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近期最引大家注目的資安事件,即資安業者GrowdStrike因軟體出 包,造成微軟系統大當機,影響850萬台電腦,雖然占不到微軟系統 電腦的1%,但因發生在重要的交通運輸企業,造成全球航班大亂。
另一件值得關注的是Google上周宣布有意以230億美元,買下Wiz這 家資安公司,如交易成功,將是Google史上最大購併手筆。Wiz為新 創公司,主要提供雲端服務資安業務,包括資料中心相關的基礎建設 、資料庫及應用程式等的資安監控和服務。業者指出,雲端平台最重 要的服務即資安,Google有意透過該購併,超越競爭對手取得競爭優 勢。
也因資訊安全為近期當紅炸子雞,SOC資安監控為主要業務的安碁 資訊,自7月以來股價漲幅逾45%,雖近期稍有修正拉回,但資安議 題近期發燒,安碁資訊反而逆勢抗跌,22日以258元作收,單日漲幅 1.57%。
安碁資訊2024年上半年繳出營收新高的成績,展望下半年,除既有 的SOC資安監控服務,另外也積極布局雲端業務,近期與三大雲端業 者洽談合作,推出雲端資安監控(Cloud SOC)服務。將提供雲端資 安健診檢測,包括雲端身分與權限、雲端安全組態掃描等八項服務。
另一方面,該公司亦預期政策利多於下半年發酵。主管機關要求上 市櫃公司嚴守資安通報等相關法規,加上擁有大量客戶資料的電商、 零售業者,需繳交資安維護計畫書,並提高會員資料外洩的罰金,將 帶動企業加碼資安相關投資。
由於下半年為資安軟體產業的傳統旺季,安碁資訊亦表示,下半年 的營收獲利表現往年均優於上半年。法人推估,安碁資訊2024年全年 營收獲利將再創新高。
台電核三廠1號機本周六停機 除役階段啟動
運作40年的台電核三廠1號機,將於本周六(27日)停機,為穩定供電,台電已備妥電力,由民間豐德電廠3號機接替供應。這也代表台灣核能發電占比將從今年的6.3%降至約3%。
為應對停機,核三廠1號機自6月中旬起逐步降載,目前已降至低於八成。停機後仍需檢修,待環境部通過除役環評、核安會核發許可後,才能正式進入除役程序。核三廠1號機依規定運作執照40年,2號機執照則將在明年5月到期。
根據台電規劃,1號機停機後,將進行燃料移出、安全設備檢修等作業。核三廠除役環評程序仍在進行中,預計最快2025年5月,2號機停機後才會核發除役許可。
2023年核能發電占比6.3%,隨著核三廠1號機依法在27日停機,核電比重將降至約3%。
至於今年9月麥寮2號機(60萬瓩)除役,台電表示,同時新上線的大潭9號機(供電能力112萬瓩)接替,各月供電能力皆大於尖峰負載需求。
台電表示,核三廠1號機自今年6月中旬起,以每日功率遞減0.9%速度緩慢降載,目前已由人為控制方式將功率降載至低於八成。1號機停機後仍須進行必要檢修工作,將待環境部通過核三廠除役環評、核安會核發除役許可,才會真正進入除役階段。
按現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規定,核電廠運轉執照有效期間最長為40年,若期滿要繼續運轉,則應於執照屆滿前五年至15年申請換發執照,核三廠已超過申請時限,1號機依法須在7月27日停機,2號機運轉執照則將在明年5月17日屆期。
核安會去年4月完成核三廠除役計畫審查作業。依台電規劃,1號機於27日停機後,必要檢修工作,包含燃料移出爐心、安全有關設備檢修、緊急柴油發電機檢修等。
此外,核三廠除役環評程序還在進行中,須待除役環評通過後,核安會才會依核管法規定核發除役許可,最快2025年5月間2號機停機後才會核發。
**台電獨撐7月發債市場 升息下成本倍增企業搶募資金腳步放緩**
上半年企業發債熱潮隨著升息逐漸降溫,下半年首月發債數量大幅縮減。櫃買中心統計,7月傳統發債大戶「神隱」,僅有台電按照既定計畫發行100.5億元公司債,撐住單月發債量。截至18日,整體企業發債僅達258.5億元,若月底前無大咖發債,將創今年10月後的新低。
今年以來,台電以487.5億元登「發債王」,中油476億元居次,台積電343億元排第三。但在7月緊縮的市場氛圍下,企業發債意願低迷,三大咖僅剩台電獨撐場,勉強讓單月發債量突破250億元大關。
升息來襲,公司債利率水漲船高。升息前,5年期公司債利率約1.75%,10年期更不到2%;如今,5年期已上看2%,10年期更是突破2%,壓縮企業發債空間。今年上半年狂發債的台積電、台電、中油等雖然已募得不少資金,但市場買家如銀行等可承受的額度逐漸飽和,三大咖後續發債動態仍需觀察。
台電7月發行5、7、10年期新券,其中7年期券達38億元,5年期券33.5億元,以往額度較高的10年期新券則降至29億元;另中鼎也發行了5年期60億元公司債。反映出3月央行升息半碼後,發債成本走高,以台電7月10年期券利率為例,已達2.03%,較1月發行的同期間隔1.81%,增加0.22個百分點,亦即每100億元債務一年利息支出增加2,200萬元。
銀行主管分析,目前僅有急需資金或有大筆資本支出的企業才會考慮發債,其餘有發債計畫的企業暫緩腳步;觀察本周標售的2年期定存單利率,市場對於央行第三季是否再升息仍不確定,下半年公司債熱度可望降溫。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 助攻大亞營運展望樂觀**
受惠於政府推動的強韌電網計畫,身為電線電纜龍頭的大亞(1609)營運前景看好。經濟部大幅加速電網預算執行,預計未來將以地線、電纜為優先,提振大亞長線表現。
根據經濟部規劃,強韌電網十年計畫總金額達1,005億元,汰換設備以地線、電纜為主要部分。過去這兩項預算執行進度較緩慢,未來加速執行將帶動大亞的電線電纜業務.
此外,大亞亦受惠於5,645億元的能源政策,除了重電設備出貨暢旺外,也間接拉動電線電纜的需求。法人預測大亞2024年稼動率將持續維持高檔.
**金寶受惠China Plus One策略,積極擴產**
金寶(2312)擁有豐富產品線,分散市場風險。隨著國際企業實施China Plus One策略,金寶成為受惠者之一.
金寶已在全球佈局生產基地,包括泰國、中國大陸、馬來西亞、菲律賓、墨西哥、巴西和美國等地。生產基地分散讓金寶能夠快速回應客戶需求,並進行試產和量產.
目前金寶持續積極擴產,泰國生產基地面積將擴增一倍,達到100萬平方米。國內新營廠區將生產消費性電子、網通和印表機,充電樁則會移至新營區生產.
權證發行商建議看好大亞、金寶後市表現的投資人,可選擇價外20%以內、有效天期120天以上的權證商品介入,以擴大槓桿空間.
**自主發電趨勢興起 台灣電力業者保來得導入SOFC系統** 台灣科技業擴廠和資料中心興建加速,用電需求升高,導致缺電危機加劇。為了避免斷電風險,自給自足的發電方式成為企業新趨勢。 保來得總經理朱秋龍指出,燃料電池(Fuel Cell)以天然氣發電,不受天氣影響,可以全天候穩定運作,無需搭配儲能設備。其中,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尤為受矚目,擁有高達 65% 的能源轉換效率,且安全性高,無爆燃疑慮,免除消防安全檢查。 SOFC 獨特的優勢吸引了企業紛紛導入。PCB 大廠欣興電子去年引進台灣首套 SOFC 系統,保來得竹南廠也將購置 650KW 的 SOFC 系統,成為產業界第二家導入的企業。 朱秋龍分析,考慮運維費用後,這套系統預估每度電發電成本約為 4.2 元,回收年限在 11 年內。身為用電大戶的保來得,尖峰用電時期每度電高達 8 元,導入 SOFC 後可節省電費並降低契約容量。 保來得除了是 SOFC 關鍵元件「連結板」的供應商,也是 SOFC 主要供應商 Bloom Energy 的材料合作夥伴。朱秋龍表示,Bloom Energy 同時推出氫燃料電池(SOEC),以滿足氫能車的需求。 SOFC 設備具備二氧化碳捕捉功能,Bloom Energy 預計明年推出新一代機種,功率將提升 30%。隨著人工智慧推動資料中心和半導體產業投資,朱秋龍看好 SOFC 在台灣的市場潛力,呼籲政府提供補助鼓勵企業投資,並減輕台灣電力公司的資本支出壓力。 保來得也開放廠區供各界參觀,並建議民眾上 Bloom Energy 網站進一步了解 SOFC 的優點。
**台電:能源轉型挑戰重重,儲能扮演關鍵角色**
台灣電力副總吳進忠今(1)日表示,隨著能源轉型,電力供應面臨許多挑戰,其中儲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吳進忠是在友達光電舉行的「精選產品暨應用說明會」上致詞時,做出上述表示。他指出,再生能源發電量隨天候變化大,而儲能技術可有效平衡供需,確保電力穩定。
此外,友達光電能源事業群總經理林恬宇也強調,能源轉型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除了創能、儲能外,節能也是重要的課題。友達在這些領域持續提供創新產品與服務,協助我國邁向淨零排放目標。
說明會中,友達光電也展示了多項能源解決方案,包括「AUO多元化能源系統解決方案」、「太陽能案場新應用-發電力提升與精準安全管理產品」,以及「RE100能源管理進程方案」。這些方案搭配台電的調度能力,有助於打造永續的電力供應系統。
此外,8 月 2 日舉行的「光電建築一體化研討會」,則聚焦討論低碳建築的發展趨勢。建築界專家指出,淨零建築和 ESG 永續發展已成為建築業的轉型方向,而光電建築一體化技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友達光電不僅提供光電模組,也推出「PowerVeillance能源可視化與節能專案管理系統」,協助企業監控能源消耗,進行節能管理。此系統已在多家企業中實際應用,取得顯著節能成效。
有興趣的民眾可致電 (04) 2460-8800 #652157 詢問相關資訊。活動地點:台中市西屯區中科路1號,友達光電中科廠區一期。
電業自由化 提升能源市場競爭力 為了達成能源轉型目標,經濟部正推動電業自由化,希望打破傳統電力市場的壟斷局面,引進自由交易機制。這項政策旨在提升電力供應效率,促進再生能源和綠電發展。 在透明、公平、彈性的電力市場下,企業和民眾可以自由選擇供應商,享有高品質服務並共同邁向淨零碳排目標。不只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電業自由化還能提升台灣在全球能源市場的競爭力,實現永續發展願景。 綠電交易市場待解難題 政府計畫針對不同用戶需求,制定「綠電」、「低碳電力」和「一般電力」三種電力價格,以多元化電力供應。不過,目前「低碳電力」的可驗證機制尚未建立,綠電申辦轉供流程複雜且耗時,都影響了綠電交易的發展。 南方電力建議,政府應著重在以下三方面:公開透明價格、便利轉供機制,以及加強與民營業者溝通,協助電業自由化的順利推動。 南方電力積極參與綠能轉型 南方電力提供多元綠電解決方案和「綠電通交易平台」,買賣雙方可自行協商電價,並透過銀行信託確保交易安全和透明度。此外,南方電力也提供用電分析模擬、自建自發自用案場評估等服務,幫助企業制定符合需求的購電策略。 在電力交易平台代理資源服務方面,南方電力深獲市場肯定。從調頻備轉到補充備轉服務,已代理總容量達 300MW,還有約 200MW 已簽約待上線,市占率居冠。 未來,南方電力將持續提升綠電需求和電力交易平台服務品質,以達成企業與環境雙贏目標。
**台灣綠電蓄勢待發 助攻半導體產業揚帆淨零**
台灣再生能源發展蓬勃,其中太陽光電占比最大,為邁向2050年淨零目標扮演關鍵角色。台灣系統公會公共事務主委許俊吉指出,政府重視公會的影響力,經濟部、能源署及台電均會出席公會年度大會,透過公會傳達政策資訊並了解產業需求。
作為AI、半導體產業重鎮,台灣的能源政策及電力供應對台積電、聯發科等大廠的營運至關重要。台積電在今年Computex展後擴大資本支出,NVIDIA也將設立AI運算中心,預估僅AI產業的電力需求,就將在2030年成長高達12%。
國際大廠如Google、NVIDIA和Amazon等,均宣告將於2030年100%使用綠電,各縣市政府也積極爭取大廠設廠,綠電供應成為招商引資的重要指標。
為響應各國淨零趨勢,政府提出淨零轉型五大策略,全方位進行能源轉型,協助企業升級並強化競爭力,以因應AI智慧、電動車產業發展和ESG永續發展潮流。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去年用電量達380億度電,占全國用電量16.31%。許俊吉指出,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67.09億度電,若將全部綠電供應給半導體產業,可滿足其70.29%的需求,但恐對中小企業及其他產業造成排擠。
國際氣候組織能源總監、再生能源倡議「RE100」主席金明斯(Sam Kimmins)來台參加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時表示,鴻海加入RE100後,我國已有34個會員,合計用電占比超過10%,顯示綠電持續供不應求,但也是護國神山的後盾。
許俊吉強調,系統公會的成員包含EPC施工、系統維運、設備供應商、融資及投資機構,過去太陽光電的發展成果是所有從業人員共同努力的成果。當電力供應無虞時,不應忘記這些辛苦的從業人員。
台灣作為AI伺服器、先進半導體重鎮,電力需求持續攀升。在推廣綠電的同時,更要積極建置,兼顧經濟發展與企業減碳,攜手為國家電力建設貢獻心力。
台電出席太陽光電公會大會 籲盤點綠電需求
今年邁入第15年的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昨(19日)在台中舉辦會員大會。能源署、台電及工研院等單位派員出席。
公會理事長廖禎松致詞時指出,綠電議題備受市場關注,呼籲政府針對企業宣告使用100%再生能源(RE100)的時間表、企業擴廠及國際大廠新設資料中心帶動的綠電需求,進行詳細盤點並公告。避免廠商措手不及,影響投資或造成出走,不利整體經濟成長和就業。
廖禎松強調,社會溝通刻不容緩。如果再生能源建置因輿論壓力停滯不前,台灣身為國際品牌供應鏈,客戶要求逐步使用100%綠電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必須積極因應。
為達成2050年淨零目標,廖禎松建議政府及早規畫設立涵蓋企業和家庭綠電轉供的交易平台。
另外,儲能發展攸關電動車和微電網,應與再生能源並行推進。廖禎松表示,能源署應檢討既定目標、過往執行成效和錯誤,電池成本下滑是建置儲能的良機,可探討調整電力交易平台AFC為固定價格,依不同建置時期的電池成本訂定不同費率。
公會過去一年執行經濟部多項專案計畫,包含工業區管理處委辦的太陽光電推動計畫,以及產業發展署的「中小企業納管工廠優化及完善用地規畫計畫」,並舉辦多場教育訓練課程和研討會。
**虛擬電廠助台電應對能源挑戰** 近期全球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帶動用電需求大幅增加。此外,國際減碳意識抬頭,再生能源需求也隨之提升。 面對新型態能源發展,虛擬電廠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大同智能總經理黃允巍表示,虛擬電廠透過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統技術,整合並管理能源,提升能源效率,還能彈性應對能源市場波動和需求變化。 虛擬電廠採用先進數據分析和 AI 技術,能即時監控、預測分析能源生產、調度、儲存和耗用,解決電力調度問題。 黃允巍指出,表後儲能也是虛擬電廠的關鍵環節。大同智能積極投入虛擬電廠領域,協助客戶規劃和建置表後儲能系統,不僅能優化能源管理,還能參與台電電力調度,緩解跳電問題。 目前國內虛擬電廠仍屬起步階段,電力調度運作僅限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未來發展空間龐大。黃允巍建議政府參考國外經驗,研擬推出投資表後儲能和虛擬電廠的獎勵政策,促進產官學界合作,推動台灣能源邁向新世代。
觀察今年以來公司債大咖發行量,上半年台電發出487.5億元登「 發債王」,其次中油476億元、台積電343億元排第三。但7月隨市場 更緊縮,企業發債意願低迷,三大咖剩一咖撐場,僅台電發債勉強讓 單月發債量突破250億元。
升息前5年券利率大致在1.75%、10年券也在2%之下,但目前5年 券上看2%,10年券早已突破2%,勢必壓縮企業發債空間。觀察今年 台積電、台電、中油等上半年踩油門狂發債,規模已經不小,但市場 上買家如銀行等可買額度逐漸飽和,後續發債三大咖發債量要再觀察 。
台電7月發行5、7、10年期新券,主要的7年券達38億元,5年券33 .5億元,以往額度較高的10年新券降至29億元;另中鼎也發5年券60 億元。主要反映3月央行升息半碼,發債成本走揚,如台電7月10年券 利率2.03%,較1月的1.81%,差距達0.22個百分點,即每100億元債 一年利息支出增加2,200萬元。
銀行主管認為,目前除非急缺錢或是大額資本支出的企業,其餘有 發債計畫的企業先按兵不動;且觀察本周標售的2年期定存單情形, 也反映出市場對於第三季央行是否再升息仍不確定,以成本考量,下 半年公司債熱度將降溫。
受惠5,645億元強韌電網計畫等多項能源政策,除重電設備出貨外,也會帶動電線電纜需求成長。法人預期大亞2024年稼動率維持高檔。
因跳電事故頻傳,經濟部著手盤點跳電緊迫地區,希望加速過往十年強韌電網的預算執行,規劃跳電緊迫地區的電網預算在四年內執行完畢,因應未來AI電力帶來的用電需求。台電已明確強韌電網的十年總值至少新台幣1,005億元的設備汰換中,相較其餘重電產品,以地線、電纜的預算執行進度較慢,2022至2024年僅執行13~29 %,預期未來強韌電網的預算加速執行版本,可能以地線、電纜的預算為主,帶動大亞未來電線電纜營運持續轉強。
金寶具豐富產品線,營運受到大環境的衝擊並不大,很早就在全球生產基地布局,全球廠區投資在泰國、中國大陸、馬來西亞、菲律賓、墨西哥、巴西以及一些美國小廠,美國部分在做醫療及國防相關產品。在生產需求旺盛,尤其走向China Plus One策略下,金寶成為其中的受惠者。
金寶許多產品因在不同國家都有生產基地,所以能快速與客戶接軌,進行試產與量產;現階段持續積極擴產,工廠持續在擴廠狀態。泰國生產基地面積將從原50萬平方米增加至100萬平方米。國內新營區的三個廠要生產消費性電子、網通、印表機;充電樁先在碧武里生產,將來將轉至新營區。
權證發行商建議,好大亞、金寶後市表現的投資人,可挑選價外20%以內、有效天期120天以上的商品介入。
台灣保來得總經理朱秋龍分析,SOFC燃料電池不受天候影響,可以24小時穩定發電,無斷電之虞,也不需要搭配儲能。11年前進入市場至今,已有500多家國際企業使用,主要由Bloom Energy供應,並創下零意外紀錄。
此外,能源轉換效率高達65%,以及不爆不燃、安全可靠的特性,無需通過消防安全檢查,也是SOFC的一大優勢。
SOFC自主穩定發電的特性終於被市場看見,PCB大廠欣興電子去年導入全台第一套Bloom Energy的SOFC,保來得竹南廠最近也計畫購置650KW SOFC系統,為產業界第二家。朱秋龍分析,此案連同維運成本,預估每度電發電成本4.2元,回收年限11年以內。
保來得是粉末冶金業龍頭,也是用電大戶,用電量超過8M,尖峰用電時期每度電高達8元。朱秋龍說,SOFC發揮省電及降低契約容量的效果,明年還有第二期550KW投資計畫,加上多年前建置950KW太陽光電,潔淨能源占比超過二成。
保來得為Bloom Energy最重要的材料供應商,生產「連結板」為SOFC的關鍵元件。朱秋龍表示,Bloom Energy為SOFC主要供應商,同時也推出SOEC,對應氫能車的需求。SOFC設備具備CO2捕捉功能,明年將推出新一代機種,功率提升三成。
AI驅動了資料中心及半導體投資及用電需求,朱秋龍看好SOFC在台灣的潛力,呼籲政府能提撥足額預算補助,鼓勵產業投資,也能減輕台電的資本支出。
保來得也大方開放廠區供各界參觀,或上Bloom Energy網站,進一步瞭解SOFC的優點。
第一天「精選產品暨應用說明會」,以「載光前行 建構全方位能源競爭力」為主題,林恬宇致詞並闡述能源轉型的挑戰與機會,接著由台電副總吳進忠發表「能源轉型趨勢下的電力挑戰與因應」;太陽光電系統公會主委黃坤元說明「儲能應用趨勢與管理系統」。「AUO多元化能源系統解決方案」、「太陽能案場新應用-發電力提升與精準安全管理產品」、「RE100能源管理進程方案」分別由友達光電處長林宏洋、經理陳煜儒、陳宗達主講。
友達透過全方位能源調發能力,催生永續生活的能源想像,持續推進「光電建築一體化」技術,攜手供應鏈夥伴達成零碳生活願景。第二天「光電建築一體化研討會」以「低碳成居 通往零碳建築起手式」為主題。由高雄大學建築系教授陳啟仁主講「淨零時代的建築涵構」,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王婉芝主講「淨零建築發展政策趨勢」,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說明「ESG企業永續發展下的建築轉型」。
最後,由處長林宏洋主講「打造新時代能源建築」,艾杰旭亞太經理陳磊分享「AGC建築美學-BIPV海外經驗」,SolarEdge台灣公司經理蘇益仁說明「智慧型微電網建構-儲能系統的優勢及趨勢」,友達經理陳宗達主講「PowerVeillance能源可視化與節能專案管理系統」。
電話(04)2460-8800 #652157,地點:友達光電中科廠區一期╱台中市西屯區中科路1號。
政府將擬訂「綠電」、「低碳電力」及「一般電力」3種電力價格,以應對不同用戶的需求,使電力供應多元化。南方電力表示,「低碳電力」的可驗證機制尚未建立,如何取得與現階段綠電申辦是否有差異,都將影響綠電交易的發展。綠能電力來源已開放二及三型自用發電設備售予售電業,但大量綠電申辦轉供仍卡在流程繁複、辦理時間冗長,難以即時供應市場需求,是待迫切解決的難題。
南方電力認為,政府應審視各種方案,朝價格公開透明、轉供機制便利與民營業者的溝通三大方向努力,助益電力市場自由化。該公司在淨零碳排和綠能轉型提供全面性服務,包括多元靈活的綠電解決方案及「綠電通交易平台」,買賣雙方可自訂購售電價格,並通過銀行信託,在公開、公平的交易環境下,確保交易安全性和透明度。
此外,南方也提供用電分析模擬服務,只需台電電費帳單,即可針對企業的用電習慣及多對多買賣方綠電占比來評估,建議量身訂製的購電策略,並且同步提供自建自發自用案場評估服務。在電力交易平台代理資源服務,南方電力也深獲市場好評,從調頻備轉延伸至補充備轉服務,既設已代理總容量合計多達300MW,還有大約200MW已簽約待上線,市占居合格交易公司之冠。南方電力承諾,將持續提升企業綠電需求及電力交易平台服務,以實現企業與環境雙贏為目標。
台灣為AI、半導體產業重鎮,能源政策及電力供給對台積電、聯發科等大廠的營運影響甚巨。台積電在6月Computex展後擴大資本支出,NVIDIA也要設置AI運算中心,預估2030年僅AI產業的電力需求成長就高達12%。國際大廠如GOOGLE、NVIDIA、AMAZON等都宣告2030年100%使用綠電,各縣市政府爭取大廠設廠,綠電供給是招商引資的重要關鍵。
各國拚淨零,賴政府上任後也提出淨零轉型五大策略,全面進行能源轉型,協助企業升級,強化競爭力,以對應AI智慧、電動車產業發展及ESG永續發展趨勢。以半導體產業用電量現況來看,112年總用電量380億度電,占全國用電16.31%。許俊吉表示,再生能源發電量267.09億度電,若全部綠電供應半導體產業,可滿足其70.29%需求,但將對中小企業及其他產業造成排擠。
國際氣候組織能源總監、再生能源倡議「RE100」主席金明斯(Sam Kimmins)來台參加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表示,鴻海成為RE100會員後,台灣共有34個會員,合計用電占比超過10%。綠電持續供不應求,卻是護國神山的重要後盾。許俊吉表示,系統公會成員包括EPC施工、系統維運、設備商、融資及投資商,過去太陽光電的成績是所有從業人員的汗水堆積出來,當電力使用無虞時,應不忘給予辛苦的從業人員掌聲。
台灣作為AI伺服器、先進半導體重鎮,電力需求直線上升,在綠電推廣之餘,更要積極建置,兼顧經濟發展與企業減碳,攜手為國家電力建設貢獻一己之力。
理事長廖禎松致詞,就市場討論度最高的綠電呼籲,政府應針對企業宣告RE100的時間表、未來企業擴廠及國際大廠新設資料中心帶動的綠電需求,詳加盤點並公告,讓廠商有所因應,避免影響投資甚至導致出走,不利經濟成長及就業。完成調查後,也要提出有效對策來彌補供給缺口。
廖禎松強調,加強社會溝通具有急迫性,若迫於輿論壓力導致再生能源建置停滯不前,台灣為國際品牌的製造供應鏈,面對客戶宣告逐步100%使用綠電,壓力只會愈來愈大,應積極因應。政府為達2050年淨零,也應及早規畫設立涵蓋企業及家庭綠電轉供的交易平台。
儲能攸關電動車及微電網,與再生能源應並行發展,能源署有必要針對既定的目標、過去的執行成效及錯誤認真檢討。電池成本下降是建置儲能的好時機,也可思考AFC電力交易平台改為固定價的可能性,依不同建置時期的電池成本訂出不同費率。
公會過去一年除了執行經濟部工業局南區及中區工業區管理處委辦112年工業用地太陽光電推動計畫、112年中區工業區屋頂太陽光電推動計畫,及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中小企業納管工廠優化及完善用地規畫計畫」等專案計畫,也舉辦7場教育訓練課程及6場研討會,成果豐碩。
黃允巍表示,虛擬電廠概念建立在先進的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技術上,技術含量高。通過即時監控和預測分析,實現對能源生產、調度、儲存和耗用的動態控制,解決電力調度的問題。另外,表後儲能的多元發展也是虛擬電廠的重要環節,大同智能積極投入虛擬電廠,技術團隊能協助客戶規畫建置表後儲能系統,不僅優化能源管理,也可投入資源參與台電的電力調度,對於緩解跳電有正面的助益,利己利人。
虛擬電廠在國內尚在起步階段,電力調度相關運作目前僅有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未來還有許多發展空間,黃允巍建議,主管機關可參考國外經驗,研擬推出企業投資表後儲能及虛擬電廠的獎勵政策,在產官學界通力合作下,推升台灣能源發展至全新的世代。
台電2022年巨虧2265億,監院轟經濟部:怠失責任,改善措施不明
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通過監委調查報告,直指台電遲未向社會說明虧損主因,有怠失責任。報告指出,台電去年巨額虧損主因是燃煤發電燃料成本激增,而非再生能源購電成本。經濟部與台電對外說明不足,造成外界誤解。
監委調查發現,台電去年發購電燃料成本暴增至6166億元,相較前年增加一倍以上,主要是受到國際燃料價格飆漲的影響。台電公司結構中,火力發電占比8成,且97.3%發電燃料仰賴進口,因此受國際能源情勢衝擊嚴重。
報告指出,台電公司2022年底累積虧損超過2063億元,已超過實收資本額的一半。監委認為,台電公司負債比率過高,去年利息費用高達205.78億元,每度電供電成本約增加0.0833元。經濟部與台電應積極研擬改善財務結構對策。
報告同時強調,台電公司前年再生能源購電支出僅占總支出6%,並非虧損主因。監委認為,經濟部與台電對外說明澄清不力,導致外界誤會再生能源是造成虧損的原因。
監察院要求台電與經濟部採取以下改善措施:
- 改善對外說明與澄清,避免外界誤解
- 妥善研擬有效配套方案,降低燃料成本影響
- 積極研謀改善財務結構,降低負債比率與利息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