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富造船公司新聞
慶富造船事件後,公股銀行更加謹慎,以企金為主的放款策略變得更加保守。近期來,八大公股銀行積極「晴天儲糧」,在獲利不斷創新高的同時,也適時提列備抵呆帳準備金,以應對未來的經濟風險。根據最新數據,截至1月底,已有四家公銀的備抵呆帳覆蓋率超越全體國銀的平均水平,高達596.73%。 這四家公銀的備抵呆帳覆蓋率分別是:兆豐銀的957.17%、土地銀行的858.03%、華南銀的817.62%以及台灣銀行的751.57%。這些數字顯示,這些銀行在承受呆帳的能力上,相較於其他銀行來說,顯得更加堅固。 銀行主管指出,逾放比愈高,往往代表放款品質較差;而備抵呆帳覆蓋率愈高,則意味著銀行承受呆帳的能力愈強。近年來,許多公股銀行在獲利上不斷創下新高,同時,資產品質也逐漸提升。慶富案的教訓讓公銀們更加謹慎,至今多數公銀尚未出現大型逾放情況,並且適當進行晴天儲糧,讓逾放比與備抵呆帳覆蓋率都維持在高標準。
觀察八大公股銀行的覆蓋率,共有四家高於全體國銀的平均值,包括:兆豐銀957.17%、土地銀行858.03%、華南銀817.62%以及台灣銀行751.57%。
銀行主管說,逾放比愈高代表放款品質差,備抵呆帳覆蓋率愈高則代表承受呆帳的能力愈強。
近年來,部分公股銀獲利不斷屢創新高,同時,資產品質也愈來愈亮眼,經歷過慶富案的教訓過後,多數公銀都尚未出現大型逾放,也適當的晴天儲糧,讓逾放比與備抵呆帳覆蓋率都位在高標水準。
台灣知名企業慶富造船近期再掀風波,與寶德能源破產事件相互映照,令人唏噓。寶德能源上周正式宣告破產,而這個決定並不讓人意外,因為去年第三季的增資不順利,讓行庫們對寶德的未來充滿疑慮。這起事件,也是慶富獵雷艦案之後,公股銀行為配合政策而遭倒帳的授信案。 對於寶德能源來說,其土地和設備的「殘值」成為了回收債權的關鍵。寶德能源最值錢的土地並非自己所有,而是向經濟部工業局承租的,這讓銀行在回收債權時,變得相對困難。此外,由於太陽能產業已經從過去的「全盛」時期轉變為「夕陽產業」,設備的「殘值」相當有限。 寶德能源的股東結構複雜,既有民股也有公股。其中,華新麗華、日月光、潤泰、中鼎工程、中美矽晶等民股,以及國發基金、中華電信、經濟部旗下耀華玻璃等公股,都擁有相當份量。債權人方面,除了八大公股行庫外,還有台新銀行、日盛銀、上海商銀、遠銀等民營銀行。 太陽能產業曾經是兩岸熱門產業,寶德能源在成立之初也受到各界看好。然而,隨著產業競爭激烈,寶德能源生產成本過高,加上產業景氣急轉直下,讓它不得不走上破產一途。 這起事件讓人思考,公股銀行在配合政策時,是否應該更加謹慎觀測產業景氣,避免再次發生類似倒帳事件。政府也應該重新思考對銀行授信的指導,尊重銀行的專業判斷。
寶德能源聲請破產,其實行庫並不意外,因為去年第三季寶德增資不順,行庫已有心理準備,多半認為寶德走向破產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可嘆的是,今天就算各大行庫要對寶德進行清償提存,即使是參加第一案聯貸有擔保品的銀行,所能回收的債權也相當有限。
首先,寶德能源最值錢的土地,並非寶德能源所自有,而是向經濟部工業局承租的;其次,廠房及機器設備到底有多少「殘值」?公股銀行實在不敢樂觀,特別是機器設備。因為太陽能產業已從多年前的「全盛」時期,物換星移成為今日的「夕陽產業」,這些設備若脫離原來的生產用途,幾乎形同「廢鐵」,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處分擔保品,恐怕能回收的債權也微乎其微。
在股東結構上,寶德能源的主要大股東為華新麗華、日月光、潤泰、中鼎工程、中美矽晶等民股,以及國發基金、中華電信、經濟部旗下耀華玻璃等公股,換言之,其實民股也不在少數。債權人方面,除了八大公股行庫都是貸款銀行,民營銀行也不少,例如,台新就是第三大貸款銀行,而日盛銀、上海商銀、遠銀等,也都有份。
太陽能產業初始是兩岸都熱捧的產業,而寶德能源在成立之初,的確也是各界一致看好。但當太陽能產業已氾濫到殺價競爭時,寶德能源生產成本過高的問題,就成為它的生存障礙;儘管後來寶德力圖轉型,朝生產半導體的多晶矽發展,但是時不我予,在整個太陽能景氣急轉直下時,寶德也只能走上宣告破產一途。
寶德先後有二筆聯貸案,第二筆的32億元的聯貸案,是在106年度完成;而在國發基金帶頭注資之下,八大公股行庫在第二場完全沒有擔保品的「純信」聯貸案,可說全數「入圍」,例如,土銀、合庫、台企銀等三家銀行,在前一波90億聯貸案並未參與,但到了第二波籌組32億聯貸案時,這三家銀行就全部跳進去了。
國發基金基於扶植太陽能產業政策,不只自己跳下去投資撐住寶德,還召集各大行庫一起進場時,行庫就成了最大苦主。配合政策固然是公股銀行職責,但對於產業景氣的觀測,身為銀行業者,相關的嗅覺應該更為靈敏。在公股銀行先後配合國艦國造、太陽能產業的政策下,僅兩年多的光景,就先後發生了獵雷艦、寶德能源的倒帳,未來政府真的應該好好思考,並回歸對銀行授信專業的尊重,不要再下指導棋了!
展望2020年,公股金融機構在財政部規劃,有四大業務重點,等於是財部給公股行庫的KPI。
展望2020年,財政部官員表示,對公股金融機構將有四大項業務重點要求,第一、衝刺獲利的同時,希望公股銀行能遵守金融監理的法規,放款時須注意內稽內控等作業風險;其次,盡全力配合政策性放款,特別是台商回流、對中小企業放款以及小微企業放款也盡全力配合,扶植該產業成長茁壯,轉型過程順利。
三家純網銀最快今年上半年都會開業,面對新型態銀行來襲,財政部官員說,將持續督導公股行庫的金融科技技術發展,同時也希望台灣Pay能見度會愈來愈高,使用場域愈來愈廣,讓民眾能更加熟悉。
最後,財政部今年的重頭戲就是彰化銀行與合作金庫的董監改選,尤其彰銀改選之戰,早在去年下半年已展開,在台新陣營與泛公股陣營持續加碼買進下,彰銀股價不斷突破波段新高,站在財政部的角度,將持續努力維護公股權益。
細數近年來公股事業的表現,讓財政部長蘇建榮最引以為傲的是,完成九大公股行庫團協簽約以及多數泛公股行庫實施員工持股信託制度。
除此之外,2019年泛公股金融機構的獲利已出爐,多數獲利均屢創新高,同時也維持既穩定又優異的資產品質,再次驗證財政部平時督導有佳,預計也將為國庫挹注不少股息收入。
去年4月公股人事大地震後,行政院長蘇貞昌立即邀集公股行庫董、總召開會議,會議提及要求各大公股要盡全力完成八大政策性放款,也特別強調對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放款任務,短短不到一年,八大公股行庫可說全員動起來,有突飛猛進的成績。
衡量銀行的資產品質,通常會觀察逾放比與備抵呆帳覆蓋率兩項參考指標,前者愈高代表該銀行的放款品質差,後者愈高則代表承受呆帳的能力愈強。
據金管會統計,截至7月底,全國銀行平均值為595.88%,較去年同期增加85.99個百分點。
近年來,公股銀行資產品質愈來愈亮眼,逾放比不斷下降外,備抵呆帳覆蓋率也逐月升高,去年擺脫慶富案陰霾,多數公銀獲利均創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也交出不錯成績單,一年多來小心謹慎從事授信業務,未出現大型逾放。
觀察各家公銀覆蓋率,華銀、台銀、土銀及兆豐銀,均高於平均值。
華銀覆蓋率一舉衝破1,000%,華南金控高層主管說,除了逾放金額低,也在晴天儲糧,今年來都提列較高的備抵呆帳,防範未來的景氣所帶來之風險。
其他公股銀行高層主管稱,在獲利穩健成長的情況下,通常都會從每月的獲利,提列部分作為備抵呆帳,以避免未來當有呆帳收回機會較小時,呆帳覆蓋率會急速下滑,甚至影響銀行的資產品質,從全體國銀的覆蓋率可看出,近年來各家銀行都趁著獲利穩定時,拉高覆蓋率。
公股銀行主管說,提高覆蓋率是要因應未來景氣所帶來的風險,國際會計準則9號公報(IFRS 9)上路後,也改變呆帳提列的方式,從以往發生損失才提列,改成採取預期信用損失減損模式評估,而銀行可以趁獲利允許時,預先大舉提列備抵呆帳,以防範未來出現大筆呆帳無法回收的困境。
另外,美中貿易戰僵持,加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下修,國銀對大陸地區放款提高警覺,公股銀行近四年來對陸曝險出現下滑趨勢,其中以彰銀、華銀下滑幅度最多,2016年首季曝險比率都有60%以上,到今年第2季僅剩30%多,幾乎腰斬。
高雄銀董事長朱潤逢昨(4)日指出,高雄銀行透過法院,拍賣慶富擔保品兩筆位於左營博愛四路的土地410坪,法拍吸引多達七組買家搶標,結果以比拍賣底價高出一成多標出,拍賣價每坪土地約81.5萬元,總拍定金額3.37億元,還比高雄銀以該筆土地擔保放款給慶富的金額要多。另外,潤寅案有一筆貨款,高雄銀追回時因遭不當提領,因此船公司賠償給高雄銀約2,000萬元,也可略補呆帳損失。
高雄銀副總經理徐翠梅補充,慶富放款還有一艘船舶擔保品,也已順利處分,處分金額1.28億元,略低於貸款金額,但兩筆左營土地標出價格3.37億元,則高於帳款,之前提存慶富案高額呆帳損失,可有回沖利益,但實際入帳時間,要看法院作業程序而定。
高雄銀表示,慶富抵押的兩筆土地在左營區,為住宅用地,距離高鐵站不遠,由於高雄市區逐步往北、向高鐵站方向發展,這一帶的不動產均看好,因此吸引了許多建商、資產管理公司搶標。
高雄銀行表示,本件土地拍賣期間有多間建設公司及資產管理公司 相繼詢問,3日拍賣共有七組人參與競標,標購情形熱烈,最終以高 於前次拍賣底價約400萬元售出,顯示不動產業者看好高雄市的房地 產,房地產向來為火車頭工業,未來將帶動相關產業景氣成長,有助 於高雄市經濟發展。
另外,高雄銀行今年董事長、總經理相繼異動,且新任董總皆曾於 臺灣企銀服務,高雄銀行董事長朱潤逢曾擔任臺灣企銀董事長,於4 月29日接任高雄銀行董事長。而新任高雄銀行總經理,則是9月1日於 臺灣企銀退休生效的前副總經理陳長義,並將於金管會核准後生效。
朱潤逢上任後曾經提出工作十大方向,包括配合高雄市政府政策辦 理各項融資,如5+2創新產業、青年創業貸款、中小企業貸款、文創 產業貸款等。另外則是執行高雄市市長韓國瑜農產品外銷的政策,高 雄銀行將與中國輸出入銀行合作,辦理農產品的出口信用保險,降低 應收帳款的風險,提高農民收益。
對於慶富案,他強調會重新檢討慶富案的授信缺失,強化授信的5 P原則,對涉案人員予以懲處,如有違法失職者將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議會答詢時,對慶富造船公司涉及的疑雲重重案件表達了嚴肅態度。他指出,這起案件不僅影響慶富公司本身,更對高雄銀行造成重大損失,甚至讓許多國人難以理解。為此,韓國瑜正式簽准將全案移送檢調單位進行偵辦,並強調,若檢調單位發現不法行徑,將立即立案調查,以找出真相。 韓國瑜強調,慶富詐貸250億元的事實不容忽視,對高銀造成的損失過於重大,必須移送檢調單位處理。他認為,這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時刻,若涉及不法,必須追究到底,無法逃避責任。 這起慶富案是韓國瑜就任高雄市長後,首次移送檢調的案件。他表示,未來將全力支持檢調單位的偵查工作,並希望借此機會,讓高市府官員和公營事業單位端正心態,把握機會為民服務。韓國瑜強調,作為公職人員,應該有「人在公門好修行」的認識,絕對不能有「匈奴民族掠奪後,棄之不理」的心態。
高雄銀行爆出借貸慶富公司,形成呆帳,引起外界關注,高雄市長 韓國瑜上任後,關切此案後續發展,15日再度於總質詢中,表達不縱 容非法的立場,並強調,慶富詐貸250億元茲事體大,對高銀有不可 承受之重,非移送檢調不可,他認為,清者清、濁者濁,若不法辦, 無法交代。
韓國瑜說,慶富案是他就任高雄市長後,第一件移送檢調的案件, 未來,將尊重檢調偵查和高銀的內部資料報告,也希望藉此砥礪高市 府官員、公營事業單位,端正心態,人在公門好修行、把握機會,為 人民服務,千萬不可抱持匈奴民族掠奪後,棄之不理的心態。
清明假期前夕,行政院宣布了一則震撼金融界的消息:五家公營金控公司和銀行的董總人事將有所變動。不過,令人不解的是,這五家機構當天並未召開董事會進行相關議題的討論。財政部在發布的人事異動新聞稿中,也並未提及這些人事變更需經過董事會通過方能生效的規定。 根據《公司法》208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必須由董事會或常務董事會選任。即使董事長是法人代表,也應以個人身分當選。因此,當董事長因法人改派代表而失去董事身分時,董事會就必須進行董事長的改選。然而,公司法中並無規定大股東可以直接任命公司的董事長及總經理。 在這次財政部宣布的人事異動中,除了土地銀行全為財政部持有外,其他四家金控和銀行均為上市公司,財政部及其他政府單位之持股僅在20%左右。其中,彰銀的最大股東甚至不是政府,而是台新金。政府的法人代表在華南金控的董事會中也僅占20席中的八席。 儘管財政部透過其所支持當選的獨立董事及民股董事,牢牢掌握這幾家金控公司和銀行的經營權,但行政院直接宣布董總人選,卻置金管會所強調的金融業公司治理於不顧。 試想,如果富邦金的大股東在尚未召開董事會的情況下,逕自宣布富邦金董事長或總經理之異動,金管會是否會以違反公司治理而予以處分?即便同為公營公司,交通部所屬之航發會在宣布華航董事長異動時,仍稍顧及公司治理,特別說明仍須函請華航召開臨時董事會,正式選任。 有人可能會認為,既然財政部掌控董事會,董事會通過財政部所宣布的董總人選也不過是形式,何必這麼較真。然而,如果財政部作為控制性股東,就可以不顧董事會的權責,那麼何不乾脆廢了公營金融機構的董事會,由財政部直接經營,豈不更權責相符? 不過,大部分的公營金融機構,政府固然擁有控制性的持股,絕大多數的股權仍在廣大的公眾股東手中。董事會不能只代表大股東政府的利益,而是要謀取全體股東的利益,並且平衡所有公司利害關係人的權益。 最近的人事異動只是政府不尊重公營金融企業公司治理的最新事例。以慶富造船的詐貸案為例,參與205億聯貸的九家銀行全為公營行庫,這顯然是公營行庫配合大股東政府的國艦國造政策所承做的政策性貸款,但損失卻由全體股東所承擔。 金融業承擔了將社會儲蓄資金導向有效投資的重要中介角色,而扮演好這個角色的必要條件是社會的信任。金融業必須特別重視公司治理,以維護社會的信任度。財長蘇建榮在立法院答詢時,強調會要求公營金融機構董總做好公司治理。但政府請自己先尊重公營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吧。
財政部日前宣布,華南金控的董事長將由現任高雄銀行董事長張雲鵬接任。不過,由於財政部未事先通知高雄市政府,這項人事異動引發了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強烈反對。韓市長昨(8)日公開表示不同意這次董座更動,讓人事案是否會生變成為一大關注焦點。 據了解,財政部雖然已經將解任華南金董事長吳當傑的公文副本送達高雄銀行,但並未事先通報。如今,高雄市政府對此表示暫時不放人,這起人事風波讓人感到尷尬。 張雲鵬目前仍希望與相關單位溝通,辭呈不排除延至12日再遞交,並計劃在15日上任。財政部若考慮將上任時間延後至月底,或許能夠緩和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緊張關係。 至於華南金方面,有消息指出,財政部解任吳當傑的公文已經於昨天生效,華南金控與銀行的董事長暫由金控副董事長林明成及銀行副董事長林知延分別代理。 張雲鵬在上周三政院宣布公股人事同一天,向高雄市政府報告將辭職北上。當時財政部希望人事交接於昨天完成,但因為張雲鵬需要向高市府說明,希望將時間延至4月底。最終,雙方折衷為15日上任。 不過,高市府並不同意張雲鵬立刻辭去高雄銀行董事長一職。張雲鵬與財政部都表示將再努力溝通。張雲鵬還補充說明,慶富造船的貸款早在2017年6月他就任高雄銀行董事長之前就已經承作,該公司是高雄銀行將近30年的老客戶。現任高雄銀行總經理王進安對慶富案最了解,報告主要由總經理負責。 張雲鵬強調,他會秉持最大誠意繼續與高市府溝通,並希望韓國瑜有時間能親自向他說明。依法,張雲鵬只要辭呈出手就請辭生效,但他仍希望溝通圓滿再辭,會「等到最後一刻」。 有關人士表示,華南金人事案只是上任時間的問題,財政部希望張雲鵬能在15日上任最好,但若等到25日張雲鵬向高雄市議會作慶富案的專案報告後,再於4月底上任也是可行的。
高雄市長韓國瑜近期對財政部調動高雄銀行董事長張雲鵬一事提出強烈反對。他認為,財政部的這一舉動不尊重高雄市政府,並且在市議會對慶富案進行專案報告前,對張雲鵬的人事調動並不妥適。韓國瑜指出,張雲鵬原本已經排定要在市議會就慶富案進行專案報告,所以在報告之前進行人事調動,不是一個好的安排。 韓國瑜強調,人生職場上的變動是常見的,但這次對張雲鵬的調動,在沒有得到市議會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給人一種不負責任的感覺。他要求張雲鵬必須向市議會說清楚慶富案的事實真相。 高雄市政府也對此表達了立場,指出張雲鵬自從華南銀行總經理退休後,於106年6月受高雄市政府委託,擔任高雄銀行公股代表召集人並出任董事長。當時適逢慶富公司爆發重大金融案件,張雲鵬在任內完成了高銀對該公司貸款的呆帳處理,以及業務缺失的檢討與改善。目前,高雄市議會已經成立了專案調查小組,並即將於4月25日進行專案報告,因此市府不考慮讓張雲鵬辭去高銀董事長一職。
《公司法》208條明訂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長應由董事會或常務董事會選任。董事長即使是法人代表,也是以個人身分當選董事長。因此當董事長因法人改派代表,失去董事身分時,董事會就必須改選董事長。公司法內沒有任何規定大股東可以直接任命公司之董事長及總經理。在這波財政部宣布人事異動的五家金控和銀行中,除了土地銀行是百分百財政部擁有,可暫且不論外,第一金、合庫金、華南金、和彰銀都是上市公司,財政部及其他政府單位之持股僅在20%左右。其中彰銀的單一最大股東甚至還不是政府,而是台新金;政府的法人代表在華南金控的董事會中也僅占20席中的八席。
固然,財政部透過其所支持當選的獨立董事以及合作之民股董事牢牢掌握這幾家金控公司和銀行的經營權,但是行政院越過這些公司的董事會,逕自宣布董總人選,實在是置金管會所一再強調的金融業公司治理於不屑。試想,如果富邦金的大股東,在尚未召開董事會的情形下,逕自宣布富邦金董事長或總經理之異動,金管會是否會以違反公司治理而予以處分?即使同為公營公司,前不久,交通部所屬之航發會在宣布華航董事長異動時,仍稍顧及公司治理,航發會在通過由謝世謙取代何煖軒之後,特別說明仍須函請華航召開臨時董事會,正式選任。
或有論者會認為,既然財政部掌控董事會,董事會通過財政部所宣布的董總人選也不過是形式,何必這麼較真。但是,如果財政部作為控制性股東,就可以不顧董事會的權責,那麼何不乾脆廢了公營金融機構的董事會,由財政部直接經營,豈不更權責相符。這在政府百分百持有的台灣金和土銀,可能的確是最省事有效的方案。但是,大部分的公營金融機構,政府固然擁有控制性的持股,絕大多數的股權仍在廣大的公眾股東手中,董事會不能只代表大股東政府的利益,而是要謀取全體股東的利益,並且平衡所有公司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包括債權人、客戶、員工、社會大眾的權益。這才是現代公司治理的真諦。
最近的人事異動只是政府不尊重公營金融企業公司治理的最新事例。再舉幾個例子。財政部同時是台灣前十大銀行中六家的控制性股東,嚴重違反金管會訂下的同一投資者不得為多家金融機構大股東的金金分離政策。華南金的主要政府持股甚至是由競爭同業台銀所持有;台銀有兩位副總擔任華南金的董事;台銀的總經理也是兆豐金的董事。實在很難想像這幾位台銀的高層管理人員,在華南金和兆豐金的董事會上,如何能同時顧及他們擔任董事的公營金控和台銀的利益。前年爆發的慶富造船詐貸案,參與205億聯貸的九家銀行全為公營行庫,顯然是公營行庫配合大股東政府的國艦國造政策所承做的政策性貸款,但損失卻由全體股東所承擔。
金融業承擔了將社會儲蓄資金導向有效投資的重要中介角色,而扮演好這個角色的必要條件是社會的信任。金融業必須特別重視公司治理,以維護社會的信任度。財長蘇建榮4月8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說會要求公營金融機構董總做好公司治理。財長說的對,但是,政府請自己先尊重公營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吧。
(作者是台大管理學院兼任教授、富邦金控高級顧問)
據了解,這次華南金人事案,財政部雖將解任華南金董事長吳當傑的公文副本給高雄銀行,但未在事前打電話知會,如今上演高市府暫不放人的風波。
張雲鵬目前仍希望能溝通圓滿,辭呈不排除等到12日再遞交,趕15日上任,財政部若考慮延到月底,或可緩解中央、地方互槓的尷尬局面。
據悉,高市府目前還沒有確定的新董座人選,至於是否依慣例在正式接任者確定前,先由高市府財政局長擔任的高雄銀常務董事代理董座,有待觀察。
華南金方面,有關人士表示,財政部解任原華南金董事長吳當傑的公文昨天生效,華南金、銀董事長暫由金控副董事長林明成及銀行副董事長林知延分別代理。
據悉,張雲鵬是在上周三政院宣布公股人事同一天,向高雄市政府報告將辭職北上,當時財政部原希望人事交接昨天就辦好,但因張雲鵬須向高市府說明,希望改4月底,惟財部考量華南金股東會前兩個月有些作業程序需要辦理,不宜拖到4月底,最後折衝為15日上任。至於第一金、銀與彰銀董事長昨天均已交接完畢。
但高市府不同意張雲鵬立刻辭高雄銀董事長,張雲鵬與財政部方面都表示,會再努力作溝通。
張雲鵬並補充,慶富貸款早在他2017年6月到任高雄銀董座之前就已經承作,且該公司是高雄銀往來將近30年的老客戶,現任高雄銀總經理王進安之前擔任授信處長、副總經理,對慶富案最了解,報告主要還是由總經理負責。張雲鵬強調,會秉持最大誠意繼續與高市府溝通,也希望韓國瑜有時間,他可親自向韓說明。
依法張雲鵬只要辭呈出手就請辭生效,但他仍希望溝通圓滿再辭,會「等到最後一刻」。
有關人士表示,華南金人事案只是上任時間問題,財政部希望15日張能上任最好,但等到25日張雲鵬向高雄市議會作慶富案的專案報告後,4月底再上任。
韓國瑜指出,慶富案鬧得沸沸揚揚,廣大高雄市民以及各界都想了解其來龍去脈,原本就排定張雲鵬到市議會做專案報告,「在這之前做這項人事調動並不妥適」,「不是很好的安排」。
尤其在高雄市議會專案報告前做異動,這雖是財政部與金管會的選擇,但感覺不尊重高雄市政府,會堅持張雲鵬做完報告後再說。
韓國瑜說,人生職場上的異動在所難免,大家認真付出、時間到好聚好散,「我做人從不刁難別人」,但這時高雄銀行董事長調動怎麼交待?至少要議會同意,「感覺上不負責任」,張雲鵬一定要跟高雄市議會說清楚講明白,慶富案是怎麼一回事。
高雄市政府進一步表示,張雲鵬自華南銀行總經理退休後,於106年6月受高雄市政府委託,擔任高雄銀行公股代表召集人並出任董事長乙職。106年8月間,適逢慶富公司爆發詐貸及虛偽增資案,引發社會各界關注,高銀對該公司集團的貸款形成呆帳,後續高銀業務缺失問題、檢討與改善事宜,都在張雲鵬任內接續完成,對案情有一定的了解與掌握。
因此,在目前高雄市議會已成立專案調查小組並進行調查中,及即將於4月25日進行的專案報告,都需要他的金融專長及對案情了解,協助市府及議會釐清,所以市府現階段不考慮其辭任高銀董事長。
過去廖燦昌在台企銀董事長任上,打破九年沒發股利窘境,在合庫金則是創造出獲利突破百億元、三年三級跳的佳績,也讓合庫金的股利配發拉高,第一金即將在月底召開董事會討論股利,預期第一金的配發率與現金股息殖利率也會拉高,不會讓包括公股在內的股東失望。
行政院長蘇貞昌清明連假前無預警大幅調整三家公股金融機構董事長,之前遭公股以慶富案為由自合庫金、銀董座拔除的廖燦昌,回鍋公股金融圈出任第一金、銀董座,由於原任董座董瑞斌當初是以慶富案救火之姿到任第一金,且向來是綠營金融人才,因此「廖上董下」引發政壇與公股圈熱議。不過,廖燦昌有信心以專業經營與實作績效,化解外界風雨。
廖燦昌拋出「三個溫度」說法回應外界各種聲音,他期待做為「有溫度的政策執行者」、「有溫度的客戶關懷者」及「有溫度的員工照護者」,對於許多立委質疑,他表示,若有時間、機會,一定會溝通,「立委對我以往專業應該會更有興趣吧!」
廖燦昌昨天一早開董事會到出席交接儀式、幕僚彙報、與一銀工會座談、赴財政部報告、聽取各業務部門簡報,各主要業務包括企金、消金、財管、財務等各單位都由督導副總領銜簡報,連帶包括資訊IT、風險管理、稽核等也涵蓋,他要以最快速度進入狀況,做到自己所說的「無縫接軌」。只是因為沒有祕書,讓職級比祕書高得多的主祕跟著他忙得團團轉,廖燦昌也客氣地說對主秘很不好意思。
此波公股金融機構人事調整,被外界視為是執政當局考量明年總統大選安排。廖燦昌表示,公股配合政策很正常,「哪家公股行庫不用配合政策」,連民營金融業也一樣配合5+2產業、中小企金、長照等政策推動業務。
高雄地方法院5月下旬開拘票抓人未獲,昨(4)日開庭時,他仍未現身,雄院認定陳已棄保潛逃,沒收500萬元保釋金,預計今天發布通緝。
據了解,陳偉志擁有美國和台灣雙重國籍,目前去向不明。
上述的重要合約,包括風電設備的動產抵押權、統包合約(EPC) 的履約保證、營運中斷險等各項保險受益人、運轉維護合約(O &M )的履約保證、購售電合約的權利轉讓等等,這些必須全數轉讓給銀 行團;此外,上述的每項保險的受益人,都要從廠商轉為銀行團才是 保險受益人,以保障銀行的授信風險。
前次慶富案之所以發生的導火線,即在於慶富造船發生財務危機; 對此知情人士指出,之所以作此制度規劃,是避免再度重演「慶富案 」情節,以備屆時廠商因為財力等個別問題無力完成後續的興建,或 是無力繼續營運時,銀行團能「代位」行使「介入權」,接下來找其 他的廠商接手完成離岸風電的後續工程或營運。
銀行業者對此進一步指出,慶富案因為與「國防機密」有關,使得 銀行團無法代位行使介入權:「但離岸風電不一樣,與所謂國防機密 無關,銀行團是有行使的空間!」不過接下來銀行團,特別是管理銀 行要作的功課會更多,必須去研究上述的每一項重要合約內容。
立委徐永明昨日在財委會質詢,慶富案出包的銀行董總都還在金融 圈,是否因為出身「財金幫」背景硬,旋轉門條款徒為擺設,其中不 少是出身金管會、銀行局及財政部國庫署的官員。
顧立雄回應,金管會局處首長退休後,若直接被財政部派去金管會 監理的金融單位,「的確不適宜」,但因為公股代表指派單位是財政 部,所以金管會已建議財政部,不要指派金管會官員去原來他任內監 理的單位,以免發生「今天是裁判、明天是球員」的情況。
顧立雄補充,指派公股負責人或董監代表,應先區分「輔助性」單 位和「受監理」單位,輔助性機構像智庫,如保發中心、存保公司、 金融研訓院、證基會等,「還是可以派卸任的金管會官員出任相關負 責人,但若金管會直接監理的像公股行庫就不宜。
至於證交所、櫃買、集保、期交所等所謂的「證券F4」,不算受金 管會高度監理,如何規範,「還要再思考」。
前金管會主委、現任立委曾銘宗則追問,顧主委是不是也應該適用 同一套標準,不能到受金管會監理的金融機構任職,並要求他做承諾 ,問顧立雄離開金管會後會不會到金融機構任職?顧立雄直接回答: 「不會。」
曾銘宗再問,顧立雄卸任後若繼續當律師,會不會接受金融機構委 託的個案?顧立雄表示,律師倫理中對利益衝突有明確規範,他將以 最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會做任何被視為藉用金管會主委經驗而有利益 衝突的事情。
曾銘宗再追問,那未來是否不會接受上市櫃公司的委託?顧立雄表 示,金管會是監督「證交所」,上市櫃公司並不受他直接監理,如果 要以此標準要求他,「乾脆叫我不要幹律師,退休算了。」前任與現 任金管會主委的答詢之間,煙硝味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