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郵政(未)公司新聞
中華郵政已發出1,260萬張的一般郵政晶片金融卡,具有存款、提 款、轉帳及勞保局資料查詢等功能,還有470萬張的有效郵政VISA金 融卡,部分還有悠遊卡或一卡通功能,合計發出約1,731萬張金融卡 。因應全球晶片短缺趨勢,加上全球日益重視減碳,在晶片庫存仍充 足下,預計第三季推出數位卡,給民眾全新選擇。
民眾申請數位卡後,就可在網購、郵購、傳真、電話及電視購物等 線上刷卡消費,在帳戶可用餘額及刷卡限額內圈存扣款,餘額不足則 無法刷卡消費,帳戶不透支,無循環利息,且因VISA金融卡非信用卡 ,不用繳交年費。申請數位卡後,原有一般郵政晶片金融卡仍可使用 ,多一張虛擬的數位VISA金融卡,可供線上刷卡消費。
另中華郵政持續擴大開放銀行第二階段「消費者資訊查詢」功能, 自即日起與集保結算所合作,郵政儲戶可透過「集保e手掌握」APP查 詢存簿儲金帳戶餘額、交易明細,及綜合儲金的定存餘額,大幅提升 帳戶管理效率與便利。
中華郵政主任秘書暨發言人楊素珠表示,郵政儲戶使用此服務,須 先向往來證券商申請「集保e手掌握」APP,並透過已完成設備綁定的 「行動郵局」APP授權認證後,即可享受便利服務,儲戶也可於「集 保e手掌握」APP查看個人證券、基金及郵局或其他往來銀行的帳戶資 產,免除須個別登入往來銀行APP的程序,滿足儲戶一站式查詢多家 金融機構帳戶需求。
其中若股票投資、尤其是台股布局較多者,首季身家反彈最明顯, 如富邦人壽首季其他綜合損益高達1,313億元,即淨值下股票、基金 價值大回升,創所有壽險公司之最,另外如國泰人壽亦回升724億元 ,排名第二高,第三是南山人壽的256億元,新光、中國、台灣、全 球人壽都有逾百億元的回升,三商美邦人壽亦有近99億元。
壽險業近三年多來可謂經濟「大風大浪」,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肺 炎,股市急轉直下,又馬上衝高,2021年疫情加劇,卻股債雙漲,讓 壽險業獲利創新高,全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且帳上有逾1.34兆元 的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
去年則因美國聯準會急速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反彈,股市亦重挫, 造成壽險公司滿手股債都賠錢,去年壽險業全年稅後獲利1,443億元 ,帳上有近4.63兆元的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今年首季新台幣急升, 壽險匯兌成本大增,首季稅後虧損152億元,有九家壽險首季未獲利 ,包含國泰、新光、台灣、三商美邦、全球、遠雄、台銀、宏泰、中 華郵政壽險部等。
因為去年10月及今年1月有九家公司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壽險業 OCI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到3月底降為1,005億元,比去年9月底未實現 損失減少8,611億元,AC(攤銷後成本)部位則大增,截至3月底為1 9.3兆元,未實現評價損失則逾3.4兆元,但若持有到期則不會實現損 失。
由重分類及股市回升,壽險淨值比都有明顯回升,六大壽險公司3 月底淨值比都在4%以上,富壽有8.3%、國壽有7.37%最高。
另去年底淨值比低於3%的第一金人壽、安聯人壽,今年第一季已 明顯改善回到3%以上,其中第一金人壽進行資產重分類,淨值比回 升到5.97%,安聯人壽回升到4.3%。
中華郵政近期推出了超方便的「i郵箱」服務,這個24小時全年無休的自助取件及交寄郵件包裹系統,真的是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智慧化。不論是上班族的忙碌日子,還是假日不想外出的時候,只要有i郵箱,我們就能輕鬆處理郵件包裹,真的是一個好夥伴呢! 為了讓更多民眾體驗到i郵箱的便利,中華郵政特別在溫馨的母親節期間,聯手PChome 24h購物,推出「寵i媽咪 好禮箱送」活動。從現在開始到5月31日,只要在PChome 24h購物網上購物,並選擇使用i郵箱取件,每天前200筆成功的取件訂單,就能獲得30點PChome現金積點(1點等於新臺幣1元),還有機會抽中PChome 24h購物電子禮券呢! 而且,如果消費金額滿1,000元(含)的訂單,每天還有機會獲得52點現金積點和PChome 100元美妝及保健類商品折價券,這個機會絕對不能錯過! 此外,中華郵政還會在活動結束後,對符合活動辦法的成功訂單進行抽獎,頭獎將送出PChome 24h購物電子禮券10,000元,還有貳獎和參獎,分別是5,000元和2,000元的電子禮券。中獎名單預計在6月30日公布,詳情請大家關注活動網頁。 快來試試看i郵箱,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簡便吧!
中華郵政為鼓勵民眾於網購時多使用i郵箱取件,體驗i郵箱快速取 件服務,於溫馨5月母親節,特別舉辦PChome 24h購物×i郵箱「寵i 媽咪 好禮箱送」活動,凡於即日起至5月31日在PChome 24h購物網購 物下單,並選擇「i郵箱」物流方式取件,每日前200筆取件成功訂單 (無取消訂單或辦理退貨),即贈「PChome現金積點」30點(1點= 新臺幣1元),且每筆成功訂單皆享有「PChome 24h購物電子禮券」 抽獎機會1次;5月14日止消費金額滿1,000元以上(含)之訂單,每 日再加碼抽出現金積點52點及PChome 100元美妝及保健類商品折價券 各100名。
中華郵政特別加碼,將於活動結束後,以符合活動辦法的成功訂單 進行抽獎,抽出頭獎2名、貳獎4名及參獎14名,分別可得PChome 24 h購物電子禮券10,000元、5,000元及2,000元,預訂6月30日於「寵i 媽咪 好禮箱送」活動網頁公布中獎名單,詳情可至活動網頁查詢。
為串起民眾與土地的情感,認識在地農業,中華郵政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攜手合作,特別在郵政博物館6樓特展室(位於台北市重慶南路2段45號)籌辦了一場以「農業」為主題的特展,展名為「這一片番薯地-豐饒之美」。展覽將持續至10月15日,不僅展出與農業相關的郵票及早期農具,也呼籲大家「吃當地」,選擇本土農產品,從生活實踐中支持農民發展特色產品,提升農業經營力,並共同關懷生態環境,減少碳足跡,實踐友善環境的生活態度。
這場「這一片番薯地-豐饒之美特展」期間,將不僅限於展覽,還會舉辦多種活動,讓民眾有機會更深入地體驗農業文化。例如,5月6日母親節當天,將舉辦「押花卡片」手作教學活動;6月11日端午節則有「花布香包」創作營;7月15日則是紙黏土「牛」的手作活動。所有手作教學活動的相關詳情及報名方式,都將在郵政博物館的官方網站「郵博快訊」上公佈,讓民眾可以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這一片番薯地-豐饒之美特展」展覽期間除了展示相關「農業」 主題,並舉辦多項活動,內容豐富多元,歡迎民眾踴躍參觀。5月6日 、6月11日及7月15日分別舉辦母親節「押花卡片」、端午節「花布香 包」及紙黏土「牛」創作營手作教學活動,手作教學活動相關詳情及 報名方式,將公告於郵政博物館官方網站郵博快訊。
畢業季將至,金融科技、數位等大時代趨勢下,哪些職位最有「錢」途?這個問題讓許多學子感到頭痛。不過,別擔心,期貨公會來幫忙解答啦!從3月1日到5月31日,期貨公會將舉辦27場校園講座,幫助大家找到未來的職業方向。
已經完成的21場講座,讓學子們對期貨產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5月份還有世新、聯合、北商、東海、高科大、文化等6場講座,還有首場校園徵才活動,讓大家能夠直接與期貨商接觸。
自96年起,期貨公會每年都會辦理「期貨業未來發展與就業機會校園巡迴講座」,幫助學子們改善畢業後的實務落差,培養他們成為具有宏觀視野的期貨專才。
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表示,這個活動不僅是為了提供學生與期貨商接觸的機會,也是為了讓台灣期貨業注入新鮮血液,讓我們在國際舞台上更加耀眼。
目前已經有許多大學辦理設攤徵才活動,包括政治大學、中興大學、交通大學、中山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台北大學、中正大學及台北商業大學等。
今年還規畫了2場校園徵才活動,首場將於5月11日在致理科技大學舉辦,當天將有元大期貨、元富期貨、永豐期貨、兆豐期貨、國泰期貨、國票期貨、康和期貨、統一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華南期貨、群益期貨及剛成軍的台新期貨等13家期貨商設攤。
陳佩君理事長也提醒大家,求職時要小心求職詐騙,一定要到期貨公會網站上查詢合法期貨業者名單,確保就業安全。
針對這點,期貨公會3月1日至5月31日預計辦理27場校園講座。3至4月已完成21場,5月尚有世新、聯合、北商、東海、高科大、文化等6場講座,另將辦理首場校園徵才活動,同學不妨積極參與,譜出彩色未來。
為奠定期貨產業人才能力基礎、協助學子對期貨業建立正確的就業訊息,引導學子投入期貨產業所需具備的技能,期貨公會自96年起每年辦理「期貨業未來發展與就業機會校園巡迴講座」實務課程,期協助學子改善畢業進入職場後,所學與實務落差的現象,期望學生透過此講堂,可具備更宏觀及正確期貨專才所需素養的觀念,獲得教科書外的知識,迄今已第17屆。
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表示,期貨公會為能提供有志進入期貨行業服務的學生與合法期貨業者面對面接觸的管道,並落實為台灣期貨市場引入新血輪的目標,傳達期貨領域正確就業訊息與提供同學加入期貨行業的良道,自108年起與期交所、經濟日報合作辦理「從校園到職場-與期貨共創Future」期貨講座暨校園徵才活動,由期貨公會邀請期貨商於校園講座現場徵才,並期盼在人才的投入下,讓台灣期貨業在國際舞台更加耀眼。目前已於政治大學、中興大學、交通大學、中山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台北大學、中正大學及台北商業大學等大學辦理設攤徵才活動。
今年也規畫辦理2場校園徵才活動,首場將於5月11日在致理科技大學舉辦,設攤徵才的期貨商有元大期貨、元富期貨、永豐期貨、兆豐期貨、國泰期貨、國票期貨、康和期貨、統一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華南期貨、群益期貨及剛成軍的台新期貨等13家期貨商。下半年將再與經濟日報、期交所及其他大學合作舉辦,屆時也歡迎學生踴躍參加。
陳佩君表示,期貨業的多元發展,讓年輕朋友在職業規畫的選擇更廣,期貨業是個有挑戰、有機會、有前瞻性的行業,非常歡迎年輕朋友加入,豐盈未來。
期貨公會邀請學生們一起逛攤拿獎品,多利用此機會了解期貨業工作及實習機會、選才標準,更重要的是要認識期貨商,學習分辨那些是合法業者。
期貨公會提醒年輕朋友,近來求職詐騙時有所聞,學子入行、找公司,一定要到期貨公會網站上查詢合法期貨業者名單、公司地址及電話,求職前務必確認正確性,避免誤入非法公司而受詐騙,細心確認以保障就業安全。
【台北訊】今(2023)年5月1日起,金管會主導的「小額終老保險」政策正式放寬,讓更多民眾能夠享有更高保障。這項保險原本設定每人一生只能購買一張,保額上限30萬元,但隨著社會高齡化趨勢,金管會不斷調整規定,現在終身壽險主約保額上限已從70萬元提高至90萬元,有效契約件數也從三件放宽至四件,讓保障範圍更廣。 「小額終老保險」自2016年推出以來,就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這種保險具有低保額、低保費的特性,基本上免體檢,加上政府規範預定利率2%、附加費用率不得超過10%,保費相較市面上終身壽險便宜3成,非常實惠。 保障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傳統型終身壽險主約,保障期間為終身,當被保險人身故或完全失能時,一次給付理賠金;二是可附加的1年期傷害險附約,保額上限為10萬元,當被保險人因意外導致死亡或完全失能時啟動給付。 自從小額終老保險推出以來,金管會已經三次放寬相關規定。從2016年每人一生僅能購買一張,終身壽險保額限30萬元;2019年放寬每人一生可購買兩張,終身壽險主約最高保額從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2021年再放寬,每人一生可購買到三張,終身壽險主約最高保額提高到70萬元;而今年5月1日則是第三次放寬,每人一生可投保件數拉高到四件,終身壽險主約最高保額也拉高到90萬元。 隨著件數與保額的逐步放寬,小額終老保險近3年的買氣不斷升溫。據統計,2022年小額終老保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達到55.1億元,年成長達54.6%;新契約件數則從2021年的14.8萬件增加到23.5萬件,年成長高達59%。 目前,已有16家壽險公司開辦小額終老保險,包括郵局等本國壽險公司,部分壽險公司也開放網路投保,方便民眾投保。這次的規定放寬,無疑將帶動新一波「加保」風潮,讓更多民眾能夠享受保障。
今年綜所稅的申報時間又來囉!從5月1日開始到5月31日結束,估計有超過600萬戶的家庭要來辦理報稅。這次報稅有個超級實用的亮點,就是手機報稅升級到3.0版本,新增了现金繳稅、申請延分期、附件上傳等功能,讓報稅變得超級方便,預計將吸引135萬件手機申報。
賦稅署長宋秀玲表示,去年我們有645萬戶辦理綜所稅申報,稅收金額約1,749億元,今年估計數字會差不多,甚至可能還會小增長。同時,營所稅的申報也將在5月1日至31日進行,與此同時還會開徵房屋稅呢。
張文熙主任說,今年因為手機報稅功能的升級,預計手機申報的件數會有顯著提升。而今年報稅的特點,除了基本生活費調升至19萬6,000元之外,還有各種扣除額的調整,讓大家荷包裡的錢可以省下來。
還有個好消息,去年對賑濟烏克蘭專戶的捐款,以及因應COVID-19疫情政府給的補貼,都可以免稅哦!所得及扣除額的資料查詢從4月28日開始,申報期間和往年一樣,也就是5月1日至5月31日。
如果想要申請首批退稅,那麼你需要在5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進行網路申報,或者通過線上登錄、電話語音確認等方式回復稅額試算。如果你在5月10日之前向戶籍所在地的稽徵機關提出書面回復,也可以享受這項服務。最後,如果你已經填寫了存款帳戶資訊,預計可以在7月31日收到退稅款哦!
台灣金控旗下的台銀人壽在28日董事會上做出重大決議,將進行60億元的現金增資私募案,這次增資將由台灣金控股全數認購。這不僅是台銀人壽十年來第五次現金增資,也是為了加強公司財務結構,提升資本適足率,並準備迎接IFRS17及ICS的接軌工作。 由於去年股債雙跌,壽險業淨值波動,以及即將進入IFRS17與新清償能力指標ICS的接軌倒數時刻,各壽險公司都在積極強化資本結構。台銀人壽與中華郵政壽險部都是100%公營,有國庫作為後盾,這次增資將進一步穩固其市場地位。 台銀人壽表示,這次現金增資案將採取私募方式,直接與台灣金控股洽談認股,以維持台灣金控股100%的持股比例。這樣的私募方式,考慮到資金的時效性、便利性及發行成本節省,可以加快資金到位的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台銀人壽近三年都處於虧損狀態,去年稅後淨損達7.098億元,每股虧損0.16元。但這次現金增資將大幅提高其資本適足率和淨值比率,對於公司的穩定發展具有極大的幫助。 從2013年至今,台銀人壽已經進行了四次現金增資,總計增資金額超過385億元。這次增資,無疑將為台銀人壽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台銀人壽公告,為增加自有資本以延續轉型成果,強化公司財務結 構、提升資本適足率,並有助於IFRS17及ICS接軌,因此,董事會決 議辦理60億元現金增資案,每股暫訂價格為10元。
在去年股債雙跌、壽險業淨值波動,及進入接軌IFRS17與新清償能 力指標ICS最後倒數時刻,各壽險公司都在強化資本結構,台銀人壽 與中華郵政壽險部都是100%公營,在壽險市場中即有國庫作為後盾 。
台灣金控是台銀人壽唯一股東,台銀人壽表示,60億元現金增資案 會由台灣金全數認購,因此採私募方式,直接洽台灣金認股,維持母 公司台灣金100%的持股比例,暨考量募集資金的時效性、便利性及 發行成本節省等因素,可加快資金到位。
台銀人壽近三年都處於虧損狀態,去年稅後淨損7.098億元,每股 虧損0.16元,綜合損益為-91.27億元,代表淨值下金融資產評價亦有 損失,去年淨值少逾91億元;2021年稅後淨損是2.24億元,每股淨損 為0.05元;109年稅後淨損達25.75億元,每股淨損0.79元。去年下半 年資本適足率為281.76%、淨值比率是3.55%。台銀人壽在辦理現金 增資案即可以將資本適足率、淨值比率大幅提高。
近十年來台銀人壽前四次現金增資辦理時間分別是:第一次在201 3年6月60億元;第二次2015年8月55億元;第三次2018年6月100億元 ;第四次在2021年3月110億元。
金管會為因應高齡化社會、提升國人保額在2016年推出「每人一生 只能買一張」、保額最高30萬元的小額終老保單,且考慮高齡者常因 年齡及身體狀況,保費較高影響投保意願,小額終老險因基本上免體 檢,加上政府規範預定利率2%、附加費用率不得超過10%,保費相 較市面上終身壽險便宜3成,具有低保額、低保費特性。
保障項目中主要含兩項,第一是傳統型終身壽險主約,在被保險人 身故或完全失能時一次給付理賠金,保障期間為終身,第二是可附加 1年期傷害險附約,保額上限為10萬元,當被保險人因意外導致死亡 或完全失能時啟動給付。
小額終老險推出至今七年,期間經歷過三次放寬。從2016年每人一 生僅能買一張,終身壽險保額限30萬元;2019年3月放寬每人一生可 買兩張,終身壽險主約最高保額從30萬元拉高到50萬元;2021年2月 啟動第二度放寬,每人一生可買到三張,終身壽險主約最高保額提高 到70萬元,今年5月1日是第三度放寬,每人一生可投保件數拉高到四 件,終身壽險主約最高保額也拉高到90萬元。
由於件數與保額逐步放寬,帶動小額終老險近3年買氣升溫。過去 已投保並受限於件數或最高保額的保戶,在限制放寬後,可以再加買 1張到最高保額90萬元,而過去未投保過的民眾,則可直接買1張最高 保額90萬元。
目前有16家壽險有在銷售小額終老險,本國壽險包含郵局都已開辦 ,部分壽險公司也開放網路投保。據壽險公會統計,2022年小額終老 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達到55.1億元,比起2021年的35.7億元、年成長 54.6%;新契約件數部分,2022年底為23.5萬件,比起2021年的14. 8萬件,年成長高達59%。
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指出,去年綜所稅申報戶數645萬戶、稅收 淨額約1,749億元,以戶數來說,今年應該差不多或微幅成長。
至於營所稅前一年度103萬件、自繳稅額約7,089億元,今年件數預 料也將持平或微幅成長。營所稅開徵時間一樣是5月1日至31日。與此 同時,5月開徵的稅目還有房屋稅。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主任張文熙表示,今年因手機報稅功能升級, 預估今年採手機申報綜所稅者將明顯提升,可望來到135萬件。
宋秀玲說明今年報稅的特點時強調,除基本生活費調升至19萬6,0 00元之外,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 別扣除額等,分別調高4,000元到8,000元不等;而稅率級距、退職所 得定額免稅金額也有所變動,民眾應可感受到荷包省不少。
去年納稅人如有對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成立的賑濟烏克蘭專戶進行 捐贈,可憑基金會開立載明「賑濟烏克蘭」事由的收據,全額列舉扣 除;受COVID-19疫情影響,自政府領取的補貼、補助、津貼、獎勵及 補償,也同樣免納所得稅。
今年所得及扣除額資料查詢將於4月28日啟動,考量疫情趨緩,因 此所得稅結算申報維持法律規定的一個月期間,也就是5月1日至5月 31日,未比照過去三年延後一個月的做法。
至於想要適用首批退稅的納稅義務人,財政部指出,須符合以下條 件之一,即5月1日至5月31日以「網路申報」,或利用「線上登錄」 、「電話語音確認」回復稅額試算。或是5月10日以前向戶籍所在地 稽徵機關以書面回復稅額試算。
財政部指出,符合首批退稅的民眾,若於申報時已填妥本人、配偶 或申報受扶養親屬於金融機構或郵局的存款帳戶,或勾選沿用上年度 結算申報繳(退)稅成功的存款帳戶,可在今年7月31日收到退稅款 。
為了檢視壽險業清償能力,金管會透過兩項風險指標進行控管,包括RBC與淨值比。壽險公司每半年會公告一次數據,金管會的合格標準為RBC需達200%且淨值比不得連續兩期低於3%;倘若RBC未達200%,或連續兩期淨值比低於3%,代表該公司有資本不足問題。
統計顯示,去年下半年全台21家壽險公司裡,RBC只有三商美邦人壽未達標準,其餘皆超過200%;若進一步觀察淨值比,則是三商美邦、宏泰兩家已連兩期低於3%,需提出增資或改善計畫。
資料指出,RBC未滿300%的壽險公司包括中國、台灣、宏泰、南山、新光及臺銀,其中宏泰、新光分別為205%、213%呈「低空飛過」,後續數據變化引起市場關注。
另外,RBC超過300%,但未滿500%的公司有八家,包括國泰、富邦、中華郵政、台新、全球、安達、保誠及遠雄人壽。
RBC超過500%的壽險公司共六家,包括元大、友邦、合作金庫、法國巴黎、第一金及安聯人壽。
中華郵政近年來可是不斷在推動ESG永續發展,真的有在實際行動上落實企業社會責任,還特別關心我們臺灣的小農們。他們用心挑選各種綠色商品,讓我們消費者可以安心購買,對環境的貢獻也是大大的。最近為了響應世界地球日,4月18號,中華郵政辦了一個很特別的記者會,叫做「『i永續,安心買』輕鬆愛地球 郵我開始」。這次記者會由我們的中華郵政董事長吳宏謀親自主持,還有總經理江瑞堂、環保署的簡慧貞處長、台灣菸酒公司的丁彥哲董事長、正隆公司的張清標總經理、白雪企業的徐瑞模副總經理,以及中華汽車工業的鄭盛丹專案經理,大家一起來啟動這個活動。 記者會現場展示了很多有環保標章的商品,像是台酒易洗樂、蒲公英環保衛生紙、白雪愛天然洗衣精、洗碗精,還有eMOVING電動機車,這些都是環保又實用的好選擇。他們呼籲大家從日常生活中做起,比如說自備購物袋、避免使用一次性商品,從這些小地方開始實踐「全民綠生活」。 為了鼓勵大家支持環境永續,從現在開始到5月31號,只要在i郵購網路商城的「i永續,安心買」活動專區消費滿1,000元,就可以獲得100元紅利購物金點數,滿2,500元還有獨家環保食物袋可以贈送。 吳宏謀董事長說,今年中華郵政成立了永續發展委員會,目標是實現2050淨零排放。他們希望民眾能從簡單的日常消費行為開始,比如到i郵購或下載行動郵局APP,快速選購環保商品。他也歡迎更多夥伴加入郵政生態圈,一起為臺灣的永續發展努力。 中華郵政除了推動環保,還積極開發數位金融,推出了「郵政數位存款帳戶」和「行動郵局APP」,結合物流、金融和電商服務,打造一個完整的郵政數位金融生活圈,滿足消費者的多種需求。他們真的有在為地球和社會盡一份力呢!
記者會現場展示許多具環保標章或友善環境的商品,包含台酒易洗 樂、蒲公英環保衛生紙、白雪愛天然洗衣精、洗碗精及eMOVING電動 機車等,呼籲民眾從購買環境友善產品、自備購物袋、避免使用一次 性商品開始,進而落實「全民綠生活」。為鼓勵民眾支持環境永續, 即日起至5月31日止於i郵購網路商城「i永續,安心買」活動專區, 單筆訂單消費滿新臺幣1,000元即送100元紅利購物金點數,滿2,500 元即贈送獨家環保食物袋。
中華郵政董事長吳宏謀表示,中華郵政今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 實踐2050淨零排放目標,鼓勵民眾從簡單的日常消費行為輕鬆愛地球 ,可至i郵購或下載行動郵局APP快速選購具有環保標章、友善環境或 台灣在地的綠色商品,且歡迎更多夥伴加入郵政生態圈,攜手創造台 灣永續共好及社會良善循環。
中華郵政不僅積極推動2050淨零排放,落實友善環境,更秉持「郵 政即生活(Post as a Service)」的精神,積極開發數位金融,開 辦「郵政數位存款帳戶」及推出新版「行動郵局APP」,結合物流、 金融及電商等服務,建構郵政數位金融生活圈,滿足消費者各種需求 ,並發揮郵政影響力,讓更多民眾為地球共好盡一份心力。
中華郵政今起提供「郵局領現」服務,民眾可至郵局櫃檯領取普發現金,首日領現人數已破50萬大關!為應對領現人潮,中華郵政預計將有超過300萬人次至郵局領現,特別在首周啟動分流機制,分單雙數證件尾數領取,並為65歲以上長者和身障人士提供友善服務櫃檯。此外,中華郵政也開放「ATM領現」服務,並透過「行動郵局」APP提供數位引導,讓民眾能夠更方便地選擇領取方式。普發現金將持續至今年10月底,民眾可隨時領取,避免人潮並節省時間。
中華郵政預估,這次將有逾300萬人到郵局領現,為紓解窗口領取 普發現金人潮及縮短顧客等候時間,17日至22日首周將啟動分流機制 ,周一、周三、周五(17日、19日、21日)限身分證/居留證尾數單 數領取,周二、周四、周六(18日、20日、22日)則限身分證/居留 證尾數雙數領取,第二周起是否持續分流,將做滾動式調整。
中華郵政強調,首周雖採分流機制,但年老者(65歲以上)及身障 者則不受限制,可至友善服務櫃檯辦理,免受分流限制。中華郵政並 已在4月10日起開放「ATM領現」,提供全天候便利領取服務後,17日 起開始提供「郵局領現」
根據過去三倍券共有1,000多萬人到郵局領取、五倍券有500多萬人 到郵局領取,預估這次郵局領現約有300萬人。中華郵政強調,普發 現金到今年10月底都可領取,不一定要首周領取,之後可隨時領取, 也能避開人潮並加快速度。
財政部這次「全民共享普發現金」措施採「登記入帳」、「ATM領 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造冊發放」共五種方式。中 華郵政為便利民眾領取普發現金,提供數位引導服務,民眾下載「行 動郵局」APP,於登入頁面點選「全民共享普發現金」官方LOGO,即 進入「登記入帳」、「ATM領現」及「郵局領現」三種領取方式引導 頁面,民眾可依喜好及個人需求選擇領取方式。
【台灣金融新聞】 哇塞,最近櫃買中心公布的3月金融機構債券買賣超排行榜來了,結果超級驚人!「元大」這個名字可是兩次奪冠,真的是太厲害了啦! 首先,我們來看看買超債券的榜單。元大銀行3月份買超債券金額高達53.96億元,一舉奪下買債王的寶座。而元大證券也不甘示弱,賣超債券金額高達108億元,成為3月份賣超的冠軍。這兩家公司的表現實在是太出色了,無論是買還是賣,都讓人刮目相看。 接下來,我們看看買超前五大的機構,除了元大銀行,還有第一銀行、中華郵政、新光銀行和台新銀行,分別買超了40、39、32和31億元。其中,中華郵政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它可是債市裡的「綠巨人」呢! 對比起來,3月份金融機構的買債態度相對保守,但元大銀行的近54億元買超金額卻讓人驚艷。而公股行庫第一銀行也表現亮眼,買超40億元,拿下買債亞軍。 至於賣超方面,元大證券當之無愧的成為唯一一家賣超債券超過百億的金融機構。除了元大證券,元富證券和凱基證券也分別賣超了74億和67億元,名列第二和第三。而賣超第四和第五名則是彰化銀行和台北富邦銀,分別賣超了54億和42億元。 銀行財務主管分析,國內資金充沛,銀行因有資金去化需求,通常都是站在債券的買超方。而證券商則因經營債券承銷業務,會在次級市場進行公司債交割,所以賣超金額較大。 不過,央行3月份意外升息半碼,影響台債走勢。面對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金融機構對債市加碼態度觀望,部分金融機構則是基於作帳需求而獲利了結、入袋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