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不鏽鋼廠允強投資土耳其大利多 強打國際盃尋市場
隨著國際鎳價看漲,不鏽鋼市場熱絡,台灣不鏽鋼廠允強看準海外商機,在土耳其設廠,化解貿易壁壘,加入投產後,加上土耳其震後重建效益,地域經濟投資效益浮現,後市看好。
允強董事長張金鈺表示,為貼近市場,加快全球布局,2019年選定在土耳其投資建廠,由於貿易壁壘影響,允強土耳其廠在製程、產能、金流等方面都已穩固,近期聘請土耳其業務專家帶領衝市場,預計將迎來海外投資成果。
此外,允強因應土耳其經濟波動,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發布數據,112年合併報表顯示帳面虧損8.2億元,但公司強調,實際上不鏽鋼本業仍有獲利,董事會也大方配息1元。
值得一提的是,允強積極投入綠能發展,斥資超過4.5億元部署綠電,預計2024年運轉後,電力裝置容量將達11.54MWp,折合約1,623萬度電力,可減少約8,030公噸CO2排放,相當於20.6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附量。
不僅如此,允強向能源局申請設備登記並躉售台電,每年可挹注約7,545萬元業外收入。張金鈺強調,允強不僅投資綠能,也致力於減廢減排、提升設備自動化能力,朝向智慧工廠目標邁進,持續提供客戶優質不鏽鋼產品。
台電凍漲利多 大同、帝寶漲勢強勁
台股昨日震盪收黑,但電子股成交量持續偏低,非電子股受法人青睞,輪動機會處處可見。
美國債券收益率下滑帶動美股上漲,台股回測10日線支撐後收黑,但上市電子股成交量連續13日低於7成,低基期、低評價的非電子股成為市場焦點。
受惠於北美保險公司擴大使用售後維修零組件,以及紅海事件並未影響拉貨速度,帝寶近期股價補漲,昨日再漲5.5%至228元,創歷史新高,也帶動相關股堤維西、耿鼎走強。
藍白陣營要求台灣電力公司凍漲電價,重電股表現震盪,不過大同積極活化資產,日前處分旗下大樓預計可認列72.6億元處分利益,加上綠電業務傳出捷報,昨日股價上漲4.9%至57.7元,創下26年新高。
法人指出,台股自3月以來沿10日線走高,未失守前仍維持多頭格局,櫃買指數則在區間內震盪換手,中小型個股波動劇烈。
台電若全吸收凍漲電價成本 政府補貼將無意義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若真的凍漲電價,台電將吸收所有成本,原本想補貼台電虧損的目的也就失去意義。
立法院國民黨團、民眾黨團提案停止調漲電價,將列入今日院會議程。曾文生回應,已多次對外說明電價調漲方案,若全面凍漲,政府勢必得持續補貼。
曾文生強調,電價審議機制已實施十年,這次調整經過仔細考慮,針對大用電量產業做調整,民生用電調幅從 5% 降至 3%。
曾文生指出,出口產業負擔較多漲幅,民生部分則有九成八以上調幅不超過 7%。若立法院決議凍漲,獲利較好的產業仍可享有低於成本的電價,虧損將由台電承擔,是否合理由國會討論評斷。
**立院激辯電價!朝小野大戰,藍白聯手闖關** 今日立法院將審議藍白兩黨合作提出凍漲電價提案,面對朝小野大困境,立院人士預估有3套劇本應戰。 **劇本1:綠營擋下,電價調漲** 若國民黨未發動甲級動員,且民進黨團成功擋下藍白提案,或是進入協商拉長冷凍期,則電價將依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結論,於4月調漲。 **劇本2:藍白合,立院通過凍漲提案** 若在野黨提案獲得立法院通過,行政院和經濟部表示將尊重立院職權,但立院決議是否有約束力存疑。由於電價調漲緣於國際燃料大漲,台電長期吸收電價成本,目前預估今年底累虧將達4,000億元。根據司法院釋字,立院決議若逾越職權,僅具建議性質,政府不執行也不違法。 **劇本3:修法影響未來電價** 在野黨提案中,包含《電業法》第49條修正草案,要求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的決議須經立法院同意才能實施。此提案涉及修法,雖無法影響今年4月電價調漲,但若通過三讀,未來的電價漲幅都將由立法院把關,影響深遠。 昨日各黨團備戰,國民黨團未發動甲級動員,將先討論各方意見;民眾黨團認為立院通過提案後,行政部門不應漠視民意;民進黨團強調立法權不應干擾行政權,盼進入協商,理性討論。
**台電配角 綠電走紅 重電變身AI概念股**
加權指數站上兩萬點,盤勢高檔震盪,市場對AI成長前景信心十足,輝達GTC大會消息加持,讓不少相關產業備受期待。
重電族群在價格上漲之前就已經開始漲勢,主要是因為這類族群正從傳統類股走向AI概念股。由於AI運算高度耗能,對電力需求呈倍數增長。
以中華電信與Google的資料中心為例,用電量每年高達數十億度,未來成為AI資料中心後的用電量更將大增,興建更多電廠所需設備,例如配電盤、電壓器等,需求持續成長。
綠電族群同樣看好,過去綠電價格比台電價格高,調漲後兩者價差縮小,有利於綠電需求成長。其他長線趨勢持續看好的類股還包括AI伺服器設計組裝與零部件、HPC、IP、IC設計、散熱解決方案與零組件供應、折疊手機元件、CCL╱PCB等。
「打國際盃、貼近市場戰略」是允強董事長張金鈺的全球戰略布局,2019年允強選定在土耳其投資建廠,隨著疫情、中美貿易戰加速全球化勢微,地緣政治及區域經濟貿易壁壘的崛起,對區域外貿易產生排擠與障礙;允強土耳其廠在製程、產能、金流及業務能量均已到位,今年2月允強聘請熟悉土耳其在地不鏽鋼業務的Utku Aksoy操盤,將領軍帶頭衝市場,法人預估,允強很快即將迎來海外投資策略成果。
允強因應土耳其經濟環境波動,過去3年累積的通貨膨脹率超過100%,依照IAS29「高度通貨膨脹經濟下之財務報導」定義,所採用的指數是遵循Interational Monetary Fund發布的最新IMF DATA所訂定,考量土耳其高度通貨膨脹,112年合併報表編列子公司貨幣部位帳上損失825,360仟元,雖財報顯示帳面虧損,但實際上不鏽鋼本業仍為獲利狀態,允強董事會日前決議股利分派,仍大方配息1元。
相較全球不鏽鋼同業,允強產品策略已逐漸朝高附加價值、高毛利產品生產,如:大型方管、鏡面拋光、食品級不鏽鋼管等生產銷售,營收雖減少,但毛利率卻提高,國內外廠區設備更新製程改善,生產效能大幅提升,配合導入精實管理,更推升人均產值。
極端氣候凸顯全球暖化威脅,節能減碳達成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各國政府和企業的當務之急,允強實業致力企業永續策略發展(ESG),斥資逾4.5億元部署綠電,預計2024年起可全部加入運轉,合計電力裝置容量達11.54MWp,折合約計達1,623萬度電力。
依能源局最新公布電力排碳係數度換算,可減少約8,030公噸CO2排放,相當於20.6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附量,可達811公頃造林效益,積極迎合全球氣候行動目標。值得一提的是,允強向能源局申請設備登記並躉售台電,同時也可為允強挹注每年逾7,545萬元的業外收入。
張金鈺強調,允強不僅積極投資綠能發展,更在廢水處理、廢酸回收及廢棄物資源化等,多方面達到減廢減排;對於製程更是善用即時監控管理,提升設備自動化能力,朝向智慧工廠邁進,創業半世紀年來,允強專注不鏽鋼產業核心價值 ,堅持提供客戶最好的不鏽鋼製品。
加權指數站上2萬點後高檔震盪,在輝達GTC大會後,市場對AI成長前景與台灣相關供應鏈的信心更足,首先是尚未上市的Sora已讓各界看到文字╱語音轉為影音的潛力,未來還會有生物科技等更多應用可期待,輝達發展AI晶片地位也更鞏固,其設計晶片無論是算力或能耗均優於其他產品。
市場資金充沛,不論是國內資金或因應亞洲各國股市權重調整轉進台股的外資,均提供股市低檔支撐與上漲助力。不過短線評價面偏貴,建議投資人不追高、回檔承接長期趨勢看好族群。
投資建議
近期盤面類股輪動為主,之前重電族群漲勢凌厲,並不是因為台灣電價上漲帶動,而是這類族群正從傳統類股走向AI概念股,由於AI運算高度耗能,對電力需求呈倍數增長。
根據統計,中華電信與Google的資料中心用電量每年高達幾十億度,未來成為AI資料中心後的用電量更將大增,興建更多電廠所需設備如配電盤、電壓器等需求持續成長。
綠電族群同樣看好,過去綠電價格比台電價格高,電價調漲後,綠電與台電電價差距縮小,有利綠電需求成長。
長線趨勢持續看好類股還包括AI伺服器設計組裝與零部件、HPC、IP、IC設計、散熱解決方案與零組件供應、折疊手機元件、CCL╱PCB等。
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下滑至近十日低點,激勵美股四大指數攜手走高,但市場觀望美國即將公布的核心PCE數據、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演說,加上清明節連假將屆,台股昨日震盪收黑,回測10日線支撐。
盤面上市電子股成交占比連13日低於70%,低基期、低評價等非電子股躍居市場焦點,雷虎、帝寶、大同、豐達科、堤維西、耿鼎、北極星藥業-KY、力麒、八貫、南港、三陽工業、華榮等近五日法人買超個股,昨日漲幅在1.1%至6.3%不等。
受惠北美保險公司擴大使用售後維修(AM)碰撞件,加上紅海危機並未拖累拉貨速度,帶動產能稼動率提升,帝寶近期股價補漲向上,昨日漲5.5%收228元,改寫掛牌後歷史新天價,並帶動堤維西、耿鼎等相關個股同步強勢。
市場買盤押寶520行情政策紅利,帶動無人機、軍工族群行情走揚,雷虎本波上演破底翻走勢,昨日漲6.3%收68.3元,挑戰70元整數大關,豐達科、八貫等攜手強攻,越過先前高點。
藍白陣營聯手要求台電凍漲電價,重電股漲多震盪,但大同積極活化資產,日前處分旗下芙蓉大樓,預計處分利益72.6億元下半年認列入帳,加上本業綠電業務再傳捷報,昨日股價重啟漲勢,強彈4.9%收57.7元,創逾26年以來新高。
展望後市,大型本國投顧認為,台股自3月以來一路沿10日線向上走高,短線在未見失守前,仍保持多頭格局,櫃買指數持續在3月8日大量高低點間震盪換手,中小型個股仍是波動劇烈的整理走勢。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日前決議,4月起電價平均調幅約11%。
國民黨團、民眾黨團26日提案,建請立法院會決議,停止調漲電價,二案將列入今日院會議程。
對此,曾文生昨日出席行政院會後記者會時回應,尊重立委提案,就此次電價調漲已多次對外說明,方案已做最細緻調整,若真的要全面凍漲,政府就必須持續補貼,「全面凍漲就是全面補貼,要不要做些合理考慮?」
曾文生說,電價審議機制至今已進入第十年,都是按照程序審議,這次調整經多方考慮,也針對較有負擔能力、用電量大的產業做了調整,300度以下民生用電也從調幅5%降至3%,納入立法院朝野政黨意見,且今年電價調整更細緻,主要漲幅集中在出口產業,民生部分調幅,九成八以上平均調幅不會超過7%。
曾文生也強調,經濟部將視今日討論結果與方案進行後續評估,但若立法院決議全面凍漲,電價將持續補貼,甚至是獲利好的產業,台電仍要繼續提供低於成本的電價,虧損由台電承擔,這樣是否合理交給國會討論與評斷。
首先,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未發起甲級動員,民進黨團成功擋下藍白提案,或是拉下協商、進入一個月冷凍期,那麼電價將按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結論,4月開始調漲。
第二套劇本,立法院上演「藍白合」,投票表決通過在野黨提案,要求電價凍漲。然而,雖立法院通過提案,是否真的具有效力?行政院、經濟部對外公開說明,都表示尊重立院職權。
不過此次電價全面調漲,追根究柢原因在於國際燃料大漲,台電不斷吸收電價成本,虧損連連,根據先前台電所提出報告中,估算至今年底,累虧將擴大至近4,000億元。
雖立法院通過提案,但據了解,根據司法院釋字第419號解釋意旨,立法院逾越憲法所定立法院職權所作成的決議,僅屬「建議」性質,並無憲法上拘束力。
換言之,立院此次提案恐已超過職權範圍,即便立院通過凍漲電價決議,若行政院不予執行,也並不違法。只是,若不甩在野黨提案,朝野新一波衝突恐怕在所難免,對於520將上任的新政府而言,執政將更為困難。
第三套劇本,此次在野黨提案不只要求電價凍漲,其中一項提案是《電業法》第49條條文修正草案,要求「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須經立法院同意後才能實施。
這項提案涉及修法,雖無力影響今年4月電價調漲,但如果未來真的三讀通過,下半年、乃至往後的電價漲不漲,都得看立法院臉色,影響更為深遠。
立法院各黨團昨日紛紛備戰,據悉,國民黨團明天並沒有發動甲級動員,會先在院會討論,看看其他各黨意見;民眾黨團則認為,若提案通過,行政部門不應漠視民意;民進黨團則指出,立法權不應干擾行政權,希望交付協商,盼朝野都冷靜下來、理性討論。
據國民黨團提案,因台電4月1日起要調漲電價,但調漲電價可能引發所有物價調漲,因此建請立院決議,要求行政院凍漲電價;民眾黨則提案要求經濟部針對台灣整體能源政策提出檢討報告,且在檢討報告審議通過前,電價應全面緩漲。這兩項提案將在今日於立法院進行討論。
**台灣電力電費調漲衝擊 政府機關今年多支出75億元** 因應4月電費調漲,台灣電力(台電)預計今年可回補600億元虧損,加上政府撥補1,000億元補貼,有機會接近損益兩平。然而,台電近三年累虧4,000億元,明年電價是否再調漲仍待評估。 受電費調漲影響,中央政府各公務機關今年電費支出將增加75億元,其中45%來自國防部。主計長朱澤民表示,已編列在業務費的電費支出,將撙節開支以支應,不會再另編預算。 **碳費費率難產 預計1、2個月定案** 原訂3月出爐的碳費費率尚未定案。環境部長薛富盛指出,碳費將考量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央行升息、4月電價調漲等因素,預計還需1、2個月才能定案。 薛富盛強調,碳費徵收將採取分階段調整,從2025年至2030年,並規劃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評估後提請行政院討論。此外,符合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的企業,將享有最大折扣優惠費率。
因應4月電漲,朱澤民說,中央政府各公務機關今年電費支出將增 加75億元,45%是來自國防部;至於今年未及編列預算的部分,朱澤 民說,電費支出是編列在綜合性科目的業務費,會撙節開支以支應, 不會再另編預算。
電費不排除明年還可能續漲,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電價調漲11% ,九個月的時間可回補600億元,再加上政府撥補1,000億元補貼,台 電今年有機會接近損益兩平。不過,近三年累虧高達4,000億元,明 年電價是否調整還需與政院討論。
電漲衝擊之下,明年開徵碳費再撥一層皮,也使得碳費費率遲遲未 達共識。薛富盛推估,大約還需要1、2個月碳費費率才能定案,他表 示,樂見審議會以科學基礎、而非喊價式的討論。
薛富盛也坦言,碳費要考慮因素眾多,包括CPI、央行升息、4月電 價調漲以及參考鄰近國家做法。據了解,目前審議會唯一共識在於, 對於未來碳費徵收將採取分階段調升,並規劃五年的期程,從2025年 至2030年,讓企業有明確依循。
另外,有關徵收碳費導致國內產品墊高生產成本,削弱與進口商品 的競爭公平性,薛富盛表示,環境部將在2個月內提出台版碳邊境調 整機制(CBAM)評估報告,並提請行政院討論,若遇到法源不足,願 意啟動修法。
薛富盛說,環境部會以「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 做為最嚴格標 準,能夠跟隨SBT的路徑,設定2030年減碳目標的企業,就有機會獲 得最大折扣優惠費率。
漲電價助燃通膨 央行升息盼抑制預期
中央銀行(央行)27 日赴立法院報告升息與漲電價對物價的影響。央行報告坦言,三月升息半碼的主因之一,就是因應四月電價平均調漲 11%,對通膨率可能造成生產成本轉嫁的間接影響,直接間接影響物價(CPI)年增率上升 0.27 個百分點。
央行憂心電價調漲會形成較高的通膨預期,讓後續物價更難控制。加上今年台灣經濟成長可望增溫,為搶先抑制國內出現通膨預期心理,因此決定預先調升利率半碼(0.125 百分點),以促進物價穩定,協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
央行報告指出,預期今年國內通膨率將「逐季緩步回降」,但從 2021 年到 2024 年台灣通膨率均高於 2%。考量四月電價調漲,恐形成較高的通膨預期,因此在三月 21 日理監事會決議升息。
央行以電價平均漲幅 11% 分析,其中家庭電價平均調漲 4.5%,估計將直接使今年 CPI 年增率上升約 0.04 個百分點。產業用電價格調漲 12.7%,可能產生生產成本轉嫁的間接影響,以及形成通膨預期心理的影響。
因產業生產成本將提高,可能轉嫁給消費者,轉嫁程度視市場競爭與通膨預期心理強度而定。央行估計間接影響今年 CPI 年增率約 0.23 個百分點,直接與間接影響,共將使今年 CPI 年增率上升約 0.27 個百分點。
特別的是,央行在三月 21 日評估家庭及產業電價擬議調漲的直接及間接影響時,是以電價調漲 10% 計算,合計影響的幅度也是 0.27 個百分點。當時估計,家庭電價調漲 10%,將直接使今年 CPI 年增率上升 0.09 個百分點,產業用電價格調漲 10%,估計將使今年 CPI 年增率上升 0.18 個百分點,合計約 0.27 個百分點。
後續因家庭用電上漲較少、企業用電漲幅較大,但有轉嫁效果,因此最終對 CPI 年增率的影響都相同,代表央行這次升息半碼已涵蓋漲電價的衝擊。
**電價調漲 鋼筋下周起漲價**
受電價即將調漲的影響,台灣鋼筋廠預估每噸生產成本將增加200至300元。此外,由於國內廢鋼稀缺,進口廢鋼價格也止跌回漲。業者預測,鋼筋價格將於下周起上漲,預估每噸至少漲200元。
上周,在廢鋼價格下跌和電價調漲的雙重因素下,國內鋼筋廠雖小幅降價,但仍激勵市場買氣,單周成交量接近20萬噸。業者預期,隨著電價上漲,鋼筋價格將上漲,買氣也將持續熱絡。
鋼筋廠表示,廢鋼取得不易,國內廢鋼供應有限,海外廢鋼及原物料價格也開始上漲。例如,日本2H廢鋼本周上漲至每噸365美元,美國貨櫃廢鋼報價上漲至每噸355美元,澳洲鐵礦砂由每噸101美元漲至108.8美元。在廢鋼量少價漲的情況下,鋼筋盤價勢必會隨之調漲。
經濟部已核定電價漲幅自4月1日起適用,這對電爐鋼筋廠而言將帶來額外的生產成本。鋼筋廠根據台灣電力公司的試算,電價漲幅約為12%至15%,換算下來每噸鋼筋生產成本將增加200至300元。此外,若政府開徵碳費,鋼筋價格勢必會進一步上漲。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單 華榮爆量漲停**
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出龐大訂單,線纜業者華榮(1608)股價強勁走高。今日外資轉換立場買進,聯手自營商買超超過五千張,推升華榮股價於開盤後一小時左右就漲停鎖死,成為盤中焦點。
過去兩年,華榮已陸續標得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案,在手訂單累計至少五十億元。今年,華榮超高壓線纜產能已達滿載,而裸銅線業務也因客戶轉單而回溫。此外,近期銅價回穩,也讓華榮對其超高壓線纜和裸銅線業務的營運前景審慎樂觀。
市場預估,在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加持下,線纜產業將受惠。華榮股價呈輪動漲勢,追價買盤強勁。今日成交量爆出逾八萬四千張,創下天量,顯示投資人對其後市前景充滿信心。
過去兩年陸續接獲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標案,累積在手訂單至少50億 元,今年超高壓線纜產能滿載,裸銅線則拜客戶轉單而回升,加上近 期銅價回穩,華榮對今年超高壓線纜及裸銅線營運審慎樂觀。
央行擔心4月調漲電價,形成較高的通膨預期,讓後續物價更難控 制,且今年台灣經濟成長可望增溫下,為了搶先抑制國內出現通膨預 期心理,決定預先調升利率半碼(0.125百分點),將有助促進物價 穩定,協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
央行、行政院主計總處、經濟部、台電公司等27日將赴立法院財委 會報告電價大漲及央行升息對物價波動的影響。央行在報告中強調, 預期今年國內通膨率將「逐季緩步回降」,但從2021年到2024年台灣 通膨率多高於2%,4月要漲電價,恐形成較高的通膨預期,所以3月 21日理監事會決議升息。
央行以電價平均漲幅11%分析,其中家庭電價平均調漲4.5%,估 將直接使今年CPI年增率上升約0.04個百分點。第二是產業用電價格 調漲12.7%,對通膨率可能有生產成本轉嫁的間接效果,及形成通膨 預期心理的影響。
因產業生產成本將提高,可能轉嫁給消費者,轉嫁程度將視市場競 爭與通膨預期心理強度而定,央行估計間接影響今年CPI年增率約0. 23個百分點,直接與間接影響,共將使今年CPI年增率上升約0.27個 百分點。
特別的是,21日央行評估4月起家庭及產業電價擬議調漲的直接及 間接影響,是以電價調漲10%計算,合計影響的幅度也是0.27個百分 點。當時估為,如家庭電價調漲10%,將直接使今年CPI年增率上升 0.09個百分點,若產業用電價格調漲10%,估計將使今年CPI年增率 上升0.18個百分點,合計約0.27個百分點。
後續是家庭用電上漲較少、企業用電漲幅較大,但因有轉嫁效果, 所以最終對CPI年增率的影響都相同,即代表央行這次升息半碼已涵 蓋漲電價的衝擊。
上周在廢鋼價格跌勢趨緩、電價即將上漲的情況下,國內鋼筋廠仍 小幅降價,營造一波買氣,單周成交近20萬噸,下游業者預期接下來 鋼筋價格將因電價回漲,買氣也頗熱絡。
鋼筋廠指出,廢鋼取得困難,國內的廢鋼供給量有限,國外廢鋼、 原物料價格開啟漲勢,如日本2H廢鋼本周上漲為每噸365美元,美國 貨櫃廢鋼本周報價上漲為每噸355美元,澳洲鐵礦砂由每噸101美元漲 至108.8美元。廢鋼量少價漲,鋼筋盤價沒有不漲的理由。
經濟部拍板電價漲幅自4月1日起適用,對於屬於電爐的鋼筋廠來說 成本也持續增加,有鋼筋廠根據台電版本試算,電價增加12%∼15% ,換算鋼筋每噸生產成本將增加200∼300元,若還有碳費要開徵,鋼 筋勢必要漲價。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的最新決定,將電價平均調漲11%,這一劃時代般的調整,讓台灣的機電和線纜類股股票頓時沸腾。25日,士電、華城等機電大廠的股價急拉,線纜類股如華新、大亞等也跟著上漲,讓市場顯得格外活絡。 這次電價調漲,對於台灣的電力供應商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台電自2022年起,不斷汰換輸配電線路、變壓器以及智慧電表等重電設備,並著手建置離岸風電升壓站等大工程,每年釋出的單額超過300億元,對於線纜和重電族群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機會。 在這波電價調漲的影響下,機電四雄——士電、亞力、中興電、華城,股價表現格外亮眼。其中,華城股價更是創下歷史新高,收於785元。這些企業在手訂單方面也相當豐厚,從100多億到400多億元不等,產能處於滿載狀態,訂單能見度普遍達到2026年,部分企業甚至可見到2028至2030年。 而線纜廠方面,華電、華新、華榮、大亞等企業,去年陸續獲得台電的電纜及附屬器材及安裝標案,目前在手訂單金額在20億至50億元不等,未來十年將陸續向台電交貨。這波電價調漲,讓這些企業的股價也跟著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電價調漲也帶動了美國市場的需求。美國拜登政府推動基礎建設計劃,各州電力公司也紛紛來台採購變壓器等重電設備,進一步推升了台灣電力相關企業的營收和獲利。 在這波股價上漲的背景下,中興電、亞力、華城、士電等企業,近期股價大漲,也陸續遭臺灣證券交易所要求公布自結1月獲利。其中,中興電1月每股純益(EPS)為0.52元,亞力0.13元,華城0.46元,士電0.81元。 外資及國內法人對這些企業的營運前景看好的同時,預期今年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訂單將繼續增加。華城、士電不僅內銷看俏,變壓器外銷美國也有不錯的表現,今年營收及獲利有機會創下新高,目標價也被調高。 士電更是市場的焦點,短短五個交易日內,股價漲幅達32.59%,成為警示股。25日,士電公布自結2月稅前盈餘3.56億元、稅後純益2.86億元,EPS達0.55元,年增37%,累積前二月EPS達1.34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中央銀行最近為了對抗通膨,決定升息半碼,並上調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年增率預估至2.16%。這個數字雖然不是代表嚴重的通膨,但已經讓物價預計會有2%的成長。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在25日表示,這個預估值是基於最新的電價調整方案,當時尚未出爐的電價調漲方案,並未納入預測中。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於25日召開會議,專門討論通膨與電價調漲的關係。朱澤民在會上提到,主計總處原本在2月下旬預測全年的CPI上漲1.85%,當時還沒有電價調漲的方案,所以沒有考慮這個因素。現在電價調整方案確定後,預估的2.03%與央行3月21日的預測值2.16%相當接近。過去兩年,CPI分別上漲了2.95%和2.45%,而央行預測2024年將上漲2.16%,但漲幅是逐漸下降的。 朱澤民強調,電價調漲對經濟成長率影響不大,僅會差0.1個百分點。目前,各機構對GDP的預測都在3%以上。他還提到,如果台電不調漲電價,每年支出將大於收入,長期財務狀況會出現問題。過去,有些國家調漲了80%的電費,還有30%、40%的,但台電因為沒有調漲,成本一直增加,且增加的金額超過了歲計賸餘撥補的數額。 朱澤民進一步解釋,政府已經編列了2,000億元給台電,2024年則有1,000億元,加上現在編列的1,000億元,總共4,000億元。但每年台電虧損至少是2,000億元,而且已經連續虧損了好幾年。 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的會議中,有立委質疑調整電價對台積電和科技產業的影響,以及政府是否有相應的補救措施。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回應,台積電未來會全面採用綠電,這是未來的趨勢。雖然台電對台積電的影響存在,但這個影響會愈來愈小。政府也將推動疫後振興條例,其中包含節能預算,會積極輔導小店家節能減碳,減緩調價對商業的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