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2023年台股基金表現亮眼,科技型基金領軍!根據統計,今年台股主動式基金交出亮眼成績,各類投信台股基金包辦所有股票型基金前段班。其中,科技型基金平均報酬率逾6成,表現最為出色。在個別基金方面,即使最差的基金也至少有83%以上的漲幅,甚至有基金表現達到103.11%。 展望2024年,投信法人對台股多頭行情仍保持信心。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指出,聯準會升息循環即將結束,市場預期明年聯準會可能開始降息,全年降息達3碼。美債殖利率下滑有利股市表現,台股自11月初短暫跌破16,000點後,反彈至17,500點,整體氣氛轉向樂觀,預期台股仍有機會挑戰18,000點。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2023年上半年台股在AI主題帶動下表現強勁,但第三季受到利率政策滯後效應等因素影響,出現回檔。不過,隨著市場回溫、庫存調整結束,以及美國相關數據、市場對利率政策與降息預期樂觀程度提高,第四季台股動能回溫,也迎來了亮麗的封關行情。 證交所統計顯示,2023年11月外資累積買超近2,400億元、12月買超累積逾1,800億元,成為近期推升台股的動力之一。安聯投信分析,過去一年全球市場籠罩在升息壓力中,但11月情況說明情勢轉向,升息壓力消除。在利率有望維持高檔及聯準會政策下一步轉折明朗前,市場有望在觀望中持續推進,加上短單效應續發酵,有利延續元月效應。 產業方面,投信法人看好AI PC、網通、AI伺服器、矽智財、IC設計、電動車、車用零組件、記憶體、矽晶圓、被動元件等相關類股。晶片大廠英特爾正式發表新晶片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主打AI PC與AI伺服器效能,宏碁、華碩、微星、技嘉等廠商也推出新品搶市,AI PC有機會帶動新一波風潮。AI伺服器族群近期已開始有好消息,第一季可能鬆綁中國禁令,AI伺服器亦將有機會重回主流。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近宣布了一個大好消息,從明年(113年)1月1日起,創新板上的股票將可以進行信用交易、借券以及款項借貸等操作,這個決定讓市場上掀起了一陣熱潮。根據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全台場合格投資人戶數已經突破25.3萬戶,這個數字比去年同期成長了一倍多,看來創新板的吸引力是越來越強了。 目前創新板上共有10家公司掛牌,其中錼創科技-KY創、泓德能源-創、雲豹能源-創、倚天酷碁-創這四家公司已經滿足掛牌6個月的資格。到今年第三季底,這四家公司的每股值分別為19.68元、50.27元、32.15元及18.45元,都超過了票面10元以上的標準。但是,他們是否能夠取得信用交易資格,還要等證交所的正式公告。 證交所還表示,為了讓創新板更加活絡,他們在今年9月已經鬆綁了市值與營收的上市標準,並縮短了轉板時間,還降低了合格投資人的資格條件。這些措施將從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並已經公告相關規章。 此外,證交所還推出了「創新板合格投資人推廣獎勵活動」,這個活動也得到了市場上投資人的熱烈響應。活動持續進行中,合格投資人只要在12月底前登錄活動網站,就有機會獲得Gogoro Delight電動機車或iPhone 14 Pro 128GB手機。這個活動的熱烈程度從合格投資人戶數的增長就可以看出,市場對創新板的期待值非常高。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29)日將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會中將審議多起上市案,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有成精密(4949)的上市申請。不僅如此,大武山(6952)、日盛台駿(6958)、成信實業(6969)等公司也陸續湧現,力圖在年底前完成上市申請,今年累計已有23家國內公司及14家國內企業提出上市申請。 有成精密董事長陳思銘領軍,公司實收資本額達6.07億元,產品線涵蓋太陽能模組生產、品牌經營,以及能源整合管理服務等。2022年,公司稅前盈餘達6.1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更是亮麗的10.14元。 大武山牧場科技公司董事長林鳳春帶領,公司實收資本額為6.075億元,主打鮮蛋及蛋加工品。2022年,公司稅前淨利為1.94億元,EPS為2.91元。 日盛台駿國際租賃公司則由王道銀行轉投資44.27%,國鈺投資持股19.41%,董事長簡志明領軍,公司實收資本額35.12億元,從事車輛分期、設備融資租賃等業務。2022年,公司稅前淨利達8.95億元,EPS為2.93元。 成信實業董事長陳鵬領導,公司實收資本額為4.74億元,主要業務包括矽晶產業循環再利用、資源循環材料開發製造及顧問服務。2022年,公司稅前盈餘870萬餘元,EPS為0.23元。
金管會今(27)日公告,明年台灣證券期貨市場的開、休市日期。來年農曆春節前最後交易日落在2月5日,也就是所謂的封關日,而結算交割則會在2月6日和7日進行。春節後,市場將於2月15日重新開始交易。至於上市櫃公司的2024年1月營收最後申報日,則是2月15日,不再延長。 農曆除夕是2月9日,因此台股將從2月6日開始休市,直到2月14日,共計休市9天。2月15日將迎來春節後的首個交易日,也將開啟紅盤交易。值得注意的是,期貨市場在2月5日當天雖然是農曆春節前最後交易日,但當天還會有夜盤交易,直至次日上午5時收盤。金管會已經要求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公告相關開(休)市事宜,並提醒期貨商及交易人注意。 根據證交所的公告,除了農曆春節的連休外,台股還將在和平紀念日、兒童節、民族掃墓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以及國慶日等節日共計休市14天。這意味著,來年台灣證券市場將有較長的休市時間,對於投資者來說,在規劃交易和結算交割時需要特別注意這些日期。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行動不斷,為了幫助年輕一代建立健康的投資習慣,特別在27日於國立嘉義大學舉辦了本年度最後一場金融教育系列校園講座。這場講座特別邀請了知名財經主播周恬吏與年輕學子們分享理財經驗,強調投資紀律和風險意識的重要性。
證交所自110年上學期以來,積極落實金管會的投資教育政策,與各大專院校合作,已成功舉辦了11場校園講座,每場都有超過百人參與,反應相當熱烈。
在開場時,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提到,截至11月底,台股開戶人數已達1,248萬人,其中40歲以下的開戶人數接近412萬人,這個數字占到了三分之一,顯示投資人群體正在加速年輕化。
簡立忠總經理強調,股市波動時,投資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了解財商品知識、認識自己的性格和風險屬性非常關鍵。他還提醒年輕人要小心社群媒體上的金融詐騙訊息,不要盲目跟風,要衡量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以降低投資和交易風險。
證基會副總王甡表示,投資理財不再只是金融專業人士的專業領域,而是人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知識技能。證基會開辦了各種職前訓練課程,並協助證券周邊單位辦理投資人教育宣導活動,希望同學們從學習階段就能開始學習證券知識,為未來的理想生活奠定基礎。
嘉義大學副校長陳瑞祥表示,本次講座的目的是提升同學對金融專業知識的認知,為未來的生活做好規劃。他感謝證交所舉辦這樣的金融教育講座,並鼓勵同學們及早學習理財新知。
講座中,知名財經主播周恬吏分享了她的投資理財經驗,強調年輕人最大的本錢就是「年輕」,利用時間的優勢,可以等待更長時間來獲得最佳投資報酬率。她也提醒年輕學子在開始投資前,必須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並注意投資時可能伴隨的風險。最後,她也提醒大家近期投資詐騙案件頻發,一定要謹慎防範。
【台北訊】在剛剛結束的法說會上,鑽石投資(6901)總經理鄭淑玲透露,公司正規畫在適當時機,透過鉅額交易或發行GDR(全球存託憑證)的方式,來處分合一(4743)的所有股份。這是鑽石上市以來首次舉行法說會,由於今年申請上市時已有相關承諾,因此處分合一股份的計劃成為投資人關注的重點。 鄭淑玲強調,合一新藥在今年的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其糖尿病足潰瘍新藥「速必一」已取得中國大陸藥證,並正與當地藥廠洽談授權,預計明年將搶攻大陸每年超過830萬的病患治療市場,這將使合一從研發型新藥公司轉化為市場型生技企業。 對於如何退場,鑽石副總裁兼法遵長吳友梅表示,公司內部已設立停利與停損機制,當未實現獲利達到原始投資成本的3倍時,將進行執行;達到5倍時,則會有停利措施。若未實現獲利較原始投資成本減少30%,將啟動預警;減少50%時,則會啟動停損機制。 在今年的投資案中,鑽石投資以第四季增資永笙生技和新投資的新析生技為代表。新析生技是中研院獨立出來的公司,專研高階實驗室設備,今年已成功開發全球首創細胞內可抓式顯微鏡技術。永笙則專攻臍帶血細胞儲存,兼具幹細胞與免疫細胞治療,預計明年上半年將取得美國第一張臍帶血BLA藥證,並計劃明年提交申請證交所創新板。 最後,鄭淑玲透露,鑽石投資今年上市共募集44.88億元,其中40億元將投資兩家公司,分別是鑽石高新與鑽石一號,各投20億元。鑽石高新主要投資中晚型標的,而鑽石一號則重點投資已進入市場商化階段的生醫產業鏈。
迎接龍年來臨,臺灣證交所首次打造融合全新企業識別形象與祥龍元素的春節紅包袋及吉祥賀卡,要送給全體投資人一份心意。這次的龍年紅包袋已經陸續送到全台800多個證券商營業據點,還有更多喜氣滿滿的紅包袋等著大家來索取。從現在開始,民眾可以到證交所101大樓10樓限量索取,每人都能免費獲得一個設計獨特的龍年紅包袋,讓年節的氣氛更加熱鬧。 這次的龍年紅包袋與往年不同,首次採用橫版設計,風格上也有了全新變化,讓人眼睛為之一亮。袋面上使用局部上光技術,展示了證交所最新啟用的LOGO,底紋則以時尚的方式排列,帶來立體浮水印效果,視覺與觸感都十分獨特。紅包袋中央的祥龍輪廓由簡潔的線條勾勒,與證交所LOGO的鑽石外型結合,並燙上霧金,寓意吉祥與富貴,同時保持簡約、大方和現代感。 證交所的這次新企業識別象徵著公司理念的重塑與再起飛,象徵著全體員工的共識與堅強意志力、行動力與執行力。這也象徵著證交所經營團隊的「鑽石陣容」,與市場參與者攜手合作,迎接未來的新機遇。 紅包袋內的吉祥賀卡沿襲證交所的傳統,貼附1元硬幣,象徵一元復始,富貴圓滿。賀卡上還有騰躍飛升的祥龍,展現飛龍吐珠之勢,期許證交所在新的龍年里,帶領台灣資本市場再創高峰。 證交所長期以來都關注投資人教育推廣,並提供多元化服務。這次特別推出龍年紅包袋,就是要與投資大眾共享年節的喜慶氛圍。現在起,民眾可以到證交所101大樓10樓免費索取紅包袋,數量有限,把握機會,別讓好禮向隅。
在綠色環保的潮流之下,各國紛紛立下淨零碳排的目標,對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也帶來了新的商機。企業在經營上如何能夠平衡環境永續、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這成了當前最關鍵的議題。為了幫助企業了解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發展趨勢,經濟日報出版了《2023年企業ESG年鑑》,這本專業性刊物匯集了專家學者的智慧,對近年來國際間ESG的發展進行了解讀,並詳盡介紹了台灣企業在ESG方面的最新進展。 這本年鑑是由台灣證券交易所和櫃檯買賣中心指導出版的,還有勤業眾信、安侯建業、資誠、安永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積極參與,以及各界重量級專家擔任編輯委員。召集委員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擔任,委員成員包括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總經理李愛玲、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周建宏等多位專家。 《2023年企業ESG年鑑》共分為五大章節。首先,總論部分介紹了國際與台灣在ESG上的發展狀況,包括全球塑膠永續發展趨勢、自然相關財務揭露標準、企業如何評估人權風險等主題。台灣部分則聚焦於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徵收、金融影響力等議題。 專題論述則深入探討了資本市場和永續治理的投資價值、勞動基金如何實踐永續投資與盡職治理、國際永續投資的新趨勢等議題。永續治理部分則探討了經景權爭奪與董事職責、董事會如何衡量永續績效等問題。 年鑑還精選了41家ESG表現優良的企業,並附上小故事,將這些企業推動ESG的歷程以故事型態呈現,希望能夠鼓勵更多企業加入ESG的行列。最後,大事紀篇章則記錄了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台灣企業社會責任暨永續治理的重要事件。
臺灣證券交易所昨日舉辦專題演講,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副局長高晶萍以「永續發展與資訊揭露」為題,強調企業應追求綠色成長,不僅是為股東創造最大利益,更要考慮到員工、顧客、供應鏈以及整個社會的共好。高晶萍表示,金管會積極推動公司治理、環境與社會議題,並以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為核心目標。她提到,全球各國都在積極推動永續金融,如歐盟的永續金融行動方案、美國SEC的「氣候揭露草案」以及ISSB的永續揭露準則架構。臺灣金管會也跟進推出ESG相關政策,並與證交所及行政院國發基金共同設立臺灣碳權交易所,以促進企業參與碳權交易。此外,金管會將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文化,包括強化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職能、推動董事性別多元化、薪酬合理化、精進永續資訊揭露,並與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永續揭露準則接軌,希望讓ESG成為企業的DNA,共同為地球的永續發展努力。
近日,臺灣證券交易所舉辦的「提升公司治理創造公司價值」研討會中,多位企業領袖及學者專家共聚一堂,深入探討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和實踐方法。會議中,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常務理事柯承恩強調,公司治理不能僅僅停留在監督階段,更應該著眼於提升企業價值。他提到,公司治理的目標應該是讓企業不斷成長,而不是讓企業萎縮。 大聯大控股董事長黃偉祥在會上分享了公司治理的實踐經驗,他強調公司績效的評估不能只看短期,而應該考慮長期價值,如董事會、執行長的任期為三年,其業績往往在第二任期才會顯現。他並以大聯大為例,強調通過持續的併購和市場擴張,以及組織整合,來確保公司穩定成長。 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則提到,公司在高附加價值轉型過程中,不忘打造幸福企業,去年就榮獲近30個永續獎項。他強調,公司治理的獨立性與監督是公司治理的重中之重,並詳細介紹了佳世達董事會的結構和功能性委員會的運作。 臺灣大學會計學系教授林嬋娟則分享了玉山金控的永續治理之路,她強調玉山金控在董事會結構、功能性委員會設置以及ESG治理方面均表現出色,並獲得多項榮譽。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教授林建中則從學術角度出發,強調今年公司治理雙年報的研究轉向個案思考,並以佳世達、大聯大為例,探討了公司治理在併購和集團治理方面的實踐問題。
台股昨(27)日迎來一波強勁的漲勢,收盤大漲逾百點,創下波段新高,這股升勢背後,除了內在地緣利多外,外資湧入也是一大關鍵。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外資昨日買超台股金額超過360億元,這波外資匯入潮,讓新台幣匯率也強升1.85角,重返30字頭,收在30.88元,連六升並創逾半年新高。匯銀主管分析,這波外資湧入,頗有在台「抱股跨年」的味道,不畏2024年國內將放元旦連假,外資連日來放膽匯入,估計昨日匯入9億美元。央行統計顯示,美元指數昨日下跌0.15%,而新台幣匯率單日強升0.6%,登上「最強亞幣」寶座。展望未來,若外資持續湧入,新台幣匯率恐將直奔30.5元關卡,而農曆年前出口商拋匯需求將加劇新台幣升勢。此外,美國聯準會明年可望啟動降息循環,熱錢重返台灣等亞洲新興市場,新台幣等主要亞幣將步步高升。
【台北訊】台灣證券交易所為了讓投資人在操作槓桿反向型指數投資證券(ETN)及期權策略型ETN時更加便利,近日對相關規定進行了修訂。根據新規定,投資人若想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的家證券商進行槓桿反向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或槓桿反向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的買進交易,必須符合新的適格性規範。 原本的適格條件有四項,包括:已開設信用交易帳戶、近一年內有十筆以上的權證成交紀錄、近一年內有十筆以上的臺灣期貨交易所上市期貨交易契約成交紀錄,以及有槓桿反向型指數投資證券或期權策略型指數投資證券的買進成交紀錄。現在新規定將適格條件擴充至五項,新增了一項條件:有槓桿反向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受益憑證或槓桿反向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受益憑證的買進成交紀錄。 這項修訂旨在提高投資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讓更多投資人能夠安心參與這些較為複雜的金融產品交易。新規定預計將於近期正式實施,並將對台灣的金融市場產生正面影響。
兔年將結束,臺灣證券交易所迎祥龍賀歲,今年首次發送印有象徵鑽石陣容的企業識別標誌(CIS)浮水印龍年紅包袋。這個紅包袋不僅是簡單的禮物,更是證交所對民眾的一種心意。他們表示,這個限量版紅包袋數量有限,歡迎民眾免費索取,讓年節更加充滿喜氣。
證交所強調,新的企業識別象徵著他們理念的重塑與再出發。這代表著全公司上下凝聚共識,發揮鑽石般堅強的意志力、行動力與執行力。同時,它也象徵著證交所經營團隊的鑽石陣容,他們矢志與資本市場參與者攜手同行,合作邁向未來的新契機。
2023年即將進入倒數尾聲,為迎接新年到來,證交所特別製作了融合公司全新企業識別形象及祥龍元素的春節紅包袋與吉祥賀卡。這些紅包袋已陸續配送至全台800多個證券商營業據點,讓廣大投資人都能感受到證交所的祝福。
證交所表示,也歡迎民眾即日起,至證交所101大樓十樓限量索取,每人可免費獲取款式別出心裁的龍年紅包袋一份。這份紅包袋不僅是為年節增添喜氣,更是證交所對投資大眾的一種感謝與祝福。
展望新的2024年,證交所將持續精進服務,並與各界「攜手同行邁向未來」,共同為資本市場締造嶄新格局,為投資大眾帶來豐碩成果。
這次證交所推出的2024年龍年紅包袋,首度跳脫一般慣用的直式紅包袋框架,改採用橫版樣式,整體設計風格亦有別於往年,讓人耳目一新。袋面以局部上光手法,呈現證交所今年7月全新啟用的LOGO圖標,並採具時尚感方式排列成底紋,展現光澤和立體浮水印效果,颠覆視覺和觸感。
紅包袋中央以俐落線條勾勒出祥龍輪廓,與證交所LOGO圖標之鑽石外型相結合,並燙上質感霧金,蘊含吉祥、富貴的新氣象,又不失簡約、大方及現代感。內的吉祥賀卡沿襲證交所特有的傳統,貼附一元硬幣,象徵一元復始,富貴圓滿,並搭配騰躍飛升的祥龍,展現飛龍吐珠之勢,藉以期許證交所在新的龍年裡,引領臺灣資本市場持續飛躍奔騰,再創榮景。
證交所長期深耕投資人教育推廣並致力提供多元化服務,歲末年終之際,特別推出2024年龍年紅包袋,期與投資大眾分享年節喜慶氛圍。民眾即日起可至證交所101大樓十樓免費索取,讓這份喜氣帶進每個人的生活中。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年再度展開了校園金融教育的盛事,辦理了第20屆「校園證券投資智慧王」知識競賽。這個盛會吸引了全台灣71所大專院校的1,615支隊伍,以及4,845位同學的熱情參與。在激烈的比賽過程中,最終由台北科技大學的「管他隊不隊」榮獲總冠軍,帶走12萬元獎學金和豐富的獎狀與獎牌。清華大學的「越獄風雲」隊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的「Call me Dady 0857」隊則並列亞軍,分別獲得5萬元獎學金。
決賽在台北101大樓的氣氛緊張又刺激,學生們展現出對證券市場的深厚了解和投資智慧。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在致詞時,對證交所的創意辦法表示讚賞,並感謝它20年來持續推動金融知識的普及。她強調,從國小開始培養金融能力對個人及家庭都有極大的好處。邱淑貞對證交所的努力表示感謝,並期待這項活動能夠年年舉辦,持續激發學生對證券市場的興趣。
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也對這項活動表示了肯定,她表示,「校園證券投資智慧王」已累積了超過9萬人次的參與,這是對證交所工作的一種肯定。陳麗卿強調,證交所會持續支持這類活動,希望透過這些與學生實際接觸的活動,能夠幫助老師們在教學上和同學們在學習上有所收穫。
臺灣證券交易所昨日(25日)舉行了盛大的第800次「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會中審議了一個重頭戲——英屬開曼群島商裕慶金屬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案。結果出來啦,大家期待已久的裕慶金屬終於通過了上市審議,這個好消息讓市場都為之一振。但是呢,別急著興奮,這個案子還要經過證交所董事會的核議才能確定。 裕慶金屬這家公司在1998年就在台灣扎根了,他們的申請上市資本額是4.87億元,而申請上市時的淨值則是13.53億元。公司的領導者是廖昭宜董事長暨總經理,他們的上市承銷商是中國信託證券。裕慶金屬主要是做各類材質商用展示架,還有智能電動床機構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從他們的官網上我們可以看到,裕慶金屬的產品早期主要是展示架,他們的產品為全球的大型零售通路商提供商品陳設服務。不僅如此,他們還為服飾、飲料、飯店、製鞋、油漆、家具等全球領導品牌提供商用展示架。而他們的居家生活用電動床,內部精密的金屬結構和製造技術也受到了廣泛的認可,成為全球獨家製造廠。 在財務方面,裕慶金屬近三年的表現也是亮眼的。2020年、2021年、2022年的稅前淨利分別是0.64億元、2.22億元和6.8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則是1.18元、4.76元和12.62元。今年前三季的稅前淨利更是達到了11.2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也高達17.86元,看來這家公司真的是越做越大了。
【台北訊】近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對主動式ETF成分股的「全透明」揭露政策引起了廣泛關注。這項新政策讓市場上的投資者能夠更清晰地看到ETF的持股情況,不過,也有人擔心這會不會導致「跟單」、「砍單」等市場干擾現象的發生。 在業界人士看來,「全透明」政策將讓那些有操盤能力的經理人更加突顯其功力。同時,主動式ETF的機制也設有避免跟單的因子,讓市場相信隨著產品上市時間的延長,跟單這招將會失去作用。其實,主動式ETF在海外已經有超過五年的發展歷史,日本、韓國、香港等地區都已採用全透明的成分股揭露規定。而美國則是全透明和半透明並存,其中半透明是對持股規模達到一定標準的股份進行揭露,比如持股達到七成以上。 為了推動這項政策,投信投顧公會特別成立了工作小組,研擬出半透明相關的建議方案,並希望與全透明方案一併提交給主管機關,作為政策開放的參考。消息來源指出,投信投顧公會和臺灣證券交易所正在研擬的方向是,優先推薦成分股全透明的方案,並且不強制追蹤特定指數。 目前來看,市場上出現開放式ETF的時間可能還要等到明年下半年。這項政策的推出,無疑將對臺灣的ETF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舉辦了盛大的「校園證券投資智慧王」知識競賽,吸引了全台各地71所大專院校的1,615支隊伍、4,845位學生參與。在激烈的比賽中,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的「管他隊不隊」以出色的表現奪得總冠軍,帶走12萬元獎學金及獎狀與獎牌。而國立清華大學的「越獄風雲」隊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的「Call me Dady 0857」隊則並列亞軍,各自獲得5萬元獎學金及獎狀與獎牌。
這已經是該競賽的第20屆,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在致詞時高度評價證交所的創意和努力,她表示,這項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和智力,更激發了學生對證券市場的興趣,並為他們未來進入職場預作準備。邱淑貞強調,金管會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推廣金融知識,希望每個人都擁有金融能力與智力,這對個人和家庭都大有幫助。
證交所副總陳麗卿也對此活動表示肯定,她指出,過去20年來,這項競賽累積了超過9萬名參賽者,證交所積極配合金管會推動校園金融知識的普及,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在競賽中學習證券市場的制度、商品、投資工具等知識,並強化風險觀念。
對於想要欣賞比賽精彩瞬間的觀眾,證交所已將比賽過程錄影上傳至「WebPro 3.0影音傳播網」,網址為webpro.twse.com.tw/webportal/vod/104/?categoryId=155,讓大家能夠隨時隨地欣賞這場精彩的金融知識競賽。
台灣證交所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2日,台灣集中市場在過去的234個交易日裡,總成交值達到65兆8,710.14億元,市場日均值為2,815億元,有望創下歷年第二高紀錄。在這段時間內,股票成交量週轉率也成功突破100%,達到100.54%,顯示市場活絡度非常高。 在12月22日的收盤情況下,台股加權股價指數為17,596點,與上周相比下跌了77.24點,跌幅為0.44%。在產業別指數方面,漲幅最大的航運類指數上漲了9.12%,而跌幅最大的油電燃氣類指數則下跌了3.98%。 集中市場上周的成交值為1.61兆元,上市股票成交金額為1兆5,057.31億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為2.62%。在上市股票成交值方面,半導體類以3,936.96億元位居第一,占整體上市股票交易金額的26.15%。其次是電腦及週邊設備類,成交金額為3,187.1億元,占比21.17%。航運類則以1,930.83億元排在第三,占比12.82%。 成交量週轉率方面,航運類以10.61%的轉率位居第一,電腦及週邊設備類以9.56%的轉率排在第二,建材營造類則以4.55%的轉率位居第三。 此外,截至12月22日,台灣全體上市公司的市值為55.79兆元,但單周市值減少了1,471億元。
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於本周一(25日)召開重要會議,會議上將審議裕慶-KY(6957)股票上市案。這家公司由廖昭宜擔任負責人,其資本額達4.87億元,申請上市時的淨值則是13.53億元。裕慶金屬公司的核心業務集中在各類材質商用展示架以及智能電動床機構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近年來,裕慶金屬的財務表現相當亮眼。2020年,公司的稅前盈餘為6,394萬元,到了2021年則飆升至2.22億元。2022年,這個數字再創新高,達到6.84億元。進入2023年,前三季度的稅前盈餘更是突破11.21億元。在每股稅後盈餘(EPS)方面,從2020年的1.18元,到2023年前三季的17.86元,EPS幾乎呈現了逐年倍增的驚人成長。這些數據顯示,裕慶金屬的獲利潛力十足,令人期待其在股市上的表現。
臺灣證券交易所宣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遷,加速臺灣產業淨零轉型,於22日正式啟動國外碳權交易平台。該交易所的兼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強調,這是為了滿足國際供應鏈減碳要求與企業碳中和需求,並期望透過碳交易所的開放,引導資金流向改變企業行為,促進產業低碳轉型。林修銘在證交所官網《觀點》專欄中提到,未來將逐步開放中小企業參與國外碳權交易,並與國際組織合作,提升碳市場的營運效能及市場能見度。他引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Inger Andersen的話說:「深信資金的流向會改變企業的行為」,展現對未來綠色發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