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國際航電公司新聞
以「Garmin」衛星導航產品聞名全球的台灣國際航電公司,採用垂直整合的營運策略,產品從開發、製造,行銷到售後服務一手包,透過對產品的熱情與了解顧客的需求,實踐三業四化中的製造業服務化,達成手持與導航產品全球市占率第一的領先地位。
該公司總經理黃寶藏表示,成立於1990年的台灣國際航電,從事導航與通訊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產品線包括航空、航海、車用、行動電話、休閒與戶外活動等用途。成立以來每年獲利,從未賠過錢,2000年即在美國NASDAQ上市,去年更獲選為SP500成份股。
Garmin以歐美市場為主,逐步擴及台灣、大陸、日本其他亞洲國家等,全球超過40個營業據點。今年營收預估將達25至26億美元,而且公司擁有29億元現金完全無負債,並在每一個所經營的市場,手持與導航產品全球市占率第一,中都是全球領導者,平均毛利率在4∼50%之間,在平均毛利率只有個位數的電子業中,更顯耀眼。
黃寶藏指出,過去Garmin所提供的手持式產品,大多用於登山、救難等專業戶外活動。透過對產品的熱情與了解顧客的需求,近年來開發出許多消費者喜愛與適合的產品,可用於各種用途,不論是登山、高爾夫球、開車、跑步、騎車、或是遊艇等等活動。
在製造業服務化的過程中,重新定位為具高度客制化技術與服務能量,產品涵蓋汽車導航、行車記錄器、戶外休閒與運動管理裝置、航海導航、手機地圖App、防水無線電手機等智慧手持產品品牌業者。目前自公司成立以來,所有產品類別全球的累計銷量突破1.1億台。並與汽車大廠包括MINI、Volkswagen、Suzuki、Mercedes-Benz等合作,提供其車款的導航系統。
台灣國際航電採用垂直整合的營運策略,產品從開發、製造,行銷、以及售後服務皆由自己包辦。雖然有多樣化的產品線,但Garmin堅持要提供顧客最高品質的產品與最好的服務,在台灣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除了產品之外,就是絕佳的售後服務。同時,整合手機功能與圖資服務,100%自製的台灣在地化導航地圖。成為唯一「軟體、硬體、圖資」完全自行研發、製作、生產與銷售服務的衛星導航品牌。
該公司總經理黃寶藏表示,成立於1990年的台灣國際航電,從事導航與通訊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產品線包括航空、航海、車用、行動電話、休閒與戶外活動等用途。成立以來每年獲利,從未賠過錢,2000年即在美國NASDAQ上市,去年更獲選為SP500成份股。
Garmin以歐美市場為主,逐步擴及台灣、大陸、日本其他亞洲國家等,全球超過40個營業據點。今年營收預估將達25至26億美元,而且公司擁有29億元現金完全無負債,並在每一個所經營的市場,手持與導航產品全球市占率第一,中都是全球領導者,平均毛利率在4∼50%之間,在平均毛利率只有個位數的電子業中,更顯耀眼。
黃寶藏指出,過去Garmin所提供的手持式產品,大多用於登山、救難等專業戶外活動。透過對產品的熱情與了解顧客的需求,近年來開發出許多消費者喜愛與適合的產品,可用於各種用途,不論是登山、高爾夫球、開車、跑步、騎車、或是遊艇等等活動。
在製造業服務化的過程中,重新定位為具高度客制化技術與服務能量,產品涵蓋汽車導航、行車記錄器、戶外休閒與運動管理裝置、航海導航、手機地圖App、防水無線電手機等智慧手持產品品牌業者。目前自公司成立以來,所有產品類別全球的累計銷量突破1.1億台。並與汽車大廠包括MINI、Volkswagen、Suzuki、Mercedes-Benz等合作,提供其車款的導航系統。
台灣國際航電採用垂直整合的營運策略,產品從開發、製造,行銷、以及售後服務皆由自己包辦。雖然有多樣化的產品線,但Garmin堅持要提供顧客最高品質的產品與最好的服務,在台灣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除了產品之外,就是絕佳的售後服務。同時,整合手機功能與圖資服務,100%自製的台灣在地化導航地圖。成為唯一「軟體、硬體、圖資」完全自行研發、製作、生產與銷售服務的衛星導航品牌。
衛星導航系統領導品牌Garmin,宣布進軍汽車崁入式影音導航系統市場,推出第一款產品Garmin Navtune 7190,向車載影音主機市場 Panasonic(松下)、Clarion(歌樂旺)等國際品牌及本土一哥怡利電子(E-LEAD)叫陣。
隨科技發展,開車需求的電子配備也愈來愈多,包括衛星導航、行車紀錄器、倒車影像顯示器等裝置,曾幾何時,擋風玻璃上已經被這些可攜式裝置的吸盤占據了,一、兩個點菸器12V電源插座根本不夠用,開個車還要閃一條條的電源線,非常不方便。
因應車主多功能需求趨勢,原本只提供影音娛樂的車機系統,也開始吹起All-in-one的功能整合風,且日益普及。
例如和泰汽車、台灣本田汽車,近來陸續採購怡利電的多點觸控娛樂影音導航,做為購車配備升級禮,獲得市場不錯的迴響。
在全球可攜式衛星導航系統(GPS)市場居執牛耳地位的Garmin,看準市場趨勢,決定從過去提供圖資的幕後角色,走向幕前,運用在可攜式GPS市場的高知名度優勢,進軍汽車崁入式影音導航系統(AV N)市場。
Garmin行銷業務處協理安志東表示,台灣可攜式GPS市場一年約有 25萬台,但已從過去爆炸性成長走向飽和,公司後續發展一定要找出新的活路,因此Garmin憑藉在GPS市場的優勢,投入健身休閒產品與 AVN等應用領域產品開發。
Garmin健身休閒應用產品包括有測量高爾夫球場碼數距離的手表、自行車與跑步用的GPS裝置等。
至於AVN市場,許多原本在車載影音系統經營多年的品牌,例如松下、歌樂旺、怡利等陸續投入,市場競爭也相當激烈。不過安志東認為,Garmin憑藉著在GPS市場建立的高知名度,與豐沛的圖資資源,切入AVN市場,有機會後發先至。
安志東表示,Garmin Navtune 7190產品設計上,更高度整合今日智慧型手機的強大功能,可以透手機連網,讓AVN功能,無限延伸。
安志東舉例,車上乘客透過手機google查詢目的地之後,可以透過連網,直接將地址傳送至Garmin Navtune 7190主機,就可開始進行路徑指引,不需要駕駛者重新輸入地址查詢。此外,更可以透過手機連網,直接查詢高速公路路況即時影像、公有停車場剩餘車位等。
Garmin表示,投入AVN市場初期,將從售後改裝市場開始布局,全力切入各大汽車品牌經銷商端改裝業務,未來更希望進階為車廠第一階(Tire1)供應商,成為新車的標準配備。
隨科技發展,開車需求的電子配備也愈來愈多,包括衛星導航、行車紀錄器、倒車影像顯示器等裝置,曾幾何時,擋風玻璃上已經被這些可攜式裝置的吸盤占據了,一、兩個點菸器12V電源插座根本不夠用,開個車還要閃一條條的電源線,非常不方便。
因應車主多功能需求趨勢,原本只提供影音娛樂的車機系統,也開始吹起All-in-one的功能整合風,且日益普及。
例如和泰汽車、台灣本田汽車,近來陸續採購怡利電的多點觸控娛樂影音導航,做為購車配備升級禮,獲得市場不錯的迴響。
在全球可攜式衛星導航系統(GPS)市場居執牛耳地位的Garmin,看準市場趨勢,決定從過去提供圖資的幕後角色,走向幕前,運用在可攜式GPS市場的高知名度優勢,進軍汽車崁入式影音導航系統(AV N)市場。
Garmin行銷業務處協理安志東表示,台灣可攜式GPS市場一年約有 25萬台,但已從過去爆炸性成長走向飽和,公司後續發展一定要找出新的活路,因此Garmin憑藉在GPS市場的優勢,投入健身休閒產品與 AVN等應用領域產品開發。
Garmin健身休閒應用產品包括有測量高爾夫球場碼數距離的手表、自行車與跑步用的GPS裝置等。
至於AVN市場,許多原本在車載影音系統經營多年的品牌,例如松下、歌樂旺、怡利等陸續投入,市場競爭也相當激烈。不過安志東認為,Garmin憑藉著在GPS市場建立的高知名度,與豐沛的圖資資源,切入AVN市場,有機會後發先至。
安志東表示,Garmin Navtune 7190產品設計上,更高度整合今日智慧型手機的強大功能,可以透手機連網,讓AVN功能,無限延伸。
安志東舉例,車上乘客透過手機google查詢目的地之後,可以透過連網,直接將地址傳送至Garmin Navtune 7190主機,就可開始進行路徑指引,不需要駕駛者重新輸入地址查詢。此外,更可以透過手機連網,直接查詢高速公路路況即時影像、公有停車場剩餘車位等。
Garmin表示,投入AVN市場初期,將從售後改裝市場開始布局,全力切入各大汽車品牌經銷商端改裝業務,未來更希望進階為車廠第一階(Tire1)供應商,成為新車的標準配備。
Garmin 2011年第2季營收為6.74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減少8%,其中車用及行動部門營收為3.63億美元,減少19%,佔整體營收的54%,戶外、健身、航太及航海部門的營收都有所成長,以健身產品成長25%最多。
在獲利方面,Garmin第2季毛利率為47%,較2010年同期的54%及2011年第1季的48%有所下滑,營業淨利率則為20%,雖較2010年同期的28%下滑,但較2011年第1季的15%明顯改善,稀釋後每股稅後盈餘(EPS)則為0.56美元,較2010年同期減少16%。
Garmin第2季整體出貨約380萬台,較2010年同期減少6%,其中北美營收衰退21%,歐洲及亞洲市場則分別成長12%及31%,北美地區佔整體營收比重降到53%,歐洲則佔38%,亞洲佔9%。
在獲利方面,Garmin第2季毛利率為47%,較2010年同期的54%及2011年第1季的48%有所下滑,營業淨利率則為20%,雖較2010年同期的28%下滑,但較2011年第1季的15%明顯改善,稀釋後每股稅後盈餘(EPS)則為0.56美元,較2010年同期減少16%。
Garmin第2季整體出貨約380萬台,較2010年同期減少6%,其中北美營收衰退21%,歐洲及亞洲市場則分別成長12%及31%,北美地區佔整體營收比重降到53%,歐洲則佔38%,亞洲佔9%。
全球可攜式導航裝置(PND)市場持續萎縮,繼TomTom之後,Garmin也下修全年獲利目標,不過,由於市場萎縮導致競爭趨緩,Garmin在美國的PND市佔創下64%的歷史新高。
在智慧型手機排擠之下,PND雙雄紛紛調降年度營運目標,繼TomTom兩度下修財測之後,Garmin也宣布調降年度獲利展望,毛利率從50~51%下修為45~46%,營業淨利率則從21~22%下修為16~17%,每股稅後盈餘(EPS)從2.25~2.5美元下修為2~2.15美元;不過,營收則因收購Navigon及Tri-Tronics而從24億~25億美元上修為25億~26億美元。
Garmin預期2011年車用及行動部門營收將衰退15%,其他部門則將持續成長,其中戶外產品成長5%,健身產品成長25%,航海產品及航太產品各成長10%及5%。
Garmin第2季整體出貨約380萬台,較2010年同期減少6%,其中北美營收衰退21%,歐洲及亞洲市場則分別成長12%及31%,北美地區佔整體營收比重降到53%,歐洲則佔38%,亞洲佔9%;不過,因為市場競爭趨緩,Garmin在北美市佔提升到64%(NPD統計),創下歷史新高,在歐洲市佔則約25%,仍落後TomTom。
根據PND廠商預估,2011年全球PND銷量將下滑2成左右,歐美市場將持續衰退,美國市場更將衰退3成左右,但亞洲市場仍將維持成長。
相較於TomTom第2季繳出虧損成績單,Garmin因產品線較為多元,營運表現仍相對穩健。Garmin第2季營收為6.74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減少8%,其中車用及行動部門營收為3.63億美元,減少19%,但仍是營收大宗,佔了54%,其他如戶外、健身、航太及航海部門的營收都有所成長,以健身產品成長25%最多。
在獲利方面,Garmin第2季毛利率為47%,較2010年同期的54%及2011年第1季的48%有所下滑,營業淨利率則為20%,雖較2010年同期的28%下滑,但較2011年第1季的15%明顯改善,稀釋後EPS則為0.56美元,較2010年同期減少16%。
在智慧型手機排擠之下,PND雙雄紛紛調降年度營運目標,繼TomTom兩度下修財測之後,Garmin也宣布調降年度獲利展望,毛利率從50~51%下修為45~46%,營業淨利率則從21~22%下修為16~17%,每股稅後盈餘(EPS)從2.25~2.5美元下修為2~2.15美元;不過,營收則因收購Navigon及Tri-Tronics而從24億~25億美元上修為25億~26億美元。
Garmin預期2011年車用及行動部門營收將衰退15%,其他部門則將持續成長,其中戶外產品成長5%,健身產品成長25%,航海產品及航太產品各成長10%及5%。
Garmin第2季整體出貨約380萬台,較2010年同期減少6%,其中北美營收衰退21%,歐洲及亞洲市場則分別成長12%及31%,北美地區佔整體營收比重降到53%,歐洲則佔38%,亞洲佔9%;不過,因為市場競爭趨緩,Garmin在北美市佔提升到64%(NPD統計),創下歷史新高,在歐洲市佔則約25%,仍落後TomTom。
根據PND廠商預估,2011年全球PND銷量將下滑2成左右,歐美市場將持續衰退,美國市場更將衰退3成左右,但亞洲市場仍將維持成長。
相較於TomTom第2季繳出虧損成績單,Garmin因產品線較為多元,營運表現仍相對穩健。Garmin第2季營收為6.74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減少8%,其中車用及行動部門營收為3.63億美元,減少19%,但仍是營收大宗,佔了54%,其他如戶外、健身、航太及航海部門的營收都有所成長,以健身產品成長25%最多。
在獲利方面,Garmin第2季毛利率為47%,較2010年同期的54%及2011年第1季的48%有所下滑,營業淨利率則為20%,雖較2010年同期的28%下滑,但較2011年第1季的15%明顯改善,稀釋後EPS則為0.56美元,較2010年同期減少16%。
台灣國際航電(Garmin)與台灣大哥大攜手,推出可以隨時隨地
連線上網的可攜式導航裝置(PND),Garmin亞洲區行銷協理安
志東表示,目前在台市占穩居四成以上,要以服務強化龍頭地位
。
Garmin是美國上市公司,但在台灣設有工廠與研發單位,董事長
高民環是台灣人。Garmin也和華碩合作推出以導航服務為主要訴
求的雙品牌Garmin-Asus手機,今年目標銷售量是100萬支。
安志東昨(9)日表示,Garmin去年底第一次在歐洲、美洲推出內
建GPRS模組、可隨時連線更新資訊的導航裝置,台灣由於要整
合景點即時討論、沿路報報等主動式景點資訊,所以多準備了半
年再上市,年底前有機會再推3G機種。
安志東指出,為了讓消費者熟悉可隨時連線導航裝置的好處,和
台灣大哥大合作,在出廠時就內建台灣大哥大的SIM卡,第一年由
Garmin包辦連線上網費用,第二年起月租費為65 元,就能夠隨時
知道天氣、路況資訊及沿路的訊息。
在大陸市場方面,Garmin今年調整大陸通路策略,從委託一家獨
家國家代理商,改由自己操盤,目前已經正式推出中文品牌名稱
「佳明」,今年的主要工作是建立新品牌的知名度,進行基礎的
扎根工作。
Garmin是全球最大的個人導航裝置品牌,去年市占率約38%。
連線上網的可攜式導航裝置(PND),Garmin亞洲區行銷協理安
志東表示,目前在台市占穩居四成以上,要以服務強化龍頭地位
。
Garmin是美國上市公司,但在台灣設有工廠與研發單位,董事長
高民環是台灣人。Garmin也和華碩合作推出以導航服務為主要訴
求的雙品牌Garmin-Asus手機,今年目標銷售量是100萬支。
安志東昨(9)日表示,Garmin去年底第一次在歐洲、美洲推出內
建GPRS模組、可隨時連線更新資訊的導航裝置,台灣由於要整
合景點即時討論、沿路報報等主動式景點資訊,所以多準備了半
年再上市,年底前有機會再推3G機種。
安志東指出,為了讓消費者熟悉可隨時連線導航裝置的好處,和
台灣大哥大合作,在出廠時就內建台灣大哥大的SIM卡,第一年由
Garmin包辦連線上網費用,第二年起月租費為65 元,就能夠隨時
知道天氣、路況資訊及沿路的訊息。
在大陸市場方面,Garmin今年調整大陸通路策略,從委託一家獨
家國家代理商,改由自己操盤,目前已經正式推出中文品牌名稱
「佳明」,今年的主要工作是建立新品牌的知名度,進行基礎的
扎根工作。
Garmin是全球最大的個人導航裝置品牌,去年市占率約38%。
神達(2315)昨(28)日宣布旗下Mio與全球電子地圖和導航動態
內容服務廠商Tele Atlas(TA)續約至2011年,並可用於亞洲、北
美、歐洲的產品,在國際航電(Garmin)與通騰(TomTom)各擁
Navteq與Tele Atlas兩大圖資夥伴下,神達與TA續約,有助Mio維持
GPS前三大領導地位。
神達昨上漲0.45元,以17.65元作收。神達總經理何繼武說,當品
牌積極拓展全球市場時,在圖資與內容方面,TA是神達重要的夥
伴。
內容服務廠商Tele Atlas(TA)續約至2011年,並可用於亞洲、北
美、歐洲的產品,在國際航電(Garmin)與通騰(TomTom)各擁
Navteq與Tele Atlas兩大圖資夥伴下,神達與TA續約,有助Mio維持
GPS前三大領導地位。
神達昨上漲0.45元,以17.65元作收。神達總經理何繼武說,當品
牌積極拓展全球市場時,在圖資與內容方面,TA是神達重要的夥
伴。
美國行政法院判決,全球GPS晶片龍頭瑟孚(SiRF)侵犯美商博通
(Broadcom)子公司Global Locate共六項專利,並向美國國際貿易
委員會(ITC)提出禁止SiRF侵權產品銷往美國,國內採用SiRF晶
片比重最高的GPS大廠神達恐受拖累。
據了解,神達所採用的GPS晶片約八成向瑟孚採購。神達發言系
統昨天強調,今年營運出貨暫不受影響,明年起瑟孚會有迴避設
計(Design Around)產品因應,神達並著手尋找替代晶片,分散
採購風險。
美國行政法院判決瑟孚有六項GPS專利侵犯博通子公司Global
Locate的專利,並建議委員會發布「禁制令」,阻止瑟孚持續侵
犯博通的專利,但最後判決要由六人委員會一致同意有侵權行為
才會成立,最快今年底才會有最後結論。
分析師表示,瑟孚侵權產品最快今年底相關晶片及產品不得銷往
美國市場,台灣是全球GPS產品代工重鎮,全球手持GPS產品當
中,一半以上都是由台灣廠商所代工製造,其中大部分以瑟孚作
為晶片解決方案,神達採用瑟孚晶片比重高,近幾年又深耕北美
市場,所受衝擊最為直接。
神達昨天股價下跌0.45元,以18.25元作收。據了解,博通子公司
Global Locate控告瑟孚官司多時,神達因是瑟孚主力客戶,瑟孚法
務與高層一直持續與神達保持聯繫,讓雙方合作不受影響。
神達表示,ITC禁止瑟孚侵權產品銷美的動作最快年底才發生,今
年採用瑟孚晶片的產品照常出貨,明年重新採用瑟孚設計迴避新
產品。此外,隨著可攜式導航應用從車用滲透到手機、追蹤等領
域,GPS 晶片已非瑟孚一家獨大,瑟孚市占率已從九成降至五成
,神達中長期也會尋找晶片第二選擇方案,分散風險。
至於GPS前兩大的國際航電(Garmin)、TomTom,目前交給廣達
代工,TomTom晶片來源以併入博通的Global Locate為主,Garmin
這幾年一面提高自有晶片,委外部分也積極分散非瑟孚的廠商,
包括意法半導體,低階、陽春機種採用聯發科解決方案。
國內GPS代工廠商長天也指出,這幾年積極提高非瑟孚晶片來源
,採用外商與聯發科為主,加上公司出口大宗在歐洲、亞洲市場
,瑟孚晶片受禁輸美國,對公司影響有限;廣達集團的鼎天也指
出,公司出口美國比重不到5%,所以影響不大。
(Broadcom)子公司Global Locate共六項專利,並向美國國際貿易
委員會(ITC)提出禁止SiRF侵權產品銷往美國,國內採用SiRF晶
片比重最高的GPS大廠神達恐受拖累。
據了解,神達所採用的GPS晶片約八成向瑟孚採購。神達發言系
統昨天強調,今年營運出貨暫不受影響,明年起瑟孚會有迴避設
計(Design Around)產品因應,神達並著手尋找替代晶片,分散
採購風險。
美國行政法院判決瑟孚有六項GPS專利侵犯博通子公司Global
Locate的專利,並建議委員會發布「禁制令」,阻止瑟孚持續侵
犯博通的專利,但最後判決要由六人委員會一致同意有侵權行為
才會成立,最快今年底才會有最後結論。
分析師表示,瑟孚侵權產品最快今年底相關晶片及產品不得銷往
美國市場,台灣是全球GPS產品代工重鎮,全球手持GPS產品當
中,一半以上都是由台灣廠商所代工製造,其中大部分以瑟孚作
為晶片解決方案,神達採用瑟孚晶片比重高,近幾年又深耕北美
市場,所受衝擊最為直接。
神達昨天股價下跌0.45元,以18.25元作收。據了解,博通子公司
Global Locate控告瑟孚官司多時,神達因是瑟孚主力客戶,瑟孚法
務與高層一直持續與神達保持聯繫,讓雙方合作不受影響。
神達表示,ITC禁止瑟孚侵權產品銷美的動作最快年底才發生,今
年採用瑟孚晶片的產品照常出貨,明年重新採用瑟孚設計迴避新
產品。此外,隨著可攜式導航應用從車用滲透到手機、追蹤等領
域,GPS 晶片已非瑟孚一家獨大,瑟孚市占率已從九成降至五成
,神達中長期也會尋找晶片第二選擇方案,分散風險。
至於GPS前兩大的國際航電(Garmin)、TomTom,目前交給廣達
代工,TomTom晶片來源以併入博通的Global Locate為主,Garmin
這幾年一面提高自有晶片,委外部分也積極分散非瑟孚的廠商,
包括意法半導體,低階、陽春機種採用聯發科解決方案。
國內GPS代工廠商長天也指出,這幾年積極提高非瑟孚晶片來源
,採用外商與聯發科為主,加上公司出口大宗在歐洲、亞洲市場
,瑟孚晶片受禁輸美國,對公司影響有限;廣達集團的鼎天也指
出,公司出口美國比重不到5%,所以影響不大。
全球最大GPS業者台灣國際航電(Garmin)下周一(11)日將和
台灣大哥大攜手,推出行動導航服務,這是Garmin在全球第一次
和電信業者合作,也是為未來在其他地區和電信業者合作鋪路。
Garmin在歐洲曾和諾基亞、三星合作;在台灣曾與集嘉通訊攜手
,將軟體內建在手機裡,但從未與電信業者合作。這次與台灣大
攜手,顯示Garmin已在電信業者市場建立初步合作關係,未來可
逐步擴大合作範圍。
Garmin著眼於未來的無線通訊時代,希望跨入電信市場,除設計
第一款導航手機Nuvifone外,也提供手機業者、電信業者軟體工
具,可在其他品牌手機上使用Garmin的導航與資訊服務,延續消
費者在PND(行動導航裝置)的使用經驗。
Garmin上周宣布,第一款智慧型手機nuvifone將延遲到明年上半年
推出,手機延遲將導致今年營收較原先預期減少近1億美元。國內
手機業者分析,這款手機需要歷經繁複的測試與認證手續,負責
射頻設計與製造代工的華碩,也將受到產品延遲影響。
Garmin和台灣大合作推出GPS行動導航的加值服務,只要指定的
手機已內建GPS功能,即使是不同品牌,也可支援該服務,包括
宏達電等多款手機都可支援。
Garmin行動與OEM行銷總監喬立斯(Roger Jollis)日前表示,GPS
服務即將進入第四代。第一代僅能提供「你在哪裡」,第二代開
始提供「周邊的資訊」;第三代提供即時訊息,例如哪裡壅塞、
提早繞道,從第三代就已經導入行動通訊服務。
喬立斯說,第四代進一步提供「雙向互動」訊息服務,藉由不停
的上傳新位置到中央控制中心,可以隨時計算車速、重新規劃最
適路徑,因此Garmin勢必要跨入行動通訊領域,才能為客戶更新
服務。
台灣大哥大攜手,推出行動導航服務,這是Garmin在全球第一次
和電信業者合作,也是為未來在其他地區和電信業者合作鋪路。
Garmin在歐洲曾和諾基亞、三星合作;在台灣曾與集嘉通訊攜手
,將軟體內建在手機裡,但從未與電信業者合作。這次與台灣大
攜手,顯示Garmin已在電信業者市場建立初步合作關係,未來可
逐步擴大合作範圍。
Garmin著眼於未來的無線通訊時代,希望跨入電信市場,除設計
第一款導航手機Nuvifone外,也提供手機業者、電信業者軟體工
具,可在其他品牌手機上使用Garmin的導航與資訊服務,延續消
費者在PND(行動導航裝置)的使用經驗。
Garmin上周宣布,第一款智慧型手機nuvifone將延遲到明年上半年
推出,手機延遲將導致今年營收較原先預期減少近1億美元。國內
手機業者分析,這款手機需要歷經繁複的測試與認證手續,負責
射頻設計與製造代工的華碩,也將受到產品延遲影響。
Garmin和台灣大合作推出GPS行動導航的加值服務,只要指定的
手機已內建GPS功能,即使是不同品牌,也可支援該服務,包括
宏達電等多款手機都可支援。
Garmin行動與OEM行銷總監喬立斯(Roger Jollis)日前表示,GPS
服務即將進入第四代。第一代僅能提供「你在哪裡」,第二代開
始提供「周邊的資訊」;第三代提供即時訊息,例如哪裡壅塞、
提早繞道,從第三代就已經導入行動通訊服務。
喬立斯說,第四代進一步提供「雙向互動」訊息服務,藉由不停
的上傳新位置到中央控制中心,可以隨時計算車速、重新規劃最
適路徑,因此Garmin勢必要跨入行動通訊領域,才能為客戶更新
服務。
國際航電 (Garmin)強化大陸市場布局,決定在大陸成立分公司北京
佳明航雷,由前集嘉通訊大中華區事業處處長林耀東擔任總經理
,並持續與總代理商北京合眾思壯合作,預計下半年將推出6~7
款新機。
儘管大陸白牌導航設備盛行,但國際大廠看好市易逐步成形,近
來紛紛強化大陸布局,繼神達旗下的Mio大手筆助上海世界博覽
會後,Garmin也在北京成立分公司,負責大陸市場業務行銷及售
後服,並持續與總代理商合眾思壯合作,開發新的銷售通路,並
提升品牌知名度。
Garmin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林耀東表示,成立北京分公司後,將提
供代理商、汽車末廠及汽車電子系統整合商更完善的服務,包括
教育訓綀、售後服務及行銷推廣等環節,希望讓更多大陸用戶認
識Garmin,並力求成為大陸第1 GPS品牌。
Garmin亞太區產品規畫組行銷業務處協理鳥 i 表示,儘管目前白牌
產品佔了大陸市場的5成以上,且市佔統計的數字相當混亂,但業
界普遍認為新科、Garmin及Mio穩居前3大,合計市佔應有3~4成,
未來消費者的市場教育逐漸成熟後,白牌產品的空間將日益萎縮
,國際大廠可望掌主導權。
根據Ganalys統計,2007年大陸僅佔全球行動導航設備市場需求的
1.9%,銷量約為78萬台,但較2006年的097%、13.3萬台大幅提升
;另外根據賽迪顧問的統計,2007年整體可攜式導航裝置(PND)的
銷量為95.95萬台,2008年第1季則達到38.99萬台,年增率高達
213.7%,顯見市場正在快速增溫中。
佳明航雷,由前集嘉通訊大中華區事業處處長林耀東擔任總經理
,並持續與總代理商北京合眾思壯合作,預計下半年將推出6~7
款新機。
儘管大陸白牌導航設備盛行,但國際大廠看好市易逐步成形,近
來紛紛強化大陸布局,繼神達旗下的Mio大手筆助上海世界博覽
會後,Garmin也在北京成立分公司,負責大陸市場業務行銷及售
後服,並持續與總代理商合眾思壯合作,開發新的銷售通路,並
提升品牌知名度。
Garmin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林耀東表示,成立北京分公司後,將提
供代理商、汽車末廠及汽車電子系統整合商更完善的服務,包括
教育訓綀、售後服務及行銷推廣等環節,希望讓更多大陸用戶認
識Garmin,並力求成為大陸第1 GPS品牌。
Garmin亞太區產品規畫組行銷業務處協理鳥 i 表示,儘管目前白牌
產品佔了大陸市場的5成以上,且市佔統計的數字相當混亂,但業
界普遍認為新科、Garmin及Mio穩居前3大,合計市佔應有3~4成,
未來消費者的市場教育逐漸成熟後,白牌產品的空間將日益萎縮
,國際大廠可望掌主導權。
根據Ganalys統計,2007年大陸僅佔全球行動導航設備市場需求的
1.9%,銷量約為78萬台,但較2006年的097%、13.3萬台大幅提升
;另外根據賽迪顧問的統計,2007年整體可攜式導航裝置(PND)的
銷量為95.95萬台,2008年第1季則達到38.99萬台,年增率高達
213.7%,顯見市場正在快速增溫中。
導航三雄Garmin、TomTom及Mio中,Garmin布局大陸市場最早,已
有10多年時間,但過去均採用總代理制度,產品線則涵豪恭峞B戶
外休閒及航海等領域,直到2008年6月才成立北京分公司佳明航電
,未來將強化與代理商合眾思壯、汽車原廠及汽車電子系統整合
商的合作關係,為以GPS領導品牌為目標。
Mio在2002年就進軍大陸市場,是宇達電通第1備營銷據點,早期
從GPS PDA切入,目前產品線包含PND、PDA及智營型手機,
2007年在大陸整體出貨為13萬台,2008年則以20萬台為目標,最
近才大手筆贊助上海世界博覽會,希望強化品牌形象並拉大領先
差距。
相較於Mio與Garmin已經穩居大陸市場前3大,TomTom則尚未正式
切入大陸市場,但在上海已有據點,現階段以與車廠合作為主,
目前正在評估進軍大陸市場的時機。
有10多年時間,但過去均採用總代理制度,產品線則涵豪恭峞B戶
外休閒及航海等領域,直到2008年6月才成立北京分公司佳明航電
,未來將強化與代理商合眾思壯、汽車原廠及汽車電子系統整合
商的合作關係,為以GPS領導品牌為目標。
Mio在2002年就進軍大陸市場,是宇達電通第1備營銷據點,早期
從GPS PDA切入,目前產品線包含PND、PDA及智營型手機,
2007年在大陸整體出貨為13萬台,2008年則以20萬台為目標,最
近才大手筆贊助上海世界博覽會,希望強化品牌形象並拉大領先
差距。
相較於Mio與Garmin已經穩居大陸市場前3大,TomTom則尚未正式
切入大陸市場,但在上海已有據點,現階段以與車廠合作為主,
目前正在評估進軍大陸市場的時機。
全球GPS龍頭Garmin昨(17)日在亞洲電信開幕首日,展出該公司跨
足手機產業的第一款手機Nuvifone實機,據了解,華碩已拿下
Nuvifone的ODM代工訂單,成為Garmin跨足手機處女作第一個代工
夥伴。
台灣國際航電(Garmin)行銷業務處協理安志東表示,Garmin去年全
球銷售1,300萬台GPS,市占27%,領先Tom Tom及神達,目前是
全球最大GPS廠。Garmin行動與OEM市場行銷協理Roger Jollis表示
,Nuvifone上市首站選在北美、與AT&T合作,時間點就在第四季
。
Nuvifone在台上市時間應該會在年底,目前正與中華電信等電信
公司洽談合作事宜中。各界關注的價格,Garmin並未透露,但強
調會訂在高階利基型市場,宏達電的鑽石機、iPhone或者三星的
Omnia都不是主要競爭對手。
安志東進一步表示, 該款手機界定在「可導航的手機」,並支
援300萬畫素照相、3.5G、wi-fi等功能。
Roger Jollis強調,公司已訂出未來3年跨足手機市場的藍圖,將來
還要推出針對商務人士等4大族群的新手機。
由於全球前2大諾基亞及三星所開發的GPS手機,都與Garmin合作
,在Garmin跨足手機市場後,未來Garmin與2大手機廠合作關係是
否因此生變?引起市場廣大討論,另外一方面,諾基亞及三星等
手機大廠積極切入GPS市場,法人質疑將因此侵蝕Garmin的市占
與銷量。
Roger Jollis表示,Garmin長期採購三星的小尺寸面板,而Garmin目
前的圖資來源、就是向諾基亞收購的圖資公司Navteq購買,因此
,Garmin與手機大廠的關係將從單純合作走向既競爭又合作的新
局面。
Roger Jillis透露,Nuvifone從2年前投入研發設計時,來自台灣的設
計團隊及台灣合作廠商便積極參與開發,Garmin最後也把第一款
手機的包括廣播系統軟體,委託台廠設計及ODM。儘管Garmin不
願透露代工夥伴,但據了解,華碩奪得Nuvifone代工訂單,為
Garmin切入手機的第1家代工夥伴。
足手機產業的第一款手機Nuvifone實機,據了解,華碩已拿下
Nuvifone的ODM代工訂單,成為Garmin跨足手機處女作第一個代工
夥伴。
台灣國際航電(Garmin)行銷業務處協理安志東表示,Garmin去年全
球銷售1,300萬台GPS,市占27%,領先Tom Tom及神達,目前是
全球最大GPS廠。Garmin行動與OEM市場行銷協理Roger Jollis表示
,Nuvifone上市首站選在北美、與AT&T合作,時間點就在第四季
。
Nuvifone在台上市時間應該會在年底,目前正與中華電信等電信
公司洽談合作事宜中。各界關注的價格,Garmin並未透露,但強
調會訂在高階利基型市場,宏達電的鑽石機、iPhone或者三星的
Omnia都不是主要競爭對手。
安志東進一步表示, 該款手機界定在「可導航的手機」,並支
援300萬畫素照相、3.5G、wi-fi等功能。
Roger Jollis強調,公司已訂出未來3年跨足手機市場的藍圖,將來
還要推出針對商務人士等4大族群的新手機。
由於全球前2大諾基亞及三星所開發的GPS手機,都與Garmin合作
,在Garmin跨足手機市場後,未來Garmin與2大手機廠合作關係是
否因此生變?引起市場廣大討論,另外一方面,諾基亞及三星等
手機大廠積極切入GPS市場,法人質疑將因此侵蝕Garmin的市占
與銷量。
Roger Jollis表示,Garmin長期採購三星的小尺寸面板,而Garmin目
前的圖資來源、就是向諾基亞收購的圖資公司Navteq購買,因此
,Garmin與手機大廠的關係將從單純合作走向既競爭又合作的新
局面。
Roger Jillis透露,Nuvifone從2年前投入研發設計時,來自台灣的設
計團隊及台灣合作廠商便積極參與開發,Garmin最後也把第一款
手機的包括廣播系統軟體,委託台廠設計及ODM。儘管Garmin不
願透露代工夥伴,但據了解,華碩奪得Nuvifone代工訂單,為
Garmin切入手機的第1家代工夥伴。
全球衛星導航數一數二大廠Garmin昨日在新加坡電信展中,首度
展示切入手機市場後的首款作品,並將以n vifone品牌,進入GPS
手機市場,打算與宏達電(2498)、蘋果iPhone及Mio等品牌對抗
。Garmin表示:「取名n vifone是延續Garmin在車機n vi品牌的魅力
。」這款新機預計第3季在美國上市,第4季則在歐、亞上市,希
望趕上感恩節、聖誕節及中國農曆年銷售旺季。
昨天神達(2315)的Mio品牌,也在新加坡電信展的Tele Atlas攤位
中,展出首款由車機為基礎,增加手機通訊功能新機,初期名為「Connected PND」,預計第3季或第4季推出,將與Garmin正面交
鋒。
共同做大LBS市場
目前全球車機銷量1300萬台的Garmin,在2~3年前決定開始投入手
機市場,不過真正有GPS結合手機產品,一直到昨天才在新加坡
電信展中亮相,Garmin表示,由車機為主體所發展出來的手機產
品,絕對與手機廠品「附加」GPS功能不同,而Garmin希望與亞
太地區電信業有更好的合作機會,共同做大這塊LBS(Location
Base Service)市場。
國內廠部分,昨在全球領導級圖資大廠Tele Atlas展出,包括華碩
及Mio的最新機種,Tele Atlas表示:「這是第一次參展,希望能藉
由這種方式,提升客戶曝光率。」
除華碩與Mio,Tele Atlas與國內大廠宏達電、集嘉通訊等,積極洽
談圖資合作計劃,目前Tele Atlas在歐洲的圖資最強,近來加入亞
太區,7月印度圖資也將進入。
目前全球GPS市場,TOMTOM歐洲市佔率最高,Garmin北美市場
居第1大,Mio排行老3,Tele Atlas表示,未來隨美國及日本把
GPS列入手機基本功能,市場仍有很大商機。
展示切入手機市場後的首款作品,並將以n vifone品牌,進入GPS
手機市場,打算與宏達電(2498)、蘋果iPhone及Mio等品牌對抗
。Garmin表示:「取名n vifone是延續Garmin在車機n vi品牌的魅力
。」這款新機預計第3季在美國上市,第4季則在歐、亞上市,希
望趕上感恩節、聖誕節及中國農曆年銷售旺季。
昨天神達(2315)的Mio品牌,也在新加坡電信展的Tele Atlas攤位
中,展出首款由車機為基礎,增加手機通訊功能新機,初期名為「Connected PND」,預計第3季或第4季推出,將與Garmin正面交
鋒。
共同做大LBS市場
目前全球車機銷量1300萬台的Garmin,在2~3年前決定開始投入手
機市場,不過真正有GPS結合手機產品,一直到昨天才在新加坡
電信展中亮相,Garmin表示,由車機為主體所發展出來的手機產
品,絕對與手機廠品「附加」GPS功能不同,而Garmin希望與亞
太地區電信業有更好的合作機會,共同做大這塊LBS(Location
Base Service)市場。
國內廠部分,昨在全球領導級圖資大廠Tele Atlas展出,包括華碩
及Mio的最新機種,Tele Atlas表示:「這是第一次參展,希望能藉
由這種方式,提升客戶曝光率。」
除華碩與Mio,Tele Atlas與國內大廠宏達電、集嘉通訊等,積極洽
談圖資合作計劃,目前Tele Atlas在歐洲的圖資最強,近來加入亞
太區,7月印度圖資也將進入。
目前全球GPS市場,TOMTOM歐洲市佔率最高,Garmin北美市場
居第1大,Mio排行老3,Tele Atlas表示,未來隨美國及日本把
GPS列入手機基本功能,市場仍有很大商機。
全球最大衛星定位系統(GPS)製造商台灣國際航電(Garmin)
第一款手機負責人、行動與OEM行銷總監喬立斯(Roger Jollis)
17日證實,Garmin全球第一款手機nuvifone和台灣業者關係密切
,這也是Garmin第一次在製造端尋求外包夥伴。據了解,Garmin
全球第一款手機nuvifone是與華碩合作,其射頻部分和手機生產由
華碩負責。
Garmin全球第一款手機nuvifone是與華碩合作,因Garmin首度進入
手機市場,必須面臨複雜的射頻(RF)端設計,nuvifone的作業
系統、外觀與功能都是Garmin設計,但射頻部分和手機生產則由
華碩負責。
Garmin該款手機開發案進行了18個月,台灣研發團隊從早期便加
入概念設計,由美國總部、台灣團隊和華碩密切合作而產生。
Garmin在美國Nasdaq上市,去年GPS出貨量約1,200萬台,排名全
球第一,成立至今累計出貨約3,200萬台,在台有三座工廠、台灣
員工近5,000人。Garmin今年元月發表第一款手機nuvifone,宣告進
入整合式手機市場。
喬立斯表示,由於與電信業者正進行許多工程與消費者需求測試
,原訂第三季上市的計畫,將延至第四季推出,會在美國、歐洲
等地與電信業者共同發表,亞洲則將在明年第二季。不過,亞洲
現階段也已和中華電等各國電信業者接觸洽商中,若順利也有機
會在今年底前上市。
日前外傳Garmin在美國將和AT&T合作,綁約價399美元;喬立斯
笑說:「我也有聽說耶。」不願承認或否認。但喬立斯強調,
nuv-ifone肯定是Garmin所有產品線中的相對高階產品,目前PND(
可攜式導航裝置)高階產品從599美元至899美元都有,形同暗示
nuvifone的單機價至少自599美元起跳。
喬立斯表示,目前並沒有因為蘋果3G版iPhone的199美元合約價而
改變定價策略;他相信,市面上沒有任何以GPS功能為主設計的
高階觸控式手機,這是nuvifone的最大優勢。他認為,這款手機和
i-Phone、三星、諾基亞或宏達電的定位都不同。
雖然是第一次進入手機市場,喬立斯強調,Garmin有長期經營的
承諾,目前已規劃2008年至2010年的產品藍圖,現在只是第一款
產品,未來還會有不同區隔,針對行動商務者、科技愛好者、品
位生活者等不同消費階層,設計適合的導航手機。
至於目前和三星、諾基亞都有手機導航的合作部分,喬立斯說,
現在看不出有何影響,即使元月已宣布nuvifone計畫,目前和原手
機品牌客戶仍繼續洽商新的合作案,暫時沒有因Garmin進入手機
市場而生變。諾基亞雖已併購NAVTEQ,展現對GPS市場的企圖心
,但由於NAVTEQ最大客戶是Garmin,喬立斯認為短期與NAVTEQ
的關係也不變。
第一款手機負責人、行動與OEM行銷總監喬立斯(Roger Jollis)
17日證實,Garmin全球第一款手機nuvifone和台灣業者關係密切
,這也是Garmin第一次在製造端尋求外包夥伴。據了解,Garmin
全球第一款手機nuvifone是與華碩合作,其射頻部分和手機生產由
華碩負責。
Garmin全球第一款手機nuvifone是與華碩合作,因Garmin首度進入
手機市場,必須面臨複雜的射頻(RF)端設計,nuvifone的作業
系統、外觀與功能都是Garmin設計,但射頻部分和手機生產則由
華碩負責。
Garmin該款手機開發案進行了18個月,台灣研發團隊從早期便加
入概念設計,由美國總部、台灣團隊和華碩密切合作而產生。
Garmin在美國Nasdaq上市,去年GPS出貨量約1,200萬台,排名全
球第一,成立至今累計出貨約3,200萬台,在台有三座工廠、台灣
員工近5,000人。Garmin今年元月發表第一款手機nuvifone,宣告進
入整合式手機市場。
喬立斯表示,由於與電信業者正進行許多工程與消費者需求測試
,原訂第三季上市的計畫,將延至第四季推出,會在美國、歐洲
等地與電信業者共同發表,亞洲則將在明年第二季。不過,亞洲
現階段也已和中華電等各國電信業者接觸洽商中,若順利也有機
會在今年底前上市。
日前外傳Garmin在美國將和AT&T合作,綁約價399美元;喬立斯
笑說:「我也有聽說耶。」不願承認或否認。但喬立斯強調,
nuv-ifone肯定是Garmin所有產品線中的相對高階產品,目前PND(
可攜式導航裝置)高階產品從599美元至899美元都有,形同暗示
nuvifone的單機價至少自599美元起跳。
喬立斯表示,目前並沒有因為蘋果3G版iPhone的199美元合約價而
改變定價策略;他相信,市面上沒有任何以GPS功能為主設計的
高階觸控式手機,這是nuvifone的最大優勢。他認為,這款手機和
i-Phone、三星、諾基亞或宏達電的定位都不同。
雖然是第一次進入手機市場,喬立斯強調,Garmin有長期經營的
承諾,目前已規劃2008年至2010年的產品藍圖,現在只是第一款
產品,未來還會有不同區隔,針對行動商務者、科技愛好者、品
位生活者等不同消費階層,設計適合的導航手機。
至於目前和三星、諾基亞都有手機導航的合作部分,喬立斯說,
現在看不出有何影響,即使元月已宣布nuvifone計畫,目前和原手
機品牌客戶仍繼續洽商新的合作案,暫時沒有因Garmin進入手機
市場而生變。諾基亞雖已併購NAVTEQ,展現對GPS市場的企圖心
,但由於NAVTEQ最大客戶是Garmin,喬立斯認為短期與NAVTEQ
的關係也不變。
Garmin 17日在新加坡電信展力推首款手機Nuvifone,值得注意的
是,該機種已確定由華碩負責代工,這亦是Garmin首度釋出委外
代工訂單,預計第4季率先在美國登場,圖為Garmin行動與汽車
OEM行銷總監Roger Jollis
是,該機種已確定由華碩負責代工,這亦是Garmin首度釋出委外
代工訂單,預計第4季率先在美國登場,圖為Garmin行動與汽車
OEM行銷總監Roger Jollis
Garmin首度委外代工 Nuvifone手機由華碩代工 4Q率先在美國問世 iPhone 3G不影響其價格策略
Garmin首款手機Nuvifone,預計第4季率先在美國問世,該機種已
經確定由華碩接獲代工訂單,採用易利信手機技術平台(EMP),這
也是強調垂直整合的Garmin首度釋出委外代工訂單。
Garmin行動與汽車OEM行銷總監Roger Jollis表示,Garmin一向強調
垂直整合的優勢,過去從未將產品委外生產,但手機產品涉及各
地認證及無線射頻(RF)專業技術,Garmin在開發之初即與台灣的手
機製造廠合作,未來也將委由這家廠商代工,這是Garmin第1個委
外製造的產品。
儘管他不願透露合作台廠的名字,但據業界人士透露,這家與
Garmin緊密合作的廠商就是華碩。Garmin與華碩合作已有2年,華
碩主要貢獻RF部分的專業能力,並採用EMP的3.5G平台,未來也
將負責製造組裝,儘管華碩與和碩已經分家,但Garmin對口單位
還是華碩,而華碩與Garmin在GPS手機領域也成為暨合作又競爭
的關係。
Jollis指出,10年前Garmin曾推出1款GSM導航手機,但當時並未與
營運商合作,而是主打開放通路,因此銷售反應平平;此次重新
進入手機市場,將會與全球主要營運商密切合作,預計第4季會率
先在美國市場推出,2009年上半再進入歐洲及亞太市場。據了解
,台灣市場將是亞太地區首站。
對於許多類似產品的競爭,他則強調,儘管諾基亞(Nokia)、三星
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及索尼愛立信
(Sony Ericsson)都有GPS手機,而蘋果(Apple)及宏達電也有GPS觸控
螢幕手機,但多數機種只是具備GPS功能,實際上並無最佳化的
導航功能,Nuvifone是目前唯一以導航為核心的觸控螢幕手機,
包括使用介面及定位服務(LBS)都是別的機種沒有的,定位非常獨
特,並未與這些產品正面競爭。
Jollis進一步說,Garmin不會只有這款手機,實際上一直到2010年的
產品組合都已經規劃好了,會持續專注發展此市場,鎖定專業用
戶、科技愛用者、生活時尚等市場區隔,並以2,700萬的Garmin用
戶為基礎,推出各種產品外觀的機種,但將專注於HSDPA市場,
沒有考慮推出CDMA機種。
至於Nuvifone的價格部分,他強調,各地區的營運商補貼都不同
,目前還不方便揭露售價,但可以確定的這是款高階機種,定位
與599~899美元的可攜式導航裝置(PND)類似;iPhone 3G與AT&T推
出199美元售價,有相當複雜的補貼方式,對於Nuvifone的價格策
略沒有任何影響。
Garmin首款手機Nuvifone,預計第4季率先在美國問世,該機種已
經確定由華碩接獲代工訂單,採用易利信手機技術平台(EMP),這
也是強調垂直整合的Garmin首度釋出委外代工訂單。
Garmin行動與汽車OEM行銷總監Roger Jollis表示,Garmin一向強調
垂直整合的優勢,過去從未將產品委外生產,但手機產品涉及各
地認證及無線射頻(RF)專業技術,Garmin在開發之初即與台灣的手
機製造廠合作,未來也將委由這家廠商代工,這是Garmin第1個委
外製造的產品。
儘管他不願透露合作台廠的名字,但據業界人士透露,這家與
Garmin緊密合作的廠商就是華碩。Garmin與華碩合作已有2年,華
碩主要貢獻RF部分的專業能力,並採用EMP的3.5G平台,未來也
將負責製造組裝,儘管華碩與和碩已經分家,但Garmin對口單位
還是華碩,而華碩與Garmin在GPS手機領域也成為暨合作又競爭
的關係。
Jollis指出,10年前Garmin曾推出1款GSM導航手機,但當時並未與
營運商合作,而是主打開放通路,因此銷售反應平平;此次重新
進入手機市場,將會與全球主要營運商密切合作,預計第4季會率
先在美國市場推出,2009年上半再進入歐洲及亞太市場。據了解
,台灣市場將是亞太地區首站。
對於許多類似產品的競爭,他則強調,儘管諾基亞(Nokia)、三星
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及索尼愛立信
(Sony Ericsson)都有GPS手機,而蘋果(Apple)及宏達電也有GPS觸控
螢幕手機,但多數機種只是具備GPS功能,實際上並無最佳化的
導航功能,Nuvifone是目前唯一以導航為核心的觸控螢幕手機,
包括使用介面及定位服務(LBS)都是別的機種沒有的,定位非常獨
特,並未與這些產品正面競爭。
Jollis進一步說,Garmin不會只有這款手機,實際上一直到2010年的
產品組合都已經規劃好了,會持續專注發展此市場,鎖定專業用
戶、科技愛用者、生活時尚等市場區隔,並以2,700萬的Garmin用
戶為基礎,推出各種產品外觀的機種,但將專注於HSDPA市場,
沒有考慮推出CDMA機種。
至於Nuvifone的價格部分,他強調,各地區的營運商補貼都不同
,目前還不方便揭露售價,但可以確定的這是款高階機種,定位
與599~899美元的可攜式導航裝置(PND)類似;iPhone 3G與AT&T推
出199美元售價,有相當複雜的補貼方式,對於Nuvifone的價格策
略沒有任何影響。
集嘉通訊首款數位電視手機t600,首度打入歐洲行動營運商
的供應鏈,獲得法國第2大電視集團SFR旗下的Neuf
Cegetel青睞,將可搶搭歐洲盃足球賽的收視熱潮,集嘉
也是繼宏達電及啟碁之後,第3家與其合作的台灣手機廠商。
集嘉與法國虛擬行動電話服務營運商(MVNO)Neuf
Cegetel攜手,在法國推出首款支援DVB-T的數位電
視PDA手機TWIN TNT,這是集嘉首度打入歐洲行動營
運商的供應鏈,也恰好可以趕上6月歐洲盃足球賽的收視熱。
Neuf Cegetel主要採購的手機品牌包括諾基亞(
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及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等,也與宏電店
密切合作,2006年下半也曾導入啟碁的Linux平台
GSM/Wi-Fi雙網手機,集嘉則是與其合作的第3家台
灣廠商,其中雙網手機TWIN系列都是與台灣廠商合作。
Neuf Cegetel雖是行動營運商,但主要是以固網業
務起家,目前業務範圍包括ADSL、光纖接取、網路電話(
VoIP)及網路電視(IPTV)等,屬於新興電信業者,
2007年底由SFR集團入主。這次與集嘉合作,不僅提供用
戶免費收視數位電視的服務,也可透過Wi-Fi網路接取網路
、VoIP及IPTV等服務。
一直採取品牌與代工雙線策略的集嘉,近來頻頻向電信營運商叩
關,包括歐洲、台灣及亞洲等地的電信業者都在積極接觸中,繼
法國之後,台灣近期也可望傳出捷報。集嘉2008年將重心放
在3.5G手機,除了多重標準的數位電視功能外,也強打全球
衛星定位(GPS)功能,並與國際航電(Garmin)合作
,另開發出內建500萬畫素相機的智慧型手機,鎖定創新及利
基產品。
集嘉繼t600之後,也開發出全球首款3.5G多重行動電視
標準的智慧型手機MS808,從DVB-T、DVB-H到
ISDB-T與DMB都可支援,同時也內建Wi-Fi及
GPS功能。
的供應鏈,獲得法國第2大電視集團SFR旗下的Neuf
Cegetel青睞,將可搶搭歐洲盃足球賽的收視熱潮,集嘉
也是繼宏達電及啟碁之後,第3家與其合作的台灣手機廠商。
集嘉與法國虛擬行動電話服務營運商(MVNO)Neuf
Cegetel攜手,在法國推出首款支援DVB-T的數位電
視PDA手機TWIN TNT,這是集嘉首度打入歐洲行動營
運商的供應鏈,也恰好可以趕上6月歐洲盃足球賽的收視熱。
Neuf Cegetel主要採購的手機品牌包括諾基亞(
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及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等,也與宏電店
密切合作,2006年下半也曾導入啟碁的Linux平台
GSM/Wi-Fi雙網手機,集嘉則是與其合作的第3家台
灣廠商,其中雙網手機TWIN系列都是與台灣廠商合作。
Neuf Cegetel雖是行動營運商,但主要是以固網業
務起家,目前業務範圍包括ADSL、光纖接取、網路電話(
VoIP)及網路電視(IPTV)等,屬於新興電信業者,
2007年底由SFR集團入主。這次與集嘉合作,不僅提供用
戶免費收視數位電視的服務,也可透過Wi-Fi網路接取網路
、VoIP及IPTV等服務。
一直採取品牌與代工雙線策略的集嘉,近來頻頻向電信營運商叩
關,包括歐洲、台灣及亞洲等地的電信業者都在積極接觸中,繼
法國之後,台灣近期也可望傳出捷報。集嘉2008年將重心放
在3.5G手機,除了多重標準的數位電視功能外,也強打全球
衛星定位(GPS)功能,並與國際航電(Garmin)合作
,另開發出內建500萬畫素相機的智慧型手機,鎖定創新及利
基產品。
集嘉繼t600之後,也開發出全球首款3.5G多重行動電視
標準的智慧型手機MS808,從DVB-T、DVB-H到
ISDB-T與DMB都可支援,同時也內建Wi-Fi及
GPS功能。
台船鄭文隆訪寶鋼 只欠台胞證 穩固鋼板料源月底率幹部出訪 適
逢大選 擔心綠系及官派董座身分橫生枝節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將率領物料及業務部門幹部拜訪大陸寶鋼,希
望確保造船鋼板供料。目前一切就緒,就擔心鄭文隆的官派董事
長身分,讓他無法取得台胞證。
鄭文隆曾經擔任高雄市副市長,是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的人
馬。據透露,為確保鄭文隆成行,台船特別請大陸寶鋼相關人員
協助辦簽證,藉以減低政治色彩。官員說,由於適逢總統選舉期
間,時間比較敏感,現在還在等待,萬一鄭文隆無法成行,備案
是仍依既定行程出發,台船獲得充足的供料才是當務之急。
經濟部已收到鄭文隆出訪大陸的申請函,行程規劃3月30日啟
程,4月4日結束訪問。第一站將先前往上海船舶設計研究院,
該單位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民用船舶
設計單位,也是大陸第一大船舶設計單位,設計產品包括散貨船
、集裝箱船等綜合性船舶,台船希望探詢雙方合作的可能性。
除拜會上海船舶設計研究院,台船公司為穩固料源,也將拜會大
陸寶鋼。經濟部國營會官員表示,台船目前每年需要造船用鋼板
22萬公噸,中鋼只能供應20萬公噸,平均每季還有
5,000餘公噸供料缺口,因此台船積極向外尋覓。
官員說,包括日本新日鐵、南韓現代集團浦項鋼鐵都有接洽,早
在幾年前也曾經觸及大陸寶鋼要求供料,但近來是鋼板的「天年
」,大家料源都很缺,目前寶鋼一年可供應台船約4,000公
噸,都無法滿足生產線所需。
相關官員指出,由於台船已經展開民營化釋股的前置作業,預期
今年內民營化實績會顯現,屆時對業務的掌握度及透明度都要相
當高,才能符合投資人需要,因此鄭文隆規劃在總統大選後的3
月底,在台船業務經理闕傑及物料經理陳福調陪同下,親自拜訪
大陸寶鋼,希望與寶鋼高層針對供應台船鋼材問題達成具體協議
,進一步促進寶鋼與台船之間的合作關係。
目前一切作業都已安排妥當,鄭文隆的台胞證申請作業也在進行
中,現在最怕的就是鄭文隆的官派董事長身分,可能會影響台胞
證簽證作業。
逢大選 擔心綠系及官派董座身分橫生枝節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將率領物料及業務部門幹部拜訪大陸寶鋼,希
望確保造船鋼板供料。目前一切就緒,就擔心鄭文隆的官派董事
長身分,讓他無法取得台胞證。
鄭文隆曾經擔任高雄市副市長,是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的人
馬。據透露,為確保鄭文隆成行,台船特別請大陸寶鋼相關人員
協助辦簽證,藉以減低政治色彩。官員說,由於適逢總統選舉期
間,時間比較敏感,現在還在等待,萬一鄭文隆無法成行,備案
是仍依既定行程出發,台船獲得充足的供料才是當務之急。
經濟部已收到鄭文隆出訪大陸的申請函,行程規劃3月30日啟
程,4月4日結束訪問。第一站將先前往上海船舶設計研究院,
該單位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民用船舶
設計單位,也是大陸第一大船舶設計單位,設計產品包括散貨船
、集裝箱船等綜合性船舶,台船希望探詢雙方合作的可能性。
除拜會上海船舶設計研究院,台船公司為穩固料源,也將拜會大
陸寶鋼。經濟部國營會官員表示,台船目前每年需要造船用鋼板
22萬公噸,中鋼只能供應20萬公噸,平均每季還有
5,000餘公噸供料缺口,因此台船積極向外尋覓。
官員說,包括日本新日鐵、南韓現代集團浦項鋼鐵都有接洽,早
在幾年前也曾經觸及大陸寶鋼要求供料,但近來是鋼板的「天年
」,大家料源都很缺,目前寶鋼一年可供應台船約4,000公
噸,都無法滿足生產線所需。
相關官員指出,由於台船已經展開民營化釋股的前置作業,預期
今年內民營化實績會顯現,屆時對業務的掌握度及透明度都要相
當高,才能符合投資人需要,因此鄭文隆規劃在總統大選後的3
月底,在台船業務經理闕傑及物料經理陳福調陪同下,親自拜訪
大陸寶鋼,希望與寶鋼高層針對供應台船鋼材問題達成具體協議
,進一步促進寶鋼與台船之間的合作關係。
目前一切作業都已安排妥當,鄭文隆的台胞證申請作業也在進行
中,現在最怕的就是鄭文隆的官派董事長身分,可能會影響台胞
證簽證作業。
經濟部官員指出,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所屬國營事業人
員奉上級指派赴大陸,基於業務需要,可以報請經濟部專案核定
,但國營事業董事長出訪大陸的案例不多,連已經民營化的中鋼
,在92年至94年林文淵第一次接任該公司董事長期間,也只
曾經成功造訪大陸一次;另外一次是前往香港開會。
為加強業務合作,台船公司董事長鄭文隆計劃月底率團訪問大陸
訪問,由於國營事業董事長親訪大陸的例子不多,加上鄭文隆曾
任高雄市副市長,且為謝系人馬,身分敏感,能否成行備受矚目
。
官員表示,國營事業與大陸業務往來相當多,其中台電有15%
的燃煤量是向大陸購買,即每年有約400萬公噸的煤自大陸進
口,因此台電常常有副處長或處長級官員往來兩岸,洽談相關業
務;而台船則因艙口蓋都是由大陸製造,有時候需要協商產品的
品管與驗收工作,除人員交流,也牽涉一些採購問題。
不過,雖然台電、中油事務階層不乏去大陸洽商的前例,但董事
長層級親訪大陸的案例很少,至少台電、中油董事長都沒有去過
大陸訪問,主要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干擾。
此次台船董事長向經濟部申請赴大陸訪問,時間為3月30日至
4月4日,經濟部長陳瑞隆昨天晚間表示,他還未看見申請公文
內容,要看台船此次行程的業務性質以及必要性來判斷,目前尚
未決定是否批准鄭文隆赴大陸的申請。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預計拜會上海船舶設計研究院,希望可以合作
取得23萬到40萬噸超大型鐵砂船及1.34萬個TEU(
20呎標準貨櫃)的相關技術,台船希望促成雙方合作,強化台
船競爭力。
員奉上級指派赴大陸,基於業務需要,可以報請經濟部專案核定
,但國營事業董事長出訪大陸的案例不多,連已經民營化的中鋼
,在92年至94年林文淵第一次接任該公司董事長期間,也只
曾經成功造訪大陸一次;另外一次是前往香港開會。
為加強業務合作,台船公司董事長鄭文隆計劃月底率團訪問大陸
訪問,由於國營事業董事長親訪大陸的例子不多,加上鄭文隆曾
任高雄市副市長,且為謝系人馬,身分敏感,能否成行備受矚目
。
官員表示,國營事業與大陸業務往來相當多,其中台電有15%
的燃煤量是向大陸購買,即每年有約400萬公噸的煤自大陸進
口,因此台電常常有副處長或處長級官員往來兩岸,洽談相關業
務;而台船則因艙口蓋都是由大陸製造,有時候需要協商產品的
品管與驗收工作,除人員交流,也牽涉一些採購問題。
不過,雖然台電、中油事務階層不乏去大陸洽商的前例,但董事
長層級親訪大陸的案例很少,至少台電、中油董事長都沒有去過
大陸訪問,主要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干擾。
此次台船董事長向經濟部申請赴大陸訪問,時間為3月30日至
4月4日,經濟部長陳瑞隆昨天晚間表示,他還未看見申請公文
內容,要看台船此次行程的業務性質以及必要性來判斷,目前尚
未決定是否批准鄭文隆赴大陸的申請。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預計拜會上海船舶設計研究院,希望可以合作
取得23萬到40萬噸超大型鐵砂船及1.34萬個TEU(
20呎標準貨櫃)的相關技術,台船希望促成雙方合作,強化台
船競爭力。
車用電子是繼資訊電子後的第4C重點產業,從近期諾基亞收購
Navteq公司,GPS大廠TomTom與台灣國際航電(
Garmin)爭相併購Tele Atlas,最後
TomTom以42億美元勝出,可以看出傳統的個人行動導航
器(PND)的市場愈來愈受到壓縮,具有行動功能的導航器將
切入瓜分這塊新大餅。
PND市場以往都是GPS大廠的天下,但在行動電話業者相中
這塊市場紛紛切入後,有人已經預言,未來不會有單純的PND
產品,應該都會搭載行動通訊的功能,從國際手機大廠諾基亞的
切入,再看國內中華電信、遠傳的投資,都可以嗅出這股趨勢。
目前低價的PND產品大約都在4,000元左右的行情,具有
通訊功能的導航器因為增加資訊功能,則提高到萬元左右,未來
還可以用基地台定址更精準的提供AGPS的服務,廠商的車拚
愈來愈厲害,找出自己的藍海策略。
Navteq公司,GPS大廠TomTom與台灣國際航電(
Garmin)爭相併購Tele Atlas,最後
TomTom以42億美元勝出,可以看出傳統的個人行動導航
器(PND)的市場愈來愈受到壓縮,具有行動功能的導航器將
切入瓜分這塊新大餅。
PND市場以往都是GPS大廠的天下,但在行動電話業者相中
這塊市場紛紛切入後,有人已經預言,未來不會有單純的PND
產品,應該都會搭載行動通訊的功能,從國際手機大廠諾基亞的
切入,再看國內中華電信、遠傳的投資,都可以嗅出這股趨勢。
目前低價的PND產品大約都在4,000元左右的行情,具有
通訊功能的導航器因為增加資訊功能,則提高到萬元左右,未來
還可以用基地台定址更精準的提供AGPS的服務,廠商的車拚
愈來愈厲害,找出自己的藍海策略。
CES展 GPS大廠北美搶市 市場規模暴增,北美成關鍵戰場
Garmin、TomTom和Mio,展場仙拚仙。
美國市場雖然不景氣,但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去年成
長三倍,達到1,000多萬台規模,今年保守推估,GPS仍
然可成長七、八成,達到1,700至1,800萬台,北美成
為全球前三大GPS市場「兵家必爭」之地,CES更見
Garmin、TomTom和Mio等三大廠商比產品、比技
術、比行銷的場地,熱鬧滾滾。
汽車電子一向是CES的主力秀之一,今年全球三大GPS廠
Garmin、TomTom和Mio,都有參展,更在CES
面對面進行肉搏戰,其中第一大品牌Garmin更砸下大筆行
銷費用,爭取在CES的曝光率,幾乎所有的地圖、巴士站都可
以看到Garmin 的廣告。
宇達電通總經理王聖?說,2006年美國GPS市場規模只有
300萬台,到了2007年飆到1,000多萬台,大幅成長
三倍,遠比市調預估的700∼800萬台高出許多,使得營運
較保守的公司吃了不少的悶虧。
今年美國市場受次級房貸風暴波及,經濟普遍不景氣,買氣也不
佳,不過,王聖?說,GPS仍有機會大幅成長,預估今年市場可
望達1700∼1800萬台左右,具有成長七、八成的實力,
也是全球成長最大的市場,也是各家大廠競爭的關鍵市場。
以GPS市場來看,一向是以歐洲為大本營,但因歐洲規模己大
,成長暴發力遠不如美國,因此,各大廠商在歐洲採取穩紮穩打
策略,在美國採取積極的進攻策略,以目前的行銷手法來看,
Garmin最敢衝、最積極;Mio完成整合後,全力向前衝
;TomTom反成最保守的廠商。
王聖?說,去年宇達行銷費用約27億元,今年的行銷預算是
37億元,除了之前投入1億元進行「行銷定位改造計畫」,今
年有更多新產品,加上自有品牌比重提高到八成,使得行銷策略
更顯重要。
除了美國市場,中國市場也是百家爭鳴,大小品牌多達100多
種,其中Mio市占率近16%∼20%,是中國最大品牌。王
聖?說,估算今年中國市場約40至42萬台規模,比去年的16
萬台,成長三倍左右,宇達電通希望拿下30%占有率,把銷售
量衝到40∼50萬台的規模,坐穩中國第一大GPS品牌寶座。
不過,市場調查機構Telematics Research
Group則認為,Garmin、TomTom等可攜式導
航裝置(PND)業者,在全球GPS市場銷售量領先的狀況,
將在2009年有所改變,改由GPS手機領先,包括PND、
GPS手機在內,預估全球GPS市場將在2015年超過5億
台,較2007年的5,000萬台、成長十倍。
Garmin、TomTom和Mio,展場仙拚仙。
美國市場雖然不景氣,但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去年成
長三倍,達到1,000多萬台規模,今年保守推估,GPS仍
然可成長七、八成,達到1,700至1,800萬台,北美成
為全球前三大GPS市場「兵家必爭」之地,CES更見
Garmin、TomTom和Mio等三大廠商比產品、比技
術、比行銷的場地,熱鬧滾滾。
汽車電子一向是CES的主力秀之一,今年全球三大GPS廠
Garmin、TomTom和Mio,都有參展,更在CES
面對面進行肉搏戰,其中第一大品牌Garmin更砸下大筆行
銷費用,爭取在CES的曝光率,幾乎所有的地圖、巴士站都可
以看到Garmin 的廣告。
宇達電通總經理王聖?說,2006年美國GPS市場規模只有
300萬台,到了2007年飆到1,000多萬台,大幅成長
三倍,遠比市調預估的700∼800萬台高出許多,使得營運
較保守的公司吃了不少的悶虧。
今年美國市場受次級房貸風暴波及,經濟普遍不景氣,買氣也不
佳,不過,王聖?說,GPS仍有機會大幅成長,預估今年市場可
望達1700∼1800萬台左右,具有成長七、八成的實力,
也是全球成長最大的市場,也是各家大廠競爭的關鍵市場。
以GPS市場來看,一向是以歐洲為大本營,但因歐洲規模己大
,成長暴發力遠不如美國,因此,各大廠商在歐洲採取穩紮穩打
策略,在美國採取積極的進攻策略,以目前的行銷手法來看,
Garmin最敢衝、最積極;Mio完成整合後,全力向前衝
;TomTom反成最保守的廠商。
王聖?說,去年宇達行銷費用約27億元,今年的行銷預算是
37億元,除了之前投入1億元進行「行銷定位改造計畫」,今
年有更多新產品,加上自有品牌比重提高到八成,使得行銷策略
更顯重要。
除了美國市場,中國市場也是百家爭鳴,大小品牌多達100多
種,其中Mio市占率近16%∼20%,是中國最大品牌。王
聖?說,估算今年中國市場約40至42萬台規模,比去年的16
萬台,成長三倍左右,宇達電通希望拿下30%占有率,把銷售
量衝到40∼50萬台的規模,坐穩中國第一大GPS品牌寶座。
不過,市場調查機構Telematics Research
Group則認為,Garmin、TomTom等可攜式導
航裝置(PND)業者,在全球GPS市場銷售量領先的狀況,
將在2009年有所改變,改由GPS手機領先,包括PND、
GPS手機在內,預估全球GPS市場將在2015年超過5億
台,較2007年的5,000萬台、成長十倍。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