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據悉,台電108年將再投入約60億元經費,建置智慧電表達40萬戶目標,較107年翻倍成長,至於明(109)年則會推動達100萬戶目標,需投入上百億經費。
行政院長賴清德2日聽取台電報告智慧電表及智慧電網推動情況。賴揆關心智慧電表節電及儲能推動情況,台電也提出智慧電網推動進度。對於如何結合智慧電表及電網讓節電達更大效益,賴揆儘管有意總辭,仍高度關切。
台電提出智慧電網的六大構面報告,包括智慧調度及發電智慧輸電、智慧配電、需量反應、貯能、資通訊,及典章制度如何修正等。未來不但要投入電腦擴充自動化,還有變電所智慧化及饋線自動化等。而企業製程要省電,台電指出,廠商必須勇於汰換、投資效率高的設備,提高使用電力效率,賴揆希望台電能提出資料佐證。
台電自105年力拼加速推動「智慧電表」,台電去年裝設進度「超前」,107年達22萬戶目標,108年將再建置40萬戶,而電表及電網合計投資約近60億元。
行政院要求,109年台電推動智慧電表目標需達100萬戶,台電預估斥資經費上看百億元,因為投入經費除電表外,還包括智慧模組,資訊分析管理系統等。經濟部曾預估,若2024年全台300萬低壓用戶都能裝設智慧電表,並搭配時間電價,改變用電行為,尖峰時段每小時估可省27.5萬度電力。
過去大同等得標廠商,通訊模組傳輸資料無法到位,以致被批評智慧電表卡關,全面普及是假的。台電高層說,現都已解決改善,也都經過測試,電表在地下室的資訊傳輸已沒有問題。由於智慧電表能每15分鐘自動將各電表數值回傳,讓台電能即時將用電狀況回饋給用戶,讓用戶了解用電情況,進而改變用電行為。
台電目前已將智慧電表分成AB路徑,A路徑是作智慧電表資訊管理,B路徑則為家庭生活水準較高的智慧家庭控制智慧家電。台電說,電表結合「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可衍生諸多智慧家庭應用商機,也有利台電電力調度。
行政院長賴清德2日聽取台電報告智慧電表及智慧電網推動情況。賴揆關心智慧電表節電及儲能推動情況,台電也提出智慧電網推動進度。對於如何結合智慧電表及電網讓節電達更大效益,賴揆儘管有意總辭,仍高度關切。
台電提出智慧電網的六大構面報告,包括智慧調度及發電智慧輸電、智慧配電、需量反應、貯能、資通訊,及典章制度如何修正等。未來不但要投入電腦擴充自動化,還有變電所智慧化及饋線自動化等。而企業製程要省電,台電指出,廠商必須勇於汰換、投資效率高的設備,提高使用電力效率,賴揆希望台電能提出資料佐證。
台電自105年力拼加速推動「智慧電表」,台電去年裝設進度「超前」,107年達22萬戶目標,108年將再建置40萬戶,而電表及電網合計投資約近60億元。
行政院要求,109年台電推動智慧電表目標需達100萬戶,台電預估斥資經費上看百億元,因為投入經費除電表外,還包括智慧模組,資訊分析管理系統等。經濟部曾預估,若2024年全台300萬低壓用戶都能裝設智慧電表,並搭配時間電價,改變用電行為,尖峰時段每小時估可省27.5萬度電力。
過去大同等得標廠商,通訊模組傳輸資料無法到位,以致被批評智慧電表卡關,全面普及是假的。台電高層說,現都已解決改善,也都經過測試,電表在地下室的資訊傳輸已沒有問題。由於智慧電表能每15分鐘自動將各電表數值回傳,讓台電能即時將用電狀況回饋給用戶,讓用戶了解用電情況,進而改變用電行為。
台電目前已將智慧電表分成AB路徑,A路徑是作智慧電表資訊管理,B路徑則為家庭生活水準較高的智慧家庭控制智慧家電。台電說,電表結合「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可衍生諸多智慧家庭應用商機,也有利台電電力調度。
「以核養綠」公投已在九合一選舉中通過,經濟部亦將檢討能源政策,行政院長賴清德更宣示「時間一到將堅定離開」,於此內閣看守之際,離岸風電開發商卻以極快速度將拿下每度5.8元躉購費率,難怪外界質疑聲四起,是否有政府護航之意。
離岸風電開發成本將逐年下降,政府理當為人民利益把關,台電目前每度售電價僅2.6元,經濟部日前預告2019年每度5.1元費率購電,市場卻傳出行政院將助離岸風電開發商拿下5.8元的電價。
若以經濟部日前預告2019年每度5.1元費率購電,至少可為人民省下2,000多億元;若再隔些時日開發,以競標價2.5元計算,更可省下9,000多億元。
核電解禁,使執政黨不必急促推動綠電,政府有更大議價籌碼,令人不解的是,政府非但沒有好好跟外商議價,反而展現難得一見的行政高效率。
監察院也才對離岸風電多花費9,100億元糾正經濟部,經濟部能源政策檢討也未出爐,且內閣即將總辭,離岸風電開發商卻即將以如此快速度拿下每度5.8元躉購費率,難免令人質疑。
離岸風電開發成本將逐年下降,政府理當為人民利益把關,台電目前每度售電價僅2.6元,經濟部日前預告2019年每度5.1元費率購電,市場卻傳出行政院將助離岸風電開發商拿下5.8元的電價。
若以經濟部日前預告2019年每度5.1元費率購電,至少可為人民省下2,000多億元;若再隔些時日開發,以競標價2.5元計算,更可省下9,000多億元。
核電解禁,使執政黨不必急促推動綠電,政府有更大議價籌碼,令人不解的是,政府非但沒有好好跟外商議價,反而展現難得一見的行政高效率。
監察院也才對離岸風電多花費9,100億元糾正經濟部,經濟部能源政策檢討也未出爐,且內閣即將總辭,離岸風電開發商卻即將以如此快速度拿下每度5.8元躉購費率,難免令人質疑。
內政部海岸管理審議會昨(21)日一口氣審查通過彰化外海四家開發商的七件離岸風力發電申請案;由於經濟部上月預告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離岸風電20年收購價可能會從今年每度5.8元降至明年的5.1元,因此這些開發商將力拚拿下今年每度5.8元躉售電價。
距離年底不到十天,營建署表示,開發商仍需依承諾與審議委員意見補正文件,經確認補正、簽報許可,預估一切順利,二個工作天就可核發許可。不過,仍要視各開發商補正速度而定。
這七處風場,分別是沃旭能源的大彰化東南與大彰化西南、海龍的海龍二號與三號、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彰芳與西島,以及中鋼的中能風場。
海審會昨日歷經近五個小時不中斷審議,認定七個風場位於海岸地區特定區位僅占所有風場計畫範圍約8%,對海岸生態環境、航行安全相對影響較小,符合海岸管理法規定許可條件,因此全數修正通過。
由於風場眾多,恐造成風機海纜布滿彰化沿岸海床,嚴重影響其他產業使用權益,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吳欣修表示,四家業者承諾纜線將在「共同廊道」上岸,以符合海岸管理法審議條件的「最小需用原則」,減輕對國土衝擊。
未來七個風場與陸地連結的海纜都在彰濱工業區崙尾區的海堤上岸,通稱為「北側共同廊道」,預估纜線達24條。
同時,吳欣修說,四家業者承諾共同環境監測至少一年兩次,除監測海岸地形也增加水質監測,範圍從海纜上岸共同廊道擴大到鄰近近岸海域影響地區。
此外,吳欣修說,開發商均承諾海纜經潮間帶時選擇擾動最小的工法;當未來漁業主管機關規劃海洋牧場,開發商願積極配合;施工前與漁會達共識;崙尾西海堤跨越要經工業局同意等。
距年底僅剩一周,開發商如能拚年底前跟台電簽好購售電合約,就能取得長達20年每度5.8元的躉售電價,否則明年預告價格就是5.1元。簽約的先決條件就是通過海審、並取得籌設許可,四大開發商要和時間賽跑了。
距離年底不到十天,營建署表示,開發商仍需依承諾與審議委員意見補正文件,經確認補正、簽報許可,預估一切順利,二個工作天就可核發許可。不過,仍要視各開發商補正速度而定。
這七處風場,分別是沃旭能源的大彰化東南與大彰化西南、海龍的海龍二號與三號、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彰芳與西島,以及中鋼的中能風場。
海審會昨日歷經近五個小時不中斷審議,認定七個風場位於海岸地區特定區位僅占所有風場計畫範圍約8%,對海岸生態環境、航行安全相對影響較小,符合海岸管理法規定許可條件,因此全數修正通過。
由於風場眾多,恐造成風機海纜布滿彰化沿岸海床,嚴重影響其他產業使用權益,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吳欣修表示,四家業者承諾纜線將在「共同廊道」上岸,以符合海岸管理法審議條件的「最小需用原則」,減輕對國土衝擊。
未來七個風場與陸地連結的海纜都在彰濱工業區崙尾區的海堤上岸,通稱為「北側共同廊道」,預估纜線達24條。
同時,吳欣修說,四家業者承諾共同環境監測至少一年兩次,除監測海岸地形也增加水質監測,範圍從海纜上岸共同廊道擴大到鄰近近岸海域影響地區。
此外,吳欣修說,開發商均承諾海纜經潮間帶時選擇擾動最小的工法;當未來漁業主管機關規劃海洋牧場,開發商願積極配合;施工前與漁會達共識;崙尾西海堤跨越要經工業局同意等。
距年底僅剩一周,開發商如能拚年底前跟台電簽好購售電合約,就能取得長達20年每度5.8元的躉售電價,否則明年預告價格就是5.1元。簽約的先決條件就是通過海審、並取得籌設許可,四大開發商要和時間賽跑了。
營建署昨(21)日一口氣通過沃旭、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海龍及中鋼等四家開發商所屬的七件離岸風電開發計畫。接下來,若能在未來一周內通過能源局電業籌備許可審查,有望拿到今年每度5.8元的購售電合約。
經濟部日前預告2019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每度5.1元,較今年每度5.8元降幅達12.71%,引發外商大反彈。市場盛傳,蔡政府將助業者趕在今年內取得電業籌設許可,並簽下購售電合約(PPA),拿下一度5.8元躉購費率。漁業署已發給業者「有條件同意函」,營建署則密集召開審查會,並於昨日通過沃旭、CIP、海龍(北陸能源及玉山)及中鋼等四家開發商的《海洋管理法》審查。
漁業署及營建署許可,係為電業籌設許可審查的必備要件。距離今年底只剩下最後一周,上述四家業者下周將力拚通過電業籌設許可審查。經濟部能源局官員表示,業者能否通過審查,取決於業者的積極度或補件速度。由此觀察,上述開發商有望於下周通過審查,並取得台電購售電合約。
相關人士表示,開發商為拿下每度5.8元費率,搶在年底完成相關審查作業,不僅早已向彰化縣政府申請籌設並轉送到能源局,並且包括《海管法》審查、電業籌設許可預審、台電購售電合約預審,都採同步進行,四家開發商皆已分別向能源局及台電送件預審,目的都是跟時間賽跑。
沃旭能源表示,該公司很早就表明,要以今年內拿到購售電合約為目標;對於通過營建署審查後,仍須補件、修改計畫書,尚有很多行政作業要做,對於能否在年底拿到購售電合約,「有信心、沒把握」。
截至目前為止,達德(wpd)允能及上緯與麥格理合資的海能風場,因趕在2020年併網,不必負擔國產化任務,進展較快,已於12月中率先與台電簽署PPA,已拿到每度5.8元躉購費率。
至於沃旭、CIP、海龍及中鋼等四家開發商則陸續於2021年至2024年併網,有鑑於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將逐年下降,紛紛搶在今年底前簽下5.8元的PPA,且只差臨門一腳。
經濟部日前預告2019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每度5.1元,較今年每度5.8元降幅達12.71%,引發外商大反彈。市場盛傳,蔡政府將助業者趕在今年內取得電業籌設許可,並簽下購售電合約(PPA),拿下一度5.8元躉購費率。漁業署已發給業者「有條件同意函」,營建署則密集召開審查會,並於昨日通過沃旭、CIP、海龍(北陸能源及玉山)及中鋼等四家開發商的《海洋管理法》審查。
漁業署及營建署許可,係為電業籌設許可審查的必備要件。距離今年底只剩下最後一周,上述四家業者下周將力拚通過電業籌設許可審查。經濟部能源局官員表示,業者能否通過審查,取決於業者的積極度或補件速度。由此觀察,上述開發商有望於下周通過審查,並取得台電購售電合約。
相關人士表示,開發商為拿下每度5.8元費率,搶在年底完成相關審查作業,不僅早已向彰化縣政府申請籌設並轉送到能源局,並且包括《海管法》審查、電業籌設許可預審、台電購售電合約預審,都採同步進行,四家開發商皆已分別向能源局及台電送件預審,目的都是跟時間賽跑。
沃旭能源表示,該公司很早就表明,要以今年內拿到購售電合約為目標;對於通過營建署審查後,仍須補件、修改計畫書,尚有很多行政作業要做,對於能否在年底拿到購售電合約,「有信心、沒把握」。
截至目前為止,達德(wpd)允能及上緯與麥格理合資的海能風場,因趕在2020年併網,不必負擔國產化任務,進展較快,已於12月中率先與台電簽署PPA,已拿到每度5.8元躉購費率。
至於沃旭、CIP、海龍及中鋼等四家開發商則陸續於2021年至2024年併網,有鑑於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將逐年下降,紛紛搶在今年底前簽下5.8元的PPA,且只差臨門一腳。
為續推太陽能政策,台灣自來水公司繼高雄等5處清配水池頂的陸域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已由得標廠商設置完成之後,昨(20)日宣布與台電合作,由台電負責建置包括寶山、永和山、蘭潭、仁義潭、鳳山、成功、興仁及東衛等8案水域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其中6案已完成籌設許可申請。
台水透露,目前寶山、永和山、仁義潭、鳳山、興仁及東衛等6案已完成籌設申請,正由台電辦理設計作業。上述8案預計裝置容量11.55MW(百萬瓦)。
台水將高雄鳳山淨水場、大寮拷潭淨水場、雲林縣林內淨水場、嘉義市公園淨水場、台南給水廠中崙加壓站清配水池,及永康配水中心等6處清配水池頂,委由得標廠商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其中,鳳山太陽能發電系統籌設案與得標廠商還有履約問題,其餘5座太陽能發電系統均已陸續完工發電。
已完工的上述5處太陽能發電系統,合計裝置容量6.37MW,年發電量約800萬度,相當於2,015戶家庭1年使用電量。台水指出,上述5處案場年回饋金收入,分別為中崙場176萬、林內場156萬、公園場70萬、永康配水中心63萬及拷潭場51萬,合計516萬元。
至於水庫水域型的太陽能光電,台水透露,太陽能板設置除可減少水庫水的蒸發外,亦可減少水質優養化。各水庫案場完成後,台水年租賃收入為寶山5萬、永和山6萬、蘭潭81萬、仁義潭2萬、鳳山226萬、成功8萬、興仁9萬及東衛4萬元等,合計約341萬元。
台水透露,目前寶山、永和山、仁義潭、鳳山、興仁及東衛等6案已完成籌設申請,正由台電辦理設計作業。上述8案預計裝置容量11.55MW(百萬瓦)。
台水將高雄鳳山淨水場、大寮拷潭淨水場、雲林縣林內淨水場、嘉義市公園淨水場、台南給水廠中崙加壓站清配水池,及永康配水中心等6處清配水池頂,委由得標廠商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其中,鳳山太陽能發電系統籌設案與得標廠商還有履約問題,其餘5座太陽能發電系統均已陸續完工發電。
已完工的上述5處太陽能發電系統,合計裝置容量6.37MW,年發電量約800萬度,相當於2,015戶家庭1年使用電量。台水指出,上述5處案場年回饋金收入,分別為中崙場176萬、林內場156萬、公園場70萬、永康配水中心63萬及拷潭場51萬,合計516萬元。
至於水庫水域型的太陽能光電,台水透露,太陽能板設置除可減少水庫水的蒸發外,亦可減少水質優養化。各水庫案場完成後,台水年租賃收入為寶山5萬、永和山6萬、蘭潭81萬、仁義潭2萬、鳳山226萬、成功8萬、興仁9萬及東衛4萬元等,合計約341萬元。
再生能源躉購費率(FIT)108年度出現「墜崖式」大跳水,綠能產業群情激憤,不甘於就此被判「死刑」。太陽光電業者更將矛頭指向台經院,對其「地面型太陽光電每KW造價成本僅2萬多元」一說,投下「不信任票」。
業者表示,如果地面型太陽光電每KW造價成本真的只有2萬多元,FIT其實應該降得更多!開陽集團董事長蔡宗融表示,台經院的數據背離現實太遠,不知數據的根據為何,應該與業界面對面溝通、講清楚;如果真有業者可以每KW造價以2萬多元施作,全台地面型電廠可以拱手讓出。
除了太陽光電系統的成本節節上揚,從台電的表燈電價,也可看出FIT的不合理性。
蔡宗融指出台電自107年4月起實施的表燈電價,高於500度以上的中高用電戶,支付給台電的每度電成本都遠高於FIT躉購費率;也就是說,台電向太陽光電業者購買相對便宜的電價,轉手高價賣給用戶,卻持續大砍FIT。
台電的表燈電價中,家庭、學校及機關等非營業機構,夏月的非時間累進電價,1,000度以上者一度電6.41元,非夏月為5.03元;700-1,000度用戶的一度電分別要支付5.66元及4.6元,大多高於現行FIT。「台電以3.7元買入、5-6元賣出,全部由業者投資,完全穩賺不賠」,蔡宗融表示。
除了躉購費率太過委屈,明年起每千瓦加徵1,000元的環保處理費,業者也認為是歧視性的差別待遇,產生強烈的被剝奪感。業界認同應共同承擔後續的回收處理成本,但對於綠電的製造者、響應綠能發電的用電大戶等,這些對環境保護特別有貢獻者,不但沒有鼓勵,反而成為政府為改善環保的犧牲者。
蔡宗融表示,明年FIT躉購費率對綠能產業造成巨大衝擊,太陽光電投資勢必大幅縮手,影響最大的是基層勞工。太陽光電為兆元投資,其中5,000億資金為幾十萬勞工的薪資及工資,創造就業的貢獻度與重要性無可懷疑,他強調,太陽光電為許多來自建築業的失業勞工開啟一扇窗,不希望因為FIT被關上大門。
大部分民眾用電不分類別,各有所好,有人堅持用綠電、也有人支持核電。
事實上,不管綠電或核電,來電不斷電最重要。核能及燃煤機組投資金額數千億元,太陽能發電從來不是政府的財政負擔,並且在用電尖峰時刻,往往扛起救火隊的重任,民眾有知的權利,太陽能發電業不能汙名化,承受不實的負面訊息。
業者表示,如果地面型太陽光電每KW造價成本真的只有2萬多元,FIT其實應該降得更多!開陽集團董事長蔡宗融表示,台經院的數據背離現實太遠,不知數據的根據為何,應該與業界面對面溝通、講清楚;如果真有業者可以每KW造價以2萬多元施作,全台地面型電廠可以拱手讓出。
除了太陽光電系統的成本節節上揚,從台電的表燈電價,也可看出FIT的不合理性。
蔡宗融指出台電自107年4月起實施的表燈電價,高於500度以上的中高用電戶,支付給台電的每度電成本都遠高於FIT躉購費率;也就是說,台電向太陽光電業者購買相對便宜的電價,轉手高價賣給用戶,卻持續大砍FIT。
台電的表燈電價中,家庭、學校及機關等非營業機構,夏月的非時間累進電價,1,000度以上者一度電6.41元,非夏月為5.03元;700-1,000度用戶的一度電分別要支付5.66元及4.6元,大多高於現行FIT。「台電以3.7元買入、5-6元賣出,全部由業者投資,完全穩賺不賠」,蔡宗融表示。
除了躉購費率太過委屈,明年起每千瓦加徵1,000元的環保處理費,業者也認為是歧視性的差別待遇,產生強烈的被剝奪感。業界認同應共同承擔後續的回收處理成本,但對於綠電的製造者、響應綠能發電的用電大戶等,這些對環境保護特別有貢獻者,不但沒有鼓勵,反而成為政府為改善環保的犧牲者。
蔡宗融表示,明年FIT躉購費率對綠能產業造成巨大衝擊,太陽光電投資勢必大幅縮手,影響最大的是基層勞工。太陽光電為兆元投資,其中5,000億資金為幾十萬勞工的薪資及工資,創造就業的貢獻度與重要性無可懷疑,他強調,太陽光電為許多來自建築業的失業勞工開啟一扇窗,不希望因為FIT被關上大門。
大部分民眾用電不分類別,各有所好,有人堅持用綠電、也有人支持核電。
事實上,不管綠電或核電,來電不斷電最重要。核能及燃煤機組投資金額數千億元,太陽能發電從來不是政府的財政負擔,並且在用電尖峰時刻,往往扛起救火隊的重任,民眾有知的權利,太陽能發電業不能汙名化,承受不實的負面訊息。
沃旭能源融資 三銀行相挺 公布資本支出計畫 改採全擔保品貸款 委任台銀等為聯貸主辦行 拚年底前簽下購售電合約
丹麥商沃旭能源昨(13)日宣布參與經濟部遴選900百萬瓦(MW)離岸風電、高達1,650億元資本支出計畫,將採一半為母公司自有資本,一半則由母公司全額擔保的企業融資,包括委任台銀、國泰世華、以及巴黎銀行為聯貸主辦銀行,籌辦5年期新台幣250億元循環信用額度,以及明年內發行以新台幣計價的綠色債券。
根據沃旭昨日公布1,650億元資本支出計畫,代表著沃旭捨棄無須擔保品的專案融資之途徑,而改以傳統、有十足擔保品的企業融資,進行離岸風電開發,此舉將大幅降低銀行承貸風險。市場解讀,為在年底前簽下每度5.8元購售電合約,沃旭展現誠意,讓本地銀行參與聯貸案。
沃旭亞太區總裁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表示,現正積極進行電業籌設許可及購售電合約的申請工作,爭取今年底簽署購售電合約。
柏森文強調,沃旭以母公司擔保企業融資模式,將為本國銀行和保險公司提供非常低風險的投資離岸風電之機會。
沃旭表示,已委任台銀、國泰世華、以及巴黎銀行為聯貸主辦銀行,籌辦5年期新台幣250億元循環信用額度,有興趣參與聯貸銀行可與上述三家主辦銀行聯繫,沃旭期盼有逾十家銀行參與,並於明年第1季簽約。
柏森文表示,法令已允許外國公司在台發行新台幣計價綠色債券,沃旭將善用本地債券市場,作為在台開發離岸風場的長期資金來源,因此規畫明年首次發行,但具體時程要視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風場的最終投資而定。
沃旭預計在明年3月對大彰化風場做出最終投資決定,並於明年4月著手進行陸上變電站工程。不過,沃旭承諾能否如期兌現,可能將取決於能否在今年底前與台電簽訂購售電合約。據了解,沃旭尚須完成《海岸管理法》審查、取得電業籌設許可之後,才能與台電簽署PPA(購售電合約),有二關要過,時程上略顯窘迫
丹麥商沃旭能源昨(13)日宣布參與經濟部遴選900百萬瓦(MW)離岸風電、高達1,650億元資本支出計畫,將採一半為母公司自有資本,一半則由母公司全額擔保的企業融資,包括委任台銀、國泰世華、以及巴黎銀行為聯貸主辦銀行,籌辦5年期新台幣250億元循環信用額度,以及明年內發行以新台幣計價的綠色債券。
根據沃旭昨日公布1,650億元資本支出計畫,代表著沃旭捨棄無須擔保品的專案融資之途徑,而改以傳統、有十足擔保品的企業融資,進行離岸風電開發,此舉將大幅降低銀行承貸風險。市場解讀,為在年底前簽下每度5.8元購售電合約,沃旭展現誠意,讓本地銀行參與聯貸案。
沃旭亞太區總裁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表示,現正積極進行電業籌設許可及購售電合約的申請工作,爭取今年底簽署購售電合約。
柏森文強調,沃旭以母公司擔保企業融資模式,將為本國銀行和保險公司提供非常低風險的投資離岸風電之機會。
沃旭表示,已委任台銀、國泰世華、以及巴黎銀行為聯貸主辦銀行,籌辦5年期新台幣250億元循環信用額度,有興趣參與聯貸銀行可與上述三家主辦銀行聯繫,沃旭期盼有逾十家銀行參與,並於明年第1季簽約。
柏森文表示,法令已允許外國公司在台發行新台幣計價綠色債券,沃旭將善用本地債券市場,作為在台開發離岸風場的長期資金來源,因此規畫明年首次發行,但具體時程要視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風場的最終投資而定。
沃旭預計在明年3月對大彰化風場做出最終投資決定,並於明年4月著手進行陸上變電站工程。不過,沃旭承諾能否如期兌現,可能將取決於能否在今年底前與台電簽訂購售電合約。據了解,沃旭尚須完成《海岸管理法》審查、取得電業籌設許可之後,才能與台電簽署PPA(購售電合約),有二關要過,時程上略顯窘迫
離岸風電高達數千億元的興建資金,再增兩大籌資管道。金管會主 委顧立雄13日表示,一是允許證券化私募直接轉公募,二是外國發行 人來台發行新台幣計價債券,兩者都可讓離岸風電增加國內的籌資管 道,也有助引導國內資金優先投資台灣的重大建設、優質標的。
其中,外國人來台發行台幣債券已在11月底開放,但募集的資金限 用於國內重大公共建設、離岸風電及其他綠能產業建設;債券須是固 定利率或正浮動利率,不得兌換為外幣;須先取得政府相關單位的投 資許可;須有國內金融機構擔任受託等。目前來自丹麥的離岸風電廠 商沃旭,有可能是第一家發行者。
顧立雄透露,金管會內部會議近期將會通過金融資產證券化及不動 產證券化條例,開放私募可直接轉為公募,如離岸風電興建期時的證 券化可採私募,由專業投資機構投資,到營運期有固定收益,即可直 接轉公募,讓一般投資人也能投資,這部分業務會報通過後即會作法 規預告,預計明年才會實施。
第二是國際板債券新增新台幣計價債券,金管會將放寬外國發行人 資格,目前僅限台灣認可的14個證交所掛牌的企業才能來台發行國際 板債,但這些交易所多為紐約、倫敦、東京、新加坡等主要交易所, 但目前政府選出的離岸風電業者多是歐洲、北歐、丹麥等交易所掛牌 企業,未來會放寬為IOSCO(國際證券化組織)認可的證交所。
證期局已先以函令方式,允許要投資國內公建、離岸風電及綠能三 大類的外國發行人,可免申報生效、免揭露財報等在台發行新台幣計 價債券,國際板部分將可能是發行人多元化方向,就不限綠能、離岸 風電廠商。
顧立雄指出,保險業可投資股票及債券,但債券有固定收益,風險 係數比較低,對保險公司RBC影響較少。同時公建儘量證券化,業者 投資也會比較安心,不然現在要另外用私募基金或其他設計,投資流 動性比較差,還有一大堆顧慮,用證券化方式,有利引導資金投資。
其中,外國人來台發行台幣債券已在11月底開放,但募集的資金限 用於國內重大公共建設、離岸風電及其他綠能產業建設;債券須是固 定利率或正浮動利率,不得兌換為外幣;須先取得政府相關單位的投 資許可;須有國內金融機構擔任受託等。目前來自丹麥的離岸風電廠 商沃旭,有可能是第一家發行者。
顧立雄透露,金管會內部會議近期將會通過金融資產證券化及不動 產證券化條例,開放私募可直接轉為公募,如離岸風電興建期時的證 券化可採私募,由專業投資機構投資,到營運期有固定收益,即可直 接轉公募,讓一般投資人也能投資,這部分業務會報通過後即會作法 規預告,預計明年才會實施。
第二是國際板債券新增新台幣計價債券,金管會將放寬外國發行人 資格,目前僅限台灣認可的14個證交所掛牌的企業才能來台發行國際 板債,但這些交易所多為紐約、倫敦、東京、新加坡等主要交易所, 但目前政府選出的離岸風電業者多是歐洲、北歐、丹麥等交易所掛牌 企業,未來會放寬為IOSCO(國際證券化組織)認可的證交所。
證期局已先以函令方式,允許要投資國內公建、離岸風電及綠能三 大類的外國發行人,可免申報生效、免揭露財報等在台發行新台幣計 價債券,國際板部分將可能是發行人多元化方向,就不限綠能、離岸 風電廠商。
顧立雄指出,保險業可投資股票及債券,但債券有固定收益,風險 係數比較低,對保險公司RBC影響較少。同時公建儘量證券化,業者 投資也會比較安心,不然現在要另外用私募基金或其他設計,投資流 動性比較差,還有一大堆顧慮,用證券化方式,有利引導資金投資。
近年來3D彩繪蔚為風潮,更屢屢成為打卡熱點,而近來對文創及文資議題都表現相當活躍的台電公司,也選定台北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39號捷運後山埤站附近的「台電中心倉庫」舊址,在外牆及入口地面進行巨幅3D互動式彩繪,吸引民眾打卡互動,未來這片4,700多坪的舊倉庫也將由台電公司新事業開發室進行資產活化,將陸續舉辦公益活動,期許成為台北市民的後花園,更為後續轉型商業用途對外招商聚攏人氣。
台電表示,舊倉庫彩繪是友善環境的一大步,這次與台北多元藝術空間青少年發展促進會合作,邀請青年藝術家為舊倉庫改頭換面,並搭上時下最熱的綠能議題做3D彩繪,圖案以喻含地熱發電之熔岩為主題,讓民眾身歷其境,剛完成的3D彩繪,就因為超吸睛,使許多路過民眾驚豔,紛紛拍照打卡。
台電表示,舊倉庫彩繪是友善環境的一大步,這次與台北多元藝術空間青少年發展促進會合作,邀請青年藝術家為舊倉庫改頭換面,並搭上時下最熱的綠能議題做3D彩繪,圖案以喻含地熱發電之熔岩為主題,讓民眾身歷其境,剛完成的3D彩繪,就因為超吸睛,使許多路過民眾驚豔,紛紛拍照打卡。
台電位於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的一次變電所昨(9)日設備故障,造成亞聚、東聯、信昌化、台苯、榮化等十家區內石化廠生產線一度全面停擺,經台電恢復供電後,各廠正陸續復工中,初估整體產能和設備等損失達數千萬元。
台電指出,此次停電發生在昨日下午1時25分,主因是林園一次變電所內的編號69kV匯流排故障,引發起保護電驛動作,導致林園、大寮和小港地區共3.15萬戶停電。
林園石化工業區內包含信昌化、東聯、台苯、台達化、亞聚、中橡、榮化、南帝、和益和科思創(拜耳)等十家石化廠被波及,各廠區所有生產線啟動自動保護系統、全面停產,並把管線內半成品透過燃燒塔排放,冒出火光和黑煙。
至於台塑林園廠、聯成石化等業者因使用編號161kV供電系統則不受影響。
台電緊急搶修下,下午2時40分先恢復近2萬戶供電,下午3時,十家石化廠恢復供電,其餘用戶則在3時26分全數復電。至於匯流排為何會出現事故,台電尚需進一步調查。
亞聚表示,供電正常後,該廠在下午4時左右,重新啟動公用設施區運作;四條生產線包括年產3.7萬公噸的低密度聚乙烯、年產3.3萬公噸的乙烯醋酸乙烯脂和二條可切換LDPE和EVA的生產線相繼復產。
東聯指出,林園廠現有36萬公噸的環氧乙烷、8萬公噸的乙醇胺、6萬公噸的碳酸乙烯酯和25萬公噸的乙二醇等主力生產線,正全面重新開爐,預計今日可恢復正常操作。
台苯等遭停電的其他石化廠也陸續復工中。業界並初步估計十家廠商的產能和設備損失,少者數百萬元、多者達上千萬元。
針對停電事故導致石化廠生產線全部停擺,台電表示,停電故障原因仍待查,必須依據事故發生原因以及與廠商之間的合約內容來判定,確定之後才能較為具體討論相關事宜。
台電指出,此次停電發生在昨日下午1時25分,主因是林園一次變電所內的編號69kV匯流排故障,引發起保護電驛動作,導致林園、大寮和小港地區共3.15萬戶停電。
林園石化工業區內包含信昌化、東聯、台苯、台達化、亞聚、中橡、榮化、南帝、和益和科思創(拜耳)等十家石化廠被波及,各廠區所有生產線啟動自動保護系統、全面停產,並把管線內半成品透過燃燒塔排放,冒出火光和黑煙。
至於台塑林園廠、聯成石化等業者因使用編號161kV供電系統則不受影響。
台電緊急搶修下,下午2時40分先恢復近2萬戶供電,下午3時,十家石化廠恢復供電,其餘用戶則在3時26分全數復電。至於匯流排為何會出現事故,台電尚需進一步調查。
亞聚表示,供電正常後,該廠在下午4時左右,重新啟動公用設施區運作;四條生產線包括年產3.7萬公噸的低密度聚乙烯、年產3.3萬公噸的乙烯醋酸乙烯脂和二條可切換LDPE和EVA的生產線相繼復產。
東聯指出,林園廠現有36萬公噸的環氧乙烷、8萬公噸的乙醇胺、6萬公噸的碳酸乙烯酯和25萬公噸的乙二醇等主力生產線,正全面重新開爐,預計今日可恢復正常操作。
台苯等遭停電的其他石化廠也陸續復工中。業界並初步估計十家廠商的產能和設備損失,少者數百萬元、多者達上千萬元。
針對停電事故導致石化廠生產線全部停擺,台電表示,停電故障原因仍待查,必須依據事故發生原因以及與廠商之間的合約內容來判定,確定之後才能較為具體討論相關事宜。
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促進與亞太國家產業合作,且為加速臺灣產業布局新南向國家,由經濟部指導,7日在台北舉辦的2018亞太產業鏈結成果暨《心南向 新成長-系列二:啟動鏈結新南向的創新模式》新書發表會,有近400位產官學研代表參加。
發表會由經濟部長沈榮津和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詹正田代表致詞、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張超群說明亞太產業鏈結成果與新書導讀。發表會主要聚焦「紡織」、「智慧製造」、「食品生技與醫療器材」、「電資與服務」等產業。
推動產業園區
形成群聚在地扎根
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新南向國家市場發展潛力大,但風險仍較高,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推動新南向產業合作必須穩健進行,透過亞太產業合作平台,選擇印尼、印度、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等重點6國,協助找到合作夥伴,促成市場開發、技術與人才交流及更多創新合作契機,尤其在美中貿易衝突影響下,正是電子資訊業重新思考全球戰略布局的機會。經濟部也推動在新南向國家開發臺灣產業園區,邀集業者入駐,形成產業群聚、在地扎根,降低單打獨鬥的風險。
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詹正田說,在東協各國積極發展經濟之際,臺灣企業應把握契機,與新南向國家的產業持續深化及加強技術合作,建構各個產業生態系,帶動雙方人才交流與產業創新,進而活絡與東協各國的貿易關係,達到互惠、互利、共榮的目標。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張超群表示,臺灣以出口為導向,必須在策略、品牌、產品、服務與製程技術上持續創新,尤其是在全球「新金磚」的新南向國家市場,臺商唯有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推出更有價值的產品、製造、技術及客戶服務,且行銷自有品牌,才能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成功經驗交流
分享策略拓展版圖
此次邀請8家業者分享成功經驗,包括:紡織業-宏遠興業協理曾一正分享如何用「短鏈革命」搶進東協市場;流亞科技董事長陳暐仁說明組成紡織設備業「A Team」的大戰略。
智慧製造業-富強鑫策略長陳正男分享與印度公司合資設廠進入印度市場的策略;復盛亞太區銷售總經理陳明郎說明保證客戶生產不斷氣的空壓機831服務創新方針。
醫材與食品生技產業-佳世達科技醫療事業群總經理楊宏培談明基以併購策略打造「鄭和艦隊」拓展版圖;大漢酵素協理黃煒說明如何將品牌文宣和產品訓練傳授馬來西亞經銷商。
電資與服務產業-威強電總經理江重良分析布局工業物聯網及智慧醫療事業版圖的模式;世正開發主任張凱涵說明在印度班加羅爾開發國際科技園區規畫首座臺商科技產業聚落。
心南向-臺商成功的故事
2018亞太產業鏈結成果暨《心南向 新成長-系列二:啟動鏈結新南向的創新模式》,書中收錄28家在新南向國家透過多元合作,打造關鍵產業鏈,奠定發展基礎的企業故事,提供企業思考如何布局新南向市場。
發表會由經濟部長沈榮津和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詹正田代表致詞、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張超群說明亞太產業鏈結成果與新書導讀。發表會主要聚焦「紡織」、「智慧製造」、「食品生技與醫療器材」、「電資與服務」等產業。
推動產業園區
形成群聚在地扎根
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新南向國家市場發展潛力大,但風險仍較高,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推動新南向產業合作必須穩健進行,透過亞太產業合作平台,選擇印尼、印度、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等重點6國,協助找到合作夥伴,促成市場開發、技術與人才交流及更多創新合作契機,尤其在美中貿易衝突影響下,正是電子資訊業重新思考全球戰略布局的機會。經濟部也推動在新南向國家開發臺灣產業園區,邀集業者入駐,形成產業群聚、在地扎根,降低單打獨鬥的風險。
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詹正田說,在東協各國積極發展經濟之際,臺灣企業應把握契機,與新南向國家的產業持續深化及加強技術合作,建構各個產業生態系,帶動雙方人才交流與產業創新,進而活絡與東協各國的貿易關係,達到互惠、互利、共榮的目標。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張超群表示,臺灣以出口為導向,必須在策略、品牌、產品、服務與製程技術上持續創新,尤其是在全球「新金磚」的新南向國家市場,臺商唯有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推出更有價值的產品、製造、技術及客戶服務,且行銷自有品牌,才能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成功經驗交流
分享策略拓展版圖
此次邀請8家業者分享成功經驗,包括:紡織業-宏遠興業協理曾一正分享如何用「短鏈革命」搶進東協市場;流亞科技董事長陳暐仁說明組成紡織設備業「A Team」的大戰略。
智慧製造業-富強鑫策略長陳正男分享與印度公司合資設廠進入印度市場的策略;復盛亞太區銷售總經理陳明郎說明保證客戶生產不斷氣的空壓機831服務創新方針。
醫材與食品生技產業-佳世達科技醫療事業群總經理楊宏培談明基以併購策略打造「鄭和艦隊」拓展版圖;大漢酵素協理黃煒說明如何將品牌文宣和產品訓練傳授馬來西亞經銷商。
電資與服務產業-威強電總經理江重良分析布局工業物聯網及智慧醫療事業版圖的模式;世正開發主任張凱涵說明在印度班加羅爾開發國際科技園區規畫首座臺商科技產業聚落。
心南向-臺商成功的故事
2018亞太產業鏈結成果暨《心南向 新成長-系列二:啟動鏈結新南向的創新模式》,書中收錄28家在新南向國家透過多元合作,打造關鍵產業鏈,奠定發展基礎的企業故事,提供企業思考如何布局新南向市場。
行政院院會昨(6)日通過《電業法》第95條修正草案,刪除政府應於2025年前停止運轉核能發電的文字。行政院長賴清德強調,非核家園的目標不變,只是取消期程。
據悉,核電廠延役評估以核三廠最可行,但核一廠昨日起停機除役,全面停止運轉,昨天環保署審查核一廠除役環評,決定補件再審。
日前公投案通過刪除《電業法》第95條之一,即刪除2025年非核家園文字,經濟部擬具修正草案,完備法制,昨在行政院會通過,將送立法院審議。賴揆表示,依據公投結果,非核家園期限的條文自12月2日起失效,行政院尊重公投結果。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大部分民眾以為核能是我國主要能源,但實際上今年核能發電度數不到10%,還有各式各樣能源選擇,能源政策向前推動時,需要民眾共識,過程中會有民意或地方政府意見,不只是中央政府可以決定。
至於賴揆要求經濟部兩個月內提出能源因應方案,曾文生表示,能源局今年製作能源白皮書時,就有舉行全國性公民審議會議,讓民眾了解能源工作,要在2個月內,盤點能源供應狀況、成本等項目,向立法院做完整說明,找出未來能源發展共識。
此外,環保署昨進行台電核一廠除役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初審,由於是核電史上頭一遭,環評委員認為,台電應說明除役各階段風險,環評小組決議要求台電補件後再審。
據台電估計,核一廠從昨(6)日起進入第一階段「停機過渡期」,到2026年底為止,將完成除役規劃準備、廠房與場地、第一期放射性廢棄物管理;2027至2038年間為第二階段「除役拆廠階段」;2039年至2041年為第三階段「廠址最終狀態偵測階段」;2042年第四階段「廠址復原階段」,預計2044年7月15日除役終止。
環評委員認為,「拆廠比建廠的風險更大」,任何風險的盤點都沒有模糊地帶。因核一廠面臨實質除役,台電仍提不出最終貯置場所,有環評委員擔心「暫貯時間沒有終點,對新北市說不過去」,因此數度期盼台電給出最終貯置場所計畫。
據悉,核電廠延役評估以核三廠最可行,但核一廠昨日起停機除役,全面停止運轉,昨天環保署審查核一廠除役環評,決定補件再審。
日前公投案通過刪除《電業法》第95條之一,即刪除2025年非核家園文字,經濟部擬具修正草案,完備法制,昨在行政院會通過,將送立法院審議。賴揆表示,依據公投結果,非核家園期限的條文自12月2日起失效,行政院尊重公投結果。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大部分民眾以為核能是我國主要能源,但實際上今年核能發電度數不到10%,還有各式各樣能源選擇,能源政策向前推動時,需要民眾共識,過程中會有民意或地方政府意見,不只是中央政府可以決定。
至於賴揆要求經濟部兩個月內提出能源因應方案,曾文生表示,能源局今年製作能源白皮書時,就有舉行全國性公民審議會議,讓民眾了解能源工作,要在2個月內,盤點能源供應狀況、成本等項目,向立法院做完整說明,找出未來能源發展共識。
此外,環保署昨進行台電核一廠除役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初審,由於是核電史上頭一遭,環評委員認為,台電應說明除役各階段風險,環評小組決議要求台電補件後再審。
據台電估計,核一廠從昨(6)日起進入第一階段「停機過渡期」,到2026年底為止,將完成除役規劃準備、廠房與場地、第一期放射性廢棄物管理;2027至2038年間為第二階段「除役拆廠階段」;2039年至2041年為第三階段「廠址最終狀態偵測階段」;2042年第四階段「廠址復原階段」,預計2044年7月15日除役終止。
環評委員認為,「拆廠比建廠的風險更大」,任何風險的盤點都沒有模糊地帶。因核一廠面臨實質除役,台電仍提不出最終貯置場所,有環評委員擔心「暫貯時間沒有終點,對新北市說不過去」,因此數度期盼台電給出最終貯置場所計畫。
日常用電是如何透過電網把「電」配送到全台各地?電網又如何更有「智慧」?台電公司在台北市的台電大樓一樓大廳規劃「智慧電網展示場」,自即日起對外開放,民眾可以藉由多樣化互動模型裝置、擴增實境(AR)技術及動畫影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來了解智慧電網運作方式。
什麼是「智慧電網」?台電表示,智慧電網主要是利用「創能」、「儲能」、「節能」,並整合資通信基礎建設,讓供電端與用戶端能夠雙向溝通,進而使電力運用更靈活又穩定,並創造永續發展的低碳環境。
台電指出,「創能」方面,台電除發展綠能,也將利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強化再生能源發電量的預測能力,並分析用電需求,來規劃調度發電機組的排程,以因應再生能源併網,達到電力供需平衡。此外,為充分運用再生能源、提高整體電能的利用率,台電也配合建置儲能設備,另也推廣用戶節電、逐步建置智慧電表,讓用戶掌握家中用電情形輕鬆自主節能。台電說明,在「智慧調度」展區,民眾可以利用觸控螢幕點選主題動畫,了解再生能源併網後,每日24小時用電大小變化的曲線,即「鴨子曲線」,與電力調度因應對策、電力調度即時資訊、再生能源推估及預測等相關資訊。展區更建置電力調度模型,民眾可利用AR扮演調度中心培訓員,體驗電力調度員的一天。
台電正推動低壓智慧電表裝置,「智慧用戶」展區就展出了智慧電表及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民眾可了解什麼是智慧電表,並可藉此透過居家顯示器(IHD)查看家庭即時用電資訊,認識如何搭配智慧家電,如智慧插座、溫度感測器等裝置、以手機APP連結智慧裝置遠端遙控電燈、冷氣、除濕機等家電,自主省電節能;此外更可體驗智慧門鎖、智慧窗簾及智慧血壓計的家庭自動化功能。民眾也可以到「智慧配電」展區,透過互動模型,認識快速復電的過程,當發生停電,「配電饋線自動化系統」會採取「故障偵測」,可立即蒐集現場設備訊息,自動判斷事故發生區域,找出事故區段,並由系統遙控切開故障點前後開關,隔離故障區域,等事故搶修完畢,再遙控恢復該饋線的全部供電,如此可加速區域復電時間,縮小受災範圍,並降低人力及工安風險。
台電表示,智慧電網展示場共有6大展區,展現未來再生能源極大化的電網願景,包含「發展願景」、「智慧調度」、「友善創能」、「智慧配電」、「自給發電」及「智慧用戶」等,自即日起每周一至周六,9時至18時對外開放,均有專人導覽,周一為團體預約導覽服務,預約專線:(02)2366-8688,歡迎民眾一同來體驗綠能、科技與智慧的電力網絡。
什麼是「智慧電網」?台電表示,智慧電網主要是利用「創能」、「儲能」、「節能」,並整合資通信基礎建設,讓供電端與用戶端能夠雙向溝通,進而使電力運用更靈活又穩定,並創造永續發展的低碳環境。
台電指出,「創能」方面,台電除發展綠能,也將利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強化再生能源發電量的預測能力,並分析用電需求,來規劃調度發電機組的排程,以因應再生能源併網,達到電力供需平衡。此外,為充分運用再生能源、提高整體電能的利用率,台電也配合建置儲能設備,另也推廣用戶節電、逐步建置智慧電表,讓用戶掌握家中用電情形輕鬆自主節能。台電說明,在「智慧調度」展區,民眾可以利用觸控螢幕點選主題動畫,了解再生能源併網後,每日24小時用電大小變化的曲線,即「鴨子曲線」,與電力調度因應對策、電力調度即時資訊、再生能源推估及預測等相關資訊。展區更建置電力調度模型,民眾可利用AR扮演調度中心培訓員,體驗電力調度員的一天。
台電正推動低壓智慧電表裝置,「智慧用戶」展區就展出了智慧電表及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民眾可了解什麼是智慧電表,並可藉此透過居家顯示器(IHD)查看家庭即時用電資訊,認識如何搭配智慧家電,如智慧插座、溫度感測器等裝置、以手機APP連結智慧裝置遠端遙控電燈、冷氣、除濕機等家電,自主省電節能;此外更可體驗智慧門鎖、智慧窗簾及智慧血壓計的家庭自動化功能。民眾也可以到「智慧配電」展區,透過互動模型,認識快速復電的過程,當發生停電,「配電饋線自動化系統」會採取「故障偵測」,可立即蒐集現場設備訊息,自動判斷事故發生區域,找出事故區段,並由系統遙控切開故障點前後開關,隔離故障區域,等事故搶修完畢,再遙控恢復該饋線的全部供電,如此可加速區域復電時間,縮小受災範圍,並降低人力及工安風險。
台電表示,智慧電網展示場共有6大展區,展現未來再生能源極大化的電網願景,包含「發展願景」、「智慧調度」、「友善創能」、「智慧配電」、「自給發電」及「智慧用戶」等,自即日起每周一至周六,9時至18時對外開放,均有專人導覽,周一為團體預約導覽服務,預約專線:(02)2366-8688,歡迎民眾一同來體驗綠能、科技與智慧的電力網絡。
台電核一廠1號機今(5)日運轉執照到期,但因已改好的室外乾式貯存設施,未取得新北市政府的水保設施完工證明,1號機核廢料無處去;整個核一廠除役也還未通過環評,陷入停機未除役的困境。
環保署環評會議將在明天再度審查核一廠除役計畫。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昨天表示,核一廠二部機組都已經停止發電,但因為核一廠還未通過環評,原能會不會發出除役許可,台電只能依法行事;核一廠目前約有四百多位員工,將繼續做好準備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尚未拿到除役許可,核一廠1號機用來貯存用過燃料棒的燃料池早就填滿,而蓋好的室外乾式貯存設施卡在新北市未核發水保證明,遲遲無法啟用。由於貯存空間不足,核一廠二部機組的燃料棒無處可卸,目前還在爐心當中。
台電表示,1號機內有816束燃料,由於反應爐內仍維持一定溫度、壓力等,即使目前不發電,但廠內人員仍須24小時維運、監測。
若以核四廠封存每年用在維護的人事成本約7億元估算,核一廠二部機組由於都還有燃料棒在爐心中,若無法拿到除役許可,核一廠員工仍要監控、維運,每年花費的人事成本勢必比核四廠更高。
台電2016年提出「核一廠除役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同年5月環評大會審查後,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環保署今年8月21日進行二階環評第一次專案小組初審會議,要求台電針對外界質疑說明與釐清;專案小組明天將召開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
第一次專案小組初審會議中,民團與環評委員提出的問題包括:核一廠應該一開始就採室內乾貯,因室外乾貯易使放射性輻射外散。
環保署環評會議將在明天再度審查核一廠除役計畫。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昨天表示,核一廠二部機組都已經停止發電,但因為核一廠還未通過環評,原能會不會發出除役許可,台電只能依法行事;核一廠目前約有四百多位員工,將繼續做好準備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尚未拿到除役許可,核一廠1號機用來貯存用過燃料棒的燃料池早就填滿,而蓋好的室外乾式貯存設施卡在新北市未核發水保證明,遲遲無法啟用。由於貯存空間不足,核一廠二部機組的燃料棒無處可卸,目前還在爐心當中。
台電表示,1號機內有816束燃料,由於反應爐內仍維持一定溫度、壓力等,即使目前不發電,但廠內人員仍須24小時維運、監測。
若以核四廠封存每年用在維護的人事成本約7億元估算,核一廠二部機組由於都還有燃料棒在爐心中,若無法拿到除役許可,核一廠員工仍要監控、維運,每年花費的人事成本勢必比核四廠更高。
台電2016年提出「核一廠除役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同年5月環評大會審查後,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環保署今年8月21日進行二階環評第一次專案小組初審會議,要求台電針對外界質疑說明與釐清;專案小組明天將召開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
第一次專案小組初審會議中,民團與環評委員提出的問題包括:核一廠應該一開始就採室內乾貯,因室外乾貯易使放射性輻射外散。
地熱發電具備潔淨與基載供電的特性,且屬我國少數能自主的能源選項,為政府極力推動再生能源的重要目標。經濟部能源局為加速推動我國地熱發電產業發展,特別與宜蘭縣政府合辦「2018宜蘭地熱國際研討會」。邀請紐西蘭GNS Science及奧克蘭大學地熱研究所等國際知名研究單位地熱專家來台,分享地熱開發經驗。紐西蘭地熱發電裝置容量達1,000MWe居全球排名第四,在紐西蘭商工辦事處的協助下正與台灣積極合作中 。
宜蘭縣副縣長余聯興表示,宜蘭的地熱開發,目前已有宜元公司取得宜蘭縣政府簽定的地熱發電BOT╱ROT案以及「地熱國家隊」(中油與台電)分別在清水與仁澤地熱區進行地熱開發中。經濟部能源局主祕蘇金勝指出,地熱發電為能源局重點推動目標之一,目前朝三個方向進行:一、獎勵部分政府正透過躉購費率、提高地熱能發電系統示範獎勵辦法修訂等獎勵措施;二、開發環境友善部分包括放寬非都市用地開發地熱、地熱電裝置容量10MWe以下免環評辦法、地方政府協商地熱電廠申設等均已完成;三、技術方面透過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等方式,致力協助地熱發電產業推動。
工研院綠能所所長胡耀祖表示,會中安排地熱資源評估與地熱開發管理兩個主題,希望透過紐西蘭地熱專家在資源評估與地熱田管理的豐富經驗,降低開發風險以促進國內地熱發電開發,創造更潔淨環境友善的台灣。
宜蘭縣副縣長余聯興表示,宜蘭的地熱開發,目前已有宜元公司取得宜蘭縣政府簽定的地熱發電BOT╱ROT案以及「地熱國家隊」(中油與台電)分別在清水與仁澤地熱區進行地熱開發中。經濟部能源局主祕蘇金勝指出,地熱發電為能源局重點推動目標之一,目前朝三個方向進行:一、獎勵部分政府正透過躉購費率、提高地熱能發電系統示範獎勵辦法修訂等獎勵措施;二、開發環境友善部分包括放寬非都市用地開發地熱、地熱電裝置容量10MWe以下免環評辦法、地方政府協商地熱電廠申設等均已完成;三、技術方面透過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等方式,致力協助地熱發電產業推動。
工研院綠能所所長胡耀祖表示,會中安排地熱資源評估與地熱開發管理兩個主題,希望透過紐西蘭地熱專家在資源評估與地熱田管理的豐富經驗,降低開發風險以促進國內地熱發電開發,創造更潔淨環境友善的台灣。
經濟部長沈榮津昨(3)日在立法院表示,經濟部將在二個月針對能源供需完成盤點,包括中電北送、核電廠延役等議題,經濟部將主動與地方政府溝通。此外,沈榮津昨日也回應,核四廠燃料棒暫不外送。外界解讀,此舉也意味政府保留核四啟封的可能性。
核四封存後留下1744束燃料棒,今年7月已先分兩批外送至美國原廠,並計畫2022年前脫手以活化資產。台電總經理鍾炳利昨天也表示,暫時沒有核四燃料棒外送計畫,將等待經濟部新能源配比方案二個月後出爐,再決定後續處理方式。
立委王育敏質詢經濟部長沈榮津,既然核電是選項,燃煤發電占比也要下降,現在要檢討能源政策,核一、核二、核三延役都要評估,核四的可能性也要保留,希望經濟部本於專業好好因應,核四燃料棒不應該在短期內再去作處理,因為任何可能性都有,等經濟部盤點出來再說。沈榮津回應,「是,這我們會來注意」。
沈榮津說,以核養綠公投過關後,《電業法》第95條之1將於中選會公告三日內失效,經濟部昨日已將該案送行政院。
核四封存後,立法院今年1月原本已決議對核燃料棒「賜死」,台電火速在7月將320束核燃料棒外送,交由美國原廠核燃料公司處理、暫存,同時規畫明年運出三批、後年送出最後三批;並計畫2022年前,將抽取出的鈾燃料賣出,藉此活化資產,整個外送計畫處理費加上運送,共計6.9億元。
不過,「以核養綠」公投過關後,核三廠是否延役、核四廠是否重啟,攸關未來我國能源配比規畫,鍾炳利昨天指出,核四燃料棒已經分批送出,但基於尊重公投的民意,將會等待經濟部的能源政策出爐,再決定後續處理方式。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對此表示,近兩個月本來就沒有外送計畫;至於未來要如何規畫,仍須回到整體能源政策的考量,「現在說這些都言之過早」,最慢兩個月內將會對外公布新能源政策配比。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說,台電今年確實已經沒有「再」外送的計畫,先前早已運送完成,明年的外送時程尚未決定,「目前也不需要去做決定」,將配合能源上位政策做規畫。此外,明年外送啟動前,剛好有一個空窗期,各界可以共同討論核四議題。
核四封存後留下1744束燃料棒,今年7月已先分兩批外送至美國原廠,並計畫2022年前脫手以活化資產。台電總經理鍾炳利昨天也表示,暫時沒有核四燃料棒外送計畫,將等待經濟部新能源配比方案二個月後出爐,再決定後續處理方式。
立委王育敏質詢經濟部長沈榮津,既然核電是選項,燃煤發電占比也要下降,現在要檢討能源政策,核一、核二、核三延役都要評估,核四的可能性也要保留,希望經濟部本於專業好好因應,核四燃料棒不應該在短期內再去作處理,因為任何可能性都有,等經濟部盤點出來再說。沈榮津回應,「是,這我們會來注意」。
沈榮津說,以核養綠公投過關後,《電業法》第95條之1將於中選會公告三日內失效,經濟部昨日已將該案送行政院。
核四封存後,立法院今年1月原本已決議對核燃料棒「賜死」,台電火速在7月將320束核燃料棒外送,交由美國原廠核燃料公司處理、暫存,同時規畫明年運出三批、後年送出最後三批;並計畫2022年前,將抽取出的鈾燃料賣出,藉此活化資產,整個外送計畫處理費加上運送,共計6.9億元。
不過,「以核養綠」公投過關後,核三廠是否延役、核四廠是否重啟,攸關未來我國能源配比規畫,鍾炳利昨天指出,核四燃料棒已經分批送出,但基於尊重公投的民意,將會等待經濟部的能源政策出爐,再決定後續處理方式。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對此表示,近兩個月本來就沒有外送計畫;至於未來要如何規畫,仍須回到整體能源政策的考量,「現在說這些都言之過早」,最慢兩個月內將會對外公布新能源政策配比。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說,台電今年確實已經沒有「再」外送的計畫,先前早已運送完成,明年的外送時程尚未決定,「目前也不需要去做決定」,將配合能源上位政策做規畫。此外,明年外送啟動前,剛好有一個空窗期,各界可以共同討論核四議題。
由於大規模再生能源應用在電網會造成電力不穩或不易調度的問題,儲能系統扮演穩定再生能源發電的重要角色,因此,能源局在103年起開始補助核能研究所等法人機構進行研發,希望解決再生能源問題及兼具產業效益的儲能技術。
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昨(29)日下午在中華經濟研究院舉行「2018液流電池與儲能產業應用論壇」,邀集儲能產業專家與業界代表參加論壇。
核研所組長趙裕表示,核研所投入儲能產業研發近6年,其中,液流電池因為夠安全,且70%以上材料組件可在國內生產,相當具發展潛力,目前第1代儲能系統已建置完成,正在測試中,核研所希望與國內業者共同參與合作,開發國內外市場。
根據彭博新能源資料顯示,全球儲能裝置中,其中除了鋰電池儲能系統外,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居電化學儲能第3位,儲能未來發展性及商機相當大。其中,釩液流電池具有使用壽命長、安全性高、系統殘值高及電解液可由廢棄物中提煉取得等特性,適合應用在百kW∼MW級規模電網儲能應用,同時大多數的材料和組件都是國內可以供應,因此在解決再生能源的問題外,同時可帶動國內綠能產業發展,具有雙重效益。
能源局為加速累積電網儲能應用經驗,於今(107)年補助建置MW級儲能系統示範案2案,分別在高雄永安及台中龍井,正進行建置或測試中,透過示範運行,累積儲能於電網應用經驗及問題,帶動國內未來儲能及電力系統整合能力。除台電外,今年中油也面臨禁用燃油車的市場變化,面臨調整營運模式,5月董事長戴謙宣示中油投入儲能技術發展,未來將規畫1,000座綠能加電站,結合再生能源、儲能系統及燃料電池等整合應用,以因應全球減碳目標。
液流電池是能源局支持的新興儲能技術,國內正處於研發階段,已具有kW級儲能系統的建置能力,希望透過此次會議能增進業界對液流電池或儲能應用的認知,也希望產業界能提供建言及共同合作開發的機會,促進國內液流電池由技術走向產業,從實驗室走到現場,以創造更大的商機。
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昨(29)日下午在中華經濟研究院舉行「2018液流電池與儲能產業應用論壇」,邀集儲能產業專家與業界代表參加論壇。
核研所組長趙裕表示,核研所投入儲能產業研發近6年,其中,液流電池因為夠安全,且70%以上材料組件可在國內生產,相當具發展潛力,目前第1代儲能系統已建置完成,正在測試中,核研所希望與國內業者共同參與合作,開發國內外市場。
根據彭博新能源資料顯示,全球儲能裝置中,其中除了鋰電池儲能系統外,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居電化學儲能第3位,儲能未來發展性及商機相當大。其中,釩液流電池具有使用壽命長、安全性高、系統殘值高及電解液可由廢棄物中提煉取得等特性,適合應用在百kW∼MW級規模電網儲能應用,同時大多數的材料和組件都是國內可以供應,因此在解決再生能源的問題外,同時可帶動國內綠能產業發展,具有雙重效益。
能源局為加速累積電網儲能應用經驗,於今(107)年補助建置MW級儲能系統示範案2案,分別在高雄永安及台中龍井,正進行建置或測試中,透過示範運行,累積儲能於電網應用經驗及問題,帶動國內未來儲能及電力系統整合能力。除台電外,今年中油也面臨禁用燃油車的市場變化,面臨調整營運模式,5月董事長戴謙宣示中油投入儲能技術發展,未來將規畫1,000座綠能加電站,結合再生能源、儲能系統及燃料電池等整合應用,以因應全球減碳目標。
液流電池是能源局支持的新興儲能技術,國內正處於研發階段,已具有kW級儲能系統的建置能力,希望透過此次會議能增進業界對液流電池或儲能應用的認知,也希望產業界能提供建言及共同合作開發的機會,促進國內液流電池由技術走向產業,從實驗室走到現場,以創造更大的商機。
千呼萬喚,經濟部對於明年離岸風電躉購價格終於表態,預告每度5.1元;儘管已引發離岸風電外商大反彈,但相較於2.5元競標價格、目前台電一度才2.6元售價,外界對於明年仍要5.1元的躉購費率,仍然不會滿意。
經濟部訂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代表全民將用這個價格去買綠電。今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為每度5.8元,今年6月底競價開出每度2.2245元至2.5481元價格,輿情譁然,對明年躉購電價形成下壓壓力。
更敏感的是,九合一選舉後,以核養綠公投過關,核能解禁,核能不僅能取代離岸風電,發電成本遠低於離岸風電,台灣能源若有核電選項,經濟部在離岸風電躉購費率談判上就有空間,能源專家陳立誠呼籲經濟部,躉購電價要以全民利益為考量,幫全民省點錢。
事實上,面對前有2.5元競標價,後又有核電解禁,對於離岸風電躉購費率,經濟部及審議委員會捏得非常緊,不僅提出多項客觀根據,有邏輯地陳述各種考量因素,看得出來,經濟部緊守建置成本如何考量原則,也展現出不讓外商予取予求的立場,只願給合理利潤,而不給超額利潤,也不歡迎外商來台海炒作風能,大賺一票就拍拍屁股走人的開發模式。
只不過,在考量國產化、並嚴格把關之下,經濟部提出每度5.1元價位,國人恐怕仍難接受,畢竟台灣目前平均售電價僅2.6元,是否要以近二倍價錢買綠電,要以多高價位的綠電取代目前發電,恐怕又是全民要共同決定的大事。
經濟部訂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代表全民將用這個價格去買綠電。今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為每度5.8元,今年6月底競價開出每度2.2245元至2.5481元價格,輿情譁然,對明年躉購電價形成下壓壓力。
更敏感的是,九合一選舉後,以核養綠公投過關,核能解禁,核能不僅能取代離岸風電,發電成本遠低於離岸風電,台灣能源若有核電選項,經濟部在離岸風電躉購費率談判上就有空間,能源專家陳立誠呼籲經濟部,躉購電價要以全民利益為考量,幫全民省點錢。
事實上,面對前有2.5元競標價,後又有核電解禁,對於離岸風電躉購費率,經濟部及審議委員會捏得非常緊,不僅提出多項客觀根據,有邏輯地陳述各種考量因素,看得出來,經濟部緊守建置成本如何考量原則,也展現出不讓外商予取予求的立場,只願給合理利潤,而不給超額利潤,也不歡迎外商來台海炒作風能,大賺一票就拍拍屁股走人的開發模式。
只不過,在考量國產化、並嚴格把關之下,經濟部提出每度5.1元價位,國人恐怕仍難接受,畢竟台灣目前平均售電價僅2.6元,是否要以近二倍價錢買綠電,要以多高價位的綠電取代目前發電,恐怕又是全民要共同決定的大事。
經濟部昨(29)日預告2019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由今年每度5.8498元下修為每度5.1060元,降幅達12.71%,不僅降幅超過外界預期,經濟部取消「前高後低」階梯式分段費率,並設定發電量每瓩3,600度的上限,也就是滿發時數達3,600小時,不再適用躉購價格,台電只會以當年發電成本採購。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昨日表示,2019年躉購費率有二個月預告期,經濟部預訂在12月底開聽證會,經濟部對於上修或下修都抱持開放態度,開發商或各界若有意見,可提出具體佐證數據,費率審議委員會會再討論。預訂於明年春節前後定案。
目前達德、上緯已向經濟部提出電業籌設申請,可望拿到今年每度5.8元躉購費率;依規定,其他遴選得標業者,包括沃旭、CIP、海龍、中鋼、台電等業者,皆須於明年底取得電業籌設許可,否則將失去建置風場資格。經濟部昨預告每度5.1060元躉購費率,開發商是否繼續玩下去,得再觀察。
曾文生強調,我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之審訂完全看成本端,採建置成本加計合理報酬率;經濟部審訂躉購費率已經考慮國際成本、國產化、未來成本降幅、以及開發商要額外負擔成本等因素,並有相關事實及數據根據來推定開發成本。
曾文生表示,台灣只有躉購一途,國外有直供、躉購等方式,因此費率訂定除了參考德國、英國、丹麥建置成本外,國內特有因素,如產業成熟度、未來本下降趨勢等,也都要考慮。
他表示,因歐洲風場開發逾10年,台灣開發時程短,分別以學習率12.5%及實際案例估算,台灣開發成本多出每瓩約1.8萬元。國內海事工程經驗少,審議委員會在計算未來成本降幅,也降得較少,對開發商也有利。
此外,依規定,外商還要負擔併網成本、漁業補償成本、以及加強電網成本等,都已考慮在每度5.1060元價格內。至於離岸風電資金成本設定為6.05%。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昨日表示,2019年躉購費率有二個月預告期,經濟部預訂在12月底開聽證會,經濟部對於上修或下修都抱持開放態度,開發商或各界若有意見,可提出具體佐證數據,費率審議委員會會再討論。預訂於明年春節前後定案。
目前達德、上緯已向經濟部提出電業籌設申請,可望拿到今年每度5.8元躉購費率;依規定,其他遴選得標業者,包括沃旭、CIP、海龍、中鋼、台電等業者,皆須於明年底取得電業籌設許可,否則將失去建置風場資格。經濟部昨預告每度5.1060元躉購費率,開發商是否繼續玩下去,得再觀察。
曾文生強調,我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之審訂完全看成本端,採建置成本加計合理報酬率;經濟部審訂躉購費率已經考慮國際成本、國產化、未來成本降幅、以及開發商要額外負擔成本等因素,並有相關事實及數據根據來推定開發成本。
曾文生表示,台灣只有躉購一途,國外有直供、躉購等方式,因此費率訂定除了參考德國、英國、丹麥建置成本外,國內特有因素,如產業成熟度、未來本下降趨勢等,也都要考慮。
他表示,因歐洲風場開發逾10年,台灣開發時程短,分別以學習率12.5%及實際案例估算,台灣開發成本多出每瓩約1.8萬元。國內海事工程經驗少,審議委員會在計算未來成本降幅,也降得較少,對開發商也有利。
此外,依規定,外商還要負擔併網成本、漁業補償成本、以及加強電網成本等,都已考慮在每度5.1060元價格內。至於離岸風電資金成本設定為6.05%。
經濟部昨(29)日預告108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其中離岸風電開 發商最矚目的費率由今年5.8元降至5.1元,引發國內外開發商紛紛跳 腳,表示將重新評估在台策略。
除離岸風電調降躉購費率,為推動綠能屋頂,屋頂型太陽光電(2 0瓩以下)只微幅調降,每度由今年5.74元降至5.58元。經濟部將於 年底召開聽證會,若業者能提出「可佐證的成本資料」,離岸風電躉 購費率仍有機會調升,確切費率將於明年春節前後公告。
對此預告,達德能源董座王雲怡感到「驚嚇」,認費率太低與成本 估算差距太大。沃旭能源亞太區總裁暨台灣董座柏森文指出,若201 9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價格成為事實,將無法如期於今年底前簽訂購售 電合約,直接影響沃旭已簽署多項國產化項目正式合約,損及本地供 應商利益,並影響能否在明年3月作出最終投資決定。而海龍風電也 決議重新評估在台策略及方向,暫停今(30)日於漳濱秀傳舉行的在 地夥伴MOU簽署記者會。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則強調,本次躉購費率只是「預告」,會再 吸納各界意見後,於明年春節前後再正式「公告」。
他指出,據歐盟聯合研究中心預測,離岸風電的設置成本105∼10 9年的年均降幅3.13%,109∼119年的年均降幅0.43%,綠能成本的 下降非常明確。經濟部「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便是根據設 置成本、合理利潤而估算出明年度的躉購費率。
以離岸風力而言,若業者能在今年底前取得籌設許可,並與台電簽 購售電合約,可適用今年每度5.8元躉購費率,但若明年才與台電簽 約則台電收購每度價格便降至5.1元。
對於離岸風力明年每度躉購費率僅5.1元,是否太低?經濟部官員 表示,本次估算是以國際案例成本資料為基礎,並就國內外制度差異 、開發經驗、風機規格、規模經濟及開發商必要負擔等項目據以計算 ,例如,所設算的「國內外開發經驗差異成本」每瓩達1.8萬元,若 沒有加計這筆成本,明年躉購費率還不到5.1元。
曾文生表示,經濟部規劃12月底召開聽證會,業者若能提出經濟部 沒考慮到的成本,並拿出可佐證資料,明年1月最後一次審定會實質 討論,5.1元仍有機會調升。
至於108年太陽光電躉購費率,經估算同樣都比今年降低,20瓩以 下每度由今年5.74元調降至5.58元,20∼100瓩也由今年每度4.68元 調降至4.22元,官員表示:「20瓩以下的費率調幅非常小,目的是為 了獎勵民眾在屋頂裝設太陽光電。」
除離岸風電調降躉購費率,為推動綠能屋頂,屋頂型太陽光電(2 0瓩以下)只微幅調降,每度由今年5.74元降至5.58元。經濟部將於 年底召開聽證會,若業者能提出「可佐證的成本資料」,離岸風電躉 購費率仍有機會調升,確切費率將於明年春節前後公告。
對此預告,達德能源董座王雲怡感到「驚嚇」,認費率太低與成本 估算差距太大。沃旭能源亞太區總裁暨台灣董座柏森文指出,若201 9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價格成為事實,將無法如期於今年底前簽訂購售 電合約,直接影響沃旭已簽署多項國產化項目正式合約,損及本地供 應商利益,並影響能否在明年3月作出最終投資決定。而海龍風電也 決議重新評估在台策略及方向,暫停今(30)日於漳濱秀傳舉行的在 地夥伴MOU簽署記者會。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則強調,本次躉購費率只是「預告」,會再 吸納各界意見後,於明年春節前後再正式「公告」。
他指出,據歐盟聯合研究中心預測,離岸風電的設置成本105∼10 9年的年均降幅3.13%,109∼119年的年均降幅0.43%,綠能成本的 下降非常明確。經濟部「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便是根據設 置成本、合理利潤而估算出明年度的躉購費率。
以離岸風力而言,若業者能在今年底前取得籌設許可,並與台電簽 購售電合約,可適用今年每度5.8元躉購費率,但若明年才與台電簽 約則台電收購每度價格便降至5.1元。
對於離岸風力明年每度躉購費率僅5.1元,是否太低?經濟部官員 表示,本次估算是以國際案例成本資料為基礎,並就國內外制度差異 、開發經驗、風機規格、規模經濟及開發商必要負擔等項目據以計算 ,例如,所設算的「國內外開發經驗差異成本」每瓩達1.8萬元,若 沒有加計這筆成本,明年躉購費率還不到5.1元。
曾文生表示,經濟部規劃12月底召開聽證會,業者若能提出經濟部 沒考慮到的成本,並拿出可佐證資料,明年1月最後一次審定會實質 討論,5.1元仍有機會調升。
至於108年太陽光電躉購費率,經估算同樣都比今年降低,20瓩以 下每度由今年5.74元調降至5.58元,20∼100瓩也由今年每度4.68元 調降至4.22元,官員表示:「20瓩以下的費率調幅非常小,目的是為 了獎勵民眾在屋頂裝設太陽光電。」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