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豐投信(公)公司新聞
永豐投信多年來在台股、大中華及中國股票型基金管理成績優異,儘管去年全球金融市場行情波動,仍展現投資研究團隊的投資操作能力,永豐投信此屆獲得的4座基金大獎,包含主動型與被動型基金,基金表現與專業能力深獲肯定。
此屆《指標》最佳基金公司獎,永豐投信獲得兩項同級最佳最高榮譽,科技類與大中華股票獎項。科技類別獎項,旗艦代表為永豐領航科技基金,連續3年獲得該獎項,且自2016年起頻獲國內各基金獎項的肯定。大中華股票獎項,旗艦代表為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鎖定中國5年一輪經濟建設重點培植產業為投資標的,積極布局成長潛力投資標的,展現長期優異操作成果。
此外,永豐投信還獲得兩項傑出表現獎,中國股票與台灣中小型股票獎項。中國股票獎項,旗艦代表為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成立以來深受投資人青睞,為國內規模最大指數型基金(2018年底規模新台幣47.43億元),也是目前唯一追蹤中國A股高股息指數型基金。台灣中小型股票獎項,旗艦代表為永豐中小基金,目前投資組合鎖定國內利基型中小型股為核心投資等。
台灣金融市場領先的投資服務公司——永豐投信,近日再創佳績,在2018年《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中,勇奪四大最佳基金公司獎項,這是永豐投信連續第三年獲得此項殊榮。這次獲獎的四大類別分別是科技類、大中華股票、中國股票,以及台灣中小型股票,顯示了永豐投信在多個領域的卓越表現。
永豐投信的獲獎基金,不僅在操作績效上表現出色,同時也符合《指標》評比所重視的投資理念流程、標的挑選與買賣紀律、績效與風險管理、環境社會責任和企業治理(ESG)等各項評比指標,充分展現了其在投資領域的全面能力。
儘管去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不斷,永豐投信的投資研究團隊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投資操作能力,這也是永豐投信在本次評比中獲得四座基金大獎的重要原因。其中,科技類別的永豐領航科技基金,以及大中華股票類別的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分別是兩個獲獎的旗艦產品。
除了主動型基金,永豐投信的被動型基金也同樣獲獎,如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該基金成立以來深受投資人喜愛,並且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指數型基金。而台灣中小型股票類別的永豐中小基金,則專注於投資國內利基型中小型股,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投資選擇。
永豐投信今年在《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中的出色表現,再次證明了其作為台灣金融市場領軍者的地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永豐投信不僅成功囊括四項最佳基金公司大獎,更以其專業能力與創新精神,為投資者帶來豐碩的回報。
永豐投信多年來在台股、大中華及中國股票型基金管理成績優異,儘管去年全球金融市場行情波動,仍展現投資研究團隊的投資操作能力,永豐投信在本屆《指標》獲得的四座基金大獎,包含主動型與被動型基金,基金表現與專業能力深獲肯定。
此屆《指標》最佳基金公司獎,永豐投信獲得兩項同級最佳最高榮譽,科技類與大中華股票獎項。科技類別獎項,旗艦代表為永豐領航科技基金,連續三年獲得該獎項,且自2016年起頻獲國內各基金獎項的肯定;大中華股票獎項,旗艦代表為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鎖定中國五年一輪經濟建設重點培植產業為投資標的,積極布局成長潛力投資標的,展現長期優異操作成果。
此外,永豐投信還獲得兩項傑出表現獎,中國股票與台灣中小型股票獎項。中國股票獎項,旗艦代表為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該基金成立以來深受投資人青睞,為國內規模最大指數型基金(2018年12月底規模新台幣47.43億元),也是目前唯一追蹤中國A股高股息指數型基金;台灣中小型股票獎項,旗艦代表為永豐中小基金,目前投資組合鎖定國內利基型中小型股為核心投資等。
永豐投信在國內各大獎項中獲得肯定,今年首場基金大獎《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在競爭激烈下,一舉囊括四項最佳基金公司大獎。
台股在2018年雖然全年下跌8.6%,但相比亞洲其他股市,台股的表現還是相對抗跌的。像日經指數跌了12.1%,港股跌了13.6%,韓國綜合指數跌了17.3%,上海綜合指數更是跌了24.6%。這些數據讓我們看到,在全球金融市場大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台股的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
永豐投信對於今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預期,認為會有點放緩。美國2019年的GDP成長率預估從2.9%下滑到2.5%,但幸好通膨不嚴重,讓貨幣政策有更多的空間去施展。人行已經在上周宣布了兩階段的全面降準,預計還會有更多的降息、降準和定向工具出來,讓2019年中國的GDP成長率還能維持在6.3%的水準。
在產業方面,永豐投信指出,第一季因為傳統電子業淡季和手機備貨動能減弱,預計相關企業營收會出現季節性衰退。但是從長期來看,由於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廠的7奈米製程在全球領先,預計市佔率還會持續上升。此外,光學和車用零組件產業也值得長線看好,因為各國政府都在推動節能法規,電動車的普及將帶動電子元件的需求增加,對光學產業是一個正向的影響。在生技產業方面,可以關注美國戒毒藥藥證進度和愛滋病藥的銷售狀況。
總的來說,全球金融市場的高波動情況還會持續到第一季,永豐投信建議投資者採取均衡布局,鎖定價值投資,選擇需求明確、現金殖利率高的族群。到了第二季,部分產業可能會隨著獲利的好轉而出現投資機會。目前許多個股的評價已經接近2015年的水準,具有潛在的跌深反彈機會,投資者可以選擇利基股,並且在短線盤面還會有震盪的情況下,保持保守的投資策略。
【台北訊】近來,台灣的投信業界在基金產品上頗有新動向。根據最新的市場調查,除了AI基金成為今年的新焦點外,還有其他多種基金類型逐漸受到業內關注。像是目標日期基金、固定收益基金、債券ETF以及金管會新近開放的連結ETF基金,都成為投信公司力推的新商品。 永豐投信、中信投信等知名投信公司紛紛展開新產品的規劃。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張浴澤透露,目前已有20多檔債券ETF正在排隊等待上檔。元大投信則看好債券ETF市場,他們已經推出了多款美國公債和投資等級債的產品,並計劃向產業型債券發展。此外,元大投信還將在5月份推出台灣市場首檔連結ETF基金。 安聯投信則以主動型基金為主,產品首席蔡明潔則指出,2019年的市場趨勢將聚焦於「收益為主」的投資策略,同時也會關注「破壞式創新」的機會,例如大數據和AI人工智慧等領域。而亞洲市場的成長潛力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投資機會。
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施羅德、大華銀等都有募集目標日期基金計畫,永豐、中信等都規劃債券ETF產品,近日正在募集債券ETF的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張浴澤表示,投信圈目前還有20幾檔債券ETF排隊中。元大投信則表示,今年債券ETF仍是募集熱點之一,像元大投信美國公債、投資等級債都已具備,會往產業型債券邁進。另外,最快5月將推出首檔連結ETF基金。
安聯投信以主動型基金為主力,產品首席蔡明潔認為2019年有三大趨勢,核心是「收益為主」,另一類是「破壞式創新」標的,如大數據、AI人工智慧等,而「亞洲成長潛力」相關機會也有機會成為另一主流。
研判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將見走緩,美國2019年GDP成長率預估由2.9%下滑至2.5%持續升高,所幸在通膨溫和下,貨幣政策施展空間大,人行已在上周宣佈分兩階段全面降準,後續可望持續祭出降息、降準與定向工具等,預估2019年中國GDP成長率仍可達6.3%水準。
產業面觀察,永豐投信指出,第1季因傳統電子業淡季來臨及手機備貨動能趨緩,預估相關企業營收將出現季節性衰退,但就長期而言,由於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廠7奈米製程獨步全球,在競爭對手稀少下,預計市佔率將持續提升。
另外長線看好產業包括光學及車用零組件,各國政府積極推動節能法規,電動車為其中解決方案,未來每台車搭載的電子元件數將逐年提升,加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需要使用車用鏡頭,為光學產業提供正向貢獻。生技產業方面,不妨留意美國戒毒藥藥證進度及愛滋病藥美國銷售狀況。
整體而言,全球金融市場高波動情況預期將延續至第1季,永豐投信建議,產業操作策略宜採均衡布局,鎖定價值投資,挑選需求面較為明確及高現金殖利率的族群標的;第2季後,部分產業可望隨獲利好轉,出現投資機會。目前許多個股評價面已經逼近2015年水準,具有跌深反彈潛力,投資建議選擇利基股,短線盤面仍偏向震盪,應保守應對。
永豐投信表示,2019年大陸經濟藍圖定調,政府將加大減稅規模和費用減免規模,預期將比2018年的1.3兆人民幣還多。從政策面觀察,近期各大部門政策積極表態,包括證監會千億資管計畫、鼓勵企業回購、銀保監會放寬保險資金股權投資、全國人大針對明年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計畫提前下達,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發債規模也會更大。
另外,外資持有人民幣債券占比,近三年從近3%成長至近8%,外資持股占A股流通股市值攀升至逾3%,顯示開放資本市場後,資金持續流入大陸境內,資本市場籌碼面益趨穩定。
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經理人林永祥表示,在全球經濟預期放緩下,大陸亦難置身事外,加上中美貿易戰干擾,影響投資人信心,陸股先前已提前下跌一段時間,包括上證、中小企業、創業板指數評價面水平已接近歷史低點,預計明年第二季陸股將有機會緩步築底,操作建議可逢低買進分批建立投資部位。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大陸政府上周完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19年全年經濟保持6.3?6.5%的增速區間,並強化逆周期調節的宏觀經濟政策,實施積極的財政與穩健貨幣措施,解決民營與小微型企業融資難度。同時,減稅降費,降低企業與人的成本,提振股市投資人士氣。
楊國昌表示,未來包括教育、育幼、養老、醫療、文化、旗遊,以及內需消費、高科技的5G、物聯網產業都可望受惠。加上,MSCI明年將再度調高A股權重,將助漲長線資金流入陸股的趨勢,陸股有機會在築底反彈,投資機會開始浮現。
單以ETF來看,11月份ETF規模成長最為顯著為債券型ETF,相較於10月份增長21%,占整體ETF比例提高至48%,主要成長主因為國內投信業者持續推出公司債類型產品,且既有公司債ETF也獲得投資人大量申購,公司債ETF占比大幅提升,穩居第三大類型ETF的地位,僅次於台股ETF與陸股ETF。
永豐投信指出,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資產多為負報酬,以防禦型資產表現較理想,由於市場波動劇烈使得股票型基金發行受影響,投信業者選擇發行波動相對較小的債券型產品;展望明年,受到貿易戰的干擾以及全球經濟可能降溫的衝擊,投資人不僅對股市展望轉趨悲觀,同時也開始預期FED升息步調將趨緩。
另外,其他成熟國家包括英國與日本之利率決議,英國脫歐的進程以及美中貿易談判仍會影響市場情緒,資產配置建議以防禦型資產如美國公債、美國投資等級債、新興市場美元債為主,另外可配置部分於亞洲高收債及股票,預期上半年景氣仍持續緩增長,但是下半年變數仍多,隨著美國升息循環接近末端,建議逐批減碼股票比重,增加債券部位,投資策略宜審慎應對。
單以ETF來看,11月ETF規模成長最為顯著的是債券型ETF,比10月增長21%,占整體ETF比例提高至48%,成長主因為國內投信業者持續推出公司債類型產品,且既有公司債ETF也獲得投資人大量申購,使得公司債ETF占比大幅提升,穩居第三大類型ETF的地位,僅次於台股ETF與陸股ETF。
就已發行基金類別觀察,今年以來截至11月底,國內投信業者發行的新基金共108檔,主要發行基金類別為債券型ETF與目標到期債,發行檔數分別有28、24檔遙遙領先,股票型ETF位居第三名,今年以來共發行14檔,仍在審查中基金,也是以債券型ETF共11檔最多,顯示在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下,投信業者預期明年投資人仍將偏好保守型產品。
永豐投信指出,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資產多大都是負報酬,以防禦型資產表現較理想,由於市場波動劇烈使得股票型基金發行受影響,投信業者選擇發行波動相對較小的債券型產品;展望明年,受到貿易戰的干擾以及全球經濟可能降溫的衝擊,投資人不僅對股市展望轉趨悲觀,同時也開始預期Fed升息步調將趨緩。
櫃買中心表示,該等指數係分別衡量在美國發行10年期以上A級美元計價公司債市場、美元計價15年期以上A-BBB級金融債券市場,以及中國7-10年期政策性金融債券市場之績效表現,目前該等指數分別由130檔、81檔及20檔成分債券所組成,加權平均剩餘年期分別為25.63年、27.74年及8.32年。
依櫃買中心統計,截至12月5日止,櫃買中心債券ETF市場發行規模首度突破3,000億元,已達3,042億元,超過我國整體ETF市場的44%,今年以來債券ETF的交易日均值達10.88億元,亦較去年大幅成長294%。(李佳濟)
櫃買中心表示,該等指數係分別衡量在美國發行10年期以上A級美 元計價公司債市場、美元計價15年期以上A-BBB級金融債券市場,及 中國7-10年期政策性金融債券市場之績效表現,目前該等指數分別由 130檔、81檔及20檔成分債券組成,加權平均剩餘年期分別為25.63年 、27.74年及8.32年。
依櫃買中心統計,截至12月5日止,櫃買中心債券ETF市場發行規模 首度突破3,000億元,已經達3,042億元。
永豐投信表示,從國債殖利率及A股股息率觀察,滬深300指數的股息率已經十分接近中國1年期國債殖利率,顯示追逐高息資產的資金有可能進一步流入股市。根據上次、2016年1年期國債及股息率出現倒掛後,股市出現大波段反彈,若短線美中貿易戰緊張稍見緩解,將提供A股向上動能。
政策面觀察,中國財政部預計2018全年全國減稅降費將達人民幣1.3兆元,超過年初確定減稅降費目標,此外,中國國務院允許自貿試驗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相關規定為境外機構辦理人民幣衍生產品等業務,支持自貿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個人,按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投資。隨官方利多政策陸續出台,陸股底部信號浮現。
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經理人林永祥表示,觀察A股的本益比(P/E)與股價淨值比(P/B),以最新數據來看,上海A股本益比為12.82倍、股價淨值比1.3倍,遠低於近一年平均本益比15.52倍及平均股價淨值比1.56倍,而且低價股占比與跌破淨值的比率,都達到2013年底部時水準,代表被錯殺的股票愈來愈多,建議投資人可在低點開始定期定額進場,中長期價值投資。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在貿易戰的打壓下,上證指數從今年初的3,587點高點,一路下跌到2,449點波段低點,跌破十年線支撐。不過,近期官方財政、貨幣政策雙管齊下,重振股市士氣,過去一個月震盪打底,站回2,500點上,短線政策底部成形。
楊國昌認為,留意官方是否祭出具體措施,以及今(30)日展開的G20高峰會期間川習會結果。若會談不如預期,官方將推更多刺激方案,電信、公用事業、必需消費等產業受惠大;如結果順利,將吸引資金回籠,航運、科技和汽車受惠大。
永豐投信指出,中國高收益債券具備高殖利率優勢,預期利差有進一步收斂空間,投資人可考量酌量擇機布局。
由於中國政策立場由年初的緊縮轉向寬鬆,寬貨幣、穩槓桿及財政擴張的意圖明顯,在政策基調轉變下,上海市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大幅下降,債市流動性壓力也有所緩解,信心面得以回升,近期為中國債市帶來正面效益。
永豐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吳如玉表示,近期投資級點心債在市場資金利率下滑以及沒有新券供應下而表現持穩,中國人行發行央票未帶來太大影響,預期相關債券表現會較為穩定;中資美元債方面,聯準會後聲明偏鷹帶動短天期美債殖利率上揚,導致投資級美元債承壓,但因市場需求不減,債券跌幅收斂。
吳如玉說,因目前中國高收益債券市場跌深收益率更具吸引力,操作上以中資美元債為主,標的選擇以公司有正面利多、穩定利差、公司經營狀況改善為標準,避開評價貴、基本面及評級不佳的債券。此外,由於美國升息步伐將持續,市場估除12月升息外,明年還有持續升息的可能,投資策略上也傾向挑選存續期間較短的債券以規避利率波動影響。
柏瑞亞太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表示,共和黨與民主黨分掌兩院,降低川普政府推出財政刺激機會,美公債殖利率回檔可能性大,有利亞債與亞幣表現,考量JACI亞高收指數殖利率來已到8%以上,投資價值更勝以往。
施宜君表示,看好中國房地產高收益債價值面已浮現,預期2019年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在人行與銀保監積極改善融資環境下,將是有序降溫,不會出現崩盤危機,加上2019年中國房地產高收益債券淨發行量將較今年大幅下滑,明年籌碼干擾將較今年低許多,隨著價值面浮現,目前已謹慎選券伺機加碼。
永豐投信指出,過去一個月裡,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在3.10%∼3.24%的高檔區間,信用債因風險偏好下降,利差擴大,價格均呈現下跌,投資級債跌幅較小,可轉債則跌幅較重;VIX指數一度突破25,全球股市震盪,主因加速走高的公債殖利率、貿易戰擔憂、地緣政治風險、美國期中選舉疑慮、義大利財政預算等不確定性,全球市場賣壓湧現。
政經面觀察,月初美國期中選舉結果如民調顯示共和、民主黨分治參眾兩院,美國聯準會FOMC亦維持利率不變,重申漸進升息步調,市場預期12月升息機率仍高,據CMEFedWatch聯邦利率期貨升息機率顯示,12月聯準會再升息一碼可能性為72.3%(截至2018/11/14)。
永豐全球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鄭鼎芝表示,隨著期中選舉底定及市場提前反應美國升息持續,市場焦點將回歸經濟基本面,據FactSet數據預估Q3企業獲利年增率為25.2%,目前9成企業公佈Q3財報,後續持續政府財政和貿易政策方向,金融市場在恐慌性拋售重跌後信心仍待恢復,加上消息面反覆,風險與估值的重新衡量將使市場波動加大、持續震盪,資產輪動快速,投資布局上建議仍以控制風險、多元資產的穩健配置較為理想。
永豐投信於資產管理上追求卓越表現,提供全方位的理財商品給不同屬性需求的投資人,追求績效同時重視風險,透過歷史數據回測及全球政經局勢判斷,持續強化抵禦下檔風險的期權投資策略,以追求相對穩健的操作績效。
第四屆期貨鑽石獎評比範圍包含公募基金及全權委託業務運用國內期貨及選擇權商品等,經綜合評量後選出3名交易量鑽石獎得主,此次獲獎顯示,永豐投信投研團隊在強化及穩定整體投資組合績效能力傑出,也凸顯身為資產管理業者嫻熟運用各類金融工具,達到全方位資產管理的專業價值。
永豐投信表示,投資團隊持續透過期權避險及各項操作策略結合運用,以達到控制風險、穩定投資收益之效果,在替投資人委託之資產爭取最佳投資成果之際,更能同時參與台灣期權市場發展挹注流動性,以活絡整體國內金融市場各項投資工具之優質化發展。
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9月境內跨國投資組合平衡型基金規模增加59.81億元,單月成長6.15%,整體規模正式突破千億大關達1,032.5億元。永豐投信指出,美國加速升息預期及11月期中選舉,盤面持續震盪可能性高,然不少市場已見超跌,資產配置上,建議採取多元分散策略降低波動,參與震盪築底後之反彈行情。
永豐全球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鄭鼎芝表示,9月份除了受到蘋果高階機種手機銷售不如預期、貿易戰膠著等利空干擾,另一項衝擊市場主因為聯準會上調美國今、明年GDP成長率,今年全年預估GDP成長率由2.8%上調至3.1%,明年GDP上調1個百分點至2.5%,由於美國基本經濟數據持續表現強勁,令投資人擔憂美國聯準會將加速升息步伐。
群益環球金綻雙喜基金經理人葉啟芳表示,目前全球景氣仍維持在高檔,企業全年EPS預估並不受近期金融市場震盪影響,仍維持強勁成長,整體來看風險性資產仍有表現機會,但現階段市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建議穩健型投資人不妨採取多元配置的投資策略,一來分散投資風險,有效控制投資組合波動度,二來也增加投資組合彈性,把握不同資產上漲契機,提升投資效率。
整體來看,接下來的佈局難度提高,風險機會並存下,投資人有將資金移往安全的標的趨勢,海外組合平衡基金不管市場如何動盪,整體投資策略只要看對趨勢、因應金融市場變動適當調整股債比例,都有助投資組合效益。
永豐投信指出,下個月初,美國即將進行國會期中選舉,儘管選前的紛紛擾擾帶來市場較大波動,然根據歷史數據,1946∼2014年美國期中選舉後標普500指數表現,選後一周平均上漲幅度為0.86%,選後三個月為8.07%、選後六個月為13.63%。
若期中選舉發生參議院或眾議院政黨輪替,選後行情亦正面,選後一周平均漲幅為0.65%、選後三個月為6.79%、選後六個月為10.30%,整體而言,若選後政治情勢與國際貿易衝突局面放緩,後市展望趨正面。
永豐全球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鄭鼎芝表示,全球股災影響帶來市場較大震盪,美國市場更面臨市場避險情緒升溫與獲利了結賣壓,然在基本面及企業獲利持續強勁下,資金回流可期,長期上升趨勢未變,加上第四季為傳統消費旺季,市場仍有表現機會。
近期在全球股災震撼襲擊下,市場信心尚待恢復,不少超跌程度加大,建議投資人仍宜採取多元分散區域及資產配置,控制風險、降低波動,追求長期穩健收益,未來待投資信心復甦、資產出現反彈之際,多元資產投資布局,更有機會跟隨行情反彈、展現補漲動能。
第一金全球大四喜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呂彥慧表示,9月企業季底資金需求提高,輔以美國漸進升息政策引導資金轉向,造成國內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大幅減少,與此同時,國際金融市場依舊籠罩在貿易戰的陰霾中,美債殖利率向上爬升破3%,部分資金先行由股轉債,或轉進平衡型資產避風頭。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林素萍表示,美國企業財報表現良好將有望持續帶動美股表現。然而,位於高檔波動難免,為降低波動,建議投資人應透過以「收益」輔助「成長」的方式,投資於結合股債的收益成長組合,迎戰波動市場;同時也可關注即將登場的第三季財報周,作為投資參考。
永豐全球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鄭鼎芝表示,9月份除了受到蘋果高階機種手機銷售不如預期、貿易戰膠著等利空干擾,另一項衝擊市場主因為聯準會上調美國今、明年GDP成長率,今年全年預估GDP成長率由2.8%上調至3.1%,明年GDP上調1個百分點至2.5%,由於美國基本經濟數據持續表現強勁,令投資人擔憂美國聯準會將加速升息步伐。
全球平衡基金在資產配置規劃上,為了追求穩定成長及較低波動度,通常會在股票、債券及各類商品等投資工具上,採取多元資產靈活調整、分散區域配置。鄭鼎芝表示,展望第4季仍具財報、選舉及傳統消費旺季等利多題材,市場仍有表現機會,未來若出現大波段反彈,多元資產布局,較有機會跟隨下一波市場漲升動能。
永豐投信截至今年7月,公募基金規模約267億元,在國內39家投信排行第24,市占1%,屬於中小型投信。
永豐投信在業界以台股基金出名,不只旗下有永豐領航科技等得獎常勝軍,不少優秀經理人也出身永豐,研究訓練紮實。
近年來,該投信亦積極跟進海內外趨勢發展不同商品,包括2011年以「永豐加權指數」(006204)進軍ETF,是第一檔、也是目前唯一追蹤大盤指數的原型ETF,至9月6日止,基金恰好成立滿六年。
當時永豐是第三家進軍ETF的投信,第一檔基金就以追蹤大盤,持股800多檔的基金出發,且費用比照元大台灣50,每年管理費為0.32%,未因更高的管理難度提高標準。
這與市場上既有台股市值型、產業型ETF,做出明顯區隔,也展現永豐發展利基商品的企圖,然而投資人長期以來不太注意。之後永豐又推出多檔連結海外指數的指數型基金,從滬深300紅利、歐洲50指數,到綜合型的標普東南亞指數型基金(結合美股及東南亞指數),惟在指數型基金發展有限下,規模也不大。
林弘立先前在富邦金集團任職,於富邦投信擔任總座時間超過10年,更早前也待過期貨、證券業,並長期擔任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這次他加入永豐投信,不諱言要擴張ETF版圖,這是一個快速成長的機會,更是他熟悉不過的戰場。
林弘立接受本報專訪,一開頭就說自己好久沒看ETF資料,為此他特別到投信投顧公會網站下載報表,結果發現,ETF市場轉變很多,除了總規模大增,元大、富邦以外的後進投信,規模更是加速膨脹。
林弘立特別用筆畫出群益及復華投信規模,點出兩家投信靠債券ETF,過去一年表現躍進。「而這兩家都沒有金控集團資源,沒有特定壽險支援」;他進一步說,嚴格而言,外界或許會認為復華仍有「特定」壽險支援,但群益完全沒有,這讓他看到永豐此刻整頓步伐,還有大翻身的機會。
他表示,債券ETF一年多來暴增近2,000億元,也可見法人需求之大。因為這個因素,使ETF市場突破已往發展,一家中小型投信若無法投入太多資源,卻有穩定客戶,規模也能做大,要達成百億資產的速度愈來愈快。
因此他近期已請研究團隊積極評估發展債券ETF的可能性,同時考量永豐具備台股研究優勢,定調並行發展高股息低波動ETF做為擴張策略。
「如果我們這時還搶散戶市場,顯然會很辛苦,但做法人市場,我們有把握」,他表示,今年永豐來不及送審不錯的指數,但明年有機會,時間也不算太晚。
林弘立指出,其實在丁克華擔任金管會主委,主管機關以多道政策推動壽險海外資金回流,就逐步形成熱錢「由外往內」的回鍋趨勢,目前債券ETF大紅,更加彰顯。而以壽險海外停泊高達九兆美元的資產來說,債券ETF爆發還只是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