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因應全球減碳大趨勢,經濟部將採取天然氣發電極大化策略,由目前一年使用1,074萬公噸提高至2030年的1,800萬噸,但會因此帶動電價揚升,估計大量採用天然氣發電,平均一度電將破3元。
環保署長魏國彥表示,改採天然氣發電,仍會排碳,排碳量是燃煤的三分之一,但天然氣發電所排放的氮氧化物是PM2.5的前驅物,經過光學作用後就會形成PM2.5。外界以為改採天然氣發電就會不會排放PM2.5,其實是誤解。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昨(9)日邀請環保署、經濟部和台電,針對「巴黎氣候峰會對我溫室氣體排放及能源供應對策之影響」進行專案報告。
目前平均一度電電價約2.88元,台電副總鍾炳利昨日答詢時,並未直接說明天然氣發電極大化策略對電價影響,僅強調每度電價將會破3元。根據環保團體調查與估算,天然氣發電極大化,一度電價將來到3.6元,環團認為尚可接受。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陳玲慧表示,為了減碳,除了全力發展再生能源外,將擴大天然氣使用,估計2030年全國天然氣使用量,包括民生用瓦斯、工業及發電,合計達2,400萬噸,為目前二倍用量。
2015年天然氣發電量已達到769億度,發電占比達35%,極大化後,預估占比接近五成。台電主管分析,為了減碳,各國紛紛改採天然氣發電,一旦天然氣發電占比過大,電價和供電穩定易受國際價格波動影響。中油計畫興建的第三座接收站預計2022年完成,估計屆時因用量大增,天然氣安全存量仍只能維持七至14天。
因天然氣使用量極大化,新科國民黨籍立委李彥秀昨日質詢,「新政府說電價十年不漲,可能嗎?」鍾炳利答詢時表示,未來大量採用天然氣發電,電價將上揚。
環保署長魏國彥表示,改採天然氣發電,仍會排碳,排碳量是燃煤的三分之一,但天然氣發電所排放的氮氧化物是PM2.5的前驅物,經過光學作用後就會形成PM2.5。外界以為改採天然氣發電就會不會排放PM2.5,其實是誤解。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昨(9)日邀請環保署、經濟部和台電,針對「巴黎氣候峰會對我溫室氣體排放及能源供應對策之影響」進行專案報告。
目前平均一度電電價約2.88元,台電副總鍾炳利昨日答詢時,並未直接說明天然氣發電極大化策略對電價影響,僅強調每度電價將會破3元。根據環保團體調查與估算,天然氣發電極大化,一度電價將來到3.6元,環團認為尚可接受。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陳玲慧表示,為了減碳,除了全力發展再生能源外,將擴大天然氣使用,估計2030年全國天然氣使用量,包括民生用瓦斯、工業及發電,合計達2,400萬噸,為目前二倍用量。
2015年天然氣發電量已達到769億度,發電占比達35%,極大化後,預估占比接近五成。台電主管分析,為了減碳,各國紛紛改採天然氣發電,一旦天然氣發電占比過大,電價和供電穩定易受國際價格波動影響。中油計畫興建的第三座接收站預計2022年完成,估計屆時因用量大增,天然氣安全存量仍只能維持七至14天。
因天然氣使用量極大化,新科國民黨籍立委李彥秀昨日質詢,「新政府說電價十年不漲,可能嗎?」鍾炳利答詢時表示,未來大量採用天然氣發電,電價將上揚。
台電公司副總鍾炳利昨(9)日在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表示,近來電力系統備轉容量率屢創新低,僅為個位數,在全球減碳趨勢下,為穩定供電,未來仍須適度維持燃煤發電占比。
他表示,未來供電將優先開發再生能源、擴大天燃氣發電,並適度維持燃煤發電占比,電力部門的減碳路徑將呈「先增後減」之勢。
他指出,因再生能源具有間歇性特性,需要火力機組做為備援,而國內天然氣安全存量不足,且天然氣價格波動性較大,因此,在非核家園目標下,仍須適度維持燃煤發電占比。
目前燃煤發電占比為36%,至於「適度」燃煤發電占比是多少?鍾炳利表示,將下降至三成以下。
他表示,未來供電將優先開發再生能源、擴大天燃氣發電,並適度維持燃煤發電占比,電力部門的減碳路徑將呈「先增後減」之勢。
他指出,因再生能源具有間歇性特性,需要火力機組做為備援,而國內天然氣安全存量不足,且天然氣價格波動性較大,因此,在非核家園目標下,仍須適度維持燃煤發電占比。
目前燃煤發電占比為36%,至於「適度」燃煤發電占比是多少?鍾炳利表示,將下降至三成以下。
經濟部將於15日公布最新電價,4月實施。台電總經理朱文成昨(8)表示,台電擬同時推出「多元時間電價」,若民眾習慣於假日或晚間用電,即可選擇時間電價,透過將尖峰用電移往離峰的「挪移用電」省錢,最多可以節省一半電費。
能源局證實,台電上周才送出方案,但內容並未詳列對一般民眾之影響評估,如何達到節電目標、最大節電成效等,能源局將於近日發文給台電,待資料補充後再審,能否如台電所希望於4月上路,恐怕還得要看後續審查進度。
台電長年針對工商業用電大戶推行時間電價,晚間10點半至翌日7點半的離峰用電,確實電價較低。
台電總經理朱文成昨宣布,多元時間電價將於4月上路,提供包括家庭一般用戶5種套餐選擇,讓民眾依用電習慣選用,如用電尖峰時段少用、善用離峰時間,除了節能之外,民眾荷包也能省錢。
能源局證實,台電上周才送出方案,但內容並未詳列對一般民眾之影響評估,如何達到節電目標、最大節電成效等,能源局將於近日發文給台電,待資料補充後再審,能否如台電所希望於4月上路,恐怕還得要看後續審查進度。
台電長年針對工商業用電大戶推行時間電價,晚間10點半至翌日7點半的離峰用電,確實電價較低。
台電總經理朱文成昨宣布,多元時間電價將於4月上路,提供包括家庭一般用戶5種套餐選擇,讓民眾依用電習慣選用,如用電尖峰時段少用、善用離峰時間,除了節能之外,民眾荷包也能省錢。
針對立委質疑台電天然氣機組未全力發電,台電昨(7)日澄清,天然氣機組為因應夏季用電尖峰,得於非夏季期間排定歲修,而天然氣總產能、機組運轉時數與環保規範也都有其限制,並非不願意調度天然氣機組替代燃煤機組。
民進黨籍立委蘇治芬昨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臨時提案,要求台電檢討非夏月之用電比例,以既有公民營天然氣機組發電優先於燃煤發電廠(含汽電共生廠)發電為原則,要求台電於一個月內提電力調度計畫,以2025年前規畫在高污染季以無煤發電為目標,如電力不夠請增設或開放民間投資天然氣機組。
台電解釋,以昨日為例,國內燃氣機組淨尖峰發電量規劃為1141萬瓩,天然氣機組實際發電佔比高達76.6%;除排定大修及檢修的大潭電廠6號機、興達電廠天然氣複循環5號機等機組之外,通霄電廠1∼3號機因運轉時數限制、興達電廠天然氣複循環1~4號機組也因操作許可證限制,無法滿載發電。台電解釋,若現在多發電,勢必排擠夏季用電高峰時的可發電量,並非台電願意讓機組閒置。
與會的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說,根據台電2015年電價為每度2.93元,而天然氣發電總成本每度約3.22元,只要全國電價漲一成,發電就能全面改為天然氣發電。他認為,所謂的「2025年無煤發電」並非不可能,平均每戶每月只要多繳85元電費就有可能達到。
但是台電直言不可行。台電人員私下表示,現在各界都要求電價只降不漲,若要全民接受電價因環保因素而調漲,恐怕會引來更多民怨。台電強調,在確保供電無虞情況下,願努力配合採取「電力環保調度」。
民進黨籍立委蘇治芬昨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臨時提案,要求台電檢討非夏月之用電比例,以既有公民營天然氣機組發電優先於燃煤發電廠(含汽電共生廠)發電為原則,要求台電於一個月內提電力調度計畫,以2025年前規畫在高污染季以無煤發電為目標,如電力不夠請增設或開放民間投資天然氣機組。
台電解釋,以昨日為例,國內燃氣機組淨尖峰發電量規劃為1141萬瓩,天然氣機組實際發電佔比高達76.6%;除排定大修及檢修的大潭電廠6號機、興達電廠天然氣複循環5號機等機組之外,通霄電廠1∼3號機因運轉時數限制、興達電廠天然氣複循環1~4號機組也因操作許可證限制,無法滿載發電。台電解釋,若現在多發電,勢必排擠夏季用電高峰時的可發電量,並非台電願意讓機組閒置。
與會的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說,根據台電2015年電價為每度2.93元,而天然氣發電總成本每度約3.22元,只要全國電價漲一成,發電就能全面改為天然氣發電。他認為,所謂的「2025年無煤發電」並非不可能,平均每戶每月只要多繳85元電費就有可能達到。
但是台電直言不可行。台電人員私下表示,現在各界都要求電價只降不漲,若要全民接受電價因環保因素而調漲,恐怕會引來更多民怨。台電強調,在確保供電無虞情況下,願努力配合採取「電力環保調度」。
油價跌跌不休,發電用的天然氣價格也連動調降,經濟部將在3月15日公布4月1日新電價,綜合判斷現在國際燃料價格走勢,電價降幅將在7%以上,若採「降好、降滿」原則,極可能超過去年第一次的降幅7.34%。
若以降幅逾7%計,上半年每度平均電價將只剩2.6元左右。
去年電價公式上路之後,搭上國際燃料價格下跌的順風車,已兩次調降電價;去年上半年以每桶原油價格63美元預估時,電價降幅為7.34%,下半年則以每桶原油價格51美元預估,降幅2.33%。
能源局長林全能昨(3)日不願評論這次電價降幅,只透露會根據美國能源部預估的油價趨勢,以每桶原油價格40美元左右預估,燃煤價格走勢也會小跌 。兩者占發電比重七成以上,以此推估,今次電價降幅將在7%以上。
林全能表示,電價最終降幅將留待審議委員在3月15日會議上討論,並在會後對外宣布。
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仍在每桶30美元上下震盪,暫時看不出大幅反彈的跡象。此外,去年電價審議委員會對油價跌勢預估過於保守,以致台電出現高達340億元的超額盈餘,引發眾多議論,讓電價公式的公正性備受輿論挑戰。綜合以上,審議委員會可能會傾向電價「降好、降滿」。
此外,電價公式上路僅一年,卻一直處在降電價的順風狀態,從未成功調漲過電價,並不算真正「上路」。
審議會為了捍衛電價公式的公正性,避免日後真正要漲電價時,又有一番「凍漲」的藉口,故這次傾向採取較樂觀的預測,避免台電又有過多的超額盈餘,故降幅極可能超過去年上半年,為三次最大。
不過,經濟部維繫了電價公式的公正性,卻要面對不利節電的兩難,尤其新政府主張2025非核家園,環團甚至加碼到2025「非核無煤」家園。
專家表示,去年核能、燃煤發電占發電比重逾五成,便宜電價對推動全民節電,無疑是雪上加霜,不僅拉升「缺電風險」,也不利綠能發展。
若以降幅逾7%計,上半年每度平均電價將只剩2.6元左右。
去年電價公式上路之後,搭上國際燃料價格下跌的順風車,已兩次調降電價;去年上半年以每桶原油價格63美元預估時,電價降幅為7.34%,下半年則以每桶原油價格51美元預估,降幅2.33%。
能源局長林全能昨(3)日不願評論這次電價降幅,只透露會根據美國能源部預估的油價趨勢,以每桶原油價格40美元左右預估,燃煤價格走勢也會小跌 。兩者占發電比重七成以上,以此推估,今次電價降幅將在7%以上。
林全能表示,電價最終降幅將留待審議委員在3月15日會議上討論,並在會後對外宣布。
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仍在每桶30美元上下震盪,暫時看不出大幅反彈的跡象。此外,去年電價審議委員會對油價跌勢預估過於保守,以致台電出現高達340億元的超額盈餘,引發眾多議論,讓電價公式的公正性備受輿論挑戰。綜合以上,審議委員會可能會傾向電價「降好、降滿」。
此外,電價公式上路僅一年,卻一直處在降電價的順風狀態,從未成功調漲過電價,並不算真正「上路」。
審議會為了捍衛電價公式的公正性,避免日後真正要漲電價時,又有一番「凍漲」的藉口,故這次傾向採取較樂觀的預測,避免台電又有過多的超額盈餘,故降幅極可能超過去年上半年,為三次最大。
不過,經濟部維繫了電價公式的公正性,卻要面對不利節電的兩難,尤其新政府主張2025非核家園,環團甚至加碼到2025「非核無煤」家園。
專家表示,去年核能、燃煤發電占發電比重逾五成,便宜電價對推動全民節電,無疑是雪上加霜,不僅拉升「缺電風險」,也不利綠能發展。
能源局長林全能昨(3)日表示,電價公式上路已一年,試行期間發現有必要改善之處,擬在下半年提報立院修正,初步規劃新增「調整因子」,增訂電降調降幅度「底限」,以及增納「營業外損益」項目。
林全能說,因電價公式的燃料成本屬於「預估值」,難免與實際產生落差,若能在電價公式內新增「調整因子」,便可容許調節。
舉例來說,去年電價審議委員會預估每桶原油價格約在50美元左右,最終卻大跌,以致台電去年超額盈餘約340億元。若有公式內有「調整因子」,多賺的部份就可以寄存在調節帳戶,待未來燃料價格大漲時,就可緩漲或少漲。
有委員認為,電價漲幅無法完全反映,但降幅要完全反映,並不合理;尤其電價下跌,物價卻沒反映,不利推動節能減碳。
林全能說,因電價公式的燃料成本屬於「預估值」,難免與實際產生落差,若能在電價公式內新增「調整因子」,便可容許調節。
舉例來說,去年電價審議委員會預估每桶原油價格約在50美元左右,最終卻大跌,以致台電去年超額盈餘約340億元。若有公式內有「調整因子」,多賺的部份就可以寄存在調節帳戶,待未來燃料價格大漲時,就可緩漲或少漲。
有委員認為,電價漲幅無法完全反映,但降幅要完全反映,並不合理;尤其電價下跌,物價卻沒反映,不利推動節能減碳。
小年夜南台大地震,致南科半導體廠商停機、停工,造成鉅額損失,現已有四家半導體及面板業者砸重金,採用國家地震中心的地震預警系統,爭取10秒鐘預警時間,讓生產線上設備及時停機,以降低災損。
中科管理局正建置地震預警系統,除預警外,也包含結構監測,未來還要建置斷電、斷瓦斯等連動系統。南科歷經這次地震後,將跟進建置這套預警系統。台灣高鐵公司、台電、捷運公司亦在評估。
這套預警系統是由國研院國家地震中心建置,國震中心研究員林沛暘表示,台灣地震多是島內斷層或盲斷層所造成,預警時間很短,以南台地震為例,預警時間僅有4至17秒。廠商若能利用10秒預警時間採行措施,如關掉瓦斯、有毒氣體控制在密閉空間不外洩、及時停機,可避免二次災害,還能降低災損。
林沛暘表示,廠商都是自掏腰包建置地震預警系統,一套系統建置要砸500萬元,但和地震巨額災損相較,「還是值得」。
國震中心主任張國鎮表示,國內的地震預警技術可依距離震央遠近,於強震波來臨前提早數秒至數十秒發布警報,震度五級以上的近震央地區,也可提早4至17秒獲得預警。這項系統目前建置全台國中小校園,已有236所完成,多分布在嘉南地區。南台大地震後,已有部分縣市政府願意自籌款項建置。
張國鎮說,地震預警系統現已應用到科技廠房,未來還可推廣到住宅商辦和社區。
林沛暘表示,地震中心將與中興保全等保全業者合作,在社區建置預警系統,一旦測到震波,就對社區住戶廣播通知,同時在這10秒多鐘預警時間,自動將住戶瓦斯關掉,電梯自動停靠最低樓層,啟動緊急照明系統。預警系統不一定能為個人爭取到逃命機會,但可避免發生二次災害、複合型災難。
中科管理局正建置地震預警系統,除預警外,也包含結構監測,未來還要建置斷電、斷瓦斯等連動系統。南科歷經這次地震後,將跟進建置這套預警系統。台灣高鐵公司、台電、捷運公司亦在評估。
這套預警系統是由國研院國家地震中心建置,國震中心研究員林沛暘表示,台灣地震多是島內斷層或盲斷層所造成,預警時間很短,以南台地震為例,預警時間僅有4至17秒。廠商若能利用10秒預警時間採行措施,如關掉瓦斯、有毒氣體控制在密閉空間不外洩、及時停機,可避免二次災害,還能降低災損。
林沛暘表示,廠商都是自掏腰包建置地震預警系統,一套系統建置要砸500萬元,但和地震巨額災損相較,「還是值得」。
國震中心主任張國鎮表示,國內的地震預警技術可依距離震央遠近,於強震波來臨前提早數秒至數十秒發布警報,震度五級以上的近震央地區,也可提早4至17秒獲得預警。這項系統目前建置全台國中小校園,已有236所完成,多分布在嘉南地區。南台大地震後,已有部分縣市政府願意自籌款項建置。
張國鎮說,地震預警系統現已應用到科技廠房,未來還可推廣到住宅商辦和社區。
林沛暘表示,地震中心將與中興保全等保全業者合作,在社區建置預警系統,一旦測到震波,就對社區住戶廣播通知,同時在這10秒多鐘預警時間,自動將住戶瓦斯關掉,電梯自動停靠最低樓層,啟動緊急照明系統。預警系統不一定能為個人爭取到逃命機會,但可避免發生二次災害、複合型災難。
台電昨(2)日公布綠色電力認購最新統計,綠色電力年度可認購度數已由去年7.8億度提升至今年10億度。今年前兩月,有不少大企業共襄盛舉,長榮航空認購250萬度排名第一,目前國內綠電認購戶數已超過300戶、認購總量逾1,650萬度。
台電指出,綠電認購產業以金融業最踴躍,如台灣證交所、兆豐商銀、中華開發、第一商銀、華南商銀等指標性業者。另外,遠東集團旗下7家公司包括科德寶遠東、亞洲水泥、鼎鼎大飯店、遠傳電信、裕民航運、亞東石化、宏遠興業更一同積極響應、認購綠電達190萬度,而遠傳電信則是率先響應的電信業者。
「經濟部自願性綠色電價制度試辦計畫」已邁入第3年,今年度已有長榮航空、台灣化學纖維、東隆興業、萬海航運、科德寶遠東、中租迪和等7家企業綠電認購超過百萬度,長榮航空認購250萬度排名第一,而台灣化學纖維(230萬度)、東隆興業(200萬度)與科德寶遠東(120萬度)認購量皆較去年大增2至6倍。
台電表示,自1月開放認購至今2個多月,綠電認購戶數已超過300戶、總量逾1,650萬度。以2015年每戶家庭每月平均用電量約330度為準,即可提供超過5萬個家庭用戶一個月的用電量。台電說明,目前綠電認購附加費率為每度1.06元,每1度綠色電價是以用戶適用的電價費率1度單價,再加上每1度綠電附加費率,如以「最低綠電認購門檻100度」為例,只要多付出106元就等於種了5棵樹,歡迎一般民眾也能參與節能減碳。
台電指出,綠電認購產業以金融業最踴躍,如台灣證交所、兆豐商銀、中華開發、第一商銀、華南商銀等指標性業者。另外,遠東集團旗下7家公司包括科德寶遠東、亞洲水泥、鼎鼎大飯店、遠傳電信、裕民航運、亞東石化、宏遠興業更一同積極響應、認購綠電達190萬度,而遠傳電信則是率先響應的電信業者。
「經濟部自願性綠色電價制度試辦計畫」已邁入第3年,今年度已有長榮航空、台灣化學纖維、東隆興業、萬海航運、科德寶遠東、中租迪和等7家企業綠電認購超過百萬度,長榮航空認購250萬度排名第一,而台灣化學纖維(230萬度)、東隆興業(200萬度)與科德寶遠東(120萬度)認購量皆較去年大增2至6倍。
台電表示,自1月開放認購至今2個多月,綠電認購戶數已超過300戶、總量逾1,650萬度。以2015年每戶家庭每月平均用電量約330度為準,即可提供超過5萬個家庭用戶一個月的用電量。台電說明,目前綠電認購附加費率為每度1.06元,每1度綠色電價是以用戶適用的電價費率1度單價,再加上每1度綠電附加費率,如以「最低綠電認購門檻100度」為例,只要多付出106元就等於種了5棵樹,歡迎一般民眾也能參與節能減碳。
今年是台電成立70周年,70年來台電始終為了社會大眾用電需求而分秒存在,70年過去了,社會持續期許台電對於推動綠能及企業化經營展現更積極的作為,這當然也是台電作為國營電業該有的責任與積極承擔。因而,針對近日媒體討論太陽光電政策對台電的諸多鞭策與指教,作為台電的經營者,深感受益,惟部分對於台電提出的相關意見與質疑,與客觀事實有若干落差,期盼能藉此機會,與社會大眾溝通這樣的誤解,讓台灣發展綠能,能有夠大的共識,讓台電繼續陪伴民眾一同點亮台灣下一個70年。
以台電立場而言,從過去至今太陽光電收購價格皆「由政府決定」,並非台電能夠置喙,且現有簽約業者亦皆按簽約當時政府公告價格收購,「一簽20年不變、台電保證收購」,皆以簽約時成本為準,業者收入不會因政府收購價格調整而有所改變,而其再生能源收購價差亦由全民負擔。
台電是重視綠能的電力公司,目前在其中扮演2個角色,一個是再生能源的投資開發,如在風力發電部分,我們從15年前即開始投入風力發電,迄今累計發電量已超過60億度,已與國際同步,目前重點聚焦大型光電和離岸風力設置開發,未來15年將持續投資離岸海域、陸域風力、地熱及大型地面型太陽光電超過4,000億元,預計可以囊括全國目標近4成的再生能源發電量,期許扮演領頭羊的角色。
另一個角色則是協助太陽光電設置併網,我們也瞭解到當更多民眾投入太陽光電,創造更友善的併網環境更顯重要,提高太陽光電設置的意願及容量,需要有更積極的作為,此因去(104)年7月台電配合政府推出陽光屋頂輕鬆併網措施, 針對一般建物屋頂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實施申請裝置容量50瓩(kW)以下免收「併網工程費」,與前(103)年相較,40∼50瓩的案件數即成長逾3倍,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鄭博文去年就曾對外公開表示,「台電已開始讓太陽光電業者有母雞帶小雞的安全感」。另台電目前為避免設置者負擔龐大併網費用、並提升設置意願,正進一步與能源局檢討既設電網以外新設線路或光電專區的費用分攤方式及法規。
台電近年積極轉型拚改革,因應電業自由化,台電今年已成立4個事業部,邁向專業經營企業體,具體實踐「廠網分工」與「分離會計」企業核心精神。雖然目前台電尚有累虧1,700億元,加上核四2,838億元未定,已超過資本額3,300億元,台電仍持續擴大綠能的投資,未來不論是對大型太陽光電及離岸風力的投資規模,還是對電網投資,都是數千億元龐大的金額,台電在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政策上,必定是政府的重要夥伴,也將積極勇敢地扮演綠能領頭羊的角色呼應社會要求,確保國家能源永續發展。
以台電立場而言,從過去至今太陽光電收購價格皆「由政府決定」,並非台電能夠置喙,且現有簽約業者亦皆按簽約當時政府公告價格收購,「一簽20年不變、台電保證收購」,皆以簽約時成本為準,業者收入不會因政府收購價格調整而有所改變,而其再生能源收購價差亦由全民負擔。
台電是重視綠能的電力公司,目前在其中扮演2個角色,一個是再生能源的投資開發,如在風力發電部分,我們從15年前即開始投入風力發電,迄今累計發電量已超過60億度,已與國際同步,目前重點聚焦大型光電和離岸風力設置開發,未來15年將持續投資離岸海域、陸域風力、地熱及大型地面型太陽光電超過4,000億元,預計可以囊括全國目標近4成的再生能源發電量,期許扮演領頭羊的角色。
另一個角色則是協助太陽光電設置併網,我們也瞭解到當更多民眾投入太陽光電,創造更友善的併網環境更顯重要,提高太陽光電設置的意願及容量,需要有更積極的作為,此因去(104)年7月台電配合政府推出陽光屋頂輕鬆併網措施, 針對一般建物屋頂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實施申請裝置容量50瓩(kW)以下免收「併網工程費」,與前(103)年相較,40∼50瓩的案件數即成長逾3倍,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鄭博文去年就曾對外公開表示,「台電已開始讓太陽光電業者有母雞帶小雞的安全感」。另台電目前為避免設置者負擔龐大併網費用、並提升設置意願,正進一步與能源局檢討既設電網以外新設線路或光電專區的費用分攤方式及法規。
台電近年積極轉型拚改革,因應電業自由化,台電今年已成立4個事業部,邁向專業經營企業體,具體實踐「廠網分工」與「分離會計」企業核心精神。雖然目前台電尚有累虧1,700億元,加上核四2,838億元未定,已超過資本額3,300億元,台電仍持續擴大綠能的投資,未來不論是對大型太陽光電及離岸風力的投資規模,還是對電網投資,都是數千億元龐大的金額,台電在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政策上,必定是政府的重要夥伴,也將積極勇敢地扮演綠能領頭羊的角色呼應社會要求,確保國家能源永續發展。
新能風電瞄準台電計畫2030年建置4000MW離岸風電,2,700億元以上市場商機,結合東元(1504)、中鋼(2002)、F-永冠(1589)、台達電(2308)及上緯(4733)等籌組離岸風電聯盟,計畫上半年在台中港區豎第1支5MW離岸風機,參與台電第1季前2支離岸風機示範風場標案。
東元與中鋼兩集團看好離岸風力發電廠,雙方去年合資6億元成立新能風電,持股各5成。新能風電結合東元、中鋼、永冠、上緯及台達電等合組離岸風電聯盟,未來離岸風力發電機組零件要國產化。東元負責風力發電機組發電機、中鋼提供塔架、永冠負責鑄件、上緯提供樹脂、台達電負責變壓器,只要完成測試認證,風力發電機組零件從進口改由國產,第一階段自製率可達70%、第二階段希望攀升至90%。
台電規劃第1季末前將再度公開招標2支離岸風力發電示範風場標案,新能風電決定參與投標,希望今年先以5MW離岸風力發電機組,拿下該案,以利明年搶台電20支離岸風力發電廠標案。
東元與中鋼兩集團看好離岸風力發電廠,雙方去年合資6億元成立新能風電,持股各5成。新能風電結合東元、中鋼、永冠、上緯及台達電等合組離岸風電聯盟,未來離岸風力發電機組零件要國產化。東元負責風力發電機組發電機、中鋼提供塔架、永冠負責鑄件、上緯提供樹脂、台達電負責變壓器,只要完成測試認證,風力發電機組零件從進口改由國產,第一階段自製率可達70%、第二階段希望攀升至90%。
台電規劃第1季末前將再度公開招標2支離岸風力發電示範風場標案,新能風電決定參與投標,希望今年先以5MW離岸風力發電機組,拿下該案,以利明年搶台電20支離岸風力發電廠標案。
《台電月刊》638期出刊了!封面故事介紹<巴黎協定>,同時介紹台灣電力公司如何在降低碳排放上深耕,共同為全人類的未來努力。
工業革命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大增,氣候研究專家一致認為,溫室氣體是造成氣候變遷、失衡的主因。台電始終把「節能減碳愛地球」當成最重要的任務。
所以台電早在2005年著手進行氣體盤查作業,確實掌握生產電力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2011年又成立跨組織的節能減碳推動會報,以實際行動向國家的減碳目標前進。
台電面臨的考驗很多,能源的選擇牽動未來的發展,如以天然氣發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較少,卻有安全存量不足的風險;若以煤發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較多,但供應來源穩定,能滿足用電需求。如何在減碳與穩定供電間取得平衡,是台電不斷努力的重要課題。
封面故事指出,為了讓節能減碳更進一步,台電積極更新火力發電機組,提高發電效率,降低碳排放;投資再生能源、規畫離岸風力;建置智慧電網、研究碳捕捉與封存技術,以及開發地熱、生質能源和微藻減碳等,全力以赴做節能減碳的領頭羊!歡迎民眾至國家圖書館索閱。
欲知更多台電月刊詳情請到《台電月刊638期》官網:tpcjournal.taipower.com.tw/default/index/index/ver/638查詢。
工業革命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大增,氣候研究專家一致認為,溫室氣體是造成氣候變遷、失衡的主因。台電始終把「節能減碳愛地球」當成最重要的任務。
所以台電早在2005年著手進行氣體盤查作業,確實掌握生產電力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2011年又成立跨組織的節能減碳推動會報,以實際行動向國家的減碳目標前進。
台電面臨的考驗很多,能源的選擇牽動未來的發展,如以天然氣發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較少,卻有安全存量不足的風險;若以煤發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較多,但供應來源穩定,能滿足用電需求。如何在減碳與穩定供電間取得平衡,是台電不斷努力的重要課題。
封面故事指出,為了讓節能減碳更進一步,台電積極更新火力發電機組,提高發電效率,降低碳排放;投資再生能源、規畫離岸風力;建置智慧電網、研究碳捕捉與封存技術,以及開發地熱、生質能源和微藻減碳等,全力以赴做節能減碳的領頭羊!歡迎民眾至國家圖書館索閱。
欲知更多台電月刊詳情請到《台電月刊638期》官網:tpcjournal.taipower.com.tw/default/index/index/ver/638查詢。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25)日表示,104年稅收創歷史新高達2兆1,349億元,但去年景氣不佳,所得稅將產生遞延效應,今年5月綜所及營所稅首當其衝,會影響稅收表現,因此未來應朝公股民營化釋股、資產活化、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等三路開源。
而今(105)年土增稅稅收可望受惠於公告現值調漲6.7%,以及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等財政健全措施全面上路。
財政部昨天在院會中報告稅收變動分析,張盛和表示,104年稅收超徵1,877億元,其中包括綜所營所及營業稅等七個稅目創新高紀錄,其中又以營所稅、綜所稅各增加600多億元最多。
不過,去年景氣不好,GDP僅成長0.9%,與景氣相關的稅收,所得稅落後有遞延影響,去年國內景氣轉淡,就業市場趨緊,企業獲利不若往年,今年5月稅收營所及綜所稅收恐會影響稅收表現。
張盛和說,105年GDP預估成長1.47%,略優於去年,營業稅、關稅、貨物稅都跟當年景氣高度相關,相關稅收應會小幅成長。
行政院長張善政也說,政府實施財政健全方案可見初步成效,104年稅收創下有史來最高,反映103年經濟狀況不錯,但104年經濟轉淡,可能會影響稅收,要求各部會加強開源節流。
至如何開源,張盛和說,稅課收入佔79%,但非稅課收入仍有成長空間,例如資產活化、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去年引進民間參與公建簽約1千億元,今年仍可再加把勁。
他說,財政部已建置招商平台,去年剛通過促參法修正,將辦公廳舍納入獎勵促參項目,對契約有糾紛也明訂如何重新協商,避免政府部門跟民間部門有糾紛無法處理
第三個就是加速國營事業民營化,張盛和說,公股股權最多的中油、台電、台糖及菸酒公司等國營事業加速民營化政策應檢討,釋股可以開源。他說,民營化基金還有633億元釋股預算尚未執行,應加速公股釋股挹注國庫,若不執行會淪為潛藏負債。
而今(105)年土增稅稅收可望受惠於公告現值調漲6.7%,以及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等財政健全措施全面上路。
財政部昨天在院會中報告稅收變動分析,張盛和表示,104年稅收超徵1,877億元,其中包括綜所營所及營業稅等七個稅目創新高紀錄,其中又以營所稅、綜所稅各增加600多億元最多。
不過,去年景氣不好,GDP僅成長0.9%,與景氣相關的稅收,所得稅落後有遞延影響,去年國內景氣轉淡,就業市場趨緊,企業獲利不若往年,今年5月稅收營所及綜所稅收恐會影響稅收表現。
張盛和說,105年GDP預估成長1.47%,略優於去年,營業稅、關稅、貨物稅都跟當年景氣高度相關,相關稅收應會小幅成長。
行政院長張善政也說,政府實施財政健全方案可見初步成效,104年稅收創下有史來最高,反映103年經濟狀況不錯,但104年經濟轉淡,可能會影響稅收,要求各部會加強開源節流。
至如何開源,張盛和說,稅課收入佔79%,但非稅課收入仍有成長空間,例如資產活化、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去年引進民間參與公建簽約1千億元,今年仍可再加把勁。
他說,財政部已建置招商平台,去年剛通過促參法修正,將辦公廳舍納入獎勵促參項目,對契約有糾紛也明訂如何重新協商,避免政府部門跟民間部門有糾紛無法處理
第三個就是加速國營事業民營化,張盛和說,公股股權最多的中油、台電、台糖及菸酒公司等國營事業加速民營化政策應檢討,釋股可以開源。他說,民營化基金還有633億元釋股預算尚未執行,應加速公股釋股挹注國庫,若不執行會淪為潛藏負債。
蔡英文政策辦公室執行長張景森昨(22)日表示,未來新政府傾向由台電、中鋼、中船做為主開發者,結合民間資金合組「風能發展公司」,負責風場基礎設施的建置與管理,並將綠能納入台電的KPI,讓台電成為綠能推動者,「台灣有條件與能力打造綠色產業為新兆元產業」。
「台灣太陽光電產業高峰論壇」昨天在中央研究院舉行,張景森應邀出席,並以「綠色科技創新產業」為題演講。張景森說明,台灣每年的能源支出高達2兆元,能源自給率不足3%,若能有四分之一能源可以自給自主,便可創造每年約5,000億元的能源內需市場。
張景森感嘆,台灣實在太小,承擔不起核電的安全風險,還有核廢料問題,因此台灣應積極推動綠能產業,打造非核家園。綠能產業除太陽光電,張景森說,新政府也不會忽略海洋能及生質能,將加強這兩個領域的研發。
張景森受訪時指出,過去台電全力推動核能,因而忽略其他再生能源,甚至成為綠能發展阻礙,新政府未來要把電力的販售、輸送、製造分開,台電仍會是最大發電部門,但傾向由台電、中鋼、中船當作主開發者,結合民間資金合組成一家「風能發展公司」。
張景森進一步解釋,這家公司要負責離岸風場的開發,包括港口碼頭、準備工作船、談妥漁權、拉電線,開發完成後向國際招商,負責風場管理、分享利潤。
張景森強調,發展綠能產業將採取3個步驟,首先,將整合散落各地的研發資源,朝著聚落發展,打造出綠能產業生態系,隨後將透過前述的國內需求扶植國內產業,最後再進軍到國際綠能市場。
「台灣太陽光電產業高峰論壇」昨天在中央研究院舉行,張景森應邀出席,並以「綠色科技創新產業」為題演講。張景森說明,台灣每年的能源支出高達2兆元,能源自給率不足3%,若能有四分之一能源可以自給自主,便可創造每年約5,000億元的能源內需市場。
張景森感嘆,台灣實在太小,承擔不起核電的安全風險,還有核廢料問題,因此台灣應積極推動綠能產業,打造非核家園。綠能產業除太陽光電,張景森說,新政府也不會忽略海洋能及生質能,將加強這兩個領域的研發。
張景森受訪時指出,過去台電全力推動核能,因而忽略其他再生能源,甚至成為綠能發展阻礙,新政府未來要把電力的販售、輸送、製造分開,台電仍會是最大發電部門,但傾向由台電、中鋼、中船當作主開發者,結合民間資金合組成一家「風能發展公司」。
張景森進一步解釋,這家公司要負責離岸風場的開發,包括港口碼頭、準備工作船、談妥漁權、拉電線,開發完成後向國際招商,負責風場管理、分享利潤。
張景森強調,發展綠能產業將採取3個步驟,首先,將整合散落各地的研發資源,朝著聚落發展,打造出綠能產業生態系,隨後將透過前述的國內需求扶植國內產業,最後再進軍到國際綠能市場。
逾21年未漲水價,今年可能調漲。台水公司預計在農曆春節後提出調價方案,漲幅約三成,級距從現行4級增為6級,工業用水大戶須付高額水費。反觀電價則有望在4月調降。
行政院長張善政明(3)日將聽取經濟部簡報,研商水價、電價調整政策。針對台電去年大賺618億元,已逾電價公式裡的合理利潤率5%上限。台電盼能彌補累積虧損,盈餘亦做部份回饋,調降電價2%。經濟部預計,春節過後先開籌備會議,3月15日前再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4月電價調降。
相較於電價調整一切按照既有公式進行,水價調整方案還須再努力。經濟部表示,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現已依照經濟部修正後水價公式研提水價方案,北市議會已審議通過,將送經濟部備查後,預定3月1日實施,台水公司報告遲未出爐,還在等政策指示。
官員表示,水源開發財務成本每噸高達20元以上,台水現行每度水價平均10.84元,遠低於成本價。據了解,未來台水水價調整後每度需漲3元,以全國每戶平均用水23度來說,每月支出將增加70元;現行水價4級級距,也將調整為6級,新增1,001∼3,000度以及3,000度以上,第1級10度以內基本水費不漲,第2級後調幅擴大。
相較於台北市以累進用水量加大差價,最高與最低費率差異達4倍。台水表示,目前用戶多達660萬戶,1,000度以上用水大戶占0.12%,用戶數近8,000戶,工業用水大戶用水量佔整體用水量2成8,未來累進費率還是會隨著用水量提高,但因用水大戶比台北市多,相差幅度不可能太大。
官員指出,台水用戶有本島及離島地區,必須依照各項營運成本,包括取水、購買費用、輸送及營運管理等,再行評估,目前所看過版本內容不算完整,「太過粗糙」,希望春節過後能定案,新水價公式必須是照顧基本民生用水及調整高用水量費率級距等兩大原則。
行政院長張善政明(3)日將聽取經濟部簡報,研商水價、電價調整政策。針對台電去年大賺618億元,已逾電價公式裡的合理利潤率5%上限。台電盼能彌補累積虧損,盈餘亦做部份回饋,調降電價2%。經濟部預計,春節過後先開籌備會議,3月15日前再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4月電價調降。
相較於電價調整一切按照既有公式進行,水價調整方案還須再努力。經濟部表示,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現已依照經濟部修正後水價公式研提水價方案,北市議會已審議通過,將送經濟部備查後,預定3月1日實施,台水公司報告遲未出爐,還在等政策指示。
官員表示,水源開發財務成本每噸高達20元以上,台水現行每度水價平均10.84元,遠低於成本價。據了解,未來台水水價調整後每度需漲3元,以全國每戶平均用水23度來說,每月支出將增加70元;現行水價4級級距,也將調整為6級,新增1,001∼3,000度以及3,000度以上,第1級10度以內基本水費不漲,第2級後調幅擴大。
相較於台北市以累進用水量加大差價,最高與最低費率差異達4倍。台水表示,目前用戶多達660萬戶,1,000度以上用水大戶占0.12%,用戶數近8,000戶,工業用水大戶用水量佔整體用水量2成8,未來累進費率還是會隨著用水量提高,但因用水大戶比台北市多,相差幅度不可能太大。
官員指出,台水用戶有本島及離島地區,必須依照各項營運成本,包括取水、購買費用、輸送及營運管理等,再行評估,目前所看過版本內容不算完整,「太過粗糙」,希望春節過後能定案,新水價公式必須是照顧基本民生用水及調整高用水量費率級距等兩大原則。
行政院長張善政明(3)日將敲定第二波政院如期推動的重大爭議政策清單,據了解,水價、電價是否調整將入列;另外,財政部提出的反避稅條款因與兩岸租稅協議「連動」,也要觀察是否能解凍。
張善政昨率內閣就定位,繼上周他以代理閣揆身分敲定520前將繼續推動的重大政策,明天他將召開專案會議,處理第二波跨部會提出的重大爭議政策。
第二波待討論清單約有十幾案,較為重要者,包括,經濟部提報3月將調整台北市水價、4月是否循目前電價公式「調降」全台電價,以及財政部提出的反避稅條款與兩岸租稅協議等。
政院官員表示,水電價調整比較簡單,基本精神是「既有機制怎麼說,就怎麼處理」。換言之,台北市3月可望依循原規劃實施新水價,平均水價將從每度9.47元,調漲到12.14元,每度單價漲幅28%。
在電價方面,經濟部也可望依循現有電價審議機制與電價公式,如期在4月調降電價。不過,因去年國際油價大跌,台電意外獲得400多億元超額利潤,這一部分是否循現有電價公式全數回饋,張揆想先聽經濟部規劃,將指定經濟部另做報告。
此外,財政部推動多年未果的反避稅條款,財政部日前也提交政院,盼政院拍板520前是否繼續推動。依照財政部先前規劃,新修正案比照國際趨勢,將要求企業於海外第三地公司獲利及實際管理處所設在台灣的獲利,納入課稅範圍。
張善政昨率內閣就定位,繼上周他以代理閣揆身分敲定520前將繼續推動的重大政策,明天他將召開專案會議,處理第二波跨部會提出的重大爭議政策。
第二波待討論清單約有十幾案,較為重要者,包括,經濟部提報3月將調整台北市水價、4月是否循目前電價公式「調降」全台電價,以及財政部提出的反避稅條款與兩岸租稅協議等。
政院官員表示,水電價調整比較簡單,基本精神是「既有機制怎麼說,就怎麼處理」。換言之,台北市3月可望依循原規劃實施新水價,平均水價將從每度9.47元,調漲到12.14元,每度單價漲幅28%。
在電價方面,經濟部也可望依循現有電價審議機制與電價公式,如期在4月調降電價。不過,因去年國際油價大跌,台電意外獲得400多億元超額利潤,這一部分是否循現有電價公式全數回饋,張揆想先聽經濟部規劃,將指定經濟部另做報告。
此外,財政部推動多年未果的反避稅條款,財政部日前也提交政院,盼政院拍板520前是否繼續推動。依照財政部先前規劃,新修正案比照國際趨勢,將要求企業於海外第三地公司獲利及實際管理處所設在台灣的獲利,納入課稅範圍。
新年伊始,台電公司於1月4日舉辦水火力發電、核能發電、輸供電、配售電等4個事業部成立揭幕儀式。經濟部長鄧振中於典禮中強調,電業自由化是國際潮流,也是既定政策,他稱許台電事先掌握趨勢,把事業部成立起來,希望台電齊心提升能力,應付未來的競爭。
儀式由台電公司董事長黃重球主持,到場貴賓包括啟動台電轉型的前任經濟部長施顏祥、確認推動事業部的前任部長張家祝,以及任內完成事業部設立的部長鄧振中等多位貴賓及新聞媒體朋友,大家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黃董事長於典禮中,以前瞻性管理思維,由外而內全面性觀點,向與會來賓娓娓道出3年多來推動台電公司變革的努力。
鄧振中部長致詞時,首先感謝台電公司同仁過去對經濟發展的重大貢獻,同時也稱許台電公司在黃董事長卓越領導下,完成這項非常艱鉅的組織調整任務,他強調電業自由化是是一定要走的路,希望大家齊心把事情做得更好,共同朝正確方向努力。(更多台電月刊精采詳情請到《台電月刊》637期官網查詢www.taipower.com.tw/content/power_life/power_life03.aspx?BType=4)
儀式由台電公司董事長黃重球主持,到場貴賓包括啟動台電轉型的前任經濟部長施顏祥、確認推動事業部的前任部長張家祝,以及任內完成事業部設立的部長鄧振中等多位貴賓及新聞媒體朋友,大家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黃董事長於典禮中,以前瞻性管理思維,由外而內全面性觀點,向與會來賓娓娓道出3年多來推動台電公司變革的努力。
鄧振中部長致詞時,首先感謝台電公司同仁過去對經濟發展的重大貢獻,同時也稱許台電公司在黃董事長卓越領導下,完成這項非常艱鉅的組織調整任務,他強調電業自由化是是一定要走的路,希望大家齊心把事情做得更好,共同朝正確方向努力。(更多台電月刊精采詳情請到《台電月刊》637期官網查詢www.taipower.com.tw/content/power_life/power_life03.aspx?BType=4)
經濟部近日完成能源政策環評初稿,據了解,先前經濟部對外徵詢意見時,有民眾質疑再生能源沒全力做滿,有專家要求加做細懸浮微粒(PM2.5)測試,也有人認為經濟部設了偏高的備用容量率。對此,經濟部說,會盡可能吸納各種意見來修改。
去年底經濟部在北中南東舉行意見徵詢會議,聆聽外部對18套劇本看法。經濟部說,這18套劇本有三個共同的基本假設,一是2015-2026年,採台電現有的電力開發建設規劃;二是再生能源全力做到最大,在2035年做到18,734MW;三是備用容量率設定為15%。
去年底經濟部在北中南東舉行意見徵詢會議,聆聽外部對18套劇本看法。經濟部說,這18套劇本有三個共同的基本假設,一是2015-2026年,採台電現有的電力開發建設規劃;二是再生能源全力做到最大,在2035年做到18,734MW;三是備用容量率設定為15%。
中央銀行今(25)日將公布2015年12月金融情況,受到外資淨匯出台灣影響,市場預估貨幣供給額M2與M1B的年增率,可能均較11月走低。央行可能以降息替代調整M2成長目標區,因應這波經濟疲軟。
證交所資料顯示,外資去年12月在台股集中市場賣超新台幣274.64億元;金管會資料也顯示,外資去年12月淨匯出台灣6.34億美元。
大型民營銀行研究總體經濟的主管指出,今天公布的12月M1B日平均年增率可能比11月的6.73%要低,因為M2包含M1B,預估M2年增率也會走低。
多家研究機構對於2016年金融與產業前景看法不佳,富邦金控資深經濟學家羅瑋表示,台灣經濟景氣沒有轉好的跡象,央行3月底理監事會議,可能繼續宣布降息,預估幅度為半碼(0.125個百分點)。
他認為,如果歐洲與中國大陸的經濟情況惡化,美國也復甦不如預期,而且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保1」無望,央行可能會下調存款準備率,而根據歷史經驗,調降存準率通常是調整M2目標區的前奏。
中央銀行已在去年底的央行理監事會議會後記者會上提到,今年度國內外經濟與金融情勢不確定性高,將循過去往例,在今年年中時,進行目標區的檢討與評估,必要時會調整M2成長目標區。
中央銀行曾在2008年9月18日宣布調降存款準備率,接著在2008年底的理監事會議宣布調升2009年M2目標區,以因應央行對市場釋金之後,貨幣供給額增加的新金融情勢。
在此情況下,央行去年底宣布,今年M2成長目標區維持2.5%至6.5%不變的貨幣政策是否有所調整,市場高度關注。
央行高層表示,M2向來都在目標區的範圍中,不會在年初一開始就下調M2目標區,因為去年底決定M2目標區時,是幾經考量所做的決定,總是要等待市場反應一段時間後,再觀察定期性存款、物價、經濟活動等需長期性觀察的變項,才能確定是否須要調整目標區。
證交所資料顯示,外資去年12月在台股集中市場賣超新台幣274.64億元;金管會資料也顯示,外資去年12月淨匯出台灣6.34億美元。
大型民營銀行研究總體經濟的主管指出,今天公布的12月M1B日平均年增率可能比11月的6.73%要低,因為M2包含M1B,預估M2年增率也會走低。
多家研究機構對於2016年金融與產業前景看法不佳,富邦金控資深經濟學家羅瑋表示,台灣經濟景氣沒有轉好的跡象,央行3月底理監事會議,可能繼續宣布降息,預估幅度為半碼(0.125個百分點)。
他認為,如果歐洲與中國大陸的經濟情況惡化,美國也復甦不如預期,而且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保1」無望,央行可能會下調存款準備率,而根據歷史經驗,調降存準率通常是調整M2目標區的前奏。
中央銀行已在去年底的央行理監事會議會後記者會上提到,今年度國內外經濟與金融情勢不確定性高,將循過去往例,在今年年中時,進行目標區的檢討與評估,必要時會調整M2成長目標區。
中央銀行曾在2008年9月18日宣布調降存款準備率,接著在2008年底的理監事會議宣布調升2009年M2目標區,以因應央行對市場釋金之後,貨幣供給額增加的新金融情勢。
在此情況下,央行去年底宣布,今年M2成長目標區維持2.5%至6.5%不變的貨幣政策是否有所調整,市場高度關注。
央行高層表示,M2向來都在目標區的範圍中,不會在年初一開始就下調M2目標區,因為去年底決定M2目標區時,是幾經考量所做的決定,總是要等待市場反應一段時間後,再觀察定期性存款、物價、經濟活動等需長期性觀察的變項,才能確定是否須要調整目標區。
政府重視發展再生能源,離岸風電將投入3,200億元,其中,台電規劃離岸風機22支,F-永冠(1589)、東元等表態爭取,風電供應鏈概念股受益可期。
東元集團副會長劉兆凱表示,東元與中鋼合組的新能風電已按進度在走,先建製一支國產化的5MW(百萬瓦)的離岸風機,取爭台電今後釋出的商機,新能風電以生產離岸風機的關鍵組件為主,並邀請國內廠商一起投入,達成國產化目標,包括塔架、葉片、馬達、發電機、變頻器等,東元則以後三項的供應為主,並完成最後組裝的作業。政府在未來15年將投入4,000億元發展再生能源,離岸風力發電是重點,逾八成經費將投入在離岸風機領域,規劃在彰化外海豎立300支風機。
永冠規劃以供應風電產業的底座、基座為主,並因應全球風電市場的需求,在台中港投資35億元設立新廠,預計今年底完成,明年第1季投產,成為全球離岸風電的鑄件、基座供應基地。
東元集團副會長劉兆凱表示,東元與中鋼合組的新能風電已按進度在走,先建製一支國產化的5MW(百萬瓦)的離岸風機,取爭台電今後釋出的商機,新能風電以生產離岸風機的關鍵組件為主,並邀請國內廠商一起投入,達成國產化目標,包括塔架、葉片、馬達、發電機、變頻器等,東元則以後三項的供應為主,並完成最後組裝的作業。政府在未來15年將投入4,000億元發展再生能源,離岸風力發電是重點,逾八成經費將投入在離岸風機領域,規劃在彰化外海豎立300支風機。
永冠規劃以供應風電產業的底座、基座為主,並因應全球風電市場的需求,在台中港投資35億元設立新廠,預計今年底完成,明年第1季投產,成為全球離岸風電的鑄件、基座供應基地。
總統大選底定,為擴大推動再生能源,台灣電力公司再生能源處長陳一成昨(17)日表示,台電陸上風力發電第五期計畫,擬砸下約20億元經費,分別在彰濱的彰工(Ⅲ)、永興海埔地,及嘉義布袋港,共計建置14部的單機裝置容量2MW(百萬瓦)的風力機組,總裝機容量2.8萬瓩(KW)。該案已送請經濟部審議,一旦通過,預定106年初公告招標,最快106年至109年間興建,109年底以後發電。
此外,台電離岸風力發電第二期計畫,也正進行可行性評估。
台電的風力發電五期建置案,場址包括彰化的彰工(Ⅲ)設置4部、永興海埔地設置4部、及嘉義布袋港設置6部,每部機組裝置容量為2MW,總裝置容量達2.8萬瓩。
由於每部風機購置經費達8千多萬元,再加上包括風機的基座工程及發電的輔助設備等經費,每座風力發電建置總經費約1.5億元;換言之,每KW風力發電建置經費在6.5萬元以上。由於該案採國際標,已引發包括中興電工等多家統包商廠商,及國際風機機組廠商的丹麥Vestas、德國Enercon、美國GE,及西班牙Gamesa等多家業者的卡位戰。
至於台電的離岸風力發電第一期計畫,台電已推動「彰化南區海氣象觀測塔新建工程」,由中鋼得標後,該工程已竣工,另由成功大學負責觀測塔的監測設備,預定今年3月前完成安裝,屆時即可展開當地離岸海氣象觀測工作。
至於台電規畫兩部的國產化離岸風機示範機組採購案,每部裝置容5MW機組,將於本月19日決標。
為配合政府千架的海、陸風力發電機政策,並加速推動離岸風力發電目標,政府已規畫民國119年完成離岸風力機組總裝置容量達3,000MW的目標。陳一成透露,台電已選定在彰化縣芳苑鄉的西側海域,距岸邊6.7∼8.7公里處,設立22部的單機容量5MW風力機組,總投資額約193億元,做為台電離岸風力第一期計畫,預定民國109年發電。
據了解,台電的海上風力機組,每部裝置容量以5MW起跳,每KW的發電建置費用超過17萬元,是陸域風機建置費用的2.5倍以上。
此外,台電離岸風力發電第二期計畫,也正進行可行性評估。
台電的風力發電五期建置案,場址包括彰化的彰工(Ⅲ)設置4部、永興海埔地設置4部、及嘉義布袋港設置6部,每部機組裝置容量為2MW,總裝置容量達2.8萬瓩。
由於每部風機購置經費達8千多萬元,再加上包括風機的基座工程及發電的輔助設備等經費,每座風力發電建置總經費約1.5億元;換言之,每KW風力發電建置經費在6.5萬元以上。由於該案採國際標,已引發包括中興電工等多家統包商廠商,及國際風機機組廠商的丹麥Vestas、德國Enercon、美國GE,及西班牙Gamesa等多家業者的卡位戰。
至於台電的離岸風力發電第一期計畫,台電已推動「彰化南區海氣象觀測塔新建工程」,由中鋼得標後,該工程已竣工,另由成功大學負責觀測塔的監測設備,預定今年3月前完成安裝,屆時即可展開當地離岸海氣象觀測工作。
至於台電規畫兩部的國產化離岸風機示範機組採購案,每部裝置容5MW機組,將於本月19日決標。
為配合政府千架的海、陸風力發電機政策,並加速推動離岸風力發電目標,政府已規畫民國119年完成離岸風力機組總裝置容量達3,000MW的目標。陳一成透露,台電已選定在彰化縣芳苑鄉的西側海域,距岸邊6.7∼8.7公里處,設立22部的單機容量5MW風力機組,總投資額約193億元,做為台電離岸風力第一期計畫,預定民國109年發電。
據了解,台電的海上風力機組,每部裝置容量以5MW起跳,每KW的發電建置費用超過17萬元,是陸域風機建置費用的2.5倍以上。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