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灣證券交易所於近日公布,10月份定期定額投資金額創下95.71億元的新紀錄,月增4.51億元,顯示投資者對台股的信心逐漸上升。預計11月份的投資金額將更接近百億元大關。此外,外資在10月份大舉偏空操作,單月提款達1,449億元,但隨後在11月份的六個交易日内已回補425億元,顯示外資對台股的態度轉趨保守。 自2017年1月16日開放定期定額投資以來,投資者得以透過證券商投資台股個股及ETF,五年多來,定期定額投資金額快速成長,截至10月底,累計金額已突破2,000億元,達到2,087.75億元,顯示市場對台股的投資熱度持續升温。 10月份,因台股連續四個月下跌,自然人成交值比重從9月的57.74%下滑至55.01%。而外資則因大量撤出,單月賣超達1,449.91億元,使得成交值比重大幅上升至34.05%,僅次於1月的34.18%。不過,隨著年底的來臨,投資專家普遍認為,歐美消費旺季、上市櫃第四季獲利預期及明年獲利展望將帶動台股表現,外資已逐漸被內資壓制,預計年底前內資加碼的趨勢將持續。
美中角力不斷升溫,除了巴以衝突,10月中旬拜登政府再次祭出對中國AI晶片出口管制,這讓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美中對抗已經進入3.0版本。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則預測,美中兩國的爭霸戰將會戰到一方倒下為止。這些國際局勢的變動,自然也牽動著台股的走向。 台灣處於地緣政治的風雲變幻之中,再加上今年升息、產業去庫存等不利因素,2024大選倒數的關鍵時刻,台股會不會出現選舉行情?哪些政策受惠的股票有望突围呢? 由先探投資週刊主辦,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協辦的「2024贏 賺創新財 台股大進擊」免費投資講座將於11月23日(四)晚間7:00至9:10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301廳舉行,另外,11月28日(二)下午2:30至4:40也將在高雄寒軒國際大飯店國際廳舉辦。會中將由先探投資週刊社長謝金河主講全球總經投資展望 & 投資新進擊,股市億元教授鄭廳宜則將主講贏賺台股大秘寶特搜。此外,國內電動車大廠鴻華先進預計年底將在臺灣創新板掛牌,證交所講師也將現身會場,介紹臺灣創新板掛牌、交易新制。投資人可以免費報名參加,報名方式請上網站www.investor.co tw或電洽(02)2551-2561轉分機241、284、294(請於上班時段來電)。
元大期貨(6023)在這屆金彝獎上再次創下佳績,勇奪四大獎項殊榮,並第五度獲得「期貨傑出人才」個人獎,展現了元大期培養全球化專業金融人才的堅定理念。在激烈的競爭中,元大期貨在「傑出金融創新獎」、「傑出風險管理獎」以及特別獎「傑出綠色金融獎-期貨業組」中脫穎而出,這些成就不僅是對元大期貨金融科技發展、風險控管和企業永續實績的肯定,也是對其創新精神的認可。
元大期貨總經理許國村表示,作為台灣首家上櫃的期貨領導品牌,元大期貨始終以最高標準執行公司治理。在後疫情時代面對通膨隱憂和全球經貿不確定性時,公司堅守穩健經營的目標,嚴格落實公平待客和友善服務的核心價值,創造永續發展的經營環境。今年再度榮獲金彝獎,元大期貨將以此殊榮為動力,繼續為期貨業帶來正向影響。
元大期貨推出的「24H智能策略戰情室」提供全方位的數位整合服務,包括營運管理、客戶服務和風險控管,有效降低客戶風險,並提供專業和優質的產品及服務,這是元大期貨金融創新的重要成果。
元大期貨也是首家推出資訊透明公開的永續報告書的期貨商,並連續九年蟬聯證交所頒發的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等領域,元大期貨都是國內期貨商的標竿企業。
面向未來,元大期貨將持續秉持「誠信經營」的宗旨,擴大各項業務動能,拓展海外市場,朝向亞洲大型期貨商目標前進。同時,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營策略,全面推動綠色營運、永續商品,加速數位轉型,掌握綠色金融商機,以創造員工、客戶和股東的最大價值。
兩年一度的金彝獎是台灣證券業的盛事,今年的第17屆金彝獎又傳來佳音!富邦證券在這場盛會中勇奪「傑出ESG永續獎」,成為史上第一家獲此殊榮的證券公司。此外,富邦證券副總經理施伯承也榮獲「傑出證券人才獎」。這一連串的榮耀,讓富邦證券的ESG(環境、社會、治理)策略和公司治理成效,再次受到廣泛的肯定。
富邦證券自始至終秉持著金控的ESG永續願景藍圖,將「永續」作為核心價值,並提出「低碳、數位、激勵、影響」四大永續策略。公司更於2020年7月成立了ESG執行小組,由總經理親自擔任執行長,確保永續策略和計畫的落實。今年,富邦證券更進一步在董事會下設立永續發展委員會,定期向董事會報告ESG執行成效,展現對永續發展的高度重視。
富邦證券董事長程明乾強調,公司將永續經營理念與核心業務深度結合,透過資金力量引導企業重視永續發展,並積極與被投資公司互動,發揮機構投資人的影響力。本月,富邦證券也榮獲證交所頒發的「111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優良券商」獎項,再次證明其在ESG領域的領先地位。
為滿足企業及投資人對「投資」與「永續」共好的需求,富邦證券於今年7月推出整合性的「ESG專區」,提供台股、美股、海外債及基金等四大投資商品的ESG評分。此外,公司還積極內化永續培力,從2022年起推動全員必修的ESG培力課程,並有同仁取得「永續金融管理師」證照,展現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
「傑出證券人才獎」得主施伯承,則以其對客戶核心財管商品服務的貢獻,以及對普惠金融理念的落實,在證券業界脫穎而出。他率領團隊強化商品規劃,協助客戶掌握市場趨勢,並關注各族群客戶的投資需求,成為富邦證券的重要支柱。
臺灣證交所積極推動招商,邀請外國優質企業來台上市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展開了積極的招商活動,旨在吸引更多優質外國企業來台灣上市。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證交所的上市服務團隊與券商、會計師事務所攜手,前往日本進行招商。他們在日本進行了多場拜訪,並在東京舉辦了「企業全球化布局 前進台灣資本市場」研討會,與日本台商進行深入交流。
根據PwC Taiwan《2023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日本是台商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在國際地緣政治的影響下,日本市場對台灣的經濟地位依然非常關鍵。台灣擁有完整的科技供應鏈和高效的上市審查機制,以及多元的IPO和SPO籌資管道,這些都是吸引外國企業來台上市的重要優勢。
證交所上市二部經理袁正華在研討會上強調,上市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面對的挑戰,也是企業转型升级的有效策略之一。台灣資本市場作為一個成熟且流動性良好的市場,外資持股市值占比長期維持在四成左右,證交所希望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幫助海外企業在台灣發展並開拓國際市場。
證交所近年來積極推動創新企業的發展,於2021年第3季成立了「臺灣創新板」,鼓勵具有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企業加速上市籌資。此次日本之行,證交所也特別拜訪了資安軟體和新藥研發等創新企業,透過交流宣傳台灣雙主板上市制度,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更多元的上市選擇。
截至目前,已有78家第一上市公司在台灣證券市場掛牌,占全體上市公司家數的約8%。第一上市外國股票在台股集中市場的成交金額占大盤總成交金額的比重約為5%。袁正華表示,證交所將繼續與中介機構合作,輔導海外優質企業申請上市,在台灣資本市場發展,提升企業價值,實現永續經營。
台股ETF成熱門選擇,證交所強調投資教育與八大注意事項
近來,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在台股市場上越來越受到投資人的青睞,不過隨著ETF的普及,也出現了一些配息相關的爭議。針對此情況,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昨日(8日)發表聲明,強調未來將全力配合金管會的指導,加強對投資人的ETF宣導工作。
證交所提醒投資者在選擇ETF投資標的時,應該注意產品面和市場面的八大關鍵要素。在產品面,投資者需要挑選符合自身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的ETF,並深入了解ETF所追蹤的指數、成分證券或商品,以及關注追蹤差距(TD)或追蹤誤差(TE)。這些資訊可以在投信公司網站或公開資訊觀測站找到。
在市場面,投資者應該關注買賣報價和交易量等兩大資訊,這些資訊可以在基本市況報導網站查詢。截至10月底,台灣已有150檔ETF上市掛牌,總資產規模超過1.6兆元,顯示ETF已經成為台股投資人非常熱門的選擇。
證交所也特別提醒投資者,ETF的交易方式與一般共同基金有所不同。ETF是直接透過證券經紀商下單,在次級市場上進行買賣,因此會有市價和淨值兩種價格。市價是由次級市場的供給和需求所決定,而淨值則是投信根據ETF的資產計算得出。值得注意的是,市價不一定会與淨值相同,當交易價格高於淨值時,我們稱之為溢價;反之,則為折價。
台灣證券交易所昨日宣佈,將作為金管會「全民來防詐」活動的執行單位,參與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主辦的「聰明消費嘉年華園遊會」。這場活動於11日熱鬧登場,證交所負責規畫攤位與活動內容,力圖加強民眾對於防范詐騙的認識。 在活動現場,金管會設置的「全民來防詐」攤位以藍白氣球和彩色燈串點綴,營造出歡樂的氣氛。攤位設有各種趣味遊戲,民眾透過操作轉盤和扭蛋機,回答有關反詐騙的常識題目,就有機會獲得精美的小禮物。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旨在讓民眾在歡樂中學習如何保護自己,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除了遊戲攤位,園遊會還有豐富的舞台表演,包括馬戲特技、魔術表演、小丑秀,以及電視兒童台的哥哥姐姐帶領的唱跳節目。這些精彩節目不僅為活動增添色彩,也讓民眾在娛樂的過程中,了解消費者保護和防詐的重要知識。 這次「聰明消費嘉年華園遊會」不僅是消費者保護的宣導活動,也是讓民眾親身體驗和學習防詐技巧的機會。證交所透過這項合作,展現了對於提升公眾金融知識和防詐能力的積極態度。
元大期貨(6023)再創佳績!在這屆的金彝獎中,元大期貨勇奪四大獎項殊榮,其中還包含了五度獲得的「期貨傑出人才」個人獎,這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啊!這次元大期貨的獲獎,不僅彰顯了公司培養全球化專業金融人才的理念,也展現了在金融科技發展、風險控管與企業永續上的實力。總經理許國村也表示,作為台灣首家上櫃的期貨領導品牌,元大期貨始終堅守穩健經營,嚴格落實公平待客與友善服務,這次的金彝獎,對他們來說是肯定,也是鼓勵。 「24H智能策略戰情室」這個全方位數位整合服務,也是元大期貨的一大亮點。它能有效降低客戶風險,提供專業與優質的產品及服務,真的是為金融創新立下了一個好榜樣。而且,元大期貨還是首家推出資訊透明公開的永續報告書的期貨商,這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等領域,都是國內期貨商的標竿。 未來,元大期貨將持續擴大業務動能,拓展海外版圖,朝向亞洲大型期貨商邁進。同時,也將將永續發展的理念融入經營策略中,全面推動綠色營運及永續商品,加速推動數位轉型工程,掌握綠色金融商機,為員工、客戶與股東創造最大價值。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公布「111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優良證券商」評選結果,兆豐證券因為持續以優質誠信的經營作風,再度榮獲此殊榮,連續第二年獲選,這不僅是對兆豐證券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與堅持的肯定,也顯示了公司在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與資訊揭露方面的領先地位。
兆豐證券長期以來都與主管機關的永續金融目標步調一致,遵循兆豐金控集團的永續發展策略藍圖,不斷強化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實務與相關資訊揭露品質。自2018年證交所公布「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以來,兆豐證券即積極遵循,並在公司內部制定相關政策與準則,對外則透過多種管道與被投資公司互動,以推動永續金融商品與服務。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兆豐證券採取了以下幾項具體措施:
1. 制定並揭露盡職治理、利益衝突管理等政策,確保客戶與股東的利益。
2. 持續關注被投資公司的相關新聞、財務表現、產業概況、經營策略及公司治理等,評估相關風險與機會。
3. 透過各種會議與溝通管道,與被投資公司經營階層保持密切互動,並參與股東會議案投票,以謀取股東最大利益。
4. 建立並揭露明確的投票政策與投票情形,定期在網站上揭露履行盡職治理的相關情況。
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對此榮譽表示感謝,並強調未來將更加專注於推動永續金融目標,透過公司核心業務的發展,落實公平待客、永續投資的原則,展現證券本業的正向影響力。
臺灣指數公司今([日期])起在臺灣證券交易所網路資訊商店正式推出「臺灣指數(TIP)專區」資料服務,這是一個全新的資訊平台,讓投資者可以更方便地取得關於臺灣指數的各種資料。首波上線的產品有14檔指數和66項指數資訊商品,從成分股名單、權重、企業活動到指數定期調整等,應有盡有。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快速地上手,臺灣指數公司特別提供了早鳥優惠,讓消費者能夠以更優惠的價格享受這些服務。不僅如此,臺灣指數公司還提供了單項資料訂購和多項資料組合服務,讓投資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資料。 如果你有特殊的訂製資訊需求,也沒關係!臺灣指數公司設有「客製化服務申請」功能,你可以直接與他們聯繫,將你的需求告訴他們,他們會盡力滿足你的需求。 不僅如此,臺灣指數公司今年來還陸續推出了「ESG指數資訊服務」和「客戶指數資訊服務」,這些新服務的推出,顯示了臺灣指數公司在提供多元化資訊服務上的不斷努力。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臺灣指數專區(eshop.twse.com.tw/zh/category/main/49)首波上架的資料服務項目有哪些: 1. 收盤成分股檔:每日成分股清單及收盤權重等資料。 2. 開盤前及收盤成分股檔:結合收盤成分股檔和開盤前成分股檔,提供隔日開盤競價基準計算的權重。 3. 五日追蹤及收盤成分股檔:結合收盤成分股檔和五日追蹤檔,讓你提前五日掌握成分股企業活動事件及其異動資訊。 4. 開盤前、五日追蹤及收盤成分股檔:三者在內的完整資料。 5. 成分股資訊完整檔:收盤成分股檔、開盤前成分股檔、五日追蹤檔及技術通知的組合,讓你掌握指數定審生效前的最新資訊。 6. 每5秒資訊檔:提供交易當日內指數變動的軌跡,幫助你進行交易避險或研究參考。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舉辦了一場金融校園講座,主題是「資本市場新樣貌」,邀請了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等多位金融界專家共同與談。黃天牧在講座中強調,資本市場的價值觀已經從傳統的每股獲利、股東報酬率、資產報酬率轉向永續價值,包括環保、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他並指出,台股近年來表現亮眼,年化報酬率達到10.6%,甚至有時超過14%,吸引了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投入。為了吸引年輕族群,主管機關推出多項措施,如縮短盤中零股交易撮合時間、研議ETF的精進監理措施等。黃天牧也提醒投資者要掌握市場動態,避免踩雷,並強調台灣監管機關在保護投資者方面的責任。
臺灣證交所將與群益金鼎證券攜手,於11月20日至21日盛大舉辦「電動車產業鏈」主題式業績發表會。活動將邀請智伸科、車王電、鴻華先進、東元等四大企業登台,分享他們的最新財務業務狀況、產業最新動態與未來發展策略。
證交所透露,這次主題式業績發表會的目的,是希望呈現電動車產業鏈的競爭優勢,並提升公司資訊的透明度,讓投資者能夠更全面地了解產業發展趨勢。
此外,證交所還特別邀請了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謝騄璘,為大家進行一場專題演講,主題是「全球汽車整車暨電動車產業回顧與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政府於111年3月正式發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明確指出「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是臺灣2050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略之一。因此,證交所選擇以「電動車產業鏈」為主題,就是要推動產業綠色轉型,並帶動新一波經濟成長。
證交所強調,為了提升上市公司財務和業務資訊的透明度,也為了讓投資者能夠更加方便地獲取企業訊息,他們持續鼓勵上市公司自行辦理或參加實體或線上法人說明會。
從今年開始,上市公司每年必須選擇一場法人說明會,並將會議的影音資訊以及簡報檔案上傳申報,在簡報中詳實說明相關財務業務資訊,以提升資訊的對稱性,並強化資訊揭露品質。
台灣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近日強調,為推動投資教育,培養年輕投資者,證交所不斷推出多樣化的投資商品和交易機制。他提到,近年來,台股開戶人數不斷攀升,從2019年底的1,057萬人增長至2023年9月的1,243萬人,其中20至30歲年齡層的開戶數也從100萬人增加到156萬人,佔該年齡層的比例已達48.5%。這顯示證交所的努力正逐漸見效,年輕族群對於投資的興趣和參與度正在提升。
簡立忠表示,為了讓年輕人更容易投入資本市場,證交所推出了許多適合小額投資的商品,例如2017年推出的定期定額投資個股及ETF,以及2020年10月推出的盤中零股交易等。這些新機制不僅降低了投資門檻,也為年輕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隨著盤中零股交易在2020年的推出,它已經成為投資人入門及存股的新選擇,並帶動零股成交值的持續提升。從2019年的0.12%占比,到2023年前三季已提升至0.89%。此外,定期定額的金額也同樣穩健成長。
為進一步提升投資者的交易體驗,證交所計劃自11月27日起,將盤中零股試算行情資訊揭露從每十秒縮短為每隔五秒試算撮合,以提供更及時的交易資訊。
在ETF市場方面,證交所不斷推陳出新,目前國內成分證券ETF商品主題涵蓋市值型、產業型至不同主題,並積極研究主動式、多資產等ETF相關商品在國內的推出可行性,以滿足年輕投資者的需求。
此外,證交所還在資訊整合服務方面下功夫,今年7、8月陸續推出了ESG InfoHub、投資資訊中心(Investment InfoHub)及e添富等資訊平台。這些平台的功能協助投資人和企業更容易了解及使用相關資訊進行投資,有利於資料的加工運用,並幫助投資者掌握投資脈動及挑選合適標的。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積極深化金融教育,上周特別前進屏東大學,舉辦了一場專為年輕族群設計的講座。總經理簡立忠在開場時強調,台股開戶人數中,40歲以下的投資者已經佔了三分之一,達到406萬人,這個數字顯示了投資者結構的年輕化趨勢。為了應對這個趨勢,證交所自110年上學期開始,與各大專院校合作,已經舉辦了9場校園講座,並在屏東大學舉辦了今年的第二場講座。
講座中,知名財經主播朱思翰分享了他的理財經驗,幫助年輕學子建立投資紀律和風險意識。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也曾提醒,年輕人在股市的開戶人數不斷上升,但投資並非一帆風順,必須做好承擔風險的準備。簡立忠總經理也提醒年輕投資者要慎防社群媒體上的金融詐騙訊息,並衡量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
簡立忠總經理強調,股市波動同時帶來投資風險,因此強化理財商品知識,了解自己的性格和風險屬性非常關鍵。證基會副總經理王甡則表示,在低利率時代,每個人應該具備基本的投資理財知識,並鼓勵同學從學習階段就開始學習證券知識,為未來的理想生活努力。王甡副總經理也提醒同學們在投資理財前要注意相關風險,以維護自身投資權益和財產安全。
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則表示,學生應該及早學習理財規劃,為未來的生活做好完善的規劃,並鼓勵同學在求學期間,尋求正確的投資管道,建立良好的財金專業素養。朱思翰主播也與年輕學子分享了他的投資經驗,並提醒大家近期投資詐騙猖獗,要謹慎防範。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宣布,野村投信推出的首檔創新科技ETF——臺灣創新科技50(00935),已於11月1日正式在證交所掛牌上市。這款ETF聚焦於臺灣最具競爭力的科技明日之星,透過精準掌握成長指標,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全新的創新科技投資選擇。 近期,該ETF表現亮眼,截至6日,股價收盤於15.76元,上漲1.42%。在短短的4個交易日内,成交量已達82,017張,日均量更超過20,504餘張,顯示市場對這款ETF的高度關注。 隨著美國商務部公布的第三季經濟成長率(GDP)初值超過預期,加上消費支出的強勁增長,GDP增速創下近兩年來的最高點。第四季不僅是傳統產業的旺季,景氣的落底反彈以及AI人工智慧產業的拉貨需求增加,都讓創新科技成為市場的吸金焦點。 臺灣證券交易所解釋,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是基於「臺灣創新科技50指數」進行投資追踪。該指數首先會篩選市值超過50億元,且屬於FactSet RBICS Level 6的創新科技次產業公司,其營收占比必須超過50%。此外,還會選擇近四季度營業利益大於0的公司,並根據市值排序選取市值前50大的公司作為成分股。
【台股新聞】新ETF掛牌上市!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動中小型高息股票投資新選擇
記者:小陳
臺北訊 - 11月8日,台灣市場再添新選擇!台新永續高息中小ETF(00936)將正式掛牌上市,這是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出的第17檔高息ETF,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中小型股票投資工具。
該ETF的標的指數為「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指數」,主要採樣上市及上櫃的中小型公司。這個指數是基於臺北大學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的「台灣永續評鑑」結果,結合企業的永續報告書、年報以及政府公開資訊進行評估。
在篩選過程中,該ETF會根據財務指標進行篩選,並依據預估股利率與現金股利總額計算股息指標,從中優選30檔成分股。這樣的選股邏輯旨在表彰那些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表現良好且具有高股息的中小型股票。
臺灣證券交易所指出,隨著這檔ETF的掛牌,集中市場上市ETF總數將達到153檔。這不僅反映了ETF市場的發展熱潮,也顯示了台灣金融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樣的ETF提供了一個便利的資產配置工具,可以追蹤國內外各主要交易所的證券、債券及大宗商品等。不過,證交所也提醒投資者,各類金融商品都有風險,投資前應詳細閱讀公開說明書,並進行謹慎評估。
臺灣證券交易所攜手國發會、經濟部亞灣新創園,近日浩浩蕩蕩地前往新加坡,參加了一年一度的亞洲新創指標性展會SWITCH(Singapore Week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這次,他們還首次設立了台灣館,就是要讓全世界看到臺灣創新板的魅力,並且促進臺灣與新加坡兩地新創公司的交流。證交所表示,他們的參展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廣宣創新板上市業務,深化兩地國際業務資金合作,提升臺灣的創新能力及國際能見度。
近年來,全球都在積極打造新創生態圈,支持新經濟產業發展。臺灣創新板自2021年7月開板以來,吸引了不少新創公司湧入申請上市。證交所也積極參與各種生態圈的互動交流活動,與新創圈緊密結合。新加坡作為東協市場的重要門戶,也是全球創新創業投資熱點之一,對臺灣新創來說,是南向發展的重要據點。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在「Taiwan Tech Solution Day in Singapore」上致詞時強調,臺灣擁有豐富的科技人才和嚴謹的智財保護觀念,這讓臺灣在軟硬體相關技能及高科技產業鏈上具有相當的國際競爭力。根據2023年IMD世界競爭力統計,臺灣在全球排名第六,在2,000萬以上人口的經濟體中,連續三年蟬聯榜首,這充分證明了臺灣企業的創新能量和國家競爭力。
此外,2022年臺灣資本市場總成交金額達2兆美元,總市值達1.5兆美元,在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的統計中,分別排名第12名及第16名,表現非常亮眼。證交所表示,參展除了推廣創新板上市業務和增進國際曝光度外,還有助於與東協市場新創圈進行交流,開拓潛在新創上市案源。
證交所期望透過資本市場的資源和力量,發揮募集資金、吸引人才、拓展市場等上市效益,幫助臺灣新創茁壯發展,同時也促進臺灣經濟產業的轉型升級,打造更多元的產業價值鏈。未來,證交所將持續關注國內外創新產業發展動態,積極參與新創生態圈交流,以多元管道推動招商及吸引國際資金,讓臺灣持續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
臺灣證券交易所即將於(8)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的第792次會議,會議將對智慧電表製造龍頭玖鼎電力(4588)的股票上市申請案進行審議。玖鼎電力由董事長陳展鵠領軍,公司實收資本額高達3.89億元,主要生產智慧電網、電力監控設備以及電能管理系統等產品。隨著全球節能減碳趨勢的加劇,玖鼎電力在智慧電網、電力監控系統和智慧電表市場的需求持續增長,尤其在去年獲得台電的標案後,今年開始量產,營運表現逐年攀升。去年(2022)公司稅前純益達到1.29億元,今年上半年則有顯著增溫,達到1.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分別為2.73元和2.28元。 展望未來,隨著國內企業積極投入節能減碳和碳盤查,智慧電表的出貨量預計將繼續攀升。為滿足市場需求,玖鼎電力正在新竹香山興建新廠,預計明年第一季完工,將使月產能倍增至8萬具,為公司帶來強大的成長動能。
台灣證交所昨(3)日南下至屏東,於國立屏東大學舉辦今年第二場金融教育系列校園講座,這也是為了幫助年輕一代培養投資紀律和提升風險意識。在開場時,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強調,截至9月底,台股開戶人數已達1,243萬人,其中40歲以下的年輕投資者佔了406萬人,占比超過三分之一,顯示投資者結構正逐漸年輕化。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也曾指出,台灣資本市場的年輕人開戶人數不斷攀升,而全球投資者結構也呈現年輕化趨勢,雖然前景看好,但投資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我們必須做好承擔風險的心理準備。 從110年上學期開始,證交所就積極與各大專院校合作,舉辦這系列的校園講座,從北到南已經舉辦了九場,每場都有超過百人參加,反應相當熱烈。簡立忠總經理提醒大家,隨著台股投資者結構的年輕化,投資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了解理財商品知識、認識自己的性格和風險屬性,對於投資者來說格外重要。 簡立忠也提醒年輕投資者要小心社群媒體上的金融詐騙訊息,不要輕信跟風,要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降低投資和交易風險。證基會副總王甡則表示,在低利率的環境下,每個人應該具備基本的投資理財知識,並希望同學們能從學習階段開始,學習證券知識,為未來理想的生活打下基礎。
臺灣證券交易所攜手國家發展委員會和經濟部,帶著27家優質新創企業,於10月底到新加坡參加亞洲新創指標性展會SWITCH,並首次設立臺灣館。展會在11月2日拉下帷幕,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交流。這次活動,證交所希望透過與國際市場的互動,提升臺灣創新能力及國際能見度。
近年來,全球都在積極打造新創生態圈,支持新經濟產業發展。臺灣創新板自2021年7月開板以來,證交所不斷推廣TIB上市業務,並與新創生態圈保持密切互動。新加坡作為東協市場的重要門戶,也是全球創新創業投資熱點,此次參展,證交所期望能促進臺星兩地新創交流,連結東南亞市場資源,拓展人脈,深化國際合作。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在展會上表示,臺灣擁有豐富的科技人才和嚴謹的智財保護觀念,在軟硬體相關技能及高科技產業鏈上具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他強調,臺灣在IMD世界競爭力統計中排名全球第六,連續三年蟬聯2,000萬以上人口經濟體榜首,台灣資本市場總成交金額和總市值也分別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前茅。
此次參展,證交所除了推廣創新板上市業務,還希望與東協市場新創圈進行交流,開拓潛在新創上市案源。證交所期望透過資本市場的資源和力量,幫助臺灣新創企業茁壯發展,推動臺灣經濟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更多元的產業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