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投信(公)公司新聞
今年以來,中國以43.5億美元的淨流入金額遙遙領先其他亞股,印度與南韓也有逾10億美元的淨流入。
在賣超方面,台股今年來雖然遭外資賣超3.1億美元,在亞股最高,但外資上周以來轉賣為買超1億美元,決定抱股過年,對台股信心轉強。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美中兩國暫時休兵,預期中國2020年經濟可望持穩。美中兩國貿易前景改善,領先指標的南韓出口在元月前十天明顯加溫,半導體年增11.5%,為2018年10月以來首見正成長,顯見全球科技需求在美中貿易戰降溫後已開始好轉,亞洲景氣增長的正向訊號浮現。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美中完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市場投資氣氛轉佳,加上當前市場資金仍充沛,風險資產表現有望延續,看好新興亞洲的循環性消費、資訊科技、房地產等類股。
展望後市,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美國對華為禁令是否擴大,以及5G手機終端需求是否因價格不具吸引力下修銷售額,都是近期需要觀察的面向。
然而,拉長時間軸來觀察,由於中國在5G的推廣積極態度不變,甚至在基地台的布建數據上也小幅上修,5G相關類股仍是長線趨勢。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除了持續鎖定5G、記憶體、iPhone等趨勢議題以外,同時看好汽車零組件與設備相關。此外,過去一年跌深的落底區塊,最近也出現反彈跡象,建議可就基本面觀察,針對有利基者進行布局。
林雅慧指出,對股票投資人來說,短期唯一要關注的風險,就是企業獲利是否符合市場預期。現在正是美國財報周,市場已經把焦點放在2020年上半年的獲利預期。
若要配置股票資產,建議以殖利率較占優勢、且企業盈利動能向上調升的亞股當做首選。
【台灣新聞報導】 哇塞,這個摩根投信真的是大爆料啊!講到今年首季的投資市場,他們可是一點也不馬虎。去年那個寬鬆的資金環境,讓企業有得喘口氣,還讓資金回流到風險性資產,債券這種以前看都不想看的東西,現在竟然也吸引一堆資金進來,股債市場表現超乎想像,這讓市場人員都驚嘆不已。 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說,雖然大陸的經濟成長在2020年可能會降到6%左右,但這主要是因為去槓桿和結構性調整,民間消費和服務業還是穩穩的。只要大陸經濟不亂,油價也不會爆漲,亞洲的資產就還有機會發揮。 李宏正這位群益投信的投資長也說,中美貿易戰暫時告一段落,全球製造業在去年第四季已經開始回溫,大陸的製造業更是止穩回升,對全球貿易量回升幫很大忙。現在市場氣氛中性偏多,風險性資產的續航能力看起來還挺強的。 他還提到,股市方面,新興市場比成熟市場還要強,因為大陸的需求開始回升,新興市場的止穩回升趨勢也越來越明顯。看起來,台灣、韓國這些東北亞市場還是相當值得期待的。 信用債市方面,隨著美元高檔回落,通膨預期不顯著,在風險偏好佳和利率低的環境下,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公司債還是看好的。 最後,摩根投信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說,現在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怎麼參與升溫的股市,或者怎麼在低利環境下調整債券配置。她建議,可以看看估值較低、受惠於景氣回溫的大陸和亞太股市。
台灣金融圈近期對於大陸股市的長線投資前景相當看好,這股信心主要來自於大陸官方持續實施的穩健貨幣政策。根據市場分析,摩根投信等投信法人指出,大陸將在2020年繼續維持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避免過度放水,同時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以促進經濟的穩健發展。 黃上修,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預測今年大陸股市將因為流動性寬鬆而提升風險偏好,預計股市及其他權益類資產將迎來結構性牛市。楊貽甯,富邦中証500ETF經理人,則看好大陸兩會召開前後的A股反彈行情,因為外部不確定因素逐漸減少,加上資金行情和官方政策的支持。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則以歷史數據為依據,指出1月的股市表現對全年走勢具有預測意義,1月上漲的年份,全年上漲的機率相對較高。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則強調,亞洲製造業動能持續強勁,台灣和東南亞多國的製造業購買者指數(PMI)均呈現擴張,這對股市表現是一個正面預兆。 林雅慧建議投資者在短期內應該優先建立核心收益部位,並以高股息收益的股票資產為配資主軸,以應對財報季的風險挑戰。
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指出,大陸年度經濟 成長在2020年雖有可能降到6%左右,但主要還是受到去槓桿調結構 的影響,民間消費與服務業尚處於穩步成長。只要大陸經濟維穩,油 價也未因中東局勢失控而暴漲,亞洲相關資產在2020年就相對有機會 。
加上亞洲國家的貨幣政策空間較歐美及日本更大,政府做多的遞延 效果較容易在下半年突顯。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表示,在中美貿易爭端暫告段落下,全球製 造業於去年第四季脫離谷底,特別是大陸在信用與政策刺激下,製造 業止穩回升跡象居於明顯,對於全球貿易量回升深具意義,另一方面 隨貿易議題的負面影響逐漸遞減,有助市場投資信心回暖,現階段市 場氣氛呈現中性偏多,風險性資產續航可期。
李宏正指出,股市方面,新興市場較成熟市場偏多,主因在大陸需 求觸底回升下,新興市場止穩回升態勢漸趨明朗,區域來看,具貨幣 寬鬆與財政刺激雙利多之陸股,以及東北亞市場之台灣、韓國相對看 好。
信用債市方面,隨著美元高檔回落,通膨預期尚不顯著,在風險偏 好較佳且利率偏低的環境下,對於具息收優勢之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 公司債維持偏多看法。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面對這樣的環境,投資人最 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參與已升溫的股市,或如何在低利環境下調整 自己的債券配置。從估值來看,美股是全球最貴的成熟市場,新興市 場中的泰國與巴西估值也遠高於長期平均,對照2019年全球股市漲多 的環境,今年反而相對看好估值便宜、且受惠於景氣回溫的大陸及亞 太相關股市。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受到流動性寬鬆利多影 響,今年大陸國內外資本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望上升,包括股市在內的 權益類資產有望出現結構性牛市。
富邦中証500ETF經理人楊貽甯表示,大陸在海外不確定因素逐漸降 溫,且又受惠資金行情推升,加上官方政策題材挹注之下,預期202 0年大陸兩會召開之前,A股有望延續反彈行情。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表示,陸股年初來的表現,預告全 年多頭行情可期,主要是因為1月表現與全年走勢最為貼合,即1月上 漲,全年通常上漲機率高;反之,1月下跌,全年下跌可能性大。
以上證指數為例,統計2000年以來,1月上漲次數達11次,其中, 有八次全年也呈現上漲表現;而1月下跌次數則有九次,其中,全年 同步下跌為七次,跟漲、跟跌機率都有七成以上,顯示陸股1月表現 對全年走勢具指標意義。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亞洲2019年12月製造業動能 持續好轉,大陸官方製造業PMI持穩50.2,新出口訂單自2018年5月以 來首度進入擴張區間、台灣PMI連續三個月回升並創下19個月來最快 擴張。另外,東南亞地區除印尼製造業數據仍低於榮枯線以外,其餘 像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等國,PMI處擴張區間且較上月翻 揚。
林雅慧說,按經驗,第一季通常是全球股市的旺季,由於去年12月 起全球股市風險偏好明顯提升,所以開始步入的財報季,反而會成為 檢視這波風險偏好是否持續上揚的依據,建議投資人短期內宜優先建 立高品質的核心收益部位,再以高股息收益介入股票資產較為妥當。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比較2019年與2020年以來美股各主要指數的走勢,可發現兩者並沒有明顯差異,兩個階段的表現都是費半指數最強、那斯達克指數次之,再來才是S&P500指數;可見美股上攻的動力主要都是仰賴科技股,但這也是2020年美股是否能夠持續上攻的變數。
費半指數在2019年上漲將近50%,幾乎是S&P 500指數的一倍,而去年美股上漲主要仰賴本益比的擴張,而不是企業實質獲利的增長。所以,儘管去年第4季市場把美股在2020年的企業獲利上調到9%,但目前美股的價位,已經反映了企業獲利上調後的事實,本益比更是來到18倍以上;所以未來美股最大的風險,就是要檢視獲利動能是否能夠持續,若否,美股面臨修正的壓力就會變大。
統一 FANG+ ETF(00757)經理人袁永騰表示,新創科技股指標的尖牙股買氣持續升溫,展望後市,由於目前美股氣勢正盛,預估後續仍有上漲空間,但漲多後市場波動也將加大,也容易因消息面影響而拉回。不過因資金環境寬鬆及基本面仍佳,若遇回檔建議投資人可分批進場。
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持續關注美中貿易協議的審核進度、簽署時間,雖然美中博弈為長期議題且後續貿易協商難度提升,但市場已逐漸習慣美中貿易消息紛擾,且就目前情勢而言,美中雙方基於經濟或選舉考量,均有動機持續保持對話,只要摩擦未再進一步升級,貿易戰對美國經濟的拖累有望逐季消退,輔以美國消費支出強勁,將有助美股延續多頭格局,持續看好科技及工業股表現。
美伊衝突雖然再起波瀾,但整體情勢已經逐漸緩和,這也讓投資者們對於市場的信心回升。美中兩國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預期,讓全球資金開始回流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市場。根據EPFR的最新統計,全球新興市場型基金在上周再度吸引13.2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是連續第11周吸引資金,顯示了市場的強勁動能。 摩根投信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美中貿易協議的初步達成,讓市場的樂觀情緒升溫,資金開始回流新興市場和亞股。全球新興市場型基金已連續11周獲得資金的青睞,而新興亞洲市場的買超也已經持續五周。林雅慧指出,隨著經濟景氣的回暖和政治紛擾的降低,市場預估全球製造業的PMI將逐季回溫,但整體的力道相對於2016至2018年來說,還是相對溫和。 林雅慧進一步強調,在全球主要國家經濟前景逐漸落底回升的背景下,那些與經濟連動度較高、受貿易摩擦影響較大的類股和區域,有望重獲動能。市場預估,2020年全球企業的EPS將有9%的成長率。 對於市場對企業獲利的樂觀預估,林雅慧認為,加上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的話題,短期內市場的資金動能將持續好轉,並有望支撑股市的表現。
新聞頭條:摩根投信策略師林雅慧分析亞股市場趨勢,建議投資人短期聚焦優質收益與高股息資產
新年伊始,外資對亞股市場的買賣超動作並不熱鬧。上周,中國股市吸金29.9億美元,位居亞股之首,其次是南韓的8.5億美元。然而,台股卻遭遇了2.7億美元的賣超,成為最大的賣超市場。
中國A股已連續14周淨流入,今年外資累計買超金額達49.3億美元,傲視亞股。而台股則相反,外資去年大量買超台股94.5億美元,年初進行調節,已連續兩周遭外資賣超。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美股大盤評價已來到2018年第4季以來高點,美中兩國對於已加徵關稅的調整是否符合市場預期,將影響去年12月以來回溫的風險偏好。她建議投資人短期以優質收益為核心,再搭配高股息收益資產。
林雅慧進一步指出,去年亞洲12月製造業動能持續好轉,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穩在50.2,台灣PMI連續三個月回升並創下19個月來最快擴張。東南亞地區除印尼製造業數據仍低於榮枯線50以外,其餘國家PMI均處於擴張區間且較上月翻揚。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則表示,美伊衝突及美中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逐漸遞減,全球寬鬆浪潮加上財政刺激,預期將持續推升股市表現。看好核心消費、資訊科技、地產等產業。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則強調,科技業尤其是半導體龍頭企業對於第1季的展望將是關注焦點。受惠於5G手機的鋪貨、產業庫存回補強勢及產能緊俏,市場預期半導體第1季淡季不淡,科技業企業對於今年獲利成長率預期更持續上修,有望達到17%,中長線格局看多。
反觀成熟市場資金動能就略微遜色,美股基金上周遭資金反手賣出48.16億美元,歐股基金同樣轉流出17.36億美元。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受到景氣回暖、政治紛擾降低,市場預估全球製造業PMI將逐季回溫,但相對2016∼2018年,整體力道仍相對溫和,伴隨全球主要國家經濟前景落底回升,與景氣連動度較高而受貿易摩擦拖累的類股與區域可望重獲動能;市場預估2020年全球企業EPS將有9%的成長率。
林雅慧認為,2019年上半年零售投資人資金持續流出股市,但從去年第4季以來,淨流出幅度縮減,加上市場對企業獲利預估相對樂觀,又有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題材,短期不僅可以看到資金動能逐漸好轉,更有望支撐股市表現。此外,美國聯準會態度觀望但偏寬鬆,利差誘因降低下美元走勢不再絕對強勢,同樣也有利美國以外的區域資產表現。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隨著美伊衝突不再升級,中美貿易爭端第一階段合談將於近日簽署,加上歐美央行聯手貨幣寬鬆,市場利率低檔震盪下,風險性資產價格仍有望走揚,加上美國經濟仍有望維持溫和穩健之成長態勢,因此對於美股表現仍不看淡。
不過操作上仍須留意市場雜音,包括後續中美第二階段貿易談判、美國總統大選、美國企業去年第四季財報表現、經濟和就業數據表現等,因此投資操作上,建議採分散布局策略,以平衡投資降低組合波動,產業方面包括內需消費、生技醫療、科技、FinTech等類股表現可持續留意。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指出,當前低利率環境促使投資人尋求較高收益的資產,股票就是較具吸引力的選擇,預期低利率環境將為2020年的股票市場表現奠定良好基礎。
考量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的經濟成長率差距擴大,評估新興市場較成熟市場更具吸引力,特別看好科技與消費相關產業,預期中小企業也將受惠於當地成長動能。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美國刺殺伊朗革命軍將領的消息引發地緣政治緊張情緒,惟觀察反映美股氣氛的VIX指數,上升幅度明顯低於過去一年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加上美中達成初步貿易協議在即,樂觀情緒引領資金上周持續回流新興市場和亞股,不僅全球新興市場型基金已連續11周獲資金青睞;新興亞洲的買氣也已蟬聯5周。
林雅慧補充,去年上半年零售投資人資金持續流出股市,但從去年第四季以來,淨流出幅度縮減,加上市場對企業獲利預估相對樂觀,又有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題材,短期不僅可以看到資金動能逐漸好轉,更有望支撐股市表現。
摩根環球債券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展望2020年,全球央行短時間內維持利率低檔的基調不變,低利率環境可望獲得延續,看好這波資金追求收益趨勢將維持不變。
中國A股已連續第14周淨流入,今年來外資累計買超金額達49.3億美元,傲視亞股,其次是南韓的9億美元、印度的2.7億美元。至於淨流出的市場,則以台股失血4.1億美元最多,已連續兩周遭外資賣超。外資去年大量買超台股94.5億美元,年初進行調節。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美股大盤評價已來到2018年第4季以來高點。美中兩國對於已加徵關稅的調整是否符合市場預期,將影響去年12月以來回溫的風險偏好。建議投資人短期以優質收益為核心,再搭配高股息收益資產。林雅慧表示,去年亞洲12月製造業動能持續好轉,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穩在50.2,台灣PMI連續三個月回升並創下19個月來最快擴張。東南亞地區除印尼製造業數據仍低於榮枯線50以外,其餘像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等國,PMI均處擴張區間且較上月翻揚。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美伊衝突及美中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逐漸遞減,全球寬鬆浪潮加上財政刺激,預期將持續推升股市表現。新興亞洲經濟成長動能優於其他新興區域,地緣政治風險也較低,且預期多數亞洲央行仍將採行貨幣寬鬆措施,表現可期,看好核心消費、資訊科技、地產等產業。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科技業尤其是半導體龍頭企業對於第1季的展望,將是接下來的關注焦點。受惠5G手機於今年的鋪貨、產業庫存回補強勢及產能緊俏,市場預期半導體第1季淡季不淡,科技業企業對於今年獲利成長率預期更持續上修,有望來到17%,中長線格局看多。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美中達成初步貿易協議在即,樂觀情緒引領資金上周持續回流新興市場和亞股,全球新興市場型基金已連續11周獲資金青睞,新興亞洲買超也已連五周。林雅慧指出,受到景氣回暖、政治紛擾降低,市場預估全球製造業PMI將逐季回溫,但相對2016至2018年,整體力道仍相對溫和,伴隨全球主要國家經濟前景落底回升,與景氣連動度較高而受貿易摩擦拖累的類股與區域可望重獲動能,市場預估2020年全球企業EPS將有9%成長率。
林雅慧補充,市場對企業獲利預估相對樂觀,又有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題材,短期不僅可以看到資金動能逐漸好轉,更有望支撐股市表現。
摩根投信在2019年的最後一周再次展現強勁的資金動能,當週吸引了36.13億美元的投資。這股熱潮也波及到新興亞洲基金,連續五周吸金,總計流入16.61億美元。雖然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單周流入金額有所收斂,但總計已連續吸金達第十周,歐股基金也連續兩周獲得資金青睞,上周再流入4.18億美元。 回首2019年,整體股票基金資金動能較為疲弱,尤其是成熟市場,美股和歐股兩地股票基金總計失血近1,500億美元。然而,上半年經常失血的全球新興市場型基金在下半年逆轉勝,累計淨流入達35億美元,成為2019年股票基金吸金總冠軍。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2019年全球股市之所以能保持強勁漲勢,是因為投資人風險偏好回升和市場流動性充裕。她預測,2020年全球股市仍具有表現機會,但投資者應該注意分散投資,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 林雅慧進一步分析,全球主要國家經濟前景有望回升,與景氣連動度較高的類股和區域將重獲動能。美聯儲的寬鬆貨幣政策預計將持續,美債殖利率預計將呈現區間震盪,這對美國以外區域的資產表現有利。 然而,美國總統選舉和英國脫歐進度可能帶來不確定性,中美談判結果也不宜過度樂觀。因此,林雅慧建議投資者機動參與具成長性、題材性或價值遭低估的投資機會,並慎選質優低波動的核心資產,以建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中東情勢緊張可能影響2020年首週全球股市表現。雖然風險有升溫跡象,但預期美伊衝突進一步擴散的機率仍低。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該關注基本面,並在近期非經濟面因素造成的震盪期間,優先考慮美股、全球股和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
就2019年全年來看,整體股票基金資金動能則較為疲弱,特別是成 熟市場,僅美股和歐股兩地股票基金加總起來便失血近1,500億美元 ,反觀上半年頻失血的全球新興市場型基金,下半年買氣異軍突起, 以35億美元的累計淨流入逆轉勝,一舉奪下2019年股票基金吸金總冠 軍。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受惠於投資人風險偏好回升 以及市場流動性充裕,2019年全球股市漲勢強勁,像是滬深300指數 和標普500指數全年漲幅分別高達36%和28%,歐日亞和整體新興市 場股市也都有兩位數的漲幅。展望2020年,全球股市仍具表現機會, 但面對難以預測的全球股市,分散投資也更顯重要。
林雅慧表示,在各國政府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聯手出擊,全球主 要國家經濟前景落底回升,與景氣連動度較高而受貿易摩擦拖累的類 股與區域可望重獲動能。再者,美國聯準會態度觀望但偏寬鬆,美債 殖利率預料呈現區間震盪,利差誘因降低下美元走勢不再絕對強勢, 亦有助於美國以外區域的資產表現。
美國11月總統選舉及英國脫歐進度仍可能帶來雜音,中美談判結果 亦不宜過度樂觀看待,建議機動參與具成長性、題材性或價值遭低估 的投資機會,慎選質優低波動的核心資產以建構投資組合,多元化的 投資布局與穩健的好收益資產,仍將是2020年的投資王道。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中東情勢緊張打亂2020年首週全球股市表 現,短期聚焦美國與伊朗間情勢發展,根據S & P Global Platts及 瑞士銀行預估,儘管風險有升溫跡象,預期美伊均不希望衝突進一步 擴散,雙方爆發更廣泛衝突的機率仍低於50%,若國際地緣政治緊張 情勢能獲得控制,預期盤勢焦點將重回基本面。
受惠於中美貿易情勢改善、各國寬鬆貨幣及財政刺激政策提振,第 一季全球經濟將緩步回升,建議投資人可趁近期非經濟面因素造成的 震盪期間擇優加碼,留意股市月線至季線支撐,首選美股、全球股與 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
【台灣投資新趨勢】隨著全球市場的波動不斷加劇,許多投資人開始尋求更加穩健的投資策略,其中定期定額投資成為近年來的顯學。這種投資方式不僅能省去投資者日常監控市場的麻煩,還能在市場下跌時低價買進更多單位,有效降低投資成本。根據市場統計,台灣前十大定期定額投信中,摩根投信赫然在列,顯示其市場份額和投資者信賴度。 摩根投信的定期定額產品中,台股和大中華地區基金佔據相當比例,但同時也注重於生技和印度等具潛力的市場。近年來,台灣投資市場的定期定額成長率呈現分化,有些投信成長迅猛,有些則成長緩慢。在近三年的定期定額成長率排名中,合庫、聯邦、安聯等投信成長亮眼,其中合庫投信的成長率更是高達1,421.5%,顯示其市場吸引力和投資者的積極參與。 不僅如此,安聯投信的定期定額金額在近三年來不斷攀升,成長比率名列前茅,特別是其在台股基金方面的表現,更讓許多投資者為之著迷。瀚亞投資分析師指出,對於波動度大的市場,定期定額是一種理想的投資方式,它能有效分散風險,並達到長期投資的目的。隨著印度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市場也逐漸成為台灣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以定期定額金額來看,前十大是統一、元大、摩根、復華、群益、國泰、保德信、野村以及瀚亞投信。觀察各投信定期定額的前三大基金,則是以台股、大中華基金最多,不過也有投信以其強項如生技、印度基金進入前三強。
國內投資市場近三年定期定額成長率,則是呈現分化表現,有超高成長也有負成長。近三年定期定額成長率前十強分別為合庫、聯邦、安聯、中國信託、復華、台新、柏瑞、統一、野村,以及群益投信。其中合庫投信成長率高達1,421.5%,聯邦投信也有427.8%,安聯、中國信託投信則都有破百的成長率。
安聯投信不論是在近三年來或是還是2019年統計至11月底的定期定額金額中,成長比率都名列前茅,最受定期定額族青睞的就是安聯三檔表現優異的台股基金,顯見以定期定額參與台股成長,已成為近來不可忽略的趨勢。
瀚亞投資指出,具備中長線題材且波動度大的市場最適合定期定額,投資人可以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研究市場,就能分散進場點位與風險,達到長期投資的效用。而印度、中國過去幾年處於經濟高度成長環境,吸引許多台灣投資人定期定額布局。
觀察最新EPFR數據,超過235.97億美元的資金上周從美股基金結算出場,改寫自2018年底以來最大單周流出金額。所幸,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已經連續九周獲得國際資金青睞;新興亞洲基金不僅已連四周吸金,更以18.28億美元淨流入奪下上周全球股票吸金王寶座。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說明,市場預期美中有望達成初階段貿易協議,加上中國經濟數據持續改善,多項利多加持下,有助於提振投資人對全球經濟前景信心。有鑑於今年投資人資金持續流出股市,但第4季以來,淨流出幅度縮減,可以看到動能逐漸好轉,加上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題材效應,短期可望支撐股市表現。
展望2020年,股票市場可望續有表現,特別是新興市場。林雅慧說明,今年初以來包括印尼、泰國、俄羅斯、巴西等主要新興國家都先後獲主要信評機構調升主權或展望評級,有利吸引資金持續流入。其中,俄羅斯重回2014年制裁前評級水準,顯示其有能力應對經濟挑戰,而巴西的經濟及投資前景可望受惠持續經濟改革及低檔利率水準。
投資策略上,林雅慧建議,投資人應該掌握靈活(Flexibility)、收益(Income)和主題(Theme)等FIT三大原則,像是投資策略應該要保持靈活彈性,在利率下行趨勢不變下,「鼠來抱收益」仍為投資主軸,像是有穩定息收的股票和債券收益性資產均可留意。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美中貿易發展波折雖為市場帶來波動,受惠強勁的就業及薪資表現,美國國內經濟活動仍熱絡,且有望持續為美國經濟帶來支撐。觀察全球經濟體,美國資產仍是相對強健、穩定之標的。若可以包括成長股、高收益債與可轉債等多元資產適當整合,更有望以相關資產具成長性、息收等不同強項為資產帶來追漲抗跌的效果。
據統計,截至27日,外資對中國A股已連續第29個交易日買超,單周買超9.19億美元,印度股市則是買超3.32億美元,台股也流入3.24億美元,韓股則是流入0.15億美元。
摩根投信分析,1月中國將面臨稅收大月,再加上首季往往是信貸集中投放的高峰,而部分地方專項債提前下達也意味較大的資金需求量下,市場預期人行在農曆春節前將提高寬鬆力度,全年有機會下調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10個基點、MLF利率10到15個基點並下調存準率1%。
此一心理預期帶動中國A股的樂觀預期,使得中國股市全年買超金額逼近500億美元,上證指數也再次站上3,000點。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今年以來全球超過40國的央行都在降息,再加上美、中兩國以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所以市場氣氛轉向樂觀。
2020年台股與美股是否繼續看好,要看費半指數的基本面與5G題材是否堅實而定;且亞洲股市有高殖利率的題材,只要全球資金相對寬鬆、且貿易變數持續下滑,亞洲股市預期可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針對今年來吸金最多的陸股,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指出,MSCI於11月啟動今年第三度擴大納入中國A股計畫, A股納入國際指數預計將吸引資金流入、改善流動性,預料中國具結構性成長動能的產業包含健康醫療、科技與金融產業。
5G的商轉與物聯網則是另一個重要的科技投資主題,而金融業則受惠於結構性改革、並扮演資源分配的重要角色。
台股在亞股今年表現相對突出,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由於外資上周逢耶誕假期,除自營商外,交易相對清淡,後市可待外資收假後觀察。展望2020年,基於多數上市櫃公司看旺上半年業績動能,指數還有再創新高的可能,選股鎖定5G、記憶體、iPHONE等議題;同時看好汽車零組件與設備相關。
中美貿易戰雖然帶給2019年投資波動,但美股卻頻創新高,陸股雖然沒跑贏美股,陸股基金卻是2019年跨國基金績效中最閃的族群。對於陸股2020年表現,法人認為,陸股在新年度「投資機會大於風險」。
晨星基金統計,至12月24日止,跨國基金績效前50檔級別中,有30檔基金級別中都是屬於中國基金或大中華基金,前20檔基金級別全年投資報酬率都逾45%,不難看出中國基金績效火紅程度,這些績效突出的中國基金主要出自於統一、安聯、保德信、群益、匯豐、摩根、復華、瑞銀等投信。
中國相關基金績效最突出的統一投信強漢基金,這檔基金投資標的橫跨大中華─台股、中國A股、港股。強漢基金經理人林鴻益說,2020年大中華股市看法是「投資機會大於風險」,中國A股、港股、台股,都還有上漲空間,但2020年需關注大陸通膨,是投資主要風險所在。
未來看好的產業方面,林鴻益說,2020年全球景氣穩健成長,美元偏弱勢有利原物料類股,尤其是大陸的大型油礦相關類股有很大補漲空間。整體而言,中期看好原物料類股,長線看好趨勢明確的5G、AI與物聯網相關。
安聯中國策略基金經理人蘇泰弘則指出,大陸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穩」是2020年經濟關鍵任務,預期大陸政府將繼續使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工具來支撐成長。陸股表現一直較為波動,2020年大盤指數仍將持續震盪,但在結構轉變下,有很多產業及標的都具有成長潛力,投資人可定期定額以降低選擇進場投資的風險。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表示,今年以來,陸股已從熊市逐漸轉到牛市,然而貿易衝突打打停停,股市波動加劇,基金操作難度增加。
展望2020年,隨陸股政策持續擴大結構改革,大陸經濟企穩向上,加上外部寬鬆環境支持下,陸股依然被看好,除政策扶植5G產業,可留意內需相關消費類股,望隨經濟好轉料會有所表現,建議以定期定額或是分批買進的方式布局,掌握陸股投資機會。
檢視上周全球資金流向,除美股資金動能增溫外,新興市場也普遍回溫,其中,新興亞洲、全球型新興市場型基金分別再流入29.6億美元和20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型基金全年累計淨流入更一舉由負翻正,轉吸金15.8億美元;拉丁美洲基金上周同樣也轉為小幅流入,連兩周遭到資金調節獲得止血。近來因基期低而受到不少機構法人關注的歐股,則連續三周失血,所幸上周流出金額縮小至1億美元。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美中貿易達成初步協議在即,加上全球景氣展望回溫,引領市場重拾投資信心。據統計,基金經理人目前現金部位已下滑至4.2%,為六年來低點,而經理人加碼股票幅度成長至31%,來到過去一年來新高水位。
林雅慧進一步指出,今年零售投資人資金持續流出股市,但第4季以來淨流出幅度縮減,可以看到動能逐漸好轉,加上明年美國總統選舉題材效應,短期可望支撐股市表現。除持續看好美股外,受惠獲利下降趨勢止穩、貿易紛爭風險下降,新興市場股票也可望有表現機會。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從美國12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建商信心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等經濟數據看來,美國經濟基本面持穩,為美股提供支撐。美中貿易議題方面,在美中雙方可望在貿易議題上暫時休兵下,也提振市場信心,因此對美股後市仍不看淡,建議仍可持續關注軟體、FinTech、醫材、消費、金融等類股表現。
展望未來一周,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適逢耶誕節假期,消息及交投較為清淡,但預期市場將延續樂觀情緒,展望明年第1季,受惠全球各國寬鬆財政與貨幣政策陸續發酵、美中貿易衝突對經濟影響程度減弱、全球經濟將緩步回升,風險性資產漲勢可期;建議可依個人風險屬性增持信用債或股票資產,但資產組合仍應保有高評等債、日圓、公用事業及黃金產業基金,防範潛在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