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凱基證券台北分公司近期交易量驚人,引發投資人熱議。有人認為是該分點傳輸速度較快,吸引大量當沖大戶。對此,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昨(22)日舉行記者會,正式釋出相關說明。
凱基證券台北分點之所以交易量驚人,主要原因是其前身是台証證券總公司的據點,主要負責受理外資下單。由於外資交易通常較活躍,因此交易金額相對於一般據點較大。但對比歷史數據,凱基證券的成交量和交易量均維持穩定,並無特別放大或交割異常的情況。
證期局也指出,凱基證券台北分點主要是承接德意志證券客戶,外資積極下單,使得該分點比一般據點活躍。凱基證券則回應,台北分點客戶正常下單,並無異常。此外,台股今年3月逐筆交易上路後,吸引更多國內外法人客戶參與,凱基證券交易系統速度提升及服務優化,也帶動交易表現,獲得客戶肯定。
證交所進一步調閱凱基證券台北分點的交易資料,發現6至8月成交額日均值各有98億元、137億元及151億元,而8月24日成交額達293億元,成交值前三大客戶均為外資。同時,查委託買賣金額沒有逾越單日買賣最高額度限制,凱基台北分點交割也都正常,因此沒有特別「放量」或異常交易狀況。
對於市場質疑凱基台北分點有更快傳輸速度的問題,證交所解釋,這是因為證交所接軌國際制度,提供主機共置服務,有需要的券商均能申請。此服務自2017年12月25日起提供,已實施相當時間。證交所也提供從2M到100M多種頻寬的證券期貨四合一網路,以及100M和1G兩頻寬的主機共置服務,讓客戶根據自身需求租用。此外,為應券商公會業務需求,去年起證交所也提供1G光纖線路服務。
台灣證交所昨日公告,豪華車BMW代理商汎德永業(股票代號:2247)在近期競標中,表現亮眼,創下新紀錄。該公司此次競標的標單數量達到51,857張,雖然比和潤的27萬張少,但超額認購比率卻高達八倍,超越和潤的2.76倍。根據底價和溢價50%的計算,汎德此次競標的凍資金額約在43至65億元之間,今日正式進入開標階段。 汎德此次競標釋出6,457張標單,超額認購比率達8.03倍,中籤機率約為12%。以底價166.22元計算,若開標前有溢價投標,則凍資金額將更高。參與競標的投資者,每人得標張數將不超過837張。 證交所今日將進行開標,從25日起開放抽籤申購,總計提供1,614張標單。10月5日進行公開抽籤,10月12日正式上市。承銷價暫定為180元,昨日汎德興櫃價上漲1.68元,收盤價為338.5元,若抽中一張,估計可獲利15.8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汎德等公司的競標熱烈,證交所也特別提醒投資者,多檔新上市公司承銷都會引起市場關注,預期上市後可獲得可觀價差。但投資者在投標前應該熟悉作業流程,並深入了解新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以避免投資成果不如預期。 汎德上周開放競標時,一度導致證交所系統當機,除了投標過於踴躍外,投資人不熟悉流程,開過多網頁導致流量過大也是原因之一。
台灣證交所近期提醒投資人,由於多檔熱門新上市公司承銷案引發投資熱潮,投資人應注意參與競價拍賣的投標作業流程,並深入了解新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特別是亞洲藏壽司(2754)和汎德永業的股票上市前,股價波動極大,市場高度關注。證交所也強調,投資人參與競價拍賣前,應詳閱相關公告和公開說明書,以避免投標失誤。今年以來,上市櫃公司新股募股案中,已有23日將開標的汎德永業等多家公司的競價拍賣受到關注。證交所並提供投資人透過證券商下單軟體或官網參與競價拍賣的相關資訊。
台灣證券交易所針對近期凱基證券台北分公司成交量暴增一事,於22日進行說明。凱基證券表示,其台北分公司成交量的暴增,主要因為8月中開始受理德意志證券撤台後轉單,這部分外資單約佔凱基證券全部外資單的九成。而這與凱基證券向證交所承租1G光纖網路傳輸無關。凱基證券8月的平均成交量達151億元,其中8月24日單日成交量更是衝上293億元,但交割情況一切正常。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凱基證券台北分公司在109年6月至8月的成交金額日均值分別為98億元、137億元及151億元,8月24日的成交金額為293億元,當日成交金額前三大客戶皆為外資。經過調查,客戶委託買賣金額尚未逾越其單日買賣最高額度限制,交割情形一切正常。
對於外界質疑凱基證券成交量暴增與向證交所承租1G光纖網路傳輸有關的問題,證交所強調,全球主要交易所均提供主機共置服務。為符合國際潮流趨勢,並滿足證券商提升交易網路傳輸效率的需求,證交所自106年12月25日起提供主機共置服務。證交所提供的證券期貨四合一網路,頻寬從2M起至100M不等,主機共置服務則提供100M與1G兩種頻寬,供客戶根據自身需求租用。
自去年9月起,證交所提供1G光纖線路服務,凱基證券成為第一家向證交所承租1G光纖線路服務的證券商。證交所表示,證券商在四合一網路或主機共置網路的使用頻寬大小,完全取決於自身的業務需求。
台灣證交所主辦「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高峰論壇,強調ESG成為企業DNA重要因子
台灣證券交易所為讓外界更深入理解公司治理的最新趨勢與永續發展的藍圖,於昨日(21日)與櫃買中心聯合舉辦了「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高峰論壇。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在會上致詞,強調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及發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的重要性,期望ESG成為企業DNA的重要因子。
黃天牧主委提到,自8月份以來,金管會積極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並正式發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標誌著台灣資本市場正式邁入公司治理3.0時代。論壇透過三場專題演講與兩場專題研討,探討如何應對公司治理藍圖3.0,提升台灣公司治理的永續發展。
證交所公司治理部經理黃玻莉在會上以專題報告的形式,介紹了「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的內容,強調了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等五大主軸,並提出了分三年推動的39項具體措施。
投保中心董事長邱欽庭則專題演講,解釋了新修正的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中的重點內容,包括代表訴訟求償可及於經理人及卸任董監事,以及引進被解任董監事三年內不得擔任上市櫃、興櫃公司董監事失格制度等,以提升台灣公司治理的水準。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在專題演講中提到,國際市場近年來興起的責任投資,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是對企業責任的考驗。他強調,企業應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以實現永續發展。
台灣證交所今(26)日宣布,從明天起將開放盤中零股交易,與普通交易時間重疊,也就是早上9點到下午1點30分。這個新政策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有幾點需要注意的: 首先,想要參與盤中零股交易的投資人,必須使用電子式委託。這意味著,大家在下單前要特別留心,確保看清委託單位,別讓整股和零股的差異造成混淆,以免發生委託錯誤。 證交所也說明,盤中零股交易的電子式交易,是依照相關規定進行的,但這裡也有個例外。如果是專業機構投資人,他們可以選擇使用非電子式委託。至於盤後零股交易,則會繼續沿用現有的運作方式,委託方式不受限制。 這項新政策的實施,預期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更多元化的交易選擇,同時也提醒投資人們要更加謹慎操作,確保交易安全。
台灣證交所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八月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為70.81億元,相比七月衰退了34.78%。雖然短期內有所衰退,但累計前八月稅後淨利已達到337.33億元,同比成長20.92%,這個成長率相當亮眼。從99年以來,證交所官網所公布的數據來看,最高獲利紀錄是108年的407.34億元,而從99年到107年,獲利大約落在170到400億元之間。若未來四個月台股能維持目前的量能和指數,預計今年全體券商的獲利將能夠輕鬆突破400億元,甚至有機會挑戰500億元以上。
不過,八月的大盤總成交值約為4.859兆元,比七月減少了8.72%,這也導致證券商的經紀手續費收入較上月減少。此外,八月證券商出售證券的利益以及證券評價的利益也較少,使得自營業務淨利比七月衰退了50.08%。整體來看,八月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為70.81億元,月衰退34.78%。
證交所進一步分析,今年前八個月的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因為大盤總成交值的成長,較去年同期增加了60.01%。然而,今年截至8月加權股價指數的上漲幅度比去年同期小,這也導致自營業務淨利較去年同期衰退了36.72%,承銷業務淨利則較去年同期衰退了5.05%。儘管如此,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還是達到了337.33億元,同比成長了20.92%。
台股8月份的交易量能表現亮眼,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全體券商在這個月獲利達到了70.8億元,雖然比7月份的高峰有所下滑,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幅度達到了82%。截至目前的8個月,券商的累積獲利已經達到了337.3億元,年增長率為20.9%。 對於8月份的市場情況,證交所表示,當月台股的總成交值為4.85兆元,比7月份的5.3兆元有所下降,降幅為8.7%。這也導致券商經紀的獲利減少至47億元,而之前一個月的證券出售收益和評價利益也有所下降。自營獲利更是下降了五成,僅剩22億元。承銷業務的總獲利也小降至3億元,總獲利減少了34%,為70.8億元。 儘管如此,主要券商仍然保持著獲利的高峰,其中元大證券和凱基證券分別獲利14億元和13億元,富邦、群益金鼎證等公司也都有超過5億元的獲利。永豐金、元富、統一、日盛、兆豐、國泰、致和、台新等公司也都獲利超過1億元。 在整個前八個月的累積來看,券商們因為累積成交值比去年同期大增60%,經紀獲利也幾乎倍增,達到了300億元。不過,由於大盤的漲幅較去年小,自營獲利年減36%,約92億元,承銷業務則持穩在20億元。合計起來,全體券商的獲利為337億元,年增長率為20.9%。若扣除華南永昌證券的權證操作虧損,總獲利甚至可以達到378億元,增幅高達38%。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讓投資人們在鼠年過得更有趣,也為了提升大家的股市知識,特別舉辦了「鼠來寶 股市夯」2020網路闖關有獎徵答活動。這個活動從21日正式開跑,一直持續到11月13日,整整八周,每一週都有獎品可以抽,總共會送出1,120個獎項,總獎金高達48萬元,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啊!大家快來參加,機會難得! 這是臺灣證券交易所第十屆舉辦的網路闖關活動,每年都會更新內容,吸引市場關注。今年的活動特別有看頭,它採用了手繪動態風格,黃金鼠的形象可愛又討喜,讓人看了都心情大好。遊戲題型設計得非常靈活,讓遊戲者能夠進入「公開資訊觀測站」實際查詢上市公司的財務資訊,從而培養正確的投資股市判斷能力。 活動的結構是以每周為單元,參與者只要答對一定數量的題目,就有機會參加抽獎。這樣的設計不僅讓遊戲更加刺激,還能讓大家在遊戲中學習到證券知識,真是雙贏的好事。而且,活動期間有八周的時間,每週都有獎品,機會多多,絕對是投資人們不可錯過的盛事。 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透過證交所的「投資人知識網」來取得更多活動相關資訊,活動的專屬網址是https://act.twse.com.tw/quiz2020/。快來參加吧,讓我們一起享受這場股市知識的盛宴!
台股大變革!臺灣證券交易所宣布,從10月26日起,將實施盤中零股交易新制。這項措施意味著投資人將能夠在交易時間內進行零股交易,與普通交易一樣,但僅限電子式委託。為了避免混淆,投資人必須特別留意下單的委託單位和價位。從上午9點開盤到下午1點30分,每3分鐘將進行一次集合競價撮合,與普通交易時段重疊,因此只能透過電子委託進行。為了區隔,證券商需獨立設置零股交易介面。而盤後零股交易則維持現行模式,不受影響。
近年來,台股ETF因應市場多元化和流動性強,成長迅猛。截至8月底,台股ETF及期貨ETF的資產規模已達近2兆元,其中台股ETF及期貨ETF的規模分別比去年底大幅成長44%和63%,受益人數也高達149萬人。然而,由於台股已有九檔ETF的規模低於契約終止門檻,這些ETF面臨下市或將被終止上市的命運。 台灣證券交易所指出,雖然台股ETF市場持續蓬勃發展,但今年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對ETF市場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例如,國際知名資產管理公司景順在2月清算42檔ETF,先鋒在8月宣布退出香港ETF業務,美國也有多檔高倍數槓桿反向ETF陸續下市。截至8月底,全球已有150檔ETF下市,創下近年來新高,台股也有九檔ETF因規模不足而終止上市。 對於投資人來說,應該關注自己持有的ETF市況,因為基金規模或基金淨資產價值(NAV)過低可能觸及契約終止門檻。例如,元大S&P原油正2累計平均單位NAV已持續超過20多個交易日不到1元,近期國際油價持續走低,股價也下跌,目前正面臨下市風險。 證交所還表示,為應對市場波動,之前實施的ETF清算豁免相關措施將於9月30日到期。若基金的平均單位NAV低於信託契約所約定的終止門檻,經理公司應通知受益人、基金保管機構及金管會,並向證交所申請終止上市。對於期貨信託ETF,若最近30個營業日基金平均單位NAV累積跌幅達90%或基金平均NAV低於2千萬,則應申報金管會核准後終止期貨信託契約,並向證交所申請終止上市。
【台股新聞】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閉鎖期打開 投資人惜售高達兩成
近日,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閉鎖期於21日打開,這款基金自今年3月募集以來,規模已從467億元成長至570億元,吸引了超過6萬名投資者參與。該基金以台股高殖利率優勢為目標,精選各產業龍頭企業,並創新引入月月配加年終配加收益平準金概念,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
根據證交所資料,目前台股集中市場現金殖利率為3.49%,而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的進場點相對較低,預估配息率有機會優於集中市場。此次閉鎖期打開,投資人惜售情況明顯,近兩成投資者選擇持有基金,不願意贖回。這與基金特性以及投資者對台股的看好有關。
元大投信表示,由於基金中配息級別的規模占比接近半數,多數投資者長期持有,並打算追隨台灣優質龍頭企業一起成長。此外,自9月以來,該基金的定期定額申購情況相當熱烈,許多投資者選擇單筆投資搭配定期定額,進行長期投資。
在短線市場可能出現高檔震盪的情況下,建議投資者透過定期定額共同基金,分散進場時間點,以掌握更多的投資機會。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來可是熱鬧非凡,因為有一家豪華車代理商——汎德永業,即將進行IPO上市承銷,吸引了無數投資人的目光。這次IPO的熱度可謂空前,到昨天(21日)為止,累積參與競拍的標單已經超過了去年和潤的27萬張紀錄,法人估計凍結的資金至少有230億元,甚至可能高達500億元。 臺灣證券交易所對於這股熱潮並未做出太多評論,只是按照規定將會公告合格標單的數量,並在周三(23日)正式開標。由於汎德永業的承銷溢價頗高,上周投標開放時一度讓證交所系統當機,後來經過搶修,投資人已能正常下單。而昨天上午傳出的消息是,累積標單已經超過了和潤,凍資金額也創下了新紀錄。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去年和潤的競拍時,共有27.9萬筆合格標單,凍資約150至200億元,這是台股新股IPO歷來的最佳紀錄。後來和潤的公開抽籤也吸引了98.6萬筆投單,總凍資額超過520億元,刷新了近十年的紀錄。 券商分析,如果汎德永業的競拍投標能追平和潤,以底價168.22元、銀行先扣款五成保證金來計算,至少先凍結資金234億元。如果合格標單能追平和潤,凍資金額將達到469億元。這還不包括投資人可能以高價買進的情況,前次和潤的競拍底價為45.69元,得標均價有69.86元,溢價達52%,如果汎德永業能複製這個紀錄,凍資額更有機會達到600至700億元。 法人提醒,近期汎德永業的興櫃格價有回跌,昨日收盤為322元,較最高點427.5元已經少了10.5萬元。由於外資對台股動向的不確定性,盤勢震盪,應該提防競拍和抽籤中獎的價差持續縮小,不宜過度追高。汎德永業是國內豪華車代理經銷的龍頭業者,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為6.04元。 汎德永業預計23日將進行競拍開標,將拍出6,457張,初步以27萬筆投單推估,中獎率僅為2.3%。參與競拍者每人得標張數合計不超過837張。25日起開放申購,計1,614張,僅為競拍張數的四分之一,估計再創下申購和中籤率的新紀錄;10月5日將進行公開抽籤,10月12日上市。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近日盛大舉辦了「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高峰論壇」,這場盛會吸引了主管機關、政府基金以及投信業界的人士共襄盛舉。會議上,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公司治理的未來發展方向,並強調了提升股東權利行使與引導機構投資人實施盡職治理的重要性,這些行動將有助於提升投資影響力,並促使企業更加重視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面向。
證交所公司治理部經理黃玻莉在會議上提到,公司治理的良窳以及資訊揭露程度,是影響外資流入的關鍵因素。她還指出,據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的分析,投資人願意為公司治理良好的企業支付20%以上的溢酬,這充分顯示了公司治理在投資市場中的重要性。
黃玻莉進一步表示,公司治理不僅有防弊的作用,還能興利。自2003年行政院提出強化公司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以來,公司治理在台灣逐漸扎根,並經歷了法制創新及推廣。如今,她所領導的部門更是將公司治理推向了「3.0-永續發展藍圖」的新階段,不斷完善相關層面。
此外,積極的股東行動主義也被視為推動企業注重公司治理的重要力量。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董事長邱欽庭在會上強調,投保中心透過監督重大議題和出席股東會等方式,實踐股東行動主義,從而促進企業的公司治理改善。
今天(18日)台股在三大法人由買超轉為賣超的情況下,震盪不已。由於證交所與富時國際合編的台灣指數系列季度調整於今日盤後生效,投資者們普遍認為短線市場變數增多,應該提高警覺。特別是台股16日創下新高後,17日就跌逾百點,讓市場更加波動。 這次台灣50指數成分股進行了調整,新增瑞昱、矽力-KY等公司,並刪除新光金、中壽等公司。台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也進行了類似的調整,新增新光金、中壽、世芯-KY等,刪除瑞昱、矽力-KY等。值得注意的是,外資對於這些調整的反應各異,部分個股如瑞昱、矽力-KY因為台灣50新入列而外資買超,但近來卻出現了調節的趨勢。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提醒,台股近期逼近「萬三」上緣位置,面對美國科技股的不穩定、美國總統大選的即將到來,以及疫情未完全控制等多重利空,台股將繼續擺盪。而富時指數的生效,也可能對盤面產生影響。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也指出,外資近來的買賣超反覆,隨著美國大選的緊張和中美科技戰的持續,台股預計將在季線約12,500~13,000點之間狹幅盤整,富時指數的個股調整將是主要關注點。
受到新冠肺炎影響,這年來上市櫃ETF的淨值跟規模可是波動得厲害,臺灣證券交易所也來提醒大家,投資這些商品之前要先搞清楚遊戲規則。特別是交易ETF之前,一定要仔細看信託契約或公開說明書,還要留意下市清算的規定和風險哦。 證交所講話說,一般來說,基金會在公開說明書裡頭寫明終止信託契約的條件,其中ETF終止信託契約跟下市的事由,除了那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像是標的指數、基金公司、保管機構出現重大變化之類的,主要還是因為規模考量。 舉個例子,如果ETF的淨資產價值最近30個營業日的平均值低於一定的門檻,那麼就得終止信託契約並下市。這是因為如果ETF規模太小,會影響到經營成本,還可能因為資金不足,無法按照既定的投資策略來複製指數,這樣就會造成追蹤偏離,甚至影響投資人的權益。 證交所還指出,這樣的規模門檻條件,不同的ETF可能會有所不同。像是追蹤股票和債券的證券信託ETF,通常是以1億或2億元為標準,而期貨ETF大多是以5,000萬元為門檻。 期貨ETF除了規模太小會下市清算之外,如果最近30個營業日的平均單位淨值(NAV)比最初單位淨值累積跌幅達到90%,也會觸及下市清算的門檻。當證交所要求期貨ETF最近30個營業日的平均NAV累積跌幅達到85%時,發行人就必須在官網上揭示相關資訊,讓投資人能夠掌握NAV的變動情況,並評估終止上市的風險。 當ETF達到信託契約所規定的終止情事時,發行人就需要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終止信託契約,核准後兩日內要在發行人網站公告,並在公開資訊觀測站發布重大訊息。 發行人也會向證交所或櫃買中心提出終止上市(櫃)申請,一旦得到同意,就會公告最後交易日、終止上市(櫃)日、信託契約終止日、清算基準日等時程。 ETF下市後會進行後續清算,通常由發行人擔任清算人,將ETF資產以適當價格處分變現,清償基金債務,並將清算餘額結算出來,然後按照受益權單位數比例分派給各受益人。 在清算餘額分配之前,清算人應將清算及分配方式向主管機關申報及公告,並通知受益人。 要特別注意的是,從發行人申請終止信託契約到ETF實際下市,通常還有1到1.5個月的作業期間,直到最後交易日(含)前,ETF還是可以正常交易的。 證交所還說,ETF下市對投資人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無法再繼續交易,如果該ETF所投資的標的在相對低點,投資人就算對後市行情看多也必須停損。 另外,先前金管會因應疫情影響而放寬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期貨信託基金的清算門檻,但這項暫行措施將於2020年9月底到期,當時下調清算門檻的股票型ETF,以及兩檔獲准豁免的期貨ETF,從10月起將恢復適用原標準,投資人應該密切注意。 總結一下,ETF下市清算的兩大原因就是規模太小和NAV過低,建議大家在選擇ETF標的時候,一定要詳閱公開說明書或詢問基金公司,了解ETF所投資的標的有哪些風險,投資後也要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基本市況報導網站及發行人網站,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近可是搞大了!它和臺南的億載會攜手合作,辦了一場超級大型的「億載拾捌,上市風華」論壇,還有上市公司業績發表會,吸引超多投資人過來參加。這次活動可是史無前例的,證交所首次和億載會合作,還把活動移師到台南,真是給大家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活動中,我們請到了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來講座,他帶來的題目是「後疫情時代全球及台灣經濟情勢分析」,強調台灣的供應鏈真的很完整,我們可以將金融和產業結合起來,發揮我們的優勢。這一點讓大家對台灣的未來更有信心了。
接著,我們還有投資人關係協會副理事長郭宗霖分享了他從事投資人關係工作的經驗,讓大家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知識。
勞動基金運用局國內投資組組長游迺文也來了,他鼓勵上市公司要和機構投資人保持透明、暢通的溝通。他還介紹了勞動基金的規模和資產配置,並強調了機構投資人最關心的幾個議題:公司發展願景、競爭策略、公司治理和獲利。他還鼓勵大家透過股東行動主義,和機構投資人一起實施盡職治理,落實公司治理。
在業績發表會的部分,神隆、東陽、大亞、南六這四家上市公司都來了,他們一一對外介紹了自己的財務業務概況和競爭優勢,讓大家對他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台股市場在16日迎来一波強勁的升盤,外資買盤大舉回流,總計投入184.75億元,創下今年來第四大買超紀錄,成功推升指數大漲131點,並一度重返「萬三」大關,收盤於12,976點,改寫歷史收盤新高。法人普遍看好台股未來表現,認為資金面、評價面及基本面都維持正向,預計指數有望站上萬三關卡。美科技股的回穩,特別是台積電的領頭作用,對於台股的升盤功不可沒。
根據證交所的資料,17日將有台積電、精元、金橋、振樺電及富鼎等5檔股票進行除息交易,其中台積電的發行市值將減少約648億元,對指數的影響約為21.7點。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外資已連續五日買超台股,16日的買超力道更是強烈,電子股成為買盤關注的焦點。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表示,隨著美科技股的回穩,外資對台股的態度也變得更加積極,加上新台幣的升值和季底作帳行情的推動,台股量價結構保持正向,預計指數還有上攻機會。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則認為,全球資金活水龐大,加上台股的高殖利率題材,指數向上攀升的可能性很高。
凱基投顧的分析指出,台積電ADR創高帶來利多,買盤趁期指結算日大舉推升指數,雖然未能一舉突破13,000點,但在技術面、資金面、籌碼面及類股漲跌結構均對多方有利,預期大盤將持續挑戰「萬三」大關。
台灣證交所為提升上市公司透明度,積極推動法說會活動。本月22日起,將連續三個月舉辦多場法說會,邀請多家上市KY公司出席,向投資人說明財務業務情況。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投資者對企業的瞭解,也提升了公司治理品質。證交所強調,將持續鼓勵上市公司辦理法人說明會,以增強投資者信心。詳細會議資料和簡報已上傳至公開資訊觀測站,讓投資者能夠隨時隨地掌握最新資訊。
【臺灣新聞報導】 近日,臺灣證券交易所宣布了一項重要改革,從10月26日起,將正式實施盤中零股交易的新規定。這項新政策將對投資者和市場運作帶來哪些影響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從今起,投資者在進行零股交易時,預收款券的方式將與普通交易保持一致。這意味著,當投資者決定處置有價證券或變更交易方法時,都需要進行預收款券的流程。這樣的規定,旨在提高交易效率和透明度。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盤後零股交易仍將維持現行的運作方式。具體來說,在處置有價證券時,如果使用了預收款券,那麼就需要與普通交易的委託一起進行預收款券。但對於變更交易方法的有價證券,考慮到避免影響既有作業,將維持不預收款券的狀態。 這項新規定將對市場產生哪些影響呢?一方面,零股交易更加規範化,將有利於市場的穩定發展;另一方面,投資者在進行交易時,需要更加留意預收款券的流程,以避免交易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困擾。 總的來說,臺灣證券交易所此次的改革,旨在提升市場效率,保障投資者的權益。未來,我們將關注這項新政策對市場的具體影響,並為讀者提供更多相關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