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盛投信公司新聞
新春來臨,市場氛圍轉變,投資者們在農曆春節長假前紛紛保持觀望態度。然而,在全球股市方面,美股川普2.0行情帶動四大指數齊揚,台股也在封關前收出紅盤。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投信法人強調,金蛇年選股應該重視基本面,選擇那些有獲利成長潛力的公司。
其中,日盛投信的台股投資研究團隊指出,AI技術依然是今年企業獲利成長的關鍵。他們認為,關注焦點應該集中在那些具有成長動能的產業上。全球半導體整體銷售在第三季經歷短暫休憩後,開始恢復成長,這一趨勢對半導體股票行情的回升提供了支持。不僅如此,大陸銷售也展現出成長動能,AI供應鏈、半導體供應鏈、電子製造、光通訊等相關族群也值得關注。
美國經濟的溫和成長為美股提供了上漲的支撐,這對台股高科技股票也是一個好訊號。隨著AI應用逐漸擴散到其他領域,除了半導體外,其他板塊也將受到市場的支持。特別是光通訊產業,由於AI伺服器對傳輸速率的要求提高,產業規格的提升將帶動產業成長。
PGIM Jennison美國成長基金產品經理彭子芸提到,台灣晶圓龍頭大廠近期釋出的法說會報中,反映了半導體產業需求的增長。晶圓代工龍頭預計2024年全年大賺1.17兆元,每股純益45.25元,年增近四成,第四季毛利率更達59%。為了滿足5G、AI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的需求,公司決定今年大舉提高全年資本支出,預計2025年營收年增近25%,展現出強勁的成長信心。
台新美日台半導體基金經理人蘇聖峰則認為,生成式AI能夠創造新的文字、圖像、音樂等資料,消費者對其的接受度逐漸提高,應用軟體市場也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他預估2030年生成式AI市場規模將達到1.5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83%。這將帶動全球三強美日台半導體廠的龐大商機,2024年至2026年美、日、台半導體廠EPS年複合成長率預估分別達31%、15%、25%。因此,他建議優先布局囊括半導體上中下游關鍵地位的美、日、台半導體基金,全面掌握半導體漲升行情。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表示,AI仍是今年企業獲利成長關鍵, 關注焦點仍以有成長動能產業為主,全球半導體整體銷售經歷第三季 短暫休憩後開始恢復成長,支持半導體股票行情回升,大陸銷售也展 現成長動能,AI供應鏈、半導體供應鏈、電子製造、光通訊等相關族 群亦可留意。
美國經濟將可以繼續保持溫和成長,為美股提供良好的上漲支持的 條件,台股高科技股票將受惠連動,隨AI應用逐步擴散到其他領域, 除半導體外板塊也將受到市場支持;光通訊因AI伺服器要求傳輸速率 高,規格提升也將帶動產業成長。
PGIM Jennison美國成長基金產品經理彭子芸指出,從台灣晶圓龍 頭大廠近期釋出的法說,反映半導體產業需求有增無減,晶圓代工龍 頭公布2024年全年大賺1.17兆元,每股純益45.25元,年增近四成, 而且第四季毛利率高達59%。為了迎合5G、AI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 對先進製程和封裝強勁需求,決定今年大舉提高全年資本支出,由去 年近300億美元,直衝至380∼420億元,再加上預期2025年營收年增 近25%,展望強勁顯示公司成長的信心。
台新美日台半導體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認為,生成式AI能夠產生新的 文字、圖像、音樂等資料,消費者對其接受度逐漸提高,應用軟體市 場也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預估2030年生成式AI市場規模將達到1.5 兆美元,2024年∼20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83%,帶動全球三強美日 台半導體廠的龐大商機,估計2024年∼2026年美、日、台半導體廠E PS年複合成長率預估分別達31%、15%、25%,建議優先布局囊括半 導體上中下游關鍵地位的美、日、台半導體基金,全面掌握半導體漲 升行情。
台灣金融市場傳來重大併購新聞,金管會於21日正式宣布,核准富邦投信與日盛投信的合併案。這項合併將以現金對價18.03億元進行,預計將大幅提升富邦投信在市場上的佔有率,並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產品選擇。
根據公告,合併後的富邦投信將以100%持股比例持有日盛投信,並預計將使富邦投信的市占率從合併前的6.22%提升至6.83%,維持第五名的地位。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棠表示,這次合併對富邦投信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將為公司帶來更多發展潛力。
合併後,富邦投信將整合雙方的優勢,例如富邦投信在ETF產品線上的深耕,以及日盛投信在主動式及貨幣市場基金上的亮點表現。黃昭棠強調,合併後的富邦投信將結合主被動投資人才,形成公司發展的雙引擎,強化市場競爭力。
在通路合作方面,富邦投信將與日盛投信在多家銀行的通路合作,擴大服務觸角,預期將帶動資產規模的成長。此外,黃昭棠也提到,合併後的員工安置計畫將與之前富邦金併日盛金時的方案相似,提供三年工作保障和留任獎金,確保員工的穩定性和滿意度。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合併後的基金名稱將會進行修改,以利投資者辨識。雖然不一定要在合併基準日當天完成全部的基金名稱修改,但證期局將督促富邦投信盡快完成相關調整。
總結來說,富邦投信與日盛投信的合併,不僅是兩家公司的重大事件,也將對台灣金融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未來,富邦投信將以更強大的實力,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台灣金融市場昨日傳出重大消息,金管會宣布核准富邦投信以18.03億元的現金對價,成功合併日盛投信。此一合併案將帶來公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的顯著增加,從原本的6.22%市占率躍升至6.83%,增幅達0.61個百分點,並穩居市場第五大投信公司的寶座。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根據富邦投信提交的合併後營業計劃書,新存續公司將由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堂及總經理林欣怡領導,並承諾日盛投信的97位員工全數留任,並提供三年保障。
据了解,合併的基準日將定在今年,而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棠則強調,此次合併將對產品線產生互補效益。富邦投信長期在ETF產品線上積極耕耘,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資選擇,並不斷推出新種創新商品,如主動式ETF、多重資產ETF,以及未來基金架構的不動產投資信託業務(REITs)。
對於日盛投信而言,該公司在主動式及貨幣市場基金方面表現亮眼。黃昭棠預期,合併後將結合雙方的主動投資人才,成為公司發展資產管理的雙引擎,進一步強化富邦投信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證期局宣布,通過富邦投信合併日盛投信託案,合併後富邦投信將 100%持有日盛投信。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富邦投信以現金對 價18.03億元合併日盛投信,合併基準日要由富邦投信對外說明,合 併後包含基金名稱也要修改,為讓投資人能辨識是哪一家投信的基金 ,雖不一定要在合併基準日那天全面改好基金名稱,但會督促富邦投 信要盡快修改。
證期局統計,富邦投信在合併前其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含私募)的 市占率為6.22%,合併日盛投信後市占率提高到6.83%,合併後仍排 名第五名。富邦投信目前公募基金有67檔、私募有七檔,合併日盛投 信後,公募基金提高到88檔、私募提高為九檔。
目前富邦投信有207名員工、日盛投信有97名員工,在員工安置計 畫部分。黃厚銘指出,會跟之前富邦金併日盛金一樣,工作保障三年 、全數留任,也有留任獎金。
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棠說,這次合併從產品面來看,與日盛投信在 產品線具互補性,富邦投信長期耕耘ETF產品線,並積極發展新種創 新商品如主動式ETF、多重資產ETF,及未來基金架構的不動產投資信 託業務(REITs);日盛投信在主動式及貨幣市場基金上有亮眼的表 現,預期合併後結合主被動投資人才將成為公司發展資產管理雙引擎 ,強化富邦投信市場競爭力。
除與各大券商通路緊密合作,借重日盛投信在多家銀行通路的長年 經營,服務觸角擴大,進而帶動資產規模成長。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說,依照富邦投信合併後的營業計劃書,新存續公司是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堂、總經理林欣怡,日盛投信97位員工全數留任並保障三年。據了解,雙方合併基準日將落在今年。
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棠指出,此次合併,從產品面來看,富邦投信與日盛投信在產品線上具互補性,富邦投信長期積極耕耘ETF產品線,提供投資大眾多元性投資解決方案,並積極發展新種創新商品如主動式ETF、多重資產ETF,及未來基金架構的不動產投資信託業務(REITs)。
日盛投信則在主動式及貨幣市場基金上有亮眼的表現,預期合併後,結合主被動投資人才將成為公司發展資產管理雙引擎,強化富邦投信市場競爭力。
台灣股市在2024年底的整體表現顯示出穩健的成長趨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正面影響。首先,美國2024年12月的非農就業數據超過預期,失業率也持續下降,這一連串的正面消息可能會讓聯準會放緩降息的步伐,市場對利率預期的緊張情況進一步增加,導致股市出現一定程度的震盪。在農曆年前,市場普遍保持保守觀望態度,但經濟基本面依然保持溫和成長,外資在收假後重新回流買進台股,對於今年台股的表現仍抱持樂觀態度。
投信法人建議,投資者可以採取定時定額投資台股基金的方式,來參與2025年的股市行情。根據Lipper資料統計,至去年12月底,以定時定額方式投資加權指數十年回測結果顯示,持有一年的正報酬機率可達77%,平均報酬率為15.6%。而持有一年以上的投資期限,正報酬機率和平均報酬率均呈現上升趨勢,長期投資效果顯著。
日盛投信的台股投資研究團隊預計,今年台股將受到科技業成長的帶動,盤勢可望持續堅定上揚。今年開春,美國消費性電子CES展覽的舉行,以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演說,都為市場帶來新技術顯示卡、AR技術及其與Toyota合作自動車的正面消息。由於台股指數結構中逾6成是電子產業,在供應鏈整合的背景下,這些產業將必然受惠。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分析,美國經濟的強韌表現,加上後非農就業數據的超強表現,使得市場對聯準會今年降息的時機和幅度持悲观態度,甚至有人擔心上半年可能不會降息。對於川普上台後的政策也有疑慮,美元的持續走強對台股造成一定壓力,但從整體來看,川普政策對台灣的利多仍大於弊,預期2025年市場波動將加大。
安聯投信的台股團隊則指出,上市櫃公司總獲利在2021年創下4.3兆元的歷史高點後,2022年至2023年連續兩年衰退,但在AI及半導體供應鏈帶動下,2024年開始進入企業獲利復甦循環的第一年。展望2025年至2027年,預期台股將進入獲利復甦循環,後市表現有望隨著企業獲利的成長而提升。
根據Lipper資料統計至去年12月底以定時定額方式投資加權指數十 年回測可發現,持有一年正報酬機率可達77%,平均報酬率15.6%, 持有三年正報酬機率可達100%,平均報酬率可達48.3%,持有五年 除了正報酬機達100%、平均報酬率更達約101%,長期投資效果顯著 。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表示,預計今年受到科技業成長帶動, 台股盤勢可望持續盤堅向上,今年開春即迎來美國消費性電子CES展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演說帶來新技術顯示卡、AR技術及其與Toyota合 作自動車合作,台股指數結構中逾6成是電子產業、供應鏈整合下必 然受惠。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指出,美國經濟強韌,美國後非 農就業成績好到超乎預期,市場對聯準會今年降息時程悲觀,甚至擔 慮上半年不會降息,加上對川普上台後的政策有疑慮,美元持續走強 ,台股隨美股大幅下挫,23,000點關卡失守。
以往美元與科技股走勢,兩者互相依存,在美元強勢下,美國優先 及美國製造將拉升大型科技公司投資量能,台灣相關供應鏈受惠趨勢 明顯,雖關稅風險存在,但整體來說,川普政策對台利大於弊,預期 2025年波動加大。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根據統計,上市櫃公司總獲利2021年創4 .3兆元歷史高點後,2022∼2023年連兩年衰退,隨後於2024年在AI及 半導體供應鏈帶動下,進入企業獲利復甦循環的第一年。展望2025∼ 2027年,預期台股進入獲利復甦循環,後市表現有望跟隨企業獲利成 長腳步。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分析,光通訊傳輸由400G朝向800G及1 .6T升級,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同步進行,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的報告,矽光子市場至2030年有望達到78.6億美元的規模,AI及半導 體族群將是可持續關注焦點產業。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今年AI有望維持高速成長趨勢。以CoWos 題材為例,根據調研資料顯示,人工智慧AI晶片都需要CoWoS先進封 裝,市場預期2025年CoWoS產能依然供不應求。去年底CoWoS月產能約 3.8萬片,預估今年至少倍增,AI供應鏈產值有望同步成長。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指出,AI仍是主旋律,半導體庫 存去化時程已長達一年以上,去年半導體產品進入年增,整體產值成 長循環可望進入今年,包括手機及PC等換機潮將發動循環往上,可望 關注AI主旋律外,周邊所帶動的產業成長。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強調,根據回測統計,各月份 定期定額進場表現,1月台灣高股息指數相對亮眼,平均報酬率可達 到10.1%,正報酬機率也達86.3%。但若投資市面上標榜股價動能指 標與股利指標雙重篩選的強勢高息股,以台灣趨勢動能高股息指數過 往數據來看,平均報酬達14.1%。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2024年12月底,國內股票型基金規模表現,成長率前十名基金包括:路博邁台灣5G股票、復華復華、台新台灣中小、野村台灣高股息、復華全方位、統一台灣動力、國泰台灣高股息、新光臺灣高股息、富邦精準、日盛MIT主流基金等年成長率皆達77%以上,統計至15日近一年績效亦有17%以上表現。
整體上,台新投信表示,2025年全球經濟持穩、通貨膨脹趨緩,呈現不慍不火的金髮女郎態勢,股債皆有表現機會。
建議第1季投資人應該股債進行均衡配置,股票型基金與債券型基金各佔50%為宜。
就股市展望分析,美國股市將由企業獲利成長驅動,市場預期2025年EPS年成長率可達14%之多,若川普將企業稅率從21%下降至15%,S&P500獲利將額外增加4%,有利延續股市多頭氣氛,看好台股基金後市行情。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則表示,2023年為企業獲利谷底、2024年回升確立而且獲利持續上修,2025年後將會持續進入復甦循環,獲利更將會挑戰雙位數成長。
此外,台灣經濟數據持續轉佳,非電族群營運逐季脫底,加權指數目前季線支撐力強,後續觀察美國利率政策與川普就任後政策方向。
除此之外,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補充,美國公布2024年12月核心CPI低於預期,緩和市場對通膨升溫的擔憂,有利風險性資產。
產業方面,放大全球,半導體整體銷售經歷第3季短暫休憩後開始恢復成長,支持半導體股票行情回升,即使是大陸的銷售也展現出成長動能,全球半導體銷售恢復正成長,AI熱潮延續強勁走勢、資本支出維持高檔。
建議投資人可以趁勢布局台股基金,並採用定時定額的方式掌握台股後市表現。
2025年,聯準會預計將繼續採取降息政策,這一趨勢將對全球投資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等級企業債的利潤率有望提升,而淨槓桿率則將維持穩定。由於投資等級債券發行人的財務體質強健,信用狀況穩定,高利率環境對投資等級公司債券的漲升行情形成有力支持。從利差來看,BBB公司債的估值較高信評公司債更具吸引力。
台新10年期以上特選全球BBB美元投資等級公司債券ETF的研究團隊分析,美國的非農就業數據和CPI數據均符合市場預期,顯示就業市場逐漸緩和。統計數據顯示,利率每下降1%,投資等級債的總報酬上升幅度最為顯著。因此,研究團隊建議在投資等級債中尋找更好的收益機會,並關注BBB級別的債券,這些債券的收益率相對較高。
兆豐投信指出,美國經濟表現穩健,企業財報結果良好,前景樂觀。在信用市場風險低的前提下,投資等級公司債相比公債具有較大的利差優勢,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及潛在資本利得空間。因此,他們建議投資者可以鎖定投等債,以兼顧利息收益與安全性。
近期市場動態顯示,資金逐漸從高風險資產轉向較為穩健的投資標的,投資級公司債的需求明顯提升。在經濟基本面支撐下,美國大型企業的償債能力維持穩定,違約風險相對較低,使得投資級公司債成為兼具收益與安全性的優質選擇。
第一金優選非投等債ETF經理人王心妤建議,在挑選債券資產時,應同時考慮攻擊力、防禦力與收益力等特性。投資級債券與股市關聯性較小,具有較強的防禦力;而非投資級債券與股市關聯度較大,但仍具有防禦特性。在景氣上行周期,非投資等級債券的信用利差縮減幅度大於投資等級債券,提供較大的資本利得空間。美銀美林BB級至B級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收益率介於6%至7.5%間,仍具強大的投資吸引力。
日盛投信強調,非投資等級債券提供相對高於股票盈餘殖利率,在多頭趨勢下無懼公司執行買回權。預期信用利差有機會突破歷史低位,具有優異基本面及高殖利率的非投資等級科技債券將相對受惠。
台新10年期以上特選全球BBB美元投資等級公司債券ETF 研究團隊 指出,美國非農及CPI數據符合市場預期,顯示整體就業市場逐漸緩 和,根據統計,利率下降1%,投資等級債的總報酬上升幅度最顯著 。建議在投資等級債找尋更好的收益機會,可留意BBB級別,反映信 用貼水,收益率相對更高。
兆豐投信指出,美國經濟表現穩健,企業財報結果亦顯示基本面良 好、前景樂觀,信用市場風險低,在絕對的安全性保護下,投資等級 公司債相較公債擁有利差優勢,具有較高的收益率及潛在資本利得空 間,債券布局建議可以鎖定投等債,以兼顧利息收益與安全性。
觀察近期市場動態,資金逐漸從高風險資產轉向較為穩健的投資標 的,投資級公司債的需求明顯提升。尤其在經濟基本面支撐下,美國 大型企業的償債能力維持穩定,違約風險相對較低,使得投資級公司 債成為兼具收益與安全性的優質選擇。
第一金優選非投等債ETF經理人王心妤指出,挑選債券資產不妨同 時考量攻擊力、防禦力,與收益力等特性。投資級債券與股市關聯性 相對較小較具備防禦力,非投資級債券與股市關聯度較大,但因仍屬 於債券資產,仍具備防禦特性,但攻擊力與收益力較高,景氣處於上 行週期,企業獲利提升,非投資等級債券的信用利差縮減幅度大於投 資等級債券,提供較大的資本利得空間,美銀美林BB級至B級非投資 等級債券收益率介於6%至7.5%間,收益水準仍深具投資吸引力。
日盛投信強調,由於非投資等級債券提供相對高於股票盈餘殖利率 ,多頭趨勢下無懼公司執行買回權,預期信用利差有機會突破歷史低 位,具有優異基本面及高殖利率的非投資等級科技債券將相對受惠。
CES展覽熱鬧開展,台積電法說會、MWC世界行動通訊大會、輝達GTC大會等科技盛事接踵而至,市場對於半導體權值股和AI概念股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台灣投信法人普遍認為,台股後市可偏多看待。
群益投信投研部主管陳沅易指出,2024年台灣外銷訂單成功轉正,內需消費也維持穩健,整體經濟景氣良好。市場預期2025年企業獲利將持續雙位數增長。儘管川普上任後的貿易政策可能帶來波動,但全球AI發展趨勢未變,台灣電子產業供應鏈將持續受益。陳沅易強調,AI題材、低軌衛星供應鏈以及運動休閒類股是值得關注的投資領域。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年底至隔年初是科技股投資旺季,當前利率水準較去年溫和,有利科技股向上攻堅。川普重商主義傾向放寬企業監管與減稅,對科技公司營運有利。張繼文建議關注與歐美科技股高度連動的台股電子類股,以及創新科技相關標的。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認為,CES展覽的科技趨勢將有利AI和消費性電子族群表現,預計將助台股維持上漲動能。團隊指出,將關注外資期貨空單及量價變化,並看好台股基本面題材,預計將上演元月紅包行情。
在技術進步方面,光通訊傳輸正從400G升級至800G及1.6T,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同步進行升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測,矽光子市場至2030年將達到78.6億美元的規模,AI及半導體族群將是可持續關注的焦點產業。
群益投信投研部主管陳沅易表示,2024年台灣外銷訂單擺脫2023年 負增長的陰霾,轉為正成長格局,內需消費也維持穩健,整體景氣狀 況健康,市場預期2025年企業獲利可望延續雙位數增水準,而儘管川 普上任後,其可能提出的貿易政策與言論或可為市場帶來波動,不過 在全球AI發展趨勢未變之下,仍不改台灣電子產業供應鏈可望持續受 惠於半導體/ODM供應鏈完整及轉單效益擴大,因此對於台股中長期表 現仍正向看待。投資布局方面,AI題材仍為市場焦點,其他產業包括 正處建置期的低軌衛星供應鏈,以及運動風氣盛行下的運動休閒類股 亦可關注。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指出,往年年底至隔年初常為 科技股投資旺季,加上當前對比去年較為溫和的利率水準,有助科技 股向上攻堅動能,且川普重商主義傾向持續放寬企業監管與減稅均有 利於科技公司營運,而對於與歐美科技股高度連動的台股電子類股, 則可望受惠接單成長,且台股屬淺碟市場、表現可望更為活潑,尤其 是走在浪尖上的創新科技相關標的更值得留意。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認為,CES展仍在進行當中,最新科技 趨勢題材有利相關AI、消費性電子族群表現,題材發酵下仍有助台股 維繫上漲動能,後續觀察外資期貨空單及量價變化,由於台股基本面 題材持續熱絡,將有助台股上演元月紅包行情。
光通訊傳輸由400G朝向800G及1.6T升級,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同步 進行,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報告,矽光子市場至2030年有望達到 78.6億美元的規模,AI及半導體族群將是可持續關注焦點產業。
台股元月行情熱絡,多項重要事件將帶來正面展望。美國消費性電子展即將登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將發表講演,台積電也將舉辦法說會,這些都預示著元月台股將有亮麗表現。
技術面型態重回多方掌控,基本面題材持續熱絡,為台股上演元月紅包行情奠定基礎。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建議,投資者除了投資大盤ETF外,也可以考慮高股息ETF,這樣的投資產業較多元分散,且高息股在震盪市場中能發揮低波動優勢。
根據回測統計,1月台灣高股息指數表現亮眼,平均報酬率可達10.1%,正報酬機率也高達86.3%。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指出,雖然AI仍是市場主旋律,但半導體庫存去化時程已長達一年以上,2024年半導體產品進入年增,整體產值成長循環可望持續到2025年。手機及PC等換機潮將發動循環往上,值得關注。
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經理人詹佳峰則認為,如果未來科技大廠能開發出可靠、實惠且廣泛運用的機器人產品,將帶來下一代顛覆各行各業的生產力革命。台灣AI、半導體相關供應鏈將直接受惠,尤其是台積電及與其高度連結的相關半導體ETF,未來股價表現值得期待。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強調,外資回補買盤、CES展、財報法說會、美股財報等利多因素將推動元月行情。在整體利率環境有利美股與台股的背景下,投資者應把握機會布局台股基金,並關注AI後市表現。
台股近期連續兩日走強,受到台積電、聯發科等大型權值股的帶動,市場對於24,000點大關的挑戰信心滿滿。在這波上漲動能的推動下,主動式基金表現亮眼,近三個月來,台股基金前十強的平均績效達到了10.7%,這一數字超越了大盤績效的1.9倍。法人們普遍認為,台股上漲動能可期,建議投資人採取定期定額分批布局的策略,避免盲目追高。 根據CMoney的統計,截至6日,全數198檔台股基金中,近三個月績效表現前十強的基金包括瀚亞高科技、匯豐龍鳳、瀚亞中小型股、統一經建、統一奔騰、統一龍馬基金等,這些基金的績效均超過了台股大盤5.5%,且績效介於10.1%至11.8%之間,規模也均已達到10億元以上。 其中,日盛投信的台股投資研究團隊指出,美國製造業ISM指數優於預期,這一結果顯示了選舉後政策的不確定性有所下降,對於產業的改善和經濟的持續擴張都是一個正面消息。對於台股來說,外資回補買盤、CES展、財報法說會、美股財報等利多因素有望助力元月行情。在整體利率環境有利美股與台股,以及經濟基本面有支撑的情況下,投資人應該站在買方立場,趁勢布局台股基金,把握AI後市表現。 統一奔騰基金經理人陳釧瑤也提到,台股在AI趨勢的帶動下,展現出強烈的升勢。除了即將到來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外,3月的輝達全球頂尖人工智慧展(GTC)也將引發市場關注,各大廠商將發表新款AI相關產品和應用。此外,由於美國新政府可能提高進口關稱,部分NB/PC可能在農曆年前出現拉貨潮,這對相關類股來說是一個利多,也可能帶動台股科技股後市表現。在策略上,AI伺服器和相關硬體設備也是值得關注的領域,隨著AI應用的普及,對高性能伺服器和相關硬體的需求將不斷增長,這將推動相關供應鏈企業的業績提升。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台股除投資大盤ETF外 ,也可以考慮投資高股息ETF,除投資產業較多元分散外,相對高息 股可在震盪市場中發揮低波動優勢。根據回測統計,各月份定期定額 進場表現,1月台灣高股息指數表相對亮眼,平均報酬率可達到10.1 %,正報酬機率也達86.3%。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指出,AI仍是主旋律,但除AI應 用外,半導體庫存去化時程已長達一年以上,2024年半導體產品進入 年增,整體產值成長循環可望進入2025年,包括手機及PC等換機潮將 發動循環往上,可望關注AI主旋律外,周邊所帶動的產業成長。由於 台股短線漲多,震盪恐將加大,高息股可望成為資金避風港。
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經理人詹佳峰認為,展望中長期表現,如果 未來科技大廠開發出可靠、實惠且廣泛運用的機器人產品,創造出可 行商業模式,將是繼2022年生成式AI問世後,下一代顛覆各行各業的 生產力革命,最直接受惠的,除美科技大廠外,還有台灣AI、半導體 相關供應鏈,尤其是具先進製程、擁獨家軍火商地位的台積電,及高 度連結台積電的相關半導體ETF,未來股價表現不容小覷。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強調,台股因外資回補買盤、CES展、 財報法說會、美股財報等利多助攻元月行情,整體利率環境有利美股 與台股,有利趁勢布局台股基金,掌握AI後市表現。
根據CMoney統計至6日,觀察全數198檔台股基金近三個月績效表現前十強,包括:瀚亞高科技、匯豐龍鳳、瀚亞中小型股、統一經建、統一奔騰、統一龍馬基金等皆達10%以上,超越台股大盤5.5%的績效。
值得注意的是,瀚亞高科技、匯豐龍鳳、瀚亞中小型股、統一經建、統一奔騰、統一龍馬基金等,不僅績效介於10.1%至11.8%之間,規模也已達10億元以上(統計至2024年11月止)。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表示,美國製造業ISM優於預期,顯示選舉後政策的不確定性下降,期待川普新政改善產業,有助於經濟保持擴張,台股方面,外資回補買盤、CES展、財報法說會、美股財報等利多,有望助攻元月行情,基於整體利率環境有利美股與台股,加上經濟基本面有撐,建議投資人站在買方,趁勢布局台股基金,掌握AI後市表現。
統一奔騰基金經理人陳釧瑤也表示,台股受惠AI趨勢下,展現多頭氣勢。
除了近期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外,後市3月的輝達全球頂尖人工智慧展(GTC),各大廠將發表新款AI相關產品和應用,而近期也因應美國新政府可能提高進口關稅,部分NB/PC可能在農曆年前出現拉貨潮,使相關類股受惠,也有機會帶動台股科技股後市表現。
策略上,AI伺服器和相關硬體設備也是值得關注的領域。隨著AI應用的普及,對高性能伺服器和相關硬體的需求將不斷增長,將推動相關供應鏈企業的業績提升。
日盛投信預測,未來一年人工智慧(AI)將繼續成為投資的重中之重。隨著川普政策對國際貿易、通貨膨脹和降息預期的影響,投資者應該在2025年第一季度將AI主導的成長股票部位佔比提高至70%,並將焦點放在台股、全球半導體股以及越南基金上。同時,為了降低波動風險,建議將台灣多重資產基金佔比維持在30%。
日盛投信強調,AI和雲端技術的商機預計將持續擴大,這將推動台灣出口持續成長,並使台灣企業獲利有望再創雙位數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台股基金應該佔投資組合的25%。
日盛上選基金作為日盛的旗艦基金,已經運作27年,專注於AI大趨勢的布局。該基金以AI上游為主,AI下游為輔,並以成長為主軸,價值為輔,選擇最具產業成長潛力的公司。在產業分布上,半導體股佔比最高,達36.6%,其次是電子零組件股的10.1%和通信網路股的9.2%。其前三大持股分別是貿聯-KY、台積電和旺矽。
此外,全球半導體基金也應該佔投資組合的25%。日盛投信認為,在2025年1月新川普時代到來時,市場將面臨震盪,但同時也將向上攀升。雖然半導體類股基本面強勁,但選股將至關重要。目前較看好三大主題:AI應用擴張、光通訊/連接器族群發展以及川普政策方向相關個股。
日盛全球關鍵半導體基金於2024年7月成立,成為全台首檔主動型全球半導體基金,聚焦半導體產業的成長機會。目前基金在美股的佔比最高,達63.8%,其次是台股的11.3%和日股的5.2%。前三大持股為Astera Labs、輝達和愛德萬測試。
越南長期成長動能強勁,相關基金可佔比20%。日盛投信指出,越南政府將2025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目標調高至8%,其中公共支出將是主要成長動力。從中長期來看,銀行、零售、科技和工業將是前景良好的四大產業。
日盛越南機會基金於2022年1月成立,專注於越南經濟長期成長潛力帶動的投資機會。目前基金的金融股佔比最高,達37.9%,其次是地產股、能源股和科技股。
在多重資產方面,日盛投信認為,台灣景氣對策信號目前處於黃紅燈至紅燈之間,台股走勢強勁。在投資組合中加入台灣優質多重資產基金,有助於投資者應對多變局勢,提高投資品質和效率。日盛台灣多重資產基金成立滿兩年,布局台灣可轉換公司債、台灣特別股和高股息題材,有望受惠於降息循環。
美國聯準會(FED)如市場預期降息1碼,但點陣圖顯示2025年僅剩2碼降息空間,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3碼,聯準會態度轉鷹,全球股市大幅震盪,台股亦不例外。在這樣的背景下,專家建議投資人應該持續關注2025年的市場動態,並考慮增加中長期投資的勝率。
根據Lipper資料統計,至2024年11月底,以定時定額方式投資加權指數十年回測,發現持有1年的正報酬機率可達76%,平均報酬率15.3%。若持續投資三年,正報酬機率可達100%,平均報酬率可達48.1%。而長期持有五年,正報酬機率依然達100%,平均報酬率則可達約99.8%,顯示長期投資的效益。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分析,川普主張課徵高關稅,逆全球化可能成為施政主軸,未來商品進口所額外課徵關稅將造成物價再次上漲。在變化多端的前景和風險平衡之下,美國聯準會未來利率政策的決策難度將提高,市場未來幾個月將依經濟數據及聯準會動作反覆震盪調整。
台新臺灣AI優息動能ETF基金(00962)經理人黃鈺民指出,聯準會12月降息1碼,基準利率降至4.25%~4.5%,但調整明年降息時程,可能只會降息2碼。聯準會減少降息幅度預期,也意味2025年美國經濟成長沒太大疑慮。對於台股企業基本面分析,獲利持續上修,財報表現優於預期,預計2024~2025年台股企業獲利成長率皆可達二位數,提供台股下檔最好的保護。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則認為,台股盤勢重點在於美國明年貨幣政策與新政府的政策展望。產業將點仍以AI供應鏈及半導體供應鏈為主,並包括ASIC晶片的新衍生需求。在企業獲利仍持續成長的預期下,對台股仍偏多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