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元科技(未)公司新聞
位於台南科學園區的能元科技,為首家進軍筆記型電腦串並聯鋰離子
電池市場的公司,並接獲國際大廠訂單,能元目前加拿大廠產能滿載
,南科廠產能利用率五○%,預計年底時也將達滿載狀態,由於鋰離
子電池市場持續成長,為擴充產能,能元目前正辦理現金增資,預備
進行擴廠動作,預計第二季時將會決定新廠的地點與產品線。
電池市場的公司,並接獲國際大廠訂單,能元目前加拿大廠產能滿載
,南科廠產能利用率五○%,預計年底時也將達滿載狀態,由於鋰離
子電池市場持續成長,為擴充產能,能元目前正辦理現金增資,預備
進行擴廠動作,預計第二季時將會決定新廠的地點與產品線。
和信集團旗下電池製造專業大廠能元科技,近期在減資後辦理現金增
資五億元,以每股十二元溢價發行,原股東每千股可認購八四八.六
股,增資主要用途為充實營運資金。
能元為國內主要研發、製造、生產及銷售可充電式鋰離子電池及電池
組的專業大廠,董事長為辜成允,於九十年七月十七日辦理公開發行
。該公司依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股東會決議,辦理減、增資,原
已發行股份總額二十九億四千六百萬元,減資股數係按原股東持有股
份比率每千股減除八二○股,減資後實收資本額五億三千零二十八萬
元,減資後再增資五億元,每股溢價十二元發行,原股東每千股認購
八四八.六股,股款繳納日期為今年二月七日至三月八日。本次減增
資之後,實收資本額為十億三千零二十八萬元。
投資法人指出,能元科技自八十七年三月十一日成立至今,經營績效
一直無起色,自九十年公開發行之後,從已揭露的資訊中,該公司九
十一年度稅後虧損六億三千六百六十七萬元,以當年度期末股本二十
三億四千六百萬元計算,每股虧損二.七一元,當年期末每股淨值僅
二.四九元,顯示該公司經營績效每下愈況。
能元科技元月單月營收二億零四百二十二萬元,較去年同期一億四千
三百四十一萬元成長四二.四%,表現尚佳。該公司九十二年度自結
營收二十三億八千八百七十六萬,較前一年度八億五千九百八十一萬
元成長一七七.八二%。而根據九十二年度上半年公告財報,營收十
億九千八百二十九萬元,稅後虧損一億九千八百二十三萬元,上半年
每股虧損○.八六元。
資五億元,以每股十二元溢價發行,原股東每千股可認購八四八.六
股,增資主要用途為充實營運資金。
能元為國內主要研發、製造、生產及銷售可充電式鋰離子電池及電池
組的專業大廠,董事長為辜成允,於九十年七月十七日辦理公開發行
。該公司依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股東會決議,辦理減、增資,原
已發行股份總額二十九億四千六百萬元,減資股數係按原股東持有股
份比率每千股減除八二○股,減資後實收資本額五億三千零二十八萬
元,減資後再增資五億元,每股溢價十二元發行,原股東每千股認購
八四八.六股,股款繳納日期為今年二月七日至三月八日。本次減增
資之後,實收資本額為十億三千零二十八萬元。
投資法人指出,能元科技自八十七年三月十一日成立至今,經營績效
一直無起色,自九十年公開發行之後,從已揭露的資訊中,該公司九
十一年度稅後虧損六億三千六百六十七萬元,以當年度期末股本二十
三億四千六百萬元計算,每股虧損二.七一元,當年期末每股淨值僅
二.四九元,顯示該公司經營績效每下愈況。
能元科技元月單月營收二億零四百二十二萬元,較去年同期一億四千
三百四十一萬元成長四二.四%,表現尚佳。該公司九十二年度自結
營收二十三億八千八百七十六萬,較前一年度八億五千九百八十一萬
元成長一七七.八二%。而根據九十二年度上半年公告財報,營收十
億九千八百二十九萬元,稅後虧損一億九千八百二十三萬元,上半年
每股虧損○.八六元。
鉅亨網採訪中心/台北•1月9日 01/09 18:53
公開發行公司能元科技(3127)申報減少資本銷除普通股2億
4157萬2000股,每股面額10元,總額新臺幣21億4572萬
元,暨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3500萬股,每股面額10元,
總額新臺幣3億5000萬元乙案,因該公司申請變更現金增
資發行股數為5000萬股及預定發行金額(原預定每股10
元變更為每股12元),並於93年1月9日自行完成補正相
關資料,依「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第
十三條第四項規定,其申報生效期間自完成補正之日起
重新起算,如無重大異常情事,屆滿7個營業日申報生效
。
公開發行公司能元科技(3127)申報減少資本銷除普通股2億
4157萬2000股,每股面額10元,總額新臺幣21億4572萬
元,暨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3500萬股,每股面額10元,
總額新臺幣3億5000萬元乙案,因該公司申請變更現金增
資發行股數為5000萬股及預定發行金額(原預定每股10
元變更為每股12元),並於93年1月9日自行完成補正相
關資料,依「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第
十三條第四項規定,其申報生效期間自完成補正之日起
重新起算,如無重大異常情事,屆滿7個營業日申報生效
。
能元科技將於下週一(廿九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會中將討論減增資
案,該公司計畫大幅度減資二四.一五億元,減資幅度高達八二%,
該公司同時計畫增資三.五億元,以改善公司財務結構。能元科技今
年來在市場拓展上已有顯著突破,預期在公司此次一舉卸下過去沈重
包袱,財務狀況大幅改善後,未來營運發展值得期待。
國內鋰電池產業發展初期,雖然有包括中紡、統一、和信、太電等多
家知名大集團爭相投入,不過在各廠家長年來一直受困於電池安全性
問題,遲遲無法順利打開市場,營運虧損累累下,過去對於電池市場
抱以深切期待的各大集團們,也開始對於旗下的鋰電池廠未來發展前
景信心產生動搖,參與公司後續增資意願低落。
另在公司過去龐大累積虧損遲遲未打消下,又影響新資金投入意願薄
弱,也因此近年來國內鋰電池廠家多面臨市場打不開、資金又吃緊的
雙重壓力,包括鋰崴及鋰新等公司即已相繼被迫暫停營業。
不過在去年底起,受惠於國外電池芯供不應求,國產鋰電池產品已逐
漸被市場嘗試採用,包括能元科技及太電電能今年來出貨量及業績已
顯著成長,其中能元科技不僅累計前十一月總營收已達二一.六九億
元,較去年同期倍增,成長高達一八四.五一%,今年十月還順利達
到單月轉虧為盈,營運有漸入佳境跡象。
值得注意的是,能元科技今年已成為國內筆記型電腦電池組龍頭廠新
普科技前十大鋰電池芯供應商之一,所佔供貨比重達八.四%,足以
顯示能元科技鋰電池產品品質確實已達一定水準,且已獲得客戶肯定
、信賴,在市場拓展上已獲重大突破。
但能元科技在初步成功克服市場拓展上的難關後,該公司未能順利導
入新資金,並大幅擴充產能,使得業界仍對該公司未來發展深感疑慮
。
而能元科技此次能夠順利取得包括和信集團等原始股東的理解,同意
大舉減資二四.一五億元,減資幅度高達八二%,將直至今年上半年
止累積虧損二四.七三億元,幾乎全數打消,並同時進行增資三.五
億元,每股面額一○元發行,可望大幅改善該公司財務結構、體質。
能元科技減資後實收資本額將自二九.四六億元,大幅降至五.三億
元,若順利完成增資,該公司資本額將為八.八億元。
案,該公司計畫大幅度減資二四.一五億元,減資幅度高達八二%,
該公司同時計畫增資三.五億元,以改善公司財務結構。能元科技今
年來在市場拓展上已有顯著突破,預期在公司此次一舉卸下過去沈重
包袱,財務狀況大幅改善後,未來營運發展值得期待。
國內鋰電池產業發展初期,雖然有包括中紡、統一、和信、太電等多
家知名大集團爭相投入,不過在各廠家長年來一直受困於電池安全性
問題,遲遲無法順利打開市場,營運虧損累累下,過去對於電池市場
抱以深切期待的各大集團們,也開始對於旗下的鋰電池廠未來發展前
景信心產生動搖,參與公司後續增資意願低落。
另在公司過去龐大累積虧損遲遲未打消下,又影響新資金投入意願薄
弱,也因此近年來國內鋰電池廠家多面臨市場打不開、資金又吃緊的
雙重壓力,包括鋰崴及鋰新等公司即已相繼被迫暫停營業。
不過在去年底起,受惠於國外電池芯供不應求,國產鋰電池產品已逐
漸被市場嘗試採用,包括能元科技及太電電能今年來出貨量及業績已
顯著成長,其中能元科技不僅累計前十一月總營收已達二一.六九億
元,較去年同期倍增,成長高達一八四.五一%,今年十月還順利達
到單月轉虧為盈,營運有漸入佳境跡象。
值得注意的是,能元科技今年已成為國內筆記型電腦電池組龍頭廠新
普科技前十大鋰電池芯供應商之一,所佔供貨比重達八.四%,足以
顯示能元科技鋰電池產品品質確實已達一定水準,且已獲得客戶肯定
、信賴,在市場拓展上已獲重大突破。
但能元科技在初步成功克服市場拓展上的難關後,該公司未能順利導
入新資金,並大幅擴充產能,使得業界仍對該公司未來發展深感疑慮
。
而能元科技此次能夠順利取得包括和信集團等原始股東的理解,同意
大舉減資二四.一五億元,減資幅度高達八二%,將直至今年上半年
止累積虧損二四.七三億元,幾乎全數打消,並同時進行增資三.五
億元,每股面額一○元發行,可望大幅改善該公司財務結構、體質。
能元科技減資後實收資本額將自二九.四六億元,大幅降至五.三億
元,若順利完成增資,該公司資本額將為八.八億元。
鉅亨網記者楊宜真/台北•10月14日 10/14 18:43
證期會今(14)日公告已於11日函請未上市上櫃之股
票公開發行公司能元科技逕洽公司法主管機關經濟部辦
理減資案。
證期會表示,能元科技申報減少資本銷除特別股
540 萬特別股,每股面額10元,總額5400萬元,因該公
司於 2日補正說明表示,該次申報減少資本乃依據公司
法規定辦理,故證期會已於11日函請該公司逕洽公司法
主管機關經濟部辦理。
證期會今(14)日公告已於11日函請未上市上櫃之股
票公開發行公司能元科技逕洽公司法主管機關經濟部辦
理減資案。
證期會表示,能元科技申報減少資本銷除特別股
540 萬特別股,每股面額10元,總額5400萬元,因該公
司於 2日補正說明表示,該次申報減少資本乃依據公司
法規定辦理,故證期會已於11日函請該公司逕洽公司法
主管機關經濟部辦理。
鉅亨網記者楊雅婷/台北• 9月10日 09/10 17:17
證期會今(10)日核准能元科技公司申報減資案自即
日起停止申報生效,證期會表示,該公司申報減少資本
銷除特別股 540萬股,總金額為5400萬元,因該公司依
據合約及公司章程規定,收回部份已離職員工所持特別
股之適法性尚待釐清,因此,證期會將該案予已停止申
報生效。
證期會今(10)日核准能元科技公司申報減資案自即
日起停止申報生效,證期會表示,該公司申報減少資本
銷除特別股 540萬股,總金額為5400萬元,因該公司依
據合約及公司章程規定,收回部份已離職員工所持特別
股之適法性尚待釐清,因此,證期會將該案予已停止申
報生效。
鉅亨網記者張建仁/新竹科學園區˙ 8月 8日 08/08 14:58
從事鋰電池生產的能元科技,日前已接受券商輔導
,未來將採高科技類股掛牌,該公司目前單月出貨量已
逐漸提昇至 100萬顆,不過距離單月損益兩平的 200萬
顆仍有段差距。
能元科技加拿大廠主要生產筆記型電腦用鋰電池,
目前單月產能約 200萬顆,單月出貨量約 100萬顆,至
於台灣方形鋰電池廠由於手機業者認證尚未通過,尚無
法大量出貨,累計上半年出貨量約 400萬顆,今年公司
仍以筆記型電腦用的圓筒電池為主。
在高分子鋰電池方面,公司已開發出 PDA用電池,
目前雖已有樣品推出,但是量產技術瓶頸尚待克服,預
期今年難以投入量產。
能元科技已辦理公開發行,並開始接受券商輔導,
未來將以高科技類股掛牌。
從事鋰電池生產的能元科技,日前已接受券商輔導
,未來將採高科技類股掛牌,該公司目前單月出貨量已
逐漸提昇至 100萬顆,不過距離單月損益兩平的 200萬
顆仍有段差距。
能元科技加拿大廠主要生產筆記型電腦用鋰電池,
目前單月產能約 200萬顆,單月出貨量約 100萬顆,至
於台灣方形鋰電池廠由於手機業者認證尚未通過,尚無
法大量出貨,累計上半年出貨量約 400萬顆,今年公司
仍以筆記型電腦用的圓筒電池為主。
在高分子鋰電池方面,公司已開發出 PDA用電池,
目前雖已有樣品推出,但是量產技術瓶頸尚待克服,預
期今年難以投入量產。
能元科技已辦理公開發行,並開始接受券商輔導,
未來將以高科技類股掛牌。
鉅亨網記者張建仁/新竹科學園區• 6月20日 06/20 09:51
能元主要生產鋰電池,該公司今(20)日舉行股東會
將討論公開發行事宜,該公司第 2條方形電池生產線已
建置完成,目前單月產能提昇至 200萬顆。
能元是台灣最早投入鋰電池量產公司,今日舉行股
東常會,主要討論公司公開發行事宜,預計 6月底提出
公開發行申請。該公司表示,台灣南科廠 6月裝置 1條
4-6mm 方形電池生產線,目前方形電池單月最大產能為
200 萬顆,再加上加拿大廠的圓筒電池生產線,能元最
大單月產能為 400萬顆。
該公司今年營收目標10億元,預計年底便可達到單
月損益兩平。
能元主要生產鋰電池,該公司今(20)日舉行股東會
將討論公開發行事宜,該公司第 2條方形電池生產線已
建置完成,目前單月產能提昇至 200萬顆。
能元是台灣最早投入鋰電池量產公司,今日舉行股
東常會,主要討論公司公開發行事宜,預計 6月底提出
公開發行申請。該公司表示,台灣南科廠 6月裝置 1條
4-6mm 方形電池生產線,目前方形電池單月最大產能為
200 萬顆,再加上加拿大廠的圓筒電池生產線,能元最
大單月產能為 400萬顆。
該公司今年營收目標10億元,預計年底便可達到單
月損益兩平。
鉅亨網記者張建仁/新竹科學園區˙ 6月 4日 06/04 09:11
能元是台灣最早投入鋰電池量產公司,日前公司已
完成第 2條生產線架設,單月最大產能將可提升至 200
萬顆。
能元表示,日前公司已完成第 2條方形電池生產線
架設,尺寸為 4-6mm產品線,單月最大產能為 100萬顆
,至於另外 1條生產線就是由 8mm改成 6mm生產線,單
月最大產能也為 100萬顆,合計 2條生產線共計產能為
200 萬顆。
該公司預估今年營收約10億元,主要收入來源將是
圓筒電池,該項產品在加拿大廠生產,目前已接獲康百
克、摩扥羅拉的圓筒電池訂單,每季出貨量約 200-300
萬顆。
至於方形電池除了生產手機用電池外,公司將力推
筆記型用鋰電池,目前也送樣給大廠驗證中,預計年底
有所結果。
能元是台灣最早投入鋰電池量產公司,日前公司已
完成第 2條生產線架設,單月最大產能將可提升至 200
萬顆。
能元表示,日前公司已完成第 2條方形電池生產線
架設,尺寸為 4-6mm產品線,單月最大產能為 100萬顆
,至於另外 1條生產線就是由 8mm改成 6mm生產線,單
月最大產能也為 100萬顆,合計 2條生產線共計產能為
200 萬顆。
該公司預估今年營收約10億元,主要收入來源將是
圓筒電池,該項產品在加拿大廠生產,目前已接獲康百
克、摩扥羅拉的圓筒電池訂單,每季出貨量約 200-300
萬顆。
至於方形電池除了生產手機用電池外,公司將力推
筆記型用鋰電池,目前也送樣給大廠驗證中,預計年底
有所結果。
鉅亨網記者張建仁/新竹科學園區• 4月 6日 04/06 10:02
有鑒於可攜式電子產品盛行,台灣多家廠商投入鋰
電池研發,雖然每家業者皆看中高分子鋰電池市場,但
是在量產技術及未來市場考量下,二次鋰電池為各家業
者最早切入點。
最早投入鋰電池生產的能元、興能及太電電能,這
批公司雖有投入高分子鋰電池研發,但是主要產品還是
以二次鋰電池為主,至於高分子鋰電池仍是小量出貨。
對於原本主力產品放在高分子鋰電池生產的台灣超
能源,雖設有 1條高分子生產線,不過單月產能只達10
萬顆,離大量產仍待一段時間。公司也在利潤及市場考
量下,跨入鋰電池生產,將二次鋰電池列為公司主要產
品。
台灣目前只剩下鋰新科技專注在高分子鋰電池開發
,至於是否能克服量產技術及順利切入手機應用市場值
得觀注,台灣高分子鋰電池是否能開拓一片天值得期待
。
有鑒於可攜式電子產品盛行,台灣多家廠商投入鋰
電池研發,雖然每家業者皆看中高分子鋰電池市場,但
是在量產技術及未來市場考量下,二次鋰電池為各家業
者最早切入點。
最早投入鋰電池生產的能元、興能及太電電能,這
批公司雖有投入高分子鋰電池研發,但是主要產品還是
以二次鋰電池為主,至於高分子鋰電池仍是小量出貨。
對於原本主力產品放在高分子鋰電池生產的台灣超
能源,雖設有 1條高分子生產線,不過單月產能只達10
萬顆,離大量產仍待一段時間。公司也在利潤及市場考
量下,跨入鋰電池生產,將二次鋰電池列為公司主要產
品。
台灣目前只剩下鋰新科技專注在高分子鋰電池開發
,至於是否能克服量產技術及順利切入手機應用市場值
得觀注,台灣高分子鋰電池是否能開拓一片天值得期待
。
鉅亨網記者張建仁/新竹科學園區˙ 3月 9日 03/09 15:22
去年由於台灣多家業者投入手機生產製造,週邊的
鋰電池也吸引多家業者投入,在技術層次高及高資金密
集特性下,造成新進者極高門檻,有意於去年投入高分
子鋰電池生產的達信科技,據了解也已將此投資案喊卡
。
目前台灣有多家業者投入鋰電池生產,較具成效的
公司的興能、能元、太電電能及台灣超能源及鋰新等公
司,這些公司投入時間較久,也同樣面臨需要大量資金
支援及產品驗證期長的問題,對於新投入者而言將形成
一道門檻。
達信隸屬明碁集團,定位為儲存媒體專業製造商,
主要產品為CD-R,由於去年CD-R市況不佳,該公司在第
三季曾宣佈投入高分子鋰電池研發,據了解當時技術研
發人員約有 6人,但目前此生產規劃已於日前喊停,並
退出高分子鋰電池戰局。
去年由於台灣多家業者投入手機生產製造,週邊的
鋰電池也吸引多家業者投入,在技術層次高及高資金密
集特性下,造成新進者極高門檻,有意於去年投入高分
子鋰電池生產的達信科技,據了解也已將此投資案喊卡
。
目前台灣有多家業者投入鋰電池生產,較具成效的
公司的興能、能元、太電電能及台灣超能源及鋰新等公
司,這些公司投入時間較久,也同樣面臨需要大量資金
支援及產品驗證期長的問題,對於新投入者而言將形成
一道門檻。
達信隸屬明碁集團,定位為儲存媒體專業製造商,
主要產品為CD-R,由於去年CD-R市況不佳,該公司在第
三季曾宣佈投入高分子鋰電池研發,據了解當時技術研
發人員約有 6人,但目前此生產規劃已於日前喊停,並
退出高分子鋰電池戰局。
鉅亨網記者張建仁/新竹科學園區˙ 1月30日 01/30 12:06
能元科技已於2000年成功量產鋰電池,該公司目前
正處於產品送樣階段,待訂單穩定後將可大量生產,今
年中能元將擁有 2條生產線,今年度營收將挑戰10億元
大關。
能元科技已順利開發鋰電池及高分子鋰電池,目前
主力產品為鋰電池,待高分子鋰電池市場興起時將跨入
量產,能元已擁有 1條高分子鋰電池試產線。
能元去年去年第 3季便已投入鋰電池生產,原本設
立是 8mm方形電池生產線,由於 8mm市場需求大為縮減
,因此在去年10月進行生產線換裝,將其轉換為 6mm規
格生產線,此條生產線今年 1月開始量產。至於另一條
新的生產線選定規格為5mm ,預計在今年 4月底進行生
產線裝置。
今年公司生產線裝置完成,產品送樣驗證也告一段
落,預計今年台灣含加拿大廠的營收約有10億元。面對
價格直落的鋰電池價格,該公司表示,台灣鋰電池未來
將面臨整合態勢。由於鋰電池是需要長期投資及大量資
金挹注,由台灣業者目前的鋰電池發展仍屬小型化,在
大環境競爭下,台灣鋰電池業者可望走向整合局面以提
昇競爭力。
能元科技已於2000年成功量產鋰電池,該公司目前
正處於產品送樣階段,待訂單穩定後將可大量生產,今
年中能元將擁有 2條生產線,今年度營收將挑戰10億元
大關。
能元科技已順利開發鋰電池及高分子鋰電池,目前
主力產品為鋰電池,待高分子鋰電池市場興起時將跨入
量產,能元已擁有 1條高分子鋰電池試產線。
能元去年去年第 3季便已投入鋰電池生產,原本設
立是 8mm方形電池生產線,由於 8mm市場需求大為縮減
,因此在去年10月進行生產線換裝,將其轉換為 6mm規
格生產線,此條生產線今年 1月開始量產。至於另一條
新的生產線選定規格為5mm ,預計在今年 4月底進行生
產線裝置。
今年公司生產線裝置完成,產品送樣驗證也告一段
落,預計今年台灣含加拿大廠的營收約有10億元。面對
價格直落的鋰電池價格,該公司表示,台灣鋰電池未來
將面臨整合態勢。由於鋰電池是需要長期投資及大量資
金挹注,由台灣業者目前的鋰電池發展仍屬小型化,在
大環境競爭下,台灣鋰電池業者可望走向整合局面以提
昇競爭力。
鉅亨網記者張建仁/新竹科學園區˙12月29日 12/29 11:48
能元科技是台灣最早進入量產的鋰電池業者,該公
司 6mm方形電池生產線將於2001年投入生產,更在 4月
底加裝一條 4-6mm生產線,兩條生產線單月產能皆為
100 萬顆。
能元早在今年第三季便已投入鋰電池量產,該公司
原本設立是 8mm方形電池生產線,由於 8mm市場需求大
為縮減,因此在今年10月進行生產線換裝,將其轉換為
6mm 規格生產線,此條生產線預計明年 1月便可開始量
產。至於新的生產線選定規格為 4-6mm,預計在明年 4
月底進行生產線裝置。
對於西進大陸設廠,能元表示大陸市場極為廣大,
2001年大陸市場對於鋰電池的需求量將逐漸趕上台灣,
主要是手機的使用量快速增加,目前台灣單月需求量為
600 萬顆。對於大陸這塊龐大商機,能元有意前往大陸
設廠,不過時間點尚未決定,如真前往大陸設廠,電池
組裝廠將是第一步。
能元科技是台灣最早進入量產的鋰電池業者,該公
司 6mm方形電池生產線將於2001年投入生產,更在 4月
底加裝一條 4-6mm生產線,兩條生產線單月產能皆為
100 萬顆。
能元早在今年第三季便已投入鋰電池量產,該公司
原本設立是 8mm方形電池生產線,由於 8mm市場需求大
為縮減,因此在今年10月進行生產線換裝,將其轉換為
6mm 規格生產線,此條生產線預計明年 1月便可開始量
產。至於新的生產線選定規格為 4-6mm,預計在明年 4
月底進行生產線裝置。
對於西進大陸設廠,能元表示大陸市場極為廣大,
2001年大陸市場對於鋰電池的需求量將逐漸趕上台灣,
主要是手機的使用量快速增加,目前台灣單月需求量為
600 萬顆。對於大陸這塊龐大商機,能元有意前往大陸
設廠,不過時間點尚未決定,如真前往大陸設廠,電池
組裝廠將是第一步。
能元科技是國內首家自製鋰離子電池生產廠商,目前資本額為19億元,主要股東為和信集團、東元電機、勤益紡織及台灣紙業等。首座鋰電池生產廠於今年第二季已開始量產預計月產能一百萬顆,第二座工廠也預訂明年將投入生產,預計月產能將可達二百萬顆的規模,將成為國內最具規模的鋰電池生產廠。
該公司今年在受到生產線調整的影響下,預計全年營收只達到1.2億元,達成率不如預期,目前本業仍處於虧損的狀態。預計明年在新生產線加入量產下,預估明年營收將可望達10億元的水準。(工商時報 35版)
該公司今年在受到生產線調整的影響下,預計全年營收只達到1.2億元,達成率不如預期,目前本業仍處於虧損的狀態。預計明年在新生產線加入量產下,預估明年營收將可望達10億元的水準。(工商時報 35版)
能元科技成立於民國八十七年,資本額為19億元,為了打開歐洲鋰電池市場,全力取得各項認證。由於鋰電池產出之後,要獲得手機大廠的訂單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認證程序,因此目前能元只能少量的供應售後維修市場,並未全能生產。認證程序預計月底前可通過 UL 標準,明(90)年2月以前可以獲得 ISO 9001 的認證。
目前能元科技南科廠已完成第一條生產線,將在明年初完成第二條生產線,屆時月產能將達200萬顆鋰電池,將有助於明年取得手機大廠 OEM 訂單。如果再加上加拿大廠的產能,月產能已可達400萬顆,使能元原本規劃五年達到的目標,提早近二年完成。另外明年1月將再擴充一條高分子電池的生產線,將跨入更高技術層次的高分子電池領域。公司成立至今開始有小額的業績,預計明年全能量產,並取得大量訂單後,將可達到損益平衡。至於上市計劃,則將等公司開始獲利後,才開始進行。
(經濟日報 30版)
目前能元科技南科廠已完成第一條生產線,將在明年初完成第二條生產線,屆時月產能將達200萬顆鋰電池,將有助於明年取得手機大廠 OEM 訂單。如果再加上加拿大廠的產能,月產能已可達400萬顆,使能元原本規劃五年達到的目標,提早近二年完成。另外明年1月將再擴充一條高分子電池的生產線,將跨入更高技術層次的高分子電池領域。公司成立至今開始有小額的業績,預計明年全能量產,並取得大量訂單後,將可達到損益平衡。至於上市計劃,則將等公司開始獲利後,才開始進行。
(經濟日報 30版)
鉅亨網記者張建仁/新竹科學園區˙11月21日 11/21 10:52
能元科技主要生產鋰電池,該公司除了具有生產鋰
電池技術外,也擁有生產高分子鋰電池能力,該公司日
前已進口高分子試產機台,預計明年初開始試產。
該公司表示,日前已進口一條高分子鋰電池試產線
,預計明年初開始試產,公司將會視送樣結果再行決定
擴產時程。目前公司產品規劃鋼罐生產線將生產6-10mm
產品,4-6mm則由鋁罐線生產,高分子生產線則負責4mm
能元科技主要生產鋰電池,該公司除了具有生產鋰
電池技術外,也擁有生產高分子鋰電池能力,該公司日
前已進口高分子試產機台,預計明年初開始試產。
該公司表示,日前已進口一條高分子鋰電池試產線
,預計明年初開始試產,公司將會視送樣結果再行決定
擴產時程。目前公司產品規劃鋼罐生產線將生產6-10mm
產品,4-6mm則由鋁罐線生產,高分子生產線則負責4mm
鉅亨網記者張建仁/特稿 10/19 16:28
可攜式電子產品日漸普及,鋰電池市場日漸興起,
其中高分子鋰電池又最能迎合可攜式電子產品輕薄短小
之特性,在市場需求殷切刺激下,吸引台灣多家廠商投
入,如鋰新、台灣超能源及美律科技。
台灣自去年起便有多家業者投入鋰電池研發,不過
多數是針對二次鋰電池作量產開發,較少業者跨入在高
分子鋰電池開發,除了當時市場應用面較少外,技術層
次高亦是重要因素。
今年手機風潮興起,也造成鋰電池投資風潮,手機
及可攜式電子產品逐漸朝向輕薄短小發展,高分子鋰電
池因應此潮流,逐漸受到重視,吸引多家台灣業者投入
此領域開發。
高分子鋰電池具有質輕、超薄、不須鐵殼封包裝特
色,主要材料為膠狀電解質,可避免鋰離子電池液體因
高溫汽化所發生高壓危險,相對安全。高分子鋰電池相
對於鋰電池具有以下優點,第一、安全性高,第二是厚
度薄,可以應用於各式各樣商品,第三項是重量密度較
高,也就是以電池電容量除上電池重量所得到的比值,
鋰高分子的重量能量密度約高於鋰電池10%左右。
目前主要生產高分子鋰電池公司有鋰新、台灣超能
源及美律,至於興能及能元雖有跨入高分子鋰電池生產
,不過這兩家公司主要鎖定在鋰電池開發,高分子鋰電
池則須等待一段時間。
由台光電 (2383)投資35.8%股權的鋰新科技,原定
在今年5月試產並於6月量產,不過在營業項目及工廠變
更登記影響下,造成量產時程延誤。該公司最近正從事
營業項目及資本額變更,在相關手續未完成前,尚無法
進行銷售,該公司宣稱今年可完成相關手續申請,明年
將可開始銷售。
台灣超能源行事較為低調,該公司新廠 8月完工,
公司也在 8月中旬遷入新廠,目前正在裝設生產線,近
期生產線已逐漸裝置完成,並進行試產。高分子鋰電池
技術層次高,需要試產時間長,該公司量產時間尚無法
確定,不過今年底確定將開始試產。
至於美律,將技轉工研院材料所高分子鋰電池技術
,並於11月中旬正式簽約,因此該公司至少需要等到明
年底方能看出些許成績。
目前全球從事高分子鋰電池開發廠商集中在日韓,
其中又以日本速度最快,韓國有迎頭趕上之跡象,台灣
目前有如鴨子滑水,相關公司明年可望較有成果。具了
解,除了以上三家公司投入高分子鋰電池研發外,明年
將有其他公司投入,有些正積極與工研院洽談技轉,有
些公司則從德國引進新技術,相信明年台灣高分子鋰電
池業者將呈現百家爭鳴的現象。
可攜式電子產品日漸普及,鋰電池市場日漸興起,
其中高分子鋰電池又最能迎合可攜式電子產品輕薄短小
之特性,在市場需求殷切刺激下,吸引台灣多家廠商投
入,如鋰新、台灣超能源及美律科技。
台灣自去年起便有多家業者投入鋰電池研發,不過
多數是針對二次鋰電池作量產開發,較少業者跨入在高
分子鋰電池開發,除了當時市場應用面較少外,技術層
次高亦是重要因素。
今年手機風潮興起,也造成鋰電池投資風潮,手機
及可攜式電子產品逐漸朝向輕薄短小發展,高分子鋰電
池因應此潮流,逐漸受到重視,吸引多家台灣業者投入
此領域開發。
高分子鋰電池具有質輕、超薄、不須鐵殼封包裝特
色,主要材料為膠狀電解質,可避免鋰離子電池液體因
高溫汽化所發生高壓危險,相對安全。高分子鋰電池相
對於鋰電池具有以下優點,第一、安全性高,第二是厚
度薄,可以應用於各式各樣商品,第三項是重量密度較
高,也就是以電池電容量除上電池重量所得到的比值,
鋰高分子的重量能量密度約高於鋰電池10%左右。
目前主要生產高分子鋰電池公司有鋰新、台灣超能
源及美律,至於興能及能元雖有跨入高分子鋰電池生產
,不過這兩家公司主要鎖定在鋰電池開發,高分子鋰電
池則須等待一段時間。
由台光電 (2383)投資35.8%股權的鋰新科技,原定
在今年5月試產並於6月量產,不過在營業項目及工廠變
更登記影響下,造成量產時程延誤。該公司最近正從事
營業項目及資本額變更,在相關手續未完成前,尚無法
進行銷售,該公司宣稱今年可完成相關手續申請,明年
將可開始銷售。
台灣超能源行事較為低調,該公司新廠 8月完工,
公司也在 8月中旬遷入新廠,目前正在裝設生產線,近
期生產線已逐漸裝置完成,並進行試產。高分子鋰電池
技術層次高,需要試產時間長,該公司量產時間尚無法
確定,不過今年底確定將開始試產。
至於美律,將技轉工研院材料所高分子鋰電池技術
,並於11月中旬正式簽約,因此該公司至少需要等到明
年底方能看出些許成績。
目前全球從事高分子鋰電池開發廠商集中在日韓,
其中又以日本速度最快,韓國有迎頭趕上之跡象,台灣
目前有如鴨子滑水,相關公司明年可望較有成果。具了
解,除了以上三家公司投入高分子鋰電池研發外,明年
將有其他公司投入,有些正積極與工研院洽談技轉,有
些公司則從德國引進新技術,相信明年台灣高分子鋰電
池業者將呈現百家爭鳴的現象。
能元科技是台灣鋰電池最早量產公司,該公司目前
擁有一條鋼罐生產線,單月產能為 100萬顆,為因應手
機市場多元化,將在明(90)年 3月加裝一條鋁罐生產線
,單月產能將可增加 100萬顆。
能元投入鋰電池生產已早,今年 7月正式量產,成
為台灣最早量產鋰電池公司,目前能元產品也交由國內
手機業者驗證中,耗時需要 3-6個月。該公司第一批產
品尺寸為 8mm,由於此型號市場日漸萎縮,因此將在12
月更換生產線,朝手機主流型號更換。
能元明年 3月將再裝置一條鋁罐生產線,單月產能
100 萬顆,屆時能元單月產能將可提升至 200萬顆。
擁有一條鋼罐生產線,單月產能為 100萬顆,為因應手
機市場多元化,將在明(90)年 3月加裝一條鋁罐生產線
,單月產能將可增加 100萬顆。
能元投入鋰電池生產已早,今年 7月正式量產,成
為台灣最早量產鋰電池公司,目前能元產品也交由國內
手機業者驗證中,耗時需要 3-6個月。該公司第一批產
品尺寸為 8mm,由於此型號市場日漸萎縮,因此將在12
月更換生產線,朝手機主流型號更換。
能元明年 3月將再裝置一條鋁罐生產線,單月產能
100 萬顆,屆時能元單月產能將可提升至 200萬顆。
能元科技是最早進入量產的台灣專業鋰電池廠,雖
然該公司進入量產,不過在大環境不佳下,股價反而反
向下跌,昨日未上市交易價持續下挫1元落至20.5元。
該公司已在4月進入試量產階段,5月正式量產,良
率也高達 8成水準,能元預估今年全年營收為新台幣10
億元,上半年營收只有5000萬元,主要是因為能元加拿
大廠下半年才會開始挹助營收。
該公司表示完成全年10億元營收財測將不成問題,
屆時加拿大廠盈收將佔到 8億元,其餘 2億元來自台灣
廠貢獻。
目前能元手機電池已交由國內手機大廠認證,一般
手機電池驗證時間為3-6個月,因此今年底明年初便可
知道結果。
雖然能元科技鋰電池領先其他電池製造商進入量產
,不過投資人似乎不偏好該公司,使得公司股價持續走
軟,昨日又下挫 1元以20.5元作收,投資人可視其手機
電池是否通過廠商認證,如果通過驗證,相信營收將可
大幅躍進。
然該公司進入量產,不過在大環境不佳下,股價反而反
向下跌,昨日未上市交易價持續下挫1元落至20.5元。
該公司已在4月進入試量產階段,5月正式量產,良
率也高達 8成水準,能元預估今年全年營收為新台幣10
億元,上半年營收只有5000萬元,主要是因為能元加拿
大廠下半年才會開始挹助營收。
該公司表示完成全年10億元營收財測將不成問題,
屆時加拿大廠盈收將佔到 8億元,其餘 2億元來自台灣
廠貢獻。
目前能元手機電池已交由國內手機大廠認證,一般
手機電池驗證時間為3-6個月,因此今年底明年初便可
知道結果。
雖然能元科技鋰電池領先其他電池製造商進入量產
,不過投資人似乎不偏好該公司,使得公司股價持續走
軟,昨日又下挫 1元以20.5元作收,投資人可視其手機
電池是否通過廠商認證,如果通過驗證,相信營收將可
大幅躍進。
能元科技成立於民國八十七年由中國合成橡膠等和信集團合資成立,資本額為19億元,主要生產鋰離子電池。於昨(20)日舉行南科廠落成啟用典禮,主要生產行動電話用方型電池,月產能為100萬顆,預定在今年底完成第2條生產線,屆時月產能將可達200萬顆。
公司於今年初併購 NEC 集團所屬加拿大鋰離子電池廠,該廠主要生產筆記型電腦業用圓型鋰離子電池,目前有4條量產線,月產能達180萬顆,其中八成以上回銷到台灣。
另外公司於4月在汐止成立分公司,設有電池組裝配生產線及業務部門,建構完整的產銷體系。隨著資訊產品蓬勃發展,未來電池需求將快速擴增,公司希望成為國內最大的鋰電池廠商。
(工商時報 35版)
公司於今年初併購 NEC 集團所屬加拿大鋰離子電池廠,該廠主要生產筆記型電腦業用圓型鋰離子電池,目前有4條量產線,月產能達180萬顆,其中八成以上回銷到台灣。
另外公司於4月在汐止成立分公司,設有電池組裝配生產線及業務部門,建構完整的產銷體系。隨著資訊產品蓬勃發展,未來電池需求將快速擴增,公司希望成為國內最大的鋰電池廠商。
(工商時報 35版)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