斷,三成則是電力設備老舊問題;前者台電將強化提供管線圖資,避免其他施工單位誤挖,後者台電將加強電力設備提早汰舊換新來因應。
全台高壓饋線有一萬多條、總長約37萬公里,輸電線路又區分為高壓輸電塔與配線,外界揣測,相關經費可能從200億到400億都有可能。
徐造華則說,這涉及更新標的是側重輸電線或是配電線路,另外,計畫時間的長短也會影響,故今天向部長報告後才能準確的估計預算。
過去半個月,雙北地區共發生七起大規模停電事件,包括台北榮總、三總汀洲院區都受到波及,讓外界誤以為是缺電所致。但台電解釋,兩起醫院停電,皆是因施工挖損外力造成,並非缺電。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造成線路跳脫的原因七成是外力,三成才是台電設備問題。
所謂外力是指老鼠、蛇、鳥類等動物,或著路樹傾倒壓垮,以及道路管線施工,意外挖斷,三成則是電力設備老舊問題;前者台電將強化提供管線圖資,避免其他施工單位誤挖,後者台電將加強電力設備提早汰舊換新來因應。
全台高壓饋線有一萬多條、總長約37萬公里,輸電線路又區分為高壓輸電塔與配線,外界揣測,相關經費可能從200億到400億都有可能。
徐造華則說,這涉及更新標的是側重輸電線或是配電線路,另外,計畫時間的長短也會影響,故今天向部長報告後才能準確的估計預算。
過去半個月,雙北地區共發生七起大規模停電事件,包括台北榮總、三總汀洲院區都受到波及,讓外界誤以為是缺電所致。但台電解釋,兩起醫院停電,皆是因施工挖損外力造成,並非缺電。
屏東縣林邊鄉原本因地層下陷鹽化休耕,農委會決定劃設485公頃 不利耕作區發展綠能產業。率先響應政府政策的「城市發展綠能公司 」近日宣布,第一期面積2公頃的種電計畫開始動工,預計最快兩個 月就可正式啟用。
城市發展綠能公司總經理楊丕暄強調,他的任務就是響應政策、邀 請更多民眾一起加入種電行列,也希望透過荒地變綠金的產業發展, 讓產、官、民三贏,攜手打造南臺灣陽光綠能園區。
楊丕暄表示,第一期計畫約2公頃的地層下陷積水農地,將設置浮 動式太陽能,初期設置容量為170KW,今年5月已取得政府同意備案, 也申請到台電保留饋線容量,現正與台電進行協商簽約,工程單位也 同步進行太陽能設施組裝,等台電掛錶試運轉後,預計7月底就可正 式送電,也是目前國內綠能專區內首家開工動土的廠商。
楊丕暄進一步表示,為推動綠能發展,提升在地經濟結構,改變風 災與地層下陷的命運,在團隊3年的努力下,已彙整逾50公頃農地, 並有近百位地主完成法院公證簽約。
楊丕暄笑稱,一開始很多地主原本以為又是來詐騙的,但在團隊努 力溝通下,大家開始暸解這確實是政府的政策發展方向,當地主收到 城市發展綠能公司支付的款項時,對該公司的效率相當驚喜。
楊丕暄強調,城市發展綠能將繼續擴大受理申請,並派遣專人進行 家戶說明,全力協助民眾將廢地轉型為台灣綠能發展的基地。楊丕暄 說,他的任務就是響應政府政策,邀請更多民眾一起加入種電行列, 攜手打造南臺灣陽光綠能園區。
城市發展綠能公司總經理楊丕暄強調,他的任務就是響應政策、邀 請更多民眾一起加入種電行列,也希望透過荒地變綠金的產業發展, 讓產、官、民三贏,攜手打造南臺灣陽光綠能園區。
楊丕暄表示,第一期計畫約2公頃的地層下陷積水農地,將設置浮 動式太陽能,初期設置容量為170KW,今年5月已取得政府同意備案, 也申請到台電保留饋線容量,現正與台電進行協商簽約,工程單位也 同步進行太陽能設施組裝,等台電掛錶試運轉後,預計7月底就可正 式送電,也是目前國內綠能專區內首家開工動土的廠商。
楊丕暄進一步表示,為推動綠能發展,提升在地經濟結構,改變風 災與地層下陷的命運,在團隊3年的努力下,已彙整逾50公頃農地, 並有近百位地主完成法院公證簽約。
楊丕暄笑稱,一開始很多地主原本以為又是來詐騙的,但在團隊努 力溝通下,大家開始暸解這確實是政府的政策發展方向,當地主收到 城市發展綠能公司支付的款項時,對該公司的效率相當驚喜。
楊丕暄強調,城市發展綠能將繼續擴大受理申請,並派遣專人進行 家戶說明,全力協助民眾將廢地轉型為台灣綠能發展的基地。楊丕暄 說,他的任務就是響應政府政策,邀請更多民眾一起加入種電行列, 攜手打造南臺灣陽光綠能園區。
達德能源1200億聯貸案正式啟動。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上月底已通 過經濟部第一階段遴選,且預定在2020年併聯開始售電給台電的達德 能源,已正式向台灣銀行展開聯貸案的籌組協商,目前已知該聯貸案 規模訂為1200億、15年期,預定最晚會在今年底之前將完成簽約、撥 款,並且會分成兩階段撥入。
達德能源這宗1200億的聯貸案,對於後續其他離岸風電聯貸案,將 具有高度指標意義及示範效果,除了達德能源這宗聯貸案涵蓋桃園及 雲林外海兩座風場之外,運轉及供售電給台電的時間亦為最早,根據 經濟部在上月的遴選結果,最早在2020年完成供售電的計有達德能源 的允能團隊,和上緯與麥格理共組的海能團隊兩家。
其他團隊則是從2021年至2024年才陸續完成併聯(指完工營運開始 賣電給台電),例如,有國營事業中鋼參與的中能團隊,以及台電團 隊,均在2024年才會開始供售電。
距離2020年完成對台電的供售電只剩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據透露, 達德能源規劃最晚必須在明年初完成機器設備採購,因此,錢一定得 在今年底到位,達德能源的聯貸案籌組,因而相當具有時間上的迫切 性,也因此須加快腳步向台銀展開聯貸協商。
尤為特別之處在於,該聯貸案將「兩階段」到位,根據達德能源分 別位於桃園、雲林外海的兩座風場併聯的年度2020年、2021年,來把 1200億的融資金額撥完。根據經濟部遴選結果,達德能源在2020年將 產出360MW電能,另外將在2021年產生348MW電能,合計共將產出708 MW,若以經濟部遴選結果共將產生超過3800MW的供電結果來看,達德 能源可說快囊括其中的2成,可說是所有團隊裡供電量最大的一家。
根據台銀內部規劃,這筆1200億聯貸案,希望能透過外資廠商母國 的信用出口保證機構,或是母公司作為連帶保證人等方式提供擔保, 目前的目標保證成數將訂在7成。
除了達德能源向台銀爭取籌組聯貸案之外,據悉中鋼方面的中能團 隊,也向兆豐銀洽談聯貸案的籌組,不過,由於中鋼所參與的中能團 隊是到2024年才會展開併聯,資金尚無即時到位的迫切性,因此仍會 以達德能源1200億聯貸最先完成籌組。
對於離岸風電聯貸案的後續進展,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屆時台銀 、兆豐銀至少各將組一個大型的離岸風電聯貸案,由兩家分別出任管 理銀行,但也會互相參貸對方的案子。
達德能源這宗1200億的聯貸案,對於後續其他離岸風電聯貸案,將 具有高度指標意義及示範效果,除了達德能源這宗聯貸案涵蓋桃園及 雲林外海兩座風場之外,運轉及供售電給台電的時間亦為最早,根據 經濟部在上月的遴選結果,最早在2020年完成供售電的計有達德能源 的允能團隊,和上緯與麥格理共組的海能團隊兩家。
其他團隊則是從2021年至2024年才陸續完成併聯(指完工營運開始 賣電給台電),例如,有國營事業中鋼參與的中能團隊,以及台電團 隊,均在2024年才會開始供售電。
距離2020年完成對台電的供售電只剩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據透露, 達德能源規劃最晚必須在明年初完成機器設備採購,因此,錢一定得 在今年底到位,達德能源的聯貸案籌組,因而相當具有時間上的迫切 性,也因此須加快腳步向台銀展開聯貸協商。
尤為特別之處在於,該聯貸案將「兩階段」到位,根據達德能源分 別位於桃園、雲林外海的兩座風場併聯的年度2020年、2021年,來把 1200億的融資金額撥完。根據經濟部遴選結果,達德能源在2020年將 產出360MW電能,另外將在2021年產生348MW電能,合計共將產出708 MW,若以經濟部遴選結果共將產生超過3800MW的供電結果來看,達德 能源可說快囊括其中的2成,可說是所有團隊裡供電量最大的一家。
根據台銀內部規劃,這筆1200億聯貸案,希望能透過外資廠商母國 的信用出口保證機構,或是母公司作為連帶保證人等方式提供擔保, 目前的目標保證成數將訂在7成。
除了達德能源向台銀爭取籌組聯貸案之外,據悉中鋼方面的中能團 隊,也向兆豐銀洽談聯貸案的籌組,不過,由於中鋼所參與的中能團 隊是到2024年才會展開併聯,資金尚無即時到位的迫切性,因此仍會 以達德能源1200億聯貸最先完成籌組。
對於離岸風電聯貸案的後續進展,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屆時台銀 、兆豐銀至少各將組一個大型的離岸風電聯貸案,由兩家分別出任管 理銀行,但也會互相參貸對方的案子。
電廠意外頻傳,夏季供電拉警報。台中電廠8號機才剛修復不久, 民營和平電廠1號機昨(23)早8點又傳出破管意外,台電表示,少了 和平電廠1號機65萬瓩供電能力,備轉容量減少1.7%,備轉率降至4 .32%。
台電中央副調度監鄭有財表示,和平電廠1號機昨早8點傳出疑似破 管、11點左右解聯,要待爐管冷卻後才能進入現場檢視破管狀況,現 在仍待廠方進一步回復故障原因。
台電表示,昨最高用電量達3,489.22萬瓩,創今年用電次高,也是 歷史5月用電次高紀錄。備轉容量150.64萬瓩、備轉率4.32%,備轉 率今年次低,僅次於3月5日的3.49%,當時大林1號機故障意外,減 少80萬瓩供電能力。台電昨日最大供電能力為3,642.8萬瓩,換言之 ,少了和平1號機後,備轉容量剩下153.58萬瓩,再一台中型機組故 障,就會亮起限電警戒紅燈。
台電指出,等到爐管冷卻後,工作人員會檢視破管狀況,若情況不 嚴重2至3天可修復,恢復供電。若情況較嚴重,則約需要5天左右。 所幸昨日下午氣溫轉涼,鄭有財表示,最高用電量低於原先預估的3 ,500萬瓩。
此外,除了電廠接連傳出意外,二周來松山機場、桃園機場、台北 榮總等雙北市各地又接連發生跳電意外,半個月來已有7起跳電事件 。學者質疑是因台電降壓降頻供電導致增加設備耗損所致。對此,台 電發言人徐造華否認,表示降壓降頻是在安全範圍內,據台電統計7 成以上跳電意外是因為外力所致,像是台北榮總跳電意外也是因為施 工挖段管線所致。
徐造華指出,降壓降頻供電要視電力系統運轉情況,在不影響用戶 及發電設備安全前提下,才會進行非常態、小幅度降壓運轉,平衡供 需兩端。
台電中央副調度監鄭有財表示,和平電廠1號機昨早8點傳出疑似破 管、11點左右解聯,要待爐管冷卻後才能進入現場檢視破管狀況,現 在仍待廠方進一步回復故障原因。
台電表示,昨最高用電量達3,489.22萬瓩,創今年用電次高,也是 歷史5月用電次高紀錄。備轉容量150.64萬瓩、備轉率4.32%,備轉 率今年次低,僅次於3月5日的3.49%,當時大林1號機故障意外,減 少80萬瓩供電能力。台電昨日最大供電能力為3,642.8萬瓩,換言之 ,少了和平1號機後,備轉容量剩下153.58萬瓩,再一台中型機組故 障,就會亮起限電警戒紅燈。
台電指出,等到爐管冷卻後,工作人員會檢視破管狀況,若情況不 嚴重2至3天可修復,恢復供電。若情況較嚴重,則約需要5天左右。 所幸昨日下午氣溫轉涼,鄭有財表示,最高用電量低於原先預估的3 ,500萬瓩。
此外,除了電廠接連傳出意外,二周來松山機場、桃園機場、台北 榮總等雙北市各地又接連發生跳電意外,半個月來已有7起跳電事件 。學者質疑是因台電降壓降頻供電導致增加設備耗損所致。對此,台 電發言人徐造華否認,表示降壓降頻是在安全範圍內,據台電統計7 成以上跳電意外是因為外力所致,像是台北榮總跳電意外也是因為施 工挖段管線所致。
徐造華指出,降壓降頻供電要視電力系統運轉情況,在不影響用戶 及發電設備安全前提下,才會進行非常態、小幅度降壓運轉,平衡供 需兩端。
原能會昨(23)日決定,將於下周一(28日)赴核二廠,召開核二2號機急停後的第五次審查會議,並到現場勘查台電承諾的改善措施是否已做到。
核二2號機今夏能否歸隊發電,下周一會是關鍵。入夏以來,國內用電量「創新高」消息不絕於耳,而且高溫也讓電廠故障機率增高。昨天上午,民營和平電廠1號機發生「破管」意外,台泥公司解聯維修,影響備轉容量率下約降1.6個百分點。
一般火力電廠機組設有鍋爐,透過燃燒煤炭、天然氣等燃料,產生熱蒸氣,並由爐管吸熱推動汽輪機發電,一台鍋爐約有全長達上百公里的爐管,長時間處於高溫高壓狀態,有時會出現劣化破管情況,因會造成熱蒸氣洩漏影響發電,需要停機待機組冷卻後檢修、更新爐管,並透過放射線照相等儀器確認破管已修復後,才能再恢復運轉發電。
昨天和平電廠1號機破管,加上鋒面過境帶來的降溫效果不如預期,昨天最高用電量在上午11點22分達3,489.2萬瓩,為今年用電次高紀錄,備轉容量率4.32%,為「供電警戒」的橘燈。
截至昨天,台電仍有興達1號機及大潭6號機仍在歲修,預估5月底可以歸隊發電。
原能會核管處副處長李綺思表示,核二2號機能否重啟,當天現場不會准駁,而是要到彙整報告完成後,再經所有審查委員確認後,才會決定是否能重啟。確切需費時多少天,目前仍未定。
核二2號機在停機逾六百天後,年初原本已獲准在3月27日併聯發電,未料隔天即因蒸氣控制閥出狀況而跳機,讓高層面色鐵青。此後近二個月的時間內,原能會前後已召開過四次審查會議,並四度要求台電補件說明;最近一次的審查結果,還剩下十多個問題待釐清。
核二2號機裝置容量98.5萬瓩,若今夏加入發電,能讓備轉容量率增加3個百分點,不僅對台電電力調度增加彈性,也有助減少燃燒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
核二2號機今夏能否歸隊發電,下周一會是關鍵。入夏以來,國內用電量「創新高」消息不絕於耳,而且高溫也讓電廠故障機率增高。昨天上午,民營和平電廠1號機發生「破管」意外,台泥公司解聯維修,影響備轉容量率下約降1.6個百分點。
一般火力電廠機組設有鍋爐,透過燃燒煤炭、天然氣等燃料,產生熱蒸氣,並由爐管吸熱推動汽輪機發電,一台鍋爐約有全長達上百公里的爐管,長時間處於高溫高壓狀態,有時會出現劣化破管情況,因會造成熱蒸氣洩漏影響發電,需要停機待機組冷卻後檢修、更新爐管,並透過放射線照相等儀器確認破管已修復後,才能再恢復運轉發電。
昨天和平電廠1號機破管,加上鋒面過境帶來的降溫效果不如預期,昨天最高用電量在上午11點22分達3,489.2萬瓩,為今年用電次高紀錄,備轉容量率4.32%,為「供電警戒」的橘燈。
截至昨天,台電仍有興達1號機及大潭6號機仍在歲修,預估5月底可以歸隊發電。
原能會核管處副處長李綺思表示,核二2號機能否重啟,當天現場不會准駁,而是要到彙整報告完成後,再經所有審查委員確認後,才會決定是否能重啟。確切需費時多少天,目前仍未定。
核二2號機在停機逾六百天後,年初原本已獲准在3月27日併聯發電,未料隔天即因蒸氣控制閥出狀況而跳機,讓高層面色鐵青。此後近二個月的時間內,原能會前後已召開過四次審查會議,並四度要求台電補件說明;最近一次的審查結果,還剩下十多個問題待釐清。
核二2號機裝置容量98.5萬瓩,若今夏加入發電,能讓備轉容量率增加3個百分點,不僅對台電電力調度增加彈性,也有助減少燃燒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
行政院日前公布政策,勸導國內用電大戶實施綠能,鼓勵工廠屋頂裝設太陽能,政府給予補助,銀行提供優惠貸款。
統計約有4,000家用電大戶,其中許多企業願意配合政策,也支持環保與資源利用,卻不知如何進行。
中華起重機具升降協會理事張家獻表示,政府的能源政策,民間出現許多不同的聲音,例如未能落實一站式服務窗口,分管單位太多,能源局、農委會、台電、地方政府等變更程序曠日費時;此外,除已公布《落實節能減碳政策》相關罰則,近日發送《工商業用戶需量管理措施》通知函,函中載明6月1日起實施此項措施,讓多數用電大戶不知所措,因為缺乏配套的輔導單位,因此引發抱怨。
有鑑於此,中華起重升降機具協會,除了積極開班授課,也願意做為政府與民間輔導的平台,以落實節能減碳政策,協助用戶節約用電計畫,送電業管制機關備查,努力達成節能減碳的目標。(翁永全)
統計約有4,000家用電大戶,其中許多企業願意配合政策,也支持環保與資源利用,卻不知如何進行。
中華起重機具升降協會理事張家獻表示,政府的能源政策,民間出現許多不同的聲音,例如未能落實一站式服務窗口,分管單位太多,能源局、農委會、台電、地方政府等變更程序曠日費時;此外,除已公布《落實節能減碳政策》相關罰則,近日發送《工商業用戶需量管理措施》通知函,函中載明6月1日起實施此項措施,讓多數用電大戶不知所措,因為缺乏配套的輔導單位,因此引發抱怨。
有鑑於此,中華起重升降機具協會,除了積極開班授課,也願意做為政府與民間輔導的平台,以落實節能減碳政策,協助用戶節約用電計畫,送電業管制機關備查,努力達成節能減碳的目標。(翁永全)
全台高溫持續之際,台中火力發電廠8號機傳破管意外,讓昨(21 )日備轉容量率跌破6%,備轉率僅5.34%,燈號由黃轉橘燈,所幸 今日中火8號機有望歸隊,讓備轉率重回6%以上。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指出,中火8號機在周六(19日)下午破管,當 天下午5點解聯,台電現場工作人員正在搶修中,力求今天中午恢復 供電,盼能趕在尖峰用電時段前歸隊。
台電指出,中火8號機經台電搶修,現已更新爐管設備、完成檢修 ,準備啟動檢測,待確認沒問題後,儘快重新回到供電行列。
少了中火8號機55萬瓩供電量,昨日備轉容量為183.1萬瓩、備轉率 5.34%。徐造華表示,中火8號機雖然故障,但是中火7號機已完成歲 修,加入供電行列,昨日7號機供電能力約40萬瓩,今日就可以滿載 ,一消一長,預估備轉率能維持在6%以上。
徐造華指出,氣象局預估周三會有鋒面來台,之後氣溫稍降,供電 會稍微趨緩,今日供電會較為緊澀,明天起會稍微舒緩。
展望未來,6、7月供電會更吃緊,預估今年負載最高峰可能出現在 7月上旬會逾3,600萬瓩。徐造華表示,興達1號機、大潭6號機還在歲 休,月底會歸隊,至於核二2號機,台電已於上周五將審查改善意見 送至原能會,原能會收到改善意見後指出,會將台電改善報告送交各 委員審查,視審查進度擇日召開第5次審查會議。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指出,中火8號機在周六(19日)下午破管,當 天下午5點解聯,台電現場工作人員正在搶修中,力求今天中午恢復 供電,盼能趕在尖峰用電時段前歸隊。
台電指出,中火8號機經台電搶修,現已更新爐管設備、完成檢修 ,準備啟動檢測,待確認沒問題後,儘快重新回到供電行列。
少了中火8號機55萬瓩供電量,昨日備轉容量為183.1萬瓩、備轉率 5.34%。徐造華表示,中火8號機雖然故障,但是中火7號機已完成歲 修,加入供電行列,昨日7號機供電能力約40萬瓩,今日就可以滿載 ,一消一長,預估備轉率能維持在6%以上。
徐造華指出,氣象局預估周三會有鋒面來台,之後氣溫稍降,供電 會稍微趨緩,今日供電會較為緊澀,明天起會稍微舒緩。
展望未來,6、7月供電會更吃緊,預估今年負載最高峰可能出現在 7月上旬會逾3,600萬瓩。徐造華表示,興達1號機、大潭6號機還在歲 休,月底會歸隊,至於核二2號機,台電已於上周五將審查改善意見 送至原能會,原能會收到改善意見後指出,會將台電改善報告送交各 委員審查,視審查進度擇日召開第5次審查會議。
離岸風電遴選4月底告一段落,緊接著競標制將於6月開跑,能源局 昨(21)日邀請有意願參加開發商參加說明會,預計月底公告實施辦 法,6月底選出開發商,出價最低者將可獲得近1.7GW(170萬瓩)開 發量。
據悉,除全部風場容量已在遴選制中出線的德商達德能源(wpd) 外,其餘開發商都派員參加說明會。
能源局官員表示,本月底將公告競標制辦法,並告知遞件、截止收 件日期。開發商若要放棄參與競標制,要於6月8日前告知,6月19日 能源局截止收件,6月底選出開發商,不會有開發商容量限制,出價 最低者甚至有機會拿走所有容量。
沃旭能源、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台電、力麗,以 及上緯、麥格理和EnBw團隊的海鼎風場都已確定會參加競標制。
能源局長林全能指出,待6月底競標制廠商出線後,7月著手調整明 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時,將會參考競標制價格予以調整。官員表示, 離岸風電5.5GW總開發量扣除遴選制開發量後,競標制總量約1.66GW ,由價低者得標,若兩家開發商價格相同,由經濟部抽籤決定。
沃旭能源、上緯和麥格理的海鼎風場、加拿大北陸電力和新加坡玉 山能源的海龍風場都有超過1GW的容量可參與競標。某開發商表示, 沃旭風場完整且有足夠技術、資金,確實有機會在競標制中出線。
沃旭能源已獲得900MW遴選量,手中仍有大彰化東北、西北兩座完 整風場,以及大彰化西南部分風場可以參與競標,總量達1.5GW,若 在競標制出線,將超越wpd的1GW開發量,成為台灣最大離岸風電開發 商。
據悉,除全部風場容量已在遴選制中出線的德商達德能源(wpd) 外,其餘開發商都派員參加說明會。
能源局官員表示,本月底將公告競標制辦法,並告知遞件、截止收 件日期。開發商若要放棄參與競標制,要於6月8日前告知,6月19日 能源局截止收件,6月底選出開發商,不會有開發商容量限制,出價 最低者甚至有機會拿走所有容量。
沃旭能源、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台電、力麗,以 及上緯、麥格理和EnBw團隊的海鼎風場都已確定會參加競標制。
能源局長林全能指出,待6月底競標制廠商出線後,7月著手調整明 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時,將會參考競標制價格予以調整。官員表示, 離岸風電5.5GW總開發量扣除遴選制開發量後,競標制總量約1.66GW ,由價低者得標,若兩家開發商價格相同,由經濟部抽籤決定。
沃旭能源、上緯和麥格理的海鼎風場、加拿大北陸電力和新加坡玉 山能源的海龍風場都有超過1GW的容量可參與競標。某開發商表示, 沃旭風場完整且有足夠技術、資金,確實有機會在競標制中出線。
沃旭能源已獲得900MW遴選量,手中仍有大彰化東北、西北兩座完 整風場,以及大彰化西南部分風場可以參與競標,總量達1.5GW,若 在競標制出線,將超越wpd的1GW開發量,成為台灣最大離岸風電開發 商。
核二廠2號機能否再啟動,未來十天將進入「關鍵期」;原能會表示,不排除本周擇日召開第五次審查會議,並考慮直接赴現場查核,符合安全才會准予啟動。
核二廠2號機在停機逾600天後,原本獲准於3月27日併聯發電,未料隔天即因蒸氣控制閥出狀況而跳機。此後近二個月的時間內,原能會前後已召開過四次審查會議,並四度要求台電補件;最近一次的審查結果,剩下十多個問題待釐清。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上周五已向原能會遞交第四回檢討報告;預料原能會今(21)日會正式收文。
第五次審查會議將安排在本周或下周?原能會核管處副處長李綺思表示,正式收文後會分送各委員審查,再視各委員的審查進度,以及行程安排,選擇合適時間造開第五次審查會議。
府院力挺「穩供電」下,核二廠2號機才好不容易在停機逾600天後「起死回生」,未料卻在重啟24小時後就跳機,讓高層臉面鐵青。為免在520前又出現變數,決定嚴審、慢審,拖到5月底、6月初再來處理。
只是上周連日高溫,用電量連五天破今年紀錄,每天備轉容量率都在5%左右,天天亮供電警戒的橘燈,供電餘裕大約只剩180萬瓩左右,相當於只要有二到三部機組跳機,就要限電了。
台電電力調度監鄭壽福表示,今年梅雨遲到,雨一直下不來,夏天確實來得早,以致供電情勢緊澀,台電努力維持穩定供電。以電力調度角度,若原能會能准予核二廠2號機啟動,能增近百萬瓩的裝置容量,調度彈性會好非常多。
值得注意的是,天氣炎熱也是機組故障的高峰期,台中八號機上周六傍晚發現管線漏水,已立即停機檢修,預計最快周二清晨才能修復及重新併聯發電。
截至昨日,仍有興達1號機、大潭六號機還在歲休還未歸隊,台中七號機雖然已完成歲修,但仍在進行歲修完成後的檢測校調,尚未全速發電。大林1號機今年初雖已商轉,但仍在配合原廠技師進行新機組的校調。
核二廠2號機在停機逾600天後,原本獲准於3月27日併聯發電,未料隔天即因蒸氣控制閥出狀況而跳機。此後近二個月的時間內,原能會前後已召開過四次審查會議,並四度要求台電補件;最近一次的審查結果,剩下十多個問題待釐清。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上周五已向原能會遞交第四回檢討報告;預料原能會今(21)日會正式收文。
第五次審查會議將安排在本周或下周?原能會核管處副處長李綺思表示,正式收文後會分送各委員審查,再視各委員的審查進度,以及行程安排,選擇合適時間造開第五次審查會議。
府院力挺「穩供電」下,核二廠2號機才好不容易在停機逾600天後「起死回生」,未料卻在重啟24小時後就跳機,讓高層臉面鐵青。為免在520前又出現變數,決定嚴審、慢審,拖到5月底、6月初再來處理。
只是上周連日高溫,用電量連五天破今年紀錄,每天備轉容量率都在5%左右,天天亮供電警戒的橘燈,供電餘裕大約只剩180萬瓩左右,相當於只要有二到三部機組跳機,就要限電了。
台電電力調度監鄭壽福表示,今年梅雨遲到,雨一直下不來,夏天確實來得早,以致供電情勢緊澀,台電努力維持穩定供電。以電力調度角度,若原能會能准予核二廠2號機啟動,能增近百萬瓩的裝置容量,調度彈性會好非常多。
值得注意的是,天氣炎熱也是機組故障的高峰期,台中八號機上周六傍晚發現管線漏水,已立即停機檢修,預計最快周二清晨才能修復及重新併聯發電。
截至昨日,仍有興達1號機、大潭六號機還在歲休還未歸隊,台中七號機雖然已完成歲修,但仍在進行歲修完成後的檢測校調,尚未全速發電。大林1號機今年初雖已商轉,但仍在配合原廠技師進行新機組的校調。
氣溫飆高,全台冷氣機幾乎全面開啟,致上周五用電打破歷年5月新高,但企業和民眾要注意了,自6月1日起,台電將啟動夏月電價,為期4個月,電價漲幅除120度以下不漲外,其餘各級距調漲13∼27%不等,一般住宅夏月平均每戶每月用電420度為例,電費將增115元。
台電為合理反映不同季節的供電成本差異,每年6/1∼9/30日實施4個月的夏月電價,夏月電價只有級距120度以下用戶不必調漲,每月用電在121∼330度調漲13%,331∼500度調漲22%,501∼700度漲22%,701∼1000度調漲23%,1001度以上調漲27%。
夏月的用電數量約比非夏月增加40%,台電統計,106年家庭夏月平均每月用電420度計算,電費約增加440元,只有115元是夏月電價上漲的結果,其餘是用電量上升的增加。民眾在夏月感受電價特別貴,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說,這是因為夏月不但用電量增加很多,加上夏月價格調漲,讓民眾感受夏月收到的電價單「漲很大」。
而夏月電價調漲,台電是否獲利也很大?徐造華強調,每年4月及10月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時,已將夏月及非夏月的成本收益均計算在內,因此夏月儘管電價調漲,但台電不會因此增加超額盈餘。
今年4月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時,為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經濟部拍板新版電價費率,住宅每月用電500度以下電價不調整,大多數用戶今年夏月電價和去年同期比較,電費應不會增加,但需視個別家戶用電量而定。特高壓兩段式時間電價,夏月尖峰電價調漲4.82%,每度調漲0.15元,離峰時段僅調漲0.05元。
台電為合理反映不同季節的供電成本差異,每年6/1∼9/30日實施4個月的夏月電價,夏月電價只有級距120度以下用戶不必調漲,每月用電在121∼330度調漲13%,331∼500度調漲22%,501∼700度漲22%,701∼1000度調漲23%,1001度以上調漲27%。
夏月的用電數量約比非夏月增加40%,台電統計,106年家庭夏月平均每月用電420度計算,電費約增加440元,只有115元是夏月電價上漲的結果,其餘是用電量上升的增加。民眾在夏月感受電價特別貴,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說,這是因為夏月不但用電量增加很多,加上夏月價格調漲,讓民眾感受夏月收到的電價單「漲很大」。
而夏月電價調漲,台電是否獲利也很大?徐造華強調,每年4月及10月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時,已將夏月及非夏月的成本收益均計算在內,因此夏月儘管電價調漲,但台電不會因此增加超額盈餘。
今年4月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時,為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經濟部拍板新版電價費率,住宅每月用電500度以下電價不調整,大多數用戶今年夏月電價和去年同期比較,電費應不會增加,但需視個別家戶用電量而定。特高壓兩段式時間電價,夏月尖峰電價調漲4.82%,每度調漲0.15元,離峰時段僅調漲0.05元。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