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太陽能系統整合商森崴能源(6806)昨(30)日召開法說會,執行長蔡美智指出,過往公司策略是出售電廠獲得一次性鉅額收入,未來將堆疊自我營運電廠,透過售電方式獲得穩定收益,今年已積極調整方針,明年在風電業務挹注下,期盼營運大幅成長。
森崴今年前三季每股純益0.61元,較去年同期每股純益2.3元衰退。蔡美智解釋,獲利衰退主因來自今年較少一次性工程收入進帳,而且也較少出售電廠,加上今年是選舉年,部份光電案場有所延宕,致使整體獲利衰退。
蔡美智表示,目前選舉已經過了,預料太陽能光電相關工程將加速步入正軌,並持續開始建設,而公司也將會逐步認列營收,同時將積極拓展綠電銷售的業務。
蔡美智強調,透過出售電廠確實可以一次性獲得大筆營收與獲利,但後續只能賺取微薄的維運收入,對公司長期發展的幫助有限,因此目前內部正在積極調整策略,未來興建電廠時,將盡量自行營運。
展望未來,蔡美智表示,公司在2020年以628.88億元得標承攬台電離岸風電二期,發電量約300MW(百萬瓦),預計今年9月施工,目前已取得施工許可,預計2025年底前完工,此標案將依工程進度陸續認列。
蔡美智指出,關於台電離岸風電二期的相關收入,最快將在明年下半年開始陸續認列;其中,水下結構將由世紀鋼負責,目前所需的水下材料已經進入生產線,世紀鋼預計明年下半年開始陸續交貨。
森崴今年前三季每股純益0.61元,較去年同期每股純益2.3元衰退。蔡美智解釋,獲利衰退主因來自今年較少一次性工程收入進帳,而且也較少出售電廠,加上今年是選舉年,部份光電案場有所延宕,致使整體獲利衰退。
蔡美智表示,目前選舉已經過了,預料太陽能光電相關工程將加速步入正軌,並持續開始建設,而公司也將會逐步認列營收,同時將積極拓展綠電銷售的業務。
蔡美智強調,透過出售電廠確實可以一次性獲得大筆營收與獲利,但後續只能賺取微薄的維運收入,對公司長期發展的幫助有限,因此目前內部正在積極調整策略,未來興建電廠時,將盡量自行營運。
展望未來,蔡美智表示,公司在2020年以628.88億元得標承攬台電離岸風電二期,發電量約300MW(百萬瓦),預計今年9月施工,目前已取得施工許可,預計2025年底前完工,此標案將依工程進度陸續認列。
蔡美智指出,關於台電離岸風電二期的相關收入,最快將在明年下半年開始陸續認列;其中,水下結構將由世紀鋼負責,目前所需的水下材料已經進入生產線,世紀鋼預計明年下半年開始陸續交貨。
起風了,台灣風力發電發威,據台電統計,台灣陸域及離岸風力發電於昨(30)日凌晨3時20分突破1,023MW(百萬瓦),為台灣風力發電首度穩定突破1GW(10億瓦),上午近6時發電尖峰達到歷史紀錄的1,167.9MW;截至昨18時則穩定均發電在1GW,維持約15小時。
1GW也就是100萬瓩,相當於比核二2號機一部機組(約98萬瓩)的發電量還多。
另外,蔡政府宣示今年底台灣海峽將豎立起200支風機,經濟部能源局表示,目前已建起約180支,最後一個月時間會持續拚。能源局說,目前外商船隊都在港口待命,只要天候合適就會出海建置,許多外籍工程師也犧牲了一年一度的耶誕假期,相當辛苦。
據台電網站,台灣風力發電曾在23日晚間19時50分首次突破1,039MW,但稍縱即逝,只維持了20分鐘就跌回1,000MW以下;昨則穩定維持在1GW以上超過15小時以上,直到晚間約18時10分才跌回997.0MW。
台電表示,隨著離岸風電建置及併網量增加,要穩定突破1GW發電量只是時間問題,23日是因季風增加,所以有史上第一次突破1GW,但隨著季風減緩又掉回來,昨日則是穩定輸出超過半天以上。
台電說,台灣風力發電已具備GW等級的發電量,只要風力允許都有機會穩定發出1GW以上;隨著未來離岸風電建置量持續增加,將會成為風力發電的常態。
陸域風電部分,台電自2001年起積極發展陸域風力,迄今已完成168部風機,架設地點北從新北石門,南至屏東恆春,遍布台灣西部沿海及澎湖、金門離島,總裝置容量共計290MW,目前也積極推動雲林台西、中港二期及彰工四期等陸域風力場址,預計2025年可達370MW。
能源局表示,隨著東北季風到來,離岸風電開發商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歡樂的是已併網的風機,就可滿載發電賺取利潤;哀愁的是還在施工廠商則因海象不佳苦於追趕,更錯失賺錢機會。
1GW也就是100萬瓩,相當於比核二2號機一部機組(約98萬瓩)的發電量還多。
另外,蔡政府宣示今年底台灣海峽將豎立起200支風機,經濟部能源局表示,目前已建起約180支,最後一個月時間會持續拚。能源局說,目前外商船隊都在港口待命,只要天候合適就會出海建置,許多外籍工程師也犧牲了一年一度的耶誕假期,相當辛苦。
據台電網站,台灣風力發電曾在23日晚間19時50分首次突破1,039MW,但稍縱即逝,只維持了20分鐘就跌回1,000MW以下;昨則穩定維持在1GW以上超過15小時以上,直到晚間約18時10分才跌回997.0MW。
台電表示,隨著離岸風電建置及併網量增加,要穩定突破1GW發電量只是時間問題,23日是因季風增加,所以有史上第一次突破1GW,但隨著季風減緩又掉回來,昨日則是穩定輸出超過半天以上。
台電說,台灣風力發電已具備GW等級的發電量,只要風力允許都有機會穩定發出1GW以上;隨著未來離岸風電建置量持續增加,將會成為風力發電的常態。
陸域風電部分,台電自2001年起積極發展陸域風力,迄今已完成168部風機,架設地點北從新北石門,南至屏東恆春,遍布台灣西部沿海及澎湖、金門離島,總裝置容量共計290MW,目前也積極推動雲林台西、中港二期及彰工四期等陸域風力場址,預計2025年可達370MW。
能源局表示,隨著東北季風到來,離岸風電開發商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歡樂的是已併網的風機,就可滿載發電賺取利潤;哀愁的是還在施工廠商則因海象不佳苦於追趕,更錯失賺錢機會。
風場開發商心聲,能源局聽到了。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第一階段9月選商截止,因條件過於嚴苛,行政契約迄今尚未拍板;經濟部能源局昨(30)日表示,廠商意見已逐漸收斂,能源局也釋出善意,若廠商先前查核點未達標,不會直接開罰,將改採「記點制」,待廠商在最後查核點達標,就可「一筆勾銷」過往查核點過失。
能源局表示,廠商對於先前的查核點並非不能完全接受,主要是希望不要設置太多,也不要把不可歸責開發商的延宕,全交給開發商承擔,這部分都還在討論。
其次,能源局也針對查核點機制釋出善意。能源局說,過去草案是違法查核點未即時改善就開罰,目前則改為朝向違規查核點暫先記下,直到最終查核點,若可以如期、如質達標,前面就可以一筆勾銷。
然而,攸關政府與離岸風電開發商的行政契約遲遲未拍板。能源局起初提出,強制國產化目標及建置進度的廠商把違規期間20%電力以較低價賣給台電,後來因廠商反彈過大又刪除。
後來經濟部於11月又提出設置針對國產化及風場建置提出各階段時間點及產量查核點,若廠商違反查核點又未在三個月內改善,將開出每次3,000萬元的罰金,並可以累計開罰,讓風電開發商在說明會上揚言不簽署行政契約。
能源局表示,廠商對於先前的查核點並非不能完全接受,主要是希望不要設置太多,也不要把不可歸責開發商的延宕,全交給開發商承擔,這部分都還在討論。
其次,能源局也針對查核點機制釋出善意。能源局說,過去草案是違法查核點未即時改善就開罰,目前則改為朝向違規查核點暫先記下,直到最終查核點,若可以如期、如質達標,前面就可以一筆勾銷。
然而,攸關政府與離岸風電開發商的行政契約遲遲未拍板。能源局起初提出,強制國產化目標及建置進度的廠商把違規期間20%電力以較低價賣給台電,後來因廠商反彈過大又刪除。
後來經濟部於11月又提出設置針對國產化及風場建置提出各階段時間點及產量查核點,若廠商違反查核點又未在三個月內改善,將開出每次3,000萬元的罰金,並可以累計開罰,讓風電開發商在說明會上揚言不簽署行政契約。
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峻,唯一解方就是淨零碳排。中鋼總經理王錫欽表示,面對碳定價、碳關稅、碳中和的三碳壓力下,中鋼過去一年除了聘請國外顧問諮詢,也跟國外鋼廠交流,完成短程減碳,中長程分「先低碳、再零碳」兩個階段的碳中和路徑規劃,全面朝目標邁進。
經濟日報將於12月8日主辦2022能源願景高峰論壇,以「永續綠能 永續ESG」為主題,邀請產官研領域專家,探討永續能源現況、挑戰及未來,王錫欽將出席參與「企業永續 邁向淨零碳排」專題座談。本論壇協辦包括經濟部能源局、台電公司、台達電、工研院、永豐餘投控、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中華開發金控。
王錫欽接受本報採訪指出,中鋼邁向碳中和的路徑,短程部分規劃加大力度提升能源效率,以及使用再生能源;中程部分則以高爐添加還原鐵、高爐噴吹富氫氣體代替噴煤、鋼化聯產、轉爐增用廢鋼等方案同時推動;長程部分則與全球先進鋼廠同步,規劃全氫能冶煉製程、以CCS技術將低碳高爐轉化為零碳高爐等策略方向。
他指出,現階段中鋼也特別聚焦在「鋼化聯產」的技術布局,將中鋼副產燃氣的一氧化碳跟二氧化碳捕獲純化,再提供予化工廠製成高價化學品,讓碳發揮所長,創造更高應用價值。
中鋼雖然已規劃碳中和多元路徑,王鍚欽認為減碳是Evolution(漸進式的改善),但要做到淨零碳是Revolution(躍進式的創新),目前仍面對技術、資源和資本等三大挑戰。
王錫欽表示,以技術面來看這些路徑都是未來才能發展成熟的前瞻技術,挑戰難度之高,故應選擇多元路徑,備好需求技術及布局需求資源,依成本有效及生產高級鋼等考量選擇最適路徑。
目前中鋼已經展開相關布局,技術方面已於成功大學成立氫能冶煉研究中心,並由台大等11個學研單位及日本、澳洲的學者專家共同投入技術研發,另也探索綠氫等資源的可能來源。
王錫欽指出,中鋼位於國內鋼鐵產業最上游,只有中鋼做好還不夠,將採行「以大帶小」的方式,已協同鋼鐵公會舉辦多場座談會分享減碳作法,也將持續透過產業服務團,協助業者進行減碳方案規劃,加速下游用鋼產業減碳實績,提升鋼鐵整產業綠色競爭力。
經濟日報將於12月8日主辦2022能源願景高峰論壇,以「永續綠能 永續ESG」為主題,邀請產官研領域專家,探討永續能源現況、挑戰及未來,王錫欽將出席參與「企業永續 邁向淨零碳排」專題座談。本論壇協辦包括經濟部能源局、台電公司、台達電、工研院、永豐餘投控、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中華開發金控。
王錫欽接受本報採訪指出,中鋼邁向碳中和的路徑,短程部分規劃加大力度提升能源效率,以及使用再生能源;中程部分則以高爐添加還原鐵、高爐噴吹富氫氣體代替噴煤、鋼化聯產、轉爐增用廢鋼等方案同時推動;長程部分則與全球先進鋼廠同步,規劃全氫能冶煉製程、以CCS技術將低碳高爐轉化為零碳高爐等策略方向。
他指出,現階段中鋼也特別聚焦在「鋼化聯產」的技術布局,將中鋼副產燃氣的一氧化碳跟二氧化碳捕獲純化,再提供予化工廠製成高價化學品,讓碳發揮所長,創造更高應用價值。
中鋼雖然已規劃碳中和多元路徑,王鍚欽認為減碳是Evolution(漸進式的改善),但要做到淨零碳是Revolution(躍進式的創新),目前仍面對技術、資源和資本等三大挑戰。
王錫欽表示,以技術面來看這些路徑都是未來才能發展成熟的前瞻技術,挑戰難度之高,故應選擇多元路徑,備好需求技術及布局需求資源,依成本有效及生產高級鋼等考量選擇最適路徑。
目前中鋼已經展開相關布局,技術方面已於成功大學成立氫能冶煉研究中心,並由台大等11個學研單位及日本、澳洲的學者專家共同投入技術研發,另也探索綠氫等資源的可能來源。
王錫欽指出,中鋼位於國內鋼鐵產業最上游,只有中鋼做好還不夠,將採行「以大帶小」的方式,已協同鋼鐵公會舉辦多場座談會分享減碳作法,也將持續透過產業服務團,協助業者進行減碳方案規劃,加速下游用鋼產業減碳實績,提升鋼鐵整產業綠色競爭力。
遠傳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執行副總曾詩淵表示,淨零不能各做各的, 應該從能源供給端、需求端、產業技術,共同建構一個淨零生態圈, 把所有業者納入,大家努力往同一相標前進,力量就會很大。
曾詩淵指出,全球碳排量主要來自能源產業產生40%碳排、工業2 0%、農業15%、交通14%、自然界10%。
地球前百大城市貢獻了全球一半的GDP卻消耗了三分之二的能源, 同時產生了75%溫室氣體排放。
因此,以智慧城市驅動2050淨零,是最簡單且最有效的方法,遠距 診療、智慧家庭、產線自動化、綠建築、智慧路燈、智慧交通等城市 減碳,對2050淨零都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舉例來說,目前三分之二病患很多都是慢性病病患拿藥,其實平常 可以不用去醫院,這時遠距診療就能扮演一定角色。台北市水表、台 電電表已著手智慧化,透過智慧電表可以預測何時用電高峰,協助減 少能源浪費。
另外,台灣的工業區智慧化目前為止是「零」,既有台灣65個傳統 園工業如何減碳將刻不容緩,智慧園區及機房、基礎設施改善也都有 助於供應鏈產業升級。
遠傳已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智慧供電、交通號誌不斷電、智慧建 築、遠距診療、智慧路燈、下水道智慧監測系統積極作為,其中,在 桃園已協助建立智慧路燈,與各縣市政府合作智慧路口,以大數據或 攝影機、AI協助各縣市路口做資料串接及車輛引導。
另外,遠傳也正協助各縣市政府把Gogoro淘汰下來的機車電磁運用 在交通號誌不斷電系統,估計Gogoro全省1,700多個充電站,可以提 供台北市兩個小時的電力使用。
遠傳與台電在望安島也合作建置微電網,與集團及外部客戶攜手推 動節能系統,同時也以AI及大數據協肋建設基地台,並因此比競業減 少了3千站的基站台數量,相當於減少77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排碳量。
遠傳淨零策略目標,節能優先、風力供電互補,並已成立旭天能源 公司興建太陽能電廠,預計2045∼2048年全公司100%使用再生能源 ,尤其全省八座IDC中心希望2030年全面做到使用再生能源。
曾詩淵指出,全球碳排量主要來自能源產業產生40%碳排、工業2 0%、農業15%、交通14%、自然界10%。
地球前百大城市貢獻了全球一半的GDP卻消耗了三分之二的能源, 同時產生了75%溫室氣體排放。
因此,以智慧城市驅動2050淨零,是最簡單且最有效的方法,遠距 診療、智慧家庭、產線自動化、綠建築、智慧路燈、智慧交通等城市 減碳,對2050淨零都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舉例來說,目前三分之二病患很多都是慢性病病患拿藥,其實平常 可以不用去醫院,這時遠距診療就能扮演一定角色。台北市水表、台 電電表已著手智慧化,透過智慧電表可以預測何時用電高峰,協助減 少能源浪費。
另外,台灣的工業區智慧化目前為止是「零」,既有台灣65個傳統 園工業如何減碳將刻不容緩,智慧園區及機房、基礎設施改善也都有 助於供應鏈產業升級。
遠傳已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智慧供電、交通號誌不斷電、智慧建 築、遠距診療、智慧路燈、下水道智慧監測系統積極作為,其中,在 桃園已協助建立智慧路燈,與各縣市政府合作智慧路口,以大數據或 攝影機、AI協助各縣市路口做資料串接及車輛引導。
另外,遠傳也正協助各縣市政府把Gogoro淘汰下來的機車電磁運用 在交通號誌不斷電系統,估計Gogoro全省1,700多個充電站,可以提 供台北市兩個小時的電力使用。
遠傳與台電在望安島也合作建置微電網,與集團及外部客戶攜手推 動節能系統,同時也以AI及大數據協肋建設基地台,並因此比競業減 少了3千站的基站台數量,相當於減少77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排碳量。
遠傳淨零策略目標,節能優先、風力供電互補,並已成立旭天能源 公司興建太陽能電廠,預計2045∼2048年全公司100%使用再生能源 ,尤其全省八座IDC中心希望2030年全面做到使用再生能源。
能源局推動太陽光電系統結合儲能,目標在2025年完成建置500MW,7月第一次公開招標流標後,第二次順利標出70.6MW,超出原本計畫的50MW。
能源局這次光儲底標提高至每度9.68元,截標價格為9.59元。7家得標廠商及容量分別為:恩富6.2MW、寶興16MW、 城市發展10MW、志光23.3MW、嵩旺 1MW、玖炬5.2MW、泰源 9.6MW,合計70.6MW。
太陽光電併網量即將邁向9GW,未來發展只會更快,每年以至少2GW的速度增加。台電統計,進入21世紀以來,台灣整體用電量增幅高達54%,台電並未增加發電廠,僅在現有空間小幅增加機組,再生能源扮演日益重要的供電角色,其中又以太陽光電貢獻最大。
開陽投控董事長蔡宗融表示,光儲結合是正確的方向,具有穩定電網以及解決饋線不足雙重效益。開陽正忙著多個AFC案場及大型地面案場工程趕進度,因此未參與此次投標,但未來規畫將大型地面案場導入儲能是最重要重點項目。
創揚科技此次隱身幕後,以系統整合商角色協助合作夥伴順利得標。董事長李泰安表示,目前能源局的遴選機制明文規定禁用大陸整櫃儲能系統,次系統以及帶有通訊設備製品如電力轉換器PCS,現階段台灣本土廠商儲能陣列生產產能有限,加上AFC及E-dREg等各大型儲能案場也同時興建,業界盛傳不少廠家以大陸製品貼牌或是轉由第三地進口來魚目混珠。
主管機構對於得標儲能案場在建置完成後應仔細做產地審查與廠驗證明,以保障合法業者的權益,也避免過去大陸電動巴士利用台灣廠商洗產地騙取政府補助的事件再次上演。台電的AFC及E-dReg建置案也禁用大陸製整櫃與次系統,已上線的儲能案未來若被檢舉,或者在立法委員質詢要求下啟動調查,踩到紅線的案場都會被停止交易資格。
另外,台電冬山變電廠60MWh儲能案是另一個備受矚目的話題焦點,共有台達、士林、東元、大同、力碁等大廠競逐,由大同得標。冬山案是台電自建輔助服務160MW儲能系統的最後一案,加上設立升壓站,底標金額高達30億元。
能源局這次光儲底標提高至每度9.68元,截標價格為9.59元。7家得標廠商及容量分別為:恩富6.2MW、寶興16MW、 城市發展10MW、志光23.3MW、嵩旺 1MW、玖炬5.2MW、泰源 9.6MW,合計70.6MW。
太陽光電併網量即將邁向9GW,未來發展只會更快,每年以至少2GW的速度增加。台電統計,進入21世紀以來,台灣整體用電量增幅高達54%,台電並未增加發電廠,僅在現有空間小幅增加機組,再生能源扮演日益重要的供電角色,其中又以太陽光電貢獻最大。
開陽投控董事長蔡宗融表示,光儲結合是正確的方向,具有穩定電網以及解決饋線不足雙重效益。開陽正忙著多個AFC案場及大型地面案場工程趕進度,因此未參與此次投標,但未來規畫將大型地面案場導入儲能是最重要重點項目。
創揚科技此次隱身幕後,以系統整合商角色協助合作夥伴順利得標。董事長李泰安表示,目前能源局的遴選機制明文規定禁用大陸整櫃儲能系統,次系統以及帶有通訊設備製品如電力轉換器PCS,現階段台灣本土廠商儲能陣列生產產能有限,加上AFC及E-dREg等各大型儲能案場也同時興建,業界盛傳不少廠家以大陸製品貼牌或是轉由第三地進口來魚目混珠。
主管機構對於得標儲能案場在建置完成後應仔細做產地審查與廠驗證明,以保障合法業者的權益,也避免過去大陸電動巴士利用台灣廠商洗產地騙取政府補助的事件再次上演。台電的AFC及E-dReg建置案也禁用大陸製整櫃與次系統,已上線的儲能案未來若被檢舉,或者在立法委員質詢要求下啟動調查,踩到紅線的案場都會被停止交易資格。
另外,台電冬山變電廠60MWh儲能案是另一個備受矚目的話題焦點,共有台達、士林、東元、大同、力碁等大廠競逐,由大同得標。冬山案是台電自建輔助服務160MW儲能系統的最後一案,加上設立升壓站,底標金額高達30億元。
櫃買中心昨(23)日指出,為促進我國永續金融的發展並配合主管機關推動「公司治理3.0」、「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及「資本市場藍圖」,帶持續推動永續發展債券之下,今年來至昨日已有42檔永續發展債券上櫃掛牌,發行額共計1,074億元。
此外,德意志銀行與遠傳電信二家發行永續發展債券已取得資格認可,將陸續上櫃掛牌。
櫃買中心表示,國內綠色債券已發行26檔,發行總金額754億元,包括台積電發行共十檔、356億元,與德意志銀行4.6億美元、法國巴黎銀行台北分行22億元(二檔)、世界先進10億元、永豐銀行20億元、北富銀10億元、台電64億元(二檔)、玉山銀行73億元、東方匯理銀行台北分行14億元、光洋科8億元(二檔)、上海商銀10億元、遠東新世紀9億元、與法國外貿銀行0.8億美元及瑞士信貸倫敦分行0.15億美元。
另有德意志銀行於3月15日取得綠色債券資格認可,額度是4億美元。
可持續發展債券今年來已發行11檔,發行總金額為新台幣229億元,包括兆豐銀行15億元、高盛金融1億美元、中華電信35億元、元大銀行20億元、土地銀行25億元(二檔)、第一銀行15億元、合庫銀行25億元、與法國興業銀行2.47億澳幣(二檔)及渣打銀行0.4億美元。
今年來社會責任債券已發行三檔,發行總金額為新台幣56億元,包括玉山銀行一檔11億元、遠傳電信二檔分別為27億及18億元,另遠傳電信已於10月14日取得社會責任債券資格認可,額度為20億元。
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SLB)今年來已發行二檔,發行總金額為新台幣35億元,包括遠東新世紀25億元及奇美實業10億元。
此外,德意志銀行與遠傳電信二家發行永續發展債券已取得資格認可,將陸續上櫃掛牌。
櫃買中心表示,國內綠色債券已發行26檔,發行總金額754億元,包括台積電發行共十檔、356億元,與德意志銀行4.6億美元、法國巴黎銀行台北分行22億元(二檔)、世界先進10億元、永豐銀行20億元、北富銀10億元、台電64億元(二檔)、玉山銀行73億元、東方匯理銀行台北分行14億元、光洋科8億元(二檔)、上海商銀10億元、遠東新世紀9億元、與法國外貿銀行0.8億美元及瑞士信貸倫敦分行0.15億美元。
另有德意志銀行於3月15日取得綠色債券資格認可,額度是4億美元。
可持續發展債券今年來已發行11檔,發行總金額為新台幣229億元,包括兆豐銀行15億元、高盛金融1億美元、中華電信35億元、元大銀行20億元、土地銀行25億元(二檔)、第一銀行15億元、合庫銀行25億元、與法國興業銀行2.47億澳幣(二檔)及渣打銀行0.4億美元。
今年來社會責任債券已發行三檔,發行總金額為新台幣56億元,包括玉山銀行一檔11億元、遠傳電信二檔分別為27億及18億元,另遠傳電信已於10月14日取得社會責任債券資格認可,額度為20億元。
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SLB)今年來已發行二檔,發行總金額為新台幣35億元,包括遠東新世紀25億元及奇美實業10億元。
台電換置全台1,400萬至1,500萬具智慧電表是市場龐大商機,大同(2371)昨(23)日表示,該公司獲得台電低壓智慧電表訂單,金額約17.8億元,將分別在2023及2024年交貨。
大同表示,日前參與台電260萬具低壓智慧型電表競標,於不同用量需求規格的A、B、C組中,共獲得約新台幣17.8億元訂單。
大同2008年開發出台灣第一台智慧電表,至今年10月產量已逾200萬台。大同的智慧電表已取得ANSI、IEC、MID及日本JIS等國際認證,並拿下規格複雜且品質要求極高的日本市場。
大同表示,日前參與台電260萬具低壓智慧型電表競標,於不同用量需求規格的A、B、C組中,共獲得約新台幣17.8億元訂單。
大同2008年開發出台灣第一台智慧電表,至今年10月產量已逾200萬台。大同的智慧電表已取得ANSI、IEC、MID及日本JIS等國際認證,並拿下規格複雜且品質要求極高的日本市場。
中興電(1513)擁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電動車充電樁等題材,17日 股價開平走高,終場大漲3.2元、以55.4元收盤,成交量放大至2.84 萬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605張。以技術面看,近期股價在5日線上 下盤整,17日一根帶量長紅棒,多方似乎有攻堅企圖,但上檔將面臨 季線58.2元反壓,若能順利突破,方有利續攻。
今年取得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標案合計160多億元,5月又獲核三廠建 置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機組37億元標案,在手訂單回升至230億元。 前十月營收153.8億元,改寫同期新高。
今年取得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標案合計160多億元,5月又獲核三廠建 置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機組37億元標案,在手訂單回升至230億元。 前十月營收153.8億元,改寫同期新高。
為達成「電.零碳未來」目標,台電公司採取務實「先低碳,後零 碳」策略,積極尋找新技術以降低在發電過程中的碳排放。繼今年4 月與德國西門子能源公司簽署「混氫技術合作備忘錄(MOU)後,昨 (16)日再與日本三菱重工與三菱商事集團簽署「混氨技術合作備忘 錄(MOU)」。
台電公司總經理王耀庭指出,為實現零碳發電目標,台電必須在儲 能、再生能源、降低排碳發電上持續努力。為逐步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台電近年開始進行燃煤混氨、燃氣混氫相關評估試驗,以降低二氧 化碳排放。王耀庭進一步指出,日本三菱在燃煤混氨技術上是專家, 台電長期與三菱合作,這次希望加快腳步規劃林口電廠超超臨界機組 混氨5%發電示範,並從實際導入的經驗中回饋日本三菱,逐步實現 「電.零碳未來」目標。
「混氨技術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儀式由台電總經理王耀庭、 日本三菱重工公司能源.電力事業部執行長土師俊幸(Toshiyuki H ashi)、日本三菱商事公司次世代燃料石油事業部總經理羽場ñ 95;樹(Hiroki Haba)、日本三菱商事機械公司總經理兼執行長中島 拓(Taku Nakajima)共同簽署,並邀請經濟部台日產業合作推動辦 公室副執行長翁建一等貴賓共同見證。
台電公司電源開發處處長周如卿說明,氨燃燒時不產生二氧化碳, 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且氨為良好能源載體,具有 高效率運輸及相對低廉的儲存成本,因此被視為淨零排放燃料替代選 項。
對於與日本三菱技術合作方面,周如卿解釋,將分兩階段實施,即 日起至2025年前將進行第一階段混氨技術的可行性評估,包括技術成 熟性、成本投入及設備整備等。通過第一階段評估可行後,台電將進 行燃煤混氨發電示範、導入及推廣。
台電評析各燃煤電廠廠址空間、機組特性、裝置容量、燃料供應及 環保考量等面向,盤點適合導入之試驗機組,初步選定林口電廠擇一 部機作為混氨示範機組,借重三菱公司混燒氨氣技術與國際實績經驗 ,讓林口電廠既有1部超超臨界機組經過原廠升級改造後,可導入氨 氣混燒功能降低碳排。台電指出,與三菱重工與三菱商事集團合作內 容將進行評估鍋爐設備改造、建構燃料氨供應鏈之可行性,以及混氨 相關技術研發,並依據可行性研究成果進行5%混燒氨氣改裝及示範 相關工作,目標2028-2030年達混氨5%發電示範。
台電表示,除透過燃氣混氫、燃煤混氨發電示範結合新興低碳能源 應用,亦正於台中電廠打造可年捕捉2000噸碳的碳捕集系統,另既有 電廠也持續推動低碳燃氣機組更新計畫,第二座海上風場離岸風電二 期工程更甫於本月正式開工,未來將可年供10億度無碳綠電,努力透 過多元管道朝電力淨零目標邁進。
台電公司總經理王耀庭指出,為實現零碳發電目標,台電必須在儲 能、再生能源、降低排碳發電上持續努力。為逐步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台電近年開始進行燃煤混氨、燃氣混氫相關評估試驗,以降低二氧 化碳排放。王耀庭進一步指出,日本三菱在燃煤混氨技術上是專家, 台電長期與三菱合作,這次希望加快腳步規劃林口電廠超超臨界機組 混氨5%發電示範,並從實際導入的經驗中回饋日本三菱,逐步實現 「電.零碳未來」目標。
「混氨技術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儀式由台電總經理王耀庭、 日本三菱重工公司能源.電力事業部執行長土師俊幸(Toshiyuki H ashi)、日本三菱商事公司次世代燃料石油事業部總經理羽場ñ 95;樹(Hiroki Haba)、日本三菱商事機械公司總經理兼執行長中島 拓(Taku Nakajima)共同簽署,並邀請經濟部台日產業合作推動辦 公室副執行長翁建一等貴賓共同見證。
台電公司電源開發處處長周如卿說明,氨燃燒時不產生二氧化碳, 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且氨為良好能源載體,具有 高效率運輸及相對低廉的儲存成本,因此被視為淨零排放燃料替代選 項。
對於與日本三菱技術合作方面,周如卿解釋,將分兩階段實施,即 日起至2025年前將進行第一階段混氨技術的可行性評估,包括技術成 熟性、成本投入及設備整備等。通過第一階段評估可行後,台電將進 行燃煤混氨發電示範、導入及推廣。
台電評析各燃煤電廠廠址空間、機組特性、裝置容量、燃料供應及 環保考量等面向,盤點適合導入之試驗機組,初步選定林口電廠擇一 部機作為混氨示範機組,借重三菱公司混燒氨氣技術與國際實績經驗 ,讓林口電廠既有1部超超臨界機組經過原廠升級改造後,可導入氨 氣混燒功能降低碳排。台電指出,與三菱重工與三菱商事集團合作內 容將進行評估鍋爐設備改造、建構燃料氨供應鏈之可行性,以及混氨 相關技術研發,並依據可行性研究成果進行5%混燒氨氣改裝及示範 相關工作,目標2028-2030年達混氨5%發電示範。
台電表示,除透過燃氣混氫、燃煤混氨發電示範結合新興低碳能源 應用,亦正於台中電廠打造可年捕捉2000噸碳的碳捕集系統,另既有 電廠也持續推動低碳燃氣機組更新計畫,第二座海上風場離岸風電二 期工程更甫於本月正式開工,未來將可年供10億度無碳綠電,努力透 過多元管道朝電力淨零目標邁進。
面對極端氣候衝擊,台灣3月提出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因應全新任務,台電總經理王耀庭指出,台電正逐步在供給面、電網面及需求面等三大面向整合資源,分階段且穩步推動電力淨零排放的「韌性電力生態圈」。
經濟日報將於12月8日主辦2022能源願景高峰論壇,今年以「永續綠能 永續ESG」為主題,邀請產官研領域專家,探討永續能源現況、挑戰及未來。協辦單位包括經濟部能源局、台電公司、台達電、工研院、永豐餘投控、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中華開發金控。
台電表示,台灣未來化石能源需求將轉變為「電力需求」,並規劃以極大化布建再生能源為主,搭配氫能等新興技術,透過能源轉型達到淨零排放長遠目標。
台電制訂電力淨零排放的策略架構,分別在供給面、電網面及需求面,以「短期透過能源轉型逐步降低碳排,長期導入前瞻技術達成排放歸零」、「配合再生能源大量併網,投入各項電網轉型工程」、「透過需求面管理措施,減緩用電需求與平抑負載變動」等策略邁向全面淨零。
邁向全面淨零的過程中,台電須克服電力供需平衡、再生能源併網穩定等許多挑戰,為此,台電加速建設智慧電網,大量布建智慧電表取得數據,並利用各項數據建構從供給面到需求面完整的能源管理系統。
台電也展開電網基礎建設,以「分散、強固、防衛」三大主軸,建構區域韌性及全國融通雙軌並進的電網。「分散工程」聚焦降低電網集中風險,包括電廠直供園區、綠能分散供電、樞紐節點分群及精進區域調度等。
「強固工程」著重提升設備穩定程度,涵蓋三項作為:「電網擴充更新」將加速設備更新升級及容量擴充,「廣增儲能設備」可搭配綠能發展,「變電所屋內化」防止外力及極端氣候干擾。
「防衛工程」將透過「強化防衛縱深」提升電廠、電網間各層次保護設定,「即時動態防衛」可監測相關設備狀態,提高防衛精準度,有助阻止停電事故擴散。
經濟日報將於12月8日主辦2022能源願景高峰論壇,今年以「永續綠能 永續ESG」為主題,邀請產官研領域專家,探討永續能源現況、挑戰及未來。協辦單位包括經濟部能源局、台電公司、台達電、工研院、永豐餘投控、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中華開發金控。
台電表示,台灣未來化石能源需求將轉變為「電力需求」,並規劃以極大化布建再生能源為主,搭配氫能等新興技術,透過能源轉型達到淨零排放長遠目標。
台電制訂電力淨零排放的策略架構,分別在供給面、電網面及需求面,以「短期透過能源轉型逐步降低碳排,長期導入前瞻技術達成排放歸零」、「配合再生能源大量併網,投入各項電網轉型工程」、「透過需求面管理措施,減緩用電需求與平抑負載變動」等策略邁向全面淨零。
邁向全面淨零的過程中,台電須克服電力供需平衡、再生能源併網穩定等許多挑戰,為此,台電加速建設智慧電網,大量布建智慧電表取得數據,並利用各項數據建構從供給面到需求面完整的能源管理系統。
台電也展開電網基礎建設,以「分散、強固、防衛」三大主軸,建構區域韌性及全國融通雙軌並進的電網。「分散工程」聚焦降低電網集中風險,包括電廠直供園區、綠能分散供電、樞紐節點分群及精進區域調度等。
「強固工程」著重提升設備穩定程度,涵蓋三項作為:「電網擴充更新」將加速設備更新升級及容量擴充,「廣增儲能設備」可搭配綠能發展,「變電所屋內化」防止外力及極端氣候干擾。
「防衛工程」將透過「強化防衛縱深」提升電廠、電網間各層次保護設定,「即時動態防衛」可監測相關設備狀態,提高防衛精準度,有助阻止停電事故擴散。
元富能科是匯集「投資、開發、施工、維運、儲能、售電」完整一站式的電業整合服務供應商,元富能科旗下曜盛能源為響應國家政策,積極投入儲能系統建置,以協助發揮穩定電力系統,於11月4日在嘉義縣頭橋工業區舉行儲能電廠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典禮,為我國能源轉型再添新彩。
曜盛能源董事長張志仲致詞說,近年來政府持續推動能源轉型,綠能發電量快速增加,相對的讓台灣電網面臨快速變動、穩定性與可靠性不足等重重考驗,國發會今年3月底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若想要兼顧淨零碳排與電力穩定,儲能系統因可以調節電網,絕對是關鍵首選。
配合政府能源政策,曜盛能源將投入參與台電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交易平台」,提供電力系統調頻備轉服務,規畫建置2.5MW的儲能系統,提供給台電電力調度,維持台電供電的穩定性,並創造公司長久穩定的收益。
元富能科將陸續完成20MW儲能系統之建置,在創能、節能與儲能方面配合政府再生能源政策,提供台電更多的電力調度,共同維持電網供電的穩定性。
張志仲呼籲,儲能產業需要多元且跨領域的專業技術能力,包括電力電子、電力系統、電池化學、資通訊與機電等技術,展望未來,若要讓台灣電力系統更加穩定,期待政府全力輔助業者投入,使儲能產業更穩定的發展,並成為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推手。
曜盛能源董事長張志仲致詞說,近年來政府持續推動能源轉型,綠能發電量快速增加,相對的讓台灣電網面臨快速變動、穩定性與可靠性不足等重重考驗,國發會今年3月底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若想要兼顧淨零碳排與電力穩定,儲能系統因可以調節電網,絕對是關鍵首選。
配合政府能源政策,曜盛能源將投入參與台電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交易平台」,提供電力系統調頻備轉服務,規畫建置2.5MW的儲能系統,提供給台電電力調度,維持台電供電的穩定性,並創造公司長久穩定的收益。
元富能科將陸續完成20MW儲能系統之建置,在創能、節能與儲能方面配合政府再生能源政策,提供台電更多的電力調度,共同維持電網供電的穩定性。
張志仲呼籲,儲能產業需要多元且跨領域的專業技術能力,包括電力電子、電力系統、電池化學、資通訊與機電等技術,展望未來,若要讓台灣電力系統更加穩定,期待政府全力輔助業者投入,使儲能產業更穩定的發展,並成為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推手。
台電僱員招考將首度超過1000人,創近十年招考新高,台電將招募 第一線電力人力,包含配電、輸電、變電、電機等共18類別,起薪至 少32K。
台電過去在嬰兒潮世代招收許多職員僱員,原本評估將在今年達到 退休尖峰,因此補足人力也會在今年達到最高峰之後逐年減少。不過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說,過去的確有過這樣考量,不過因為今年9月 起退休制度改變,退休人力集中在1月及7月兩梯次,為了銜接相關人 力及傳承經驗,因此預估明年補充人數也會持續維持在高點。
台電表示,甄試簡章預定於12月27日上網公布,明年5月14日於台 北、台中、高雄及花蓮等4個考區共同舉行初(筆)試。台電指出, 經複試通過及最終正式僱用後,起薪32,747元。
台電表示,僱用人員甄試分為紙筆測驗的初試及現場測試、實作測 試複試,本次招考包括配電線路維護類、輸電線路維護類、變電設備 維護類、儀電運轉維護類與綜合行政類等18項類別,此次增加身心障 礙人員報考類別共同招考,預定招考90個名額,落實身心障礙者權益 保障。
台電過去在嬰兒潮世代招收許多職員僱員,原本評估將在今年達到 退休尖峰,因此補足人力也會在今年達到最高峰之後逐年減少。不過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說,過去的確有過這樣考量,不過因為今年9月 起退休制度改變,退休人力集中在1月及7月兩梯次,為了銜接相關人 力及傳承經驗,因此預估明年補充人數也會持續維持在高點。
台電表示,甄試簡章預定於12月27日上網公布,明年5月14日於台 北、台中、高雄及花蓮等4個考區共同舉行初(筆)試。台電指出, 經複試通過及最終正式僱用後,起薪32,747元。
台電表示,僱用人員甄試分為紙筆測驗的初試及現場測試、實作測 試複試,本次招考包括配電線路維護類、輸電線路維護類、變電設備 維護類、儀電運轉維護類與綜合行政類等18項類別,此次增加身心障 礙人員報考類別共同招考,預定招考90個名額,落實身心障礙者權益 保障。
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而受益的士電(1503)、中興電(1513)、亞 力(1514)及華城(1519)四家機電廠,第三季及前三季獲利報喜, 士電前三季EPS達3.35元、中興電前三季EPS為3.6元及亞力前三季EP S達1.6元,均創同期新高;華城前三季EPS為1.38元,創同期第四高 。
法人預估,士電今年合併營收挑戰350億元、EPS上看4元;中興電 今年合併營收近220億元,EPS有機會挑戰5元,雙雙締造史上新高。
士電第三季合併營收74.31億元、淨利歸屬母公司5.65億元、EPS從 去年同期0.7元增加至1.09元,前三季合併營收227.82億元、淨利歸 屬母公司17.43億元、EPS由去年同期2.86元增加至3.35元,締造同期 新高,直逼去年度EPS3.46元。
士電近年積極轉型發展綠電及公共工程,將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占 士電營收比重從70%降至30%∼40%,今年中斥資10億元,新設立綠 巨能,提供綠能系統全方位解決方案,打造成為綠能全方位解決方案 一條龍業者。
中興電第三季合併營收46.33億元、本期淨利5.57億元、EPS由去年 同期0.93元增加至1.17元,前三季合併營收137.48億元、本期淨利1 7.11億元、EPS從去年同期2.93元增加至3.6元,改寫同期新高。中興 電GIS開關及工程統包在手訂單230億元,部分訂單能見度看到2030年 ,2022∼2025年營運皆成長。
亞力及華城生產變壓器起家,客戶以台電為主,目前在手訂單都超 過50億元。亞力第三季合併營收17.88億元、本期淨利1.3億元,EPS 由去年同期0.44元增加至0.53元;前三季合併營收52.54億元、本期 淨利為4.14億元,EPS從去年同期1.2元增至1.7元,勝過去年度EPS1 .6元,創同期新高。
華城第三季合併營收為16.45億元、本期淨利1.3億元,EPS由去年 同期0.18元倍增至0.52元,前三季合併營收50.85億元、本期淨利3. 47億元,EPS從去年同期0.46元增至1.38元,創同期第四高。
法人預估,士電今年合併營收挑戰350億元、EPS上看4元;中興電 今年合併營收近220億元,EPS有機會挑戰5元,雙雙締造史上新高。
士電第三季合併營收74.31億元、淨利歸屬母公司5.65億元、EPS從 去年同期0.7元增加至1.09元,前三季合併營收227.82億元、淨利歸 屬母公司17.43億元、EPS由去年同期2.86元增加至3.35元,締造同期 新高,直逼去年度EPS3.46元。
士電近年積極轉型發展綠電及公共工程,將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占 士電營收比重從70%降至30%∼40%,今年中斥資10億元,新設立綠 巨能,提供綠能系統全方位解決方案,打造成為綠能全方位解決方案 一條龍業者。
中興電第三季合併營收46.33億元、本期淨利5.57億元、EPS由去年 同期0.93元增加至1.17元,前三季合併營收137.48億元、本期淨利1 7.11億元、EPS從去年同期2.93元增加至3.6元,改寫同期新高。中興 電GIS開關及工程統包在手訂單230億元,部分訂單能見度看到2030年 ,2022∼2025年營運皆成長。
亞力及華城生產變壓器起家,客戶以台電為主,目前在手訂單都超 過50億元。亞力第三季合併營收17.88億元、本期淨利1.3億元,EPS 由去年同期0.44元增加至0.53元;前三季合併營收52.54億元、本期 淨利為4.14億元,EPS從去年同期1.2元增至1.7元,勝過去年度EPS1 .6元,創同期新高。
華城第三季合併營收為16.45億元、本期淨利1.3億元,EPS由去年 同期0.18元倍增至0.52元,前三季合併營收50.85億元、本期淨利3. 47億元,EPS從去年同期0.46元增至1.38元,創同期第四高。
為配合經濟部推動儲能系統結合太陽光電之政策,改善太陽光電間 歇性供電問題,使太陽光電之電能於白天經儲存後,得於夜間放入電 網,同時亦須配合台電公司進行調度,俾促進饋線利用率最大化。雲 豹能源科技(6869)子公司恩富資本太陽能與儲能系統整合商(BES SI)台普威能源共同規劃6.2MW/22MWh儲能系統,並於民國111年11月 4日。得標經濟部能源局第一宗儲能系統結合太陽光電設備標案,再 次寫下新里程碑。
台普威能源為電池儲能系統整合商(BESSI),成立三年的期間, 已經為台電建置了兩個大型案場,其中台電路園變電所儲能系統裝置 容量達20MW,是全國首座大型的變電所大型儲能案場,目前已經通過 各項測試,也順利通過UL9540安規現地試驗,待台電竣工檢查完成後 ,即可進入試運轉程序。預計於今年底可併網並正式加入系統運轉。 另一個為中壢儲能案場,履行台電AFC服務,自110年5月21日正式上 線運行至今已超過一年,執行率平均達99.96%。
台普威能源,除了為台電建置大型案場外,也為民營業者建置儲能 案場與設備。日前,國瑞汽車為配合政府再生能源政策及國瑞新事業 之發展,選定台普威能源於國瑞觀音廠區建置儲能系統,參與台電電 力交易平台調頻備轉dReg0.25輔助服務,自111年8月5日正式上線運 行至今,儲能系統執行表現優良。
台普威能源為電池儲能系統整合商(BESSI),成立三年的期間, 已經為台電建置了兩個大型案場,其中台電路園變電所儲能系統裝置 容量達20MW,是全國首座大型的變電所大型儲能案場,目前已經通過 各項測試,也順利通過UL9540安規現地試驗,待台電竣工檢查完成後 ,即可進入試運轉程序。預計於今年底可併網並正式加入系統運轉。 另一個為中壢儲能案場,履行台電AFC服務,自110年5月21日正式上 線運行至今已超過一年,執行率平均達99.96%。
台普威能源,除了為台電建置大型案場外,也為民營業者建置儲能 案場與設備。日前,國瑞汽車為配合政府再生能源政策及國瑞新事業 之發展,選定台普威能源於國瑞觀音廠區建置儲能系統,參與台電電 力交易平台調頻備轉dReg0.25輔助服務,自111年8月5日正式上線運 行至今,儲能系統執行表現優良。
10月公司債發行量 同期新高 台電、中油、台積電三大咖搶發,衝至662.5億,前十月總量突破4,000億
第四季公司債發行熱季提前啟動,台電、中油、台積電三大咖齊進 場搶發債,10月發債量暴衝至662.5億元,超過去年同期的513億元, 創同期史上新高紀錄,也是今年以來單月次高,僅次於8月的844億元 ,且前十個月累計總量正式破4,000億元大關至4,255.84億元。
券商主管表示,歷年來第四季均是公司債籌資熱季,通常是愈近年 底愈熱,但今年卻提前在10月就爆巨量。根據央行及櫃買中心統計, 近十年第四季的3個月中,幾乎都是12月發債量最大,僅2015年及20 18年11月是最大量,10月完全未曾居最大量,主要是十年來沒遇過央 行連續升息,市場利率也未曾從年初一路逐季走高的經驗,因此萌生 「先搶先贏」念頭,將票面利率鎖在相對低點。
統計顯示,10月包括台電、中油、台積電三大咖均進場搶發債,其 中以台電153億元最多,台積電102億元居次,中油也有74億元,其他 大咖還有元大金控82億元,及台達電50億元,合計即已達461億元, 使當月總發債量爆衝至662.5億元的歷史新高。
券商主管指出,觀察央行今年前三季三次升息合計2碼(1碼是0.2 5個百分點),但市場利率反應上揚幅度遠超出這個水準,以「護國 神山」台積電為例,從年初開始每季均進場發債,就5年券票面利率 來看,1月還位在0.63%低點,3月央行升息1碼後反應上揚0.22個百 分點至0.85%,略低於央行3月升息幅度0.25個百分點。
但台積電5月再發債時,5年券竟一下子飆高至1.5%。券商主管認 為,說是補漲也不為過,畢竟聯準會(Fed)3月過度保守僅升息1碼 ,但由於通膨狂飆,Fed一時間鷹氣衝天,擔心央行也跟進擴大升息 ,但6月確認央行「走自己的路」僅升半碼後,下半年恐慌心理緩和 ,7月時5年券票面利率上揚至1.7%,8月甚至回落至1.65%,10月也 僅增至1.75%。
再看「類公債」地位的台電公司債,4月發行時5年券票面利率0.8 5%,10月同樣大增至1.65%,幾乎增加接近1倍之譜。券商主管強調 ,升息循環仍持續進行中尚,預料11月及12月公司債票面利率只會更 高不會低。
第四季公司債發行熱季提前啟動,台電、中油、台積電三大咖齊進 場搶發債,10月發債量暴衝至662.5億元,超過去年同期的513億元, 創同期史上新高紀錄,也是今年以來單月次高,僅次於8月的844億元 ,且前十個月累計總量正式破4,000億元大關至4,255.84億元。
券商主管表示,歷年來第四季均是公司債籌資熱季,通常是愈近年 底愈熱,但今年卻提前在10月就爆巨量。根據央行及櫃買中心統計, 近十年第四季的3個月中,幾乎都是12月發債量最大,僅2015年及20 18年11月是最大量,10月完全未曾居最大量,主要是十年來沒遇過央 行連續升息,市場利率也未曾從年初一路逐季走高的經驗,因此萌生 「先搶先贏」念頭,將票面利率鎖在相對低點。
統計顯示,10月包括台電、中油、台積電三大咖均進場搶發債,其 中以台電153億元最多,台積電102億元居次,中油也有74億元,其他 大咖還有元大金控82億元,及台達電50億元,合計即已達461億元, 使當月總發債量爆衝至662.5億元的歷史新高。
券商主管指出,觀察央行今年前三季三次升息合計2碼(1碼是0.2 5個百分點),但市場利率反應上揚幅度遠超出這個水準,以「護國 神山」台積電為例,從年初開始每季均進場發債,就5年券票面利率 來看,1月還位在0.63%低點,3月央行升息1碼後反應上揚0.22個百 分點至0.85%,略低於央行3月升息幅度0.25個百分點。
但台積電5月再發債時,5年券竟一下子飆高至1.5%。券商主管認 為,說是補漲也不為過,畢竟聯準會(Fed)3月過度保守僅升息1碼 ,但由於通膨狂飆,Fed一時間鷹氣衝天,擔心央行也跟進擴大升息 ,但6月確認央行「走自己的路」僅升半碼後,下半年恐慌心理緩和 ,7月時5年券票面利率上揚至1.7%,8月甚至回落至1.65%,10月也 僅增至1.75%。
再看「類公債」地位的台電公司債,4月發行時5年券票面利率0.8 5%,10月同樣大增至1.65%,幾乎增加接近1倍之譜。券商主管強調 ,升息循環仍持續進行中尚,預料11月及12月公司債票面利率只會更 高不會低。
國內飼料價格10月好不容易調降,11月馬上又漲回來,政府斧鑿的 痕跡明顯。這波通膨壓力為全球性,台灣島內資源有限,不論能源或 黃小玉皆仰賴進口,政府穩定物價雖然是美意,但千萬別壓過頭。
國內飼料價格10月終於盼到調降,不過當時就有業者潑冷水,表示 成本居高不下,飼料部門都還在虧錢,就被政府要求調降售價。果不 期然,短短一個月飼料價又重新漲回去。
飼料是食品業的上游,會牽動雞蛋、雞肉、豬肉的價格,政府為了 穩定物價,從飼料價格下手確實是切中要害,但必須兼顧市場機制, 穩定物價不能壓過頭。
最近美國龍頭企業陸續發布財報,相較科技廠慘兮兮,民生消費股 表現紅不讓,像是全球食品巨擘雀巢,公布最新一季銷售表現優於預 期,並上調全年財測;飲料龍頭可口可樂10月底發布財報,上季營收 和獲利都超過華爾街預期,同樣調升全年財測。生產番茄醬聞名的卡 夫亨氏公司第三季銷售也超出預期。
分析原因,隨著過去一年原料、包材、運價等各項成本大幅上漲, 這些國際食品廠順勢調高產品售價以轉嫁成本,推升營收、獲利同步 向上。反觀國內食品龍頭統一已公布的上半年稅後純益90.86億元, 較去年同期縮水15.7%;國內飼料暨肉品龍頭大成上半年獲利也比去 年同期衰退約1成,其中飼料部門甚至處於虧損狀態。
政府照顧民生,穩定物價是美意,但台灣島內資源有限,不論能源 或黃小玉,多數仰賴進口,台灣面對這波通膨不可能置身事外。因為 俄烏戰爭等因素,今年國際煤炭、天然氣價格飆翻天,歐美民眾叫苦 連天,惟台灣民眾對於通膨的感受其實相對有限,因為政府為了穩定 物價,這個成本黑鍋全由台電、中油一肩扛起,台電今年前八月虧損 高達驚人的1,515億元,而中油預估今年全年虧損也上看2,000億元, 台電、中油都是國營事業,最後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現在俄烏戰爭持續,加上地球氣候暖化,全球糧食危機其實並未解 除,政府如果壓糧價壓過頭,造成國內食品廠無力採購,屆時台灣難 保不會發生糧食短缺。
國內飼料價格10月終於盼到調降,不過當時就有業者潑冷水,表示 成本居高不下,飼料部門都還在虧錢,就被政府要求調降售價。果不 期然,短短一個月飼料價又重新漲回去。
飼料是食品業的上游,會牽動雞蛋、雞肉、豬肉的價格,政府為了 穩定物價,從飼料價格下手確實是切中要害,但必須兼顧市場機制, 穩定物價不能壓過頭。
最近美國龍頭企業陸續發布財報,相較科技廠慘兮兮,民生消費股 表現紅不讓,像是全球食品巨擘雀巢,公布最新一季銷售表現優於預 期,並上調全年財測;飲料龍頭可口可樂10月底發布財報,上季營收 和獲利都超過華爾街預期,同樣調升全年財測。生產番茄醬聞名的卡 夫亨氏公司第三季銷售也超出預期。
分析原因,隨著過去一年原料、包材、運價等各項成本大幅上漲, 這些國際食品廠順勢調高產品售價以轉嫁成本,推升營收、獲利同步 向上。反觀國內食品龍頭統一已公布的上半年稅後純益90.86億元, 較去年同期縮水15.7%;國內飼料暨肉品龍頭大成上半年獲利也比去 年同期衰退約1成,其中飼料部門甚至處於虧損狀態。
政府照顧民生,穩定物價是美意,但台灣島內資源有限,不論能源 或黃小玉,多數仰賴進口,台灣面對這波通膨不可能置身事外。因為 俄烏戰爭等因素,今年國際煤炭、天然氣價格飆翻天,歐美民眾叫苦 連天,惟台灣民眾對於通膨的感受其實相對有限,因為政府為了穩定 物價,這個成本黑鍋全由台電、中油一肩扛起,台電今年前八月虧損 高達驚人的1,515億元,而中油預估今年全年虧損也上看2,000億元, 台電、中油都是國營事業,最後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現在俄烏戰爭持續,加上地球氣候暖化,全球糧食危機其實並未解 除,政府如果壓糧價壓過頭,造成國內食品廠無力採購,屆時台灣難 保不會發生糧食短缺。
台電換置全台1,400萬具智慧電表,是相關廠商鎖定的龐大商機,不過在智慧電表的使用年限、精準度等品質考量下,台電改為限制性招標,僅有大同(2371)、中興電、康舒、玖鼎及斯其大等五家業者有投標資格。業者表示,台電預估2023及2024年更換的智慧電表達260萬具,將是得標廠商未來營運的成長重要動能。
玖鼎電力總經理曾文良表示,政府規劃2035年要全數汰換智慧電表,目前全台待汰換的電表約有1,400萬具,換算下來未來每年需求100萬具以上。
業者認為,愈接近2035年,釋出的汰換數量會愈來愈大,初估2023到2024年就有260萬具,今年起台電更把採購改為限制性招標。在市場商機方面,業者估計,平均每100萬具智慧電表,市場規模約在30億元左右。
玖鼎指出,市場看好全台1,400萬具智慧電表汰換商機,台電標案主要特點是數量大,但相關的商機在民間各產業近幾年已持續爆發,尤其在電力監控儀表、電能管理系統等產品。
玖鼎分析,過去台灣的廠房再大也只有台電一個電表,但近幾年來全球積極進行節能節碳,所有企業要節能減碳,就要先分析辦公室、廠房及各部門的用電情況,才有辦法有效率的節能,因此近幾年智慧型電力監控儀表及電能管理系統市場需求強勁,以一家大型晶圓廠或半導體生產廠來看,裝設的電力監控儀表就達上千具。
玖鼎電力總經理曾文良表示,政府規劃2035年要全數汰換智慧電表,目前全台待汰換的電表約有1,400萬具,換算下來未來每年需求100萬具以上。
業者認為,愈接近2035年,釋出的汰換數量會愈來愈大,初估2023到2024年就有260萬具,今年起台電更把採購改為限制性招標。在市場商機方面,業者估計,平均每100萬具智慧電表,市場規模約在30億元左右。
玖鼎指出,市場看好全台1,400萬具智慧電表汰換商機,台電標案主要特點是數量大,但相關的商機在民間各產業近幾年已持續爆發,尤其在電力監控儀表、電能管理系統等產品。
玖鼎分析,過去台灣的廠房再大也只有台電一個電表,但近幾年來全球積極進行節能節碳,所有企業要節能減碳,就要先分析辦公室、廠房及各部門的用電情況,才有辦法有效率的節能,因此近幾年智慧型電力監控儀表及電能管理系統市場需求強勁,以一家大型晶圓廠或半導體生產廠來看,裝設的電力監控儀表就達上千具。
世紀鋼(9958)受惠出貨轉穩定、訂單能見度高,25日股價逆勢以 平高盤開出後震盪拉尾盤,終場上漲1.9元,收在80元、漲幅2.43% ,成交量放大至9,655張。以技術面看,該股沿5日線緩步上攻,已觸 抵季線,88元附近將遇反壓,若能帶量突破,方有利多頭續攻。
最近缺工問題獲得解決,且台電富崴基樁工程按照進度穩定出貨, 預期第四季營運動能回升,加上CIP賠償準備金預計於本季開始回沖 ,法人預估,第四季營收可望較前一季成長。目前訂單能見度達202 4年。
最近缺工問題獲得解決,且台電富崴基樁工程按照進度穩定出貨, 預期第四季營運動能回升,加上CIP賠償準備金預計於本季開始回沖 ,法人預估,第四季營收可望較前一季成長。目前訂單能見度達202 4年。
搶煤塞港效應 助漲散裝運價 燃「煤」之急從歐洲燒向亞洲,極限型、巴拿馬型現貨日租金升至18,500∼19,300美元
地緣政治衝突急遽升溫,俄烏、台海、東亞成為三大熱點,引發周 邊國家能源安全危機和集體焦慮。散裝航運業界透露,台灣、日本近 一個月緊急向印尼、澳洲等地大量搶購煤炭,拉高安全存量,已經塞 爆庫存,還有多艘載滿煤炭的散裝船在外海等待,引發罕見的塞港效 應。
台、日塞港,減少散裝船市運力,支撐運價,緩解大陸減少煤鐵載 運需求的影響。據BDI 21日最新報價,極限型、巴拿馬型船現貨市場 日租金來到18,500∼19,300美元,高於前兩個月平均日租。
台灣所需石油、液化天然氣(LNG)及煤炭大都依賴國際採購,居 全球前五大煤炭、液化天然氣進口國,煤炭及天然氣發電合計逾8成 。此前,據經濟部能源局、中油及台電資料,石油安全存量約146天 、液化天然氣安全存量約10至11天、煤炭安全存量不到40天,隨時滾 動式檢討。
其中,台電去年進口燃煤約2,800萬噸,約需25∼28艘船載運,包 括與國籍航商裕民、光明簽訂長期合約,各提供一艘船舶載運,及裕 民代管台電自有四艘散裝船,其他逾20艘散裝船舶需求,主要在現貨 市場以國際標案招標。
台灣去年進口液化天然氣近2,000萬噸,主要來自卡達、澳洲、俄 羅斯、印尼等地,粗估至少需要15艘LNG船運送。
冬季取暖需求將增加,歐洲各國競相以高價搶購煤炭和天然氣,據 波羅的海交易所數據,上周LNG船現貨日租觸及45萬美元,是年初的 6倍,德州出口至北歐日租一度飆至50萬美元。
LNG價格、LNG船日租雙漲壓力,迫使歐洲多國重啟煤炭發電,在全 球砸錢搶煤,不僅刷新亞洲燃料煤價格,也轉向哥倫比亞、澳洲採購 ,更遠到非洲坦尚尼亞、波札那甚至馬達加斯加等地偏遠礦山,改變 全球貿易路徑,也拉長船舶週轉天數,散裝船運力緊張。
據Clarkson統計,大陸、印度、日本、南韓、台灣為全球前五大煤 炭進口國,歐洲為解燃「煤」之急,今年煤炭進口估成長近3成,光 是前八月德國煤炭發電年增31%。
散裝航商業者表示,下半年受到全球通膨及大陸經貿恢復速度不如 預期等影響,整體散裝市場需求量下滑,但受惠這波從歐洲燒向亞洲 的燃「煤」之急,加上北美穀物進入出貨旺季,支撐散裝船市況。
地緣政治衝突急遽升溫,俄烏、台海、東亞成為三大熱點,引發周 邊國家能源安全危機和集體焦慮。散裝航運業界透露,台灣、日本近 一個月緊急向印尼、澳洲等地大量搶購煤炭,拉高安全存量,已經塞 爆庫存,還有多艘載滿煤炭的散裝船在外海等待,引發罕見的塞港效 應。
台、日塞港,減少散裝船市運力,支撐運價,緩解大陸減少煤鐵載 運需求的影響。據BDI 21日最新報價,極限型、巴拿馬型船現貨市場 日租金來到18,500∼19,300美元,高於前兩個月平均日租。
台灣所需石油、液化天然氣(LNG)及煤炭大都依賴國際採購,居 全球前五大煤炭、液化天然氣進口國,煤炭及天然氣發電合計逾8成 。此前,據經濟部能源局、中油及台電資料,石油安全存量約146天 、液化天然氣安全存量約10至11天、煤炭安全存量不到40天,隨時滾 動式檢討。
其中,台電去年進口燃煤約2,800萬噸,約需25∼28艘船載運,包 括與國籍航商裕民、光明簽訂長期合約,各提供一艘船舶載運,及裕 民代管台電自有四艘散裝船,其他逾20艘散裝船舶需求,主要在現貨 市場以國際標案招標。
台灣去年進口液化天然氣近2,000萬噸,主要來自卡達、澳洲、俄 羅斯、印尼等地,粗估至少需要15艘LNG船運送。
冬季取暖需求將增加,歐洲各國競相以高價搶購煤炭和天然氣,據 波羅的海交易所數據,上周LNG船現貨日租觸及45萬美元,是年初的 6倍,德州出口至北歐日租一度飆至50萬美元。
LNG價格、LNG船日租雙漲壓力,迫使歐洲多國重啟煤炭發電,在全 球砸錢搶煤,不僅刷新亞洲燃料煤價格,也轉向哥倫比亞、澳洲採購 ,更遠到非洲坦尚尼亞、波札那甚至馬達加斯加等地偏遠礦山,改變 全球貿易路徑,也拉長船舶週轉天數,散裝船運力緊張。
據Clarkson統計,大陸、印度、日本、南韓、台灣為全球前五大煤 炭進口國,歐洲為解燃「煤」之急,今年煤炭進口估成長近3成,光 是前八月德國煤炭發電年增31%。
散裝航商業者表示,下半年受到全球通膨及大陸經貿恢復速度不如 預期等影響,整體散裝市場需求量下滑,但受惠這波從歐洲燒向亞洲 的燃「煤」之急,加上北美穀物進入出貨旺季,支撐散裝船市況。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