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託綜合證券(公)公司新聞
林修銘除了在上半年前往新加坡、日本等地與重要機構投資人會談,下半年將再赴歐美地區引資之外,為活絡資本市場發展及加強鏈結資源,上任後首度率團赴海外招商,首選越南主要考量台商在當地投資布局量體最大、越南經濟成長動能強勁、駐越國銀機構網絡綿密等。
適逢越南河內台灣商會30周年慶,證交所上市服務團隊首度與北越五省的台商分會人員互動,並與和碩(4938)、緯創、佳世達、仁寶、光寶等15家電子廠商高階主管座談,並邀請駐越南代表處大使石瑞琦蒞臨指導,就北越電子業供應鏈移轉及發展現況、台商關注議題等進行交流。
此行除於胡志明市舉辦「前進臺灣資本市場說明會」,另辦理四場座談會,分別與越南台灣商會、電子產業聯誼會及15家台資金融機構行長及代表對談,期建立長期合作交流網絡,持續協助並支持台商經貿發展的資金需求。
林修銘認為,面對全球激烈競爭及產業快速更迭,已由「大魚吃小魚」轉為「快魚吃慢魚」時代,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更需思考數位轉型、研發創新、整合資源,才能快速因應市場變化,強化供應鏈能力,持續提升經營效率與營運韌性。
他表示,透過加入資本市場的上市過程,即能協助企業轉型升級、吸才留才、健全治理體質及強化長期競爭力。
證交所於會中簡報說明台灣資本市場的特色及優勢,包括IPO及SPO多元籌資管道、有效率的上市審查流程、本益比及流動性佳、上市成本合理、外資成交值占比近三成及外資持股市值約占四成的國際化市場等,加上近年積極推動台灣創新板,多層次的上市籌資平台,是台資企業最佳選擇。
證交所亦分享近期推展的亮點業務,包括深化海外招商、加強全球引資及強化交易所合作、形塑特色產業聚落、ESG及成立碳權交易所等。
隨全球供應鏈重組布局,證交所期待未來與東協市場的海外台商有更多資訊交流機會,包括企業普遍關注的ESG、碳權交易、綠能環保等議題,並將積極協助台商回台上市,透過資本市場的資源及國際資金持續投資,成為支持台商穩健經營的堅強後盾。
台灣金融龍頭中信證券近期展開了一項重要的海外招商活動,這次活動不僅是自新冠疫情以來的首度復出,更是台灣資本市場向外拓展的重要一步。中信證券與證交所及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攜手,於5月28日啟程前往越南,進行為期五天的台商交流及上市招商說明會。 活動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和中信證券總經理林明杉親自率隊,吸引了近百位台資企業代表參與,盛況空前。林修銘表示,越南作為台資企業在東南亞的投資重鎮,經濟成長迅速,去年達到8.02%,位居亞太地區第一,因此選擇越南作為海外招商的首站。 林明杉則強調,隨著中美貿易戰和東協經濟共同體的發展,許多大企業將生產基地和營運據點轉移至越南。台灣資本市場的多元籌資管道、健全的上市掛牌制度、高本益比以及高交易流動性,使它成為企業在亞洲市場掛牌和籌資的理想選擇。 這次招商活動涵蓋了越南南北兩地,是證交所近年來參與產業最廣、台資企業最多的一次。從北越的鞋業到南越的紡織、建築、機械、鋼鐵、家具等產業,活動範圍廣泛。 活動中,招商團首先參加了越南台灣商會成立30周年大會,隨後是林修銘主持的北越電子產業座談會,並有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石瑞琦大使出席。此外,還舉行了台資金融機構座談會,吸引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胡志明分行等金融機構參與。 最後,證交所與中信證券、KPMG聯合舉辦了「前進台灣資本市場說明會」,深入剖析全球局勢變動和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吸引了越南台商聯合總會代表、南越各省商會代表等貴賓出席,為台灣資本市場在越南的造勢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此次為林修銘首度帶隊至海外招商,他指出,越南是台資企業在東 南亞投資布局量體最大的地方,去年越南經濟成長率8.02%,位居亞 太地區之冠,儼然成為全球重要經濟體,故選擇越南做為海外招商首 站。
林明杉則表示,隨中美貿易戰及東協經濟共同體成形,不少大型企 業移轉生產基地及營運據點至越南,台灣資本市場擁有多元籌資管道 、健全上市掛牌制度、高本益比、且交易流動性高的特性,加上證交 所近年積極推動創新板,相信多元上市的台灣資本市場是企業在亞洲 市場掛牌及籌資的首選平台。
本次海外招商首度貫穿南、北越,是證交所近年涵蓋產業最廣、參 與台資企業最多的大型招商活動,囊括北越鞋業及包含緯創、和碩、 啟碁、佳世達、光寶、仁寶、澤米在內的電子業,到南越紡織、建築 、機械、鋼鐵、家具等產業。
第一站率先參加北越河內市的越南台灣商會成立30周年大會,為近 期越南台商最大型活動,接著是由林修銘主持、中信證券與KPMG合辦 的北越電子產業座談會,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石瑞琦大使亦出 席與會;招商團緊接著也參與由中信證券舉行台資金融機構座談會,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胡志明分行等金融機構皆與會出席。
壓軸登場的是證交所攜手中信證券、KPMG舉行近期最大規模招商活 動「前進台灣資本市場說明會」,深入解析全球局勢變動及台灣資本 市場優勢,駐胡志明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韓國耀、世界台商聯 合總會代表、越南台商聯合總會代表及南越各省商會代表等貴賓蒞臨 參加,為台灣資本市場大型造勢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通用幹細胞-新是由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蘇鴻麟團隊技術衍生創立,致力於自體血液細胞治療及細胞培養基研發與銷售,其中一款間質幹細胞培養基產品更於2020年取得美國FDA Drug Master File,成功銷售至海外市場。該公司近年再研發出周邊血液純化技術,技術使用自行開發二類醫材培養基-MoFi與周邊血液結合標準化醫療耗材,針對單核球細胞特性並透過封閉系統進行純化處理,提高周邊血液製備純度後,對病症處進行治療。
在與亞洲大學附設醫院、秀傳醫院及臺中慈濟醫院啟動先期臨床試驗後,實驗測試結果指出,經PCP技術濃縮後的周邊血液單核細胞,施用於二期到四期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對於疼痛控制與運動功能的改善,可維持兩年,相關傑出研究成果也於去(2022)年12月及今年1月分別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及《Cell Transplantation》。
該技術除治療膝退化性關節炎,其他相關適應症(如椎間盤退化、肌肉肌腱損傷等病症),亦配合各醫院進行臨床試驗,產品上市後,有望為患者提供安全與便利治療方式。
通用幹細胞-新係由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蘇鴻麟團隊技術 衍生創立,致力於自體血液細胞治療及細胞培養基研發與銷售。在歷 經科技部育苗計畫、生醫商品化中心及國發天使計畫的輔導與支持後 ,陸續取得醫療器材製造證許可及國際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標準認 證,其中一款間質幹細胞培養基產品更於2020年取得美國DMF,並成 功銷售至海外市場。該公司近年再研發出周邊血液純化技術(PCP技 術),該技術係使用自行開發二類醫材培養基-MoFi與周邊血液結合 標準化醫療耗材,針對單核球細胞特性並透過封閉系統進行純化處理 ,提高周邊血液製備之純度後,對病症處進行治療。
在與亞洲大學附設醫院、秀傳醫院及台中慈濟醫院啟動先期臨床試 驗後,實驗測試結果指出,經PCP技術濃縮後的周邊血液單核細胞, 施用於二期到四期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對於疼痛控制與運動功能的 改善,可維持兩年,療效超乎預期。該技術除治療膝退化性關節炎外 ,其他相關適應症治療,亦已配合各醫院進行臨床試驗,待產品陸續 上市後,未來有望為患者提供更安全與便利之治療方式。
中信證券扶持優質學校孕育新創團隊加入台灣資本市場不遺餘力, 繼2021年輔導中原大學師生創業公司-普瑞博(6847)登錄興櫃,今 年再協助國立中興大學師生創業公司通用幹細胞-新加入資本市場。 未來持續提供客戶全方位金融服務,輔導更多具有成長潛力之校園衍 生新創團隊加入資本市場,盼能共創台灣企業榮景。
台灣股市再迎新機遇!權證避險降稅終於通過,市場預期將迎來新一波交易熱潮。從2012年開始討論的權證避險降稅議題,終於在今年落實,這將為台股後市帶來強心針。過去幾年,主管機關不斷推動措施,提升台股的流動性和成交量,例如2017年實施現股當沖降稅優惠,如今當沖交易已佔市場比重超過30%,充分展現了這項措施對於投資人熱情與信心的激發作用。 在稅制優化後,權證市場也顯著成長。此次權證避險降稅的實施,預計將大幅提升權證市場的證券商造市價量與投資人的交易熱情,進而帶動台股交易熱潮,對台灣稅收與資本市場將產生顯著效益。隨著近期欧美通膨放緩,中長期利率逐漸下降,股市重回投資人懷抱,台股市場的輪動迅速,熱門股表現驚人,市場波動也成為權證交易的佳機。 中信權證作為市場領先者,提供投資人專業諮詢、用心服務、數位交易與即時支援。中信權證不斷拓展權證標的範圍,著重於台股加權指數及連結海外指數ETF等多元化標的發行,並積極營造優質造市環境,讓投資人在獲利時能夠輕鬆進行買賣,成為投資權證的首選平台。
而權證市場過往於稅制優化後,皆出現明顯成長期,權證避險降稅實施後,可望大幅提升權證市場證券商造市價量與投資人的交易熱情,並帶起新一波台股交易熱潮,於市場大餅做大後對台灣稅收與資本市場將大有助益。
今年以來,歐美通膨腳步放緩,中長期利率已逐漸鬆動滑落,股市將重回投資人懷抱。台股市場輪動迅速,熱門股常有凌厲表現,而市場波動就是權證買賣好時機。
中信權證提供投資人專業諮詢、買賣用心、數位交易與即時的服務,並持續耕耘權證標的之廣度及深度,著重台股加權指數及連結海外指數ETF等標的發行,提供多樣化標的的權證,並積極營造優質造市環境,讓投資人於獲利入袋時好買好賣,期許成為買賣權證時的首選。
台灣的中國信託綜合證券公司最近可真的是大放異彩啊!它成功的營運模式讓它榮獲了國際知名專業財經雜誌《財資》頒發的「2023年度AAA金融科技獎」中「年度最佳金融科技數位機構券商」的最大獎項。這可是從2020年以來,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數位券商呢!要知道,這個獎項近幾年還是有機構從缺的呢! 中信證券在2019年初就開始引領同業設立專職的數位營運部門,從那時候起,就堅持以科技創新來提升數位用戶體驗。它近年來推出的新興產品和技術創新,以及領先同業的數位營運模式,讓它獲取了國內外的多項專利和獎項。這次獲獎,更是讓中信證券站在了國際舞台的巔峰,成為2023年亞洲唯一獲此大獎的機構券商。 除了這個大獎之外,中信證券還有一個非常受年輕人喜愛的股票交易APP——中信亮點,這個APP也榮獲了《財資》頒發的「台灣最佳行動券商App」獎項,這已經是它連續第二年獲得這個獎項了。中信亮點APP的功能是年年都有創新,蟬聯此獎殊榮就是它最有力的證明。 中信證券的數位運營策略,始終以滿足客戶的投資需求為使命,透過新穎技術提供線上交易服務、豐富的投資資訊和有趣的活動。它還大幅簡化了線上開戶流程,提升了投資者的開戶體驗。自行研發的「中信亮點APP」已經獲得了12項專利,2022年推出的「台股定期定股」功能也立刻獲得了四項專利的肯定。2023年,中信證券更是持續精進,推出了「靚亮存(台股定期)」,這個功能設計了新生代應用介面,滿足了客戶定股和小額交易的需求,成為年輕人最喜愛的功能之一。 中信證券也對投資大眾表示感謝,現在線上開立中信證券戶的新客戶,最高可以獲得500元購物金和150元手續費抵用金哦!想了解更多活動資訊,可以上中信證券官網www.ctbcsec.com/,或是加入「中國信託股市情報讚」Facebook粉絲專頁、「中國信託證券」LINE@生活圈查詢。
中信證券於2019年初引領同業設立專職的數位營運部門,秉承科技創新驅動數位用戶體驗的理念,憑藉近年來新興產品、技術創新及領先同業的數位營運模式,獲取國內、外多項專利與獎項,再次站上國際舞台,獲得國際專業機構認可,成為2023年亞洲唯一獲此大獎殊榮的機構券商,立足台灣,放眼亞洲。同時,深獲年輕人喜愛的股票交易APP中信亮點,榮獲《財資》另一獎項「台灣最佳行動券商App」(Best Mobile Brokerage Application),為連續兩年唯一獲獎的券商APP。中信亮點APP功能年年更迭創新,是蟬聯此獎殊榮最具體表現。
中信證券數位運營策略,以金融科技滿足客戶投資需求為使命,透過新穎技術,提供客戶線上交易服務、豐富的投資資訊、新奇有趣的活動。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幅簡化線上開戶流程,提升投資者的開戶體驗。自行研發之「中信亮點APP」已獲得12項專利,2022年開發「台股定期定股」上線即獲得四項專利肯定,2023年持續精進,增加定期小額功能推出「靚亮存(台股定期) 」,以新生代應用介面習慣設計,滿足客戶定股╱小額交易需求,成為年輕人最喜愛功能之一。
為感謝投資大眾對於中信證券支持,現在線上開立中信證券戶成功,新客戶最高可獲得500元購物金及150元手續費抵用金,詳細活動資訊請至中信證券官網www.ctbcsec.com/或加入「中國信託股市情報讚」Facebook粉絲專頁、「中國信託證券」LINE@生活圈查詢。
台灣新聞記者特別報導:近日,台灣市場再迎新血!聯策公司(股票代號:6658)於26日正式向證券交易所提交股票上市申請,成為今年第三家申請上市的國內公司。這家由林文彬擔任負責人的公司,已經備受矚目。 聯策公司目前實收資本額約3億元,主打產品涵蓋視覺自動化及應用、智慧製造、濕製程設備與材料以及生產設備等領域。根據111年財報,該公司當年稅前盈餘達1.7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更是亮麗的3.97元,顯示其良好的經營實力。 此次聯策公司的股票承銷機構包括元富證券、中信證券以及台新證券,這三大證券巨頭的加入,將為聯策公司的上市之路增添更多信心。無論是公司實力、市場前景還是承銷機構的加持,都讓人對聯策公司的上市前景充滿期待。
聯策公司負責人為林文彬,目前公司實收資本額約3億元,主要產 品包括視覺自動化及應用與智慧製造、濕製程設備與材料及生產設備 ;111年稅前盈餘約1.7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97元;股票 承銷機構為元富證、中信證及台新證。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表示,本次的評選獎勵方案略有調整,除設有總成交金額門檻100億元外,更注重權證上市後流動性,其中,雖然成交金額成長率獎項因為前一年市場交易熱絡,計算基期偏高,但仍有二名發行人達到100億元門檻,且有正成長而獲獎,誠屬不易。
簡立忠指出,證交所近年來除了利用各種獎勵措施積極推展權證業務外,更致力於法規制度及電腦系統變革,有效增進權證資訊之透明度與報價公平性,建立更優質權證市場環境。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透過權證的獎勵措施,以及各界積極的宣導活動,促使權證發行規模及交易量能更上一層樓,截至2022年底,上市、上櫃權證發行檔數已經突破5萬檔。
高晶萍、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皆樂見市場關注的權證避險股票降稅案,於2022年12月已經立法院一讀通過,未來將促請財委會優先審理,如能因權證避險降稅而大幅減少證券商營運成本,將使權證市場更加活絡。
本次獎勵活動各獎項名次如下:
一、權數效率獎:(111年發行人權證總成交金額達100億元且平均每檔權證成交金額較高者)前四名依序為國泰綜合證券、元大證券、統一綜合證券、康和綜合證券;中國信託綜合證券、群益金鼎證券、凱基證券、永豐金證券並列第五名。
二、權值卓越獎:(111年發行人權證總成交金額達100億元且總成交金額較高者) 前四名為元大證券、凱基證券、群益金鼎證券、統一綜合證券;國票綜合證券、國泰綜合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富證券並列第五名。
三、權值成長獎:(111年發行人權證總成交金額達100億元且與110年相較為正成長,取成長率較高者)前二名為康和綜合證券、中國信託綜合證券。
未來證交所將持續因應市況推行適時合宜商品,提供市場更佳的投資選擇,藉由權證發行面及交易面之提升,推動權證進一步發展,期能吸引更多國內外投資者參與,並與國際市場接軌。
工商時報與券商攜手推動權證市場,舉辦權王大賽第十三年,共累 計超過56萬人參與,總買入額逾新台幣1,600億元。本屆吸引近3千人 參賽,累積總買入金額高達225億元,為權證市場帶來亮眼績效。
七大券商推廣權證市場不遺餘力,永豐金證券以「報名人數最多, 總買入金額最高、總報酬率最高」獲頒「最佳卓越獎」;元大證券則 是本屆實動率最高,達67.48%,獲頒「最佳動能獎」;台新證券各 項成績表現較上屆(第十屆)參加績效進步,平均總買入金額成長2 0.18%,獲頒「最佳突破獎」。
群益金鼎證券各項成績皆有不錯表現,線上活動參與踴躍,獲頒「 最佳旺市獎」。中國信託證券則事實動率為券商平均之上、達52.34 %,且分公司推動績效良好,獲頒「最佳潛能獎」;兆豐證券本屆客 戶總報酬率表現亮眼,報酬率達3.17%,獲頒「最佳績效獎」;凱基 證券本屆實動率較上屆參與明顯提升,為券商平均之上、達63.34% ,獲頒「最佳業績獎」。
今年最特別的是,最大獎「權王大贏家」由去年冠軍得獎者蟬聯, 今年第二度參賽,就突破自己的紀錄,因由不同券商下單,且獲利表 現都大勝,在本屆一次就抱回冠軍和季軍兩項大獎,競賽中獲利金額 合計高達4,700萬元,更勝去年的3,864.8萬元。
得獎者分享,贏家心法就是「跟著市場走」,去年行情大震盪,他 說「多空都有賺」。
工商時報與券商攜手推動權證市場,舉辦權王大賽第十三年,共累 計超過56萬人參與,總買入額逾新台幣1,600億元。本屆吸引近3千人 參賽,累積總買入金額高達225億元,為權證市場帶來亮眼績效。
七大券商推廣權證市場不遺餘力,永豐金證券以「報名人數最多, 總買入金額最高、總報酬率最高」獲頒「最佳卓越獎」;元大證券則 是本屆實動率最高,達67.48%,獲頒「最佳動能獎」;台新證券各 項成績表現較上屆(第十屆)參加績效進步,平均總買入金額成長2 0.18%,獲頒「最佳突破獎」。
群益金鼎證券各項成績皆有不錯表現,線上活動參與踴躍,獲頒「 最佳旺市獎」。中國信託證券則事實動率為券商平均之上、達52.34 %,且分公司推動績效良好,獲頒「最佳潛能獎」;兆豐證券本屆客 戶總報酬率表現亮眼,報酬率達3.17%,獲頒「最佳績效獎」;凱基 證券本屆實動率較上屆參與明顯提升,為券商平均之上、達63.34% ,獲頒「最佳業績獎」。
今年最特別的是,最大獎「權王大贏家」由去年冠軍得獎者蟬聯, 今年第二度參賽,就突破自己的紀錄,因由不同券商下單,且獲利表 現都大勝,在本屆一次就抱回冠軍和季軍兩項大獎,競賽中獲利金額 合計高達4,700萬元,更勝去年的3,864.8萬元。
得獎者分享,贏家心法就是「跟著市場走」,去年行情大震盪,他 說「多空都有賺」。
「第13屆台灣權王大賽」由證交所、集保結算所、櫃買中心、券商 公會及元大證、中信證、台新證、兆豐證、永豐金證、凱基證、群益 金鼎證七家券商共同協辦,7日舉行頒獎典禮。
值得一提的是,工商時報攜手券商共同推動權證市場,舉辦權王大 賽第13年,共累計將近56萬人參與,總買入額逾1,600億元。「第13 屆台灣權王大賽」總報名人數將近3,000人,經過26周實體交易競賽 ,競賽結果正式出爐,在台股市場震盪不斷的一年仍繳出亮眼成績。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表示,2022年資本市場動盪,台股成交量下滑 ,但「第13屆台灣權王大賽」總買入金額達225億元,仍是創辦以來 第三高紀錄,累計實動戶1,397戶,維持不錯比例。此外,本屆權王 大賽也著重在與年輕人接觸,強化教育推廣、拍攝教學影片、辦理線 上理財講座及PODCAST等,將權證商品推廣至年輕族群,發揮以小博 大、多空皆宜及低交易成本等優勢。
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出席時指出,透過「台灣權王」活動持續舉辦 講座、遊戲實體競賽,奠定權證市場發展基礎,從近年權證造市品質 提升,以及投資人對權證商品了解日益深入,推廣成效顯現,而金管 會也推動相關措施,提升投資人參與權證市場意願,秉持活絡健全市 場理念,目前權證避險降稅法案已通過一讀,預計立院本會期列入優 先法案,可望進一步提高權證交易意願。
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直言,券商公會今年最大工作就是推動立院 在本會期通過權證避險降稅修法,盼能在4月底完成三讀,並看好權 證避險降稅上路後,將有利創造投資人、券商、政府稅收三贏局面。
滙豐報告指出,大陸通膨只出現溫和增長,但目前全球都在採取緊縮貨幣政策,大陸政策也難以與全球背道而馳,這將出現資金外流及貶值壓力,所以人行會傾向降準而不是降息。
人行日前公布的第3季貨幣政策報告強調,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調節,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
中信證券認為,綜合考慮流動性缺口、MLF到期、美聯準會升息節奏、歷來降準時間點等,預估今年底到明年初降準可能性較高,降準時間點機率為明年1月大於今年12月和11月。
中信證券分析指出,從外部環境來看,11月和12月美國聯準會議後是升息節奏轉變重要窗口期,也會成為人行降準的重要觀察窗口;從內部環境看,信貸開門紅的需求、對沖專項債提前發行、春節前流動性安排等因素,都更加傾向於選擇明年1月或今年12月作為降準時間點。
證交所年度宣導會共有金管會證券期貨局、證券商公會、證券商經紀及自營高階主管共計約120餘人與會。證交所除協助證券商擴大業務商機與效益外,同時也聽取證券商建言,以提升證券市場效能。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致詞時表示,今年台股基本面的表現仍然穩健,受惠5G應用、高階運算以及車用電子等需求持續成長,截至10月,全體上市公司累計營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逾9%,台灣資本市場展現因應市場環境變化的高度韌性。此外,證交所為使交易更公平效率,發行籌資更便捷,在交易面已於今年9月26日起,就延長撮合間隔時間的有價證券,每5秒揭露一次模擬撮合成交價、量及最佳五檔買賣價量等資訊。
此外,盤中零股交易部分每10秒揭露一次,如果價格劇烈波動,則會採取延緩開收盤與盤中價格穩定措施。在盤中零股交易方面,今年12月19日起,盤中零股交易的撮合間隔時間,將由現行3分鐘縮短至1分鐘,希望能夠更加活絡盤中零股交易市場;發行面則參考國外規定,取消創新板承銷商協助法遵作業永久保薦責任。
為促進與證券商之雙向溝通,並宣導證券市場之最新政策,證交所 每年都會舉辦「證券經紀商及自營商高階主管業務宣導會」,此次宣 導會將就「強化證券商資通安全作業」、「ETN市場概況與發展趨勢 」及「防範金融投資詐騙」等主題進行說明,以幫助業者了解證交所 重大業務規畫,並進行意見交流,聽取證券商建言以利雙方溝通了解 。
證交所表示,包含國內外政府基金、保險、投信等機構投資人對市 場及被投資公司影響力日益重大,透過其對上市(櫃)公司之持續關 注與溝通,並主動要求上市(櫃)公司重視並落實公司治理,將可大 幅提升我國公司治理水平。
因此,在我國資本市場機構法人所占比率持續攀升之際,機構投資 人的盡職治理更顯重要,證交所鼓勵機構投資人積極參與公司治理, 以共同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品質,為客戶與受益人之價值把關,宣導會 將安排「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優良證券商頒獎典禮」,特別 將表揚第一金、中國信託、兆豐、台新及永豐金等五家證券商,對於 盡職治理之重視與投入。
證交所表示,證券商是證交所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希望藉由此 次舉辦之業務宣導會,為證券市場之蓬勃發展共同打拚努力。
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持續重塑證券業生態,加上前兩年疫情催化、 年輕族群投入股市,都使數位金融對證券產業之重要性大幅提升,中 信證看見創新科技與虛擬通路的可能性,於2013年起著手數位布局, 推動業務全面電子化。
隨客戶對於證券數位化需求提升,為讓投資人更即時開戶投資,中 信證團隊自主研發線上開戶「中信服務讚APP」、線上投資「中信亮 點APP」;其中,「中信亮點APP」為全台市場首個全功能、全投資旅 程的證券APP解決方案,2019年上線至今屢獲國內外大獎肯定。
中信證也積極了解投資人各面向痛點,創新優化各種投資服務,滿 足投資人在股市上漲及回檔之際各項投資需求。
台股2021年多頭行情下現股當沖盛行,中信證便推出適合當沖或看 盤時間不足之客戶的「智能投手(智慧單)」功能,協助客戶雲端自 動監控、觸價觸量投資,自動停利停損,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而今年股市劇烈波動下,則推出新型態「台股定期定股」功能,協 助投資人透過定期投資方式降低風險,並提供業界首創「約定購物車 」、「日日扣款月曆」服務,投資人可一次約定多筆標的與扣款日期 。
此外,中信證「台股定期定股」為日日可扣款,中信亮點APP引進 電商購物車概念,可一次下單多個標的及多個日期,搭配獨家開發的 扣款月曆,投資人如約定多個日期,可以直接點擊日期查看該日約定 內容,操作更加便利。
中國信託綜合證券表示,漢田生技2007年成立,為飲品、晶凍、果凍保健食品代工大廠,從原料、開發、技術資料提供客戶一條龍ODM服務,更協助客戶開發新商品並改良現有商品配方,提供保健食品客製化服務,深具發展潛力。
漢田生技布局國際專利原料及積極開拓ODM市場,今年7月營收近2,700萬元,8月營收更近3,300萬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6%及53%,今年上半年毛利率高達38%。
隨著新客戶訂單開始放量,以及原有客戶加強下單力道,漢田生技目前在手訂單仍持續增加,整體營收及獲利成長動能可期;近年更成立子公司百維生技,漢田生技逐漸成為原料進口、企劃設計、代工三合一的企業,提升企業與商品競爭力。
中國信託證券扶持優質企業加入臺灣資本市場不遺餘力,今年中信證券輔導掛牌的數位智慧醫療概念股晉弘(股票代號:6796)及特用化學領導廠商奇鈦科(股票代號:3430)皆有亮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