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本次電價調整的關鍵因素,在於立法院能否通過對台電的1,000億 元追加預算,不過,由於目前仍在「卡關」,審議委員只能再次於「 假設」中達成共識。
知情人士指出,台電內部準備好的方案,確定方向為「民生用電凍 漲、產業用電平均漲幅不超過15%」;在此原則下,對產業用電不同 用戶訂出不同漲幅,例如超級用電大戶的資料中心、半導體業者等, 漲幅最高、恐超過15%,而與民生高度相關的產業,則可望凍漲,扣 除可凍漲的產業用電戶,總計影響戶數約為30餘萬戶。不過,具體細 節是否依照台電目前方案,知情人士表示,仍要尊重委員們在審議會 中的意見。
民生用電凍漲,亦即維持在平均每度2.77元,與電價公式算出的合 理電價3.9元有超過每度1元的落差;產業用電現平均每度3.81元,平 均調整幅度最高15%,約為每度4.38元,則高出電價公式合理電價每 度近0.5元。產業已傳出反彈聲浪,知情人士指出,都將再溝通。據 台電今年第一次審議會資料,以韓國為例,其過去兩年住宅電價漲幅 高達53%,台灣僅漲3%;韓國產業電價兩年漲幅高達87%,台灣漲 幅32%,累積調幅明顯較低,這也造成台灣住宅電價和產業電價,都 是全球前五低。加計本次規劃調幅,台灣產業電價仍比日本、韓國低 。
據台電財務報告,至2023年底止,台電已經累計虧損3,820億元, 在今年4月起調漲電價後,前七月仍繼續虧損共529億元,累虧超過4 ,300億元。到今年7月止,台電負債比93.2%。連續虧損將使台電淨 值偏低,短期融資面臨斷鏈危機,本次調漲,有望再挹注台電數百億 元。
經濟部預定30日召開電價審議會,討論10月新版電價,不過行政院 上半年追加撥補台電1,000億元預算案仍待立法院同意,而台電先前 提出的替代方案指出,若是撥補預算案未通過,10月電價恐上漲約1 3%,引發漲電價憂慮。
據悉,由於行政院長卓榮泰已多次對外宣示不調漲民生電價,因此 ,台電內部版本朝民生、工業電價分開考量,以民生電價凍漲為優先 原則,產業用電價格則將適度調升、反映成本,但最終調漲方案仍由 審議委員會決定。
卓榮泰先前表示,電價的重點在於如何維持民生穩定,反映成本、 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節能減碳。雖然目前民生用電電價低於台電的 發電成本,但基於民生用電需求,政府應該想盡各種方法讓民生電價 平穩,不要再增加大家的負擔,至於產業用電大戶部分,就讓電價審 議委員會來討論。
電池協會指出,因應政府2050淨零排放,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電, 台電執行強韌電網十年計畫,廣增儲能設備藉此解決再生能源間歇性 問題,降低對電網衝擊,目前已逾1GW儲能系統陸續上線,參與台電 電力交易平台輔助服務,但其中不乏使用中國大陸電池模組或電池機 櫃的儲能系統。
協會強調,倘若有心人士仿效恐怖攻擊,透過網路通訊遠端控制儲 能系統,進而影響電力系統穩定,顯見網路資訊安全已儼然成為國安 層級的重要議題。
一向重視資安的台電公司,112年8月制定「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儲能系統資通安全規範」,針對可程式化自動控制或具完整資通訊及 遠端控制功能之系統,具連網操控功能之資通訊軟體及硬體零組件, 禁止使用大陸廠牌、大陸製造、大陸製造貼牌產品,並同時設立抽查 機制,可由台電公司或政府主管機關,得不定期會同第三方公正單位 抽查。
電池協會建議,政府相關機構針對其他鋰電池應用系統,包含3C產 品、電動車、儲電系統等皆應納入禁止範圍,包括,禁止使用大陸廠 牌、大陸製造、大陸製造貼牌產品。
電池協會表示,協會會員將積極配合國家政策,輔導各下游業者配 合實施;針對台電公司儲能系統資通安全規範,應有更詳細說明,包 括以下4點:1、針對EMS、BMS、PCS,包含軟、硬體架構,不得使用大 陸廠牌、大陸製造、大陸製造貼牌產品,是否包含底層電池芯量測及 通訊元件?2、目前已上線 1GW 儲能系統,是否應全面檢視並限期改 善?3、台電公司或政府主管機關之抽查機制,所謂第三方公正單位 是哪一些機構?4、抽查流程或審查內容應有明確的項目。陳勝光說 ,台電資安規範非常值得肯定,電池協會期盼政府及台電公司能夠徹 底執行,落實國家安全。
泓德能源昨日盤中股價一度衝上310.5元高點,市值達350億元,位 居族群之冠,其後賣壓湧現,終場下跌5.34%作收,收盤價275元。
泓德能源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1.56元,嘉義和台南案場陸續開工並 且認列營收,下半年營收可望「月月高、季季高」,第四季將是全年 高點,全年營收上看百億元。隨著第三季營收攀高,獲利也將跳升, 法人預估,泓德能源今年可望賺進一個股本,營收、獲利同步寫歷史 新高紀錄。
展望2025年,周仕昌表示,今年擴大海外布局,不僅在日本成功拿 下長期脫碳素儲能系統容量市場標案,為台灣第一家打入日本儲能系 統容量市場的公司。還與澳洲電力零售商ZEN Energy簽定備忘錄,合 作內容包含光儲電廠使用協議(Tolling Agreement)、虛擬電廠( VPP)合作及儲能案場開發,未來將攜手合作綠氫等綠色能源事業。 未來將透過併購與策略合作擴大海外市場布局,將是泓德能源主要營 收成長動能之一,法人估明年營收還會維持20∼30%的高成長。
電價費率審議會將於月底召開,台電內部最新方案仍維持民生電價 不調,工業電價平均估調漲約14%,用電大戶與資料中心調幅將高於 15%。
據櫃買中心統計,9月傳統發債大戶終於登場,中油、台電均按照 既定計畫發債,尤其中油繼上月發債120億元後,本月再發133億元, 另有台電發債126.5億元,光兩大咖合力就發出近260億元,加上其他 公司債及可轉債,9月企業發債量意願大幅提升。
觀察今年以來公司債大咖發行量,上半年包括「發債王」中油發出 476億元、台電387億元、台積電343億元;下半年台電發出227億元, 中油發債253億元,但台積電自5月後未再發債。
9月除有中油、台電發債,遠東新也發債43億元、台灣大發20億元 ,其餘則多為金融債;可轉債方面,9月發債量達192億元,合計整體 公司債達514.5億元,雖低於過去動輒700億元水準,但已有明顯回溫 跡象。
觀察新債票面利率,包括中油、台電各天期新券,都較前次發行利 率下修,有「類公債」地位的台電5年新券為例,利率由7月的1.92% 降至1.9%,中油5年新券利率也由1.95%降至1.92%;隨企業發債成 本舒緩後,預計第四季進入年底傳統發債旺季,今年公司債還有機會 再衝一波。
銀行主管指出,隨主要央行開始降息,即使我央行不降息,市場都 近期發債利率高點已過,成本下降是企業進場關鍵,台電及中油為彌 補虧損維持每季發債計畫,至於台積電下半年何時進場,備受市場關 注。
回顧今年企業發債量,上半年維持較高量能,1月有660.5億元、2 月春節月休兵,3月增至720.2億元、4月發債量續增至892億元、5月 587.4億元、6月764.2億元;下半年7月及8月發債一度量縮,直到9月 又回到發債水準、重返500億元大關。
**電力公司帶動企業發債回溫,台電、中油大手筆發債**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近日發行 126.5 億元公司債,與中國石油公司(中油)合計發行了近 260 億元,帶動 9 月份企業發債市場回溫。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9 月份企業發債量達 514.5 億元,較 8 月份大幅提升。其中,傳統發債大戶中油和台電均按照既定計畫發行公司債,中油繼上月發行 120 億元後,本月再發行 133 億元,台電也發行 126.5 億元。 過去半年,台電已發行了 227 億元公司債,中油發行 253 億元,加上此次發債,今年以來台電和中油已發行超過 600 億元公司債。 銀行主管表示,隨著全球央行陸續降息,我國央行即使不降息,市場也預期國內利率接近頂峰,發債成本下降是企業進場發行公司債的關鍵。 此外,9 月份還發行了 192 億元可轉債,使得整體企業發債規模更為龐大。專家預測,隨著年底傳統發債旺季的到來,今年企業發債市場仍有機會再衝一波。
**電價審議會「壓線」將召開 台電:民生凍漲、產業調漲不逾15%**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宣布,電價費率調整審議會將於30日召開。受台電千億元預算補貼案立院仍未過關影響,這次審議會將「壓線」召開。
據透露,台電內部方案訂出原則,維持民生用電凍漲,產業用電平均調漲幅度不超過15%。但產業用電不同用戶將有不同調漲幅度,像是資料中心、半導體業者將調漲最高,恐超過15%;與民生高度相關的產業則可能凍漲,影響戶數約30萬戶。
民生用電將凍漲在平均每度2.77元,與電價公式算出的每度3.9元有1元以上的落差。產業用電目前平均每度3.81元,最高調漲幅度15%後,約為每度4.38元,仍低於電價公式算出的每度4.85元合理電價。
對於調漲計畫,產業已傳出反彈聲浪。據台電指出,後續將持續溝通。台電表示,與韓國相比,我國過去兩年住宅用電調漲幅度僅3%,韓國達53%;產業用電調漲幅度32%,韓國87%,我國累計調幅明顯較低,住宅及產業電價都屬於全球前5低。
台電財務報告顯示,至2023年底止,已累計虧損3,820億元,年初調漲電價後,今年前七月仍虧損529億元,累計虧損超過4,300億元。目前台電負債比93.2%,連續虧損恐使淨值偏低,影響融資。若電價調漲通過,可望挹注台電數百億元資金。
**台電嚴查儲能系統國安風險,禁陸製設備**
全球關注鋰電池應用系統對國安的威脅,台灣電池協會呼籲,政府應針對國內鋰電池系統的國安風險採取行動。 電池協會指出,政府為推動再生能源,積極設置儲能設備,目前已有超過 1GW 的儲能系統上線。然而,部分儲能系統採用中國大陸製電池模組或機櫃,對電力系統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為防範駭客攻擊,台電公司已於去年 8 月制定「儲能系統資通安全規範」,禁止使用中國大陸製設備。電池協會建議,政府應將禁令擴及其他鋰電池系統,例如 3C 產品、電動車和儲電系統。 電池協會表示,會員將配合政府政策,輔導業者實施禁令。協會也希望台電公司能提供更明確的規範說明,例如禁止使用的範圍、抽查機制的細節等。 協會理事長陳勝光肯定台電的資安規範,但強調政府和台電應徹底執行,保障國家安全。**泓德能源營運高峰 創新高紀錄**
上市公司泓德能源(6873)今日改列一般板上市,股價飆高,市值達高峰。總經理周仕昌表示,第四季受惠於大型案場,營運將達今年巔峰,業績有望持續成長。明年,泓德能源將擴大海外併購與合作,預計營收將較今年成長 20%~30%。
泓德能源在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達 1.56 元,隨著嘉義和台南案場開工並認列營收,下半年營收預計將逐月、季季攀升。第四季將成為全年高峰,全年營收有望突破百億元。隨著營收攀高,獲利也將大幅提升,法人預估今年可望賺進一個股本,創下營收和獲利的新紀錄。
**海外布局添動能 明年營收持續高成長**
周仕昌表示,泓德能源今年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已成功拿下日本長期脫碳儲能系統容量市場標案,成為第一家打入日本儲能系統容量市場的台灣公司。此外,泓德能源也與澳洲電力零售商 ZEN Energy 簽訂備忘錄,合作內容包括光儲電廠使用協議、虛擬電廠合作以及儲能案場開發。未來,泓德能源將透過併購與策略合作擴大海外市場布局,預計將成為主要營收成長動能。
**台電調漲工業、商用電價 民生用電維持不變**
電價費率審議會將於月底召開。據了解,台電內部最新方案仍維持民生電價不調,但工業電價平均估調漲約 14%,用電大戶與資料中心調幅將高於 15%。
**台電擬漲產業電價 民生電費暫凍**
電價審議委員會即將召開,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電價攸關民生與產業發展,政府會審慎評估。經濟部預計30日召開電價審議會,討論10月的新版電價政策。
台電先前提出替代方案,若政府不撥補1,000億元預算,10月電價恐上漲約13%。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多次宣示不調漲民生電價。台電內部討論版本可能會將民生、工業電價分開考量,民生電價暫不調漲,產業電價適度調升以反映成本。
卓榮泰強調,電價應維持民生穩定、反映成本、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節能減碳。政府將盡力讓民生電價平穩,不增加民眾負擔。至於產業用電大戶的電價調整,則由電價審議委員會討論決定。
**台灣電力參與港口設施保全訓練提升應變能力**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於9月23日至25日在台北舉辦「國際船舶及港口設施保全章程(ISPS CODE)」港口設施保全員(PFSO)訓練課程,吸引包括交通部航港局、台灣港務公司、台灣中油公司、台灣電力公司等十餘個單位報名參加。 課程內容涵蓋ISPS CODE規章介紹、港口設施保全評估、應急計畫準備及保全查驗程序等實務操作。此外,刑事警察局偵五隊專業教官擔任客座講師,傳授識別危險物質及爆裂物裝置等專業知識。 CR強調,此課程讓學員熟稔港口設施保全執行重點,講師並分享檢驗經驗,探討常被忽略的保全事項,提升學員的實務應變能力。 為滿足訓練需求,CR已加開台中班(10月23日至25日)及高雄班(11月6日至8日),歡迎報名參加。詳情可參考CR官網訓練課程專區(www.crclass.org/training/)。
台灣電力公司 (台電) 將在即將舉行的電價費率審議會上,提出產業用電電價平均調整 15% 的方案。此方案旨在改善台電財務狀況,預計影響約 53 萬戶產業用電大戶。
根據了解,調漲產業電價可為台電帶來每年約 900 億元的收入,用於補足民生用電虧損。目前,台電發電成本高於電價,每度成本約 3.9 元,平均售電電價為 3.45 元。產業用電電價若調漲 15%,將達到每度 4.38 元,超過台電成本。
台電提出調漲產業電價的主因,一是過去三年台電吸收產業用電約 4,000 億元,希望產業回補;二是相較於日本和南韓的產業電價,台灣仍有調漲空間。
產業電價調幅方面,用電量衰退逾 5% 的產業,將減半調漲;用電成長產業和超級大戶,則調幅超過 15%。但影響層面較廣的產業,如市場、食品製造、超市等,將暫時凍漲,並由政府撥補電價。
台電表示,調漲產業電價最快可能在 10 月 15 日起實施,或延至 11 月。電價審議會將於本周五或下周一召開,屆時將討論及決定台電提出的方案。
台電擬漲工業電價15% 工商界叫苦連天
經濟部日前核准台灣電力公司調整電價,其中工業大電用戶調漲15%的規劃,引起工商團體強力反彈。
工總理事長潘俊榮表示,工業界不反對調漲電價,但一次漲幅15%過高,將增加企業成本負擔。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則指出,電價上漲將影響各行各業,甚至推升物價,呼籲政府優先考量國家發展。
潘俊榮認為,電價調幅應循序漸進,避免企業承受過大壓力。他強調,傳統產業正處於景氣寒冬,若大幅調漲電價將讓企業難以負擔。
林伯豐強調,綠電與核電應並行發展,以確保民生和產業用電穩定。他認為,仰賴政府補助和調漲電價,並不能解決電價上漲的問題。
對於超級用電大戶調漲逾15%的規劃,台積電、鴻海等科技巨頭未回應。聯電則表示尊重政府政策,正崴也表示會遵循政策。
科技業人士指出,電價上漲雖然會增加生產成本,但穩定的供電才是業界最關注的議題。科技大廠已積極投資再生能源,希望能降低電價上漲的影響。
據了解,台電的電價調整方案是「民生凍漲、產業調漲」,未來若立法院通過撥補預算,不論是通過2024年追加1,000億元、或2025年撥補1,000億元預算,將全部用來補貼民生用電。調升產業電價可挹注台電收入一年900億元,改善台電財務狀況。
據了解,電價審議會召開日期可能是本周五或下周一,台電提出方案將交由審議會討論及決定,不排除調幅會有調整。
目前台電發電成本仍高於電價,用電成本每度3.9元,平均售電電價為3.45元,其中民生住宅電價現為每度2.77元,工業電價則為3.81元,若經這波產業電價平均調整15%,產業用電電價將來到每度4.38元,超過台電成本,就是要多負擔台電在民生電價虧損。
因立法院推遲預算審查,在等不到撥補預算情況下,台電擬提出工業電價調整15%方案,主要是因為若無政府預算撥補,又不漲電價,台電年底累虧4,800億元,將瀕臨破產邊緣。
相關人士透露,調升產業用電有兩大原因。一是過去三年,台電吸收產業用電合計約4,000億元,希望產業此時能夠回補台電;二是日本產業電價一度5.17元,南韓為4.58元,相較於目前我國的3.81元,調漲產業電價仍有空間,調升後仍可維持競爭力。
產業電價調幅上,台電規畫,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相較,用電量衰退逾5%的產業包括自行車、汽車零組件、紡織等,將減半調漲;若是連兩年用電成長、且超級大戶,調幅將超過15%,多漲一點,「但不會超過15%太多」。全案估有53萬高壓及特高壓受影響,約占台電用戶數的3.5%。
至於部分與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直接有關產業,如市場、食品製造、超市等業,則先凍漲,並且將由政府撥補電價。
潘俊榮認為,若台電非不得已必須調漲電價,工總並不反對,但是不應一下子漲太高,應該壓低調幅,傳統產業目前本就面臨景氣寒冬,若一下子大幅調漲電價,將增加成本及負擔,各企業一定吃不消,呼籲電價應漸進調整,並有合理調整範圍。
林伯豐認為,電價一漲再漲,影響台灣工業發展,他重申綠電與核電應並存發展,才能穩定民生和產業用電,如果只發展綠電,卻將核電排除在外,就算仰賴政府補助及漲價都無濟於事,電價還是會繼續漲,台灣工業也無法好好發展。
他指出,現在發展中的電子業和人工智慧(AI)等用電量極大,若再調漲電價,各行各業都會吃不消,電價調漲也會影響民生用品,連帶推升物價,造成通膨,不利人民及國家發展,呼籲政府應以國家前途為優先考量。另外,台電規劃超級用電大戶、半導體與資料中心將漲價逾15%,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以及電子代工一哥鴻海昨日都未回應。聯電則表示,尊重政府政策;規劃在台灣營運大型AI資料中心的正崴也說,政府的政策都會遵循。
不具名科技業高層指出,雖然電價上揚多少增加生產成本,但電價上漲不是業界最關注的議題,政府是否能穩定的供電,才是關鍵所在。
科技大廠已陸續投入再生能源。聯電再生能源使用占比在2023年達11.1%,並於台灣簽訂裝置容量達181MW(百萬瓦)的再生能源採購合約,已自今年起供電。
此次課程吸引了交通部航港局、臺灣港務公司、台灣中油公司、台 灣電力公司等十餘個單位報名參加。課程內容涵蓋ISPS CODE相關規 章與條款介紹、港口設施保全評估、應急計畫準備及港口設施保全查 驗程序等實務操作。此外,也特別邀請刑事警察局偵五隊專業教官擔 任客座講師,講授識別危險物質及爆裂物裝置等專業知識。
CR強調,透過此課程,學員不僅能更加熟悉港口設施保全的執行要 點,講師亦結合多年檢驗經驗,透過實際案例探討經常被忽略的保全 重點,進一步提升學員的實務應對能力。
本次課程報名狀況踴躍,於截止日前即已額滿,為滿足受訓需求, CR特別加開台中班(10月23日至25日)及高雄班(11月6日至8日), 歡迎各界踴躍報名參加,詳情請參考CR官網訓練課程專區( www.crclass.org/training/)。
**東元併伸昌電機 進軍變壓器市場**
東元電機(1504)宣布,以5.48億元併購變壓器廠伸昌電機超過57%的股權,成為最大股東。這項併購將有助東元擴大產品線,並與伸昌電機關係企業印尼SINTRA公司形成策略聯盟。
東元電機董事長利明表示,併購伸昌電機是東元進軍全球變壓器市場的第一步,也是東元電氣化產品組合的補充。
伸昌電機成立於1971年,專注於高效節能的變壓器技術,並擁有國際競爭力。長期以來,伸昌電機和SINTRA公司都是台電、印尼電力公司(PLN)、台塑集團和Siemens等國際大廠的變壓器供應商。
東元電機表示,併購後將協助伸昌電機在台灣擴建新廠,並透過東元的國際化布局,讓伸昌電機快速切入北美和台灣市場,跨足69至161kV電力變壓器業務。
伸昌電機董事長蕭文瑜指出,全球變壓器市場商機龐大。透過與東元的合作,伸昌電機可以新建產能,參與台電的韌性電網計畫,並與SINTRA公司共同支持東元全球變壓器業務和電氣化整合方案。尤其是為了滿足東元西屋馬達公司在北美市場的需求。
未來,東元電機和伸昌電機也計畫在印尼展開機電業務合作。東元集團的全球平台和資源將有助於伸昌電機和SINTRA公司從地區業者轉型為國際企業。
台電強化電網、美投資建設 業者迎重電熱潮
近年台灣電力(台電)積極強化電網韌性,未來10年將投入5645億元,成為台灣重電產業成長的主要動能。東元集團董事長邱純枝宣布,東元將併購瞄準電網轉型的廠商,以搶攻龐大商機。
台電的電網韌性強化計畫預計於2026年前執行35%的預算,其餘65%則落在2026年至2032年。法人預估,今年至2025年間,台電的資本支出年複合成長率將達20%,帶動重電業者從台電獲得的營收年複合成長率也將超過30%。
此外,美國政府通過的基建投資法案和降低通膨法案,將在2032年之前分配約4640億美元用於能源相關基礎建設。預計到2025年,每年將有43億美元的電力變壓器需求,台灣變壓器業者將積極爭取訂單。
東元為台灣老牌重電廠,在電網轉型趨勢下,將成為主要受惠廠家。邱純枝表示,東元持續布局電網升級、儲能系統等領域,以滿足市場需求,開拓成長動能。
台股強勢股延續漲勢 洋華、偉詮電蓄勢待發
儘管盤勢震盪,但台股個股表現優於大盤,尤其洋華(3622)和偉詮電等強勢股連三日收高,漲勢持續。法人看好後市上漲空間,建議逢低布局。
受惠於美聯準降息循環帶動美國股市上漲,台股昨日尾盤收復季線和22,400點關卡。群益投顧總經理范振鴻和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科技股整理後預計將跟隨上漲腳步,加上國際資金回流,台股可望緩步走高。
在盤中追價力道有限的情況下,仍有強勢個股持續上漲,包括洋華、志強-KY、偉詮電等。其中,偉詮電通吃PS5、Xbox和Switch等遊戲機電源管理晶片,昨日股價漲6.5%,創波段高點。
洋華則受惠於台灣電力電網計畫,明年機電訂單已滿,光電部門也將量產電子紙等新品。市場預期新產品效益將陸續顯現,股價衝上73.1元,中期底部成形。
此外,特斯拉預計發布全自動駕駛Robotaxi,帶動台股電動車、自駕車相關股定穎投控和貿聯-KY股價上揚,獲得投信買盤青睞。
**電價恐漲?卓榮泰:政府應平穩民生用電** 今(26)日,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政府將盡力維持民生用電穩定,避免再增加民眾負擔。不過,電價是否調漲仍需尊重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 卓榮泰昨(25)日赴立法院備詢時,被質詢台電財務改善方式。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說明,電價變動由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目前已有多數外部委員,意味電價漲跌由審議會決議。 另一方面,卓榮泰表示,因俄烏戰爭導致國際天然氣飆漲,台電未反映成本。隨著天然氣價格回落,加上今年 4 月電價上漲,台電財務好轉,但仍有改善空間,因此撥補 1,000 億元強化財務。 針對電價議題,卓榮泰表示,雖電價審議委員會尚未召開,但考量社會民生需求,政府應盡力平穩民生用電。至於產業用電大戶用電,則交由審議會討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