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60-550-797
 0960-550-797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復華投信(公)公司新聞
晨星報告指出,費率最低的前20%基金吸引高達9,300億美元的淨 流入,反觀費率較高基金普遍遭遇資金外流。而且「費率越低,投資 人勝率越高」的趨勢已被數據驗證,尤其在美股主動型基金中,低費 率產品的成功率高達62%,而但高費率的基金,投資人的勝率僅為2 0%。
這波趨勢也蔓延至台灣市場,元大、國泰、富邦與復華等本土投信 近期陸續宣布下修ETF費率,積極回應投資人對低成本、透明化的期 待。
元大投信啟動階梯式費率機制,旗下人氣產品元大台灣50 ETF(0 050)管理費依規模調降。元大投信指出,0050現行經理費率架構就 規模逾5,000億(不含)至1兆元(含)部分,適用0.08%之費率,未 來規模逾1兆元部分將再調整至0.05%,有利資人長期持有,從原本 0.32%最低可降至0.05%,保管費亦可降至0.025%。
國泰投信去年即調降旗下4檔ETF保管費,包括人氣產品國泰永續高 股息(00878),00878之前的保管費為每年0.035%,在高股息ETF中 已經是數一數二的低,後又調降至0.03%,加上經理費(0.25%)合 計經保費率為0.28%,成為百億高股息ETF中最低。其餘如國泰投資 級公司債、10Y+金融債、A級公司債ETF亦同步調整。
復華投信與富邦投信針對陸股ETF產品調降指數授權費,雖不屬於 明顯費率項目,但實際能有效降低投資人長期總成本。
展望今年下半年,隨主動式ETF、多重資產ETF等產品線持續擴充, 台灣ETF市場將進入「低費率加高策略」雙軌競爭時代。
近來,美債殖利率的劇烈波動對投信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導致海外債券基金規模出現流失。然而,在這波動中,短天期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以及具殖利率的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卻逆勢吸金,成為資金避險關稅戰風險、同時兼顧固定收益機會的熱門投資選擇。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025年4月底,整體海外債券型基金規模減少了138億元,規模降至2,713億元,單月減幅達4.8%。雖然這個減幅較整體境內基金規模的2.3%還要高,但卻低於債券ETF的7.9%。
在海外債券型基金中,復華投信的幾款產品表現亮眼。例如,復華5至10年期投資等級債券指數、復華全球短期收益、元大2至10年投資級企業債券、復華新興市場短期收益等中短期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在4月份規模逆勢成長。此外,聚焦非投資等級債的柏瑞全球策略非投資等級債券、宏利新興市場非投資等級債券及台新優先順位資產抵押非投資等級債基金,規模也同步增長。
復華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黃媛君預期,在關稅等政策風險消退前,短天期美元公債將持續反映降息預期,並有表現空間。黃媛君還提到,具有價值儲備功能的短天期公債,如德國或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的投資等級公債,將因市場避險需求而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復華新興市場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吳宜潔則指出,新興市場短天期債券殖利率目前高於長期平均,且短天期債券的報酬來源以累積利息為主,價格波動度較小,適合那些希望參與新興債市收益機會但不想承受太多波動的投資人。
群益全球策略收益金融債券基金經理人徐建華則表示,考慮到投資等級債殖利率高於十年平均水準,長期而言,他仍然看好體質優良企業發行的投資等級債。徐建華進一步分析,從產業面來看,成熟國家金融業的信評優於其他產業,獲利也保持成長,財務體質再獲強化,因此所發行的金融次順位債在資產品質上亦無虞。此外,次順位債券的高票息利率仍持續吸引資金需求,後市表現仍值得關注。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2025年4月底,整體海外債券型基金減少138億元,規模降至2,713億元,單月減幅4.8%,雖較整體境內基金規模減幅2.3%還高,不過低於債券ETF的7.9%。
海外債券型基金中,復華5至10年期投資等級債券指數、復華全球短期收益、元大2至10年投資級企業債券、復華新興市場短期收益等中短期投資等級債券基金,4月規模逆勢成長;聚焦非投資等級債的柏瑞全球策略非投資等級債券、宏利新興市場非投資等級債券及台新優先順位資產抵押非投資等級債基金,4月規模也同步增長。
復華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黃媛君表示,預期關稅等政策風險消退前,短天期美元公債將持續反映降息預期而有表現空間,另外,具價值儲備功能的短天期公債,如德國或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的投資等級公債,將因市場避險需求進一步吸引資金流入。
復華新興市場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吳宜潔指出,新興市場短天期債券殖利率目前高於長期平均,由於短天期債券報酬來源以累積利息為主,不像長天期債券價格波動度較大,適合欲參與新興債市收益機會、不想承受太多波動的投資人。
群益全球策略收益金融債券基金經理人徐建華表示,考量投等債殖利率高於十年平均水準,長期而言仍看好體質優良企業發行的投資等級債,而再進一步從產業面觀察,成熟國家金融業的信評優於其他產業,獲利也保持成長,財務體質再獲強化,故所發行的金融次順位債在資產品質上亦無虞;再者,次順位債券的高票息利率仍持續吸引資金需求,後市表現仍值關注。
人行行長潘功勝在近期宣布了一系列的金融政策調整,包括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人民幣1兆元,並降低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以及下調住房公積金利率0.25個百分點。這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對於市場來說是一個強大的支持。 在這波政策之下,陸股ETF和基金市場有望迎來一波新的機遇。根據CMoney的統計,截至5月6日,21檔陸港股ETF平均跌幅為5%,其中表現較佳的包括中信中國50正2(00753L)、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以及復華香港正2(00650L),這三檔ETF的漲幅均超過10%。同時,也有7檔ETF的跌幅超過10%,僅有6檔ETF在今年以來取得正報酬。 值得注意的是,陸股ETF市場在降息降準的利多下,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其中,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元大上證50(006206)以及富邦上証(006205)等ETF率先公告調降指數授權費率,而富邦及復華投信也於5月5日跟進,這反映了陸股ETF朝向低成本化的趨勢。 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經理人葉松炫解釋,此次陸央行的記者會是例行性的事件,並非因應川普關稱戰而召開,因此降息幅度並不大。他還指出,陸央行在記者會中首度公布「大陸掛牌公司9成營收來自國內,只有1成靠外貿,且美國只是外貿國家其一」,這意味著即使美國關稱再高,對陸企的影響也有限。 富邦上証(006205)經理人陳仲愷則表示,過去陸央行宣布降準後,滬指在後10日的上漲機率達61%。他以2024年9月24日央行宣布降準後,滬指一周內暴漲近22%的例子來說明,此次降準又降息後的陸股表現值得關注。他還強調,本次會議發布的政策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對新增流動性的預期,後市基本面走勢對股市資產定價的影響可能將更形重要。 在「國家隊」資金的可能挹注下,大陸境內ETF在2024年的規模達到5,060億美元,成長約80%,市占率29%,僅次於日股ETF的5,720億美元和33%的市占率,有機會成為亞洲第一大的ETF市場。
據CMoney統計至5月6日止,21檔陸港股ETF平均跌5%,其中港股表 現較優,中信中國50正2(00753L)、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 復華香港正2(00650L)3檔漲逾10%、有7檔跌逾10%,僅6檔今年以 來是正報酬。陸股ETF受惠於降息降準利多吸金,包括元大滬深300正 2(00637L)、元大上證50(006206)、富邦上証(006205)等,率 先由元大投信4月30日起公告調降指數授權費率,富邦及復華投信也 於5月5日跟進,反映陸股ETF朝向低成本化的趨勢發展。
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經理人葉松炫表示,此次陸央行的記者 會是例行記者會,並不是因應川普關稅戰召開的,因此降息幅度並不 大,也是陸股ETF開高走低原因。就記者會的內容來看,釋放出一項 重要訊息:陸央行首度公布「大陸掛牌公司9成營收來自國內,只有 1成靠外貿,且美國只是外貿國家其一」,因此美關稅再高對陸企的 影響也有限。
富邦上証(006205)經理人陳仲愷指出,觀察陸央行歷次宣佈降準 後,後10日滬指上漲機率達61%,此外,前次2024年9月24日央行宣 布降準後,滬指一周暴漲近22%,此次降準又降息後的陸股表現值得 關注。本次會議發布的政策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對新增流動性的預期 ,後市基本面走勢對股市資產定價的影響可能將更形重要。
在「國家隊」資金可能挹注下,大陸境內ETF在2024年的規模達5, 060億美元、成長約80%,市占率29%,僅次於日股5,720億美元、市 占率33%,有機會成為亞洲第一大的ETF市場。
台灣復華投信的股債投研團隊在2025年繼續展現卓越表現,旗下兩款基金「復華已開發國家300股票指數基金」及「復華全球債券組合基金」在理柏台灣基金獎中再獲殊榮,分別獲得環球股票及債券獎項的肯定。
「復華已開發國家300股票指數基金」榮獲環球股票3年期獎,該基金以彭博已開發國家大型300流動指數為追踪標的,成分股涵蓋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的大型股票,以美股為核心,並結合英、日、法、德等市場的標的,讓投資人能夠參與全球主要股市的布局。該基金規模已達新台幣282.9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指數型基金。
對於未來市場展望,該基金經理人吳允翔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導致市場恐慌情緒升高,全球股災不斷蔓延。由於影響範圍廣泛,且政策可能反覆,預計股市整理期將拉長。吳允翔建議投資人應控制投資水位,加強資產配置的多元性,並透過全球大型股的指數型基金來分散波動風險。
另一款獲獎的「復華全球債券組合基金」則獲得環球債券(當地貨幣)5年期獎。該基金自2010年以來已陸續獲得多項傑出基金獎項,投資範圍涵蓋公債、投資等級債、非投資等級債及新興市場債,提供完整的債市配置方案。基金經理人王品昕表示,該基金採取均衡配置策略,對應市場不確定性,以投資等級債為主,環球債券、新興市場債及非投資等級債比重各約三分之一。
王品昕強調,4月以來各債市價格震盪不斷,但長線來看,在美國經濟前景放緩的背景下,利率風險預計有限。雖然信用利差有進一步上升的潛在性,但由於當前各債市殖利率水平較高,預期將對債市總報酬表現有所支撑。
復華投信股債投研團隊在2025年再次以卓越的表現,為公司增添榮耀。旗下兩大基金——「復華已開發國家300股票指數基金」與「復華全球債券組合基金」,在理柏台灣基金獎中分別獲得環球股票及債券獎項的肯定。
「復華已開發國家300股票指數基金」榮獲環球股票3年期獎,該基金以彭博已開發國家大型300流動指數為指標,投資於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的代表性大型股票,強調美股為主軸,並結合英、日、法、德等市場,為投資者提供參與全球主要股市的機會。目前,該基金規模已達新台幣282.9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指數型基金。
對於未來市場的展望,該基金經理人吳允翔指出,川普的關稱政策引發市場恐慌,全球股災不斷擴大,且影響範圍遍及全球,政策變動頻繁,預計股市整理期將會拉長。吳允翔建議投資者應控制投資水位,加強資產配置的多元性,並透過投資指數型基金,如全球大型股的指數型基金,來分散波動風險。
另一方面,「復華全球債券組合基金」也獲得環球債券(當地貨幣)5年期獎。自2010年以來,該基金已陸續獲得7座傑出基金金鑽獎等獎項。經理人王品昕表示,為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該基金採取均衡配置策略,投資等級債、環球債券、新興市場債及非投資等級債比重各占約三分之一。
王品昕進一步分析,4月以來各債市價格出現顯著震盪,但從長線來看,美國經濟前景放緩,利率風險預計有限。雖然信用利差有進一步上升的潛在性,但由於當前各債市殖利率水準較高,預期將有助於支撐債市總報酬表現。
復華已開發國家300股票指數基金此次獲得環球股票3年期獎,復華 投信表示,該基金追蹤「彭博已開發國家大型300流動指數」,成分 股聚焦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具代表性大型股票,以美股為主軸,搭配英 、日、法、德等市場標的,提供投資人參與全球主要股市布局之元件 ,目前基金規模達新台幣282.9億元,為國內最大的指數型基金。
展望後市,復華已開發國家300股票指數基金經理人吳允翔表示, 川普關稅政策導致市場恐慌情緒飆升引發全球股災,由於此次影響國 家遍布全球,加以政策仍可能反覆,將使股市整理期拉長,若要逢低 布局建議控制投資水位及加強資產配置多元性,並透過聚焦全球大型 股的指數型基金,分散波動風險。
復華全球債券組合基金則獲得環球債券(當地貨幣)5年期獎,該 基金自2010年以來已陸續獲得傑出基金金鑽獎等7座獎項肯定。復華 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王品昕表示,為因應對等關稅等市場不確定 性,目前各債市採均衡配置,以投資等級債為主的環球債券、新興市 場債及非投資等級債比重各占約三分之一。4月以來各債市價格出現 明顯震盪,但長線來看,在美國經濟前景放緩下,利率風險應有限, 惟信用利差有自低檔進一步上升的可能,即便如此,有鑑於當前各債 市殖利率水準較高,預期將有助於支撐債市總報酬表現。
復華已開發國家300股票指數基金此次獲得環球股票3年期獎。復華投信表示,該基金追蹤「彭博已開發國家大型300流動指數」,成分股聚焦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具代表性大型股票,以美股為主軸,搭配英、日、法、德等市場標的,提供投資人參與全球主要股市布局的元件,目前基金規模達新台幣282.9億元,為國內最大的指數型基金。
展望後市,復華已開發國家300股票指數基金經理人吳允翔表示,川普關稅政策導致市場恐慌情緒飆升引發全球股災,由於此次影響國家遍布全球,加以政策仍可能反覆,將使股市整理期拉長。
吳允翔指出,若要逢低布局建議控制投資水位及加強資產配置多元性,並透過聚焦全球大型股的指數型基金,分散波動風險。
復華全球債券組合基金則獲得環球債券(當地貨幣)5年期獎,該基金自2010年以來已陸續獲得傑出基金金鑽獎等7座獎項肯定。
復華投信指出,該基金投資範圍涵蓋公債、投資等級債、非投資等級債、新興市場債,提供完整債市配置方案,透過經理人及投研團隊完整分析各類債市投資機會與風險,靈活調整配置,提升隨漲抗跌力道與控制波動。
復華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王品昕表示,為因應對等關稅等市場不確定性,目前各債市採均衡配置,以投資等級債為主的環球債券、新興市場債及非投資等級債比重各占約三分之一。
王品昕指出,4月以來各債市價格出現明顯震盪,但長線來看,在美國經濟前景放緩下,利率風險應有限,惟信用利差有自低檔進一步上升的可能,即便如此,有鑑於當前各債市殖利率水準較高,預期將有助於支撐債市總報酬表現。
台股ETF市場再掀熱潮,近期資產規模已突破兆元大關,前三大投信之一的群益投信,在12日搶先送件申請募集主動式台股ETF,這也意味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根據市場資訊,目前已有野村、統一、群益三家投信共申請募集四檔主動式台股ETF,顯示市場對此類產品的興趣與日俱增。
值得注意的是,主管機關對新型ETF商品的開放,成為今年基金市場的一大重頭戲。市場原本預期主動式台股ETF將由境內大型ETF公司率先送件,但結果卻意外地由外商投信先鋒,群益投信率先發動,其送件申請募集的「台灣精選強棒主動式ETF」,成為繼野村、統一投信之後,第三家申請募集主動式台股ETF的業者。
截至今年1月底,元大投信以近2兆元的規模穩坐龍頭寶座,國泰投信則以1.16兆元居次,而去年底因台股高息ETF與債券ETF熱賣而衝上兆元的群益投信,則緊追在後。在這波跨足新型ETF的浪潮中,除了中信投信日前送件申請海外股票型主動式ETF外,群益投信也準備進軍主動式台股ETF市場。
整體來看,目前新型ETF基金申請募集的進度相當迅速,野村投信已拿下首檔核准募集的主動式台股ETF,並將在4月中募集、5月初掛牌上市。接下來,統一投信、中信投信與凱基投信申請募集的新型ETF也可望陸續問世。此外,其他國內投信業者也將陸續申請募集,而元大、國泰與復華投信是否也會推出主動式台股ETF,這些都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從投信投顧網站2月初至今的新基金募集申請狀況來看,目前共有六家投信業者、七檔新型ETF商品送件申請或申報募集,包括野村、統一、聯博、凱基、中信、群益等六家投信,預計募集四檔主動式台股ETF、一檔主動式債券ETF、一檔股債平衡被動式ETF、一檔海外股票型主動式ETF,市場對新型ETF的期待值相當高。
近期,台股科技股在市場多變的環境中仍保持堅強表現。雖然DeepSeek引發的評價疑慮和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讓科技股表現受到壓力,但AI長期發展趨勢依然清晰可見。根據市場分析,昨日台股科技ETF表現突出,其中復華投信的台股科技ETF受到矚目。
近期,台積電和聯發科在N6RF+製程上的合作成果,以及NAND模組市場的復甦,都為市場帶來正面消息。這些正面消息吸引資金把握股價逢低布局,台積電、聯發科、鴻海、日月光投控、聯詠、群聯等指標科技股均獲得超過1%的漲幅。
在台股科技主題ETF的表現方面,群益科技高息成長、兆豐電子高息等權、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群益半導體收益等產品,因為其抗跌性和逆勢上漲的特點,受到投資者青睞。群益科技高息成長ETF經理人洪祥益指出,AI長期發展動能強勁,且低成本AI模型如DeepSeek的出現,將促進資金分配更加均勻,有利於AI應用的普及。
兆豐投信預計,全球晶片產業將持續成長至2026年,建議投資者趁相關科技指數整理之際,尋找中長線進場布局科技型ETF的機會。復華投信台股投研團隊則強調,在台股投資情緒謹慎的環境下,後續仍存在表現機會,通過多元收益題材,如高股息、價值成長及轉機股,可以提升基金的資本利得與股息收入。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巫慧燕指出,即便台灣新制勞退基金 報酬率於2024年度創下16.16%的歷史新高,但勞退基金自2005年設 立至今,自願提撥參與率僅15%,且主要集中在高薪勞工。此外,依 資料顯示,國人「老後」「不健康期間」約有7.41年,退休金制度應 需要有些改革方案。
應簡化行政流程、採取雙軌制,保留政府統一操作外,同時增設自 選機制,以自動加入方式提高自願提撥率並參考私校退休基金的全生 命周期及安養信託制度。她呼籲政府相關單位盡速推動TISA(台灣個 人投資儲蓄帳戶)制度,借鑒日本NISA成功經驗,透過定額免稅優惠 促進儲蓄與投資,建立更永續、充足、公正的退休金制度,積極應對 高齡化社會挑戰。
中租投顧總經理蘇皓毅表示,中租「樂退休」專案為全新升級的定 期定額交易機制,是目前基金平台逢低加碼、趁勝追擊同步開攻的單 筆加碼功能,另再搭配平台自動停利轉申購功能,實現自動化買賣點 判斷,有效克服投資心理障礙。
復華投信表示,投資方法可提升透過共同基金投資的退休理財效率 。以該公司「金複合投資法」為例,結合單筆申購(母基金)及定時 定額(子基金)優勢,加上自動停利機制產生的循環效果,進一步提 高投資勝率;若有現金流需求,則可進階「金複合月月領」加掛每月 設定領回功能,以因應退休生活支出所需。
群益全民成長樂退組合基金經理人葉啟芳也表示,退休理財的執行 上其實並未如想像中的困難,民眾只要能掌握即早開始、定期投入及 善用投資工具三個要領,以長期投資不投機的心態,持之以恆地投入 ,便能在不壓縮當下生活水平太高的狀態下,逐步累積退休資產,並 更能享有時間複利的效果。
法人表示,近日有產業正面消息傳出,包括台積電與聯發科宣布在N6RF+製程的合作成果、NAND模組市場復甦,相關廠商毛利率有望回升等激勵下,吸引資金把握股價逢回之際進場布局,包括台積電、聯發科、鴻海、日月光投控、聯詠、群聯等指標科技股於昨日都有超過1%的漲幅。
觀察近一月台股科技主題ETF表現,其中,抗跌還逆勢上漲的產品皆為訴求科技高息相關,包括群益科技高息成長(00946)、兆豐電子高息等權、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群益半導體收益。
群益科技高息成長ETF經理人洪祥益表示,儘管近期科技族群面對DeepSeek問世和美國關稅議題干擾而波動頻頻,然整體來看,AI長期發展動能仍強勁。
在DeepSeek這類低成本AI模型助攻下,不僅讓過往資金過於集中特定科技股情況改變,部分資金移轉至先前評價較低、基本面逐步改善,同步受惠AI大勢的科技股布局,落後補漲行情可期,也更有利於AI應用加速普及,台灣科技廠受惠於AI成長趨勢,成長行情可期。
兆豐投信分析,受惠市場積極投資推升雲端AI晶片需求,加上AI技術慢慢擴展到次產業的邊緣運算端,預估全球晶片產業將繼續成長至2026年,建議近期可以趁相關科技指數整理過程中,尋找中長線進場布局科技型ETF的時點。
復華投信台股投研團隊表示,目前在台股投資情緒相對謹慎環境下,後續仍具表現機會,可透過同步掌握高股息、價值成長及轉機股等多元收益題材,提升基金的資本利得與股息收入。
主管機關開放新型ETF商品,成為今年基金市場的重頭戲,原先市 場預期其中主動式台股ETF會由境內大型ETF公司率先送件,結果卻由 外商投信拔頭籌,三家ETF資產上兆元的元大、國泰與群益,由群益 率先發動,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揭露12日群益投信送件申請募集「台灣 精選強棒主動式ETF」,成為繼野村、統一投信後,第三家申請募集 主動式台股ETF的業者。
統計至今年1月底各家投信ETF規模,元大投信以近2兆元穩坐龍頭 寶座,國泰投信1.16兆元居次,去年底因台股高息ETF與債券ETF熱賣 而衝上兆元的群益投信緊追在後;富邦投信、中信投信居第四與第五 。以目前大型投信跨足新型ETF情況來看,除中信投信日前送件申請 海外股票型主動式ETF,再來就是群益投信準備進軍主動式台股ETF市 場。
目前整體新型ETF基金申請募集的進度來看,野村投信已拿下首檔 核准募集的主動式台股,也將在4月中募集、5月初掛牌上市;接下來 統一投信、中信投信與凱基投信申請募集的新型ETF也可望陸續問世 。據悉,其他國內投信業者也將陸續申請募集,在台股市場擅長的元 大、國泰與復華投信是否也推出主動式台股ETF,備受市場關注,外 商投信可能在下半年較密集推出海外股債型主動ETF商品。
彙整投信投顧網站2月初至今新基金募集申請狀況來看,目前共六 家投信業者、七檔新型ETF商品送件申請或申報募集,包括野村、統 一、聯博、凱基、中信、群益等六家投信,預計募集四檔主動式台股 ETF、一檔主動式債券ETF、一檔股債平衡被動式ETF、一檔海外股票 型主動式ETF。
本土投信界再掀一波新潮流,統一投信25日正式送件申請發行台股ETF,成為首家境內基金公司提出主動式台股ETF申請的案例。這次統一投信推出的「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基金」,不僅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也標誌著台灣ETF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自去年底主管機關開放主動式台股ETF與被動式多重資產ETF之後,市場已經看到多個投信公司紛紛送件申請,其中包括了野村投信、聯博投信、凱基投信等。這次統一投信的加入,讓市場對主動式台股ETF的期待更加升溫。
統一投信作為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第二大公司,去年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家單月定期定額金額突破10億元的基金公司。這份成績的背后,是旗下多檔招牌基金長線績效穩健,以及豐富的操盤經驗。因此,統一投信送件申請主動式台股ETF,在市場預期之中。
在目前的ETF市場中,元大、國泰、群益、富邦和中信投信等公司,都未缺席新型ETF市場的發展。而在主動式台股ETF方面,市場關注的焦點除了統一投信外,還有安聯和復華投信。市場普遍期待這些公司在適當的時機送件申請。
對於沒有發行ETF經驗的外商投信來說,因為需要進行軟硬體對接券商系統的布局,所以作業時間較長。而野村、凱基與統一投信等已有發行ETF經驗的公司,最快可在3月底至4月初掛牌。
市場人士預計,隨著更多基金公司陸續申請募集新型ETF商品,主動式ETF市場將會更加活躍。除了台股型ETF外,還可能出現海外股票、海外債券型ETF。基金業者普遍認為,高峰期可能會落在第二季,而外商投信則可能要到下半年。只要投資者對主動式ETF的認同與參與度夠高,將對整體市場帶來重要的活水。
主管機關在去年底,開放主動式台股ETF與被動式多重資產ETF後, 至今共有四家投信送件申請募集新型ETF商品,包括野村和統一,均 送件募集主動式台股ETF,聯博投信申請募集主動式債券ETF,凱基投 信則申請募集股債平衡ETF。
據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最新揭露,在聯博投信21日送件申請,募集第 一檔主動式債券ETF後,統一投信25日送件申請募集。統一投信為全 市場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第二大,去年成為國內第一家單月定期定額 金額突破10億元的基金公司,關鍵在於旗下的數檔招牌基金,長線績 效穩健,在台股主動式基金的豐富操盤經驗,送件申請募集主動式台 股ETF在市場意料之中。
據了解,目前ETF市占前五大是元大、國泰、群益、富邦和中信投 信,都不會在新型ETF市場中缺席,至於主動式台股ETF方面,市場目 前關注的焦點,在於台股主動式基金有不錯成績的安聯和復華投信, 何時會送件。
至於在台沒有發行ETF經驗的外商投信,因軟硬體對接券商系統的 布局,需較長作業時間,後續送件須採取「申請」制,已有發行ETF 經驗而採申報制的野村、凱基與統一投信,最快可在3月底至4月初掛 牌。
市場人士透露,近期還有基金公司將陸續申請募集新型ETF商品, 主動式ETF方面除了台股型,可能還會有海外股票、海外債券型。基 金業者預估,高峰應會落在第二季,外商投信則可能要到下半年,且 以目前業者送件的熱度來看,只要投資人對主動式ETF的認同與參與 度夠高,將是挹注整體市場的重要活水。
以投信公司主被動整體規模來看,元大投信以2.2兆元的規模穩居 龍頭,國泰投信與群益投信則分別有1.38兆元與1.25兆元,富邦投信 則以7,785億元居第四,復華投信以6,607億元居第五。不過若以增速 來看,統一投信近一年規模增胖1,390億元至2,971億元,增幅達到8 7.96%最為驚人。
根據統計,統一投信旗下規模增加最多的5檔基金中,去年3月才新 成立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統一強棒貨幣市場基金,皆 貢獻超過300億元,統一FANG+ETF(00757)和統一美債20年ETF(00 931B)近一年規模分別增加270.26億元和119.82億元;主動式台股基 金統一奔騰基金,近一年規模增加72.67億元,也成統一規模成長最 多的主動式股票型基金。
00757堪稱去年最風光的ETF,因搭上AI長線趨勢火熱,美國科技股 躍升為重要的投資配置,去年一舉成為首檔淨值破百元的海外股票E TF,躍升為海外股票ETF股王,規模年成長1.6倍,因應該ETF衍生性 商品需求也日益增加,今年期交所2月3日新增統一FANG+ETF期貨(U R)、小型統一FANG+ETF期貨(US),是首檔加掛股票期貨的純美股 ETF。另統一在台股主動式基金以長線績效出色稱著,也是定期定額 人數和金額最多的投信,其中招牌基金統一奔騰近一年規模增加52. 16%至212億元,近二年增幅高達185.8%。
台灣投信市場近期熱絡,帶動整體基金規模創下歷史新高。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1月底,台灣全體投信基金規模已達9.78兆元,年增率超過4成,顯示市場投資熱情持續升温。
在眾多投信公司中,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有四家公司的基金規模增幅超過5成。其中,統一投信表現亮眼,規模增幅接近9成,僅用兩年時間實現規模雙倍以上的成長。其他如群益投信、元大投信和國泰投信的規模也都有5成以上的增長。
在投信公司主被動整體規模方面,元大投信以2.2兆元的規模位居第一,國泰投信和群益投信分別以1.38兆元和1.25兆元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富邦投信以7,785億元居第四,而復華投信則以6,607億元的規模位居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統一投信的增速十分驚人,近一年規模增長達1,390億元,增幅為87.96%。統一投信旗下規模增加最多的五檔基金中,包括去年3月新成立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和統一強棒貨幣市場基金,兩者對規模增長的貢獻均超過300億元。此外,統一FANG+ETF(00757)和統一美債20年ETF(00931B)的規模也分別增加270.26億元和119.82億元。主動式台股基金統一奔騰基金,近一年規模增加72.67億元,成為統一規模成長最多的主動式股票型基金。
00757 ETF去年因搭上AI長線趨勢,美國科技股的崛起成為重要的投資配置,去年一舉成為首檔淨值破百元的海外股票ETF,躍升為海外股票ETF股王,規模年成長1.6倍。隨著對該ETF衍生性商品需求的增加,期交所於今年2月3日新增了統一FANG+ETF期貨(UR)和小型統一FANG+ETF期貨(US),成為首檔加掛股票期貨的純美股ETF。
統一投信在台股主動式基金方面表現突出,長線績效出色,也是定期定額投資人數和金額最多的投信。其中,招牌基金統一奔騰近一年規模增加52.16%至212億元,近兩年增幅高達185.8%,展現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投資回報。
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持續帶來新機遇,尤其是ETF市場的蓬勃成長。昨日(19日),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在春酒活動上指出,今年ETF市場將迎來新一波成長,預計規模將增加5,000億元。雖然面對川普2.0的不確定性,劉宗聖仍對行情保持审慎樂觀的態度。
劉宗聖強調,台股ETF的成長力道尤為顯著。截至1月底,台灣整體ETF規模已達6.47兆元,其中台股ETF規模達2.76兆元,占比高達42.6%。這一數字顯示,台灣ETF市場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劉宗聖進一步分析,台股ETF市值大約是2.8兆元,相較於國內上市櫃公司總市值約80兆元,其占比略超過3%。這與美國等國家ETF占股市比重超過一、二成相比,台灣ETF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今年,政府開放主動式ETF和多重資產ETF,為投資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選擇。劉宗聖預測,從檔數、規模和受益人數來看,國內ETF市場將持續保持成長。
對於台股主被動型商品,劉宗聖表示,在悲觀和樂觀情境下,今年ETF規模增長可能介於2,000至5,000億元之間。樂觀情境下,三大成長動能包括:定期定額資金的持續挹注、新商品的發行以及台股行情的持續上漲。
在商品別方面,高股息ETF成為台股ETF過去兩年成長的主要推手,其占比已達66%。然而,今年來,資金開始從高股息回流到市值型ETF,這是因為許多高股息ETF的配息縮水,以及市場波動帶來的交易機會吸引投資者採取各種策略。
劉宗聖對市值型ETF和高股息ETF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預期兩者將朝向更均衡的發展方向。
觀情境下,預估今年ETF規模可增長5,000億元,台股主被動基金占台股市值比重,將較現行3%持續提升。
台灣ETF規模持續創高,當中又以台股ETF成長力道最強勁。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至1月底,整體ETF規模已達6.47兆元,台股ETF達2.76
兆元,占比衝高至42.6%。
劉宗聖昨天出席投信投顧公會春酒時表示,目前台股ETF市值大約是2.8兆元,對比國內上市櫃公司總市值約80兆元,大約占3%多,相較於
美國等國家的ETF占股市比重超過一、二成,台灣ETF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他強調,政府今年開放主動式ETF和多重資產ETF,提供投資人更多元選擇,今年國內ETF市場從檔數、規模和受益人數來看,都是持續成長
的一年。
劉宗聖也看好台股主被動型商品占台股總市值將持續提升。他分析,在悲觀、樂觀情境下,今年ETF規模增長可能界於2,000~5,000億元之
間。
以樂觀情境來看,有三大成長動能:一是定期定額資金持續挹注:目前ETF定期定額每月約百億元,在台股行情無大變化下,一年可帶進
1,200億元;二是新商品發行:今年開放主動式ETF等新商品,加上有愈來愈多投信加入台股ETF發行,大概也可帶來千億元新增規模;三是台
股行情若持續上漲,假設台股漲10%,以目前規模換算,整體規模也可自然成長二、三千億元。
以商品別來看,高股息ETF是台股ETF過去兩年成長最大推手,且大幅超越市值型產品,與國外趨勢大相逕庭。以元大、國泰、群益、富
邦、復華等前五大投信的台股ETF商品結構來看,高股息ETF占比已拉高至66%,而市值型ETF占34%,然近期高股息、市值型ETF規模、受益
人數出現消長變化。
劉宗聖分析,前兩年高股息ETF本息雙收,吸引很多市值型ETF投資人資金轉進,但今年來,已經看到投資者資金從高股息回流到市值型的
現象,因很多高股息ETF配息縮水,加上市場波動帶來交易機會,吸引投資者採取「逢低買進、買黑賣紅、定期定額」等策略,帶動資金持
續流向市值型ETF,看好今年市值型ETF和高股息ETF朝更均衡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