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華城近兩年業績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單,加上美國許多電力公 司跨海來台採購電力級變壓器等重電設備,外銷顯著成長。
華城表示,華城董事長許邦福因任內公司市值曾抵2,167億元新高 ,累計總股東報酬率(TSR)787%,平均每季EPS達2.7元,首次入選 2024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全球繁體中文版第 五屆「台灣企業領袖100強」,就排名第40名。
華城強調,華城董事長許邦福帶領下,華城是國內電力設備產品線 最為齊全、產品品質與專業售前、售後服務皆深獲國內外電力公司及 工業用戶一致肯定與信賴,並以二級半高科技傳統產業自居,重視售 前售後服務、更重視數位化智動化智慧工廠,成功從本土企業重電設 備製造商轉型為國內知名綠能系統工程統包商,進而成為國際知名重 電大廠。
華城指出,華城2023∼2024年營收與獲利表現是公司成立55年來屢 創新高,在天下雜誌評選為製造業成長最快前50家企業排名第16名, 在資本市場更是重電業指標,無論在營收金額、電壓等級及容量都是 國內重電外銷領頭羊。中華徵信所評選2024年版台灣混合500大科技 業以及經營績效100「科技百強」名單,華城綜合得分91.17分,摘下 首次混合科技業百強王。
**四接環評審查難產 台電二次展延至12月**
爭議性的「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環評案,遲遲未啟動審查。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已收到台電二度展延公文,延後5個月至12月底。
四接環評案涉及環保、環境衝擊等廣泛層面,自2018年起,歷經多任環保署長及環境部長,至今未做出決議。環評委員去年第5次初審未達成共識,要求台電補正資料。台電申請展延至7月底,近期二度展延5個月。
彭啟明表示,台電未說明展延原因,但環境部尊重開發單位意見,同意展延。他指出,環評審查將待台電送件後再開啟。
至於增加外部專家審查海洋生態、操船安全、港埠營運面向的訴求,彭啟明承諾遵照辦理,但須待台電送件後啟動。
據了解,為避免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的「拆梁」行動與四接環評案掛鉤,台電、經濟部及環境部默契延後環評審查,避免政治因素干擾焦點。
四接環評案之所以引發各界關注,主因環保、環境衝擊等影響層面 廣泛,自2018年以來,歷經環保署長張子敬、環境部長薛富盛,到新 任的部長彭啟明,經5次初審都沒有做成決議,審查進度牛步化。
環評委員去年7月召開「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 告書初稿」第5次初審延續會議,但未做成決議,僅要求台電補正相 關資料,台電申請展延至今年7月底,補上專家審查意見書等,近日 二度申請展延,時間為5個月。
彭啟明受訪表示,台電此次申請的理由為因故展延,並未主動說明 原因,具體細節要詢問台電,但環境部依照往例同意,並尊重開發單 位意見,環評將等台電送件後再進行審查。
至於環團、基隆市政府訴求,環評增加外部專家,針對海洋生態、 操船安全、港埠營運面向代表,彭啟明說,環境部都會遵照辦理,但 要等到台電送件後才會開始啟動相關程序。
據指出,近期基隆市長謝國樑面臨罷免,為避免民間團體發起的「 拆梁」行動與四接環評案掛鉤,讓政治話題影響審查焦點,台電、經 濟部與環境部,皆有默契將環評審查延後。
台電虧損3826億元 經濟部:國營事業應不虧損
台電累計虧損達3,826億元,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國營企業沒有政治考量,必須創造盈餘,否則高層存在意義何在?應設法「最起碼不虧錢」。
郭智輝表示,國營事業高層應想辦法讓公司獲利,要求企業高層最基本的不虧損。不過,台電高層抱怨「不能虧錢,但原料價格就是這麼貴」,且電價過低,但郭智輝強調,企業主管就是必須解決問題。
為了維持營運、償還舊債,台電今年將發行公司債。經濟部國營司司長胡文中指出,今年行政院編列約1,500億元,目前已發行4期公司債,累計487.5億元。明年計畫仍在編審中,視情況決定是否繼續發債。
胡文中認為,國營事業應有盈餘合理,但首先應解除台電的政策負擔。台電過去提供的優惠電價,應由各主管機關負責。
胡文中表示,自俄烏戰爭爆發後,台電因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背負4,000多億元的虧損,因此2025年以後,台電負擔的政策任務應回歸主管機關,包括學校、社福機構、大宗運輸的優惠電價,由衛福部、教育部、交通部負責。電價仍須適度反映成本。
胡文中指出,台電仍有諸多努力空間,包括管控燃料成本、採購策略優化等。目標是達成今年損益兩平。
電價漲幅恐再上揚?電價審議委員會9月審議
隨著9月初電價審議委員會的召開,電價是否再次調漲備受關注。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由於《電業法》修法,外部委員人數將多於經濟部及官方委員,電價審議將更貼近社會期待,並納入弱勢族群需求。
郭智輝強調,台灣的油電價格一直受制於「全亞洲最低」的限制,這不僅導致薪資水平無法提升,也讓「台灣電力」長期虧損。他指出,台電身為獲利導向企業,理應承擔更多成本。
郭智輝呼籲,為了提升競爭力,電價和油價必須適度反映成本,唯有如此,薪資水準才能提高。他表示,電價審議委員會將在9月提出建議方案,將近期的物價上漲等因素納入考量。
根據《電業法》第49條修正案,電價審議委員中的專家學者和民間團體代表須不低於二分之一。這意味著未來的電價調整將更加重視社會意見,而非僅由政府機關決定。
目前電價審議委員會共有17席委員,官方代表9席,工商團體3席,專家學者5席。按照新法規定,未來官方代表人數將減少,外部委員人數將增加,以達到更均衡的決策機制。
**台灣電動大客車崛起!台電打造充沛電力基礎**
為了讓民眾享受優質的國產電動大客車,經濟部大力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包括輔導車廠採用國產零組件、吸引更多廠商投入製造。目前已有華德、成運等業者獲得交通部認證,提供客運業者更多車款選擇。 不僅市區公車,長途國道客運業者也加入電動化行列。今年 4 月,成運在智慧移動展上發表長途城際型電動大客車,未來量產後將用於國道運輸。 充電站的設置是電動公車推動的關鍵。經濟部與台電公司設立專責窗口,協助客運業者解決用電申請問題,確保穩定供電。此外,台電推出優惠電價方案,包括基本費低、離峰期長、尖離峰價差大,鼓勵業者離峰充電省電費。 為了提升充電便利性,台電也在 2022 年推出充換電設施電價,提供低基本費、長離峰期和高價差等特點。此外,台電也鼓勵業者發展智慧充電系統,充分利用有限空間。 以大南汽車北投站為例,華德動能規劃的充電場域結合車隊管理、智慧排程、太陽能發電和儲能系統等功能,打造減碳、安靜、環保的電動公車整備環境。台灣工具機巨頭程泰大舉投資五軸機種,進軍全球高階加工市場
面對中國大陸中低階工具機的競爭壓力,台灣工具機廠積極提升研發能量,朝向高階五軸複合加工機邁進。
程泰集團於數年前便開始投入五軸機研發,目前已有成果。最新開發的GMT-2000五軸銑車複合車床已獲汽車零組件大廠宇隆科技及國內航太龍頭廠採用,並在歐洲工具機展上獲得義大利訂單。
GMT-2000具備9軸控制、5軸同動的加工能力,能完成複雜型態工作的加工。程泰投入1.5億元研發經費,連同亞崴開發五軸加工機的費用,合計超過3億元。
五軸複合機市場過去由德、日廠商壟斷,程泰是首家大規模商品化的台灣工具機廠。GMT-2000售價達1,200萬至1,500萬元,為程泰營運及獲利注入新動能。近期訂單中,大五軸及小五軸產品已占一半以上,甚至獲得日本客戶採購,顯示策略正確。
程泰與供應鏈逆勢合作,提振產業景氣
景氣低迷時,程泰逆勢操作,備妥20億元資金,透過旗下工具機廠發包1,000台以上機台備量,強化與供應鏈的合作。
此計畫獲得協力廠支持,穩定接單生產,避免放無薪假。對程泰而言,價格有彈性空間,推銷產品時更具競爭力。透過協力廠商聯合採購模式,約有上百家廠商受惠,程泰也能省下一成成本。
程泰投資太陽能,邁向淨零碳排
為響應淨零碳排趨勢,程泰計畫在中科園區總廠屋頂設置1萬坪的太陽能板,建立綠能發電系統。預計於今年發包動工,未來產生的綠電將自用及出售給台電。
經多年努力已有華德、成運及創奕等業者茁壯成為交通部公告符合國產化要求合格車輛業者,經濟部為提供民眾更多元的車型可搭乘,持續推動更多車廠(如鴻華、總盈)投入發展,取得合格資格後將有更多交通部核可補助車型可供客運業者選購。市區公車外,國道客運使用的長途用車業者亦積極開發中,如成運今年4月臺灣國際智慧移動展發表長途城際型電動大客車,未來量產後將用於長途國道運輸。
充電站建立也是公車電動化推動過程重要的一環。經濟部及台電公司為此成立單一專責窗口,協助客運業解決用電申請問題,提供業者穩定充裕的電力,並鼓勵業者選用離峰充電優惠方案及發展智慧充電系統。台電為提升業者充電便利性,2022年推出電動車充換電設施電價,具備基本費低(一般電價的20%)、離峰期長(每日18小時)、價差高(尖離峰價差8元)等特色,引導業者在離峰充電降低電費支出。
此外,因都會區尋地不易,在有限的區域發展智慧充電系統更顯重要,以大南汽車北投站為例,由華德動能整體設計,是北投士林首座示範電動公車充電場域,具備車隊管理、充電智慧排程、太陽能發電、儲能系統等多功能用途,提供減碳、零噪音、綠能環保的優質電動公車整備環境。
答:面對中國大陸中低階工具機的生產量能快速崛起,台灣工具機廠壓力與日俱增,必須持續提升研發能量,朝更高階的五軸複合加工機來精進。程泰集團早在幾年前就積極投入各式五軸機的研發,目前已陸續看到成果。
以最新開發的GMT-2000五軸銑車複合車床為例,就獲得汽車零組件大廠宇隆科技及國內航太龍頭廠採用,去年EMO歐洲工具機展也接到義大利的訂單。目前,這項新產品正在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進行巡迴展,進軍全球高階加工市場。
GMT-2000是程泰推出的第二代五軸車銑複合車床,具備9軸控制、5軸同動的加工能力,能夠完成包括自由曲面在內的任何複雜型態工作的加工,投入研發經費高達1.5億元,連同亞崴開發五軸加工機的費用,合計就超過3億餘元。
五軸車銑複合機的市場,過去一直都掌握在德、日等國外廠商手中,台廠很難切入這個領域,程泰是第一家能夠大規模商品化的台灣工具機廠。以GMT-2000為例,一台售價在1,200萬至1,500萬元間,也為營運及獲利挹注新成長動能。
事實上,集團近期接獲的訂單,大五軸及小五軸的產品就占了一半以上,甚至連日本客戶也陸續採購,顯示策略正確。
問:集團在與供應鏈強化合作方面有何具體做法?
答:景氣不佳,除了整機廠之外,關鍵零組件等協力廠商也同樣面臨營運下滑的困境。為了不讓供應鏈體系出現缺口,同時強化合作的黏著度,集團決定逆向操作,初步備妥20億元資金,將透過旗下兩家工具機廠發包1,000台以上機台備量。
集團去年10月開始推動這項計畫,11月發包,今年將陸續出貨。產品主要透過大數據方式,選出最熱銷的機種,才不致造成庫存壓力,一旦景氣復甦,屆時將可立即交貨搶得先機。
危機就是轉機,集團推動這項計畫,獲得不少協力廠支持,這些協力廠可以穩定接單生產,不必放無薪假;對集團來說,價格有彈性空間,推銷產品時,也較有競爭利基,可說是雙贏。透過協力廠商聯合採購模式,約有上百家廠商因此受惠,而對集團來說,可以省下約一成的成本,幫助也很大。
問:面對全球淨零碳排的大趨勢,集團有何因應計畫與措施?
答:集團因應淨零減排及碳盤查,已規劃在中科園區總廠屋頂,投資約2億元設置約1萬坪的太陽能板,建立綠能發電系統,預計今年發包動工,未來所產生的綠電,除了自用之外,也可出售給台電。
郭智輝認為,國營事業高層在所謂的管理目標上,必須想盡辦法讓 公司賺錢,要求企業高層必須做到最基本不虧損,不過台電高層抱怨 「不能虧錢但買的原料就是這麼貴」,電價卻如此便宜,但郭智輝強 調,企業主管就是必須設法解決問題。
為維持營運、償還舊債並確保穩定供電,台電今年也將發行公司債 ,台電表示,今年行政院預算編列大約為1,500億元,到今年7月中旬 為止已經發行4期公司債,累計487.5億元,明年計畫仍在編審階段, 後續將在預算範圍內視資金需求、市場及財務情況等,決定是否繼續 發債。
經濟部國營司司長胡文中認同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企業應有盈餘 是合理的,不過首先要解除台電的政策負擔,換言之,台電過去提供 的優惠電價,要回歸到各業務主管機關來負責。
胡文中說,台電自俄烏戰爭開始,兩年來為了配合政府的穩定物價 政策,背負4,000多億的虧損,因此2025年以後,台電過去負擔的政 策任務必須回歸主管機關,包括學校、社福機構、大宗運輸的優惠電 價,由衛福部、教育部、交通部負責。電價仍須適度反映成本。
胡文中指出,台電其實能夠努力的方向很多,包括進一步管控燃料 成本,及採購策略如何做得更好,在進口煤炭原物料採取更節省的作 法等,努力達成今年損益兩平的目標。
但郭智輝也說,《電業法》修法,讓電價審議委員會外部委員多於 官方委員,電價的訂定可因此將許多弱勢團體、社會期待都列入考量 ,背負不少社會民生福祉的責任,也更符合社會期待。
他表示,目前經濟部內部對電價調整還進入討論階段,不過,台電 還是會在9月電價審議委員會議中提出建議方案,「台電虧損這麼多 ,對於將本求利的產業,應該要有承擔多一些的空間。」
電價4月1日調漲,整體電價漲幅11%,不但推升物價、也引發產業 界對國家能源政策的質疑,立法院朝野三黨更上演《電業法》修法大 戰。
電價調整如此動輒得咎,郭智輝指出,亞洲國家用油皆為從他國進 口,各國發電成本也都差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油、電售價還 要受到「全亞洲最便宜」的規範限制,也連帶導致台灣整體薪資水準 低,不具競爭力,跟不上其他國家,「這就意味著你天花板太低」, 他呼籲,各界應該支持讓「電價再漲一下、油價再反映一下。」只有 電價、油價上漲,稍微將成本反映在價格上,如此,薪資水準才能提 高。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的《電業法》第49條,明定電價審議會學者專 家及相關民間團體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今年9月的電價費率審 議委員會就會適用新《電業法》規定。
目前電價費率審議會委員共有17席,在官方代表部分,包括經濟部 、經濟部能源署、行政院消保處、主計總處、行政院經濟能源農業處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國發會經濟處、公平會競爭處、經濟部綜規司 等9席;工商及消費者團體有工總、商總、消基會3席;專家學者代表 則有5席,政府代表過半數,因此未來不是增加外部委員,就是減少 官方代表。
凱米肆虐 休市兩天 國庫變颱災另類苦主
強颱凱米來襲,全台各地暴雨成災,也造成股市休市兩天,估計國庫將損失約30億元證交稅。
根據台灣電力公司表示,截至目前為止,搶修人力已出動超過6,000人,已修復近62萬戶,復電率逾8成7,預計將於晚間9點前完成99%復電。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呼籲受災中小企業,務必收集完整受災佐證資料,以利後續申請租稅減免或向銀行貸款復舊。
財政部關務署也祭出六大措施協助救災,包括進口貨物受損免稅、救難物資免稅通關、救濟物資先行通關、受損保稅物品除帳、原料沖退稅延展最長1年,以及成立救災物資快速通關單一窗口。
**強颱凱米肆虐 科學園區運作穩定**
強颱凱米連兩天來襲,對台灣經濟重鎮的科學園區運作影響備受關注。各園區管理局表示,部分地區因大雨排水不順,部分路段也因樹木傾倒暫時受阻,但園區多數廠商維持正常營運,持續監控颱風動態。
中科管理局副局長施文芳指出,中科園區受颱風影響輕微,園區設施與半導體、面板等產業大廠正常運作,未發生災害或損失。園區已即時排除傾倒路樹等障礙,交通號誌異常狀況也未嚴重影響通行。
竹科管理局表示,轄下六大園區中,僅宜蘭科學園區部分路樹倒塌,未有其他災情。管理局事先實施防颱措施,包括下水道疏通、路樹固定等,並備妥救災設備。與台灣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密切聯繫,確保園區水電供應無虞。
南科管理局表示,南台灣豪雨造成園區部分積水,但廠商仍正常營運。管理局將持續關注雨水排放狀況。經濟部園區管理局指出,仁大產業園區仁武園區因後勁溪暴漲,導致園區積水及腰,已聯絡廠商了解損害情況。
凱米颱風帶來超大豪雨,又逢年度大潮,截至25日晚間9點,累計 全國淹水災情總計2,522處,已退水705處、未退水1,817處,淹水地 區主要在高雄市,其次為屏東縣、台南市及嘉義縣。包括高雄愛河、鳳山溪、美濃溪等多條河川溢堤。
災害應變中心統計,累計緊急傷患人數共531人,其中死亡6人。電 力系統部分,曾停電戶數79萬7,662戶,其中73萬7,971戶已修復,仍 停電戶數5萬9,691戶,以雲林縣最多。停水方面,曾停水戶數7萬59 3戶、修復戶數4萬6,293戶、仍停水戶數2萬3,966戶。
總統賴清德25日表示,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防救災系統全面啟動,國 軍提前結束漢光演習轉投入防災和救援任務。中央各部會會協助地方 政府,將災情降至最低,颱風過後,也會協助受災民眾盡早恢復日常 生活。
台電表示,已出動超過6,000人持續搶修,至今修復近62萬戶、復 電率逾87%,力拚25日晚間復電99%。
值得注意的是,股市因颱風休市兩天,以近期股市日成交量約5,000億元、計算千分之3的證交稅率,粗估證交稅將因此減收30億元,國庫成為另類「颱風受災戶」;以6月證交稅實徵淨額276億元來看,6月共19個交易日,換算單日證交稅實徵淨額平均約14.5億元,兩天合計也接近30億元。
因應此次災情,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啟動中小企業災後復舊財 務協處機制。經濟部中企署25日表示,於颱風季節遇豪大雨或強風受 災的中小企業,務必於清理營運場所前,蒐集完整受災情形佐證資料,以供日後申請租稅減免或向銀行申請復舊貸款所用。
關務署六大措施救災
至於颱風造成民眾財產損失部分,財政部關務署表示,將以從寬、從速原則,提供受災商民減免關稅、救難物資免稅進口與快速通關及 受損保稅物品除帳等六項措施。主要包括進口貨物受損免稅、救難物 資免稅通關、救濟物資先行通關後補文件、受損保稅物品除帳、原料 沖退稅期限可展延最長1年及各關機動成立救災物資快速通關單一窗 口,以利救災物資快速通關。
中科管理局副局長施文芳25日表示,中科園區有風無災,公共設施 及半導體、面板等園區大廠皆正常運作,未因颱風而出現災害及損失。園區受颱風影響期間,配合維修的廠商,即時排除會影響交通暢通的傾倒路樹,大欉斷枝、傾倒的大型喬木已現場裁切、就近先移置;至於交通號誌出現異常的情況,也未嚴重到影響園區內的交通。
竹科管理局指出,颱風期間所屬的六大園區,除宜蘭科學園區部分 路樹倒下,沒傳出其他災情,因23日下午即成立應變中心,事先實施 下水道疏通、入水口清理、路樹固定及池體水位調降等防颱措施,並 備妥沙包、抽水機、鏈鋸及貨車等救災應變設備,人員隨時待命。因企業最關心的就是水、電的正常供應,中心與台電、自來水公司密切 聯繫,確保園區水電供應無虞。
颱風為南台灣帶來超大豪雨,多處傳出淹水災情,南科管理局表示,轄內園區有部分出現積水,但廠商正常營運生產,未有災損傳出,管理局將持續監控、關注雨水帶來的排洪順利程度。
經濟部園區管理局也指出,南台灣的園區主要是仁大產業園區仁武園區,因後勁溪暴漲,導致園區排水不順,區內道路積水及腰,正聯絡區內廠商,了解是否有機器設備受損情況。此外則無其他災情。
**綠能股大漲 台電「售電」成避風港** 隨著台股重挫,具備售電題材的綠能股成為投資人避險標的,股價節節攀升。雲豹能源連續兩日攻上漲停,泓德能源也創新高,市值逼近 300 億元。 **雲豹能源漲勢驚人** 雲豹能源近期釋出利多,其子公司獲准改列一般板,預計 9 月轉板上市。在比價效應下,股價累計上漲超過 4 成,收於 295.5 元,改寫歷史新高。 **森崴能源前景看好** 森崴能源今年進入台電二期離岸風場工程施工高峰,股價也同步創新高。其子公司富威電力為首批完成綠電交易的民間售電公司,已送件申請上市,預計年底轉上市。 **綠能三雄市值破千億** 雲豹能源、泓德能源、森崴能源三家綠能公司股價持續上揚,市值也大幅飆升。截至 22 日,三家公司市值合計突破千億元大關。 **雲豹能源營運挑戰** 雖然股價表現優異,但雲豹能源第一季提列訴訟損失,導致當季虧損。不過,公司表示,旗下事業獲利穩健,下半年可望恢復成長動能。 **泓德能源工程量穩定** 泓德能源上半年營收成長 5.4%,預計 2024 年光電和儲能開工量體龐大,工程營收將於下半年大量認列。 **森崴能源受惠離岸風場** 森崴能源上半年受惠於台電離岸風場工程開展,營收年增 100.15%。下半年營收預期將再創新高。
**台電熱潮拉抬資安股,安碁資訊逆勢抗跌** 台股昨日重挫 612 點,但資安相關類股受惠於近期兩起國際資安事件,表現相對抗跌。資安監控業者安碁資訊今( 23 )日開盤股價上漲 2.59%,表現亮眼。 專家指出,近期發生微軟系統當機事件,影響全球航班大亂,另一樁則是 Google 宣布有意收購資安公司 Wiz,金額達 230 億美元,皆反映出資安議題的重視。 安碁資訊自 7 月以來,股價漲幅超過 45%,近期雖有修正,但今日仍逆勢上漲。法人預估,該公司受惠於資安意識抬頭,今年營收和獲利將再創新高峰。 安碁資訊表示,除了既有的資安監控服務,也正積極布局雲端業務,與三大雲端業者合作推出雲端資安監控服務。此外,政府法規加嚴,加上大型企業需要加強資安防護,都將帶動整體資安產業的成長。 法人看漲安碁資訊下半年表現,認為傳統旺季加上資安議題持續受關注,營收和獲利可望超越上半年,再創歷史新高。
**台電尖峰負載破紀錄!林口、大潭機組故障拉警報**
凱米颱風還沒來,台灣熱到爆!全台冷氣狂開,讓台灣電力(台電)的用電量節節升高。昨天(22日)下午1點多,尖峰負載飆到4,119.1萬瓩,寫下歷史第二高紀錄。
雖然昨天白天還有13.94%的備轉容量,但到了晚上尖峰時間,備轉容量率只剩下約8%。為了應付用電量大增,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台電已經把今年的最高負載預測值,再上修到4,135萬瓩。
蔡志孟解釋,昨天林口、大潭等發電機組發生故障和檢修,總共減少了170萬瓩的供電能力,導致晚上尖峰的備轉容量率降到7%到8%之間,備轉容量剩下280萬瓩左右。雖然負載偏高,但台電還是會用調度策略和時間電價等方式來應對。
為了因應日間尖峰負載突然爆衝,台電啟動了核二廠的兩部氣渦輪機,提供約8萬瓩的電力。蔡志孟說,這是因為從外地送電到北東電網的線路容量已經達到極限,為了讓北東部地區的供電穩定,才啟動核二廠氣渦輪機來平衡負載。
蔡志孟指出,昨天主要是因為凱米颱風來襲前,氣溫飆升,北部出現焚風等高溫現象,讓瞬間用電量攀升,台電因此上調了今年的最高負載預測值。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昨日林口、大潭等機組故障、檢修等,合計減少170萬瓩供電能力,夜尖峰的備轉容量率介於7%、8%,備轉容量約有280萬瓩,儘管負載偏高,仍可透過調度策略、時間電價等方式因應。
因應日尖峰瞬時負載飆高,台電啟動核二廠的兩部氣渦輪機,供電量約8萬瓩。蔡志孟表示,主要是因為北東電網從外部輸送電力的線路容量已達極限,為維持北東區域供電穩定和安全,才啟動核二廠兩部氣渦輪機,以平衡區域負載。
蔡志孟表示,昨日因凱米颱風來臨前,氣溫飆高,北部出現焚風等高溫極端現象,帶動昨日瞬間用電量攀升,台電也將今年最高負載上調為4,135萬瓩。
不受台股大跌影響,雲豹能源19日從處置股出關,連續兩個交易日 都拉上漲停作收,22日再攻上330元的新高價位。雲豹能源6月下旬以 111元改列上市,如今股價大漲近3倍,市值暴增245億元,衝上388. 8億元。
泓德能源已獲准改列一般板,預定在9月轉板上市。在比價效應之 下,泓德能源7月份股價累計大漲超過4成,22日上漲2.6%作收,收 盤價295.5元,續寫歷史新高。以股本10.13億元計算,市值逼近300 億元、來到291.88億元。
森崴能源同樣有售電題材,子公司富威電力也是首批完成綠電交易 的民間售電公司,已經送件申請上市,期望在今年底轉上市。森崴能 源今年進入台電二期離岸工程施作認列收入的高峰,近期股價也同創 高峰,22日收盤價176元,市值也達到385.38億元。三家綠電公司近 期股價屢創新高,市值也大幅飆升,22日合計市值一舉突破千億元大 關。
雲豹能源第一季提列一次性訴訟損失,使得單季營業淨損為1,565 萬元,稅後淨損為204萬元。上半年合併營收約20.15億元,相比去年 同期減少31.89%。雲豹能源表示,集團旗下事業體獲利穩健,新案 件陸續開工、已完工案場進入營運階段,此外,旗下子公司天能綠電 、台普威能源及煒盛環科皆展現營運動能,下半年可望恢復成長動能 。
泓德能源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約21.5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成長5. 4%。泓德能源開發與工程量體穩定,2024年光電預計開工量體超過 350MW、儲能開工容量超過160MW,工程營收將於下半年起大量認列。 綠電需求火熱,預估2024綠電交易收入成長5倍。
森崴能源今年上半年營收達到65.81億元、年增100.15%。受惠於 台電二期離岸風場隨水下工程展開施作而進入認列高峰,下半年營收 有望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