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土地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灣土地銀行今([[今天日期]])宣布,為了推廣行動支付,與台灣行動支付合作,推出一系列信用卡行動支付現金回饋優惠。這個活動不僅限於信用卡的感應支付或掃碼支付,還能讓消費者享受額外的1%回饋金。更棒的是,結合銀行的行銷活動,還有機會獲得更高的回饋,最高可達8%。 這次的優惠活動,對於使用公股行庫信用卡掃碼支付的消費者來說,每筆交易還能額外獲得5%的刷卡金。在鬍鬚張、頂好及JASONS超市消費,還能再享受20~25%的回饋。 台灣行動支付提供了兩種使用方式,一種是透過銀行的行動銀行連結,另一種則是直接使用台灣行動支付APP。後者因為可以在App上連結所有合作銀行的信用卡或金融卡,所以在卡別使用上更加靈活。 台灣行動支付App已經支援包括台銀、土銀、合庫、一銀、華南、彰銀、上海、台北富邦、兆豐、臺企、台中、新光、陽信、遠東、永豐、台新、日盛、中國信託等金融機構的信用卡,以及中華郵政Visa金融卡。不論是Apple還是Android手機用戶,都能使用台灣Pay進行掃碼支付。對於擁有NFC功能的Android手機用戶,更可以直接透過感應式刷卡機付款。
台灣行動支付指出,在指定期間若以公股行庫信用卡掃碼支付,每 筆交易將另享5%刷卡金,至鬍鬚張、頂好及JASONS超市消費,還可 再享20∼25%回饋。
台灣Pay目前有兩種使用方式,一種是透過銀行的行動銀行連結, 另一種則是透過台灣行動支付APP執行,而後者由於在App之上可同時 連結所有合作銀行的信用卡或金融卡,因此在卡別使用的選擇上有更 大彈性。
台灣行動支付指出,目前其App已支援台銀、土銀、合庫、一銀、 華南、彰銀、上海、台北富邦、兆豐、臺企、台中、新光、陽信、遠 東、永豐、台新、日盛、中國信託等金融機構的信用卡,及中華郵政 Visa金融卡,不論是Apple或所有Android手機用戶均可使用台灣Pay 掃碼支付,而若持Android具NFC感應功能手機的用戶,可透過感應式 刷卡機付款。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掀起一股降息風潮,美國聯準會降息後,多家大型銀行也跟進調降美元存款利率。其中,台灣土地銀行(以下簡稱「土銀」)成為關鍵角色,與其他銀行共同進行利率調整。以下為相關新聞內容:
美聯儲突然降息2碼,台灣多家大型行庫迅速跟進,包括台銀、兆豐銀行、一銀、合庫等,已將牌告利率翻新。合庫一年期利率降幅達0.55個百分點,超過聯準會的降息幅度。目前,八大行庫1年期美元優存大多僅剩1%,而台銀、土銀、華銀仍維持1.05%的利率,美元一年期定存利率接近「保一」大作戰。
据了解,土銀、台企銀、彰銀將於近日調降美元存款牌告利率,華銀則預定明日進行調整。彰銀內部版本顯示,最快今日將調降各天期美元存款牌告利率,其中1年期利率將比照聯準會降率調降0.5個百分點,3個月期以上的利率降幅約在0.3~0.5個百分點,1個月內的降幅約在0.1至0.2個百分點。
華銀則預定本周五調降美元存款牌告利率,活存利率將與台銀、兆豐、一銀、合庫等四家行庫的降幅一致,調後為0.25%。
從各行庫的降率水準來看,「短少長多」成為共同方向,天期愈長,降幅愈大。各大行庫現在都在競相爭取美元短期資金,尤其是「活存」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其中,土銀活存利率僅調降5個基點,目前為0.33%,為全體行庫最高,顯示出爭取活期美元資金的強烈意願。台企銀也採取同樣策略,活期存款利率為0.28%,屬於相對較高者。
與新台幣定存利率相比,目前一年期美元定存利率已低於新台幣一年期定存利率,這是近年來少見的現象。為避免存款流失,各行庫在決定利率水準前已互相打聽行情。目前各行庫存款利率落差最大的是6個月期利率,介於0.8~0.95%之間,也成為各大行庫思考長短率配置的最大分歧所在。而在一年期的利率落差則最少,大致分為1%、1.05%兩種。
台灣土地銀行推出創新房貸方案,以「前低後高」還本策略吸引年輕購屋族!該行在1月份率先推出本金前低後高的階段式還款房貸,預計合庫銀行也將在3月推出類似方案。土銀董事長黃伯川表示,此方案受到建商熱烈支持,並積極推薦給年輕購屋族,希望能夠幫助他們提升購屋能力。該方案試算案例顯示,採用前低後高方案,在寬限期結束後的十年內,每月可減輕10,284元的本息負擔。土銀也積極展開總動員,並要求分行按時匯報申請者資料,以監控方案成效。該行還特別強調,將總貸款金額限制在1千萬元內,並要求每月至少還本金的千分之1.5,以鼓勵低薪年輕人購屋,並避免房貸搬風問題。
【台灣新聞】近年來,隨著退休存股議題的熱潮,台灣證券市場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根據統計,截至今年元月,證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買股累計投資金額已達115億元,單月總扣款金額更是創新高,達8.1億元。其中,台灣土地銀行等12家開辦券商積極參與,共同推動這股投資熱潮。 自2017年元月起,金管會推動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購買股票與ETF業務,如今已滿三年。這期間,台股行情不斷攀升,尤其是在長壽風險熱議的背景下,存股成為全民運動。許多證券商為了搶搭這股熱潮,積極拓展業務,成交金額也隨之攀升。 在這波熱潮中,富邦證券以38億元的定期定額投資ETF扣款金額位居市場龍頭,共有3.9萬客戶參與,每月扣款金額超過2億元。而國泰證券的每月扣款金額也從2018年底的5,000萬元,躍升至去年底的1.5億元,並持續增加,表現領先同業。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投資熱潮的主力客戶為40歲以下的年輕小資族,他們積極參與存股,不僅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規劃,也為台灣證券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在這其中,台灣土地銀行等銀行也積極參與,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美國聯準會突然降息,讓全球市場掀起一陣驚濤駭浪。這也讓台灣的經濟界高度關注,我們的中央銀行會不會跟進降息呢?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熟悉央行貨幣政策的財經官員分析,如果經濟真的步入衰退,降息對消費和投資確實有幫助,但當利率已經很低時,這種幫助就有限了。台灣是否會降息,有兩個重要的觀察指標:一是是否陷入通縮,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中長期造成的影響。 財經官員強調,新冠肺炎目前還被視為一次性事件,但這個不確定性很高。比起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如振興和紓困措施,可能更直接有效。 官員指出,原本預期疫情在一、二個月內就能得到控制,但現在情況看起來並非如此,其他國家疫情擴大,跨境移動頻繁,恐怕6月前都無法得到有效控制。 如果台灣出現通縮疑慮,比如物價低、失業率高,這對經濟的影響已經不是短暫衝擊,而是可能持續到第二季以上的中長期趨緩,央行就可能跟進美國降息。 銀行界普遍認為央行不會降息,台灣土地銀行常董李宗培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中國大陸「斷鏈」,問題不在資金成本,美國降息對全球生產鏈的傷害幫助不大,所以市場會自己說話,美股先漲後跌。至於台灣,市場並不缺資金,他預測央行本次理監事會議不會跟進降息。 另一方面,聯準會降息導致美元走弱,新台幣匯率強升,這會產生緊縮效果。油價下跌、新台幣升值,可能導致物價轉負,產生通縮壓力。一旦出現通縮疑慮,消費和投資將更低迷,央行可能會降息應對。 官員強調,目前來看,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直接有效。政府正在推動振興和紓困方案,未來也可加速公共工程建設,帶動國內經濟成長。
台灣土地銀行董事長黃伯川近日對房市前景表達樂觀態度,強調SARS時期房價暴跌的歷史不會重演,預測疫情過後房市將呈現「U」型反轉,並持續回溫。黃伯川指出,與2003年SARS時期相比,當時的房價暴跌是由於產業外移和房價過度飆漲導致,而現在這兩個因素都不存在。他強調,台灣金融市場的逾放比和房貸利率都有顯著改善,對於新冠肺炎疫情對房市影響的估計相對較低。 黃伯川進一步解釋,1月份房地產成交量降低主要是因為農曆過年季節性因素,並非疫情導致。他預測,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房市將回歸基本面。至於土銀自身的房貸和土建融業務,黃伯川表示,今年底房貸餘額目標成長3.5%,達到9,000億元以上,土建融則希望有近二成的增幅。 為了幫助年輕族群購屋,土銀推出了一項「前低後高」階段式還款房貸專案,該專案針對20至40歲的首購族群,貸款額度最高1,000萬元,貸款年限最長30年。黃伯川說,這項設計可以降低年輕人初期還款壓力,隨著年資增加和薪資提升,還款能力也將逐漸提高。
金管會推動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購買股票與ETF業務,自2017年元月上路至今年元月已滿三年,開辦券商包括元大、富邦、國泰、凱基、永豐金、群益金鼎、元富、華南永昌、第一金、兆豐、土銀、台中銀等12家。
證交所統計,台股去年2月重登萬點後,3月定期定額買股扣款金額突破2億元,第4季行情進一步攻高至12,000點,尤其長壽風險熱議,存股成為全民運動,證券商積極搶搭議題熱潮衝刺,成交金額短短數月接連衝高至6億、7億元,至今年元月止,攀至8.1億元新高。
本國龍頭券商透露,截至元月底定期定額買股約定扣款戶數突破2.5萬戶,其中超過八成是全新客戶,以40歲以下年輕小資族為主;開辦至今客戶累計投資金額約35億元,累計扣款超過60萬筆,每月扣款金額逾2億元,領先同業。
第一家開辦定期定額買股業務的富邦證券指出,累計至今定期定額投資ETF扣款金額達38億元,居市場龍頭,共有3.9萬客戶參與扣款,每月扣款超過2億元,客戶平均年齡約42歲,並有35%首次扣款時為新客戶。
後來居上的國泰證券,每月扣款金額由2018年底5,000萬元,到去年底三級跳至1.5億元,目前更增加至近2億元,年成長率表現領先同業,國泰證券資深副總經理陳俊昇說,每月實際扣款人數超過2萬人,主力客戶女性偏多,平均年齡約35歲,每月扣款金額約在6,000元至7,000元。
在標的方面,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等ETF,以及台積電、大型金控等高殖利率股仍為存股族最愛。
財經官員分析,新冠肺炎目前仍被視為一次性事件,但不確定很高,比起貨幣政策,振興、紓困等財政政策會更對症下藥。
官員指出,原預期新冠肺炎疫情可在一、二個月內獲得控制,但現在看起來不會很快結束,其他國家正在擴大蔓延,在跨境移動頻繁下,很可能在6月以前都無法獲得良好控制。
不過,若台灣也出現通縮疑慮,如物價很低、失業率攀升,對經濟影響已非短暫衝擊而是二季以上的中長期趨緩,央行就可能跟進美國降息。
銀行界多傾向央行不降息,土銀常董李宗培昨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中國大陸「斷鏈」,問題不在資金成本,美國降息沒辦法對全球生產鏈的傷害有什麼幫助,所以市場會說話,美股先漲後跌;至於台灣,市場並不缺資金,他研判央行本次理監事會議不會跟進降息。
另一方面,聯準會降息導致美元走弱、新台幣匯率強升,貨幣升值會產生緊縮效果,「油價在下跌、新台幣又升值,可能會導致物價轉負,意即會產生通縮壓力」,一旦出現通縮疑慮,消費和投資將更低迷,央行將降息因應。
官員指出,以現階段而言,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直接有效,例如振興、紓困方案,這些措施政府都在推動,未來也可加速公共工程建設,帶動國內經濟成長。
黃伯川分析,2003年SARS時期,受產業外移與房價先前大幅飆漲影響,房價一度暴跌,並釀成台灣金融史唯一系統性風險,當時銀行逾放比飆高至二位數,如今銀行逾放比只有0.2%左右,土銀更是只有0.18%;且當時銀行放款利率至少4%、5%,現在首購族最低1.56%,「不論是逾放比還是房貸利率都有天壤之別」,估計新冠肺炎疫情對房市影響程度很低。
「這兩個導致房價暴跌的因素,目前都不存在,台灣不僅沒有產業外移,甚至還有台商回流,房價近幾年並未暴漲,只有溫和復甦,市場也沒什麼投資客,多數是自住剛性需求」,黃伯川說。
黃伯川解釋,1月房地產成交量降低,是屬於農曆過年季節性因素,近期看屋人潮略減、觀望氣氛較濃,但疫情獲得控制後房市就會回歸基本面。
截至1月底,土銀房貸餘額為8,863億元、土建融餘額3,913億元,今年底房貸餘額目標成長3.5%,目標9,000億元以上,土建融也希望較去年底有近二成的增幅。
「因台商回流關係,建商還在持續搶地,土建融仍持續增長」,黃伯川說。
另外,為協助年輕族群購屋,土銀宣布推出「前低後高」階段式還款房貸專案,引起市場關注。
土銀推出的「前低後高」式房貸,瞄準20~40歲的首購族群,貸款額度最高1,000萬元,貸款年限最長30年,假設貸款1,000萬元、利率1.68%,前三年只需付息,每月支付14,000元,第四至十年,每月付息28,129元,比本息平均法少繳1萬多元,第11年後每月支付42,902元,較本息平均法只需多還4,489元。
黃伯川說,年輕人剛踏入社會,薪水只有3萬多元,即使父母願意幫忙付頭期款,每月須支付的貸款金額就和薪水差不多,土銀設計的「前低後高」可增加年輕人購屋意願,未來年資愈高薪水也會增加,還款能力隨之提升,就有負擔更高房貸的能力。
據悉,土銀、台企銀、彰銀預定今日、華銀則預定明日調降美元存款牌告利率。
根據彰銀內部拍定的版本,最快今日調降各天期美元存款牌告利率,除了1年期利率比照聯準會降率調降0.5個百分點,3個月期以上的利率降幅大約在0.3∼0.5個百分點,1個月內的降幅大約在0.1至0.2個百分點。
華銀則預定本周五調降美元存款牌告利率。根據華銀內定版本,活存將和台銀、兆豐、一銀、合庫等四家行庫的降幅一致,調後為0.25%。
從各行庫的降率水準來看,「短少長多」已成為共同方向,天期愈長,降幅愈大,各大行庫現在都競拚美元短期資金,尤其是「活存」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其中,土銀活存利率僅調降5個基點,現在活存利率為0.33%,為全體行庫最高,爭取活期美元資金的旺盛企圖心由此可見;採同樣策略的還包括台企銀,活期存款利率0.28%,也屬於相對較高者。
倘若和新台幣定存利率相較,現在一年期美元定存利率已低於新台幣一年期定存利率,是近年罕見現象。
據了解,為避免存款流失,各行庫決定利率水準前已互相打聽行情;目前各行庫存款利率落差最大的是6個月期利率,介於0.8∼0.95%,也成為各大行庫思考長短率配置的最大分歧所在,而在一年期的利率落差則最少,大致分1%、1.05%兩種。
土銀董事長黃伯川4日指出:「建商客戶非常支持此案」,並且主動向年輕購屋族推銷,形容這是銀行幫助建商增加「有效需求」,因為透過前低後高的本金還款,等於增加年輕人負擔貸款的購屋能力。
土銀也特別提出試算案例,以貸款上限1千萬元、利率1.68%、貸款年限30年為例,倘若採取前低後高方案,則在第二階段,亦即寬限期三年結束之後起算到貸款第十年,每月要繳28,129元,可比本息均攤的貸款戶,每月減輕10,284元的本息負擔;至於從貸款第11年開始的本息均攤方式到第30年,每月平均繳42,902元,則比本息均攤者每月多繳4,489元本息。
土銀1月中旬正式發文分行後,除要求各分行按時匯報申請者類型、申貸量等,來檢視實施成效,為求借力使力,快速收行銷之效,據了解,土銀高層亦出動各分行了解所承作土建融案的建案類型,以快速網羅「首購族」目標客群到位。
土銀高層說明,由於該新方案是以20∼40歲間的首購族為適用對象,因此,在與建商合作前,也會先行過濾建案的類型,以不論是總價或房型均適合首購族的案子為主,其中在價位上,土銀已先行劃定,總貸款金額將以1千萬元為限,在還款上,每月至少要還本金的千分之1.5。
土銀強調,所以限制承作金額在1千萬元以內,是為了鼓勵「低薪年輕人」購屋,不希望年輕人去買高價屋導致日後背負過重的房貸;除此之外,為了避免引發「房貸搬風」問題,土銀對承作對象同步劃出二大限制,包括同業轉貸及借新還舊兩種類型均不能適用。
銀行業者指出,大陸分行「零逾放」有三大關鍵因素,一是金管會從2018年就開始要求國銀大陸分行只要有逾放就要立即用盈餘打銷;二是近年大陸經濟往下行,各銀行在大陸放款都趨謹慎;三是因應大陸疫情擴大,經濟活動大量減少、國銀超前部署,預防企業倒閉潮。
據金管會統計,至1月國銀在大陸地區分行還有放款的只剩台銀、土銀、合庫、一銀、華銀、兆豐銀、台企銀、中信銀八家,放款總金額為新台幣1,845.05億元。
為因應中美貿易戰與大陸經濟下行風險,金管會從2018年開始就已要求國銀必須作好三大風險控管,一是所有放款提列1.5%備抵呆帳,二是曝險額控管在淨值八成以下,三是一產生逾放要立即用盈餘打銷,避免風險延燒到台灣母行,因此到去年12月底就僅餘一家銀行還有逾放,今年1月則已全數打銷。
就整體放款情形來看,金管會表示,截至1月底止,本國銀行放款總餘額為新台幣29兆9,029億元,較前一月底增加2,171億元;逾期放款金額為695億元,較前一月底增加59億元;逾期放款比率為0.23%,月增0.02個百分點,但較2018年同期的0.24%則是減少0.01個百分點。
金管會指出,放款餘額比月增原因,主要是民營企業融資增加,及政府機關發了550億元年終獎金。
金管會統計,1月底本國銀行備抵呆帳占逾期放款覆蓋率為596.73%,較去年12月底的651.78%減少,但整體備抵呆帳提列情形維持在較高水準,應屬穩健。
台灣土地銀行今(5)日召開會議,對於近期破產的寶德能源案件進行善後處理。會議中,銀行團聚焦在如何處理麥寮廠房與機器的鑑價與法拍事宜,以及承租經濟部工業局土地後續的問題。由於寶德能源破產確定無力還款,預計本月將展開呆帳提存,聯貸債權餘額約100億元,其中兆豐銀占比最高,達20億元。過去兩次對寶德能源的聯貸,其中金額較大的建廠聯貸發生在2011年,當時太陽能產業正值高峰,但現在產業變遷速度超過預期,銀行團必須做好後續的擔保品處分,以確保債權並降低損失。會議中,銀行團也將與工業局協商土地租金的處理方式,並考量擔保品價值後決定提存金額。
由於寶德能源破產確定無力還款,各銀行預計本月就會展開呆帳提存,寶德能源聯貸債權餘額約100億元,共九家銀行參貸,兆豐銀占約20億元最多,其次共同主辦行一銀、台新各約14億元、12億元左右,華銀、台銀、彰銀、合庫銀、台企銀各約7至3億元不等,土銀不到1億元。除了台新銀為民營,其餘八大公股行庫全數參貸。
參貸銀行指出,過去兩次對寶德能源聯貸,其中金額較大的建廠聯貸時間在2011年,當時太陽能產業仍處高峰,況且又有國發基金與其他大企業投資,但現在產業變遷速度快於預期,寶德能源現在既已破產,銀行便須做好後續的擔保品處分抵償部分債務餘額,盡量確保債權、降低銀行損失。
債權銀行主管表示,寶德能源擔保品麥寮廠房與機器,在公司破產下,只能循法院拍賣途徑處理,需要時間較長,銀行團第一步是找鑑價公司對擔保品鑑價,做好進行法拍準備,另外,擔保品法拍完成前,土地租金如何處理,銀行團也要再檢視承租契約,再與工業局協商。至於提存則是要考量擔保品價值後才能明確提存金額。
台灣金融業將迎來一波退休潮,這股風潮將對銀行業的人事結構帶來顯著變革。根據八大行庫的內部估計,隨著60歲以上的行員陸續退休,台灣土地銀行(土銀)與台灣銀行(台銀)等國營銀行將率先感受到這股趨勢。預計今年將有超過1,500人退休,這將加速銀行業的世代交替。 近年來,金融圈的變化速度迅猛,數位金融、法規遵循、洗錢防制、資訊系統開發等新興業務對資深行員的壓力日增。加上年齡層的變遷,員工對於未來優存政策的擔憂,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提前退休的現象。土銀人資部門主管預計,2020年與2021年將有200人退休,這波退休潮將持續到2023年。對於土銀來說,每年都需要大量招募新員工來應對這波退休潮。 台銀預計今年將有150人退休,並從今年開始進入退休高峰期,這種情況將持續到2023、2024年。而三商銀旗下的彰銀與一銀,近兩年的退休人次分別為120人和150人,這一數字也較過去有所增加。合庫、彰銀、兆豐銀、一銀及華銀等銀行,今年的退休人數也呈現上升趨勢。 這波退休潮對銀行業來說,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會。銀行們必須加速新人力的培養,以確保業務的穩定發展。對於有意加入金融業的新血來說,這將是一個極佳的入行時機。
行庫高層分析,近幾年金融圈變化速度遠甚於過去,包括數位金融、法遵、洗錢防制、資訊系統開發等新竄起的營運管理需求,讓不少資深行員疲於奔命,加上年改效應,儘管去年的13%優存尚未波及已民營化的公股行庫,但這些行庫的員工仍害怕在職期間優存被砍,這些因素使提前退休的行員人數比前幾年高出甚多。
這波退休潮,兩大國營銀行台銀、土銀正好將要進入高峰期。土銀人資部門相關主管指出,預估2020年、2021年的65歲屆齡退休人數均為200人,一直到2023之前,每年屆退人數大約都會在這個水準,這波退休潮還將再持續三年。也因此,接下來每年的新行員招募,都會是土銀的重頭戲,招考人次的規模也顯著較往年增加。
台銀今年則估屆退有150人,並從今年起開始進入退休高峰期,台銀主管指出,這種規模的屆退會一直持續到2023、2024年。三商銀方面,彰銀、一銀近二年的屆齡退休人次分別在120人、150人,相較前幾年的退休規模,人數同樣顯著增加。
合庫2019年屆齡退休230人、今年屆退則有159人,彰銀則估計屆退約150人,兆豐銀今年屆退則約有300人;一銀在2019年一共有164人退休,其中除了屆退123人,自請退休的部分也有41人;華銀今年則約100人屆退,去年則有約170人退休,其中50人是提前退休,二家銀行的提前退休人數約當屆退人數的1/4至1/3。
台灣金融業再掀聯盟潮!公平會今(26日)委員會有條件通過台灣土地銀行等八家銀行申請延展泛公股銀行信用卡聯盟案,這項聯盟將持續至2025年3月1日。這八家銀行包括一銀、合庫銀、兆豐銀、華銀、彰銀、台土銀、台企銀和台銀,他們為了共同爭取優惠商店,將共同使用「泛公股銀行信用卡聯盟」的商標、標誌、圖片及網域名稱。 為了確保整體經濟利益與公共利益,公平會也提出了五條明確的條件。這五條條件要求泛公股信用卡聯盟不得利用這項許可進行信用卡的聯合行為;公股銀行不得獨立提供優於聯盟的條件給持卡人;當公股銀行退出聯盟時,需在30日內向公平會報備;聯盟執行小組會議後須將會議資料報備;每年年底還需提供共同優惠商店數量及有效商店名單報備。 這八家銀行在2012年3月獲得公平會准予聯合行為例外許可,2015年2月首次延展後,今年再度申請延展。公平會委員會在審議後認為,近年來信用卡流通卡數及簽帳金額的變化趨勢顯示,其他發卡機構的成長規模仍然超越泛公股銀行信用卡聯盟。隨著行動支付及「純網銀」陸續進入市場,聯盟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然而,聯盟結合至今,市場地位並無顯著提高,因此允許這項聯合行為繼續實施,不會顯著增加限制競爭的風險。
為確保整體經濟利益與公共利益,公平會也列出五條件,包括泛公 股信用卡聯盟不得利用本許可對信用卡進行聯合行為;公股銀行不得 單獨提供優於聯盟的條件給持卡人;公股銀行退出聯盟時,需30日內 函報公平會備查;聯盟執行小組會議後須將會議資料函報備查;每年 年底提供共同優惠商店數量及仍有效共同優惠商店名單函報公平會備 查。
一銀等八家事業為共同爭取優惠商店,組成泛公股銀行信用卡聯盟 ,共同使用「泛公股銀行信用卡聯盟」的商標、標誌、圖片及網域名 稱,在2012年3月經公平會准予聯合行為例外許可,在2015年2月通過 第一次延展後,今年申請第二次延展。
經公平會委員會審議後認為,近年信用卡流通卡數及簽帳金額變化 趨勢顯示,其他發卡機構的成長規模仍超越泛公股銀行信用卡聯盟, 且隨著行動支付及「純網銀」陸續進入市場後,泛公股信用卡聯盟將 面臨更大競爭壓力,加上聯盟結合迄今,市場地位並無顯著提高,因 此允許繼續實施此項聯合行為,不會顯著增加限制競爭的風險。
台灣土地銀行推出「109年雙發增有利美元活期存款優惠專案」,為企業戶提供外匯活期存款年利率0.88%的高利美元活存優惠,活動時間自即日起至6月20日止。此外,為慶祝錢鼠年,土銀也推出美元定存優惠專案,最高可享年利率1.85%的高利定存。近期美元匯率走低,對有外幣購買需求的客戶來說,這是一個絕佳的投資機會。土銀自2月1日起至2月29日止,辦理美元優存專案,單筆存款達美元5萬元以上,即可享一年期年利率1.8%的高利定存。對於新資金或既有美元存款,土銀也提供低門檻、高利率的優惠定存。為了與客戶保持良好互動,土銀鼓勵客戶加入其LINE及FACEBOOK,獲取第一手資訊並參與抽獎活動。更多優惠詳情,請至台灣土地銀行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