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未)公司新聞
太陽能廠太陽光電(3566)於昨(4)日宣布,首度打入中國大陸太陽能系統承包安裝(EPC)業者供應鏈,已與大陸最大太陽能EPC業者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簽訂合約,成為新疆特變「柳樹泉農場100MW併網光伏發電專案」的供應商。
新疆特變與新疆軍方持有的柳樹泉農場國有資產經營簽署協議,將在柳樹泉農場建設100MW(百萬瓦)併網光伏發電專案,投資金額預計達人民幣12億元(約新台幣60億元)。
太陽光電已獲得其中25套「iPV追日系統」訂單,安裝量約125KW(千瓦),總金額約近新台幣500萬元。
太陽光電表示,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的承包安裝量,接近大陸市場新增太陽能總需求的15%,EPC總承包量排名全球第二、大陸第一。
雙方將於今年底前完成專案建置,此為該公司在大陸大型電場開發經驗的一大突破,也是台灣太陽能系統安裝業者搶攻當地市場的重大里程碑。
新疆特變與新疆軍方持有的柳樹泉農場國有資產經營簽署協議,將在柳樹泉農場建設100MW(百萬瓦)併網光伏發電專案,投資金額預計達人民幣12億元(約新台幣60億元)。
太陽光電已獲得其中25套「iPV追日系統」訂單,安裝量約125KW(千瓦),總金額約近新台幣500萬元。
太陽光電表示,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的承包安裝量,接近大陸市場新增太陽能總需求的15%,EPC總承包量排名全球第二、大陸第一。
雙方將於今年底前完成專案建置,此為該公司在大陸大型電場開發經驗的一大突破,也是台灣太陽能系統安裝業者搶攻當地市場的重大里程碑。
走過第3季的產業谷底,太陽能族群再度啟動募資,興櫃太陽能股 太陽光(3566)昨(21)日決定現增1千萬,每股發行價位為4元,預 計募集4,000萬元,作為充實營運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之用。
太陽光成立於2006年,在太陽能族群當中算是成立較晚,並未搭上 產業飛速發展的第一班列車,儘管2010∼2011年景氣回溫,但這兩年 又見到壓力,去年度稅後淨損3.36億元、每股淨損2.14元;今年上半 年仍處於虧損局面,稅後淨損1億元,每股小虧0.64元。
此外,因為太陽光還沒上市櫃,在興櫃的流動性較差,以昨日興櫃 均價來說,約落在3.95元,相較於上市櫃同業來說,股價是委屈不少 ,至於在募集資金上,當然也會受影響,以此次現增來說,每股發行 價位僅4元。
太陽光此次現增1千萬股,9成由原股東認購,其餘1成則保留給員 工。
太陽光成立於2006年,在太陽能族群當中算是成立較晚,並未搭上 產業飛速發展的第一班列車,儘管2010∼2011年景氣回溫,但這兩年 又見到壓力,去年度稅後淨損3.36億元、每股淨損2.14元;今年上半 年仍處於虧損局面,稅後淨損1億元,每股小虧0.64元。
此外,因為太陽光還沒上市櫃,在興櫃的流動性較差,以昨日興櫃 均價來說,約落在3.95元,相較於上市櫃同業來說,股價是委屈不少 ,至於在募集資金上,當然也會受影響,以此次現增來說,每股發行 價位僅4元。
太陽光此次現增1千萬股,9成由原股東認購,其餘1成則保留給員 工。
國內一片廢核聲浪下,產業界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及節能應用作為回應。太陽光電(3566)自力發展的iPV Solar Tracker太陽能追日系統增加整體發電量35%∼110%,全年平均提升系統發電量30%∼50 %,價廉物美的iPV Solar Tracker將是提升太陽能發電系統效率的新利器。
具有精準追日、穩定可靠、經濟實惠的iPV Solar Tracker,它可仰角追蹤40度至90度,並水平旋轉360度,能自動並準確地作動至最佳接收日照角度的位置。乘載平台能順應風向自我微調,轉換至安全模式,因應300公里17級風的吹襲。隨身智慧控管、低的建置及維修成本,深具長期經濟效益。
具有精準追日、穩定可靠、經濟實惠的iPV Solar Tracker,它可仰角追蹤40度至90度,並水平旋轉360度,能自動並準確地作動至最佳接收日照角度的位置。乘載平台能順應風向自我微調,轉換至安全模式,因應300公里17級風的吹襲。隨身智慧控管、低的建置及維修成本,深具長期經濟效益。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BIG SUN;股票代號3566)在日本揚威,旗下子公司上陽能源(Topper Sun)在兵庫縣建立太陽能實績,二座電廠的發電容量合計1.1MW,加上採用最先進的創新型太陽能追日系統(iPV Solar Tracker),成為當地的指標個案。
BIG SUN董事長羅家慶表示,上陽能源規劃的大小太陽能電廠實績多不勝數,5月啟用的台中市政府大樓158.8KW太陽能發電系統,是在國內具有代表性,該案結合單、多晶、CIGS及追日器,為業界典範。上陽今年擴大「綠金計畫」大餅,規劃多座499KW太陽能發電廠,市場反應熱絡。羅家慶指出,今年台電收購太陽能發電容量為150MW,明年再增至210MW,但仍是僧多粥少的局面。
太陽能追日系統(iPV Solar Tracker)是BIG SUN集團未來成長的最大動能,上市至今二年,累積上千套實績,規格從1.2MW到6MW,上陽能源已有200多個系統建置案,為業界最多,均以iPV為最大競爭利基。
羅家慶表示,iPV經多年發展,其高效率及低建置成本,都獲得市場認同。以大型陣列式為例,只增15-20%成本,卻能多出3至5成發電量,效益十分明顯。iPV經持續改良,除了高效率,更具有抗強風、抗遮陰、抗灰塵及抗積雪等「四抗」優異功能模式,讓全球經銷商趨之若鶩。尤其,iPV不僅堅固耐用,耗電成本極低,每日的發電量足供本身運轉三年。日本兵庫縣的太陽能電廠,4月份測試,追日系統單支的最高紀錄每KW可發電8.5度。
有趣的是,BIG SUN團隊目前正在研發一套先進電腦軟體,用來控制陣列式太陽能電廠中的所有追日器,可結合燈光進行表演,為市場首見。羅家慶強調,未來在太陽能發電廠看一場「科技實境秀」不是夢;這不只是噱頭,而是可結合觀光的創意經營。
BIG SUN目前電池產線滿載,全力拓展系統商機,並以iPV追日器為重心。羅家慶強調,目前市場競爭激烈,折扣率不斷飆高,每度電來到5.1元,幾乎是成本的底限,但在此情況下,iPV追日器的商機與價值反而浮現。
BIG SUN董事長羅家慶表示,上陽能源規劃的大小太陽能電廠實績多不勝數,5月啟用的台中市政府大樓158.8KW太陽能發電系統,是在國內具有代表性,該案結合單、多晶、CIGS及追日器,為業界典範。上陽今年擴大「綠金計畫」大餅,規劃多座499KW太陽能發電廠,市場反應熱絡。羅家慶指出,今年台電收購太陽能發電容量為150MW,明年再增至210MW,但仍是僧多粥少的局面。
太陽能追日系統(iPV Solar Tracker)是BIG SUN集團未來成長的最大動能,上市至今二年,累積上千套實績,規格從1.2MW到6MW,上陽能源已有200多個系統建置案,為業界最多,均以iPV為最大競爭利基。
羅家慶表示,iPV經多年發展,其高效率及低建置成本,都獲得市場認同。以大型陣列式為例,只增15-20%成本,卻能多出3至5成發電量,效益十分明顯。iPV經持續改良,除了高效率,更具有抗強風、抗遮陰、抗灰塵及抗積雪等「四抗」優異功能模式,讓全球經銷商趨之若鶩。尤其,iPV不僅堅固耐用,耗電成本極低,每日的發電量足供本身運轉三年。日本兵庫縣的太陽能電廠,4月份測試,追日系統單支的最高紀錄每KW可發電8.5度。
有趣的是,BIG SUN團隊目前正在研發一套先進電腦軟體,用來控制陣列式太陽能電廠中的所有追日器,可結合燈光進行表演,為市場首見。羅家慶強調,未來在太陽能發電廠看一場「科技實境秀」不是夢;這不只是噱頭,而是可結合觀光的創意經營。
BIG SUN目前電池產線滿載,全力拓展系統商機,並以iPV追日器為重心。羅家慶強調,目前市場競爭激烈,折扣率不斷飆高,每度電來到5.1元,幾乎是成本的底限,但在此情況下,iPV追日器的商機與價值反而浮現。
太陽光電公司(3566)專利的iPV Solar Tracker太陽能追日系統可有效增加整體太陽能發電量達35%∼110%,全年平均發電量可增加30%∼50%,在目前國內高唱廢核家園,民間強力要求核四停工爭議下,再生能源及節能產業被寄予厚望之際,iPV Solar Tracker將成為提升太陽能發電系統效率的關鍵組件之一。
太陽光電的iPV Solar Tracker具有精準追日、穩定可靠、經濟實惠,並可以隨身智慧控管等特色,例如,它可仰角追蹤40度至90度,並水平旋轉360度,因此能自動並準確地作動至最佳接收日照角度的位置。乘載平台能順應風向自我微調,並轉換至安全模式,因應300 公里17級風的吹襲。低的建置及維修成本,帶來長期經濟效益。
太陽光電的iPV Solar Tracker具有精準追日、穩定可靠、經濟實惠,並可以隨身智慧控管等特色,例如,它可仰角追蹤40度至90度,並水平旋轉360度,因此能自動並準確地作動至最佳接收日照角度的位置。乘載平台能順應風向自我微調,並轉換至安全模式,因應300 公里17級風的吹襲。低的建置及維修成本,帶來長期經濟效益。
太陽能產業走了多年空頭,種種跡象顯示,目前市場已經反轉;去年底各家業者的財報也可嗅到春天已不遠的蛛絲馬跡。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BIG SUN;股票代號3566)去年第4季營收創全年高峰,今年更一舉推出近20MW(百萬瓦)太陽能追日發電系統專案,積極布局台灣市場。以子公司上陽能源(Topper Sun),建立系統國際化品牌形象,深耕國內太陽能系統,取得極高市占率。業界類似的計畫相繼推出,透露出產業揮別景氣寒冬、迎向2014陽光年的強烈訊息。
Topper Sun規劃的499KW太陽能發電廠,結合高經濟植物栽培農業,可產生多元附合投資效益,包括20加5年台電契約穩定售電收益、農栽產品銷售收入、電廠轉售收益、碳權交易及土地增值等。
BIG SUN董事長羅家慶表示,今年國內再生能源收購電價下修逾一成,現有單晶或多晶電池技術的轉換效率已幾近極限,以民間的投資評估,至少10%以上才具誘因,若要提升發電系統的報酬率,只有靠「追日」技術。
太陽能系統成本主來自模組、支架、逆變器、線材及人力,將固定式支架改為追日型,被認定是提升發電總量、對抗收購電價下降、提高投資報酬率的不二法門。BIG SUN研發的iPV太陽能追日系統,是羅家慶眼中最佳的「物理」方法。
以台南某科技大廠使用iPV追日的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為例,夏季高峰時每KW發電高達8度,不僅無懼於賣電價格下修,還能以20.9%的扣折率回饋政府,憑藉的是追日系統可額外帶來4成以上發電量,扣除建置成本後,實質收益不減反增。該公司第一期建置274KW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總共使用183支1.5KWiPV追日系統,下半年在新建廠房追加第二期216KW,總計3KW型式的iPV追日系統72支,去年底完工發電,預期可獲取更高售電收入,為南部環保綠能盡一份心力。(翁永全)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BIG SUN;股票代號3566)去年第4季營收創全年高峰,今年更一舉推出近20MW(百萬瓦)太陽能追日發電系統專案,積極布局台灣市場。以子公司上陽能源(Topper Sun),建立系統國際化品牌形象,深耕國內太陽能系統,取得極高市占率。業界類似的計畫相繼推出,透露出產業揮別景氣寒冬、迎向2014陽光年的強烈訊息。
Topper Sun規劃的499KW太陽能發電廠,結合高經濟植物栽培農業,可產生多元附合投資效益,包括20加5年台電契約穩定售電收益、農栽產品銷售收入、電廠轉售收益、碳權交易及土地增值等。
BIG SUN董事長羅家慶表示,今年國內再生能源收購電價下修逾一成,現有單晶或多晶電池技術的轉換效率已幾近極限,以民間的投資評估,至少10%以上才具誘因,若要提升發電系統的報酬率,只有靠「追日」技術。
太陽能系統成本主來自模組、支架、逆變器、線材及人力,將固定式支架改為追日型,被認定是提升發電總量、對抗收購電價下降、提高投資報酬率的不二法門。BIG SUN研發的iPV太陽能追日系統,是羅家慶眼中最佳的「物理」方法。
以台南某科技大廠使用iPV追日的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為例,夏季高峰時每KW發電高達8度,不僅無懼於賣電價格下修,還能以20.9%的扣折率回饋政府,憑藉的是追日系統可額外帶來4成以上發電量,扣除建置成本後,實質收益不減反增。該公司第一期建置274KW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總共使用183支1.5KWiPV追日系統,下半年在新建廠房追加第二期216KW,總計3KW型式的iPV追日系統72支,去年底完工發電,預期可獲取更高售電收入,為南部環保綠能盡一份心力。(翁永全)
經濟部昨日修正最新再生能源推廣量,明年太陽光電推廣目標量為 240百萬瓦(MW),至民國119年,將達到6200MW,產值6200億元,而廠商若在行政院核定的地層下陷區裝置太陽能,就不必參加競標,也就是說,廠商獲得的收購價格不必被打折。
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能源局每兩年檢討再生能源推廣目標量,副局長王運銘表示,目前規劃民國119年的總推廣目標量,要從1萬 2502MW提高到1萬3750MW,占總裝置容量比重為25%,而發電量比重為11%。
在再生能源中,申設最大族群為太陽光電,其目標量從原規劃的3 100MW,倍增至民國119年的6200MW,比先前增加3100MW。能源局表示,主要是把地面型也一併納入,目前經建會正在調查下陷或污染農地的土地面積,總計有13萬1000公頃,若保守以4%比例,可以提供給業者設置地面型太陽光電,將有5240公頃,換算可以裝置3100MW容量。
由於能源局對太陽能的收購,目前是採競標方式,廠商須就能源局公布的參考價,提出一個優惠價格參加競標,「最優惠者」得標。能源局強調,如果廠商選擇在地層下陷區申設,將免參與競標,也就是說,廠商獲得的收購價格不用打折,前提是下陷區域必須是行政院核定的範圍。
據悉,目前政院傾向雲林與彰化的高鐵沿線區域,列入免競標設置範圍。
另外,短期推廣量也跟著調整,太陽光電今年推廣目標量為210MW ,明年為240MW,因此政府今年要釋出210億元產值,明年再拋出240 億元產值,兩年就有近500億商機。
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能源局每兩年檢討再生能源推廣目標量,副局長王運銘表示,目前規劃民國119年的總推廣目標量,要從1萬 2502MW提高到1萬3750MW,占總裝置容量比重為25%,而發電量比重為11%。
在再生能源中,申設最大族群為太陽光電,其目標量從原規劃的3 100MW,倍增至民國119年的6200MW,比先前增加3100MW。能源局表示,主要是把地面型也一併納入,目前經建會正在調查下陷或污染農地的土地面積,總計有13萬1000公頃,若保守以4%比例,可以提供給業者設置地面型太陽光電,將有5240公頃,換算可以裝置3100MW容量。
由於能源局對太陽能的收購,目前是採競標方式,廠商須就能源局公布的參考價,提出一個優惠價格參加競標,「最優惠者」得標。能源局強調,如果廠商選擇在地層下陷區申設,將免參與競標,也就是說,廠商獲得的收購價格不用打折,前提是下陷區域必須是行政院核定的範圍。
據悉,目前政院傾向雲林與彰化的高鐵沿線區域,列入免競標設置範圍。
另外,短期推廣量也跟著調整,太陽光電今年推廣目標量為210MW ,明年為240MW,因此政府今年要釋出210億元產值,明年再拋出240 億元產值,兩年就有近500億商機。
經濟部昨(22)日舉行明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聽證會,太陽光電明年收購價格下跌約14%至16%,多位太陽光電系統業者現場拉布條抗議,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田秋堇要求經濟部,裝置上限與競標制度只能二選一,必須放棄其中一個。
她表示,若要堅持太陽光電競標制度、壓低價格,就不要每年設裝置上限;若要制量,設有裝置上限,就不要有競標制度。經濟部兩制並行,她批評能源局以子法踰越母法,還說「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經濟部表示,下周預定召開第三次審定會,與業者現場溝通,會中也會討論聽證會十多位業者的反映意見,進行最後定案。
昨天聽證會中,包括友達及太陽光電系統公會等多家業者出席,抨擊政府收購太陽光電價格年年降。太陽光電系統公會理事長鄭博文發言時,先與十幾位業者和申裝太陽光電的民眾,默哀一分鐘,再高舉「政府打壓綠色能源」布條抗議,擔心在政府壓抑下,潔淨能源將沒落。
太陽光電躉購費率每半年調整一次,明年上半年費率較今年下半年下降13%至14%,明年下半年又比明年上半年下降1%至2%,全年降幅約14%至16%。預計明年下半年每度約4.73元至6.99元,比2009年每度11.11元至12.97元,降幅約50%。
鄭博文指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後,政府每一年實施總量管制,限制太陽光電的裝設量,收購電價更逐年大幅調降。系統業者為了吸引民間裝設,只好在品質方面妥協。
她表示,若要堅持太陽光電競標制度、壓低價格,就不要每年設裝置上限;若要制量,設有裝置上限,就不要有競標制度。經濟部兩制並行,她批評能源局以子法踰越母法,還說「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經濟部表示,下周預定召開第三次審定會,與業者現場溝通,會中也會討論聽證會十多位業者的反映意見,進行最後定案。
昨天聽證會中,包括友達及太陽光電系統公會等多家業者出席,抨擊政府收購太陽光電價格年年降。太陽光電系統公會理事長鄭博文發言時,先與十幾位業者和申裝太陽光電的民眾,默哀一分鐘,再高舉「政府打壓綠色能源」布條抗議,擔心在政府壓抑下,潔淨能源將沒落。
太陽光電躉購費率每半年調整一次,明年上半年費率較今年下半年下降13%至14%,明年下半年又比明年上半年下降1%至2%,全年降幅約14%至16%。預計明年下半年每度約4.73元至6.99元,比2009年每度11.11元至12.97元,降幅約50%。
鄭博文指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後,政府每一年實施總量管制,限制太陽光電的裝設量,收購電價更逐年大幅調降。系統業者為了吸引民間裝設,只好在品質方面妥協。
太陽能廠商太陽光電(3566)董事長羅家慶表示,公司自行開發的追日系統今年裝置量約2MW(百萬瓦),明年至少要達10MW,目前正與國際系統大廠接洽,一旦獲搭配採用,出貨數量有望大增。他並強調,太陽光電三年內要成為全球最大的追日系統廠商。
太陽光電目前為興櫃廠商,羅家慶指出,明年下半年將送件申請轉上櫃。
目前太陽光電仍在虧損,今年上半年每股虧損1.69元,但自6月起已有單月獲利,羅家慶說,追日系統是殺手級應用,可帶動明年營收與獲利快速好轉,目標為明年全年轉盈,並規劃明年以高科技類股掛牌。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全球整體追日系統的前景如何?
答:目前全球太陽能系統屋頂型與地面型的比例約二比八,包括平屋頂與地面型系統都能採用追日系統,僅無法適用於斜屋頂型的系統,所以大約八成都可建置。
2013年全球太陽能系統市場約有新台幣2.5兆元規模,以八成比例、約2兆元可安裝追日系統來計算,如果占其中二至三成的產值,就有4,000億至6,000億元規模。但目前追日系統的滲透率僅2%至3%,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問:太陽光電開發的追日系統有何優勢與特點?
答:一般系統多採固定式架設,其他廠商推出的追日系統只能運轉270度,但太陽光電開發的追日系統更精準,可以360度運轉,易於維修,抗風能力強,不管到北極或赤道都能使用,以鋼索傳動是革命性發明,已在各地申請上百項發明專利。
同時,太陽光電這套追日系統可長久大幅增加40%至50%發電量,如果架設在中東等全天日照多的地區,可能增加達60%發電量,但只比固定式產品多出一次性15%至20%的價格,具備很好的性價比。若以太陽光電的追日系統與同業產品價格相較,是日商的三分之一,是德商產品一半價格。
問:目前追日系統訂單的進展?
答:還需要時間醞釀,除台灣客戶外,在日本也有接獲訂單,有約3MW的訂單將簽訂,估計明年上半年可以完成,日本則是目前下最多訂單的客戶。
公司也正與大陸業者洽談,今年已有試驗性合作,在美國方面則是與前三大業者接觸,目前正由第三方單位測試中。預估今年大概可賣出500套追日系統,明年說不定可賣出5,000套。
太陽光電目前為興櫃廠商,羅家慶指出,明年下半年將送件申請轉上櫃。
目前太陽光電仍在虧損,今年上半年每股虧損1.69元,但自6月起已有單月獲利,羅家慶說,追日系統是殺手級應用,可帶動明年營收與獲利快速好轉,目標為明年全年轉盈,並規劃明年以高科技類股掛牌。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全球整體追日系統的前景如何?
答:目前全球太陽能系統屋頂型與地面型的比例約二比八,包括平屋頂與地面型系統都能採用追日系統,僅無法適用於斜屋頂型的系統,所以大約八成都可建置。
2013年全球太陽能系統市場約有新台幣2.5兆元規模,以八成比例、約2兆元可安裝追日系統來計算,如果占其中二至三成的產值,就有4,000億至6,000億元規模。但目前追日系統的滲透率僅2%至3%,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問:太陽光電開發的追日系統有何優勢與特點?
答:一般系統多採固定式架設,其他廠商推出的追日系統只能運轉270度,但太陽光電開發的追日系統更精準,可以360度運轉,易於維修,抗風能力強,不管到北極或赤道都能使用,以鋼索傳動是革命性發明,已在各地申請上百項發明專利。
同時,太陽光電這套追日系統可長久大幅增加40%至50%發電量,如果架設在中東等全天日照多的地區,可能增加達60%發電量,但只比固定式產品多出一次性15%至20%的價格,具備很好的性價比。若以太陽光電的追日系統與同業產品價格相較,是日商的三分之一,是德商產品一半價格。
問:目前追日系統訂單的進展?
答:還需要時間醞釀,除台灣客戶外,在日本也有接獲訂單,有約3MW的訂單將簽訂,估計明年上半年可以完成,日本則是目前下最多訂單的客戶。
公司也正與大陸業者洽談,今年已有試驗性合作,在美國方面則是與前三大業者接觸,目前正由第三方單位測試中。預估今年大概可賣出500套追日系統,明年說不定可賣出5,000套。
太陽光電公司過去只生產矽晶型太陽能電池,如今進步到在日本、台灣興建發電廠,大小案件合計一百個以上,總發電量達數百萬瓦,不但賣發電廠,也賣電,該公司如今已擴展成為「太陽光電集團」。
太陽光電公司位於新竹縣湖口鄉的唐榮園區,成立於民國95年,董事長羅家慶日前受訪時,透過智慧型手機螢幕播映的圖表,說明「太陽光電」經由申獲專利的iPV管理軟體,可迅速得知該公司得意之作-追日型太陽能發電廠的發電量數據,即當天日出至下午3時5分,追日型發電廠已發電5.79kW,而固定型的發電廠在同一時間只能發電4 .32kW,追日型比固定型增加34.03%的發電量。
羅董指出,追日型電廠去年12月21日冬至當天,單日發電量為6.8 4度,而同一時間,固定型電廠的發電量才3.36度,等於提高效率10 3.57%,這可能是世界紀錄。如以月計,去年12月1日至29日,追日型電廠發電量比固定型電廠的發電量提高67.51%。
太陽光電公司在短短一年中有這麼大的進步,是因為羅董事長有一套經營戰略,他在智慧型手機中,又秀出如下的戰略重點:一、創新商業模式,帶動獲利提升;二、研發高新技術,生產利基產品;三、開發新興市場,擴大銷售通路;四、整合優質資源,創造互惠雙贏。
羅董事長說,「創新商業模式,帶動獲利提升」是企業生存須不斷思考的重點,也就是思考如何順應時間變化,採用不同型態的交易。只有帶動獲利提升的創新商業模式,能讓企業進入正向循環,經營企業必須注意此事,且要深入研究,道理雖然簡單,但如果沒有研究出好的經營模式,只是走一步算一步,終將萬劫不復。所以,必須用較前衛的眼光,採用較前衛的作法,才能贏得市場認同。
有關「研發高新技術,生產利基產品」,他說,「高」就是高端,「新」就是創新,研發高端創新技術,必須申請專利,如果創新的技術沒有申請專利保護,將只是曇花一現。所以研發高新技術應配合申請專利,以法律保護高科技產品,才是公司長久生存之道。
他說,研發很困難,但仿冒很容易,研發成果如不能受專利保護,就無法杜絕仿冒,因此專利和研發是一體,不能偏廢。必須擁有具競爭力的研發,再開發專利商品,有了專利的保護,才能產生利基型產品,被消費者接受,也讓公司從質優到量大的過程賺到錢。這是像「 太陽光電」的中型公司必須用心去做的重要工作,如果做得好,公司有機會持續成長為大公司。
有關「開發新興市場,擴大銷售通路」,羅董表示,該公司從開發新興市場找到新的應用,讓利基型產品的出海口變得更大。就太陽能發電市場而言,過去,歐洲是主要外銷市場,但近年來,日本成為新興市場,具有不斷成長的胃納量,另外,美國市場也在迎頭趕上。太陽光電公司對美、日市場都在積極開拓,之後再向全世界各地發展。
至於「整合優質資源,創造互惠雙贏」,他解釋說,這是合作概念。何謂優質資源,就是在行銷通路合作方面,與製造商、代理商和經銷商合作,代理商和經銷商如果努力工作,有效推廣產品,就是優質代理商或經銷商。跟優質又有資源的伙伴合作,可創造商業利潤,各取所需,達成對客戶滿意的服務。所以,欲創造互惠雙贏,就須與優質對像合作,例如跟提供資金的優質銀行合作,也跟優質的投資人、公司同仁、經銷商、代理商、零件供應商,及客戶合作。
太陽光電公司位於新竹縣湖口鄉的唐榮園區,成立於民國95年,董事長羅家慶日前受訪時,透過智慧型手機螢幕播映的圖表,說明「太陽光電」經由申獲專利的iPV管理軟體,可迅速得知該公司得意之作-追日型太陽能發電廠的發電量數據,即當天日出至下午3時5分,追日型發電廠已發電5.79kW,而固定型的發電廠在同一時間只能發電4 .32kW,追日型比固定型增加34.03%的發電量。
羅董指出,追日型電廠去年12月21日冬至當天,單日發電量為6.8 4度,而同一時間,固定型電廠的發電量才3.36度,等於提高效率10 3.57%,這可能是世界紀錄。如以月計,去年12月1日至29日,追日型電廠發電量比固定型電廠的發電量提高67.51%。
太陽光電公司在短短一年中有這麼大的進步,是因為羅董事長有一套經營戰略,他在智慧型手機中,又秀出如下的戰略重點:一、創新商業模式,帶動獲利提升;二、研發高新技術,生產利基產品;三、開發新興市場,擴大銷售通路;四、整合優質資源,創造互惠雙贏。
羅董事長說,「創新商業模式,帶動獲利提升」是企業生存須不斷思考的重點,也就是思考如何順應時間變化,採用不同型態的交易。只有帶動獲利提升的創新商業模式,能讓企業進入正向循環,經營企業必須注意此事,且要深入研究,道理雖然簡單,但如果沒有研究出好的經營模式,只是走一步算一步,終將萬劫不復。所以,必須用較前衛的眼光,採用較前衛的作法,才能贏得市場認同。
有關「研發高新技術,生產利基產品」,他說,「高」就是高端,「新」就是創新,研發高端創新技術,必須申請專利,如果創新的技術沒有申請專利保護,將只是曇花一現。所以研發高新技術應配合申請專利,以法律保護高科技產品,才是公司長久生存之道。
他說,研發很困難,但仿冒很容易,研發成果如不能受專利保護,就無法杜絕仿冒,因此專利和研發是一體,不能偏廢。必須擁有具競爭力的研發,再開發專利商品,有了專利的保護,才能產生利基型產品,被消費者接受,也讓公司從質優到量大的過程賺到錢。這是像「 太陽光電」的中型公司必須用心去做的重要工作,如果做得好,公司有機會持續成長為大公司。
有關「開發新興市場,擴大銷售通路」,羅董表示,該公司從開發新興市場找到新的應用,讓利基型產品的出海口變得更大。就太陽能發電市場而言,過去,歐洲是主要外銷市場,但近年來,日本成為新興市場,具有不斷成長的胃納量,另外,美國市場也在迎頭趕上。太陽光電公司對美、日市場都在積極開拓,之後再向全世界各地發展。
至於「整合優質資源,創造互惠雙贏」,他解釋說,這是合作概念。何謂優質資源,就是在行銷通路合作方面,與製造商、代理商和經銷商合作,代理商和經銷商如果努力工作,有效推廣產品,就是優質代理商或經銷商。跟優質又有資源的伙伴合作,可創造商業利潤,各取所需,達成對客戶滿意的服務。所以,欲創造互惠雙贏,就須與優質對像合作,例如跟提供資金的優質銀行合作,也跟優質的投資人、公司同仁、經銷商、代理商、零件供應商,及客戶合作。
太陽光電公司近年來成功開發出全世界最好的「智慧型太陽能追日發電系統」,及進行智慧管控的「iPV遠端管理系統」等,且在全球申請到40件專利證書,於是在專利保護下,不斷在台灣及新興市場推廣太陽能發電,且在提供優質服務過程中得到利潤。
羅董表示,「智慧型太陽能追日系統」是全世界第一個可以360度旋轉的太陽能追日發電系統,是太陽光電的代表作,價格便宜、維修成本低、追日效果好,比固定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提高發電量35%至 110%。而且有抗強風功能,可以抵擋颱風,安全可靠,可使用超過 50年。
智慧管控的創新商品「iPV遠端管理系統」,是一套高階管理軟體,隨時掌控太陽能發電廠的即時狀況和發電量,建立發電效率的歷史資料,做出多種比較。最重的是可以透過網路,在全球各地清查自家發電廠的狀態,如果系統有問題,會自動通報,減少追查損壞的時間,迅速維修,降低損失,如今已獲國際大廠採用。而這兩項利基產品,都可替太陽光電公司帶來新收入。
「太陽光電」特別重視智慧財產權,成立七年多來,在世界各地申請148件專利,有40件獲得專利證書。所生產的太陽能模組,取得多項國際檢驗機構的認證,例如在日本取得JET認證,在美國取得PVL認證,在歐洲取得TUV認證,獲得認證即表示產品達到當地的生產標準。
「太陽光電」過去在新興市場只賣太陽能單晶、多晶電池,後來進階到賣優質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再進階到興建整個太陽能電廠,賣電廠或賣電,生意越來越廣,進步很多,例如,今年6月成功在日本小野市興建完成1座中型太陽能電廠,也就是728kW的發電廠,單日最高發電量達每kW系統6.31kW,此固定型太陽能電廠,日本客戶非常滿意,要繼續興建新的太陽能發電廠。
如今,「太陽光電」不僅替日本和台灣的客戶興建太陽能發電廠,自己也蓋太陽能電廠,有關擴大銷售通路方面,除自行開發外,也透過經銷商、代理商,甚至客戶的資源整合,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資源出資源,創造可獲利的太陽能發電生意。
羅董事長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投資人、更多資金參與發展太陽能電廠,在全球布局過程中也需要更多供應商,他歡迎與提供零組件、電器、電機、土件施工的優質廠商共同合作,把生意做強做大。
羅董表示,「智慧型太陽能追日系統」是全世界第一個可以360度旋轉的太陽能追日發電系統,是太陽光電的代表作,價格便宜、維修成本低、追日效果好,比固定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提高發電量35%至 110%。而且有抗強風功能,可以抵擋颱風,安全可靠,可使用超過 50年。
智慧管控的創新商品「iPV遠端管理系統」,是一套高階管理軟體,隨時掌控太陽能發電廠的即時狀況和發電量,建立發電效率的歷史資料,做出多種比較。最重的是可以透過網路,在全球各地清查自家發電廠的狀態,如果系統有問題,會自動通報,減少追查損壞的時間,迅速維修,降低損失,如今已獲國際大廠採用。而這兩項利基產品,都可替太陽光電公司帶來新收入。
「太陽光電」特別重視智慧財產權,成立七年多來,在世界各地申請148件專利,有40件獲得專利證書。所生產的太陽能模組,取得多項國際檢驗機構的認證,例如在日本取得JET認證,在美國取得PVL認證,在歐洲取得TUV認證,獲得認證即表示產品達到當地的生產標準。
「太陽光電」過去在新興市場只賣太陽能單晶、多晶電池,後來進階到賣優質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再進階到興建整個太陽能電廠,賣電廠或賣電,生意越來越廣,進步很多,例如,今年6月成功在日本小野市興建完成1座中型太陽能電廠,也就是728kW的發電廠,單日最高發電量達每kW系統6.31kW,此固定型太陽能電廠,日本客戶非常滿意,要繼續興建新的太陽能發電廠。
如今,「太陽光電」不僅替日本和台灣的客戶興建太陽能發電廠,自己也蓋太陽能電廠,有關擴大銷售通路方面,除自行開發外,也透過經銷商、代理商,甚至客戶的資源整合,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資源出資源,創造可獲利的太陽能發電生意。
羅董事長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投資人、更多資金參與發展太陽能電廠,在全球布局過程中也需要更多供應商,他歡迎與提供零組件、電器、電機、土件施工的優質廠商共同合作,把生意做強做大。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BIG SUN)今年股東會在中科后里廠召開,該廠是以太陽能Cell生產為主,也是太陽光電各種發電系統的展示重鎮,董事長羅家慶將帶來多項營收成長的好消息。
太陽能產業近期開始好轉,BIG SUN也不例外。該公司6月份本業營收與獲利均大幅成長,依IFRS國際會計準則作業規定,子公司上陽能源的系統工程營收採完工認列法,6月完工會大量認列營收,因此本月合併營收將創高峰。
BIG SUN今年增加投資5座大型太陽能發電廠,預計6月有三座完工運轉發電,下半年大小發電廠投資將達數十座,會為公司帶來新的收益。目前發電廠的毛利超過60%,是最賺錢的項目,BIG SUN 除了幫客戶興建,若有好的標的也會投資留下,作為公司的長期收益來源。
羅家慶表示,歐洲太陽能對大陸「雙反」確立後,台灣太陽能電池產業將會持續好轉,甚至供不應求,並可望漲價,未來相當看好,BIG SUN的電池生產以150MW的全產能規模量產中,將重新回到獲利的軌道。
此外,BIG SUN的iPV追日系統開發日益成熟,並成功打入國內外市場,在台灣及日本電廠系統銷售安裝,各國申請的專利權也陸續核准,將成為太陽集團的主力產品。
羅家慶表示,在台中后里地區經過一年的實測結果,追日系統比固定系統發電效率提高41.5%,此項完整的實務測試吸引部分大型案場陸續考慮使用iPV追日系統。下半年,在台灣各地區將可看到BIG SUN的iPV追日系統的迎日發電英姿,爆發性的採用iPV追日系統之日終將到來。
太陽光電集團經過七年多努力,在太陽能發電領域累積了巨大的科技質量,在專利的布局上全球超過147件,獲得專利核准的發明專利與新型專利超過40件,其中發明專利超過60%,這些發明在未來將保障BIG SUN產品在全球的銷售及排除仿冒。
隨著整體太陽能市場回暖,BIG SUN本業可望擺脫虧損,現在手上洽談中的發電廠工程案件很多、案量越來越大,最大案件超過250MW,一旦取得承包權或採用太陽光電的商品,將為營收與獲利帶來巨幅的成長,指日可待。
BIG SUN持續推動股票上市櫃,明年將送件申請高科技類股之上市或上櫃審查,目前該公司的科技質量領先同業,太陽能電池擁有17項已核准發明專利,模組及系統已核准發明專利及新型專利超過30項,審查中約100項,與三年前只獲得一項新型專利核准比較,不可同日而語。
太陽能產業近期開始好轉,BIG SUN也不例外。該公司6月份本業營收與獲利均大幅成長,依IFRS國際會計準則作業規定,子公司上陽能源的系統工程營收採完工認列法,6月完工會大量認列營收,因此本月合併營收將創高峰。
BIG SUN今年增加投資5座大型太陽能發電廠,預計6月有三座完工運轉發電,下半年大小發電廠投資將達數十座,會為公司帶來新的收益。目前發電廠的毛利超過60%,是最賺錢的項目,BIG SUN 除了幫客戶興建,若有好的標的也會投資留下,作為公司的長期收益來源。
羅家慶表示,歐洲太陽能對大陸「雙反」確立後,台灣太陽能電池產業將會持續好轉,甚至供不應求,並可望漲價,未來相當看好,BIG SUN的電池生產以150MW的全產能規模量產中,將重新回到獲利的軌道。
此外,BIG SUN的iPV追日系統開發日益成熟,並成功打入國內外市場,在台灣及日本電廠系統銷售安裝,各國申請的專利權也陸續核准,將成為太陽集團的主力產品。
羅家慶表示,在台中后里地區經過一年的實測結果,追日系統比固定系統發電效率提高41.5%,此項完整的實務測試吸引部分大型案場陸續考慮使用iPV追日系統。下半年,在台灣各地區將可看到BIG SUN的iPV追日系統的迎日發電英姿,爆發性的採用iPV追日系統之日終將到來。
太陽光電集團經過七年多努力,在太陽能發電領域累積了巨大的科技質量,在專利的布局上全球超過147件,獲得專利核准的發明專利與新型專利超過40件,其中發明專利超過60%,這些發明在未來將保障BIG SUN產品在全球的銷售及排除仿冒。
隨著整體太陽能市場回暖,BIG SUN本業可望擺脫虧損,現在手上洽談中的發電廠工程案件很多、案量越來越大,最大案件超過250MW,一旦取得承包權或採用太陽光電的商品,將為營收與獲利帶來巨幅的成長,指日可待。
BIG SUN持續推動股票上市櫃,明年將送件申請高科技類股之上市或上櫃審查,目前該公司的科技質量領先同業,太陽能電池擁有17項已核准發明專利,模組及系統已核准發明專利及新型專利超過30項,審查中約100項,與三年前只獲得一項新型專利核准比較,不可同日而語。
太陽光電集團日前於中科后里廠舉辦太陽能商品國際經銷商募集大會,現場吸引數百位投資人熱烈參與,人聲鼎沸相當熱鬧。太陽光電 集團指出,獨創的iPV追日發電系統效率較固定型高出1倍,加上長期穩定的高效能發電保證,近期已成功應用於台灣南部的農業園藝及養殖漁業上,高投資報酬率,引起市場高度迴響。
太陽光電集團董事長羅家慶表示,投資高效的iPV追日系統應用於農業電廠,未來將有5大收入來源,包括25年長期售電收入、房屋使用收益、土地增值收益、碳權銷售收益、案場增值收益等。目前在農漁業方面都有成功整合的案例,以養殖大閘蟹為例,利用太陽能iPV 追日系統室內養殖比起室外養殖存活率高5∼6成,並能提早收成,因而大幅提高經濟效益。
羅家慶說,iPV追日系統相當經濟實用,利用鋼索傳動,遇強風仍可固定,風速乘載力上看17級;發電情形可透過遠端監看,相關數據資料即時同步上傳,並可作各種資訊對比。iPV追日系統更提供3年系統保固,20年系統保修,保證12年內發電量維持90%及25年內發電效率維持80%之高效能保證。
羅家慶說,集團在太陽能發電技術上的困難問題皆已解決,未來將提供有心賺太陽能發電財的投資者,取得國際經銷代理權,共同投入再生能源產業,促進綠能永續經營發展。
太陽光電集團董事長羅家慶表示,投資高效的iPV追日系統應用於農業電廠,未來將有5大收入來源,包括25年長期售電收入、房屋使用收益、土地增值收益、碳權銷售收益、案場增值收益等。目前在農漁業方面都有成功整合的案例,以養殖大閘蟹為例,利用太陽能iPV 追日系統室內養殖比起室外養殖存活率高5∼6成,並能提早收成,因而大幅提高經濟效益。
羅家慶說,iPV追日系統相當經濟實用,利用鋼索傳動,遇強風仍可固定,風速乘載力上看17級;發電情形可透過遠端監看,相關數據資料即時同步上傳,並可作各種資訊對比。iPV追日系統更提供3年系統保固,20年系統保修,保證12年內發電量維持90%及25年內發電效率維持80%之高效能保證。
羅家慶說,集團在太陽能發電技術上的困難問題皆已解決,未來將提供有心賺太陽能發電財的投資者,取得國際經銷代理權,共同投入再生能源產業,促進綠能永續經營發展。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BIG SUN)11月9 日在台中舉行「太陽能商機高峰會」,預計將有數百名相關業者參加,盛況空前,堪稱是太陽能業界的武林大會。之所以吸引眾多太陽能系統設計、安裝、營運及顧問業者,甚至包括水電及工程公司的一級主管與會,iPV太陽能追日器是主要的賣點及關鍵魅力所在。BIG SUN董事長羅家慶表示,因應太陽能發電市場起飛,將架構「太陽能商機高峰會」成為業界的合作平台,結合眾人的資源合力拓展國內及全球市場。
國內太陽能市場受到關注,門檻高但機會無限的全球市場,業界也難敵其強大的吸引力,但卻得面對減少補助的現實問題。羅家慶表示,各國政府補助下滑是必然趨勢,但隨著技術提升,太陽能電站的投報率未必一定跟著下降;使用iPV太陽能追日器能提高40-60%電力,不僅將價格下滑的部份還原,投酬率反而上升、回收期進一步縮短。
能源局對於明年國內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補助總額雖提高至125MW,高於今年的100MW,但每度電的收購價格下滑約一成,有意投資系統賺陽光財的民眾,可以iPV排除投資報酬率下降、回收期拉長的問題。
經長期監測統計,使用iPV追日器的電站,每千瓦一天最高可發電8.4度。依上半年的實測數據,在最佳天侯下,夏天最多增加52%發電,春天可提高62%;入秋以來隨著太陽的照射角度改變,增加的電力再度來到60%以上的高峰。BIG SUN表示,iPV今年開始啟用,尚無冬天的發電數據,但保守估計,全年增加的電力幅度應在4成以上。
羅家慶強調,過去追日器的價格不夠平民,加上補助額度高,所以使用不普遍,但未來將成為搶手貨。iPV的優勢在於採用獨有的專利技術,取得最優化性能,以全球專利架起保護客戶及公司的最佳防護網。iPV揚棄鋼珠螺桿,以特有的傳動設計及鋼索結構,在追日精度、抗17級風、耐用度及成本,均取得最佳的黃金組合。
BIG SUN以集團旗下的太陽全球公司為資金調度中心,搭起投資者的平台, 結合太陽光電及上陽能源三方布局到位,讓市場資源串接整合,發揮最大效益。iPV更打破同業的門戶之見,搭起合作橋樑,成為國內太陽能系統廠在全球攻城掠地的利器。
「太陽能商機高峰會」地點在BIG SUN中科廠,歡迎各界報名參加。電話(03)598-0288轉1901周湘鈞特助。
國內太陽能市場受到關注,門檻高但機會無限的全球市場,業界也難敵其強大的吸引力,但卻得面對減少補助的現實問題。羅家慶表示,各國政府補助下滑是必然趨勢,但隨著技術提升,太陽能電站的投報率未必一定跟著下降;使用iPV太陽能追日器能提高40-60%電力,不僅將價格下滑的部份還原,投酬率反而上升、回收期進一步縮短。
能源局對於明年國內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補助總額雖提高至125MW,高於今年的100MW,但每度電的收購價格下滑約一成,有意投資系統賺陽光財的民眾,可以iPV排除投資報酬率下降、回收期拉長的問題。
經長期監測統計,使用iPV追日器的電站,每千瓦一天最高可發電8.4度。依上半年的實測數據,在最佳天侯下,夏天最多增加52%發電,春天可提高62%;入秋以來隨著太陽的照射角度改變,增加的電力再度來到60%以上的高峰。BIG SUN表示,iPV今年開始啟用,尚無冬天的發電數據,但保守估計,全年增加的電力幅度應在4成以上。
羅家慶強調,過去追日器的價格不夠平民,加上補助額度高,所以使用不普遍,但未來將成為搶手貨。iPV的優勢在於採用獨有的專利技術,取得最優化性能,以全球專利架起保護客戶及公司的最佳防護網。iPV揚棄鋼珠螺桿,以特有的傳動設計及鋼索結構,在追日精度、抗17級風、耐用度及成本,均取得最佳的黃金組合。
BIG SUN以集團旗下的太陽全球公司為資金調度中心,搭起投資者的平台, 結合太陽光電及上陽能源三方布局到位,讓市場資源串接整合,發揮最大效益。iPV更打破同業的門戶之見,搭起合作橋樑,成為國內太陽能系統廠在全球攻城掠地的利器。
「太陽能商機高峰會」地點在BIG SUN中科廠,歡迎各界報名參加。電話(03)598-0288轉1901周湘鈞特助。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BIG SUN)董事長羅家慶近來也成了「低頭族」,經常一手拿著平板,一手滑來滑去。一見人,他總是興奮地秀著畫面說:「今天1KW又發了8.16度電了。」
自從BIG SUN 5月推出iPV太陽能追日系統後,羅家慶便時時緊盯著中科廠太陽能系統的發電狀況。BIG SUN除了在中科廠的屋頂裝設499KW固定型太陽發電系統,還有一個小型地面型太陽追日系統,成為太陽能追日的最大實驗基地。羅家慶說,太陽能電廠就好像印鈔機,錢源源不斷而來。
經實證取得的數據是,iPV追日器平均可增加發電量逾40%,7月以來連日大太陽,月初4天的平均發電量比未追日多出50%以上。羅家慶表示,在最佳天候下有機會挑戰60%,這是市場從未有的紀錄。數據為BIG SUN成功追日做了最佳代言。
iPV追日系統為雙軸設計,以抗風性最佳的鏈條式結構設計,可耐17級強風,是多颱風地區的最佳選擇。iPV及其太陽能系統可耐20年以上天候考驗,安裝成本低也有利於市場推廣,平均1KW的安裝成本在10萬元以內,具有價格競爭力。羅家慶分析,過去追日器貴又不耐強風,所以不普及;iPV出現後,宣告太陽追日的時代來臨。
iPV已商品化並開始銷售,明年可望成為BIG SUN的營運重心,並為系統訂單帶來額外效益。iPV也在You Tube上演實境秀,羅家慶說,iPV的目標市場是全世界,透過各種管道在全球強力曝光,但最重要的目的是與具實力的通路商合作,以聯盟夥伴的關係,進軍太陽能系統市場。
BIG SUN 6月合併營收達2.5億元,比5月的2億更加亮眼,羅家慶說,進入日本Cell市場近3年,並耕耘系統市場一年半,今年有機會成為國內第一家接獲日本中大型太陽能發電廠的太陽能公司。
子公司上陽能源加緊練兵,在中大型發電廠、追日系統皆有進展。因知名度提升,國內系統接單也有長足進步,可承接單一客戶委託400KW以上的中型電廠案,從過去以小型案件為試金石,邁向更多的中大型案件,得標台電2MW太陽能發電廠就是新里程碑。
自從BIG SUN 5月推出iPV太陽能追日系統後,羅家慶便時時緊盯著中科廠太陽能系統的發電狀況。BIG SUN除了在中科廠的屋頂裝設499KW固定型太陽發電系統,還有一個小型地面型太陽追日系統,成為太陽能追日的最大實驗基地。羅家慶說,太陽能電廠就好像印鈔機,錢源源不斷而來。
經實證取得的數據是,iPV追日器平均可增加發電量逾40%,7月以來連日大太陽,月初4天的平均發電量比未追日多出50%以上。羅家慶表示,在最佳天候下有機會挑戰60%,這是市場從未有的紀錄。數據為BIG SUN成功追日做了最佳代言。
iPV追日系統為雙軸設計,以抗風性最佳的鏈條式結構設計,可耐17級強風,是多颱風地區的最佳選擇。iPV及其太陽能系統可耐20年以上天候考驗,安裝成本低也有利於市場推廣,平均1KW的安裝成本在10萬元以內,具有價格競爭力。羅家慶分析,過去追日器貴又不耐強風,所以不普及;iPV出現後,宣告太陽追日的時代來臨。
iPV已商品化並開始銷售,明年可望成為BIG SUN的營運重心,並為系統訂單帶來額外效益。iPV也在You Tube上演實境秀,羅家慶說,iPV的目標市場是全世界,透過各種管道在全球強力曝光,但最重要的目的是與具實力的通路商合作,以聯盟夥伴的關係,進軍太陽能系統市場。
BIG SUN 6月合併營收達2.5億元,比5月的2億更加亮眼,羅家慶說,進入日本Cell市場近3年,並耕耘系統市場一年半,今年有機會成為國內第一家接獲日本中大型太陽能發電廠的太陽能公司。
子公司上陽能源加緊練兵,在中大型發電廠、追日系統皆有進展。因知名度提升,國內系統接單也有長足進步,可承接單一客戶委託400KW以上的中型電廠案,從過去以小型案件為試金石,邁向更多的中大型案件,得標台電2MW太陽能發電廠就是新里程碑。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BIG SUN)5月營收達2億元,該公司不僅產線滿載,產出率更持續上升,公司利基型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片產能利用率5月份高達116%,創下歷史新高。
BIG SUN第一季營收獲利就優於同業表現,董事長羅家慶表示,目前研發中的單晶電池片,轉換效率有機會挑戰19.5%,量產的轉換效率也高達19.2%,這對持續進步的太陽能業界而言,仍是相對高的水準。
市場採購太陽能板,以高品質與高效率為最高指標,BIG SUN子公司上陽能源(TOPPER SUN)的黑金鋼模組,就是採用BIG SUN的高電池片製造,效能贏過多數同業。上陽5月推出的「iPV太陽能追日系統」,也是今年的新亮點,為攻掠系統市場的最重要利器。
BIG SUN董事長羅家慶說,iPV太陽能追日系統(iPV Tracker)是全新研發的專利產品,具有精準的追日能力,可提高太陽能發電效率30%至40%,大幅降低發電價格,將廣泛應用於國內外的中大型太陽能發系統及電廠,引領太陽能系統進入全新世代;此一革命性、跨世代的新產品,吸引全球綠能產業關注。
羅家慶分析,在太陽能追日系統的推出時間上,上陽能源並非第一家,但產品設計優於市面多數舊型產品,使用可靠度及建置、施工與維護成本等方面,均遙遙領先,有信心可以後來居上。
iPV太陽能追日系統為雙軸設計,緊盯著太陽,太陽能發電量最多可提高近40%。iPV及其太陽能系統要耐20年以上的天候考驗,iPV的結構採取抗風性最佳的鏈條式設計,可耐17級強風,是多颱風地區的最佳選擇。
上陽能源總經理張維勝表示,iPV追日系統在有效日照平均五小時以上的地區,以25年折舊成本攤提計算,每度發電價格不到新台幣2元,在油電價格高漲時,令人感到振奮。全球太陽能發電量居冠的德國,大量採用追日系統,為各國做了最佳示範,上陽的德國分公司全力推展iPV,初期已獲得市場熱烈回應。
張維勝表示,歷經兩年不斷設計研發及多次失敗與改進,iPV打破其他同業的設計概念,在完整可實現的架構下,獲得多國發明專利,品質、技術、安全性及成本效益,皆具競爭優勢。
上陽能源快速累積太陽能系統實績,營運觸角伸向全球,目前有多個國外系統案正在規劃中。羅家慶指出,將整合高品質系統組件及獨創的專利技術,提供客製化的系統設計服務,克服嚴苛的環境條件,讓高品質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精準追日,提供最高的轉換效率。
上陽電話(03)598-0288。
BIG SUN第一季營收獲利就優於同業表現,董事長羅家慶表示,目前研發中的單晶電池片,轉換效率有機會挑戰19.5%,量產的轉換效率也高達19.2%,這對持續進步的太陽能業界而言,仍是相對高的水準。
市場採購太陽能板,以高品質與高效率為最高指標,BIG SUN子公司上陽能源(TOPPER SUN)的黑金鋼模組,就是採用BIG SUN的高電池片製造,效能贏過多數同業。上陽5月推出的「iPV太陽能追日系統」,也是今年的新亮點,為攻掠系統市場的最重要利器。
BIG SUN董事長羅家慶說,iPV太陽能追日系統(iPV Tracker)是全新研發的專利產品,具有精準的追日能力,可提高太陽能發電效率30%至40%,大幅降低發電價格,將廣泛應用於國內外的中大型太陽能發系統及電廠,引領太陽能系統進入全新世代;此一革命性、跨世代的新產品,吸引全球綠能產業關注。
羅家慶分析,在太陽能追日系統的推出時間上,上陽能源並非第一家,但產品設計優於市面多數舊型產品,使用可靠度及建置、施工與維護成本等方面,均遙遙領先,有信心可以後來居上。
iPV太陽能追日系統為雙軸設計,緊盯著太陽,太陽能發電量最多可提高近40%。iPV及其太陽能系統要耐20年以上的天候考驗,iPV的結構採取抗風性最佳的鏈條式設計,可耐17級強風,是多颱風地區的最佳選擇。
上陽能源總經理張維勝表示,iPV追日系統在有效日照平均五小時以上的地區,以25年折舊成本攤提計算,每度發電價格不到新台幣2元,在油電價格高漲時,令人感到振奮。全球太陽能發電量居冠的德國,大量採用追日系統,為各國做了最佳示範,上陽的德國分公司全力推展iPV,初期已獲得市場熱烈回應。
張維勝表示,歷經兩年不斷設計研發及多次失敗與改進,iPV打破其他同業的設計概念,在完整可實現的架構下,獲得多國發明專利,品質、技術、安全性及成本效益,皆具競爭優勢。
上陽能源快速累積太陽能系統實績,營運觸角伸向全球,目前有多個國外系統案正在規劃中。羅家慶指出,將整合高品質系統組件及獨創的專利技術,提供客製化的系統設計服務,克服嚴苛的環境條件,讓高品質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精準追日,提供最高的轉換效率。
上陽電話(03)598-0288。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集團(BIG SUN)訂9日在中科后里廠舉行太陽能追日系統新產品發表會,並同步召開全球經銷商、代理商加盟大會。
董事長羅家慶表示,BIG SUN Group擁有Combo-Cell單多晶電池、TopperSun太陽能模組及太陽能發電系統、iPV與智慧型太陽能追日系統、支架及安裝技術等,建構最佳化的綠能產業平台,提供合作夥伴完整、一條龍的服務。
BIG SUN旗下上陽能源公司,去年完成10個以上中小型太陽發電系統及大型電廠,加上新發表的追日系統及控制軟體,將提升市場競爭力,成為全方位綠能整合、國際行銷的綠色能源集團。
BIG SUN 電話(03)598-0288。
董事長羅家慶表示,BIG SUN Group擁有Combo-Cell單多晶電池、TopperSun太陽能模組及太陽能發電系統、iPV與智慧型太陽能追日系統、支架及安裝技術等,建構最佳化的綠能產業平台,提供合作夥伴完整、一條龍的服務。
BIG SUN旗下上陽能源公司,去年完成10個以上中小型太陽發電系統及大型電廠,加上新發表的追日系統及控制軟體,將提升市場競爭力,成為全方位綠能整合、國際行銷的綠色能源集團。
BIG SUN 電話(03)598-0288。
去年開始的歐債危機,造成全球經濟大衰退,競爭激烈的太陽能產業大受打擊,包括全球排名第1、3、5名的德國太陽能產業公司都歇業,各國太陽能產業關廠倒閉的不計其數,但台灣的「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BIG SUN)卻屹立不搖,去年營運績效的EPS排名在台灣市場進步至坐二望一,可望向第一名挑戰,該公司掌舵者羅家慶董事長的戰略令人激賞。
太陽光電公司成立於民國95年,羅董堅信,在全球石油遲早用完,油電價格不斷上漲的壓力下,太陽能是取之不竭的能源,生產便宜的太陽能發電產品絕對有極大市場需求。
雖然當時台灣已存在一些太陽能電池廠,但是其中新進的太陽能電池廠多是花費大筆經費,向先進國家購買技術,移轉生產,而非自行研發。羅家慶認為,經營事業「非爭一時,而應爭千秋」,他寧可投入大筆資金自行研發,建立自主技術。
太陽光電公司位於新竹縣湖口鄉唐榮園區,新竹是台灣科技重鎮,包括工研院、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新竹科學園區都在新竹;生產半導體的台積電、聯電都位於竹科,而太陽光電公司生產矽晶太陽能電池,製程和半導體相近,所以,該公司就近高薪聘雇許多擁有世界一級大廠經歷的優秀高科技人才,全力投入產品研發。
6年來,中國大陸、日本、歐洲興起許多太陽能產業,競爭激烈,太陽光電公司由於自行研發,投資甚大,經營得相當辛苦,民國97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曾經月營業額在一個月內自2億8千萬元跌到只有2千8百萬元。去年再逢歐債危機引發的經濟大衰退,全球所有太陽能產業都遭受嚴重衝擊,但是太陽光電公司仍然屹立不搖,依靠的就是堅強的根本基礎。
持續研發終究開花結果,一是在第一次金融風暴期間開發的Combo-CellTM單晶矽高效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換為電力效率全球第一,當金融風暴結束後,成功打進日本市場,在民國99年取得一張金額高達新台幣19.25億元的大訂單。
二是太陽集團旗下子公司──上陽能源研發的「Topper Sun品牌模組」,今年2月獲得重大突破,讓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產品放款銀行──德國「環保銀行」同意對該公司這項產品的客戶提供巨幅貸款,包括:裝置25KW以下,免審查提供九成貸款;裝置25KW至50KW的,該銀行會打電話給上陽能源的德國分公司,只要確定為該公司產品,也提供九成貸款;只有50KW以上,銀行才進行信用評鑑。
德國是全世界最重要太陽能產品市場,「環保銀行」開放大幅貸款,代表認同上陽能源的「Topper Sun品牌模組」,也大幅增加該公司的行銷動力,所以之前月營業額只有新台幣1千萬元,今年3月德國分公司營業額達新台幣4千萬元。
三是建置成功「中大型太陽能電廠」(Solar Power Plant)。實績之一,就是將嘉義縣義竹鄉一家大規模的傳統養雞舍,裝設成為500kw太陽能光電雞舍,除了以太陽能發電自用外,還可將多餘電力賣給台電公司,每年光是售電的收益率就可達到12~15%。
四是成功研發「智慧型太陽能追日系統」,並定今年5月9日在中科后里廠對外發表。這個系統將傳統固定於地面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升級為可自動追著太陽光轉動挪移之系統,並克服市場上追日系統穩定度低與價格高昂的缺點,提高發電能力30~40%。
研發之初,市面上已有競爭廠商生產的追日發電系統,而且都申請了專利,太陽光電公司子公司上陽能源公司(TOPPER SUN)無法比照使用。羅家慶於是和研發團隊自行研發,他花了兩年時間,想出4大特徵點,把自動追日系統做得更具競爭力,包括精準追日、穩定可靠、智慧控管、經濟實惠。如今亦將這些特點技術附諸專利申請上。
太陽光電公司的研發人員都是博碩士,不只留美歸國的很多,連外國專家都請來。6年來,讓公司成功擁有從中游到下游的一條龍生產系統,從生產銷售單晶、多晶矽晶太陽能電池的太陽光電公司;進一步成立設計銷售太陽能高效能模組、屋頂及地面太陽能系統、追日系統的上陽能源公司;及進行專業太陽能發電廠投資的太陽全球投資公司(Solar Global Power),逐漸成型為專業之太陽能光電產業集團──太陽集團(BIG SUN Group)。該公司目前擁有將近100項專利,其中由羅家慶主導的專利發明案件佔20%以上。
行銷方面,太陽光電集團已在全球布局,旗下的業務人員包括全球8大語言的人才,除了國語,還有英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如今正努力尋找阿拉伯語的業務人員,以向中東開發業務。
羅家慶認為,在產品已全系列開發的情況下,太陽光電集團應建立品牌形象,只做技術競爭,不再盲目做產能競賽,換句話說,可將開發的新技術移轉售予別家廠商,共創策略同盟。因此,5月9日於太陽光電中科后里廠發表太陽能追日系統時,會宣布招募全球代理商及經銷商。
太陽光電公司共有四百多位員工。羅家慶說,負擔四百多個家庭的生計,公司必須有前瞻布局,「別人尚未想到,我們已進行專利布局」;「領航正確,同事們合力划船才不會撞上冰山。」
行政院發言人楊永明昨天證實,經濟部推薦次長黃重球接掌台電董事長,此人事案行政院長陳?最快今天可望核定,黃重球轉換跑道後,其遺缺以工業局長杜紫軍接任的機會最大。
據了解,為展現改革國營事業的決心,府院將針對中油、台水及台糖等國營事業高層人事,通盤檢討,另5月陸續到期的公股金融機構人事,恐不可免有一番大搬風,外界盛傳連金管會主委陳裕璋6月底任滿可能轉換跑道。
楊永明表示,為推動台電經營改革,經濟部在上週五(4日)傍晚已把陳貴明請辭案公文送行政院,經濟部公文並同時建議由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接任。楊永明說,經長施顏祥已口頭向陳?報告,行政院會依公文程序,待院長核定後依規定處理。預料最快今天政院可望核定相關人事案。
在府院都同意黃重球接掌台電後,將牽動經部人事大地震,次長遺缺以杜紫軍接任呼聲最高,杜曾任經濟部技術處長、主祕及在工業局歷練多年,深受施顏祥及歷任部長賞識,升任可謂適才適所。至於工業局長,內升副局長周能傳,或由技術處長吳明機升任都有可能。
據黨政人士透露,為展現改革國營事業的決心,府院決定針對經部所屬國營事業高層人事通盤檢討。中油董事長朱少華今年7月底將屆齡退休,在中油五輕面臨遷廠之際,外界原本預期最懂五輕的朱少華很可能再延退,但改革當前,府院考量7月延攬具管理經驗者進駐,推動中油民營化等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政務副主委李紀珠6月底任期將屆滿,其中黨政圈盛傳陳裕璋將會異動。前財長李述德也將在這波金融人事異動中有所安排,出任兆豐金、第一金董座或期交所、證交所等證券周邊單位董座都是可能動向。
台企銀5月下旬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現任董事長羅澤成6月將屆滿65歲,很可能異動,其餘兆豐金、第一金、台灣銀行等金融高層人事將有一番大搬風。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陳?昨(6)日出席勞委會「全國模範勞工表揚大會」時證實,經濟部長施顏祥已推薦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接任台電董事長一職,行政院將尊重施顏祥的建議,可望於本周公佈這項人事案。
面對台電後續改革,陳?指出,任何公司如同人一樣,會出現病症,台電有需要改進之處,也「隨時在進行改進」;另外,政府已成立經營改善小組,將借重其他行業執行長的經驗,思考台電是否能以不同方式營運,「讓台電能夠更進步」。
台電人事大地震,引發政壇棄車保帥之說,據了解,經部4月中旬公布電價調漲方案,引發媒體及立院一連串揭弊行動之際,撤換台電高層人事,展現大刀闊斧改革決心,早有跡可尋。
府院這次火速換人的考量是,改革若要玩真的,就必須先「換人」,以免台電內部官官相護,左手改右手,處處是包袱,無法展現改革成果。
4月底,行政院長陳?召集油電高層到院說明外界關切的問題,台電針對購電及購煤合約,一再強調無法變更合約,政院諸多高層就對台電說法頗不以為然,加上立法院及媒體接二連三,揭發台電內部弊端,台電都無法有效論述,澄清疑慮,甚至拿出令外界信服的說明及做法。
再者,核四案一再追加預算及延宕,台電管理上的錯誤,沒人受到懲處,也引發爭議。這些在在使決策高層萌生對台電負責人「開刀」想法。
這次陳貴明下台,與顏色有無關聯,引發外界議論,倘若真以顏色作為人事更迭考量,完全失去改革正當性。
台電長期失去自我檢討動力,經部也難以卸責,例如汽電共生高賣低買,白天發電賣電,晚上離峰向台電買電生產早已被詬病多年,民間電力購電費率甚高,穩賺不賠,不論汽電共生或ipp民間電力的投資報酬率均高達15~20%,較台電法定投資報酬8~12%甚多,尤其有四家還是台電轉投資的子公司,台電多年未思積極改革,令外界及政府高層無法諒解。
但身為督導台電的經濟部國營會及能源局,甚至為汽電共生及民間電業護航的民代,難道沒有責任?
台電今天買電負擔如此沈重,責任並非只在台電公司一方,倘若改革只改半套,恐於事無補。
這次電價決策過程的反覆,馬政府執政團隊也值得深切檢討,而台電數十年政策負擔、採購及管理沈痾,除非有破釜沉舟決心,光換人亦無助百年老店的煥然一新。
接任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的劉宗聖,對於元大寶來投信今年將正式揮軍中國市場,有不少獨到的見解,劉宗聖認為目前在投信業部分的兩岸金融交流,仍僅侷限於「點」的開放,而大陸目前來台投資的金額也不高,未來兩岸金融開放,若能由單「點」擴大到「線」的串接,甚至全「面」性地開放,激化兩岸市場對於投資商品的需求才會整個爆發。
未來元大寶來投信將與中國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成立一合資公司,預計今年可以開業,未來若相關法令許可,希望可以發行一檔基金產品,兩岸三地都能銷售,也就是採取類似目前國內可以銷售的境外基金,採取多市場銷售策略,如此才能有效地擴大基金規模。
元大寶來投信未來的經營目標之一是中國專家的地位再提升,也因此,要擺脫過去從台灣或中國來看兩岸市場的思維,而應該是從兩岸甚或是全球的角度來思考兩岸市場的發展潛力,如此才能更精準地掌握兩岸三地投資人的需求,進一步提供對的產品與投資策略。
劉宗聖說,未來若兩岸三地市場能夠進一步開通,未來在大陸市場可以發行ETF商品,元大寶來旗下的基金因為取得中國QFII資格而可以投資自己發行的ETF,相對地,中國當地取得QDII投資海外資格的公司,則可以到台灣買台灣的ETF。
如此一來,讓元大寶來投信在台灣經營的特色經驗複製到對岸,在兩岸市場中形成「雙元大的經營概念」,甚至也可以協助對岸資產管理市場成為當地的台股專家或國際專家,還能啟動一正向循環的ecosystem(生態系統),在新的動能挹注下,基金規模自然能保持成長動能。
元大寶來投信期許隨兩岸金融市場開放,以台灣最大投信之姿搶做「中國投資專家」的品牌,把國內的資產管理業推向國際舞台,用這獨特的競爭利基去和國外基金公司搶佔商機。
元大寶來投信新任副董事長杜純琛,擔任元大投信總經理逾十年,並曾經擔任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牡羊座的杜純琛,對工作崇尚從一而終,從進入元大集團開始工作,一做就逾20年,但在杜純琛身上,看到的永遠是充滿著動力與企圖心。
杜純琛認為,元大寶來合併後,旗下基金產品至4月底為止多達68檔(寶來投信4月份完成募集寶來上證50ETF與寶來中國平衡基金),是國內投信中基金產品線最多且也最完整,涵蓋台股基金、海外股與債投資、以及指數與ETF等三大投資主軸。
至於過去元大投信曾經擔任境外基金的總代理機構,因應合併以及內部的業務發展方向,將回歸以本身產品銷售為主軸。
杜純琛說明,當國內法令開始開放總代理人制度引進境外基金後,國內業者如雨後春筍般地引進境外基金,隨著境外基金品牌前五大,甚至於前十大品牌業者漸漸成形後,後進的境外基金品牌相對難以拓展國內市場。
杜純琛對於國內投信與投顧產業的發展相當熟稔,談到未來元大寶來投信的長期經營與發展,他認為,元大寶來投信合併後的最大特色是產品多元化。
未來在產品線的規劃上不以發行新基金衝刺規模為目的,將進一步深化既有產品線,並持續強化產品線的廣度,做到真正能提供投資人一次購足的資產配置需求。
杜純琛表示,元大投信與寶來投信分別都是成立20年的公司,無論是在經營投信的經驗或是操作能力上,都像是一個充滿能量的青壯年,正是要大展拳腳的時刻,相信未來合併後的營運動能會更加有活力,推動元大寶來投信邁向另一個黃金成長期。
太陽光電公司成立於民國95年,羅董堅信,在全球石油遲早用完,油電價格不斷上漲的壓力下,太陽能是取之不竭的能源,生產便宜的太陽能發電產品絕對有極大市場需求。
雖然當時台灣已存在一些太陽能電池廠,但是其中新進的太陽能電池廠多是花費大筆經費,向先進國家購買技術,移轉生產,而非自行研發。羅家慶認為,經營事業「非爭一時,而應爭千秋」,他寧可投入大筆資金自行研發,建立自主技術。
太陽光電公司位於新竹縣湖口鄉唐榮園區,新竹是台灣科技重鎮,包括工研院、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新竹科學園區都在新竹;生產半導體的台積電、聯電都位於竹科,而太陽光電公司生產矽晶太陽能電池,製程和半導體相近,所以,該公司就近高薪聘雇許多擁有世界一級大廠經歷的優秀高科技人才,全力投入產品研發。
6年來,中國大陸、日本、歐洲興起許多太陽能產業,競爭激烈,太陽光電公司由於自行研發,投資甚大,經營得相當辛苦,民國97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曾經月營業額在一個月內自2億8千萬元跌到只有2千8百萬元。去年再逢歐債危機引發的經濟大衰退,全球所有太陽能產業都遭受嚴重衝擊,但是太陽光電公司仍然屹立不搖,依靠的就是堅強的根本基礎。
持續研發終究開花結果,一是在第一次金融風暴期間開發的Combo-CellTM單晶矽高效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換為電力效率全球第一,當金融風暴結束後,成功打進日本市場,在民國99年取得一張金額高達新台幣19.25億元的大訂單。
二是太陽集團旗下子公司──上陽能源研發的「Topper Sun品牌模組」,今年2月獲得重大突破,讓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產品放款銀行──德國「環保銀行」同意對該公司這項產品的客戶提供巨幅貸款,包括:裝置25KW以下,免審查提供九成貸款;裝置25KW至50KW的,該銀行會打電話給上陽能源的德國分公司,只要確定為該公司產品,也提供九成貸款;只有50KW以上,銀行才進行信用評鑑。
德國是全世界最重要太陽能產品市場,「環保銀行」開放大幅貸款,代表認同上陽能源的「Topper Sun品牌模組」,也大幅增加該公司的行銷動力,所以之前月營業額只有新台幣1千萬元,今年3月德國分公司營業額達新台幣4千萬元。
三是建置成功「中大型太陽能電廠」(Solar Power Plant)。實績之一,就是將嘉義縣義竹鄉一家大規模的傳統養雞舍,裝設成為500kw太陽能光電雞舍,除了以太陽能發電自用外,還可將多餘電力賣給台電公司,每年光是售電的收益率就可達到12~15%。
四是成功研發「智慧型太陽能追日系統」,並定今年5月9日在中科后里廠對外發表。這個系統將傳統固定於地面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升級為可自動追著太陽光轉動挪移之系統,並克服市場上追日系統穩定度低與價格高昂的缺點,提高發電能力30~40%。
研發之初,市面上已有競爭廠商生產的追日發電系統,而且都申請了專利,太陽光電公司子公司上陽能源公司(TOPPER SUN)無法比照使用。羅家慶於是和研發團隊自行研發,他花了兩年時間,想出4大特徵點,把自動追日系統做得更具競爭力,包括精準追日、穩定可靠、智慧控管、經濟實惠。如今亦將這些特點技術附諸專利申請上。
太陽光電公司的研發人員都是博碩士,不只留美歸國的很多,連外國專家都請來。6年來,讓公司成功擁有從中游到下游的一條龍生產系統,從生產銷售單晶、多晶矽晶太陽能電池的太陽光電公司;進一步成立設計銷售太陽能高效能模組、屋頂及地面太陽能系統、追日系統的上陽能源公司;及進行專業太陽能發電廠投資的太陽全球投資公司(Solar Global Power),逐漸成型為專業之太陽能光電產業集團──太陽集團(BIG SUN Group)。該公司目前擁有將近100項專利,其中由羅家慶主導的專利發明案件佔20%以上。
行銷方面,太陽光電集團已在全球布局,旗下的業務人員包括全球8大語言的人才,除了國語,還有英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如今正努力尋找阿拉伯語的業務人員,以向中東開發業務。
羅家慶認為,在產品已全系列開發的情況下,太陽光電集團應建立品牌形象,只做技術競爭,不再盲目做產能競賽,換句話說,可將開發的新技術移轉售予別家廠商,共創策略同盟。因此,5月9日於太陽光電中科后里廠發表太陽能追日系統時,會宣布招募全球代理商及經銷商。
太陽光電公司共有四百多位員工。羅家慶說,負擔四百多個家庭的生計,公司必須有前瞻布局,「別人尚未想到,我們已進行專利布局」;「領航正確,同事們合力划船才不會撞上冰山。」
行政院發言人楊永明昨天證實,經濟部推薦次長黃重球接掌台電董事長,此人事案行政院長陳?最快今天可望核定,黃重球轉換跑道後,其遺缺以工業局長杜紫軍接任的機會最大。
據了解,為展現改革國營事業的決心,府院將針對中油、台水及台糖等國營事業高層人事,通盤檢討,另5月陸續到期的公股金融機構人事,恐不可免有一番大搬風,外界盛傳連金管會主委陳裕璋6月底任滿可能轉換跑道。
楊永明表示,為推動台電經營改革,經濟部在上週五(4日)傍晚已把陳貴明請辭案公文送行政院,經濟部公文並同時建議由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接任。楊永明說,經長施顏祥已口頭向陳?報告,行政院會依公文程序,待院長核定後依規定處理。預料最快今天政院可望核定相關人事案。
在府院都同意黃重球接掌台電後,將牽動經部人事大地震,次長遺缺以杜紫軍接任呼聲最高,杜曾任經濟部技術處長、主祕及在工業局歷練多年,深受施顏祥及歷任部長賞識,升任可謂適才適所。至於工業局長,內升副局長周能傳,或由技術處長吳明機升任都有可能。
據黨政人士透露,為展現改革國營事業的決心,府院決定針對經部所屬國營事業高層人事通盤檢討。中油董事長朱少華今年7月底將屆齡退休,在中油五輕面臨遷廠之際,外界原本預期最懂五輕的朱少華很可能再延退,但改革當前,府院考量7月延攬具管理經驗者進駐,推動中油民營化等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政務副主委李紀珠6月底任期將屆滿,其中黨政圈盛傳陳裕璋將會異動。前財長李述德也將在這波金融人事異動中有所安排,出任兆豐金、第一金董座或期交所、證交所等證券周邊單位董座都是可能動向。
台企銀5月下旬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現任董事長羅澤成6月將屆滿65歲,很可能異動,其餘兆豐金、第一金、台灣銀行等金融高層人事將有一番大搬風。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陳?昨(6)日出席勞委會「全國模範勞工表揚大會」時證實,經濟部長施顏祥已推薦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接任台電董事長一職,行政院將尊重施顏祥的建議,可望於本周公佈這項人事案。
面對台電後續改革,陳?指出,任何公司如同人一樣,會出現病症,台電有需要改進之處,也「隨時在進行改進」;另外,政府已成立經營改善小組,將借重其他行業執行長的經驗,思考台電是否能以不同方式營運,「讓台電能夠更進步」。
台電人事大地震,引發政壇棄車保帥之說,據了解,經部4月中旬公布電價調漲方案,引發媒體及立院一連串揭弊行動之際,撤換台電高層人事,展現大刀闊斧改革決心,早有跡可尋。
府院這次火速換人的考量是,改革若要玩真的,就必須先「換人」,以免台電內部官官相護,左手改右手,處處是包袱,無法展現改革成果。
4月底,行政院長陳?召集油電高層到院說明外界關切的問題,台電針對購電及購煤合約,一再強調無法變更合約,政院諸多高層就對台電說法頗不以為然,加上立法院及媒體接二連三,揭發台電內部弊端,台電都無法有效論述,澄清疑慮,甚至拿出令外界信服的說明及做法。
再者,核四案一再追加預算及延宕,台電管理上的錯誤,沒人受到懲處,也引發爭議。這些在在使決策高層萌生對台電負責人「開刀」想法。
這次陳貴明下台,與顏色有無關聯,引發外界議論,倘若真以顏色作為人事更迭考量,完全失去改革正當性。
台電長期失去自我檢討動力,經部也難以卸責,例如汽電共生高賣低買,白天發電賣電,晚上離峰向台電買電生產早已被詬病多年,民間電力購電費率甚高,穩賺不賠,不論汽電共生或ipp民間電力的投資報酬率均高達15~20%,較台電法定投資報酬8~12%甚多,尤其有四家還是台電轉投資的子公司,台電多年未思積極改革,令外界及政府高層無法諒解。
但身為督導台電的經濟部國營會及能源局,甚至為汽電共生及民間電業護航的民代,難道沒有責任?
台電今天買電負擔如此沈重,責任並非只在台電公司一方,倘若改革只改半套,恐於事無補。
這次電價決策過程的反覆,馬政府執政團隊也值得深切檢討,而台電數十年政策負擔、採購及管理沈痾,除非有破釜沉舟決心,光換人亦無助百年老店的煥然一新。
接任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的劉宗聖,對於元大寶來投信今年將正式揮軍中國市場,有不少獨到的見解,劉宗聖認為目前在投信業部分的兩岸金融交流,仍僅侷限於「點」的開放,而大陸目前來台投資的金額也不高,未來兩岸金融開放,若能由單「點」擴大到「線」的串接,甚至全「面」性地開放,激化兩岸市場對於投資商品的需求才會整個爆發。
未來元大寶來投信將與中國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成立一合資公司,預計今年可以開業,未來若相關法令許可,希望可以發行一檔基金產品,兩岸三地都能銷售,也就是採取類似目前國內可以銷售的境外基金,採取多市場銷售策略,如此才能有效地擴大基金規模。
元大寶來投信未來的經營目標之一是中國專家的地位再提升,也因此,要擺脫過去從台灣或中國來看兩岸市場的思維,而應該是從兩岸甚或是全球的角度來思考兩岸市場的發展潛力,如此才能更精準地掌握兩岸三地投資人的需求,進一步提供對的產品與投資策略。
劉宗聖說,未來若兩岸三地市場能夠進一步開通,未來在大陸市場可以發行ETF商品,元大寶來旗下的基金因為取得中國QFII資格而可以投資自己發行的ETF,相對地,中國當地取得QDII投資海外資格的公司,則可以到台灣買台灣的ETF。
如此一來,讓元大寶來投信在台灣經營的特色經驗複製到對岸,在兩岸市場中形成「雙元大的經營概念」,甚至也可以協助對岸資產管理市場成為當地的台股專家或國際專家,還能啟動一正向循環的ecosystem(生態系統),在新的動能挹注下,基金規模自然能保持成長動能。
元大寶來投信期許隨兩岸金融市場開放,以台灣最大投信之姿搶做「中國投資專家」的品牌,把國內的資產管理業推向國際舞台,用這獨特的競爭利基去和國外基金公司搶佔商機。
元大寶來投信新任副董事長杜純琛,擔任元大投信總經理逾十年,並曾經擔任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牡羊座的杜純琛,對工作崇尚從一而終,從進入元大集團開始工作,一做就逾20年,但在杜純琛身上,看到的永遠是充滿著動力與企圖心。
杜純琛認為,元大寶來合併後,旗下基金產品至4月底為止多達68檔(寶來投信4月份完成募集寶來上證50ETF與寶來中國平衡基金),是國內投信中基金產品線最多且也最完整,涵蓋台股基金、海外股與債投資、以及指數與ETF等三大投資主軸。
至於過去元大投信曾經擔任境外基金的總代理機構,因應合併以及內部的業務發展方向,將回歸以本身產品銷售為主軸。
杜純琛說明,當國內法令開始開放總代理人制度引進境外基金後,國內業者如雨後春筍般地引進境外基金,隨著境外基金品牌前五大,甚至於前十大品牌業者漸漸成形後,後進的境外基金品牌相對難以拓展國內市場。
杜純琛對於國內投信與投顧產業的發展相當熟稔,談到未來元大寶來投信的長期經營與發展,他認為,元大寶來投信合併後的最大特色是產品多元化。
未來在產品線的規劃上不以發行新基金衝刺規模為目的,將進一步深化既有產品線,並持續強化產品線的廣度,做到真正能提供投資人一次購足的資產配置需求。
杜純琛表示,元大投信與寶來投信分別都是成立20年的公司,無論是在經營投信的經驗或是操作能力上,都像是一個充滿能量的青壯年,正是要大展拳腳的時刻,相信未來合併後的營運動能會更加有活力,推動元大寶來投信邁向另一個黃金成長期。
今年度太陽光電參考價格的降幅,可望維持在8%,如果是屋頂型,499KW(千瓦)以下的級距,每度仍在8元以上,即使是地面型,也有6.7元。能源局官員表示,最快1月底公布,同時,競價機制也會在2月初啟動,今年100MW(百萬瓦)裝置容量預定在10月達陣。
能源局去年12月召開公聽會,邀集業者對再生能源躉購套用的參數作交換意見,透過期初設置成本試算,初步瞭解,今年度的太陽光電參考價格,較去年降幅在1成以內,依據不同級距,有不同降幅,大約都在8~9%之間,能源局已報請行政院核定。
太陽光電分為屋頂型與地面型,屋頂型有四個級距,包括1~9KW以下、10~99KW以下、100~499KW以下,以及500KW以上,地面型則只有一個級距。如果以廠商最多申請案件的級距100~499KW以下來看,去年每度參考價為8.824元,官員說,今年訂定的參考價不會跌破8元。
在價格公告後,太陽光電競價機制也會緊跟上路。能源局自去年推出的太陽光電競價機制,今年也會繼續。官員表示,太陽光電成本下降速度相當快,如果只有一種費率價格,會脫離市場行情,造成業者利潤過高,所以導入競價機制,透過廠商打出最高優惠方式,讓政府收購價格合理,。
能源局表示,今年採取一個月競標一次,預計在2月初發布競價相關作業細節,最快3月開標,每月競標裝置容量原則訂定10MW,不過會按照申請件數,機動調整競標容量。
能源局去年12月召開公聽會,邀集業者對再生能源躉購套用的參數作交換意見,透過期初設置成本試算,初步瞭解,今年度的太陽光電參考價格,較去年降幅在1成以內,依據不同級距,有不同降幅,大約都在8~9%之間,能源局已報請行政院核定。
太陽光電分為屋頂型與地面型,屋頂型有四個級距,包括1~9KW以下、10~99KW以下、100~499KW以下,以及500KW以上,地面型則只有一個級距。如果以廠商最多申請案件的級距100~499KW以下來看,去年每度參考價為8.824元,官員說,今年訂定的參考價不會跌破8元。
在價格公告後,太陽光電競價機制也會緊跟上路。能源局自去年推出的太陽光電競價機制,今年也會繼續。官員表示,太陽光電成本下降速度相當快,如果只有一種費率價格,會脫離市場行情,造成業者利潤過高,所以導入競價機制,透過廠商打出最高優惠方式,讓政府收購價格合理,。
能源局表示,今年採取一個月競標一次,預計在2月初發布競價相關作業細節,最快3月開標,每月競標裝置容量原則訂定10MW,不過會按照申請件數,機動調整競標容量。
太陽光電收購機制又有新措施,經濟部規劃明年太陽光電將分為上半年與下半年,兩種不同收購價格,並採取前高後低方式,鼓勵業者儘早完成申設,期望可以達到能源局目標100MW。
能源局明(20)日也將舉行聽證會,屆時將公布明年度的收購價格,據了解,考量太陽光電景氣慘淡與成本下降相互因素交叉,明年度太陽光電收購價格調降約一成以內,降幅不大。
經濟部日前召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對於各項再生能源的相關成本與國際情況作通盤考量,大致底定各項參數,也確定明年度的折現率將比照今年度的5.25%。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度太陽光電競價機制持續實施之外,能源局也將會把太陽光電的收購價格分為上半年與下半年,兩種不同費率。
官員說,主要是參考歐洲地區的德國,一段時間會調正價格,甚至義大利更是每個月機動調整,由於審定會認為,每次只訂定一年度價格,不僅無法鼓勵廠商加速完成裝置,價格也相對不彈性。
官員說,明年度的收購價格,會採取前高後低的原則,以「完工日」作為適用費率的基準不變,一簽約同樣也是適用20年。
由於能源局現階段訂定明年度太陽光電裝置目標量為100MW,內部正評估是否要調整到200MW,一旦採取一年兩價格,將有助於達成目標裝置容量。
官員說,目前太陽能電池的價格重挫40%-50%,但是訂定收購價格必須要考量整體太陽光電供應鏈,包括模組與系統安裝等中下游,合計評估約降1成左右,至於收購費率是否要降至1成,仍要評估,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降幅將會低於一成內。
而風力發電部份,能源局說,風力發電成本降幅不大,僅約1%-2%,因此,風力發電明年度收購價格採取持平的機率相當大。
能源局明(20)日也將舉行聽證會,屆時將公布明年度的收購價格,據了解,考量太陽光電景氣慘淡與成本下降相互因素交叉,明年度太陽光電收購價格調降約一成以內,降幅不大。
經濟部日前召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對於各項再生能源的相關成本與國際情況作通盤考量,大致底定各項參數,也確定明年度的折現率將比照今年度的5.25%。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度太陽光電競價機制持續實施之外,能源局也將會把太陽光電的收購價格分為上半年與下半年,兩種不同費率。
官員說,主要是參考歐洲地區的德國,一段時間會調正價格,甚至義大利更是每個月機動調整,由於審定會認為,每次只訂定一年度價格,不僅無法鼓勵廠商加速完成裝置,價格也相對不彈性。
官員說,明年度的收購價格,會採取前高後低的原則,以「完工日」作為適用費率的基準不變,一簽約同樣也是適用20年。
由於能源局現階段訂定明年度太陽光電裝置目標量為100MW,內部正評估是否要調整到200MW,一旦採取一年兩價格,將有助於達成目標裝置容量。
官員說,目前太陽能電池的價格重挫40%-50%,但是訂定收購價格必須要考量整體太陽光電供應鏈,包括模組與系統安裝等中下游,合計評估約降1成左右,至於收購費率是否要降至1成,仍要評估,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降幅將會低於一成內。
而風力發電部份,能源局說,風力發電成本降幅不大,僅約1%-2%,因此,風力發電明年度收購價格採取持平的機率相當大。
與我聯繫