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中信投信成立滿一年,管理規模爆衝,從去年底的21.35億元大幅躍進至近日的108億元,足足增長四倍,今年成長幅度居同業第一。
中信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中信投信自去年11月併入金控子公司後,積極網羅人才,導入金控各項制度與營運模式,專注市場研究管理、產品開發與整併,並逐步聯結壽險、中信銀個人金融、法人金融及外部通路行銷資源,管理規模於第1季開始就穩定成長。
于蕙玲表示,合併的上半年主要在建構投資與行銷業務團隊,做好績效管理及服務品質,因此旗下四檔股票基金、四檔平衡基金,截至 10月底止,有四檔排名在前1/4,一檔在前1/2。
于蕙玲強調,中信投信不僅重規模,更重視基金績效與客戶服務,因此發展策略將採厚實國內產品線、境外總代理業務的雙軸目標。
其中境外總代理業務部分,中信投信已積極接觸三到四家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初期先與一家密切合作,透過中信金控的財富管理平台,提供多元服務,後續再將銷售模式複製至第二家總代理業務,進一步擴大市占率。
除投信整併完成,中信金旗下的壽險公司也積極進行整併。中信人壽昨(11)日董事會通過私募724,833,719股、每股20.69元、總額達 150億元的現金增資案,以因應台壽人壽併購案。
中信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中信投信自去年11月併入金控子公司後,積極網羅人才,導入金控各項制度與營運模式,專注市場研究管理、產品開發與整併,並逐步聯結壽險、中信銀個人金融、法人金融及外部通路行銷資源,管理規模於第1季開始就穩定成長。
于蕙玲表示,合併的上半年主要在建構投資與行銷業務團隊,做好績效管理及服務品質,因此旗下四檔股票基金、四檔平衡基金,截至 10月底止,有四檔排名在前1/4,一檔在前1/2。
于蕙玲強調,中信投信不僅重規模,更重視基金績效與客戶服務,因此發展策略將採厚實國內產品線、境外總代理業務的雙軸目標。
其中境外總代理業務部分,中信投信已積極接觸三到四家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初期先與一家密切合作,透過中信金控的財富管理平台,提供多元服務,後續再將銷售模式複製至第二家總代理業務,進一步擴大市占率。
除投信整併完成,中信金旗下的壽險公司也積極進行整併。中信人壽昨(11)日董事會通過私募724,833,719股、每股20.69元、總額達 150億元的現金增資案,以因應台壽人壽併購案。
中信金控去年收購富鼎投信後,昨(4)日更名「中國信託投信」。中國信託投信董事長陳國世指出,加入金控行列後,投信將與金控品牌與優勢結合,中長期以躋身國內資產管理業領先群、深耕大中華區資產管理及理財業務為願景。
陳國世指出,會提升操作績效、擴大資產管理規模、規劃多元化產品來滿足客戶需求,作為發展的優先規劃。
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加入金控後,投信積極延攬實務經驗豐富的團隊來提升整體戰力,目前已有初步成效,如2012年富鼎全球固定收益債券組合基金的年度績效達11.69%,為市場上同類型基金績效的第一名。
于蕙玲說,今年中國信託投信會著重提升操作績效,將以擠進同類型基金的前三分之一排名為目標,資產管理規模預計可成長至新台幣 150億元。
至於產品,她指出,初期將優先建構保守穩定的新臺幣、外幣債券產品線,股票型基金則會密切關注全球景氣復甦情形與產業趨勢走向,以亞洲相關基金為募集標的。
中信金旗下共有商銀、綜合證券、保險經紀人、創業投資、資產管理、保全、台灣彩券、人壽及投信等九家子公司,中信金指出,新加入的投信事業將專注市場研究管理與產品開發,充實中信的財管平台。
陳國世指出,會提升操作績效、擴大資產管理規模、規劃多元化產品來滿足客戶需求,作為發展的優先規劃。
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加入金控後,投信積極延攬實務經驗豐富的團隊來提升整體戰力,目前已有初步成效,如2012年富鼎全球固定收益債券組合基金的年度績效達11.69%,為市場上同類型基金績效的第一名。
于蕙玲說,今年中國信託投信會著重提升操作績效,將以擠進同類型基金的前三分之一排名為目標,資產管理規模預計可成長至新台幣 150億元。
至於產品,她指出,初期將優先建構保守穩定的新臺幣、外幣債券產品線,股票型基金則會密切關注全球景氣復甦情形與產業趨勢走向,以亞洲相關基金為募集標的。
中信金旗下共有商銀、綜合證券、保險經紀人、創業投資、資產管理、保全、台灣彩券、人壽及投信等九家子公司,中信金指出,新加入的投信事業將專注市場研究管理與產品開發,充實中信的財管平台。
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昨(31)日針對中信金登陸進展指出,設立子行仍是中信金的最終目標,但依大陸方面的規定,若要從分行改制子行,需符合經營3年、獲利2年的規定,由於目前兩岸金融政策轉趨開放,希望未來能對分行改制子行有更大的開放空間。
至於是否至大陸設立小額信貸公司,他指出,則要等法規出爐之後,再來評估。
中信金昨天法說會,法人關心大陸布局和國內景氣等問題。吳一揆說:「景氣最壞的情況已過,明年獲利有可能隨著景氣反轉再創佳績。」
他指出,預估明年台灣GDP為3∼3.5%,全球景氣將進入溫和復甦,但下行風險仍大,因歐債問題仍未完全解決、美國大選後也面對財政懸崖問題至少造成GDP1%的影響,因此變數仍多。
中信金財務長高麗雪指出,中信金第2季到第3季淨利息收入增加,但淨利息收益率(NIM)卻下滑,主要是市場量能寬鬆且走低利方式運作,讓NIM難以劇烈擴大,除非在客層或產品有很大的改變,預估第4季的NIM也會呈現區間震盪。
中信金今年8月以4.66億元併購富鼎投信後,預計11月9日交割,未來將更名中國信託投信,董事長為陳國世、總經理則是于蕙玲。
至於是否至大陸設立小額信貸公司,他指出,則要等法規出爐之後,再來評估。
中信金昨天法說會,法人關心大陸布局和國內景氣等問題。吳一揆說:「景氣最壞的情況已過,明年獲利有可能隨著景氣反轉再創佳績。」
他指出,預估明年台灣GDP為3∼3.5%,全球景氣將進入溫和復甦,但下行風險仍大,因歐債問題仍未完全解決、美國大選後也面對財政懸崖問題至少造成GDP1%的影響,因此變數仍多。
中信金財務長高麗雪指出,中信金第2季到第3季淨利息收入增加,但淨利息收益率(NIM)卻下滑,主要是市場量能寬鬆且走低利方式運作,讓NIM難以劇烈擴大,除非在客層或產品有很大的改變,預估第4季的NIM也會呈現區間震盪。
中信金今年8月以4.66億元併購富鼎投信後,預計11月9日交割,未來將更名中國信託投信,董事長為陳國世、總經理則是于蕙玲。
中信金8月底以新台幣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近日更公告許可金控主任秘書陳國世對富鼎投信的競業行為,市場人士指出,此舉應是為陳國世接任投信董事長預作準備,至於總經理人選則是前日盛投信總經理于蕙玲。
中信金對此則指出,目前合併案還在等待金管會核准,之後才會召開新董事會,進而底定相關人事案。
陳國世是政大財稅系畢業,曾擔任中信金總稽核、中信銀美國與印尼子行董事長,現為中信金主任秘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副董事長,在中信金的資歷深厚,且在2010年8月時成為中信金公司治理主管,協助推動金控的公司治理。
于蕙玲則是投信業界最資深的女性總經理,在金融圈打滾逾20年,並在前東家日盛投信擔任總經理達6年,一路由操盤人、投資部門主管、副總而至總經理,除掌理的基金績效出色,經營管理方面也相當有一套。
富鼎投信成立於1999年,截至2012年7月底止,管理總資產達24.9 億元,目前共有貨幣型、組合型、股票型和平衡型等9支基金,富鼎投信於2012年7月透過減增資,使淨值回到3.06億元;中信金則是以 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
目前富鼎投信剩下的1.4%股權,分別由盧森堡國際銀行、東元集團掌控的光元實業、聯電掌握的逐鹿投資持有,中信金表示,未來將積極與3家主要投資人接洽股權承接事宜,目標是拿下100%股權。
中信金表示,併購富鼎投信主要是著眼兩岸財富管理商機,因為取得投信執照後可發行基金、代操、私募,未來不管是將大陸基金引進、或是到大陸募基金,都可跨足到兩岸的財富管理市場。
中信金指出,且投信增資到15億元之後,也能參股、合資成立基金公司,有利中信金拓展大陸資產管理市場。
中信金對此則指出,目前合併案還在等待金管會核准,之後才會召開新董事會,進而底定相關人事案。
陳國世是政大財稅系畢業,曾擔任中信金總稽核、中信銀美國與印尼子行董事長,現為中信金主任秘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副董事長,在中信金的資歷深厚,且在2010年8月時成為中信金公司治理主管,協助推動金控的公司治理。
于蕙玲則是投信業界最資深的女性總經理,在金融圈打滾逾20年,並在前東家日盛投信擔任總經理達6年,一路由操盤人、投資部門主管、副總而至總經理,除掌理的基金績效出色,經營管理方面也相當有一套。
富鼎投信成立於1999年,截至2012年7月底止,管理總資產達24.9 億元,目前共有貨幣型、組合型、股票型和平衡型等9支基金,富鼎投信於2012年7月透過減增資,使淨值回到3.06億元;中信金則是以 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
目前富鼎投信剩下的1.4%股權,分別由盧森堡國際銀行、東元集團掌控的光元實業、聯電掌握的逐鹿投資持有,中信金表示,未來將積極與3家主要投資人接洽股權承接事宜,目標是拿下100%股權。
中信金表示,併購富鼎投信主要是著眼兩岸財富管理商機,因為取得投信執照後可發行基金、代操、私募,未來不管是將大陸基金引進、或是到大陸募基金,都可跨足到兩岸的財富管理市場。
中信金指出,且投信增資到15億元之後,也能參股、合資成立基金公司,有利中信金拓展大陸資產管理市場。
中信金8月30日董事會通過以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市場傳言,新投信公司的總經理人選將由前日盛投信總經理于蕙玲擔任,于蕙玲是投信業界最資深的女性總經理,如加盟中信金集團,將有助於新投信公司開創新猷。
中信金對這項人事消息表示,此一併購案還需主管機關核准,近期就會送件,人事案的部分無法評論。
于蕙玲畢業於輔大企業管理研究所,在金融圈逾20年資歷,在日盛投信9年期間,由操盤人、投資部門主管、副總經理而至總經理,並在此一職位長達6年,經歷股市的大多頭行情與金融風暴、歐債危機而屹立不搖,堪稱投信業界總經理的長青樹。
中信金對這項人事消息表示,此一併購案還需主管機關核准,近期就會送件,人事案的部分無法評論。
于蕙玲畢業於輔大企業管理研究所,在金融圈逾20年資歷,在日盛投信9年期間,由操盤人、投資部門主管、副總經理而至總經理,並在此一職位長達6年,經歷股市的大多頭行情與金融風暴、歐債危機而屹立不搖,堪稱投信業界總經理的長青樹。
中信金董事會決議以股價淨值比(P/B)1.52倍收購富鼎投信,外資券商一致指出,富鼎投信並不賺錢,中信金買得有點貴,原因可能是中信金不想排隊苦等投信執照。
摩根大通證券執行董事吳永新指出,現在市況不好,投信公司難經營,金控以P/B比1倍買投信算合理,也可提高到1.1倍;中信金大方給到1.5倍,買得有點貴,可能是金管會凍結國內保險、投信等執照,中信金不想排隊苦苦等待投信執照。
中信金今年前7月稅後純益127.86億元,雖然買富鼎出價高,但吳永新說,「這像一大塘池子裡的一小滴水,對中信金的股價沒有影響。」
台灣巴克萊資本證券研究部主管也說,如果富鼎有賺錢,股東權益報酬率有0.8%以上,則以股價淨值比1倍以上買富鼎投信就算合理。不過,富鼎投信近年營運均處虧損狀態,去年全年稅後淨損從前年的747萬元擴至980萬元,每股淨值甚至不到1元。
摩根大通證券執行董事吳永新指出,現在市況不好,投信公司難經營,金控以P/B比1倍買投信算合理,也可提高到1.1倍;中信金大方給到1.5倍,買得有點貴,可能是金管會凍結國內保險、投信等執照,中信金不想排隊苦苦等待投信執照。
中信金今年前7月稅後純益127.86億元,雖然買富鼎出價高,但吳永新說,「這像一大塘池子裡的一小滴水,對中信金的股價沒有影響。」
台灣巴克萊資本證券研究部主管也說,如果富鼎有賺錢,股東權益報酬率有0.8%以上,則以股價淨值比1倍以上買富鼎投信就算合理。不過,富鼎投信近年營運均處虧損狀態,去年全年稅後淨損從前年的747萬元擴至980萬元,每股淨值甚至不到1元。
中信金控昨(30)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以新台幣4.66億元取得 富鼎投信98.6%股權,待主管機關核准後再更名。中信金財務副總楊琰表示,此次併購主要考量富鼎基金相關執照齊全、資產單純、容易發揮綜效。
據了解,中信金董事長辜?松認為取得投信執照後,可讓金控版圖更加完整,因此對這宗購併案樂見其成。
楊琰指出,富鼎現有員工28人,納入中信金旗下子公司後,原有員工權益仍受保障、年資不變,客戶權益也完全不受影響。
中信金是在委託野村證券及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協助價值評估後,決議以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每股淨值比約1.5倍,中信金表示,價格符合市場水準。
中信金經理吳文傑說,未來仍以100%持有富鼎投信股權為目標,目前富鼎投信尚未出售的1.4%股權分別由盧森堡國際銀行、東元集團掌控的光元實業、聯電掌握的逐鹿投資持有,未來也將積極與3家主要投資人接洽股權承接事宜。
富鼎投信成立於1999年,截至今年7月底的管理總資產達24.9億元,富鼎今年7月曾辦理減增資,淨值3.06億元。
併購投信後,中信金版圖將更完整,同時跨足商業銀行、人壽保險、綜合證券、保險經紀人、創業投資、資產管理、保全及台灣彩券,中信金指出,預期明年上半年可完成投信更名,至於投信董事長人選,待董事會通過才能確定。
中信金指出,如獲主管機關核准購併富鼎投信,未來將透過自有基金產品,加上連結人壽事業的投資型保單等產品,能充分達到銀行、投信、保險等事業單位協銷的綜效,對於增加經常性收入、滿足客戶家計資產需求,也有顯著效益。
鑑於國內財富管理市場成長持續看好,中信金指出,取得投信子公司有助於財富管理業務拓展,加上未來大陸資產管理市場前景可期。
據了解,中信金董事長辜?松認為取得投信執照後,可讓金控版圖更加完整,因此對這宗購併案樂見其成。
楊琰指出,富鼎現有員工28人,納入中信金旗下子公司後,原有員工權益仍受保障、年資不變,客戶權益也完全不受影響。
中信金是在委託野村證券及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協助價值評估後,決議以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每股淨值比約1.5倍,中信金表示,價格符合市場水準。
中信金經理吳文傑說,未來仍以100%持有富鼎投信股權為目標,目前富鼎投信尚未出售的1.4%股權分別由盧森堡國際銀行、東元集團掌控的光元實業、聯電掌握的逐鹿投資持有,未來也將積極與3家主要投資人接洽股權承接事宜。
富鼎投信成立於1999年,截至今年7月底的管理總資產達24.9億元,富鼎今年7月曾辦理減增資,淨值3.06億元。
併購投信後,中信金版圖將更完整,同時跨足商業銀行、人壽保險、綜合證券、保險經紀人、創業投資、資產管理、保全及台灣彩券,中信金指出,預期明年上半年可完成投信更名,至於投信董事長人選,待董事會通過才能確定。
中信金指出,如獲主管機關核准購併富鼎投信,未來將透過自有基金產品,加上連結人壽事業的投資型保單等產品,能充分達到銀行、投信、保險等事業單位協銷的綜效,對於增加經常性收入、滿足客戶家計資產需求,也有顯著效益。
鑑於國內財富管理市場成長持續看好,中信金指出,取得投信子公司有助於財富管理業務拓展,加上未來大陸資產管理市場前景可期。
中信金董事會昨(30)日決議以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約當每股15.75元、P/B(股價淨值比)1.52 倍,最慢今年底前可完成交易。
此案仍須報請主管機關金管會核准,富鼎投信併入中信金後,將成為第9家子公司,可能改名成「中國信託投信」。董事長與總經理等經營團隊,可能由中信銀投資處處長謝載祥與旗下主管出任。
富鼎投信總經理常景翔表示,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相繼發生,投信業大者恆大趨勢明顯,小投信公司成長困難,因而萌生出售念頭。
投信業者表示,金控併小投信趨勢已成形,因小投信在產業已不具競爭力。大型投信早已將眼光放在兩岸三地,台灣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市場,但小投信可能連台灣市場都無法立足,被併購是遲早的事情。
富鼎投信是大同集團創辦人林挺生次子林蔚東所創事業,目前有9檔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24.9億元,員工30人,股本3億元,7月底減增資後淨值回到3.06億元。
中信金表示,希望以同樣價格向其他持股1.4%的股東購買剩下股權,以使投信成為金控百分百持有的子公司。據了解,這1.4%股權目前由1名自然人與3名法人分別持有。
中信金指出,富鼎投信的員工權益仍受保障、年資不變、客戶權益不受影響。
富鼎投信目前投資績效普通,管理的資產規模在國內投信業位居末段班,中信金接手後將優先改善投資績效、提升資產規模、提高知名度。
國內金控業前五大財富管理領導品牌,包括國泰金、台新金、富邦金、第一金,旗下都有投信公司,獨中信金缺乏這塊版圖。中信金表示,取得投信子公司後將有助於財富管理業務拓展,加上未來大陸資產管理市場前景可期,未來可藉此平台進軍大陸資產管理市場。
中信金表示,中國信託銀行的基金銷售通路結構完整,未來將透過自有基金產品加上連結人壽事業的投資型保單等產品,達到銀行、投信、保險等事業單位協銷的綜效。
此案仍須報請主管機關金管會核准,富鼎投信併入中信金後,將成為第9家子公司,可能改名成「中國信託投信」。董事長與總經理等經營團隊,可能由中信銀投資處處長謝載祥與旗下主管出任。
富鼎投信總經理常景翔表示,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相繼發生,投信業大者恆大趨勢明顯,小投信公司成長困難,因而萌生出售念頭。
投信業者表示,金控併小投信趨勢已成形,因小投信在產業已不具競爭力。大型投信早已將眼光放在兩岸三地,台灣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市場,但小投信可能連台灣市場都無法立足,被併購是遲早的事情。
富鼎投信是大同集團創辦人林挺生次子林蔚東所創事業,目前有9檔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24.9億元,員工30人,股本3億元,7月底減增資後淨值回到3.06億元。
中信金表示,希望以同樣價格向其他持股1.4%的股東購買剩下股權,以使投信成為金控百分百持有的子公司。據了解,這1.4%股權目前由1名自然人與3名法人分別持有。
中信金指出,富鼎投信的員工權益仍受保障、年資不變、客戶權益不受影響。
富鼎投信目前投資績效普通,管理的資產規模在國內投信業位居末段班,中信金接手後將優先改善投資績效、提升資產規模、提高知名度。
國內金控業前五大財富管理領導品牌,包括國泰金、台新金、富邦金、第一金,旗下都有投信公司,獨中信金缺乏這塊版圖。中信金表示,取得投信子公司後將有助於財富管理業務拓展,加上未來大陸資產管理市場前景可期,未來可藉此平台進軍大陸資產管理市場。
中信金表示,中國信託銀行的基金銷售通路結構完整,未來將透過自有基金產品加上連結人壽事業的投資型保單等產品,達到銀行、投信、保險等事業單位協銷的綜效。
市場傳言富鼎投信正與台灣金控商議併購條件,台灣金控為取得投信執照,將以高於每股票面價格收購富鼎投信。
對此,台灣金控與財政部高層昨(7)日晚間均說「不可能」,台灣金控已編列3億元預算,打算自行成立投信公司。
富鼎投信總經理常景翔指出,有關富鼎投信的交易案,均由董事長林蔚東負責,但他確知沒有台灣金控這位買主。
據CMoney資料顯示,富鼎投信成立於1998年,目前旗下有9檔基金,整體規模23.62億元,市占率0.13%。2年前,富鼎投信因淨值低於10元面額,金管會限制不得公募基金,富鼎投信因而未再募新基金,且市場上一直傳言富鼎投信將出售。
除台灣金控外,早先也傳出中信金有意收購富鼎投信,中信金當時對此事表示不便評論。富鼎投信與台新金、合庫也曾有所接觸,但皆未達成最後決議。
對此,台灣金控與財政部高層昨(7)日晚間均說「不可能」,台灣金控已編列3億元預算,打算自行成立投信公司。
富鼎投信總經理常景翔指出,有關富鼎投信的交易案,均由董事長林蔚東負責,但他確知沒有台灣金控這位買主。
據CMoney資料顯示,富鼎投信成立於1998年,目前旗下有9檔基金,整體規模23.62億元,市占率0.13%。2年前,富鼎投信因淨值低於10元面額,金管會限制不得公募基金,富鼎投信因而未再募新基金,且市場上一直傳言富鼎投信將出售。
除台灣金控外,早先也傳出中信金有意收購富鼎投信,中信金當時對此事表示不便評論。富鼎投信與台新金、合庫也曾有所接觸,但皆未達成最後決議。
市場盛傳中信金控有意併購富鼎投信,相關人士指出,兩家公司已將相關併購計劃呈報金管會,並已進入最後簽約階段。富鼎投信總經理常景翔昨(7)日指出,目前不便評論;中信金則指不回應傳聞。
富鼎投信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每股淨值低於5元的投信,金管會先前要求限期二年內改善,因此在兩年前,多家金控就曾與富鼎投信洽談,如今兩年限期將至,市場人士指出,富鼎投信嫁入中信金可能性極高。
消息人士更指出,中信金併購富鼎投信後,投信董事長將由中信金全球個金執行長黃思國擔任。
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先前曾表示,為了金控版圖完整,不排除任何好的併購機會,當中也包含投信。
中信金過去旗下曾有中信投信,但2001年時以每股80元賣給外資,成為現在的景順投信。市場人士分析,成立一家投信的資本額只要3 億元,卻可管理上千億元的資產,但因金管會對核發投信執照轉嚴,中信金在銀彈充足的情況下,併購投信可取得執照,除有助完整業務和產品線,也可更有效拓展財富管理事業。
富鼎投信民國88年成立,董事長林蔚東出身大同集團,市場人士指出,林蔚東因投身科技業多年,一直有出脫投信事業的打算。
民國93年9月16日時,台新金就曾宣布將以9.2億元、每股37.5元的價格購入富鼎投信約82%股權,但後來礙於法規限制一家金控旗下只能有一家投信而破局,當時富鼎投信資產規模約515億元。
但金融海嘯過後,投信業整體資產規模逐年下降,且有大者恆大的趨勢,小投信生存愈來愈困難,近年市場更常見小投信被併購的案例,包括台新投信併台灣工銀投信、貝萊德投信併(牛牛牛)華投信、聯博投信併匯達投信、惠理併康和投信、未來資產投信併台壽保投信。
富鼎投信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每股淨值低於5元的投信,金管會先前要求限期二年內改善,因此在兩年前,多家金控就曾與富鼎投信洽談,如今兩年限期將至,市場人士指出,富鼎投信嫁入中信金可能性極高。
消息人士更指出,中信金併購富鼎投信後,投信董事長將由中信金全球個金執行長黃思國擔任。
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先前曾表示,為了金控版圖完整,不排除任何好的併購機會,當中也包含投信。
中信金過去旗下曾有中信投信,但2001年時以每股80元賣給外資,成為現在的景順投信。市場人士分析,成立一家投信的資本額只要3 億元,卻可管理上千億元的資產,但因金管會對核發投信執照轉嚴,中信金在銀彈充足的情況下,併購投信可取得執照,除有助完整業務和產品線,也可更有效拓展財富管理事業。
富鼎投信民國88年成立,董事長林蔚東出身大同集團,市場人士指出,林蔚東因投身科技業多年,一直有出脫投信事業的打算。
民國93年9月16日時,台新金就曾宣布將以9.2億元、每股37.5元的價格購入富鼎投信約82%股權,但後來礙於法規限制一家金控旗下只能有一家投信而破局,當時富鼎投信資產規模約515億元。
但金融海嘯過後,投信業整體資產規模逐年下降,且有大者恆大的趨勢,小投信生存愈來愈困難,近年市場更常見小投信被併購的案例,包括台新投信併台灣工銀投信、貝萊德投信併(牛牛牛)華投信、聯博投信併匯達投信、惠理併康和投信、未來資產投信併台壽保投信。
投信投顧公會公布11月基金績效評比顯示,近三個月亞洲12個主
要國家股市平均下滑32.75%,但同期間績效優於大盤逾倍的亞洲
區域型基金卻有五檔,顯示這些亞洲區域基金操作靈活,並未受
亞洲股市重挫波及,上述五檔基金分別為台灣工銀中印越概念、
元大亞太成長、日盛亞洲星鑽、富鼎東方精選與復華亞太成長。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今年來外資大幅賣超亞股
,加上美國總體經濟數據持續低於預期,使得美股波動劇烈,亞
股亦跟隨震盪,在此投資境之下,基金操作必須非常靈活,才有
辦法面對這波空襲,以近期避險基金(Hedge Fund)贖回及虧損
程度未減緩的情況來看,預期基金贖回潮短期內難以平息。
研究機構HFR總裁Kenneth Heinz日前表示,由於各類資產的投資
人爭相軋平資產,將投資組合轉換為現金,亞洲股市整理期可能
持續至2009年,而信用緊縮導致去槓桿化,資金回流至美元資產
,預期去槓桿化仍會持續,但不會像先前那麼激烈,接下來的亞
股應以中性態度視之。
楊國昌指出,依據彭博資訊統計顯示,明年美國經濟成長率有機
會於第二季脫離負值,第三季開始轉為正值並持續向上。顯見明
年中之後,美國景氣有可能翻轉,與美連動高的新興亞洲也有機
會由谷底翻揚,明年上半年是布局亞股的好機會。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李祖任表示,即使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
數據表現都不好,但由於股市已經領先反應,修正幅度都很大,
評價已經偏低,且近期美股逐漸有利空不跌的情況,暗示反彈行
情正在醞釀中。
李祖任指出,就目前新興市場的情況來看,還是以新興亞洲比較
看好。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新興亞洲明年經濟成長
率仍有7.1%。新興亞洲以中國為首,近期中國政府採取實施貨幣
政策、財政政策雙管齊下的挽救經濟動作,將使相關基礎建設、
內需產業受惠。
要國家股市平均下滑32.75%,但同期間績效優於大盤逾倍的亞洲
區域型基金卻有五檔,顯示這些亞洲區域基金操作靈活,並未受
亞洲股市重挫波及,上述五檔基金分別為台灣工銀中印越概念、
元大亞太成長、日盛亞洲星鑽、富鼎東方精選與復華亞太成長。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今年來外資大幅賣超亞股
,加上美國總體經濟數據持續低於預期,使得美股波動劇烈,亞
股亦跟隨震盪,在此投資境之下,基金操作必須非常靈活,才有
辦法面對這波空襲,以近期避險基金(Hedge Fund)贖回及虧損
程度未減緩的情況來看,預期基金贖回潮短期內難以平息。
研究機構HFR總裁Kenneth Heinz日前表示,由於各類資產的投資
人爭相軋平資產,將投資組合轉換為現金,亞洲股市整理期可能
持續至2009年,而信用緊縮導致去槓桿化,資金回流至美元資產
,預期去槓桿化仍會持續,但不會像先前那麼激烈,接下來的亞
股應以中性態度視之。
楊國昌指出,依據彭博資訊統計顯示,明年美國經濟成長率有機
會於第二季脫離負值,第三季開始轉為正值並持續向上。顯見明
年中之後,美國景氣有可能翻轉,與美連動高的新興亞洲也有機
會由谷底翻揚,明年上半年是布局亞股的好機會。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李祖任表示,即使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
數據表現都不好,但由於股市已經領先反應,修正幅度都很大,
評價已經偏低,且近期美股逐漸有利空不跌的情況,暗示反彈行
情正在醞釀中。
李祖任指出,就目前新興市場的情況來看,還是以新興亞洲比較
看好。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新興亞洲明年經濟成長
率仍有7.1%。新興亞洲以中國為首,近期中國政府採取實施貨幣
政策、財政政策雙管齊下的挽救經濟動作,將使相關基礎建設、
內需產業受惠。
投資績效直直落,投信規模也跟著縮水,雖然投信自身的經營資
本與管理資產各自獨立運作,但在收入大減的情況下,也使得投
信經營進入寒冬,只能勒緊褲帶,等待春天再來。
今年以來,風暴從美國本土開始向外延燒,歐洲、亞洲、新興市
場等,統統難逃信心危機衝擊;台股加權指數也從高點以來腰斬
,進入4字頭保衛戰,投資成果幾近全盤皆墨。
國內投信資本額多為3億元,管理的資產規模可達千億元以上。
事實上,營運資本與管理資產財務各自獨立,資產管理規模的增
減並不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營運,但管理費是投信的收入來源,
自然會影響到公司獲利狀況。
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昨(28)日表示,過去投信成立時,
都規定第一檔基金要募集40億元以上的封閉式基金,這個數字是
當時經過計算後,獲利足以讓一間投信營運的規模,後來才放寬
每檔基金達2億元即可成立。
國內基金業者喜歡推動定期定額,除了具有長期投資效益外,另
一方面,也藉此穩定管理資產規模成長。去年下半年次貸風暴衝
擊基金績效,不過,由於上半年業務達到巔峰,全年整體投信規
模平均仍然小幅成長0.84%。
到9月為止,今年各家投信平均規模縮水23.74%。其中兆豐國際投
信受到之前類貨幣市場型基金遭大舉贖回衝擊,大減79%,規模
縮減最大。 華投信日前下重本,強打新基金廣告,期望一舉擴大
規模,不過,受到市場不振影響,也決定延後掛牌,今年以來規
模減少61%,縮減幅度居次。其它包含瑞銀投信與富鼎投信規模
縮水都超過一半。
不過,也有業者能夠逆勢成長,包含聯邦投信、寶來投信、華南
永昌投信等,在寒冬中,產品獲投資人肯定,資產管理規模持續
增加。
管理規模大縮四分之一後,整體投信產業的人力需求自然也降低
,幾家投信都傳出裁員的消息。一位業者即說,過去SARS期間,
起碼相信有一天疾病總會被控制住,信心自然再起;這一次,不
知道要等到何時大家才有信心再把錢交給投信了。
本與管理資產各自獨立運作,但在收入大減的情況下,也使得投
信經營進入寒冬,只能勒緊褲帶,等待春天再來。
今年以來,風暴從美國本土開始向外延燒,歐洲、亞洲、新興市
場等,統統難逃信心危機衝擊;台股加權指數也從高點以來腰斬
,進入4字頭保衛戰,投資成果幾近全盤皆墨。
國內投信資本額多為3億元,管理的資產規模可達千億元以上。
事實上,營運資本與管理資產財務各自獨立,資產管理規模的增
減並不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營運,但管理費是投信的收入來源,
自然會影響到公司獲利狀況。
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昨(28)日表示,過去投信成立時,
都規定第一檔基金要募集40億元以上的封閉式基金,這個數字是
當時經過計算後,獲利足以讓一間投信營運的規模,後來才放寬
每檔基金達2億元即可成立。
國內基金業者喜歡推動定期定額,除了具有長期投資效益外,另
一方面,也藉此穩定管理資產規模成長。去年下半年次貸風暴衝
擊基金績效,不過,由於上半年業務達到巔峰,全年整體投信規
模平均仍然小幅成長0.84%。
到9月為止,今年各家投信平均規模縮水23.74%。其中兆豐國際投
信受到之前類貨幣市場型基金遭大舉贖回衝擊,大減79%,規模
縮減最大。 華投信日前下重本,強打新基金廣告,期望一舉擴大
規模,不過,受到市場不振影響,也決定延後掛牌,今年以來規
模減少61%,縮減幅度居次。其它包含瑞銀投信與富鼎投信規模
縮水都超過一半。
不過,也有業者能夠逆勢成長,包含聯邦投信、寶來投信、華南
永昌投信等,在寒冬中,產品獲投資人肯定,資產管理規模持續
增加。
管理規模大縮四分之一後,整體投信產業的人力需求自然也降低
,幾家投信都傳出裁員的消息。一位業者即說,過去SARS期間,
起碼相信有一天疾病總會被控制住,信心自然再起;這一次,不
知道要等到何時大家才有信心再把錢交給投信了。
復華投信公司指出,台股在兩岸關係逐步改善後,整體政治、經
濟環境都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台股的評價將可望獲得提升。就短
期而言,台股逐步進入除權息旺季,建議可提高投資高股息為主
的相關基金。
對於穩健、保守型的投資人來說,投資就像一場防守的戰爭,因
為賠50%後並非賺50%後就沒事,而是要再賺100%才能回到原點,
也因此,如何找到持續正報酬的投資工具,便成為穩健投資的關
鍵之一。
Lipper截至2008年4月底資料顯示,國內連續五年呈現正報酬的平
衡型基金有10檔,以高股息為投資主軸的「復華傳家基金」,自
1999年8月成立以來,更是連續10個年頭都「不負」眾望地呈現正
報酬。
根據Lipper資料,國內70多檔股債平衡型基金中,今年以來至4月
底,且2003年至2007年五年期間內,都呈現正報酬的基金僅有10
檔,包括復華投信旗下的復華傳家基金及傳家二號基金二檔,及
國泰、摩根富林明、富鼎、安泰、永豐、德信、群益、保德信等
投信公司各一檔。
「復華傳家基」金經理人王偉年指出,復華傳家基金的設計概念
是追求在低波動度下獲取合理報酬,講究先控制下檔風險,並希
望績效表現能優於定存與債券型基金,適合作為類似退休投資人
的核心配置。因此在操作策略上,除了債券及期指避險外,股票
部位是以高股息股為核心持股,再搭配權值股及景氣循環股的波
段操作,讓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度能夠獲得有效的控制。
王偉年表示,配發高股息公司隱含了兩大特點,首先是企業經營
優質,無論景氣好壞,都可配發穩定的現金股利,其次則代表公
司獲利穩定,具備較佳基本面的情況下,可使股價波動度相對較
小。
濟環境都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台股的評價將可望獲得提升。就短
期而言,台股逐步進入除權息旺季,建議可提高投資高股息為主
的相關基金。
對於穩健、保守型的投資人來說,投資就像一場防守的戰爭,因
為賠50%後並非賺50%後就沒事,而是要再賺100%才能回到原點,
也因此,如何找到持續正報酬的投資工具,便成為穩健投資的關
鍵之一。
Lipper截至2008年4月底資料顯示,國內連續五年呈現正報酬的平
衡型基金有10檔,以高股息為投資主軸的「復華傳家基金」,自
1999年8月成立以來,更是連續10個年頭都「不負」眾望地呈現正
報酬。
根據Lipper資料,國內70多檔股債平衡型基金中,今年以來至4月
底,且2003年至2007年五年期間內,都呈現正報酬的基金僅有10
檔,包括復華投信旗下的復華傳家基金及傳家二號基金二檔,及
國泰、摩根富林明、富鼎、安泰、永豐、德信、群益、保德信等
投信公司各一檔。
「復華傳家基」金經理人王偉年指出,復華傳家基金的設計概念
是追求在低波動度下獲取合理報酬,講究先控制下檔風險,並希
望績效表現能優於定存與債券型基金,適合作為類似退休投資人
的核心配置。因此在操作策略上,除了債券及期指避險外,股票
部位是以高股息股為核心持股,再搭配權值股及景氣循環股的波
段操作,讓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度能夠獲得有效的控制。
王偉年表示,配發高股息公司隱含了兩大特點,首先是企業經營
優質,無論景氣好壞,都可配發穩定的現金股利,其次則代表公
司獲利穩定,具備較佳基本面的情況下,可使股價波動度相對較
小。
台股今年鹹魚翻生,但波動率也是近年之最。股神巴菲特曾說:
「成功的投資有二個要點,第一是不要賠錢,第二是不要忘記第
一點。」Lipper截至5月19日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連續五年呈現正
報酬的平衡型基金共有十檔,是市場大幅波動下的常勝軍。
復華投信表示,對穩健、保守型的投資人來說,投資就像一場防
守的戰爭,因為賠50%後並非賺50%後就沒事,而是要再賺100%才
能回到原點,如何找到持續正報酬的投資工具,便成為穩健投資
的關鍵之一。
富鼎精穩基金經理人葉貴榕指出,台股輪動的速度非常快,稍不
注意很容易買到「最後一棒」,加上不少買台股基金的投資人喜
歡追著績效短線進出,不但要承擔高檔套牢、低檔認賠的風險,
一來一往之間,獲利也被手續費吃掉。
葉貴榕認為,基金是長期的投資工具,尤其目前台股波動度高,
資產配置相對重要,平衡型基金具有債券比例,或對類股投資比
重有限制,能有效分散風險,雖然平衡型基金短期績效不這麼吸
引人,但時間拉長三、五年來看,累計報酬至少都有三成以上,
還是可以穩穩賺。
Lipper統計,國內70多檔股債平衡型基金中,今年以來至4月底且
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期間內都呈現正報酬的基金只有十檔,其
中復華投信二檔入榜,其餘還包括國泰、摩根富林明、富鼎、安
泰、永豐、德信、群益及保德信投信各有一檔。
若將時間追溯至2001年,僅有摩根富林明JF平衡、復華傳家及群
益平衡王三檔每年為正報酬,其中成立時間最久的復華傳家基金
,自1999年8月成立以來,每年仍呈正報酬。
葉貴榕表示,投資平衡型基金不能只用一年績效來看,至少要拉
長到三年,投資人本身也要瞭解自己投資屬性與能夠承受的風險
程度為何,才能夠達到累積財富的目的。目前台股歷經選後價值
重估(re-raring)利多挹注後市看漲,她建議投資人,以買黑不買
紅的方式分批累積部位較為適宜,因應類股輪動快速,建議內需
、電子均衡布局。
「成功的投資有二個要點,第一是不要賠錢,第二是不要忘記第
一點。」Lipper截至5月19日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連續五年呈現正
報酬的平衡型基金共有十檔,是市場大幅波動下的常勝軍。
復華投信表示,對穩健、保守型的投資人來說,投資就像一場防
守的戰爭,因為賠50%後並非賺50%後就沒事,而是要再賺100%才
能回到原點,如何找到持續正報酬的投資工具,便成為穩健投資
的關鍵之一。
富鼎精穩基金經理人葉貴榕指出,台股輪動的速度非常快,稍不
注意很容易買到「最後一棒」,加上不少買台股基金的投資人喜
歡追著績效短線進出,不但要承擔高檔套牢、低檔認賠的風險,
一來一往之間,獲利也被手續費吃掉。
葉貴榕認為,基金是長期的投資工具,尤其目前台股波動度高,
資產配置相對重要,平衡型基金具有債券比例,或對類股投資比
重有限制,能有效分散風險,雖然平衡型基金短期績效不這麼吸
引人,但時間拉長三、五年來看,累計報酬至少都有三成以上,
還是可以穩穩賺。
Lipper統計,國內70多檔股債平衡型基金中,今年以來至4月底且
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期間內都呈現正報酬的基金只有十檔,其
中復華投信二檔入榜,其餘還包括國泰、摩根富林明、富鼎、安
泰、永豐、德信、群益及保德信投信各有一檔。
若將時間追溯至2001年,僅有摩根富林明JF平衡、復華傳家及群
益平衡王三檔每年為正報酬,其中成立時間最久的復華傳家基金
,自1999年8月成立以來,每年仍呈正報酬。
葉貴榕表示,投資平衡型基金不能只用一年績效來看,至少要拉
長到三年,投資人本身也要瞭解自己投資屬性與能夠承受的風險
程度為何,才能夠達到累積財富的目的。目前台股歷經選後價值
重估(re-raring)利多挹注後市看漲,她建議投資人,以買黑不買
紅的方式分批累積部位較為適宜,因應類股輪動快速,建議內需
、電子均衡布局。
農、藍、綠金議題火熱,基金公司搶搭順風車,預計今年至少還
有六檔基金及兩檔首次追募的基金將加入戰局,吸金規模將逾
700億元。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今年投信業者預計要募集的基金除
了以亞太市場為標的外,多半集中在能源、原物料、農產品等區
域與產業範疇上。 這其中包括華頓全球溫室效應、富鼎全球樂活
綠能、復華全球趨勢、大華環球趨勢資源、元大全球農業商機、
保誠全球綠色金脈,及第一次追募的德盛安聯全球人口趨勢與保
德信全球資源基金。
由於全球暖化現象導致全球農作物產量遽降,啟動農產品多頭行
情。美林全球商品研究主管Francisco Blanch日前表示,全球商品
行情將會持續走高,此大循環將可持續達15年,主因供不應求下
支撐農產品市場,預期農產需提高產量達五至15年才可趕上世界
每日需求量。
也因此,今年初雖然受到全球股災影響,導致投資人進場意願薄
弱,不過,德盛安聯農金基金仍熱銷,顯見相關主題基金的魅力
。
根據彭博社(Bloomberg)統計,WilderHill新能源指數過去一年漲
幅達60.3﹪,MSCI礦業指數31.78%、能源指數28.75%,均打敗
MSCI世界指數7.5%。預期2008年新興市場人口與公共建設的成長
,仍是帶動全球資源與農產品強勁需求的主要動力。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李祖任表示,下半年在全球經濟表現可
望好轉,資金行情將重新捲土重來,預期原物料仍會有相對好的
表現,在投資標的的挑選上,上游原物料因為價格彈性較低的關
係,且因為是屬於基本需求,受到經濟表現的影響程度低,而在
農產品方面,仍看好棕櫚油、糖等未來表現。
李祖任指出,以目前的內、外在環境來看,預期下半年的通膨會
加速,因此投資在原物料、農產品以及基礎建設等產業上,具有
對抗通膨的效果,例如巴西、印尼擁有豐富的能源、農產品等相
關原物料,預期都將會有不錯的表現,是長線值得持續留意的標
的。
有六檔基金及兩檔首次追募的基金將加入戰局,吸金規模將逾
700億元。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今年投信業者預計要募集的基金除
了以亞太市場為標的外,多半集中在能源、原物料、農產品等區
域與產業範疇上。 這其中包括華頓全球溫室效應、富鼎全球樂活
綠能、復華全球趨勢、大華環球趨勢資源、元大全球農業商機、
保誠全球綠色金脈,及第一次追募的德盛安聯全球人口趨勢與保
德信全球資源基金。
由於全球暖化現象導致全球農作物產量遽降,啟動農產品多頭行
情。美林全球商品研究主管Francisco Blanch日前表示,全球商品
行情將會持續走高,此大循環將可持續達15年,主因供不應求下
支撐農產品市場,預期農產需提高產量達五至15年才可趕上世界
每日需求量。
也因此,今年初雖然受到全球股災影響,導致投資人進場意願薄
弱,不過,德盛安聯農金基金仍熱銷,顯見相關主題基金的魅力
。
根據彭博社(Bloomberg)統計,WilderHill新能源指數過去一年漲
幅達60.3﹪,MSCI礦業指數31.78%、能源指數28.75%,均打敗
MSCI世界指數7.5%。預期2008年新興市場人口與公共建設的成長
,仍是帶動全球資源與農產品強勁需求的主要動力。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李祖任表示,下半年在全球經濟表現可
望好轉,資金行情將重新捲土重來,預期原物料仍會有相對好的
表現,在投資標的的挑選上,上游原物料因為價格彈性較低的關
係,且因為是屬於基本需求,受到經濟表現的影響程度低,而在
農產品方面,仍看好棕櫚油、糖等未來表現。
李祖任指出,以目前的內、外在環境來看,預期下半年的通膨會
加速,因此投資在原物料、農產品以及基礎建設等產業上,具有
對抗通膨的效果,例如巴西、印尼擁有豐富的能源、農產品等相
關原物料,預期都將會有不錯的表現,是長線值得持續留意的標
的。
兩岸資本連結概念股…台股指標 投信:中概基金及非電子基金將
受惠。
博鰲亞洲論壇圓滿落幕,兩岸關係現生機,兩岸及經濟議題已成
新政府的施政重心。投信業者認為,兩岸資本連結概念股躍升為
盤面指標,中概基金及非電子比重較高的台股基金也可望受惠。
總統大選後,台股以往的政治風險貼損,可望在政治疑慮消除後
,回歸合理價位。
尤其是未來就開放陸客來台觀光、開放陸資來台等政策鬆綁上,
有來自中國的強勁需求,帶動觀光、營建、資產、壽險等內需類
股長線看漲。
再從資金面來看,兩岸關係一旦改善,陸資及回流的台資,估計
有上兆資金,群益投信投資長王智民認為,就像香港受惠陸資,
港股大漲五倍一樣,台股如有資金挹注,中長期至少可能上漲五
成。
富鼎投信副總林冠和認為,台灣對大陸政策改變,未來大陸的中
投海外投資範圍除了香港外,也包含台灣,資金規模達2,000億美
元,讓陸資投資台股充滿想像空間。
不過,林冠和也認為,國際股市仍充滿變數,本周進入美股的超
級財報周,美國與台灣企業財報的風吹草動,都會影響股市,台
股指數在9,200點明顯面臨壓力,投資人不可不慎。
日盛投信表示,北京奧運進入倒數階段,隨著舉辦地的旅遊、物
流、購物、體育、傳媒廣告、消費需求激升,以及高新技術的推
廣應用,相關產業的成長及消費支出提升將越發明顯,中國零售
通路與內需食品產業、基礎建設等中概股是直接受惠的族群。
受惠。
博鰲亞洲論壇圓滿落幕,兩岸關係現生機,兩岸及經濟議題已成
新政府的施政重心。投信業者認為,兩岸資本連結概念股躍升為
盤面指標,中概基金及非電子比重較高的台股基金也可望受惠。
總統大選後,台股以往的政治風險貼損,可望在政治疑慮消除後
,回歸合理價位。
尤其是未來就開放陸客來台觀光、開放陸資來台等政策鬆綁上,
有來自中國的強勁需求,帶動觀光、營建、資產、壽險等內需類
股長線看漲。
再從資金面來看,兩岸關係一旦改善,陸資及回流的台資,估計
有上兆資金,群益投信投資長王智民認為,就像香港受惠陸資,
港股大漲五倍一樣,台股如有資金挹注,中長期至少可能上漲五
成。
富鼎投信副總林冠和認為,台灣對大陸政策改變,未來大陸的中
投海外投資範圍除了香港外,也包含台灣,資金規模達2,000億美
元,讓陸資投資台股充滿想像空間。
不過,林冠和也認為,國際股市仍充滿變數,本周進入美股的超
級財報周,美國與台灣企業財報的風吹草動,都會影響股市,台
股指數在9,200點明顯面臨壓力,投資人不可不慎。
日盛投信表示,北京奧運進入倒數階段,隨著舉辦地的旅遊、物
流、購物、體育、傳媒廣告、消費需求激升,以及高新技術的推
廣應用,相關產業的成長及消費支出提升將越發明顯,中國零售
通路與內需食品產業、基礎建設等中概股是直接受惠的族群。
對大中華基金而言,儘管在股市上還要面對來自美國經濟衰退與
全球通膨的衝擊,但在內需題材的支撐下,彼此的績效已大幅拉
近。法人指出,在兩岸和解的趨勢下,大中華區股市未來可望同
步發展,投資人此時宜以大中華基金介入。
根據理柏資訊統計,今年以來,大中華基金的績效雖然都是賠錢
,但以台灣為布局重心的大中華基金,在績效上還比含香港在內
的大中華基金大約高出6%-10%。
若把時間縮短到近一個月觀察,可發現兩種大中華基金,不但在
績效上已經大幅拉近,而且都已轉變成正報酬,績效差距也都在
3%-5%以內。
匯豐中華投信表示,剛結束的博鰲論壇會議,重心是放在亞洲區
域整合上,所以像是觀光旅遊、區域金融整合,或是具大中華地
區內需概念的香港內需型國企股,以及台灣的資產營建股,都會
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富鼎東方精選基金經理人林冠和指出,儘管全球金融氣氛仍然不
穩,但在兩岸和解的趨勢下,無論是台灣還是香港,未來能有所
表現的,還是以內需股為主;所以現在若要做基金布局,最好挑
選布局港、台內需股的基金。
匯豐中華匯豐新富基金經理人蕭若梅指出,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
,台灣內需產業將有直接的助益,而對於香港內需型國企業股而
言,也會因此受益。
凱基亞洲四金磚基金經理人陳人壽表示,香港恆生指數歷經全球
次貸股災之後,本益比已修正至13.5倍,低於2006年以來的平均
值;而香港國企股的本益比,更從去年高點的31倍修正至目前的
17倍。
法人指出,雖然目前較難判定港股底部已出現,但是港股修正幅
度已大,已經到合理價位,預期在中國奧運的加持,以及全球股
市的回穩後,港股可望逐漸回溫。所以在港股與台股都共同看好
的趨勢下,此時布局大中華基金正是時候。
全球通膨的衝擊,但在內需題材的支撐下,彼此的績效已大幅拉
近。法人指出,在兩岸和解的趨勢下,大中華區股市未來可望同
步發展,投資人此時宜以大中華基金介入。
根據理柏資訊統計,今年以來,大中華基金的績效雖然都是賠錢
,但以台灣為布局重心的大中華基金,在績效上還比含香港在內
的大中華基金大約高出6%-10%。
若把時間縮短到近一個月觀察,可發現兩種大中華基金,不但在
績效上已經大幅拉近,而且都已轉變成正報酬,績效差距也都在
3%-5%以內。
匯豐中華投信表示,剛結束的博鰲論壇會議,重心是放在亞洲區
域整合上,所以像是觀光旅遊、區域金融整合,或是具大中華地
區內需概念的香港內需型國企股,以及台灣的資產營建股,都會
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富鼎東方精選基金經理人林冠和指出,儘管全球金融氣氛仍然不
穩,但在兩岸和解的趨勢下,無論是台灣還是香港,未來能有所
表現的,還是以內需股為主;所以現在若要做基金布局,最好挑
選布局港、台內需股的基金。
匯豐中華匯豐新富基金經理人蕭若梅指出,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
,台灣內需產業將有直接的助益,而對於香港內需型國企業股而
言,也會因此受益。
凱基亞洲四金磚基金經理人陳人壽表示,香港恆生指數歷經全球
次貸股災之後,本益比已修正至13.5倍,低於2006年以來的平均
值;而香港國企股的本益比,更從去年高點的31倍修正至目前的
17倍。
法人指出,雖然目前較難判定港股底部已出現,但是港股修正幅
度已大,已經到合理價位,預期在中國奧運的加持,以及全球股
市的回穩後,港股可望逐漸回溫。所以在港股與台股都共同看好
的趨勢下,此時布局大中華基金正是時候。
台股漲勢、全亞洲第一!台股基金漲幅勇冠全球,強勢的台股基
金近一個月更大漲15%以上。投信法人表示,台股基金表現一枝
獨秀,除了兩岸題材,別無其他!
根據「普羅財經網」統計,若以基金的平均績效來看,台股中小
型基金在過去一個月以來的平均績效為8.61%,而其他台股基金
的平均績效則為8.33%,雖然表現還不及大盤漲幅的9.35%,但部
分重押傳產與金融股的基金,單月績效甚至高達17%以上。
有趣的是,雖然台股基金的績效一極棒,但是帶領這一波台股上
漲的,都是傳產股以及金融股。
匯豐中華投信指出,像營建股今年以來的漲幅高達76.62%,第二
名的觀光股達72.61%,第三名的金融股達32.25%,第四名的紡織
股達31.73%,至於第五名的百貨股,漲幅也有29.97%;相對於加
權指數的6.58%,可見這一波帶動台股上漲的,幾乎都是內需股。
反映在基金績效上也是如此,像過去單月報酬超過10%以上的基
金,在非電子股的投資部位幾乎都高於電子股。
凱基電利基金經理人黃豐凱指出,台股短期內在兩岸關係和緩的
利多激勵下,題材面已陸續反應;且美股自次貸風暴以來累積跌
幅已深,預估下檔空間有限,所以台股未來可望在多空訊息交錯
的影響下緩步走堅。
富鼎台灣優勢基金經理人林冠和表示,金融與資產股,絕對是台
股中長線看好的類別,所以在基金投資上,若能布局在傳產與金
融股越多的基金,勝出機率自是大幅提高。
另外,在兩岸關係和緩與愛台十二建設的內需利多刺激下,凡是
金融、營建、觀光、資產、運輸等類股,在今年以來表現都是嚇
嚇叫。所以若要透過基金賺錢,自然要挑選布局在這些類股的基
金為主。
不過,攤開這些基金在過去一個月以來的表現績效可發現,有些
金控旗下投信所發行的台股基金,在金融股的布局比重上,就明
顯較其他投信要高出許多;像富邦台灣心、新光永發與華南永昌
愛台灣基金等,對金融股就特別偏愛。但是,也有部分投信不愛
金融只愛傳產,但即便如此,基金也是大賺錢。
由此可知,台股多頭行情下,類股輪動速度極快,所以建議國人
切莫因現在金融股當紅,就一窩蜂布局重押金融股的台股基金,
畢竟基金布局是長期投資,懂得分散類股與長期投資,才是最後
致勝關鍵。
金近一個月更大漲15%以上。投信法人表示,台股基金表現一枝
獨秀,除了兩岸題材,別無其他!
根據「普羅財經網」統計,若以基金的平均績效來看,台股中小
型基金在過去一個月以來的平均績效為8.61%,而其他台股基金
的平均績效則為8.33%,雖然表現還不及大盤漲幅的9.35%,但部
分重押傳產與金融股的基金,單月績效甚至高達17%以上。
有趣的是,雖然台股基金的績效一極棒,但是帶領這一波台股上
漲的,都是傳產股以及金融股。
匯豐中華投信指出,像營建股今年以來的漲幅高達76.62%,第二
名的觀光股達72.61%,第三名的金融股達32.25%,第四名的紡織
股達31.73%,至於第五名的百貨股,漲幅也有29.97%;相對於加
權指數的6.58%,可見這一波帶動台股上漲的,幾乎都是內需股。
反映在基金績效上也是如此,像過去單月報酬超過10%以上的基
金,在非電子股的投資部位幾乎都高於電子股。
凱基電利基金經理人黃豐凱指出,台股短期內在兩岸關係和緩的
利多激勵下,題材面已陸續反應;且美股自次貸風暴以來累積跌
幅已深,預估下檔空間有限,所以台股未來可望在多空訊息交錯
的影響下緩步走堅。
富鼎台灣優勢基金經理人林冠和表示,金融與資產股,絕對是台
股中長線看好的類別,所以在基金投資上,若能布局在傳產與金
融股越多的基金,勝出機率自是大幅提高。
另外,在兩岸關係和緩與愛台十二建設的內需利多刺激下,凡是
金融、營建、觀光、資產、運輸等類股,在今年以來表現都是嚇
嚇叫。所以若要透過基金賺錢,自然要挑選布局在這些類股的基
金為主。
不過,攤開這些基金在過去一個月以來的表現績效可發現,有些
金控旗下投信所發行的台股基金,在金融股的布局比重上,就明
顯較其他投信要高出許多;像富邦台灣心、新光永發與華南永昌
愛台灣基金等,對金融股就特別偏愛。但是,也有部分投信不愛
金融只愛傳產,但即便如此,基金也是大賺錢。
由此可知,台股多頭行情下,類股輪動速度極快,所以建議國人
切莫因現在金融股當紅,就一窩蜂布局重押金融股的台股基金,
畢竟基金布局是長期投資,懂得分散類股與長期投資,才是最後
致勝關鍵。
如果觀察這一、兩個月來台股基表現,可發現只要是布局在非電
子比重超過五成的基金,勝出的機率都非常高,尤其這一個月來
看,只要報酬率超過10%的基金,幾乎清一色都是布局這種內需
股的基金。
其實,儘管這種兼具內需與電子的基金,是以一般型基金為主;
但若要獲取金融與傳產收益,未必只能布局一般型基金。
根據理柏資訊與台灣經濟新報的統計,過去一個月以來,凡是靠
著傳產與金融股而出現績效大幅提升的基金,除了一般型基金外
,中概型、中小型基金,也是有勝出者。
像被歸類為中概基金的富鼎台灣優勢基金,在傳產股上的布局比
重就高達65.12%,在金融股上的布局也是10.22%,所以在過去一
個月以來,該基金績效就高達15.01%。
另一檔台新台新基金更是特別,該基金並沒有布局任何電子股,
但是在傳產股上,卻重押了77.38%;而在金融股上也押了18.73%
,所以過去一個月以來的單月績效就高達17.52%,是台股基金近
一個月的月冠軍。
另外,從基金公司上,也可以看出部分投信的整體操作策略。像
ING安泰投信旗下的台灣運籌基金,重押金融股達20%,在傳產
股上則是押了45%;其他像ING安泰鴻運基金、優質基金等,持
有非電子股的比例也超過45%。
至於之前出盡風頭的大華中小基金,雖然沒有布局金融股,但是
在傳產股上,也重押了72.12%。
子比重超過五成的基金,勝出的機率都非常高,尤其這一個月來
看,只要報酬率超過10%的基金,幾乎清一色都是布局這種內需
股的基金。
其實,儘管這種兼具內需與電子的基金,是以一般型基金為主;
但若要獲取金融與傳產收益,未必只能布局一般型基金。
根據理柏資訊與台灣經濟新報的統計,過去一個月以來,凡是靠
著傳產與金融股而出現績效大幅提升的基金,除了一般型基金外
,中概型、中小型基金,也是有勝出者。
像被歸類為中概基金的富鼎台灣優勢基金,在傳產股上的布局比
重就高達65.12%,在金融股上的布局也是10.22%,所以在過去一
個月以來,該基金績效就高達15.01%。
另一檔台新台新基金更是特別,該基金並沒有布局任何電子股,
但是在傳產股上,卻重押了77.38%;而在金融股上也押了18.73%
,所以過去一個月以來的單月績效就高達17.52%,是台股基金近
一個月的月冠軍。
另外,從基金公司上,也可以看出部分投信的整體操作策略。像
ING安泰投信旗下的台灣運籌基金,重押金融股達20%,在傳產
股上則是押了45%;其他像ING安泰鴻運基金、優質基金等,持
有非電子股的比例也超過45%。
至於之前出盡風頭的大華中小基金,雖然沒有布局金融股,但是
在傳產股上,也重押了72.12%。
台股基金 押內需賺飽飽 鎖定營建觀光等類股,績效竄到前十強。
跨國基金也搶著愛台灣。
台股在總統大選後,受到兩岸重新評價行情鼓舞,不畏全球股市
疲弱不振,今年以來指數上揚4.54%,營建、觀光類股更有
七成以上的漲幅,表現遠超越大盤,重押內需型類股的台股基金
表現突出,連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也紛拉高台股比重,趕搭台股
漲升列車。
美國奇異集團上周五表示,受資產銷售失利與旗下金融事業虧損
高於預期影響,第一季持續營業獲利下降12%,美股受此拖累
而重挫,亞股昨(14)日亦全面下跌,創一個月以來最大單日
跌幅,其中上海綜合指數大跌5.62%,恆指狂跌857點,
日經225指數收盤跌逾3%;台股在亞股中相對抗跌,僅小挫
0.19%。
富鼎投信副總林冠和表示,台股今年以來,表現相對亞股亮眼,
尤其在博鰲論壇後,兩岸融冰可期,更讓台股擺脫全球股市下挫
的龐大陰影,表現傲視鄰近各國,在政策盤局勢不變下,內需型
類股如營建、觀光、資產、百貨,將持續「強者恆強」,拉回就
是買點。
根據Bloomberg統計,營建、觀光股今年以來漲幅逾七
成,金融、百貨及挾資產題材的紡纖類股,亦有26%漲幅;電
子零組件、光電、電腦週邊、其他電子等類股,則表現欠佳,迄
今指數都是負報酬。
反應在台股基金績效上,重押資產、營建、觀光等內需型類股的
基金,紛紛竄到前十名,台新台新、富鼎大三元、富鼎台灣優勢
、JF台灣、JF台灣增長、建弘雙福、建弘大中華、富鼎寶馬
、凱基開創、元大巴菲特等,取代之前重押鋼鐵、航運的大華中
小、大華大華等傳產型台股基金。
至於科技型、中小型、店頭型基金則只有一周好景,又跌出前十
名排行榜。
台股表現好,連跨國股票型基金也趕著沾光,投資台股也不落人
後,JF縱橫基金在海外股票中近期排第一,該檔基金在台股中
近一個月的布局即達75%以上,掌握到台股漲升利基。
第一富蘭克林新世界股票基金是海外新基金,但也看好台股,該
基金經理人陳培文表示,兩岸開放政策漸獲中方善意回應,加以
即將走馬上任的新政府積極作多,公共建設的支出可望達到刺激
投資與民生消費的乘數效果,而台股受回流資金簇擁的漲升行情
將可期待。
跨國基金也搶著愛台灣。
台股在總統大選後,受到兩岸重新評價行情鼓舞,不畏全球股市
疲弱不振,今年以來指數上揚4.54%,營建、觀光類股更有
七成以上的漲幅,表現遠超越大盤,重押內需型類股的台股基金
表現突出,連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也紛拉高台股比重,趕搭台股
漲升列車。
美國奇異集團上周五表示,受資產銷售失利與旗下金融事業虧損
高於預期影響,第一季持續營業獲利下降12%,美股受此拖累
而重挫,亞股昨(14)日亦全面下跌,創一個月以來最大單日
跌幅,其中上海綜合指數大跌5.62%,恆指狂跌857點,
日經225指數收盤跌逾3%;台股在亞股中相對抗跌,僅小挫
0.19%。
富鼎投信副總林冠和表示,台股今年以來,表現相對亞股亮眼,
尤其在博鰲論壇後,兩岸融冰可期,更讓台股擺脫全球股市下挫
的龐大陰影,表現傲視鄰近各國,在政策盤局勢不變下,內需型
類股如營建、觀光、資產、百貨,將持續「強者恆強」,拉回就
是買點。
根據Bloomberg統計,營建、觀光股今年以來漲幅逾七
成,金融、百貨及挾資產題材的紡纖類股,亦有26%漲幅;電
子零組件、光電、電腦週邊、其他電子等類股,則表現欠佳,迄
今指數都是負報酬。
反應在台股基金績效上,重押資產、營建、觀光等內需型類股的
基金,紛紛竄到前十名,台新台新、富鼎大三元、富鼎台灣優勢
、JF台灣、JF台灣增長、建弘雙福、建弘大中華、富鼎寶馬
、凱基開創、元大巴菲特等,取代之前重押鋼鐵、航運的大華中
小、大華大華等傳產型台股基金。
至於科技型、中小型、店頭型基金則只有一周好景,又跌出前十
名排行榜。
台股表現好,連跨國股票型基金也趕著沾光,投資台股也不落人
後,JF縱橫基金在海外股票中近期排第一,該檔基金在台股中
近一個月的布局即達75%以上,掌握到台股漲升利基。
第一富蘭克林新世界股票基金是海外新基金,但也看好台股,該
基金經理人陳培文表示,兩岸開放政策漸獲中方善意回應,加以
即將走馬上任的新政府積極作多,公共建設的支出可望達到刺激
投資與民生消費的乘數效果,而台股受回流資金簇擁的漲升行情
將可期待。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