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中國信託投信目前為首家固定ETF配息時程的投信,在三檔新募集的ETF成立後,旗下共將有12檔債券ETF和一檔股票ETF具有配息機制。
中國信託投信此次瞄準國人對優質收益的需求,一口氣募集高配息的中國高股息、ESG投資級債以及低碳新興債ETF,這三檔都在挑選的流程中納入ESG機制,幫助降低對ESG風險的曝險。
依各指數殖利率現況,中信中國高股息的預估配息率可以達到7%左右最高,中信ESG投資級債和低碳新興債則分別在3%到3.5%,優於美國公債及主要投資級債。
凱基證券投信的最新消息來了!凱基證券投信經理所經營的「凱基1至5年期新興市場(中國除外)美元債券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873B)」以及「凱基15年期以上BBB級美元公司債券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874B)」將自2021年2月22日起停止在櫃檯進行買賣。這個決定是因為該基金近30個營業日的淨資產價值平均值低於1億元,達到了終止證券投資信託契約的標準。凱基投信已向主管機關申請終止該基金信託契約,並獲得批准,這是按照櫃買中心「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業務規則」第12條之13終止櫃檯買賣規定進行的。 不過,凱基投信會持續為投資人提供服務,有關投資人權益的相關事項,可以上凱基投信的網站(https://www.kgifund.com.tw/)進行查詢。 話說回來,上櫃債券ETF的掛牌檔數已經達到93檔,發行規模在亞太地區各證券交易所中位居首位。另外,其他投信也陸續申請了多個指數,像是新光投信申請的彭博巴克萊新興市場1至5年期主權及類主權債、彭博巴克萊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主權及類主權債15%上限;復華投信申請的彭博巴克萊1至5年期美元投資級公司債、國泰投信申請的彭博巴克萊 MSCI 15年以上美元投資級新興市場永續主權債券(不含中國),以及中信投信申請的ICE 15年以上新興市場永續主權債券、ICE 15年以上高評級永續公司債券等等。
中信投信再展新局,昨日(13日)推出中國信託全球收益ETF傘型基金,內涵三檔熱門主題ETF: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中信ESG投資級債(00883B)、中信低碳新興債(00884B),全都是「境內首檔」產品,從明天(19日)開始募集,預計會吸引不少低利環境下尋求穩定收息的投資人。 這次中信投信推出的ETF,在市場上引起了不小的關注。這不僅因為它們是首檔以陸股為主的配息產品,還因為它們能夠幫助投資人分散投資風險。中信投信旗下的基金規模近幾年來不斷成長,如今已經躍升至全台第三大債券ETF發行商。在符合主管機關的ETF分散化規定下,中信投信隔了一年兩個月後再度宣布推出ETF,並規劃在農曆封關前一天掛牌。 其中,中信中國高股息ETF是首檔以陸股為主的配息產品,它篩選了50檔在香港掛牌的陸企,並規劃一年配息兩次。經理人葉松炫表示,國內投資人對高股息產品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過去投資區域高度集中於台股,這樣的投資策略難免會有過度集中的風險。葉松炫進一步指出,金融股是國人存股熱門標的,但英美監理機關限制國內金融機構配發股息,這時正是投資人考慮分散區域風險的時機。 根據統計,上証指數、富時A50、MSCI中國等指數的股利率大約介於1.4%~2.3%間,但中信中國高股息ETF追蹤的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的股息率卻高達7.2%。葉松炫解釋,股息率高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香港掛牌的H股現金股息率往往高於A股,二是近年來股價漲得多的股票多是成長股,價值股漲幅相對較小,股息率相對被拉高。 不僅如此,中信投信還推出了以ESG、低碳為主題的債券ETF,這兩檔ETF也是中信投信與指數編纂公司ICE簽訂ESG合作備忘錄後的首發產品。中信ESG投資級債、中信低碳新興債的殖利率約各為3.1%、3.5%,高於其他同類型產品。經理人張勝原解釋,這兩檔都是15年期以上債券,相對於常見的7年、10年期產品,有較高的貼水。 張勝原還表示,由於世界經濟與疫情擴散仍未結束,疫苗雖已研發完成,但施打速度比預期緩慢,預計第1季仍將飽受疫情困擾,市場將持續高檔震盪,相對保守的投資級債仍是不可或缺的資產配置。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 近來,隨著疫情後的投資市場出現兩大趨勢——ESG與高股息,中信投信看準這股潮流,於13日宣佈將於2021年1月19日開募「中國信託全球收穫ETF傘型基金」,並推出三檔創新ETF產品,分別是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中信ESG投資級債(00883B)以及中信低碳新興債(00884B),幫助投資者在低利環境下穩穩收穫,養胖年終。 中信投信總經理張浴澤表示,台灣ETF市場發展迅猛,2020年台灣掛牌ETF資產規模增加近千億元,目標朝向1.8兆元進發。中信投信旗下ETF基金規模也穩步成長,躍升為全台第三大債券ETF發行商。此次推出的新基金均為「境內首檔」,其中中信中國高股息為首檔以陸股為主的配息型產品,有助於降低國人存股過於集中台股的區域風險。 張浴澤還提到,市場上ESG產品繁多,但缺少以ESG為主題的債券ETF,中信ESG投資級債與中信低碳新興債的推出,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缺,並且這兩檔產品也是中信投信與指數編撰公司ICE簽訂ESG合作備忘錄後的首發產品。 對於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的經理人葉松炫來說,國內投資人對高股息產品熱衷,但投資區域高度集中在台股,存在投資區域過度集中的風險。他建議,在英美監管機關限制國內金融機構配發股利的背景下,這可能是投資人考慮分散區域風險的好時機。 葉松炫進一步指出,根據2020年11月的統計資料,上證指數、富時A50、MSCI中國等指數的股利率約在1.48~2.31%之間,而中信中國高股息追蹤的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股息率則高達7.25%。 中信ESG投資級債(00883B)的經理人張勝原則認為,在全球經濟與疫情擴散的拉鋸戰尚未結束的背景下,市場將維持高檔震盪,而相對保護的投資級債將是投組中不可或缺的配置。 另一方面,中信低碳新興債(00884B)的經理人游忠憲則提到,根據EPFR統計,新興市場債券已連續13周吸引資金淨流入,這是因為弱美元、原物料行情回溫以及收益率較高等三大利多因素支撐下,市場資金紛紛湧入新興市場債券。
中信投信總經理張浴澤指出,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於台灣發展 愈見蓬勃,2020年台灣掛牌ETF資產規模增加近千億元,朝1.8兆元叩 關。中信投信旗下ETF基金規模也於近幾年穩健成長,並躍升為全台 第三大債券ETF發行商,這次新發行的基金皆為「境內首檔」,中信 中國高股息為境內首檔以陸股為主的配息型產品,有助降低國人存股 過於集中台股衍生的區域風險。
張浴澤指出,市場ESG產品繁多,獨缺以ESG為主題的債券ETF,使 中信ESG投資級債、中信低碳新興債與其他債券ETF更具區隔性,且這 兩檔亦為中信投信與指數編撰公司ICE簽訂ESG合作備忘錄後的首發產 品。
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經理人葉松炫指出,國內投資人熱中高 股息產品,但投資區域高度集中於台股,就投資而言,難免產生投資 區域過度集中的風險。舉例而言,因應疫情衝擊,英美監理機關限制 國內金融機構配發股利,這想法正在多國主管機關間發酵,對於熱衷 存股的投資人來說,此時或許是審慎考慮分散區域風險的適切時機。
葉松炫表示,根據2020年11月統計資料,上證指數、富時A50、MS CI中國等指數,其指數股利率大約介於1.48∼2.31%,但中信中國高 股息追蹤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股息率高達7.25%。
中信ESG投資級債(00883B)經理人張勝原表示,世界經濟和疫情 擴散的拉鋸戰仍未結束,疫苗雖已研發完成,但施打速度比預期緩慢 ,預料第一季經濟仍將飽受疫情困擾,市場將維持高檔震盪,相對保 守的投資級債,仍將是投組中不可或缺的配置。
中信低碳新興債(00884B)經理人游忠憲表示,根據EPFR統計至去 年12月底,新興市場債券已經連13周吸引資金淨流入,足見新興市場 債受弱美元、原物料行情回溫、收益率較高等三大利多支撐下,吸引 市場資金搶進。
櫃買中心表示,由於該基金最近30個營業日淨資產價值平均值低於1億元,已達終止證券投資信託契約標準,該投信向主管機關申請終止該基金信託契約並獲核准,符合櫃買中心「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業務規則」第12條之13終止櫃檯買賣規定。
凱基投信於該基金終止櫃檯買賣後,將持續辦理投資人服務事宜,投資人權益相關事項請查詢該投信網站(https://www.kgifund.com.tw/)。
截至昨(13)日,上櫃債券ETF掛牌檔數為93檔,發行規模為亞太地區各證券交易所之首。
其他投信已申請的指數,包括新光投信申請的彭博巴克萊新興市場1至5年期主權及類主權債、彭博巴克萊新興市場15年期以上主權及類主權債15%上限;復華投信申請的彭博巴克萊1至5年期美元投資級公司債、國泰投信申請的彭博巴克萊 MSCI 15年以上美元投資級新興市場永續主權債券(不含中國),以及中信投信申請的ICE 15年以上新興市場永續主權債券、ICE 15年以上高評級永續公司債券。
中信投信旗下基金規模近幾年持續成長,躍升至全台第三大債券ETF發行商,在符合主管機關ETF分散化規定下,隔了一年兩個月後再度宣布推出ETF,規劃在農曆封關前一天掛牌。
其中,中信中國高股息是境內首檔以陸股為主的配息產品,篩選50檔在香港掛牌的陸企,規劃一年配息兩次。經理人葉松炫表示,國內投資人喜歡高股息,但投資區域高度集中於台股,難免有過度集中的風險;另一方面,金融股是國人存股熱門標的,但英美監理機關限制國內金融機構配發股息,這時正是投資人考慮分散區域風險的時機。
據統計,上証指數、富時A50、MSCI中國等指數的股利率大約介於1.4%~2.3%間,但中信中國高股息追蹤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的股息率高達7.2%。
葉松炫表示,股息率高的原因有二,一是香港掛牌的H股現金股息率往往高於A股,二是近年股價漲得多的股票多是成長股,價值股漲幅相對較小,股息率相對被拉高。
永續經營主題式投資熱從去年一路延燒至今年,中信投信這次祭出以ESG、低碳為主題的債券ETF,這兩檔ETF也是中信投信與指數編纂公司ICE簽訂ESG合作備忘錄後的首發產品。
其中,中信ESG投資級債、中信低碳新興債的殖利率約各為3.1%、3.5%,高於其他同類型產品。經理人張勝原解釋,因兩檔都是15年期以上債券,相對常見的7年、10年期產品有較高貼水。
張勝原表示,世界經濟與疫情擴散仍未終結,疫苗雖以研發完成,但施打速度比預期緩慢,預期第1季仍將飽受疫情困擾,市場將持續高檔震盪,相對保守的投資級債仍是不可或缺的資產配置。
【台灣新聞】 台灣投資者近期對債券市場的風險胃納能力顯著提升,特別是中國債ETF的表現相當亮眼。根據市場數據,去年整年中國債ETF淨流出約600億元,但近期卻迎來了3.5億元的資金淨流入,而且近五個交易日內,超過半數的國內掛牌中國債ETF都實現了1%以上的報酬率。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指出,在低利率環境下,投資者尋求收益的趨勢日益明顯。國內發行的產業債ETF作為投資等級債,其收益率普遍較評級債券為高,這也是吸引投資者關注的原因。 張勝原進一步分析,新興債在2020年全年吸金逾700億元,主要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的預期以及原物料價格的漲勢。雖然新興債的利差尚未回到疫情前水平,但仍有收窄空間,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此外,張勝原強調,中國債ETF的表現主要受益於匯率的推升。近期美元走弱,人民幣匯價相對強勢,這對於債券價格的揚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強健的經濟底氣和有效的疫情控制,也提升了投資者的信心。 群益7年期以上中國政策性金融債ETF基金經理人曾盈甄則認為,人民幣走強將對中國政策性金融債的淨值走勢產生正面影響。他指出,10年期政策性金融債的殖利率為3.6%,明顯高於美元計價的10年期投資等級公司債,中美利差的擴大吸引了海外投資人增持人民幣計價債券。 曾盈甄還表示,中國經濟的復甦力道強勁,人民幣具有易漲抗跌的特性,且報酬率高、波動度低,這些都是他持續看好人民幣升值潛力的原因。 總結來說,在修復疫後經濟的道路上,追逐收益將成為金融市場的主旋律。張勝原預測,收益略高的產業債、新興債、中國債ETF仍將具有表現機會。
中國債ETF去年全年淨流出約600億元,但上周不僅迎來3.5億元資金淨流入,且統計至6日,近五個交易日逾半數國內掛牌的中國債ETF都繳出1%以上的可觀報酬率。投信法人認為,陸債ETF仍值得定期定額布局。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從資金流向變化來看,低利率環境下,追逐收益的傾向正在發生,國內發行的產業債ETF都是投資等級債,收益率較高評級債券略高,因此吸引投資者青睞。
張勝原分析,新興債是2020年全年淨流入最多的債券ETF,吸金逾700億元,最主要是預期全球經濟即將復甦,近期原物料漲勢也印證消費復甦趨勢,油價並重新站回50元大關,種種因素都為新興市場債注入一劑強心針。另外,新興債利差仍未回到疫情水平,利差具收窄空間,後市值得期待,尤以中國債ETF值得留意。
張勝原認為,中國債ETF的表現主要來自於匯率推升,近期美元走弱,人民幣匯價又相對其他新興貨幣強勢,連帶使債券價格揚升;亮眼匯價的背後,主要還是因為經濟底氣強健,且疫情控制得宜,在英國提高封鎖等級,日本也跟著淪陷後,中國幅員遼闊,雖部分區域偶有小幅疫情爆發,整體而言卻不見全境擴散,相對提升投資者信心,也有助吸引資金。
群益7年期以上中國政策性金融債ETF基金經理人曾盈甄就近期人民幣走升分析,中國政策性金融債為投資人民幣計價之債券,人民幣走強將有利淨值走勢,且10年期政策性金融債殖利率為3.6%,明顯高於美元計價的10年期投資等級公司債1.9%,中美利差亦吸引海外投資人增持人民幣計價債券,有利未來人民幣走強。
曾盈甄表示,中國經濟相較其他已開發經濟體而言,景氣復甦力道相對強勁,且人民幣除具備易漲抗跌的特性外,更擁有高報酬及低波動度的優勢,在政策及題材面雙重優勢加持下持續看好人民幣升值潛力。
張勝原表示,成熟國家在修復疫後經濟上,仍有漫漫長路要走,追逐收益將構成金融市場的主旋律,收益略高的產業債、新興債、中國債ETF仍具表現機會。
台灣人壽與中信投信攜手推出「年年好鑫投資型保單」,這款產品可是為了幫助大家規劃退休生活,讓資金在市場上穩定增長。這個保單連結的是「台灣人壽委託中國信託投信投資帳戶-趨勢動能投資帳戶(美元)」,簡稱「TOP」,它有三個特色,就像是三道保護罩,讓你的投資不僅攻守兼備,還能夠滿足退休規劃的需求。 「TOP」的第一個特色是關鍵趨勢「Trend」,這是基於2019年世界銀行和世界經濟趨勢論壇提出的未來10大關鍵趨勢,我們從中挑選出5大題材,像是人口老齡化、科技創新、氣候變遷等等,再根據市場動能來選擇最適合的ETF或基金。 第二個特色是關鍵機會「Opportunity」,當市場有波動時,這就是賺錢的好機會。當區域指數ETF的点位偏離年線時,我們的專業經理人會動態調整投資,買低賣高,增加收益。 最後一個特色是關鍵防護「Protection」,我們會利用債券來降低資產波動,並確保穩定的收息。當市場氣氛熱絡時,我們會增加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的配置;反之,則會拉高中短天期公債。 從去年12月23日起,這款保單已經透過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開始募集銷售,讓大家可以用僅3年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分散市場風險,逐步累積資產。這樣的產品,真的是為了幫助大家打造一個穩定的退休生活啊!(記者 賴俊明報導)
「TOP」分別象徵關鍵趨勢Trend、關鍵機會Opportunity、關鍵防護Protection。關鍵趨勢「Trend」的篩選,是參考2019年世界銀行及世界經濟趨勢論壇提出的未來10大關鍵趨勢及其他相關資訊,從中歸納出5大題材:人口老齡化、科技創新、氣候變遷、智慧城市、Smart Beta,進一步依據市場長短期動能篩選後,鎖定投資最具代表性的ETF或基金。
若遇景氣循環或市場波動時,往往是增加收益的關鍵機會「Opportunity」;關鍵機會是當區域指數ETF(如美股、歐股、台股等)的點位偏離年線時,帳戶經理人就會依偏離程度動態進行加減碼,藉由買低賣高增添收益機會。
「Protection」重點為資產撐開一層防護罩,利用債券負相關性配置,降低資產波動,並達到穩定收息的目標。中信投信設計以公債與高收益債報酬率變化作為判斷市場氣氛的訊號,當訊號顯示市場氣氛熱絡,則加碼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反之,則拉高中短天期公債配置。
台灣人壽「年年好鑫投資型保單」連結「台灣人壽委託中國信託投信投資帳戶-趨勢動能投資帳戶(美元)」自去年12月23日起透過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募集銷售,提供台、外幣年金保險平台,利用僅3年定期定額投入,分散市場風險,逐步累積資產。(賴俊明)
台灣ETF市場在2020年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投資需求,讓ETF的投資人數激增到167萬人,年增逾80萬人,創下了台股掛牌商品發展紀錄。這股強勁的投資熱潮,讓投信公司看到了商機,於是2021年持續擴大募集規模,針對配息、趨勢型及指數型基金進行布局,這些成為了業界最看好的主流產品。 2020年,台灣指數投資商品創下了三大紀錄:台股ETF受益人達到167萬人、總規模達1.79兆元、交易量突破3兆元。這些數字預計在2021年將持續成長。然而,市場的發展也逐漸走向集中,220檔ETF中,只有14檔產品規模增加百億元,同時受益人增加萬名以上的也有14檔。 這14檔吸金力強大的ETF中,有四檔是台股配息型、八檔債券型。其中,台股配息型ETF更是人氣最高,佔了八檔,還有三檔是5GETF、三檔ESGETF。 為了滿足國人對收益的需求,群益、永豐投信等公司申請了台股ESG指數資格認可,國泰和中信投信則取得了ESG債券指數授權。這意味著今年配息型的ETF將有更多新選擇,其中「配息+ESG」策略不僅成為通路熱賣保證,也逐漸成為各投信完善產品線的必備。 另一方面,中信投信預計募集恒生中國高股息指數的ETF,擴大海外配息型產品的布局。復華投信和富邦投信則分別在科技題材的趨勢產品和高配息產品上做文章,復華投信積極評估利基趨勢的產品發行,富邦投信和中信投信則申請台股半導體指數認可,富蘭克林華美投信也申請潔淨能源指數。 最後,指數型基金也將捲土重來。復華投信結合投資型保單募集六檔指數基金,總規模一度達200億元,重新引發市場關注。
國內指數投資商品2020年創下三大紀錄,包括:台股掛牌的ETF受益人達到167萬人、總規模1.79兆元、交易量突破3兆元。2021年受益人和總規模預期持續成長。
但去年市場發展也走向集中,除了有推廣資源的大型投信成長幅度大,整體掛牌的220檔ETF,僅14檔產品(包含新募集)規模增加百億元,同時有14檔受益人增加萬名以上。
14檔吸金力最強的ETF,四檔是台股配息型、八檔債券型;人氣最高的14檔產品更有八檔台股配息型,並有三檔5GETF、三檔ESGETF。
看好國人收益需求強,去年底群益、永豐投信前後申請台股ESG指數資格認可,此前還有國泰和中信投信取得ESG債券指數授權,今年配息型的ETF將有更多新選擇,且多半是「配息+ESG」,此一策略不僅為通路熱賣保證,更逐漸為各投信完善產品線必備。另一方面,也有投信嘗試拓展海外配息型產品,中信投信預計同步募集恒生中國高股息指數的ETF。
復華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廖崇文和富邦投信量化暨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則認為,科技題材的趨勢產品是今年更大發行熱點,高配息產品逐漸有飽和的狀況,但若是新科技應用、額外做配息,更能叫好又叫座。
去年代表有元大、復華和國泰投信前後募集5GETF,全面締造同類型新基金的發行紀錄。復華投信持續評估利基趨勢的產品發行,富邦投信則和中信投信相繼申請台股半導體指數認可,近期還有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申請潔淨能源指數。
此外,第三個趨勢是指數型基金將捲土重來,這類基金沉寂多時,但在復華投信結合投資型保單募集六檔指數基金,總規模一度達200億元,重新引發關注。
台灣金融市場預測:中國信託投信預告2021年資金行情展望
【台北訊】近期,中國信託投信針對2021年的資金行情進行了深入分析,並提出了明年的投資策略建議。根據中國信託投信的觀點,2021年資金行情將持續對金融市場提供支持,沉寂已久的價值股將重新受到市場關注,而成長股則將繼續受到資金青睞。
中國信託投信建議,投資人應在2021年第1季將成長股和價值股並列為核心資產,各配置四成資金。同時,為了適度分散風險,建議再配置兩成資金於債券基金。
對於成長股的選擇,中國信託投信推薦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和中國信託智慧城市建設基金,各配置20%。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專注於美國大型成長股,經理人著眼於長期報酬率,投資方式類似私募基金,持股集中度高,有效分散風險。
中國信託智慧城市建設基金則專注於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科技發展趨勢,並布局5G、電子支付、資訊安全、城市建設等相關題材股。2021年將採取槓鈴策略,除了成長股,也將增持科技產業中被低估的價值股。
在價值股方面,中國信託投信推薦中國信託亞太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和法盛漢瑞斯全球股票基金,各配置20%。中國信託亞太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著重於「穩健收息」,投資基礎建設、公用事業、不動產投資信託等實質資產,提供穩定現金流。
此外,法盛盧米斯賽勒斯債券基金則著重投資全球固定收益市場,配置資產多元,包括美國公債、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等。法盛漢瑞斯全球股票基金則秉持價值投資哲學,選股著重相對內涵價值大幅折價、長期成長潛力和創業家精神。
中國信託投信強調,抗通膨將成為明年資產配置的主旋律之一。在通貨膨脹率可望升溫的情況下,投資人應該注意資產配置的平衡,以應對未來的市場變化。
【台灣新聞報導】 近來,新興市場債券表現可圈可點,美林全球新興市場債指數上漲2.4%,顯示市場對未來的樂觀預期。華爾街大行如瑞銀、摩根士丹利、花旗、高盛等均預測,隨著避險情緒消退,明年美元可能進一步走貶,對新興債市來說是一大利多。 中信投信指出,新興債近月表現亮眼,主要因為利差仍有收縮空間,而弱勢美元則有助於緩解新興市場債務壓力。此外,明年經濟復甦的預期以及原物料的強勁漲勢,都將對新興市場產生正面影響。因此,投資人可以考慮分批入場布局。 中國信託雄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房旼強調,聯準會的低利率政策將持續數年,美元指數預計還會下調,這對新興市場出口和經濟復甦都是正面因素。同時,新興市場債利率仍高於成熟市場,對市場資金具有吸引力。 JP Morgan預估,明年新興市場債市將吸引超過600億美元的資金,這將高於近十年平均的470億美元。歐義銳榮總代理第一金投信進一步分析,歐美各國政府將從財政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維持金融市場寬鬆環境,這將推動資金湧向新興市場等風險性資產。 房旼還提到,美元走勢疲弱,目前處於90左右位置,是2018年4月以來的新低,這顯示投資人正在拋售美國公債等避險性資產。過去經驗也顯示,當美元走弱時,新興債往往會上漲。 從利差的角度來看,房旼認為,明年全球經濟復甦將推動需求強力提升,原物料價格已經高於疫情前水準,但新興債利差仍未回到疫前水平,意味著還有收縮空間。房旼強調,目前新興市場情況兩極化,中國經濟穩定回升,而部分新興市場財務體質尚未穩定,因此操作將聚焦於財務穩健、營運狀況佳的企業債以及財政健全、經濟成長前景佳的主權債。
台股在近期的新興亞洲股市中表現亮眼,與越南、南韓並列為三大漲幅最高的市場。這波台股的漲勢,除了受到全球市場的正面影響外,台灣本土的經濟情況也是一大助力。其中,中國信託旗下的台灣活力基金,更是受到市場矚目。 經過分析,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指出,市場雖然出現了與疫情相關的兩記壞球,但並未對股市造成太大的衝擊。一方面,英國發現新型病毒讓市場感到擔憂,但部分科學家已經出來緩和市場情緒;另一方面,台灣本土疫情再度升溫,股市也隨之出現震盪。不過,這些壞球並未導致股市三振,反而為股市提供了買點。 周俊宏還提到,全球三大央行近期的會議結果符合市場預期,寬鬆的貨幣政策將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這對股市來說是一大利多。此外,花旗美國通膨驚奇指數突破20,顯示經濟通膨實際情況比市場預期的高,這可能會推動價值股評價的提升。 對於越南股市,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則表示,越南經濟成長兩大引擎——出口和外國直接投資資金(FDI)都交出了亮麗成績單,這對股市的持續上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外資的熱情投入,以及越南政府對FDI專案的核准效率提升,都是越南股市上漲的重要因素。
中信投信表示,新興債近一個月表現突出,主因利差仍具收縮空間,弱勢美元有助緩減新興市場債務壓力,加上明年經濟復甦反彈預期,原物料漲勢強勁,有助新興市場表現,投資人不妨考慮分批入場布局。
中國信託雄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房旼表示,聯準會低利率政策將維持數年,美元指數預料仍有下調空間,就過往經驗來看,弱美元有利新興市場出口,有助經濟復甦。
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債利率仍高於成熟市場,相對具有吸引力,以新興市場主權債來說,目前到期收益率約6%,明顯高於成熟市場,吸引市場資金流入。
JP Morgan預估,明年新興市場債市吸引的資金,仍上看600億美元,高於近十年平均的470億美元。
歐義銳榮總代理第一金投信進一步指出,歐美各國政府從財政、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延續金融市場寬鬆環境,將推動資金持續湧向新興市場等風險性資產。尤其,美元走勢疲弱,目前處於90左右位置,是2018年4月以來新低,顯示投資人明顯拋售美國公債等避險性資產。
觀察過去,當美元走弱時,新興債都呈現上漲表現;以近四次經驗為例,美元指數平均下跌15.1%,新興債平均上漲20%以上。
以利差角度來看,房旼指出,受惠明年全球經濟復甦,需求將強力提升,原物料已經率先展開反彈行情,多數貴金屬價格已經高於疫情前水準,但新興債利差仍未回到疫前水平,意味新興債利差仍存在緊縮空間。
房旼認為,目前新興市場狀況頗為兩極,中國今年11月官方製造PMI回升到今年以來新高,且已經連續九個月位於榮枯線以上,進出口也持續回溫。
有別於中國的復甦狀況越趨穩定,為數不少的新興市場財務體質仍未回穩,操作將鎖定財務穩健、營運狀況及體質佳的企業債,以及財政健全、經濟成長展望佳的主權債。
中國信託投信分析,美國聯準會(Fed)長期寬鬆政策未變,2021年的通貨膨脹率可望升溫,這點可從11月至今,原物料受需求拉抬,價格蠢蠢欲動可見端倪。不僅布蘭特原油期貨重新站上每桶50美元關卡,銅、鋁、鉛、錫等也都明顯揚升。
因此,抗通膨也將成為明年資產配置的主旋律之一。
中信投信指出,成長股可選擇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中國信託智慧城市建設基金,各配置20%。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股票成長基金聚焦美國大型成長股。根據最新月報,市值大於250億美元的巨型企業占持股的九成。
中信投信分析,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股票成長基金最大特色在於,經理人著眼長期報酬率,投資方式類似私募基金,以「入股」企業的心態選股,持有期間長,周轉率低,且持股集中度高,僅持有30至40檔個股,但投資產業廣泛,藉此有效分散風險。基金長期績效亮眼,兩年來報酬率排名同類型基金前二分之一,今年來上漲約兩成。
中國信託智慧城市建設基金專研人工智慧(AI)、物聯網等科技發展趨勢,近期布局除著重5G、電子支付、資訊安全、城市建設等相關題材股外,也增加車用相關個股,包含車用零組件、半導體等。基金持股相對集中,前十大持股占比近五成。2021年布局將採槓鈴策略,除了成長股,也將增持科技產業中被低估的價值股。
價值股則以中國信託亞太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法盛漢瑞斯全球股票基金各20%。中國信託亞太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著重「穩健收息」,這檔基金投資基礎建設、公用事業、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等實質資產;上述資產具備二個共通特性,與景氣連動度低、提供穩定現金流。
根據中信投信官方網站資料,中國信託亞太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今年4月底成立,7月開始配息,7到11月每月配息率穩定維持在5%,且息收百分百來自投資組合淨利。
中信投信指出,根據歷史經驗,實質資產等價值股具抗通膨功能。晨星統計顯示,從2002年至2019年期間,分析標準普爾各產業指數,當通膨升溫時,商品、基礎建設、房地產等年化報酬率幾乎都有10%,高於美股、非美國股票的約8%漲幅。
此外,中信投信表示,亞太實質資產相關指數至今未回到疫情爆發前水準,補漲空間仍在。明年隨著景氣回春,企業獲利與配息可望逐步增加,評價面也將同步回升,後市看俏。
法盛盧米斯賽勒斯債券基金著重投資全球固定收益市場,基金操作靈活,配置資產多元,從美國公債、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可轉換公司債、股票等,都在投資範圍內。近期基金採槓鈴式配置,以高收益債、美國公債作為布局主軸,基金的AAA等級債占23%,股票也占了9.7%。
法盛漢瑞斯全球股票基金秉持價值投資哲學,選股著重三大特性,也就是相對內涵價值大幅折價、標的具長期成長潛力、管理階層具創業家精神。基金近年布局注重金融股、循環性消費類股,11月疫苗報捷後,基金報酬率顯著翻升,三個月來漲幅逾兩成,在同類型基金中排名第四。
法盛盧米斯賽勒斯債券基金有72%在美國,其他如墨西哥、澳洲、義大利、加拿大等,都不到一成。基金半年來繳出8.4%的報酬率,優於同類型基金平均。如果選擇美元月配息級別,半年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1.0%~2.2%。(系列完)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前周盤面一好二壞,二 記壞球都跟疫情相關。首先,英國發現變種病毒,傳播力更強,但部 分科學家已經出來安撫人心,表示理論上疫苗效度仍可維持,但市場 已經為此恐慌;其次,台灣再度出現本土感染病例,股市呈現高檔震 盪。好球則是12月世界三大央行(聯準會、歐洲央行、日本央行)開 會結果大致符合預期,寬鬆政策到2021上半年都不會有變化。受惠資 金行情,與全球主要國家經濟復甦的預期,未來回檔空間相對有限; 換句話說,二記壞球尚不至於帶來三振,一旦股市出現大幅回檔,就 是買點。
除此之外,周俊宏分析,根據彭博統計,花旗美國通膨驚奇指數於 08年後,首次突破20。花旗美國通膨驚奇指數衡量的是實際通膨和市 場預期的差異度,也就是說,經濟通膨的實際情況比市場預期的高。 這可能加速類股輪動,沉寂一年的價值股,評價面可能提升,這點從 最近傳產,尤其航運股的表現可見端倪。
越南股市部分,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近期越 南經濟成長兩大引擎-出口及外國直接投資資金(FDI)雙雙繳出亮 眼成績單,堅實基本面有利股市持續向上挺進。外資踴躍投入,除越 南疫情控制得當,越南政府對FDI專案的核准效率提升也是主因之一 。
【台灣金融新聞】 近日,在疫情影響下,市場波動不斷,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和把握趨勢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為此,台灣人壽與中信投信攜手打造了一款全新產品——「年年好鑫投資型保單」,並與「台灣人壽委託中國信託投信投資帳戶-趨勢動能投資帳戶(美元)」連結,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攻守並重的投資選擇。 這款產品有三大特色,分別是關鍵趨勢「Trend」、關鍵機會「Opportunity」和關鍵防護「Protection」。其中,「Trend」部分是根據2019年世界銀行及世界經濟趨勢論壇的未來10年經濟發展大趨勢,包括人口老齡化、科技創新、氣候變遷、智慧城市、Smart Beta等五大題材。而「Opportunity」則是在市場波動時,透過買低賣高增加收益,「Protection」則是利用債券負相關性配置,降低資產波動,穩定收息。 「年年好鑫投資型保單」自今(23)日起,透過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開始募集銷售,提供台、外幣年金保險平台。消費者可以利用3年定期定額投入,分散市場風險,逐步累積資產。這款產品適合那些偏好長期穩健投資,並有穩定現金流需求的民眾,能夠做好退休、旅遊、遊學、資產配置等多樣性的規劃。 不過,台灣人壽也提醒消費者,投資型保險商品的保戶仍需自負投資盈虧,投保前應先檢視個人的風險屬性與保障需求,並充分了解商品內容及費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財務規劃。賴俊明進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