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油電雙漲引爆民怨,台電與中油也成了「箭靶」,台電董事長陳貴明昨(5)日閃辭獲准,中油董事長朱少華似乎感觸良多,他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遞出辭呈,不過「坐在這個位子上,隨時都準備走人,沒什麼關係。」
朱少華說,他的任期到明年9月,不過7月他就屆滿65歲了,已到了退休年齡,屆時會不會有人事異動,「全憑上面長官安排」。
據了解,台電總經理李漢申原本4月將屆齡退休,並有意轉任台電轉投資公司的台機社董事長。
朱少華說,他的任期到明年9月,不過7月他就屆滿65歲了,已到了退休年齡,屆時會不會有人事異動,「全憑上面長官安排」。
據了解,台電總經理李漢申原本4月將屆齡退休,並有意轉任台電轉投資公司的台機社董事長。
台電及中油經營改善小組第二次會議昨(4)日決議,將台電今年節流開源目標提高到新台幣27億元,燃煤採購機動調整現貨比例,同時檢討購電。台電將在一周內檢視民間獨立電廠(IPP)合約修改空間。
據台電統計,每年購電支出約1,400億元,購煤約900億元,如果每年能省下1%,相當可省逾20億元。國營會執行長劉明忠以「擰毛巾」形容台電的節流手段,表示人事費用涉及公營事業體制等法令規定,可著墨地方和能擠壓的金額不多,相對從購電支出等項目「擠壓」容易得多。
台電及中油經營改善小組會議第二次會議由經濟部長施顏祥主持,施顏祥會後表達委員共識,認為台電向IPP購電合約「一定要修改」,汽電共生業者低買高賣的問題,將檢討收購費率與時間電價脫鉤。
劉明忠表示,會中除討論台電外購電力等問題如何解決,並請台電將101年度開源節流目標與具體做法、降低燃煤採購成本及備用容量率規畫等提出報告,決定將台電今年開源節流目標的25億元提高為27億元,主要透過節省事務性費用1.3億元,及增加閒置資產活化收益1.4億元。
燃煤採購成本部分,台電將採取「長約為主、現貨為輔」,避免造成發電不足的停電危機,並將善加運用每一長約正負20%的買方數量彈性選擇權,機動調整現貨採購比例。劉明忠說明,台電過去長約、現貨比重約80%及20%,按目前國際煤價往下走的趨勢,會朝向各占75%、25%來調整。
據台電統計,每年購電支出約1,400億元,購煤約900億元,如果每年能省下1%,相當可省逾20億元。國營會執行長劉明忠以「擰毛巾」形容台電的節流手段,表示人事費用涉及公營事業體制等法令規定,可著墨地方和能擠壓的金額不多,相對從購電支出等項目「擠壓」容易得多。
台電及中油經營改善小組會議第二次會議由經濟部長施顏祥主持,施顏祥會後表達委員共識,認為台電向IPP購電合約「一定要修改」,汽電共生業者低買高賣的問題,將檢討收購費率與時間電價脫鉤。
劉明忠表示,會中除討論台電外購電力等問題如何解決,並請台電將101年度開源節流目標與具體做法、降低燃煤採購成本及備用容量率規畫等提出報告,決定將台電今年開源節流目標的25億元提高為27億元,主要透過節省事務性費用1.3億元,及增加閒置資產活化收益1.4億元。
燃煤採購成本部分,台電將採取「長約為主、現貨為輔」,避免造成發電不足的停電危機,並將善加運用每一長約正負20%的買方數量彈性選擇權,機動調整現貨採購比例。劉明忠說明,台電過去長約、現貨比重約80%及20%,按目前國際煤價往下走的趨勢,會朝向各占75%、25%來調整。
購電成本高 台電擬改合約 能源局擬讓汽電共生計價方式與時間電價脫鉤,以免電價漲肥到民營業者
電油經營改善小組昨(4)日召開第二次委員會,確定要求台電先找轉投資的民營電廠(IPP)作合約修正溝通,能源局打算規劃修正相關辦法,將汽電共生計價方式與時間電價脫鉤,以免電價調升後,又肥到業者,經濟部期望,6月底前的檢討報告將以IPP與汽電共生為改善重點。
台電會在近期內找森霸、星元、國光與星能四家IPP業者溝通合約;而能源局修汽電共生系統實施辦法之前,會找義美、中鋼、統一與台橡等業者討論。
經濟部長施顏祥昨日二度親自主持台電及中油公司經營改善小組二次委員會,會後施顏祥說,與會委員均認為,與IPP的合約必須要修正,雖然合約對業者有利,但對全民是不利。
國營會執行長劉明忠表示,會議有四項結論:第一、台電必須一周內重新檢視IPP合約並提出檢討報告,諮詢法律專業意見,並優先找台電轉投資四家公司溝通。
第二、能源局將會著手修正汽電共生系統實施辦法,讓業者計價方式與時間電價脫鉤,並檢討輸配電成本。
第三、購煤的長約與現貨善用2成調節比例,今年採煤目標價格必須比亞太地區便宜50億元。
第四、台電今年開源節流目標從25億元增加至27億元。
能源局表示,依據能源管理法第30條,制定汽電共生系統實施辦法,訂定台電向業者購電的計價公式,讓收購費率與時間電價脫鉤,否則分階段調整電價方案上路後,業者的賣電價格會跟著水漲船高,將陷台電更不利。
另外,汽電共生的計價組成因子有一項是輸配電成本,必須由業者承擔,目前規劃針對尖峰、半尖峰、週六半尖峰以及離峰時段,設定不同輸配電成本價,或者是直接提高離峰的輸配電價格,藉此壓低台電購電價格。
官員表示,修法前必須先找業者溝通,包括義美、中鋼、統一與台橡等,修正後做公告就可以實施,希望努力在6月底之前新辦法上路。
劉明忠說,台電每年燃料支出費用為2,600億元,其中向汽電共生購電費用則是200億元,如果汽電共生的部份可以先省,「假設省下 1%,也就有2億元,不無小補」,為了追蹤各項進度,預計5月下旬會再召開改善小組委員會議。
電油經營改善小組昨(4)日召開第二次委員會,確定要求台電先找轉投資的民營電廠(IPP)作合約修正溝通,能源局打算規劃修正相關辦法,將汽電共生計價方式與時間電價脫鉤,以免電價調升後,又肥到業者,經濟部期望,6月底前的檢討報告將以IPP與汽電共生為改善重點。
台電會在近期內找森霸、星元、國光與星能四家IPP業者溝通合約;而能源局修汽電共生系統實施辦法之前,會找義美、中鋼、統一與台橡等業者討論。
經濟部長施顏祥昨日二度親自主持台電及中油公司經營改善小組二次委員會,會後施顏祥說,與會委員均認為,與IPP的合約必須要修正,雖然合約對業者有利,但對全民是不利。
國營會執行長劉明忠表示,會議有四項結論:第一、台電必須一周內重新檢視IPP合約並提出檢討報告,諮詢法律專業意見,並優先找台電轉投資四家公司溝通。
第二、能源局將會著手修正汽電共生系統實施辦法,讓業者計價方式與時間電價脫鉤,並檢討輸配電成本。
第三、購煤的長約與現貨善用2成調節比例,今年採煤目標價格必須比亞太地區便宜50億元。
第四、台電今年開源節流目標從25億元增加至27億元。
能源局表示,依據能源管理法第30條,制定汽電共生系統實施辦法,訂定台電向業者購電的計價公式,讓收購費率與時間電價脫鉤,否則分階段調整電價方案上路後,業者的賣電價格會跟著水漲船高,將陷台電更不利。
另外,汽電共生的計價組成因子有一項是輸配電成本,必須由業者承擔,目前規劃針對尖峰、半尖峰、週六半尖峰以及離峰時段,設定不同輸配電成本價,或者是直接提高離峰的輸配電價格,藉此壓低台電購電價格。
官員表示,修法前必須先找業者溝通,包括義美、中鋼、統一與台橡等,修正後做公告就可以實施,希望努力在6月底之前新辦法上路。
劉明忠說,台電每年燃料支出費用為2,600億元,其中向汽電共生購電費用則是200億元,如果汽電共生的部份可以先省,「假設省下 1%,也就有2億元,不無小補」,為了追蹤各項進度,預計5月下旬會再召開改善小組委員會議。
華城電機(1519)參與台電標案再下一城!昨日宣布拿下台電近1 .94億元的單相桿上變壓器標案,總計2,500具,今年8月、10月、12 月分3批交貨。去年11月復權後,3度拿下台電總計近5.36億元,連同先前取得台電標案,今年交貨給台電標案的金額在10億元以上,增加營運動能。
華城遭台電停權1年,去年11月恢復參與投標資格後屢有斬獲。11 月底先取得台電1.19億餘元的亭置式變壓器標案、12月又拿下總計1 ,500具,近1.96億元亭置式變壓器,今年2、4月陸續交貨。元月又與星能合作,拿下澎湖一次變電所新建工程變壓器及併聯電抗器設備採購及安裝工程,合約金額為2億2,050萬元,預計今年底前交貨,可增加近5.36億元。昨日宣佈又以1億9,398萬8千元,拿下台電2,500具單相桿上變壓器標案。
華城國內業務處長許逸德指出,去年11月份以來,拿下的台電亭置式變壓器會在上半年出貨,華城昨日標得台電單相桿上變壓器標案,目前規劃8、10及12月分3批出貨。
華城今年首季營收4.39億元,本業虧損0.94億元,稅前虧損0.78億元。華城主管指出,華城每年研發新產品所編列研發費用之外,也會對相對研發機種,將研發工耗當作銷售工耗而列入費用,下半年會回增,毛利率也會較為合理。
華城遭台電停權1年,去年11月恢復參與投標資格後屢有斬獲。11 月底先取得台電1.19億餘元的亭置式變壓器標案、12月又拿下總計1 ,500具,近1.96億元亭置式變壓器,今年2、4月陸續交貨。元月又與星能合作,拿下澎湖一次變電所新建工程變壓器及併聯電抗器設備採購及安裝工程,合約金額為2億2,050萬元,預計今年底前交貨,可增加近5.36億元。昨日宣佈又以1億9,398萬8千元,拿下台電2,500具單相桿上變壓器標案。
華城國內業務處長許逸德指出,去年11月份以來,拿下的台電亭置式變壓器會在上半年出貨,華城昨日標得台電單相桿上變壓器標案,目前規劃8、10及12月分3批出貨。
華城今年首季營收4.39億元,本業虧損0.94億元,稅前虧損0.78億元。華城主管指出,華城每年研發新產品所編列研發費用之外,也會對相對研發機種,將研發工耗當作銷售工耗而列入費用,下半年會回增,毛利率也會較為合理。
台電要降低向民營業者的購電成本,首要解決合約問題。台電詳細檢視後,認為當初業者建廠的資金成本利率固定設在7%,但現行借款利率已降至2∼3%間,應有協商調降購電價格的空間,近期會找四家轉投資公司溝通,如果雙方談不攏,可能仲裁管道也不用,直接走上訴訟程序。
台電昨日針對「民營電廠及汽電共生購電」召開記者會,說明近日來外界爭議。台電總經理李漢申表示,在IPP部份,現階段經濟部要求檢視合約,並徵詢法律意見,不過目前初步檢視合約,確實是有一些空間,例如在資本費當中訂定資金成本利率是否可進一步降低,將與業者討論。
所謂的資金成本利率,是以業者建廠成本與土地成本,合計的費用需要做逐年攤提,由於建廠或購置土地資金,可能來自於向銀行借款,所以會參考借款利率乘上報酬率。
當初在設計購電費率時,參考國際做法將資金成本利率設定固定值在7%,台電表示,當時銀行的借款利率相當高,沒想到借款利率會變動,目前利率低到2∼3%間,所以目前再來檢視資金成本利率,才會認為太高。
目前台電會先找森霸、星能、星元與國光討論,如果沒有達成共識,就會找經濟部協處,協處不成,對方也不願意仲裁,可能就會走上訴訟程序。
此外,據了解,9家IPP業者的利潤平均達15%,昨日油電改善小組當中有委員提到,國外的IPP業者利潤也頂多10%,所以確實有檢討空間。
台電昨日針對「民營電廠及汽電共生購電」召開記者會,說明近日來外界爭議。台電總經理李漢申表示,在IPP部份,現階段經濟部要求檢視合約,並徵詢法律意見,不過目前初步檢視合約,確實是有一些空間,例如在資本費當中訂定資金成本利率是否可進一步降低,將與業者討論。
所謂的資金成本利率,是以業者建廠成本與土地成本,合計的費用需要做逐年攤提,由於建廠或購置土地資金,可能來自於向銀行借款,所以會參考借款利率乘上報酬率。
當初在設計購電費率時,參考國際做法將資金成本利率設定固定值在7%,台電表示,當時銀行的借款利率相當高,沒想到借款利率會變動,目前利率低到2∼3%間,所以目前再來檢視資金成本利率,才會認為太高。
目前台電會先找森霸、星能、星元與國光討論,如果沒有達成共識,就會找經濟部協處,協處不成,對方也不願意仲裁,可能就會走上訴訟程序。
此外,據了解,9家IPP業者的利潤平均達15%,昨日油電改善小組當中有委員提到,國外的IPP業者利潤也頂多10%,所以確實有檢討空間。
電價調整方案從1次漲足改為分3階段調漲。塑膠原料公會理事長、台化總經理洪福源表示,電價政策轉彎,顯示工商界的政策建言政府聽到了,而最有意義的是,最後20%漲幅將視台電改革成效而定,令人激賞。
洪福源說,據台電提供資料,去年供電總量1,986億度,倘若今年不調漲,台電今年虧損543億元,若依照一次漲足方案,台電今年營運將轉為盈餘1,082億元,這虧損、盈餘來往調整,台電賺了逾1,600億元,顯示台電原先調漲版本賺太多了,並不合理。
此外,台電規劃,因過去累計虧損達1,000億元,除今年調漲方案外,規劃未來8年逐步將虧損完全回收。但台電虧損包袱並不是100%都是成本走揚造成的,彌補虧損的責任,當然就不該全數轉嫁給所有用戶。
電價調漲案分3階段實施。洪福源指出,台塑集團用電量有80~90%靠汽電共生自給自足,這次政府調漲電價,對台塑集團來說只是集團內利益重新分配而已,實質上沒有影響。
不過,電價該漲就要漲,產業界對電價調漲也都有相當體認支持,只是調漲方案的合理性與合宜規劃,是先前大家無法認同的關鍵。
至於離峰用電漲幅爭議,洪福源認為,這次離峰用電漲幅高於尖峰用電,離峰用電的漲幅是否合理,這是需要思考。
洪福源說,工商界認為離峰用電電價不應漲這麼多。不過,台電的燃煤基載率不足,實際離峰用電的供應量根本無法滿足離峰用電的需求量,以致台電需要向外去購買較貴的電,加以支應。
如果太過執著在降低離峰用電漲幅議題,無疑鼓勵大家善用離峰用電時段,未來台電恐將面臨用電愈多,虧損愈大,最終虧損彌補包袱還是會跑向尖峰用電。這些規劃的合理性都應該全盤好好的思考。
洪福源說,據台電提供資料,去年供電總量1,986億度,倘若今年不調漲,台電今年虧損543億元,若依照一次漲足方案,台電今年營運將轉為盈餘1,082億元,這虧損、盈餘來往調整,台電賺了逾1,600億元,顯示台電原先調漲版本賺太多了,並不合理。
此外,台電規劃,因過去累計虧損達1,000億元,除今年調漲方案外,規劃未來8年逐步將虧損完全回收。但台電虧損包袱並不是100%都是成本走揚造成的,彌補虧損的責任,當然就不該全數轉嫁給所有用戶。
電價調漲案分3階段實施。洪福源指出,台塑集團用電量有80~90%靠汽電共生自給自足,這次政府調漲電價,對台塑集團來說只是集團內利益重新分配而已,實質上沒有影響。
不過,電價該漲就要漲,產業界對電價調漲也都有相當體認支持,只是調漲方案的合理性與合宜規劃,是先前大家無法認同的關鍵。
至於離峰用電漲幅爭議,洪福源認為,這次離峰用電漲幅高於尖峰用電,離峰用電的漲幅是否合理,這是需要思考。
洪福源說,工商界認為離峰用電電價不應漲這麼多。不過,台電的燃煤基載率不足,實際離峰用電的供應量根本無法滿足離峰用電的需求量,以致台電需要向外去購買較貴的電,加以支應。
如果太過執著在降低離峰用電漲幅議題,無疑鼓勵大家善用離峰用電時段,未來台電恐將面臨用電愈多,虧損愈大,最終虧損彌補包袱還是會跑向尖峰用電。這些規劃的合理性都應該全盤好好的思考。
國民黨中常會日昨建議行政部門,可將6月1日起的夏月電價延後至6月10日實施,經濟部長施顏祥昨日上午表示可朝此方向處理,但下午轉變說法,強調夏月電價仍是6月1日如期上路,電價調漲維持6月10日起算。
昨晚施顏祥親上火線,接受電視節目訪談時提到,如果把夏月電價實施日改變,將破壞夏月電價機制的穩定性,經考量後,決定不合併實施。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經濟委員會昨日聯席會議,審查經濟部組織法草案。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詢問,總統馬英九是否有裁示,夏月電價延後到10日與新電價一起實施?
施顏祥回應,當天確實有接到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的電話,看起來應該沒有反對聲音,所以有朝這個方向研議。
能源局長歐嘉瑞表示,夏月電價調整只要經濟部核定,並在公告新電價方案內容,加註夏月電價自即日起實施即可,行政流程應來得及。
但施顏祥下午火速透過幕僚單位,並在晚間電視節目上均表示,在經過通盤考慮之下,有鑒於夏月電價是實施逾20年的機制,再加上民生與商業用電級距在330度以下用戶,6月1日與10日均沒調漲,所以決定分開處理。
昨晚施顏祥親上火線,接受電視節目訪談時提到,如果把夏月電價實施日改變,將破壞夏月電價機制的穩定性,經考量後,決定不合併實施。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經濟委員會昨日聯席會議,審查經濟部組織法草案。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詢問,總統馬英九是否有裁示,夏月電價延後到10日與新電價一起實施?
施顏祥回應,當天確實有接到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的電話,看起來應該沒有反對聲音,所以有朝這個方向研議。
能源局長歐嘉瑞表示,夏月電價調整只要經濟部核定,並在公告新電價方案內容,加註夏月電價自即日起實施即可,行政流程應來得及。
但施顏祥下午火速透過幕僚單位,並在晚間電視節目上均表示,在經過通盤考慮之下,有鑒於夏月電價是實施逾20年的機制,再加上民生與商業用電級距在330度以下用戶,6月1日與10日均沒調漲,所以決定分開處理。
電價調整方案將分三階段調漲,由於馬總統已定調第三階段漲價要視台電的改革成果而定,第三階段要漲原漲幅的20%是否一定會調足?台電董事長陳貴明昨(2)日指出,要看台電績效的改善結果而定,不一定會調足,也沒有時間表。
台電表示電價分段調整的方案,細節還在精算,最慢會在5月10日前對外公布,這周公告「有點困難」。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邀經濟部長施顏祥,以及台電公司代表等,針對近4個年度台電公司燃料採購及儲運採購合約,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詢。立委質詢焦點,圍繞在馬英九總統日前宣布的三階段調整電價方案。
台電公司說明,電價調漲案將分3階段實施,6月10日調漲原公告方案40%,12月10日再調漲40%,最後20%,則視台電的經營績效是否有具體改善,再決定實施日期。但多名立委質疑,物價可能也會分不同階段上漲,並要求第三階段欲調漲的20%,若台電經營績效改善,可以不調漲。
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台電最初就提出不同版本的電價調整方案,先前考量分段調漲,可能帶來的預期心理影響較久,才選擇一次漲足。現在因總體經濟發生變化,第1季出口衰退,且物價蠢蠢欲動,考量到國會、工商團體和民眾意見,改為分段調整。
施顏祥指出,改採分段調漲、漲幅縮小的新措施,台電今年虧損將擴大為722億元,明年也可能持續虧損269億元。
台電表示電價分段調整的方案,細節還在精算,最慢會在5月10日前對外公布,這周公告「有點困難」。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邀經濟部長施顏祥,以及台電公司代表等,針對近4個年度台電公司燃料採購及儲運採購合約,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詢。立委質詢焦點,圍繞在馬英九總統日前宣布的三階段調整電價方案。
台電公司說明,電價調漲案將分3階段實施,6月10日調漲原公告方案40%,12月10日再調漲40%,最後20%,則視台電的經營績效是否有具體改善,再決定實施日期。但多名立委質疑,物價可能也會分不同階段上漲,並要求第三階段欲調漲的20%,若台電經營績效改善,可以不調漲。
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台電最初就提出不同版本的電價調整方案,先前考量分段調漲,可能帶來的預期心理影響較久,才選擇一次漲足。現在因總體經濟發生變化,第1季出口衰退,且物價蠢蠢欲動,考量到國會、工商團體和民眾意見,改為分段調整。
施顏祥指出,改採分段調漲、漲幅縮小的新措施,台電今年虧損將擴大為722億元,明年也可能持續虧損269億元。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2)日在中常會上表示,原本電價一次漲足,台電需要八年攤平虧損,現在分三階段緩漲,要11年才能攤平。不過,考量大環境改變,出口減緩,減少企業負擔等因素,政府決定以和緩、漸進方式調漲,修正政策。
政府決定採行電價三階段緩漲方案,獲得大多數中常委贊同,並認為這是回應民意的正確作法,昨天股市回升就是一個指標。有中常委直言,「改革勢必付出成本,分段緩漲讓成本降到最小」。
原本夏季電價6月就要漲17%,現在分段緩漲第一階段6月10日就要漲原漲幅的四成,換算電價就是漲12%。十天內電價漲兩次,有中常委提議,延後實施夏季電價或調漲。
政府決定採行電價三階段緩漲方案,獲得大多數中常委贊同,並認為這是回應民意的正確作法,昨天股市回升就是一個指標。有中常委直言,「改革勢必付出成本,分段緩漲讓成本降到最小」。
原本夏季電價6月就要漲17%,現在分段緩漲第一階段6月10日就要漲原漲幅的四成,換算電價就是漲12%。十天內電價漲兩次,有中常委提議,延後實施夏季電價或調漲。
對於馬總統須宣布電價改三階段調整,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昨(2)日認為,電價為反映成本而調漲是必須的,從政者從善如流,是比較慈悲、智慧的作法,「緩漲」讓業者有了喘息的機會。
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表示,用稅收來補助電價這是不公平的事,所以電價結構需要調整,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政府非做不可,但必須要尋找一個對老百姓衝擊較少的方式,因此分階段來調整電價,或許是比較健康的方式。
許勝雄強調,電價調整後和南韓的電價成本相比,工總試算的結果,台灣每度電價大概落在2.5176元,比南韓國的2.3701元,高出8.5%左右。
許勝雄表示,各產業別不同,面對的競爭環境也不同,對用電較少,且與韓國產業市場相同處較少的產業,問題較不嚴重。但對市場、產業型態與韓國接近者,例如紡織業等,還是有壓力。備受產業界批評的離峰電價部分,許勝雄說,業者會再提意見,希望政府要求台電提升經營績效。
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表示,用稅收來補助電價這是不公平的事,所以電價結構需要調整,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政府非做不可,但必須要尋找一個對老百姓衝擊較少的方式,因此分階段來調整電價,或許是比較健康的方式。
許勝雄強調,電價調整後和南韓的電價成本相比,工總試算的結果,台灣每度電價大概落在2.5176元,比南韓國的2.3701元,高出8.5%左右。
許勝雄表示,各產業別不同,面對的競爭環境也不同,對用電較少,且與韓國產業市場相同處較少的產業,問題較不嚴重。但對市場、產業型態與韓國接近者,例如紡織業等,還是有壓力。備受產業界批評的離峰電價部分,許勝雄說,業者會再提意見,希望政府要求台電提升經營績效。
台電昨(2)日發表電價分段調整的新內容,第1、第2階段調整後,整體住宅、小型商業用電累計調幅將分別低於9%、21%,大小型工業用電調幅也都低於三成。至於最具爭議的工業離峰用電部分,二階段調整後的漲幅也從原方案的62%大幅降至40%。
台電還強調,配合電價的調整,會提供產業界購置節能設備低利貸款的額度,及中小企業利息補貼等融資配套。此外,也會有節能家電的第二波補助。至於外界關切的台電經營績效疑慮,「台電經營改善小組」會在3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
台電公司說明,6月10日的第一階段調整,電價平均漲幅應在12%以下。
根據台電的說明,在住宅用電部分,每月用電量低於330度的用戶的電費將維持現狀不調整,等於是約有756萬戶、占總家戶66.75%的住宅用戶完全不受影響。在前二階段調整後,整體住宅用電累計調幅將不到9%,遠低於原方案的16.9%。
小型商業用戶部分,每月用電在330度以下者也不予調整,即共29萬戶、占33%者不受影響。二階段調整後,小型商業用戶累計調幅為21%,低於原方案的29.5%。此外,為了引導小型商業用戶節約用電,將新增每月用電1,501度以上的級距,用電越多者漲幅越大。
至於大型商業用戶,原方案預估增幅在29%到33%之間,改為分段調整後,二階段調整後的每月電費平均調幅為24%。
在工業用電部分,台電指出,小型工業用戶每月電費平均調幅約為23%,大型工業用戶平均調幅則約為27%。原方案的調幅二者都在30%以上。
原案最受工商界關切的離峰用電漲幅過高問題,新的分段調整方案,也有大幅的修改。台電表示,為轉移尖峰用電,因此尖峰用電部分加價較多,以鼓勵產業多在離峰時間用電。離峰電價的調幅,經二階段調整後,僅會增加40%。
台電還強調,配合電價的調整,會提供產業界購置節能設備低利貸款的額度,及中小企業利息補貼等融資配套。此外,也會有節能家電的第二波補助。至於外界關切的台電經營績效疑慮,「台電經營改善小組」會在3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
台電公司說明,6月10日的第一階段調整,電價平均漲幅應在12%以下。
根據台電的說明,在住宅用電部分,每月用電量低於330度的用戶的電費將維持現狀不調整,等於是約有756萬戶、占總家戶66.75%的住宅用戶完全不受影響。在前二階段調整後,整體住宅用電累計調幅將不到9%,遠低於原方案的16.9%。
小型商業用戶部分,每月用電在330度以下者也不予調整,即共29萬戶、占33%者不受影響。二階段調整後,小型商業用戶累計調幅為21%,低於原方案的29.5%。此外,為了引導小型商業用戶節約用電,將新增每月用電1,501度以上的級距,用電越多者漲幅越大。
至於大型商業用戶,原方案預估增幅在29%到33%之間,改為分段調整後,二階段調整後的每月電費平均調幅為24%。
在工業用電部分,台電指出,小型工業用戶每月電費平均調幅約為23%,大型工業用戶平均調幅則約為27%。原方案的調幅二者都在30%以上。
原案最受工商界關切的離峰用電漲幅過高問題,新的分段調整方案,也有大幅的修改。台電表示,為轉移尖峰用電,因此尖峰用電部分加價較多,以鼓勵產業多在離峰時間用電。離峰電價的調幅,經二階段調整後,僅會增加40%。
電價調漲採取新方案,實施分段緩漲。對此,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昨(1)日表示,政府聽得懂民怨是好現象,在壓力鍋快爆開來之前要及時降溫。他建議政府官員,任何決策一定要更貼近民意,不要只在辦公室內,靠著學者提供的數字,就妄下決策。
針對電費一次漲足的策略出現改變,曾任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理事長的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政府連月來陸續拋出油電雙漲、證所稅及資本利得稅等議題,經濟部與台電原本有意趕在520前,一次漲足電價,幾乎拍板定案。
賴正鎰說,台電日前提出調漲草案中,要趕在夏季電價前實施,且工業用電的離峰電價漲幅甚至高達68%,「真的太離譜!」他日前已公開呼籲,建議政府應採分次調漲電價方式,以免引發國內快速通膨;日前,商業界更是透過各種管道,向立法院等民意代表、行政院,總統府等府院高層表達心聲,表達政府在政策還沒有定案前趕緊調整。
賴正鎰表示,立法院長王金平在府院黨高層會議中,轉達工商界反彈聲音,強烈建議電價「緩和調漲,分段實施」,副總統蕭萬長也發言支持,馬總統當場要經濟部重新審慎評估的決定,這就代表政府已經聽到了基層的民意。
賴正鎰指出,政府若願意改為分兩階段緩漲方式,工商企業與民間也較能適應,加上台電趕緊提出內部調整體質等配套措施,將不致給外界太差的社會觀感。
針對電費一次漲足的策略出現改變,曾任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理事長的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政府連月來陸續拋出油電雙漲、證所稅及資本利得稅等議題,經濟部與台電原本有意趕在520前,一次漲足電價,幾乎拍板定案。
賴正鎰說,台電日前提出調漲草案中,要趕在夏季電價前實施,且工業用電的離峰電價漲幅甚至高達68%,「真的太離譜!」他日前已公開呼籲,建議政府應採分次調漲電價方式,以免引發國內快速通膨;日前,商業界更是透過各種管道,向立法院等民意代表、行政院,總統府等府院高層表達心聲,表達政府在政策還沒有定案前趕緊調整。
賴正鎰表示,立法院長王金平在府院黨高層會議中,轉達工商界反彈聲音,強烈建議電價「緩和調漲,分段實施」,副總統蕭萬長也發言支持,馬總統當場要經濟部重新審慎評估的決定,這就代表政府已經聽到了基層的民意。
賴正鎰指出,政府若願意改為分兩階段緩漲方式,工商企業與民間也較能適應,加上台電趕緊提出內部調整體質等配套措施,將不致給外界太差的社會觀感。
油電經營再受檢討!經濟部長施顏祥訂周五(4日)早上,再次主持「台電與中油公司經營改善小組」委員會議。經委員票選,經營效率名列最應優先檢討項目,因此這次開會著重討論與民營獨立電廠(IPP)的25年長約、及汽電共生廠「買高賣低」的爭議。
台電、中油經營改善小組於4月9日成立並召開首度委員會議,皆由施顏祥親自主持。
由於首次會議已請委員就經營效率、人事制度、採購制度及民營化等四大議題,選出優先處理順序;國營會表示,統計出來,經營效率是委員們心中應該優先處理議題,其次是人事制度,第三為採購制度,民營化則擺在最後處理。
周五召開的委員會議,將以經營效率為重點,包括IPP與汽電共生爭議,例如,台電與IPP簽署25年的合約,除了爭取修正合約之外,是否也有其他管道可走?先前能源局已協調過IPP與台電的合約問題,但當時IPP不願意修改合約,因為委員之中也有企業界CEO,所以將請教是否有其他解套方式。
台電、中油經營改善小組於4月9日成立並召開首度委員會議,皆由施顏祥親自主持。
由於首次會議已請委員就經營效率、人事制度、採購制度及民營化等四大議題,選出優先處理順序;國營會表示,統計出來,經營效率是委員們心中應該優先處理議題,其次是人事制度,第三為採購制度,民營化則擺在最後處理。
周五召開的委員會議,將以經營效率為重點,包括IPP與汽電共生爭議,例如,台電與IPP簽署25年的合約,除了爭取修正合約之外,是否也有其他管道可走?先前能源局已協調過IPP與台電的合約問題,但當時IPP不願意修改合約,因為委員之中也有企業界CEO,所以將請教是否有其他解套方式。
由於工商大老極力呼籲離峰用電不要漲太兇,總統府最後拍板定案,離峰用電漲幅,從原先62%壓縮到只漲50%,換言之,工業用電平均漲幅也會從原先35%進一步拉低。新電價方案,最快周末公佈。
據了解,原先經濟部備妥的電價調整評估報告,都只有準備分兩階段調整,但是進總統府並向總統馬英九報告討論逾3小時,最新出爐的電價調整方案分成三階段,連能源局幕僚單位也很訝異。
由於離峰用電漲幅,從原先62%改為漲50%;住宅用電與商業用電的免漲門檻則同步拉高到330度,能源局長歐嘉瑞昨天表示,原本該調整的額度,將改由台電自行吸收,所以4月12日宣布的整體電價平均漲幅29.5%、住宅16.9%、商業30%、工業35%,都會進一步降低。
至於降低到多少?因為昨天只是報告原則性,細節調整數字還需要請台電精算後才會知道;經濟部為了要預留1個月預告期,所以最快本週末、最慢下週四之前,將對外公布具體電價調整新方案。
可以確定的是,延後漲價會使得台電今年度虧損幅度擴大,從原先預估的虧損152億元,恐拉高至少352億元。
但是為了輔導產業界節能減碳,針對電價上漲影響較大的產業,包括染整業、紙漿與紙業、電弧煉鋼業與水泥業等,進行專案輔導,導入節約能源技術;旅館業、餐飲業、物流倉儲業、批發零售業,則是提供全方位節能技術輔導,進行現場節能診斷、節能查核輔導與專業技術訓練等。
同時,規劃提供1千億元企業添購節能減碳設備的融資額度,對於中小企業給予1%利息補貼以及調降信保基金保證手續費率。
據了解,原先經濟部備妥的電價調整評估報告,都只有準備分兩階段調整,但是進總統府並向總統馬英九報告討論逾3小時,最新出爐的電價調整方案分成三階段,連能源局幕僚單位也很訝異。
由於離峰用電漲幅,從原先62%改為漲50%;住宅用電與商業用電的免漲門檻則同步拉高到330度,能源局長歐嘉瑞昨天表示,原本該調整的額度,將改由台電自行吸收,所以4月12日宣布的整體電價平均漲幅29.5%、住宅16.9%、商業30%、工業35%,都會進一步降低。
至於降低到多少?因為昨天只是報告原則性,細節調整數字還需要請台電精算後才會知道;經濟部為了要預留1個月預告期,所以最快本週末、最慢下週四之前,將對外公布具體電價調整新方案。
可以確定的是,延後漲價會使得台電今年度虧損幅度擴大,從原先預估的虧損152億元,恐拉高至少352億元。
但是為了輔導產業界節能減碳,針對電價上漲影響較大的產業,包括染整業、紙漿與紙業、電弧煉鋼業與水泥業等,進行專案輔導,導入節約能源技術;旅館業、餐飲業、物流倉儲業、批發零售業,則是提供全方位節能技術輔導,進行現場節能診斷、節能查核輔導與專業技術訓練等。
同時,規劃提供1千億元企業添購節能減碳設備的融資額度,對於中小企業給予1%利息補貼以及調降信保基金保證手續費率。
電價調漲方案大逆轉。馬英九總統昨(1)日晚間親上火線,宣布電價從一次漲足改成分三階段調漲,分別是6月10日調漲原漲幅的四成,12月10日再調四成;最後兩成將視台電改革成果再決定調漲時間。
馬總統說,修正後的電價調整方案,一般住宅(756萬戶)與小商家(30萬戶)用電量在330度以下者,不會受到影響;離峰的工業電價原公告調漲62%,修正後調漲為50%。
馬總統強調,電價修正方案減少對一般家戶和小商家衝擊,也給工業界一個調整與喘息的空間。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公布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上漲約1.94%,相信新的電價方案實施後,CPI應可控制在2%以內。官員指出,分三階段調漲電價,將使台電虧損擴大到450億元。
新的電價調漲方案將搭配三項配套措施,一是視台電改革成果決定最後20%的調漲時間;二是行政院會繼續在市場查價,對哄抬物價者將依法處理;三是經濟部將與相關部會籌集1,000億元資金,協助企業改善節能減碳設備。
馬總統昨晚召集行政正副院長陳、江宜樺、立法院長王金平及國民黨立院黨團幹部,及經濟部長施顏祥等舉行協調會。經三個半小時討論,於深夜10時親自率陳等人舉行記者會說明。
馬總統表示,有人建議分階段調整、重新調漲漲幅,對民眾經濟生活帶來的影響等,這些聲音「我們都聽進去了」!他強調,能源合理化政策目標不能改變,但「執行方法可以回應民意用比較緩和、漸進方式推動」。
他指出,各界對於國營事業如台電、中油的經營績效有很多質疑,政府嚴肅看待此事,4月初即已要求經濟部針對台電、中油的經營提出改革方案,6月底前要完成檢討改革方案,並視未來經營績效,再決定何時調漲20%的電價。
行政院長陳補充說,電價調漲後,政府對弱勢族群和社福機構的電價補貼不會減少,而且修正方案也考量民眾的調整時間,希望大家共體時艱,不要再漲價。至於台電的改革,施顏祥指出,經濟部已成立專案小組,有決心提升台電經營效率,其改善內容包括獨立電廠購電契約、備用容量、台電火力電廠的效率是否再提升、開源節流方案等項目,會在6月底前提出。
馬總統說,修正後的電價調整方案,一般住宅(756萬戶)與小商家(30萬戶)用電量在330度以下者,不會受到影響;離峰的工業電價原公告調漲62%,修正後調漲為50%。
馬總統強調,電價修正方案減少對一般家戶和小商家衝擊,也給工業界一個調整與喘息的空間。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公布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上漲約1.94%,相信新的電價方案實施後,CPI應可控制在2%以內。官員指出,分三階段調漲電價,將使台電虧損擴大到450億元。
新的電價調漲方案將搭配三項配套措施,一是視台電改革成果決定最後20%的調漲時間;二是行政院會繼續在市場查價,對哄抬物價者將依法處理;三是經濟部將與相關部會籌集1,000億元資金,協助企業改善節能減碳設備。
馬總統昨晚召集行政正副院長陳、江宜樺、立法院長王金平及國民黨立院黨團幹部,及經濟部長施顏祥等舉行協調會。經三個半小時討論,於深夜10時親自率陳等人舉行記者會說明。
馬總統表示,有人建議分階段調整、重新調漲漲幅,對民眾經濟生活帶來的影響等,這些聲音「我們都聽進去了」!他強調,能源合理化政策目標不能改變,但「執行方法可以回應民意用比較緩和、漸進方式推動」。
他指出,各界對於國營事業如台電、中油的經營績效有很多質疑,政府嚴肅看待此事,4月初即已要求經濟部針對台電、中油的經營提出改革方案,6月底前要完成檢討改革方案,並視未來經營績效,再決定何時調漲20%的電價。
行政院長陳補充說,電價調漲後,政府對弱勢族群和社福機構的電價補貼不會減少,而且修正方案也考量民眾的調整時間,希望大家共體時艱,不要再漲價。至於台電的改革,施顏祥指出,經濟部已成立專案小組,有決心提升台電經營效率,其改善內容包括獨立電廠購電契約、備用容量、台電火力電廠的效率是否再提升、開源節流方案等項目,會在6月底前提出。
馬政府宣布電價分階段調漲,國內鋼鐵、水泥、膠帶等產業界給予高度肯定,台灣鋼鐵公會理事長林明儒昨(1)日說,分階段調漲電價及離峰電價漲幅收斂兩大調整方向,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商總理事長張平沼認為,政府總算有聽進企業心聲,給企業更多緩衝時間,才有助產業競爭力,希望在五年內分階段調漲,急漲會讓微利企業受不了。科學園區同業公會理事長謝其嘉也表示樂觀其成,他強調:「電價分段調漲總比不分段漲價好」。林明儒是國內最大電爐鋼廠之一豐興鋼鐵的董事長,也是台灣鋼鐵公會理事長,他強調,馬政府拋出電價開漲的訊息後,產業界紛紛反應不同的意見,政府願意傾聽並做出正確決定,鋼鐵界給予「高度肯定」。
他說,從這次經濟部的動作解讀,代表政府有聽到產業界聲音,台電虧損確實應該調漲反應,但不能一次漲足,分階段調整,對成本的增加,以用電量極大的電爐鋼廠為例,也有充足時間緩衝因應。
另外,第三階段20%的調漲與否要視情況再討論,林明儒說,推測政府此舉也在要求台電本身要檢討,除了虧損的錢不能完全讓消費者、產業買單,必須自行吸收部分成本外,更要透過經營績效改善降低成本,雙方面著手,才能解決問題。
他認為,政府採分階段調漲還有一個好處,可以藉機觀察國際原物料走勢,再做定奪,「政府的做法非常正確!」
國內最大膠帶廠炎洲董事長、也是膠帶公會理事長李志賢說,能源的替代及下游產業投資方向調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任何產業都無法在短期內接受電價突然調高的衝擊,樂見電價能分階段調整。
李志賢說,台灣中下游產業雖然對離峰用電依賴,但24小時開機也會使用到半尖峰及其他時段,工業用電成本若按照行政院先前版本,實際電價上漲幅度驚人,預估電力成本將增加高達60%以上,產業界吃不消。
謝其嘉表示,電價分段調漲總比不分段漲價好。他也認為,政府應通盤考量產業的競爭力,做出配套的整合經濟政策。謝其嘉舉例指出,電價上漲影響產業成本,此時新台幣的匯率就宜貶值,才能強化產業競爭力。
工總表示,對於馬總統宣布電價調漲分三階進行的方案,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工總理事長許勝雄今(2)日上午9時為了電價方案,仍將依既定計畫到立法院拜訪院長王金平。
商總理事長張平沼認為,政府總算有聽進企業心聲,給企業更多緩衝時間,才有助產業競爭力,希望在五年內分階段調漲,急漲會讓微利企業受不了。科學園區同業公會理事長謝其嘉也表示樂觀其成,他強調:「電價分段調漲總比不分段漲價好」。林明儒是國內最大電爐鋼廠之一豐興鋼鐵的董事長,也是台灣鋼鐵公會理事長,他強調,馬政府拋出電價開漲的訊息後,產業界紛紛反應不同的意見,政府願意傾聽並做出正確決定,鋼鐵界給予「高度肯定」。
他說,從這次經濟部的動作解讀,代表政府有聽到產業界聲音,台電虧損確實應該調漲反應,但不能一次漲足,分階段調整,對成本的增加,以用電量極大的電爐鋼廠為例,也有充足時間緩衝因應。
另外,第三階段20%的調漲與否要視情況再討論,林明儒說,推測政府此舉也在要求台電本身要檢討,除了虧損的錢不能完全讓消費者、產業買單,必須自行吸收部分成本外,更要透過經營績效改善降低成本,雙方面著手,才能解決問題。
他認為,政府採分階段調漲還有一個好處,可以藉機觀察國際原物料走勢,再做定奪,「政府的做法非常正確!」
國內最大膠帶廠炎洲董事長、也是膠帶公會理事長李志賢說,能源的替代及下游產業投資方向調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任何產業都無法在短期內接受電價突然調高的衝擊,樂見電價能分階段調整。
李志賢說,台灣中下游產業雖然對離峰用電依賴,但24小時開機也會使用到半尖峰及其他時段,工業用電成本若按照行政院先前版本,實際電價上漲幅度驚人,預估電力成本將增加高達60%以上,產業界吃不消。
謝其嘉表示,電價分段調漲總比不分段漲價好。他也認為,政府應通盤考量產業的競爭力,做出配套的整合經濟政策。謝其嘉舉例指出,電價上漲影響產業成本,此時新台幣的匯率就宜貶值,才能強化產業競爭力。
工總表示,對於馬總統宣布電價調漲分三階進行的方案,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工總理事長許勝雄今(2)日上午9時為了電價方案,仍將依既定計畫到立法院拜訪院長王金平。
電價將採分階段調漲,兩大連鎖協會理事長均表贊同。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理事長潘進丁昨(1)日指出,政府有傾聽民間聲音調整政策,感到欣慰,但半年內要調漲24%電費,壓力還是不小。
進丁說,高電價已經是未來的趨勢,這個問題不僅業者要面對,政府與台電都要一起思考如何因應,台電更應該要改善經營體質。
潘進丁認為,企業要調整營運方式因應高電價,半年的時間其實還不夠,尤其大型連鎖服務業至少需要一個完整的年度來做調整,若政府能考量產業面臨的困難,調漲電價腳步還應該要更謹慎,半年似乎還太快。
經濟部先前規劃商業用電調一次漲足幅度約在30%左右,國內統一超一年將增加8億元電費,全家也將增加3.5億元電費,電費合計年增11.5億元。若採分階段調漲後,兩大超商一年電費將可減少近4億元。
進丁說,高電價已經是未來的趨勢,這個問題不僅業者要面對,政府與台電都要一起思考如何因應,台電更應該要改善經營體質。
潘進丁認為,企業要調整營運方式因應高電價,半年的時間其實還不夠,尤其大型連鎖服務業至少需要一個完整的年度來做調整,若政府能考量產業面臨的困難,調漲電價腳步還應該要更謹慎,半年似乎還太快。
經濟部先前規劃商業用電調一次漲足幅度約在30%左右,國內統一超一年將增加8億元電費,全家也將增加3.5億元電費,電費合計年增11.5億元。若採分階段調漲後,兩大超商一年電費將可減少近4億元。
進入5月,距離表定的電價調漲時間,開始倒數計時,相關官員「一次漲足」的語氣也益發堅定。就在此時,情勢大逆轉,馬總統親上火線,宣布電價分三階段調漲。
就算順應沸騰的民怨,本該由經濟部出面處理,結果宣布新政策的,跳過行政院直接拉到總統府,說明電價調漲的不是別人,由馬英九總統親上火線,電價問題簡直升高到國家安全的層級。
在上位者苦民所苦,重視民生問題,開了三個半小時的會找出新方案,幕後當然有轉折。
上周末,鹿港鎮長選舉結果,被拿來用放大鏡檢視,不分黨派的立委都說,民意對油電雙漲的忍耐,到了極限的邊緣,選票說明一切。
但對台北股市衝擊甚大的證所稅開徵方案,一樣需要速戰速決,馬總統雖關心,頂多只是做了原則性的裁示,後續的說明與溝通,都交由專業部會處理。馬總統如此重視電價,到底看見了什麼?
這恐怕與主計總處剛公布的首季財經成績單有關。幾乎停滯的經濟成長率、閃不停的藍燈,讓經濟部長賭上烏紗帽的物價上漲率,使盡力氣,才勉強控制在2%的目標區內。
更令人擔憂的是,主計總處對於能否維持物價上漲率的平穩,顯然沒把握,不但要期待風調雨順,颱風不要來,對油電價格上漲後的物價漲幅,更是憂心忡忡。
其實主計總處帳本,精算出來之前,民間的物價漲幅早已跑在前面,任政府狠話說盡外加到處查帳,廠商調價仍然調得理所當然—電價要漲了,總得反映成本。
電價還沒正式上漲,台灣已經是百物齊漲。總統真正談的,不是台電的價格多與少,這是場意義重大的宣示性談話,控制物價,已是當前財經施政最重要的核心議題。
就算順應沸騰的民怨,本該由經濟部出面處理,結果宣布新政策的,跳過行政院直接拉到總統府,說明電價調漲的不是別人,由馬英九總統親上火線,電價問題簡直升高到國家安全的層級。
在上位者苦民所苦,重視民生問題,開了三個半小時的會找出新方案,幕後當然有轉折。
上周末,鹿港鎮長選舉結果,被拿來用放大鏡檢視,不分黨派的立委都說,民意對油電雙漲的忍耐,到了極限的邊緣,選票說明一切。
但對台北股市衝擊甚大的證所稅開徵方案,一樣需要速戰速決,馬總統雖關心,頂多只是做了原則性的裁示,後續的說明與溝通,都交由專業部會處理。馬總統如此重視電價,到底看見了什麼?
這恐怕與主計總處剛公布的首季財經成績單有關。幾乎停滯的經濟成長率、閃不停的藍燈,讓經濟部長賭上烏紗帽的物價上漲率,使盡力氣,才勉強控制在2%的目標區內。
更令人擔憂的是,主計總處對於能否維持物價上漲率的平穩,顯然沒把握,不但要期待風調雨順,颱風不要來,對油電價格上漲後的物價漲幅,更是憂心忡忡。
其實主計總處帳本,精算出來之前,民間的物價漲幅早已跑在前面,任政府狠話說盡外加到處查帳,廠商調價仍然調得理所當然—電價要漲了,總得反映成本。
電價還沒正式上漲,台灣已經是百物齊漲。總統真正談的,不是台電的價格多與少,這是場意義重大的宣示性談話,控制物價,已是當前財經施政最重要的核心議題。
長遠地看,若調升國內能源價格能促使大眾調整消費行為,如多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多使用省電家電用品等,那麼供應端廠商就不只有降低生產成本的節能動機,更有追隨市場需求及營收的誘因,去開發與生產更節能的產品服務。當節能產品服務因量產而日趨「平價」,就會促使更多消費者願意購買。於是我們的經濟社會便可逐步轉成節能環保的「綠色經濟」。
然而,在調整過程中,廠商與消費大眾到底可以承受多大程度的「獲利空間壓縮」及「荷包縮水」,整體社會又要為經濟趨緩與就業惡化付出多少代價?這是政府必須審慎因應的「短空」課題。研判當前情勢,中低收入消費族群受影響較大,消費端中小型商家受成本上揚、營收下滑的影響較可能面臨經營困境。以下進一步說明。
中油及台塑公司今年4月1日起大幅度調整汽柴油價格,使今年以來國內汽柴油價格漲幅已逾一成。緊接著台電公司也宣布今年5月15日起將實施電價合理化方案。雖然馬總統昨(1)日宣布電價將分三階段調漲,但油電雙漲已對國內經濟造成影響。
油電雙漲影響廠商的途徑主要有二:一是造成廠商生產成本上揚,壓縮其獲利空間;二是縮減消費大眾的實質購買力與其他消費支出,同時影響廠商營收表現。兩種途徑都會影響各行業經營與人員雇用,進而減損整體社會的營業獲利與勞動報酬。
目前使用汽柴油最多的行業首推運輸業,其次是批發零售業,漁業與營造部門也是「用油大戶」。上述行業合計耗用量就占國內汽柴油供應的七成以上。以汽柴油價格上漲15%為例,假使油料成本廠商完全自行吸收,部分陸上運輸業者獲利減少金額可能超過營收的4%,批發業也可能減少超過2%,其他約在1%。
電力使用則遍及各行各業。製造業主要「用電大戶」包括半導體、鋼鐵初級製品、光電材料及元件,及石化材料等產業,而服務業則以零售、批發、教育訓練服務為主,但休閒娛樂、醫療服務、住宿餐飲等行業用電量也不在少數。不過,電費占各行業的支出比重均不高,所以影響獲利程度並不算高。以電費支出占營收比率最高的零售業為例,若電費上漲兩成,整體平均獲利下滑金額應不到營收的1%。
因此,對許多消費端行業而言,油電雙漲最令業者擔心的,倒不在直接成本的上揚,而是消費者可能因「手頭變緊」而不上門。
油電雙漲對影響大眾消費主要透過三個途徑:第一,油電費用支出上升排擠其他消費支出;第二,油電雙漲誘發後續一般物價的調漲;第三,消費購買力下滑或減少消費導致職場就業機會減少,進一步抑制消費活動。
對一般人的消費支出而言,油費支出占國內民間消費的比率高於電費占比,二者合計約占我國民間消費的3%。以目前油電雙漲均達一成以上,對消費端商家營收可能產生的排擠仍不可輕忽。
預料今年下半年起,國內核心物價也將有若干幅度的上揚。大致上民生必需、市場替代品有限的商品較可能率先調漲。換言之,中低所得族群將可能面臨較大衝擊。
消費端中小型商家受成本上揚但營收下滑的「雙重擠壓」,也可能有較多歇業或規模裁減,使下半年失業問題可能趨於惡化,將進一步抑制民間消費。
政府在追求經濟結構調整的「長多」目標之際,絕不可忽略「短空」問題的因應,須更強調部門橫向協調及設定措施的優先順序。
然而,在調整過程中,廠商與消費大眾到底可以承受多大程度的「獲利空間壓縮」及「荷包縮水」,整體社會又要為經濟趨緩與就業惡化付出多少代價?這是政府必須審慎因應的「短空」課題。研判當前情勢,中低收入消費族群受影響較大,消費端中小型商家受成本上揚、營收下滑的影響較可能面臨經營困境。以下進一步說明。
中油及台塑公司今年4月1日起大幅度調整汽柴油價格,使今年以來國內汽柴油價格漲幅已逾一成。緊接著台電公司也宣布今年5月15日起將實施電價合理化方案。雖然馬總統昨(1)日宣布電價將分三階段調漲,但油電雙漲已對國內經濟造成影響。
油電雙漲影響廠商的途徑主要有二:一是造成廠商生產成本上揚,壓縮其獲利空間;二是縮減消費大眾的實質購買力與其他消費支出,同時影響廠商營收表現。兩種途徑都會影響各行業經營與人員雇用,進而減損整體社會的營業獲利與勞動報酬。
目前使用汽柴油最多的行業首推運輸業,其次是批發零售業,漁業與營造部門也是「用油大戶」。上述行業合計耗用量就占國內汽柴油供應的七成以上。以汽柴油價格上漲15%為例,假使油料成本廠商完全自行吸收,部分陸上運輸業者獲利減少金額可能超過營收的4%,批發業也可能減少超過2%,其他約在1%。
電力使用則遍及各行各業。製造業主要「用電大戶」包括半導體、鋼鐵初級製品、光電材料及元件,及石化材料等產業,而服務業則以零售、批發、教育訓練服務為主,但休閒娛樂、醫療服務、住宿餐飲等行業用電量也不在少數。不過,電費占各行業的支出比重均不高,所以影響獲利程度並不算高。以電費支出占營收比率最高的零售業為例,若電費上漲兩成,整體平均獲利下滑金額應不到營收的1%。
因此,對許多消費端行業而言,油電雙漲最令業者擔心的,倒不在直接成本的上揚,而是消費者可能因「手頭變緊」而不上門。
油電雙漲對影響大眾消費主要透過三個途徑:第一,油電費用支出上升排擠其他消費支出;第二,油電雙漲誘發後續一般物價的調漲;第三,消費購買力下滑或減少消費導致職場就業機會減少,進一步抑制消費活動。
對一般人的消費支出而言,油費支出占國內民間消費的比率高於電費占比,二者合計約占我國民間消費的3%。以目前油電雙漲均達一成以上,對消費端商家營收可能產生的排擠仍不可輕忽。
預料今年下半年起,國內核心物價也將有若干幅度的上揚。大致上民生必需、市場替代品有限的商品較可能率先調漲。換言之,中低所得族群將可能面臨較大衝擊。
消費端中小型商家受成本上揚但營收下滑的「雙重擠壓」,也可能有較多歇業或規模裁減,使下半年失業問題可能趨於惡化,將進一步抑制民間消費。
政府在追求經濟結構調整的「長多」目標之際,絕不可忽略「短空」問題的因應,須更強調部門橫向協調及設定措施的優先順序。
主計處今(30)日將下修今年GDP經濟成長預測,在油電雙漲,且電價漲幅大於預期下,今年消費者物價控制在2%以內面臨極大挑戰。除通膨疑慮外,工商團體及各方人馬紛紛向府院高層遊說,盼爭取分次調漲或微調空間,減輕對工商界及服務業衝擊。
電價5月15日擬調漲,但因首季企業獲利普遍不佳,主計處今天公布第一季GDP,恐不如原先預測,甚至不如亞洲其他三小龍。加上百物齊漲,消費力道減緩,工商界及中小企業均憂心油電雙漲對今年出口及經濟帶來影響超乎政府預期。
日前閣揆陳?在工商早餐會中對分段調漲建議並未鬆口,指示經濟部就工商界在離峰電價建言降低費率,重新精算,針對非營利單位給予優惠電價也一併檢討。政院是否對電價調漲內容有再討論或微調空間,頗受關注。
這次電價漲幅超乎外界預期,平均幾近3成,再加上夏月電價並未避開,夏月平均漲17%,等於漲幅47%。此外,離峰電價調漲66%,造紙業叫苦連天,紛紛透過立委及工商團體建言,盼考量分段調漲,減少衝擊。
油電雙漲,美牛爭議,加上開徵證所稅,股市重挫,馬政府種種施政決策造成民怨載道,綠營已串連各地民眾520之前嗆馬大遊行,部分投藍民眾怨氣沖天不排除上街遊行。
立委丁守中、賴士葆都表示,立委並不反對合理反映,但希望分段調整,讓工商界及中小企業有調適時間。丁守中說,預告一個月並非法律規定,倘若政府考量新民意(例如鹿港鎮長選舉結果),認為可以分段或再調整離峰電價內容,行政部門有權可以變更,不必再預告一個月,「當然要再緩衝一個月更好」,這是體察民意,並非行政部門決策反覆。
據了解,除工總及中小企業等工商團體本週陸續向經長施顏祥遊說外,財經界人馬都將陸續提報告或寫信向馬英九反映,盼電價政策調漲方式重新審慎斟酌,以免對今年物價及經濟衝擊過大。
知情人士指出,倘若電價分二段調整,5月電價漲一半,另一半10月再漲,對台電全年虧損恐擴大200億元,屆時台電虧損將逼近資本額一半。
相關人士說,即使如此也未必只有辦理增資一途,還有開源節流或其他方式可以改善營運。
電價5月15日擬調漲,但因首季企業獲利普遍不佳,主計處今天公布第一季GDP,恐不如原先預測,甚至不如亞洲其他三小龍。加上百物齊漲,消費力道減緩,工商界及中小企業均憂心油電雙漲對今年出口及經濟帶來影響超乎政府預期。
日前閣揆陳?在工商早餐會中對分段調漲建議並未鬆口,指示經濟部就工商界在離峰電價建言降低費率,重新精算,針對非營利單位給予優惠電價也一併檢討。政院是否對電價調漲內容有再討論或微調空間,頗受關注。
這次電價漲幅超乎外界預期,平均幾近3成,再加上夏月電價並未避開,夏月平均漲17%,等於漲幅47%。此外,離峰電價調漲66%,造紙業叫苦連天,紛紛透過立委及工商團體建言,盼考量分段調漲,減少衝擊。
油電雙漲,美牛爭議,加上開徵證所稅,股市重挫,馬政府種種施政決策造成民怨載道,綠營已串連各地民眾520之前嗆馬大遊行,部分投藍民眾怨氣沖天不排除上街遊行。
立委丁守中、賴士葆都表示,立委並不反對合理反映,但希望分段調整,讓工商界及中小企業有調適時間。丁守中說,預告一個月並非法律規定,倘若政府考量新民意(例如鹿港鎮長選舉結果),認為可以分段或再調整離峰電價內容,行政部門有權可以變更,不必再預告一個月,「當然要再緩衝一個月更好」,這是體察民意,並非行政部門決策反覆。
據了解,除工總及中小企業等工商團體本週陸續向經長施顏祥遊說外,財經界人馬都將陸續提報告或寫信向馬英九反映,盼電價政策調漲方式重新審慎斟酌,以免對今年物價及經濟衝擊過大。
知情人士指出,倘若電價分二段調整,5月電價漲一半,另一半10月再漲,對台電全年虧損恐擴大200億元,屆時台電虧損將逼近資本額一半。
相關人士說,即使如此也未必只有辦理增資一途,還有開源節流或其他方式可以改善營運。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