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迎接龍年來臨,臺灣證交所首次打造融合全新企業識別形象與祥龍元素的春節紅包袋及吉祥賀卡,要送給全體投資人一份心意。這次的龍年紅包袋已經陸續送到全台800多個證券商營業據點,還有更多喜氣滿滿的紅包袋等著大家來索取。從現在開始,民眾可以到證交所101大樓10樓限量索取,每人都能免費獲得一個設計獨特的龍年紅包袋,讓年節的氣氛更加熱鬧。 這次的龍年紅包袋與往年不同,首次採用橫版設計,風格上也有了全新變化,讓人眼睛為之一亮。袋面上使用局部上光技術,展示了證交所最新啟用的LOGO,底紋則以時尚的方式排列,帶來立體浮水印效果,視覺與觸感都十分獨特。紅包袋中央的祥龍輪廓由簡潔的線條勾勒,與證交所LOGO的鑽石外型結合,並燙上霧金,寓意吉祥與富貴,同時保持簡約、大方和現代感。 證交所的這次新企業識別象徵著公司理念的重塑與再起飛,象徵著全體員工的共識與堅強意志力、行動力與執行力。這也象徵著證交所經營團隊的「鑽石陣容」,與市場參與者攜手合作,迎接未來的新機遇。 紅包袋內的吉祥賀卡沿襲證交所的傳統,貼附1元硬幣,象徵一元復始,富貴圓滿。賀卡上還有騰躍飛升的祥龍,展現飛龍吐珠之勢,期許證交所在新的龍年里,帶領台灣資本市場再創高峰。 證交所長期以來都關注投資人教育推廣,並提供多元化服務。這次特別推出龍年紅包袋,就是要與投資大眾共享年節的喜慶氛圍。現在起,民眾可以到證交所101大樓10樓免費索取紅包袋,數量有限,把握機會,別讓好禮向隅。
在綠色環保的潮流之下,各國紛紛立下淨零碳排的目標,對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也帶來了新的商機。企業在經營上如何能夠平衡環境永續、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這成了當前最關鍵的議題。為了幫助企業了解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發展趨勢,經濟日報出版了《2023年企業ESG年鑑》,這本專業性刊物匯集了專家學者的智慧,對近年來國際間ESG的發展進行了解讀,並詳盡介紹了台灣企業在ESG方面的最新進展。 這本年鑑是由台灣證券交易所和櫃檯買賣中心指導出版的,還有勤業眾信、安侯建業、資誠、安永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積極參與,以及各界重量級專家擔任編輯委員。召集委員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擔任,委員成員包括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總經理李愛玲、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周建宏等多位專家。 《2023年企業ESG年鑑》共分為五大章節。首先,總論部分介紹了國際與台灣在ESG上的發展狀況,包括全球塑膠永續發展趨勢、自然相關財務揭露標準、企業如何評估人權風險等主題。台灣部分則聚焦於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徵收、金融影響力等議題。 專題論述則深入探討了資本市場和永續治理的投資價值、勞動基金如何實踐永續投資與盡職治理、國際永續投資的新趨勢等議題。永續治理部分則探討了經景權爭奪與董事職責、董事會如何衡量永續績效等問題。 年鑑還精選了41家ESG表現優良的企業,並附上小故事,將這些企業推動ESG的歷程以故事型態呈現,希望能夠鼓勵更多企業加入ESG的行列。最後,大事紀篇章則記錄了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台灣企業社會責任暨永續治理的重要事件。
臺灣證券交易所昨日舉辦專題演講,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副局長高晶萍以「永續發展與資訊揭露」為題,強調企業應追求綠色成長,不僅是為股東創造最大利益,更要考慮到員工、顧客、供應鏈以及整個社會的共好。高晶萍表示,金管會積極推動公司治理、環境與社會議題,並以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為核心目標。她提到,全球各國都在積極推動永續金融,如歐盟的永續金融行動方案、美國SEC的「氣候揭露草案」以及ISSB的永續揭露準則架構。臺灣金管會也跟進推出ESG相關政策,並與證交所及行政院國發基金共同設立臺灣碳權交易所,以促進企業參與碳權交易。此外,金管會將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文化,包括強化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職能、推動董事性別多元化、薪酬合理化、精進永續資訊揭露,並與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永續揭露準則接軌,希望讓ESG成為企業的DNA,共同為地球的永續發展努力。
近日,臺灣證券交易所舉辦的「提升公司治理創造公司價值」研討會中,多位企業領袖及學者專家共聚一堂,深入探討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和實踐方法。會議中,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常務理事柯承恩強調,公司治理不能僅僅停留在監督階段,更應該著眼於提升企業價值。他提到,公司治理的目標應該是讓企業不斷成長,而不是讓企業萎縮。 大聯大控股董事長黃偉祥在會上分享了公司治理的實踐經驗,他強調公司績效的評估不能只看短期,而應該考慮長期價值,如董事會、執行長的任期為三年,其業績往往在第二任期才會顯現。他並以大聯大為例,強調通過持續的併購和市場擴張,以及組織整合,來確保公司穩定成長。 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則提到,公司在高附加價值轉型過程中,不忘打造幸福企業,去年就榮獲近30個永續獎項。他強調,公司治理的獨立性與監督是公司治理的重中之重,並詳細介紹了佳世達董事會的結構和功能性委員會的運作。 臺灣大學會計學系教授林嬋娟則分享了玉山金控的永續治理之路,她強調玉山金控在董事會結構、功能性委員會設置以及ESG治理方面均表現出色,並獲得多項榮譽。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教授林建中則從學術角度出發,強調今年公司治理雙年報的研究轉向個案思考,並以佳世達、大聯大為例,探討了公司治理在併購和集團治理方面的實踐問題。
台股昨(27)日迎來一波強勁的漲勢,收盤大漲逾百點,創下波段新高,這股升勢背後,除了內在地緣利多外,外資湧入也是一大關鍵。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外資昨日買超台股金額超過360億元,這波外資匯入潮,讓新台幣匯率也強升1.85角,重返30字頭,收在30.88元,連六升並創逾半年新高。匯銀主管分析,這波外資湧入,頗有在台「抱股跨年」的味道,不畏2024年國內將放元旦連假,外資連日來放膽匯入,估計昨日匯入9億美元。央行統計顯示,美元指數昨日下跌0.15%,而新台幣匯率單日強升0.6%,登上「最強亞幣」寶座。展望未來,若外資持續湧入,新台幣匯率恐將直奔30.5元關卡,而農曆年前出口商拋匯需求將加劇新台幣升勢。此外,美國聯準會明年可望啟動降息循環,熱錢重返台灣等亞洲新興市場,新台幣等主要亞幣將步步高升。
【台北訊】台灣證券交易所為了讓投資人在操作槓桿反向型指數投資證券(ETN)及期權策略型ETN時更加便利,近日對相關規定進行了修訂。根據新規定,投資人若想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的家證券商進行槓桿反向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或槓桿反向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的買進交易,必須符合新的適格性規範。 原本的適格條件有四項,包括:已開設信用交易帳戶、近一年內有十筆以上的權證成交紀錄、近一年內有十筆以上的臺灣期貨交易所上市期貨交易契約成交紀錄,以及有槓桿反向型指數投資證券或期權策略型指數投資證券的買進成交紀錄。現在新規定將適格條件擴充至五項,新增了一項條件:有槓桿反向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受益憑證或槓桿反向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受益憑證的買進成交紀錄。 這項修訂旨在提高投資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讓更多投資人能夠安心參與這些較為複雜的金融產品交易。新規定預計將於近期正式實施,並將對台灣的金融市場產生正面影響。
兔年將結束,臺灣證券交易所迎祥龍賀歲,今年首次發送印有象徵鑽石陣容的企業識別標誌(CIS)浮水印龍年紅包袋。這個紅包袋不僅是簡單的禮物,更是證交所對民眾的一種心意。他們表示,這個限量版紅包袋數量有限,歡迎民眾免費索取,讓年節更加充滿喜氣。
證交所強調,新的企業識別象徵著他們理念的重塑與再出發。這代表著全公司上下凝聚共識,發揮鑽石般堅強的意志力、行動力與執行力。同時,它也象徵著證交所經營團隊的鑽石陣容,他們矢志與資本市場參與者攜手同行,合作邁向未來的新契機。
2023年即將進入倒數尾聲,為迎接新年到來,證交所特別製作了融合公司全新企業識別形象及祥龍元素的春節紅包袋與吉祥賀卡。這些紅包袋已陸續配送至全台800多個證券商營業據點,讓廣大投資人都能感受到證交所的祝福。
證交所表示,也歡迎民眾即日起,至證交所101大樓十樓限量索取,每人可免費獲取款式別出心裁的龍年紅包袋一份。這份紅包袋不僅是為年節增添喜氣,更是證交所對投資大眾的一種感謝與祝福。
展望新的2024年,證交所將持續精進服務,並與各界「攜手同行邁向未來」,共同為資本市場締造嶄新格局,為投資大眾帶來豐碩成果。
這次證交所推出的2024年龍年紅包袋,首度跳脫一般慣用的直式紅包袋框架,改採用橫版樣式,整體設計風格亦有別於往年,讓人耳目一新。袋面以局部上光手法,呈現證交所今年7月全新啟用的LOGO圖標,並採具時尚感方式排列成底紋,展現光澤和立體浮水印效果,颠覆視覺和觸感。
紅包袋中央以俐落線條勾勒出祥龍輪廓,與證交所LOGO圖標之鑽石外型相結合,並燙上質感霧金,蘊含吉祥、富貴的新氣象,又不失簡約、大方及現代感。內的吉祥賀卡沿襲證交所特有的傳統,貼附一元硬幣,象徵一元復始,富貴圓滿,並搭配騰躍飛升的祥龍,展現飛龍吐珠之勢,藉以期許證交所在新的龍年裡,引領臺灣資本市場持續飛躍奔騰,再創榮景。
證交所長期深耕投資人教育推廣並致力提供多元化服務,歲末年終之際,特別推出2024年龍年紅包袋,期與投資大眾分享年節喜慶氛圍。民眾即日起可至證交所101大樓十樓免費索取,讓這份喜氣帶進每個人的生活中。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年再度展開了校園金融教育的盛事,辦理了第20屆「校園證券投資智慧王」知識競賽。這個盛會吸引了全台灣71所大專院校的1,615支隊伍,以及4,845位同學的熱情參與。在激烈的比賽過程中,最終由台北科技大學的「管他隊不隊」榮獲總冠軍,帶走12萬元獎學金和豐富的獎狀與獎牌。清華大學的「越獄風雲」隊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的「Call me Dady 0857」隊則並列亞軍,分別獲得5萬元獎學金。
決賽在台北101大樓的氣氛緊張又刺激,學生們展現出對證券市場的深厚了解和投資智慧。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在致詞時,對證交所的創意辦法表示讚賞,並感謝它20年來持續推動金融知識的普及。她強調,從國小開始培養金融能力對個人及家庭都有極大的好處。邱淑貞對證交所的努力表示感謝,並期待這項活動能夠年年舉辦,持續激發學生對證券市場的興趣。
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也對這項活動表示了肯定,她表示,「校園證券投資智慧王」已累積了超過9萬人次的參與,這是對證交所工作的一種肯定。陳麗卿強調,證交所會持續支持這類活動,希望透過這些與學生實際接觸的活動,能夠幫助老師們在教學上和同學們在學習上有所收穫。
臺灣證券交易所昨日(25日)舉行了盛大的第800次「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會中審議了一個重頭戲——英屬開曼群島商裕慶金屬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案。結果出來啦,大家期待已久的裕慶金屬終於通過了上市審議,這個好消息讓市場都為之一振。但是呢,別急著興奮,這個案子還要經過證交所董事會的核議才能確定。 裕慶金屬這家公司在1998年就在台灣扎根了,他們的申請上市資本額是4.87億元,而申請上市時的淨值則是13.53億元。公司的領導者是廖昭宜董事長暨總經理,他們的上市承銷商是中國信託證券。裕慶金屬主要是做各類材質商用展示架,還有智能電動床機構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從他們的官網上我們可以看到,裕慶金屬的產品早期主要是展示架,他們的產品為全球的大型零售通路商提供商品陳設服務。不僅如此,他們還為服飾、飲料、飯店、製鞋、油漆、家具等全球領導品牌提供商用展示架。而他們的居家生活用電動床,內部精密的金屬結構和製造技術也受到了廣泛的認可,成為全球獨家製造廠。 在財務方面,裕慶金屬近三年的表現也是亮眼的。2020年、2021年、2022年的稅前淨利分別是0.64億元、2.22億元和6.8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則是1.18元、4.76元和12.62元。今年前三季的稅前淨利更是達到了11.2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也高達17.86元,看來這家公司真的是越做越大了。
【台北訊】近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對主動式ETF成分股的「全透明」揭露政策引起了廣泛關注。這項新政策讓市場上的投資者能夠更清晰地看到ETF的持股情況,不過,也有人擔心這會不會導致「跟單」、「砍單」等市場干擾現象的發生。 在業界人士看來,「全透明」政策將讓那些有操盤能力的經理人更加突顯其功力。同時,主動式ETF的機制也設有避免跟單的因子,讓市場相信隨著產品上市時間的延長,跟單這招將會失去作用。其實,主動式ETF在海外已經有超過五年的發展歷史,日本、韓國、香港等地區都已採用全透明的成分股揭露規定。而美國則是全透明和半透明並存,其中半透明是對持股規模達到一定標準的股份進行揭露,比如持股達到七成以上。 為了推動這項政策,投信投顧公會特別成立了工作小組,研擬出半透明相關的建議方案,並希望與全透明方案一併提交給主管機關,作為政策開放的參考。消息來源指出,投信投顧公會和臺灣證券交易所正在研擬的方向是,優先推薦成分股全透明的方案,並且不強制追蹤特定指數。 目前來看,市場上出現開放式ETF的時間可能還要等到明年下半年。這項政策的推出,無疑將對臺灣的ETF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舉辦了盛大的「校園證券投資智慧王」知識競賽,吸引了全台各地71所大專院校的1,615支隊伍、4,845位學生參與。在激烈的比賽中,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的「管他隊不隊」以出色的表現奪得總冠軍,帶走12萬元獎學金及獎狀與獎牌。而國立清華大學的「越獄風雲」隊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的「Call me Dady 0857」隊則並列亞軍,各自獲得5萬元獎學金及獎狀與獎牌。
這已經是該競賽的第20屆,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在致詞時高度評價證交所的創意和努力,她表示,這項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和智力,更激發了學生對證券市場的興趣,並為他們未來進入職場預作準備。邱淑貞強調,金管會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推廣金融知識,希望每個人都擁有金融能力與智力,這對個人和家庭都大有幫助。
證交所副總陳麗卿也對此活動表示肯定,她指出,過去20年來,這項競賽累積了超過9萬名參賽者,證交所積極配合金管會推動校園金融知識的普及,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在競賽中學習證券市場的制度、商品、投資工具等知識,並強化風險觀念。
對於想要欣賞比賽精彩瞬間的觀眾,證交所已將比賽過程錄影上傳至「WebPro 3.0影音傳播網」,網址為webpro.twse.com.tw/webportal/vod/104/?categoryId=155,讓大家能夠隨時隨地欣賞這場精彩的金融知識競賽。
台灣證交所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2日,台灣集中市場在過去的234個交易日裡,總成交值達到65兆8,710.14億元,市場日均值為2,815億元,有望創下歷年第二高紀錄。在這段時間內,股票成交量週轉率也成功突破100%,達到100.54%,顯示市場活絡度非常高。 在12月22日的收盤情況下,台股加權股價指數為17,596點,與上周相比下跌了77.24點,跌幅為0.44%。在產業別指數方面,漲幅最大的航運類指數上漲了9.12%,而跌幅最大的油電燃氣類指數則下跌了3.98%。 集中市場上周的成交值為1.61兆元,上市股票成交金額為1兆5,057.31億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為2.62%。在上市股票成交值方面,半導體類以3,936.96億元位居第一,占整體上市股票交易金額的26.15%。其次是電腦及週邊設備類,成交金額為3,187.1億元,占比21.17%。航運類則以1,930.83億元排在第三,占比12.82%。 成交量週轉率方面,航運類以10.61%的轉率位居第一,電腦及週邊設備類以9.56%的轉率排在第二,建材營造類則以4.55%的轉率位居第三。 此外,截至12月22日,台灣全體上市公司的市值為55.79兆元,但單周市值減少了1,471億元。
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於本周一(25日)召開重要會議,會議上將審議裕慶-KY(6957)股票上市案。這家公司由廖昭宜擔任負責人,其資本額達4.87億元,申請上市時的淨值則是13.53億元。裕慶金屬公司的核心業務集中在各類材質商用展示架以及智能電動床機構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近年來,裕慶金屬的財務表現相當亮眼。2020年,公司的稅前盈餘為6,394萬元,到了2021年則飆升至2.22億元。2022年,這個數字再創新高,達到6.84億元。進入2023年,前三季度的稅前盈餘更是突破11.21億元。在每股稅後盈餘(EPS)方面,從2020年的1.18元,到2023年前三季的17.86元,EPS幾乎呈現了逐年倍增的驚人成長。這些數據顯示,裕慶金屬的獲利潛力十足,令人期待其在股市上的表現。
臺灣證券交易所宣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遷,加速臺灣產業淨零轉型,於22日正式啟動國外碳權交易平台。該交易所的兼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強調,這是為了滿足國際供應鏈減碳要求與企業碳中和需求,並期望透過碳交易所的開放,引導資金流向改變企業行為,促進產業低碳轉型。林修銘在證交所官網《觀點》專欄中提到,未來將逐步開放中小企業參與國外碳權交易,並與國際組織合作,提升碳市場的營運效能及市場能見度。他引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Inger Andersen的話說:「深信資金的流向會改變企業的行為」,展現對未來綠色發展的信心。
隨著全球永續意識的提升,投資人對企業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表現的關注程度不斷加劇。為滿足投資人對ESG數據的揭露需求,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於今年7月推出了全新平台「ESG InfoHub」。這個平台將原本散布於公開資訊觀測站的ESG資訊進行整合,並以圖表及視覺化方式呈現,讓投資人能夠輕鬆掌握企業ESG表現。
ESG InfoHub的推出,不僅方便了投資人,也讓媒體、求職者、員工、客戶以及各主管機關能夠更快速地了解企業在ESG各面向的表現。對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資訊揭露平台,也提醒了公司治理、永續發展和投資人關係人員要定期檢視資訊,確保資訊正確性,並採取相應的因應措施。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ESG InfoHub整合了國內上市公司的ESG數據,並以統一格式揭露,這對於投資組合的評估和決策來說,是一大福音。而對企業而言,這個平台也提供了自我檢視的機會,能夠與市場或同產業的平均值進行比較,進行自我提升。
然而,資訊揭露只是永續發展的第一步。根據PwC的《2023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高達94%的投資人認為企業永續報告中的數據並非完全可信。因此,企業必須進一步透過數位科技精進資訊蒐集與揭露,以提升ESG數據的公信力。ESG InfoHub的推出,正是臺灣在ESG領域發展的重要一步,也為企業和投資人提供了更加透明、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為了推動公司上市流程,特別在12月連續召開兩場董事會會議。在19日的董事會上,一個引人矚目的決定是將愛爾達(8487)的股票列入創新板上市,同時還有科科科KKT-K Y(6950)、藥華藥(6446)以及望隼(4771)三家公司在一般板上市,其中藥華藥更是從櫃買市場轉移至正式上市。這次會議的決定對市場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步驟。 而這還不是全部,證交所計劃在下周二(26日)再次召開董事會,目標是盡可能地在年底前完成清倉上市案。目前已有眾福科、微矽電子及沛爾生醫等三家公司已經通過證交所審議委員會的關卡,預計將在26日的董事會上進行討論。 創新板的生技股族群也在不斷擴大,農業生技股正瀚及生技股金萬林預計將在21日在證交所創新板掛牌,使創新板掛牌的家數達到十家。不僅如此,上市生技股的實力也將大幅提升。隨著保瑞櫃轉市,泰博預計將在22日轉進上市掛牌,而19日獲得董事會通過上市案的藥華藥,有望在2024年第一季加入上市生技股的行列。 在證交所加速通過上市案後,目前已有超過11家公司獲得證交所董事會通過或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上市掛牌。這些公司包括19日通過的四家,以及26日董事會可望通過的三家,將在2024年第一季陸續上市,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臺灣新聞報導】 哇塞,時間跑得超快,2023年都要來了!最近臺灣證券交易所也是好忙哦,12月董事會加開場次,就這麼一點點時間,19日就通過了藥華藥、愛爾達、科科科技、望隼科技等四家公司的上市案,真是效率高得不得了。藥華藥這家上櫃公司還要轉上市呢,這個月26日還有董事會要審查上市案,看來證交所真的是在加緊腳步啦! 到11月底,我們臺灣的上市公司已經有991家了,國內公司912家,外國公司79家,比去年底還多了20家呢,其中還有21家新上市,一家終止上市。上市公司總資本額也夠壯觀,7兆6,465億元,真是金錢的力量啊! 再來看看11月的數字,上市公司初次公開承銷(IPO)及現金增資(SPO,含海外存託憑證)共籌資了211.2億元,今年來累計共籌資了1,509.29億元,其中IPO為315.48億元、SPO為1,193.81億元。這個年底,企業們送件申請上市的時節來了,證交所也會進入審查高峰期,預計12月的审議送件案腳步會加快哦。 12月以來,已有五家公司送件申請上市,其中巧新、攸泰科技、青新三家是申請一般板,鈺寶、億而得兩家則是申請創新板。不過,也有一家全球汽車輪圈領導廠商巧新,因為考慮未來的整體業務經營策略和資本市場環境,自行撤回了創新板上市申請案。 巧新11月的合併營收達8.11億元,創歷史單月營收新高紀錄,因為汽車產業旺季的效應,品牌車廠提前拉貨,帶動了對公司旗下客製化輪圈的拉貨需求。豐通、Jaguar、Porsche等品牌車廠的單月出貨業績也相當亮眼,讓巧新的雲林廠產能接近滿載,屏東廠稼動率也持續提升。前11月合併營收達70.98億元,年增率達20.13%,真的是強勁得很啊!
黑松董事長張斌堂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舉辦的法說會上表示,面對原物料高漲的壓力,公司已經預計明年上半年進行價格調整。由於今年糖價上漲了14%,超過了公司的預算,因此黑松將會優先對含糖或含乳的商品進行價格檢討並進行調整。張斌堂強調,雖然今年受到原物料價格波動的影響,但黑松今年飲料本業業績年成長近10%,酒類事業年成長14%,前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達到98.2億元,預計全年營收將首度突破1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黑松將擴大在飲料利基市場的布局,並預計明年飲料業績將繼續成長。此外,公司也將擴展酒類品牌代理,調整行銷策略,拓展商品範圍。在法說會上,張斌堂還提到,黑松副總經理張智鈞升任總經理,將負責公司營運,張智鈞在黑松已有20多年的歷練,從基層做起,經歷過業務和行銷,對公司有深厚的了解和貢獻。
【台北訊】為確保台灣上市櫃公司的資訊安全,金管會強調要提升公司資訊安全管理機制,特別是針對規模較大、獲利狀況良好的企業,要求分級設置資安長、主管或相關人員。根據最新統計,目前已有115家上市櫃公司達到第一級標準,並已在去年底完成資安長的設置。而第二級的1,447家上市櫃公司,則需要在今年底前完成相關設置,目前還有186家尚未完成,金管會將與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緊密合作,督促這些公司限期內依規定進行設置。
金管會於2021年12月28日修正了「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並發布相關令釋,要求上市櫃公司必須根據實收資本額、屬於台灣50成分股、以及電商營收等標準,分為兩個級別進行資安人員的配置。第一級標準對象包括實收資本額超過新臺幣100億元、屬於台灣50成分股,以及以電商營收為主的公司,這類公司需在2022年底前設置資安長和資安單位。
而第二級標準則是針對除了第一級以外的上市櫃公司,要求近3年沒有連續虧損,且財報每股淨值未低於10元面額的公司,這些公司則需要在2023年底前設置資訊安全主管及資訊安全人員。目前已有1,261家上市櫃公司完成設置,但仍有186家尚未完成,金管會將要求證交所和櫃買中心積極督導,確保所有公司都能在期限內完成設置。
臺灣證券交易所預計明年將迎來一項重大變革,那就是主動式ETF的開放。這項新政策將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因為它將對ETF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根據最新消息,臺灣證券交易所和投信投顧公會已經研擬了相關建議方案,並預計在年底前將其送交證期局審核。 在這個新政策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成分股揭露規則的討論。目前,建議的方向是朝著「全透明、T+0」兩大方向進行修法。這意味著主動式ETF的持股將會完全揭露,並在買賣當日即時公佈。這一措施將大幅提高市場的透明度,並對投資人保護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來,ETF市場在臺灣迅速發展,尤其是高股息ETF和債券ETF受到廣大投資者的追捧。截至昨日,ETF市場規模已達3.85兆元,今年來規模更是暴增1.48兆元。然而,仍有不少投信業者未能搭上這班車,市場上既有產品也逐漸飽和。因此,引進主動式ETF成為了業界普遍的期待。 對於主動式ETF的產品架構,市場最關心的是是否需要追蹤指數、指數追蹤誤差以及申報透明度等問題。多數業者認為,主動式ETF應該仿效美國的做法,不追蹤指數,以追求Alpha值超額報酬。此外,公會傾向建議採用全透明、T+0的申報方式,以達到最高資訊透明度。 對於持股全透明的做法,有人擔心會引發「跟單」現象。但相關人士認為,這種擔心過於過度。因為跟單不見得能夠獲得更好的績效,而資訊全揭露反而能夠激勵經理人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表示,主動式ETF的開放涉及到基金管理辦法的修法,業界對產品架構規範的鬆緊有著一定的期待。主管機關也希望通過這項政策,達到投資人保護的目的。公會將會彙整各方意見,並將其呈交主管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