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中信投信指出,越南是東協國家中簽署最多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之一,包括今年8月生效的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成就越南近年外資直接投資大幅提升,也是越南今年經濟成長依舊保持擴張的主因之一,值得投資人多加留意。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中長線來說,RCEP對東協、越南助益將會逐步展現,尤其今年越南經濟底氣相當強勁,根據DragonCapital研究,越南今年出口成長率為亞洲最高,今年以來的淨出口額也創下歷史新高,連帶不僅外匯存底創新高,越盾也成為該區相對穩定的貨幣之一。
消費作為越南經濟成長的另一動能,近期有不少數據值得投資人樂觀。首先,是零售消費統計數據於過去幾個月呈現緩步復甦,由於越南與華人社會文化血緣密切,皆慶祝農曆春節,其消費動能有望延續至第一季。第二是中產階級快速崛起,根據DragonCapital資料,亞洲主要新興國家中,過去十年都市人口成長最快的國家就是越南,中產階級人口於未來十年有望倍增,中產階級消費也將翻倍。
景順亞太區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指出,據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分析顯示,在所有的會員國之中,加入RCEP對於日本與韓國的GDP助益最小。從現在起到2030年,RCEP預計將為亞太地區每年增加近2千億美元的經濟產值。儘管哪些產業能夠受惠仍是個未知數,但是景順的分析結果已將潛在的受惠對象縮小至消費產業與電子商務科技產業。
未來十年內,RCEP的會員國必須將90%的產品降到零關稅,因此進大陸市場的關稅降低,將刺激亞洲區域內的經濟活動-從進口澳洲牛肉到韓國的美妝產品不一而足。屆時,亞洲的消費性企業將可進一步拓展業務並擴大在亞太地區的市占率。
【台北訊】近期台灣股市的熱鬧程度不減,尤其是零股交易的開放,讓陸股ETF的交投量急速上升。根據市場資料顯示,自從10月26日開放零股交易以來,陸股ETF的交投熱絡,尤其是中信中國50和富邦上証ETF,其成交量甚至在前一周的基礎上翻倍增長。 中信投信業務部副總經理陳正華解釋,中信中國50之所以能夠成為「爆款」,並在開放零股交易後成為成交量最多的陸股ETF,主要是因為其產品特色明顯,與大多數陸股指數成分股以酒、金為主不同,中信中國50中新經濟成分股超過六成,具有長期發展潛力。 葉松炫,中信中國50的經理人,指出11月的陸股題材非常熱鬧,雙11的衝動消費和官方突然推出的電商反壟斷法,都對市場產生了影響。雖然市場看法多空交錯,但許多投資人認為在官方整頓後的電商市場仍具有長期發展前景,這也導致了交易量的申購非常熱絡。 此外,葉松炫還提到,這種交投熱絡的情況並不僅發生在台灣,美國股市11月13日的交易量也創下了紀錄,當日美股前10大交易個股中,有5檔是陸企,其中蔚來汽車的交易量高達274億美元,創下了A股市場前所未有的單日成交額。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分析,大陸的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在10月創下了近9到10年來的新高,顯示經濟正在復甦。進入第四季,除了剛結束的雙11,接下來的欧美感恩節和耶誕節也將帶動消費購買氣氛。 從中長期來看,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確立和貿易衝突風險的降低,以及中國十四五規劃的啟動,都將為股市提供支持。張帆建議投資人採取定期定額策略,分批布局陸股基金,把握經濟重建的機會。
台股市場近期熱鬧非凡,尤其零股交易的上路,讓陸股ETF的交投熱絡程度不斷攀升。根據CMoney的統計,自2020年10月26日開放零股交易以來,陸股ETF的成交量明顯增加,其中中信中國50和富邦上証ETF的成交量更是翻倍成長。今年以來至11月13日,若不計算新發行的陸股ETF,中信中國50更是唯一規模逆勢增加的陸股原型ETF。 中信投信業務部副總經理陳正華表示,中信中國50之所以能夠成為「爆款」,主要得益於其明顯的產品特色。與大多數陸股指數成分股以酒、金為主不同,中信中國50中新經濟成分股超過六成以上,具有長期發展前景。 葉松炫,中信中國50的經理人,進一步分析指出,11月的陸股題材頻繁,雙11的衝動消費和電商反壟斷法的出台,都讓市場看法多空交錯,但多數投資人仍認為電商市場在官方整頓後仍具長期發展前景,這也導致了交易量的申贖熱烈。 不僅如此,11月13日的美國股市,中概股的交易量也創下了紀錄。當日美股市場前10大交易個股中,竟然有5檔是陸企,其中蔚来汽車的交易量高達274億美元,創下了A股市場單日成交額的新高。這些中概股主要是新經濟成分股,如電動車製造商和電商,這些行業的異軍突起,是因為十四五相關政策的出台,市場對其充滿期待。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則表示,大陸的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創近9到10年來新高,顯示景氣正處於復甦狀態。第四季傳統旺季的到來,以及歐美感恩節和耶誕假期的即將到來,都將帶動消費買氣,挹注業績動能。 從中長期觀察,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底定,未來貿易衝突升高的風險降溫;中國十四五規劃的啟動,也將推動經濟重回增長軌道。因此,建議投資人採取定期定額策略,分批布局陸股基金,卡位經濟重建題材的機會。
中信投信業務部副總經理陳正華表示,中信中國50能夠成為「爆款 」,成為開放零股交易以來,成交量最多的陸股ETF,最主要是因為 產品特色鮮明,有別於多數陸股指數成分股以酒、金為主,中信中國 50中新經濟成分股超過六成以上,具長期發展前景。
中信中國50(00752)經理人葉松炫分析,11月陸股題材頻仍,不 僅雙11帶來的衝動消費引人遐想,雙11開打前又因為中國官方突然祭 出電商反壟斷法,導致電商股價跟著「打折拍賣」,市場看法多空交 錯,認為電商市場在官方整頓後仍具長期發展前景的投資人所在多有 ,導致交易量申贖熱烈。
葉松炫表示,交投熱絡的情形不只發生在台灣,11月13日的美國股 市,中概股交易量也創紀錄!美股當日前10大交易個股,竟然有5檔 是陸企,分別為:蔚來汽車、阿里巴巴、理想汽車、拚多多、小鵬汽 車,尤其第一名蔚來汽車交易量高達274億美元,破千億人民幣,A股 市場從沒有一支股票單日成交額到達這個量級。5檔中概股有3檔電動 車製造商、2檔電商,全是新經濟成分股,電動車的異軍突起,是因 為十四五相關政策出台,市場對其充滿期待。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表示,大陸10月財新製造業、服務 業PMI分別衝上53.6、56.8,創近9到10年來新高,顯示景氣正處於復 甦狀態。尤其進入第四季傳統旺季,除了剛結束的雙11網購節之外, 接下來的歐美感恩節、耶誕假期來臨,將帶動各類3C產品、禮品消費 買氣,挹注業績動能。
中長期觀察,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大致底定,未來貿易衝突進一步升 高的風險降溫;同時,中國十四五規劃啟動下,經濟將重回增長軌道 ,都為股市提供推升力量。因此建議投資人採取定期定額策略,分批 布局陸股基金,卡位經濟重建題材的機會。
一手打造台灣首檔債券ETF的張浴澤,自兩年前接任中國信託投信總座後,帶領團隊交出亮眼成績。中信基金規模短短兩年間暴增逾五倍,業界排名從第19名躍升至第6名,讓市場驚艷不已。張浴澤以務實的行動力,以及團隊的共同努力,成功為中國信託投信帶來顯著的成長。
從寶來到中國信託,張浴澤的ETF專業背景深厚。他曾於寶來投信工作,並隨著寶來併入元大投信,負責ETF的相關業務。2018年,張浴澤加入中國信託投信,並迅速帶領團隊發展ETF業務。截至今年7月底,中信投信基金規模已達2,575億元,相比上任前的395億元,成長逾五倍。
張浴澤在發展ETF市場方面不遺餘力,認為ETF對於小資族來說非常適合。他積極推動ETF的散眾化,去年與知名理財部落客合作,舉辦「百場萬人」下鄉活動,親自出席活動,與民眾分享ETF投資知識。張浴澤認為,這些活動不僅提高了中國信託投信在ETF市場的知名度,也吸引了許多投資人參與ETF投資。
張浴澤強調,ETF適合各階段的投資人,不僅適合退休族,也適合年輕人。他指出,ETF相比股票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債券ETF則能為投資人帶來穩定的月現金流。例如,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和優先金融債收益分配頻率改為月配,是市場上首兩檔月配型債券ETF,提供投資人較低的投資成本和較低的風險。
張浴澤表示,他個人持有中國信託投信的11檔ETF,並以穩健的策略進行投資。他認為,投資人應該避免高估自己的選股能力,而是選擇ETF這樣的投資工具,以降低投資風險。
一手催生出台灣第一檔債券ETF的張浴澤,現在成為中國信託投信的總座,上任以來表現亮眼。短短兩年間,中信基金規模從395億元暴增到2,575億元,業界排名也從第19名躍升至第六名。張浴澤的領導力和實務作風,讓他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
張浴澤的成績,除了個人能力,更關鍵在於團隊的共同努力。他曾在寶來投信服務,並在元大投信接手ETF相關業務,2018年轉任中國信託投信後,便開始大刀闊斧地發展ETF業務。
張浴澤強調,ETF不僅適合機構法人,對一般投資人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投資選擇。他認為,ETF優於個股,尤其是債券ETF,可以月月分紅,為投資人帶來穩定的收入。
為了推廣ETF,張浴澤帶領團隊舉辦了「百場萬人」下鄉活動,親自到場為民眾解說ETF的投資知識。他認為,這樣的活動能夠提高ETF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投資人參與。
張浴澤也分享了自己的ETF投資策略,他表示,中信投信現有的11檔ETF,他都有參與投資。他強調,投資ETF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並且要長期持有,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繳出漂亮成績單
張浴澤早年服務於寶來投信,後來寶來併入元大投信,陸續負責ETF前後台相關業務,並於2018年7月被挖角到中國信託投信。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資料,截至7月底,中信投信基金規模已達2,575億元,較其上任前的395億元,出現逾五倍速成長。
張浴澤進入中國信託投信後,大力發展ETF業務,成功壯大中信的規模,但有別多數同業主攻法人業務,張浴澤認為ETF相當適合小資族,因而致力推動ETF散眾化,在去年結合知名理財部落客舉辦「百場萬人」下鄉活動,只要時間允許他都會親自到場,但每每問起這事,他卻總說「這是靠團隊努力,也很感謝部落客願意幫忙」。無疑地,透過持續的的下鄉ETF說明會,大大提高中國信託投信在ETF市場知名度,進而吸引不少投資人參與ETF投資。
「來的人,都的是想聽東西(ETF理財)的人。飲料、餐點,我們都沒有啦!」張浴澤說,以往金融業辦活動,大多是請集團找人來聽,還要提供餐點,但中國信託投信的說明會是跟陳重銘等部落客合作,透過部落客的號召力吸引其粉絲參加,「我們去澎湖辦,很多家庭主婦、公教人士來參加,晚上7點的時間,絕對不是『呷罷休營(台語,吃飽太閒)』。」
「找到真正對的客人,(中信)有我們的職責。」張浴澤說,若非今年有新冠肺炎疫情,一定會繼續辦下鄉說明會。因應防疫期間規定,中國信託投信目前ETF說明會改為線上舉辦。
張浴澤認為,ETF並非只適合機構法人,也很適合一般投資人,因為「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優於股票(個股),債券ETF優於股票ETF,有機會月月數現金,月配月開心。」
「一般人常高估自己的選股能力,以為自己眼光獨具,包括我自己也是,會覺得自己消息很多,但十之八九都是賠錢。但ETF可以解決這問題。」張浴澤分析。
推動ETF散眾化
張浴澤認為ETF適合各人生階段的投資人,不僅於退休族,例如年輕人可以挑戰波動大一點的股票ETF來「存股」,也可將部分資金用於「存債」。
舉例來說,台灣人偏好月配息商品,因此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中信優先金融債收益分配頻率變由季配改為月配,是市場上首兩檔月配型債券ETF,這兩檔都是以美國企業為主的投資等級債券,投資人可長期持有,透過較低的投資成本、配息來源不來自本金,能享有更低風險的月現金流,達到「月月數現金,月配月開心」效果。
張浴澤分享自己的ETF投資策略,「中國信託投信現在有11檔ETF,我每一檔都有。」核心資產中有公債、高評等債、金融債、投資等級債、電信債,都是買了就擺著,有一小部分偶爾穿插買市政債、新興市場債,這部分是看到買點時進場,達獲利滿足點便出場。
【台灣金融新聞】
近期全球股市波動不斷,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加上第二波疫情肆虐,讓市場風險感提升。中信投信指出,德國、法國、美國的疫情第二波感染人數已經超過第一波,顯示整體情況更加嚴重。針對此波市場動盪,中信投信建議投資人重新檢視資產配置,提高債券配置比例,以降低資產波動風險。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公債與投資等級債與美歐股市的相關性較低,尤其在低利環境下,投資等級債的殖利率較公債來得高,因此更適合投資者持有。張勝原進一步分析,由於聯準會的「背書」,投資等級債自疫情以來已連續29周吸引資金淨流入,但由於發行公司大舉贖回,第四季的供給量可能出現負值,這將有利於投資等級債的表現。
群益全民優質樂退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宗慧則提到,過去四周全球投資級債基金仍呈現淨流入,市場配置需求強烈。在主要央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中美角力持續、美國大選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下,投資級債的避險特性將吸引穩健資金流入。
總結來說,在目前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應該注意分散風險,適當增加債券配置,並考慮投資投資等級債券ETF,以應對不確定性較高的市場環境。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根據統計,公債與投資 等級債與美歐股市的相關係數遠低於全球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尤 其公債走勢呈現明顯負相關。公債安全性雖勝過投資等級債,但美國 投資等債發行公司的財務槓桿逐月改善,考量目前低利環境及殖利率 ,公債殖利率不到1%,投資等級債仍有3∼4%左右,相較之下,投 資等級債更適合持有。
張勝原分析,投資等級債接下來可能面臨「供不應求」的情況,有 利投資等級債表現。投資等級債從疫情爆發以來,由於聯準會「背書 」,資金持續湧入,已經連續29周吸引資金淨流入。但根據BAML資料 ,美國投資等級債10月發行量跟9月相比驟減七成,僅剩500億美元, 第四季的供給量,更由於發行公司大舉贖回而呈現負值。
長期來說,發行公司的負債比結構可能因為債券贖回獲得改善,債 券信用品質提升,但可能加深投資者對高品質債券的渴望,加劇債券 市場的供需失衡,並進一步推升投等債價格。就上述脈絡來說,投資 者不妨考慮分批入手投資等級債券ETF。
群益全民優質樂退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宗慧表示,根據EPFR統計,過 去四周全球投資級債基金仍呈現淨流入,平均每周達百億美元以上, 市場配置需求仍旺,後市來看,在主要央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立場 ,中美角力延續、美國大選選前和選後的政策變化、全球疫情未歇等 不確定性尚存,投資級債因具有信評優勢及避險特性,儘管利差已有 收窄,但料仍可吸引穩健資金流入。
中信投信表示,實質資產(包含公用事業、基礎建設、REITs等)類股,2020年來雖受疫情影響而表現落後大盤,但隨經濟活動逐漸回溫,企業獲利前景轉佳與評價面相對低廉等利多因素加持下,有利實質資產後續表現。
中國信託亞太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陳雯卿表示,疫情持續延燒,但市場預期疫苗於未來6至12個月內問世機率高,屆時經濟活動可望正常化,先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房地產與基礎建設等有望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
目前價值股的評價相對成長股明顯偏低,在市場資金尚未過度簇擁下,反而有利於中長線投資人逢低布局具股息成長潛力的優質實質資產股票。
陳雯卿從疫情嚴重度、人口紅利角度分析,認為實質資產中以亞太地區(不含日本)最具投資價值。疫苗尚未推出前,封城仍是投資人短線必須慎加考量的風險。亞太地區除印度外,疫情控制較歐美地區佳,第二波疫情導致歐洲部分地區封城,提升防疫管控,經濟面臨二度衰退危機。
亞太地區如新加坡、澳洲、紐西蘭等在疫情逐步獲得控制下,投資氛圍與當地零售數據也同步改善,商業活動恢復下有利於後續REITs企業的租金收取與股息發放,相關類股也具補漲空間。
第一金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在超低利率環境下,凸顯REITs資產的高股利率價值。澳洲REITs近12個月平均股利率約6.3%,其次是北美4.58%,而亞洲與歐洲各為3.97%、3.59%,都高於該地區或該國股市的平均股利率水準。
葉菀婷認為,疫情可能在秋冬捲土重來,對經濟重啟投下變數,連帶不利REITs市場,不過,有鑑於2020年來各類REITs整體仍呈現負報酬,相較於其餘各產業價格,明顯落後表現,隨著明年經濟復甦機會轉強,未來股價再跌空間或許有限,反倒是高股利特性,可望吸引對高股息資產有興趣的投資人青睞。
台灣股市近兩個月來波動不斷,但東協股市卻有亮眼表現。根據最新數據,越南胡志式指數在8月19日至10月19日期間的漲幅達11%,顯著超越其他東協國家。中信投信進行分析,指出美國大選即將到來及歐洲疫情緊急,讓全球股市波動加劇,但越股卻能逆勢上揚,這背後有多重因素。 中信投信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越股的漲幅主要來自於藍籌股的帶動,尤其是金融業對胡志明指數的貢獻近三成。這主要歸功於越南政府近期修法,放寬對金融業分配股息的限制,進而提升金融業的整體質量,長期發展前景看漲,市場也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其的支持。 從估值角度來看,雖然越股已經漲至今年2月中下旬的高點,但根據彭博統計,越股近五年本益比均價約為16倍,目前本益比為15.5倍,雖然接近五年均價,但越南央行於9月底宣布第三次降息,將利率降至歷史新低,這樣的寬鬆資金環境預計會推動越股本益比超越五年均價。 此外,越南第三季經濟成長率達2.6%,前9個月經濟成長率也超過2%,雖然增速為近十年來最低,但牛津經濟研究院已將越南列為「中國以外,今年經濟成長率唯一可望為正的亞洲主要經濟體」。尼爾森的全球消費者信心調查也顯示,越南在全球排名第二。 越南經濟的長期發展前景被看好,彭博統計從2015年至2019年,越南企業每股盈餘的複合成長率接近10%,顯示其強勁的成長動能。雖然新興市場的波動性較大,但張晨瑋建議投資人將越南股市作為衛星配置,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進行布局。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越股漲幅主要來自藍籌股貢獻,其中,佔胡志明指數近三成的金融業為拉抬主力之一。背後原因是越南政府近期修法,放寬對金融業分配股息的限制,有助金融業調整體質,長期展望正向,市場遂以真金白銀投下贊成票。
張晨瑋認為,估值面來看,雖然越股已經漲到今年2月中下旬以來高點,但根據彭博統計,越股近五年本益比均值約為16倍,目前本益比為15.5,雖逼近五年均值,但越南央行於9月底宣布第三度降息,使利率降到有史以來最低,相對寬鬆的資金環境,使越股本益比有望突破均值。
越南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為2.6%,前9月經濟成長率也達到2%以上,雖然增幅為近十年來最低,牛津經濟研究院已經點名越南為,「中國以外,今年經濟成長率唯一可望為正的亞洲主要經濟體」。
尼爾森的全球消費者信心調查中,越南也排名全球第二。
越南經濟長期看好,且根據彭博統計從2015年至2019年,越南企業每股盈餘的複合成長率逼近10%,意味其成長動能強勁,然新興經濟體波動較大,建議投資人不妨將其作為衛星配置,以定期定額方式布局。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受到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影響,市場波動性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們對於降低投資組合波動風險的需求日益迫切。信評高、波動低的投資級債券因此成為了市場的焦點。 根據市場分析,美國投資級債券指數過去30年的年度報酬率平均達到7%,即使跌幅最深的年度也未曾低於5%,這使得投資級債券成為了核心資產的首選。近期,由於美國公債殖利率的大幅上漲,投資級債券面臨了一定的壓力,但這也成為了加碼的機會。 野村投信指出,美國聯準會(Fed)在8、9月購買投資等級債的趨緩,以及選前及季底結帳的獲利賣壓,導致利差擴張。然而,長線來看,野村投信仍然看好利差將維持穩定,並建議在投資級債價格大幅拉回時可逢低承接。金融次順位債因金融機構體質的改善和較高的殖利率優勢,後市表現也值得期待。 NN(L)投資級公司債基金經理人高德洋強調,美國財政刺激方案的不確定性以及Fed的貨幣政策支持將持續影響市場。從技術面來看,投資級債券的發行量減少,但資金流入保持暢旺,對於長期表現有利。他建議投資者持續加碼通訊、公用事業以及科技產業,並看好美國金融債券的前景。 第一金全球FinTech金融科技基金經理人唐祖蔭則提醒,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帶來市場波動。他建議投資者為了降低風險,可以將兩至三成的資金配置於高評級的投資級公司債。 安本標準投信投資長彭炫通則認為,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不變,但美國總統大選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將是市場震盪的主要因素。他預期風險性資產將繼續維持震盪走高,但只要風險因子不嚴重影響經濟復甦,風險性資產仍將維持震盪中走高的格局。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投資等級債自4月中旬以來,資金已連續27周淨流入,顯示其在低利環境和美國聯準會購債保障下的吸引力。雖然近期流入金額放緩,但投資等級債的信評高和收益穩定特性仍使其吸引力不減。
近期投資級債券因美國公債殖利率大幅彈升而面臨壓力,表現略微落後其他信用債券,是不錯的加碼時機。
野村投信指出,8、9月美國聯準會(Fed)購買投資等級債有趨緩跡象,以及選前及季底結帳獲利賣壓,導致利差出現擴張,但長線而言仍持續看好利差維持穩定,因此當投資級債價格大幅拉回時可逢低承接;金融次順位債隨著金融機構體質好轉,加上具有高於一般投資級債券的殖利率優勢,後市持續看好。未來的觀察重點為美國大選前刺激財政政策動向,以及Fed近期購買公司債力度是否增加。
NN(L)投資級公司債基金經理人高德洋(Anil Katarya)指出,美國財政刺激方案仍有不確定性,來自Fed的貨幣政策將持續提供支持。從技術面來看,投資級債券發行量有減少情況,而資金流入保持暢旺,有助於長期表現,短線若出現拉回可伺機進場。至於產業配置則持續加碼通訊、公用事業以及科技,此外亦看好美國金融債券前景。
第一金全球FinTech金融科技基金經理人唐祖蔭表示,11月初美國總統大選即將登場,今年預計會有更多選民採取通訊投票,延長開票空窗期,恐怕會帶來紛爭,加上川普染疫事件,金融市場波動度將同步提高。唐祖蔭建議,擔心選情不確定性的投資人,應搭配兩至三成資金,配置高評級的投資級公司債,降低風險。
安本標準投信投資長彭炫通表示,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不變,然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即將迎來總統大選,將成為金融市場震盪的主要因子。在多空消息拉鋸下,預期風險性資產將繼續維持震盪走高;若經濟動能持續復甦,只要貿易戰等風險因子沒有嚴重干擾經濟復原的腳步,風險性資產仍將繼續維持震盪中走高的格局。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投資等級債自4月中旬以來,因美國聯準會購債計畫加持,資金已連續27周淨流入,近期流入金額雖放緩,但依舊持續稱霸所有資產類別,顯示在低利環境加上美國聯準會購債保證下,投資等級債信評較高且收益穩定特性,使疫情爆發以來,吸引力仍不退散。
【台灣新聞】美股震盪,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成避風港
近來,美股市場陷入震盪,不確定性因素陸續湧現,市場資金為了避險,紛紛湧入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根據市場分析,在11月總統選舉結束前,市場可能會持續高檔震盪,因此,為了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投信法人建議投資者考慮增持高評級債券ETF。
美國大選白熱化、總統川普染疫、財政紓困案懸而未決等消息面因素,對市場造成不小的干擾。不過,根據美國銀行的統計數據,投資等級債已連續28周吸引資金淨流入,即使近期流入金額放緩,仍舊稱霸所有資產類別。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投資等級債具有雙重優勢。首先,企業獲利可望持續改善,債市趨穩。市場對即將出爐的企業第3季財報相對樂觀,預計投資級債利差將有20~30基本點的下降空間。其次,隨著經濟逐步正常化,金融市場資金充沛,債市已逐步穩定。
張勝原進一步分析,第4季投資等級債券供給量預估將減少。由於3月疫情爆發後,企業自第2季起為鎖定低利率加上囤積現金,發債量急增,創下近三年新高。但預計第4季企業獲利改善後,發債量將相對減少,在市場需求不減的情況下,後續價格具想像空間。
群益25年期以上美國政府債券ETF基金經理人李鈺涵指出,面對不確定性猶存的金融市場環境,具有利差優勢且波動較低的債券,將會吸引資金關注。過去幾次面對市場風險時,美國長債避險特性獲青睞,表現抗震,美國公債長期走勢趨勢向上,加上美國債券殖利率相較其他成熟國家較有優勢,是穩健投資標配。
美國大選白熱化、總統川普染疫、財政紓困案懸而未決等消息面因素干擾。根據美國銀行統計,投資等級債已連續28周吸引資金淨流入,即使近期流入金額放緩,仍舊稱霸所有資產類別。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除資金面吹捧,投資等級債仍存在雙優勢,第一是企業獲利可望持續改善,債市趨穩。在消費及企業信心回升下,市場對即將出爐的企業第3季財報相對樂觀,美國銀行預計至年底前,投資級債利差仍有20~30基本點下降空間,且隨著經濟逐步正常化,金融市場資金充沛,「折翼天使」金額已較過去幾季驟減,顯見債市已逐步穩定。
張勝原分析,第二個原因是,第4季投資等級債券供給量預估將減少,因3月疫情爆發後,企業自第2季起為鎖定低利率加上囤積現金,發債量急增,創下近三年新高。
第4季企業獲利改善後,預料發債量將相對減少,在市場需求不減的情況下,後續價格具想像空間。
另一方面,從聯準會報表可知,9月以來購債金額已緩步減少,但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曾經多次於公開場合呼籲財政刺激的必要性,因此市場有種看法認為若下一階段財政政策遲遲喬不攏,聯準會亦可能重新加重購債力道,屆時將有利投資級債表現。
群益25年期以上美國政府債券ETF基金經理人李鈺涵指出,面臨不確定性猶存的金融市場環境,具有利差優勢且波動較低的債券,將會吸引資金關注。
以過去幾次面對市場風險時來看,美國長債避險特性獲青睞,表現抗震,美國公債長期走勢趨勢向上,加上美國債券殖利率相較其他成熟國家較有優勢,是穩健投資標配。
近來證券市場熱鬧非凡,凱基奪下今年前三季承銷IPO及SPO案件金額的冠軍寶座,富邦證、宏遠證也分別躍升到第二、第三名,讓市場目光聚焦。凱基在IPO承銷業務中大放異彩,連續幾個月都由凱基主辦承銷的案件,包括威鋒電子、長榮鋼及穎崴等,這些公司的上市將對凱基第四季的業績帶來不小的衝擊。據券商公會統計,今年前9月承銷金額前十名中,凱基、富邦、宏遠、中國信託等分居前五名,市場佔率在12~16%之間。去年凱基還是元大證的後遺症,今年卻一舉奪得冠軍,而富邦證則從去年第五名躍升至第二名。這次的承銷洗牌,也讓中國信託證券等金控旗下券商表現亮眼,其中宏遠證更是重回承銷強項,躍升至第三名。凱基的IPO承銷案表現亮麗,目前已有匯僑設計上市,還有威鋒電子、長榮鋼及穎崴等3家上市案待審,預計最快可望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上市。
證券商承銷業務出現大洗牌,今年前9月券商承銷IPO及SPO合計承銷案件及金額,均由凱基奪下冠軍;依承銷金額排序,接下來富邦、宏遠、中國信託及群益金鼎等,分居第二∼五名;今年凱基在IPO承銷業務大放異彩,8月來送件申請上市的威鋒電子(6756)、長榮鋼(2211)及穎崴(6515)等,都由凱基主辦承銷,將衝刺第四季業績。
據券商公會官網統計,今年前9月證券商承銷業務(包括股票及公司債IPO及SPO)總承銷金額前十名分別為:凱基、富邦、宏遠、中國信託、群益金鼎、永豐金、元富、元大、兆豐及國票等券商,前3名的市占率在12∼16%之間。
去年全年證券商承銷業務總金額前十名分別為:元大、凱基、台新、永豐金、富邦、福邦、中國信託、元富、玉山及兆豐等券商。
從上述今年前9月及去年全年排名來看,凱基前9月已從龍頭元大證手中奪下冠軍,此外群益金鼎今年重回前十強,回升至第五名,富邦證去年第五名,今年前9月也重回前三名地位,一舉躍升至第二名。
至於其他中小型券商排名也有明顯的洗牌,近年來在承銷業務積極搶攻的中小型券商有福邦、兆豐、台新、宏遠、國票及中國信託證券等,從今年前9月的成績來看,金控旗下券商略勝一疇,中國信託、兆豐及國票等均排名前十大,或是排名略有前進,宏遠證重返承銷強項榮耀,一舉躍升至第三名,表現可圈可點。
最受到市場關注的仍是元大與凱基的老大與老二之爭,過去元大承銷業務長期穩居第一,凱基今年來勢洶洶,前9月已拿下冠軍,且元大證在眾多券商迎頭趕上之下,排名暫時落後至第六名,第四季能否奮起直追,備受關注。
凱基今年來IPO承銷案表現亮眼,今年主辦承銷案中,已有匯僑設計於8月底上市,目前還有威鋒電子、長榮鋼及穎崴等3家上市案待審,遙遙領先其他券商成績,預計最快可望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上市。
【台北訊】今(2023)年,全球經濟情況堪憂,亞洲新興經濟體更迎來60年來首次衰退,但其中一個明亮的星雲卻在東南亞崛起——那就是越南。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最新報告,越南在眾多經濟體中,成長率預計達1.8%,展現出強大的韌性。為了讓國內投資者能夠把握這股經濟升溫的波潮,中信投信的「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將於10月5日重新開放申購,讓大家共享越南崛起的機遇。 中信投信國際投資科主管葉松炫表示,由於越南防疫表現出色,經濟仍保持正成長,央行也未跟進全球央行降息的步調,使得利率仍維持在相對高檔的水準。根據越媒報導,越南中小銀行的定存利率仍高達8%左右,而過去5年來,平均股利率在10%以上的股票有80檔左右,顯示越股的吸引力。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指出,雖然7月底爆發的第二波疫情對越南經濟造成影響,但民生消費和採購經理人指數下滑幅度有限,且作為經濟命脈的貿易數據不斷創新高。從今年初到9月15日,越南的貿易順差已擴增至144.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手機、電腦、電子產品零件組出口增長迅速。 張晨瑋進一步強調,越南政府積極應對疫情,將越南打造成「世界口罩工廠」,並已經有一家紡織代工廠TNG出口數百萬片口罩。越南經濟長期看好,2015年至2019年,越南企業每股盈餘的複合成長率逼近10%,成長動能強勁。雖然新興經濟體波動較大,但作為衛星配置,定期定額布局越南市場仍不失為一個明智之選。
台灣金融圈近日熱烈討論越南經濟前景,特別是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旗下的產品,如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受到矚目。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最新報告,今年亞洲新興經濟體遭遇60年來首次衰退,但越南卻在東南亞區域中保持成長,預計經濟成長率將達1.8%。 葉松炫,中信投信國際投資科主管,解釋說,全球央行為應對經濟困境,紛紛進行降息,但越南因應疫情表現亮眼,經濟仍維持正成長,因此尚未大幅降息,利率維持在高水平。越媒報導指出,越南多數中小銀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還有8%左右,而彭博資料顯示,過去五年來平均股利率在10%以上的股票約有80檔,這些股票今年股利預期將值得期待。 張晨瑋,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則提到,雖然7月底爆發的第二波疫情對越南經濟造成一定程度影響,使得民生消費和採購經理人指數下滑,但作為經濟動脈的貿易數據卻逆勢上漲。海關總局統計數據顯示,從今年初到9月15日,越南的貿易順差已擴增至144.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手機、電腦、電子產品零件組成為主要貿易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