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全體上市公司合計營收突破8兆元大關,年增率竟然高達27.6%,稅前純益更是驚人地達到9,300億元,同比大增184.39%,創下近年來新高紀錄,這個成績實在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看來國內經濟成長真的是非常亮眼啊! 根據證交所的消息,除了還有14家金控公司申報期限延至5月31日外,其他861家本國上市公司以及77家第一上市公司都已經在日前完成公告申報第一季財報。其中,本國上市公司的營收為7.86兆元,稅前純益9,069億元,年增率分別是27.68%和185.53%;而第一上市公司的營收和稅前純益則分別為2,026億元和231億元,同比成長24.45%和145.74%。 分析第一季獲利情況,發現塑膠工業的獲利年增率最高,達到5,228.18%,這主要得益於終端需求的復甦,再加上去年同期油價處於低檔,帶動了獲利的成長。而全球經濟逐漸解封,終端積極回補庫存,加上缺工、缺櫃、塞港等問題導致供給吃緊,運價不斷攀升,航運業的獲利年增率也高達1,871.73%,在所有產業中排名第二。 光電業的獲利成長率則是871.33%,這是因為面板產業因為在家上班、遠端教學、線上購物等宅經濟商機的持續發酵,再加上驅動IC、玻璃基板等零組件缺貨,帶動報價上漲,成為重要的動能來源。而電子業去年受到疫情衝擊,基期較低,今年消費型需求逐漸回穩,獲利也重啟漲勢,第一季獲利年增率為257.90%。 至于去年非常旺的半導體業,雖然去年基期相對較高,但今年受惠於5G應用和高階運算需求的持續成長,獲利年增率仍達到49.76%。另外,第一上市公司的營收因為景氣復甦和疫情緩和,整體營收恢復成長動能,隨著電機機械、航運業及融資服務業務需求成長,大幅推升整體KY公司獲利表現。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積極推廣證券市場知識,為了讓更多投資人了解市場規則和投資風險,特別在官網上打造了一個「證券市場學習教材」專區。從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證交所就開始錄製了九項證券核心業務的影音教材,讓大眾透過網路學習。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加入學習的行列,證交所與60多所大專院校合作,有140多位教師和將近9,000位學生參與了這項遠距教學計劃。此外,還舉辦了六場雙向互動視訊會議,讓學生和教師能夠直接提出問題,進行互動交流。 今年,證交所還不斷更新「證券市場學習教材」專區的内容,新增了「買賣ETF不踩雷 投資風險停看聽」和「臺灣創新板簡介」等新的影音教材,讓投資人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市場。 在5月19日舉行的第一場雙向互動視訊會議中,臺北大學教授王怡心安排了該校會計研究所碩士生參與線上研討。證交所也提醒年輕投資人,在社群媒體資訊爆炸的時代,不要只依賴社群媒體的消息作為投資依據,應該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深入研究公司的財務狀況和基本面,打下堅實的投資基礎。 這次遠距視訊互動教學,除了提供「上市制度簡介」和「可延伸報導商業語言(XBRL)簡介」的簡報外,還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解說,並分享實際案例。參與的師生都給予了積極的回饋。證交所也歡迎各校繼續參與遠距教學合作,並將繼續舉辦雙向互動視訊會議,為年輕人提供專業的證券知識和正確的理財觀念。
全臺疫情警戒升級至三級,各項社交活動受限,但正值股東會旺季,這讓不少公司頭痛不已。根據最新消息,金管會將與經濟部、衛福部共同研議,是否要將股東會召開期限延長,以應對即將可能升級至第四級警戒的局勢。 目前,已有超過200家上市櫃公司預計在5月底前召開實體股東會。然而,由於公司法規定股東會必須實體召開,加上證交法規定股東會必須在6月底前召開完畢,這讓許多公司面臨著兩難的困境。 在立法院財委會上,立委們提出臨時決議,建議金管會、經濟部採用防疫特別條例與傳染病防治法,與衛福部共同研議延長股東會期限。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這個決定必須考慮傳染病防治法與防疫特別條例,因此需要兩周時間做出決策。 黃天牧還指出,股東會若延期,可以降低群聚風險,但同時也會產生過戶上的問題。根據法規,股東會前60天需要停止過戶,若延後召開,原來停止過戶的股東與延後之後的過戶股東將會產生差異。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是否由各上市櫃公司自行申請延期,或是統一延後,還有待研議。若確定延期,除了要解決過戶問題外,還要考慮單日最高限90家上市櫃召開股東會的限制。 對於上市櫃公司來說,尋找股東會場地也是一大挑戰。例如,六福集團就表示,目前已有部分客戶取消預約股東會場地,但仍然會全力遵守政府最新規範,確保社交距離,並全面執行實聯制、配戴口罩、體溫量測等措施。
台灣證交所近日舉辦了今年首場雙向互動視訊會議,邀請台北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生參與,透過線上研討的方式進行交流。這場會議不僅是學術交流的舞台,更是證交所對年輕投資者投資教育的實踐行動。證交所提醒大家,想要在股市中穩健前進,必須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深入研究公司的財務狀況和基本面,打下堅實的投資基礎。 回顧去年,當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時,證交所積極推廣證券市場知識,特別錄製了9項證券核心業務的影音教材,並將其上傳至官網及WebPro3.0影音傳播網的「證券市場學習教材」專區。此外,證交所還與各大專院校合作,進行遠距教學,至今已有60多所大專院校、140多位教師和近9,000位學生參與其中。 證交所不斷完善「證券市場學習教材」專區,今年已新增「買賣ETF不踩雷投資風險停看聽」及「臺灣創新板簡介」等影音教材,未來還將推出更多主題的教材,讓投資者有更多選擇。證交所也提醒年輕投資者,面對眾多的社群媒體訊息,應保持清醒頭腦,避免受到不實消息的影響。 此次遠距視訊互動教學,證交所除了提供「上市制度簡介」及「可延伸報導商業語言(XBRL)簡介」的簡報外,還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解說,並分享實際案例。這場會議獲得了參與師生的好評,證交所也表示歡迎各校持續合作,並將繼續舉辦雙向互動視訊會議,為年輕人提供專業的證券知識和正確的理財觀念。
台灣證交所今([[今天日期]])公布,本國上市公司及第一上市公司(不含14家金控)第一季財報如期完成公告申報,共計938家。根據統計,全體上市公司第一季營收達8.07兆元,年增長7,457億元,增幅達27.6%;稅前淨利則為9,300億元,年增長6,030億元,增幅驚人達184.39%。證交所強調,這些數據顯示國內經濟成長亮麗,上市公司獲利穩定成長,創近年新高。 分析第一季營收和稅前淨利數據,本國上市公司營收為7.87兆元,年增長1.71兆元,增幅27.68%;稅前淨利為9,069億元,年增長5,893億元,增幅185.53%。而第一上市公司第一季營收為2,026億元,年增長398億元,增幅24.45%;稅前淨利為231億元,年增長137億元,增幅145.74%。 在獲利成長的產業方面,航運業因為缺櫃及塞港現象,運價創高,帶動獲利攀升;半導體業則因5G應用及高階運算需求持續成長,獲利大幅提升;塑膠工業則因終端需求復甦,基期油價較低,獲利成長;光電業則因面板報價上漲,獲利提升;其他電子業則受疫情衝擊基期表現,消費型需求回穩,獲利上揚。 對於第一上市公司的數據,證交所指出,第一季因景氣復甦及疫情緩和,整體營收恢復成長動能,電機機械、航運業及融資服務業務需求成長,大幅推升整體KY公司獲利表現。
台灣證交所今(20)日宣布,對於部分上市公司的財報進行形式審閱後,自本周四起對誠研(3494)、英瑞-KY(1592)、東華(1418)及三洋紡(1472)等公司進行交易方法變更。這些變更包括將誠研列為變更交易方法、英瑞-KY及東華併案列為變更交易方法,以及三洋紡採用分盤集合競價交易方式。
對於誠研(3494),證交所指出,該公司淨值已低於財報所列示股本之二分之一,因此被列為變更交易方法。
至於英瑞-KY(1592)及東華(1418),由於兩家公司均經過變更交易方法處理,並在最近期公告申報財報時,會計師出具繼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之核閱報告,且淨值也低於財報所列示股本之二分之一,因此被併案列為變更交易方法。
另外,三洋紡(1472)則因最近期財報顯示淨值已低於財報所列示股本十分之三,因此採用分盤集合競價交易方式。
證交所強調,這些變更旨在保障投資者利益,並確保市場交易秩序的穩定。對於受影響的公司,投資者應關注其未來發展和財務狀況,並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發布新聞,強調上市公司季報表現亮麗,吸引外資投資人積極參與台股市場。根據統計,昨日(17日)未計入鉅額交易,外資買超金額達到334億元,這一數字充分說明了外資對台股基礎面的高度認同。不過,證交所也提醒投資人要理性評估相關股票的風險與投資價值。 在昨日的外資交易中,外資在台股集中市場的買進金額達1,521億元,賣出金額為1,187億元,總計買超334億元,這是台股史上第六大紀錄。在買超前十名個股中,包括友達、中鋼、長榮、群創、開發金、華航、長榮航、聯電、華新、中信金等,張數範圍從1.6萬至8.0萬張不等。 儘管昨日台股受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增加影響,終場下跌473點或2.9%,但證交所強調,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應該關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該交易所進一步分析指出,稅前純益呈現成長的公司有728家,其中,成長比率超過20%的公司有659家,10%至20%的則有34家;單季每股盈餘5元以上公司有30家,每股盈餘介於2元至5元的有100家,這些數據都顯示了上市公司的優異運營表現。 對於市場近期的下跌走勢,證交所表示,整體市場的信用交易擔保維持率仍屬於合理水準,市場違約金額略有增加,但並未發生重大違約情事,市場交易秩序良好穩定。證交所呼籲投資人應理性評估上述資訊,對今年台灣整體經濟及上市公司表現保持信心,共同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近期在推特上的動作,再度引起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先是傳出特斯拉可能出售持有的比特幣,讓比特幣價格暴跌至2月來的低點,不過馬斯克隨後又澄清,特斯拉並未出售比特幣,讓市場情況迅速回穩。這一系列的發展,讓馬斯克成為市場上的「推特總司令」,每一次的推文都像是在揮舞行情指揮棒,引發部分投資者的不安。
加密分析師「@CryptoWhale」在推特上預測,比特幣持有者將在下季面臨打耳光的情況,因為他們可能會發現特斯拉已經拋售了剩下的比特幣部位。馬斯克對此的含糊回應,被認為是在暗示特斯拉可能已經出售了比特幣,導致比特幣在17日盤中重挫4.3%,價格跌至42,185美元,為近三個月來首次跌破4.5萬美元,並觸及2月以來的最低點。
然而,馬斯克隨後又發布推文澄清,特斯拉尚未賣出任何比特幣,這則推文一出,比特幣價格一度大漲5.8%,至46,644美元,後來漲幅收斂至1.9%,報44,930.04美元。分析師指出,馬斯克必須意識到他在推特上的每個字都足以影響市場行情。不過,今年來馬斯克的一系列推文和商業宣布,不斷觸動加密幣市場的暴漲暴跌,也讓一些個股飛上雲霄,引發了部分人士對其行為是否合法的質疑。
消費者權益人士批評馬斯克的言行舉止傷害了投資者,並且玩弄了公開市場。然而,智庫Better Markets執行長凱勒表示,問題在於馬斯克這樣一個口沒遮攔的執行長,不會放過任何可能左右市場的事件。這種行為顯然是不負責任的,但或許不構成違法。律師指出,除非馬斯克影響資產價格是為了圖利自己或親友,或運用了內線消息,才能確定他違法。
對於一些人來說,馬斯克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等發言常左右市場的頂尖投資人並無差異。馬斯克利用社群媒體直接與廣大群眾溝通,可能使法律灰色地帶更加模糊,對他有利。美國比特幣衍生性商品的監管機關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對此議題不予置評,而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則表示將密切觀察所監管的市場是否有可疑活動。
【台股新聞】本土疫情擴大,金管會出手穩定台股!強化監視與KYC措施即起實施
面對本土疫情擴大帶來的市場波動,台股在周一(17日)開盤時一度重挫逾500點,跌幅冠絕亞股。為了穩定市場情緒,金管會迅速宣布推出兩大穩定措施,從即日起正式實施。
首先,金管會將強化市場監視,特別是針對「禿鷹流言」及價量異常情況進行嚴格監管。若發現有人刻意散播流言或謠言試圖影響股市,將依據證交所155條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並移送檢調單位。
其次,金管會要求券商落實加強注意違約交割,並做好KYC(認識客戶)工作。這意味著券商必須更加關注客戶的投資部位,確保沒有異常情況,並加強對違約風險的監控。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提醒投資人,不要因為短期的市場波動而慌亂,「台股行情不要只看一天」。她強調,開盤第一天看來投資人還是相當理性的,並建議投資者應該關注公司基本面,不要被外界一時的消息所影響。
蔡麗玲還提到,金管會已經公布三大法人買超台股逾326億元,外資也由賣轉為買,這些資訊都可供投資者參考。她建議投資者應該將投資決策基於基本面,避免因為短期的恐慌而做出不利於長期報酬的投資決定。
對於市場傳出的科技公司員工染疫的消息,蔡麗玲表示,若上市櫃或公開公司有員工染疫可能影響營運,公司應自行發布重訊,交易所也將提醒公司對外澄清。
總之,金管會的這兩項穩定措施,旨在維護市場秩序,確保投資人信心,並減少疫情對台股的影響。
【台股新聞】面對全球通膨與亞洲疫情雙重壓力,台股近期表現不盡理想,17日收盤重挫近3%,跌幅在亞股中居冠。不過,專家分析師普遍認為,台股基本面強健,投資者不必過度悲觀。在這波波動中,外資卻逆勢大買台股,達334億元台幣,對市場情緒的修復可能有所幫助。
本土疫情大爆發,台股昨日(17日)收盤時,股價重挫473點,市場一片驚慌。不過,在外資方面,情況卻與台股走勢截然不同。在早盤,部分外資開始撤出,讓新台幣匯率承受壓力,午後卻有另一波外資逆勢回流,再加上出口商積極拋匯,新台幣貶值壓力得到緩解,最終收盤僅小幅下跌3分,收於28.042元,連續五日下跌並創近一個月新低。當日總成交量也擴大至25.31億美元,為逾兩個月來最大量。
匯銀主管分析,儘管台股遭遇重挫,但外資並未大規模流出,這顯示了外資對台股後市的相當信心。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市場普遍擔心台北股匯市將會雙雙重挫。然而,證交所昨日公布的數據卻給人一個意外的驚喜。外資並未大舉拋售台股,反而逆勢加碼333.9億元,在外匯市場上也是買賣並行,並未出現一面倒的撤退現象。
上市櫃公司第一季財報陸續揭曉,其中國碩(2406)等10家公司的每股淨值成功回升至10元以上,甚至凌泰(6198)因現金減資,每股淨值直衝21元以上。不過,也有5家公司的每股淨值掉到5元以下,可能面臨信用交易取消的風險。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將於近日展開財報審閱,若淨值回升至10元並符合其他條件,則有望於下周二(25日)恢復信用交易。精剛、安瑞-KY、連展投控、VHQ-KY、寬魚國際等5家公司,則因虧損等因素,每股淨值掉至10元以下,可能面臨信用交易取消的命運。證交所及櫃買中心預計於下周一(24日)公告可恢復及取消信用交易名單,並於次日(25日)生效。
台灣證交所今(17)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台灣上市公司財報,結果相當亮眼。首先,整體市場表現卓越,季報稅後淨利激增1.82倍,單季每股稅後盈餘(EPS)5元以上的公司高達31家,這讓投資人看到了台股的投資價值。
根據證交所統計,截至17日,上市公司已完成第一季財報申報,總計稅後純益逾9,300億元,年增率驚人地達182%。其中,稅後淨利呈現成長的公司約有750家,年增率超過20%的有680家,成長比率介於10~20%的則超過30家。EPS高於5元的公司數量也相當可觀。
外資方面,17日外資買超金額高達334億元,這顯示外資對台股的基本面相當看好。證交所也強調,雖然市場近期經歷了一些波動,但整體市場的信譽交易擔保維持率仍然在合理水準。17日台股整體維持率已掉到160%以下,若只看融資維持則約掉到147%附近。
在市場違約方面,金額雖略有增加,但並未發生重大違約情事,整體市場交易秩序穩定。證交所呼籲投資人能理性評估這些資訊,對台灣整體經濟及上市公司表現保持信心,共同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台股近期受到疫情影響,金管會17日指出,台股下跌473點,但三大法人買超326億元,外資也從賣超轉為買超,金額達335億元。金管會認為,下跌主因是散戶「過度反應」,因此將強化兩大措施:一是持續強化股市監視制度,二是健全交易環境與防範可能風險,避免鉅額交易違約。 面對疫情變化可能帶來的股市波動,金管會已加強採行兩項措施。首先,持續強化股市監視制度,一旦發現異常價量變化或股市流言,將要求上市櫃公司第一時間澄清不實消息。若有人刻意散播流言影響股價,將依證交法第155條移送檢調處理。 其次,金管會要求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實施防範鉅額違約機制,要求券商加強了解客戶,必要時要求增提擔保品,並加強注意違約案件相關買賣是否異常,留意整體市場違約風險變化,適時因應,以避免對市場秩序及交割安全造成重大影響。 金管會強調,將持續關注疫情對總體經濟及台股的影響,若股市發生非理性下跌,將採取相關穩定措施。
台灣證券交易所為確保股票及期貨市場交易安全,自F417日起啟動異地備緩系統。這項措施包含了四大證券機構分工採三班制,除了在原辦公地點進行備戰外,還有異地備援及居家上班等多元模式,以確保員工的安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均表示,17日將採取緊張的三班制工作方式,全力維護市場交易的安全與合理性。同時,期交所也迅速動員全體員工,展開異地備援及居家上班作業。 近來,台股成交值在5月份大幅成長,交易頻繁,甚至傳出證券交易「卡卡」的消息。由於疫情影響,17日台股預計將面對人數暴增的衝擊,為維持市場穩定性及交易安全性,證交所強調,為保障投資人權益,各證券商已遵循主管機關規範,備妥連線交易主機的異地備援系統。多年來,證交所已在台北建置備用終端機設備場地,當連線交易主機無法正常運作時,證券商可緊急備援下單,提供雙重保障。 對於那些無分支機構且未設有異地備援系統的證券商,若連線交易主機發生問題,無法及時借用臺灣證券交易所台北的備用終端機設備,證交所也提供台中及高雄的備用終端機設備服務,確保投資人權益不受影響。
【台北訊】近期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布的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交易戶數排名,讓市場再次聚焦在個股與ETF的投資趨勢。根據最新數據,台積電(2330)再度以52,247戶的戶數穩坐冠軍寶座,但與3月份相比,戶數略有下降,顯示市場可能正在進行一些調整。玉山金(2884)則以13,529戶的戶數緊追在後,不過,這次的排名也出現了一些變動。 在ETF方面,元大台灣50(0050)和元大高股息(0056)依然保持前兩名的位置,分別有96,661戶和76,227戶的投資人關注,顯示ETF依然是投資人們的熱門選擇。其中,元大台灣50的戶數已經接近10萬戶,成長勢頭強勁。 去年10月,證交所首次公布證商承作定期定額個股及ETF交易前十高標的時,台積電的戶數還只有30,730戶,之後逐月以數千戶的速度增長。然而,隨著4月電子股熱潮的退潮,台積電的戶數也出現了小幅度下降,這也反映了市場對於不同行業的投資偏好正在發生變化。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除了台積電和玉山金之外,兆豐金、中華電、第一金、中信金、鴻海、台達電、元大金、合庫金等個股的定期定額戶數也都在3,775至7,140戶之間。這些個股主要以定存股和金融股為主,電子股則有4檔。 在ETF方面,除了元大台灣50和元大高股息之外,富邦台50、富邦公司治理、國泰台灣5G+、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臺灣ESG永續等ETF也都有不錯的表現。其中,富邦台50的戶數已經達到40,262戶,富邦公司治理的戶數也有26,511戶。 整體來看,台灣市場的投資者們對於個股和ETF的投資偏好正在發生變化,不過,ETF依然是最受歡迎的投資工具之一。
台灣證交所今(13)日宣布,因應近期疫情情況加劇,為了確保人員健康安全,同時不斷絲毫不斷地與投資者保持溝通,將原定於5月25日至27日舉辦的「綠色經濟暨航運」主題式業績發表會以及5月的例行法人說明會,全數轉為線上辦理,不開放現場參加。
由於疫情影響,證交所積極採取措施,確保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這次主題式業績發表會將邀請10家上市公司參與,分別在5月25日、26日和27日進行線上發表。參與的上市公司包括可寧衛、聯合再生、台灣高鐵等知名企業。
為了保障投資者與公司之間的溝通,證交所也將協助上市公司於證交所自行辦理之法說會,進行線上轉播。這樣的安排不僅能減少人員聚集的風險,也能讓更多投資者從家中就能參與會議,獲取第一手資訊。
證交所表示,這次的線上辦理方式將採用先進的視頻技術,確保會議的畫質和聲音品質,讓參與者能夠有良好的參與體驗。這也是證交所為應對疫情所採取的又一重要措施,以確保市場的穩定運作。
台灣證交所堅守交易穩定,疫情與停電不影響股市運作
近期台灣疫情持續擴大,對股市造成不小的衝擊。就在13日,台股再度遭遇「黑色」星期四,而全台範圍內的停電問題也讓市場擔心是否會對台股交易造成影響。然而,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強調,無論是疫情還是停電,都不會影響台股的正常交易。
證交所表示,即使面對封城的可能性,也絕對不會選擇休市。這是因為,股市的正常運作對於整體經濟的穩定至關重要。
隨著疫情加劇,證交所也迅速作出反應,即將於下周一(17日)啟動異地上班制。部分人員將居家辦公,以確保證交所的運作不受影響。證交所強調,這項措施已經過周密規劃,運作上沒有任何問題。
過去,全球多個地區曾經發生封城,包括美國等地,但股市並未因此休市。這是因為,股市的正常交易對於市場參與者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對於全台突然發生的停電,證交所也進行了應對。證交所板橋資訊大樓已經設置了不斷電系統,一旦發生停電,這個系統將能夠無縫接軌,確保證券市場交易不中斷。對於上市公司而言,若其營運受到停電影響,則需立即上報重訊說明,以保障投資者的權益。
台股昨日(12日)遭遇驚魂一跳,指數狂跌680點,讓股民心驚膽戰。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證券商在集中市場的單日違約買進加計賣出金額達到9,663萬元,這是今年來的第三高紀錄,但看起來並無特別異常。在櫃買市場,違約買進加計賣出金額則是375萬元,買賣相抵後僅為12萬元。 不過,儘管市場波動劇烈,證交所和櫃買中心都強調,他們會密切關注違約交割是否有重大變化。近年來,主管機關和證券商對於風險控管都相當嚴格,所以像以往那樣數十億元的違約交割案例應該不會再發生。 從4月29日台股創下17,709點的歷史新高後,5月份因美科技股轉弱、傳統產業陷入困境以及本土疫情加劇等多重利空因素,台股開始進入修正階段。近兩日來,台股最多下跌了2,070點,目前回測半年線15,566點的支撐。 從5月份以來的違約交割變化來看,5、6、7日分別提高至8,275萬、8,745萬、6,769萬元,而昨日成交量爆出7,828億元的天量,違約交割金額也擴增至9,663萬元,這是今年來的第三大紀錄。雖然6日突然增加至1,308萬元為今年第二大,但其他日子都未超出往日平均水準,昨日也只有523萬元,與當日成交量相比,並未見異常。
【臺灣證券交易所新聞】 臺灣沛星互動科技(Appier)近期發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帶來令人矚目的亮點。公司執行長游直翰透露,公司在業務擴張、市場深耕以及產品開發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其中,年度經常性收入(ARR)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年增長達38%。美國市場的開拓也為公司營收帶來新動能,主攻零售、電商和遊戲行業的客戶群體。 去年,沛星互動科技已經有單月達到損益兩平的紀錄,對於今年能否持續達到單月、單季損平,公司持樂觀態度。該公司主要從事人工智慧(AI)與軟體服務(SaaS)業務,今年3月30日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儘管昨日股價下跌165日圓,收於1,620日圓,但這並不影響公司對上市的看待,游直翰強調,上市只是里程碑,未來還需要不斷努力。 財報顯示,第一季營收達到2,600萬美元,年增長31%。過去幾季,公司營收維持在每季年增長30%的水準,今年全年營收目標則是挑戰1億美元。沛星互動科技在市場上的表現,無疑讓人對其未來發展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