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越南2022年受到內外利空因素夾擊,股市呈現下跌的格局,然而隨 著疫情趨緩,越南重新開放天空,國內消費動能升溫,近期外資已開 始逢低布局股市,今年前五月外資直接投資(FDI)達77.1億美元, 年增7.8%,為2018年以來最佳增長率。
中信投信指出,受惠大陸封城轉單效應和國境解封,越南出口彎道 超車,今年出口已旺到下半年,越南基本面良好,股市等待投資者歸 位,現行的評價水準非常低廉,提供中長期投資者一個良好的建倉機 會。
越南海關總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越南全國進出口總額 達創紀錄的673.7億美元,較上季成長38.1%;出口額347.1億美元, 較上季成長48.2%。第一季越南貨物進出口總額為1,763.5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14.4%。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指出,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 封城封境重創越南,不過,今年越南已重新開放航線,並且在出口持 續成長帶動下,預期GDP成長達7.0%,有望回到疫情前水準,同時, 外資直接投資(FDI)成長於2020、2021年放緩後,今年1∼5月份FD I成長來到7.8%,今年有望迎來更顯著增長,顯示目前越南經濟狀況 仍穩健。
張晨瑋指出,過去越股每當本益比(PE)觸及12倍時,一年後表現 都非常亮眼。舉例來說,2012年12月,因銀行體系壞帳增加、存款利 率大幅調升,當時PE來到11.3倍,一年後越股指數漲逾20%;2016年 1月美國宣布升息,資金大幅撤出新興市場,當時PE來11.7倍,一年 後上漲27.9%;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PE也來到12倍,一年 後漲近80%。今年受到個別地產公司醜聞引發的賣壓,已讓PE來到1 2.8倍,搭配經濟復甦,一年後漲勢可期。
就外資動向來看,近一周外資對亞洲股市的偏好也開始回升,除了 台韓股最吸金外,越股也呈現淨買超0.35億美元。張晨瑋指出,越股 今年第一季財報也很亮眼,盈利年增率高達29.3%,Dragon Capita l預估全年盈利年增率達25%,為過去12年平均盈利年增率12.5%的 兩倍。
中信投信指出,以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為例,目前重壓金融、不 動產、原物料等類股,看好選擇個股中長期表現機會,不因基本面因 素過度操作,以集中持股方式反應經理團隊對於市場、產業及個股的 看法,是投資人逢低布局的好選擇。
中信投信指出,受惠大陸封城轉單效應和國境解封,越南出口彎道 超車,今年出口已旺到下半年,越南基本面良好,股市等待投資者歸 位,現行的評價水準非常低廉,提供中長期投資者一個良好的建倉機 會。
越南海關總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越南全國進出口總額 達創紀錄的673.7億美元,較上季成長38.1%;出口額347.1億美元, 較上季成長48.2%。第一季越南貨物進出口總額為1,763.5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14.4%。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指出,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 封城封境重創越南,不過,今年越南已重新開放航線,並且在出口持 續成長帶動下,預期GDP成長達7.0%,有望回到疫情前水準,同時, 外資直接投資(FDI)成長於2020、2021年放緩後,今年1∼5月份FD I成長來到7.8%,今年有望迎來更顯著增長,顯示目前越南經濟狀況 仍穩健。
張晨瑋指出,過去越股每當本益比(PE)觸及12倍時,一年後表現 都非常亮眼。舉例來說,2012年12月,因銀行體系壞帳增加、存款利 率大幅調升,當時PE來到11.3倍,一年後越股指數漲逾20%;2016年 1月美國宣布升息,資金大幅撤出新興市場,當時PE來11.7倍,一年 後上漲27.9%;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PE也來到12倍,一年 後漲近80%。今年受到個別地產公司醜聞引發的賣壓,已讓PE來到1 2.8倍,搭配經濟復甦,一年後漲勢可期。
就外資動向來看,近一周外資對亞洲股市的偏好也開始回升,除了 台韓股最吸金外,越股也呈現淨買超0.35億美元。張晨瑋指出,越股 今年第一季財報也很亮眼,盈利年增率高達29.3%,Dragon Capita l預估全年盈利年增率達25%,為過去12年平均盈利年增率12.5%的 兩倍。
中信投信指出,以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為例,目前重壓金融、不 動產、原物料等類股,看好選擇個股中長期表現機會,不因基本面因 素過度操作,以集中持股方式反應經理團隊對於市場、產業及個股的 看法,是投資人逢低布局的好選擇。
台股今年上半年遭遇逆風,但中信投信認為下半年有機會回升,現在正是撿便宜時刻,順勢推出中信臺灣智慧50 ETF(00912),追蹤「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智慧50指數」,是國內首檔納入五種投資因子的ETF,指數回測13年勝率達76.9%,優於臺灣50指數的23.1%,採季配息,預計13至15日募集。
中信投信總經理張浴澤表示,台股ETF整體規模已達7,395億元,主動式台股基金規模約3,700餘億元,兩者合計逾兆元,當中台股ETF占比達三分之二。
中信投信去年推出六檔ETF,當中三檔是台股ETF,可見中信投信搶台股ETF市場的決心。這次推出中信臺灣智慧50 ETF是國內首檔納入五檔投資因子的ETF,來建構「進階版」台股投資配方。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經理人張圭慧舉出四大因素,看好台股未來反彈上漲機率高達七至九成,其一是台股基本面佳,有供應鏈優勢,第二是本益比已由2020年高點21.3降至12.55倍,第三是上市櫃公司宣告股利推算,台股現金股息殖利率已達5.5%左右,第四是根據美林牛熊指標顯示,市場已經過度悲觀。
張圭慧強調,2008年以來,當恐慌指數均線大於30,特選臺灣智慧50指數的短、中長期正報酬機率平均高於90%。
特選臺灣智慧50指數採用規模、價值、成長、品質、動能等五大因子進行權重加減碼,一年調整四次成分股,累積超額報酬較大盤指數多出163%,平均年報酬率20.1%。
主因相較於追蹤單一因子的ETF,多因子篩選策略有利ETF投資在穩健中提升勝率。
若進一步回測過去13年度勝率比較,「特選臺灣智慧50指數」勝率達76.9%,優於臺灣50指數的23.1%;運用定期定額試算過去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平均報酬率分別為8.9%、24.2%、42.4%、110%,投資勝率超越八成,長期定期定額累積報酬220%。
由於篩選策略不同,中信臺灣智慧50與有元大台灣50名稱近似,但兩者成分股、占比不同。
據中信資料顯示,第一大產業為半導體、占比50.1%,其次是航運17%、金融9.6%,電子零組件、電腦及周邊5.4%,而元大台灣50的電子業占71.1%、金融13.9%、航運2.6%。
另以成分股來看,中信臺灣智慧50第一大成分股台積電占25.1%,元大台灣50占45.5%。
中信投信總經理張浴澤表示,台股ETF整體規模已達7,395億元,主動式台股基金規模約3,700餘億元,兩者合計逾兆元,當中台股ETF占比達三分之二。
中信投信去年推出六檔ETF,當中三檔是台股ETF,可見中信投信搶台股ETF市場的決心。這次推出中信臺灣智慧50 ETF是國內首檔納入五檔投資因子的ETF,來建構「進階版」台股投資配方。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經理人張圭慧舉出四大因素,看好台股未來反彈上漲機率高達七至九成,其一是台股基本面佳,有供應鏈優勢,第二是本益比已由2020年高點21.3降至12.55倍,第三是上市櫃公司宣告股利推算,台股現金股息殖利率已達5.5%左右,第四是根據美林牛熊指標顯示,市場已經過度悲觀。
張圭慧強調,2008年以來,當恐慌指數均線大於30,特選臺灣智慧50指數的短、中長期正報酬機率平均高於90%。
特選臺灣智慧50指數採用規模、價值、成長、品質、動能等五大因子進行權重加減碼,一年調整四次成分股,累積超額報酬較大盤指數多出163%,平均年報酬率20.1%。
主因相較於追蹤單一因子的ETF,多因子篩選策略有利ETF投資在穩健中提升勝率。
若進一步回測過去13年度勝率比較,「特選臺灣智慧50指數」勝率達76.9%,優於臺灣50指數的23.1%;運用定期定額試算過去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平均報酬率分別為8.9%、24.2%、42.4%、110%,投資勝率超越八成,長期定期定額累積報酬220%。
由於篩選策略不同,中信臺灣智慧50與有元大台灣50名稱近似,但兩者成分股、占比不同。
據中信資料顯示,第一大產業為半導體、占比50.1%,其次是航運17%、金融9.6%,電子零組件、電腦及周邊5.4%,而元大台灣50的電子業占71.1%、金融13.9%、航運2.6%。
另以成分股來看,中信臺灣智慧50第一大成分股台積電占25.1%,元大台灣50占45.5%。
看好台股下半年吹反攻號角,中國信託投信繼去年推出3檔台股ET F後,2022年重磅推出「中信臺灣智慧50 ETF(00912)」,追蹤「臺 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智慧50指數」,擬訂6月13日至6月15日 募集,期使在股市多空難掌握的當下,提供投資人強攻力守的新ETF 標的。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00912)經理人張圭慧表示,目前市場最擔 憂的議題為俄烏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及通膨風險,而國際貨幣基金組 織(IMF)預估台灣經濟成長維持在3.5%∼4.5%區間,且通膨走勢 也相對於其他亞太地區國家趨緩。雖然今年以來因美國升息帶動資金 回流,不過內資法人部隊依舊看多力挺,台股仍相對國際股市強勁, 加上台股企業獲利佳、殖利率相對高,待外資歸隊可望進一步助攻下 半年台股行情。
張圭慧樂觀看待台股下半年迎東風,且台股已歷經大幅度修正,有 基本面的資產是具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然而過去無論是市值型或股 息型的台股ETF僅專注在單一篩選面向,觀察過去10年,隨著景氣循 環輪動,產業在不同的景氣循環位階下各有表現,若只側重單一條件 ,難免會「顧此失彼」。
因應時局變化,「中信臺灣智慧50 ETF(00912)」所追蹤的「特 選臺灣智慧50指數」,其最大特點就是法人級選股流程。依流動性篩 選後,選取前50大市值之上市櫃股票,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為基礎下 ,再依成長、規模、品質、價值、動能5大投資因子調整權重,能在 景氣變化或市場風格轉換時,更能調整至較佳的投資風向。
張圭慧指出,根據「特選臺灣智慧50指數」自2009年來的回測績效 ,勝出臺灣50報酬指數報酬率高達163%,其中加入因子機制購是進 化指數超額報酬的重大關鍵。
中信投信強調,影響金融市場兩大因素:聯準會升息及俄烏戰爭, 有望在下半年逐步明朗,根據主計處3月最新預估今年GDP為4.02%, 若以過往台股與GDP走勢高度相關性來看,下半年台股可望跟隨GDP築 底反彈。即將推出的「中信臺灣智慧50 ETF(00912)」精選法人常 用5大選股因子,建構強攻力守的投組架構,讓投資效能更上層樓。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00912)經理人張圭慧表示,目前市場最擔 憂的議題為俄烏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及通膨風險,而國際貨幣基金組 織(IMF)預估台灣經濟成長維持在3.5%∼4.5%區間,且通膨走勢 也相對於其他亞太地區國家趨緩。雖然今年以來因美國升息帶動資金 回流,不過內資法人部隊依舊看多力挺,台股仍相對國際股市強勁, 加上台股企業獲利佳、殖利率相對高,待外資歸隊可望進一步助攻下 半年台股行情。
張圭慧樂觀看待台股下半年迎東風,且台股已歷經大幅度修正,有 基本面的資產是具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然而過去無論是市值型或股 息型的台股ETF僅專注在單一篩選面向,觀察過去10年,隨著景氣循 環輪動,產業在不同的景氣循環位階下各有表現,若只側重單一條件 ,難免會「顧此失彼」。
因應時局變化,「中信臺灣智慧50 ETF(00912)」所追蹤的「特 選臺灣智慧50指數」,其最大特點就是法人級選股流程。依流動性篩 選後,選取前50大市值之上市櫃股票,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為基礎下 ,再依成長、規模、品質、價值、動能5大投資因子調整權重,能在 景氣變化或市場風格轉換時,更能調整至較佳的投資風向。
張圭慧指出,根據「特選臺灣智慧50指數」自2009年來的回測績效 ,勝出臺灣50報酬指數報酬率高達163%,其中加入因子機制購是進 化指數超額報酬的重大關鍵。
中信投信強調,影響金融市場兩大因素:聯準會升息及俄烏戰爭, 有望在下半年逐步明朗,根據主計處3月最新預估今年GDP為4.02%, 若以過往台股與GDP走勢高度相關性來看,下半年台股可望跟隨GDP築 底反彈。即將推出的「中信臺灣智慧50 ETF(00912)」精選法人常 用5大選股因子,建構強攻力守的投組架構,讓投資效能更上層樓。
台股ETF又將有新兵報到。中國信託投信看好台股下半年吹反攻號角,近期將推出「中信臺灣智慧50 ETF(00912)」,是旗下第四檔台股ETF,訂6月13日至15日募集,提供法人級選股流程,有機會吸引投資人目光。
中國信託投信繼去年推出三檔台股ETF,今年再推出追蹤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智慧50指數的中信臺灣智慧50 ETF。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樂觀看待台股下半年迎東風,因台股已歷經大幅度修正,且基本面良好。
張圭慧分析,雖然今年以來因美國升息帶動資金回流,不過,內資法人部隊依舊看多力挺,台股仍相對國際股市強勁,加上台股企業獲利佳、殖利率相對高,待外資歸隊可望進一步助攻下半年台股行情。
中信投信強調,主計處3月最新預估我國今年GDP為4.02%,若以過往台股與GDP走勢高度相關性來看,下半年台股可望跟隨GDP築底反彈。
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檔台股ETF,張圭慧分析中信臺灣智慧50 ETF與現行台股ETF的差異,在於過去無論是市值型或股息型的台股ETF僅專注在單一篩選面向,然而隨著景氣循環輪動,各產業在不同的景氣循環位階下各有表現,若只側重單一條件,難免會「顧此失彼」。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追蹤的特選臺灣智慧50指數,最大特點是法人級選股流程,精選法人常用五大選股因子,建構強攻力守的投組架構,依流動性篩選後,選取前50大市值的上市櫃股票,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為基礎下,再依成長、規模、品質、價值、動能等五大投資因子調整權重,能在景氣變化或市場風格轉換時,更能調整至較佳的投資風向。
張圭慧指出,根據「特選臺灣智慧50指數」自2009年以來的回測績效,勝出臺灣50報酬指數報酬率高達163%,其中加入因子機制是進化指數超額報酬的重大關鍵。
中國信託投信繼去年推出三檔台股ETF,今年再推出追蹤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智慧50指數的中信臺灣智慧50 ETF。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樂觀看待台股下半年迎東風,因台股已歷經大幅度修正,且基本面良好。
張圭慧分析,雖然今年以來因美國升息帶動資金回流,不過,內資法人部隊依舊看多力挺,台股仍相對國際股市強勁,加上台股企業獲利佳、殖利率相對高,待外資歸隊可望進一步助攻下半年台股行情。
中信投信強調,主計處3月最新預估我國今年GDP為4.02%,若以過往台股與GDP走勢高度相關性來看,下半年台股可望跟隨GDP築底反彈。
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檔台股ETF,張圭慧分析中信臺灣智慧50 ETF與現行台股ETF的差異,在於過去無論是市值型或股息型的台股ETF僅專注在單一篩選面向,然而隨著景氣循環輪動,各產業在不同的景氣循環位階下各有表現,若只側重單一條件,難免會「顧此失彼」。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追蹤的特選臺灣智慧50指數,最大特點是法人級選股流程,精選法人常用五大選股因子,建構強攻力守的投組架構,依流動性篩選後,選取前50大市值的上市櫃股票,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為基礎下,再依成長、規模、品質、價值、動能等五大投資因子調整權重,能在景氣變化或市場風格轉換時,更能調整至較佳的投資風向。
張圭慧指出,根據「特選臺灣智慧50指數」自2009年以來的回測績效,勝出臺灣50報酬指數報酬率高達163%,其中加入因子機制是進化指數超額報酬的重大關鍵。
受到地產醜聞爆發衝擊,越南股市2022年創下史上第四大下挫波段 ,但外資反而趁機挺進。中信投信認為,越南總經基本面依舊穩健、 外資如摩根大通甚至看好長期發展加碼挹注資金,就股市面來看,估 值逼近歷史低位,評價更具吸引力,正是逢低好買點。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全球經濟重陷衰退陰霾 ,越股免不了受波及。但從二項指標來看,越股有止穩跡象。一是賣 壓趨穩,根據統計,目前融資餘額已自2022年第一季高點下降約30% 且外資已連續兩個月淨買超越股。
二是越南證券委員會(SSC)發起多項變革,不僅致力股票交易透 明化、降低期貨對股票現貨市場影響,並將恢復公布自營商交易資料 。
張晨瑋觀察,過去越股如此大回檔多半受到國際外部因素影響到基 本面,像2008年金融海嘯、2018年中美貿易戰、2020年新冠肺炎衝擊 等,但2022年主要受到個別公司的醜聞引發的賣壓,就總經面來看, 越南體質已較過往更加穩健、本益比估值合理、通膨可控、外匯存底 豐厚,且匯率變動亦小。
也因為看好越南長線發展,外資反加碼投資。近期摩根大通就宣布 向其在胡志明市的分支機構注資1.23億美元,使其對越南的總資本投 資從7,700萬美元增加至2億美元,即4.6兆越盾。未來幾年,這筆資 金將用於為銀行在岸服務和能力的擴展提供資金,支持其快速成長的 產品組合,並增加當地人才的招聘,此注資案也已獲越南國家銀行批 准。
越南主管機關亦針對養地而不進行開發的地產商進行追查,對銀行 、地產業將產生長期正向效果,信譽好的地產商更易獲得信貸,地產 的加速開發也有望抑制地價。越南房市動能仍相當強勁,許多新開發 項目都在極短時間內銷售一空。
就銀行股來看,越南大型銀行股提列備抵呆帳比例多數都在100% 以上,且公司債占比約在10%以下或更低,以軍隊銀行為例,公司債 占總資產比例不到8%、越南興旺銀行不到6%,越南外貿銀行則不到 2%,受公司債影響有限。
中信投信指出,從主動式基金布局越南更能充分掌握市場脈動。以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為例,目前就即時掌握越南的經濟紅利、通膨 受惠股,且也完整覆蓋外資持股上限(FOL)股票,不錯失任何上漲 利基,是逢低布局越股的好選擇。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全球經濟重陷衰退陰霾 ,越股免不了受波及。但從二項指標來看,越股有止穩跡象。一是賣 壓趨穩,根據統計,目前融資餘額已自2022年第一季高點下降約30% 且外資已連續兩個月淨買超越股。
二是越南證券委員會(SSC)發起多項變革,不僅致力股票交易透 明化、降低期貨對股票現貨市場影響,並將恢復公布自營商交易資料 。
張晨瑋觀察,過去越股如此大回檔多半受到國際外部因素影響到基 本面,像2008年金融海嘯、2018年中美貿易戰、2020年新冠肺炎衝擊 等,但2022年主要受到個別公司的醜聞引發的賣壓,就總經面來看, 越南體質已較過往更加穩健、本益比估值合理、通膨可控、外匯存底 豐厚,且匯率變動亦小。
也因為看好越南長線發展,外資反加碼投資。近期摩根大通就宣布 向其在胡志明市的分支機構注資1.23億美元,使其對越南的總資本投 資從7,700萬美元增加至2億美元,即4.6兆越盾。未來幾年,這筆資 金將用於為銀行在岸服務和能力的擴展提供資金,支持其快速成長的 產品組合,並增加當地人才的招聘,此注資案也已獲越南國家銀行批 准。
越南主管機關亦針對養地而不進行開發的地產商進行追查,對銀行 、地產業將產生長期正向效果,信譽好的地產商更易獲得信貸,地產 的加速開發也有望抑制地價。越南房市動能仍相當強勁,許多新開發 項目都在極短時間內銷售一空。
就銀行股來看,越南大型銀行股提列備抵呆帳比例多數都在100% 以上,且公司債占比約在10%以下或更低,以軍隊銀行為例,公司債 占總資產比例不到8%、越南興旺銀行不到6%,越南外貿銀行則不到 2%,受公司債影響有限。
中信投信指出,從主動式基金布局越南更能充分掌握市場脈動。以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為例,目前就即時掌握越南的經濟紅利、通膨 受惠股,且也完整覆蓋外資持股上限(FOL)股票,不錯失任何上漲 利基,是逢低布局越股的好選擇。
市場預期通膨有機會在第2季見頂,隨6月中國復工、製造業供應鏈改善,電子股庫存去化,激勵股市反彈走高。法人表示,目前台股雖未全面轉強,但已有資金在低檔布局跌深成長股、高股息價值股,建議投資人可趁此時分批加碼台股基金,迎接台股跌深反彈行情。
中國信託投信指出,上周資金回流前三名的國家是南韓、泰國和台灣,分別吸金3.5億美元、2.7億美元和0.9億美元,台股終結連七周淨流出。
新光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吳文同表示,歐股築底反彈,顯示俄烏戰爭影響市場的最壞情況已過,隨美國聯準會下半年升息腳步趨緩、中國復工、製造業供應鏈問題獲得改善,國內電子大廠庫存去化有望動起來,帶領台股迎來新一波反彈行情,建議關注半導體、網通相關族群,也可留意解封商機下的航運及獲利穩定成長的高股息族群。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則表示,投資人須留意中國清零政策至經濟下滑,及台灣疫情升溫壓抑內需動能,可能導致第2季經濟成長微幅下滑,不過整體來看,仍預估台灣全年GDP在4%以上,而市場主要動能仍偏重半導體、電動車及科技股,建議逢低分批布局。
吳文同指出,台股目前本益比僅12倍,處在長期平均水準下,今年以來台股受到多項利空衝擊,隨最新Fed公布5月會議紀錄後,內容未釋出鷹派訊息,全球股市獲得喘息,儘管今年來台股表現乏力,連帶影響台股基金績效,不過投資基金看長不看短,目前台股基本面展望佳,資金面、評價面對後市有利,現階段是進場台股撿便宜、布局相關基金的好時機。
根據Lipper統計,台股基金過去二年平均報酬率打敗大盤,其中,績效表現最好的前十檔台股基金,平均報酬率高達96.7%,遙遙領先大盤45.2%,包括表現最好的新光創新、新光大三通等,投資報酬率均突破100%。
又觀察台股歷史表現,根據Bloomberg過去五年統計,台股每年6、7月這兩個月平均漲幅達近5%,隨著時序進入6月,台股和相關基金更有機會止跌回穩。
中國信託投信指出,上周資金回流前三名的國家是南韓、泰國和台灣,分別吸金3.5億美元、2.7億美元和0.9億美元,台股終結連七周淨流出。
新光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吳文同表示,歐股築底反彈,顯示俄烏戰爭影響市場的最壞情況已過,隨美國聯準會下半年升息腳步趨緩、中國復工、製造業供應鏈問題獲得改善,國內電子大廠庫存去化有望動起來,帶領台股迎來新一波反彈行情,建議關注半導體、網通相關族群,也可留意解封商機下的航運及獲利穩定成長的高股息族群。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則表示,投資人須留意中國清零政策至經濟下滑,及台灣疫情升溫壓抑內需動能,可能導致第2季經濟成長微幅下滑,不過整體來看,仍預估台灣全年GDP在4%以上,而市場主要動能仍偏重半導體、電動車及科技股,建議逢低分批布局。
吳文同指出,台股目前本益比僅12倍,處在長期平均水準下,今年以來台股受到多項利空衝擊,隨最新Fed公布5月會議紀錄後,內容未釋出鷹派訊息,全球股市獲得喘息,儘管今年來台股表現乏力,連帶影響台股基金績效,不過投資基金看長不看短,目前台股基本面展望佳,資金面、評價面對後市有利,現階段是進場台股撿便宜、布局相關基金的好時機。
根據Lipper統計,台股基金過去二年平均報酬率打敗大盤,其中,績效表現最好的前十檔台股基金,平均報酬率高達96.7%,遙遙領先大盤45.2%,包括表現最好的新光創新、新光大三通等,投資報酬率均突破100%。
又觀察台股歷史表現,根據Bloomberg過去五年統計,台股每年6、7月這兩個月平均漲幅達近5%,隨著時序進入6月,台股和相關基金更有機會止跌回穩。
美股連續第五周下跌,拖累亞股全面收黑,外資亦連續五周流出新 興亞股,惟幅度減緩,上周淨流出金額達17.4億美元,台股則為外資 賣超之首。 上周資金流出最多的前三國家為台灣、南韓、印度,金額分別為7 .3億美元、4.5億美元及4.05億美元。台股連六周淨流出,印度則連 五周淨流出,泰國和越南則首度於上周首度呈現淨流出。上周漲跌幅 指數表現中,台股收跌1.1%,越南、印度和新興亞股跌幅分別達2. 7%、3.9%和4.3%。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中國新冠疫情嚴峻,官方 維持清零政策的基調不變,電子重鎮採封鎖措施,經濟產出以及產品 交期遞延情況可能加長,物流持續卡關,進而影響全球相關產出,並 推升歐美通貨膨脹,經濟成長短期有下修風險。 受終端消費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期下調及通膨議題影響,張圭慧 認為,台股也難以置身事外,短期波動加大,但在穩健的基本面支持 下,台股仍為亞股首選,未來市場回升將有利如半導體等利基產業表 現。
香港首富李嘉誠近期被越南當地媒體披露,旗下的長江實業集團將進軍越南地產,引發諸多討論。中國信託投信表示,越南股市4月受到不動產開發商違法案件影響出現較大修正,但監管透明化有利越股長期發展,且近期越南企業相繼公布財報,預期市場恐慌結束後,財報利多消息將有望拉抬股市,建議投資人透過主動型越南基金更能掌握回升行情。國內目前有四檔越南相關基金及ETF,根據Lipper統計,這四檔越南投資產品近一個月績效下跌4%至8%不等,但若將時間拉長來看,今年來、三個月,甚至是六個月績效仍笑傲新興股市,其中,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近一年報酬更超過20%。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長實集團選擇投資胡志明市可能是看準當地房地產價格近年快速成長及看好胡志明市在越南扮演經濟、貿易、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在此之前,為刺激經濟,越南政府也祭出金額共150億美元的財政大禮包,將在今、明兩年執行,預期將占每年GDP比重的2%。針對不動產開發商FLC操縱股價及新黃明集團不當籌資發債等兩起地產負面事件,張晨瑋表示,官方擴大追查股價異常波動個股、整頓發債遊走灰色地帶的企業,有利越南資本市場長期健全發展。張晨瑋提到,越南正進入第1季財報旺季,近40%上市櫃公司已公布財報,目前整體盈利成長率高達42.9%,並以中型股成長率最高。展望越股後市,越企未來兩年獲利、每股盈餘成長動能強勁,且估值相對便宜。日盛越南機會基金研究團隊也認為,越南政府整頓債券發行管理漏洞,目的在避免影子銀行衍生系統風險,股價超跌反映,預期越南財政部很快就會提出具體的新規定,對市場的震撼已近尾聲。加強監理目的在於減少市場操縱行為,短線雖使市場波動加大,但中長線有助市場長期發展秩序及透明度,有利保護投資人,此時不失為理性投資者布局良機。
截自昨(5)日為止,目前一共有24檔ETF公告預估每受益權單位配發現金股利金額,據已公告的整體數據來看,還是以債券ETF為主;其中,國泰永續高股息、群益7+中國政金債兩檔年化殖利率逾6%。然而根據中國信託投信公告,旗下中信關鍵半導體、中信小資高價30等兩檔本次均不予分配,投資人應宜留意。根據CMoney統計,最新5月各投信ETF配息概況,有21檔除息日落在5月18日、新光投信旗下三檔債券ETF則在5月20日;以昨(5)日收盤價來預估年化殖利率,國泰永續高股息最高、來到6.7%,緊接著是群益7+中國政金債的6%。第三名為群益15年EM主權債5.2%,而第四到第十名年化殖利率均在4%之上,依序排列為:元大10年IG銀行債4.9%、凱基ESG新興債15+為4.4%、中信優先金融債以及凱基ESG BBB債15+為4.3%、國泰A級醫療債以及國泰A級金融債4.2%、元大US高息特別股4.1%。若以今年來股價漲跌來看,群益7+中國政金債上漲1.3%、群益1-5年IG債漲0.8%,僅兩檔維持正報酬,也顯示群益7+中國政金債兼具配息率佳且報酬穩定的優勢;而國泰永續高股息跌幅僅1.5%,表現也可說是相當亮眼。而中信關鍵半導體、中信小資高價30兩檔採季配制的台股ETF,本次均不配息,主要反映三大因素,包括目前台股除權息旺季未至、規模膨脹稀釋收益、評價日淨值低於發行價等因素。國泰永續高股息ETF追蹤MSCI臺灣永續高股息指數,經理人游日傑指出,目前本益比約10倍,較台股大盤的12.1倍還來得低;且指數年化殖利率約5%,較大盤約3%還高,現在進場布局,可用相對便宜的價格就能買到高息股,跟上國際ESG趨勢。
基金獎相繼揭曉後,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00772B)因質化、量化表現出色,榮獲金鑽獎固定收益ETF一般型(其他市場債券)、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之債券類指數股票型基金獎,成為今年唯一一檔獲兩大基金獎肯定的雙冠ETF。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暨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經理人張勝原表示,中信投信一直致力於散戶的推廣,今年整體債券ETF散戶人數已經超過7萬人,為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年,相信未來債券ETF的市場接受度會越來越高。中信投信將更投入於產品品質的提升,提供優質、符合投資人需求的產品。中信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00772B)其指數成分債評級需至少為A-以上,囊括各產業龍頭企業,成分債包含蘋果、輝瑞大藥廠、殼牌國際金融公司等,各產業權重不超過20%,產業分散性佳。且該基金追蹤的指數平均收益率仍高達3.85%,於低利時代別具吸引力。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00772B)資產規模、受益人數成長、追蹤差異等量化指標數據優異,加上首創月配息機制,搭配線上直播方式,雙管齊下推廣債券ETF投資,推動受益人結構改變。根據CMoney統計,持有400張以下受益人於去年成長率逾160%,散眾化推廣程度於市場規模前十大債券ETF中相對高。在此之前,中信投信一開年即獲得亞洲資產管理雜誌評選為「台灣最佳零售基金公司」及「台灣最佳ETF管理公司」兩項大獎,並於去年度ETF及ETN競賽獲得ETF發行貢獻獎第二名。
受全球暖化影響,極端氣候災難頻傳,才剛跨入四月,美國加州氣 溫飆升32度,南非東部港口也因連日暴雨導致洪災,異常氣候不斷惡 性循環,減碳行動箭在弦上。中國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經理 人張正鼎指出,地球升溫問題棘手,隨各國明訂減碳目標舉措,可看 出減碳確實有其急迫性。透過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提前布局減 碳大趨勢,奪得投資先機。 張正鼎說,在政府主導下,各國意識到減碳重要性,企業更加認知 「不永續就會被淘汰」,因此直搗減碳核心企業,等於直接擁有巨大 碳商機。而減碳不只是過去我們認知的能源轉型,碳權交易、生質材 料、共享經濟等都算是多元的碳商機。 以碳權交易為例,中國碳權交易市場2021年7月正式上線,預計20 30年碳價可望達一噸140歐元以上;此外,已實施碳交易國家GDP占全 球比重達70%,將碳排放作為商品,通過交易系統買賣,企業碳排放 需求越高,價格就越高。 張正鼎提到,自2021年氣候峰會以來,碳權價格已持續創高,代表 市場對於碳權十分重視,需求持續提高。美國與加拿大部分地區也已 經實施碳權交易,未來將會更為完整。在碳權需求成長趨勢下,碳價 將有支撐及潛在上漲空間。 此外,企業因應氣候變遷可帶來碳商機,也可能避免潛在氣候經濟 損失。Marketwatch預估,企業自願購買碳抵銷以降低淨排放量的交 易規模,從2021年的5億美元可望成長至2028年的27億美元,年均複 合成長率達26%;而過去10年,企業透過保險或風險管理的方式為避 免氣候損失金額從66億美元增加到82億美元。 投資人多以為ESG相關投資報酬相對溫吞,張正鼎表示,根據美銀 美林研究報告將減碳構面分數較高前25%企業與分數較低25%企業股 價表現比較,全球減碳高分群報酬高於低分群約5∼10%,其中美歐 已開發國家減碳高分群表現最為出色,報酬差距最高達19%,若好好 篩選,ESG投資應可作為長期投資標的。 中國信託投信近年來聚焦ESG概念多元商品,中信ESG投資級債ETF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等2檔ETF皆獲ESG基金認可,2022年首發的中國 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也是100% 採用ESG排除及篩選法,挑選 出良善企業,可視為「深綠」基金。中國信託投信認為,微利時代下 ,選對標的長期投資,不僅有機會提升投資報酬,更可以達到保護地 球,創造收益與永續雙贏。
各國朝向減排目標前進,已實施碳權交易或碳稅國家占全球GDP達85%以上,全球2千大企業中更有超過兩成已宣布碳排目標,且嚴格要求供應鏈商跟進,一場決定企業生存的淨零賽局已展開,中國信託投信表示,追求減碳已成共識,將促成新興商業模式,相關商機油然而生,推升ESG碳商機基金的能見度。中信投信特別選在世界地球日,響應「投資我們的星球」的訴求,今(22)日起募集中國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瞄準「碳捕捉」、「碳避免」、「碳降低」、「碳交易」四大關鍵碳商機,篩選出對全球環境有利的優質企業,而透過ESG機制、碳商機雙重條件,搭配靈活股債配置,掌握「CARE」四大關鍵碳商機。中國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表示,全世界碳排量第一名的中國,去年宣示碳權交易正式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上線交易,其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40億噸,約占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12%;歐盟2026年起對鋼鐵、水泥、電力等產業課徵碳稅,若減碳不足,稅賦將成本大增。張正鼎指出,「此時正是碳商機長線布局的好時點。」因為根據世界銀行統計,目前全球有29個國家或區域設置碳交易所,全球已建成的碳交易系統有24個,碳排商品化獲利近年直線上升,既可因應循環性通膨壓力,也掌握長線增值潛力。根據瑞士信貸報告,碳交易市場規模快速攀升,近年全球碳市場價值已達到2,700億美元,其中以歐盟最大,約1,500億美元,中國次之高達400多億美元。隨著碳市場普及,交易量越來越龐大,去年碳交易量高達8,000億美元,約為2017年8倍以上,快速增加的交易量,顯示碳商機於市場的龐大潛力。
永豐投信將在5月9日募集的永豐台灣優選入息存股ETF(00907),是首檔具備存股概念的台股ETF,永豐投信指出,3月美台啟動升息循環,民眾面臨通膨壓力,金融股在貨幣緊縮啟動後有較好的表現,此外,民生必需傳產股也有較大機會抵禦物價漲幅。貨幣政策轉向,金融市場發生轉變,估值合理性成為投資關鍵指標,2000年以來,在貨幣緊縮、升息循階段,金融與傳產類股反倒有好表現,根據CMoney資料庫統計,傳、金指數在升息後一年平均表現與正報酬機率高,有機會勝過電子指數,過往升息後半年至一年,傳金指數正報酬機率高達八成,平均漲幅則約3%至9%。永豐優息存股ETF主要追蹤臺灣指數公司編製「特選臺灣優選入息存股指數」,該指數特色聚焦穩定配息與具備存股概念的優質金融、傳產類股,指數選取與景氣循環民生必需相關產業,經流動性條件篩選後,依市值、每股盈餘、配發股利等條件,精選30檔成分股,做為存股概念標的。近幾年定期定額存股風潮崛起,證交所統計,3月底集中市場定期存股總額增加至65.18億元、單月增幅74%,再寫歷史新高,是2017年1月開始定期定額存股以來最大量與最高單月增幅。永豐投信指出,存股最重要就是買進並持有的策略,熱門的存股標的也反應各公司重視股利配發及股利配發穩定等特性,永豐優息存股ETF符合存股概念的標的,永豐投信建議,投資人可回檔分批買進或定期定額投資。永豐優息存股ETF也是首檔推出雙月配息機制的台股ETF,以達到投資人固定領息目標,此外,基金配息政策主要為追求穩定配息,透過收益平準金機制,提供長期投資人穩定的配息來源,合理反映不同投資人持有期間的實際息收投資報酬。
疫情加速企業推動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永續發展、淨 零碳排已成全球共識。面對淨零碳大趨勢,中信投信今起募集「中國 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透過ESG和碳商機雙重篩選條件,以 股債資產靈活配置,有利投資人搭上ESG減碳趨勢成長產業,又可在 起伏波動的市場中持盈保泰。 根據「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統計,全球碳排 放於2019年創下歷史新高,2020年各地雖因疫情封城而導致碳排量減 少5.4%,但2021年卻又隨著經濟活動復甦而逆勢地大幅增加。 「中國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表示,隨著全 球疫情漸受到控制,加上企業生產活動轉趨熱絡,全球碳排放量再次 重回歷史高點,碳排課題已經較過去愈加棘手,此時,如果能投資降 低越多碳排放量企業,即是掌握未來商機。 張正鼎說,事實上,包含水泥、鋼鐵、建築發熱設備、汽車、農業 等皆是高碳排量產業,減碳趨勢已銳不可擋。據麥肯錫統計,未來減 碳發電將成長五倍、減碳鋼鐵成長三倍、減碳水泥成長逾十倍,最被 看好的電動車產業,未來減碳車款將成長逾25倍,生質能源逐漸取代 傳統農作物。 「中國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的投資選股,尤其聚焦碳商 機領導者,如全球最大木質素龍頭製造商「博雷加德」(Borregaar d),擁有為世界最先進的生物精煉廠,萃取木材與樹皮中元素,被 稱「生質科技界」的明日之星隨趨勢攀升,近年營收與股價皆穩健成 長,2021全年營收達6.4億美元,5年均複合成長率6%。 張正鼎強調,碳商機是全球的新興趨勢,參與成長的過程中勢必會 有價格的波動;而透過股債多重資產配置,能夠在投資過程中兼顧收 益與市場震盪,即透過債券的部位來抵抗風險。ESG概念投資是長期 趨勢向上的產業,投資人應該長久堅持此領域的投資布局。
中信ESG碳商機基金 4/22開募 搭配靈活股債配置,精準掌握「CARE」四大關鍵碳商機
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已升溫1.1度,隨之引發的全球暖化、海平面 上升等危機,嚴重威脅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減碳需求迫不可待趨勢 ,中信投信擬於4月22日起募集中國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結 合ESG篩選和碳商機雙重條件,搭配靈活股債配置,精準掌握「CARE 」四大關鍵碳商機!
中國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表示,目前各國致 力減碳的方式有三種:紅蘿蔔、棍子、建立障礙。目前已實施碳權交 易、碳稅的國家占全球GDP高達85%以上,碳權為蘿蔔,碳稅為棍, 減碳企業能從碳權交易獲利,碳稅則使高碳排企業稅賦成本大增;國 際大廠施壓供應鏈達到碳中和則是建立排碳障礙,全球兩千大企業中 超過兩成已宣布減碳排目標,並嚴格要求供應鏈商跟進,供應商減碳 不足將面臨失去訂單風險。
上述高壓懷柔並濟的管理下,減碳需求日益高漲,同時演化出「C ARE」四大關鍵碳商機,分別為「碳捕捉」(Carbon Capture)、「 碳避免」(Avoidance)、「碳降低」(Reduction)、「碳交易」( Exchange)。就「碳捕捉」來說,全球每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500 逾噸,透過收集溫室氣體,減少碳排進入大氣層,並增進碳再利用, 促成廢氣循環再生,成為新世代不可或缺的技術,光石油巨擎艾克森 美孚(Exxon Mobil)碳捕捉計畫就高達千億美元。
張正鼎表示,至於「碳降低」,意指生產成本減碳、降低商品碳排 放量,進而受惠於碳稅及供應鏈碳中和趨勢。「碳交易」則是指碳權 交易,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平均碳價已翻倍。
中國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透過CARE四大方向,使投組不 受限於電信、金融等低碳排產業,而能將投資觸角延伸到重工業、能 源等高碳排產業,從中發掘有效管控碳排放、降溫有正面影響的標的 ,更精準掌握產業內碳足跡移動的同時,也更能及時捕捉到「碳錢」 流向。
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已升溫1.1度,隨之引發的全球暖化、海平面 上升等危機,嚴重威脅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減碳需求迫不可待趨勢 ,中信投信擬於4月22日起募集中國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結 合ESG篩選和碳商機雙重條件,搭配靈活股債配置,精準掌握「CARE 」四大關鍵碳商機!
中國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表示,目前各國致 力減碳的方式有三種:紅蘿蔔、棍子、建立障礙。目前已實施碳權交 易、碳稅的國家占全球GDP高達85%以上,碳權為蘿蔔,碳稅為棍, 減碳企業能從碳權交易獲利,碳稅則使高碳排企業稅賦成本大增;國 際大廠施壓供應鏈達到碳中和則是建立排碳障礙,全球兩千大企業中 超過兩成已宣布減碳排目標,並嚴格要求供應鏈商跟進,供應商減碳 不足將面臨失去訂單風險。
上述高壓懷柔並濟的管理下,減碳需求日益高漲,同時演化出「C ARE」四大關鍵碳商機,分別為「碳捕捉」(Carbon Capture)、「 碳避免」(Avoidance)、「碳降低」(Reduction)、「碳交易」( Exchange)。就「碳捕捉」來說,全球每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500 逾噸,透過收集溫室氣體,減少碳排進入大氣層,並增進碳再利用, 促成廢氣循環再生,成為新世代不可或缺的技術,光石油巨擎艾克森 美孚(Exxon Mobil)碳捕捉計畫就高達千億美元。
張正鼎表示,至於「碳降低」,意指生產成本減碳、降低商品碳排 放量,進而受惠於碳稅及供應鏈碳中和趨勢。「碳交易」則是指碳權 交易,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平均碳價已翻倍。
中國信託ESG碳商機多重資產基金,透過CARE四大方向,使投組不 受限於電信、金融等低碳排產業,而能將投資觸角延伸到重工業、能 源等高碳排產業,從中發掘有效管控碳排放、降溫有正面影響的標的 ,更精準掌握產業內碳足跡移動的同時,也更能及時捕捉到「碳錢」 流向。
中信投信近年積極發行優質商品,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00772B )因質化、量化表現出色,榮獲第25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固定收益ETF 一般型(其他市場債券)及2022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之債券類指 數股票型基金獎肯定,為2022年惟一一檔獲雙料殊榮肯定ETF。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暨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經理人張勝 原表示,中信投信一直致力於散戶的推廣,2022年整體債券ETF散戶 人數已經超過7萬人,為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年,相信未來債券ETF的市 場接受度會愈來愈高。不僅如此,中信投信將更投入於產品品質的提 升,提供更優質、符合投資人需求的產品。 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00772B)其指數成分債評級需至少為A-以 上,囊括各產業龍頭企業,成分債包含蘋果、輝瑞大藥廠、殼牌國際 金融公司等,各產業權重不超過20%,產業分散性佳。且該基金追蹤 的指數平均收益率仍高達3.85%,於低利時代別具吸引力。 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00772B)由於資產規模、受益人數成長、 追蹤差異等量化指標數據優異,加上首創月配息機制,搭配線上直播 方式,雙管齊下推廣債券ETF投資,推動受益人結構改變。根據CMon ey統計,持有400張以下受益人於2021年成長率逾160%,散眾化推廣 程度於市場規模前十大債券ETF中相對高。 在此之前,中信投信一開年即獲得亞洲資產管理雜誌(Asia Asse t Management,AAM)評選為「台灣最佳零售基金公司」(Best Ret ail Fund House)及「台灣最佳ETF管理公司」(ETF Manager of T he Year)兩項大獎,並於110年度ETF及ETN競賽獲得ETF發行貢獻獎 第二名。
通膨、戰火、升息三道緊箍咒施壓,上周外資再度流出新興亞股, 但幅度大幅減緩,恐慌指數自高檔回落,市場情緒持續改善,且陸股 浮現止跌跡象,有助新興亞股跌深反彈。法人指出,外資逆勢加碼的 地區有印尼、泰國、印度,金額分別為5億美元、3.3億美元、0.5億 美元。 中信投信觀察,近期亞股波動加劇,東協主要經濟體表現相對抗震 ,泰國連八周淨流入、印度終結連九周淨流出、台股則是淨流出14. 6億美元,連五周淨流出,但上周流出幅度為近一月最小。中信綠能 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苡琤表示,盤勢持續受俄烏戰爭影響,近期可 見市場資金在升息刺激下流向金融股取暖,另外由於電動車、混合能 源車需求大增,持續推動車用晶片市場暢旺,相關廠商股價表現強勁 。 張苡琤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重返巴黎協定,雖然積極推廣電 動車,但美國電動車尚未建立完整在地產業鏈,研判未來會致力引進 外國廠商入美設廠,而在中美角力下,大陸以外供應鏈出線機會預料 較高,台廠在MIH聯盟支持下,或有表現機會。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表示,台股暫時脫離險境,然而後 續行情仍有下列幾點需要觀察,包括:俄烏戰事後續演變,觀察後續 協商結果,但由於戰事已經進行將近一個月,對總體經濟與歐美兩國 之消費力道恐已經造成影響,另外原物料的上漲也助長了通膨的現象 ,對聯準會的決策也產生了些許之影響。 黃俊斌表示,聯準會在FOMC會議後發表較為鷹派的看法,後續將觀 察資金收縮的程度,是否造成對股市後續資金的影響。台股受到國外 戰事動盪,以及聯準會升息的預期,持續受到外資提款,電子股賣壓 較重,評價較高的成長股也受到壓抑,短期盤勢將呈現較為膠著的表 現,中長期則可觀察殖利率相關的族群,靜待股市落底後的布局。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全球金融市場投資信心 不足,震盪劇烈,越南股市亦遭受相當程度的波及,但越南經濟基本 面維持穩健,去年越南企業獲利增長四成,儘管基期不低,2022年獲 利增長仍上看兩成,當中券商、銀行、資訊延續去年良好的業績表現 。且隨越南政府抗疫策略從清零轉至共存,運輸、食品以及零售行業 有望走出陰霾。 目前越股本益比相對周遭國家低,在企業獲利成長支撐下,評價面 持續具吸引力。
中國信託投信認為,2022年第2季投資受到俄烏戰爭、升息、通貨膨脹等三大風險夾擊,建議配置六成五資產在多重資產,搭配兩成五強調價值選股的全球股票基金,以分散地緣政治風險;剩下一成積極部位投資越南,以掌握全球供應鏈重新調整的投資契機。中信投信認為,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短期不會輕易撤銷,地緣風險升溫,供應鏈議題更加複雜,成為經濟變數。不過,即使不確定性增加,但全球經濟解封,仍帶來許多投資機會,建議投資人,核心部位以全球、亞太、科技為主軸的多重資產基金為主。在多重資產方面,中信投信建議,可配置20%的資金在中國信託亞太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這檔基金著重穩健收息,投資亞太地區的基礎建設、公用事業、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等實質資產。這些資產有三個共通特性,即與景氣連動度低、提供穩定現金流、通膨相關係數高(具抗通膨效果)。中國信託亞太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成立近兩年,到2月底為止,基金以REITs占55.4%最多,再來是股票近四成;產業以不動產占近六成最多;國家則是澳洲占39.2%最多,再來是新加坡、香港。如果選擇新台幣月配息級別,年化配息率穩定維持在5%,息收百分百來自投組可分配淨利益。中國信託科技趨勢多重資產基金也可配置20%的比重。這檔基金去年底成立,為國內首檔以股債並進方式布局科技產業的基金,並以科技高收債為主要收益來源,搭配科技投資等級債,目前債券占24%,仍未配息。中信投信分析,科技股基本面強勁,營收具成長潛力,但升息環境加劇市場波動,增添債券配置可減少投組波動,有助資產持盈保泰。法盛盧米斯賽勒斯債券基金也可配置25%的資金比重,這檔基金投資策略靈活,利用由下而上的選債,輔以由上而下的宏觀經濟戰略,創造高回報。基金布局美國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浮動利率債券、新興市場債、可轉換公司債、股票、資產抵押證券等,目前有75%在美國資產。中信投信說明,法盛投資管理集團旗下擁有20多個資產管理公司及投資品牌,橫跨歐、亞、美三大洲,到去年底總管理資產規模近1.4兆美元,為全球第15大資產管理公司。還有25%的資金可配置在法盛漢瑞斯全球股票基金。這檔基金奉行嚴謹價值投資法則,追求長期絕對報酬,投組以美國股票為主,近期看準全球疫後經濟重啟,持續偏重景氣敏感類股,包括金融及非核心消費股。到1月底,在法盛漢瑞斯全球股票基金,金融類股部位占逾21%最大,再來是非核心消費股的18.3%。以國別來看,美股占48.4%最多,德國、英國、瑞士等歐股則合占約35%。至於較積極的部位,則可布局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這檔基金是2020年8月成立,是第一檔在國內募集的越南基金,頗受國人青睞,目前規模已超過180億元。基金的產業分布以金融股占31%最多,再來是不動產股的27%、原物料股的8.7%。中信投信表示,歐美的通膨壓力居高不下,今年貨幣政策收水勢在必行。但越南通膨維持相對低檔,財政刺激仍有施行空間,政府於今年初通過史上最大經濟刺激方案,其中高達50億美元的基建投入有望拉抬房地產、金融及原物料類股。另外,中信投信指出,越南是東南亞接種疫苗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政府已於日前開放旅客入境,此舉有助旅遊服務業逐步復甦。
近期俄烏交戰、談判與制裁等國際情勢變化,使市場不確定性上升 ,同時因國際油價高漲且波動加大,全球面臨的能源壓力遽增,而為 使綠能穩定供應,電池等儲能技術的發展也漸受重視。聚焦該投資主 題的中信電池及儲能(00902)ETF,自1月底在證交所掛牌以來,受 益人數由2萬多人增加到5萬人,目前資產規模超過70億元。 受到美股四大指數前一天大漲,台股17日也狂飆500點,能源股也 有亮眼表現,中信電池及儲能ETF今天也大漲超過5%,至近午盤時股 價約上揚至13.64元、大漲5.49%,成交量也放大至2.2萬多張,日增 67%。 證交所表示,中信電池及儲能ETF追蹤ICE FactSet電池與儲能科技 指數,成分股來自美中港日韓台等上市股票,經市值、日均值等條件 篩選後,依RBICS行業分類挑出25%以上營收來自電池相關業務者。 包含上游的電池原料與設備廠,以及中游的電池及儲能科技相關公司 ,各納入15檔。該指數採自由流通市值加權,單一個股權重上限為1 0%,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調整成分股。 中信投信指出,目前電池市場以動力電池為需求主力,若以正極材 料區分,主要有中國廠商為主的磷酸鐵鋰電池、日韓技術為主的三元 鋰電池,兩種在成本、續航力等方面各有優劣,而上述指數則兩種皆 有納入。 另以充電機制來說,可分為充電式及換電式,充電式仍為主流,但 未來隨著電池規格化,換電式採用比例可能提高,而電池商將直接受 惠,因電池從賣斷轉為租賃,可帶來穩定現金流。
俄烏戰局陷入僵持,市場不確定性持續升高,多數債券ETF遭資金調節,但投資等級債ETF逆勢成為資金避風港,今年以來國內掛牌債券ETF持續維持淨流入。投信法人表示,高評級公司債ETF由於發債企業財務體質穩健,且殖利率逼近4%等優勢,成為今年以來最吸金的債券ETF類型。據彭博資訊資料,統計至14日,以投資信評類別觀察,投資等級固定收益ETF獲資金淨流入39億美元,高收益固定收益ETF則為資金淨流出10億美元。不僅國際資金如此,國內資金流向也有相同趨勢。據CMoney統計至3月4日,今年以來高評級債ETF淨流入達30億元,是少數資金淨流入的債券ETF資產。由於高評級債企業營運體質良好,債券殖利率相對公債高,抗通膨能力相對強,且相對股市抗震,有助減緩資產波動,成為資金首選避風港,且3月16日多檔債券ETF即將除息,昨(15)日前買進皆可參與除息,也可能是吸引投資人趁機卡「息」的原因。中國信託投信表示,中美對立恐因俄烏戰爭激化,歐洲央行較市場預期鷹派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金融市場短期波動劇烈,建議投資人此時可布局高評級債ETF,降低投組波動風險,並享有穩定收益。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00772B)經理人張勝原表示,在通膨升溫前提下,市場原先預期歐美制裁將繞過能源領域,但上周英、美率先限制俄羅斯石油進口。且由於中國對於制裁遲遲未表態,美國出言警告中國不可暗助俄羅斯,中國官方暫時未見合作意願,雙方對立再起,市場擔心中美雙方關係再度惡化,避險情緒大增,美中股市雙雙回落。張勝原指出,市場避險情緒再起的另一因素來自於歐洲央行上周公布將於第3季結束購債的政策指引,該決策較市場預期鷹派。由於聯準會本周即將舉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市場憂心聯準會可能跟隨歐洲央行腳步,祭出更加鷹派的貨幣政策指引,若流動性緊縮過快,市場亦憂心經濟恐因此陷入衰退,帶動市場避險情緒。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