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財政部出清彰化銀行7.5億股等釋股預算案,有機會敗部復活。釋
股案一旦通過,財政部將評估是要先賣彰銀股票,還是讓彰銀先跟台
新金換股後再釋股。一般認為,釋股預算案一旦通過,對急於推動換
股案的台新金來說,可能增添變數,尤其是公股若決定先釋股,影響
最大。
立法院今(10)日將召開臨時會,包括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案、
國營事業及民營化基金預算案,都排入審查議案,有關官員表示,這
些預算案中都編有釋股預算,在立法院委員會審查階段均遭封殺,但
依慣例,二、三讀前還會朝野協商,因此,臨時會期間,將有機會爭
取這些釋股預算再度闖關。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財政部出清彰銀持股案,根據擴大公共建設計畫
特別預算案,財政部規劃賣出彰銀股票7.5億股,釋股收入共16
4億元,將作為公共建設的財源。
台新金吃下彰銀22.5%股權後,財政部就決定公股應徹底退出彰
銀經營,賣掉持股。
財政部官員表示,在野黨立委已經講明,釋股預算一律不准通過,這
些釋股預算案要在臨時會過關,恐怕仍不容易,但釋股預算既是財政
部送出的預算案,財政部還是希望立法部門能夠支持。
一旦彰銀釋股預算案可以通過,台新金正積極推動中的與彰銀換股合
併案,將也受到影響。屆時,究竟要先賣彰銀股票?還是先作換股再
賣股票?財政部將評估何者對公股權益最有利。
財政部高層說,釋股預算如果真的通過,要執行釋股也必須看時機,
不一定要馬上賣,也可以等彰銀跟台新金換股,彰銀的股票換成台新
金的股票後,再賣台新金的股票。
公股如果直接以釋股方式退出彰銀,可以避開換股案過程中可能衍生
的利益迴避、換股比例高低等爭議;但如果換股比例的條件不錯,且
有溢價條件,對公股來說,換股後再賣也沒什麼不好。
對台新金來說,一旦公股要先釋股,雖然公股己承諾不會引進第二大
民股,但在市場公開出售結果,誰會成為彰銀的新民股,將是新變數
。其次,換股案也可能因此再受延宕,對台新金來說,換股是最不需
要動用現金,又可以將彰銀納為百分之百子公司的最佳方式。因此若
公股直接先釋股,對台新金比較不利。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立法院臨時會將審查國營事業預算案,財
政部指示行庫積極爭取釋股預算能過關,包括台灣銀行出售華南金控
、土地銀行賣復華金控股票等,以利台銀未來規劃籌組金控的彈性,
並讓公股徹底退出復華金。
台銀、土銀在96年度預算案中分別編列出售華南金5.9億股、開
發金1億股,及復華金5,244萬股持股,但這些釋股預算在立法
院財委會審查時,均未通過,這次立法院臨時會審查預算案時,行政
部門希望能爭取過關。
股案一旦通過,財政部將評估是要先賣彰銀股票,還是讓彰銀先跟台
新金換股後再釋股。一般認為,釋股預算案一旦通過,對急於推動換
股案的台新金來說,可能增添變數,尤其是公股若決定先釋股,影響
最大。
立法院今(10)日將召開臨時會,包括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案、
國營事業及民營化基金預算案,都排入審查議案,有關官員表示,這
些預算案中都編有釋股預算,在立法院委員會審查階段均遭封殺,但
依慣例,二、三讀前還會朝野協商,因此,臨時會期間,將有機會爭
取這些釋股預算再度闖關。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財政部出清彰銀持股案,根據擴大公共建設計畫
特別預算案,財政部規劃賣出彰銀股票7.5億股,釋股收入共16
4億元,將作為公共建設的財源。
台新金吃下彰銀22.5%股權後,財政部就決定公股應徹底退出彰
銀經營,賣掉持股。
財政部官員表示,在野黨立委已經講明,釋股預算一律不准通過,這
些釋股預算案要在臨時會過關,恐怕仍不容易,但釋股預算既是財政
部送出的預算案,財政部還是希望立法部門能夠支持。
一旦彰銀釋股預算案可以通過,台新金正積極推動中的與彰銀換股合
併案,將也受到影響。屆時,究竟要先賣彰銀股票?還是先作換股再
賣股票?財政部將評估何者對公股權益最有利。
財政部高層說,釋股預算如果真的通過,要執行釋股也必須看時機,
不一定要馬上賣,也可以等彰銀跟台新金換股,彰銀的股票換成台新
金的股票後,再賣台新金的股票。
公股如果直接以釋股方式退出彰銀,可以避開換股案過程中可能衍生
的利益迴避、換股比例高低等爭議;但如果換股比例的條件不錯,且
有溢價條件,對公股來說,換股後再賣也沒什麼不好。
對台新金來說,一旦公股要先釋股,雖然公股己承諾不會引進第二大
民股,但在市場公開出售結果,誰會成為彰銀的新民股,將是新變數
。其次,換股案也可能因此再受延宕,對台新金來說,換股是最不需
要動用現金,又可以將彰銀納為百分之百子公司的最佳方式。因此若
公股直接先釋股,對台新金比較不利。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立法院臨時會將審查國營事業預算案,財
政部指示行庫積極爭取釋股預算能過關,包括台灣銀行出售華南金控
、土地銀行賣復華金控股票等,以利台銀未來規劃籌組金控的彈性,
並讓公股徹底退出復華金。
台銀、土銀在96年度預算案中分別編列出售華南金5.9億股、開
發金1億股,及復華金5,244萬股持股,但這些釋股預算在立法
院財委會審查時,均未通過,這次立法院臨時會審查預算案時,行政
部門希望能爭取過關。
台灣金融業獲利不彰,但銀行金飯碗的形象,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台銀、土銀、合庫近月陸續招考將近1,000人,總計報考人數
超過2.5萬人,平均錄取率不到4%。其中,合庫還招生到一名美
國華頓的畢業生。
台銀8月招考353人,最搶手的是僅有五個名額的理財顧問,研究
所學歷是最基本的要求,還要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三項,包括證券商高
級營業員、投顧資格、分析師、保險業務員、信託業務員、或是國內
外基金經理人。但光是這樣還不具備報考資格,必須要從事理財相關
業務兩年以上,或擁有CFP(國際理財規劃顧問)證照,才能走進
台銀的考場。
有考生戲稱,這樣的考試報考門檻實在太高,能夠符合資格的恐怕都
已在外商銀行工作,或已經坐領高薪。無法符合資格卻真心想要求職
者,就連考場也不得其門而入。
台銀開出353個員額當中,270個是五職等的員工,月薪3.2
萬元,加上4.6個月的年終,加起來年薪53萬元。至於要研究所
以上才能報考的七職等員工,月薪4.3萬元,合計年薪約71萬元。
雖然大型行庫不像民營機構打出年薪百萬的儲備幹部(MA),由於
「資格老、牌子好」,照樣吸引許多求職者。土銀發言人林田說,應
試的人學歷都很完備,而且具有特殊才能,其中有個台大經研所的畢
業生,一口流利英文講得比主試官更好,技驚四座。
合庫本來要斥資6,000萬元,花時間培養十個本土的MBA,沒
想到有美國華頓的畢業生「自投羅網」,讓合庫笑的闔不攏嘴,也打
算好好栽培。
行庫高層分析,過去新銀行成立,吸引不少年輕求職者應試,不過新
銀行陸續出現經營問題,行庫穩健形象讓求職者回流不少,今年整體
錄取率不到4%,就是最好的証明。在行庫當中,薪資結構其實差不
多,但台銀的錄取率就是特別低,像8月的台銀招考,1.4萬人搶
353個名額,錄取率僅2.52%。
。台銀、土銀、合庫近月陸續招考將近1,000人,總計報考人數
超過2.5萬人,平均錄取率不到4%。其中,合庫還招生到一名美
國華頓的畢業生。
台銀8月招考353人,最搶手的是僅有五個名額的理財顧問,研究
所學歷是最基本的要求,還要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三項,包括證券商高
級營業員、投顧資格、分析師、保險業務員、信託業務員、或是國內
外基金經理人。但光是這樣還不具備報考資格,必須要從事理財相關
業務兩年以上,或擁有CFP(國際理財規劃顧問)證照,才能走進
台銀的考場。
有考生戲稱,這樣的考試報考門檻實在太高,能夠符合資格的恐怕都
已在外商銀行工作,或已經坐領高薪。無法符合資格卻真心想要求職
者,就連考場也不得其門而入。
台銀開出353個員額當中,270個是五職等的員工,月薪3.2
萬元,加上4.6個月的年終,加起來年薪53萬元。至於要研究所
以上才能報考的七職等員工,月薪4.3萬元,合計年薪約71萬元。
雖然大型行庫不像民營機構打出年薪百萬的儲備幹部(MA),由於
「資格老、牌子好」,照樣吸引許多求職者。土銀發言人林田說,應
試的人學歷都很完備,而且具有特殊才能,其中有個台大經研所的畢
業生,一口流利英文講得比主試官更好,技驚四座。
合庫本來要斥資6,000萬元,花時間培養十個本土的MBA,沒
想到有美國華頓的畢業生「自投羅網」,讓合庫笑的闔不攏嘴,也打
算好好栽培。
行庫高層分析,過去新銀行成立,吸引不少年輕求職者應試,不過新
銀行陸續出現經營問題,行庫穩健形象讓求職者回流不少,今年整體
錄取率不到4%,就是最好的証明。在行庫當中,薪資結構其實差不
多,但台銀的錄取率就是特別低,像8月的台銀招考,1.4萬人搶
353個名額,錄取率僅2.52%。
中央銀行一方面嚴厲要求各銀行,不得拒收民眾長天期定存,昨(四
)日則對收受定存第一、二名的台灣銀行、土地銀行,施予獎賞的甜
頭:額外接受兩家各新台幣九億餘元的轉存款,一年期機動利率為二
.四一五%,接近央行標售一年期定期存單的較高利率。
台銀、土銀均分的一八.三億元轉存央行額度,是來自於央行昨天標
售一千億元定期存單的剩餘資金。央行官員表示,這是央行以公開市
場操作上的配套措施實證之一。標售長天期定存和短天期票券沖銷,
都是央行慣用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
央行昨天標售一千億元定期存單,得標加權平均利率二.四六八%,
部份參標單的利率超出央行預訂水準,結果只標出九八一.七億元,
得標比率四三.五八%。央行官員透露,昨天是七月的第一次標售,
由於本月NCD到期資金頗多,接續還會再多標幾次定存單。
截至昨天,未到期NCD的金額達三兆四二八一.七五億元,央行常視
外匯與貨幣市場彈性,進行公開標售。
)日則對收受定存第一、二名的台灣銀行、土地銀行,施予獎賞的甜
頭:額外接受兩家各新台幣九億餘元的轉存款,一年期機動利率為二
.四一五%,接近央行標售一年期定期存單的較高利率。
台銀、土銀均分的一八.三億元轉存央行額度,是來自於央行昨天標
售一千億元定期存單的剩餘資金。央行官員表示,這是央行以公開市
場操作上的配套措施實證之一。標售長天期定存和短天期票券沖銷,
都是央行慣用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
央行昨天標售一千億元定期存單,得標加權平均利率二.四六八%,
部份參標單的利率超出央行預訂水準,結果只標出九八一.七億元,
得標比率四三.五八%。央行官員透露,昨天是七月的第一次標售,
由於本月NCD到期資金頗多,接續還會再多標幾次定存單。
截至昨天,未到期NCD的金額達三兆四二八一.七五億元,央行常視
外匯與貨幣市場彈性,進行公開標售。
台銀昨舉行合併慶祝酒會,董事長蔡哲雄指出,第一階段台銀的財富
管理市佔率,將以一○%為目標!希望全部一六九家都有理專進駐,
台銀將在全省設七家旗艦分行,及五十八家理財專業分行;另外,台
銀目前的海外獲利比重,約佔整體獲利一○%,未來希望提高至三○
%以上,財富管理業務也將延伸至海外。蔡哲雄並具體指出,將評估
在新加坡與香港設置財管平台。
在各銀行對財富管理業務激烈競爭下,蔡哲雄指出,台銀現有資產達
三百萬以上的就有約一四○萬客戶,是最好的著力點。
行政院長張俊雄在致辭時也指出,「未來台銀將朝世界百大銀行目標
邁進!」台銀也確立未來將維持一○○%國營的模式,台銀董事長蔡
哲雄對此表示,台銀本身有政策性任務,因此要走民營化之路很艱鉅
,未來將以一○○%股權國有的模式朝「國營企業化」的方式來經營
,近日內會對此走向提出組織改造方案。
台銀合併中信局後,資產二.九三兆,是全球第一一四大銀行,要擠
進前一百名,資產必須要有一四○○多億美元,約台幣四兆多的資產
,非靠合併無法達成。蔡哲雄表示,「不論是組金控或是合併土銀,
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們都配合!」
財金高層透露,宣布合併土銀前,台銀會先宣布籌組金控,然後再合
併土銀,目前政院財經小組正對細節部分作最後確認,整個政策近日
內明朗化,隨即先後宣布台銀申設金控、以及合併土銀的政策。
至於台銀旗下持有的華南金、台壽保等持股,將不因申設金控而必須
全部釋出。台銀內部指出,並未接獲財政部指示,要釋出這些金融機
構持股,且就算申設金控,持股只要調整至二五%以下,就沒有子公
司與否的問題;蔡哲雄也表示,持股水位的調節,會向金管會協調在
一定期限內完成,金控之路不會因釋股問題被影響。
管理市佔率,將以一○%為目標!希望全部一六九家都有理專進駐,
台銀將在全省設七家旗艦分行,及五十八家理財專業分行;另外,台
銀目前的海外獲利比重,約佔整體獲利一○%,未來希望提高至三○
%以上,財富管理業務也將延伸至海外。蔡哲雄並具體指出,將評估
在新加坡與香港設置財管平台。
在各銀行對財富管理業務激烈競爭下,蔡哲雄指出,台銀現有資產達
三百萬以上的就有約一四○萬客戶,是最好的著力點。
行政院長張俊雄在致辭時也指出,「未來台銀將朝世界百大銀行目標
邁進!」台銀也確立未來將維持一○○%國營的模式,台銀董事長蔡
哲雄對此表示,台銀本身有政策性任務,因此要走民營化之路很艱鉅
,未來將以一○○%股權國有的模式朝「國營企業化」的方式來經營
,近日內會對此走向提出組織改造方案。
台銀合併中信局後,資產二.九三兆,是全球第一一四大銀行,要擠
進前一百名,資產必須要有一四○○多億美元,約台幣四兆多的資產
,非靠合併無法達成。蔡哲雄表示,「不論是組金控或是合併土銀,
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們都配合!」
財金高層透露,宣布合併土銀前,台銀會先宣布籌組金控,然後再合
併土銀,目前政院財經小組正對細節部分作最後確認,整個政策近日
內明朗化,隨即先後宣布台銀申設金控、以及合併土銀的政策。
至於台銀旗下持有的華南金、台壽保等持股,將不因申設金控而必須
全部釋出。台銀內部指出,並未接獲財政部指示,要釋出這些金融機
構持股,且就算申設金控,持股只要調整至二五%以下,就沒有子公
司與否的問題;蔡哲雄也表示,持股水位的調節,會向金管會協調在
一定期限內完成,金控之路不會因釋股問題被影響。
台灣銀行與中央信託局合併,版圖延伸至壽險業。台銀董事長蔡
哲雄昨(2)日表示,台銀現有2.3兆元存款,若轉10%到台銀人壽
,就有2,300億元保費收入。若此目標成真,業務量將比國泰人壽
還大好幾倍。
中信局與台銀自去年12月下旬就開始「試婚」,今年上半年為中
央人壽帶來顯著業績爆發力。據內部統計,今年1至6月初年度保
費收入已達9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0倍。
「這只是動動小姆指而已,大拇指都還沒動。」蔡哲雄對於未來
拓展壽險業務相當有信心,他說,台銀人壽的業務將比原來更積
極,成長指日可待。
對於台銀人壽何時獨立,蔡哲雄表示,金管會要求兩年後成立金
控,視需求可再延兩年獨立,最慢四年後必須獨立為子公司。
台銀與中信局7月1日合併,前中央人壽昨天在台北市敦化南路總
部舉行更名揭牌,改為「台銀人壽」。台銀董事長蔡哲雄到場主
持揭牌儀式,並做出以上表示。
另外,台銀與中信局昨日正式合併,蔡哲雄在出席合併典禮時針
對媒體詢問台銀成立金控一事表示,「負責任的經營團隊,都會
思考各種可能」,但最還後還是由財政部決定。
蔡哲雄再次提出他的「小指頭理論」,認為台銀的財富管理業務
,只是小試身手,動一下小指頭而已,台銀前六月達到銷售基金
268億、銷售保單65億的成果,將要求財管部門要在最快時間之內
,將獲利達到總獲利的一成。
台銀300萬以上存款戶達140萬戶,全國之冠。台銀挾著充沛的潛
在客戶,7月起正式揮軍財富管理業務,將成立7家財管旗艦店,
及58家財富管理分行。台銀強調「一次購足」的財管特色,包括
外匯、信託、保險、黃金存摺全都可以承作業務。
哲雄昨(2)日表示,台銀現有2.3兆元存款,若轉10%到台銀人壽
,就有2,300億元保費收入。若此目標成真,業務量將比國泰人壽
還大好幾倍。
中信局與台銀自去年12月下旬就開始「試婚」,今年上半年為中
央人壽帶來顯著業績爆發力。據內部統計,今年1至6月初年度保
費收入已達9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0倍。
「這只是動動小姆指而已,大拇指都還沒動。」蔡哲雄對於未來
拓展壽險業務相當有信心,他說,台銀人壽的業務將比原來更積
極,成長指日可待。
對於台銀人壽何時獨立,蔡哲雄表示,金管會要求兩年後成立金
控,視需求可再延兩年獨立,最慢四年後必須獨立為子公司。
台銀與中信局7月1日合併,前中央人壽昨天在台北市敦化南路總
部舉行更名揭牌,改為「台銀人壽」。台銀董事長蔡哲雄到場主
持揭牌儀式,並做出以上表示。
另外,台銀與中信局昨日正式合併,蔡哲雄在出席合併典禮時針
對媒體詢問台銀成立金控一事表示,「負責任的經營團隊,都會
思考各種可能」,但最還後還是由財政部決定。
蔡哲雄再次提出他的「小指頭理論」,認為台銀的財富管理業務
,只是小試身手,動一下小指頭而已,台銀前六月達到銷售基金
268億、銷售保單65億的成果,將要求財管部門要在最快時間之內
,將獲利達到總獲利的一成。
台銀300萬以上存款戶達140萬戶,全國之冠。台銀挾著充沛的潛
在客戶,7月起正式揮軍財富管理業務,將成立7家財管旗艦店,
及58家財富管理分行。台銀強調「一次購足」的財管特色,包括
外匯、信託、保險、黃金存摺全都可以承作業務。
台灣銀行與中信局合併,開始展開高層人事布局。據了解,台銀副總
周武雄7月6日將出任高雄銀行董事長,留下的台銀副總空缺預計內
升。
目前高雄銀董座王高津是從台銀退休之後,被前高雄代理市長陳其邁
延攬擔任高雄銀董座。外傳王高津將有另外的安排,高雄銀出缺的董
座位置,改由周武雄接替。
台銀主管表示,新台銀的副總經理職務,為因應合併後的業務整合,
已初步完成人事布局。原本台銀有三位副總,合併中信局後將加入兩
位。中信局原本有三位副總中有一人改任顧問,目前已確認由中信局
副總江士田將改任顧問,負責行政與行訓。
周武雄7月6日將出任高雄銀行董事長,留下的台銀副總空缺預計內
升。
目前高雄銀董座王高津是從台銀退休之後,被前高雄代理市長陳其邁
延攬擔任高雄銀董座。外傳王高津將有另外的安排,高雄銀出缺的董
座位置,改由周武雄接替。
台銀主管表示,新台銀的副總經理職務,為因應合併後的業務整合,
已初步完成人事布局。原本台銀有三位副總,合併中信局後將加入兩
位。中信局原本有三位副總中有一人改任顧問,目前已確認由中信局
副總江士田將改任顧問,負責行政與行訓。
臺灣銀行與中央信託局合併,完成二次金改的輝煌篇章。二行局合併
基準日為96年7月1日,並以臺灣銀行為存續銀行。合併後資本額
將達新臺幣530億元,全部股權仍由政府繼續持有。
合併後,台灣銀行國內分支機構169處,國外八處(包含OBU八
處),代表處一處,共計178處據點。另加上人壽保險部八個分部
與五個通訊處,分支機構共有191處。員工人數總計約8,200
名。合併後臺銀總資產將超過2.93兆元,市占率10.86%,
存款餘額將達2.29兆元,市占率為11.04%,放款餘額將為
1.67兆元,市占率為9.80%,屆時臺銀將成為國內第一大商
業銀行。
臺銀的業務領域合併後,將跨足銀行業務(銀行、證券、信託、財富
管理與壽險等),及非銀行業務(採購、貿易、公保、軍保、替代役
男保險等)。合併後將藉由「企業金融、外匯及國際金融」、「財富
管理、保險及信託」的雙核心業務之發展,積極提升各項金融商品的
競爭力,提高服務品質,繼續追求卓越之營運績效,以達企業化之經
營目標。
自7月1日以後,台銀與中信局已合而為一,從Logo、廣告招牌
到所經營之商品,從一般作業流程到內部資訊系統,消費者將有「一
致化」的新感覺。原中信局與臺灣銀行所有客戶的權益,亦將以最優
惠的條件回饋。
如信用卡,合併後將對客戶提供較有利之措施。另臺銀也配合此次合
併,陸續推出多項優惠措施,包括財富管理、外匯、信託與保健產品
等,並推出「臺銀歡喜慶合併,汽車金幣送給您」擴大回饋活動。
今後,臺灣銀行將積極朝向企業金融、國際金融、海外市場與財富管
理等利基市場轉型發展,提供更多元化的商品與更精緻之服務品質,
配合政府政策,繼續開創與厚植國家級領導銀行(National
Cham-pion)之實力,並朝向亞太地區之優質國際銀行願
景邁進。
基準日為96年7月1日,並以臺灣銀行為存續銀行。合併後資本額
將達新臺幣530億元,全部股權仍由政府繼續持有。
合併後,台灣銀行國內分支機構169處,國外八處(包含OBU八
處),代表處一處,共計178處據點。另加上人壽保險部八個分部
與五個通訊處,分支機構共有191處。員工人數總計約8,200
名。合併後臺銀總資產將超過2.93兆元,市占率10.86%,
存款餘額將達2.29兆元,市占率為11.04%,放款餘額將為
1.67兆元,市占率為9.80%,屆時臺銀將成為國內第一大商
業銀行。
臺銀的業務領域合併後,將跨足銀行業務(銀行、證券、信託、財富
管理與壽險等),及非銀行業務(採購、貿易、公保、軍保、替代役
男保險等)。合併後將藉由「企業金融、外匯及國際金融」、「財富
管理、保險及信託」的雙核心業務之發展,積極提升各項金融商品的
競爭力,提高服務品質,繼續追求卓越之營運績效,以達企業化之經
營目標。
自7月1日以後,台銀與中信局已合而為一,從Logo、廣告招牌
到所經營之商品,從一般作業流程到內部資訊系統,消費者將有「一
致化」的新感覺。原中信局與臺灣銀行所有客戶的權益,亦將以最優
惠的條件回饋。
如信用卡,合併後將對客戶提供較有利之措施。另臺銀也配合此次合
併,陸續推出多項優惠措施,包括財富管理、外匯、信託與保健產品
等,並推出「臺銀歡喜慶合併,汽車金幣送給您」擴大回饋活動。
今後,臺灣銀行將積極朝向企業金融、國際金融、海外市場與財富管
理等利基市場轉型發展,提供更多元化的商品與更精緻之服務品質,
配合政府政策,繼續開創與厚植國家級領導銀行(National
Cham-pion)之實力,並朝向亞太地區之優質國際銀行願
景邁進。
台灣銀行與中央信託局昨(1)日合併,因適逢假日,兩家金融機構
今天才「送入洞房」。嫁進台銀的中信局就此走入歷史,昨天各地中
信局支局都已連日趕工改掛上台銀招牌。「新台銀」成為國內最大的
金融機構。
台銀接下來還將申設成立「台灣金控」,成為國內第15家金控;台
銀還可能再合併土地銀行,屆時這家「台灣金控」將徹底改變台灣的
金融版圖。
在各項銀行營運指標當中,台銀除總放款「小輸」合作金庫銀行外,
其他項目均獨占鰲頭。即使與其他金控相比,台銀的總資產也只輸國
泰金控;台銀底子雄厚,將中信局併入後,這頭「大象」的噸位更重
了。
中信局儘管規模與台銀無法相比,但它擁有眾多特殊業務,讓「新台
銀」可從量變轉化為質變,進而成為一頭會跳舞的大象。其中最引人
注意的就是保險部門,中信局旗下的中央人壽,成立逾一甲子,是國
內唯一的國營保險公司,但並未積極拓展業務。
另外,台銀存款餘額在300萬元以上的客戶群,市占率高於8%,
台銀正打算把保險經驗複製到財富管理,更是潛力無窮。
中信局的黃金存摺用「公克」做為買賣單位,對於穩定收入的公教族
群正是財富管理的入門款;中信局獨門販售的美容商品,則是拉近婆
婆媽媽距離的利器。行庫人事經費已獲鬆綁為總額管制,台銀正閉門
訓練一批理財專員,下一步將著手改善理財VIP室的裝潢,台銀總
經理羅澤成發下豪語,「將改變民營財管的市占率」。
對於合併帶來改變躍進的契機,台銀高層發揮「獵豹\」精神,不達目
標絕不中止。台銀高層撂下狠話,銀行合併的第一天,如果兩家銀行
的會計帳無法關帳,全行8,000名員工都不要下班;民眾到台銀
辦黃金相關業務,櫃員如果還要看操作手冊才能服務,就準備倒大楣
;至於前天開始的周休二日,也罕見全部取消,全部員工被叫來上班。
台銀董事長蔡哲雄曾說過著名的「小指頭理論」,認為公營行庫只要
出點力氣,業務可以收到很大的效果,如今台銀不只將使出全力,而
且背負金改「只能贏不能輸」的巨大壓力。蔡哲雄如果能讓台銀這頭
大象動起來,勢必將撼動整座金融森林。
今天才「送入洞房」。嫁進台銀的中信局就此走入歷史,昨天各地中
信局支局都已連日趕工改掛上台銀招牌。「新台銀」成為國內最大的
金融機構。
台銀接下來還將申設成立「台灣金控」,成為國內第15家金控;台
銀還可能再合併土地銀行,屆時這家「台灣金控」將徹底改變台灣的
金融版圖。
在各項銀行營運指標當中,台銀除總放款「小輸」合作金庫銀行外,
其他項目均獨占鰲頭。即使與其他金控相比,台銀的總資產也只輸國
泰金控;台銀底子雄厚,將中信局併入後,這頭「大象」的噸位更重
了。
中信局儘管規模與台銀無法相比,但它擁有眾多特殊業務,讓「新台
銀」可從量變轉化為質變,進而成為一頭會跳舞的大象。其中最引人
注意的就是保險部門,中信局旗下的中央人壽,成立逾一甲子,是國
內唯一的國營保險公司,但並未積極拓展業務。
另外,台銀存款餘額在300萬元以上的客戶群,市占率高於8%,
台銀正打算把保險經驗複製到財富管理,更是潛力無窮。
中信局的黃金存摺用「公克」做為買賣單位,對於穩定收入的公教族
群正是財富管理的入門款;中信局獨門販售的美容商品,則是拉近婆
婆媽媽距離的利器。行庫人事經費已獲鬆綁為總額管制,台銀正閉門
訓練一批理財專員,下一步將著手改善理財VIP室的裝潢,台銀總
經理羅澤成發下豪語,「將改變民營財管的市占率」。
對於合併帶來改變躍進的契機,台銀高層發揮「獵豹\」精神,不達目
標絕不中止。台銀高層撂下狠話,銀行合併的第一天,如果兩家銀行
的會計帳無法關帳,全行8,000名員工都不要下班;民眾到台銀
辦黃金相關業務,櫃員如果還要看操作手冊才能服務,就準備倒大楣
;至於前天開始的周休二日,也罕見全部取消,全部員工被叫來上班。
台銀董事長蔡哲雄曾說過著名的「小指頭理論」,認為公營行庫只要
出點力氣,業務可以收到很大的效果,如今台銀不只將使出全力,而
且背負金改「只能贏不能輸」的巨大壓力。蔡哲雄如果能讓台銀這頭
大象動起來,勢必將撼動整座金融森林。
台灣銀行與中央信託局7月1日將合併,財政部今天公布合併後台銀
董事長及總經理仍由蔡哲雄及羅澤成續任;副總經理由台銀現任副
總經理周武雄、謝騰隆、蔡富吉續任及中信局副總經理張國欽、魏
江霖擔任;總稽核由張鴻基續任。
至於中國輸出入銀行符理事主席寶玲任期至年6月30日止,由財政部
次長劉常務次長燈城兼代3個月,總經理由現任總經理李勝彥續任,
並兼常務理事。
財金資訊公司董監事調整方面,財金資訊公司訂明天(29日)股東常
會中選舉第4屆董事監察人,董事長一職,規劃由陳永誠予以選任,
總經理一職仍由現任黃瑞屏擔任。
陳永誠為前國安會諮詢委員,曾任工商時報總編輯。
另外,台銀董事維持十五席,財政部指派前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
員會主委、現任台視董事施俊吉為台銀常務董事。其他則為蔡哲雄
、羅澤成、李瑞倉、蔡揚宗、林嘉誠、饒秀華、李金桐、張志弘、
黃世鑫、楊金龍、江永裕、林昌陞、林和中、陳錫川。
董事長及總經理仍由蔡哲雄及羅澤成續任;副總經理由台銀現任副
總經理周武雄、謝騰隆、蔡富吉續任及中信局副總經理張國欽、魏
江霖擔任;總稽核由張鴻基續任。
至於中國輸出入銀行符理事主席寶玲任期至年6月30日止,由財政部
次長劉常務次長燈城兼代3個月,總經理由現任總經理李勝彥續任,
並兼常務理事。
財金資訊公司董監事調整方面,財金資訊公司訂明天(29日)股東常
會中選舉第4屆董事監察人,董事長一職,規劃由陳永誠予以選任,
總經理一職仍由現任黃瑞屏擔任。
陳永誠為前國安會諮詢委員,曾任工商時報總編輯。
另外,台銀董事維持十五席,財政部指派前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
員會主委、現任台視董事施俊吉為台銀常務董事。其他則為蔡哲雄
、羅澤成、李瑞倉、蔡揚宗、林嘉誠、饒秀華、李金桐、張志弘、
黃世鑫、楊金龍、江永裕、林昌陞、林和中、陳錫川。
台灣銀行初試啼聲,就讓台銀人壽(原中央人壽)五個月內達成年度
預算!去年底才加入銀行保代行列的台銀,目前已有三六○○多位行
員拿到壽險業務員執照,專替台銀人壽行銷六年期儲蓄險及利變壽險
,前五月就行銷五十多億元,使台銀人壽前五月新契約保費收入七十
五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十一倍之多。
七月一日即將合併的台銀及中信局,目前已緊鑼密鼓進行最後準備工
作,民國三十年就成立的中央信託局人壽保險處,亦即中央人壽,也
將併入台銀,成為台銀人壽保險部,對外則改名台銀人壽,其餘運作
仍與過去相同。台銀有意儘速申設金控,在二到四年內,將中信局的
人壽等部門,分割為子公司。
台銀去年十二月底才開始替台銀人壽銷售保單,一四八家分行、三六
○○多位行員,在今年五個月內已賣出五十多億元的新契約保費,讓
台銀人壽新契約業績衝上七十五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一○八%,
市占率也從一%多,衝上二.五%,排名業界第十三名。
此外,第一季底已有一三四一億元可運用資金的台銀人壽,原本在台
股投資較為保守,去年底才投資約三十億元,但今年到六月已加碼七
十多億元,整體台股持股水位約一百億元上下。
台銀人壽表示,台銀的分行及行員銷售能力已超越台灣郵政,而台銀
人壽銀行銷售成績第二名即是土銀,前五月也賣了十多億元的保單,
這樣的成續,讓各界觀望,擁有一三七家分行的土銀,是否是下一個
加入台銀大家庭的成員?
朱漢崙/台北報導
台銀與中信局二十七日開完整併前最後一次整併會議,在完成合併中
信局之後,緊接著台銀將繼續啟動包括提出金控申設,以及合併土銀
等後續計劃。
其中對於未來成立金控,昨日中信局方面所發出的聲明稿,幾乎可說
已「明示」此一後續行動:「台銀與中信局合併後,除經營銀行業務
外,尚包括人壽保險、公教人員保險、貿易、購料等非銀行業務,將
可多元發展,『並具有國營金控功能』!」而中信局方面因為與台銀
合併,將有近百人會優退優離。
預算!去年底才加入銀行保代行列的台銀,目前已有三六○○多位行
員拿到壽險業務員執照,專替台銀人壽行銷六年期儲蓄險及利變壽險
,前五月就行銷五十多億元,使台銀人壽前五月新契約保費收入七十
五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十一倍之多。
七月一日即將合併的台銀及中信局,目前已緊鑼密鼓進行最後準備工
作,民國三十年就成立的中央信託局人壽保險處,亦即中央人壽,也
將併入台銀,成為台銀人壽保險部,對外則改名台銀人壽,其餘運作
仍與過去相同。台銀有意儘速申設金控,在二到四年內,將中信局的
人壽等部門,分割為子公司。
台銀去年十二月底才開始替台銀人壽銷售保單,一四八家分行、三六
○○多位行員,在今年五個月內已賣出五十多億元的新契約保費,讓
台銀人壽新契約業績衝上七十五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一○八%,
市占率也從一%多,衝上二.五%,排名業界第十三名。
此外,第一季底已有一三四一億元可運用資金的台銀人壽,原本在台
股投資較為保守,去年底才投資約三十億元,但今年到六月已加碼七
十多億元,整體台股持股水位約一百億元上下。
台銀人壽表示,台銀的分行及行員銷售能力已超越台灣郵政,而台銀
人壽銀行銷售成績第二名即是土銀,前五月也賣了十多億元的保單,
這樣的成續,讓各界觀望,擁有一三七家分行的土銀,是否是下一個
加入台銀大家庭的成員?
朱漢崙/台北報導
台銀與中信局二十七日開完整併前最後一次整併會議,在完成合併中
信局之後,緊接著台銀將繼續啟動包括提出金控申設,以及合併土銀
等後續計劃。
其中對於未來成立金控,昨日中信局方面所發出的聲明稿,幾乎可說
已「明示」此一後續行動:「台銀與中信局合併後,除經營銀行業務
外,尚包括人壽保險、公教人員保險、貿易、購料等非銀行業務,將
可多元發展,『並具有國營金控功能』!」而中信局方面因為與台銀
合併,將有近百人會優退優離。
接近府院消息人士透露,台銀與土銀兩家國營銀行合併,最快八月宣
布!消息人士指出,台銀按表訂進度合併中信局後,會宣布籌組國營
金控,並向金管會提出申設,然後再進一步宣布合併土銀,讓台銀與
土銀並立在同一個金控架構之下,進行磨合,三至五年後兩家銀行再
合併,因此,土銀董總座等高層人事,短期內不受併購案影響。
目前,除了兆豐金合併台企銀的案子仍未「停火」,台銀升格為「台
灣金控」,並合併另一家國營銀行土地銀行的政策,也在推動當中。
相關人士指出,這符合陳水扁總統二次金改「公股銀行減半」的指示
,也是民進黨新一代人氣王─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任內非常屬意的金
融整合政策;當時,謝長廷以推動台銀跨足亞太的大型國家級銀行為
目標;台銀董事長蔡哲雄上任之初也明言,「台銀要成為總資產達二
千億美元的亞太區域的國家級領導銀行,光是合併中信局還不夠(僅
一千億美元),還必須推動併購之路!」
由於台銀是一○○%的國營銀行,併購其他金融機構,將會墊高其他
金融機構的政府持股,「有違公股退出金融機構趨勢!」但合併土銀
無此類問題;土銀方面,據悉,員工目前最擔心反而是民營化,或被
賣給其他國內外金融業者,對於與台銀合併已比較不如先前般的抗拒。
據悉,台銀將在七月一日完成與中信局合併,接下來就會向金管會提
出申設金控;相關人士指出,台銀不申設金控實在不行,主要是合併
中信局後,還一併承接了中信局的中央人壽(未來將更名為台銀人壽
)、貿易部門,這些「非銀行」體系的部門,除非併存在金控的架構
下,否則處理上將面臨到法律問題。
特別是貿易部門,若台銀不成立金控,依法在最晚三年之內必須賣出
,因此,台銀內部早已確定申設「台灣金控」的基調,近來內部更如
火如荼召開相關的準備會議。
布!消息人士指出,台銀按表訂進度合併中信局後,會宣布籌組國營
金控,並向金管會提出申設,然後再進一步宣布合併土銀,讓台銀與
土銀並立在同一個金控架構之下,進行磨合,三至五年後兩家銀行再
合併,因此,土銀董總座等高層人事,短期內不受併購案影響。
目前,除了兆豐金合併台企銀的案子仍未「停火」,台銀升格為「台
灣金控」,並合併另一家國營銀行土地銀行的政策,也在推動當中。
相關人士指出,這符合陳水扁總統二次金改「公股銀行減半」的指示
,也是民進黨新一代人氣王─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任內非常屬意的金
融整合政策;當時,謝長廷以推動台銀跨足亞太的大型國家級銀行為
目標;台銀董事長蔡哲雄上任之初也明言,「台銀要成為總資產達二
千億美元的亞太區域的國家級領導銀行,光是合併中信局還不夠(僅
一千億美元),還必須推動併購之路!」
由於台銀是一○○%的國營銀行,併購其他金融機構,將會墊高其他
金融機構的政府持股,「有違公股退出金融機構趨勢!」但合併土銀
無此類問題;土銀方面,據悉,員工目前最擔心反而是民營化,或被
賣給其他國內外金融業者,對於與台銀合併已比較不如先前般的抗拒。
據悉,台銀將在七月一日完成與中信局合併,接下來就會向金管會提
出申設金控;相關人士指出,台銀不申設金控實在不行,主要是合併
中信局後,還一併承接了中信局的中央人壽(未來將更名為台銀人壽
)、貿易部門,這些「非銀行」體系的部門,除非併存在金控的架構
下,否則處理上將面臨到法律問題。
特別是貿易部門,若台銀不成立金控,依法在最晚三年之內必須賣出
,因此,台銀內部早已確定申設「台灣金控」的基調,近來內部更如
火如荼召開相關的準備會議。
府院由陳總統領軍重啟二次金改,長期擔任政府政策顧問的麥肯錫公
司,昨天由董事姚萬里(Emmanuel Pitsilis)出
面,強調台灣金融業的合併成效不彰,稅前獲利率在亞洲競爭國中掛
車尾,十年來金融機構表現倒退,未來二至三年,若想及起直追,就
要忍受眼前痛苦,把金改推動下去。
姚萬里表示,無論是泛公股銀行之間的合併,或是民營財團插旗其他
的銀行,或現在公股要求拿回董事長席位,目標都是加快催化一家全
台最大(National champions)、具國際競爭力
的銀行業者,先決條件是它的市佔率要在一○%至一五%,「合併過
程中,政府應是介入的力量之一。」
麥肯錫過去認為,台灣銀行家數過剩(overbanking)的
問題嚴重,即使已促成一次金改,多家民營銀行完成合併;昨天該公
司再度表示,金改動作不應停歇,而且銀行之間的整併工程必須做好
。湊巧的是,該公司昨天的公開說法,與陳總統、金管會說法一搭一
唱,顯示長期來扮演政府顧問的盡責程度。
姚萬里長期研究亞洲批發與零售金融機構。他昨天說,和亞洲比起來
,台灣銀行業的表現很差、很差,稅前獲利率平均四.七%,連泰國
都有一六.四%,韓國二○.三%,印度則高達三四%。令麥肯錫感
到好笑的是,台灣的消費者對銀行服務的滿意度為六成五,在亞洲國
家中僅高於韓國的五成七,但低於平均數七成四%。
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台灣金融業過去十年來每況愈下,前三大銀行業
的市佔率,從一九九六年的三一%,二○○六年下降到二三%,這在
全球金融業併購風潮中,遠落後於歐洲的銀行業;而前三大銀行業的
總市值,十年來從二三○億美元,降到一八○億美元,台灣競爭對手
的香港,同期間從三四○億美元升到二一八○億美元。
司,昨天由董事姚萬里(Emmanuel Pitsilis)出
面,強調台灣金融業的合併成效不彰,稅前獲利率在亞洲競爭國中掛
車尾,十年來金融機構表現倒退,未來二至三年,若想及起直追,就
要忍受眼前痛苦,把金改推動下去。
姚萬里表示,無論是泛公股銀行之間的合併,或是民營財團插旗其他
的銀行,或現在公股要求拿回董事長席位,目標都是加快催化一家全
台最大(National champions)、具國際競爭力
的銀行業者,先決條件是它的市佔率要在一○%至一五%,「合併過
程中,政府應是介入的力量之一。」
麥肯錫過去認為,台灣銀行家數過剩(overbanking)的
問題嚴重,即使已促成一次金改,多家民營銀行完成合併;昨天該公
司再度表示,金改動作不應停歇,而且銀行之間的整併工程必須做好
。湊巧的是,該公司昨天的公開說法,與陳總統、金管會說法一搭一
唱,顯示長期來扮演政府顧問的盡責程度。
姚萬里長期研究亞洲批發與零售金融機構。他昨天說,和亞洲比起來
,台灣銀行業的表現很差、很差,稅前獲利率平均四.七%,連泰國
都有一六.四%,韓國二○.三%,印度則高達三四%。令麥肯錫感
到好笑的是,台灣的消費者對銀行服務的滿意度為六成五,在亞洲國
家中僅高於韓國的五成七,但低於平均數七成四%。
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台灣金融業過去十年來每況愈下,前三大銀行業
的市佔率,從一九九六年的三一%,二○○六年下降到二三%,這在
全球金融業併購風潮中,遠落後於歐洲的銀行業;而前三大銀行業的
總市值,十年來從二三○億美元,降到一八○億美元,台灣競爭對手
的香港,同期間從三四○億美元升到二一八○億美元。
即將於七月一日併入台灣銀行的中央信託局,合併前因舞弊事件,遭
金管會處罰二百萬。中央信託局萬華分行賴姓辦事員,因偽刻印鑑、
偽造存摺、冒名申請晶片金融卡、偽開支票、冒名辦理存單掛失補發
、中途提前解約,以及獨立一人開啟ATM盜領現鈔等,舞弊交易件
數共六件,侵占款項,舞弊期間達五個月。
金管會發言人張秀蓮指出,中信局未確實執行定存作業、存摺領取和
核發作業、金融卡領取作業、支票存款作業、開啟自動櫃員機作業等
覆核工作,內部控制,未遵守內部作業規定,不過,考量到是中信局
之後自行發現,因此,金管會輕罰兩百萬元,並命令中信局解除該名
職員職務。
金管會處罰二百萬。中央信託局萬華分行賴姓辦事員,因偽刻印鑑、
偽造存摺、冒名申請晶片金融卡、偽開支票、冒名辦理存單掛失補發
、中途提前解約,以及獨立一人開啟ATM盜領現鈔等,舞弊交易件
數共六件,侵占款項,舞弊期間達五個月。
金管會發言人張秀蓮指出,中信局未確實執行定存作業、存摺領取和
核發作業、金融卡領取作業、支票存款作業、開啟自動櫃員機作業等
覆核工作,內部控制,未遵守內部作業規定,不過,考量到是中信局
之後自行發現,因此,金管會輕罰兩百萬元,並命令中信局解除該名
職員職務。
台灣銀行昨日宣布,提高基準利率○.○三個百分點,不過台銀方面
指出,由於目前與基準利率有關的放款非常少,因此此次利率提高只
是對三月份央行升息的延後反映,但對貸款客戶的成本影響有限。
指出,由於目前與基準利率有關的放款非常少,因此此次利率提高只
是對三月份央行升息的延後反映,但對貸款客戶的成本影響有限。
台灣銀行申設金控,初期將以銀行、證券、壽險為主幹!知情人士透
露,近來台銀除進行與中信局的合併作業,也密集開會,商討成立金
控事宜。原本台銀規劃申設「台灣金控」時,準備成立銀行、證券、
壽險、資產管理四家公司,由於資產管理公司路線尚不明朗,為避免
影響申設進度,台銀決定先成立三家子公司,再視情況決定是否設置
資產管理公司。
據悉,原本台銀打算在六月底,完成對中信局合併之後,七月一日就
遞件申設金控,但由於金管會開放新金控申設的相關辦法,還沒下來
,財政部的核准函也遲遲未下來,使得申設金控的時間點可能往後延
,但台銀仍希望,在七、八月時就能正式遞件申請。
財政部高層昨日也指出,在台銀合併中信局之後,未來是否再進一步
合併土地銀行,目前仍在持續評估中;至於台銀籌組金控的計劃,高
層也鬆口指出,內部的確在研議,將視研議結果再來作決定。
相關人士表示,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勝出的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如今
對內閣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將為台銀籌設金控,及後續合併土銀帶來
助力;據指出,謝長廷先前擔任行政院長時,曾提出將台銀提升為「
國家級銀行」的構想,謝長廷私下對於台銀申設金控,以及台、土、
中信局的三合一,更樂見其成,預料未來台銀申設金控,及合併土銀
的規劃應會進展更順利。
此外,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確定擔任財經小組召集人,未來包括台銀
成立金控,與是否合併土銀、兆豐金是否繼續推動合併台企銀、及台
新金對彰銀的合併等,都將由邱義仁統合運作;兆豐金是否能停止合
併台企銀,並開始出清台企銀股票,也有待定奪。
在財政部尚未下令中止兆豐金合併台企銀的推動前,台企銀已「自發
」提出了引外資入股的計劃;對此財政部高層表示,台企銀原先呈上
來的報告,並未提及外資部分,未來最好能向公股小組提出引進外資
入股的報告,再評估。
露,近來台銀除進行與中信局的合併作業,也密集開會,商討成立金
控事宜。原本台銀規劃申設「台灣金控」時,準備成立銀行、證券、
壽險、資產管理四家公司,由於資產管理公司路線尚不明朗,為避免
影響申設進度,台銀決定先成立三家子公司,再視情況決定是否設置
資產管理公司。
據悉,原本台銀打算在六月底,完成對中信局合併之後,七月一日就
遞件申設金控,但由於金管會開放新金控申設的相關辦法,還沒下來
,財政部的核准函也遲遲未下來,使得申設金控的時間點可能往後延
,但台銀仍希望,在七、八月時就能正式遞件申請。
財政部高層昨日也指出,在台銀合併中信局之後,未來是否再進一步
合併土地銀行,目前仍在持續評估中;至於台銀籌組金控的計劃,高
層也鬆口指出,內部的確在研議,將視研議結果再來作決定。
相關人士表示,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勝出的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如今
對內閣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將為台銀籌設金控,及後續合併土銀帶來
助力;據指出,謝長廷先前擔任行政院長時,曾提出將台銀提升為「
國家級銀行」的構想,謝長廷私下對於台銀申設金控,以及台、土、
中信局的三合一,更樂見其成,預料未來台銀申設金控,及合併土銀
的規劃應會進展更順利。
此外,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確定擔任財經小組召集人,未來包括台銀
成立金控,與是否合併土銀、兆豐金是否繼續推動合併台企銀、及台
新金對彰銀的合併等,都將由邱義仁統合運作;兆豐金是否能停止合
併台企銀,並開始出清台企銀股票,也有待定奪。
在財政部尚未下令中止兆豐金合併台企銀的推動前,台企銀已「自發
」提出了引外資入股的計劃;對此財政部高層表示,台企銀原先呈上
來的報告,並未提及外資部分,未來最好能向公股小組提出引進外資
入股的報告,再評估。
台銀和土銀表示,該行持有的台視股票,將自今天起到6月1日止展
開全民釋股作業,每股申購價格為12元,每人限購3張。
台銀和土銀主管說,凡是有意參與台視股票申購者,須先行於證券
經紀商完成開戶手續;換言之,如果你已完成開戶手續,只要打電
話給營業員、備妥資金即可。
本次釋股將在6月5日進行抽籤,繳款日期是6月1日,股票發放日期
是9月6日。
開全民釋股作業,每股申購價格為12元,每人限購3張。
台銀和土銀主管說,凡是有意參與台視股票申購者,須先行於證券
經紀商完成開戶手續;換言之,如果你已完成開戶手續,只要打電
話給營業員、備妥資金即可。
本次釋股將在6月5日進行抽籤,繳款日期是6月1日,股票發放日期
是9月6日。
財政部催生第四家公股金控。台灣銀行和中央信託局將於七月一日完
成合併,台銀昨(十八)日舉行六十一週年慶,與會的財政部次長劉燈
城指出,非常期待臺灣銀行能儘早籌組金控,加入金控經營行業,帶
動國內另波金融業的整併與業務規模擴大風潮。
對於台銀和土地銀行合併,他指出,土銀去年委託財顧高盛進行
評估,這件案子的評估,從沒結束過,持續由台銀和土銀在研議。
台銀董事長蔡哲雄也說,台銀和中信局的整合工作持續進行;他
表示,由於中信局有黃金的業務,在合併後,台銀也可以從事黃金、
黃金存摺的買賣,包括原先中信局的二十二個據點外,將再增加台銀
海內外的一五五個,合併後也會投入。
劉燈城表示,兩行局合併後,總資產預計將超過新台幣二•九三
兆元,市占率逾一○%,達一○•八六%,銀行存款餘額合計為二•
二九兆元,市占率一一○•四%。放款餘額合計一•六七兆元,市占
率為九•八%,台灣銀行穩居國內第一大商業銀行。
成合併,台銀昨(十八)日舉行六十一週年慶,與會的財政部次長劉燈
城指出,非常期待臺灣銀行能儘早籌組金控,加入金控經營行業,帶
動國內另波金融業的整併與業務規模擴大風潮。
對於台銀和土地銀行合併,他指出,土銀去年委託財顧高盛進行
評估,這件案子的評估,從沒結束過,持續由台銀和土銀在研議。
台銀董事長蔡哲雄也說,台銀和中信局的整合工作持續進行;他
表示,由於中信局有黃金的業務,在合併後,台銀也可以從事黃金、
黃金存摺的買賣,包括原先中信局的二十二個據點外,將再增加台銀
海內外的一五五個,合併後也會投入。
劉燈城表示,兩行局合併後,總資產預計將超過新台幣二•九三
兆元,市占率逾一○%,達一○•八六%,銀行存款餘額合計為二•
二九兆元,市占率一一○•四%。放款餘額合計一•六七兆元,市占
率為九•八%,台灣銀行穩居國內第一大商業銀行。
土地銀行進行大幅度組織改造,修改章程得擴增至五位副總,財政部
已經發文同意。土銀後續將推動利潤中心制度、增設電子金融部門等
重大變革。此外,台灣銀行也已修改章程,在7月合併中信局後,切
割事業群、鬆綁人事權。兩家大型公營行庫,正式向民營銀行挑戰。
土銀董長吳繁治和台銀董事長蔡哲雄,日前向行政高層表達,爭取「
人事與預算」鬆綁,為日後民營化或合併綜效作準備,上周已經獲得
財政部善意回應。兩家公營行庫將以「功能別」,進行內部整併。
一般預料,台銀7月合併中信局之後,將有大幅度人事及組織改組,
台銀高層強調,已經做好法規相關準備。
行庫高層主管進一步指出,過去老銀行員工大都有公務員個性,認為
只要穩定就好,不思求新求變,很容易在與民營銀行激烈競爭下遭到
淘汰。主管指出,可以想見在老銀行推動利潤中心的難度,但「這不
能不做,必要時不排除裁員」。
台銀高層表示,其實台銀默默推動利潤中心制已經一段時日,只要時
機成熟,將全面推動利潤中心。土銀則表示,將先把副總人數、部門
擴編補實,下階段也要推行利潤中心。
土銀指出,像財部管理、風險管理、電子金融這三大領域,是銀行極
為重要的部門,但礙於法令限制,土銀卻只能以「任務編組」的非正
規做法處理繁重業務。特別是建築融資金額龐大,風管出了問題,少
說賠上數億元。其他民營銀行可以隨著潮流調整組織,土銀爭取數年
,如今終於鬆綁,將盡速推動新設財管、風管與電金部門。
台銀去年悄悄完成章程修訂,並提報財政部通過,除增設副總人數,
也將把中信局特殊的保險業務、黃金買賣,納入功別能的單位當中,
主管說:「我們增加的副總絕對不是虛設」。土銀則表示,現行僅有
三個副總的編制,讓副總負擔過重,身為全台唯一的房地產專業銀行
,將把房地產上中下游整合之後再切割部門,將可提升獲利效率。
在這波台銀與土銀的組織改造當中,提升編制職稱是一大重點。行庫
高層表示,老行庫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編制老舊,許多行員幹了一輩
子只能升到科長,跟很多外資銀行動輒「執行副總裁」、「董事副總
裁」比起來,自然不容易吸引到年輕的菁英份子。
已經發文同意。土銀後續將推動利潤中心制度、增設電子金融部門等
重大變革。此外,台灣銀行也已修改章程,在7月合併中信局後,切
割事業群、鬆綁人事權。兩家大型公營行庫,正式向民營銀行挑戰。
土銀董長吳繁治和台銀董事長蔡哲雄,日前向行政高層表達,爭取「
人事與預算」鬆綁,為日後民營化或合併綜效作準備,上周已經獲得
財政部善意回應。兩家公營行庫將以「功能別」,進行內部整併。
一般預料,台銀7月合併中信局之後,將有大幅度人事及組織改組,
台銀高層強調,已經做好法規相關準備。
行庫高層主管進一步指出,過去老銀行員工大都有公務員個性,認為
只要穩定就好,不思求新求變,很容易在與民營銀行激烈競爭下遭到
淘汰。主管指出,可以想見在老銀行推動利潤中心的難度,但「這不
能不做,必要時不排除裁員」。
台銀高層表示,其實台銀默默推動利潤中心制已經一段時日,只要時
機成熟,將全面推動利潤中心。土銀則表示,將先把副總人數、部門
擴編補實,下階段也要推行利潤中心。
土銀指出,像財部管理、風險管理、電子金融這三大領域,是銀行極
為重要的部門,但礙於法令限制,土銀卻只能以「任務編組」的非正
規做法處理繁重業務。特別是建築融資金額龐大,風管出了問題,少
說賠上數億元。其他民營銀行可以隨著潮流調整組織,土銀爭取數年
,如今終於鬆綁,將盡速推動新設財管、風管與電金部門。
台銀去年悄悄完成章程修訂,並提報財政部通過,除增設副總人數,
也將把中信局特殊的保險業務、黃金買賣,納入功別能的單位當中,
主管說:「我們增加的副總絕對不是虛設」。土銀則表示,現行僅有
三個副總的編制,讓副總負擔過重,身為全台唯一的房地產專業銀行
,將把房地產上中下游整合之後再切割部門,將可提升獲利效率。
在這波台銀與土銀的組織改造當中,提升編制職稱是一大重點。行庫
高層表示,老行庫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編制老舊,許多行員幹了一輩
子只能升到科長,跟很多外資銀行動輒「執行副總裁」、「董事副總
裁」比起來,自然不容易吸引到年輕的菁英份子。
行政院一旦執行公股董事財產申報政策,財政部所轄的台灣銀行及台
灣菸酒公司,將面臨最嚴重的公股董事人力荒!財政部資料顯示,台
銀與台酒外聘專家學者擔任公股董事的人數最多,台銀總共八人,台
酒總共七人,佔整個外聘陣容將近二分之一,一旦這些公股董事,都
不想幹了,一時間財政部恐怕得為了「求才無門」大傷腦筋!
如何能看出財政部對公股董事人才難求?從公股董事的「重複使用率
」,即可一窺端倪,在公股董事名單中,像台大會計系教授蔡揚宗、
以及台大國企所教授陳思寬的名字,就出現了二次,固然可說二人表
現稱職,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股董事好人才的確難求。
在公股董事名單中,身為華南金公股董事的信彰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
長的蔡文預及合庫公股監察人的政大會計系教授蘇瓜藤、台銀董事的
台大會計系教授蔡揚宗、前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等人,由於同時具備
會計師身分,被視為身價行情不凡,外界預期,已向財政部口頭請辭
的公股董事裡,上述人等「榜上有名」機率頗大。
灣菸酒公司,將面臨最嚴重的公股董事人力荒!財政部資料顯示,台
銀與台酒外聘專家學者擔任公股董事的人數最多,台銀總共八人,台
酒總共七人,佔整個外聘陣容將近二分之一,一旦這些公股董事,都
不想幹了,一時間財政部恐怕得為了「求才無門」大傷腦筋!
如何能看出財政部對公股董事人才難求?從公股董事的「重複使用率
」,即可一窺端倪,在公股董事名單中,像台大會計系教授蔡揚宗、
以及台大國企所教授陳思寬的名字,就出現了二次,固然可說二人表
現稱職,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股董事好人才的確難求。
在公股董事名單中,身為華南金公股董事的信彰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
長的蔡文預及合庫公股監察人的政大會計系教授蘇瓜藤、台銀董事的
台大會計系教授蔡揚宗、前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等人,由於同時具備
會計師身分,被視為身價行情不凡,外界預期,已向財政部口頭請辭
的公股董事裡,上述人等「榜上有名」機率頗大。
台灣銀行最新一波軍公教辦理消費信貸專案前半年最優惠利率,從前
一波的1.98%調高至2.65%,目前台銀消費相關貸款利率已
全部高於2%,顯示消費者向銀行借款低利率已經正式結束,大型行
庫「以價制量」的放款行為,更將影響所有民眾荷包。
台銀肩負政策性任務,不管存放利率、房貸成數、政策放款、信用卡
利率,在銀行業都動見觀瞻,但台銀昨天新聞稿中特別強調「本行已
無低於2%金融商品」,宣告新台幣低利時代可能逐步成為過去。
理論上,高利率將導致低保費,不過,由於保險業責任準備金提存利
率,與公債利率掛勾,一年才調整一次,因此雖然短期利率走揚,長
天期利率仍然文風不動,保險業今年完全沒有調低保費的打算。也就
是說,最近一年期間,民眾必須忍受銀行提高利率,同時卻要負擔低
利時期造成的高保費。
依照台銀公布最新的無擔保信貸方案,瞄準公教、公營事業編制內員
工、律師、會計師、醫事專業人員、前1,500大國內公司正式職
員等,而且必須任職滿一年,年所得達50萬元;這些銀行眼中優質
客戶,即便是前半年優惠利率,也只能拿到2.65%。至於普羅大
眾,利息不但更高,而且金管會上週才公布無擔保放款只限於月薪2
2倍的函令,民眾借款將不若以往方便。
金管會主委胡勝正強調,台灣金融業家數太多、同質性太高,因此只
能削價競爭,但這種不健康的現象必須改善;金管會也從下月起,放
款定價政策必須報董事會,且成為金檢的重要項目,等於變相強制改
善銀行低利現狀,要確保銀行的獲利空間。
除此之外,目前國內包括合庫在內的五家銀行房貸餘額,占總放款達
29%以上,距離法定的三成,相去不遠;大型行庫高層坦承,現在
只能以價制量,用較高的利率淘汰客人;即便暫時抑制房市動能,「
是沒有辦法的事」。
一波的1.98%調高至2.65%,目前台銀消費相關貸款利率已
全部高於2%,顯示消費者向銀行借款低利率已經正式結束,大型行
庫「以價制量」的放款行為,更將影響所有民眾荷包。
台銀肩負政策性任務,不管存放利率、房貸成數、政策放款、信用卡
利率,在銀行業都動見觀瞻,但台銀昨天新聞稿中特別強調「本行已
無低於2%金融商品」,宣告新台幣低利時代可能逐步成為過去。
理論上,高利率將導致低保費,不過,由於保險業責任準備金提存利
率,與公債利率掛勾,一年才調整一次,因此雖然短期利率走揚,長
天期利率仍然文風不動,保險業今年完全沒有調低保費的打算。也就
是說,最近一年期間,民眾必須忍受銀行提高利率,同時卻要負擔低
利時期造成的高保費。
依照台銀公布最新的無擔保信貸方案,瞄準公教、公營事業編制內員
工、律師、會計師、醫事專業人員、前1,500大國內公司正式職
員等,而且必須任職滿一年,年所得達50萬元;這些銀行眼中優質
客戶,即便是前半年優惠利率,也只能拿到2.65%。至於普羅大
眾,利息不但更高,而且金管會上週才公布無擔保放款只限於月薪2
2倍的函令,民眾借款將不若以往方便。
金管會主委胡勝正強調,台灣金融業家數太多、同質性太高,因此只
能削價競爭,但這種不健康的現象必須改善;金管會也從下月起,放
款定價政策必須報董事會,且成為金檢的重要項目,等於變相強制改
善銀行低利現狀,要確保銀行的獲利空間。
除此之外,目前國內包括合庫在內的五家銀行房貸餘額,占總放款達
29%以上,距離法定的三成,相去不遠;大型行庫高層坦承,現在
只能以價制量,用較高的利率淘汰客人;即便暫時抑制房市動能,「
是沒有辦法的事」。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