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證券(公)公司新聞
國內將出現首宗金控旗下證券併購案。據了解,台新金控旗下台
証證券可望以200億元至250億元,將經紀業務分割出售給元大金
控,雙方預計下周召開董事會後對外宣布,並提報6月26日股東會
討論通過。
另一可能出售方式是,台新金保留證券執照,賣出台証證通路與
資產。
台証證約有50餘處據點,市占率4%;元大證則有逾百處據點,市
占率12%。合併後元大證市占率可提高至16%以上,大幅拉開和富
邦證(目前市占率6%)的距離,穩坐券商龍頭寶座。
相關人士透露,這宗合併案主要是由元大金總經理馬維建主導。
馬維建人在國外,預計今(8)日返國,就可進一步敲定下周董事
會時間。
元大金發言人莊有德說,該公司並未排定下周要召開臨時董事會
。台新金高層對此則不願表示意見。
據了解,本次是由元大金主動透過財務顧問接觸台新金,表達有
意合併台証證,但雙方對於價格還沒有達成共識,台新金內部也
在等馬維建回國核定價格,才要決定是否同意和最終的出售方式
。消息來源指出,元大金已對台証證實地查核,並進入價格談判
階段,台証證淨值約196億元,以大型券商價值約淨值1.5倍,200
億元至250億元應屬合理範圍。
元大金昨天股價上漲1.65元,以25.4元漲停作收,成交量逾15萬張
;台新金股價則下跌0.01元,以9.15元收盤,成交量近21萬張。
市場人士透露,台新金有意處分台証部分業務以強化台新金資本
,主管機關也了解台新金這項規劃,但因台証證先前才把台新投
信納為100%持股子公司,加上台新金原本就沒有壽險,少了證券
可能損及金控功能完整度,切割出售經紀業務較符合雙方需求。
証證券可望以200億元至250億元,將經紀業務分割出售給元大金
控,雙方預計下周召開董事會後對外宣布,並提報6月26日股東會
討論通過。
另一可能出售方式是,台新金保留證券執照,賣出台証證通路與
資產。
台証證約有50餘處據點,市占率4%;元大證則有逾百處據點,市
占率12%。合併後元大證市占率可提高至16%以上,大幅拉開和富
邦證(目前市占率6%)的距離,穩坐券商龍頭寶座。
相關人士透露,這宗合併案主要是由元大金總經理馬維建主導。
馬維建人在國外,預計今(8)日返國,就可進一步敲定下周董事
會時間。
元大金發言人莊有德說,該公司並未排定下周要召開臨時董事會
。台新金高層對此則不願表示意見。
據了解,本次是由元大金主動透過財務顧問接觸台新金,表達有
意合併台証證,但雙方對於價格還沒有達成共識,台新金內部也
在等馬維建回國核定價格,才要決定是否同意和最終的出售方式
。消息來源指出,元大金已對台証證實地查核,並進入價格談判
階段,台証證淨值約196億元,以大型券商價值約淨值1.5倍,200
億元至250億元應屬合理範圍。
元大金昨天股價上漲1.65元,以25.4元漲停作收,成交量逾15萬張
;台新金股價則下跌0.01元,以9.15元收盤,成交量近21萬張。
市場人士透露,台新金有意處分台証部分業務以強化台新金資本
,主管機關也了解台新金這項規劃,但因台証證先前才把台新投
信納為100%持股子公司,加上台新金原本就沒有壽險,少了證券
可能損及金控功能完整度,切割出售經紀業務較符合雙方需求。
推升權證市場熱絡買氣,元大證券訂5月4日在台北101臺灣證券
交易所9F會議廳,舉辦「解開權證投資密碼」講座,邀請知名股
市分析專家、元大投顧資深協理田興本,以及元大證券金融交易
部資深權證專家謝明健,為投資人深度剖析當前台股趨勢及如何
運用權證戰勝多空行情。
元大證券表示,今年權證市場推出新的造市制度,各大券商也配
合更新系統積極造市,使得權證買賣盤價量幾乎已經跟現股並駕
齊驅,且隨著股市動能攀高,權證實際在市場流通餘額,也從1
億增加至5億,增加幅度遠超過融資餘額漲幅。而且權證槓桿倍
數較融資高很多,尚未進場的投資人,應該善用權證槓桿倍數及
鎖住風險的特性,把權證列為操作投資工具之一。
現場提供多項好禮,包括101景觀台門票及8G隨身碟等,可參與
抽獎,講座免費入場,歡迎對權證投資有興趣者報名,或參考台
灣證券交易所交易網站www.twse.com.tw,額滿為止。
交易所9F會議廳,舉辦「解開權證投資密碼」講座,邀請知名股
市分析專家、元大投顧資深協理田興本,以及元大證券金融交易
部資深權證專家謝明健,為投資人深度剖析當前台股趨勢及如何
運用權證戰勝多空行情。
元大證券表示,今年權證市場推出新的造市制度,各大券商也配
合更新系統積極造市,使得權證買賣盤價量幾乎已經跟現股並駕
齊驅,且隨著股市動能攀高,權證實際在市場流通餘額,也從1
億增加至5億,增加幅度遠超過融資餘額漲幅。而且權證槓桿倍
數較融資高很多,尚未進場的投資人,應該善用權證槓桿倍數及
鎖住風險的特性,把權證列為操作投資工具之一。
現場提供多項好禮,包括101景觀台門票及8G隨身碟等,可參與
抽獎,講座免費入場,歡迎對權證投資有興趣者報名,或參考台
灣證券交易所交易網站www.twse.com.tw,額滿為止。
鼓勵投資人投入權證市場,元大證券與KGI凱基證券聯手舉辦為期
兩個月的「權民運動會」實體權證交易競賽,即日起接受網路報
名,5月4日開始競賽。
此次活動共祭出總獎額新台幣57萬元的獎金,冠軍得主將獨得新
台幣20萬元,預期將可帶動權證商品投資成為全民運動,輔以元
大證、凱基證積極造市提升權證成交量,預計將掀起權證交易市
場另一波熱潮。
主辦這次活動的元大證及凱基證,在拓展權證業務方面向來積極
,截至今年4月3日止,凱基證發行權證檔數為105檔,元大證發
行檔數103檔,兩家券商發行金額市占率合計超過21%,所發行權
證成交量更佔國內權證市場總成交量近四成;配合今年證交所極
力推廣權證商品,元大證、凱基證也應邀參加證交所於101大樓一
樓證交所資訊展示中心主辦的權證主題展,為投資人介紹權證商
品操作方式及策略。
元大證券金融交易部副總林象山表示,證交所目前已開放權證連
結指數及TDR等利多措施,未來若進一步放寬權證發行門檻及開
放權證可連結國外股票,將帶動另一波權證交易熱潮。元大證將
持續配合舉辦各種活動,鼓勵投資人投入權證商品交易,預計今
年權證市場將有大幅成長空間。
KGI凱基證券衍生性商品部業務副總吳仁傑指出,今年券商發行權
證腳步趨於積極,截至4月3日止,共發行1,217檔認購(售)權證,
相較去年第四季成長40%,發行總金額為新台幣360.8億元,相較
去年第四季成長率高達87%;因市場景氣尚未明朗,投資人在個
股市場較難獲利,進可攻退可守、投資報酬率高的認購 (售)權證
成為最佳投資選擇,對券商而言,正是拓展權證市場的大好時機
。「權民運動會」權證交易競賽報名網址www.warrantking.com.tw
。
兩個月的「權民運動會」實體權證交易競賽,即日起接受網路報
名,5月4日開始競賽。
此次活動共祭出總獎額新台幣57萬元的獎金,冠軍得主將獨得新
台幣20萬元,預期將可帶動權證商品投資成為全民運動,輔以元
大證、凱基證積極造市提升權證成交量,預計將掀起權證交易市
場另一波熱潮。
主辦這次活動的元大證及凱基證,在拓展權證業務方面向來積極
,截至今年4月3日止,凱基證發行權證檔數為105檔,元大證發
行檔數103檔,兩家券商發行金額市占率合計超過21%,所發行權
證成交量更佔國內權證市場總成交量近四成;配合今年證交所極
力推廣權證商品,元大證、凱基證也應邀參加證交所於101大樓一
樓證交所資訊展示中心主辦的權證主題展,為投資人介紹權證商
品操作方式及策略。
元大證券金融交易部副總林象山表示,證交所目前已開放權證連
結指數及TDR等利多措施,未來若進一步放寬權證發行門檻及開
放權證可連結國外股票,將帶動另一波權證交易熱潮。元大證將
持續配合舉辦各種活動,鼓勵投資人投入權證商品交易,預計今
年權證市場將有大幅成長空間。
KGI凱基證券衍生性商品部業務副總吳仁傑指出,今年券商發行權
證腳步趨於積極,截至4月3日止,共發行1,217檔認購(售)權證,
相較去年第四季成長40%,發行總金額為新台幣360.8億元,相較
去年第四季成長率高達87%;因市場景氣尚未明朗,投資人在個
股市場較難獲利,進可攻退可守、投資報酬率高的認購 (售)權證
成為最佳投資選擇,對券商而言,正是拓展權證市場的大好時機
。「權民運動會」權證交易競賽報名網址www.warrantking.com.tw
。
元大金控(2885)昨(16)日補實元大證券、元大證金兩家子公
司董事長,分別由元大馬家老臣申鼎籛、元大金發言人莊有德升
任。申鼎籛並被指派為元大金法人董事現代投資代表人,相關人
事即日生效。莊有德升任元大證金董事長後,總經理遺缺則由證
金副總經理劉明郎接任。
受到結構債處理衍生的元大投信股權交易涉背信案影響,元大證
券董事長杜麗莊、元大證金董事長張立秋及元大銀總經理陳麒漳
主動請辭,其他涉案的經理人調離主管職。
元大金為穩定軍心,由董事長顏慶章與大股東馬家會商,由內部
資深的經理人掌舵,元大證、元大證金董座因此由經理人內升。
司董事長,分別由元大馬家老臣申鼎籛、元大金發言人莊有德升
任。申鼎籛並被指派為元大金法人董事現代投資代表人,相關人
事即日生效。莊有德升任元大證金董事長後,總經理遺缺則由證
金副總經理劉明郎接任。
受到結構債處理衍生的元大投信股權交易涉背信案影響,元大證
券董事長杜麗莊、元大證金董事長張立秋及元大銀總經理陳麒漳
主動請辭,其他涉案的經理人調離主管職。
元大金為穩定軍心,由董事長顏慶章與大股東馬家會商,由內部
資深的經理人掌舵,元大證、元大證金董座因此由經理人內升。
元大金控及其子公司負責人因案上周遭起訴,負責人資格問題引
發關注,因此案是由金管會移送,金管會對案情已有掌握,昨(
7)日加班蒐集相關起訴資料,最快本周提報委員會處理,一旦遭
解任或停職處分,將牽動元大金高層人事異動。
台北地檢署偵辦元大投信結構債案,上周將元大總裁馬志玲、杜
麗莊夫婦(杜現任元大證券董事長、元大金董事)、元大證金董
事長張立秋、元京證前財務副總陳麒漳(現任元大銀總經理、元
大銀董事)等人起訴。
據了解,金管會昨天已向元大金方面了解,元大金是否會主動處
理相關負責人職務。
基於公司治理等考量,金管會認為,如果元大金能自行處理是最
好,但因元大金董事長顏慶章出國,預計今日晚上回國。
因此,金管會方面不排除這一、兩天就處理,並提報明日委員會
。
發關注,因此案是由金管會移送,金管會對案情已有掌握,昨(
7)日加班蒐集相關起訴資料,最快本周提報委員會處理,一旦遭
解任或停職處分,將牽動元大金高層人事異動。
台北地檢署偵辦元大投信結構債案,上周將元大總裁馬志玲、杜
麗莊夫婦(杜現任元大證券董事長、元大金董事)、元大證金董
事長張立秋、元京證前財務副總陳麒漳(現任元大銀總經理、元
大銀董事)等人起訴。
據了解,金管會昨天已向元大金方面了解,元大金是否會主動處
理相關負責人職務。
基於公司治理等考量,金管會認為,如果元大金能自行處理是最
好,但因元大金董事長顏慶章出國,預計今日晚上回國。
因此,金管會方面不排除這一、兩天就處理,並提報明日委員會
。
權證市場熱度不斷延燒,群益證(6005)農曆年後率先舉辦權證
競賽,寶來證(2854)、元大證及凱基證(6008)相關比賽近期
也將登場。市場前四大業者力推權證投資,合計市占率高達六成
,積極要將權證投資的普及度拉高。
以前四大權證業者的競賽來分析,比賽的期間及獎金總額以寶來
證券拔得頭籌,除了本月的熱身賽外,當月權證交易金額達5萬元
以上者,就可參與2萬元獎金抽獎,到年底的獲利王,更可一人獨
得百萬元獎金。
元大證與凱基證的參賽門檻最低,兩家權證發行商合辦,投資人
只要交易兩家券商發行的權證金額10萬元,就可進入排名賽,以
截至3月底權市場存續權證的標的為186支,元大證加計凱基證的
存續權證為135支,提供的選擇性較高。
最早開跑的群益證,第一波的權證競賽將在5月8日結束,為了維
持權證的熱度,近期也會有新一波的權證相關活動推出,以維持
率先投入比賽的競爭力。
證交所及發行商積極活絡市場,今年可說是台灣證券市場的「新
權證元年」,對於投資人來說,因為權證具備較高槓桿倍數及搭
配股票操作避險等功能,若能善用權證,操作將會更加彈性。
例如,目前台股在5,500點左右震盪,很多個股股價都已經漲多,
權證發行商指出,手上有現貨的投資人,怕逢高未脫手無法落袋
為安,也怕股價持續上漲,賣掉現股就無法參與股價上漲,則可
賣掉現股,將獲利的一部分買進該檔股票的認購權證。
券商表示,因權證的槓桿倍數較高,付出的資金較少,若看錯行
情,頂多就是將買權證的資金賠掉,但若看對趨勢,獲利的倍數
將更大。
競賽,寶來證(2854)、元大證及凱基證(6008)相關比賽近期
也將登場。市場前四大業者力推權證投資,合計市占率高達六成
,積極要將權證投資的普及度拉高。
以前四大權證業者的競賽來分析,比賽的期間及獎金總額以寶來
證券拔得頭籌,除了本月的熱身賽外,當月權證交易金額達5萬元
以上者,就可參與2萬元獎金抽獎,到年底的獲利王,更可一人獨
得百萬元獎金。
元大證與凱基證的參賽門檻最低,兩家權證發行商合辦,投資人
只要交易兩家券商發行的權證金額10萬元,就可進入排名賽,以
截至3月底權市場存續權證的標的為186支,元大證加計凱基證的
存續權證為135支,提供的選擇性較高。
最早開跑的群益證,第一波的權證競賽將在5月8日結束,為了維
持權證的熱度,近期也會有新一波的權證相關活動推出,以維持
率先投入比賽的競爭力。
證交所及發行商積極活絡市場,今年可說是台灣證券市場的「新
權證元年」,對於投資人來說,因為權證具備較高槓桿倍數及搭
配股票操作避險等功能,若能善用權證,操作將會更加彈性。
例如,目前台股在5,500點左右震盪,很多個股股價都已經漲多,
權證發行商指出,手上有現貨的投資人,怕逢高未脫手無法落袋
為安,也怕股價持續上漲,賣掉現股就無法參與股價上漲,則可
賣掉現股,將獲利的一部分買進該檔股票的認購權證。
券商表示,因權證的槓桿倍數較高,付出的資金較少,若看錯行
情,頂多就是將買權證的資金賠掉,但若看對趨勢,獲利的倍數
將更大。
行政院昨(7)日指示金管會維持金融秩序,點名關切元大金控多
位高層涉入司法案件。元大金發言人莊有德昨天表示,目前無法
回應,今天若收到金管會公文,會再行研商如何因應。
元大金控昨天股價並未受到影響,在金融股普遍下挫中逆勢收紅
,股價上漲0.2元為17.5元,上漲1.15%。
據悉,外資法人對元大金高層分別涉及結構債與扁家洗錢案等司
法案件,採取與元大金基本面營運展望切割的立場看待,認為司
法案件不會影響元大金營運。
元大金在獲利主力元大證券穩占經紀市占率11%以上,台股量增
價漲,元大金是最大受惠者。
位高層涉入司法案件。元大金發言人莊有德昨天表示,目前無法
回應,今天若收到金管會公文,會再行研商如何因應。
元大金控昨天股價並未受到影響,在金融股普遍下挫中逆勢收紅
,股價上漲0.2元為17.5元,上漲1.15%。
據悉,外資法人對元大金高層分別涉及結構債與扁家洗錢案等司
法案件,採取與元大金基本面營運展望切割的立場看待,認為司
法案件不會影響元大金營運。
元大金在獲利主力元大證券穩占經紀市占率11%以上,台股量增
價漲,元大金是最大受惠者。
券商第一季發行權證檔數及發行率創新高,但權證交易比重僅約
1%。台灣證券交易所將結合元大、寶來等近十家大型權證發行商
,5月初到香港聯交所取經,活絡台灣權證市場。
證交所指出,香港權證市場交易比重約占市場總交易的25%,權
證市場相當活絡;反觀台灣開放權證市場多年,目前的交易比重
還停留在僅約1%。這樣的結果,除了顯示權證市場的發展空間極
大外,更要思索權證市場為何如此冷清?希望這次的首度香港學
習之旅,可以達到實際活絡台灣權證市場的效果。
今年第一季可發行權證的123檔標的股中,券商發行認購售權證
已超過110檔,權證「發行率」超過93%,發行總檔數也創下單季
新高。證交所已積極研訂降低權證標的股市值標準,增加券商可
發行標的。
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去年積極吸引台商回台上市已獲初步成
果,預計今年會有20家台商海外企業來台申請上市輔導;除了持
續吸引台商政策外,證交所將把活絡ETF(指數型股票基金)、
TDR(台灣存託憑證)、認購售權證列為今年推動資本市場的重
點項目。
券商今年發行認購售權證,隨著第一季台股相對國際股市強勢,
發行檔數及標的股的發行率都創下新高;但證交所統計發現,儘
管權證發行熱絡,但交易比重僅占市場的1%、甚至不到1%,權證
有交易人數每月平均僅有3萬人,每日平均只有6,000人,與股票
交易人數數百萬人比較,微乎其微。
證交所將「對症下藥」,預計聯合元大、寶來、華南永昌、統一
、元富、台証、新壽、工銀、中信託等多家國內大型權證發行商
,5月初到香港聯交所,向當地的麥格里證、法新證、法國巴黎證
、德意志銀行等大型權證發行商「討教」,實地了解香港權證市
場的操作經驗,作為今年活絡台灣權證市場的借鏡。
承銷商指出,過去也有個別發行商想到香港取經,但「人單勢薄
」受不到重視;這次透過由證交所出面結合多家大型權證發行商
,預計會更加得到香港聯交所重視,汲取香港經驗的「know how
(技術性知識)」,對台灣權證市場發展會極有助益。
1%。台灣證券交易所將結合元大、寶來等近十家大型權證發行商
,5月初到香港聯交所取經,活絡台灣權證市場。
證交所指出,香港權證市場交易比重約占市場總交易的25%,權
證市場相當活絡;反觀台灣開放權證市場多年,目前的交易比重
還停留在僅約1%。這樣的結果,除了顯示權證市場的發展空間極
大外,更要思索權證市場為何如此冷清?希望這次的首度香港學
習之旅,可以達到實際活絡台灣權證市場的效果。
今年第一季可發行權證的123檔標的股中,券商發行認購售權證
已超過110檔,權證「發行率」超過93%,發行總檔數也創下單季
新高。證交所已積極研訂降低權證標的股市值標準,增加券商可
發行標的。
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去年積極吸引台商回台上市已獲初步成
果,預計今年會有20家台商海外企業來台申請上市輔導;除了持
續吸引台商政策外,證交所將把活絡ETF(指數型股票基金)、
TDR(台灣存託憑證)、認購售權證列為今年推動資本市場的重
點項目。
券商今年發行認購售權證,隨著第一季台股相對國際股市強勢,
發行檔數及標的股的發行率都創下新高;但證交所統計發現,儘
管權證發行熱絡,但交易比重僅占市場的1%、甚至不到1%,權證
有交易人數每月平均僅有3萬人,每日平均只有6,000人,與股票
交易人數數百萬人比較,微乎其微。
證交所將「對症下藥」,預計聯合元大、寶來、華南永昌、統一
、元富、台証、新壽、工銀、中信託等多家國內大型權證發行商
,5月初到香港聯交所,向當地的麥格里證、法新證、法國巴黎證
、德意志銀行等大型權證發行商「討教」,實地了解香港權證市
場的操作經驗,作為今年活絡台灣權證市場的借鏡。
承銷商指出,過去也有個別發行商想到香港取經,但「人單勢薄
」受不到重視;這次透過由證交所出面結合多家大型權證發行商
,預計會更加得到香港聯交所重視,汲取香港經驗的「know how
(技術性知識)」,對台灣權證市場發展會極有助益。
經濟雖不景氣,元大金控(2885)今年仍將招募400名員工,其中
,最受矚目的是將大舉應徵240位證券業務代表。
這個舉動,被視為是元大證券未來進軍大陸市場的人才儲備與練
兵。
元大金控昨天指出,今年將招募400人,其中包括金控的金融儲備
幹部(MA)20人、證券的業務代表240人,及銀行方面存匯、理
財、個金業務人員百餘人。
元大金近日才宣布延攬前花旗銀行集團全球投資銀行大中華區董
事總經理李明山,出任元大證券執行副總,並擔大中華區投資銀
行及法人金融業務的最高主管,就是看好未來兩岸三地業務布局
。這次再大舉招募人才,顯示元大金積極布局大陸市場。
由於元大證近年來持續縮減營業據點,再加上近來台股市況仍然
不佳,成交量只有八百億元至九百億元,在台灣的業務人員不需
再大幅增加,市場揣測認為,這次增人,應是為進軍大陸市場預
作準備。
元大證昨天表示,每隔幾年都會有招募業務精英的動作,主要是
為了因應未來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新種業務,以及有些人員轉任
主管,需要再挹注新血,另外,也希望藉此儲備新的幹部。
,最受矚目的是將大舉應徵240位證券業務代表。
這個舉動,被視為是元大證券未來進軍大陸市場的人才儲備與練
兵。
元大金控昨天指出,今年將招募400人,其中包括金控的金融儲備
幹部(MA)20人、證券的業務代表240人,及銀行方面存匯、理
財、個金業務人員百餘人。
元大金近日才宣布延攬前花旗銀行集團全球投資銀行大中華區董
事總經理李明山,出任元大證券執行副總,並擔大中華區投資銀
行及法人金融業務的最高主管,就是看好未來兩岸三地業務布局
。這次再大舉招募人才,顯示元大金積極布局大陸市場。
由於元大證近年來持續縮減營業據點,再加上近來台股市況仍然
不佳,成交量只有八百億元至九百億元,在台灣的業務人員不需
再大幅增加,市場揣測認為,這次增人,應是為進軍大陸市場預
作準備。
元大證昨天表示,每隔幾年都會有招募業務精英的動作,主要是
為了因應未來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新種業務,以及有些人員轉任
主管,需要再挹注新血,另外,也希望藉此儲備新的幹部。
元大證券昨(10)日宣布,延攬前花旗銀行集團全球投資銀行大
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李明山,出任元大證券執行副總,並擔任大中
華區投資銀行及法人金融業務的最高主管。此一人事任命案預訂
5月初生效。
元大相關人士表示,兩岸簽署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後,
因元大銀行規模還小,未來將由元大證券領軍前進大陸,目前元
大證券在香港設有元大證券香港子公司,在大陸上海及北京都設
有辦事處,積極在兩岸三地間展開業務合作。
據指出,元大對於前進大陸證券市場,目前正「鴨子划水」中,
未來將視政府開放政策,不排除透過到大陸設子公司或分公司,
或者直接投資等方式進軍大陸市場。
李明山,曾於花旗集團擔任全球投資銀行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在投資銀行及法金業務上具有豐富的專業經驗。
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李明山,出任元大證券執行副總,並擔任大中
華區投資銀行及法人金融業務的最高主管。此一人事任命案預訂
5月初生效。
元大相關人士表示,兩岸簽署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後,
因元大銀行規模還小,未來將由元大證券領軍前進大陸,目前元
大證券在香港設有元大證券香港子公司,在大陸上海及北京都設
有辦事處,積極在兩岸三地間展開業務合作。
據指出,元大對於前進大陸證券市場,目前正「鴨子划水」中,
未來將視政府開放政策,不排除透過到大陸設子公司或分公司,
或者直接投資等方式進軍大陸市場。
李明山,曾於花旗集團擔任全球投資銀行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在投資銀行及法金業務上具有豐富的專業經驗。
元大金控日前宣布,旗下孫公司元大證券控股(BVI)公司將大
舉減資99%,減資金額逾6億元。元大金表示,元大證券控股(
BVI)原本為復華控股(BVI),控有復華證券香港100%持股,
因子公司復華香港結束清算,因此辦理減資,此舉將更有效運
用集團資金。
元大金子公司元大證券,目前在兩岸三地布局綿密,元大證券透
過控有100%的元大亞洲證券,再控有100%的元大證券香港子公司
,元大證券香港也在上海設有代表處。
元大控股(BVI)公司原名為復華控股(BVI)公司,復華金與元
大證合併後更名為元大金控,等於元大金控在香港同時擁有二家
子公司,但因兩家系統不同,決定清算復華香港,如此一來,元
大證券控股(BVI)已無存在必要。
元大控股(BVI)公司此次減資幅度99%,減資金額1,869萬美元
,約折合新台幣6億元,股本將剩下1%、金額為1萬美元。據了
解,未來也不排除會清算。
舉減資99%,減資金額逾6億元。元大金表示,元大證券控股(
BVI)原本為復華控股(BVI),控有復華證券香港100%持股,
因子公司復華香港結束清算,因此辦理減資,此舉將更有效運
用集團資金。
元大金子公司元大證券,目前在兩岸三地布局綿密,元大證券透
過控有100%的元大亞洲證券,再控有100%的元大證券香港子公司
,元大證券香港也在上海設有代表處。
元大控股(BVI)公司原名為復華控股(BVI)公司,復華金與元
大證合併後更名為元大金控,等於元大金控在香港同時擁有二家
子公司,但因兩家系統不同,決定清算復華香港,如此一來,元
大證券控股(BVI)已無存在必要。
元大控股(BVI)公司此次減資幅度99%,減資金額1,869萬美元
,約折合新台幣6億元,股本將剩下1%、金額為1萬美元。據了
解,未來也不排除會清算。
營建股再度上演「一日行情」,在短線資金從非電子股轉進電子
股的帶動下,周一股價表現不俗的營建股昨(12)日多檔跌停,
跌幅逾5%居類股之冠。分析師指出,由於時值農曆7月淡季,投
資氛圍原本就詭譎多變,需等到第三季底房市買氣回溫後,股價
才有表現空間。
因市場傳出北市預售屋成交量創新低的利空消息,營建股昨天11
時過後殺盤出籠,國建(2501)、國揚(2505)、太子(2511)
、皇翔(2545)、華固(2548)、遠雄(5522)與力麒(5512)
皆摜入跌停至尾盤,遠雄甚至跌至62.4元,創7月7日除權除息以
來新低價。
元大證表示,近期有信義聯勤土地以高出底價14%溢價售出,顯
示北市大安區建案仍有13%的上檔空間,但因為今年第三季成交
量依然疲弱,可能會導致營運資金吃緊,建議投資人避開財務槓
桿高的開發商。
元大證券指出,每年8月至9月是房地產業傳統淡季,今年第三季
的成交量延續第二季買氣清淡,將持續疲弱,預期第四季在兩岸
展開第二階段協商,政府釋出更多的利多政策,才會使交易量大
幅增加。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產局昨天公布信義計畫區A10地上權標
售底價為每坪187萬元,權利金36.24億元並不高,10月14日可望
順利標脫。
股的帶動下,周一股價表現不俗的營建股昨(12)日多檔跌停,
跌幅逾5%居類股之冠。分析師指出,由於時值農曆7月淡季,投
資氛圍原本就詭譎多變,需等到第三季底房市買氣回溫後,股價
才有表現空間。
因市場傳出北市預售屋成交量創新低的利空消息,營建股昨天11
時過後殺盤出籠,國建(2501)、國揚(2505)、太子(2511)
、皇翔(2545)、華固(2548)、遠雄(5522)與力麒(5512)
皆摜入跌停至尾盤,遠雄甚至跌至62.4元,創7月7日除權除息以
來新低價。
元大證表示,近期有信義聯勤土地以高出底價14%溢價售出,顯
示北市大安區建案仍有13%的上檔空間,但因為今年第三季成交
量依然疲弱,可能會導致營運資金吃緊,建議投資人避開財務槓
桿高的開發商。
元大證券指出,每年8月至9月是房地產業傳統淡季,今年第三季
的成交量延續第二季買氣清淡,將持續疲弱,預期第四季在兩岸
展開第二階段協商,政府釋出更多的利多政策,才會使交易量大
幅增加。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產局昨天公布信義計畫區A10地上權標
售底價為每坪187萬元,權利金36.24億元並不高,10月14日可望
順利標脫。
證券商進軍財富管理市場,海外複委託交易業務是基礎,統計顯
示,不少中小券商愈來愈重視與投入複委託交易業務,如以單點
平均交易量比較,不少中小券商表現不輸大型券商,預期日後更
多券商投入財富管理業務,複委託業務排名將再洗牌。
金管會開放證券商財富管理業務,設置財管專戶才剛起步,而且
因為規定限制淨值100億元以上的券商才能設置,等於讓中小券商
與財管業務絕緣。
不過,不論以哪種帳戶進行,投資外幣商品還是要經過複委託交
易,因此在台股頻頻重挫之下,愈來愈多券商積極推動複委託交
易業務。
如以今年前五月累計複委託交易量與平均單點交易量來看,本土
券商前五名的排名不變,但是第六名以後的變動不小,例如新光
金旗下新壽證總量排不上前十大,但是單點的績效卻躍升至第八
。
對比的是元大證券,元大證總量排第十,但是單點因為元大證有
100多家分公司,單點排名退到十名外。
不過,元大金控目前尚未將元大銀行與元大證券的財管商品整合
銷售,目前還是銀行、證券各賣各的,透過複委託交易的外幣連
動債,元大證券尚未推動,仍主攻新台幣結構債,未來若整合,
排名將可能變動。
華南永昌證券總量排名第19,但是單點交易量卻跌出20名之外,
相對的,大昌證券則是單點交易量排名擠進20大之內,而且是進
榜券商中唯一一家專業經紀商,其他19家券商均為綜合券商。
券商表示,單點交易量有利於更真實的反映績效,因為大型券商
據點多,原本總交易量排名就比較容易勝過中小券商。
不過,券商與客戶的關係因為不像銀行有大量存款戶做基礎,要
留住客戶原本就需花較多功夫,因此單點交易量的表現,也可以
看出對客戶關係經營的深度。
示,不少中小券商愈來愈重視與投入複委託交易業務,如以單點
平均交易量比較,不少中小券商表現不輸大型券商,預期日後更
多券商投入財富管理業務,複委託業務排名將再洗牌。
金管會開放證券商財富管理業務,設置財管專戶才剛起步,而且
因為規定限制淨值100億元以上的券商才能設置,等於讓中小券商
與財管業務絕緣。
不過,不論以哪種帳戶進行,投資外幣商品還是要經過複委託交
易,因此在台股頻頻重挫之下,愈來愈多券商積極推動複委託交
易業務。
如以今年前五月累計複委託交易量與平均單點交易量來看,本土
券商前五名的排名不變,但是第六名以後的變動不小,例如新光
金旗下新壽證總量排不上前十大,但是單點的績效卻躍升至第八
。
對比的是元大證券,元大證總量排第十,但是單點因為元大證有
100多家分公司,單點排名退到十名外。
不過,元大金控目前尚未將元大銀行與元大證券的財管商品整合
銷售,目前還是銀行、證券各賣各的,透過複委託交易的外幣連
動債,元大證券尚未推動,仍主攻新台幣結構債,未來若整合,
排名將可能變動。
華南永昌證券總量排名第19,但是單點交易量卻跌出20名之外,
相對的,大昌證券則是單點交易量排名擠進20大之內,而且是進
榜券商中唯一一家專業經紀商,其他19家券商均為綜合券商。
券商表示,單點交易量有利於更真實的反映績效,因為大型券商
據點多,原本總交易量排名就比較容易勝過中小券商。
不過,券商與客戶的關係因為不像銀行有大量存款戶做基礎,要
留住客戶原本就需花較多功夫,因此單點交易量的表現,也可以
看出對客戶關係經營的深度。
全球PC龍頭惠普昨(16)日推新款筆記型電腦,搭載英特爾「
Centrino 2 Montevina」處理器,並將塑膠機殼的「膜內漾印」技術
,從機殼上蓋,推展至側邊,法人指出,塑膠機殼今年仍占市場
八成,尤其新興國家採用比重高,對塑膠機殼廠巨騰、奐鑫及鴻
海(2317)均為利多。
惠普昨日推新款消費筆電,由仁寶(2324)代工,採用英特爾新
處理器平台,並以多項「晶漾光鑄」設計,從機殼到側邊機身,
均有「格菱」的漾印圖騰,甚至連鍵盤均採「類金屬」風格。
惠普指出,中高價位新NB,若採塑膠機款,均將運用膜內漾印技
術。法人說,惠普將塑膠機殼工業設計「玩得更精」,讓塑膠機
殼廠未來應用面更廣。
塑膠機殼穩定NB機殼主流地位,連帶重挫NB金屬機殼廠股價,
華孚(6235)昨跌停,可成(2474)跌深反彈0.6元,收在80.6元
;鴻準(2354)平盤收137元。
法人指出,惠普、戴爾、宏碁等全球大廠,均大幅採用塑膠機殼
,過去塑膠機殼較金屬機殼不及的「質感」部分,已被膜內漾印
技術補足,對巨騰、奐鑫及鴻海全球前三大塑膠機殼廠有利,對
塑膠機殼必須的EMI(防電磁波干擾)薄膜濺度供應商柏騰(
3518)更是一大利多。
元大證券指出,柏騰成長穩健,雖然第二季營收不如預期,但主
因為新機種遞延效應結果,預計訂單將於7月回流,柏騰新業務輪
圈與天線均已試產,預計第三季逐步放量,今年約占10%營收比重
。
元大證券認為,商用NB多採用金屬機殼,但受全球經濟景氣不佳
,企業採購不如原本預期,消費機種與新興市場仍為市場主要動
能,對價格敏感又需量身打造條件限制,塑膠機殼在膜內漾印技
術帶動,將進一步嘉惠柏騰營運。
巨騰因市場質疑遭對手位速(鴻海持股24%)造成威脅,股價連
續三日下跌,昨打至跌停,收在146.5元。法人認為,巨騰具備領
先技術及產能,競爭對手仍難撼動其地位,加上NB塑膠機殼需求
,長期仍看好其營運表現。
Centrino 2 Montevina」處理器,並將塑膠機殼的「膜內漾印」技術
,從機殼上蓋,推展至側邊,法人指出,塑膠機殼今年仍占市場
八成,尤其新興國家採用比重高,對塑膠機殼廠巨騰、奐鑫及鴻
海(2317)均為利多。
惠普昨日推新款消費筆電,由仁寶(2324)代工,採用英特爾新
處理器平台,並以多項「晶漾光鑄」設計,從機殼到側邊機身,
均有「格菱」的漾印圖騰,甚至連鍵盤均採「類金屬」風格。
惠普指出,中高價位新NB,若採塑膠機款,均將運用膜內漾印技
術。法人說,惠普將塑膠機殼工業設計「玩得更精」,讓塑膠機
殼廠未來應用面更廣。
塑膠機殼穩定NB機殼主流地位,連帶重挫NB金屬機殼廠股價,
華孚(6235)昨跌停,可成(2474)跌深反彈0.6元,收在80.6元
;鴻準(2354)平盤收137元。
法人指出,惠普、戴爾、宏碁等全球大廠,均大幅採用塑膠機殼
,過去塑膠機殼較金屬機殼不及的「質感」部分,已被膜內漾印
技術補足,對巨騰、奐鑫及鴻海全球前三大塑膠機殼廠有利,對
塑膠機殼必須的EMI(防電磁波干擾)薄膜濺度供應商柏騰(
3518)更是一大利多。
元大證券指出,柏騰成長穩健,雖然第二季營收不如預期,但主
因為新機種遞延效應結果,預計訂單將於7月回流,柏騰新業務輪
圈與天線均已試產,預計第三季逐步放量,今年約占10%營收比重
。
元大證券認為,商用NB多採用金屬機殼,但受全球經濟景氣不佳
,企業採購不如原本預期,消費機種與新興市場仍為市場主要動
能,對價格敏感又需量身打造條件限制,塑膠機殼在膜內漾印技
術帶動,將進一步嘉惠柏騰營運。
巨騰因市場質疑遭對手位速(鴻海持股24%)造成威脅,股價連
續三日下跌,昨打至跌停,收在146.5元。法人認為,巨騰具備領
先技術及產能,競爭對手仍難撼動其地位,加上NB塑膠機殼需求
,長期仍看好其營運表現。
元大金控子公司元大銀行總經理接任人選將採內升,內定由現任
元大金控資深副總經理兼財務長陳麒漳升任,預定明(10)日召
開董事會通過人事案。元大銀行執行副總經理黃維誠則將辭卸銀
行職務,回任元大證券。
配合新的人事調整,元大銀行各部門副總經理包括執行副總在內
,將直接向新任總經理報告,使組織更趨扁平化,以提高行政效
率。
財政部昨(8)日發函,指派元大銀行原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榮
周,15日起接掌兆豐金控兼兆豐銀行董座,因此元大銀行也將在
明天的董事會,通過王榮周辭任副董兼總經理案。至於王榮周原
兼的副董事長職務,當初是由元大金控營運長馬維辰禮讓,王榮
周辭職後,據了解,馬維辰沒有兼任的打算。
權威消息人士指出,元大銀行總經理短期間內兩度異動,考量人
事穩定、銀行事務經驗與對集團企業的嫻熟度,因此決定內升,
由元大金財務長陳麒漳升任。陳麒漳歷任加拿大皇家銀行中國區
暨上海分行總經理與台北分行總經理,法國里昂信貸銀行廈門分
行總經理與台北分行副總裁,銀行資歷豐富,且熟稔外商經營經
驗,元大金控希望借重他的才能。
原本督導財富管理的執行副總經理黃維誠,則規劃轉調回元大證
券,可能重回國際部,或是轉證券財富管理。
去年底元大銀行組織大改造,從元大證券借將,一口氣增設執行
副總經理達五位之多,負責主導五大功能別領域,並縮減整合部
門。當時陳麒漳也由元大證券財務副總,調升為元大金控財務長
,深受元大金高層倚重。
元大金控資深副總經理兼財務長陳麒漳升任,預定明(10)日召
開董事會通過人事案。元大銀行執行副總經理黃維誠則將辭卸銀
行職務,回任元大證券。
配合新的人事調整,元大銀行各部門副總經理包括執行副總在內
,將直接向新任總經理報告,使組織更趨扁平化,以提高行政效
率。
財政部昨(8)日發函,指派元大銀行原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榮
周,15日起接掌兆豐金控兼兆豐銀行董座,因此元大銀行也將在
明天的董事會,通過王榮周辭任副董兼總經理案。至於王榮周原
兼的副董事長職務,當初是由元大金控營運長馬維辰禮讓,王榮
周辭職後,據了解,馬維辰沒有兼任的打算。
權威消息人士指出,元大銀行總經理短期間內兩度異動,考量人
事穩定、銀行事務經驗與對集團企業的嫻熟度,因此決定內升,
由元大金財務長陳麒漳升任。陳麒漳歷任加拿大皇家銀行中國區
暨上海分行總經理與台北分行總經理,法國里昂信貸銀行廈門分
行總經理與台北分行副總裁,銀行資歷豐富,且熟稔外商經營經
驗,元大金控希望借重他的才能。
原本督導財富管理的執行副總經理黃維誠,則規劃轉調回元大證
券,可能重回國際部,或是轉證券財富管理。
去年底元大銀行組織大改造,從元大證券借將,一口氣增設執行
副總經理達五位之多,負責主導五大功能別領域,並縮減整合部
門。當時陳麒漳也由元大證券財務副總,調升為元大金控財務長
,深受元大金高層倚重。
看天吃飯的券商,繼5月度小月後,6月營運再告滑鐵盧,5月獲利
的統一證(2855),6月也轉為虧損,目前已揭露6月獲利的4家券
商,只有元大證仍站在獲利的一方。不過,獲利也明顯縮水,只
剩下2億多元。業界聽聞元大證獲利一事,均大表不解,顯示券商
6月確實是冷到最高點。
才剛度過五窮的券商,又要迎接六絕的淡季,在台股跌多於漲的
行情中,成交量快速萎縮,連帶也拖累券商的經紀收益,加上行
情不佳,自營和債券部門壓力都很沈重,券商獲利不佳自是可以
想見。
由於獲利不佳,往常早在每月第一天就迫不及待揭露業績的券商
,這個月一直拖到4日才有券商開始公布6月業績,即便如此,公
布的家數也不多,只有4家,包括元大證、大展證、統一證及永
豐證,其中,只有元大證獲利,單月稅後盈餘為2.47億元,但獲
利金額仍較5月的5.95億元,重重跌掉58.5%。
不過,元大證能夠在6月逆勢獲利,仍在業界中引來不少詫異的
眼光。元大金副總莊有德指出,可能係因為規模經濟所致,經紀
收入較多,再加上自營、債券虧損控制得宜,使得度小月中仍有
小賺頭。
至於5月仍站在獲利一方的統一證,6月出現5.72億元的稅後淨損
,與5月小賺1,500萬元,差異甚大。統一證公關經理李敏綺指出
,6月經紀收入萎縮,再加上行情急轉直下,也認列了不少自營
虧損。
同樣狀況也發生在永豐證、大展證身上,永豐證自結6月虧損
3.81億元,較5月虧損的0.42億元,大增8倍;至於大展證6月也虧
了0.92億元,更較5月虧損0.04億元,激增22倍。
中信證截至目前,尚未公布獲利,不過,中信證副總盛嘉珍指出
,6月獲利確實不佳,雖然海外數字尚未結算,預料應該會較5月
更差,由於中信證5月已虧2.88億元,6月再告失利,恐將拖累第
二季表現,不過,所幸今年有出售韓國凱基獲利挹注,今年每股
獲利倒不致出現縮水太多的情形。
的統一證(2855),6月也轉為虧損,目前已揭露6月獲利的4家券
商,只有元大證仍站在獲利的一方。不過,獲利也明顯縮水,只
剩下2億多元。業界聽聞元大證獲利一事,均大表不解,顯示券商
6月確實是冷到最高點。
才剛度過五窮的券商,又要迎接六絕的淡季,在台股跌多於漲的
行情中,成交量快速萎縮,連帶也拖累券商的經紀收益,加上行
情不佳,自營和債券部門壓力都很沈重,券商獲利不佳自是可以
想見。
由於獲利不佳,往常早在每月第一天就迫不及待揭露業績的券商
,這個月一直拖到4日才有券商開始公布6月業績,即便如此,公
布的家數也不多,只有4家,包括元大證、大展證、統一證及永
豐證,其中,只有元大證獲利,單月稅後盈餘為2.47億元,但獲
利金額仍較5月的5.95億元,重重跌掉58.5%。
不過,元大證能夠在6月逆勢獲利,仍在業界中引來不少詫異的
眼光。元大金副總莊有德指出,可能係因為規模經濟所致,經紀
收入較多,再加上自營、債券虧損控制得宜,使得度小月中仍有
小賺頭。
至於5月仍站在獲利一方的統一證,6月出現5.72億元的稅後淨損
,與5月小賺1,500萬元,差異甚大。統一證公關經理李敏綺指出
,6月經紀收入萎縮,再加上行情急轉直下,也認列了不少自營
虧損。
同樣狀況也發生在永豐證、大展證身上,永豐證自結6月虧損
3.81億元,較5月虧損的0.42億元,大增8倍;至於大展證6月也虧
了0.92億元,更較5月虧損0.04億元,激增22倍。
中信證截至目前,尚未公布獲利,不過,中信證副總盛嘉珍指出
,6月獲利確實不佳,雖然海外數字尚未結算,預料應該會較5月
更差,由於中信證5月已虧2.88億元,6月再告失利,恐將拖累第
二季表現,不過,所幸今年有出售韓國凱基獲利挹注,今年每股
獲利倒不致出現縮水太多的情形。
在物價飆漲的年代,投資人應該如何聰明投資,才能對抗通膨?
台股佈局的時機來臨,如何「錢進權證」征服股海?
權證的迷人之處在於它具有高槓桿的性質,如果買到好的權證往
往可以讓投資人獲利翻好幾倍,但同時,權證也隱含了高風險的
特性。因此,究竟該如何挑選權證?到底投資權證有何祕訣?
元大證券今年將與臺灣證券交易所聯合舉辦多場「權證宣導說明
會」,與投資人分享權證投資要訣。第一場「投資權證,輕鬆上
手」,將於27日下午2時30分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九樓會議室 (101
辦公大樓)豋場,邀請元大投顧資深協理杜富蓉分析「2008下半年
台股展望」,以及元大證券金融交易部副理陳翊平親授「權證實
戰操作撇步」,講座免費參加,現場並備有禮品及點心,名額有
限。
台股佈局的時機來臨,如何「錢進權證」征服股海?
權證的迷人之處在於它具有高槓桿的性質,如果買到好的權證往
往可以讓投資人獲利翻好幾倍,但同時,權證也隱含了高風險的
特性。因此,究竟該如何挑選權證?到底投資權證有何祕訣?
元大證券今年將與臺灣證券交易所聯合舉辦多場「權證宣導說明
會」,與投資人分享權證投資要訣。第一場「投資權證,輕鬆上
手」,將於27日下午2時30分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九樓會議室 (101
辦公大樓)豋場,邀請元大投顧資深協理杜富蓉分析「2008下半年
台股展望」,以及元大證券金融交易部副理陳翊平親授「權證實
戰操作撇步」,講座免費參加,現場並備有禮品及點心,名額有
限。
配合金控資金調度,券商龍頭元大證券將啟動二度減資,規模
100億元!據指出,繼去年10月後,元大金將再度執行證券減資案
,處份閒置資金,此次減資規模100億元,由證金子公司以溢價每
股20元認列,共吸收增資60億元,使原有90億元資本額增至150億
元,增幅67%,全案將在下周二金控董事會通過。
據悉,金控高層之所以重作子公司資本配置,主要著眼於目前證
券子公司投資票券利息不高,票券利息收入目前約在2.6-2.8%之
間,扣掉發票成本2.2-2.3%,投資票券利差約30-40bp,不如轉移
到證金,作為融資放款之用。
目前元大證金的融資放款業務約810億元,包括融資在內的所有業
元大金控方面評估,資金移轉之後除可降低證金的借款負擔之外
,透過100億元資金移轉帶來的利差效益,約在30bp左右,一年約
可幫金控省下3000萬元利息費用。
元大金控預定在7月底以前,完成總部搬遷,從崇聖大樓搬至前台
安醫院舊址,包括證券、銀行等子公司,本周起,已陸續遷至新
總部大樓,搬新家同時,元大證券也扮演金控重分配資金的「活
棋」,進行資本重新配置。
合併後,元大證券去年10月第一次減資160億元,其中100億元增
至元大銀行、10億元增至資產管理公司、20億元增至元大證金,
減資後元大證券的資本額降為536.8億元,時隔8個月,元大證券
再度減資,減資100億元後資本額將降為436.8億元。
隨著元大金控合併元京證,去年7月起,元大證券旗下的融資融券
業務,就陸續移轉到元大證金。
為此,元大證券在去年首波減資160億元裡,其中挹注了20億元給
元大證金,作為增加融資放款業務的財源,今年為持續降低借款
成本等開銷,再度減資移撥100億元給證金。
此次減資100億元,由元大證金子公司以每股20元認列,共吸收增
資60億元,使原有資本額增至150億元,增幅67%。
100億元!據指出,繼去年10月後,元大金將再度執行證券減資案
,處份閒置資金,此次減資規模100億元,由證金子公司以溢價每
股20元認列,共吸收增資60億元,使原有90億元資本額增至150億
元,增幅67%,全案將在下周二金控董事會通過。
據悉,金控高層之所以重作子公司資本配置,主要著眼於目前證
券子公司投資票券利息不高,票券利息收入目前約在2.6-2.8%之
間,扣掉發票成本2.2-2.3%,投資票券利差約30-40bp,不如轉移
到證金,作為融資放款之用。
目前元大證金的融資放款業務約810億元,包括融資在內的所有業
元大金控方面評估,資金移轉之後除可降低證金的借款負擔之外
,透過100億元資金移轉帶來的利差效益,約在30bp左右,一年約
可幫金控省下3000萬元利息費用。
元大金控預定在7月底以前,完成總部搬遷,從崇聖大樓搬至前台
安醫院舊址,包括證券、銀行等子公司,本周起,已陸續遷至新
總部大樓,搬新家同時,元大證券也扮演金控重分配資金的「活
棋」,進行資本重新配置。
合併後,元大證券去年10月第一次減資160億元,其中100億元增
至元大銀行、10億元增至資產管理公司、20億元增至元大證金,
減資後元大證券的資本額降為536.8億元,時隔8個月,元大證券
再度減資,減資100億元後資本額將降為436.8億元。
隨著元大金控合併元京證,去年7月起,元大證券旗下的融資融券
業務,就陸續移轉到元大證金。
為此,元大證券在去年首波減資160億元裡,其中挹注了20億元給
元大證金,作為增加融資放款業務的財源,今年為持續降低借款
成本等開銷,再度減資移撥100億元給證金。
此次減資100億元,由元大證金子公司以每股20元認列,共吸收增
資60億元,使原有資本額增至150億元,增幅67%。
趁著元大金股價「倍數成長」的亮麗行情,今年首季季報顯示,
元大已在今年3月底前,賣光因合併股權轉換而產生的4%庫藏股
。
據了解,元大約在每股30元上下賣出庫藏股,使第一季底金控每
股淨值由13元增至14元以上。
此外,先前持股元大金超過3成的元大集團馬家,也趁此波股價
倍增,賣出了近1成持股,目前持股水位仍高於2成,繼續穩坐最
大股東寶座。
以馬家當初買進復華金平均成本價14元推算,對元大金的投資利
得足足超過1倍,獲得120多億元現金落袋,未來併購市場上,將
有更多發揮空間。
元大金的外資持股比重,已經增加到了43%,除了日系三菱集團
的特定買盤投入之外,其他外資法人也盛情捧場,外資法人指出
:「風險管理的相關財務數字夠透明!」
元大銀目前資本適足率11.8%,備抵呆帳覆蓋率更以122%的超高
標準提存,「等於是提得比目前出現的壞帳還多」,使得外資法
人敢於放心「錢」進元大。
當初,元大集團入主元大金之時,元大證券自營部約持股10%,
之後因為元京證與元大金換股合併,經股權轉換之後,元大證券
持有元大金4%,約33萬張持股,依金管會規定,須在限期內以減
資或是市場賣出兩種方式處份完畢,目前元大證已依規定,將所
有庫藏股出清。
元大已在今年3月底前,賣光因合併股權轉換而產生的4%庫藏股
。
據了解,元大約在每股30元上下賣出庫藏股,使第一季底金控每
股淨值由13元增至14元以上。
此外,先前持股元大金超過3成的元大集團馬家,也趁此波股價
倍增,賣出了近1成持股,目前持股水位仍高於2成,繼續穩坐最
大股東寶座。
以馬家當初買進復華金平均成本價14元推算,對元大金的投資利
得足足超過1倍,獲得120多億元現金落袋,未來併購市場上,將
有更多發揮空間。
元大金的外資持股比重,已經增加到了43%,除了日系三菱集團
的特定買盤投入之外,其他外資法人也盛情捧場,外資法人指出
:「風險管理的相關財務數字夠透明!」
元大銀目前資本適足率11.8%,備抵呆帳覆蓋率更以122%的超高
標準提存,「等於是提得比目前出現的壞帳還多」,使得外資法
人敢於放心「錢」進元大。
當初,元大集團入主元大金之時,元大證券自營部約持股10%,
之後因為元京證與元大金換股合併,經股權轉換之後,元大證券
持有元大金4%,約33萬張持股,依金管會規定,須在限期內以減
資或是市場賣出兩種方式處份完畢,目前元大證已依規定,將所
有庫藏股出清。
元大金 向元大證買四層樓 與旗下AMC及證金共斥資20億元購買
將做金控總部 元大證可獲利逾10億
元大金控及旗下子公司元大資產管理公司(AMC)、元大證金
昨(22)日董事會通過共將斥資近20億元,向元大證券購買
位於敦化南路的大樓四個樓層,將做為元大金控總部;元大證將
於本周四召開董事會通過,預估獲利將超過10億元。
由於是關係人交易,未來將反映在金控的淨值,不會認列為盈餘
。
由於元大證券當時買進成本極低,只有15.8億元,自行建造
成本不高,市場評估,近來台北市商用不動產價格飆漲,如今這
棟大樓身價應已飆漲至七、八十億元,潛在利益十分驚人,未來
若資產重估,每股淨值將可大幅提升。
元大金控副總經理兼發言人莊有德表示,元大證券位於敦化南路
大樓合計13層樓,將作為元大金控新總部,預計今年6、7月
間,金控、AMC及證金公司都將從崇聖大樓搬遷至金控總部,
至於其他11個樓層將出租給元大銀行、創投、保代等公司,元
大證券則仍保留在大同大樓,不會搬過來。
元大金、AMC及證金昨天分別召開董事會通過,由元大金控買
下該大樓12樓及13樓兩個樓層,元大AMC及元大證金則分
別買下11樓及7樓,各斥資10億元、5億元、4.8億元,
合計19.8億元。
元大金表示,元大證是在93年6月9日向財團人基督復臨安息
日會台灣區會買進,全棟土地成本為15.8億元,建物係自建
。
莊有德表示,當時是由元大建設看上這筆土地,但在高層指示應
由元大證券買進,做為未來總部,最後由元大證買下,隨著這筆
不動產身價水漲船高,元大馬家為元大金控股東賺了可觀的股東
權益。
將做金控總部 元大證可獲利逾10億
元大金控及旗下子公司元大資產管理公司(AMC)、元大證金
昨(22)日董事會通過共將斥資近20億元,向元大證券購買
位於敦化南路的大樓四個樓層,將做為元大金控總部;元大證將
於本周四召開董事會通過,預估獲利將超過10億元。
由於是關係人交易,未來將反映在金控的淨值,不會認列為盈餘
。
由於元大證券當時買進成本極低,只有15.8億元,自行建造
成本不高,市場評估,近來台北市商用不動產價格飆漲,如今這
棟大樓身價應已飆漲至七、八十億元,潛在利益十分驚人,未來
若資產重估,每股淨值將可大幅提升。
元大金控副總經理兼發言人莊有德表示,元大證券位於敦化南路
大樓合計13層樓,將作為元大金控新總部,預計今年6、7月
間,金控、AMC及證金公司都將從崇聖大樓搬遷至金控總部,
至於其他11個樓層將出租給元大銀行、創投、保代等公司,元
大證券則仍保留在大同大樓,不會搬過來。
元大金、AMC及證金昨天分別召開董事會通過,由元大金控買
下該大樓12樓及13樓兩個樓層,元大AMC及元大證金則分
別買下11樓及7樓,各斥資10億元、5億元、4.8億元,
合計19.8億元。
元大金表示,元大證是在93年6月9日向財團人基督復臨安息
日會台灣區會買進,全棟土地成本為15.8億元,建物係自建
。
莊有德表示,當時是由元大建設看上這筆土地,但在高層指示應
由元大證券買進,做為未來總部,最後由元大證買下,隨著這筆
不動產身價水漲船高,元大馬家為元大金控股東賺了可觀的股東
權益。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