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智捷汽車(未)公司新聞
裕隆(2201)旗下納智捷全新電動車n7接單2.5萬輛,預計明年第4季上市,概估將啟動五個月全產能運作,裕隆是唯一的組車廠與母公司,組車將挹注本業獲利、銷售則有轉投資收益,可望業內、業外兩頭賺。
針對納智捷已接的2.5萬張訂單,裕隆集團已著手規劃產能,以目前的情況看來,生產沒有問題,零組件由MIH供應也堪稱順利。業內人士預估,裕隆與鴻海合作的電動車,未來幾年可望以倍數成長,裕隆將成最大贏家。裕隆昨(14)日股價以漲停作收,收在49.5元,上漲4.5元。
裕隆今年雖然因為轉投資產險公司造成鉅額的轉投資損失,造成虧損,但進入第3季虧損金額已收斂,預期明年將不致對裕隆的營運造成影響。裕隆集團也積極調整對應,除了裕隆公司本身的營業利益較去年同期成長,前三季已達到78億元,顯示本業的獲利能力回升,明年納智捷的n7電動車將上市,裕隆將是這款車的代工廠,可望創造更大的利益。
針對納智捷已接的2.5萬張訂單,裕隆集團已著手規劃產能,以目前的情況看來,生產沒有問題,零組件由MIH供應也堪稱順利。業內人士預估,裕隆與鴻海合作的電動車,未來幾年可望以倍數成長,裕隆將成最大贏家。裕隆昨(14)日股價以漲停作收,收在49.5元,上漲4.5元。
裕隆今年雖然因為轉投資產險公司造成鉅額的轉投資損失,造成虧損,但進入第3季虧損金額已收斂,預期明年將不致對裕隆的營運造成影響。裕隆集團也積極調整對應,除了裕隆公司本身的營業利益較去年同期成長,前三季已達到78億元,顯示本業的獲利能力回升,明年納智捷的n7電動車將上市,裕隆將是這款車的代工廠,可望創造更大的利益。
納智捷n7為採用鴻海Model C平台模組推出的第一台量產電動車款,此款電動車委由裕隆(2201)組裝,市場法人表示,觀察n7兩次預購可望取得逾3萬台訂單,應可成為台灣車市前三大單一銷售量車款,裕隆與鴻海集團旗下供應鏈、MIH聯盟會員是主要受惠族群。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台新投顧協理范婉瑜表示,納智捷n7先前於9月1日開放第一次預購時,兩日內訂單量已達1.5萬台,因此提前結束預購,在10月中舉行的鴻海科技日再次開放預購,截至目前再新增超過8,000台訂單,並預計2023年底以前上市,上市後三個月內開始交車。
同時根據裕隆舉行之品牌日中提及目前納智捷n7預接單量已超過2.3萬台,且第二波預購開放中,希望以3萬台為接單目標,假設以2021年台灣車市銷售量約45萬台計算,n7的3萬台銷售量市占率可望達6.6%,應可成為台灣車市前三大單一銷售量車款。在此情況下,裕隆可望受惠組車量提升帶動營運成長,加上已於2019年大幅打消中國虧損業務,未來將不再受到此部分營運拖累,若電動車n7生產進度及銷售狀況符合預期,推估2023年底~2024年之間將開始出現相關營收與獲利貢獻,另外如鴻海旗下具有汽車零組件生產能力之廠商及MIH會員皆可望受惠。
蔡明翰分析,以今年前九月台灣整體車市銷售量為31.1萬台、年減6.8%,主要受到部分品牌進口車缺車影響,而純電動車9月銷售量9,745台、大幅年增86%,主要原因為基期較低且品牌陸續推出純電車型,就市占率而言,純電動車僅約3.1%,且主要以特斯拉為最具規模品牌,其餘品牌目前在台灣電動車市場中仍處於銷售起步階段,展望未來,隨充電相關基礎設施更加完備、新能源車車款陸續增加下,整體市場長期成長空間巨大。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台新投顧協理范婉瑜表示,納智捷n7先前於9月1日開放第一次預購時,兩日內訂單量已達1.5萬台,因此提前結束預購,在10月中舉行的鴻海科技日再次開放預購,截至目前再新增超過8,000台訂單,並預計2023年底以前上市,上市後三個月內開始交車。
同時根據裕隆舉行之品牌日中提及目前納智捷n7預接單量已超過2.3萬台,且第二波預購開放中,希望以3萬台為接單目標,假設以2021年台灣車市銷售量約45萬台計算,n7的3萬台銷售量市占率可望達6.6%,應可成為台灣車市前三大單一銷售量車款。在此情況下,裕隆可望受惠組車量提升帶動營運成長,加上已於2019年大幅打消中國虧損業務,未來將不再受到此部分營運拖累,若電動車n7生產進度及銷售狀況符合預期,推估2023年底~2024年之間將開始出現相關營收與獲利貢獻,另外如鴻海旗下具有汽車零組件生產能力之廠商及MIH會員皆可望受惠。
蔡明翰分析,以今年前九月台灣整體車市銷售量為31.1萬台、年減6.8%,主要受到部分品牌進口車缺車影響,而純電動車9月銷售量9,745台、大幅年增86%,主要原因為基期較低且品牌陸續推出純電車型,就市占率而言,純電動車僅約3.1%,且主要以特斯拉為最具規模品牌,其餘品牌目前在台灣電動車市場中仍處於銷售起步階段,展望未來,隨充電相關基礎設施更加完備、新能源車車款陸續增加下,整體市場長期成長空間巨大。
裕隆納智捷轉型純電品牌的首部曲-5+2人座電動休旅車n7,兩波 預售衝出逾2.5萬張訂單佳績,品牌至2025年前的業績都已經準備好 了,只要電池等供應鏈給力,拿下台灣電動車半壁江山不是問題。
納智捷n7從18日中午起展開第二波預售,消費者只要上官網預繳千 元訂金,就可以下訂n7,成為優先交車的準車主。
憑著預售期能享受百萬內最優惠價購車的優勢,不受原物料、電池 行情飛漲影響,n7第二波預售網上反映火熱,預售至23日深夜截止, 初步統計五天活動新增約1萬張訂單,連同9月1∼2日首波預售的成績 ,合計共吸單超過2.5萬張,遠優於車商預期。
裕隆表示,n7新車預計從明年底開始交車,法人依n7預售價99.9萬 ∼129.9萬元計算,2.5萬張訂單可為裕隆帶來至少250億元營收,效 益將從2024年起一路貢獻到2025年以後。
n7被外界視為裕隆集團轉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裕隆上下高度看 重,鮮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的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日前更親自出 席納智捷品牌活動為n7站台。n7預售繳出好成績,讓裕隆與納智捷團 隊一掃先前低氣壓,公司也表示將積極做好準備,迎接明年n7正式上 市交車。
全球電動車業目前苦於電池供給問題,n7預售爆單,新車供應能否 跟上,也頗受外界關注。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在品牌日活動上表示, 負責n7組裝生產的裕隆每個月可以產銷3,000多輛車,產能不是問題 ,且電池等關鍵零件供應有強力合作夥伴為靠山,他對於n7供應有信 心,最快半年內就能消化預售訂單,拿下台灣電動車市場半壁江山不 是問題。
此外,納智捷在品牌日上提前曝光第二款電動車將是Model B性能 跨界休旅車,並預告明年下半年起開放預售,吸引不少電動車粉目光 ,經銷商評估,未來Model B的預售熱度將不亞於這次n7;若n7、Mo del B電動雙塔地位站穩,納智捷品牌轉型大計將走得更穩。
左自生評估,若納智捷能在台灣重新站穩腳步,靠電動轉型拿下一 席之地,最快2025年起,納智捷就能複製在地成功經驗,重新向海外 輸出,走出台灣市場。
納智捷n7從18日中午起展開第二波預售,消費者只要上官網預繳千 元訂金,就可以下訂n7,成為優先交車的準車主。
憑著預售期能享受百萬內最優惠價購車的優勢,不受原物料、電池 行情飛漲影響,n7第二波預售網上反映火熱,預售至23日深夜截止, 初步統計五天活動新增約1萬張訂單,連同9月1∼2日首波預售的成績 ,合計共吸單超過2.5萬張,遠優於車商預期。
裕隆表示,n7新車預計從明年底開始交車,法人依n7預售價99.9萬 ∼129.9萬元計算,2.5萬張訂單可為裕隆帶來至少250億元營收,效 益將從2024年起一路貢獻到2025年以後。
n7被外界視為裕隆集團轉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裕隆上下高度看 重,鮮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的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日前更親自出 席納智捷品牌活動為n7站台。n7預售繳出好成績,讓裕隆與納智捷團 隊一掃先前低氣壓,公司也表示將積極做好準備,迎接明年n7正式上 市交車。
全球電動車業目前苦於電池供給問題,n7預售爆單,新車供應能否 跟上,也頗受外界關注。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在品牌日活動上表示, 負責n7組裝生產的裕隆每個月可以產銷3,000多輛車,產能不是問題 ,且電池等關鍵零件供應有強力合作夥伴為靠山,他對於n7供應有信 心,最快半年內就能消化預售訂單,拿下台灣電動車市場半壁江山不 是問題。
此外,納智捷在品牌日上提前曝光第二款電動車將是Model B性能 跨界休旅車,並預告明年下半年起開放預售,吸引不少電動車粉目光 ,經銷商評估,未來Model B的預售熱度將不亞於這次n7;若n7、Mo del B電動雙塔地位站穩,納智捷品牌轉型大計將走得更穩。
左自生評估,若納智捷能在台灣重新站穩腳步,靠電動轉型拿下一 席之地,最快2025年起,納智捷就能複製在地成功經驗,重新向海外 輸出,走出台灣市場。
納智捷n7預售火熱,再度炒熱台灣電動車市場話題,吸引訂閱車業 者SeaLand一口氣下定千輛,卡位首批車配額,並計畫祭出與同價位 油車相當的每月1.68萬元訂閱租金,爭取想嘗試電動車的買家。
SeaLand表示,除大手筆訂購n7外,還將在今年11月上架「新能源 車訂閱專區」,集結各大主流純電動車與熱門油電混合車型,專門服 務「用車不買車、從此開電車」的消費者。
SeaLand主管指出,面對電動車化的全球浪潮,開慣燃油車的民眾 對於換購電動車可以說「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怕動輒百萬起跳的 電動車買回家後,才發現不合適自己。
SeaLand認為,充電便利性、里程焦慮、電池壽命疑慮為汽油車主 更換純電動車的主要門檻,而汽車訂閱以租代購的服務,降低了消費 者進入對電動車的門檻;對於想短期體驗電動車的車主十分具有吸引 力,也適合想在一年之內開到多種電動車的嘗鮮族群。
SeaLand從旗下超過4,000名訂戶、2萬名有效會員的用戶數據分析 顯示,有高達86.7%的訂戶有意願嘗試電動車訂閱,更有高達74%訂 戶表示願意加價訂閱電動車,也讓SeaLand決定加速推進電動車訂閱 服務。SeaLand說,透過這次向納智捷進行1,000台n7的採購,應可加 速台灣電動車普及速度3到4成。
SeaLand表示,除大手筆訂購n7外,還將在今年11月上架「新能源 車訂閱專區」,集結各大主流純電動車與熱門油電混合車型,專門服 務「用車不買車、從此開電車」的消費者。
SeaLand主管指出,面對電動車化的全球浪潮,開慣燃油車的民眾 對於換購電動車可以說「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怕動輒百萬起跳的 電動車買回家後,才發現不合適自己。
SeaLand認為,充電便利性、里程焦慮、電池壽命疑慮為汽油車主 更換純電動車的主要門檻,而汽車訂閱以租代購的服務,降低了消費 者進入對電動車的門檻;對於想短期體驗電動車的車主十分具有吸引 力,也適合想在一年之內開到多種電動車的嘗鮮族群。
SeaLand從旗下超過4,000名訂戶、2萬名有效會員的用戶數據分析 顯示,有高達86.7%的訂戶有意願嘗試電動車訂閱,更有高達74%訂 戶表示願意加價訂閱電動車,也讓SeaLand決定加速推進電動車訂閱 服務。SeaLand說,透過這次向納智捷進行1,000台n7的採購,應可加 速台灣電動車普及速度3到4成。
在納智捷n7接單破2.3萬台後,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發表納智捷全新品牌識別,同時宣告將是LUXGEN新起點。嚴陳莉蓮表示,n7將在明年底上市,n7不只是一台新車,並代表納智捷新起點的開始,同時也是裕隆各事業體串聯成移動服務生態系的關鍵。
裕隆集團昨(20)日在三創生活園區,舉辦品牌「LUXGEN新起點」發布會, 現場展出LUXGEN n7以及針對不同需求研發的概念車,包含以打破工作與生活界線為理念的硬派皮卡Model V,鎖定年輕人的Model B跨界跑格休旅,則預計將在明年展開預售,成為納智捷第二款上市的電動車。在鴻海科技日發表電動車後,裕隆更進一步宣示納智捷的新車上市時程規劃。
嚴陳莉蓮過往極少出席這類活動,顯示此次納智捷品牌日對裕隆意義重大。嚴陳莉蓮表示,「近四年來帶領裕隆集團進行轉型升級,今日是重要的里程碑。」納智捷是台灣唯一自主汽車品牌,過去裕隆集團投入了很多資源,雖然也遇到許多困難,但我們勇敢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引領納智捷在新能源時代重新出發。
嚴陳莉蓮強調,n7對納智捷而言,不只是一台新車,更重要的是,它代表著納智捷新起點的開始,象徵著裕隆集團朝數位化、開放化及新能源化發展的全新願景,我們將以納智捷品牌煥新為起點,將裕隆集團各事業體串聯成移動服務生態系。
LUXGEN董事長兼總經理左自生表示, n7是以裕隆集團一路的堅持與累積為基底,加上關鍵合作夥伴鴻海集團帶來的豐沛資源,未來,透過研發中心鴻華先進與全新進化的LUXGEN智慧移動服務,以開放平台策略消弭內需市場規模的限制,導入國際間的第三方合作夥伴,實現世界同步、台灣優先的產品策略,以台灣市場為出發點,讓台灣汽車自主研發夢在新能源時代站上世界舞台。
左自生也強調,除了第一波預接單達1.5萬台之外,這次啟動五天的第二波預接單,前兩天接單已達到8,000台,累計2.3萬台,初期目標是3萬台。裕隆集團已著手規劃產能,以目前的情況看來,生產沒有問題。
裕隆集團昨(20)日在三創生活園區,舉辦品牌「LUXGEN新起點」發布會, 現場展出LUXGEN n7以及針對不同需求研發的概念車,包含以打破工作與生活界線為理念的硬派皮卡Model V,鎖定年輕人的Model B跨界跑格休旅,則預計將在明年展開預售,成為納智捷第二款上市的電動車。在鴻海科技日發表電動車後,裕隆更進一步宣示納智捷的新車上市時程規劃。
嚴陳莉蓮過往極少出席這類活動,顯示此次納智捷品牌日對裕隆意義重大。嚴陳莉蓮表示,「近四年來帶領裕隆集團進行轉型升級,今日是重要的里程碑。」納智捷是台灣唯一自主汽車品牌,過去裕隆集團投入了很多資源,雖然也遇到許多困難,但我們勇敢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引領納智捷在新能源時代重新出發。
嚴陳莉蓮強調,n7對納智捷而言,不只是一台新車,更重要的是,它代表著納智捷新起點的開始,象徵著裕隆集團朝數位化、開放化及新能源化發展的全新願景,我們將以納智捷品牌煥新為起點,將裕隆集團各事業體串聯成移動服務生態系。
LUXGEN董事長兼總經理左自生表示, n7是以裕隆集團一路的堅持與累積為基底,加上關鍵合作夥伴鴻海集團帶來的豐沛資源,未來,透過研發中心鴻華先進與全新進化的LUXGEN智慧移動服務,以開放平台策略消弭內需市場規模的限制,導入國際間的第三方合作夥伴,實現世界同步、台灣優先的產品策略,以台灣市場為出發點,讓台灣汽車自主研發夢在新能源時代站上世界舞台。
左自生也強調,除了第一波預接單達1.5萬台之外,這次啟動五天的第二波預接單,前兩天接單已達到8,000台,累計2.3萬台,初期目標是3萬台。裕隆集團已著手規劃產能,以目前的情況看來,生產沒有問題。
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在納智捷電動車n7接單破2.3萬台後,更看好未來發展。預估在明年大量交車之後,納智捷可望超越特斯拉成為台灣銷量最大的電動車品牌。
左自生指出,去年台灣電動車交車總計7,000多台,其中特斯拉占了5,000多台;今年11,000千台中,預計特斯拉占9,000台;看好明年台灣電動車規模將達2萬台。若依納智捷的訂單、產能評估,期待交車數可約佔一半,屆時將成為台灣最大的電動車廠,下一步再朝外銷市場作準備。
左自生表示,由於台灣市場規模小,不利品牌發展。以往就是因為市場規模小,裕隆發展自有品牌很辛苦,不過納智捷卻不同,期待透過鴻海的全球供應鏈發展關係,可以擴大規模、降低成本。在未來的幾年間,納智捷將著重在品牌體質的改善,在品質、通路與系統化的改良提升後,再複製台灣電動車的經驗往海外市場發展。目前設定的目標是2025年納智捷發展外銷市場。
與鴻海的合作,是左自生看好納智捷進一步發展海外市場的關鍵因素。左自生認為,鴻海的國際資源相當豐厚,不僅可以透過鴻海取得更有競爭力的供應鏈資源,有利降低成本,同時藉由鴻海的海外生產量能,在拓展海外市場時將更加有利。只要納智捷在台灣建立成功的經驗,日後再複製到東南亞各國或是其他國家時都有很好的機會。
左自生指出,去年台灣電動車交車總計7,000多台,其中特斯拉占了5,000多台;今年11,000千台中,預計特斯拉占9,000台;看好明年台灣電動車規模將達2萬台。若依納智捷的訂單、產能評估,期待交車數可約佔一半,屆時將成為台灣最大的電動車廠,下一步再朝外銷市場作準備。
左自生表示,由於台灣市場規模小,不利品牌發展。以往就是因為市場規模小,裕隆發展自有品牌很辛苦,不過納智捷卻不同,期待透過鴻海的全球供應鏈發展關係,可以擴大規模、降低成本。在未來的幾年間,納智捷將著重在品牌體質的改善,在品質、通路與系統化的改良提升後,再複製台灣電動車的經驗往海外市場發展。目前設定的目標是2025年納智捷發展外銷市場。
與鴻海的合作,是左自生看好納智捷進一步發展海外市場的關鍵因素。左自生認為,鴻海的國際資源相當豐厚,不僅可以透過鴻海取得更有競爭力的供應鏈資源,有利降低成本,同時藉由鴻海的海外生產量能,在拓展海外市場時將更加有利。只要納智捷在台灣建立成功的經驗,日後再複製到東南亞各國或是其他國家時都有很好的機會。
裕隆自主品牌事業在新能源車時代重新出發,明年將上市的納智捷 n7電動休旅車成為新起點。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說,這是裕隆轉 型升級的重要里程碑,煥新的納智捷與n7等新世代電動車的推出,象 徵裕隆朝數位化、開放化及新能源化發展的全新願景。
裕隆集團20日起一連4天舉行《LUXGEN新起點》的品牌日活動,嚴 陳莉蓮致詞時表示,納智捷是台灣唯一自主汽車品牌,過去裕隆集團 投入了很多資源,雖然遇到許多困難,但她認為只要勇敢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就可以引領納智捷在新能源時代重新出發。
嚴陳莉蓮說,n7不只是一台新車,更代表著納智捷品牌新起點的開 始,象徵著裕隆集團朝數位化、開放化及新能源化發展的全新願景, 裕隆集團將串聯旗下各事業體,打造移動服務生態系,為顧客創造全 新的消費體驗。
嚴陳莉蓮也藉機闡釋攜手鴻海、帶領納智捷轉型再出發的策略布局 。
她指出,裕隆集團以一路的堅持與累積為基底,加上全新的關鍵合 作夥伴鴻海集團的資源,透過研發中心鴻華先進與全新進化的納智捷 智慧移動服務,以開放平台策略消弭台灣內需市場規模的限制,導入 國際間的第三方合作夥伴,實現世界同步、台灣優先的產品策略,以 台灣市場為出發點,讓台灣汽車自主研發夢在新能源時代站上世界舞 台。
納智捷在這樣的合作框架下,肩負起市場「破風手」的策略重責, 將鴻華先進平台中最新、最好、與世界水平同步的產品,優先以最具 競爭力價格提供台灣市場的消費者外,也正式從一個單純的汽車品牌 ,升級成為智慧移動的服務品牌。
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表示,n7將結合裕隆集團豐沛的水平周邊資源 ,打造新能源車生態系的一站式服務,結合裕融汽車金融事業為首的 完整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事業群,推出新能源車專屬移 動服務品牌「LUXLIFE」來呼應鴻華先進的研發資源開放化,讓納智 捷領先業界的創新服務精神亦朝開放化的策略方向前進。
包含新能源車的充電、保修、租賃、金融、保險、二手交易以及O TA雲端服務,乃至民眾生活中一切移動中的吃、玩、買、住完整配套 ,結合台灣大大小小的原創亮點,讓大自主品牌帶動小自主品牌,以 數位整合服務貫穿人、車、生活,重新定義新時代電車商品價值。
裕隆集團20日起一連4天舉行《LUXGEN新起點》的品牌日活動,嚴 陳莉蓮致詞時表示,納智捷是台灣唯一自主汽車品牌,過去裕隆集團 投入了很多資源,雖然遇到許多困難,但她認為只要勇敢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就可以引領納智捷在新能源時代重新出發。
嚴陳莉蓮說,n7不只是一台新車,更代表著納智捷品牌新起點的開 始,象徵著裕隆集團朝數位化、開放化及新能源化發展的全新願景, 裕隆集團將串聯旗下各事業體,打造移動服務生態系,為顧客創造全 新的消費體驗。
嚴陳莉蓮也藉機闡釋攜手鴻海、帶領納智捷轉型再出發的策略布局 。
她指出,裕隆集團以一路的堅持與累積為基底,加上全新的關鍵合 作夥伴鴻海集團的資源,透過研發中心鴻華先進與全新進化的納智捷 智慧移動服務,以開放平台策略消弭台灣內需市場規模的限制,導入 國際間的第三方合作夥伴,實現世界同步、台灣優先的產品策略,以 台灣市場為出發點,讓台灣汽車自主研發夢在新能源時代站上世界舞 台。
納智捷在這樣的合作框架下,肩負起市場「破風手」的策略重責, 將鴻華先進平台中最新、最好、與世界水平同步的產品,優先以最具 競爭力價格提供台灣市場的消費者外,也正式從一個單純的汽車品牌 ,升級成為智慧移動的服務品牌。
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表示,n7將結合裕隆集團豐沛的水平周邊資源 ,打造新能源車生態系的一站式服務,結合裕融汽車金融事業為首的 完整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事業群,推出新能源車專屬移 動服務品牌「LUXLIFE」來呼應鴻華先進的研發資源開放化,讓納智 捷領先業界的創新服務精神亦朝開放化的策略方向前進。
包含新能源車的充電、保修、租賃、金融、保險、二手交易以及O TA雲端服務,乃至民眾生活中一切移動中的吃、玩、買、住完整配套 ,結合台灣大大小小的原創亮點,讓大自主品牌帶動小自主品牌,以 數位整合服務貫穿人、車、生活,重新定義新時代電車商品價值。
納智捷轉型首款電動車n7人氣夯,頂著市售唯一百萬元內國民電動 車的光環,第二波預售啟動三天,吸單逾8,000張,估兩波預售要拚 3萬張訂單,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喊出n7上市後,要拿下台灣電動車 市場半壁江山。
裕隆集團20日舉行《LUXGEN新起點》品牌日活動,除了揭開品牌轉 型後首款電動車n7的神秘面紗,以及確定明年底上市的時間表外,納 智捷也一併展出Model B與Model V兩款最新電動概念車,其中Model B確定將會是繼n7之後,納智捷的第二款電動車產品。
左自生透露,瞄準年輕族群市場的電動跨界休旅車Model B,將從 明年下半年啟動預售,推測最快上市時間會落在2024年。
曾在今年9月1日舉辦首波預售的n7,締造兩天不到吸單1.5萬張的 驚人紀錄,造成官網癱瘓,活動緊急喊卡,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 20日出席品牌日活動時,對所有支持者表達感謝。
納智捷也在18日下午起,啟動n7的第二波預售,短短三天,又增加 超過8,000張的訂單,左自生看好23日預售截止前,將能達成吸單3萬 張的目標(兩次預售合計)。
台灣電動車銷量逐年成長,左自生估計,明年可攻上2萬輛;以n7 預售熱銷程度來看,未來年販萬輛不是夢,上市後將拿下市場半壁江 山。
納智捷20日也公布n7的產品編成,包括標配ADAS LV2+先進輔助駕 駛系統、充電一次就可以從台北開到高雄的420公里續航力的單電機 版、續航里程達到700公里的長里程版、零百加速只要3.8秒的雙電機 版等3款,其中單電機版正是預售能以百萬元以內入手的車款。
左自生說,受到電池、原物料成本飛漲影響,n7自9月初首波預售 開放以來,每車生產成本已經提升10萬∼20萬元,讓他倍感壓力,納 智捷後續將依全球晶片、原物料等成本波動動態調整價格。
但為了信守與首批納智捷電車鐵粉的承諾,他保證23日以前預購的 買家,都能以百萬內的價格買到n7,也呼籲想要以最低百萬元內價格 入主n7的買家,儘早下訂。
裕隆集團20日舉行《LUXGEN新起點》品牌日活動,除了揭開品牌轉 型後首款電動車n7的神秘面紗,以及確定明年底上市的時間表外,納 智捷也一併展出Model B與Model V兩款最新電動概念車,其中Model B確定將會是繼n7之後,納智捷的第二款電動車產品。
左自生透露,瞄準年輕族群市場的電動跨界休旅車Model B,將從 明年下半年啟動預售,推測最快上市時間會落在2024年。
曾在今年9月1日舉辦首波預售的n7,締造兩天不到吸單1.5萬張的 驚人紀錄,造成官網癱瘓,活動緊急喊卡,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 20日出席品牌日活動時,對所有支持者表達感謝。
納智捷也在18日下午起,啟動n7的第二波預售,短短三天,又增加 超過8,000張的訂單,左自生看好23日預售截止前,將能達成吸單3萬 張的目標(兩次預售合計)。
台灣電動車銷量逐年成長,左自生估計,明年可攻上2萬輛;以n7 預售熱銷程度來看,未來年販萬輛不是夢,上市後將拿下市場半壁江 山。
納智捷20日也公布n7的產品編成,包括標配ADAS LV2+先進輔助駕 駛系統、充電一次就可以從台北開到高雄的420公里續航力的單電機 版、續航里程達到700公里的長里程版、零百加速只要3.8秒的雙電機 版等3款,其中單電機版正是預售能以百萬元以內入手的車款。
左自生說,受到電池、原物料成本飛漲影響,n7自9月初首波預售 開放以來,每車生產成本已經提升10萬∼20萬元,讓他倍感壓力,納 智捷後續將依全球晶片、原物料等成本波動動態調整價格。
但為了信守與首批納智捷電車鐵粉的承諾,他保證23日以前預購的 買家,都能以百萬內的價格買到n7,也呼籲想要以最低百萬元內價格 入主n7的買家,儘早下訂。
裕隆(2201)納智捷n7第二波接單報捷。裕隆納智捷電動車n7首波訂單大好,逾1.5萬張訂單,而近期啟動第二波預購接單,買氣再度爆發,據透露,五天預購接單買氣表現相當驚人。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今(20)日將出席納智捷今日品牌日,預計將展演納智捷電動車,在營運與訂單方面也有望釋出好消息。
納智捷品牌首發Luxgen n7的產品規格,也正式宣布LUXGEN重新再出發,搶先部署純電世代。n7將在明年底上市,預期在明年開始出貨後,包括納智捷的新車銷售業績與裕隆的代工組車業務,將成為裕隆新一波營收成長的新動能,啟動裕隆新一階段大成長。
此外,納智捷訂單滿手,負責代工組車的裕隆公司除代工業務外,因為納智捷新車款的加入,勢必拉高裕隆產線的產能利用率,進一步降低單位生產成本,對裕隆與另一個代工品牌裕隆日產的競爭力,都將同步拉高。
n7的第一波預購接單達到1.5萬張,對於納智捷的電動車銷售前景意義相當重大,近日並展開第二波的預購接單,在原物料成本大漲下,預期未來新車推出時的成本也將不同於現在。據悉,第二波預購接單被認為是最後一波可以在百萬元以內買到納智捷電動車的機會,也因此在第二波五天預購接單的期間,買氣表現相當驚人。
納智捷電動車來自鴻華先進的研發,未來將由裕隆代工組車,再由納智捷負責品牌通路銷售。裕隆與鴻海的合作關係主要是鴻華先進由裕隆與鴻海合資成立,維持足夠的研發量能,鴻海在零組件的來源掌握,則可望有效降低組車成本,藉由兩大集團的合作,為裕隆集團的電動車計畫加足馬力。同時也由裕隆集團的電動車資源整合,擴展鴻海的電動車相關版圖。
以目前的接單表現看來,納智捷的電動車發展更被看好,甚至也因為納智捷為鴻華先進電動車第一個客戶,也將成為認證鴻華先進的電動車發展的重要關鍵。
裕隆集團指出,鴻海科技日展出多款車,其中model B、model C量產版是由裕隆與鴻海合資成立鴻華先進共同合作開發,在裕隆集團過去累積的基礎上,展現與鴻海集團合作創新的成果。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今(20)日將出席納智捷今日品牌日,預計將展演納智捷電動車,在營運與訂單方面也有望釋出好消息。
納智捷品牌首發Luxgen n7的產品規格,也正式宣布LUXGEN重新再出發,搶先部署純電世代。n7將在明年底上市,預期在明年開始出貨後,包括納智捷的新車銷售業績與裕隆的代工組車業務,將成為裕隆新一波營收成長的新動能,啟動裕隆新一階段大成長。
此外,納智捷訂單滿手,負責代工組車的裕隆公司除代工業務外,因為納智捷新車款的加入,勢必拉高裕隆產線的產能利用率,進一步降低單位生產成本,對裕隆與另一個代工品牌裕隆日產的競爭力,都將同步拉高。
n7的第一波預購接單達到1.5萬張,對於納智捷的電動車銷售前景意義相當重大,近日並展開第二波的預購接單,在原物料成本大漲下,預期未來新車推出時的成本也將不同於現在。據悉,第二波預購接單被認為是最後一波可以在百萬元以內買到納智捷電動車的機會,也因此在第二波五天預購接單的期間,買氣表現相當驚人。
納智捷電動車來自鴻華先進的研發,未來將由裕隆代工組車,再由納智捷負責品牌通路銷售。裕隆與鴻海的合作關係主要是鴻華先進由裕隆與鴻海合資成立,維持足夠的研發量能,鴻海在零組件的來源掌握,則可望有效降低組車成本,藉由兩大集團的合作,為裕隆集團的電動車計畫加足馬力。同時也由裕隆集團的電動車資源整合,擴展鴻海的電動車相關版圖。
以目前的接單表現看來,納智捷的電動車發展更被看好,甚至也因為納智捷為鴻華先進電動車第一個客戶,也將成為認證鴻華先進的電動車發展的重要關鍵。
裕隆集團指出,鴻海科技日展出多款車,其中model B、model C量產版是由裕隆與鴻海合資成立鴻華先進共同合作開發,在裕隆集團過去累積的基礎上,展現與鴻海集團合作創新的成果。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昨(18)日出席鴻海科技日活動,並預告納智捷明(20)日將舉辦品牌新起點發表會,並釋出新作品。
此外,鴻海集團Model C電動休旅車與納智捷合作的量產版「n7」首波預接單爆量、高達1.5萬張,納智捷昨日同步在官網上宣布即日起至10月23日,限時開放啟動n7第二波預購專案。
嚴陳莉蓮昨天肯定鴻海科技日展出的多款車的設計與質感,強調這些成果同時也是在裕隆集團過去累積的基礎上,展現與鴻海集團合作創新的成果。
裕隆集團指出,鴻海科技日展出多款車,其中Model B、Model C量產版是由裕隆與鴻海合資成立鴻華先進共同合作開發。
明日納智捷將舉辦品牌新起點發表會,也將釋出新作品。
納智捷是鴻華先進在台灣第一個客戶,嚴陳莉蓮昨日在會場上乘坐自家納智捷全新品牌識別的n7時表示,開心看到裕隆累積的汽車自主研發實力,與鴻海集團合作呈現創新的成果。
此外,鴻海集團Model C電動休旅車與納智捷合作的量產版「n7」首波預接單爆量、高達1.5萬張,納智捷昨日同步在官網上宣布即日起至10月23日,限時開放啟動n7第二波預購專案。
嚴陳莉蓮昨天肯定鴻海科技日展出的多款車的設計與質感,強調這些成果同時也是在裕隆集團過去累積的基礎上,展現與鴻海集團合作創新的成果。
裕隆集團指出,鴻海科技日展出多款車,其中Model B、Model C量產版是由裕隆與鴻海合資成立鴻華先進共同合作開發。
明日納智捷將舉辦品牌新起點發表會,也將釋出新作品。
納智捷是鴻華先進在台灣第一個客戶,嚴陳莉蓮昨日在會場上乘坐自家納智捷全新品牌識別的n7時表示,開心看到裕隆累積的汽車自主研發實力,與鴻海集團合作呈現創新的成果。
18日舉行的科技日,成為裕隆與鴻海合組的鴻華先進MIH電動車平 台的展場,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以策略夥伴的身分出席大會,並 帶來納智捷首款電車n7到場助陣,更替20日將舉行的納智捷品牌日活 動暖身。
裕隆集團強調,科技日展出的各式電動概念車或量產車,都是裕隆 與鴻海兩家合力造車的成果,也由於裕隆集團長期投入汽車研發累積 的實力,讓MIH聯盟能在成立短短兩年內就能推出至少五款電動車, 讓台灣造車實力有機會走向全球。
裕隆集團20日將登場的納智捷品牌日,也將對外展出Model B、Mo del V與Model C量產版等研發成果,並進一步公開納智捷轉型純電品 牌再出發的策略方向。
裕隆不僅高度參與MIH電動車研發,更成為MIH第一個客戶,預計明 年第四季在台量產上市的納智捷純電休旅n7,就是以Model C為基礎 開發而來,將由裕隆三義廠組裝生產,成為MIH全球首款量產的電動 車成品,對產業界意義重大。
鴻海科技日上公布的電動車代工服務計畫中,也將裕隆三義廠納入 全球三大電動車生產基地內,其餘兩處分別為泰國與美國,凸顯兩集 團的緊密合作關係。
至於外界高度關注的納智捷n7規格,從科技日現場公布Model C未 來量產化的細節數據也透出端倪,新車將包含續航里程420公里的標 準版、700公里的長程版,與零百加速度3.8秒內的性能版等三種版本 。
其中續航里程420公里、配備Level 2等級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手機鑰匙等功能的n7標準版,推測就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去年科 技日上爆雷能以百萬元內入主的版本,據悉也將是n7明年第四季量產 上市後最早交車的版本。
劉揚偉也在科技日開場的英文致詞上強調,「鴻海沒有自己的電動 車品牌」,但是希望客戶可販售更多電動車;納智捷n7就是奠基在M odel C基礎上,推出預售短短兩天就吸引超過1.5萬人參與。他說: 「裕隆汽車是我們的客戶,我們對客戶的承諾就是鴻海會是可信賴的 夥伴!」
裕隆集團強調,科技日展出的各式電動概念車或量產車,都是裕隆 與鴻海兩家合力造車的成果,也由於裕隆集團長期投入汽車研發累積 的實力,讓MIH聯盟能在成立短短兩年內就能推出至少五款電動車, 讓台灣造車實力有機會走向全球。
裕隆集團20日將登場的納智捷品牌日,也將對外展出Model B、Mo del V與Model C量產版等研發成果,並進一步公開納智捷轉型純電品 牌再出發的策略方向。
裕隆不僅高度參與MIH電動車研發,更成為MIH第一個客戶,預計明 年第四季在台量產上市的納智捷純電休旅n7,就是以Model C為基礎 開發而來,將由裕隆三義廠組裝生產,成為MIH全球首款量產的電動 車成品,對產業界意義重大。
鴻海科技日上公布的電動車代工服務計畫中,也將裕隆三義廠納入 全球三大電動車生產基地內,其餘兩處分別為泰國與美國,凸顯兩集 團的緊密合作關係。
至於外界高度關注的納智捷n7規格,從科技日現場公布Model C未 來量產化的細節數據也透出端倪,新車將包含續航里程420公里的標 準版、700公里的長程版,與零百加速度3.8秒內的性能版等三種版本 。
其中續航里程420公里、配備Level 2等級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手機鑰匙等功能的n7標準版,推測就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去年科 技日上爆雷能以百萬元內入主的版本,據悉也將是n7明年第四季量產 上市後最早交車的版本。
劉揚偉也在科技日開場的英文致詞上強調,「鴻海沒有自己的電動 車品牌」,但是希望客戶可販售更多電動車;納智捷n7就是奠基在M odel C基礎上,推出預售短短兩天就吸引超過1.5萬人參與。他說: 「裕隆汽車是我們的客戶,我們對客戶的承諾就是鴻海會是可信賴的 夥伴!」
科技日場內熱鬧,但場外人氣更旺,裕隆集團18日搶在科技日活動 開幕前,啟動納智捷n7電動車第二波預售活動,在官網上開放民眾以 千元下訂n7,並強調這是以百萬元內優惠價購車的最後機會,暗示接 下來將漲價,全力為新車造勢。
為不讓科技日搶去鋒頭,裕隆集團宣布20日起將在台北三創園區舉 辦《LUXGEN新起點》品牌日活動,秀出由裕隆、鴻海兩集團合作打造 的新世代純電車系,包括預計於明年第四季量產上市的納智捷首款電 動車n7。
事實上,納智捷n7未演先轟動,納智捷今年9月1日推出《n7純電代 言人》的預售活動,短短不到兩天吸引超過1.5萬人下單搶訂,造成 網站癱瘓,活動緊急喊卡,也讓外界見識到n7的號召力。
由於市場上敲碗訂車的聲音依舊熱烈,納智捷汽車宣布推出《n7純 電夥伴專案》的第二波預售活動,從18日下午1時起至10月23日午夜 ,於官網上開放預售n7,民眾只要線上預繳1,000元,即能直接成為 「n7純電夥伴」。
納智捷表示,這波預售「限時不限量」的立場,同時強調,《n7純 電夥伴專案》將是能以最低百萬元內優惠價入主n7的最後機會,後續 將依全球原物料成本波動動態調整價格。
車業人士指出,今年以來特斯拉或其他大廠的電動車,價格直直漲 ,不到百萬元可以入手的n7無疑將是市場上最親民的電動車,預料第 二波預售可帶起新一波搶訂潮。
為不讓科技日搶去鋒頭,裕隆集團宣布20日起將在台北三創園區舉 辦《LUXGEN新起點》品牌日活動,秀出由裕隆、鴻海兩集團合作打造 的新世代純電車系,包括預計於明年第四季量產上市的納智捷首款電 動車n7。
事實上,納智捷n7未演先轟動,納智捷今年9月1日推出《n7純電代 言人》的預售活動,短短不到兩天吸引超過1.5萬人下單搶訂,造成 網站癱瘓,活動緊急喊卡,也讓外界見識到n7的號召力。
由於市場上敲碗訂車的聲音依舊熱烈,納智捷汽車宣布推出《n7純 電夥伴專案》的第二波預售活動,從18日下午1時起至10月23日午夜 ,於官網上開放預售n7,民眾只要線上預繳1,000元,即能直接成為 「n7純電夥伴」。
納智捷表示,這波預售「限時不限量」的立場,同時強調,《n7純 電夥伴專案》將是能以最低百萬元內優惠價入主n7的最後機會,後續 將依全球原物料成本波動動態調整價格。
車業人士指出,今年以來特斯拉或其他大廠的電動車,價格直直漲 ,不到百萬元可以入手的n7無疑將是市場上最親民的電動車,預料第 二波預售可帶起新一波搶訂潮。
裕隆自創品牌納智捷(Luxgen)轉型後的首款電動車n7,1日起透 過官網開始預售,新車預計最快要一年後才會開始交車。頂著MIH首 款市售電動車,及台灣第一款百萬元有找的國民電動車光環,n7開放 預售的前7分鐘,就吸引超過5,000張訂單,龐大的流量造成官網系統 全日癱瘓。
據非正式估算,1日至少有1萬人搶當n7的全球首批車主。不過有業 者點出,n7龐大的訂單,也意味要有龐大的車用電池的備貨能力,然 目前全球電動車都面臨電池供應不足的問題,各大國際車廠都在搶電 池的產能,如何讓上萬預購n7車主能在最短時間內拿到車,將考驗鴻 海在電池等關鍵原料的採購、調度與供應能力。
裕隆與鴻海合組的鴻華先進MIH,陸續推出Model C、Model E等概 念電動車。由Model C衍生而來的MIH第一款量產電動車-納智捷n7, 也藉由1日起跑的預售活動,正式對外亮相,祭出不到百萬元的超值 入手價,號稱比特斯拉Model 3便宜近一半,加上超高續航力等賣點 ,搶進電動車市場。
納智捷為替一年多以後量產的n7暖身造勢,1日起在官網上祭出線 上預繳千元,就能取得n7優先交車權的活動,一上線官網立刻被塞爆 ,前七分鐘就有超過5,000筆線上刷卡千元訂單湧入,之後更因金流 公司系統不堪負荷,導致全日系統癱瘓大當機。
n7的線上預售活動,也意外傳出鴻海搶先一天爆雷的插曲,據悉身 為MIH第一個客戶的納智捷,及母公司裕隆汽車高階對此頗有微詞。 據了解,納智捷未來新產品規畫上,會以台灣市場需求為考量,除n 7外,接下來的新款電動車也都會是休旅車,也因此把MIH中大型電動 轎車Model E排除在外。
據非正式估算,1日至少有1萬人搶當n7的全球首批車主。不過有業 者點出,n7龐大的訂單,也意味要有龐大的車用電池的備貨能力,然 目前全球電動車都面臨電池供應不足的問題,各大國際車廠都在搶電 池的產能,如何讓上萬預購n7車主能在最短時間內拿到車,將考驗鴻 海在電池等關鍵原料的採購、調度與供應能力。
裕隆與鴻海合組的鴻華先進MIH,陸續推出Model C、Model E等概 念電動車。由Model C衍生而來的MIH第一款量產電動車-納智捷n7, 也藉由1日起跑的預售活動,正式對外亮相,祭出不到百萬元的超值 入手價,號稱比特斯拉Model 3便宜近一半,加上超高續航力等賣點 ,搶進電動車市場。
納智捷為替一年多以後量產的n7暖身造勢,1日起在官網上祭出線 上預繳千元,就能取得n7優先交車權的活動,一上線官網立刻被塞爆 ,前七分鐘就有超過5,000筆線上刷卡千元訂單湧入,之後更因金流 公司系統不堪負荷,導致全日系統癱瘓大當機。
n7的線上預售活動,也意外傳出鴻海搶先一天爆雷的插曲,據悉身 為MIH第一個客戶的納智捷,及母公司裕隆汽車高階對此頗有微詞。 據了解,納智捷未來新產品規畫上,會以台灣市場需求為考量,除n 7外,接下來的新款電動車也都會是休旅車,也因此把MIH中大型電動 轎車Model E排除在外。
國內車市6月來客數月增二成後,7月各車廠再推促銷,進一步帶動市場買氣與人氣,由於原物料大漲,汽車漲價壓力隱現,促使買氣攀升。車廠估計,以目前市場買氣,如果新車供應沒有太大問題,7月銷量有機會超越去年同期3.8萬輛,達到逾4萬輛的規模。
車廠指出,7月至今的來客數,也較6月同期增加二成,顯示人氣回籠。
台灣車市6月銷售量達3.2萬輛,月增6%、年增17%,主要是6月在疫情趨於穩定,加上各品牌持續促銷,有效刺激市場買氣,來店客戶數較5月明顯回升近二成。業界認為,物料成本大幅上漲,車市已有漲價壓力,有購車計畫的消費者開始紛紛加快購車進度,也是推動車市買氣的重要因素。
和泰車指出,因原物料大漲,面臨日本原廠調價的壓力。由於原物料大漲,市場認為遲早會反應到車價,而美元升值,對原廠的原料取得更不利,漲價恐怕只是時間的問題。由於國產新車今年初已調漲一波,漲幅約3%,因此和泰車希望能盡量延後漲價的時程。
事實上,除今年初有一波漲價外,保時捷、特斯拉與現代也陸續調漲新車售價,使車市呈現一股漲價氛圍,和泰車被視為車市的風向球,如果抵擋不住漲價壓力,恐怕會有更多車廠跟進。在此背景下,今年7月各家車廠看好疫情趨穩再推促銷活動,被認為可能是漲價前的最後一波促銷,更進一步帶動買氣成長。
由於車商7月加碼促銷,使這波買氣更加強勁。為搶市占,各車廠不只沒有漲價,還加碼促銷,暑假到來用車需求可望增加。 和泰車在7月推出「TOYOTA時尚吸力 豪禮狂襲」優惠活動;納智捷則打出陪您FUN暑假,URX WILDFUN 野FUN版,以及「國民跑旅」U6 GT AERO以超值限時「享FUN價」,7月入主全車系即享最高5萬元購車金。
車廠指出,7月至今的來客數,也較6月同期增加二成,顯示人氣回籠。
台灣車市6月銷售量達3.2萬輛,月增6%、年增17%,主要是6月在疫情趨於穩定,加上各品牌持續促銷,有效刺激市場買氣,來店客戶數較5月明顯回升近二成。業界認為,物料成本大幅上漲,車市已有漲價壓力,有購車計畫的消費者開始紛紛加快購車進度,也是推動車市買氣的重要因素。
和泰車指出,因原物料大漲,面臨日本原廠調價的壓力。由於原物料大漲,市場認為遲早會反應到車價,而美元升值,對原廠的原料取得更不利,漲價恐怕只是時間的問題。由於國產新車今年初已調漲一波,漲幅約3%,因此和泰車希望能盡量延後漲價的時程。
事實上,除今年初有一波漲價外,保時捷、特斯拉與現代也陸續調漲新車售價,使車市呈現一股漲價氛圍,和泰車被視為車市的風向球,如果抵擋不住漲價壓力,恐怕會有更多車廠跟進。在此背景下,今年7月各家車廠看好疫情趨穩再推促銷活動,被認為可能是漲價前的最後一波促銷,更進一步帶動買氣成長。
由於車商7月加碼促銷,使這波買氣更加強勁。為搶市占,各車廠不只沒有漲價,還加碼促銷,暑假到來用車需求可望增加。 和泰車在7月推出「TOYOTA時尚吸力 豪禮狂襲」優惠活動;納智捷則打出陪您FUN暑假,URX WILDFUN 野FUN版,以及「國民跑旅」U6 GT AERO以超值限時「享FUN價」,7月入主全車系即享最高5萬元購車金。
通膨萬物齊漲,衝擊民眾購車、換車意願,為搶救第二季因疫情落 後的銷售進度,國產車商7月紛紛加碼促銷催買氣,納智捷汽車開出 逆勢降價第一槍,全車系購車提供3萬∼5萬元的購車金,6月30日新 上市的「URX WILDFUN 野FUN版車型」最多降價達7萬元,卯起來讓利 ,衝刺農曆鬼月前業績。
國產車儘管年初已有一波漲價行動,但仍追不上成本上揚速度,零 件供應短缺、原物料價漲、物流運輸價格激增、新台幣貶值等問題, 讓國產車面臨新一輪漲價壓力。
但囿於第二季以來市況不佳,業者多咬牙苦撐,特別是5月起更因 本土疫情發燒重創買氣,連續兩個月國內新車銷量面臨3萬輛基本關 卡破底危機,好不容易熬到疫情降溫,國產車業者7月放大促銷籌碼 ,把握農曆鬼月前的暑假旺季,衝刺農曆鬼月前的買氣。
裕隆自主品牌納智捷汽車,開出業界降價第一槍,6月30日發表「 URX WILDFUN 野FUN版」新車,升級總值超過5萬元配備,定價卻是逆 勢調降,其中五人座車款提供早鳥購車優惠3萬元、七人座車型優惠 2萬元,將主力的五人座車款總價壓低在90萬元以內,伺機搶攻市場 。
此外,納智捷推出「享FUN價」購車優惠方案,限時提供全車系購 車享3萬∼5萬元不等的購車金,新上市的URX WILDFUN 野FUN版也一 併適用,等於7月購買URX最高可享7萬元的優惠,換算折價幅度超過 7.5%,遠遠超過正常新車販售的合理毛利率。
對於納智捷的漲價行動,其他國產車業者「心動卻不敢馬上行動」 ,車商坦言,畢竟成本上漲的壓力山大!車商也說,5、6月業績落後 進度太多,今年農曆鬼月又提前到7月29日報到,壓縮傳統年中旺季 營業日,預告7月會加碼促銷,催出更多業績。
國產車儘管年初已有一波漲價行動,但仍追不上成本上揚速度,零 件供應短缺、原物料價漲、物流運輸價格激增、新台幣貶值等問題, 讓國產車面臨新一輪漲價壓力。
但囿於第二季以來市況不佳,業者多咬牙苦撐,特別是5月起更因 本土疫情發燒重創買氣,連續兩個月國內新車銷量面臨3萬輛基本關 卡破底危機,好不容易熬到疫情降溫,國產車業者7月放大促銷籌碼 ,把握農曆鬼月前的暑假旺季,衝刺農曆鬼月前的買氣。
裕隆自主品牌納智捷汽車,開出業界降價第一槍,6月30日發表「 URX WILDFUN 野FUN版」新車,升級總值超過5萬元配備,定價卻是逆 勢調降,其中五人座車款提供早鳥購車優惠3萬元、七人座車型優惠 2萬元,將主力的五人座車款總價壓低在90萬元以內,伺機搶攻市場 。
此外,納智捷推出「享FUN價」購車優惠方案,限時提供全車系購 車享3萬∼5萬元不等的購車金,新上市的URX WILDFUN 野FUN版也一 併適用,等於7月購買URX最高可享7萬元的優惠,換算折價幅度超過 7.5%,遠遠超過正常新車販售的合理毛利率。
對於納智捷的漲價行動,其他國產車業者「心動卻不敢馬上行動」 ,車商坦言,畢竟成本上漲的壓力山大!車商也說,5、6月業績落後 進度太多,今年農曆鬼月又提前到7月29日報到,壓縮傳統年中旺季 營業日,預告7月會加碼促銷,催出更多業績。
美聯準會(Fed)如預期升息3碼,但市場情緒仍波動難平,台股昨(16)日開高走低,16,000點得而復失,裕隆(2201)、中磊(5388)相對抗跌,後市仍有可為,券商建議,偏多投資人不妨透過權證的槓桿效果,擴大短線獲利空間。法人表示,裕隆透過華創車電與鴻海合資成立鴻華先進,主要提供汽車整車研發設計、開放平台共用化,雙方透過MIH平台以開放的車端通訊協議,整合自駕相關科技、ADAS相關配套進行產品開發,是未來轉型與獲利的成長動能。
裕隆旗下納智捷將成為鴻華先進在台首發客戶,Model C休旅車、Model E轎車將在新一代車型推出,其中,Model C預計10月18日開放預售,Model E則規劃2024年上半年推出,添增市場話題。
在新店土地開發進程方面,商業區目前已完成地面層鋼構工程,以及外牆帷幕工程,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始營運,法人估第一年可貢獻裕隆租金約2.5億元,2024年租金提高至3.5至4億元,住宅區仍評估規劃中。
法人指出,中磊電信直供產品較同業比重高,訂單周期長,網通晶片來源包括博通、高通、聯發科、瑞昱,雖然俄烏戰爭與中國大陸封城影響衝擊消費性產品需求,但通路調查顯示,相關網通晶片廠投片量並未下修,網通需求仍佳,目前訂單能見度已達明年第2季。
近期博通、高通、聯發科陸續發表Wi-Fi 7晶片,法人分析,Wi-Fi 7可同時使用不同頻段的多個頻道,有助提升資料傳輸穩定性,大幅提升影音串流與遊戲體驗,並增加消費者換代意願,中磊是長期受惠者。
權證發行商指出,若看好短多行情,建議買進價內外10%以內、距到期日90天以上的相關權證,但宜設好停利停損。
裕隆旗下納智捷將成為鴻華先進在台首發客戶,Model C休旅車、Model E轎車將在新一代車型推出,其中,Model C預計10月18日開放預售,Model E則規劃2024年上半年推出,添增市場話題。
在新店土地開發進程方面,商業區目前已完成地面層鋼構工程,以及外牆帷幕工程,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始營運,法人估第一年可貢獻裕隆租金約2.5億元,2024年租金提高至3.5至4億元,住宅區仍評估規劃中。
法人指出,中磊電信直供產品較同業比重高,訂單周期長,網通晶片來源包括博通、高通、聯發科、瑞昱,雖然俄烏戰爭與中國大陸封城影響衝擊消費性產品需求,但通路調查顯示,相關網通晶片廠投片量並未下修,網通需求仍佳,目前訂單能見度已達明年第2季。
近期博通、高通、聯發科陸續發表Wi-Fi 7晶片,法人分析,Wi-Fi 7可同時使用不同頻段的多個頻道,有助提升資料傳輸穩定性,大幅提升影音串流與遊戲體驗,並增加消費者換代意願,中磊是長期受惠者。
權證發行商指出,若看好短多行情,建議買進價內外10%以內、距到期日90天以上的相關權證,但宜設好停利停損。
本土疫情升溫影響來客買氣,加上上海封控攪局,新車供應斷鏈短 缺,5月國內新車銷量差點跌破3萬輛整數關卡,創下近九年同期新低 。隨疫情可望逐步緩解,加上國門即將重啟,活絡國內經濟下,車商 樂觀買氣5月落底後,6月起將可「漸漸美」。
包括和泰、裕隆日產、中華、福特六和、納智捷等一線車商,6月 紛紛端出購車優惠方案,期待發揮重啟車市引擎的效果,誘出報復性 買氣。
根據監理所資料,5月新車領牌總數為3.09萬輛,月減12.3%、年 減10.1%,遠遜於車商原先預估的3.4萬輛;累計前五月新車總銷17 .05萬輛,年減12%。
主流品牌表現方面,多數業績都出現衰退。龍頭和泰豐田汽車挾國 產車供應相對充足的優勢,5月整體交車量9,936輛、年增3.2%;三 陽現代汽車則受惠於Porter小貨車大量交車,全月新車領牌數1,221 輛,比去年同期大增四成。
4月業績掛零的特斯拉,因Model 3大量到港,5月一口氣領牌1,65 5輛,單月市占排名躍至前六強。
車商表示,去年5月中起進入疫情三級警戒,導致去年5∼7月新車 銷量明顯下滑;今年本土疫情升溫,儘管指揮中心並沒有實施三級警 戒,不過民眾卻自發性大幅減少外出,導致店頭來客銳減三至四成, 對業績帶來直接衝擊。
除了疫情,上海封控這個意外的變數,更成為5月車市不如預期的 關鍵。業者指出,原本晶片荒等問題,就已讓汽車供應極度不穩定, 3月底上海無預警封控,更讓國產車遭遇零件斷鏈的危機,多家車廠 生產線從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陸續緊急停工減產。
不過車商也認為,本土疫情與上海封控的衝擊高峰已過,估計6月 車市至少能維持3.1萬輛的水準,並有望「漸漸美」!原本因欠車而 減少的促銷籌碼,車商6月起又推新方案,期待發揮刺激買氣、點火 車市引擎的效果,複製去年三級警戒後市場出現報復性買盤的劇本。
包括和泰、裕隆日產、中華、福特六和、納智捷等一線車商,6月 紛紛端出購車優惠方案,期待發揮重啟車市引擎的效果,誘出報復性 買氣。
根據監理所資料,5月新車領牌總數為3.09萬輛,月減12.3%、年 減10.1%,遠遜於車商原先預估的3.4萬輛;累計前五月新車總銷17 .05萬輛,年減12%。
主流品牌表現方面,多數業績都出現衰退。龍頭和泰豐田汽車挾國 產車供應相對充足的優勢,5月整體交車量9,936輛、年增3.2%;三 陽現代汽車則受惠於Porter小貨車大量交車,全月新車領牌數1,221 輛,比去年同期大增四成。
4月業績掛零的特斯拉,因Model 3大量到港,5月一口氣領牌1,65 5輛,單月市占排名躍至前六強。
車商表示,去年5月中起進入疫情三級警戒,導致去年5∼7月新車 銷量明顯下滑;今年本土疫情升溫,儘管指揮中心並沒有實施三級警 戒,不過民眾卻自發性大幅減少外出,導致店頭來客銳減三至四成, 對業績帶來直接衝擊。
除了疫情,上海封控這個意外的變數,更成為5月車市不如預期的 關鍵。業者指出,原本晶片荒等問題,就已讓汽車供應極度不穩定, 3月底上海無預警封控,更讓國產車遭遇零件斷鏈的危機,多家車廠 生產線從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陸續緊急停工減產。
不過車商也認為,本土疫情與上海封控的衝擊高峰已過,估計6月 車市至少能維持3.1萬輛的水準,並有望「漸漸美」!原本因欠車而 減少的促銷籌碼,車商6月起又推新方案,期待發揮刺激買氣、點火 車市引擎的效果,複製去年三級警戒後市場出現報復性買盤的劇本。
新款電動車在台灣市場引爆銷售熱,豐田bZ4X開放訂購首日,就收 到超過1,500張的訂單,是年度配額的五倍之多,現代Ioniq 5、起亞 EV6等車款,一樣迎來爆單的搶購熱潮,代理商甚至一度封盤暫緩接 單。
有同業電車產品熱銷的背書,讓其他業者加速電動車導入腳步,日 產第三季將引進Leaf電動車長程版,速霸陸也將引進電動休旅車Sol terra,非豪華品牌車廠引進電動車成全民運動。
國產車方面,中華汽車也將在第三季推出電動小貨車e-Veryca增程 版車型,並支援快充技術,新近代理的英倫品牌MG,也規畫導入純電 車款國產化;納智捷也朝純電動車品牌轉型,首發將是明年第四季上 市的Model C電動跨界車。
搭上這股電動車銷售熱,車商也結合開發電動車專屬的數位銷售通 路,試行網路賣車的構想,納入數位轉型的戰略一環。包括豐田總代 理和泰汽車、現代總經銷南陽實業、BMW總代理汎德等,都為電動車 產品,闢出專屬的線上銷售通路。
車商認為,隨電動車普及化,將改變現有車商的獲利模式,現在賴 以為生的保養維修收入勢必愈來愈少,車商必須設法降低在實體通路 與人力上的成本,才有機會生存,因此推動網路賣車是未來轉型必經 之路。
車商透過網路銷售電動車,一方面迎合以年輕世代為主要客層的特 性,對於數位通路的接受度較高,藉此培養線上購車的消費習慣;另 一方面,車商也能藉由線上銷售,直接掌握電動車的實際銷售狀況, 拿出充分的銷售成績,成為向原廠爭取更多電動車配額的談判籌碼, 解決當前嚴重缺車的燃眉之急。
有同業電車產品熱銷的背書,讓其他業者加速電動車導入腳步,日 產第三季將引進Leaf電動車長程版,速霸陸也將引進電動休旅車Sol terra,非豪華品牌車廠引進電動車成全民運動。
國產車方面,中華汽車也將在第三季推出電動小貨車e-Veryca增程 版車型,並支援快充技術,新近代理的英倫品牌MG,也規畫導入純電 車款國產化;納智捷也朝純電動車品牌轉型,首發將是明年第四季上 市的Model C電動跨界車。
搭上這股電動車銷售熱,車商也結合開發電動車專屬的數位銷售通 路,試行網路賣車的構想,納入數位轉型的戰略一環。包括豐田總代 理和泰汽車、現代總經銷南陽實業、BMW總代理汎德等,都為電動車 產品,闢出專屬的線上銷售通路。
車商認為,隨電動車普及化,將改變現有車商的獲利模式,現在賴 以為生的保養維修收入勢必愈來愈少,車商必須設法降低在實體通路 與人力上的成本,才有機會生存,因此推動網路賣車是未來轉型必經 之路。
車商透過網路銷售電動車,一方面迎合以年輕世代為主要客層的特 性,對於數位通路的接受度較高,藉此培養線上購車的消費習慣;另 一方面,車商也能藉由線上銷售,直接掌握電動車的實際銷售狀況, 拿出充分的銷售成績,成為向原廠爭取更多電動車配額的談判籌碼, 解決當前嚴重缺車的燃眉之急。
過往給人高不可攀形象、豪奢品牌專屬的電動車,如今隨著市占率 最高的車商豐田,5月在台灣上市第一款純電休旅車bZ4X,宣告台灣 的電動車開始走入大眾生活的時代。
在豐田之前,其實已有不少非豪華品牌車商敲過電動車市場的大門 ,早在十年前起,三菱的微型電動車i-MiEV、日產Leaf第一代車款, 豐田微型電動車iQ、電動休旅車RAV4 EV,都曾引進到台灣市場,就 連自主品牌納智捷也開發過多款電動車產品。
然在當時電動車技術,特別是電池技術尚未臻成熟,加上幾乎沒有 充電樁等基礎建設的環境下,車商根本不敢向一般大眾販售,因此這 些電動車「先行者」幾乎都投入政府的先導運行計畫運營,或是公務 車採購標案採用。
近兩年隨國際風向轉變,各國陸續訂出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台灣 政府也在今年宣示新車電動化2030年30%、2035年60%、2040年100 %的政策目標進程,堅定車商引進電動車產品的信心。
過去最讓車商、消費者詬病的基礎建設問題,近來可以看到政府積 極看待的態度,包括台電開始釋出電動車充電離尖峰價差的辦法、簡 化充電設施請電的流程,中油盤點各加油站增設電動車充電樁等。
民間對於電動車充電服務的投入也明顯增加,除車商之外,陸續有 Yes!來電、EVALUE、noodoe、EVOASIS等民間業者,積極在各地布建 充電樁,甚至還有U-Power等新崛起的業者,投入更高階的快速充電 設施,讓電動車整體用車環境更為便利。
除了使用環境面的友善化轉變,產品面的進步,也是促使電動車時 代加速來臨的關鍵。過去電動車給人高不可攀的印象,是少數豪華品 牌專屬,是有錢人炫耀環保形象的工具;現隨電池成本下降,與相關 技術向下滲透,電動車具備成為一般人日常代步工具的條件,各非豪 華品牌車商也開始推出全新電動車產品,性能、續航力均較過往大幅 提升,以更具競爭力的CP值定價,積極敲開台灣消費市場大門。
如今,台灣電動車銷量每年翻倍增長,今年將達1.3萬輛新高,預 估至2025年電動車市占率將提升至近5%的水準;特斯拉Model 3在台 灣每月有交車千輛的實力,連市占率最高的非豪華品牌豐田,也開始 對台灣市場投入電動車產品bZ4X,意味電動車要開始走入台灣多數民 眾的生活。
在豐田之前,其實已有不少非豪華品牌車商敲過電動車市場的大門 ,早在十年前起,三菱的微型電動車i-MiEV、日產Leaf第一代車款, 豐田微型電動車iQ、電動休旅車RAV4 EV,都曾引進到台灣市場,就 連自主品牌納智捷也開發過多款電動車產品。
然在當時電動車技術,特別是電池技術尚未臻成熟,加上幾乎沒有 充電樁等基礎建設的環境下,車商根本不敢向一般大眾販售,因此這 些電動車「先行者」幾乎都投入政府的先導運行計畫運營,或是公務 車採購標案採用。
近兩年隨國際風向轉變,各國陸續訂出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台灣 政府也在今年宣示新車電動化2030年30%、2035年60%、2040年100 %的政策目標進程,堅定車商引進電動車產品的信心。
過去最讓車商、消費者詬病的基礎建設問題,近來可以看到政府積 極看待的態度,包括台電開始釋出電動車充電離尖峰價差的辦法、簡 化充電設施請電的流程,中油盤點各加油站增設電動車充電樁等。
民間對於電動車充電服務的投入也明顯增加,除車商之外,陸續有 Yes!來電、EVALUE、noodoe、EVOASIS等民間業者,積極在各地布建 充電樁,甚至還有U-Power等新崛起的業者,投入更高階的快速充電 設施,讓電動車整體用車環境更為便利。
除了使用環境面的友善化轉變,產品面的進步,也是促使電動車時 代加速來臨的關鍵。過去電動車給人高不可攀的印象,是少數豪華品 牌專屬,是有錢人炫耀環保形象的工具;現隨電池成本下降,與相關 技術向下滲透,電動車具備成為一般人日常代步工具的條件,各非豪 華品牌車商也開始推出全新電動車產品,性能、續航力均較過往大幅 提升,以更具競爭力的CP值定價,積極敲開台灣消費市場大門。
如今,台灣電動車銷量每年翻倍增長,今年將達1.3萬輛新高,預 估至2025年電動車市占率將提升至近5%的水準;特斯拉Model 3在台 灣每月有交車千輛的實力,連市占率最高的非豪華品牌豐田,也開始 對台灣市場投入電動車產品bZ4X,意味電動車要開始走入台灣多數民 眾的生活。
在環保潮流下,新能源車成裕隆集團今年重兵所在,包括納智捷、中華車與裕日車等品牌都加速推出電動車款,中華車旗下的中華、三菱與MG三品牌今年更將同步推出電動車,全力搶攻電動車市場版圖。
裕隆集團旗下三家公司裕隆、中華車與裕融昨(13)日召開法說會,法人關注電動車事業發展。因應環保潮流與新能源車的趨勢,裕隆集團與鴻海合作的鴻華先進全新電動車,成為納智捷新能源車的推手,預計明年下半年推出鴻華先進開發的電動車款Model C,展現二集團合作電動車事業成果。
中華車在集團中推動新能源車計畫最積極。中華車副總錢經武指出,中華車致力於新能源車策略,包括中華商用車、三菱與全新合作對象、英國百年品牌MG都將推出電動車款。
中華車近年積極投入自主研發新能源車與多元載具,包括電動商用車、電動機車與自行車、無人搬運車(AGV)。今年下半年將推出新世代全新續航里程動力系統的菱利電動車;電動機車方面則持續朝多元能源方案與車型發展。中華車今年不只推出全新電動車,而且與策略合作夥伴MG將在台推出合作的國產電動車款。
錢經武說,中華車持續經營三菱與CMC品牌,將爭取多品牌導入,一方面爭取三菱品牌新車型導入,包含PHEV及其他新能源車型。基於多元品牌事業發展策略,中華車將於第4季導入MG品牌車型國產化生產,強化生產線稼動率以確保成本競爭力。
另外,中華車在多元品牌事業策略下,將持續尋求外部資源合作機會,因此正評估與鴻華先進(MIH)合作。
裕隆集團旗下三家公司裕隆、中華車與裕融昨(13)日召開法說會,法人關注電動車事業發展。因應環保潮流與新能源車的趨勢,裕隆集團與鴻海合作的鴻華先進全新電動車,成為納智捷新能源車的推手,預計明年下半年推出鴻華先進開發的電動車款Model C,展現二集團合作電動車事業成果。
中華車在集團中推動新能源車計畫最積極。中華車副總錢經武指出,中華車致力於新能源車策略,包括中華商用車、三菱與全新合作對象、英國百年品牌MG都將推出電動車款。
中華車近年積極投入自主研發新能源車與多元載具,包括電動商用車、電動機車與自行車、無人搬運車(AGV)。今年下半年將推出新世代全新續航里程動力系統的菱利電動車;電動機車方面則持續朝多元能源方案與車型發展。中華車今年不只推出全新電動車,而且與策略合作夥伴MG將在台推出合作的國產電動車款。
錢經武說,中華車持續經營三菱與CMC品牌,將爭取多品牌導入,一方面爭取三菱品牌新車型導入,包含PHEV及其他新能源車型。基於多元品牌事業發展策略,中華車將於第4季導入MG品牌車型國產化生產,強化生產線稼動率以確保成本競爭力。
另外,中華車在多元品牌事業策略下,將持續尋求外部資源合作機會,因此正評估與鴻華先進(MIH)合作。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