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元大投信,這家在台灣金融圈裡頭可說是相當有地位的公司,它不僅是台灣首批引入被動式基金的金融機構,近年來更是大膽跨足智慧化資產管理,成為國內最早導入智能技術的資產管理業者。董事長劉宗聖領軍,帶領元大投信不斷創新,從「從2變4」的資產管理技術,到現在的「N個2次方」發展,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的金融服務。
這家公司的創新之路,可說是從2003年推出的台灣第一檔被動式基金「元大台灣50 ETF」開始。17年來,元大投信陸續推出多個類別的ETF,從油、金、債券到外匯,不僅立足台股,還能投資全球。這些產品的多元性,讓許多投資者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投資工具,目前已有百萬名投資者參與ETF交易。
在劉宗聖的領導下,元大投信的ETF產品線已經發展出「4x4」的產品藍圖,即四種產品類別與四種報酬型態的結合。而這個「4x4」的概念,已經成為業界內的代名詞。不過,元大投信並不滿足於此,它正在進行一場從「2變4」到「4變16」的轉型。這意味著,元大投信將主被動結合的觀念融入新產品,並整合主動式和被動式投資團隊,同時引入AI技術,打造出全公司一體適用的「One Team」團隊。
劉宗聖強調,這次的轉型,將資產管理的操作面細分為被動、量化、智能和主動四大構面,選股面也分為主動、智能、量化、被動四個構面,這樣就創造出了16種投資模式。這樣的轉型,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競爭力,也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選擇。
以今年成功募集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為例,這款基金不僅借鏡了熱門配息型ETF的優點,還主動篩選優質高息股,並將原本台股除權息只發放一次股息,透過基金轉化為12個月都配息,讓投資者能夠「主動領息」。
在台股投資ETF的股民已達135萬,每月實動戶超過300萬,這意味著每兩個台股投資人,就有一個投資ETF。這個數字,充分說明了元大投信在台灣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劉宗聖也強調,資產管理業者必須積極求新求變,才能迎合台灣快速變化的投資需求。
彰銀與元大投信攜手,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獲熱烈追蹤 近期,台灣金融市場上,元大投信發行的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受到熱烈追捧,彰化銀行作為該基金的保管銀行,積極參與推廣。根據最新數據,截至7月2日,該基金淨值已攀升至10.97元,規模則達534億元,成立短短三個月,資產規模成長超過72%。 彰銀表示,該基金於3月23日成立,初始規模310億元,顯示市場對其信心十足。該基金購買客戶群以40至55歲為主,因為元大投信本身就是知名ETF發行者,客戶對其有較高信賴度。該基金旨在「存股」,幫助投資者實現長期投資目標。 此外,兆豐銀行作為代銷銀行之一,指出該高股息龍頭基金吸引不少先前投資債券基金並習慣固定配息的投資者。近期,大型行庫普遍觀察到台股基金表現優於其他類型基金,其中20檔台股共同基金今年投資漲幅在2至9%之間,僅一檔為負。 特別是6月份,台股基金表現驚人,漲幅達8%起跳,元大高股息龍頭基金更是以13%的漲幅,幾乎是同期大盤漲幅的一倍。預計未來台股基金將對銀行財管客戶產生更大的吸引力。
全球熱錢湧入,台股ETF市場掀起熱潮!元大投信的「硬5G ETF」創下歷來最大的ETF成立規模,吸引超過120億元的人民幣資金。這檔基金將於明天(7日)掛牌,不僅是國內募集最成功的ETF,也成為全球第一大的全球型5G ETF。對於新通訊技術和台股高配息的需求持續增長,復華中國5G通信ETF和國泰永續高股息ETF也分別創下超過70億元和50億元的募集紀錄。台灣ETF市場在受益人分散規定頒布後,募集熱度一度降溫,但近期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和保單大漲價,讓新基金不僅熱賣,還創下市場里程。元大投信的「硬5G ETF」在發行後,接續的募集活動也取得亮眼成績,復華投信的「復華中國5G通信ETF」在募集期間後台結算到半夜,首三日就吸金50億元,最終結算突破70億元,申購高達25,000筆。國泰永續高股息ETF也累積逾50億元,有望與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合衝百億元規模。新募集ETF的發展,也帶來兩種新行銷模式,值得關注。
「硬5G ETF」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即將在明(7)天掛牌,這檔基金既是國內募集最成功的ETF,也比下前一代「元大5G ETF」,成為全球第一大的全球型5G ETF。
國人對新通訊技術和台股高配息的需求持續高張,復華中國5G通信ETF傳募集逾70億元、將是史上最大的陸股ETF IPO紀錄;國泰永續高股息傳50億元、則挑戰台股ETF IPO最佳表現,三基金一口氣刷新三紀錄。
台灣ETF市場自受益人分散規定頒布,投信圈的募集熱度大幅降溫,今年上半年只有寥寥一檔ETF成立,不過美國寬鬆帶頭的熱錢效應加上保單大漲價,新基金不僅頻頻熱賣,還接連創下令人驚豔的市場里程。
繼ETF發行龍頭元大投信率先以5G ETF取得空前成功後,接力募集、也是睽違多時重新募集散戶產品的復華投信,主打瞄準5G高成長的大陸市場的「復華中國5G通信ETF」,傳出募集期間後台天天結算到半夜,首三日就吸金50億元,最終結算突破70億元,申購高達25,000筆。
法人指出,復華成績反映「對的主題」、「對的策略」,沒有金控後援的投信也有突破空間;若從陸股ETF來看,復華5G ETF超越了數年前元大MSCI A股成立的57億元,也以些微差距比下近70億元的元大寶滬深,排行上市規模第一。合計元大和復華三檔5G ETF則吸金315億元。
另外,同樣在上周熱烈募集的國泰永續高股息,也傳出累積逾50億元的好成績;對此國泰投信已拉長申購到7日,不排除再成長,並有望與同時募集的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合衝百億元的規模。
法人表示,新募集ETF開發出兩種新行銷模式,值得關注打破基金掛牌後縮小的困境,包括:一、元大金集團促銷總動員,「5G ETF」續航力看來優於元大投信和證券合作的MSCI A股;二、後進投信跟進熱門的配息和趨勢題材,配息訴求並逐步應用到已成立產品。
產品多樣 寫多個第一
元大投信2003年推出台灣第一檔被動式基金「元大台灣50 ETF」,迄今17年,元大投信陸續推出國內首檔商品(油、金)、債券、外匯類別的ETF,達到立足台股、投資全球。因為豐富的選擇,很多人覺得交易ETF非常方便,目前百萬名投資人都交易ETF。
從投資獲取的報酬型態,台股中的ETF也開展出多元樣貌,包括單純追蹤指數報酬的「原型一倍」ETF,放大槓桿「兩倍ETF」、反向追蹤的「反向ETF」、還有融合智慧選股的「Smart Beta」ETF。元大投信產品線便是從上述四種產品類別,相乘四種報酬型態,建立出國內唯一具系統性的「4x4」產品藍圖。
劉宗聖過去常談「4x4」構想,只要提到「4x4」,業界都知道是元大投信。不過在全球被動式基金與主動式基金競爭走向競合,現在元大投信更重視「由2變4」的概念,最近還多了「4變16」,成為公司轉型新目標。
所謂「2變4」,就是將基金產業概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對照資產管理技術,又區分為主動選股、主動追蹤、被動選股及被動追蹤。像一般常見經理人操作的共同基金,採取主動選股和主動追蹤,傳統型ETF則是被動選股和被動追蹤。
而2能夠變成4,在於國際市場,還開發出主被動融合的主動選股、被動追蹤,或被動選股但主動追蹤的新型態基金。愈來愈多投資人不滿足於單純主動操作或被動追蹤的基金報酬,因此衍生出追蹤明星經理人策略的主動管理型ETF等混合型產品。
主被動結合 創新觀念
相較於「4x4」的構想,元大投信ETF產品線雖臻於完善,但止於被動式範疇,為此元大投信進入轉型階段,不僅將主被動結合的觀念納入新產品,也整合原本獨立運作的主動式和被動式投資團隊。加上國際金融服務同步朝智慧轉型,元大投信也導入能輔助流程運作更順暢的AI技術,建立出全公司一體適用並全方位整合智能資訊的「One Team」團隊。
劉宗聖指出,主被動結合從2演進到4,但導入智能化,在資產管理的操作面,將細分出被動(定期調整)、量化(訊號調整)、智能(自動化)和主動(人為判斷)四大構面,選股面也能分成主動(人腦擇股)、智能(AI)、量化(因子╱指標╱訊號擇股)和被動(遵循指數原則)四個構面,創造出16種投資模式。隨著智能化演進,未來潛力的服務構想更多元。他舉例,元大投信今年成功募集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除了借鏡熱門配息型ETF,主動篩選優質高息股,並因應國人喜歡配息,還將原本台股除權息只發放一次股息,透過基金轉化為12個月都配息,讓投資人「主動領息」。
劉宗聖表示,台股投資ETF的股民達135萬,對照每月逾300萬實動戶,相當於每兩個台股投資人,一個就投資ETF。資產管理業者,都要積極求新求變,才能迎合台灣快速變化的投資需求。
彰銀指出,該基金是在3月23日成立,成立規模為310億元,因此可 說在成立以後三個月的時間資產規模已成長超過72%。
對於自家銀行財富管理客戶購買該基金的狀況,彰銀指出,購買客 戶群大致年紀介於40∼55歲,由於元大投信本身就是0050 ETF的發行 者,因此客戶也有一定的信賴感,接下來購買元大投信所發行的這檔 高股息龍頭基金,也希望能在「存股」上更有展獲。
為代銷銀行通路之一的兆豐銀則指出,本身是台股基金的高股息龍 頭基金,在配息上因為新引進了債券型基金的每月固定配息方式,因 此在購買的客群裡,亦有先前不少先前習慣投資債券基金、領取固定 配息的投資者。
除此之外,大型行庫近來也普遍觀察到,台股基金近來的基金績效 表現的確優於其他類似的基金,除了上述的元大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 之外,目前市場上還有其他20檔台股共同基金,除了僅一檔報酬率為 負,其他的台股基金今年以來的投資漲幅都在2∼9%。
而其中,在6月的漲勢尤其驚人,各檔台股基金在6月漲幅以8%起 跳,而元大高股息龍頭基金的漲幅更達13%,幾乎比大盤漲幅多出一 倍,預計之後台股基金將對銀行財管客戶發揮更多的號召力。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隨著全球5G市場的競爭越演越烈,台灣的金融市場也開始關注這股新科技帶來的商機。近期,元大投信就針對5G技術發展進行了深入分析,並預測未來五年將是5G建設的高峰期,這將對整體經濟產生顯著的推動作用。 根據元大投信的研究,5G技術不僅在疫情期間顯示出其重要性,未來更將成為新科技發展的核心技術。無論是電動車、人工智慧還是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5G技術的支持。因此,元大投信強調,未來5G的發展將經歷三個階段:基礎建設期、商用發展期以及商用爆發期。 在基礎建設期,預計未來三年內將迎來爆發性成長,這將直接帶動5G產業鏈中的關鍵科技產業,如通訊元件、IC設計、手機零組件等製造業者的發展。這對台灣的科技產業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機遇。 此外,元大投信還指出,隨著5G建設逐步邁入高峰期,國產化進程將加速,上中下游產業鏈都將直接受惠。目前商機主要聚焦於基站建設等電子通訊設備元件,而中國大陸在5G專利與技術上已從追趕者變成領先者,預期相關通信指數將在國家隊推動經濟發展及5G帶動新一波科技創新的雙重引擎下,成長表現可期。 總之,元大投信對5G技術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並建議投資人將5G相關產業納入配置,以把握這波新科技帶來的商機。
為挹注疫後經濟發展,大陸官方多次強調加快5G等新基建建設,預計投入人民幣1.2兆元,成為今年的政策重心,在國家隊報明牌的帶動下,據統計,創業板因為有新基建等利多加持,今年來大漲35%。
另外,聚焦於5G題材的通信指數亦成為A股多頭熱門指標。
復華中國5G通信ETF基金經理人廖崇文表示,新基建以科技創新領域為核心,其中,5G建設更是新基建的關鍵項目。
廖崇文預期,未來五年是中國5G建設高峰期,並將持續帶動整體經濟加速產出。
根據IHS Markit統計,全球各主要國家未來15年5G建設預估帶動之產值,以中國大陸1.1兆美元居冠,其次是美國、日本的7,860、4,060億美元。
隨5G建設逐步邁入高峰期,使國產化進程加速,上中下游產業鏈都將直接受惠,目前商機主要聚焦於基站建設等電子通訊設備元件為主,加以中國大陸在5G專利與技術已從追趕者變成領先者,預期相關通信指數可望受惠疫後國家隊推動經濟發展及5G帶動新一波科技創新的兩大引擎帶動下,成長表現可期。
元大投信表示,5G的重要性,已明顯在這波疫情帶動的宅經濟中顯現,未來更將成為新科技發展之核心技術,不論電動車、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時,都必須仰賴5G技術才得以推進。
未來5G的發展將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基礎建設期、商用發展期以及商用爆發期。
雖然5G從最初發展至可成熟、普及地應用於生活中,仍需一段時間,但基礎建設期將在未來三年內,率先迎來爆發性成長,尤其5G產業鏈裡的關鍵科技產業,包含通訊元件、IC設計、手機零組件等製造業者等都將優先受惠。
元大投信再掀科技投資風潮!5G ETF即將上市,市場期待度高
下周二(7月7日),台灣金融市場將迎來一個重要的新產品——由元大投信發行的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00876),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硬5G ETF」。這款ETF將在證交所掛牌上市,為投資者提供一個簡便的交易平台,讓人們能夠輕鬆投資於全球關鍵科技領域。
隨著COVID-19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的衝擊,網路和數位通訊的重要性不斷提升,5G技術的發展也日益受到重視。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追蹤的指數是由STOXX公司編製的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這個指數涵蓋了全球14個總市場指數的成分股,目前投資比重最高的前三名分別是美國、台灣和日本。
這款ETF不僅關注5G上游關鍵零組件,如通訊元件、IC設計、手機零組件等製造業,還涉足電動車相關產業,幫助投資者把握科技發展的主流趨勢。元大投信對於5G技術應用將帶來的商機持樂觀態度,從2019年推出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之後,2020年再次推出這款ETF,市場的反應熱烈,五個募集日內累積扣款筆數超過4萬筆,募集金額達150億元,顯示了國內外投資者對於5G主題的關注。
在金融市場多變的背景下,分散投資可以降低單一國家匯率風險,減少投資組合因匯率波動所受的衝擊。證交所也提醒投資者,雖然5G題材受矚目,但全球金融市場仍受到美中貿易戰、疫情等變數的影響,投資布局時仍需謹慎評估,並注意分散風險,避免資產過度集中於單一國家或產業。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大流行,促使網路和數位通訊在國家關 鍵基礎設施中的地位更顯重要,各國對於傳輸速度更快的行動通訊技 術開發及應用都競相投入資源,全球5G發展蔚為趨勢。
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追蹤標的指數為STOXX公司所編製的iST 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以STOXX 14個總市場指數的成分股為選 股範圍,目前投資國家比重前三大分別為美國、台灣、日本,產業涵 蓋範圍主要集中在5G上游關鍵零組件,包括通訊元件、IC設計、手機 零組件等製造業者,同時也加入電動車相關產業,有助投資人掌握科 技主流趨勢。
元大投信看好5G技術應用將迎來嶄新商機,繼2019年推出元大全球 未來通訊ETF之後,2020年再推出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元大投 信表示,這檔ETF募集前即獲市場高度關注,在五個募集日內,累積 扣款筆數逾4萬筆,募集金額約150億元,顯現國人看好5G主題。
此外,近年各國政府頻頻祭出財政或貨幣政策以穩定經濟,使金融 市場多變,國際貨幣的匯率走勢也連帶受影響,若投資標的分散不同 國家,可降低單一國家匯率風險,降低投資組合因匯率波動所受衝擊 。
證交所也提醒,儘管5G題材頗受矚目,但目前全球金融市場仍因美 中貿易戰、疫情等變數影響而波動較大,投資布局時仍應仔細評估並 注意分散風險,避免資產部位的曝險過度集中於單一國家或單一產業 。
近期台灣股市的IC設計族群成為市場焦點,其中祥碩(5269)和譜瑞-KY兩大公司表現亮眼,分別在上周三(24日)創下9.47%和5.18%的漲幅,終場收盤價分別達到1,560元和1,035元,創下歷史新高。祥碩因為蘋果新筆電採用自家晶片,預計來自蘋果的營收比重將在今、明年分別達到10%和15%。祥碩的傳輸介面晶片也獲得飛騰採用,預計來自大陸的收入將成長15%至20%。譜瑞-KY則在PCIe GEN 4 retimer產品領域取得市占率優勢,預計下半年將開始送樣PCIe GEN 5產品,法人看好其成長潛力。元大證券建議投資者可透過相關權證參與個股漲升行情。
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指出,蘋果新筆電採用自家晶片,有助於祥碩USB控制器出貨提升,推估祥碩今、明年來自蘋果的營收比重可分別達到10%、15%。
此外,中國大陸加速去美化,推動晶片自製化,祥碩的傳輸介面晶片獲得飛騰採用,加上祥碩明年針對PCIe Gen 4推出Packet Switch,平均單價超過100美元,預估祥碩今、明年來自大陸的收入也將大幅成長15%、20%。
譜瑞-KY在PCIe GEN 4 retimer已經開始對主要客戶小量出貨,在此產品領域,僅有ASTERA LAB與譜瑞競爭,今年譜瑞在市占率方面多有斬獲。
而在PCIe GEN 5方面,譜瑞-KY下半年將開始送樣,法人看好,下半年英特爾推出新平台,將支援PCIe GEN 5技術,有助推升譜瑞-KY客戶的採用率,預估譜瑞-KY今年在高速傳輸產線將有雙位數成長空間。
元大證券表示,看好祥碩、譜瑞-KY後市的投資人,可挑選價內外20%內且長天期權證,參與個股漲升行情。連結祥碩的相關權證包括祥碩元大9C購05(064813)、祥碩元大9C購06(064814);譜瑞-KY的相關權證有 譜瑞元大9B購02(711303)、 譜瑞元富9C購01(711582)等。
台灣金融市場再掀退休投資風潮!由元大投信主導的「好享退」全民退休自主投資實驗計畫將滿周年,投資人參與熱絡,帶動計畫規模突破百億元大關。其中,最佳一檔基金績效甚至達到11%,顯示國人對於退休規劃的關注與投資意願日益增強。 「好享退」透過定期定額投資,降低市場風險,幫助投資人達到資產增值。安聯、國泰、群益三家投信參與提供九檔基金,金管會統計,近一年來已有超過4萬人加入扣款投資,單月定期定額金額更達3.5億元以上。儘管近期經歷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衝擊,但這九檔基金共42個投資級別中,有25個級別仍能創造正報酬,平均報酬率3.8%,累積規模已超過164億元。 在眾多基金中,安聯的四季回報債券組合基金表現亮眼,規模達66億元,占計畫總規模的近一半。其中,安聯的A類型新台幣級別增長最為驚人,從成立時的12億元增加到62億元。國泰好享退系列2049目標日期組合基金的A類型美元級別則以11.4%的漲幅排行第一,並為唯一漲幅超過一成的基金。 另一方面,元大投信推出的「指享退」ETF連結基金也引起市場矚目。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元大富櫃50連結基金合計吸引4,418人投資,總規模達14億元。去年8月1日以來,元大投信的三檔ETF連結基金報酬率均突破一成,其中元大富櫃50連結基金表現更是驚人,達到14.7%,元大台灣50介於11.4%~11.5%,元大高股息則約11.3%。
「好享退」鼓勵國人及早規劃退休,透過定期定額降低市場風險來達到資產增值,雀屏中選的安聯、國泰、群益三家投信,提供九檔基金。金管會統計,近一年來超過4萬人扣款,單月定期定額逾3.5億元。
期間經歷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衝擊,這九檔基金、共42個投資級別,有25個級別繳出正報酬,比率將近六成,平均報酬率3.8%。加上買盤積極參與,累積規模到5月底,已超過164億元。
這其中,又以安聯頗具知名度的四季回報債券組合基金,囊括近66億元的規模最多,合計安聯三檔基金就有87億元,領先國泰的15.8億元、群益的64億元。安聯四季回報債券組合的A類型新台幣級別增長最多,從成立時的12億增加到62億元。
國泰基金規模不特別突出,但42個級別中,國泰好享退系列2049目標日期組合基金的A類型美元級別上漲11.4%,不僅排行第一,也是唯一漲超過一成的基金。另外,國泰2029、2039、2049還有四個級別上漲7.5%∼10%,包辦績效前五。
值得注意是,指數化投資興起,號稱「國民ETF」的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去年中發行「ETF連結基金」,因為強打退休訴求,標榜「指享退」,也成為市場和「好享退」比拚焦點。目前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元大富櫃50連結基金,合計4,418人投資,總規模14億元。
好享退去年8月1日成立來,元大投信三檔ETF連結基金,報酬率都突破一成;元大富櫃50連結基金受惠中小股飆漲,表現更達到14.7%。元大台灣50介於11.4%∼11.5%,元大高股息約11.3%。
【台北訊】近來,台灣上櫃債券ETF的發展實在是超級火熱,到2020年5月底,發行規模已經穩定突破1兆元大關。這一成長勢頭,在疫情這個大考驗下,還是堅強不衰。元大投信就指出,今年美國公債類型的債券ETF表現亮眼,平均績效一度超過13%,現在還是維持在近13%的水準。 話說回來,今年2、3月因應疫情,信用利差可是擴大了不少,但從3月23日聯準會啟動無限量化寬鬆措施後,局勢就開始轉變。聯準會大舉購買政府債券和抵押擔保證券,資產負債表擴大至7.1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一舉動,讓投資級債券ETF中的成分債帶來可觀的資金動能,各類投資級公司債都受益匪淺。從3月23日低點算起,上櫃掛牌的投資級債券ETF平均都有超過20%的反彈,今年來幾乎都是正報酬,顯見優質資產的堅強。 再看新興市場債,全球央行齊力放水,美元回購機制建立,美元流動性恢復,加上各國陸續解封和經濟重啟,石油和相關商品價格反彈,新興市場國家償還債務和資金外流壓力得到緩解。 雖然全球疫情趨緩,中國和主要成熟市場的需求回溫,對新興市場國家基本面復甦有利,但後續還是要關注實體經濟是否如預期U型復甦,以及美中雙方政治和經濟角力的風險。在疫情趨緩、全球經濟逐步重啟、投資人風險趨避情緒緩解下,新興市場主權債的信用利差有望進一步收窄。 櫃買中心也表示,台灣投資人對於穩定現金流的理財產品需求逐年增加,而配置一定比例的債券商品是創造穩定現金流的不二法門。許多理財專家也改變了對現金流配置的觀念,轉向債券ETF,這也反映了市場對於穩定性投資的渴求。
台灣ETF市場近年來表現亮眼,不僅成為亞洲市場發展的亮點,更成為創新ETF研發的重心。其中,元大投信作為台灣最早發行ETF的投信業者,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並且在國際舞台上獲得多項殊榮。以下就讓我們來一探元大投信在台灣ETF市場的卓越成就。 首先,台灣ETF市場的蓬勃發展,與主管機關推動金融發展政策密不可分。在政策的推動下,台灣資產管理業者積極響應,深耕市場並不斷推動ETF創新。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指出,台灣ETF市場機制完善、產品均衡發展,是投資人高度認同的關鍵。 元大投信自2004年開始發行ETF,至今已邁入第17個年頭。截至2020年6月11日,其ETF規模已超越5,000億元,佔整體ETF規模比重約30%。自2017年以來,規模成長166%,受益人數達96萬人,佔整體受益人數比重約70%。元大投信ETF成交金額比重也維持在整體ETF成交的60~70%之間。 元大投信不僅在台灣市場表現亮眼,更將成功經驗輸出至其他亞洲國家。公司積極參與香港、馬來西亞、泰國以及大陸等地的ETF發行,並與日本、韓國資產管理業者合作。這些努力使元大投信在亞洲區ETF市場上的地位不斷提升,連續4年榮獲亞洲區ETF最佳發行公司。 此外,元大投信在疫情期間的表現也令人矚目。公司成為第一家獲Nasdaq交易所邀請,刊登疫情關懷標語的台灣及亞洲區ETF發行商,這不僅展現了元大投信對市場的貢獻,也顯示了其在ETF產品創新與發展上的突破。 總結來說,元大投信在台灣ETF市場的卓越成就,不僅是公司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的亮點。未來,元大投信將繼續深耕市場,推動ETF產品創新,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優質投資選擇。
台灣ETF發行商於國際大型獎項評選連連獲獎,並受到國際市場矚目,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認為主因有三:首先為主管機關推動金融發展政策有成,台灣ETF市場才得以蓬勃發展;其次為台灣資產管理業者響應政策,持續深耕、積極推動ETF創新;第三則是台灣ETF市場機制完善、產品均衡發展,投資人對ETF商品擁有高度認同。
元大投信是台灣最早發行ETF的投信業者,今年已經邁入第17年,截至2020年6月11日ETF規模超越5,000億元,占整體ETF規模比重約30%,2017年以來成長166%,受益人數達96萬人,占整體受益人數比重約70%,自2017年以來更成長超過280%,元大投信ETF成交金額比重占整體ETF成交比重也維持在60~70%區間水準。
元大投信甚至更將台灣ETF發展成功經驗輸出至其他亞洲國家,包含協助香港、馬來西亞發行槓桿/反向ETF,協助泰國資產管理公司發行ETF,協助大陸合資公司發行ETF,並與日本、韓國資產管理業者合作。也因此,元大投信近幾年不斷更是超越各國領頭羊,並連續4年榮獲亞洲區ETF最佳發行公司,儼然具備與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分庭抗禮的實力。
事實上,元大投信除了榮獲The Asset連續4年亞洲區最佳ETF發行商獎項之外,今年正值疫情期間,元大投信更是第一家獲Nasdaq交易所邀請,刊登疫情關懷標語的台灣及亞洲區ETF發行商,皆說明元大投信在推動台灣ETF市場發展之成就與貢獻與ETF產品的創新突破與發展,不僅獲得國內外獎項肯定,且更獲得國際指數公司、交易所等專業機構之重視。
元大投信指出,雖然今年2、3月受新冠疫情影響,信用利差大幅擴大,但3月23日晚間聯準會宣布為因應疫情積極救市,啟動無限量化寬鬆措施,大舉購入政府債券和抵押擔保證券,使資產負債表擴大至7.1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在聯準會大規模注資下,為投資級債券ETF中的成分債帶來可觀的資金動能,各類投資級公司債皆受惠。從3月23日低點以來,上櫃掛牌的投資級債券ETF平均都有超過20%的反彈,今年以來也幾乎都是正報酬,可見優質的資產才經得住市場的考驗。
新興市場債方面,全球央行齊力大量釋出資金,以及聯準會與各國央行建立美元回購機制,美元流動性恢復,加以各國陸續解封和經濟重啟,石油和相關商品原物料價格出現反彈,減輕新興市場國家償還債務和資金外流壓力。
雖然目前全球疫情趨緩,中國和主要成熟市場的需求回溫,有利於新興市場國家基本面的復甦,但後續仍需關注實體經濟是否如投資人預期的U型復甦,以及美中雙方政治和經濟角力的風險。在疫情趨緩全球經濟逐步重啟,投資人風險趨避情緒緩解下,新興市場主權債的信用利差可望進一步收窄。
櫃買中心表示,當前台灣投資人對於具穩定現金流之理財產品的需求逐年增加,而想要創造穩定現金流,投資組合中配置一定比例的債券商品是不可或缺的。很多理財專家也改變「現金流的配置方式」,轉向債券ETF。
台灣的ETF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規模已經佔據共同基金的41%,傲視全球。其中,債券ETF的規模自2017年底的377億元成長至1.2兆元以上,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市場,僅次於美國。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指出,台灣ETF市場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有三個關鍵因素:主管機關的金融發展政策推動、台灣資產管理業者的積極參與,以及市場機制完善、產品均衡發展。 元大投信在這股趨勢中,不僅榮獲TheAsset連續四年亞洲區最佳ETF發行商獎項,更在疫情期間,成為第一家獲Nasdaq交易所邀請刊登疫情關懷標語的台灣及亞洲區ETF發行商。這些成就和貢獻,不僅得到國內外獎項的肯定,也吸引了國際指數公司、交易所等專業機構的重視。 元大投信近年來關注全球未來投資趨勢,特別是ETF的發展。去年,它發行了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00861),受益人數達6.8萬人,規模超過百億元,成為全球5G規模最大的ETF。這款產品還榮獲了財資雜誌創新ETF獎項,並成為亞洲唯一獲獎的5GETF,顯示元大投信在亞洲資產管理業者的領先地位。 此外,元大投信也積極推動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發展。去年,它發行了台灣第一檔ESGETF:元大臺灣永續ESGETF(00850),規模從成立時的14.6億元成長至75億元,受益人數從上市時的6718人增加至6.23萬人以上,成長超過410%。這款產品還榮獲了財資雜誌ESG編輯大獎,顯示元大投信在ESG產品發展上的領先地位。
台灣投資熱潮再起,元大投信「硬5G ETF」募集規模破百億,創台灣ETF新紀錄!
近期,台灣市場對於5G相關投資的熱情持續升温,元大投信趁勢推出的「硬5G ETF」——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自上周開募以來,受到市場熱烈追捧,傳出募集規模已突破百億元,預計將創下台灣ETF史上最大成立紀錄。
這款「硬5G ETF」強調全球布局和終端商機,隨著5G技術的持續發展,其網羅的商機也越來越大。與前一代「5G ETF」相比,新基金對台股的投資權重翻三倍,逼近25%,讓台股投資人能夠更直接地分享5G發展的利潤。
自上周開募以來,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表現亮眼,僅前三天募集規模就衝破70億元,至15日止再突破百億元大關。去年元大投信推出的「5G ETF」也引起市場矚目,上市時規模達96億元,報請成立也有60億元,成為國內股票型ETF的佼佼者。
不過,若將債券ETF納入比較,過去上市時規模達101億元、也是唯一成立破百億的元大美債20年,這檔5G ETF則位居第二。而「硬5G ETF」的募集規模,若計入16日金額,勢必達百億多元。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台灣人對於5G投資的熱情比全球還高,因此推出了全球最大的5G ETF,並受到國際媒體的關注。
此外,元大投信上半年還募集了「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累積規模超過500億元,加上硬5G ETF又破百億,今年來僅靠兩檔基金就吸金600億元。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元大投信到今年初,總資產規模已逾5,000億元。整體ETF規模則升抵1.7兆元新高。
同時,復華投信也看好5G發展潛力,將募集「復華中國5G通信ETF」,不僅瞄準高成長的大陸科技股,更為陸股ETF開拓主題式投資。復華與十多家通路合作,募集成績也受到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