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呂桔誠昨日出席「2020臺灣銀行藝術季-攝影季」頒獎典禮,典禮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指出,台銀今年至上周五(6)日為止,新增房貸撥貸金額為1,736億元,前三季年增率約13.26%,今年全年2,000億元目標應該可達到。
呂桔誠強調,台銀房貸放款嚴謹,LTV(房貸成數)維持在八成,有些甚至僅有七成到七成五,依據條件參考借款人信用品質、財力、不動產坐落位置等。
土建融部分,呂桔誠強調,台銀一直強調土建融利率要有底線,過去是2%,但因應央行今年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跟著降至1.75%,台銀不需要以低利率搶客戶,利率只是台銀與客戶往來的條件之一,重點是客戶的長期經營。
此外,他也強調,台銀與客戶往來都是實質交易。融資有三個面向,房貸本身實質購屋者,另外土融真正要蓋房子才融資,建融就是實質建設。
關於建商養地問題,呂桔誠表示,台灣銀行一直落實三道防線。第一,營業單位;第二,法遵;第三,稽核。
其中第二道防線中,不光是法遵處、總行的業管單位也必須去抽檢,呂桔誠認為這等於有「四道防線」。
此外,分行經理與授信人員每三個月就要去看一次現場,因為內部規定,新的客戶、授信案件每三個月就要勘驗一次,土建融每一案就等於一個新案,有些甚至是一案一公司,因此必須要定時去確認。
呂桔誠並透露,為了推動對公司治理的落實,正在籌備設立法律遵循研究學會,為自由參加,希望邀請到銀行法遵人員與相關學者參加。
呂桔誠指出,台銀目前在不動產放款的成數、利率上有兩大防線,包括一是LTV最高以八成為限,且按區域分級制,有不少僅作到七成五或七成;二是土建融利率以最低1.75%為底限,低於此將不承作。
呂桔誠指出,先前台銀承作土建融業務,利率最低不會低於2%,而在央行降息1碼(0.25百分點)之後,該底限也順勢降至1.75%。他不否認市場上的土建融愈殺愈低,低於1.7%,甚至在1.6%以下的確時有所聞,但台銀「不會僅以利率來維繫與客戶的往來」,未來也將力守1.75%的土建融利率底限。
儘管台銀的房貸成數最高只給到八成,今年台銀房貸業務新承作量仍大幅成長。呂桔誠表示,今年初所設定的新承作房貸2千億元的目標,年底可望達成,其中,截至10月底止,今年以來新承作房貸業務量累計已有1,736億元。
另外,台銀內部最新統計顯示,台銀的房貸業務在今年前三季已較去年同期成長13.26%,在國銀之間增幅可說最大。
雖然新作業務量大,呂桔誠強調,台銀在房貸、土融、建融等三大不動產放款,都以「實質交易」為原則,例如房貸大部分只作自住型房貸,另外土建融案也緊盯建商購地之後施工的進度,因此不會有助長投資客,或是金援建商養地等問題。
近日來,主管機關對土建融業務的監管加強,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土建融案作為房貸業務的上游,對未來房市案量具有重要指標作用,因此成為主管機關關注的焦點。根據了解,在最近的銀行局長召集的全體國銀總座會議上,土建融案成為會議上的矚目焦點。銀行局特別要求土銀、中信銀兩家一公股、一民營銀行總座提出對土建融業務的看法,並呼籲各銀行注意風險控管,不要再盲目下殺土建融利率。 在會議中,富邦銀行建議提前實施LTV新制,這一建議也引起了業界的討論。金管會在會議召開前,已經指示全體國銀計算LTV新制上路後的房貸平均風險權數,結果顯示平均成數約在五、六成左右。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實施LTV新制,未來房貸成數只要低於八成,風險權數可降至30%以下,這對降低風險權數有正面作用。 然而,也有業內人士擔心,房貸風險權數降低後,資本負擔減輕,可能會導致同業轉向風險權數較高的土建融業務。銀行主管認為,土建融業務多半是短天期融資,對資金循環有助益。此外,土建融業務還能幫助銀行開發優質房貸客源,因為購買預售屋、新成屋的客戶通常所得能力較好,更能保障銀行的房貸風險。因此,銀行從源頭搶佔土建融業務,也是為了直接掌握優質客戶來源。
據了解,在3日由銀行局長召集的全體國銀總座會議上,土建融案成為與會高層矚目焦點,為此,銀行局特別點名土銀、中信銀兩家一公股、一民營銀行總座提出對土建融業務的看法,除了對土融業務的風險控管,也呼籲不要再下殺土建融利率。
此外,富邦銀則在會中建議可提前實施LTV新制,對此國銀業者指出,金管會在召開會議前,曾指示全體國銀設算LTV新制上路後的房貸平均風險權數,設算結果平均值約在20∼30%,業者說明,由於分母是新舊房貸全體的房貸業務,因此平均成數大多在五、六成左右,由於現在房貸風險權數普遍在35%,倘若實施LTV新制,未來房貸成數只要低於八成,可降至30%以下,反而有助於降低風險權數。
但也有銀行業者認為,房貸風險權數降低後,「資本上的負擔減輕,同業有可能轉去作風險權數較高的土建融業務」。銀行主管指出,土建融多半是三年內到期的短天期融資,除非其房貸戶大多借沒幾年就轉貸,否則比起房貸一貸20、30年,土建融其實較有助於資金循環。
此外,土建融業務也有利於銀行開發好的房貸客源,業者指出,銀行相對偏好整批分戶房貸的主因,在於通常能買得起預售屋、新成屋的,所得能力相對較好,較能保障銀行的房貸風險,為了從最上游直接掌握優質客戶來源,也是銀行直接從源頭大搶土建融業務的原因。
【台北訊】最近財政部對四家公股行庫的預算目標調降案,好像就要開始陸續放行了,這個消息讓許多銀行員工都緊張兮兮的。你知道嗎?現在還有一半的行庫預算目標調降還沒有得到財政部的同意,這些行庫的預算計畫已經送审好幾個月了,真的是等得人心慌慌啊! 其中,兆豐銀行就還沒有向財政部提出調降目標,他們是從10月下旬開始研議的,預計這個月底前會通過董事會的通過。看來兆豐銀行的預算目標調降幅度應該會控制在20%左右,這個幅度還算合理嘛! 根據財政部給的條件,如果預算調降幅度超過20%,那就要送財政部審查了。不過,這次各大行庫都是在6、7月向財政部提出的,當時的獲利情況只統計到上半年,剛好是疫情對產業和銀行獲利衝擊最大的時候,所以財政部當時只願放行調降幅度不到20%的行庫,像是台銀、土銀、合庫、一銀,這些都已經獲得放行了。 但像台企銀、彰銀、華銀這些行庫,他們提出的調降幅度都超過了20%,所以這些行庫就還在「留校察看」中,還沒有得到財政部的核准。這三家行庫在七月份時分別提出了降幅各約40%、35%、23%的預算目標調降計畫,如果按照他們到9月底止的獲利落差來看,跟當初提報財政部的預估差不多,所以就算最後兩個月再怎麼努力,財政部如果願意讓他們調降獲利目標,恐怕還是得接受超過兩成、接近四成的預算目標降幅。 對於這件事情,相關官員也澄清說,財政部之所以先前沒有放行,是因為當時7月份認為下半年還有努力空間,希望那些預估調幅超過20%的行庫,能再多拉一些獲利回來。不過,由於預算目標調降也關乎員工獎金權益,所以財政部會在年底之前陸續定案。
其中,兆豐銀則尚未向財部提出調降目標,10月下旬開始研議並將提報本月底前董事會通過,若根據兆豐銀前三季獲利來看,預算目標調降幅度應可望控制在20%之內。
根據財政部開給各行庫的條件,倘若預算調降幅度超過20%,必須送財政部審查,由於各大行庫都在6、7月向財政部提出,當時的獲利情況僅統計到今年上半年,可說是疫情對產業、銀行獲利衝擊最大的時候,因此財部當時僅願放行調降幅度不到20%的行庫,包括台銀、土銀、合庫、一銀,均已獲放行。
而台企銀、彰銀、華銀則是因為所提出的調降幅度均超過20%,因此「留校察看」數月,尚未獲財部核准,七月份時三家行庫分別向財政部提出降幅各約40%、35%、23%的預算目標調降計畫,而若依照三家行庫截至9月底止,和去年同期獲利落差的幅度相較,和當初提報財部所概估的須調降幅度落差不大,估計即使三家行庫最後二個月再怎麼衝刺,財部若願意讓其調降獲利目標,恐怕仍得接受超過兩成、接近四成的預算目標降幅。
對此相關官員釐清,財部所以先前未予放行,主要是因當時7月認為下半年應還有努力空間,希望預估調幅超過20%的行庫,下半年能再多拉一些獲利回來,不過由於預算目標調降也關乎員工獎金權益,因此財部會在年底之前陸續定案。
知名成衣加工業者「方富服飾」和「方悅服飾」的負責人王橞瀴,被爆出涉嫌虛設17家境外公司,進行假交易,並與會計師林淑玲勾結出具不實會計簽證,六年內向台灣銀行、一銀、王道銀行、彰化銀行等25家金融機構詐貸逾80億元。這起詐貸案,被檢調形容為「潤寅詐貸案」的翻版。台北地檢署28日指揮搜索公司,並約談王女、林女等五人到案進行調查。
檢調指出,王橞瀴自1999年、2000年分別成立方悅、方富服飾公司,從事成衣加工,因為急需資金,從2012年至2017年間,陸續虛設17家境外公司,並將其中的13家充作下游客戶、四家則充作上游,製作不實交易發票及裝箱單等單據,製造虛偽三角循環貿易假象,美化營業額。她還與會計師林淑玲勾結,美化年度財報,並向多家銀行詐貸逾80億元,資金用於支應公司營運。
對此,銀行主管澄清,80億元應該是虛偽的整體交易金額,並非銀行放貸餘額,實際的金額並無外傳那麼多,各家銀行皆為自貸,並無聯貸案。此案也非潤寅案翻版,因為銀行早已提出因應,相關人員並未逃到海外。
第一銀行統計,方悅服飾、方富服飾相關共有三家公司向一銀貸款,現有的放款餘額為1.23億元,並有兩家公司設定擔保品約8,000萬元,預計一銀的最大損失為數千萬元。彰銀則是因為方悅服飾跳票,已提呆打掉5,000多萬元。台銀表示,放款部位僅2億多元,是自貸案,並已提列了八成備呆。王道銀則強調,方悅集團已於2017年初還清所有款項,目前無任何授信額度。兆豐銀和土銀也分別表示,對方悅集團的貸款已全部收回或有多重擔保。
檢調調查,王橞瀴自1999年、2000年以9,000萬元、8,000萬元分別成立方悅、方富服飾公司,從事成衣加工,因急需資金,遂自2012∼2017年間,陸續虛設17家境外公司,王女並將其中的13家充作下游客戶、四家則充作上游,製作不實交易發票及裝箱單等單據,製造虛偽三角循環貿易假象,藉此美化營業額。王女再勾結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林淑玲,美化年度財報,藉由會計師出具不實的年度財務簽證報告,共向台灣銀行、彰化銀行、第一銀行、王道銀行等25家金融機構,陸續詐貸逾80億元,資金用於支應公司營運。
對此銀行主管澄清,80億元應該是虛偽的整體交易金額,並非銀行放貸餘額,因為實際上的金額並無外傳這麼多,而各家銀行皆為自貸,並無聯貸案。另外,此案絕非潤寅案翻版,因為銀行早已提出因應,且相關人員並無逃到海外。
第一銀行統計,方悅服飾、方富服飾相關共有三家公司向一銀貸款,現在的放款餘額為1.23億元,並有兩家公司設定擔保品約8,000萬元,位於中山北路二段,另一家公司無擔保品,但放款條件較嚴格,預計一銀的最大損失為數千萬元;由於方悅服飾、方富服飾相關公司5月時繳息開始不正常,一銀早就啟動保全程序,現在並已經針對公司、保證人提出假扣押。
彰銀則是8月時就因為方悅服飾跳票,其中有40%的存款擔保品,8月已提呆打掉5,000多萬元。台銀表示,放款部位僅2億多元,是自貸案,從今年初這家公司就有財務危機,台銀已提列了八成備呆。
王道銀則強調,方悅集團於2015∼2017年間與王道確有小額貸款往來,但方悅集團已於2017年初還清所有款項,後續王道已結束和其往來,目前王道於方悅集團並無任何授信額度,也從未遭受其任何詐貸損失。兆豐銀也表示方悅部位2019年已提前全部收回。土銀的部位大約1億多,多有擔保品及信保。
台商回流潮帶動金融市場熱絡,最新資料顯示,台商回流融資的累計申請額度已突破3千億元大關。根據財政部及八大行庫的最新統計,這波台商回台政策融資貸款,以及行庫自辦的台商回台設廠購地貸款專案,申請金額累計已達3千億元,其中9月的增量更是今年來單月第三高。
雖然融資金額已經達到3千億元,但公股金融圈人士私下表示,這還沒有看到真正的「大量」出籠。相關部會則預估,還有5千億元的融資貸款需求尚未付諸行動。國發會、經濟部等部會密切關注國銀業者的承作量能,因為目前向政府登記申請回台投資的金額已經超過兆元,預計約有八成會依賴融資。目前銀行收到的融資貸款申請金額應該有8千億元,但八大行庫受理的申請僅3千億元,還有5千億元的融資缺口尚未提出申請。
部分大型行庫認為,這些融資需求尚未出現,可能與疫情造成的產業景氣衝擊尚未「落底」有關。已向經濟部提出回台投資計畫的台商,可能還不急著找錢。而且,台商在提出計畫申請後,只要三年內提出融資申請即可,因此不少台商在提出計畫後,還有足夠的時間觀望景氣變化,所以未立即採取行動接觸銀行。
國發會提出的政策融資專案,超過九成融資量集中在八大行庫,其中兆豐銀、台銀、彰銀等三家銀行擔任領頭羊。截至9月,這三家銀行的累計受理申請金額分別為451.76億元、437.67億元及431.44億元。八大行庫累計受理申請總金額達2,382.98億元,並已核貸2,331.74億元。
至於台商回台設廠購地貸款的行庫自辦融資專案,八大行庫至9月累計受理申請金額已有632.06億元,核貸594.76億元。其中,一銀、華銀、台銀為前三大,累計自辦專案分別已受理263.95億元、132.24億元、124.25億元。
【台北訊】近年來,隨著台股市場的穩步發展,許多小資族也紛紛加入投資行列。為了滿足這些投資者的需求,證交所今(26)日起正式推出盤中零股交易,讓小資族有更多參與高價股的機會。雖然有人擔心這會不會影響定期定額的投資金額,但證交所強調,這不僅不會造成排擠,反而有助於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業務穩定增長。 根據證交所的最新數據,9月份台股定期定額投資金額達到17.57億元,比上個月增加7.52%,年增幅更是驚人的209.9%。與去年底的7.68億元相比,9個月內增加了近10億元,顯示小資族對於定期定額的投資熱情持續升溫。 目前,已有富邦、元大、華南永昌、永豐金、凱基、國泰、元富、兆豐、第一金、土銀、群益金鼎、台中銀及國票等13家券商承辦定期定額業務。這些券商透過定期定額,讓客戶可以以較低的門檻參與台股投資。 證交所表示,目前客戶透過定期定額購買台積電0.5張,券商則會用自有資金分擔0.5張,以湊成1張在普通交易時段進行買進。但未來,隨著盤中零股交易的推出,券商將不必再購買額外的0.5張,這將增加券商資金的靈活性,並有助於提升定期定額業務的推展。
台商回流的相關融資金額雖已破3千億元,公股金融圈人士對此私下指出,還沒有看到真正的「大量」出籠,相關部會則評估「尚有5千億元的融資貸款需求尚未付諸行動」。
據了解,包括國發會、經濟部等部會,也高度關注國銀業者,尤其是八大行庫承作台商融資的量能變化。相關部會評估,台商目前向政府登記申請回台投資的金額已破兆,倘若依照一般投資計畫大概有八成會依賴融資來看,目前銀行所收到的融資貸款申請應會有8千億元,但目前八大行庫所受理的融資申請僅3千億元,等於有5千億元融資缺口尚未提出申請。
部分大型行庫則認為,這些融資需求未現,應和疫情所造成的產業景氣衝擊到現在還沒有「落底」有關,已向經濟部提出回台投資計畫的台商「還不急著找錢」,而且台商在提出計畫申請後,只要三年內提出融資申請即可,因而不少台商在提出計畫之後,尚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再「觀望」景氣變化,所以未立即採取行動接觸銀行。
國發會提出的政策融資專案,有超過九成融資量集中在八大行庫,尤以兆豐銀、台銀、彰銀等三家銀行掛帥。從財政部及八大行庫內部最新統計顯示,上述三家銀行至9月的累計受理申請金額分別為451.76億元、437.67億元及431.44億元,八大行庫累計受理申請總金額則已達2,382.98億元,並已核貸2,331.74億元。
以台商回台設廠的購地貸款相關的行庫自辦融資專案來看,八大行庫總受理申請金額至9月累計已有632.06億元,核貸594.76億元,其中一銀、華銀、台銀為前三大,累計自辦專案分別已受理263.95億元、132.24億元、124.25億元。
證交所日前公布,台股9月定期定額投資金額攀升至17.57億元,月增7.52%,年增幅則高達209.9%,若與去年底的7.68億元相較,則9個增加近10億元,小資金資金持續挺進定期定額。
據統計,累計至今已有富邦、元大、華南永昌、永豐金、凱基、國泰、元富、兆豐、第一金、土銀、群益金鼎、台中銀及國票等13家券商承定期定額業務。
證交所表示,目前客戶以定期定額購買台積電0.5張,券商得以其自有資金分擔0.5張,湊成1張在普通交易時段買進,但未來盤中零股交易上路後,券商不用再多買另外0.5張,增加券商資金靈活性,有助提升定期定額業務推展。
近期台灣房市熱度不減,根據央行最新數據,9月份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達553.46億元,連續四個月超過500億元,創下第三季單季新增房貸1,675.89億元的新高紀錄。這不僅是房市的「淡季不淡」,也引起了央行的高度關注。其中,台灣銀行作為五大銀行之一,在房貸市場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央行統計顯示,過去單季新增房貸金額前三大分別是2019年第四季的1,658.28億元、2013年第四季的1,640.35億元、2012年第二季的1,583.37億元。當年,這些數據主要反映了央行打房政策的影響。而去年第四季則是房市啟動後的复苏高峰。
今年房市原本預期在第一季會更加熱絡,但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房市轉為淡季。然而,隨著國內疫情緩解,第三季房市再次爆發,季增達14.73%。這讓許多人擔憂房市過熱,甚至預測央行可能再次出手「打房」。
根據六都移轉棟數統計,9月單月平均增加幅度達12.3%,年增率則是36.1%。今年1至9月合計年增率為5.4%,顯示民俗月過後,房市買氣迅速回升。
央行官員表示,近期房市買氣主要集中在特定區域,如南科、竹科等,但這還屬於個別區域熱絡,尚未擴散至全台灣。未來央行將密切關注房市變化,並提醒銀行做好風險管控。
銀行房貸主管強調,若央行為了應對房市過熱泡沫,再次出手「打房」,將會針對第二、三房以上的投機炒作,而非自住首購族。這種做法有利於首購族,同時也有助於穩定房價。
目前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連續四個月停留在1.359%。央行官員指出,9月紓困房貸利率減碼期過後,利率是否會反彈還需觀察,但各銀行積極搶市,推出低利率優質房貸專案,價格競爭激烈,不會有大幅度的調整。
央行統計的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一銀等五大銀行合計房貸市占率約四成,一向具有市場風向球的指標地位。統計顯示,過去單季新增房貸金額前三大依序是2019年第四季的1,658.28億元、2013年第四季的1,640.35億元、2012年第二季的1,583.37億元。
銀行房貸主管指出,觀察2012年及2013年主要是反應央行第三、第四波打房效應的逃命潮,至於去年第四季則是2017年房市啟動這波復甦後的最高峰。
原預期今年第一季會更熱,但卻遭遇突然暴發新冠疫情衝擊而轉淡。第二季末隨國內疫情緩和解封,進入第三季後房市整個大爆發,季增達二位數的14.73%,引發各界擔憂房市「過熱」,陸續提出警訊,甚至認為央行隨可能再出手「打房」。
根據台北市等六都的移轉棟數統計,9月單月平均增加幅度為二位數的12.3%,年增率更高達36.1%,至於今年1至9月合計年增率為5.4%,代表當月前半個多月雖然仍是民俗月,但買氣受影響有限,至下半個月民俗月過後,馬上又重返快速升溫的軌道。
央行官員也表示,五大銀行每個月的新增房貸均有所波動,第三季以來主要因為台灣疫情控制良好,房市在國內解封後,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更小,刺激市場買氣回穩。有關房市過熱的議題,事實上要看不同區域的情況而定,近來買氣主要集中在特定區域,如南科、竹科,「這種屬於個別區域熱絡的還好,後續密切觀察是否擴大為普遍性、全面性熱絡」。
這也透露出央行未來會盯得更緊,就如先前有銀行力推「九成房貸」。央行官員強調,基本上其中八成是房貸、一成是信貸,央行去函「提醒」銀行,應做好相關風險管控,各銀行回覆針對房貸戶的信用紀錄、還款能力,均有落實風險管理,「目前反應在房貸逾放仍低,但央行會密切關注後續變化」。
銀行房貸主管強調,若因應房市過熱泡沫,央行進場「打房」(房市管制),根據2010年至2014年的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來看,主要針對第二、三房以上的投機炒作,無關自住首購族,結果有效終結房價再炒高,也達到讓年輕的自住首購族可以喘口氣。這次為避免房市炒風再起,央行若決定超前部署,再祭出引導房市健全發展的新管控舉措,絕對是延續過去有利於首購族的方式。
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方面,連續四個月停留在1.359%。央行官員說,9月紓困房貸利率減碼期過後,利率是否反彈,還要再觀察,但各銀行積極搶市,多推出低利率優質房貸專案,基於價格競爭,未必會做大幅度的調整。
【台灣新聞】公股銀行攜手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方案將延長至2022年底
近期,關於公股銀行「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是否續辦的議題,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根據最新消息,財政部長蘇建榮在立法院備詢時強調,該貸款方案將延期至2022年底,具體實施細節則需經過行政院核定。
該貸款方案自2010年開辦以來,已累計受理申貸超過31萬戶,總額達1.26兆元,對於幫助年輕人實現購屋夢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台灣銀行在申貸戶數和金額上均名列前茅,分別有8.37萬戶申貸,總金額達3,191億元。
為了達到整體住宅政策的目標,財政部推出此貸款方案,提供購屋及換屋優惠,並降低民眾購屋負擔。貸款成數最高可達八成,最高貸款金額為800萬元,並提供一段式或二段式利率選擇,以及3千元的開辦費和最長三年的寬限期。
此外,該方案還支持購屋金加裝潢金房貸,對於年收入60萬元以上的申請人,若持有裝潢單據,可以申請購屋金加裝修金的一站式貸款。
財政部國庫署長蕭家旗表示,將與各公股行庫進行會議溝通,並將結果呈報給行政院。目前青安貸款的利率已低於市場行情,並配合央行降息,未來的利率和貸款成數將根據公股銀行的評估進行調整。
根據財政部國庫署統計,青安貸款自2010年12月開辦以來至今年8月底,累計受理申貸31.11萬戶,申貸總額達1.26兆元,而實際撥貸戶為29.87萬戶、撥貸金額為1.21兆元。
在公股銀行中,申貸戶數以台銀8.37萬戶最多,其次為土銀8.24萬戶,第三則是合庫3.9萬戶。而申貸金額以土銀受理3,700億元貸款最高、其次為台銀3,191億元、第三則是合庫1,530億元。
為落實整體住宅政策,協助無自有住宅家庭民眾達成安居目標,財政部自2010年底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提供無自有住宅民眾購屋及換屋優惠貸款,減輕民眾購屋負擔,由台銀、兆豐、合庫、土銀、彰銀、第一銀、華南銀、台企銀等八家公股銀行配合辦理,至今已四度延長辦理期間至2020年底,等於已實施近十年,且財政部預計將延長兩年至2022年底。
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方案每戶貸款成數最高八成,最高貸款金額為800萬元,而利率可分為一段式利率(1.43%機動計息)、二段式利率(前二年1.19%機動計息、第三年起1.49%機動計息),開辦費為3千元,寬限期最長三年。
另外青安貸款方案也提供購屋金加裝潢金房貸,若年收入60萬元以上,持有裝潢單據需裝潢貸款,可申貸購屋金加裝修金一站貸足。
財政部國庫署長蕭家旗指出,財政部與各公股行庫在年底前將針對青安貸款開會、溝通後再呈報給行政院,現行青安貸款利率已低於市場行情並配合央行降息,明年利率、成數將依照各公股評估為基準,是否會調整將進一步溝通後再作決定。
辛丑牛年彩色鍍金精鑄銀幣是臺銀發行新一輪生肖銀幣之第2枚,限量5萬枚,在臺銀及其網站、土銀、中華郵政、華南銀、臺企銀、玉山銀、新光銀及瑞興銀同步發售,售價新臺幣2,180元,12月31日前早鳥售價1,988元。
銀幣主題面「牛」局部鍍金,正面「蘋果」部分上彩,幣面有重量1oz及銀幣成色Ag999字樣。主題圖案「金牛迎春」,取材自臺灣本土黃牛,其勤勞負重、沉穩踏實的特質。銀幣正面蘋果部分取自畫家張克齊畫作,寓意平安喜樂,上方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肖像。
而臺銀金鑽條塊牛年生肖版,條塊正面標示臺銀及中央造幣廠的標章及中英文名稱、重量壹台兩37.5g、含金成色999.9,限量5,000條,可回售臺銀,流通性佳,買賣價格參考黃金牌價。(孫震宇)
華南銀行昨(14)日再創佳績,主辦英業達5億美元聯貸案,簽約金額達新台幣100億元以上,成為今年來美元聯貸市場的首個超百億大案。這一成果讓華南銀行在聯貸市場上的排名大幅提升,從過去的五名外躍升至前三名,創下該行歷來聯貸主辦的佳績。這次的聯貸案利率加碼約80點,維持在低水位,顯示出市場對華南銀行的信心。 今年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企業紓困需求增加,加上利率環境創新低,企業借新還舊貸款的需求大於資本支出所需融資,這也導致聯貸市場案源減少,金額逐漸向五大行集中。華南銀行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主辦如此規模的美元聯貸案,實屬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主辦的英業達聯貸案,由於該公司是具有ESG概念的科技大廠,符合銀行對ESG政策的重視,因此吸引了包括民營和陸資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參與,超額認貸逾兩成。 根據統計,上半年主辦聯貸的五大行中,台灣銀行和華南銀行的主辦聯貸規模比去年同期分別成長124%和123%,合庫銀行也大幅成長43%,彰銀年增率達70%,排名第四,而兆豐銀行則是唯一一個主辦金額年減的銀行,但仍然保持第五名的位置。 華南銀行的這次成功,不僅是該行自身努力的结果,也反映了市場對其信用的認可。在這個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華南銀行能夠逆勢上漲,實屬不易。
明年金價看漲,台銀預測上看2,300美元!近期金價大幅波動,吸引更多投資者湧入市場,台銀黃金存摺業務因而爆發大量交易。對於明年金價的展望,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專家分析,明年金價預計將在1,700至2,300元之間盤整。他強調,疫苗問世的時間點將是金價最大幅回檔的關鍵時刻,但即使如此,金價仍有望維持在每盎司1,700美元的價格支撐。
今年金價最高點曾達到每盎司2,172美元,但目前回檔至1,900美元左右。楊天立認為,短期內金價將在1,900美元上下約50美元的範圍內盤整。影響金價的三大因素包括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美國的紓困政策以及地緣政治衝突,這些因素將一直影響到明年。
明年金價的高點預測,楊天立指出,有國際機構預測明年金價將上看每盎司3千元,但較為保守的預測則落在2,200至2,300美元之間。對於明年影響金價的關鍵變數,楊天立認為疫苗的安全性將是最大變數,若疫苗能夠有效解決疫情,金價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檔,但應該能夠維持在每盎司1,700美元之上。
雖然黃金交易在台灣市場已經爆發大量交易,但以「回售」量居多,亞洲市場的金市買盤也沒有歐美市場熱鬧。然而,根據台銀最新統計,今年的黃金回售數量與投資者買進的數量之間的差距已從去年的200億元縮小至100億元左右,顯示市場對黃金的買盤開始增強。
聯貸市場今年來雖然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企業紓困四起,加以利率環境空前新低,企業借新還舊貸款更勝於資本支出所需融資,也使得今年聯貸市場有案源減少、聯貸金額朝五大行集中現象。
華南銀行主辦英業達5億美元聯貸案是今年來首宗台幣規模破百億元的美元聯貸,利率加碼約80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維持跌破百點的低水位。不過,由於美元聯貸案件減少,加上英業達為具備ESG概念的科技大廠,符合銀行注重ESG政策又是重點往來客戶,因此仍吸引不少民營與陸資銀行參貸,超額認貸逾兩成。
統計上半年主辦聯貸五大行,冠軍台銀與竄升至第三的華銀,主辦聯貸規模比去年同期都逆勢大幅成長1.2倍以上,華銀更是從過往主辦聯貸排名第六至第十名之間,一舉竄升至第三,創下華銀歷來聯貸主辦成績最佳紀錄。
主辦聯貸五大銀行中,除了台銀、華銀主辦金額比去年同期分別成長124%、123%,第二名合庫銀也大幅成長,年增率43%,彰銀年增率70%、排名第四,兆豐銀行主辦金額年減39%,但仍排名第五,居於領先群。
大型行庫主管指出,台銀主辦聯貸金額高成長,與主辦華航、長榮航兩大國籍航空業紓困聯貸大案有關,兩大案聯貸規模都達200億元,第二大合庫銀,陸續主辦世平興業將近百億台幣的美元聯貸案,以及豐群水產聯貸126億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